中西方文化对礼仪影响

2024-06-22

中西方文化对礼仪影响(精选6篇)

篇1:中西方文化对礼仪影响

漫谈西方礼仪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影响,融合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中国流传下来的传统礼仪包括尊老敬贤、仪表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有的品质。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西方礼仪就与中国礼仪有着鲜明的区别。例如,在迎接远方来客时,我们常以“你一路上辛苦啦!”表示慰问,而在西方大多会说“你旅途愉快吗?”等令人愉快的语气表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西方礼仪对我国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表述。

一、语言交流

1.表示礼貌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他人态度和蔼,举止适度,彬彬有礼,尊重他人已成为日常的行为规范。而古代那种跪拜式的请安,显然已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而此时随着与国际的交流的增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英语口语也被普遍采用了进来。比如,越来越多的人见面打招呼的用语从“你好”“好啊”变成了“hi”“hello”等。

2.礼节的改变。现代礼节的改变包括:介绍的礼节、握手的礼节、打招呼的礼节、拥抱的礼节、亲吻的礼节、举手的礼节、脱帽的礼节、致意的礼节、使用名片的礼节、使用电话的礼节、约会的礼节、聚会的礼节、舞会的礼节、宴会的礼节等等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西方礼仪的影响,有的像握手、拥抱、电话、名片等都是直接从西方引进过来的。我认为,人们见面礼节的改变,代表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进程在改变,代表的我国的发展水平的提高。

3.语言文字的发展。西方社会对我国的影响最明显的实例,可以说就是文字了。首先英语在中国教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角色,学好英语成为了机会每个中国学生的必修课。另外许多术语、专有名词均是来自洋文。随着国际化大发展的潮流下,国际标准语言文字将会越来越多的别引进,并将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用餐

提到用餐方面,不得不提是西餐在我国的引进。在吃西餐的时候,用餐时要坐正,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都被认为是很不礼貌,不提倡大肆的饮酒。西餐的饮食习惯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业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

2些都为我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婚宴庆典

婚礼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而我国纯古式婚礼却不再受人们的欢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求婚礼既有西方婚礼的元素又有中国传统婚礼文化因素,中西结合的方式已成为婚礼一种潮流。

西方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着婚纱,手拿有鲜花,在第三方证婚人在场的情况下,由牧师主持婚礼,相互许下爱的承诺,并交换戒指。而在中国西式婚礼被加入了中国独有的特色。现代中国婚礼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会拍摄婚纱照。另外喜酒宴会举办得十分盛大,邀请双方的亲戚朋友前来参加。既满足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口味,又将传统婚礼喜热闹的场面发挥到极致。

四、着装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美国的牛仔裤也曾经风靡中国,直至现在牛仔系列在服装行业仍占有一定市场。

另外,西方礼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得。政治方面,民主制度在我国的不断完善;经济方面,92年以来吸收西方的市场经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方面,各种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等。

另一方面,对于礼仪文化,无论所在文化氛围和形成环境如何,都有他的互通性的一面。要想有一个很好地礼仪,就要明白其精髓。其一要从内心去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情感,真诚与人和善。其二要优雅得体,使自己的衣着和举止尽可能让人喜欢。第三要多为他人考虑,付出总有回报,礼仪也如此。

结语:当今国际上通行的礼仪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还是明显的。在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国际化礼仪的培养。

但是对西方礼仪的学习,并不意味着要盲目的跟风。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不能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我们要做的是在保持自己原有本色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融合成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礼仪价值观念,有对自身文化的体现和发扬。/ 2

篇2:中西方文化对礼仪影响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既产生融合,又难免发生碰撞。饮食文化不仅是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更代表了各个国家的本土特色。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给各个国家的交流带来了障碍,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本论文将列举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通过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更利于中西方人员交流的建议,促使双方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与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差异 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 减少冲突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36-01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饮食内容

中国人以谷类为主食,即黍、稷、豆.麦.稻。副食为蔬菜和肉类,其次为蛋奶类。和中国饮食谷物多蔬菜水果多相反,西方例如欧美国家的饮食以肉类为主,荤腥较多,以动物性肉类为主,面包为辅,其次才为蔬菜水果。

2.饮食方式

中国人饮食方式是合餐制,即同桌聚餐,同盘而食,不管聚餐的内容是什么,人数有多少,只要是聚餐,就大家一张圆桌围坐,这体现了祖先流传下来的食物大家共同享用的思想,更体现大家大团圆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外国人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比较强,和中国人相比是分餐制,上菜的时候不仅自己吃自己的,上菜顺序也是一道一道先后上,和中国宴会的菜全部上齐一起享用也不一样,相比中国人的大圆桌而言,西方在宴会上大多采取自助餐的形式,自己吃自己的,各取所需,同时也便于客人之间来回走动交流。

在餐具方面体现的也比较突出。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最早在商纣时期,古人们就开始使用筷子,无论主食还是蔬菜水果各色肉类,炒的煎的炸的炖的,无论长短大小形状,小小两支筷子都能将各色食物轻松送到嘴中,体现国人大包容和大智慧。而西方人在餐具方面较为繁复杂,吃不同类型的菜要用相应类型的刀叉,吃肉的有专门吃肉的刀,吃蔬菜的有不一样的刀,就连吃甜点也要专门用为吃甜点而制作的餐具。且与单用一只手就能掌握筷子的中国人不同,他们两手并用,左手叉右手刀。

3.餐桌礼仪

中西方饮食差异在餐桌礼仪上也有很多不同点,中国人排座位讲究“面朝大门为主”,大多正式聚餐为圆桌,主人或尊客坐在面朝大门方向的位置,进门就能看见,以表示其地位的尊贵,而较为次要的尊客在其左右排开。西餐中正式聚餐为长方桌,主人在面对门的正面,其次副主人在其对面,较为总要客人依次在正主左右排开。

在聚餐过程中,大致来讲是西方餐桌安静,中国餐桌热闹。西方人聚餐时除了主客间的谈话交流以外就是专心品尝自己盘中美味佳肴。中国人讲究热闹,在餐桌上劝酒,让菜,大声讨论欢笑,十分热闹。在敬酒方面,在西方的聚会上,敬酒虽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貌行为,但喝多喝少在于客人,由客人自己决定。而中国人为了好客,往往多劝酒,想法设法让客人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客人也往往为了情面不好意思拒绝。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原因

1.地理原因

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同时少不了地理原因。中西方所处位置不同,气候不同,依据本地条件所生长的农作物和动植物也就不同。中国幅员广阔,南北纬度跨度大,且东部靠近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所以中国气候为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且中国虽地势复杂多样,但大部分为平原盆地,耕地面积大,较为适合种植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使得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中国人主食以面食米饭为主的饮食结构。而一些西方国家例如美国英国等,四周接触海洋面积大,且纬度经度跨度较小,气候容易受到海洋影响,多数为海洋型气候,暖湿气流带去了丰富的降水,适合牧草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得其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的农业结构使得西方人以肉类奶类为主。

2.价值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和”文化,讲究“大团圆”的民族精神,更注重和谐与整体,所以中国人聚餐时采取“合餐制”,在宴会期间更是气氛其乐融融,热闹无比,在制作菜肴的时候也喜欢将各式各样调料一齐放入锅中与材料一起烹饪。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精神,强调个体,喜欢个体和分别,尊重自我,所以采取了分餐制,同时制作菜肴时不喜欢将食材混合,鸡肉就是鸡肉,牛肉就是牛肉,土豆就是土豆,即使是鸡肉炖土豆也是将两种材料分开炖,然后一起摆盘。在宴会时采取自助的形式也体现了西方人注重个体,尊重自我的价值观念。

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深深的影响了二者的饮食,中国人感性居多,在烹饪的过程中强调创作与随意性,在用料的多少上也随意,中国的菜谱多有“适量”“少许”“半勺”这样的字样。而严谨的西方人更为理性一点,几克就是几克,不可多不可少,西方人的厨房多有量勺,量杯,天秤这样的烹饪工具。

三、相互借鉴 相互交融

1.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毫无疑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障碍中的一个环节,认识到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可以让我们通过审视差异的同时分析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更好地了解自身和别国的特色和风格。在秉持弘扬和发展本国文化的同时更多地接触外来文化,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又能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因素来完善自身。通过饮食文化上面的差异能举一反三,锻炼我们从根本上分析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差异问题,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2.从饮食差异谈谈怎样更好地面对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求同存异”,在面对差异性的问题时,不应否定不应排斥,要接受并合理借鉴另一方的优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带来了阻碍,但如果我们能正确面对,将此次阻碍看成是一种挑战和机遇,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完善自己。如今像肯德基,必胜客一样的洋快餐在中国遍地都是,我国的中餐在国际舞台上被更多的西方人所接受,吸收各方优点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菜式也在源源不断的推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交际可以促进饮食文化的交融互补,各国人民在享受各国美味带来的愉悦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双方精神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牛泽鹏.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J]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篇3:中西方文化对礼仪影响

1 教学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 该课题应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笔者根据具体情况将教材中的话题及练习顺序进行了调整。该文将详细叙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并将整个课程分为见面打招呼 (meeting and greeting people) 、餐桌礼仪 (table manners) 和礼貌用语 (being polite) 三个话题。

2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懂得运用基本礼仪知识。

2)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听说能力。

3) 学生通过此课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习法、活动法、学生中心法。

4 教学步骤

根据我校提出的“朴实教学模式”要求, 本课时将分为“话题导入”、“新知学习”、“训练反馈”和“扩展延伸”四个板块, 但鉴于本课题是以听力为主题的能力训练课, 且本课所涉及的三个话题虽彼此联系却又相对独立, 故笔者依据具体情况将这四个板块进行创新整合。

4.1 话题一:Meeting and Greeting People

1) 话题导入:话题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南阳, 2010) 成功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拨动学生思维之弦,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情景。因此笔者利用视频《礼仪.五种打招呼的方式》, 让国外礼仪专家教会学生正确的打招呼方式, 也借此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今天的第一个话题meeting and greeting people上, 并利用问题“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meet your friends?And how to start your conversation, if you meet a foreigner?”开始今天的教学活动。

2) 新知学习:根据“朴实教学模式”要求, 新知学习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 突显教学重点, 笔者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几种正确的打招呼用语及手势, 并对比中西方式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在用英语打招呼时“What should you do and what shouldn’t you say?”

3) 扩展延伸:本课基于扩展学生知识面并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此部分将其它国家具有民族特色的见面礼仪用图片展示给学生。

4.2 话题二:Table Manners

1) 话题导入:由于学生在先前话题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到本课主题是礼仪文化, 所以笔者通过提问“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are having dinner in a western restaurant?”很自然地导入话题二—餐桌礼仪。接着笔者播放了一段“憨豆先生在餐厅”的视频片段, 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另一方面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置身于西餐厅的感觉, 以便其思考刚才教师提出的问题。

2) 新知学习: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和丰富学生餐桌礼仪文化的教学目标, 笔者下载了一段教授餐桌礼仪的英语视频, 以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自身听力能力。

3) 训练反馈: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发展能力, 培养能力, 温故知新的主要途径。因此笔者将视频中介绍的餐桌礼仪罗列出来, 让学生判断:Which is polite and which is impolite?学生通过此练习将所获知识整理归纳并反馈给教师。

4.3 话题三:Being Polite

1) 话题导入:考虑到话题一、二中已经多次使用多媒体视频导入话题, 且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学习状态, 故此处笔者将训练反馈中的讨论法运用于此话题的导入, 学生通过讨论:“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ant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on others?”将话题转移至礼貌用语使用上。

2) 新知学习:Task 1:笔者在此处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 让学生在训练听力能力时, 找到不同场合礼貌用语关键词, 并记录在教材Function File中。

3) 训练反馈:Task 2:学生在补全Function File的空格后, 教师将听力材料中的对话分为六种情景, 分别是: (a) 礼貌的索要某物 (b) 回答别人感谢 (c) 礼貌拒绝别人邀请 (d) 向他人提出要求 (e) 感谢他人 (f) 向别人道歉。学生按照交际常识经听力材料中的礼貌用语对号入座, 并在教师引导下将材料中未涉及的礼貌用语补充进来。

Task 3:Role-plays在将听力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后, 学生对不同情景下的礼貌用语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如果训练到此结束, 学生只能将礼貌用语的用法停留在书本中, 那么交际口语的交流作用只能是纸上谈兵, 因此笔者在此处设计了角色扮演的活动, 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此时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学生需要表演的四种情景: (1) Ask a stranger to close a window on a train. (2) Decide with a friend what to do at the weekend. (3) Ask a waiter to give you the menu. (4) Decide where to go on holiday with a friend.学生被分为四个小组,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内附表演次序和某一情景的信封交给各组。学生准备好后, 选出小组代表进行表演, 其余组学生猜出该组表演的情景。由于该环节学生参与表演, 所以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并极富趣味性。

4) 扩展延伸:在进行完Task 3后, 本课时也已经进入尾声, 在最后的几分钟, 教师用PPT展示了两个有关礼仪文化的谚语“Politeness costs nothing but gains everything.”“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最为本课结尾并借此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

5 结束语

西方文化虽看似遥远, 但事实上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我们,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中。本课时利用听力课进行西方礼仪文化的介绍, 既丰富了听力课内容, 避免了以往的听力课一味的听说, 没有实质性内容, 又将文化礼仪融入至日常教学中, 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世界各国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在此背景下, 我国高中教材在设计上也开始注重西方文化的介绍, 以帮助学生应对在未来可能遇到的跨文化交流难题。该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12 Culture Shock Lesson2 Mind Your Manners为课题详细叙述了一节以西方礼仪文化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听力课设计过程。

关键词:西方礼仪文化,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1]南阳.教至朴实品自高——淮南一中推行“朴实教学模式”纪实[J].教育文汇, 2010 (3) .

篇4:中西方文化对礼仪影响

关键词:礼仪;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91-02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經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二、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交际语言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与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 it?”

(2)称谓。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在中国伦理中,父亲系列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则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3)感谢。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4)招待客人。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请慢走!”“路上小心点!”“再见,一路走好啊!”“你们进去吧!”“你们请回吧”“请留步”,等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2.餐饮礼仪的差异

就饮食方式如宴席而言,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氛围,就是宾客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环境。当许多菜摆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了。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显现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太适宜,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而已。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谊,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结交友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为宾客间的交谊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他们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成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与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

3.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是指包括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则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中国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平时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观察与评价的一个尺度。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重视。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和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在中西方礼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礼仪背后的文化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际的原则和习惯,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促进提高相关的教学效果。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真正使我们的礼仪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吴冰.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01).

篇5: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

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原因都给严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国人强大的新鲜感。

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西方国家在饮食,音乐,电影甚至是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电影和音乐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现在许多中国人喜欢看美国大片,现在许多中国青少年崇尚非主流,喜欢跳街舞,其实这些都是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的音乐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大了。现在许多的中国人喜欢听起源于美国的摇滚乐以及爵士乐,而对于中国的戏曲则没有一点兴趣,而有些人则干脆连中文歌都不听了。这还是很可以理解的,这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古典音乐有些不符合现代人的趣味,其节奏太慢,实在让现代人难以接受,而中国的流行乐又大多是抄袭外国的音乐,所以说实在难以让人产生极大兴趣。

西方节日和传统节日的比较,面对西方情人节的冲击,土生土长的传统七夕节遭遇着尴尬却总是不声不响。七夕节虽然历史悠久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它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似乎并不大。人们已经把七夕节还给了古老的历史。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情侣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也许是故意,也许是不经意,总之人们在追捧“洋节”的同时,冷落了本土传统的节日。纯美的七夕就是这样渐渐地被遗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其实本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西方节日的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方面,星座占卜方面,以及文字方面。他的到来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不是灾难性的,而是在中华文化强大的再生能力面前壮大了我们民族文化,如拼音的运用、电脑知识的运用,以及《周易》文化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就像元朝、满清的文化,反而维护了我们民族文化一样,强大的易理哲理会令更多的西方人叹为观止。同时,也通过和西方文明的碰触,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和善”在精深的文化中的继续发展,和她产生的古老渊源。也在和西方文明的撞击中,让更多的中国人投入到研究、学习、使用古文化的行列中。虽然有些懒惰的人不愿费脑子去研究中国的古文化,随意写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对中华文化来说这无伤大雅,因为众多的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在一代代崛起并影响着一代代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外国的汉语热也将逐步升温,中华文化正在上升至一个新的格局,绝不会轰然倒塌。

终上所述,中华文化在和西方文化的交往中不会失落,而且正是上升的大好机会。崇拜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比我们现在发达,所以在文化互相碰撞的时候,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优势文化。文化的优势是不可小视的。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是自己的文化却传承了希腊的东西。抱着学习态度的人自然是很多的。从洋务运动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对于这种优势文化的学习对我们自己本民族的进步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传统,不要崇洋媚外。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使文化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西方文化的确是对中国青少年有许多不良,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确实是一种侵蚀,但是全盘否定西方的一切也是不正确的,毕竟西方有许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并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滚滚而来的洋流,我们应该包容接受,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保存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洋文化上,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因此我们应该像日本学习如何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韩国利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所以我们在接受洋文化时不能舍本逐末,让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手里旁落他家。()

中国西化最彻底的部分是教育制度,小孩子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没有多大意见。改变教育体制不象改组清政府那样严重的涉及一些人的切实利益,所以非常谨慎,甚至弄的潭嗣同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改成。说是重视教育功在千秋,但几千年传统教育方式说扔就扔,扔的非常干脆,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不太谨慎。传统教育是不是就真的那么不值钱,原因是教育是功在千秋,反过来说就不是当务之急,改了就改了,应个景的事而已。那么传统教育和西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教育是从《五经四书》开始学起的。《五经四书》实际上是早期人类的思想,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教育把教育对象作为人类来教育。用西方的思想来说,《五经四书》一类的书,被胡适等编写成哲学史,成了大学以后甚至专业学者才去学的哲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从哲学教育开始的。而西式教育是反过来的,是从“小艺”开始的。西式教育实际的教育方向是将人向工具性的方向教育,而不是把将人教育成人。“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而这批人恰恰都是具有传统教育的根基。而当这批人过去之后,就基本成了青黄不结的局面。完全的西式教育究竟教育出了什么?启蒙教育从哲学教育开始是不是真的是个错误?从哲学开始对一个人来讲教育模式和方向将是开放的,发散的,而西式教育实际是闭合的。这对于呼吁什么民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人来讲,实际效果和他们的愿望是相反的。

篇6:中西方文化对礼仪影响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 ,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 ,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 ,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 ,分析其理论原理 ,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 ,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关键词:文化 差异 全球化 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 :“所谓翻译 ,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因此,怎 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 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 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 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 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正是源于英国的著名历史事件—1815 年滑铁卢之战。所以,如果翻译工作者能多了解彼此语言的传统文化及某些著名历史,这无疑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 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s boy;two boys are halfa boy;threeboys are no boy.再看下面实例: Being a teacher is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是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 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 或clay 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 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 story”, 英文不这么说, 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 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the 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四.日常谈话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称谓的翻译。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们反映了习俗风尚和表达习惯。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 比较模糊, 在使用上表现出相对的随便, 它不象中文里的称谓,非得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 这与西方社会的“人为本, 名为用”的价值观及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名分”有关。如父辈的男性亲属, 英语中概以“uncle”称之, 而汉语则有“叔、伯、姑父、舅舅和姨父”等称谓;“cousin”一词也可对应于中文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姐、表妹”等称谓,因此英译汉时,就必须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此外,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尊称, 谦称词或词语,如“××君、××先生、×公、×老”以及“小人、寡人、鄙人”等等。要把这些词语翻译好,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等的尊称、谦称词语。因此, 在翻译时,只好将就按英语习惯表达,译成Mr.××,而不能把“某某君”译成gentleman ××, 把“某老”译成senior ××,or old ××等等。

五.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 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而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联想意义的。譬如,英语有man’s best friend(人 之良友)的说法。谁能想到这是指什么动物呢?说“人之良友”是狗,许多人会觉得奇怪,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几乎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血喷人,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在英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喜欢狗忠 实、可靠、聪明、可爱的品质,把它视为忠诚的伙伴,dog在英语(特别是谚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A luck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Hot dog 热狗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过难关;又如“龙”这个词在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外国人却“谈龙色变”,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习俗,从表面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和文化特征全都一一对应。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翻译或是跨文化交际中,深刻把握其文化内涵,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六.饮食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历史的烹饪大国,其复杂的菜系更是举不胜数,当然对于国人来说,一说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及口感都了解一清二楚,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直译的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误解。譬如,夫妻肺片,民间翻译: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麻婆豆腐,民间翻译: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长满雀斑的女人制做的豆腐);如果是这样翻译给外国游客的客的话,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的表情,这顿大餐还进行的下去么? 所以为了避免笑话百出,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麻婆豆腐—Mapo Tofu(麻婆豆腐的汉语拼音。有些菜名翻译为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方面来着手进行翻译。其中,具有中国餐饮特色的传统食品,使用汉语拼音命名,如饺子:jiaozi;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

国人接受的菜名,使用方言来拼写,如:豆腐:Tofu;中文菜肴名称难以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其标注英文注释。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 甚至传神。首先心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差异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原译文语言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 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有 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在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找一个正确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1.胡文仲1 文化与交际[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2.邓炎昌,刘润清1语言与 文化[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 ].中国翻译,1998

上一篇:2011英语四级作文预测下一篇:初三学生六大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