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2024-06-21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精选十篇)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1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礼仪的差异

(一) 见面礼仪的差异

1、见面时的打招呼礼仪。

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 是联络感情的手段, 沟通心灵的方式, 增进友谊的纽带, 所以, 绝对不能轻视和小看。见面时打招呼既表示亲切、友好, 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招呼语的表达上, 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 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 因为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 因为在西方人看来“我到哪里去”、“我忙什么”是我自己的事, 别人无权干涉, 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 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 他们只说一声“Hello”, 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 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此, 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 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Hello!”, 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甚至置之不理, 那可就非常失礼了。

2、见面致意礼仪。

见面礼仪是日常社交礼仪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礼仪, 而握手礼是当今国际交往中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致意礼仪。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 握手的时机、握手的形式、握手的要领及握手的禁忌基本相同, 其最大区别在于握手时伸手顺序的不同。从握手礼的实施顺序看, 在一般的社交场合, 中方文化通常应遵循两个优先:即长者优先和女士优先。而西方文化着重强调的是女士优先, 妇女在各种场合均应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照顾, 因而在介绍时通常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但16岁以下的女子没有这个优先权。除了握手礼, 吻礼也是盛行于西方的一种见面致意礼节, 包括亲吻礼、拥抱礼和吻手礼。这三种吻礼在日常交往中常用, 但是在商务往来一般不使用, 其中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 适合于已婚女士。

(二) 谈吐礼仪的差异

1、称呼礼仪。

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礼节, 关乎个人修养, 社会和谐, 文明高雅, 但是称呼在日常生活中问题也不少, 而且中外称呼习惯不完全一样。在我国, 人们在称呼自己时, 习惯说“本人”或“鄙人”, 而称呼他人时则习惯称“您”, 在西方称呼对方时不分“您”和“你”, 都是“you”或者“阁下”。在我国, 人们习惯称呼职务、官衔等, 并与其姓连在一起, 如张局 (长) 、赵总 (经理) 、李教授等。在西方国家, 同我们不一样, 不习惯把官衔、职务、职业与姓名连在一起, 想要强调他的部长、总统身份时, 只称“部长先生”、“总统先生”。

中西有些称呼完全一样, 如先生、女士、小姐等, 但是, 我国特有的一些称呼, 不能随意移植到西方去, 如大爷、叔叔、大妈、同志、师傅以及老XX、XX老、小XX等, 因为像老张、吴老等称呼在我国有亲切与尊敬之意, 而在西方, 西方人往往直呼其名, 即便是长辈亲人也是如此, 这表明西方比较崇尚平等、自由, 人们却忌讳“老”字, 因为在他们看来, 老是虚弱、没本事、不中用的代名词, 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所以即使面对真正的老人, 也最好不要称呼他们为“老XX”或“XX老”, 否则会引发不愉快。

2、交谈礼仪。

交谈是人们彼此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形式。若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吸引力, 最好的办法是说话真诚明了, 并且明智地选择话题。在交谈话题的选择上, 中国人喜欢问人私事, 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国, 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 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家常。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 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 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 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 使人有亲切感。而在西方, 女性的年龄、婚姻及男性的工资收入、财产状况、个人情况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在交谈中如果被提及, 那会非常的敏感, 或容易引起反感, 尤其是对欧美人而言, 他们认为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 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 而且还会认为提问者极为缺乏教养。因此, 一般来说, 在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宜选择比较简单的话题, 如天气、当天的新闻、四周的环境等, 因为这些话题比较安全, 不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快。

(三) 馈赠礼仪的差异

1、接受礼品的方式不同。

东西方接受礼品的方式不一样, 东方人接受礼物时往往显得比较恭敬和虔诚, 一般是用双手接受礼品, 并轻微低头表示感谢, 并说“您太客气了”之类的话, 习惯在受礼时说“受之有愧”等自谦语, 而且随即将礼品收起来, 等到赠礼人离开后再慢慢打开欣赏。西方人则不同, 他们往往很随意, 但很注重礼品的包装, 喜欢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 边欣赏, 边说一些像“这礼物很漂亮”等感谢的话, 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对方一下, 与送礼者共同分享这份礼物的喜悦。

2、感谢语不同。

一般在受到礼品之后, 西方人往往会在一周之后, 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打电话致谢, 而国人则基本没有这个习惯。谦虚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在送礼时也有所表现, 送礼者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 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珍贵或是多重用途和性能, 如“区区薄礼, 不成敬意, 请笑纳”。西方人在送礼时, 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 如“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

3、礼品价值的意义不同。

赠送是友好的表示, 礼品是友好的象征, 所谓礼轻情意重, 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 所以要讲真情。人们在选择礼品时, 都是将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 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礼品如果能融入和体现送礼人的情感, 就是最好的礼品。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 送礼的心意重于礼品本身价值, 因此在选择礼品时, 不能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 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中方在送礼时一般都比较贵重, 因为在他们看来, 价值较低的礼品有失面子, 而西方人则比较重视礼品的感情价值, 礼品价值过高, 会被误认为有求于他们, 是一种贿赂而招致反感, 比如送给英国人礼品时, 礼品要轻, 可送些鲜花、小工艺品或者巧克力, 都会得到英国人的喜欢, 特别是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他们会格外欣赏。德国人不喜欢首饰或鲜艳夺目的礼品, 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 但包装一定要尽善尽美, 德国人认为只有当关系发展到相当密切时, 才有必要送礼。

4、送花。

此外, 鲜花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中西方对不同的鲜花有不同的解释, 如在我国, 牡丹是国花, 表示富贵吉祥;菊花代表高洁;康乃馨代表着热情、魅力、真情、温馨;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在西方, 玫瑰是很多国家的国花, 象征着爱情;康乃馨则表示伤感或拒绝, 单独送人时必须慎之又慎;菊、莲和杜鹃, 在国内口碑甚佳, 在涉外交往中却不宜用作礼品。菊花在西方系“葬礼之花”, 用于送人便有诅咒之意;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杜鹃则被视为“贫贱之花”, 用于送人也难免发生误会, 如此等等。因此, 如果选择鲜花作为礼品, 一定要考虑所送的场合和对象, 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

(四) 餐饮礼仪的差异

1、餐具不同。

中国人使用筷子, 饭也是用碗盛, 通常是圆桌, 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或碟子盛食物, 用刀叉即切即吃, 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通常是长桌。

2、餐饮氛围不同。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 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 既要好吃又要好看, 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 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 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 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 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 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 说说笑笑, 相互让菜, 劝酒, 甚至不醉不归, 为客人布菜, 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而西方人在用餐时, 讲究“4M”, 即Menu:精美的菜单, Mood:迷人的气氛, Music:动听的音乐, Manners:优雅的进餐礼节。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 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 不可以失礼。西餐实行分餐制, 即便是有公菜, 也会放一些公共餐具, 此外, 在西餐宴会上, 人们是只祝酒不劝酒, 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

3、餐饮观念不同。

中国人如果在家请客吃饭时, 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 荤素搭配, 会准备满满一桌, 并很谦虚地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 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宴请结束时, 如果菜基本被吃完, 主人会觉得很没面子, 认为饭菜准备的太少了, 客人可能没吃饱等。唯恐怠慢了客人, 尽显主人好客热情之道。而西方宴请, 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 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 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 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 主人会说“这些是我的拿手菜来招待大家”的话。

在西方, 亲朋好友之间聚会, 实行AA制是很普遍的, 但是在中国, AA制一般只被年轻人, 特别是大学生和白领所接受, 传统的中国人不愿意这样“小气”的各掏各的钱。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和西方人会对AA制持有不同的态度。

二、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来源

(一) 思维方式的不同。

从思维方式上看, 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和直观实用的思维原则, 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不是通过归纳推理, 演绎推导, 而是基于事实, 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西方人主张“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模式, 分剖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纯粹思辨的抽象理性。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 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 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二) 价值观不同。

从价值取向看,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 重个人、重竞争, 因此, 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 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 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 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 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 实现自己的价值。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提倡谦虚谨慎。中国人的价值观, 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 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

(三) 伦理道德观不同。

从伦理道德上看, 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 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 经济上必须独立, 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在人际关系上, 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 担心创新危险, 总要瞻前顾后, 权衡左右, 喜好事事而安, 维护现状, 保持和谐。对待家庭, 喜欢大家团聚, 老人帮助照看儿孙, 以备养老送终。家庭成员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 但这种生活方式, 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 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三、结束语

总之, 在中西礼仪差异的比较中, 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别, 也要了解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 中西礼仪各有特点, 因文化背景而异, 无好坏之分, 只有不同, 可以相互借鉴, 但不能一味盲从,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西礼仪文化得到真正的融合。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礼仪文化在见面、谈吐、馈赠、用餐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 探讨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差异和风俗习惯。

关键词:礼仪,馈赠,思维方式,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秋筠.商务礼仪教程.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7.11.

[2]何伟祥.公关礼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篇2

一:研究的背景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的人民遵守着各自不同的礼仪。中国的礼仪,使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礼仪曾一直和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着资本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经济于文化的发展,讲究文明礼貌,注重礼仪礼节,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讲礼貌、懂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修养水平的体现,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改善人际关系,败仗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之下依然熠熠生辉。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西方的礼仪和我国存在着诸多差异。在当前国际交往频繁的形式下,不论是国内接待外宾或出国访问旅游,不论是将要留学或常驻国外工作都有必要学习一下西方的礼仪。

礼仪、礼节、习俗是人类生活中带有规范作用的文化现象,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西方国家的礼仪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构成西方各国人民的社会生活要素,也越来越多流传到世界各地。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礼仪习俗于欧美国家有一定的相同性,共通性,当然也存在不少差异。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了解欧美国家的文明礼仪、熟悉他们的礼仪习俗,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遵守国际礼仪和确立的习惯做法,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三:研究的时间安排

1.2008年10月,邀请老师就本课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 2.2008年10—11月,到图书馆和网站查阅有关中习礼仪文化差别的资料,掌握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别;

3.2008年11—2009年2月,走访外教、涉外办事旅游人员、归国留学生及华侨,掌握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真实资料;

4.2009年3月,课题小组成员汇总资料,就其研究发表自己的看法,撰写论报,与同学们分享研究成果,听取师生们的评议;

6.2009年5月,召开结题评议会。先课题组成员按总评项目进行自评,然后由老师为课题组成员和小组进行评价。

四:研究的内容

1.中西问候礼仪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在迎接远方来客时,我们通常都会道:“你一路上辛苦了!”来表示对人的安慰。可是,如果我们用 “I a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这一语法正确的中式英文去迎接西方国家的客人时,他们回觉得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他们使用的问候语是 “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这类令人愉快的语句。

这让我们明白: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却不被采用。当然,这种差别不单单只有这些。如果你问侯一个西方人说“Where are you going?”或者说“Where have you been?”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方式他会想你再打听他的私事,实在是太失礼了,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候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ing”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通常会以“It is really a nice day.”

再者,如果你说“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他可能会认为你想邀请他与你共进晚餐。因此,和西方人相处时,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问候方式。并且,许多美国人认为问候时鞠躬是一种很失体面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大声地宣布“我不会向任何人鞠躬!”而在我国鞠躬则被视为一种尊重对方的问候方式。一般而言,它是我国人们相见时以行为代替语言向对方问候、致意的一种方式。称谓方面,在我国,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如你在向别人问好时,你可以说“Good afternoon,Mr.Belmont”或“Hi Mr.Belmont.”在西方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以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而这种现象,在我国是不会发生的。在西方,对所有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国家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同时,在中西方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这些,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但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 日康复”等。

这些就是中西方问候礼仪方面的几个差异。

2中西就餐礼仪的不同

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就餐礼仪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

首先是入坐的位置,在中国,主人应等客人到齐后再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而在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在我国,上菜的一般顺序是①汤②主食③餐酒 ④水果。西方是①菜和汤②水果③餐酒④主食⑤甜点和咖啡。

餐具方面,我们常用的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人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匙又分汤匙,茶匙等。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啡杯为瓷器,并配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再者,中西方表示停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在西方,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并且,在用餐的过程中,中西方也存在很多的细节差异。如:

1在入座的方法上:我国人们入座时并没有西方那么讲究,大多是按自己的意愿而入座的。而在西方,人们都是由椅子的左侧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才可以坐下来。

2.餐巾:传统的中餐并没有餐巾。只是在用餐完毕时才用温热的湿毛巾来擦洗一下便完了。在西餐中,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3.在餐具的使用方法上;我国人们一般用的都是筷子。首先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两只筷子的下方,大拇指按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紧贴着大拇指,小指向内曲。筷子开合幅度可用中指的活动来调整。西方人一般使用的是刀叉。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此外,中西方人的饭后习惯亦有不同。在西方,饭后极少使用牙签。如果于外国人一道就餐,你就要暂时摒弃这个习惯。且切记在餐桌上夸夸奇谈,尽量少说客套话。不要让你的客人看见或者猜到账单金额,绝不要讨论价格和对账单提出质疑。

3中西服饰礼仪的不同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感情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代替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好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的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的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内外和谐统一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中西方服饰礼仪着重点即代表服饰

西方人重视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略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待变装饰是西装。

传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的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在穿西服时,宜穿白色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此外,中西方在结婚是所穿的服饰也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这是因为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中方新娘所穿的礼服上往往绣有凤的图案。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考虑的一个尺度。伟大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味、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

4中西婚礼礼仪的差异

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也代表著两个家族的结合,因此不同的地方也有著其独特的结婚习俗。这里我们拿中西方的婚礼礼仪做比较。

西式婚礼是证婚人(牧师,神父或主持婚礼的长辈)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新郎与主伴郎走到证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好,女傧相们站在左边,男傧相们站在右边.花童站在主伴娘的后面,戒童站在主伴郎的后面.婚礼进行曲奏响,新娘手捧鲜花,挽着父亲的手入场.在新教的婚礼上,新娘的父亲与女儿站在一起,牧师站在新人面前一两步的距离,询问:"是谁嫁出这位女子?“他的父亲把女儿的右手放在牧师的手上说:”是她的母亲和我.“然后父亲退到台阶下面前排左边的座位跟前,坐在自己妻子的旁边.牧师用右手举起新娘的手,再用左手举起新郎的手,并且非常庄重地将新娘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如果新娘既没有父亲,近亲中又没有男性长辈,她可以独自走上圣坛.在天主教的婚礼上,无需在神夫面前举行嫁女儿的仪式.当新娘走进圣坛时,新郎应上前迎接,并让新娘站在他的左边.此时,新娘的父亲收回自己的胳膊,新娘把右手伸给新郎,挎在他的左臂上.也可以手拉手或者肩并肩地站着,面向圣坛.证婚人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接受对方成为你的丈夫/妻子“,新人互相说完”我愿意“之后,宣读结婚誓言来表达他们相亲相爱,忠贞不渝的决心.接下来新人互相交换戒指,并说到:”这枚戒指象征我们两人的结合.“ 这时候,证婚人宣布新人的结合生效,并示意新郎亲吻新娘.之后证婚人示意新人转向宾客,并宣读:”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想你们介绍XX先生和夫人."新人在人们的起立鼓掌中,重新走过婚礼甬道,走出婚礼会场.婚宴开始前,新人还未入场之际,通常有一段鸡尾酒时间.在新人及全体来宾馆到达婚宴地点的时候,新郎,新娘,傧相和新人家长要站在会场入口迎宾.当所有来宾入座后,主持人宣布新人及家长入场,并依次介绍入场者的姓名和身份.顺序如下:新娘父母,新郎父母,伴娘和伴郎,主伴郎和住伴娘,最后是新婚夫妇入场,全场来宾起立鼓掌.在有席位的婚宴上,人们一入座,就应上第一道菜.在吃完餐未甜点和水果后才跳舞.如果在下午的婚礼后立即举行招待会,使晚宴向后推延,就应在晚宴前请大家跳舞.如果是自助餐形式的招待会,新郎和新娘在恢复了迎宾疲劳之后,就应开始跳舞.在新娘新郎跳第一支舞时,所有的宾客都应观看,喝彩。新娘的第二个舞伴是她的公公,然后是她的父亲。同时,新郎邀请他的岳母跳舞,然后请自己的母亲跳舞。接着是新郎的父亲邀请新郎的母亲跳舞。当新郎开始与伴娘们一起跳舞时,客人们也开始找舞伴跳舞。当然,所有的男宾们都应设法请新娘跳舞。宴会接近尾声时,新娘请来宾中的未婚女士集中在楼梯下面或其他适合的地方,新娘在走下一半楼梯时,将花束扔给她们,抢到花束的女孩被认为是下一个结婚的姑娘。为了表示没有偏袒,新娘在扔花时,要转过身,从肩头往后扔。然后,新娘在母亲和伴娘的陪同下回房间换旅行装。新郎也在伴郎的陪同下来到预先安排好的房间换装。双方的家人聚集在门口,欢送新婚夫妇启程。新人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上车离去,踏上蜜月旅程。而中式礼仪则是吉日一到,新郎要亲自率领仪仗前往迎娶。男方至女方家迎亲,要先进雁为礼,以此表达夫妇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一人在最前边盛装骑马负责开路,然后依次是回避牌,吹鼓手,铡锣,缀灯,旌旗等,同时把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也都排列在仪仗的行列里。新郎骑马或坐绿帏轿在前,新娘的绣花大红轿随行于后,真实威风凛凛,此时此地的新郎好比状元及第,难怪说结婚就是“小登科”了。花轿抵达女家门前时,女家一定大门紧闭,这叫拦门。男方在外叩门,催请新娘上轿。这时,便要有一番礼节性的对答,女家院内必有人隔门要"红包儿".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男方才能进门. 进门后除了特别的寒暄,男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都会有喜庆的意义.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和大树等,都要张毡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辟邪. 娶亲的花轿及仪仗回到男家门前时,男家亦照例大门紧闭,说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大门开开之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人和新娘的兄弟,就随着花轿进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轿的时辰一到,把花轿抬到大厅门口.此时新郎先向轿门作三个揖,由送亲太太启开轿门,由伴娘搀新娘下轿.然后递给新娘一个小瓷瓶,瓶内装以五谷及黄白戒指两枚或四枚.新娘把宝瓶抱在怀里,然后由伴娘及送亲太太挽扶,姗姗而行,另由两人前后接铺红毡,使新娘脚不沾地。此时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轻射三箭,借以驱除邪魔。射箭的姿势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后新娘跨马鞍,走火盆,这些礼节过了之后,就在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语叫“拜天地“。拜过天地之后,就引新娘进入洞房。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仪式也是一系列的。首先是坐帐,亦称“坐福”。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女人一头。还要撒喜果于帐中,称为“撒帐”,一般所撒的物品有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花着生”。接着的节目就是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是从女家带拉的。吃过子孙饽饽,又吃长寿面,长寿面是由男家准备的,取“子孙万代,长生不老”的意思。然后是“合卺”酒,又称“交杯酒”。用一根红绳,两头各系一只酒杯。新郎新娘各饮半杯,在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交杯酒礼是在洞房之中举行的,然后在大厅里又摆一桌酒席,俗语叫“团圆饭”,席间新郎新娘坐上座,其余宾客均坐陪座,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

5.中西宗教礼仪的不同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是一种不容忽略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所谓宗教礼仪,在此是指宗教信仰者为对其崇拜的对象表示崇拜与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宗教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这里以最能代表中西方宗教的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二的佛教和基督教作为论述对象。基督教:与基督教信仰者打交道时,不已对其尊敬的上帝、圣母、基督以及其他圣徒、圣事说长道短,不宜任意使用圣象与其宗教标志。对神职人员,一般不应表现不敬之意。“666”在基督徒眼里代表魔鬼撒旦,“13”与“星期五”也被其视为不祥的事物,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对其敬而远之,因此不应有意令对方接触它们。

有些教派的基督徒有守斋之习。守斋时,他们绝对不食肉、不饮酒。在一般情况下,基督徒不食用蛇、鳝、鳅、鲶等无鳞无鳍的水生动物。就餐前,基督徒多进行祈祷。非基督徒虽然不必照此办理,但也不宜在其前面抢先而食。在基督教的专项仪式上,讲究着装典雅,神态庄严,举止检点。教堂为基督的圣殿。它允许非基督徒进入参观,但禁止在其中打闹、喧哗,或者举止有碍其宗教活动。佛教:佛门弟子及其居所的具体称呼有别。凡出家者,男称为僧,女称为尼。凡不出家者,则一律称为居士。僧之居所称为“寺”,尼之居所称为“庵”,有时统称二者为寺庙。对所有出家者,一律禁止称呼其原有的姓名。故民间有“僧不言名,道不言寿”之说。普通的佛教信徒为了“广种福田”,通常应向寺庙、僧尼或别人主动赠送财物,此举叫做“布施”。

佛教的基本礼节为合十礼,基本的礼颂用语是“佛祖保佑”。佛教信徒拜佛时,讲究行顶礼,即所谓“五体投地”。对于佛祖、佛像、寺庙以及僧尼,佛教均要求其信徒毕恭毕敬。不准攀登、侮辱佛像。不准触摸、辱骂僧尼,不得于僧尼“平起平坐”。进入寺庙时,宜慢步轻声,不乱动,不乱讲,不乱拍照等。

当正当的佛教仪式进行时,不应对其任意阻挠或者蓄意加以扰乱。我国的佛教各流派多属于“北传佛教”。它的关键性讲究有二:信徒应遵守“五戒”。即规定起信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饮食上忌食“五荤”。即禁止其信徒食用葱、蒜、韭菜等几种气味刺鼻的菜蔬。有些教派,还规定其僧尼“过午不食”

了解宗教的礼仪,是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各国人民精神生活和日常习俗的一把钥匙,也是在交际活动中对游客尊重和友好的表现。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图书馆、网站等搜集关于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的资料; 2调查法:通过走访外教、涉外办事旅游人员、归国留学生及华侨,掌握中西礼仪文化差别的真实资料;

3讨论法:邀请语文教师、英语教师参与课题组讨论,实现材料与观点的交流与整合。

六.研究的成效

1.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粗略地了解了中西方礼仪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应尊重这些差异做到入乡随俗; 2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交际过程中的礼仪文化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体现着个人的品行修养;

3主观方面,我们了解了中西方在问候、待客、就餐、服饰及宗教方面的差异之后,对西方的文化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同时它让我们对西方的文化有了更深的兴趣,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七,研究后的困惑

1.中西方礼仪文化有无相似之处?

2.既然中西方礼仪文化存在这么多差异,那是否可以让他们融为一体,减少交际中中产生的摩擦呢?

3.西方礼仪文化对中国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的利弊。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3

关键词:礼仪;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91-02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經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二、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交际语言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与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 it?”

(2)称谓。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在中国伦理中,父亲系列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则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3)感谢。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4)招待客人。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请慢走!”“路上小心点!”“再见,一路走好啊!”“你们进去吧!”“你们请回吧”“请留步”,等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2.餐饮礼仪的差异

就饮食方式如宴席而言,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氛围,就是宾客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环境。当许多菜摆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了。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显现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太适宜,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而已。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谊,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结交友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为宾客间的交谊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他们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成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与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

3.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是指包括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则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中国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平时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观察与评价的一个尺度。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重视。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和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在中西方礼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礼仪背后的文化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际的原则和习惯,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促进提高相关的教学效果。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真正使我们的礼仪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吴冰.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01).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4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 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 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 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他们拒绝使用味精, 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的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 不仅包括西红柿、生菜, 甚至是洋白菜、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 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 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 生吃则避免丢失, 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 因为习惯使然, 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2. 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 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 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中国人的眼里, “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 也不是为了营养, 有时吃饱了, 还要吃, 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 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 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 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 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 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3.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 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 制作菜肴, 但相比起来, 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 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 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另外, 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确, 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 使其毫无创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 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 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 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 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 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 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 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 都毫无变化。

4. 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 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鱼就是鱼,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这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 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 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5. 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 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 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 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 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 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 美味的产生, 在于调和。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 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总之,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 当然, 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 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 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 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

二、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1. 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 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 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 有进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有对传统的继承, 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衣着, 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 可着中山装、夹克或西服等, 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 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的例证。

当今许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 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 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 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不吸烟不喝酒”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陋习”, 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 但依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 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 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质。

3.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 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 男女主人分坐两端, 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 西方人进餐用刀叉, 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

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 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 家庭结构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 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 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比研究过程中, 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摘要: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从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的差异与不同, 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探究其文化底蕴, 提高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从餐桌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别。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礼仪日臻成熟和完善,它们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在20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我们的祖先也曾与现代人一样,使用刀叉而非筷子。刀叉要同时使用左右手,因此人与人之间要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时刀叉只适于近距离的传输,大概也就限于从胸前的盘子到嘴之间。如果这个距离按合餐制的要求,至少要延长到嘴到桌子的中心,也就是说至少要比桌子的半径更长。显然,刀叉承担不了这个距离的传输功能。而筷子出现后,合餐就方便多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大概可以这样理解,西方人至今仍然使用刀叉进食,与他们保持分餐制是互为因果的。

现代中国常用的餐具有:筷子(chopsticks)、勺子(ladle)、盘子(plate)等,它们分别与西方的刀叉(knives and forks)、铁匙(spoon)及碗(bowl)相对应。它们的使用,亦有讲究。

加拿大餐桌礼仪

加拿大(Canada)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别有一番情趣。

对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家里还是酒店宴请朋友,一般都离不开烟酒,否则就有怠慢之嫌。然而,在加拿大请客吃饭则都不设烟酒。饮酒者只能在领有酒牌的地方或住宅内喝酒。在这些地方以外饮酒都是违法的。由此可见,加拿大人十分重视健康,甚至将禁烟禁酒的规则搬到了餐桌。而在中国则没有这样的特殊礼仪。

你听说过加拿大的“冷餐宴会”吗?那就是因为菜肴烧得比较早,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凉菜。加拿大人喜欢吃冷食,而中国人则有所不同,热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加拿大人宴请客人是不安排桌席的。通常是客人们手拿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餐盒和叉子,自己动手随意选取自己喜爱吃的食物和菜肴,然后自找地方用餐。客人们可无拘无束,如果没吃饱,还可以去取食。食毕要将一次性餐具放到废物的大塑料袋中。而中国人热闹,大多一堆人围成一桌进餐,而且讲究排列位次,通常是有主次尊卑之别。在中国的宴席中,必须要所有人都到齐了,才能开始进餐。中国人用筷子最有讲究了,如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象指挥似地舞筷子,不能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这样不吉利。

加拿大的餐桌礼仪除了以上几种特别的要求外,大多数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没有什么差异,同样要注意坐姿和刀叉的使用,同样与中国的餐桌礼仪大有不同之处。

1.中西方餐桌文化

餐桌文化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2.中国餐桌文化

中国餐桌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有“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之说,今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俗语。人们把饮食文化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常以饮食的好坏来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而盛大的节日也都与饮食相关联。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一直延续至今。

另一方面,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重视宴席座次礼仪、受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周代,我国饮食礼仪就已经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并对西方餐桌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自清代以来,一些西餐礼仪被引进。中西餐餐桌文化的交流,使得餐桌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在中国,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圆形的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1]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配。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具,但最好是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主要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不可用筷子敲击其他物品,更不可以用筷子对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应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要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以便照顾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他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以便照顾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他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3.西方餐桌文化

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点心等。应先决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鱼,开胃菜就选择肉类,在口味上就比较富有变化。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和热头盘之分。味道以咸和酸为主,数量少,质量较高。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都称为副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和肉类菜肴同时上桌,所以可以算为一道菜,或称为一种配菜。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进餐中途需要休息时,可以放下刀叉并摆成“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表示没吃完,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不用放下来,但不要挥舞。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要拿着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果不需要,可以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进入21世纪以来,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 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及其渊源,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 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 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有人说,中国文化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吧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个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认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4.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 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的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 不仅包括西红柿、生菜, 甚至是洋白菜、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 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 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 生吃则避免丢失, 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 因为习惯使然, 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2.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在中国, 民间有句俗话: “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 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中国人的眼里, “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 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 还要吃, 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 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 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 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 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 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3.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 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 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 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 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 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另外, 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确, 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 使其毫无创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 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 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 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 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 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 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 都毫无变化。

4.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 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鱼就是鱼,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这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 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 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5.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 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 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 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 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 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

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 美味的产生, 在于调和。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 + 1 = 2”那么简单, 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总之, 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 当然, 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 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 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 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

5、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1.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2.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 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 有进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有对传统的继承, 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衣着, 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 可着中山装、夹克或西服等, 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 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的 例证。当今许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 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 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 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不吸烟不喝酒”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陋习”, 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 但依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 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 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质。3.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 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 男女主人分坐两端, 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 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 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 庭结构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 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 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比研究过程中, 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6.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事实就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接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浅思 篇6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浅思

张 波 石家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摩擦也随之增多。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一、称呼方式大相径庭

双方商务人士会面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就有可能出师不利。一方面,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讲求“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并且“贬己尊人”。对自己就是鄙人、拙见、寒舍等,对他人则称作:贵、您、某某经理,某某局长等。在西方称呼规则简单明确,“你”就是you,“我”就是me,而且很少用头衔来称呼别人,即使有也仅限于对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比如Prince William(威廉王子)、President Obama(奥巴马总统)、Father White(怀特神父)等。普通陌生人之间用Mr.(先生)、Mrs.(太太)、Miss(小姐)即可,熟人之间则以名相称,这是关系密切、彼此熟悉的表现,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敬老尊老,长者是智慧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对待年长者在称呼前面或在姓氏后面加上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同志、刘老、张老”等。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一切向前看,“老”是虚弱、不中用的代名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称别人为“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因此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或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 senior、elderly,advanced来代替old。

二、时间观截然不同

西方人奉行线形时间观,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做任何事都应有严格的日程安排,并且将交往对象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安排商务会晤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则至少在2个月前进行预约,到最后一分钟才联系被认为是制造麻烦、甚至是侮辱,并且一般都会遭到拒绝。在商务会谈中,他们喜欢开门见山,不喜欢停下来或保持沉默,习惯速战速决。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推崇环形时间观,认为时间像圆环一样能不断轮回、重复。因此,中国人安排时间比较随意,不太重视预约。并且,中国人经商注重关系,喜好感情投资,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故中国人的商业活动时间周期较长。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如果不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商务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另外,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有严格的区分。如果是工作交往,应选择在对方的工作时间里进行;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选择在对方下班的时间里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分配上往往公私不分,下班以后谈公事或是上班时间谈私事都是寻常之事。

三、饮食各有特色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的商务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首先,饮食习惯的差异。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中华饮食文化以五谷杂粮等素食为主,夹取蔬菜、米饭的长筷形成了共餐制;西方国家发达的畜牧业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切割肉食的刀叉带来分食制。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与客人说说笑笑、热闹非凡;而各吃各的西方人则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都不发出声音。

其次,中国人宴客讲究排场,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并且不断劝酒、代客夹菜,只有才能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富有的西方人却崇尚节俭,即使是正式的大型宴会,菜肴道数也不多,而且要尽量吃完,不能浪费。主人也决不会勉强别人,“help yourself(请随意)”,客人吃多少、吃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若像在中国一样客套那只能饿肚子。另外,在安排菜肴时,必须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禁忌,他们不吃宠物、动物内脏、头部、脚爪和无鳞无鳍的鱼。而中国人这方面的禁忌要少很多。

再次,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以左为尊,西方以右为贵。另外,受旧社会陋习的影响,女性地位总体上低于男性,所坐位置一般不显著;而崇尚骑士精神的西方时刻讲究“女士优先”,男士要替身边的女宾拉开椅子以示尊重。进餐结束后,要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最后,地位重要或是关系亲密的人士会被邀请到家中赴宴。在西方,上门做客不可早到,因为主人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早到会使主人忙乱不堪。而在中国,客人有时会提前几个小时到主人家,女士们忙着准备饭菜,男士们则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席间,西方人会热情洋溢地说:“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这道菜是精心为你准备的。”而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佳肴满桌还不停地说:“菜做的不好,请随便吃点”。初来乍到的西方人会很反感:“菜烧的不好,何必请我呢,难道是不重视我吗?”另外,中国人请客时若食物被吃光,会感觉没面子,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若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这说明其烹饪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中西方宴客有较多的差异,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用恰当的礼仪去招待他们。

四、送礼方式天壤之别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着:“礼轻情义重”,但通常都认为礼物越贵重越好,过于简单或廉价的礼物不仅起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朋友一瓶名酒或小工艺品。总的来说,他们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但却相当重视礼品的包装,以此表示深情厚谊。

各国人们在受礼时使用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中国人会推辞再三,盛情难却收下礼物后,也会说“让你破费了”,并且不会当面拆开礼物;恰恰相反,西方人总是非常爽快地收下礼品,当面拆开且表示惊喜和感谢。他们认为,赞扬礼物宛如赞扬送礼者。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差异,西方人会认为中国冷淡、虚伪,收了他的礼品就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让送礼人很尴尬,会认为是你不重视他送的礼物,甚至是不尊重他;而中国人会觉得西方人迫不急待,甚而是贪婪,举止粗野。

五、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日趋密切的中西交往中,我们必须正视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同时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这必然要求高校向社会输送既通晓国际商务规则、又能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涉外活动的人才。要实现该目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结构,将跨文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培养其跨文化交际实力,从而提高商务交流的效率,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1]王敏.论中西礼仪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M].实践与探索. 2006

[2]谭小辉.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M].现代经济信息.2007

[3]雷诗梅.中西谈吐礼仪文化对比分析.[M].池州学院学报.2009

中西方赠送礼仪差异分析 篇7

在中国, 人们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 一般说来, 礼品越贵重, 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敬。对方的社会地位越高, 礼品就越要贵重, 否则“拿不出手”。在西方国家, 特别是在美国, 对于礼品的价值不像我们那样看重, 一般认为礼品包含的意义更为重要。而且, 人们通常避免赠送过于贵重的礼物, 以免被认为是贿赂。中西方在这个方面的区别说明了中国人的群体观念、等级观念和面子观念比西方国家要重得多。中国人之所以看重送礼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送礼加深与亲戚朋友的关系, 扩大自己的关系网。之所以重视礼物的价值与人们的等级观念有关, 认为对等级高的人应该送有价值的东西。有的人并不想送贵重的礼物, 但是出于面子的考虑, 还是不惜破费。在美国, 人们对于送礼的看法十分不同。美国白人中产阶级中, 送礼通常是为了庆祝生日、周年纪念或者像圣诞节这样的节日。在这些十分固定的场合以外, 人们在做法上普遍比较谨慎, 送礼一般不和个人联系起来, 显得随便。西方人对于礼物的意义加以限制, 以避免人们将送礼理解为贿赂, 或者是请人帮忙, 或者是为了报答对方。在工作单位, 为了做到不与个人相联系, 在庆祝某件事时通常采取凑份子的做法。在中国也有凑份子的做法, 但是, 一般来说, 人们送礼是为了加深个人关系, 所以送礼突出个人, 而不是贬低个人。对于好朋友一定要送比较贵重的礼物以表示关系特殊。正是由于东西方在送礼上有着不同的习俗, 因此, 外国人送的礼物中国人有时候会看不上, 不仅看不上, 而且有时会不理解。反过来, 中国人认为拿得出手的礼物, 有时候外国朋友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

总体而言, 向别人赠送礼物的人, 都希望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并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然而, 并不是每个人在赠送礼品时都能达到这一目的, 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中国人送礼品时总爱讲“礼品很不像样子, 真不好意思拿出手”。这类话在西方人耳朵里是不中听的, 而且还会被认为贬低对方, 因此一定要避免。接受礼物同样要注意礼貌和分寸, 不应该显得过于谦虚。没完没了地说“受之有愧”或“我不能收下这样贵重的礼物”, 那样会使对方难堪, 伤害他的感情, 甚至他会以为你这是在向他暗示:你们之间的关系到此为止。即使有的时候送的礼物不合你意, 也应该像接受你喜欢的礼物一样, 感谢别人的一片好心。拒绝收礼在西方是不允许的, 除非所送礼物违反了文明礼貌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 拒绝礼物应当坚决而委婉。如果犯错误者不知道错在哪里, 那么应当向他暗示一下拒收礼物的原因。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 中西方在送礼和受礼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两种价值观念。与西方人相比,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群体主义是最重要的部分。中国人一般把个人从属于群体, 家族观念强, 重视亲情友情, 喜欢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特点反映在我们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习俗以及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中国人人际关系比较密切, 与朋友的友情愈深愈好, 为朋友愿意做出牺牲, 讲究哥们意气, 送礼偏向于送重礼, 请客讲究排场。与之相反, 美国人的个体主义十分突出, 它体现在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人在朋友之间不喜欢太密切的关系, 不喜欢承担过多的义务;他们送礼不会送出过重的礼品, 请客一般也不会过于丰盛。

此外,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 人们极为重视“谦虚”, 可以说中国人的谦虚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美德, 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意味着贬低自己, 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中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 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里不仅不合适, 而且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因此, 中国人在赠送礼品的时候, 可能会贬低所赠送之物, 从而达到卑己尊人的目的。在中国的很多场合, 都能听到人们说:“礼物很薄, 不成敬意, 请笑纳”。我们也经常听到美国人在类似的场合说道:“It’s not much.It’s just a trifle, I picked it up in a bargain basement sale last week.I thought maybe you could use it.”以上两个句子确实都有贬己之意, 然而, 按中国人的观念, 后者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因为它构成了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对中国人而言, 后面一句自谦的语句虽然达到了贬己之意, 但是却没有符合中国人尊人的交际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他人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 卑己是为了尊人。

由此可见, 人们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在送礼和受礼时的言行举止。同样, 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应该结合双方的风俗习惯遵循相应的送礼及受礼原则, 否则, 会使双方的交际蒙上阴影, 甚至产生文化冲突。这里有六个W原则, 也就是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时应该考虑的六个因素, 笔者认为, 对这些原则的认识及把握不但能开拓我们的视野, 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 而且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与西方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交往, 使各种事物得以顺利的展开。

一、赠送的对象是谁 (Who)

赠送的对象是赠送礼品时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送礼前, 不弄清楚赠送对象的基本信息, 恐怕是“物不达意”的主要原因。在和西方友人交往时, 应该首先弄清楚对方诸如国籍、宗教、职业、爱好等基本信息, 只有这样, 我们的礼品才能更好地传递我们的友谊。

二、赠送的目的是什么 (Why)

赠送礼品有各种各样的目的, 如祝贺生日、探望病人、恭贺新禧, 或是答谢回赠。如果赠送的目的不明确, 就很难使对方满意。在向西方友人祝贺新婚之喜时最好赠送一件具有装饰和利用价值的礼品, 探望病人的时候不妨买些水果和补品。当然, 如果可以的话, 最好事先了解对方喜好的口味和种类, 这样做定能让对方感到亲友之情, 同志之谊, 而如果把这两种情况颠倒一下, 结果就有可能大相径庭了。

三、如何送, 怎么送达 (How)

一般来说, 亲自送是赠送礼品的最好方式。中国人送礼、还礼, 一般都是直接面交。不过, 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 赠送礼品的其他形式也变得重要起来, 如托人送、邮寄等。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 礼品服务业很兴旺, 所以, 给你的国际友人邮寄你的礼物时对方也是能接受的。如何向西方友人送礼还包括赠送礼品时的一些具体做法。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不太讲究, 宁可盒子小些, 里面也要装得满满的。但在美国, 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和丝带包扎, 有时候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而在西欧许多国家, 人们习惯用朴素的白色或淡色的包装纸来包装礼品, 他们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中国人送礼时往往忽略这一点, 甚至认为昂贵的包装只有一两分钟的作用, 实在浪费, 这种想法恰好反应出中西方观念上的差异。

四、什么时间赠送 (When)

赠送礼品要掌握时机, 不能什么时候想送就送。在国际交往中, 什么时候赠送礼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有些国家, 只有在对方送礼时才能还礼。有些国家, 要当在场人数不多的时候才适合送礼。在法国, 初次结识一个法国人时就送礼是很不恰当的, 应该等到下次相逢的适当时机再送才符合他们的习惯。在英国, 合适的送礼时机应该选在晚上请人在上等餐馆用完晚餐或在剧院看完戏剧之后。在整个欧洲, 当你到别人家里做客, 应当在到达时送礼, 这样才不会造成吃了饭还还礼的印象。

五、在何地, 什么场合送 (Where)

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地方赠送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物品在这个国家很受欢迎, 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不然, 甚至受到厌恶和反对。例如, 求人办事的时候, 中国人讲究送烟送酒, 而西方人却不太送这些东西。在何地送首先要分清国家的不同。关于送礼, 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人民特有的习惯, 对此应该有所了解, 以免贻笑大方。通常, 法国人除非关系比较融洽, 否则一般不互相送礼。在何地送意味着还要分清生日宴、酒会、庆功宴、私人会晤或约会等场合的不同。

六、送什么礼物 (what)

送礼时要尽可能考虑受礼人的爱好。俗话说:送人千金, 不如投其所好。中国人送礼讲究面子, 一般礼品越贵重就越觉得有面子, 和对方的感情也越深厚, 但是在欧美, 赠送过分昂贵的礼品是不太合适的, 西方人一般不以礼物的实际价值来衡量双方之间友谊的程度。

我们在与西方国家不同人士交往的时候, 除了送出我们的礼物之外, 有时我们也会收到他们的礼品。因此, 我们在收礼方面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否则会给双方的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许多人收到礼品后不知何故常常觉得不便表露自己喜欢的心情, 他们收到礼品后连包装也不打开就塞到一旁, 这无疑是对那些关心你, 为你精挑细选礼品的人不尊重的表现。如果和欧美人打交道, 收到礼品后即刻表示感谢, 尔后打开包装, 欣赏一下里面是什么东西, 然后再一次表示谢意, 这就会令人愉快得多。任何礼品, 不论其价值大小, 都应当以相同的态度接受。按照他们的观点, 别人送礼物给你时, 忽略道谢是很不礼貌的。所以, 他们总是当面拆看礼物, 同时对礼物表示赞赏, 并且要尽量说明喜欢该礼物的哪些方面, 他们认为忽视礼物就是忽视送礼者, 而赞扬礼物就是赞扬送礼者。为了避免使对方觉得你的赞扬言不由衷, 以为你是博取人家的欢心, 收礼人一般不能笼统地进行赞扬, 而必须指出喜欢该礼品的具体理由。

总而言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 人们赠送礼物自然有一整套繁琐的礼节。虽然有些做法已经过时, 但必要的礼仪仍受到重视, 因为“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 是我国文化习俗中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 鉴于中国与西方世界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鉴于中国与国际社会接轨步伐的逐步深入, 我们应更多更快地了解西方人民的文化习俗, 同时传递出我们自身的优良文化, 本着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共同肩负起创造和谐世界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2]Linell Davis.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

[3]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8

一、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以讲文明、懂礼貌为荣。但是, 东西方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因此, 中西礼仪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 见面礼仪的差异1握手礼仪

西方人见面时, 不一定会握手, 只要笑一笑, 打个招呼就行了。而中国人则不同, 即使是第一次见面, 握手也视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 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 女方先伸出手, 若女方无握手之意, 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 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 并摘下手套, 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2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 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 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 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 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 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 某某总裁, 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 军官, 医生, 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

3私事咨询

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打探别人私事的人的轻蔑。在与人交谈时, 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 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 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 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而在中国, 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 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4注意力

欧美人认为, 与人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表示着关注、真诚和尊敬, 不愿与人对视是不善相处的人;而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则认为, 视觉会影响听觉的注意力, 他们以回避目光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因此, 要时时站在对方的文化角度去观察事物, 动辙批评他人的做法,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向被视为不礼貌行为。

(二) 问候语的差异

中国人相遇时, 大多习惯用这种方式和对方打招呼:“你好, 吃了吗”或“你好, 去哪里”。对于相遇双方来说都清楚, 这只是熟人在路上相遇时说的一句客套话, 没有其他意思。但西方人却很少这样寒暄, 清晨相见习惯互道“早安”, 或者简单地招呼一声“Hi (嗨) ”。倘若你用自己的习惯问候语“你好, 吃了吗”或“你好, 去哪里”问候, 对方可能会纳闷“难道我没有足够的钱吃饭吗”或误以为“你要请我吃饭”。至于“去哪里”本来是一句礼节性问候语, 可有的“老外”说不定会把你的好心善意误解为干涉其私事的不礼貌行为, 觉得:“我去哪里与你有何相关?你的鼻子怎么伸得那么长呢?”

(三) 毁誉不一的“老”

在中国, 虽然有“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但是人们依然尊敬地称呼上了岁数的长者为“老先生”、“老师傅”、“老大爷”、“老奶奶”等, “老”象征着经验丰富。不过, 假如我们满怀敬意地用“老”字称呼一些西方人, 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西方, “老”意味着“精力不济, 走下坡路”。“老”有时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而独立意识强、不愿意麻烦别人、不想拖累子女的西方老人, 更是不言老、不服老, 自然也不乐意被别人尊称为“老”。在美国, 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美国一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欢迎校长的母亲光临时, 尊称她为“老夫人”, 结果“老夫人”欲拂袖而去。对她来说, “老”意味着“魅力丧失”, “丰韵不存”。无独有偶, 一群欧洲游客在北京附近登长城时, 热情的导游想搀扶一位外国老人, 却遭到老人的“白眼”。“我不是‘老先生’, 我自己能行。”

(四) 截然不同的宴请语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 东西方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 同样是请客, 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致辞的风格却截然不同。中国人请客人动筷子时, 往往客气地说:“没什么菜, 请随便用。”一些西方客人听了此话, 好生奇怪, 明明是满满一桌子菜, 主人怎么说没什么菜呢?西方客人之所以疑惑不解, 皆因不熟悉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国人一向认为, “谦受益, 满招损”, 因此, 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说话时十分谨慎, 甚至过于谦虚。相比之下, 西方人请客时很少上很多菜, 但却振振有辞:“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者热情洋溢地说:“这道菜, 是我夫人特地精心为你做的。”在中国人看来, 这些西方人似乎有点狂妄, 真不知天高地厚。但这恰恰表现出西方人的热情与直爽。这里顺便指出, 中国人请客时桌子上的食物若被客人一扫而光, 主人的面子会很不好过, 因为, 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 定会感到欢欣鼓舞。她若瞧见盘子里还剩下不少菜, 反而会垂头丧气, 因为剩菜说明其烹饪水平有待提高。

(五) 经纬分明的送礼礼仪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外人士都讲究送礼。然而,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 虽然大家都会说:“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义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人爱面子或迫不得已, 专拣价格高的礼物送;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例如:送同事一本装帧精美的好书, 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 带给朋友一瓶名酒或一件做工别致的工艺品等。在一般情况下, 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 也不送廉价的东西, 但却普遍重视礼品的包装。即便是很普通的礼品, 他们也会用彩纸包装, 用丝带包扎, 力求尽善尽美, 以此表示其深情厚谊。

在接受礼品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习惯做法是经纬分明。中国人收礼时, 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 一般不当送礼者的面拆看礼物。西方人收礼时一般不推辞, 而是先过送礼者表示谢意, 接过礼品后, 并对礼物赞扬一番。他们认为, 赞扬礼物宛如赞扬送礼者。

二、中西礼仪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所谓谈判, 其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 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谈判是一种进行往返沟通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就不同的要求或想法而达成某项联合协议。商务谈判, 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 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概念的外延也在扩大, 她不仅包括一切劳动产品, 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因此,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 如商品供求谈判、技术引进与转让谈判、投资谈判等。中西方之间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进程与效果存在重要影响。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 各民族间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 他们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 就可能闹出笑话, 产生误解, 既失礼于人, 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 在谈判过程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对立或误解。

中国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那就是十分看重面子或者说“体面”。在谈判桌上, 如果要在“体面”和“利益”这二者中做出选择, 中国人往往会选择“体面”;而西方人则不一样, 他们则看重利益, 在“体面”和“面子”二者中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中国人对于谈判的结果是否能为自己脸上争光, 看得十分重要, 以至有的西方谈判家们在他们的著作中, 告诫在和中国谈判时, 一定要注意利用中国的这种文化差异。很显然, 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国民性的差异, 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地纠正自己的缺点, 强化自身的优势, 利用对方的缺点, 瓦解对方的优势。从以上认识出发我们在涉外谈判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按照中国文化特点, 在谈判时, 一般注重“先谈原则, 后谈细节”;而西方恰恰相反, 他们比较注重“先谈细节, 避免讨论原则”。这种差异常常导致中西方交流中的困难。西方人由于对中国人的这种谈判方式不够适应, 结果谈判的结局往往是比较地有利于中国人。中西方在谈判过程中, 都是既重集体又重个人的。但相比较而言, 西方人比较侧重于强调集体的权力, 强调个人的责任, 即“分权”。而中国人则比较强调集体的责任, 强调个人的权力、即“集权”。

此外, 商务活动中送礼的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成功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都知道,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 在中国这个高背景, 关系驱动的文化中, 商务也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 而礼貌是构成整体人际关系的所必须的组成部分。然而, 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都有着不同的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送礼的时候, 要因人而异, 因国而异, 有所选择。因为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赠送一件不恰当的礼物或者一件文化敏感的礼物, 都可能会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拂袖而去, 最后造成流失客户, 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并且损坏了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显然, 在商务谈判中, 任何一个谈判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他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业习惯和民族性格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若想在谈判中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有的放矢, 因人而异, 避免犯忌。

总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 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交际日益增多, 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在谈判桌上各自的谈判作风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 了解中西方商务礼仪谈判作风的差异, 有助于我们找到建设性的沟通渠道, 发现导致彼此误解或对立的真正原因, 并且有效地利用我们在谈判作风方面的某些优势, 克服某些方面的弱点, 积极驾驭谈判过程, 把握谈判的方向和进度, 这是中国的谈判人员应当予以重视的。

参考文献

[1]李道魁:《公共关系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李道魁:《公共关系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胡晓涓:《商务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胡晓涓:《商务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扬群祥、郑承志:《商务谈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3]扬群祥、郑承志:《商务谈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费鹏、屠梅曾:《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的突破口》[J].经济管理, 2003, (7) .[4]费鹏、屠梅曾:《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的突破口》[J].经济管理, 2003, (7) .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析 篇9

关键词:餐饮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悠久历史5000年, 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饮食文化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 过分注重饭菜的意、色、形, 基本追求色、香、味, 具有粗放型思维特征的中国人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却很少考虑饭菜的营养性。西方人在烹饪时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 他们不讲究花样、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通常, 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 大家共享一席, 共享桌上的菜肴。这大概源于“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 强调一个“合”字。西方人请客吃饭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 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上菜后, 人各一盘。各吃各的, 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付账也往往采取AA制, 各人自付各人账。

3、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在饮食餐具上的选择也不同, 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用圆桌, 用筷子吃饭, 体现了一团和气;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使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

4、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 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 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 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 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 更要悦目、悦耳。首先, 不但要衣着整齐, 往往还要求穿礼服, 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 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 不能高声喧哗。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 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 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笔者从思维方式、思想文化、价值观差异等方面简要分析:

1、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 故生存意识异常发达, 形象思维非常突出, 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西方文化由于倡导“人定胜天”, 科技意识发达, 抽象思维突出, 注重逻辑推论和实证研究。也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2、思想文化的差异

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所左右, 它对于中国从古到今的影响都是极其深刻而广泛的, 儒家宣传“万般皆下品思想, 唯有读书高”。中国人向来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 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 接人待物, 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 以谦虚为荣, 以虚心为本, 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在西方却不太一样, 他们崇尚个人为中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讲究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因此, 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 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3、价值观的差异

东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提倡集体价值至上的文化, 也被称为“我们”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 儒家经典《礼记》中就对儒家的大同社会做过典型的描述, 称为“礼运大同”。集体价值至上论者从不愿意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也不愿意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正如Young (1994:51) 在描述中国文化社会模式时指出的:“对抗、威胁社会的安定, 发表相反的意见会使双方都丢面子。”在这种文化社会里, “个人的事就是集体的事, 朋友之间是没有隐私的” (young, 1994:139) 。

西方的个人价值至上文化也被描述成“我”文化, 一切个人从道义上讲都是平等的, 整个社会极力推崇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即个人价值至上。个人价值至上论者保护个人隐私, 强调在公开世界中个人的隐私需求, 并主张个人不受任何他人的干涉, 选择自己的思路和行为。需要指出的是, 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是复杂的, 不能断言某个社会是完全的个人价值至上或集体价值至上, 只能说某个社会更多地接受个人价值至上论或集体价值至上论, 大多数说英语国家倾向个人价值至上论, 而中国倾向集体价值至上论。

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今天, 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趋重要。要使交际顺利进行, 相互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在交际中我们应该相互尊重, 承认差异并允许差异共存。以对方的价值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容忍、尊重并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 提高跨文化平等交际的功效, 使交际双方能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 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 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参考文献

[1]Sapir, Edward,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New York:Harcourt, Brace&Co.1921.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年。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浅析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篇10

1 中西方服饰文化特色

1.1 民族起源的差异性

中国作为几千年源远文化的大国,起源于农耕文明,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传统。而西方由于位于海洋附近,西方文明主要发源于海洋文明,航海贸易、征服侵占的海洋文明则孕育了开放式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服饰文化强调含蓄之美,中国的传统服饰多为长袖翩翩的宽衣长衫,注重服饰整体的表达以及线性和纹饰的运用,整体风格保守而含蓄;而西方服饰文化则注重凸显人体自身之美,由于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绘画和雕塑的影响,在服饰造型方面更注重立体的表达,凸显出人身体的曲线,充分表达人体的美感。

1.2 文化观念的差异性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观念注重表达服装的整体形态,在颜色、款式、造型、线条上的运用十分含蓄,强调朦胧的气息,于隐约中带给人美的感受和整体和谐的视觉。中国传统服饰还注重运用精致细腻的艺术手法和精湛繁琐的工艺技艺,在服饰制作的过程中经常选用刺绣、图案等等其它的装饰手法,来含蓄的表达中国传统服饰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中国传统服饰整体又常常带给人一种庄重高雅的感觉,因为其不论是在布料的选择上还是颜色的挑选上,都始终秉承着要将服饰文化与环境相配合,同时兼具时代气息的特色,另其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理念,以及深厚的民族性。

而在西方的服饰文化观念中则更加崇尚和表现人体本身的美,西方人更多的会把服饰当作自己身体所附加的修饰之物,并通过对服饰的夸张设计,将人身体本身的曲线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西方女性服装善于通过裸露或挂丝尽显其形体之美,男性服装也倾向于更赤裸地表现肌肤的健康和力量的强大,所以西方的服饰注重通过对人体的曲线以及人体的敏感部位作开放式的加工处理,使西方服饰具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带给人不同的美感,引导人们进入一种以人为本的审美境界。西方服饰还注重凸显人的特点,强调表现自我,追求个性,在服饰设计中往往通过精心的设计、独特的色彩搭配组合和特殊的线条分割,充分体现性别的心理、生理特征,令人形成不寻常的感官刺激。

1.3 着装观念的差异性

从着装观念上基础上来看,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中国人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服饰文化上是一种内敛式的发展,其注重服饰的社会伦理道德功能,所以从古至今中国人在服饰的选择上始终是含蓄严谨的造型。然而西方的服饰与中国的传统服饰在这一点上却大不相同,西方服饰由于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绘画的影响,使其更加注重写实,善于夸张地表现人的形体之美,尤其是自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时代以来,更注重强调两性在体形上的差异,在服饰的设计中更加突出表现这种两性的差异性,不断地去扩大其裸露的部位和裸露的面积。所以在西方服饰中更善于人为的去对衣服结构进行改造,以致服饰的造型所呈现出较大的跨度。

在中国人的着装观念中,更加崇尚穿着搭配上的协调、渐进和含蓄之美。在中国服饰可以被看作饰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中国自阶级社会出现之后,便逐渐建立了社会等级的服饰制度,后来还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所以可以说中国人的服装穿着是为了表现自身的礼仪观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更加注重感悟,崇尚修饰的特点。在这一方面西方的着装观念则与中国截然不同,在古代西方民族的眼里,人体给人的形象是世界上最优美、最至高无上的,所以她们崇尚人体自身的曲线之美,把服饰当作身体的装饰,利用服饰更好地表现和反映出人体之美,西方人的着装观念便要求服装的造型和穿着都要充分完美的反映人体的优美体态。

2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结合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悠久历史经过长期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它积攒了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精髓,由于起源/地域/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性。而在当下,各种文化相碰撞/相融合的势态下,怎样才能将中西方服饰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为我们与西方的互相了解和学习打开了通道;20世纪的“西服东渐”为我们在服饰方面提供了创新的灵感;现代西方服装设计师对中国服饰文化元素的运用使得世界服饰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

上一篇:软件措施下一篇:冬季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