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2024-06-22

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共9篇)

篇1: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今天,我们在操场上上《千米的认识》,孩子们乐开了花! 第一节课,我们带领四个班学生到操场上上千米的认识,我主教,其余四位数学老师一起协助,管理学生的常规。第二节课,由徒弟曹一可老师主教。两节课都是由近200个学生一起上课,用给每班加分来调动各班的学习积极性及管理学习常规,效果真的挺好! 这一次的上课,徒弟曹一可进步很大!我能从她的课中听出了她对这节课的思考与准备。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她的面部情感丰富了许多,语调也比较适合三年级的孩子,课堂气氛活泼了许多。或许这节课,她已融入到了孩子中间,开放了许多。在对教材的理解上,她用杭州到天台的距离大约185千米来进行导入,孩子们对杭州到天台的距离是185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很多多会说“千米”,从而激发学生学千米的乐趣。1千米到底有多长?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学习。如果在这个点上,曹老师能顺学而导,就更好了。 在听一可的课时,我突然有点惭愧,自己放假时在思考这节课时,更多地放在了如何组织三年级8个班的孩子如何去操场?在没有黑板的操场上如何进行板书设计?等等,有点单刀直入学习、认识、体验千米,少了“以学定教”,惭愧惭愧。不过,高兴的是一可有了她自己一定的思考,弥补了我的不足。我说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把我们师徒二人的教学过程进行整合,可为下一届三年级的老师带学生到操场上体验千米作一个参考。 一、复习导入,了解学情 1.四个班级的学生排在100米的起跑线上,大家一起复习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2.杭州到天台的距离大约185( ),让学生说一个长度单位。 3.你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 二、多角度感知1千米 1.走100米的直跑道。(今天记录时间:50秒) 10个100米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5个100米直跑道的来回。 2.指名学生跑100米。(今天记录时间:17秒) 3.操场一圈250米,几圈是1千米? 4.想象把10个100米接起来1千米的长度。 5.估计1千米的长度?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 三、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1.千米用字母km表示,千米也叫公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里还见到过千米(公里)? 2.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8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5千米;我国的万里长城大约6700千米。 3.千米长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 四、实践走1千米【这个环节也可以与体育老师沟通,可以在本周的体育课中让学生走或跑1千米】学科进行整合1.4班学生走操场4圈(如果没有时间,走2圈,500米) 2.谈谈走1千米的感受?(今天学生说:很长很累) 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介绍新认识的朋友――千米课中掠影――

走完1千米,这个小男孩伸着舌头喘着气,“走1千米,很长很累!”有趣!

篇2: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1.1 加大投入, 完善设施, 提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条件

学校需要配置标准的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开通教室监控系统和学校网站等, 拥有现代教育教学的硬环境, 才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中形成可以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教育环境、教师队伍和教育方式。信息技术软件建设方面努力与学校管理、学科课程、选修课程相配套, 努力做到成套化、系列化、多媒体化, 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校园网络系统, 不断搜集积累完善各学科的教学资料, 并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应用和研究。这样既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同时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学习交流的空间。

1.2 开展培训, 建设队伍, 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资源

第一, 要抓好常规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使用和音像教材制作的培训, 多组织教师学习投影、录音、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教室等常规设备的使用、保养知识, 以进一步提高常规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率。第二, 要成立由信息组为主体的教学课件制作指导小组, 为教师制作课件释疑解难, 整理保存教师制作的课件, 定期开展校内外交流, 这样在开发出精品课件、优秀多媒体教学课的同时, 又整体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水平。第三, 要举办课件展示、评比等活动, 这样才能激励广大教师参与课件制作活动, 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第四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开展青年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性教学设计评比, 让教师结合实际, 比较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功能上的差异, 钻研如何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模式, 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1.3 合理利用, 发展创新, 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广大教师通过网上查询、下载大量的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教改信息、名师教学经验等内容, 使教师解决了备课中参考资料不足的缺憾, 使网络进入课堂, 实现了真正交互式的教学。促使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教学中:如数学教学中, 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 动静结合, 化难为易, 直观感知, 增强形象性, 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突出教学的重点, 突破教学的难点, 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1.4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活动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活动, 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特点, 从课堂中心退居为辅导者, 为学生广泛地收集学习资料, 做好学生学习的后盾,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活动, 教师能综合应用动画、影像、图像、图形、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体素材,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多角度地将大量教学信息快速地传递给学生, 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5 把握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方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整合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都以工具的形式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较大的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师通过整合任务,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反思

2.1 不能重形式、轻内容、让学科成为配角

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探究, 学科的特点和功能不能削弱。有的教师因为要赶上潮流, 每逢“公开课”、“教研课”就必使用课件, 好像如果没有课件做配角就少了什么似的, 就无法显示出自己的水平, 因此不管这堂课的内容需不需要课件、不管这堂课的内容适不适合做课件, 统统弄出一个课件出来, 结果倒成了摆设。

2.2 不能重教师、轻学生

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只是为“我这一节课”而制作, 所以在设计时, 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 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教学时, 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缺乏灵活性。

2.3 不能重操作、轻交流

由于制作课件时, 各教学环节是预设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必须随时操作电脑等设备, 关注媒体的使用情况, 所以, 教师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讲台 ( 电脑 ) 的近距离之内, 教师关注学生的时间也少了。这就使教师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视线、情感的密切交流。

2.4 不能重形象、轻抽象

媒体的运用虽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知识具体化, 整体内容分解化,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 影响他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整体感知等能力的培养。

总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 需要社会、学校、资源、网络、教、学等多方面多层面的前提和条件才能实现整合, 整合过程的主体应该是课程、是学生, 而非信息技术, 整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科课堂教学特点, 理解学科教学的功能, 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学生需求, 哪方面是最必要的, 效果是最好的, 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合学科, 实现有意义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优化我们的教学, 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篇3: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关键词:数学;信息技术;发现探索;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35-02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教育产生很大的冲击,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课堂教学创新创造了契机。多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中学课堂教学中,大大地推进了中学教学改革的进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效应,这就涉及到“课程整合”的新课题。那么,如何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笔者结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情况,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整合的基本原则

1、整合要凝聚初中数学教学发现、探索的精髓。利用信息技术要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勾列出探索数学知识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在知识的迁移中有所发现,再对新的发现进行探索,总结出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规律和技巧。这种整合,是以完成数学教学具体任务为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

2、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是教师一人操纵鼠标唱独角戏,而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展开讨论,自行解决问题,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好导演,诱导点拨,剖砖引玉。

3、整合应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产生的源头。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都适用,但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效果更明显。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以下三大优势:

1、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主要课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2、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教科书中的曲线、表格以及在统计教学中采用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呈现;采用计算机来演示函数的变化趋势,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函数的存在,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3、丰富课堂容量 提高练习强度。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讲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可节省出一定的时间。如在新授课结束后,总有一些跟进性的练习。若把这些题用电脑显示在屏幕上,这样大大节省了板书的时间,从而增大了教学容量,使尽多的学生得到练习机会。在练习巩固阶段,运用媒体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

三、整合的定位

1、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2、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有的教师以为整合,就是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整节课都是计算机操作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

3、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4、应不过多加重教师的负担为原则。整合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学平台等数学教学软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尽量即插即用、即时互动,尽量不做大型的、整节课播放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拿来、修改、整理;科组资源做到共享,各教师所用过的、整理过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选用。

5、教学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和学生的思维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时间差”,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总之,数学教师应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用心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合理而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篇4: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圆的认识 》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中, 它都相对独立, 因此, 这一教学内容被众多名师名家从不同视角作过精彩的演绎。 朱乐平老师巧用“脸部整容”教学圆的知识, 利用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逐步感知圆的特征;潘小明老师创设现实中投圈是否公平这一问题情境, 展开对圆的探索。 可以说, 圆的认识这节课, 已经被他们挖掘得非常彻底。 但很少有人尝试引导学生从画圆过程中发现圆的本质属性, 教学圆的认识。 所以我尝试“认识圆从画圆开始”的教学思路, 引领学生关注画圆的过程, 抓住画圆时“笔芯到针尖的距离一直不变”这一关键感悟、体验和理解圆半径有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本质属性。 根据以上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我确定为四个环节。

二、教学过程

(一) 在开放式画圆情境中渗透圆的画法, 会画圆。

1.揭示课题。

师:看见过圆吗?

生:看见过。

师:看见过不等于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圆。

2.尝试画圆。

师:出示圆柱水杯、圆形桶盖。

师:能用这些物体画圆吗?

生:可以用水杯的底面或杯口在纸上比着画一个圆。

生:用桶盖也可以比着画一个圆。

师: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这样画圆, 但是数学上画圆的方法可不是这样的, 需要用到圆规。

出示圆规。

师:圆规的一只脚安着———生:笔芯。 另一只脚是———生:针尖。

师:会用圆规画圆吗?在作业本上画一个试试。

师:画圆有什么困难?

生:圆规的两只脚在画圆的时候容易滑动。

生:动作生硬, 不灵便。

师:有什么技巧吗?

生:画圆的时候需要握住圆规的顶端旋转。

生:不能用手握圆规的脚。

师:知道了这些技巧, 现在再画一个比刚才大一些的圆。

(二) 在画圆的过程中发现圆的本质属性, 认识圆。

1.观察画圆过程, 感受圆规笔芯到针尖的距离一直没变。

师:光会画圆, 还不算认识圆, 能从画圆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才是真正的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画了圆, 现在老师也来画一个圆。

师开始画圆, 画至1/4圆时停。

师:想象, 如果用正确的方法接着画下去, 这个圆会一会儿凸出来, 一会儿凹进去吗?

生:不会。

师继续画圆, 画至3/4圆时又停。

师:继续想象, 如果坚持用正确的方法画完, 这个圆会凹凸不平吗?

生:不会。

师画完圆。

师:为什么用圆规按正确的方法画出来的圆这么光滑, 这么饱满, 这么匀称?

生:因为圆规有针尖的脚固定了。

生:主要是因为笔芯到针尖的距离一直没变。

师板书:笔芯———针尖距离不变

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与特征

(1) 认识圆心

师介绍:画圆时圆规的针尖固定的这一点, 数学上叫圆心, 用字母O表示。

(2) 认识半径

师:刚才大家从画圆的过程中发现“笔芯到针尖的距离一直没变”, 你能用一条线段把笔芯到针尖的距离画出来吗?

生画。

师:数学上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半径, 用字母r表示。 像这样的线段可以画多少条?

生:很多很多。

师:如果给你足够多的时间, 你能画完这些线段吗?

生交流:还是从画圆的过程想象一下, 画圆时停的次数越多, 线段的条数就越多。

师:数学上, 点本来是没有大小的, 线也是没有粗细的, 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有数学道理。

板书:无数条

师:这无数条半径的长度会一样吗?

生:一样。

师板书:长度相等

(3) 认识直径。

师:墨子老先生说:圆, 一中同长也。

师: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可能就是说圆有一个圆心, 半径长度都是相等的意思。

师:有人理解墨子这句话还有另一种意思, 说的是圆的直径也是如此。 听说过圆的直径吗? 在自己画的圆中, 把你想象的直径画出来。

学生尝试画出直径, 直到画正确。

师:同桌相互看一看, 画得正确吗?

师:想一想墨子的话, 怎样知道无数条直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生:每条直径内都有两条半径 (生指) , 在画圆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半径都相等, 既然半径都相等, 直径肯定也相等。

师:直径和半径有这样的关系吗?

生: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板书d=2r, r=1/2d)

(三) 在同其他平面图形相比较中, 理解圆。

师:与过去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比较, 圆有什么不同?

生:其他图形都是直线图形, 圆是曲线图形。

生:其他图形都有线段, 也有角, 圆没有。

出示椭圆形。

师:这个图形也是曲线图形, 也没有角, 它是圆吗?

生讨论。

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小结:中心到椭圆上的距离不相等, 所以它不是圆。

(四) 联系圆在生活中的运用, 感悟圆。

出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圆形井盖为什么掉不下去?

课后任选一个问题写一个数学小作文, 突出数学思考, 说理充分, 做到有理有据。

三、课后反思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 他们非常专注和投入。 “用圆规按正确的方法画圆为什么不会凹凸不平? ”“圆有无数条半径且长度都相等, 想一想究竟是为什么? ”在这些有力度的问题的挑战下, 学生的思维被真正激活了。

从课后的访谈看:学生非常喜欢上这样的课。 从练习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完成书上的习题正确率很高。

篇5:“千米的认识”教学片段与评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页。

学生课前活动:①数数走100米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小汽车)的一般速度。

片段一:借助情景,习旧引新

师:同学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叫“五指山”。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教师将预先画好的“五指山”图贴于黑板),山上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谁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你们能用手势比画1米有多长吗?1分米呢?(师生一同比画四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我们还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师:老师下载了“世界之最”的图片资料,我们来给它们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图、题略。)刚才我们都是用文字来表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想一想,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呢?

(生答。师在“五指山”上标出字母,指间连线标上进率。)

师(指图中拇指):那么,这座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生:应该是“千米”。

师:对,就是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还有一个名称叫什么,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生答,师板书。)

评析:课的开始好比歌唱家定调,定准第一音显得尤为重要。片段中“五指山”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一般的激趣,更关注了教学内容的内涵和本质,它巧妙地沟通了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顺理成章地提出了问题。这样的新课导入,使学生的知识准备到位,学习兴趣高涨,思维活跃。

片段二:联系生活,充分体验

师:千米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你在哪些地方听说过或者看到过千米呢?

(学生答。)

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见下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图1是一个里程碑,指当地离宜兴还有33千米。

生:图2是一个限速标识,指速度不得超过40千米。

师:不错,这里指在这段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40千米。

师:图3上也有千米,有谁知道图上一段表示实际长度多少千米吗?(生答,师加以引导说出每小段表示16千米。)

师:最后一张照片上的60表示什么呢?

生:它表示汽车的时速是60千米。

师: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距离,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除了汽车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可以用千米来表示呢?

(学生列举飞机、火车、大城市的地铁等。)

师: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或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都用千米做单位,那么,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初步印象呢?

生:千米是我们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

生:我觉得千米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

师:不错,千米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评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会觉得所学内容亲切,易理解。本片段中的精当材料,其选择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教学实践也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材料的处理上,教师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授受”环节去作简单处理,而是作为一个载体,用于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充分思考、自由表达,从而理解构建。课堂因真实而生动,因交流而精彩。

片段三:展开过程,意义建构

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屏幕展示)这是昨天我们在操场上走100米时的录像。同学们一边走一边数,走100米我们大约用了多少步?

(生答:200步、197步、201步……)

师:我们取一个整百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老师还用秒表帮大家算了一下时间,走200米约要3分钟。(板书)下面这段录像,大家一边看一边出声数一数,他们走了几个100米。

(教师快速播放几个小朋友来回走10个100米的镜头,学生一齐数。)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动脑筋想一想100米的跑道有多长?再想一想,把10个100米连起来会有多长。

师:那么10个100米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自备本上。

师:老师观察了一下,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写的:1千米(板书),有的写成1000米(板书),还有的写成了1公里、1Km,都对吗?

(生答并说明理由。)

师:1千米和1000米这两个数量之间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

(学生回答)

师:这两个数量有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一个是用“千米”作单位,一个是用“米”作单位。

师:哪个小朋友能把它们之间的区别读出来?自己先试一试看。

(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名读。)

师:1千米是1米的多少倍?(生答)也就是说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难怪拇指峰与食指峰之间的距离最远。

出示下列三道题并填空: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1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圈是1千米。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在小组里悄悄地说一说。(学生讨论)从校门口出发,往西走,沿着我们都熟悉的路段,到哪里是1千米呢?

看录像“东山中学——市中医院——周处斩蛟——地方税务局。”重要地段教师逐一介绍,学生倍感亲切,到1千米的地方停下,学生印象深刻。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把这段路再走一遍,好吗?(教师轻声作标志提示。)现在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了吗?(生答。)

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请你来估计1千米的路程,想一想,可以怎样估呢?(学生小组讨论。)

生:100米要走200步,所以,走2000步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生:走15分钟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生:如果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那么,汽车行驶1分钟约是1千米。

师:哪些同学的家离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如果陈老师家离学校约4千米的路程,你会建议老师采用什么方式上下班呢?

(这一问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思维灵活,方法多样且有理有据,此时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评析: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认识不是从概念开始的,而是从围绕着它的其他途径开始的:概念是认识过程的结果。”作为本课的重点环节,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难点?片段中既有快镜头播放的10个100米的“看和数”,也有闭上眼睛回顾“100米的跑道有多长、10个100米连起来有多长”的“想和思”;既有1千米长的熟悉路段的初步估计,也有1千米的“准确丈量”;既有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充分交流,也有对关键内容的及时概括与适时板书……而这一切,最终都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准确理解、深刻感悟,实现了学生对新知的主动建构。此外,片段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体现在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对教学细节的精当处理,对学生学习的疏漏处、知识重点处、方法关键处的巧妙点拨等等。正是教师的有效引领,才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思维上的深化与提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篇6: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那么,何为“整合”?“整合”的内涵和本质到底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课程的各个方面入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整合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考虑总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科目内容、单元学习方案中具体学习 活动等,应该与课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并且还要与各种类型的课程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应该是全方位的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根据教学对象、学校实际选择整合策略;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恰当地应用各种媒体,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进行整合;在教学后期,应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并将学习成果发表,这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 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例如,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将内容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 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实也就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信息时代,“教科书+多媒体+网络”的现代教学媒体得以确立,其功能也由传统的作为教师讲解和演示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认知交流和情感激励的学习工具。因此,现代教学媒体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最佳学习工具,从而改变了教学的呈现方式。信息技术可以用情境模拟、游戏、动画、视频等来展现各种学习材料,如优美的图片、作家的生平、情境的再现……以此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 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被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是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 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不同学科的定位来说,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并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去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四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即“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各个学科每一个 知识点的常规教学(这种模式可以深入地达到各学科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要求,且文理科皆适用);“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则适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这四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实施步骤与方 法。大量实践证明,如能掌握这四种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 定能取得深层次整合的理想效果。

篇7: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開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语

篇8:三上《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重设学科整合

1.1 充分了解社会现象, 对社会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平时学生都是在学校这个小的环境中生活, 接触的人人和和事事物物都都相相对对有有限限, , 对对许许多多时时下下的的社社会会现现象象都都不不甚甚了了解, 甚至存在以讹传讹的现象。而信息技术课程中讲授了如何上网的方法, 教会了上网浏览网页的知识, 可以说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向社会的大门。我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 先花10分钟连接网络, 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去浏览最新时事要闻, 接触新鲜事物, 了解世事百态。这样做, 不仅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 还能帮助他们了解当今社会, 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1.2 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课题进行课程研究。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了信息的采集方法后, 能够针对自己的了解和课程的需要来选定适合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浏览网页, 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 知道了哪些事物是我们学生该关注的事情, 哪些事情我们该花精力去寻找应对方案, 让学生能够找准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课题, 解决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1.3 能够提升学生准确地搜集与课题相关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二章中, 学生学习了信息的获取, 可以从因特网上查找出相关信息, 可以下载相关信息来供自己使用。所以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研究课题之前, 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来加以处理, 这些工作与信息技术课程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活动小组在选定了“中学生应正确地看待早恋”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时, 仅列举身边的一些事例可能是不够的, 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早恋带来的危害实例, 找到如何采取措施解决克服早恋的方法等等。

1.4 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信息搜集后并不一定能马上应用, 每一个信息都应该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 如果与我们课题无关的信息仍然存在, 会干扰我们的视线, 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信息相关处理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在信息技术课本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我们专门讲授了信息的加工包括文本、表格、声音、动画、视频和图片的处理, 它们为我们找到合适的信息提供了方便。比如学生在研究“垃圾的处理”相关课题时, 也许一副副垃圾图片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我们可以把几张图片的精要镜头用Photoshop工具进行处理, 再加入合适的声音和动画效果, 就能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震撼我们, 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1.5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将小组每个同学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每一个综合实践课题一般不是一个人一节课就能够完成的, 它常常需要几个人在一段时间里共同研究, 给每个人分布不同的任务, 最后把大家的结果综合在一起才能完成。这样, 最初大家在开题时如何分布任务、在结题时如何把成果聚集在一起, 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利用的平台。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了如何利用网络传递信息, 如何把信息集成为一个作品, 并针对作品进行交流、评价、修改。这些知识都对学生开展上述类似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例如, 小组在开展综合实践课时, 谈到关于能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大家在某一个问题上存在着争议, 不可能集在一起大声的谈话, 那么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工具QQ或EMAIL等, 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沟通, 既可以保证问题的正常交流, 又能够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从而通过沟通和合作, 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6 学生将综合实践的结果上传到网上提交作业。

课题研究任务完成后, 每个小组上交结果, 借助网络平台的帮助, 由教师统一批改, 再由大家和自己进行自评互评。这些都是离不开网络的。

2 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在综合实践中

2.1 以多媒体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绝对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如果没有了兴趣, 这门学科就好像失去了生命, 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 综合实践要开展得成功, 就必须让学生们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学校在活动开展中, 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在《废物巧利用》活动开展前, 我拍摄了一些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等等相关图片, 开展活动时, 我利用电脑, 先将这些图片进行了展示, 真实而又熟悉的画面, 给学生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学生们在活动中非常地积极, 他们积极地搜集资料, 积极地宣传环保, 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积极地尝试编写治理方案。也许他们的努力对整个环境而言, 只是杯水车薪, 也许他们的治理方案是不切实际, 但是, 环保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播下, 而他们在不久的将来, 就是社会的栋梁。这一切, 正是由于那些电脑展示的画面, 而产生的结果。借助了电脑多媒体, 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综合实践活动变被动为主动, 为学生们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以网络促交流。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 我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交流问题时, 他们总有讲不完的资料、观点和看法。仅摘抄下来的一些资料, 就够他们说很久。这还是分小组交流讨论的, 如果要全班性的讨论, 那一节课快要来不及了。而在这些交流讨论的内容中, 有些内容是很有价值的。而有些, 于主题是不合适的, 在交流讨论之后, 还要进行筛选。该如何让讨论变得更为有效而又便捷呢?于是就想到了网络。网络, 让天涯变咫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的应用, 已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的必备技能。同学们利用班级论坛发表意见, 开通班级博客, 或者建立qq群。利用这些方法, 让同学们将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直接复制并在论坛或博客中发表, 也可以直接发表各人的观点, 学生们往往会将从网络下载的资料进行筛选后传到论坛, 经过筛选的材料, 也就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

2.3 以信息技术式的成果制作促能力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活动成果, 收到一定的成效。比如, 在活动的成果制作阶段, 让学生们运用已经获得的资料制作一份PPT, 以此来展示自己或者本组的活动成果。如, 在进行《中国与奥运》的活动中, 各组按计划分工好, 按照各自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如有的查阅的是“中国参与奥运的历史”, 有的是“中国运动员在上届奥运的获奖情况”……在进行资料整理与交流之后, 要求各组运用PowerPoint2000制作一份幻灯片, 介绍本组查阅主题方面的信息。各组制作之后, 由组长进行操作在全班展示。这样,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 (学生们在搜集整理资料中, 不断地对资源进行筛选, 以最简洁、最有效的资料通过幻灯片演示的方式展示出来, 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学生们在此过程中, 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 让全班同学对各项知识均有了了解, 而不局限于本组所查阅资料, 有效地做到了资源的共享。而且, 别组展示的都是精华部分, 也避免了信息的误导。当然, 在进行全班性的展示之前, 教师应对各组作品先进行浏览及指导。同时, PPT幻灯片也可以作为课题的评价, 比一比哪组的作品最好, 评选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内容奖……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3 信息技术与高中综合实践学科整合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新兴学科, 它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 需要教师涉取多方面的知识, 因此教师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才能胜任。

(1)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懂得的知识很多, 会经常遇到比如地理、物理、化学等等方面的问题, 这说明了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做到教学相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的合作, 只有合作, 我们老师才能共同进步。 (2)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3)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网络显的尤为重要, 学生查找资料老师查找资料离不开网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资料的传递等等都离不开网络。这并不是说教师会上网找资料传资料就行了, 新的形式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 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才能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中国教育与世界的接轨,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的运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代性和综合性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能够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 正确、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 能给活动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 也可以让学生的活动变得更为丰富, 更为生动。

参考文献

[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

[2]《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

篇9: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那么,何为“整合”?“整合”的内涵和本质到底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课程的各个方面入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整合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考虑总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科目内容、单元学习方案中具体学习活动等,应该与课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并且还要与各种类型的课程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应该是全方位的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根据教学对象、学校实际选择整合策略;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恰当地应用各种媒体,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进行整合;在教学后期,应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并将学习成果发表,这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例如,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将内容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实也就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信息时代,“教科书+多媒体+网络”的现代教学媒体得以确立,其功能也由传统的作为教师讲解和演示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认知交流和情感激励的学习工具。因此,现代教学媒体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最佳学习工具,从而改变了教学的呈现方式。信息技术可以用情境模拟、游戏、动画、视频等来展现各种学习材料,如优美的图片、作家的生平、情境的再现……以此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被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是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不同学科的定位来说,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并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去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四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即“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各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的常规教学(这种模式可以深入地达到各学科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要求,且文理科皆适用);“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则适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这四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大量实践证明,如能掌握这四种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定能取得深层次整合的理想效果。

上一篇: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下一篇:学生会个人工作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