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影像表现

2024-04-16

肝癌影像表现(共9篇)

篇1:肝癌影像表现

肝癌超声影像表现

(一)包膜

直径<3cm的肝癌结节常常包膜完整。包膜由纤维组织组成,其声阻抗较周围肝组织及癌肿均高,因此形成界面反射,在二维声像图上可显示一圈细薄的低回声膜包围整个癌肿节。包膜的厚度估测<0.5mm。声像图上包膜比较光滑均匀,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现小肝癌膨胀性生长的特点。但声像图上的包膜在结节两侧始终显示中断,此为大界面的回声失落效应。肝癌体积很大时,其包膜一般模糊不清。但也有癌结节直径大于5cm以上时包膜仍然非常完整,此时,其内侧回声多伴声晕表现。

(二)内部回声

癌结节内部回声高低不一,且具多变倾向。除均匀低回声结节以外,其他各种癌结节回声均属不均匀分布。<1cm的肝癌结节,超声检测的检出率为33%一37%.癌结节按回声的高低分类如下:

1、低回声结节

2、高回声结节

3、混合性结节

4、等回声结节

5、结节回声高低与血供的关系

(三)癌结节的彩色血流

肝癌结节及其周围因血供丰富,而可获得各种有关的血流信息。二次谐波声学造影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组织血流的敏感性高,能准确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识别肝癌结节的流人血管、流出血管及瘤内血管,流人血管可为肝动脉,也可为门静脉。流出血管可为肝静脉,也可为门静脉。瘤内血管表现为树干状、彩点状或彩色镶嵌的“簇状”斑块,在频谱多普勒分析中可为肝动脉、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流。癌结节周围的血流可表现为整圈状或弧形围绕,可用频谱多普勒测出是连续性门脉血流或搏动性动脉血流。

(四)癌栓

肝癌患者容易发生癌栓,癌栓可出现在门静脉系统、肝静脉系统或胆道系统。

1.肝静脉内癌栓肝内静脉的癌肿浸润是肝癌的特征性病变之一,使早期病变也不例外。癌栓可从小肝静脉波及到较大静脉,亦可因静脉癌栓堵塞流出道,并且使癌栓逆向蔓延至小门静脉、较大门静脉或门静脉主干中。

2.门静脉内癌栓门静脉内癌栓在病理观察中,凡肝静脉有癌栓者,其门静脉内几乎均受累及。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病例,由于硬化致输出静脉阻塞而导致癌栓逆行性发展。癌肿若直接侵犯门静脉内,亦可发生门静脉癌栓。

3.胆道系统内癌性胆道系统为流出性管道,为胆汁排泄的通道。癌肿若脱落或侵人小肝管后,可顺流而下在肝总管或胆总管内形成癌栓,胆道内癌栓亦可从邻近肝癌或门静脉内癌栓直接侵人。胆道癌栓常伴有持续性黄疽以及明显疼痛等症状。

(五)淋巴结转移

1.第一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声像图于胆囊颈部、胆总管、门静脉周围显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0.5-2cm大小,单个或数个。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可导致胆总管受压,并发黄疸。2.第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肝脏靠头端、横隔部的淋巴管汇流至下腔静脉的3支肝静脉流人处(第二肝门)的周围淋巴结。此处因位置较深,常不易检出肿大的淋巴结。3.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周围及胰腺周围的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单个或多个。

篇2:肝癌影像表现

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肝癌是生活中常见的癌症,这种疾病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CT 作为高端的技术设备诊断和鉴别肝癌的重要检查技术,且在多数情况下,肝癌患者都需要进行CT检查来确诊。那么,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一)平扫

① 大小:平扫难以发现直径<1 cm的病灶;

② 数目:多数为单个,亦有一部分为多病灶;

③ 部位:右叶多见,左叶次之,尾叶较少,少数病灶带蒂,突出于肝外,定位困难;

④ 形态:绝大多数呈圆形、卵圆形,病灶浸润性生长时呈不规则形状;

⑤ 边界:膨胀性生长的肿瘤易压迫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呈晕圈征;浸润性生长者边界模糊;⑥ 密度:绝大多数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密度变化与病灶的分化程度、大小、肝脏基础病变有关。分化好者易呈等密度,肿瘤大者易坏死而呈低密度;原有脂肪肝时,病变可呈低密度;极少数病灶因出血或钙化而呈高密度。

(二)增强扫描:正常肝脏血供的20%~30%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的绝大多数血供来自肝动脉,故增强扫描时,早期癌灶密度迅速上升且超过肝组织密度达峰值,持续时间短暂,然后迅速下降,反映了肝癌灶内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

(2)门静脉系统侵犯和癌栓:是肝内扩散的主要形式,肿瘤较大且呈浸润表现时,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较高,其CT表现为:

①门静脉主干、分支的粗细不成比例;

②增强后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

③受累静脉壁强化;④肝静脉、下腔静脉受累时亦呈此表现。

CT检查对于肝癌患者明确分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实施精确的手术切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上海体检中心:http:///021

篇3:肝癌影像表现

关键词:单层螺旋CT,原发性肝癌

采用常规的CT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时候往往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 而且无法将全肝的动脉抓住, 因此在定性诊断肝癌的时候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目前螺旋CT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 所以一次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将全肝的影像获得, 从而使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显著提升[1]。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已经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对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已经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男45例, 女15例;年龄37~80岁, 平均59.1岁;观察组:男43例, 女17例;年龄36~82岁, 平均59.3岁。所有患者在一次诊断时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这些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腹部包块、黄疸、削瘦、腹胀和腹痛等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进行诊断, 观察组患者选择单层螺旋CT进行诊断。具体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选择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采用3.5~5.0 MHz的频率, 在患者空腹8~12 h之后, 对患者的腹腔脾、胰、肝及胆等情况进行扫描, 对患者肝脏癌肿的部位和大小进行观察和记录, 将肿瘤内部和肿瘤周围的彩色血流图像显示出来, 并且将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主干显示出来, 与彩色血流显像相结合, 对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内径进行测量, 对血管和声速夹角进行调节, 保证其小于60°。在得到患者稳定的频谱形态后, 对患者的血流速度进行测量, 对其最大速度即峰流速进行记录[2]。

1.2.2观察组选择美国GE Hispeed/i螺旋CT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CT扫描。采用肝癌双期连续容积扫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扫描, 5 mm层距、5 mm层厚进行平扫, 随后选择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的方式将100 ml的碘佛醇注入进去, 保持3 s/ml的注射速率。肝动脉期共计25 s, 门静脉期共计60 s, 延长期共计180 s[3]。

1.3 观察指标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辅助检查显示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γ-谷氨酰转移酶 (γ-GT) 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 辅助检查显示血清总胆红素、ALT、γ-GT等指标显著降低, 趋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 血清总胆红素、ALT及γ-GT等指标无显著变化。计算总有效率= (痊愈+有效) /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其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主要对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确诊数进行了比较, 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2次诊断之后, 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39例患者诊断出原发性肝癌, 达到了65.0%的确诊率;观察组患者中共计有60例患者诊断出原发性肝癌, 达到了100.0%的确诊率。两组患者在确诊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单层螺旋CT能够对一般动态扫描缺陷进行弥补, 在门静脉期和肝动脉期进行2、3次的全肝螺旋扫描。这样一来可以在增强扫描的不同时期进行螺旋CT扫描。肝细胞性肝癌主要是通过肝动脉进行供血, 肝脏具有双重血供的特点, 因此使用单层螺旋CT能够对病灶的CT特征进行充分的反映, 使病灶可能被2次检出, 从而有效地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和肝癌病灶的检出率。一般将肿瘤直径<5 cm的称为结节性肝癌;将肿瘤直径≥5 cm的称为巨块型肝癌;将结节较小、分布广泛的称为弥漫型肝癌。在整个肝脏中都分布有肿瘤, 通过CT平扫可以发现不规则、片状、内源性及椭圆形核苷类圆形的块影。包膜型肝癌和直径小于3 cm的小肝癌边界比较清晰, 病灶密度较低。较大的病灶由于病变、坏死和出血, 容易出现密度不均匀的现象和结节[4]。

本研究中, 患者在肝动脉期的肝癌病灶出现了强化表现, 这充分说明使用单层螺旋CT能够对肝癌血供的特点进行有力的反应。在门脉期病灶的密度会迅速的降低, 体现出肝细胞癌速升速降的特点。这也是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诊断的一个有价值的征象。还有一些病灶在门脉期呈现出高密度灶或者等密度灶, 这也说明其具有双重供血或者门脉供血的特点[5]。使用肝脏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双击增强进行扫描, 能够将肿瘤血管和肝动脉较好地显示出来。肿瘤血管CT一般为轮辐状、网状、扭曲状或增粗状, 肝动脉期容易见到肿瘤边缘血管的不规则增强, 有时门脉期也可以见到这一情况[6]。在肝癌血管造影中, 肝动静脉瘘是一个重要的征象。在肝癌伴动静脉瘘的诊断中螺旋CT快速增强扫描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使用常规CT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显示。单层螺旋CT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单层螺旋CT能够清晰地检查出患者肝脏内部的病灶, 对病灶周围的病变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7]。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相比, 单层螺旋CT扫描不会遗漏病灶, 能够实现对一个部位或者整个器官一次屏息下的容积扫描。既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扫描速度, 提高造影剂的利用率, 并且不会受到重建次数和间隔大小的限制。通过容积扫描的方式能够提高三维重建图像和多方位重建图像的质量, 从而提高肝癌的诊断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确诊率为65%;观察组患者确诊率为100.0%。两组患者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一结果充分地证明了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进行单层螺旋CT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扫描中可能会出现同病异影或者异病同影的现象;扫描时应该进行仔细的分析, 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现象;由于扫描位置的误差, 单层螺旋CT也可能会出现漏诊和误诊[8]。

综上所述, 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有效地提高扫描的准确率, 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清晰的识别,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肝癌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腾, 洪永孟, 胡晓云, 等.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 2013, 213 (6) :695-697.

[2]黄莹, 李嘉家, 黄艺峰, 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 10 (3) :223-226.

[3]唐友斌.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 2011, 30 (35) :182.

[4]杨健惠.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19 (7) :3.

[5]张安, 郭吉刚, 郭顺林, 等.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的初步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 2009, 38 (6) :177-178.

[6]牟楠楠, 李响, 张乐.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疗效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2, 24 (4) :271-274.

[7]李振芝, 于进超, 吴伟, 等.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 10 (3) :220-222, 226.

篇4:195例肝癌CT表现分析

【关键词】 肝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扫描

1 對象与方法

搜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临床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195例,所有患者中128例为男性患者,67例为女性患者,患者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59.2岁。所有患者均使用GE-Prospeed-Ⅱ型CT行肝脏层厚层距均为10mm的常规平扫的基础下完成了增强扫描。

2 结果与分析

2.1 CT表现 本组CT平扫195例均为低密度病灶。59例密度均匀,占30.1%;136例密度不均,占69.9%。边缘模糊128例,占65.6%;边缘清晰67例,占34.3%。195例均作了平扫加增强扫描,其中179例显示不均匀强化,占91.8%;16例未见明显强化,占8.2%。118例肿块位置在肝右叶,占60.5%,61例位置在肝左叶,占31.3%,16例肝左右叶均有,占8.2%。195例中巨块型82例,占42.1%;结节型77例,占39.4%;弥漫型仅36例,占18.5%。合并病毒性乙型肝炎149例,占76.4%,合并病毒性丙型肝炎46例,占23.4%。伴有肝硬化179例,占91.8%。87例后腹膜见有明显淋巴结肿大,占44.6%。129例显示门静脉癌栓,占66.2%。

2.2 典型病例 巨块型肝癌3例,均为男性,年龄46-55岁,均有乙型肝炎病史多年。影像所见:肝右叶后段或左叶见团块状低或等密度影,边缘清楚或不清,其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并见散在斑点、斑片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内见不规则小片状强化,肝门静脉期肿块内造影剂明显减少,平衡期肿块内造影剂基本退减,中心低密度灶更明显;无动静脉瘘表现。经手术病理确诊:肝右叶后段或左叶肝细胞癌(巨块型)。

2.3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癌症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大部分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所占比例高达90%。病理上可以分为弥漫型、结节型、巨块型及小肝癌。近些年,研究发现,螺旋CT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肿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检出率较高,且能显示肝肿瘤的供血情况,并能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来指导临床治疗。

巨块型肝癌癌灶较大,直径多在10cm以上,多为单发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或不清、包膜不明显或不规则,形成巨大肿块,可占据一叶。其内常有坏死,周围可有子结节(卫星灶),常并发门静脉内肿瘤栓子。

巨块型肝癌在肝脏癌变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能达到33%。常规CT检查具有一定的检出率,而对部分患者还缺少特异性的征象,造成临床上的漏诊或误诊。螺旋CT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在对其检查中有较高的价值,能显示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典型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肝动脉期肝癌病灶内显示出较肝实质密度高的异常肿瘤血管,还能显示密度较正常肝密度高的瘤区强化。这些异常血管和瘤区的强化在肝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扫描时都会发生迅速变化,在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还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这能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及肝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因此,此检查对巨块型肝细胞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能与其他相似疾病相鉴别。②大部分肿瘤的边缘在肝动脉期强化及肝门静脉期均继续保持强化,可见,此类肝癌病灶边缘存在着肝动脉和肝门静脉的双重血供,生长旺盛,单纯的肝动脉栓塞治疗并不能充分地阻断肿瘤血供,这对临床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③绝大部分肝内转移性子灶表现为肝动脉期的显著强化和“速升速降”的强化特点,说明肝动脉为其重要的供血途径,这类病灶在肝动脉期易被查出;另外,肝门静脉期能清楚地显示肝门静脉内瘤栓和肝门静脉的病变,因此,对巨块型肝癌行肝脏多期螺旋增强扫描是有必要的,能避免因巨块型肝癌诊断明确而忽视肝内转移性子灶的检出及门脉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3]。通过这几个典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病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三期增强扫描是肝脏疾病CT检查的必要手段,能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检查和准确地诊断,还能对病变的程度作出评估,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3 讨 论

3.1 发病年龄及性别 研究显示,中年及以上人群是肝癌的高发对象,尤其是45-50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男性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女性[2]。本组195例肝癌40岁以下的病人24例,占12.3%,40-50岁的病人61例,占31.3%,50岁以上的病人110例,占56.4%。男158例,占81.0%,女37例,占19.0%。这说明肝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3.2 肝癌的CT表现 肝癌的CT扫描一般显示低密度,有的患者也可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表现不同于肿瘤本身的成分及其分化程度有关,也与病灶周围的肝密度有关。高分化肿瘤的密度与正常肝密度十分接近。脂肪肝或肝硬化病例,由于肝脏密度下降,与病灶密度差异缩小,一般显示等密度。如脂肪肝特别明显,病灶反而显示高密度。本研究中195例平扫显示低密度,59例密度均匀,136例密度不均匀。128例病灶边缘模糊,67例边缘较清晰。195例均作了增强扫描,其中179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16例未见明显强化。研究发现,肝癌平扫主要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可不均匀性强化,由于部分肝癌可表现为等密度,因此,在对肝癌的检查中需要进行增强扫描。肝癌在早期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就诊时大部分已经到了中晚期,肿块已较大,这可能是巨块型多见的原因。

3.3 癌栓及淋巴结转移 肝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血液,其次为淋巴。淋巴转移主要是通过肝门淋巴结,其次为胰头周围、后腹膜和脾门周围的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的性质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等因素有关。肝内扩散的主要方式是门静脉系统受侵犯和癌栓形成。本文门静脉癌栓129例,占66.2%,其中61例见于巨块型,以巨块型并发癌栓多见。癌栓的密度与门脉血液的密度无明显差异,平扫难以显示,本文129例门脉癌栓均通过增强扫描得以显示。由于门静脉癌栓是原发性肝癌较为特征的表现,对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应常规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以准确地诊断病情。周康荣等[4]研究发现,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为3.3%,本文显示为44.6%,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可能与病变的类型、病程及淋巴结的大小等情况有关。

3.4 并发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 肝癌发病率在地理上的差异强烈提示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密切关系。肝癌的高发区同时也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1]。本组195例肝癌中乙型肝炎合并率为76.4%,提示本地区肝癌的发病率与乙型肝炎感染率有密切关系。肝癌病人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在我国,肝癌病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10%左右,自然人群中为3%左右。本组肝癌中丙型肝炎合并率为23.4%,提示丙型肝炎也是本地区肝癌发病有关,但其致病机制与乙型肝炎不同,可能通过非特异的机制。我国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3.6%[1],可见在我国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是发生肝癌的重要基础性病变。

本研究中存在肝硬化者179例,占91.8%,可见,肝癌的发生与肝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临床上存在肝硬化的患者,应进行肝脏的常规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以及时发现合并的肝癌。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11.

[2] 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04.

[3] 严福华.螺旋CT 肝脏检查中技术参数的选择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5):290-293.

[4] 周康荣,主编.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28.

篇5:肝癌影像表现

当结节大小在3~5mm时,可见于结节病、结核、肺炎、转移瘤、肺泡癌、朗格汉斯巨细胞肉芽肿、矽肺,其中以肺炎、结核、转移瘤、肺泡癌较多见。

(一)多发结节的影像表现

1.病灶大小及分布根据病灶大小和分布可初步划分疑诊疾病,病灶大小不能确定疾病性质,如结核病灶可从粟粒大小到1 cm左右,甚至更大。肺炎病灶也可从粟粒大小到l cm左右或更大,但病灶大小的划分有助于鉴别诊断。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两肺弥漫分布粟粒结节病灶,首先要鉴别粟粒性肺结核和过敏性肺炎(鸽子肺)。病灶大小在3~5mm,首先考虑转移瘤及肺泡癌,但需排除炎症。在放射科会诊工作中体会到,近年遇见的炎症与肿瘤的鉴别诊断较肿瘤与结核鉴别多,因为炎症和肿瘤多发病灶形态相近,而结核病灶本身形态不同、病灶密度不同,若发现两上叶病灶较其他部位多,应当考虑为肺结核。在炎症与肿瘤鉴别诊断中将肿瘤误认为肺炎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若两肺多发病灶,同时伴有胸膜多发形态不同病灶(扁丘状、结节状及片状),而无胸腔积液,结核较肿瘤多见。

2.树芽征(Tree-in-bud)在CT上表现为边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及小叶内分枝影像。病理上为呼吸细支气管被粘液、脓液或液体堵塞,细支气管发生扩张、管壁增厚及细支气管周围炎。树芽征可见于经支气管播散的活动性肺结核、病毒、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过敏性支气管肺笰状菌病、囊性纤维化、吸人性肺炎、喉支气管乳头瘤病。依笔者的经验,树芽征多见于结核支气管播散及细支气管炎症,此征有助于结核、支气管炎与肿瘤鉴别。

3.钙化及高密度病灶两肺多发粟粒状钙化病灶,可见于肺泡微石症,表现为两肺广泛性粟粒状钙化灶,在病灶密集部位可呈大片状钙化密度病变。两肺多发密度较高结节病灶,经较长时间动态观察变化慢,可见于甲状腺癌肺转移。此外肺内多发钙化密度结节还可见于成骨肉瘤、软骨肉瘤肺转移。少见的两肺多发结节钙化灶还可见于胃癌、肺癌的肺内转移,它们表现为两肺大小均匀的结节状钙化灶,病灶周围可见环状磨玻璃密度影。

(二)多发结节的动态变化

篇6:肝癌影像表现

1.1 超声检查

声像图特征:主要描述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的超声特征, 胆管细胞性肝癌和混合性肝癌声像学表现与HCC基本一致。

直径<1.0cm的结节多呈低回声, 边缘有不完整的环。肿瘤生长至2~3cm时, 边缘低回声环多趋于完整清晰。有时肿瘤内部可见高回声区, 这是肿瘤部分脂肪变的结果, 如果脂肪变广泛, 结节全体呈高回声。对于直径3cm的癌肿, 已基本区分是结节型还是块状型。结节型肿物为圆形或类圆形, 内部回声均匀, 边缘有低回声环。块状形形态欠规则, 边缘无低回声环, 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直径>5cm以后, 多数变为高低不均匀混合回声, 5cm以上肿瘤容易侵犯血管如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静脉, 形成瘤栓。瘤栓的表现为无回声的血管腔内出现了实质性的低回声或高回声肿块。

1.2 CT表现

1.2.1 平扫

平扫时, 肿瘤一般呈低密度改变;少数与周围肝组织呈等密度, 若无边缘轮廓的限局性突出, 很难发现病变;极少数显示为高密度。据统计, 肿瘤内产生钙化的占5%以下。

除合并脂肪肝以外, 与肝实质呈等密度及高密度者为肝细胞癌之特征性所见。因病理分型不同, 有不同的CT表现。

结节型与周围肝组织界线清楚, 肿瘤呈类圆形, 部分于周围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更低密度的环状带, 即假被膜, 肿瘤内常形成间壁而密度不均匀。另外因肿瘤缺血、坏死, 其内部可出现更低密度区域。可为单结节或多结节。有时可见肿瘤存在之肝段呈低密度改变, 这是由于肿瘤向门静脉浸润并压迫门静脉, 造成门静脉狭窄、闭塞, 致使门静脉血流减少, 而致肿瘤周围肝实质营养障碍。

巨块型形成巨块状, 占据肝脏一叶或一叶之大部分, 因向周围浸润而边缘不锐利, 肿瘤内多有坏死, 而呈不规则之更低密度区域。周围常有子灶。

弥漫型为弥漫性小结节, 平扫难以显示。可见肝呈弥漫性肿大、肝硬化及门静脉内瘤栓形成。

1.2.2 动态CT有如下程序

(1) 动脉期肿瘤明显增强, 但仍比周围肝实质密度低。 (2) 动脉期开始肿瘤呈高密度, 很快即变为低密度。 (3) 动脉期肿瘤呈高密度, 至门静脉期仍比周围肝实质密度高。

被膜增强特点为:平扫时, 被膜显示为肿瘤边缘的低密度环状带。增强时, 显示为肿瘤周围之环状增强。根据其动态变化可分为3种类型: (1) 平扫时表现为低于肿瘤密度之环状带, 增强后与肿瘤呈等密度。 (2) 平扫时与肿瘤呈等密度, 增强后为高于肿瘤密度的环状带。 (3) 平扫时呈低于肿瘤密度的环状带, 增强后呈高于肿瘤密度的环状带。

1.2.3 肝细胞癌的其他CT表现

1.2.3. 1 静脉内肿瘤浸润

肝细胞癌向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浸润, 生长时, 可形成肿瘤瘤栓, 这是肝细胞癌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当门静脉主干及其一级分支、肝静脉主干、下腔静脉等粗大静脉内存在瘤栓时, CT可以显示。平扫表现为血管内低密度区域, 增强后表现为血管内充盈缺损征象, 相应血管常伴有扩张。此外, 当门静脉的1、2级分支内有瘤栓形成时, 其所属区域之肝动脉血流量代偿性增加, 于增强之动脉期可显示肝叶、段之微弱的密度差异。同时正常肝组织因门静脉血供减少而萎缩, 癌组织也因代偿性增加的动脉血供而促进增长。而位于末梢侧之门静脉瘤栓的诊断就较困难, CTAP检查较为敏感, 除可示门静脉内瘤栓外, 还可见此范围内呈扇形之低密度区:另外肝静脉瘤栓有时一直可发展至右房内, 引起急性心跳停搏。瘤栓破碎时, 可产生肺栓塞。瘤栓位于右肝静脉下方时, 可伸入肝内下腔静脉, 并可完全阻塞之, 而形成继发性巴铬-基亚里综合征。

1.2.3. 2 胆管内肿瘤浸润

据统计, 肝细胞癌伴有肝内胆管扩张的发生率为14.4%, 小肿瘤很少发生。肿瘤向胆管内直接浸润、发育, 可形成胆管内瘤栓, 比较少见。据统计, 其发生率在13%左右。

1.2.3. 3 肝内转移

肝细胞癌的肝内转移方式有经门静脉性肝内转移及经肝动脉性肝内转移两种。前者, 癌细胞经肿瘤周围之门静脉系, 附着于末梢间或中枢乃至肝实质内, 形成转移灶。若合并向肝门侧的动脉、门静脉短路, 可转移至对侧肝等较远部位;后者多经由其他脏器肝细胞癌转移灶再循环入肝动脉血, 引起肝动脉性肝内转移。此方式只见于晚期患者。表现为肝内两叶均匀大小转移灶, 易发生在近肝被膜部位。结节型及巨块型均可伴有肝内转移处, 也称为子结节。平扫及增强之后病变密度变化特点基本与原发灶相同。

1.2.3. 4 肝细胞癌破裂出血

肝细胞癌破裂, 可于肿瘤内见出血灶, CT检查时, 平扫可见肿瘤内斑片状高密度新鲜出血灶。也可为腹腔内广泛性出血;还可形成肝被膜下血肿, CT可见肝被膜下, 沿肿瘤表面之月牙形血肿征象。

1.2.3. 5 肝硬化

据统计, 肝细胞癌约有80%合并肝硬化, 因此, CT可见伴随之肝硬化征象。

1.2.3. 6 肝外浸润及转移

肝细胞癌向周围邻近脏器直接浸润极少。巨块型肝细胞癌或近横膈面发生的肝正常部分受扩张的膈下动脉供血, 而产生向横膈的直接浸润, 并可浸润胸腔。但除晚期者外, 极为少见。肝左叶与胃前壁相邻, 但肝细胞癌向胃直接浸润的发生率极低。肝细胞癌还可直接浸润肝镰状韧带及胆囊, 也极少见。此外, 关于肝细胞癌的远处转移, 早期发少率低, 晚期可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及腹膜种植性转移。血行转移最多见的部位为肺、肾上腺、骨, 少见为脾、脑;淋巴转移首先发生的部位, 据统计, 肝门部为15%、胰头部11%、主动脉周围8%等;除晚期少数患者产生癌性腹膜炎外, 肝细胞癌极少发生腹膜转移。肝细胞癌自然向腹腔内破裂, 术中操作及活检穿刺引起大量癌细胞散布于腹腔时, 可产生腹膜种植性转移。

1.3 MRI表现

1.3.1 平扫

T1WI大多数肝癌由于肿瘤组织的水分含量较正常组织增多, 表现为稍低信号为主的肿块。当肿瘤合并局灶性出血或脂肪变性时, 脂肪或蛋白含量增多, 在稍低信号的肿块内可混杂稍高信号。肿瘤实质在T1WI上也可表现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其中小肝癌表现为稍高信号相对多见。在T2WI肿瘤实质一般表现为均匀的稍高信号, 但常混杂片状、条状、斑点状等多种形态, 以及低、等、高不同程度的异常信号区。

1.3.2 增强

1.3.2. 1 动脉期

肝癌多为富血供病灶, 动脉期强化明显, 为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当病灶为少血供时, 动脉期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呈低信号或等信号。有肝动静脉瘘存在时, 病灶中心或附近的门静脉提早出现强化。在病灶的周边或中心有时可见供血动脉。

1.3.2. 2 静脉期

大部分肝癌病灶信号下降, 此期呈低信号。另外, 当病灶血供特别丰富, 或有门静脉参与供血时, 门静脉可为高信号或等信号。少血供的病灶, 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无明显强化, 可一直表现为低信号。

1.3.2. 3 延迟期

此期病灶的信号和肝脏信号对比减小, 但结合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强化表现, 有助于不典型肝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

1.3.2. 4 血管侵犯

MRI平扫可清晰显示血管, 并可在多个轴面上观察血管的形态和信号改变。当血管内瘤栓形成时, 在T1WI及T2WI均表现为流空信号消失, 呈高信号改变。门静脉分支内出现瘤栓时, 外周肝段由于淤血, 在T2WI上呈楔型信号增高。增强门静脉期显示血管侵犯和门静脉癌栓更为清楚, 主要表现为血管不规则变细、中断, 门静脉主干或分支不显示, 其内可见低信号充盈缺损, 叉状或半月形, 门静脉管壁可有强化。

1.3.2. 5 肝癌肝内扩散和转移

信号改变与主病灶相似。

1.3.2. 6 其他征象

原发肿块、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可侵犯或压迫造成肝门区和肝内胆管扩张, T1WI和T2WI均可显示, 增强扫描门静脉显示更为清晰。淋巴转移时, 肝门区、门腔间隙、胰头周围及腹主动脉周围等淋巴结可有转移肿大表现, 直径>1cm或融合成团时易于发现。

2 肝癌介入的血管解剖学基础

肝脏接受门静脉、肝动脉的双重血供, 其中肝动脉为营养性血管, 提供肝脏血流的25% (20%~40%) , 门静脉为功能性血管, 供肝脏血流的75% (60%~80%) 。肝癌血供95%~99%来自肝动脉, 因此阻断肝癌的动脉血供, 可控制肿瘤的生长, 使肿瘤缩小、坏死。

肝动脉变异的发生率较高, 了解肝动脉的变异对治疗的实施有很大帮助。Michels将其归纳为10种类型: (1) 肝右、肝中、肝左动脉均由肝固有动脉发出, 约占50%以上。 (2) 肝右动脉、肝中动脉起始于肝固有动脉, 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 约占10%。 (3) 肝中动脉、肝左动脉起始于肝固有动脉, 肝右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 占11%。 (4) 肝固有动脉除分出肝右、肝中、肝左三支动脉外, 另有一支副肝左动脉发自胃左动脉, 约占8%。 (5) 除肝固有动脉分出肝右、肝中、肝左三支动脉外, 另有一支副肝右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 约占7%。 (6) 腹腔动脉的肝总动脉缺如, 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 占4.5%。 (7) 除肝固有动脉的正常分支外, 另有左、右两支副肝动脉分别起自胃左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约占2%。 (8) 肝固有动脉仅延续为肝中动脉一支, 肝右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动脉, 肝左动脉发自胃左动脉。 (9) 异位肝右动脉伴副肝左动脉, 异位肝左动脉伴副肝右动脉, 约占2%。 (10) 三支肝动脉均发自胃左动脉。

3 治疗

篇7:浅析乡村影像的色彩表现

关键词:乡村影像;色彩;表现

一、乡村影像的色彩概述

乡村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有必要对其加以形象化的纪录。文字的纪录显得太过单薄,图片的纪录更加形象,但图文并茂的纪录则是对乡村的完美再现。乡村影像是用摄影工具,对乡村的事物进行纪录,是乡愁的记忆。对于乡村的色彩,观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大红、大绿的色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典型的两种颜色。红色代表着热血的革命和生活的激情,绿色代表着永恒的青春和生长的意向。概括来说,乡村影像的颜色可以用“艳俗”一词来表达。在照片的表现中,丰富的色彩信息会干扰影像的主题表现,摄影者通常会采用黑白照片的形式高度提炼作品的主旨。

二、乡村影像的色彩特征

自摄影诞生以后,人们从对黑白摄影的成熟使用,到对彩色摄影的泛滥使用,摄影者开始根据不同摄影题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表现被摄主体。黑白摄影犹如思想的史诗,彩色摄影明快亮丽,总是用于表现生活情趣,传达愉悦之情。

(一)视觉特征

乡村影像改变了人们观看乡村的方式,为人们留住了乡愁。因乡村文化的差异,所以采用的色彩表现也是有差别的,有冷、暖色之分,有高、中、低调之分。暖调是以红、橙、黄色为主的色彩,其乡村影像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温馨、舒适之感,让人回想到家的温暖。冷调是以蓝色为主要色彩,其乡村影像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陌生、凄凉之感,让人和乡村之间存在一种隔阂,是一种回不去的乡愁。低调的色彩是指低明度的色彩,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沉重、悲痛、以及压抑等之感,多用来反映乡村灰色一面的事物,具有后退之势,使人深陷其中,感觉黑夜即将到来。高调的色彩在视觉上多以给人一种欢快、敞亮之感,是一种具有前进之势的色彩,让人感觉到轻松和光明。高调与低调的照片,往往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中间调是处于高调和低调之间的灰色调,视觉上具有柔和、稳定之感,是摄影者最长用的色调。

(二)心理特征

色彩的心理特征,是指人们通过生活经验的累计,用不同色彩的色相感知不同的心理活动。乡村影像的红色在心理上会让人产生一种激情,同时它也代表一种警告以及危险的信息。乡村影像的橙色在心理上让人具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情。黄色是色相中明度最高的颜色,在乡村影像中的心理表示为一种光明之感。绿色在乡村影像中的视觉心理代表一种健康和生长。蓝色属于冷调,在画面中的心理表达一种冷静、冷漠等。紫色是色彩中名度较低的颜色,在画面中的运用,会产生一种神秘、高贵之感。白色在画面中的大量运用,反映了一种天真、淳朴、明朗以及柔弱之感。灰色在乡村影像中的运用,代表一种平凡、安静、礼让、消极的心理感受。黑色在照片中的大量运用,会产生一种崇高、严明、沉默、罪行、惊骇甚至是死亡的象征。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的映射也和观者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三、乡村影像的彩色表现

近年来,全民摄影时代,导致彩色照片的泛滥,摄影似乎出现了一种“回归经典”的趋势,黑白影像画面纯粹,便于聚拢视觉中心,但相比之下,彩色影像能容纳更多的视觉信息,更加客观的忠于乡村影像的纪录。乡村影像的色彩种类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彩色和无彩色。

(一)有彩色的乡村影像表现

有彩色即指色彩三要素中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人眼可见的颜色。新事物的诞生总会受到旧事物的抑制,摄影先驱们在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可以用彩色影像去表现客观世界。但是,当人们第一眼看见彩色照片时,除了新鲜感并没有对其加以充分的利用,认为全彩色照片是俗气的表现。这是由于摄影在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已经适应了用黑白照片的表示方法观看世界。

乡村彩色影像是真实的还原拍摄瞬间,被摄物的真实色彩,让观者一看便了然于心。乡村的色彩主要是鲜艳的颜色,象征乡村人对生活的赤热的追求。乡村的春季,是五彩缤纷的花色、是万物复苏的活力;乡村的夏季,是绿荫浓密的绿色、是骄阳似火的热情;乡村的秋季,是金灿灿的黄色、是硕果累累的喜悦;乡村的冬季是银装素裹的白色、是寒风萧瑟的凄凉。不同的季节对应不同的色彩,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情感,对于乡村影像的色彩表达,摄影者应根据乡村对应色彩的真实情况来表现。例如,姜健三部曲中的《主人》系列,表现了河南乡村人家庭堂屋的特色和家里主人的合照。

彩色摄影容易产生视觉定势。对生活中物体的颜色加以巩固,看见百合花,第一影像就是白色的,其实不然,还有粉色的,为什么不能出现黄色的呢,彩色影像的色彩定势导致人们缺乏创新和大胆的想象空间。在乡村彩色影像的表现上,通过饱和度及色温等因素选择乡村色彩的独一无二之处,突出画面的形式,增加乡村影像的色彩美。

(二)无彩色的乡村影像表现

无彩色是指黑色、白色以及由黑白色调以不同比例调和而成的不同深浅的灰色,即单色摄影。黑白影像的抽象性,和中国的绘画具有共同之处,具有气韵生动、应物象形的特征,追求神似而非形似的艺术特色。在影像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摄影大师的经典之作多是黑白摄影的形式表现,如桑德的《年轻的庄稼汉》。当时是由于摄影设备的局限,银版时代、火棉胶时代、明胶银盐时代等,在影像的表现上都是黑白色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以单色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在西方还出现了一套完整的和黑白摄影相关的理论,如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精确的把影调分为十个等级的曝光。

数码摄影的进步,对黑白影像的制作变得简单,免去了暗房的复杂冲洗技术。如今,不仅在数码相机上可以直接拍摄单色照片,也可先拍彩色照片,其后再一些图片软件上调成黑白色。但是,部分摄影人仍然在坚持使用莱卡M型等单色相机,享受着暗房冲洗带来的摄影乐趣。褪色的彩色照片是一种乡愁的回忆,黑白照片本不会褪色,其单色调影像自带乡愁的味道,黑白影像具有复古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四、结语

乡村影像无论是用黑白还是彩色表现,在艺术语言中并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为拍摄主题服务。有彩色的乡村影像,可以通过色温、饱和度、色相等去表现;无彩色的乡村影像,可以通过细腻的影调去表现画面丰富的层次。一幅经久不衰的影像作品更不是以照片的色彩来判断的。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摄影更要结合自己的题材、能力、表现手段来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宋黎.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的比较[J].大众文艺2010(08):116-116.

[2]杨小军.彩色摄影的历程[J].中国摄影家,2011(04):122-125.

[3]朱晓红.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南都学坛,2000,20(01):107-108.

篇8:肝癌100例CT影像诊断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00例肝癌患者的CT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肝癌患者均经腹部CT扫描诊断, 均有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对比, 其中男58例, 女42例, 年龄30~80岁, 平均 (53.6±5.3) 岁。主要临床症状:上腹胀痛, 右上腹肿块, 食欲不振、纳差、消瘦, 黄疸, 部分有酗酒、肝炎、肝硬化病史。其中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36例经临床实验室超声及DSA证实。

1.2方法:

使用Piker SX装置, 检查前5~6 h禁食。扫描前30 min口服1%~2%泛影葡胺500~700 m L, 其目的是使胃和肠管显影, 避免将胃或肠管误认为异常。检查前再服清水100~200 m L, 扫描范围自膈顶向足侧对全部肝作连续横断面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80~100 m L, 地塞米松10 mg, 作动态增强扫描, 根据增强情况, 作薄层扫描或延时摄片。

2 结果

2.1 本组100例肝癌中检出:

54例巨块型肝癌, 33例结节型肝癌, 13例弥漫型肝癌。16例伴肝大变形, 12例肝脂肪变、肝硬化, 5例累及血管, 9例肝内转移, 11例肝外转移, 其中4例右肾转移, 1例胰腺转移, 1例脾脏转移, 2例腹膜淋巴结转移, 2例胸膜转移, 1例肋骨及椎骨转移。诊断率100%。

2.2 肝癌的CT表现

2.2.1 肝癌一般按病理分为三型:

(1) 巨块型:无论单发或多发, 肿块>5 cm者; (2) 结节型:无论单发或多发, 肿块<5 cm者; (3) 弥漫型:癌灶细小, 且广泛分布于全肝。CT表现因病理分型不同而异, 平扫绝大多数为球形稍低密度较均匀影, 但也有较少见的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的影;较大癌灶密度不均匀, 常因出血, 坏死和囊变所致, 中心部密度更低, 且造成肝脏轮廓改变或变形。除小肝癌、结节型和包膜型肝癌境界清楚, 多数病变境界模糊, 有时假包膜较厚, 在平扫图像上表现为一圈透亮带, 即所谓“晕圈征”;少数肝癌可有钙化[3]。

2.2.2 增强扫描肝癌具有特征性:

由于病灶血供丰富, 与正常肝实质对照均出现过程短暂的从高密度、等密度到低密度的三步曲, 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呈肝癌的特征表现。另: (1) 多数癌灶病变稍缩小, 境界由模糊变为清楚, 癌块内可出现致密小结节或分隔, 呈强化持续时间短的不均匀强化。 (2) 有些低密度较小癌灶, 在注射对比剂后变为等密度, 延时扫描又迅速变为低密度。 (3) 门静脉不显影或腔内有充盈缺损, 提示门静脉闭塞或瘤栓, 主动脉与门静脉同时显影提示肝动脉―门静脉瘘[3]。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 不仅存在非常独特的双重供血循环系统, 同时门静脉系统以及动脉系统相互融通, 因此肝脏内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相当复杂[4]。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非常高, 预后甚差[5]。目前, 肝癌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MRI, 以及肝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检查方法。其中CT、MRI检查具有无创性, 并且临床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性,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中[6]。

正常肝脏在CT上, 肝呈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软组织影, CT值50~60 Hu, 高于脾、胰、肾等脏器。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显示为低密度的管道状或圆形影。增强扫描后则明显增强, 显示为高密度影。下腔静脉平扫时为圆形低密度影, 增强后呈高密度。肝内动脉分支和正常胆管分支细小, 通常平扫和增强都不能见到。正常肝轮廓光滑, 其形状及解剖结构依断面位置而不同。肝门区常有较多脂肪组织, 呈不规则形或类似多角形低密度影。其中有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进出。门静脉较大而居后, 肝动脉位于其前内, 胆管 (主要是胆总管) 位于其前外方。增强后门静脉较易识别, 呈圆形高密度影, 位于下腔静脉之前。CT上易于区分肝的各叶, 即左叶、方叶、右叶和尾叶。左叶和方叶以圆韧带裂 (又称纵裂) 为界;方叶与右叶以右切迹和胆囊窝为界;横行的静脉韧带裂更明显, 将左叶与尾叶分开;尾叶与右叶相连, 突向内侧, 位于下腔静脉的前方, 易于识别。

本研究与相关报道一致, 肝癌多表现为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 可单发, 也可多发。CT平扫绝大多数是低密度病灶, 少数可以是低密度、等密度和高密度混合的病灶。病灶钙化点比较少见, 病灶边缘有时可见环状假包膜, 这是肝癌的特征性影像学特点[7]。多数肝癌, 病灶区域血供丰富, 且源自肝动脉供血, 所以, CT增强扫描在动脉期时, 肿瘤强化明显, 呈高密度影, CT增强扫描在门静脉期时, 病灶反而呈现低密度影, 这种“速增速降”的CT增强扫描结果, 也是肝癌CT增强扫描的特异性表现, 为肝癌的临床诊断, 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8]。但也有作者强调指出[9], 不符合该规律不能完全否定肝癌的诊断, 特别是大肝癌, 该特征并不明显。因为肿瘤的强化形式和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扫描的时相、肿瘤是否有寄生动脉血管、门静脉是否参与供血、肿瘤是否出血坏死、肿瘤的生长方式 (如外生型肝癌) 、肿瘤的病理分型和恶性程度等, 所以, 需要根据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 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 做出综合分析和诊断, 提高临床诊断率[10,11,12,13,14]。

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的CT表现, 分析肝癌CT影像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00例肝癌患者的CT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0例肝癌中检出:54例巨块型肝癌, 33例结节型肝癌, 13例弥漫型肝癌;16例伴肝大变形, 12例肝脂肪变、肝硬化, 5例累及血管, 9例肝内转移, 11例肝外转移, 其中4例右肾转移, 1例胰腺转移, 1例脾脏转移, 2例腹膜淋巴结转移, 2例胸膜转移, 1例肋骨及椎骨转移。诊断率100%。结论 CT检查对肝癌灵敏度高, 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 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 做出综合分析和诊断, 提高临床诊断率。

篇9:节奏在影像表现中的作用

关键词:影视节奏;影像;作用

节奏是影视艺术运动特质的基础,节奏最先是作为音乐艺术的专用词语出现在艺术范畴中的,指在时间的流程中,交替出现的有一定律动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理解这一解释是不能离开艺术创作者反映客观世界的内涵这一前提和艺术现象不能等同于物理机械现象这一事实的。作为影视艺术的节奏,我们就有了这样的解释:艺术家(由于客观外界的引发或触发)的思想感情通过加工方法(文字的、机械的、化学的或其他的方法,产生出声、光、色、线条及人体、物体的运动变化),在艺术作品中反映出的在一定时间流程和空间范围中运动变化,有一定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作为标记的人的思想感情。它是人的情绪情感脉搏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非纯速率快慢或幅度大小强弱的机械记录。

一、影视节奏的特点

1、节奏是由物质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的运动的发展

情随物迁感悟而动。人高兴时,心率加快,手舞足蹈,神情活泼,而人在悲哀时则情绪低落,行动迟缓,盛情麻木,表现为节奏,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是因为节奏与乐调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些运动”。人体既有生理机能,又有心理机能。朱光潜说过:“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心理机能是在生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节奏既要与胜利机能适应,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理学水平上。现在艺术世界的潮流都趋于内向,着力于心灵世界的挖掘,而节奏正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部作品的节奏往往与镜头的长短、镜头的内涵、声音的韵律、色彩、影调的变化、变焦距、变速等特技摄影的运用有关。一般情况下,镜头长,节奏就平缓:镜头短,节奏就急促。镜头过长,节奏容易显得拖拉:镜头过多,过短,会影响作品的平稳,显得跳动频率繁,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2、影视艺术的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这种艺术的脉搏跳动的伸缩性和速度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节奏总谱

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因为任何艺术都需要抒情,因此,情感起伏是艺术节奏的实质。普多金就认为:“节奏是从抒情方面来感动观众的手段。导演使用这种节奏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刺激观众,或者是为了平息观众情绪。”同时,现实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急剧变化,必然反映到影视之中来。现代的影视艺术节奏不想过去那么平缓和拖拉,时空转换频繁了,画面的“张力”也扩大了,信息的可容量增加了。但在节奏问题上,既要适应生活节奏变快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由传统文化模塑出来的欣赏习惯。影视艺术节奏贵在掌握分寸,自然流畅。

二、影视节奏的作用

影视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因素)与人的各种情感情绪在强度上,都能够找到对等的关系,而这种节奏则贯穿于每一部作品的始终。影视艺术的各种表现因素与节奏存在的对等关系,使节奏在影视艺术中成了联系沟通的纽带,其主要作用及表现形式如下:

1、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节奏

人的内心情感必然在人的言行节律上,有直接外化的表现。影视艺术表现人的活动和情感,即便是在以动、植物为主角的作品中,它们的活动和情感也常是人格化的。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不通强度的节奏,揭示出不同的情感,是影视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2、画面构图节奏

画面构图在影视艺术中分为静态画面构成和动态画面构成两种。静态画面构成是建立在已有的情感情绪的基础上的,所以,往往显示着潜在(内在)的节奏,即使静态画面出现在作品的开头,也会因为片名的暗示及内在涵义的因素,而唤起人们某种情绪上的感应。动态画面中不同程度的事物的运动所激起的相应强度情绪的效应,无疑比静态画面更积极,更直接,编导们也因影视艺术的运动特性,更多地加以采用。

3、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运动所产生的节奏在揭示人物情感情绪中的特殊功用

摄影机运动,包括多角度、多方位试点的推、拉、摇、移等各种方式。角度、方位的变异,大大扩展了观众的视野,而摄影机不同方式、强度的运动规律,则为多方面、多层次表现人物的情感情绪提供了可能,摄影机运动戒律的功用在于:使观众在同编导、剧中人物一样的运动中,同样地观察角度下,去感受周圍的事物,在主客观合一的状态中,由感知而使情绪更贴近编导、剧中人物的情感本身,融心其中,亲历其境。

4、蒙太奇节奏

表现人物一定情感情绪强度的蒙太奇节奏,在纵向上是为一组一定长度的镜头所进行的量的积累、对比和组合。不同景别、长度的镜头,各自的及两者之间的各种配合、对抗、协调、积累的种种形式,直接决定着蒙太奇节奏的强度层次——人的相应情感情绪的强度层次。

5、色彩、光亮与影调节奏

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颜色,我们的视觉就是一种对颜色的辨别感觉。颜色具有光波,不同颜色的光波长度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强度也不同,因而所能够唤起人的感知兴奋的强度也不相同。现代影视艺术充分利用了这一科学原理,通过色彩、光亮与影调的协调转换,造就出种种节奏,以唤起观众的感知兴奋和共鸣。

6、变速摄影的节奏

作为影视艺术特技的变速摄影也和蒙太奇一样,能够强化人物情感情绪的表现——它可以完全按照人的主观意志的需要,加快或放慢客观的运动节奏,是客观的节奏成为人物情感不同强度戒律的对应物。按照速率快慢与情绪强弱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人物动作的正常速率在作品被异常地加快时,往往给人一种紧张。诙谐、戏谑的感觉,反之,当被异常延缓时,则给人一种颂扬、赞赏、轻快等强度层次低弱得多的感觉。

7、自然音响的节奏

声音的介入,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质的变化,观众对影视艺术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感知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声音对听觉作用的效果,要甚于颜色对视觉作用的效果。在正常情况下,声音刺激要比颜色刺激对人的感觉的作用强度大得多;声音可感知的层次强度也较光与色的可感知层次的强度大得多。

三、结论

影视艺术不仅具备一般技术表现时空的本领,使自身在表现人的情感脉动的可知性、真切性、准确性和丰富性上,超过了其他的艺术门类。影视作品中,处于运动状态的各种表现因素都是艺术家所赋予的特定的情感节奏脉络的表现,固然节奏是影视艺术运动特质的基础,节奏是影像作品中编制人员向受众传达特定镜头情感发展的工具,也是受众理解影像作品思想启迪的主要手段和纽带。

参考文献:

[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3.

[2]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上一篇:参加省级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风中草儿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