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阅读实例解析

2024-06-23

片段阅读实例解析(精选6篇)

篇1:片段阅读实例解析

片段阅读实例解析二

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____。

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它们将更使人_____,更使人_____,更使人_____及_____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

A.凝视,深思,遐想,希冀 B.凝望,沉思,遐想,期冀

C.凝望,深思,怀想,期冀 D.凝视,沉思,怀想,希冀

2.()的时候,我们彼此甚至有着()互不搭界的不同感受。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思想者,每个人也都是作为思想着的醒客。

A.极端 完全 B.某些 一些 C.特殊 根本 D.有些 极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迟疑片刻,才 地向我讲述他的苦衷,颇感为难地提出请求帮助的要求。

②列车迎着灿烂的阳光,奔驰向前,他迎着新的战斗,踏上新的。

③省歌剧院《孔繁森》剧组春节前 汇报演出。

A.委曲 里程 晋京 B.委曲 历程 进京

C.委屈 历程 晋京 D.委屈 里程 进京

4.从禽流感到猪链球菌的危害,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了人民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当今生活的常态。孟子是孔子学说的(),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各种数据显示,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状况不佳。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保证 直系 运作 B.保障 嫡系 运行

C.保护 真传 飞行D.保证 嫡传 操作

5.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企业经营()也要不断更新。

A.观念 B.理念 C.理想 D.观点

6.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界限 举世瞩目 B.界限 举足轻重 C.范畴 举足轻重 D.范畴 举世瞩目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2)“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3)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我承认它很有价值,()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8.本书可以说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分析”。它()对“科学精神”的分析,()对“科学”活动的“精神分析”,他借鉴并改造了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用于分析科学和艺术活动中的“遐想”,产生了许多重要成果,尤其是对于诗学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A.既是 也是 B.不是 而是

C.侧重 而不是 D.忽略 侧重

9.数学家的眼光和普通人的眼光很不同。在常人看来十分()的问题,数学家可能觉得很():3只小鸡、3只熊猫、3条恐龙,它们之间有天壤之别,但是对于数学家而言,无非都是一个数字“3”而已;月饼、烧饼、铁饼,到了数学家那里,无非都是圆。

A.复杂 简洁 B.繁难 简单

C.平常 特殊 D.诡异平常

[page]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斯在ATP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3比0轻松击败他的老对手阿加西,又一次夺得冠军,这是他第五次_____ATP。

②春节期间,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 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杭州大酒店越来越多,一流厨师供不应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高价招聘,有人戏称:“酒店挖_____,肥了大厨师”。

A.问鼎 惠赠 墙角 B.夺冠 敬赠 墙角

C.夺冠 惠赠 墙脚 D.问鼎 敬赠 墙脚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__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_____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_______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 整合 沟通 B.防御 整治 勾通

C.抵御 整治 沟通 D.抵御 整合 勾通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人类,失去_____之心的医学是冰冷的,有缺陷的。

②只要是那些彰显正义、美德,代表了先进文明的人,都有______得到树碑的殊荣。

③沙丘上独行的山狮,虽然没有动作,没有吼声,但仍能使人感觉到那股潜在_______。

④国庆节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____各国贵宾。

A.慈善 权利 雄姿 接待 B.慈悲 权利 雄威 招待

C.慈善 权力 雄威 接待 D.慈悲 权力 雄姿 招待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_____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____时,就可能___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 B.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

C.关注 体验 撞击 诱发 D.关心 经历 撞击 导致

1.【答案】D。解析:这四个词语之间有一个逐级递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先“凝视”,再慢慢进入“沉思”状态,“沉思”可能是对过去的“怀想”,最后变为对未来的“希冀”。“凝望”适用于看遥远的物体,“深思”是进一步的思考,从中得出道理来,而使人陷入“怀想”的状态,用“沉思”更恰当。本题正确答案是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解析:保证:担保;担保做到。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运行:周而复始的运转(多指星球、车船等。嫡系:一线相传的派系;正支。根据上面的解释,可以判断B是正确的答案。

5.【答案】B。解析:理念:思想,观念。更符合题意。“一般经营理念”是固定词语。

6.【答案】D。解析:范畴:类型,范围。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举世瞩目:全世界都注目。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解析:“抵御”与“防御”二者在抵挡、抵抗这点上词义是一样的。不同点在于 “抵御”着重于抵抗,“防御”着重于防备。这里重点强调的是防备、阻止危机的发生,所以应用“防御”。“整合”与“整治”:整合,着重于几种关系的调整组合,整治,着重于整理、修理。文中谈到的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因此,这里所讲的缺少的力量,应是将几种关系协调、组合的力量,即“整合”,而不是“整治”。“沟通”与“勾通”: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如思想、文化、大桥等。勾通,暗中串通、勾结,有贬义。“地区合作”、“大量的双边援助”应用“沟通”。

12.【答案】B。解析:“慈善”常用于限定事业或者形容人的容貌;“慈悲”佛教用语,佛经谓以爱护之心给予众生以安乐名慈,以怜悯拔除众生的痛苦名悲,医学是解决痛苦的学问,因此,说医学应该具有慈悲之心更为合适。“权力”指对事物支配、指挥的力量,“权利”指依法应有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一般是国家机关或代表国家的负责人所具有的,“权利”一般是广大公民所应具有的。“雄姿”“雄威”均有威武,强有力的意思;“雄姿”侧重外在的形态,“雄威”侧重于内在的威力。接待、招待均为动词,都含有“招呼、应接”的意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接待”是指接受来访者并给以招待,着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纳,使用范围广泛;“招待”是指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照顾,着重表示招呼、照应或款待。

13.【答案】C。

更多内容敬请访问安徽人事考试网,六安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篇2:片段阅读实例解析

注意表强调的关联词:

片段阅读中的很多关联词都可以表强调,在做片段阅读时,从关联词上突破是提高做题速度的一大捷径。议论类体裁的短文,作者强调的主要观点一般在转折性关联词的后面,做题时可直接把目标锁定在关联词的后面。

例题1: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的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促进了发明创造;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计算机软件、文学作品(包括文字及视听作品等)的版权保护,促进了工业与文化领域的智力创作。但在保护今天的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忽视了对它们“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我们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制度和保护知识产权 B.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C.保护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非常重要

D.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能促进发明创造和智力创作

解析:阅读短文,由关联词“但”可知短文的重点在“但”字后面的部分,再由另一个关联词“而”可知短文的主题词、重中之重为“而”后面的内容,即“传统知识”、“民间文学”。四个选项中只有C提到了“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故而我们可以很快地选出C这个正确答案。

强调的副词

现代汉语中有些副词有表强调的意思,故做此类题时应注意短文中出现的表强调的副词,尤其要注意“实际上”、“事实上”、“其实”这三个副词,它们都含转折的语气,表示作者强调的重点在后面。故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可以直接关注这类副词后面的内容,用排除法,迅速找到答案。

例题1: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等级考试。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中公教育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英语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人文教育 B.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

C.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

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

答题解析:短文中“实际上”后面的内容才是文段的重点,阅读这部分内容和选项,可发现A、B、C三项都不是“实际上”后面提到的观点,故可直接排除。

除了表转折以外,“实际上”、“事实上”、“其实”还常常引领主题句。找到主题句,就可以迅速把握短文强调的观点。

篇3:片段阅读实例解析

从本期开始将会提供以各种运动、身体活动或者锻炼方式为例的教学片段。这些教学片段适用于6~12年级的体育教育、体育技能与身体锻炼的课堂。教学片段的举例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网球、羽毛球、舞蹈、武术等以及相应的身体的锻炼方式。

在这里理解什么是一个教学片段是必要的。阿什沃斯博士在美国教学风格频谱网页上阐述:“频谱教学风格中的一个‘片段’是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共同的教学风格下朝向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努力。”所以,在一堂课的时间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教学片段的存在。每个教学片段都有三个步骤,即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实施和课结束时的小结。这听起来似乎很费解但实质上却很明确,它就像一个复合式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它在任何时间段下都会发生,在一堂课上,当教师为一个教学片段的课前准备做出决定时,他会同时考虑第二个教学片段的作用。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操作层面上,片段式教学概念都是非常有用的。在理论层面上,“片段”能在一段时间内规定教与学的准确方式。在操作层面上,“片段”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课程内容的导向,能在规定时间内明确他们的角色是什么(引自阿什沃斯,2008a;http://www.spectrumofteachingstyles.org/overview)。

进一步说,一个教学片段应该有多长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以下因素:你的教学主题、你采用的教学风格、你对频谱教学风格的熟悉程度。简而言之,随着你对频谱教学风格熟悉程度的加深,你的教学将会变得愈加便捷、愈加优雅,愈能契合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更能引人入胜;进而,你的领导将会觉得你是一名教学理念更为科学的教师,你的学生会觉得你知识渊博、技能高超、为人风趣。一言以蔽之,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频谱教学风格都是一个双赢的方式。

——Howard曾振豪,写于美国纽约

一、命令式风格/风格A

此案例适用于7年级篮球初学者(一个片段20分钟)

如何教授篮球初学者投篮

教师角色:教师对学习内容、学习主题和学习进度等做出决定,即教师将教授学习者如何进行篮球投篮。教师将通过演示和引领篮球投篮技术主导所有练习。

学生角色:学习者跟随教师引领和命令做练习,即学习者模仿教师的示范做篮球投篮动作的练习。

学习目标:学生将能够执行正确的篮球投篮。

行为的期望:1.遵循指导;2.实现动作一致;3.实现社会化。

主题的期望:1.教师对准备姿势进行演示并解释它的重要性;2.学习者将依照教师所演示的,做出正确的投篮姿势;3.在练习时保持良好的规范动作。

阶段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即每个人都在同一时刻内完成同样的技术(5分钟)。

——肩膀和脚开立(命令或提示1—简写为C1,下同)

——投篮手高举手腕成90°弯曲(C2)

——另一个手扶住球的另一边以控制球的稳定(C3)

——将球举过头并保持一个合适的高度(C4)

——手举球同时提高重心(C5)

——注视篮筐(C6)

——展开投篮手臂并快速拨动手腕(C7)

——篮球从指腹而出(C8)

——保持眼睛注视篮架的边筐(C9)

——保持一个良好的动作完成态势(C10)

阶段二:教师示范,学生模突破仿,即每个人在同一时刻完成同样的技术(5分钟)。

当学习者对阶段一较为熟悉后,教师和学生可以按照图1所示开始阶段二:教师以口哨作为“信号”,然后学生在同一时刻表现同样的技术。

小结(2分钟):在教学片段结束前,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动作和技术进行表扬,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告知下一个教学片段的内容。

二、练习式风格/风格B

此案例适用于8年级篮球技能课(一个教学片段20分钟)

篮球技术——跳投

学生:根据下面所描述的程序来完成每个任务,记下练习结果,在每个已完成的任务后作标记(见表1)。

三、练习式风格/风格B

此案例适用于7~8年级篮球技能课(一个教学片段20分钟)

篮球——右手上篮

学生:根据下面所描述的程序来完成每个任务,记下练习结果,在每个已完成的任务后作标记(见表2)。

四、练习式风格/风格B

此案例适用于9~10年级篮球技能课(一个片段15分钟,共3个片段,总计45分钟)

篮球技能——运球与上篮

学生:根据下面所描述的程序来完成每个任务,记下练习结果,在每个已完成的任务后作标记(见表3)。

五、练习式风格/风格B

此案例适用于10~12年级技能课(4个片段,总需时间40~45分钟)

不同位置的投篮

学生:根据下面所描述的程序来完成任务。每次投篮完成后记下在10次投篮中你投中了几次。记下每次投篮,如3/10、5/10,或者6/10(见图2、表4)。

六、互惠式风格/风格C

该风格适用于9~10年级技能课(一个片段25分钟)

应用互惠式教学风格进行篮球运球教学

练习者:

进行3分钟的运球练习,每隔30秒钟由观察者给予一个反馈。

观察者:

1.观察练习者的表现,按照教师所提供的技术动作标准进行观察并提供反馈;2.每隔30秒给出一个反馈;3.当任务完成后转换角色,即每3分钟进行一次转换。

观察者口头表达的例子:首先肯定那些做得好的,然后找出一些做得不对的地方给出什么才是正确的反馈:

√抬头,保持你的眼睛直视前方。

√让你的指腹在球体上展开,触及不同的点。

√用你的非持球手隔开防守队员保护你的身体和球(见表5)。

七、互惠式风格/风格C

此案例适用于10~12年级技能课(一个片段20分钟)

篮球胸前传球练习

练习者:

与同伴进行来回10次的胸前传球练习,在几个来回后由观察者给予反馈。

观察者:

1.观察练习者的表现,并在几个来回后应用下面的标准进行分析并给出反馈;2.任务结束后转换角色;3.首先肯定那些做得好的,然后如果可能,按照下面提供的标准找出一些做得不对的地方然后给出什么是正确的反馈。

结果=50%

结果= % (罚球线前、罚球线、三分球线投篮例表格式同表4-2篮下)

注意:口头反馈举例如下

你的两个胳膊要一样高,将球置于胸前;环视你的四周看看是否应该胸前传球;

做得好,传得真妙!(见表6)

八、互惠式风格/风格C

此案例适用于9~10年级篮球技能课(1个片段15分钟,总共需要时间30分钟)

抢篮板球、转身并向外传球

练习者:

分别从左边和右边抢篮板球,然后将球举过头顶分别以左脚和右脚为轴心进行转身,将球向外传出,练习此组合5次。每次练习后都从观察者处获得反馈。总共进行10次这样的组合练习即左边5次、右边5次。

观察者:

观察执行者的表现,应用以下提示的标准来保证动作形式和转向脚是正确的。

保证球举过头顶,而不是置于腰之下,因为这样能防止球被防守队员截获。每一次篮板球后都提供一个反馈,认识到怎么做的是对的,对错误动作给出纠正意见。

完成任务后,进行角色互换(见表7)。

九、包容式风格/风格E

此案例适用于7~9年级体育技能课(复合式片段,每个片段15~20分钟)

跳投

学生:1.选择一个适合你开始的练习水平,在一个你希望达到的数字上画圈;2.完成任务,并在实际完成的练习水平上画上×;3.比较你的期望值和你的实际完成结果;4.确定你是重复原来的练习水平还是开始新的练习水平。

跳投技术标准:

(1)双脚分开,脚趾伸展,膝关节放松;(2)肩膀放松,肘部内拐,球置于肩膀和耳朵间位置;(3)非投篮手置于球下,投篮手朝向篮筐;(4)起跳,然后投篮,起跳的高度取决于你所处的投篮位置;(5)舒展手臂、背部和肩膀;(6)舒展肘部;(7)放松腕关节,手指向前拨动;(8)球从手指掌面脱手;(9)球在手中保持平衡,直到投篮动作完成。

任务:选择投篮的位置(篮下、罚球线、三分线),进行10次跳投,记下每次的完成次数,如3/10、5/10或者6/10(见图3)。

线A——离篮筐4米;线B——罚球线;线C——罚球线与三分线之间。

十、自我检查式风格/风格D

此案例适用于8~10年级体育技能课(1个片段15分钟)

篮球技能自我练习和检查之反弹传球

学生:该练习的设计旨在操练反弹传球的控制能力。应用以下标准进行反弹传球技术练习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见表8)。

十一、互惠式风格/风格C

此案例适用于9~10年级体育技能课(1个片段20分钟)

篮球跳投

练习者:

在篮球场的不同点进行跳投练习,在几次跳投后观察者给予反馈。

观察者:

1.观察练习者的表现,应用下面提供的标准来分析练习者的表现并给他/她提供反馈;2.让练习者在每个不同的位置投篮后给出反馈;3.任务结束后,互换角色。

观查者:

首先要肯定那些做得好的,然后按照下面提供的标准找出一些做得不对的地方给出什么才是正确的反馈,例如:

1.你需要更好地控制平衡;确保当你投篮时,你的右脚在前;2.尽管你已经完成了动作,但是你投篮时肘部没有朝向篮筐;3.投篮后没有继续完成动作(见表9)。

学生:自我练习本任务单上的三种擦板投篮的方案。方案1:从篮筐右下侧练习擦板投篮,就像上篮一样。对照下面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动作表现。方案2和方案3包含了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和距离进行擦板投篮的练习。在本任务单最后的一栏记录你擦板投篮的成功率(见表11)。

十二、自我检查式风格/风格D

此案例适用于9~12年级体育技能课(1个片段15分钟,两个片段共需要30分钟)

篮球背后传球

学生:练习并自我检查以下背后传球练习的设计。方案1:练习背后传球技术。方案2:练习将球置于身后,然后看好队友的位置再做背后传球(见表10)。

十三、自我检查式风格/风格D

此案例适用于12年级高级篮球技能课(复合式片段,每个片段15分钟)

注意:篮筐的高度需要依照学习者的水平进行调整,这样就能和包容式风格相整合。

篇4:片段阅读实例解析

[关键词]音色特点 发展 乐队片段

一、中提琴的音色特点

中提琴是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比小提琴大约七分之一左右,外形几乎一模一样,但音域比小提琴低五度,比大提琴高八度,处于弦乐器的中声部。她的音域和音色介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较大提琴又更为灵巧明亮,中提琴的音色特征鲜明,高音区温暖、华丽而有穿透力,低音区深沉、宽广、饱满,悲壮,具有独特的忧郁感。她的声音有某种女性特色,类似女中音,变化丰富充满了柔情可爱与沧桑

二、中提琴角色的发展演变

在早期管弦乐作品中,中提琴通常处于铺垫和声和节奏的声部中,担当绿叶的角色,偶尔有一些旋律部分,也往往是其他弦乐器旋律同度或高八度的重复。当海顿和莫扎特把中提琴作为弦乐四重奏的组成部分之后才开始确定了它的地位和个性。中提琴在乐队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衔接作用,它就像画家手中调色板柔和的中间色,所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独一无二的烘托、连接和支撑作用。早在19世纪中期,法国交响乐配器大师柏辽兹就指出了中提琴的特点:“它像小提琴那样灵活,它的低音弦的声音具有独特的辛酸感,高音显得极为忧伤,”并在浪漫主义时代首先认真考虑把中提琴作为乐队的独奏声部来使用。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作曲家们为中提琴的独奏和重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大大扩充了这件乐器的演奏曲目,更加拓宽了其音色和技术的表现力,使这件乐器脱颖而出,在弦乐器家族中占有不可小视的地位,例如: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民间音乐学家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创作的中提琴协奏曲;德国作曲家、中提琴演奏家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创作了多首中提琴协奏曲、中提琴独奏奏鸣曲、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1906-1975)为中提琴创作的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147);于是中提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开始频繁地亮相于音乐会的舞台。

三、乐队片段练习的重要性和中提琴片段解析

交响乐舞台是大多数演奏员最主要的演出平台。在职业交响乐团的应聘考试中,乐队片段的演奏占有极大的评分比例,是检验演奏家是否对作品的整体风格、技术控制、舞台经验及音乐表现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的重要方式。要求演奏家们根据乐曲的创作背景确立正确的演奏风格,并正确理解不同时期乐谱上的音乐术语、表情记号,演奏法,达到音准、节奏、音色、演奏法的严谨、统一。

(一)、范例1: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51-83小节

1.介绍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年9月4日-1896年10月11日),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他的宗教音乐作品被誉为奥地利教会音乐的典范。他的音乐通常是神秘的,所呈现的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他的音乐在流动中有时会停下来,以便让和弦在大厅中回响,他把演奏管风琴的经验充分地运用在管弦乐队的表现风格上。他的音乐灵感来源于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而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却超越了一切宗教的范畴,他的作品多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和庞大的沉思气氛,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交响曲及宗教乐曲,这些交响曲气势磅礴、色彩明朗,他的音乐结构来源于以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传统,配器深受瓦格纳的影响,而乐思灵魂却完全脱离了他们,在音乐思想上超出了瓦格纳,甚至上升到了一种与贝多芬的音乐思想相对的另一音乐哲学高度。布鲁克纳的这部《第四交响曲》,作为其中唯一一部带有模糊性标题(Romantische浪漫的)音乐提示的作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作曲家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它使得布鲁克纳一跃而成为闻名欧洲的交响曲作家。

2.演奏细节解说

Andante quasi Allegretto接近小快板的行板,4/4拍, 建议速度为 布鲁克纳的乐句(无论是主题,还是中间发展的乐句)大多都是以工整、规律的4小节或8小节为一单位,很少使用奇数小节的乐句,这一段第二主题就是如此,4小节一句,仅从这方面来看,布鲁克纳的音乐是音乐史中难得的工整、规律与朴实的典范。

谱例1:

51小节起,在弦乐声部拨弦的伴奏下,中提琴奏出深沉、安静、优美的第二主题,准备开始前要有四分音符的呼吸,以气息带入发音,建议第一个音用U型弓演奏方法,即弓在拉动琴弦发音的那一瞬间,是充分准备好并有控制的,主要靠弓和手臂的自然重量而不是紧张的压力,力量始终集中在弓与弦接触的重心点上,以确保声音饱满而有张力,八分音符要用尽可能多的弓去拉,52小节第四拍换到第三把位,换把要轻、柔、准,听不出痕迹,更不要让换把位中断了力度上的渐强和音乐上的推动,达到cresc gezogen,然后一直持续做渐强,用弓渐多,一直推动到句尾,在布鲁克纳特有的附点节奏处做渐弱和相应的渐慢收尾,收尾的四分音符实值要准确,让余音回绕。 55小节是同样的进入,演奏到第56小节时换到了A弦,为了保证音色与在D弦上演奏时的统一,bE请揉弦并右手控制音色保持浑厚圆润,避免突然明亮化,第57小节的pp是突弱,为了形成力度与色彩的鲜明对比,建议在56小节的最后一个bB演奏结束后有一个极其短暂、令人察觉不到的空隙,以便换把换弦到C弦上演奏PP。

谱例2:

第三句的开头采用了附点节奏,十六分音符非常重要,对音乐走向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要注意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准确。60小节A保留在第二把位,跨弦声音不要断,利用低音的震动巧妙得连过去,61小节换到第四把位,保持在D弦上演奏,持续饱满的音色并逐渐渐弱,渐弱不要太早,62小节的pp仍然要用多一点的弓子,减少压力,避免音乐上停滞不前。63-66小节,虽然标注的表情记号是p,但也要注意句子的节奏感、线条感和声音的平稳,以及句尾音的处理,渐弱的结尾要修饰得典雅,余音圆润有共鸣。

nlc202309012218

整一段的音乐把中提琴的音色发挥地淋漓尽致,演奏要牢记是德国音乐,声音要宽广厚重,揉弦和tr都不要太快,根据音符的走向作自然的渐强渐弱,严格按照谱面上的力度记号演奏,每一个句尾都犹如叹息。

(二)、范例2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

1.介绍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827年)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和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的室内乐、艺术歌曲和舞曲,他的作品对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九部交响曲显示了严谨的古典形式如何与鲜明的时代精神完美地融合。他是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精华,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道路的伟大的音乐家。而在这九部交响乐作品中,以《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最具有时代色彩,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本贝多芬将该作品题献给他所钦佩的拿破仑,但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愤怒地将题献的字迹划掉,改为纪念一位英雄人物,故改名为《英雄交响曲》。其实这部作品并没有描写某个人,从广义来讲,他描写的是一种气概,一种意志,一种激情、亢奋和执着的追求。这部作品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艺术的一次大变革,成为作者交响曲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其中第三乐章结构简洁,充满能量和喜悦的欢呼,是生命活力的象征。速度快,力度变化大,是中提琴乐队片段必考曲目之一。

2.演奏细节解说

乐曲标题为Scherzo诙谐曲,Allegro vivace活泼的快板,建议速度 就说明要求乐曲演奏得幽默活泼。如何将这音乐情绪与作者规范严谨的创作风格更好得结合在一起呢?本文认为最重要的点在于演奏弓段的位置和控制跳弓的演奏方法,应该选择最佳最舒服的弓段,通常在中弓偏中下弓,所有的带点四分音符都应该先把弓放在弦上再开始Staccato(断奏),每一个四分音符都要离开弦(要注意区分开带点和带连线的四分音符),要求演奏者更好的利用右手指根关节和右手臂的舵式动作来协调控制弓弹跳的高度和换弦的统一结合,使断奏听上去更具有颗粒性。

谱例1:

Sempre pp e staccato 一直持续很弱地演奏并坚持断奏音,演奏时弓杆略靠向指板,往外侧,用较少的弓毛,在保持弱奏的同时还要保证发音的清晰度。开头就从第二把位开始演奏,遵循多换把少换弦的原则,以保证staccato的平稳进行。

谱例2:

加入了连弓的四分音符,要更好地运用右手手指和手腕的柔软调节,突出连弓和跳弓鲜明的对比。长音符上方的>是重音记号,要求演奏者在左手指提前准备摁弦并揉弦,右手弓毛提前勾住琴弦,同时发力并加上揉弦,使声音更清脆明亮。之后的带点四分音符持续控制音量在pp,保持均匀的如心脏跳动般的staccato。

谱例3:

字母A前1个小节的cresc.渐强把整个音响效果直接从pp拉到ff,需要演奏者通过改变弓杆弹跳的高度、改变弓弦接触点和改变跳弓的长度来加强极大的渐强幅度,在做大渐强及保持强度演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速度的控制,不要在加强的同时加快速度。A后第5小节的4个八分音符要求吐字非常清楚,强调左手手指的颗粒性和弹性。所有的sf. 都要用弓勾住琴弦,左手加揉弦,突出效果。

不同的指挥,不同的乐团演奏的速度是有差异的,所以对待不同的演奏速度也要有相应不同的演奏方法。假如速度较快,那我们需要把弓段位置往中弓挪一点,利用弓杆本身的弹性,反之速度较慢,则移动弓段位置靠近下半弓,加强手对弓杆的控制。除此之外,上台前心里预想节奏的准备和呼吸的调节对于演奏这首片段极为重要,因此在这样的乐曲练习中,节拍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并且帮助巨大的,应该从慢到快分阶段一步步练习,以达到更匀速的跳弓演奏和更稳定的心理节奏。

参考文献:

[1].C·尼亚托夫斯基.中提琴艺术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沈旋,陶辛,谷文娴.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 邬析零,陈平,廖叔同.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林泓(1978—),女,毕业于德国汉堡音乐和戏剧学院(Hchschule fuer Musik und Theater Hamburg)中提琴演奏硕士。现任职于广州交响乐团。

篇5:托福阅读细节题技巧实例解析

托福考试中考生最爱轻视的就是托福阅读,原因是绝大部分考生感觉阅读是强项,对于强项不用过多的重视,然而这种认知不一定准确。通过很多例子我们发现到不少抱有这样想法这样的考生,自认新托福阅读不错的,实际考出来的分数只有22分左右,甚至会更低。那么我们解决这种窘境呢?

ETS对阅读高水平(High level)的评定标准是22—30分。而事实上,阅读如果达不到25分以上,总分想要过百会比较困难,因为这相当于把挣分的压力转移到了大部分人比较弱的听力、口语、写作上面。由此可见,阅读取得高分对于获得百分以上的托福成绩是一种保证!

托福阅读中的细节题其实不难,但前提是定位的点要对,比如下面这个例题:

Two species of deer have been prevalent in the Puget Sound area of Washington State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black-tailed deer, a lowland, west-side cousin of the mule deer of eastern Washington, is now the most common. The other species, the Columbian white-tailed deer, in earlier times was common in the open prairie country, it is now restricted to the low, marshy islands and flood plains along the lower Columbia River.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the white-tailed deer of Puget Sound?

A. It is native to lowlands and marshes.

B. It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ule deer of eastern Washington than to other types of deer.

C. It has replaced the black-tailed deer in the open prairie.

D. It no longer lives in a particular type of habitat that it once occupied.

这是一个典型的细节题,在该题题干中,有的考生会选择Puget Sound作为关键词回原文定位,因为它是专有名词,在文中会比较显眼。但是如果一旦选择了这个地名,势必会定位在该段的第一句话,托福细节题往往是定位在哪句就在哪句找答案,这样的话考生是选不出正确答案的,因为定位不精确。其实正确的关键词应该是white-tailed deer,这个用连字符连接的词在文章中也是比较醒目的,按该词定位应是该段最后一句话。所以根据它的意思应该选D项。其中A项与原句意思不符,B和C都与定位句信息无关。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否定事实细节题的例子:

Plant communities assemble themselves flexibly, and their structure depends on the particular history of the area. Ecologists use the term “succession” to refer to the changes that happen in plant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over time. The first community in a succession is called a pioneer community, while the long-lived community at the end of succession is called a climax community. Pioneer and successional plant communities are said to change over periods from 1 to 500 years. These changes—in plant numbers and the mix of species—are cumulative. Climax communities themselves change but over periods of time greater than about 500 years.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of climax communities?

A. They occur at the end of a succession.

B. They last longer than any other type of community.

C. The numbers of plants in them and the mix of species do not change

D. They remain stable for at least 500 years at a time.

这个题大家都会选择用climax communities去定位,但在定位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考生要学会跳跃式定位,即根据文章中特殊的标点符号以及最醒目的词来搜索我们真正需要的关键词。文中的particular是加了阴影的,succession是在引号里面的,都非常醒目,通过看这两个词我们会发现它们附近没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再比较突出的就是数字及破折号,在500的上方有a climax community,但它是单数,与题干关键词不完全匹配,细节题讲究的是精确定位,所以我们应该选择500斜下方的Climax communities,即该段的最后一句话。

否定事实细节题的出题思路有两种:一是无中生有,即根据定位点的内容,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没有提到,这种思路多适用于选项比较简短的题目;二是张冠李戴,即根据定位点的内容表述,只有一个选项与之矛盾,这种思路多适应于选项比较长的题目。就这个例题而言,根据定位的最后一句话,从表述上来说跟它相关的只有C和D两个选项,D项的意思与原句相符,而C项与原句矛盾,所以正确答案是C。综上所述,做新托福阅读的细节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地去精确定位。、

托福阅读备考全攻略之【细节题 无耻技巧篇】

无耻技巧1: 带程度副词的,比如only well clearly往往都是错的,这种选项往往很有迷惑性,因为它看似是同义转述,实际确扩大或缩小了词义(说的好抽象 呵呵)

比如原文说,我打了他,选项:I hit him severely,这个选项一定是错的,人家有没说怎么打的,又没说经脉尽断,你为什么要主观臆断他狠狠的打了呢??!!这个不仅仅适用于细节题,还适用于推断题,讲推断题的时候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无耻技巧2:类似于程度副词,一般有more than或者比较级的都是错的,原文没有比较,你不能自己给人家比较,比如说她很美,选项是她比杨幂美,(杨幂是我最喜欢的女明星哈),那么这个选项都是错的。哪怕是对的,我也不会选,因为在我心中,杨幂是最美的 呵呵!

无耻技巧3:敏感于数字,当定位句中有数字的时候,数字之间的比较就是考点。

For example:

Paragraph 9: The muscles of these fishes and the mechanism that maintains a warm body temperature are also highly efficient. A bluefin tuna in water of 7°C (45°F) can maintain a core temperature of over 25°C (77°F). This warm body temperature may help not only the muscles to work better, but also the brain and the eyes. The billfishes have gone one step further. They have evolved special “heaters” of modified muscle tissue that warm the eyes and brain, maintaining peak performance of these critical organs.

10. According to paragraph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bluefin tunas?

○Their eyes and brain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those of any other fish.

○Their body temperature can change greatly depending on the water temperature.

○They can swim in waters that are much colder than their own bodies.

○They have special muscle tissue that warms their eyes and brain.

解析:还是第一步先找关键词,关键词是bluefin tunas,这两个词不认识,没关系,到现在我都不认识,直接换成BT就可以了,第二步回去找定位句,在第二句中首次出现了BT,并且出现了两组数字,那么这两组数字的比较就是考点。第三步,读明白这句话,在7°水中的BT可以有一个超过25°的核心温度。第四步,看选项吧,

A选项,就是我刚说完的无耻技巧2,more than是错的,原文是说了eyes and brain,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说maintaining peak performance of these critical organs. 但是却没有和其它生物比较,所以它是错的。

B选项,无耻技巧1出现了,greatly,谁告诉你greatly了??!!!即使你不会这个技巧,这个选项本身就是与原文相反的,它们的能力是在不同的水温中保持稳定的体温,而不是change。

C选项,无耻技巧3,数字的比较,7°的水 和25°的体温,就是in waters that are much colder than their own bodies.

D选项,我之前说的细节题选项的错误特征里面的第三种,比较有迷惑性的,原文有,但是不在定位句之内,关键词是bluefin tunas,D选项说的是The billfishes,考点信息之外。

无耻技巧4:这个算不上无耻技巧,正常的思路吧,原文说A和B不同,B有C特征,那么答案是A没有C特征。这种题比较考读长句的能力,通常形式是

A differ from B,which(B的定语从句,说明B的特征C)或是unlike A,B怎么怎么有C的特征,

e.g.

Paragraph 4: With the advent of projection in 1895-1896, motion pictures became the ultimate form of mass consumption. Previously, large audiences had viewed spectacles at the theater, where vaudeville, popular dramas, musical and minstrel shows, classical plays, lectures, and slide-and-lantern shows had been presented to several hundred spectators at a time. But the movi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se other forms of entertainment, which depended on either live performance or (in the case of the slide-and-lantern shows)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a master of ceremonies who assembled the final program.

6. According to paragraph 4, how did the early movies differ from previous spectacles that were presented to large audiences?

○They were a more expensive form of entertainment.

○They were viewed by larger audiences.

○They were more educational.

○They did not require live entertainers.

第一步,还有找关键词early movies和previous spectacles,你要注意了,early movies就是上面说的A,previous spectacles就是B,那么寻找B的特征就ok了。

第二步,找定位句吧,我说了无非两种 一个differ from的 一个unlike的,很容易找到了But the movi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se other forms of entertainment, which depended on either live performance or (in the case of the slide-and-lantern shows)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a master of ceremonies who assembled the final program.

第三步,分析,But the movies(A)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se other forms of entertainment(B), which(定语从句说出B的特征) depended on either live performance or (in the case of the slide-and-lantern shows)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a master of ceremonies who assembled the final program.

Or后面的成分,我之前说过 a1ora2读一个即可,所以,后面很长很闹心的部分,不读了!

第四部啊,ABC我们都找到了,回头看选项吧,

选项A 原文没提的

选项B 无耻技巧2 不能比较

选项C 还有原文没提的

选项D did not require live entertainers.不就是没有B的depended on either live performance的特征么

细节题的总结到此为止,技巧的东西要活学活用,自己先看看理解了,然后运用到做题中变成你自己的,做题的时候要不以对喜,不以错悲,给你篇阿拉伯语的阅读按照几率乱选你也能对三四个,所以,每道题都要认真反思,弄清楚出题思路和选项设置,这样才能有提高!不然就陷入了the more you 作,the more you 错的痛苦深渊!

托福阅读细节题的解题方法(实例详解)

托福阅读细节题是托福阅读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一般一篇阅读文章有12-14题,可其中细节题有可能会占据4-6题,所以托福阅读细节题在托福阅读考试中占据的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托福阅读细节题来说,是一类能屈能伸的题型,就是说它要容易,可能很容易,它要想难,可以非常难。故而考生复习到后期的时候,统计错题时,就会发现,错的最多的就是细节题,所它这类题让考生十分的纠结。

可以说托福阅读细节题占据了托福阅读考试的半壁江山了不为过,是我们托福阅读取得高分的基础,因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去攻克它。从考察能力上去看,托福阅读细节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关键词抓取和在文章中定位有用的解题信息能力。细节题的问题一般都是纯粹的事实层面上的问题,主要是问作者说了什么?哪些信息是真的?解答这类题的时候,80%的题在文章中找到一两个关键句子就可以答对题了。这就意味着考生要根据题干中提供的关键词,回到原文中精准地找到解题的关键句子,读懂了之后,就能快速的把细节题解对而无需阅读全文或者全段。这种能力对同学们今后在美国大学中求学生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美国大学要求的阅读量远比中国大学要求的阅读量要大。那么在浩瀚如烟的文章中怎样快速找到有用的信息,就决定了你的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质量。因此ETS将这种题放在第一的位置上来介绍,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托福阅读中的细节题其实不难,但前提是定位的点要对,比如下面这个例题:

Two species of deer have been prevalent in the Puget Sound area of Washington State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black-tailed deer, a lowland, west-side cousin of the mule deer of eastern Washington, is now the most common. The other species, the Columbian white-tailed deer, in earlier times was common in the open prairie country, it is now restricted to the low, marshy islands and flood plains along the lower Columbia River.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the white-tailed deer of Puget Sound?

A. It is native to lowlands and marshes.

B. It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ule deer of eastern Washington than to other types of deer.

C. It has replaced the black-tailed deer in the open prairie.

D. It no longer lives in a particular type of habitat that it once occupied.

这是一个典型的细节题,在该题题干中,有的考生会选择Puget Sound作为关键词回原文定位,因为它是专有名词,在文中会比较显眼。但是如果一旦选择了这个地名,势必会定位在该段的第一句话,托福细节题往往是定位在哪句就在哪句找答案,这样的话考生是选不出正确答案的,因为定位不精确。其实正确的关键词应该是white-tailed deer,这个用连字符连接的词在文章中也是比较醒目的,按该词定位应是该段最后一句话。所以根据它的意思应该选D项。其中A项与原句意思不符,B和C都与定位句信息无关。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否定事实细节题的例子:

Plant communities assemble themselves flexibly, and their structure depends on the particular history of the area. Ecologists use the term “succession” to refer to the changes that happen in plant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over time. The first community in a succession is called a pioneer community, while the long-lived community at the end of succession is called a climax community. Pioneer and successional plant communities are said to change over periods from 1 to 500 years. These changes—in plant numbers and the mix of species—are cumulative. Climax communities themselves change but over periods of time greater than about 500 years.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of climax communities?

A. They occur at the end of a succession.

B. They last longer than any other type of community.

C. The numbers of plants in them and the mix of species do not change

D. They remain stable for at least 500 years at a time.

这个题大家都会选择用climax communities去定位,但在定位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考生要学会跳跃式定位,即根据文章中特殊的标点符号以及最醒目的词来搜索我们真正需要的关键词。文中的particular是加了阴影的,succession是在引号里面的,都非常醒目,通过看这两个词我们会发现它们附近没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再比较突出的就是数字及破折号,在500的上方有a climax community,但它是单数,与题干关键词不完全匹配,细节题讲究的是精确定位,所以我们应该选择500斜下方的Climax communities,即该段的最后一句话。

篇6:片段阅读实例解析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 穿着黑布大马褂 ),生深青布棉袍,确册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予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l)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2)选文中先后两次写到“我”的流泪,这泪水是()

A.伤感愧疚的泪 B.伤心悲痛的泪 C.离别忧伤的泪 D.感激动情的泪

(3)选文中写“父亲”外貌时,先后写了“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4)选文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解题参考 第(l)题,选文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当然不可能有对父亲的心理描写,C 项应该排除。文中虽然有对父亲的肖像描写,但相当简略,所以 A 项也应排除。文中大量的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如爬月台过铁道等等。所以答案应该选 B。第(2)题,“我”两次流泪都出于对父亲送行时所作所为的感激,不是一般的伤心悲痛,也不是出于离别或愧疚之情,所以这泪应该是感激动情之泪。答案应该选 D。第(3)题的四个选项中,A、B、D 三项都有道理,只有 C 项认为写“父亲”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是着力刻画他的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显然是错误的。答案应该选 C。第(4)题的四个选项分析文中着重写“背影”的原因,A 项当然是错误的,“我”与“父亲”告别,不可能看不到父亲的正面。D 项也很牵强,文章没有必要表现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B、C 两项相比,B 项对作者着意写父亲“背影”的原因分析更为透彻,所以答案应该选 B。

10.阅读下边几段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抗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 ____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 ______ 和 ________

(2)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可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为何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有标点?下面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文中的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先生读书时无限陶醉的神态。

解题参考第(1)题第一处空白应填“读书”;第二处和第三处空白分别应填“静悄悄”和“人声鼎沸”。第(2)题中的四个选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应是 B 项。D 项是写先生读书时的神情的,与“严而不厉”无关,可排除。A、B、C 三项之中,A、C 两项看不出先生的“严”,只有 B 项最能表现先生的“严而不厉”。第(3)题分析为何学生读的文字无标点,先生读的有标点。

A 项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学生读的文字和先生读的文字都是直接引用。

B、C 两项说的也不成其为理由。只有 D 项,说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所以前者未加标点,后者却加了标点,比较有道理。第(4)题的四个选项中,A、B、D 三项都是正确的,只有 C 项是不对的,因为“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个看法只是“我”从先生读书的神态中得出的结论,并不能说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已能心领神会。所以答案应该选 C。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②(三五十辆或者百几十辆纺车摆在一起 , 在同一段时间里比纺线的数量和质量).成绩好的有奖励,譬如奖一辆纺车,奖手巾、肥皂、笔记本之类。那是很光荣的。更光荣的是被称为纺毛突击手、纺纱突击手。举行竞赛,③(有的时候在礼堂 , 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在坪坝上竞赛的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不,阵容相似,热闹不够。那是盛大的节日赛会的场面。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你看,整齐的纺车队列,精神饱满的竞赛者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机群起飞的气势。那哪里是竞赛,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因此④竞赛结束的时候,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1)文中①句点明了纺线竞赛的 ___ ;②句点明纺线竞赛的 _____ ;③句点明了纺线竞赛的 ____ ;④句点明纺线竞赛后大家的心情是 ________

(2)下列对纺线竞赛场面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沙场秋点兵”作比,形容纺线竞赛的阵容。

B.用节日赛会作比,形容纺线竞赛的热闹。

C.用纺织厂作比,形容纺线竞赛的范围。

D.用机群起飞、万马奔腾作比,形容纺线竞赛的气势。

(3)最能概括竞赛场面特点的词语是()

A.壮阔 B.热闹 C.盛大 D.欢腾

(4)下列对本段文字中心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写纺线竞赛的场面,表现参赛者对纺线劳动的兴趣。

B.写纺线竞赛的场面,表现延安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

C.写纺线竞赛,表现参赛者对纺线劳动的兴趣。

D,写纺线竞赛,表现延安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

(5)本段文字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议论 C.描写 D.抒情

解题参考第(1)题比较好填。①句点明了纺线竞赛的目的,②句点明了纺线竞赛的形式,③句点明了纺线竞赛的地点,④句点明了纺线竞赛后大家的心情是快乐的。第(2)题的四个选项中,A、B、D 三项都是对的,只有 C 项不对,文中把组线竞赛的场面同纺织厂作对比,是为了说明竞赛的规模,而不是形容纺线竞赛的范围。第(3)题的四个选项用于形容竞赛场面都是可以的。

但是最能概括竞赛场面特点的还是“壮阔”一词。“热闹”、“盛大”、“欢腾”都只能说明一个方面的特点。第(4)题中的四个选项中,A、B 两项中都说本段文字是“写纺线竞赛的场面”,这就不如 C、D 两项的概括“写纺线竞赛”完整。所以 A、B 两项可以先行排除。在 C、D 两项中“表现参赛者对纺线劳动的兴趣”当然不如“表现延安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概括得准确.所以答案应该选 D。第(5)题问本段文字的表达方式。B、D 两项比较容易排除。关键是在 A、C 两项中作选择。应当说记叙和描写在文中都是有的,不过,记叙部分大都在开头或结尾,而描写却是在文段的主体部分。所以,相比之下,还是以描写为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花一片、一片,洒落得变成赤裸的了。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1)文中写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暗示的是

A.暗示小桃树生活艰难。B.暗示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C.暗示作者自己生活中经受了许多磨难,但是自己还是从磨难中挺过来了。

D.暗示作者对小桃树的同情,表达对自己经受的遭遇的慨叹。

(2)作者充满激情地赞美“一个欲绽的花苞”,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赞美这个花苞与众不同,有顽强的生命力。

B.赞美这个花苞经过风雨之后,显得更加鲜艳、美丽。

C.赞美小书匕树的顽强生命力。

D.赞美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赞美小胡匕树虽经摧残,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3)“我”为什么要赞美小桃树?

答: _______________

解题参考第(1)题,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于百次地挣扎起来”所暗示的是什么?四个选项中,A 项显然可以排除,B 项实际上也没有回答“暗示”什么的问题,也可以排除。C 项离开小桃树谈作者自己,不合乎作品实际,只有 D 项,把作者对小桃树的同情和对自己遭遇的慨叹结合起来谈,才真正理解了作品。第(2)题,作者对“一个欲绽的花苞”的赞美,当然不只是对这个花苞的赞美,而是对这棵小桃树的赞美,所以,A、B 两项可先行排除。相比之下,C 项的概括稍嫌简略,D 项就比较完整了。因此,答案应该选 D。第(3)题是个简答题。可根据情况自由发挥,但也要把握住要点。主要是“我”从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中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坚定了信心,知道尽管生活的道路曲折坎坷,但是只要坚持不屈不挠的奋斗,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一定能像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二十多年的怀乡梦,终于在 1975 年的夏天变成事实,无奈当时 “四人帮”指鹿为马,焚书坑儒,九亿神州惨遭浩劫。但在那风雨如晦的时刻,各地的建设依旧屹立人间,光辉夺目。没有新中国,便没有长江大桥,黄埔江中便没有自造的军舰;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核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作者引用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为了()

A.抒发爱国主义感情 B.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惯

C.比喻对故乡的思念 D.表现高深的文学素养

(2)“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这句话深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 __________ 的苦闷心情和____的强烈愿望。

(3)这段文字以。为线索,热情赞颂了_________

(4)这段文字所用的表达方式有()

A 记叙、议论、抒情 B.记叙、描写、议论

C.抒情、说明、议论 D.抒情、记叙、描写

解题参考第(l)题,“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技”这两句古诗本来表达的就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作者引用这两句诗也正是为了抒发同样的情感。A 项说抒发爱国主义情感,拔得太高了,脱离了原作的实际。B 项“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惯”只是从表面 L 理解字句,没读懂诗的内涵。D 项“表现高深的文学素养”更是没有涉及到作者的深层情感。只有 C 项是对的。第(2)题,这句话含蓄、深沉地写出了作者在异域他乡、远离祖国的苦闷心情和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第(3)题,这段文字以“我”的怀念之情为线索,热情赞颂了解放以来新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第(4)题,这段文字所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评论、抒情,答案应选 A。

1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相距两年之后,今年春节,我又回到了故乡海南岛。

步出海口机场,我差声、辨不出东西南北。几年前,这附近还是一片冷冷清清,马路两旁杂草丛生,污水漫溢,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矮小棚屋,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印象。这一次,却是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眼前:道路宽阔平坦,气势不凡;四处高楼林立,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走近市中心,则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夜晚时分漫步街头,满眼是椰树夹道、霓虹闪烁,满耳是粤曲高扬,正可谓歌舞升平,伊然一派充满浪漫情调的南国风光。

①故乡的人真是富了,却又富得令我感到陌生。②原先一角钱都要算了又算才用的人,壬。今放起鞭炮来动辄成千上万元;原先一年到头饭桌上见不到荤腥的人家,士。今为了生个男孩便可摆上几十桌上百桌的宴席。③“大款’们,C 血来潮时,也舍得花上数千元请城里的戏班来演上一场,与乡邻们同乐;但另一方面,村里的小学校舍却东倒西歪,烧香拜神之风又死灰复燃,趁势而起。④他们似乎并不认为发财致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反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之上,好像世间真有那么一个“财神菩萨”一样。⑤他们透过“钱眼”看我,我价然成了“外”人;我想和他们亲近,却又隔着一层“钱”的无形障碍。(6)这确实令我尴尬而又悲哀,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7)那种陌生感便格外地沉重起来。

故乡今我感到陌生的又岂止是这些。无论在海口市或任何一个墟镇上,“发廊”、“按摩保健”则早已不是秘密。诸如此类的现象固然并非海南所独有。它们的出现,使我记忆中的故乡失去了少女一般的圣洁和清纯,也少了一份令我难忘的朴实和真诚。

在故乡住了近一个月之后,我又怀着一种交织着喜悦和忧虑的心情离开了她。有时候,陌生倒恰恰寓示着某种变化,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我当然希望故乡愈变愈好。

(1)下面的四个判断,正确的一个是()

A.文中的“南国风光”是就“道路”、“高楼”、“霓虹”、“粤曲”而言的。

B.“那种陌生感便格外地沉重起来”一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已完全失望。

C.“好像世间真有那么一个‘财神菩萨’一样”是一个比喻句。

D.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2)下面对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过去贫穷、脏乱的厌恶和对今日故乡繁荣的喜悦。

B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感:因为故乡已失去了少女一般的圣洁和清纯。

C .本文表达了作者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故乡日渐富裕的喜悦,也有对故乡种种畸形、病态现象的忧虑。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陌生感和对故乡的将来寄予厚望。

(3)将本文第 3 自然段分成三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6)(7)B.①②/③④/⑤(6)(7)

C.①/②③④/⑤(6)(7)D.①②/③④⑤/(6)(7)

(4)在下面为本文拟的题目中,最贴切的一个是()

A.陌生的故乡 B.可爱的故乡

C.故乡礼赞 D.故乡的忧思

解题参考第(l)题的四个选项中,A 项是错的,因为文中的“南国风光”并非是指道路、高楼等,而是指“椰树夹道、霓虹闪烁”、“粤曲高扬’等。B 项也是错的,陌生感并不意味着作者对故乡已完全失望。“好像世间真有那么一个‘财神菩萨’一样’讲不是比喻句,所以 C 项也是错的。D 颂说大中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这倒是符合文章实际的。所以答案应该选 D。第(2)题要求全面把握正确分析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四个选项中,A、B 两项都只强调了一个方面,A 项强调了喜悦感,B 项强调了陌生感,但都不完整,应该排除。D 项强调对故乡现实的陌生感和对未来的期望,也没能完整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只有 C 项全面把握了作者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所以答案应该选 C。第(3)题要求在第 3 段中划分层次。这一段写的是故乡的富给“我”带来的陌生感。其中第①句是总说,第②③④具体写故乡人富了以后的种种令人感到陌生的表现,第⑤(6)(7)句写“我”因此而产生的陌生感。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 C。第(4)题中为本文拟的题目中,B、C 两题都只能覆盖对故乡的感受的好的一面,D 题又只能概括出对故乡感受的坏的一面,只有 A 题才能完整地概括出对故乡的全部感受,而且从词语的选择上也和文中紧密呼应。所以答案应该选 A。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路也会死的,说死就死了。

那条路,人称官马大道。据说,李闯王的队伍曾走过。几百年后,仍是人来车往。可气的是,路偏偏从他田里通过,把方方正正的一块地割成两个三角形;尔后伸到渡口,折一道陡弯能到镇上。于是,路边的庄稼常常被践踏。他懊恼,骂那条路:怎不老死!

[甲],公家出钱,在渡口的上游修了座新桥,钢筋水泥的,宽而长。桥两端还没路,只用白石灰撒两道线表示路的位置,上面仍长着庄稼茬子,狗尾草,酸枣棵。但人们便都从那里走,为的是少绕一个弯,省几船钱。官马大道上,行人稀少了,渐渐长出了纤纤的草芽儿。他一看,好欢喜,心想,[乙];又想,[ 丙 ],不禁笑了。

那土路,好硬,如石,如铁。他有的是力气,十八斤重的钢镢,举起,带着风;落下,击火。每次,只刨掉薄薄一层土。他细端详,一层一层都重迭着人的足迹,车的辙痕,牲口的蹄印。再往下刨,一镢下去刨出了生锈的一块铁,他一看就认出,那是断了的犁铧,自语道:“唔,早年是田地。”又一镢下去一声脆响,刨破一个瓦罐。往里面一摸,全是铜钱,有外圆内方的,也有像裤衩的。钱上有字,却不认识。他寻思:“莫非八百年前这里不是路不是田,是村庄,[丁〕,就藏起来,想不到是给我准备的。”他又笑了,笑得舒心。

远远地,有人来,斜斜地上了官马大道,或许是外地的旅人,或许是走惯①的乡邻.他忙脱下布衫盖了陶罐,挥手高叫:“嗨,这是②,不能走;那边有③!”那人看他一眼,笑笑,折回,朝桥走去。他继续开垦那路,心 C 想:“这地明年种西瓜。离路远,不会丢,要发笔财呢!”

原野上,响着钢镢刨地的声音,沉重而有力。那条④,变成田了。

(l)从行文的相互照应看,甲处的语句应是()

A.为了便利群众 B.为了改善投资环境 C.几乎是突然间 D.出乎他意料的是

(2)根据上下文意,乙、丙处的语句应是()

A.乙:往后,再不糟蹋庄稼了丙:垦起来能多半亩地呢

B.乙:垦起来能多半亩地呢丙:往后,再不糟蹋庄稼了

C.乙:这路到底老死丙:往后,赶个集也近便了

D.乙:往后,赶个集也近便了丙:这路到底老死了

(3)根据全文主旨,丁处的语句应是()

A.住有人家,得了一罐不是正道来的钱,怕露馅

B.住有人家,省吃俭用积一罐钱,怕贼偷

C.住着个大财主,积攒了一罐钱,怕穷人抢

D.住着个大财主,是个守财奴,积攒了一罐钱

(4)根据提供的选项,为文中“”处分别选择恰当的词语(只写序号)。

选项: A 古路 B.死路 C.旧路 D.新路①_②_③_④_

(5)本文题为《古路》是有象征意义的。通观全文,它象征着我国农民千百年来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解题参考第(l)题,从行文的相互照应来看,甲处的语句应该是 C。因为 B 项“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在上下文中找不到有关内容; D 项“出乎他意料的是”也不妥,因为新桥新路的出现应该是他盼望中的事; A 项虽然也讲得通,但比较一般化,相比之下,C 项紧扣“他”的感觉和心理,与上文衔接得更紧。

第()题,根据上下文意,乙、丙处的语句应该是 A。因为与 A、B 两项相比,C、D 两项说赶集近便了不合“他”的心理:“他”懊恼的是别人赶集按近路,从他的田里经过,又怎么会为赶集近了而高兴呢?所以 C、D 应排除。A、B 两项在乙丙处插入的句子相反,B 项的顺序不合逻辑:应该是先为不糟蹋庄稼高兴,然后才想到垦起来能多半亩地呢。所以,正确答案应选 A。第(3)题,根据全文主旨,丁处的语句应是 B。因为“他”就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这样想,合乎“他”的心理。第(4)题,①处应选“旧路”(乡邻应是走惯了旧路),②处应选“死路”(“他”怕人家从这里走,说是死路,好让人家拐回去),③处应选“新路”,④处应选“古路”(这里是客观叙述,应与题目照应)。第(5)题,本文题为《古路》,它象征着我国农民千百年来走的是一条英勇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之路(注意“李闯王的队伍曾走过”这句话),是一条勤劳节俭但仍未摆脱贫困落后的路(注意挖出钱罐这个细节)。

16.阅读贾平凹的《丑石》,回答问题。

①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②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指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运。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③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④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喝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那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掉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⑤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③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⑤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幢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③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⑤“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②“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⑤“以丑为美?”

③“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也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四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⑤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第 1 段“它只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中的加点词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____,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丑石的 ____________

(2)第 2、3 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

①第 2 段中写它不能 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5 个字)

②第 3 段中写它不能 ___________(不超过 10 个字)

(3)第 5 段“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了的丑石了”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 _________ 的作用。

(4)第 6 段天文学家发现了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 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中画线的“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中的“伟大”在文中指的是 ___________(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不超过 15 个字)

解题参考第(l)题,“牛似的模样”是比喻。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丑石的丑陋。第(2)题,第 2 段写丑石不能垒山墙,压铺台阶,洗石磨。第 3 段写丑石不能刻字雕花,浣纱捶布。第(3)题,第 5 段“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了的丑石了”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总结上文的作用。第(4)题,第 6 段天文学家发现了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真实价值。第(5)题,最后一段中画线的“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中的“伟大”在文中指的是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给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③结果,这一切答案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主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④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⑤[甲 ]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 [1][2],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③[乙 ] 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①[丙 ]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量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 " 长期抗战”的力 ,[3],能屈能伸的力,[4],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③「丁 ]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想念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l)本文是一篇()

A.科学小品 B.叙事散文 C.托物言志的散文 D.写景抒情的散文

(2)文中 [1][2]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A.紧密坚硬 B.紧凑坚实 C.致密坚固 D.严密坚韧

(3)文中 [3]、[4]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A.有弹性有韧性 B.有柔性有韧性C.有柔性有刚性 D.有弹性有刚性

(4)“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一句应还原到文中的()处

A.甲 B.乙 C.丙 D.丁

(5)第 5 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说明机械力不如种子力量大。

B 介绍将头盖骨分开的巧妙方法。

C.说明植物种子具有可怕的力量。

D.赞扬植物种子力量的巨大。

(5)作者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A.赞扬种于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

B.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C.赞扬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D.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解题参考第(l)题让我们对本文的文体作出判断。它的中心不在于向读者传达科学知识,所以不是科学小品。同时它又不是以叙事为主,不是叙事散文;没有描写具体的景物,不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它集中写的是野草的生命力,同时通过野草的生命力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所以它应该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答案应该选 C。第(2)题选词填空,A 项中的“坚硬”用在文中显然不合适,所以 A 项可以排除。B 项中的“紧凑”用于头盖骨的结合,也不恰当,B 项也可排除。D 项中的“坚韧”也有明显的毛病。只有 C 项中的“致密”、“坚固”合乎上下文的需要,所以答案应该选动第(3)题也是选词填空,B 项中的“有柔性”与下文的“能屈能伸”不能搭配,可以排除。C 项不仅有同样的问题,而且“有刚性”与下文的“不达目的不止”之间的搭配也不太合适。D 项中的“有刚性”与 C 项的毛病相同。只有 A 项,“有弹性”、“有韧性”各自与下文搭配得比较完美。所以答案应该选 A。第(4)题,这句话应还原到乙处,因为“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这句话只能是对第⑤段中故事的评说,而不可能是对③段、①段的评说,也不可能插在这个故事之前(甲处)。第(5)题的四个选项对第 5 段内容的概括,A、B 两项没有考虑到这一段文字最后一句的总结,所以显然应该排除。C、D 两项的区别在于 C 项强调了“说明”,而 D 项强调了“赞扬”,本文不是一篇说明文,而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不是要客观地说明野草的生命力,而是要热情地赞颂野草的生命力。所以答案应该选 D。第(6)题的选项对本文主旨的概括,包含四个要点,一是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二是赞扬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三是表达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四是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前两个要点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缺一不可。由此来看,B、C 两项都可以排除。后两个要点中,第四点比第三点更深刻地说出了作者的立意、所以在 A、D 两项中,应该选 D。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打猎回来,沿着花园的林阴路行走,我的狗跑在我的前面。忽然,它缩短步伐,开始潜行,似乎在寻觅猎物。

我沿着林阴路望去,见有一只嘴部嫩黄、头生柔毛的小麻雀。它是从巢中掉下来的(因为风势很猛,正狂摇着路旁的桦树),立着不能动弹,失望地拍拍尚不丰满的羽翼。

我的狗慢慢走近它,当时,突然从身旁的树木上落下一只头毛灰黑的老麻雀,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惊惶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两次投向那齿牙发光的张大的口边。

它为 ___ 而来,用它自己的身体庇护自己的小雀儿……但它整个的小身躯为着恐怖而战栗了!它的音调哽咽而怪异。它虽恐怖失神,却还是愿意牺牲自己。

在它看来,这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但它不能因为危险,就高高地躲在树枝上……有一种比它的自卫本能更强的力,使它扑下身来。

[ 甲 ]

我的铁莱莎(狗名)呆呆地立住了,倒退了……显然也认识这一种力。

[ 乙 ]

我急忙唤回了这惊愕的狗,而且怀着敬意走开了。

[ 丙 ]

是啊!请勿见笑。我怀着敬意,对于那悲壮的小鸟,对于它那爱子的冲动。

[ 丁 ]

(1)下面的句子是原文中的一个自然段,其恰当的位置应在甲、乙、丙、丁的哪一处?

爱,我想比死或者比死的恐怖还要强烈,全靠这个,全靠爱,物类的生命才能团结和进步。

(2)通读全文,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反抗 B.战斗 C.救护 D.牺牲

(3)“有一种比它的自卫本能更强的力,使它扑下身来。”这种力是指()

A.必胜的信念 B.爱的力量 C.见义勇为的勇气 D.不怕牺牲的精神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 错的打“×”。

①第 2 自然段括号中的内容起补注作用,交代了小麻雀掉下来的原因。()

②“我怀着敬意”的原因,是小麻雀临危不惧的悲壮和老麻雀舍身救子的崇高。()

③老麻雀对铁莱莎发出“哀求的叫声”,她是在哀求铁莱莎:你要吃就吃掉我吧,别伤了我的孩子。()

④第(1)题列出的自然段中提到的“爱”,就是指老麻雀对小麻雀那种类型的爱。()

⑤文中在记叙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奋力拼搏的同时,进行了议论和抒情。()

(6)文中写老麻雀的献身行动,表达了作者的敬佩和赞颂之情。()

上一篇:苏教版五年级认识公顷下一篇:以礼物为题的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