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24-06-30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共8篇)

篇1: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国际上普遍的说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至50%,即标志这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超过50%即进入普及型.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于1973年提出的并广泛取得国际公认的观点.

作 者:徐萍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刊 名:辽宁经济英文刊名:LIAONING ECONOMY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篇2: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当前和到2020年这一重要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指针。《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则结合当前实际,对《决定》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部署和重点事项。近代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最大的经济问题,是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和家庭承包是关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次革命性实践,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坐标。以土地问题和农村其他问题为代表的三农问题依然在中国经济整体方面扮演者最重要的角色,当今拉动内需和增长方式转型的历史重任,也依然要在三农领域取得突破,才能算上有所成就。

促进农村消费是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和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偏重于投资和出口的问题,在农村更为明显。2006年,农村固定资本形成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5。3%,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5。8%,远低于城镇(分别为34。3%和21。6%)。生产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消费,投资与消费失衡最终会阻碍甚至破坏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目前工业生产产能过剩,就与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直接相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应努力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但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市场力量无法自发地改变分配关系,因而通过政府干预促进农村消费需求增长就成为必然选择。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市场。从边际消费倾向(1单位的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的比率)来看,收入越高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收入越低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我国最大的低收入人群与最大的国内市场在农村。从这个意义上讲,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从消费需求来看,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具有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出台多项惠农政策,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具有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的能力。此外,我国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出务工农民同城市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和改善生活的愿望,成为带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从投资需求来看,去年底中央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农村公共设施特别是改善环境卫生、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公路建设等的投资需求相当可观;大

量中小型企业植根于村镇,形成多种多样的产业集群,将有力地推进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再从长远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动形成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新市场。可见,现阶段扩大内需的空间主要在农村,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着力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全体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社会分工的深化与扩展首先取决于农业对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我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发挥农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为重要。我国经济建设实践表明,每当农业连续丰收,我国经济就能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连续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就与农业的多年增产分不开;而每当农业供给出现问题,整个经济发展就受影响,我们也不乏这方面的教训。现在我国的粮食供应还只是基本自给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粮食增收的潜在风险较大。因此,必须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在于农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就业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其中最大的课题之一。目前,需要从城乡两个方面保障农民工就业。对城镇来说,应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应尽量多使用农民工。对农村来说,应针对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采取多种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包括提高现代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并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加强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和就业能力。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党和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决策下,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这个问退一定能得到解决。

篇3: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城市化需要农畜产品的稳定供给

西部未来发展中,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区将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按照自治区先期规划, 三地主城区人口将由目前的390万人增加到460万人以上, 乌海、临河、集宁次中心城市城区人口由140万人增加到165万人左右, 培育15个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 城市人口将达到710万人。如果加上西部旗县城镇人口, 每个城镇平均增加1万人计算, 又将增加30万人, 届时, 自治区西部城镇人口将增加200万人以上。如此庞大的城镇人口需要大量的农副产品来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 肉、蛋、奶、蔬菜、粮食等农畜产品的需求不仅需要数量上的保证, 更需要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和不同季节的稳定供给, 这就需要农牧业基础的不断提升。

现实的状况是:西部尽管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 但城镇日常消费类农副产品还需要靠外部大量的供给, 蔬菜、蛋、肉等的综合自给率比较低。以往曾出现因天气寒冷导致短期内蔬菜供给短缺、蔬菜价格因南方、中原遭灾大幅度波动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蔬菜类农副产品的远程运输供给模式也不符合我国农副产品市场长期发展的趋势。中央针对保障城市供给曾提出“米袋子”的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的市长负责制, 这一要求的根本目的在于逐步消除单一的城镇农副产品大市场供给模式, 提高本地供给比重, 进而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的稳定。

我区西部既有自治区首府城市, 也有工业重镇、产业基地、逐步集聚化发展的重点园区, 保障城镇、园区充足的农副产品供给不仅需要物流体系、交通通道的建设, 更需要围绕城市消费需求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建设。西部各城市前几年也曾进行过相关建设, 如呼市、包头、临河周边均建设了面积较大的暖棚、温室, 但并没有改变本地供给比例偏小的格局,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这一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二、产业升级需要农牧业发展支撑

自治区西部沿黄经济区将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打造能源、装备制造和煤化工为主的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机械化工基地、以铝业为主的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基地、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基地, 还提出打造重要的北方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自治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牧业基地。

对于新形势下自治区产业升级而言, 逐步提高非煤产业比重还需要加大轻工业和围绕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后的新兴产业发展。其中针对全国城市化浪潮, 轻工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会。同时, 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 对日常生活中的加工食品需求会越来越高, 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

自治区西部有着非常丰富的农牧业资源, 已经形成了乳品、葵花、马铃薯、番茄、羊肉、羊绒等规模化生产的基础, 乳品、油料、马铃薯深加工、玉米深加工、绒毛深加工等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基础, 正在编制的规划也提出把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布置在和林格尔盛乐工业园区、东胜轻纺工业园区、乌兰察布察哈尔工业园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造全国领先的乳、绒、薯、番茄加工园区。西部七盟市除现有较好的农畜产品加工行业之外, 一些涉农的新兴行业也在逐步兴起, 如脱水蔬菜加工、甜高粱深加工、肉类养殖加工、饲料加工等等, 都具备成为重要产业的基础。从以往的发展历程分析, 这些行业的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 一是农牧业对相关产业的支撑不利, 产量、质量均不稳定, 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原料供给保障;二是产业中企业的发展状况不理想, 大部分企业都是完全靠自身由小到大地发展, 没有像已经发展起来的大中型农畜产品加工行业一样得到外部支持。

壮大农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 促进农畜产品加工园区企业扩量提质, 核心还是要靠当地农牧业的发展, 关键还是要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将农牧业作为西部经济整体中重要的领域, 从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选择等多个方面大力促进其发展。目前, 尤其需要将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如同现代装备业、现代服务业等同对待, 细致安排促进发展的行业、策略, 以此增强产业升级、园区发展的支持力量。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力发展农牧业

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大力度的调整, 客观上, 转变增长方式也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动的必然要求。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涵就是要促进民生的改善, 要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为目标,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提高百姓收入, 挖掘百姓提高生活水平的各种需求, 提高农牧民消费能力。我区在这个大背景下, 站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 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将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分析我区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 消除城乡差别, 全面提升农村牧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将成为重中之重。

就农牧业自身发展而言, 尽管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较快, 但惠及广大农牧民的现代农牧业生产方式进展十分缓慢。其中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农牧业比较收益下降后, 大量农牧业的骨干劳动力从农牧业中转移出去;各个地方也将农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转变为大型农牧业生产企业和农牧业龙头企业, 以龙头企业对农牧民的组织替代了农牧民的自我组织和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组织, 农民则开始朝着农业工人方向转变。从历史进程分析, 农牧民的存在具有现实中的必然性, 农牧业发展方式的现代化变革也在逐渐“破题”。按照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分工, 实现从良种、种植、生产资料供应、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只有基于规模化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发展, 农牧业才能真正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原料供给行业, 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业也才能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行业。这一趋势已经在乳品加工、马铃薯加工等领域从自发性发展到有组织引导的行业生产能力提升的过程所证实, 如果对未来西部经济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新的发展领域有所引导, 则可以少走弯路, 并形成农牧业与加工产业互为促进的“共赢”发展格局。而达成这一目标, 需要在大力推进西部经济区发展的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现代农牧业发展也好、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也好, 真正的落脚点是提高农牧民收入, 并保障农牧民在农牧业领域的收入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在以往农牧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历史阶段, 农牧民收入还可以通过外出务工等方式补充, 一俟城镇化进展趋于完成, 留在土地上的农牧民的收入将主要靠农牧业获得, 这是历史必然。如何让留在土地上的农牧民获得稳定的、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收入是现实中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必须思考的问题, 也是西部经济区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农牧业的进步

随着以城镇化为目标的人口迁移, 农村牧区的人口将大幅度减少。从现实情况看, 经过近15年的生态移民、产业移民、教育资源调整导致的移民、学龄青年上学和近些年西部农村牧区的城镇化移民已经将大批中青年农牧民转移到城镇, 农牧区留守人员大部分为中老年和妇女、儿童, 回流的人员也大部分为在外就业压力较大的中年, 这种状况在西部盟市更为普遍。

农牧民大部分外迁为农牧业现代化调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也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相应的支撑。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还不能将农村牧区大部分通过转移合并、撤销, 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是自治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西部城镇化的过程不会仅仅通过吸纳西部农牧民来完成, 至少要在自治区范围内吸纳各盟市的人口, 这也是西部经济区建设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新形势下自治区减轻不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沿黄呼包银经济带的建设, 也必将会使自治区西部包括乌海、临河等城市逐步成为吸引人才流入的“洼地”。没有收入的提高很难吸引高水平的劳动者, 所以西部城镇发展必将会带来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客观上存在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的因素。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会提高社会公平水平, 但并不能消除城乡差距, 因为真正的差距存在于市场化的部分, 在于农牧民对就业、产业、消费选择权大小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消除还得靠农村牧区能够提供给农牧民多少发展机会和多大发展空间决定。就调整后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布局而言, 增加农牧民发展机会、扩大农牧民发展空间的根本还是农牧业的大力发展。

西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人口重点迁移区域人口密度较低, 迁移后余下的广大农牧民的居住、生产在空间上将更为分散, 保障留守在农村牧区的农牧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涉及社会、经济、公益、政策等多方面, 仅仅靠农牧民、靠龙头企业解决不了, 需要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对结构调整后农牧业的发展进行细致规划和合理调控, 而这种大转变中的安排需要政府投入的精力花费的时间会更大, 所以必须在思想意识上对农牧业有足够的重视。

篇4: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运输商品成本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 发展低碳经济

1.1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2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因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不恰当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严重的恶性影响。人们开始寻找更健康、更节约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于是“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引导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1.3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2. 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

2.1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2.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生态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特征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基础。由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隐蔽性,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新的发展目标下,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时间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顾及长远利益;在空间上,既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兼顾整体利益。因此,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地尽其用,城市群各种经济活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利用。城市群扩展的形式通常有圈层扩展、轴向扩展和位移扩展等形式,很难说哪种扩展形态是最好的,关键是能否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在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关系。

2.3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本人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2.4以建筑节能为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建筑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提倡适度的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不是一般的商品消费,是对有限的空间资源的消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大部分资源的利用、废物和污染的产生,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非城市所致,其责任应由具体的工业和商业、工业企业(或公司)、高消費生活方式的中高收入群体来承担”,高收入家庭常常拥有2—3辆小汽车,它们消耗的资源最多,通常比住在城内的同等收入家庭消耗的资源多得多。所以,要实现城市群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小户型标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许多发达国家住房面积都低于我国。瑞典、德国、日本的平均住宅面积,在1978—1980年最大,其中瑞典115平方米、德国103平方米、日本94平方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房的面积反而逐步降低。现阶段,我国住房户型偏大,这与我国国情是不相容的。二是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特别是占建筑总量30%,能耗70%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家庭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适度装修,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等,推动家庭节能减碳。

结束语

总之,随着中国低碳经济建设的进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已经逐渐转向高效率低排放技术的转让和创新。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改善根本的动力。因此,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篇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和谐是指构成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或因素相互配合维持事物处于正常活动的状态, 和谐的对立面是冲突乃至解体。从区域经济学原理上看, 和谐社会就是要求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 区域差距适度, 区际关系良好, 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

1. 殷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一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和谐社会”, 绝不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穷二白”的“和谐社会”, 而应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殷实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的标准之一, 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满足这些需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关键靠发展, 贫困落后是产生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尽快摆脱生产力落后的局面,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保证, 也才会对社会和谐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到相对殷实的程度,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合理需求的满足就缺乏物质基础, 公平和效率的实现就缺乏牢固的经济支撑, 社会和谐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也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区域角度看, 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一方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应是全国范围的“和谐”发展, 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根本特征。这种本质决定了我国各地区之间要有一个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 其差距不能过大, 更不能搞两极分化。过大的区域差距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消费过度与不足的重要原因, 会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难度, 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 往往会产生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 导致混乱、不满及社会公益服务的恶化, 从而引起社会动荡, 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不仅和谐社会的实现无从谈起, 而且前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也会遭到极大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既是经济问题, 也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 撇开区域问题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同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和谐一样,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由于受到自然禀赋、人口素质、历史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

1. 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扩大。

1988年, 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之比为1.41:1:1.11, 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39:1:0.87;2000年, 这一比例分别变成1.49:1:1.06、1.47:1:0.77。2005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区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的2倍还多。

2. GDP比重和人均DGP比重差距持续扩大。

1980年,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我国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 到2002年, 占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 其中, 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 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 1980年, 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53、1.92倍, 到2002年分别扩大到2.03和2.59倍。以上说明, 无论是经济总量GDP还是人均GDP,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都扩大了。

3. 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

有研究指出, 1999年, 除宁夏外, 西部其余11省市区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均在20位以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从总体上看, 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电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仍较东部地区落后, 投资硬件环境尚有差距。

4. 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对外出口商品多为高新技术产品, 东部地区显然具有明显优势, 加上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力的绝对优势, 在发生贸易摩擦、初级产品出口面临困难的情况下, 东部地区的应变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据预测, 2008年, 在外贸出口方面,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及对策思考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指导作用。

党和国家政府应对区域经济进行统筹规划,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给予具体的指导或扶植, 加强引导和调节。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 利用本身资源优势、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投资、利用外资、开放程度、计划、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 使中西部文化摆脱独立性、封闭性、凝固性, 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 相互配合。

2. 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

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并以自己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和帮助中、西部的发展, 如多向国家缴纳税收从而减轻中、西部的税务负担;向中西部提供教育资金技术上的援助等等。这既是服从“东部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后, 要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局”的需要, 也是保证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3. 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 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奋起直追。

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 奋起直追, 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区域经济, 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发挥;要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 使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在对整体经济提供长期基础性支持的同时, 获得自身发展, 并从市场要求出发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尽快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创造外部环境条件;要制定吸引、稳定人才的合理机制, 遏制“孔雀东南飞”势头, 提高知识分子的福利待遇, 进行科技人才的定向培养, 提高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等等。

4. 东、中、西部实行区域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全国各地区要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和意识, 削弱甚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保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畅通, 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配置, 使东部地区先进生产要素 (如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顺利流入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则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原材料等,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加强东中西部的合作和交流, 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 使东中西部在相互协作基础上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殷实的经济基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面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的不协调局面, 各方面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大力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区域经济基础:政府要加强协调与指导作用;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 自力更生, 奋起直追;东、中、西部要实行区域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梦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 《理论动态》第1628期

[2]肖玉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现状和对策》, 《唯实》2004年第6期

[3]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 经济日报社2000年版

篇6: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代,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临着生源急剧下降、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和办学质量堪忧的困境,面对这些挑战本文分别从提高生源数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三大方面详细论述了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后大众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师资队伍;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高等教育“三阶段”理论,他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作为划分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重要指标,他指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化。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化阶段。”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施大规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攀升,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于2002年达到15%,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时代,发展到现在,2014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7.5%,部分发达地区已经高达6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后大众化时代,所谓后大众化时代,不单单是指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更标志着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其功能结构的深刻变化。从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后大众化是在基于提倡发展终身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后大众化时代更加强调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来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我国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构。然而,就其起源来说,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最早是在建国初期以业余高等教育和函授高等教育的形式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我国特殊的国情,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招生名额有限,普通高校不能满足社会对大量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出现了许多由政府主导的业余和函授高等教育,为当时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又创设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发展至今,我国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要包括高等函授、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几种形式。就其本质而言,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就培养对象来说主要以在职人员为主,就培养层次方面来说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就学习形式而言是以业余学习为主。

二、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临的困惑

(一)生源急剧下降

学生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由于重新恢复了高考制度,许多喜欢读书学习的学生迫切地希望能够进入大学学习,但受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条件的限制,许多学生被挡在了高等教育的大门之外,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恰恰解决了这一困境,为不少学生提供了重新学习的机会,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受到许多学生的追捧,招生情况比较乐观。但是,自从高校扩招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到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中进行学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招生情况一年比一年差,甚至有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某些专业出现了零学生报名的尴尬局面。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教育质量的水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也是如此。然而,由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就会更高。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师生比方面,2012年至2014年逐年减少,从2012年的11%降到了8.1%,而与此同时,普通高等教育的师生比却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17.23%增加到了17.57%,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普通高校师生比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教职工数量逐年减少,从2012年的65,612人减少到2014年的52,921人,在专任教师所占整个教职工总数的比例方面,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也逐年减少,从2012年的60%减少到2014年的59.5%,而同期,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却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2,254,372人增加到了2,335,723人,其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却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63.88%增加到2014年的65.69%,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质量堪忧

质量是检验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建构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背景的影响之下,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一般都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文凭,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放宽了对学生的要求,缺乏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许多高校甚至为了避免学生流失,在对学生的授课、考试和评价方面降低了要求,甚至有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向学生承诺只要交学费就能顺利毕业,质量保障体系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投入不足,许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采取“自给自足”的运作模式,高校随意扣留本该拨给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款项,特别是在后大众化时期,生源数量减少,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收入急剧下滑,在支付完教师工资和上交学校部分利益之后已经所剩无几,对改善其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能力不足,大大降低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质量。

三、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途径

(一)提高生源数量

由于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烈冲击,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危机,要提高其生源数量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招生的宣传力度,各个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宣传,把它的地位和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地位同等对待,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相关的招生政策、法律法规、办学形式、办学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宣传,让学生对其有深入了解,同时教育部门还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宣传,开展网络实时咨询,及时更新招生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外教育部门还要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第一现场进行招生,如各个企事业单位、工厂或农村进行招生工作的宣传,力求做到最大程度的宣传;其次,对招考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考制度长期模仿普通高校的招考制度,在招考制度的制定中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育对象的特点,他们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是来源于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因此,普通的侧重于文化知识考核的招生制度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使他们报考的兴趣不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政策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方面的考察,应该采取国家统一命题和高校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既满足学生的特点也符合社会对相应的人才类型的需求。最后,要采取多元化的招生渠道,可以采取与政府、企业进行合作招生,或者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工作外包出去,让第三方组织进行招生工作,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数量。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劣是衡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职工总数方面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师生比逐年降低,以2014年为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师生比只有8.10%,而普通高校的师生比高达17.51%,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要加大对教职工的聘任,从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两方面来增加教职工总数,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师生比扩大到合适的比例,在兼职教师方面,应该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聘任,兼职教师作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院校应该从兼职教师的选聘、管理、培训、考核方面来加强兼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职工总数在不减少的前提下逐年稳步增长;在专任教师方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任教师数也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有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为了减少开资就减少专任教师的数量,院校应该加大专任教师的数量,教育部提出普通高校的专任教师比要达到70%,然而到2014年普通高校的专任教师比才达到65.69%,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师生比还不足60%,仅59.59%。院校在注重提高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专任教师的专业化,学者殷晓峰指出教师的专业化包括: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培训、专业发展、专业自主、专业组织六大方面,成人高等院校应该从上述六个方面来加强专任教师的专业化,除此之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要减少教师的流动性,在增加对教师物质激励留住教师的情况下注重用情感留人,以保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师数量的稳定。

(三)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要加强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质量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第一,要转变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已经逐步从学历补偿教育向非学历教育或闲暇教育转变,另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意识,摆脱经济效益的束缚,要重视对学生的全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把目光放在经济利益上面;第二,加大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投入,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经费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办学得来的,高校对其投入少之甚少,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收益已经在逐年递减,政府和高校应该认识到此问题从而加大对其投入,以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能够改善其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第三,建立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内部质量保障主要是针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自身而言,在学生入学后给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记录,同时也要记录学生取得的相关技能资格证书或能够突出其学习效果的资料证明,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单单地采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统一考试的方式,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价,此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督导,避免有些教师为应付学生草草结课,对教师进行全方面的考评,适时淘汰一些不称职的教师;外部质量保障是指在对其办学效果的质量考核上,强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指标,由社会和专业评价机构进行考量,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院校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际的职业操作能力是否受到社会的认可等反馈信息进行综合考察,最终作为其改善教学工作提高其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林.成人高等教育探索与改革[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晓玲.后大众化时代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

[3]陈联.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J].高教探索,2011(1).

[4]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8(12).

[5]康曙光.终身教育的职业发展内涵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2).

[6]陈艳杰.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6).

[7]冒荣,宗晓华.合作博弈与区域集群——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8]李红,张宏伟.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5(10).

[9]陈伙金,黄鸿鸿.新时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困境与转型路径[J].东南学术,2014(5).

[10]梁明伟.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氛围构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篇7: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瓶颈。

“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已遍布美国的大街小巷, 世界各地到处充满了带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商品的加工厂……这些字眼我们在电视上、报纸上、互联网上以及其他各种媒体上几乎每天都可看到、听到。不错, 我国已成为各种商品出口的世界级大国, 就象他们所说的我国已成为世界商品的加工厂。但我国却还不是世界级的经济强国, 经济实力还不十分强大。在出口贸易中, 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 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 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 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 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 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 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 60%以上需要进口。我们再看一下后面的案例:我国出口到欧美市场的DVD, 零售价约23美元。成本中:需支付材料价10美元, 需要购买国外技术专利费需12美元。具体包括3C (飞利浦、索尼、先锋) 核心技术专利3.5美元;6C (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 生产专利许可费4美元;汤姆逊、杜比等公司其他技术专利费 (如MG、MP3) 4.5美元。从上例可以看出, 如果生产DVD的技术专利全是我们自己的, 每生产销售一台DVD我国就可从中获取13美元的利润, 利润率高达56.5%左右。而现在我国每生产一台DVD仅能获得1美元的利润, 利润率仅为4%, 却要拿出12美元去买外国的技术专利, 让外国拿走了产品生产利润的52.5%, 我们仅赚取了利润的极小一部分, 等于是我们给别人做“嫁衣”。这即是说自主创新的技术专利现在成为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正如胡锦涛书记报告指出的那样, 积极开展发明创造, 走自主创新的新型产业的发展道路, 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自主创新释义

创新、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经济界、科技界和政策研究者的热门话题。创新按照《汉语大辞典》解释是:“创立或造新”其英文翻译是Innovate和Innovation。根据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 其涵义有二:引入新东西或新概念 (tointroducesomethingofsacifnew) 和革新 (tomakechanges) , 与其相关的词有创造、发明、发现、革新、创始等。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创新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创新,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也就是说,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体系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新产品;引进新技术, 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1]。从其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 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理论创新和组织创新。所谓自主创新是在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靠自己独立研发而完成的发明创造, 是自己完全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某个国家在某个行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水平直接确定该国在该行业领域的地位。自主创新水平偏低的国家通常受制于自主创新水平较高国家。因其无这方面独立的知识产权, 要想从事这方面的生产经营, 只得花重金购买自主创新水平高、在本行业拥有领导地位的国家的技术专利, 把大量的利润拱手让人。正如我国俗语所讲:“出力者不挣钱, 挣钱者不出力”, 当然这个力主要是指体力。可以说, 自主创新水平是现阶段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竞争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

三、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主创新水平低、转化为生产力比率小

目前我国产业规模虽然迅速扩大, 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 但就如前面所述, 产业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正如《纽约时报》评论说:看上去中国好象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更大的回报, 但实际上真正的利润还是被美国等外国公司拿走了。2005年我国对美贸易1141.7亿美元的顺差中, 91%是对美加工贸易, 即1, 000亿美元左右, 而加工贸易中, 我国只赚了很少的一点加工费, 大头都落入美国企业口袋中。[2]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致, 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自主创新水平低、自主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低。

(一) 自主创新水平低。

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 在人们的心目中, 崇拜权威, 遵循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人追求平稳淡然,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只走前人走过的路, 不敢也不想改变原有的商品、产品, 因循守旧, 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较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自主创新论文数量仅占世界总数的1.54%;基础研究在国际上排名为第15名左右, 在技术创新方面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我国技术专利贡献率更低, 不足世界总数的0.1%, 大量技术仍需引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位世界第七, 而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则排位世界第二十八;我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总人数均列世界前四位, 而我国科学研究与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却分别为第二十三位和第二十一位。我国生产的许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其核心部件都是引用国外的技术专利。如方正君逸M 500系列的核心产品则标明是“具有双核心处理能力的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的商用机”, 英特尔、奔腾均是国外的技术专利。摩托车、高级轿车的生产中这种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更有甚者, 有些系列产品用的是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 却在广告中声称是采用国外高新技术……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尤其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水平偏低, 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 自主创新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低。

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较小,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高。据统计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和应用的比例只占20%~25%。据专家统计, 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七五”期间为30.4%, “八五”期间为35.5%, “十五”期间仍不超过45%;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3.36%, 法国达73.62%, 美国则为47.75%。目前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率已高达70%~80%。自主创新的技术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缓慢、渠道不畅使它们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偏低, 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这已成为影响我国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影响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瓶颈。

(三) 自主创新对我国产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自主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产业生存发展。自主创新水平高, 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高的行业, 我国的产业生存发展的势头就好。产业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该行业的产业发展就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水稻育种生产领域, 我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该行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我国制订。这要得益于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 其在世界上率先培养成功了杂交稻和单产达12, 000kg/h㎡左右的超级杂交稻。国外要想进行杂交稻和超级杂交水稻的生产, 就必须购买我国的技术专利。又如:最近我国自主创新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从豆粕中提取纤维、从椰子中提取纤维技术都居同行业中世界先进水平, 国外要进行这些产业的产品生产, 也必须购买我们的技术专利, 遵从我们制定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 在自主创新水平低、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低的行业, 我国的产业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处处受制于人, 利润低, 经济效益不高, 难有长足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进行自主创新, 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 就只能食别人的饭渣, 长此以往, 我们生产销售的产品越多给别人创造的利润就越多, 我们跟别人的差距就越大, 该产业的生存发展就越难, 我们的经济实力就距别人越远。

四、对策措施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水平是决定该国经济实力、决定该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如何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 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能达到世界中上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是当前理论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此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 改革教育理念, 从中小学做起, 全面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 积极实验和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创新素质实质上就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升华和最高体现, 具体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 创新人格。包括创新性的性格和创新性的活动倾向。具有创新性格的人特征如下: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具有冒险精神;具有较高的自信心;感情丰富, 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 (2) 创新思维。指具有创新特质的思维, 如给出新概念、作出新判断、提出新假设、新方法、新理论。 (3)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一种理性的意识, 反映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认识水平和自觉主动水平 (4) 创新品德。指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 (5) 创新美感。指诱发创新活动的美感 (6) 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应用系统所构成的网络系统。这种国家创新体系要能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 要能发挥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合理作用, 还要注意和国际接轨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国家创新体系, 才能提高我国自主创新水平、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解决产业生存发展的问题、实现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摘要:自主创新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偏低且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更小, 只有全面开展创新教育, 着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才能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 切实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关键词:自主创新,创新素质,国家新体系

参考文献

[1].聂向山.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教育与创新素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18

[2].聂向山.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教育与创新素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26

篇8:高素质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

1.教育职能的本身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这三个要素。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的内容应当让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而选择内容时,离不开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种种成长条件的深刻洞悉。一位教师如果能够了解别人,同时他也必然是一个了解科学、艺术、伦理和整个文化发展的概貌,并对所教学科有系统了解和研究的人。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这三者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教学过程才会生动展开。这三者中教师是关键因素,他是教学的承担者,是教学的中枢。一方面,教学是科学的,它受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内在特点和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是艺术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2.培养新世纪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要增强国力,迎接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这些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和人才资源的竞争。而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一项战略任务。

3.保证教育全面开展需要高素质教师

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时,必须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身心多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而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的教育,不能仅强调学生考试的能力,或者只注重学生的应试水平,必须改变那种以智力培养为唯一追求,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观念。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在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外,还必须改革一切不适合于开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教材及教育教学评价模式,而其中对学生素质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

4.落实素质教育目标需要高素质教师

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教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自身思想品德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贫乏、有心理缺陷的教师,能够培养出思想品德高尚、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心理健全的学生来。据全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至少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不少教师也还缺乏市场经济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合作协调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抗拒挫折的能力等。这就必然要影响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

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策略

1.坚持在实践中自主建构、自塑自律,加强伦理道德修养

基于伦理道德因素在塑造有智慧人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每一位教师必须加强伦理道德修养,它包括着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与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伦理道德。它涉及教师的思想、理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等,所有这些都会对外部世界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德高才能为师,但教师的这些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依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自主建构才能获得的。自主建构是在确立一个理想的前提下自我设计、自我筹划与创设自我的实践活动。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是他的知性与德性不断建构与生成的过程,归根到底是自组织、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就要求他们要十分重视自塑、自律;特别是道德行为上的自律,更是重中之重。

2.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

提升教师的素质,不仅要提升认识,更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状态。作为一个职业工作者,教师对于教师职业内在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整体智慧水平。师爱是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情感智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缺少这样一种情感,即使有再深的理性认识,教育的高素质也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由此看来,对教育的责任感,对学生的责任与关爱是构成教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

3.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师的学历达标之后,教师从业素质中最缺的可能已不再是专业知识,而是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尚无清醒、紧迫的认识,认为理论、观念的东西“太虚”了。其实非也!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今天,优秀学校与一般学校,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主要差别就在这里。

4.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具有精湛的业务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

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提高综合学养。提高教师素质与教师终身学习、终身进取密切相关,教师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书本的学习,也包括实践中的学习,经验中的学习,以及向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学习等。教师个体素质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来积累,需要在综合学、养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来提升。另外,只有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师的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不断地生成新的素质。

(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许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中专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很有必要让他们多到现场参加锻炼,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

(3)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网络文化的形成,对加强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

5.在解放教育中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就必须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即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开放性启动教师的解放教育。这种解放教育所要求于教师的是通过终身学习而学会并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包括:

(1)学会如何学习

教师要懂得应该获取什么信息、从何处去获取这些信息,同时知道怎样运用这些信息去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各种信息蜂拥而来的情况下,教师是否具有选择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更是至关重要,他甚至是教师职业生涯能否持续下去的前提。

(2)学会独立自主

如果教师要叫别人学会独立思考,首先自己就必须能够独立思考。选择了当教师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同扼杀教师独立判断的清规戒律作斗争。因此,教师要学会行使自己的专业自主权,如教材教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作业的评估等,同时参与学校的管理。只有当教师充分发展起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时,才能真正得到解放和自由,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3)学会革新创造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革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自己也必须先具备这样的意识和精神。因为,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不是由外在决定的,而是来自于内部,来自于教师每日每时都在从事着的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当教师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具有提出创造性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的能力时,他才是具有了个体的创造性品质。

(4)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生认识他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21世纪的教育更强调对全球合作精神的承诺,强调团队精神,这便要求教师自身要具有这一品质。此外,教师个体在与其他教师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时时以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学生带来影响。

上一篇:李贺的诗歌特点是什么下一篇:职场礼仪与职场形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