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

2024-04-29

关于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精选6篇)

篇1:关于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

积木与教育

一、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社会技能学习:借助积木开展各式各样的角色游戏,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学习,也适用家长和老师教导孩子学习各种社会技能。

分享与合作:当孩子在一起建构,你给我递积木,我帮你想办法的时候,领导、分享、合作、协商这些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2.自我表达:积木一种绝佳的独立游戏,给予孩子一个完全的“自我创作”空间,在这里孩子是积木世界的主人,可以尽情地思考、想像,自由地表达、创造自我。

3.建立自信:当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孩子会为自己的智慧、成功和能力而感到骄傲,从而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自信是孩子们面对世界的心理能量。在积木游戏中他们正积攒着这种对未来生活非常重要的能量。

4.爱文化、爱国家:使用特别设计的积木建构出极富表现力的各种代表性建筑和场景,家长和老师在建构游戏过程中向孩子讲述相关的历史人物背景知识,既生动有趣又寓教于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自然会养成多提问、多思考的习惯,也培养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

1.发展认知:孩子通过建构积木,把日常所见所学再现出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这个过程梳理、丰富了孩子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促进了他们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学习观察:在使用积木进行拼搭之前就要先进行观察、比较、概括出事物的,然后再搭建出来。在这一系列的过程里,观察力就一点一点得到锻炼和培养了。

3.系统思维:玩积木是一个反复拼搭和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这得既看大又顾小的理念将帮助他日后更系统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4.空间概念:良好的空间概念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孩子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认识到各种形状和空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三维想像模型。

制订计划的能力:在进行积木建构时,不同积木的拼搭顺序,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搭配,都需要有预先的计划,这些对于孩子的构思、预见、规则等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一、基本技能

1.平放:将积木凸口面朝上,凹口面朝下摆放,称为“平放”。

2.平铺:将若干积木按照一定规律平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称为“平铺”。

3.拼合:拼合是指将若干积木水平放在同一平面上并组合成另一个规则的几何形体。例如,两块正方形积木可以拼合成一个长方形。

4.拼搭:根据积木的凸凹口进行不同积木块之间的连接称为“拼搭”。拼搭是积木建构的基础,也是积木建构最重要的技能。

5.错位:拼搭时两块积木在相互接触的一面同时出现各自的凸口或凹口未被另一块积木完全对接的方式称为“错位”。

二、进阶技能

1.加宽:使用积木在建构物左右进行连接使整体呈现宽度上的增加称为“加宽”。加长:在积木一端使用相同高度的积木进行面与面的连接使整体呈现长度上的增加称为“加长”。

2.拼图:将若干积木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拼合形成不规则图形或特定的图案称为“拼图”。对称:对称是指两块或以上积木之间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一一对应。

3.围合:围合是指将若干积木进行连接,使空间呈现出范围。

规则围合:以规则图形为目的图形进行的围合称之为“规则围合”,如:方形等。非规则围合:以不规则图形为目的图形进行的围合称之为“非规则围合”如:心形等。4.填满:在围合范围内进行均匀平放将围合范围填充至饱和称为“填满”。5.叠高:叠高是将若干积木向上连续拼搭。

规则叠高:用若干相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完全吻合地、连续地叠高,称为规则叠高。非规则叠高:在进行叠高的过程中使用不同形状积木或出现错位叠高,称为非规则叠高。6.延伸:是指在建构物内部或外部使用积木进行拼搭使之在范围上呈现向内收缩或向外拓展的趋势。

7.交叉:由方向不同的若干积木互相穿过,相互间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且无面与面的接触称为“交叉”。例如:立交桥

8.收拢:是指在建构物基础上使用错位拼搭使其顶部或底部逐步呈现封闭趋势的过程,例好:金字塔

三、组合建构

1.阶梯建构:使用若干积木进行非规则叠高形成连续的,呈现不同高度的建构物的方法称为“阶梯建构”。

2.砖墙建构:使用若干积木进行间隔交叉排列的错位拼搭,从外观上形成无通缝砖墙形状建构物的方法称为“砖墙建构”。

3.圆形建构:圆形建构是指积木建构中较特殊的一种,一般通过特殊颗粒来实现,可直接使用圆形积木或将两个半圆形积木进行拼合,也可使用弧形积木与其他形状的积木拼合实现。

篇2: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经验

一、在游戏中构建幼儿数学经验的认识和实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 源源不断地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 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古往今来的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已证明游戏对于数学教育具有极大的价值。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玩中学, 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又可以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自然建构数学经验。来看一个扑克牌游戏的实践案例:

扑克牌上的数字、图案、颜色是幼儿熟悉且感兴趣的;作为一种游戏材料, 扑克牌还具有易获取、易操作、多用途等特点。我们设计了系列“牌牌乐”游戏:将两副扑克牌 (1~10) 放到益智区中, 巧妙设计游戏情景和规则, 让幼儿在多种玩牌游戏中, 充分地观察、交流、比较、统计等, 自主建构不同的数学经验。

游戏一:我的朋友在哪里 (中班:找相同)

小朋友们将两副牌打乱, 按照参与游戏的人数分成相等的份数, 然后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随意出牌, 如方块5, 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的手中迅速找出另一张方块5, 将找出的“方块5”放一起, 做“好朋友”, 第二个小朋友继续随意出牌……以此类推, 看哪个小朋友手里的牌最先全部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游戏二:谁比谁大? (中班:比大小)

将一副牌随意打乱平均分成两份, 两个小朋友同时各出一张牌, 比较两张牌面的数字大小, 并记录在记录板上, 最后统计哪个小朋友赢的次数多。

游戏三:大家来排队 (大班:数的递增)

这个游戏越多人玩越好, 按照参与游戏的人数决定用一副牌还是两副牌。如5个人游戏只需用一副牌, 将整副牌分成均匀的5份, 每人一份, 石头剪刀布决定第一个出牌的小朋友。第一个出牌的小朋友出手中数字最小的牌, 下一个小朋友只能出比前一张牌数字大1的牌, 以此类推, 直到出到数字10, 再由下一个小朋友出自己手里数字最小的牌, 以此类推, 将手里的牌先出完者胜。

二、在游戏中构建幼儿数学经验的策略和思考

教师基于幼儿已有的经验, 有目的地创设游戏环境、丰富游戏内容、选择游戏材料、建立游戏规则, 让幼儿置身富有游戏乐趣和学习意义的情境中, 自觉地运用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去解释、描述一些游戏现象, 将有利于幼儿建构“自己的数的概念”及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意识”。基于以上实践和认识, 试提出以下策略和思考:

1. 游戏材料要有层次性和引导性

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 是幼儿建构数学经验的载体。游戏材料也是数学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物化。因此, 在材料投放时, 教师要对本班幼儿的近期培养目标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并能据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能引发幼儿操作兴趣, 有适度的难度挑战, 能引导幼儿递进性操作、深入思考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应突出“低结构”“趣味性”“可变性”“创新性”与“适宜性”, 材料投放要注意分类投放、难度递增、适量投放与融通开放。

例如大班“美食街”中的各类材料:首先提供“美食分类盒”“美食价目表”“1元~10元的货币”, 引导幼儿将美食街中的食物根据价格、品种分类摆放;其次, 提供“点菜单”, 引导幼儿数一数、算一算、记一记有几个客人, 点了几种食物, 再根据“点菜单”有顺序地为顾客服务;再次, 提供“美食制作流程图”“美食制作工艺图”, 引导幼儿看图制作, 如三角形的三明治、圆形的汉堡、圆锥形的蛋筒冰激凌、长短不一的面条等;最后, 提供“结账单”, 在用餐完毕后能计算、并收付“钱币”, 埋单结账。在这一系列活动中, 幼儿经历了“点数”“分类”“运算”“统计”等过程, 调动了以往的生活经验, 并结合前期活动中有关的数学知识, 实现了从数学知识到数学能力的迁移。

2. 游戏规则要有秩序性和情境性

幼儿只有在有规则的游戏中才能将游戏主题延伸, 同时也能发现和领悟到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教师要善于将数学活动的目的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利于幼儿数学经验建构的规则应该包含:游戏方式的规则、使用材料的规则、语言表述的规则等。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 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 应该引导幼儿理解规则、认同规则, 并自觉遵守规则。

例如大班“小医院”游戏, 规则中渗透了“规律排列”:将小医院分为挂号室、诊断室、注射室、药房 (药品根据颜色、图形、色彩三个维度分类, 并贴好价格标签) 、结算处五个科室。看病的流程设计, 既保障了游戏的有序性、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也让孩子间接体验了生活, 感受到了规则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3. 游戏主题要有问题性和互动性

利于幼儿数学经验建构的游戏主题, 应该充满挑战和无限想象, 并能刺激和引发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还能使幼儿与游戏伙伴交流分享, 与游戏材料对话互动。因此, 选择富有问题性、互动性并呈现阶梯状发展的游戏主题, 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并保持幼儿的游戏热情。在问题情境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 引导幼儿深入游戏, 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让幼儿感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并产生强烈的游戏愿望。

例如中班益智区的拼图游戏:新的拼图经过一次一次的游戏, 东一块西一块弄乱了, 教师提出问题:怎么办?幼儿讨论提出, 用印章、彩笔、纸盒等为不同的拼图做“分类标记”“分类盒”。教师鼓励幼儿用各自喜爱的方式, 先为拼图分类、再制作有趣的标记, 激发了幼儿新的探究欲望, 也满足了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4. 游戏的空间要有开放性和暗示性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 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幼儿自由、随便地玩耍,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教师应善于把教学目的隐藏在游戏中, 同时顺应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及时且适当的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促使游戏顺利进行。

例如中班美工游戏区, 教师可提供各种厚薄、色彩、形状、大小的纸张, 提供多种花纹、图案, 让幼儿感受和模仿, 并暗示幼儿进行推理, 按照规律制作“相框”“贺卡”“果盘”等, 并尝试创造出新的排列装饰方法等。

篇3:关于建构游戏价值的分析

一、建构游戏的界定

建构游戏材料具有规则性、操作性和灵活性。以常见的积木为例,它有着固定的规格,且便于进行堆积、排列、组合等操作,可以构建出各式各样的作品,而不像玩具车、洋娃娃这类材料用途固定。建构游戏中的“建构”分别蕴含在物品建构、认知建构、社会建构这三个过程中。物品建构,即可见的建构行为,如用积木搭建房屋;认知建构,即物品建构时的心理支持和结果,如对即将搭建的积木结构作出计划,以及在搭建完成后获得的心理满足;社会建构,即站在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建构游戏的效能,可理解为以材料建构为中介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其质量。人的社会化过程本质上是人际关系的终生建构过程。

基于建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过程的特点,可以将建构游戏定义为,个体通过有意识地堆积、拼插、排列、组合建构材料,并伴随或主动进行各种认知建构,以获得感性经验和心理满足,逐步实现社会建构的游戏。

二、建构游戏的一般价值

儿童游戏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同样,建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上,较之主导社会认知的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对儿童关于客体认知发展的作用较大。例如,儿童通过反复观察与接触积木,能积累大量关于积木的形状、质量、颜色等感性经验,这有利于儿童今后将这些经验迁移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为概念的形成和语言文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物与物的联系(即积木与积木的联系)也将逐渐展现在儿童面前。因此,通过积木游戏,儿童可以获得力、平衡、数概念等早期朴素的科学经验,为将来的认知学习作好某些铺垫。此外,还有研究显示,积木游戏与儿童的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之,在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上,尤其是影响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上,建构游戏有着巨大的能量。

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上,人们很容易认为角色游戏有比建构游戏更大的力量,因为角色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游戏,儿童可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来内化社会规则和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但实际上建构游戏同样存在让幼儿获得社会性发展的机会。有研究显示,在积木数量充足的情况下,儿童在积木区很少出现攻击行为。在遭遇问题时,儿童会和同伴一起协商解决。在搭建较为复杂的结构时,儿童常常需要与同伴合作。那些社会能力较强的儿童与社会能力较弱的儿童在同一组进行游戏时,社会能力较弱的儿童将有更多的机会通过观察与实践获得社会性发展。因此,建构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

三、建构游戏的独特价值

一方面,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有着游戏的一般价值,可以各有侧重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另一方面,建构游戏因其材料和活动过程的特殊性,有着其他游戏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价值。基于对建构游戏蕴含的物品建构、认知建构、社会建构过程的分析,我们认为,建构游戏的独特价值可分别体现在内容的综合性、发展的整体性和毕生发展性等三个方面。

1.内容的综合性

内容的综合性是基于物品建构而言的,主要表现在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上。建构游戏可以把科学与艺术很好地糅合在一起,体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物品建构中,材料和作品是两个基本要素。建构游戏的材料具有规则性、操作性、灵活性,由这些材料构建出来的作品则具有结构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作品由可建构的材料组成,因此作品具有结构性,而要形成稳定的结构需要以科学性作为支持;基于材料的操作性和灵活性,材料可以被建构成各种各样的结构,因此作品又具有开放性;在各式各样的作品结构中,具有创造性的作品会有其独特的美感。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建构作品,如世博会上各国富有特色和创意的展馆,无不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现。

建构游戏中的科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认识客体性质和物与物的关系上。例如,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由于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接触和操作积木,儿童可以获得关于积木形状、质量、大小、长短、色彩、数量等客体性质的感性经验。同时,通过反复用积木搭建各种结构,儿童还可获得许多积木与积木之间关系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儿童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如整体与部分是怎样的关系,积木与积木间如何保持平衡,怎样才能把积木搭高而不让它倒塌,等等。由此可见,儿童通过建构游戏可以积累大量的早期科学经验,尤其是关于物理的经验。

较之科学内容,建构游戏中的艺术内容则主要体现在作品的结构、色彩及装潢的美感上。例如,在积木游戏中,儿童会有意识地比较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谁的更好看,也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美观些。在雪花片游戏中,一些儿童可能会对雪花片的颜色有特殊偏好,并在拼插过程中表现出对对称美和平衡美等美感的追求。

就这样,科学与艺术很好地综合在了建构游戏中。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既获得了快乐,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科学经验和审美体验,为将来成为一个有科学素养和艺术品味的人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2.发展的整体性

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的是儿童在进行建构游戏时所存在的认知建构,其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多种心理机能的共同运作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上。建构游戏的复杂性直接导致了认知建构的复杂性,从而使儿童在活动中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最终产生对个体而言的发展的整体性。

具体而言,在积木游戏中,儿童要想构建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就需要多种心理机能的共同支持。首先,有必要对即将构建的积木结构进行设计,即便不绘制图纸,也至少要预先存在对积木结构的大致表象。接下来,是将此表象转化为积木结构,在这之前,儿童不得不对所需积木的大致数量、形状和颜色等作出规划,以方便之后的构建工作。在开始堆积木后,儿童还可能遇到一些新问题,如搭建欠稳当、积木数量不够或者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等等。当然,儿童也可能顺利搭建出自己想要的结构。但是,不管是哪种结果,儿童在建构游戏中都会经历一个完整的从设计到构建,再到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可为儿童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如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发展。如果在积木游戏中,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合理划分游戏区域和安排时间,有效运用创新性的指导方式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合作,便可以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语言发展提供很大的平台。如果在划分游戏区时能将建构区和角色区放在邻近的位置,还可为建构游戏后期加入角色游戏成分提供机会,有利于丰富游戏内容,提升游戏价值。

3.毕生发展性

前文在界定建构游戏时提到了社会建构,这种从毕生发展观出发形成的新视野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建构游戏中最宝贵的发展价值,即毕生发展性。社会建构被认为是认知建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社会性累积,这就好比是越垒越雄伟壮观的积木,所不同的是,社会建构中的人际空间会在人生的不同生活事件中不断扩展与转换。

在经历了儿童期的“黄金季节”后,建构游戏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减,但它并没有完全消逝,而是在休闲活动中完成了“华丽转身”。在成人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还有许多人热衷于拼图和微缩场景DIY这类建构游戏,并从中寻找快乐。尽管看上去成人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建构游戏的影子,但建构活动却已深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专业到各种科技产品的组装与修理,平凡到制作水果拼盘,这其中都包含着建构的影子,闪耀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辉。社会建构作为认知建构在时空上的社会性累积,已经穿透了我们行为的每一个层面,因为技能与操作、思维与语言、科学与艺术等都是社会建构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篇4:关于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

关键词:挖掘學生;虚拟情景;归纳总结

一、从学生的浅层经验出发挖掘学生的深层经验

科学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经验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强调有效的探究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在进行教案的设计时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将学生的原有经验暴露出来,让教学能够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

笔者听过一节课:《四季的成因》,在这一节课中教者就是从学生原有的浅层经验切入,步步追问,引出探讨主题,并解决。

老师:四季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温度不同。

老师:温度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地球的公转。

老师:地球的公转怎么会就造成温度的不同呢?

学生:地球在公转的时候与太阳的距离有变化。

老师:怎么变化?

学生:夏天离太阳最近,冬天离太阳远。

老师用一个个问题追问,了解学生的浅层经验:温度的变化和距离热源的远近有关,这层经验来自生活,如点燃的蜡烛,把手伸过去手会觉着热,再靠近就会觉得烫了,所以儿童的经验“来源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形成的有关知识经验”。

老师:那我们来看看常州在去年从春分至夏至的温度变化。再来看看我国的另一个城市哈尔滨,同样是冬天为什么哈尔滨和常州的温度不一样呢?

我们都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离太阳的远近都一样啊!学生开始对自己的看法产生了怀疑,接下来教师进一步触动并挖掘学生内心最坚固、最稳固的经验,让孩子的思维在矛盾中发展,并建立新的观点。

老师:我们处于北半球,在南半球与常州地理位置相对应的一座城市——珀斯,它现在应该是什么季节呢?

学生:冬季。

老师:实际上呢?(出示珀斯的温度)温度显示与常州的季节完全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四季和离太阳的远近有关系吗?

此时学生根据事实完全否定了自己先前的看法,而学生对事实的认识是在教师的引领之下,不断进行思维的冲击然后逐步认识的,对先前看法的否定是在自己思辨过程中逐步建立新的认识而完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利用学生原有的浅层经验作为教学资源,教师一步步追问挖掘,使得学生不仅明白四季与距离太阳远近毫无关系,而且自觉思考,应该和什么有关系呢?教师的智慧在这里得到彰显。

随后老师再一次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和什么有关系?”“由此你认为地球上四季的温度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原来四季温度的变化和太阳的高度有关,有什么样关系?这是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于是探究活动出现了,探究活动不是因为老师要学生探究才探究的,而是为了解决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不得不进行的活动。这样的探究活动目的明确,更能让学生投入。

二、创设虚拟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授《食物链与食物网》这一课时,动物之间的生存环境离城市中生活的学生很远,食物链和网到底是怎样的,学生不能具体直观地感受,这时情境的创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让学生模拟不同的小动物,在森林中生活,谁和谁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时就用一根绳子拉起来,一个人可以有多条绳子联系着。这样参与活动的十几个学生最后把绳子举过头顶,下面的学生都惊呼起来:“哇,一张大网!”“对,你们说得没错,这就是食物网!”学生毫不费力地就理解了什么是食物网。

三、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有所发现

在科学课上有许多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会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这些思考与发现是零散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有质的飞越。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怎样移动重物》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学生在平衡尺的两端挂钩码使平衡尺平衡,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挂法,老师一一展示在黑板上。黑板展示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总结规律,学生很快发现离支点越远挂的钩码越少,越近挂得越多,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的杠杆省力,有的费力,有的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学生的思维自由扩散。“生活中有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哪些又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呢?”又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生活的运用中来,一堂课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中。

篇5:关于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

“小汽车”制作活动是班上开展的“亲亲一家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项活动。我把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小汽车陈列在“小小工地”的一处比较显眼的玩具柜里。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它们,并拿出自己的小汽车在地垫上摆弄起来。一时间,又是撞车,又是堵车,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每次投放新材料的时候。我们并不告诉幼儿材料如何使用,而是任由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小汽车作为一种新的玩具材料投放到建构游戏当中,孩子们对它的使用是未知的。因此,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是相当有必要的。

二、坏掉的小汽车引发游戏危机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不少孩子发现自己钟爱的小汽车坏掉了。进入“小小工地”的孩子慢慢减少了,孩子们逐渐对小汽车丧失了兴趣。

孩子们自发的玩小汽车的方法过于简单,时间一长,自然满足不了他们已经发展的游戏水平。再加上有些小汽车坏掉了,这也阻断了孩子们继续游戏和探索的兴趣。

我把那些坏掉了的小汽车找出来,问孩子们:“为什么小汽车坏了那么多?”孩子们纷纷说了起来:“玩时太使劲了!”“我这个汽车是纸做的,不能压!”“乐乐老是撞我的车!”……“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小汽车呢?”我接着问道。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方法:“给小汽车建一个停车场。”“开车时注意不撞车。”“给小汽车修条宽马路。”……

坏掉的小汽车引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危机。为了使游戏继续深入,我采用了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相结合,以唤起孩子们对小汽车材料使用和探索的兴趣。

三、保护小汽车引发的主题建构

★公路

宝宝带领一群小朋友找来很多以前用来搭高的长条板,一个一个依次排起来,成了一条弯弯长长的小路。然后,他们把所有的小汽车小心冀翼地放在修好的路上。

长条板以前在建构游戏中的使用频率并不很高,一般都用来做搭高板使用。长条板作为带状的公路造型是具体形象的,这和孩子们的已有生活经验相符。

亮亮使用了刚投放的材料——玻璃彩砖,他先把一块玻璃彩砖放在地垫上,又去拿另外一块平行放在旁边,接着又拿了一些长条板,一块玻璃彩砖与一条长条板间隔着摆放整齐,形成两条带状的“公路”。然后取了一些小汽车,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放在两条彩砖路的中间。

随着孩子们游戏能力的增强,长条板已逐渐不能满足他们游戏的需要了。于是,我增加了类似的条状材料——玻璃彩砖。教师不仅要提供大量充足的材料来满足幼儿操作的欲望,还要提供丰富多变的材料来引导幼儿不断创造。

★大街

今天到“小小工地”的孩子比较少,玲玲选了中间的一大块场地开始了游戏。她取来玻璃彩砖和长条板,一块彩砖一块长条板这样有规律有间隔地摆放成宽宽的两条带状的公路。修好两边后,她又用竹板在公路中间围成了一个圈。婷婷笑着问:“玲玲,你修的是什么啊?”“妈妈带我上街,我在春熙路上看见的大街就是这样的!”玲玲答道。“公路中间修的是什么啊?”

“是绿化带,那里面种着花和小树!”玲玲一边骄傲地说,一边在圈里面放上花、草、树。最后,她取来小汽车,分成两个方向摆在车道里。

幼儿的游戏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练习和巩固,从中获取更为丰富的经验的过程。玲玲运用平时观察街道景观等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来进行修建大街的活动,不仅强化了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停车场

童童和波波在玩具柜前修起了他们最喜欢的“花园小区”,他们先在地垫中间的位置摆上了自制的草坪、小树和花朵,然后抱来一些纸箱摆在花园旁边做楼房,很快就建成了“花园小区”。这时,玲玲的马路修到了“花园小区”,小汽车也一路开到了“花园小区”门口。童童和波波停下手中的工作,看了看玲玲的作品,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他们走过去跟玲玲商量:“我们也可以玩小汽车吗?”“可以啊,但是你们那边没停车的地方!”“我们修一个吧。”三个孩子说干就干,他们把凌乱的楼房依次摆在了靠近地垫边的地方,这样楼房和花园之间就有了较大的空隙,他们就在这块空隙上修建起停车场。

房屋修建游戏对孩子们的能力已构不成挑战,而小汽车材料的呈现激发了他们创造和改变游戏的愿望。“花园小区”虽然没有可以使用小汽车材料的空间,但他们通过对“花园小区”的改造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改变的关键,他们通过商量、讨论、模仿等,把以前没有规划、造型随意的作品变得更加有序了。

亮亮和淼淼在“小小工地”里争执起来,我忙过去看看究竟。淼淼委屈地说:“亮亮抢我玩具!”我转向亮亮:“你抢他玩具了吗?”亮亮指着拱形积木说:“我只想用几个那种的,他不给我,他全部都拿走了!”淼淼马上摇头说:“不行,我要修大房子的!是我先拿到的!”我问亮亮:“你可以告诉淼淼,你要那些积木来干什么吗?”亮亮说:“我告诉他了,修个隧道,把玩具篮里的小汽车都开到里面去!”淼淼看了看篮子里的小汽车,有点动心,嘴上却不服输:“不,我不修隧道,我修个停车场,就可以放车子了!”亮亮说:“那你修停车场,我修隧道,车就可以直接开到你的停车场里了,不过你得给我积木。”淼淼高兴地把积木给了亮亮。

游戏中经常出现幼儿之间因想法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教师适时的介入和引导是必要的。一个相当有效的手段就是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到游戏内容上,而不是聚焦于幼儿违反了哪些常规。修“大房子”到修“停车场”的改变源于亮亮和森森的冲突,而小汽车则促成了他们在修隧道和修停车场思想上的统一。

★洗车场

一走进“小小工地”,亮亮就对淼淼和玲玲说:“我们一起修个洗车场吧。”淼淼和玲玲点了点头。三人用积木、积塑和奶粉筒围起了一个很大的四方形,围墙算是修好了。淼淼拿了一个纸筒树干倒放在墙上面做水管,亮亮取了两块积塑,叠起来放在场地中间,又在上面一横一竖地放上两个纸筒树干,高兴地说:“你们看,我的水龙头可以转!”玲玲则在拱形积塑边上放了两个拉罐,并在中间修出一个草坪,自豪地向同伴比划着说:“这两个是收费的,车从花园这边进去,从那边出来。”接下来,三人把小汽车一个一个地分别摆在墙边的“水管”下面,洗车场就算完工了。

幼儿在修建前就确定了要修建的主题内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修出一定形象后再为作品进行命名。这种修建前对主题的确立,避免了游戏中杂乱无章的现象,有利于幼儿在联合游戏中进行商量、分工、合作直至成功完成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地使用了积木、积塑和易拉罐等熟悉的材料。使得材料的使用方式变化多样起来,这表明他们“以物代物”的游戏水平在游戏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加油站

今天游戏一开始,淼淼就率先提出想法:“昨天我们一家出去玩,汽车没油了,爸爸就把车开到加油站去加油。我也想修个加油站。”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伙伴们的认同。孩子们开始忙着修建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加油站就初步地显现出来了。我见他们把彩瓶横着放,便过去把它立了起来说:“油存在下面的油筒里,这样放油就不会倒出来了。”“我们的加油机是不能直接这样去加油的。”淼淼笑着取下我放的彩瓶,把瓶口对着小汽车作加油状说,“加油是要连一个管子才可以的。”“那你们快给加油机装上管子加油吧。”我笑道。孩子们仔细寻找了材料,最后选择了平时用作拼插大树的树枝,一头接在彩瓶口,一头连在车身下面,给小汽车都“加上了油”。把主体工作完成后,他们开始装饰:在大门两边用牛奶盒修了收费器,用玻璃彩砖修了进出的通道,还加上了路灯,种上了花草。

篇6:关于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

从逻辑上来讲,“语文核心素养”既可是语文素养的下位概念,也可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相对前者来说是突出“核心”二字,即指语文素养的核心;相对后者来说是强调“语文”这门学科,即指核心素养在语文这门学科中的体现。那么,语文核心素养究竟有哪些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拟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确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即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所指内容。这四个要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融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主要是“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所提到的“语文素养”主要就是指“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语文核心素养即指最能彰显学生语文素养的那几项核心要素。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种性质通识决定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离不开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关注,可以说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准确地理解与灵活地运用是语文课程存在的核心价值与本质诉求。然而学生若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主动地去丰富与扩展自我言语经验,通过对语知语识的不断积累、梳理与内化,努力构建出自己的语言体系,而后才有可能在真实且具体的言语情境(未来工作、现实生活等)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汉)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不难看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语文素养的整体结构或体系框架的基础与内核。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离开了语言学习,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育将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认为在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中,语言是基础,也是核心。其它三要素的发展与培育都离不开汉语言的根植和影响。思维是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运行保障机制,一切能动的创造都离不开思维的跳动,在整个素养体系得以发展的过程中,思维本身也在发展与提升,从而更好地支撑起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审美与其他三要素的关系好似手段与目的间的关系,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审美鉴赏与创造,后者就像一根无形的缆线始终在把量与引领着前面三者的发展与走势。正如当下,只有贴近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和物才能得以留取、传承和发展。文化和语言是汉语文课程的一体两面,在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离开文化去谈论汉语言与中国文字,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早已深深地内涵于祖国的语言文字之中,也正因此,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既是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补充与完善,也是语文课程本身存在的独担之任。

依据上面的论述来看,如果语文核心素养再有核心的话,汉语言建构与运用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重要中的首要。下面我们再从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角度(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来进一步阐释汉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什么应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学什么,即从学习内容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有5个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但真实的情况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绝大多数的课时基本都花在阅读教学上,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教学。课文是当下师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资源凭借。可以说,任何形式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少不了语言文字材料的依托。所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不得不依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语言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不难看出,语言离不开言语,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离不开言语教学活动。任何个体只有借助一定的语言材料和相应的语言规则才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借此接受别人言语活动的影响。换言之,语文教学中常说的听说读写活动,实质上就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以此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过程和结果。“语言”是约定俗成、有规则的,而“言语”则是动态的、社会性的。由于“言语”发出者或“语言”使用者的主体差异性和创造生成性,也就决定了相同的言语者在不同的语境亦或是不同的言语者在相同的语境下,往往会因为自身或周边的不确定因素说出风格迥异的话语,从而达到不同的影响与效果。因此,为了实现让每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就能够正确恰当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社会交际、工作、生活以及继续学习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之目标,我们不得不进行汉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教与学。

怎么学,即从学习形式与方法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即活动,语文教学视阈中的学习活动有别于社会活动、生活活动等。从广义上来说,“语文活动”泛指人的“听说读写思”等活动,但有学者指出:“学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活动,并不意味着自然地就能学会听说读写。”换言之,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但这些“语文活动”并不一定会促使其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产生变化。所以只有作为“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听说读写思”才是“语文学习活动”。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有“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和“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论述,然而这里的“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文化交流”和“文化建设活动”并不就是“语文学习活动”,只能说是“语文活动”。即使是“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中的“办刊”也不是“语文学习活动”,而只能说是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语文活动。此外,“语文学习活动”也不同于“语文学习方法”以及“语文教学方法”,“语文学习活动”以听说读写为目标和内容,始终将言语经验获得、语文能力提升植入其中,而“语文学习方法”以及“语文教学方法”外在于言语经验,只是学习或教授“语文”的方式或手段,只能对语文学习产生间接影响。有的学者将语文学习方法的“圈点批注”等看成是“语文学习活动”,就是由于没有注意其间的区别。概言之,语文学习途径在于语文学习活动,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在于语言经验及运用,说的更准确些,是汉语言运用。

为什么学,即从语文课程价值与功能定位来看。“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指向与根本宗旨,语文课程的目标与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将所学寓于所用,才是真正的学习。并且通过“观察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不难发现,高度重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语言表达技能和积极语用能力,已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可以说,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追求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12年的语文教与学,形成一个以言语为主轴、以学得语言知识和习得言语表达能力为两翼的目标体系。其中的关键是“理解与运用”,“理解”是前提,但不是终点,基础教育中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实施前提,即正确理解所学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并且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还不一样,前者只是内化在学习者心中的合法规约或规则体系,后者的完美习得与灵活施展才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追求,并且是对前者的一种深化与超越。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与教学实施势在必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提早关注与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把握语文教改的时代脉搏。而对语文核心素养之核心“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思考与探讨,则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核心诉求,进而正确地判断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

上一篇:苦中亦作乐高二作文下一篇:人教版初一年级语文文言复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