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4-06-28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通用8篇)

篇1: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人们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一、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跨国公司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已具有跨国公司的雏形。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真正具备现代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工业垄断企业。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跨国公司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2001年跨国公司达6.5万家,有85万家子公司,年销售额19万亿美元。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且拥有全球90%的技术转让份额。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著。

跨国公司是伴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形成的条件;国际贸易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资本的国际化运动与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重要手段。在促使跨国公司形成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系列新趋势:

第一,发展战略全球化。实施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度普遍提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在加大,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形成。这将使跨国公司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容量,促使其展开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充分实现规模效益。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也意味着跨国公司正面临着竞争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产品全球化和管理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第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新特点。(1)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互间的投资仍将是主体。1998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达5947亿美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为92%。同期,发达国家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604亿美元,占全球引进外资比重的72%。(2)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稳步上升。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中来自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占50%以上。从全球战略看,在21世纪,跨国公司仍会看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它们仍会继续向亚洲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及拉美国家等新兴市场投资。(3)投资产业高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以寻求知识创新为导向的高级形式,即高资本、高技术、高知识型投资将成为未来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主导。(4)投资方式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济领域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以股权方式进行国际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正不断地增加,所以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已从原来单一的股权式合资方式,逐步向投资方式多样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无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而是用技术、管理诀窍、生产工艺、设计手段、配方、商誉、商机等无形资产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创办合资、合营企业。

第三,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方式的新趋势。(1)生产体系跨国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投资政策壁垒的削弱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跨国协调成本的降低,不仅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时也使跨国公司生产体系跨国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跨地区的国际生产体系正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实施。(2)经营活动属地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时,更加注意“属地化”经营战略的实施。(3)经营战略联盟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国

际化倾向的加强,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及进一步拓展市场,分散新产品的开发费用,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市场的资源,提高企业总体竞争力,纷纷由广泛合作而发展到组织跨国联盟。(4)管理职能分散化。以往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注重纵向分工和强调命令控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纷纷作出了大幅度的战略性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的调整,其管理职能已由本国中心向多元中心和全球中心并存的格局发展。

第四,跨国购并强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主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得到迅猛发展,然而,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跨国公司为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和取得规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跨国兼并浪潮,不仅范围广泛,而且是强强兼并。

第五,研究开发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一改以往以母国为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联手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三、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己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它通过加快生产国际化,使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通过促进资金跨国界流动而使全世界的金融资源同样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它通过增加贸易流量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从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它通过先进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的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一,跨国公司的活动是一种全球行为。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力量,打破了民族和国家对国内经济主体的严密控制和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垄断,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用超国家的全球观念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更多的地区组织、企业集团、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各方面活动创造了条件。

第二,跨国公司控制着有关的全球信息网络。跨国公司通过控制的全球电报电话网、卫星通信网、计算机联网、交通运输网、广告媒介网等,从而建立起了全球传播与联系的信息网络。由于全球信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缩小了整个地球的空间,增强了跨国公司的渗透和扩展能力,使有关的民族和国家不再是封闭式状况,而是变得更为透明和开放。

第三,全球一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国公司参与。目前比较突出的全球问题有:能源与资源危机、人口爆炸、生态环境污染、债务和金融危机、贸易壁垒、武器生产和扩散等等。很多问题原本是国内问题或地区性问题,后来发展成为全球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活动是分不开的。跨国公司的参与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第四,跨国公司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经济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融资本、技术和管理于一体,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体系,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技术转移,通常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急剧增加。这些投资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而且推动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利用外资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策。从技术转移角度来看,跨国公司控制着发达国家70%的技术转让。80%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新技术的主要来源。

第六,跨国公司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新秩序,强化了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其

一、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逐步加强了对全球经济的控制。西方跨国公司凭

借其强大的实力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在新秩序和新规则中居主导地位。其

二、西方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大国的实力,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进一步向美欧发达国家倾斜。其三,跨国公司也强化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控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规模的并购加强了跨国公司在一些主导产业中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巩固了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

第七,西方大国跨国公司日益膨胀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西方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触发经济殖民主义苗头,部分发展中国家有失去经济独立的危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使美欧大国重新控制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在西方巨型跨国公司强大竞争压力下面临生存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还利用跨国公司作为其推动全球战略利益的重要工具,发展中国家面临“分化”、“西化”以及“边缘化”的危险。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当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超过有关国家和地区以后,就相应拥有较大的政治权力,对东道国的国家主权、国家事务提出了严重挑战,使跨国公司的影响超越了经济范畴。

篇2: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对我国宗教产生了种种影响.因此,准确把握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由此带来的对我国宗教的`影响,将有利于我们做好宗教工作,进一步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作 者:陈玮 毛国庆 作者单位:陈玮(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

毛国庆(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篇3: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国际石油市场包括三大基本原油价格,即布伦特原油价格(Bre nt)、德克萨斯米德兰轻质原油价格(W T I)和迪拜原油价格(Dubai)。这三种原油价格的分类是根据原油出产地和在何地的石油交易所挂牌交易。布伦特原油价格、迪拜原油价格和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是英国北海油田、海湾国家和美国德克萨斯油田原油定价的基准价格。

国际石油价格一般以布伦特石油价格为代表。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分为四大阶段:即1981年~2000年的震荡调整期、2001年~2008年的强势上涨期、2009年~2013徘徊上升期和2014年至今的逆转下降期。2015年全球石油市场正趋向平衡,国际油价开始稳定,原油供给大于需求格局仍未改变,国际原油市场风雨飘摇,油价在底部反复挣扎,油价走低加剧了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除了影响在石油行业拥有权益的银行业,还会影响原油出口国的货币汇率,油价与汇率波动可能在全球各个行业引发避险潮,这一切都将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2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246亿桶的石油储备,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石油需要,为了弥补石油供应赤字,需要从其他石油出口国进口大量石油,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占全世界石油进口的15%,2014年,中国进口石油620万桶/天。受经济结构、环境和气候政策推动,我国石油产量将不断增长,但与需求量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5%,石油进口依存度从2014年的59%升至2035年的76%。石油资源严重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真正要素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即以什么样的价格买油更经济、更合理。

2.1 国际石油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国际石油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国际石油价格变动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的Granger原因,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不是国际石油价格的Granger原因。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对PPI和CPI都存在冲击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对PPI的影响程度大于对CPI的影响程度。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总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使得社会消费下降。另外,石油价格的上涨,促进了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社会整体的价格水平上扬,降低了实际的工资水平,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对消费品进行重新选择,减少对耐用品的消费,扩大购买节能、高效使用的替代品。

2.2 国际石油价格对经济总量的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GDP显著正相关,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GDP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际石油价格是GDP的Granger因,而我国GDP不是国际石油价格的Granger因。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GDP的影响在之后期内表现都很显著,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GDP的影响有着长期影响。在现有非充分竞争的市场架构下,如果国际油价走向过高或过低两个极端,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能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减震对冲,大型央企在勘探、采掘、炼油等环节都难以做到有效应对国际油价变化,从而稳定运营。当石油价格上升的时候,对石油依赖较大的生产厂商往往会减少对石油的使用,在一定的生产要素组合情况下,可以导致其他的生产要素比例会按比例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劳动生产率以及工厂产出的不断下降,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的减少使得生产厂商有降低工资的意愿和倾向,因此在短期内厂商会通过裁员来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得失业率在短期内上升,这样又进一步降低了生产率和产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当石油价格上升的时候,会导致资本的利用率降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降低,这样会使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减少,这样循环到降低资本的边际产出和投资。

3 应对石油价格冲击的措施

3.1 完善石油定价体系改革

受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国内的石油市场被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中央企业所垄断,缺乏竞争和风险机制,石油进口出现了“买涨不买跌”的现象,政府的过多干预和管制引发了社会福利和生产效率的损失。在与国际石油价格接轨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放宽石油行业的准入门槛,减少政府的干预行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真正让国内消费者感到与国际石油价格接轨带来的好处,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使成品油价格完全实现市场化。进一步放开石油、成品油交易市场,包括放开石油批发经营权、成品油进口权和配额的限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逐步开放石油和成品油市场,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理念,才能改善国内的行业环境。另外,应加快推进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混合制改革,将优质的民营企业资本引入石油行业,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破除国内石油市场的垄断局面。

3.2 建立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共建成舟山、大连等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2860万立方米。充足的石油储备是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有效手段,只有拥有充足的石油储备才能平准市场,但是当前我国现有的原油储备量尚未达到国际标准水平,国家储备油库建设进度较慢,民营的商业油储备体系几乎没有启动。为此要加快储备体系的建设、尽快充实油库,完善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体制,使国家石油储备的建设、管理、动用、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国家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等市场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储备的效率。

过度依赖石油来进行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需要加快能源产业转型,促进国内石油供应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合理采用经济政策引导和加快应用,大力度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改进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推进非电行业达标排放和超低排放的技术及应用,建立和规范市场准入机制,努力培育适合新能源推广应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生产应用,促进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紧抓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把公共服务领域作为新能源推广应用的示范口,在公共交通、通勤、旅游、邮政、物流、市政、环卫、工程等公共领域形成新能源应用群,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使用信心,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运营项目落户,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3.3 建设完备的石油金融体系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化,中国油企与西方油企及投资机构在石油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越发的激烈,石油期货、期权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等石油金融体系日益成熟,为此中国要与一些相对友好国家的油企开展合作,将石油与外汇储备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源进行相互对换,利用金融操作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投机性运动进行介入,组织综合实力比较强的金融贸易公司进入期货市场,利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手段,实现风险采购,并有效预测石油价格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波动幅度,共同发展中国石油金融市场,中国石油企业要从金融层面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战略目标,完善金融应对手段,继续积极参与国内石油金融多级资本市场的建设及石油金融产品的交易活动,通过多级资本市场及各种石油金融的手段,参与产权交易,利用收购石油公司股份的手段,快速获得石油的市场、资源、人才以及技术等,并在期货市场和产权市场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选择,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4 结语

中国一直就是石油消耗大国,经济发展严重受制于国际油价垄断,为了缓解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市场改革以及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应对石油供给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孟岩,张燃.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基于VAR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8(10).

[2]邢宏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

篇4: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的全面崩溃使“去全球化”这个新的名词流行起来。本文通过数据分析了当前世界面临的去全球化趋势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影响。

美键词:去全球化:帮易环境;贸易现状

约翰·邓宁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而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人祸和石油危机的天灾,世界经济正在以明显的速度和规模衰退。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末预言2009年的经济会上涨2.2%,但是现在它却认为今年的上涨率仅为0.5%,是近60年来最低的。而这还是乐观的估计,因为在2008年末,一些国家的经济的年衰退率已经超过了10%。虽然经济放缓和去全球化不是一回事,但是全球化的进程确实正在往相反的方向进行,因为全球化意味着货物,资金,工作流动的全球一体化,而现在这些进程都遇到了阻碍。

第一,全球贸易陷入困境。2008年下半年开始,物价下降,美元升值,贸易增速迅速放缓。油价的飙升导致运输的成本的空前上涨,从香港到美国东岸的运费自200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倍。货物流动的成本已取代关税,成为当今全球贸易最大的障碍。

第二,经济低迷对那些向国际贸易开放程度最多的国家影响最严重,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的中国,目前为止的表现并不那么差。至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仍有6.8%的增长。但是新兴市场的贸易问题因资本流动的转变这一全球化的第二大阻碍而变得更糟糕。据世界银行称,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净私人债务和股权将从2007的1万亿美元到2009年的5300亿美元,换言,从占发展中国家GDP的7.7%到3%。而国际金融机构看到了更加严峻的下降。说今年银行从新兴市场收回债务将多过注入新的贷款,那些国家的债券市场在2008年4季度受重挫,交易额低于50亿美元,而在2009年2季度,他们又发行了500亿美元债券。

第三,全球化逆转的第三方面,工作流动,紧随其他两项,表现得比较滞后。

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没有伤到元气,但是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去全球化的冲击。

1.中国的外贸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1)去全球球化趋势影响下的贸易环境的SWOT分析

(2)去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的贸易现状分析

①进出口贸易额

到2009年第二季度为止,中国的进出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并以类似的速度下降,贸易顺差缩小。中国进口的大多是原料或出口商品的生产的中间投入,进口量急剧下降的很可能是未来数月生产和出口进一步下降的信号。因此,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中国的贸易盈余可能会略有缩小。

②进出口商品结构

进出口商品结构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并逐步优化。“两高一资”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偏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赚取微薄加工费,高新技术产品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核心零部件或关键性技术,这使中国频道知识产权等新型贸易壁垒。

④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长期以来是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曾经拉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使中国逐渐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面临贫困化增长困境。但在2008年中国一般贸易在国际贸易形式严峻的背景呈现逆势增长态势,并逐步超过加工贸易。这表明一般贸易的抗险能力比加工贸易强,而中国也用外贸政策逐渐收紧加工贸易,促使贸易方式优化。

2.中國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失业率攀升

去全球化对移民有着致命的影响。在过去10年里,较之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多的人愿意自由往外迁徒,现在,有些人正在回到原处。农业部根据固定观察点最近对10个省市的数据调查,得出农民工提前回流量占农民工总量的6.5%。因此,如以6%的回流量估计,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已有780万人提前返乡。农民工就业主要在工业生产型部门,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放缓,会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意味着经济去全球化确实波及到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开始显现。

篇5: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新闻绝大多数都是某高级官员来到某地视察,某某主席应邀出访某国,各级政府强调三农问题„„政治,与我们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几个月前,在温家宝总理考察深圳的讲话中,释放出一个鲜明而强烈的信号: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完成邓小平未竟事业的重要举措,是彰显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坚定决心的重要举措,更是顺应民心、民意,实现人民意志的重要举措。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我们必须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党和人民持续不断的艰苦奋斗,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人民今天所享有的民主权利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是来之不易、非常宝贵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实现公平正义,使人们有安全感、有信心等各个方面的同时,我国的政治体制还存在很多弊端,我们确实还需要做长期而艰巨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影响人民切实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障碍,是存在弊端的原有政治体制。这些弊端,就是邓小平同志曾经非常明确地指出的,一是官僚主义严重。邓小平列举了官僚主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二十多种突出表现,并指出官僚主义“已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已成为社会主义的“祸害”。二是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这种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必然造成官僚主义,损害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等。如“文化大革命”,尤其说明了一个国家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必然产生严重的后果,给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危害和灾难。三是家长制作风比较盛行。主要表现在党内重大问题决策上搞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个人崇拜也一度盛行。致使党的组织原则以及党和国家正常的民主生活遭到破坏。四是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建国以后,我国一直没有妥善解决领导干部退休离职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除了犯错误的以外,实际上都是终身制。因此,人民群众名义上是当家作主,实际上失去了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

和罢免的权利,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当官做老爷,严重脱离群众,甚至随意践踏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五是存在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由于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使领导干部特权现象得以不断滋长,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不少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其集中表现是“以权谋私”,谈到去年的杭州保时捷撞车案和今年的“我爸是李刚”案真是让人义愤填膺,这些都是特权现象引起的。

而这些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就是说,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所以,邓小平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而且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新体制取代旧体制的革命,具有质的突破性,而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计划经济阶段,以及现在的官方市场经济阶段,估计以后会进入完全市场经济阶段。经济制度的变化是很明显的,这也是政府强调的重点。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经历了从左到右的转变,而政治制度却几乎在原地踏步。这是政府强调“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结果,中国经济实现持继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国门打开了,温饱解决了。大伙正努力向小康奔去时,却发现我们有病没有办法治了,为什么?看病太贵了!我们没有办法去上学了?为什么?学费太贵了!我们没有办法买房子来住,只能租房住了,为什么?房价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政治体制近六十年没有改变造成的,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变之后,政治体制还保持原样,才出现了这种结果。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刻性、艰巨性、风险性更是不言而喻的。

今天,经过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洗礼和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锻炼,我们广大的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的觉悟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他们对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日益迫切。这种民意的积聚与表达,具有十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是中国的发展受到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影响。民主化是世界性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13亿多人民发展民主的壮丽进军,一定能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新的不朽篇章。

二是深化经济改革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应对经济危机愈来愈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政治体制存在弊端的牵扯、迟滞。因此,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除障碍、开辟通道。

三是实现公平正义、人民更加幸福和更有尊严的必由之路、致胜之道。时下,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一是分配不公,一是腐败严重。而要有效治理这两大顽疾,唯有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四是改革想要取得成功,改革过程中的程序必须公正,改革必须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成果共享、规则先行、透明公平等原则为必要条件,只有政治体制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条件。同时,这也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各项权利,为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

五是政治体制如果不进一步发展,我国也难以取得国际认同,更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和赶超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把中国作为潜在的对手,并不是不认同中国的民众,而是不认同我国政府的集权体制和管理制度,处于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考虑,我们既不能,也没有必要把我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我国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途径就是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六是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会更有利于中国民众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斗争日趋激烈,这种经济上的斗争必然演变为人才素质上的竞争,这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反映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及国民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当然这是依赖于政治体制的完善。当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就一步加大,人才流动也更加频繁,当前的政治体制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从政治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从而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篇6: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班级:交通设备0902班

姓名:

学号:

1.陕西铁路建设迈进黄金发展期

今年陕西省计划完成铁路建设投资120亿元,截止4月底在建铁路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2亿元。陕西省在建的7个铁路项目中,关中有4个,分别是西安到宝鸡、大同到西安的客专和西安到甘肃平凉、黄陵到韩城的铁路,陕南为西康复线和汉中火车站改扩建工程,陕北是内蒙古准格尔到神木的铁路。其中,西宝客专、大西客专、西平铁路、西康复线已完成大部分路基桥隧工程,全部进入铺轨阶段,预计年底可基本完成主体工程。目前,西安铁路局已于7月1日开通西安到延安动车。此外,西成客专、宝兰客专、西合铁路复线、西安北客站到机场铁路等项目已经开始按照三季度开工的目标启动前期准备。

目前,陕西境内多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以运输煤炭为主的大能力通道包西线,隧道、桥梁和路基土石方工程已完成设计的90%、75%和 90%,铺架及站后工程已全面展开。西平线桥梁、隧道和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设计的42.1%、29.2%和21.4%。去年年底开工的西康复线、西合复线、黄韩侯铁路、西宝铁路客运专线等工程已全面展开建设。

为加快全省铁路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进度,保持稳步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5月31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在西安召开了全省铁路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省国土资源厅、西安铁路局,西安、咸阳、渭南、榆林、安康和商洛市发改委(铁路办),陕煤化集团公司,西成、大西客专公司等建设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单位目前建设的进展情况,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形成了初步解决方案。徐强副主任总结强调指出,要充分肯定全省铁路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要把精力放到研究问题、加快建设上来,近期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西安铁路局按7月1日前开通西安至延安动车抓紧准备工作,省市相关部门做好配合;二是陕煤化集团要抓紧已下达的10.5亿元配套资金的拨付,确保西安和谐大功率机车检修段、西合复线、宝成客专、宝兰客专等新开工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及时启动;三是要加快解决具体问题,各市发改委(铁路办)召集专题会、现场会,及时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当时难以解决的提出工作方案和解决时限节点意见,各市的落实情况6月10前报省铁路办;四是抢抓机遇,增加成熟项目储备,由各市配合业主单位,加快西安火车站改扩建、阳安复线等前期项目的审批和手续办理。

到“十二五”末,陕西将建成运营6000公里的铁路线,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铁路网,届时从西安乘动车1小时可到汉中、3小时可到成都,5小时可到上海。陕西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杜增权表示,根据规划,到2015年,陕西将基本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铁路网,西安将真正成为全国性的客货铁路运输枢纽中心城市。陕西铁路运营里程将增加到6000公里,届时,将形成从西安1小时到宝鸡、汉中,2小时到延安、安康、太原、郑州,3小时到武汉、成都,4小时到北京,5小时到上海的快速动车经济圈。

陕西“十一五”期间,已累计投入965亿元用于铁路建设。据西安铁路局副局长李玉旦介绍,“十一五”以来,西安铁路局紧密围绕陕西铁路网规划目标,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累计竣工较大项目10个,在建项目7个。投产新线145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46.5公里,全局营业里程达到4179.3公里,增幅22%。

2.铁路建设助力陕西经济快跑

“十一五”以来,陕西铁路得到快速发展,以西安为中心,20条营业线、8500多公里的铁路延展长度、通达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铁路覆盖面,使西安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

2007年4月18日,和谐号动车组驰骋关中平原,“西部第一速”的欣喜与感动,让八百里秦川第一次有了骄傲的理由;2009年10月31日,我国重要入川通道襄渝铁路二线建成,5000吨大功率机车满载重要物资穿越秦巴山区,让千年蜀道不再难。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运营,“给我一天,还你千年”,300公里时速拉近了两座古城的历史文化距离。2010年12月28日,在西部大开发实施10周年之际,国家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主骨架之一包西铁路全线通车,这条我国西部能源密集区的“乌金”走廊,强省富民效果明显。

“十一五”以来,陕西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建成项目10个,在建项目7个,已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2个。目前,西安铁路局线路营业里程达4179.3公里,较“十五”末增幅19%,铁路密度增幅21%,复线率达到50%,电化率达到80%,铁路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助力陕西经济快跑。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各省市区前10位,年均增长14.8%,比“十五”时期加快2.9个百分点,是陕西省历史上发展最快和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

2012年7月1日,西安至延安动车组列车开行,黄土地阔步跨入动车时代;此前4月1日开行的西安北至北京西动车组和西安北至汉口动车组,将陕西与东中部地区的融合发展提速到“一日经济圈”时空平台。以西安为中心的20条营运线、8500多公里的铁路延展长度、通达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铁路覆盖面,使西安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陕西在国家铁路“八纵八横”格局中大中枢的后发优势,正成为助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包西铁路开通后,陕西铁路增加复线625公里,形成了年运输1.4亿吨的南北煤运大通道。随后开通的太中银铁路增加复线348公里,再添年运输6000万吨的东西煤运大通道。两条铁路线以绥德为中心,在陕北境内形成了“大十字”运输骨架,大规模铁路纵横黄土高坡。针对国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求,西安铁路局积极释放新线效应,在陕北建设煤炭基地和物流基地,推动货运集约化发展。通过开行“五定班列”、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和管内直达列车,实现了运输增量。2011年,仅包西铁路陕西段就发送货物5700万吨,比上年增运1700万吨,增长42%,今年上半年已突破3000万吨,占全局货运量的一半。

包西铁路不仅实现了陕北地区、内蒙古西部“金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带来了人畅其行的可喜变化。包西铁路建成后,延安火车站增开了延安至上海、延安至西安的多趟始发列车,停靠的旅客列车对数由6对增加到15.5对,可直达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齐齐哈尔等城市,年旅客发送量从88万人增加到120万人,增幅36%,老区人民的出行条件走在了全国地级市的前列。

与此同时,西(安)延(安)线扩能工程、西安货运北环线工程、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西安北站工程以及宝鸡、杨凌站房等一大批站场改造工程,在“十一五”时期相继建成投用。如今,以西安为中心的铁路网正日渐形成。向东,有陇海、郑西线;向西,有西宝、宝中线;向北,有包西、侯西、梅

七、咸铜、太中线;向南,有西康、宝成、宁西、襄渝、阳安线。

位居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西安新筑集装箱中心站,依托新丰镇编组站,直接服务于西安国际港务区,为陕西打造内陆国际港、提升经济外向度起到关键作用。

集航空、公路、铁路交通之便利的西安北站,设计领先、超前,年旅客发送能力高达8000万人,未来西兰、西成、大西等多条高速铁路将在这里汇接,使西安铁路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到今年底,石武客运专线建成后,郑西客运专线将与石太、武广、京石客运专线衔接,我国中部地区将形成高效便捷、快速安全的快速客运通道。届时,西安到北京、上海、石家庄、太原、武汉等城市的直达距离将大大缩短,西安与全国各大城市“一日交通圈”的愿景将成为现实。

当前在建的7个陕西铁路项目中,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之一的徐兰客运专线西安至宝鸡段正在紧张施工。项目建成后,西安至宝鸡间将形成单向6000万人的旅客运输能力,区段运输瓶颈将大大缓解。重要的货物运输通道西平铁路、黄韩侯铁路、宁西铁路二线项目建成后,又将为陕西增加年2亿吨以上的货物运输能力

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自2010年2月6日正式投入运营,郑州至西安列车直达最短时间由6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510公里,这是西安与郑州之间的距离。郑西高铁的开通,使这两座黄河流域的千年古都一下子拉近了距离。“上午吃泡馍,下午看少林”,从两地市民的梦想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2月6日10时50分,由西安开往郑州G2004次时速350公里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西安火车车站,满载着600多名旅客向郑州飞驰而去。首发列车的开行,标志着郑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也拉开了郑西两地谋划已久的“双城”旅游大戏的序幕。

西安旅游局副局长余亚军说,随着2月6日郑西高铁的正式通车,沿郑西高铁两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旅游圈将快速形成,高铁旅游已经成为现实,这将进一步促进高铁沿线各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河南、陕西两地旅游主管部门看来,“高铁效应”将会进一步带动两地旅游市场的发展,为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客源互动从而实现共赢,两地旅游部门还共同签署了“西安、郑州合作开发高铁旅游市场协议书”。

早在2009年,西安市旅游部门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规划郑西高铁旅游市场策略,郑西高铁开通后,西安市又趁热打铁,宣布乘坐郑西高铁到西安旅游的游客可凭高铁车票在西安各主要景点享受最低五折的优惠;郑州市也相应推出了针对西安游客的持高铁门票享受门票优惠措施,范围包括了少林寺在内的15个景点。

河南,全国粮食、油料大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可以说是“中部之中”;陕西,全国矿产资源大省,是我国煤炭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然而连接这两个中西部重要城市的铁路通道却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郑西高铁投入运营以前,郑州与西安之间的铁路运输主要依靠陇海铁路。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部崛起”步伐加快,连接中部与西部的陇海铁路已经成为了制约西部地区和中南、华东地区的客货交流的“瓶颈”。目前陇海铁路的运输密度是全路平均值的3倍,尤其是郑州至西安段运输能力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郑西高速铁路开通后,有望成为一条“金腰带”,把中部与西部更加紧密顺畅地联系在一起。西安铁路局局长龙京说,陇海线向来是中国铁路路网结构中运输能力最紧张的线路之一,这种情况下中国西部与中部乃至东部相互之间的运能是非常紧张的。郑西高铁开通,可以起到客货分流的作用,大大缓解陇海铁路的运能。据铁路部门介绍,郑西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近期可解决既有陇海线郑州至西安段的客货争能问题,释放既有线的能力;远期徐州至兰州客运专线将与京沪、京广客运专线实现连接,将大大缩短中西部地区与中南、华东地区的距离,促进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郑西高铁沿线的郑州、洛阳、三门峡、渭南、西安等城市,也在两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如郑州至洛阳一线,既是黄金旅游线路,也是河南的工业重心“郑洛工业走廊”,郑州至三门峡是河南省支柱产业铝工业的产业分布核心区;郑州更是中原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而十三朝古都西安,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是占据翘楚地位的大城市。郑西高铁的开通,有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融合与发展。龙京认为,郑西高铁沿线分布着一些河南和陕西的工业重镇,高铁在这些地方都设有停靠站。郑西高铁的开通,对沿线经济会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包括一些物资、人员、资金这方面的流动就会更加方便和快捷。而在有关专家看来,除了带来商务便利,带动沿线经济融合,郑西高铁的开通还有着更深远意义。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表示,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崛起,客货运输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再加上郑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密集、工业布局集中,其开通运营将对沿线地区的工业、商贸、房地产等行业都将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对沿线区域经济将发挥很好的推动作用,可以加速沿线经济的快速转型和高新技术的创新,促进地区间各种要素的高速流动。

而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王铁山也认为,郑西高铁的开通事实上将国家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向东延伸至邻省河南,与河南的“中原崛起”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区域范围更广大,合作内江更广泛、影响力更大的三省合作区,这个区域将连通中国东部的“长三角经济区”,形成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连通。这有利于中西部区域与东部经济高地接轨,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中国经济由东至西的梯次渐进发展。

这是一条延展在中西部地区的金腰带。郑西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为深入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将满足中西部地区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这是一条穿越丰厚文化地域的铁路。郑西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营,为完善铁路网结构,建设优质、平安、绿色、和谐铁路,加快豫陕两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条饱含中国铁路创新成果的彩虹。郑西高速铁路的投入运营,再次向世人展示: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早已站在了世界铁路发展的制高点!郑西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惠泽当地人民,促进中部与西部的协调发展,而且将引领中西部地区绿色交通发展。西部地区生态脆弱,中部地区人口承载量大,决定了中西部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郑西高速铁路无疑是“绿色”发展的推进器。

这是看得见作用。其实,在我国建设高速铁路有着丰厚的底蕴。我国人口众多、内陆深广,解决大规模人口流动问题,最安全、最快捷、最经济、最环保、最可靠的交通方式就是高速铁路。类需要的发展是经济的、生态环境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宝明认为,较其他运输方式而言,铁路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安全性强、用地省等优点,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交通工具”。据最新统计,能耗方面:铁路内燃机车牵引客运每千人公里的平均耗油2.3公斤,仅为公路的39%;货运每千吨公里耗油3.6公斤,是水运的70%,公路的7.2%。环境影响:铁路运输产出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公路运输的1/30。安全性:铁路事故是汽车的1/8。建设用地:在同等运力下,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4。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已相继走出“夕阳工业”的阴影,进入铁路“再发展”时期。日、法、德、英、意等国家一手发展高速铁路,一手抓既有线改造,用先进的科技改造铁路传统企业,货车载重、时速均有大幅度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在路网密度、技术装备、信息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差甚远。无论是按国土面积,还是按人均计算,我国铁路的网络密度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足30%,而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客运量将会有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如果不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瓶颈地位将会更加突出。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也是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中国铁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02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2万公里,但按人均里程计算,仅为5.5厘米,不及一根香烟长,排名在世界百位以后。铁路货运需求满足率不足35%,95%以上的运输能力只能用于运输煤炭、石油、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物资。在客运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乘坐火车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运输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每逢春运暑运、“五一”、“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大车站人流如织,一票难求。

铁路发展的滞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国务院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求铁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清使命,抓住铁路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加快我国铁路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04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新中国铁路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年10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经国家批准正式颁布实施。根据调整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一大批铁路项目陆续投入运营,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以上,建成新客站800多座。基本形成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届时,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给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运输服务,铁路“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到2020年,我国铁路将实现现代化,主要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贯通东、西、南、北、中的区际干线网全面建成,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人民群众“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愿望将变成现实。此外,建设高速铁路可以较多地增加对建材、钢铁、电力、机械设备制造以及商业等重要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需求,从而带动这些行业的加快发展。据资料显示,每100亿元的铁路建设投资可以为13至15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并产生对原材料的需求约38亿元,对制造业的需求约20亿元。

篇7: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摘要: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经济;数据分析;关联度分析

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是极为复杂的,这不仅仅因为经济发展本身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且因为人口本身也是具有多种属性的社会群体。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它可以通过多个能量、信息渠道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口因素,如数量、质量等所表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某种人口状态是有利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必须进行具体的综合分析。

一、郑州市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郑州市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则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因此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发生作用。人口是劳动力的源泉,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量低质的人口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二是通过消费引起的。一定数量人口的衣食住行能够增加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口越多,消费量越大,就会影响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最终影响经济的产出。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状况,一般由人口总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出来。下面我们用统计数据分析郑州的人口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建国以来郑州的人口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49~1959年,郑州人口加速发展。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依然很高,形成了郑州人口的第一次生育高峰。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造成了人口非正常死亡,出现了建国后郑州人口第一次负增长,以后郑州的人口依然增长很快,虽然在70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迁入人口多,人口的净增长仍然很高。

(二)郑州市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郑州人口的基本状况,但是郑州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下面建立我们模型,分析郑州人口对经济的影响。

容易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6.57%,也就是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可知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郑州人口由1950年的219.23万人增加到的708.22万人,增加了486.99万人,增长率为223%,人口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数量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产生的需求,增加了有效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郑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底53元增长到602元,增加了369倍,充分见证了郑州经济的发展。

对经济的.发展而言,人口不足或过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人口过剩难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人口不足则不能保证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这样,经济增长对人口的要求会形成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的人口数量可以保证人类社会在不影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使得经济增长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这种人口规模被认为是适度的。但是“分母效应”不容忽视。庞大的人口总数,以及由此带来的每年较大的增长量,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郑州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制约着郑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郑州市人口素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一个区域中人口所拥有的生理、心理、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人口素质是个人具有的作用于社会的人力,是人口诸多特征中最积极能动的要素。一个区域人口素质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包括生理机能、营养好坏、心理健康状况等,这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自然基础。二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这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主导因素。三是思想素质,包括人们的信仰、伦理道德、劳动态度等精神赋存状况,以及社会行为规范和历史人文传统等,这也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一个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一般体现在一个地区人口的文化水平、体质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1.郑州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统计分析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一般是以接受教育的年限,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年限与等级、专业技术水平的职称、小学普及率等来衡量。因此,可以通过有关教育水平的人口统计指标数据来比较评价郑州市的人口素质状况。

下面我们由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郑州人口素质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郑州人口的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文化的人口增长较快,平均每万人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稳步提高。郑州市的初中教育的情况不太乐观,在校的人数呈逐步下滑的趋势。这也说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人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图形显示在附近出现了大的波动,这正反映了受大学扩招的影响,进入大学的人数多了,影响到了技工学校的招生,且每万人所拥有的教职工数目明显减少。特别是平均每万人拥有大学专任教师数目锐减。不过以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郑州的教育在稳步发展。

但郑州全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较低,年与北京在校学生构成比较。由比例图可以看到,郑州在校学生的结构不尽合理,小学生约占了一半,可是中学生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减少,这反映了郑州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比较低,一部分人的教育只限于初等教育。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关键的作用,并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的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生可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可提高300%。因此,郑州市的经济要振

兴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郑州市人口体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体质是人口质量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郑州人口平均寿命已由50年代的60岁延长到目前的70多岁。人口死亡率也稳定在4‰~5‰的水平。由于身体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区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关,选用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来粗略的反映郑州人口的身体状况。

从上表看出在20前后,在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减少的同时,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并没有大幅度的减少,一是因为统计指标的变化,另外反映了国家精简机构,关闭不合格单位取得的成效。但随后的“非典”严峻考验了医疗系统,也暴露了卫生医疗条件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同样也促进了卫生医疗的快速发展。在郑州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郑州人民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身体素质偏差。近期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有关报道:调查显示郑州的中学生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状况令人担忧。等等这些都将会制约郑州市经济的发展。

3.郑州市人口素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上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人口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状况,那么,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怎么样?下面我们把前面反映人口素质状况的图形(包括身体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与下列反映郑州经济发展的图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联系到一起做简单的分析:

可以直观地看出在年左右,体现人口素质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明显下降。再看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前后增幅明显放慢。虽然不能说是人口素质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全部因素,但人口素质的明显下降,必定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20以后,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20与2004年两年郑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加大。由此可见,在郑州经济的发展中人口素质的提高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人口结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的构成包括自然构成、年龄性别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如城乡构成、产业构成等)。其中人口自然构成的变化是由人口本身的出生、死亡等变化形成的。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限于查到的资料,我们把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做一简单的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的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在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逐渐趋于稳定,人口性别比和全国大体相等。但是高等教育人口所占的比例到年仅为9.7%,比重还是偏低;而且虽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明显提高,但这个比例与北京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即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大,或农村人口比重高,意味着人们主要从事对土地开发的农业生产,如果伴随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的环境意识薄弱,则会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以致退化。而性别比为1.07%左右,也是不合理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等学历(2004年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为1.0%)和高级职称(2004年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和高级技师的比重分别为2.8%与0.3%)的人员比重都比较低。

由此可见,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以人口的年龄结构而言,人口过于老化就可能造成经济活动的不足和老化,影响经济的效益和技术创新,也会造成社会经济对人口的负担过重。人口过于年轻化,又会造成就业压力过大,增加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过于年轻化的人口结构还会造成教育、医疗上的压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人口的再生产活动,使人口本身的正常发展受到干扰,如果人口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同时失调,将会进一步加剧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篇8: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对气候环境、水文地质、人口迁移等各方面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其中不乏积极的影响,如在防洪、发电、灌溉以及航运等多方面发挥了卓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对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使周围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同时也有许多消极影响,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改变河流两岸动物的迁徙和生活习性;因此,兴修水利工程的利弊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施工阶段和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要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

1 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水利工程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的产业,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更加科学地、综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已将水利工程建设提到重要的地位,鼓励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风气,引导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用水效率,多渠道开源。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增加,拥有水利工程资格证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多,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2)水利工程多数属于财政投资的公益性建设工程,虽然国家已经投入了部分资金进行工程建设,但这还远远不够,目前水利建设的步伐尚未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3)由于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全国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造成河流两岸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体修复和河道治理任重而道远。

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 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和调水工程都会对所在地区的小气候产生影响,包括气温、风速、湿度和降水等。水库在不同的季节对温度的影响不同,综合表现为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年平均水温略显高于附近地区的地面温度,冬季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都有所提升。大型水库形成广阔的水域,蒸发量也相比于建库前明显增大,如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北方的降雨量,解决局部地区缺水的问题。

2.2 对泥沙的影响

河流的流通挟带大量的悬浮物,如粗沙、细沙、淤泥和黏土等,库区蓄水后,上游水位抬高,水流速度变缓,挟沙能力减弱,这些悬浮物经过长距离的输移沉积于大坝所形成的水库内,以颗粒沉降速率逐渐沉积下来,逐渐向水库中心聚集,减少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水利工程汛期开展截流蓄水工程,调控河道内泥沙的运动规律,使下游河水明显变清,但同时也改变了河道内的生态平衡和水文情况,可能会使上下游的生物个体和群落发生改变,这是建坝带来的生态问题之一,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2.3 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直接和明显的,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措施,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另一方面部分水源地在山区特别是丘陵地区,植被稀疏,土壤凝固力差,加之当地居民大规模的垦林开荒,导致地表裸露,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了土壤的水分,改善了土壤的养分,有效遏止水土流失。

3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部分自然景观被淹没,库区建成后,需要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涉及到文物古迹的问题时,文物古迹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制度、军事和历史等社会状况,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对古迹做到防护、迁移、保存和恢复。同时,移民安置问题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大课题,其对民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中采取了开发性移民的政策,在给移民安置淹没补偿费的同时,使移民及迁入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确保长治久安。但是,我们在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正确处理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新城镇时,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处处以保护环境为主,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动植物生长和栖息创造条件。工程建成后,可以利用库区水资源开展旅游业、养殖业等增加创收。

4 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虽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无论是从长期性的深远影响,还是施工过程中来说,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在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只要充分认识并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重视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间的关系,规避不利影响,发扬有利影响,就可以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4.1 增强环保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都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尽可能地减少对现有自然资源的破坏,尤其是对湿地、沼泽、雨林等珍贵资源,更应充分认识对其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现状,尊重客观规律进行综合考量,脚踏实地的调查走访,在取得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大众环保意识,推广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引导设计、施工人员形成积极正确的环保观念。

4.2 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

现阶段,虽然我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环保体系,但是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进程的推进和规模的扩大,工程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多,因此,应制定更细化、更量化的标准和规范,查缺补漏并及时更新各项指标文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机制。在涉及生物、水文和地理等多方学科的问题上,应建立跨专业的技术合作体系,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并着力提拔综合性人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征求各专业的意见,通过充分沟通和交流实现科技创新,从而突破瓶颈,减轻或规避不利影响,争取获得综合效益最大化。

4.3 加强舆论监督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移民问题应做好沟通和宣传工作,并广泛听取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接受舆论的监督,通过公开渠道时时公布开发进程以提高工程透明度,特别是规划和设计阶段,更应从长远角度考虑,着力协调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提出有效建议和举报不良行为的个人给予特别奖励,曝光和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争取获得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

5 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在保障社会需求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疏通河道,合理控制社会用水量,对有限的水资源统一管理配置,以满足各行业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如今,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亟待解决,因此,在未来的工程建设规划中,开工建设一批大型的水利项目势在必行,应不断增加项目数量,扩大项目规模和影响力,合理分配水资源,解决干旱地区饮水困难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的供水能力。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水利工程推进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化、科学化发展的问题,通过综合整治强化流域管理,集中处理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使之达到可回收利用的标准,节约水资源。农业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技术引水灌田,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粮食生产产量。植被应用方面,筛选现阶段工程中保持水土性能良好的植被,扩大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流域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舒适度和富裕度。

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协调性问题,通过整体设计,使工程融入周边自然环境中,加入景观小品、休闲座椅和亲水平台等休闲娱乐设施,提高工程设计品位,达到与区域景观和谐统一的效果。施工过程中,应着力分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上下游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价值,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应该多学习国外水利方面的先进技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大宣传力度来弥补落后的观念,调动群众的力量支持水利事业的推进,通过进一步的自省解决管理体制上的落后,达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终极目标。

6 结语

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供电、航运和灌溉等社会效益,也减轻和防止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完善管理体制,也要吸取教训和不足,寻求减轻不良影响的办法和措施,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关系,使环境保护与水利事业同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堃,王丰涛.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0(1):65-66.

上一篇:《浣溪沙·红桥》王士祯的诗下一篇:土地买卖中介费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