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07-04

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6篇)

篇1: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趋势是国际直接投资流动中的跨国并购迅猛增长。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增长速度(30.2%)超过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15.1%)。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跨界兼并和收购与发展》指出,对许多公司来说,在全球市场谋求生存和繁荣成了跨国兼并和收购加速高潮中的首要战略动力。跨国并购特别是涉及到大的跨国公司、巨额资金和公司活动重大改组的兼并和收购是全球化最明显的特点。

随着大型跨国公司系统化对华投资的全面展开,以并购方式的投资活动已悄然开始。外商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各类途径主要有:

1、以外国投资者身份并购中国的企业

随着中国的入世,外国投资者将加快对中国的投资与产业整合。跨国企业收购中国相关公司,尤其是其中的龙头企业,利用它们的多种资源开拓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并进行产业整合将成为新的趋势。

外资并购在我国将形成一股热潮,并购方式也将呈多元化趋势。

(1)整体收购

外商可以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和支持的投资方向,整体买断中国相关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全部资产,组成外商独资企业,从而使该企业成为其独资子公司。

(2)部分收购

外商也可以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和限制的投资方向,部分收购国内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的部分股权。部分收购可以分为:

——重组控股式收购,即通过参与国内原有企业的重组,收购企业50%以上的股权,以达到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如2001年3月,我国轮胎行业龙头企业轮胎橡胶与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米其林组建合资公司,米其林控股70%,合资公司斥资3.2亿美元反向收购轮胎橡胶核心业务和资产即是这一并购方式的典型案例。

——增资控股式收购,即在原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基础上,由外商增资扩股,中方不参加增资,相应降低所持股份,从而使外商由参股变成控股。如以并购企业发展壮大的德国汉高公司,通过内部收购股份的方法,成功地控制了两家合资企业。一家是上海汉高化学品有限公司,中外双方投资各占50%股份。投资前期连续3年亏损经营,但汉高公司总部高级管理人员视察认为,这家企业是亚洲地区汉高企业中最好的一家,是汉高长期性战略投资的典范。而中方由于是从银行贷款投资的。企业亏损不仅得不到分红,而且还要从别处筹款付银行贷款的利息,所以难以招架。于是,汉高乘机收购了中方50%股份中的35%股份,使外方股份达到85%,完全控制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另一家是天津汉高洗涤剂有限公司。最初汉高公司出资20%,德国国家发展银行10%,中方投资者70%。之后,汉高方面又投入了75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25%的股份。通过这次增资扩股,中方股权变为45%,德国两方的股权合计为55%,掌握了公司的经营控制权。类似汉高公司那样通过内部收购、增资扩股或稀释中方股权方式进行并购的做法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股票认购式收购,即外商对那些同时上市发行A股和B股或H股的公司,通过协议收购不流通的法人股或大量增持B股或H股的方式,达到参股或控股的目的。如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五十铃、伊藤忠联合以协议购买方式,一次性购买北旅公司不上市流通的法人股4002万股,占北旅总股本的25%,成为北旅最大股东。又如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江铃B股ADS认购协议及联合开发技术协议。根据认购协议,福特认购了1364.28万股B股,总代价约为4000万美元,相当于江铃公司注册股本的20%。由此,福特公司将委派3

名高级行政人员加入董事会,参与江铃汽车公司的管理工作。

——其他探索性方式收购。除传统的外资并购形式外将进一步发展外,新的并购形式也将不断产生。例如,外资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间接收购上市公司、外资通过收购B股、H股流通股实施的收购、外资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收购上市公司、外资通过托管+远期合约或期权等方式进行上市公司的收购等等,这将使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司类型大大丰富,同时也将使中国的并购市场更加精采。

2、以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身份并购中国的各类企业

外国投资者如果已经在中国境内设有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那么,该外商投资企业作为中国的法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对国内企业实施全部收购或部分收购:(1)通过协议方式受让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2)通过协议方式受让国内公司制企业;(3)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收购挂牌国内企业的资产或股权;(4)通过拍卖市场收购国内破产企业的资产;(5)以债权人的身份,将债权转为股权,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取得该债务人的股权。

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中国不能回避跨国并购对中国吸收外资和经济调整带来的影响。为此,我们应当深入探讨跨国并购及其对我国利用外资的重大影响,从而对我国引资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调整外资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法利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引进外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国内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如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企业拍卖市场如何对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适度开放的问题、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问题,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问题。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才能使中国更好地利用外资。

鉴于利用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需求,我国对待跨国投资和并购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出现了一些新政策导向。

党中央在“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朱熔基在对“建议”的说明中也指出:利用外资的形式要更加多种多样,除了原有的一些形式外,还要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新的方式,利用国外中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在与外商合资经营时,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必须由我方控股外,其他企业不必都要控股。

据外经贸部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政策,“入世”后将开放一些投资领域,而市场准入程度的提高,也使外国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并有可能使跨国公司实现某些战略并购意图。应当看到的是,这些相关领域利用外资政策出台的快慢和力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为此,我们在利用外资政策上特别是外资并购方面急待实现新的突破。

模式二:D公司收购A公司

即D公司通过购买A公司一定数额的股权,从而实际控制A公司的行为,在法律上表现为股权转让行为。主要特征如下:

1)股权转让买卖发生于D公司与A公司的股东B公司和C公司之间;

2)在大部分情况下,股份转让不改变A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因此A公司的债务一般

仍由其自行承担。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D公司向A公司的股东B公司和C公司发出收购要约,然后分别召开公司股东(大)会,研究股权出售和收购股权的可行性,分析出售和收购股权的目的是否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并对收购方的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进行分析,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二)聘请律师进行律师尽职调查。

(三)D公司分别与B公司和C公司进行实质性的协商和谈判。

(四)B公司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股权转让申请,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23条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股权转让。其中,转让全部国有股权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股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五)评估验资(因为C公司是私营公司,因此在与C公司的股权交易过程中也可以协商确定股权转让价格)。

1、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进行清产核资。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12条的规定,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组织进行清产核资,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相关业务。

2、资产评估

1)由B公司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实施资产评估;

2)评估报告须经核准或者实施备案,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23条对于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3)确定转让价格

转让价格的确定不得低于评估结果的90%。如果低于这个比例,应当暂停产权交易,在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交易。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评估暂行办法》,因为B公司出让的股权属于国有企业或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因此需到国有资产办进行立项、确认,然后再到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评估。C公司可直接到会计事务所对变更后的资本进行验资。

(六)B公司和D公司到国有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B公司应当到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登记,并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公告产权交易信息。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14条的规定,信息应当公告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征集受让方。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披露信息的内容包括:转让标的的基本情况、转让标的企业产权的构成情况、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转让标的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者备案情况、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它需披露的事项。D公司在登记挂牌时,除填写《买方登记表》外,还应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或受托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或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七)B公司、C公司和D公司分别召开职工大会或股东(大)会,并形成股东(大)会决议,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和表决办法通过并形成书面的股东(大)会决议。

(八)D公司分别和B公司、C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或股权转让协议。

(九)由产权交易中心审理D公司与B公司的股权转让合同及附件,并办理交割手续。(C公司不需要)

(十)到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篇2: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 公司治理逐步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速,公司治理成了热议的焦点。我国上市公司弄虚作假、国有企业掌门人以权谋;,企业有意不分红,导致股民只能到抛售差价盈利,股市投机性大,不健全;近来中小企生存异常艰难,纷纷倒闭,甚至温州出现小业主“跑路”热。这些不断出现的社会热点,让我们不得不关注我国公司的治理现状。关键词: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

中小企业

现状问题

发展趋势

目前,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的实践和研究亦一步步趋同。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环境的差异,公司治理客观实践上都是有不少差异的。

20世纪30年代,公司所有权与控股权的分离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公司治理的注意。随着问题的日渐严重,也迎来了这个问题的大讨论。我国对公司治理的关注比较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随着国有企业在职消费不断增长,领导人侵占企业资产,财务以及各方面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置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于不顾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也掀起了公司治理探讨的热潮。

所谓的公司治理就是指,通过一套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公司治理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外部机制实施的共同治理。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还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公司治理的核心目的是保证公司决策科学化,而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衡只是保证公司决策的方式和途径。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建立在决策科学观念上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挥作用的外部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①

其内容主要包涵两个方面:一个是治理机制,另一个是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有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等。治理机制包括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其中用人机制分为董事长人选、独立董事人选、CEO人选等,这两者共同决定了治理效率的高低。

分析我国的公司规模,大体可以分为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下面就分别分析一下这两类企业的治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及未来走势。

1.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从企业制度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大型企业是历经了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之后,发展到公司制企业的。公司制企业是由许多人集资创办并且组成一个法人代表的企业,是现代企业的主要存在形式。②

1992年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中重点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制化。目前,从形式上看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公司化,可是实质上还是有不小差距和问题的。我国研究公司治理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治理国有企业改革中管理者的腐败;二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1纵观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存在不少问题: 1.1.1所有权与控股权分离,所有者不明确

所有权与控股权的分离问题由来已久,却一直不易被解决。所有权与控股权的分离问题会产生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分歧,两者目标不一致,致使公司利益最大化无法实现。全球各国公司的问题:所有权与控股权的分离,我们也未能避免。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职业经理人的工资一涨再涨,虽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可是毫无回落的势头。因为,公司的控制权在经理人手里,不少人会为自己谋利,而侵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所以,股东不得不给他们提高工资。如大家所想,股东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直接表决,罢免经营者;还可以通过抛售该公司股票,使其价格大幅下跌迫使经营者退位。可是,经理人经常伙同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粉饰财务报表,名盈实亏,欺骗股东和广大股民。美国有安然事件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中国的琼民源、郑百文的破产足以证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不少股份制公司除了持有公司大量的股票,还积极参与日常的经营管理,使公司的目标始终保持利润最大化。例如摩根、克洛菲克、卡耐基都是特别好的典范。我国特有的问题更加严重:所有者缺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国家是大股东,各类国资产权代表并不像家族或者个人股东关心自身利益那样关心国有资产的利益,所有权不是很明确。这就直接造成内部人控制着国有企业。我国一直未断绝过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以权谋私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例如ST郑百文在倒闭的时候外债几亿,可是其老总却拥有名车、豪宅。又如国资信的掌门人唐若昕,为一己私欲,将国家财产两亿多打了水漂。而我国上市公司一直是“一股独大”的局面,股权配置相当不合理,解决好所有者缺位是上市公司治理的首要任务。

1.1.2监控机制不健全,董事会独立性差

在我国,由于十多年的放权让利改革,目前较普遍的现象是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股东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着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实行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即监事会仅有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更无董事和经理的任免权,因此,监事会的功能非常有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监事会由职工代表和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是监事会中的职工监事人数是由公司章程分配的,章程又是股东大会制定的,这样,职工能派多少名监事进入监事会最终还是由股东决定;二是,《公司法》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相对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监事会的地位,对监事会的运作则规定得相对简单。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要么内部董事比例过高,要么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一人担任。者使得董事会的独立性丧失。无法很好地控制扰乱市场的行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1.1.3股权配置不合理,侵害小股东的权益严重

我国上市公司始终处于第一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状态。使得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权益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小股东大多数小股民,投资机构不发达。关注时事不难发现今年银监会有意整改上市公司不分红的事。中国股市很大一个缺陷是投机性太大,主要是广大散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得不到分红,于是人们只能通过及时抛售差价来盈利。导致我国股市畸形发展。

而我国法治环境也不健全,使得公司结构治理有很多的阻力。例如,经理职权的法定化造成经理层凌驾于董事会之上甚至决定董事命运。董事长可以兼任总经理的法律制度,使得董事会的权力、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集于法定代表人一身。这种制度为个人独断专行、损害股东权益开了方便之门。1.1.4.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和控制监督机制均不足

我国公司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激励不足,董事、监事持股明显偏低,许多董事甚至不持有公司股份。利益不直接挂钩,就难以保证其决策能真正考虑到公司的利益。二是公司高级管理者激励严重不足。我国公司中继续由国家掌握对管理人员的工资标准和等级标准,这种制度不能恰当地估计管理人员的贡献。内部对其约束力不足,极易出现怠工、舞弊的现象。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结构正在走向趋同化。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企业也正遭受着前所为由的机遇和挑战。

1.2浅析一下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

(1)我国一直偏向采用英美股东模式,随着其日益为各国所效仿,这种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故,经理人市场会越来越完善,公司并购市场和证券市场体系形成其外部制约体系。③(2)现代股份公司产权主体多元化是国际趋势。我国已经入市,和国际趋同是不可阻止的潮流,故在构造公司股权多元化结构上面,国有持股比例会不断下调。投资机构,如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加快发展,持股比例会上涨。个人持股限制会被放宽。小股东的利益会的到相应的保护。

(3)公司治理中权力机构的制衡关系会得到完善,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会增强。这反面的法律也会得到相应的完善,股东的利益受到公司管理层的重视。

(4)内部和外部监控机制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主要是限制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强化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外部监督主要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才市场及产品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可以成为防止经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的最为有效的外部监控机制,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会对企业经营的业绩给以相对公正的评价,也会给经理人员带来外部压力。在此同时,必须要加强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银行已成为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国家应当允许银行将债权转股权 ,持有企业的股份,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展的趋势。对于股票市场,国家股和法人股的应该进入流通领域,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5)经营者的激励制度能得到完善。对于激励,物质反面,有年薪制和期权制,由于后者将所有者收益与公司未来股票价格联系在一起,具有长期激励性。所有期权制在我国也会 越来越流行。精神反面,要知道经理人对社会有责任和义务,要适时地激发他们对其事业成就得自豪,不断地树立增强他们有为社会不停贡献的价值观。毕竟,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其终身奋斗的原动力。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快速规范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让市场竞争不断给经理人施压。

(6)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不仅肩负着为股东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责任,还肩负着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所在地的居民、公司债权人、政府等等)的利益的社会责任。⑥

2.中小企业治理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经济越发达,中小企业越显得尤为重要。近两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处境真是备受煎熬。资断裂导致大量企业纷纷倒闭,温州出现小业主“跑路”热潮。究其原因一是融资难,国家收紧银根,融资成本增加(吴英因涉及地下钱庄被判刑);二是,人们意识增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劳动成本提高;三是,不少企业脱离实体产业,投机金融业,不慎损失金钱。其实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大多是采用个人独或合伙制的民营企业。因此,中小企业的特征包括企业所有权或股权主要由家族成员控制、.企业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 和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三个方面。

2.1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有事家族式的民营公司。他们的问题主要有: 2.1.1血缘关系成了阻力

股东、管理人员和家族成员这三个不同的角色都有各自不同的职责和利益,但在实行家族制的民营企业内,这三种关系角色交叉,互相对抗,从而造成了企业内部冲突。这种角色上的冲突是造成家族制企业内部纷争的根本原因。

在企业初期,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得到了非常融洽的结合,节约了契约成本。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经济关系与血缘关系的对抗。建立公司制度

2.1.2 创业家族资本、经营问题对企业扩张的制约问题

中小企业因其封闭性,往往很难吸收社会资本,在创业初期一部资金来源于创业者自身,大部分是亲戚集资,一部份是银行贷款。当企业扩张的时候需要大量资金,这时企业往往采取更为广泛的集资形式,只依靠家族成员是行不通了。企业在扩大后,由于家族成员的各方面能力有限,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本的相对落后,会抑制企业的 发展。

2.1.3.董事会机构职责不清,独立性不强。

一方面是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合二为一;另一方面则是经营管理层占据董事会的大多数席位,形成内部董事占优势的格局。这直接导致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失灵。给公司高层经营者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欺骗知情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2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向。发达国家家族制企业演进的实践还证明,家族制治理模式绝对不是私营企业惟一适用的治理制度,家族制企业最终必须向公众化方向发展,建立委托代理制的,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其次,民营企业必须建立三个互不干扰的决策机构或平台以减轻家族成员间的冲突,所有权的问题可以放到董事会上讨论;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问题放在经理办公会议上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放在家庭委员会内解决。最后,加强整体监管力度,推动自己前进。

最后,我国资本市场一定会得到较好的完善。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还特意强调了地下钱庄的事情,忧心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 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对其干预过度造成的。所以, 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监管和市场效率的效用。预计今后中小企业融资处境会得到改善。

上面我只是着重讲了国企和个人私企的问题,不少公司类型没有详细阐述。但是,公司治理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表现的越来越重要是无可非议的。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他们的健康发展对国家至关重要,相信我国的公司治理会越来越完善,目前出现的问题会逐步被抑制甚至解决。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争取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

参考资料:

1.公司治理:新兴学科的诞生 2.上课的课件,第22张ppt 3英美模式与日德模式的比较 4.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模式

篇3: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模特行业的概述

(一) 模特的概念

模特主要是指担任展示艺术、时尚产品、广告等媒体的人, 在体型、相貌、气质、文化基础、职业感觉、展示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条件, 一般要具有良好身材、相貌基础、个人气质、文化基础、人格素养和展示能力等内在素质, 身高是模特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 模特的种类

时尚模特:这是人们普遍认识和了解的模特。主要参与时装表演、时装平面拍摄等工作;商用模特:如电视购物展示模特、房模、车模、淘宝店模特等, 主要工作在镜头前;内衣模特:主要拍摄内衣品牌, 由于身体暴露面积较广, 因此对模特的三围比例、身材要求更加苛刻;试衣模特:此类模特要求身材必须合乎标准。对模特的胸围、腰围、臀围、上下身比例、颈围、乳房位置等要求都很严格;部件模特:手模、腿模、脚模、唇模等。

二、模特经纪公司概况、现状不足

(一) 模特经纪公司概念

模特经纪公司是模特表演的中介机构, 模特经济公司的职能是为客户提供介绍他们所需要的模特, 为模特提供合适的演出机会, 一个规范化的模特公司, 应当具备签约模特的身体条件、表演经历、文化素养、获奖情况、爱好特长等各类有关模特的信息资料, 以便向客户推荐。

(二) 模特经纪公司现状和不足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经纪公司, 省掉对有些模特签约后的不必要的包装、安排等麻烦, 甚至为了从中可以无限制拿到更多的抽成, 采取模特客串模式, 一些非专业模特在形象、身材等方面具备模特的条件, 闲暇时会客串模特一职, 经常低价接一些活动, 引起市场恶性竞争, 给正规模特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压力, 使得签约模特认为市场上的“野模”比正规模特收入要高, 促使野模越来越多,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当下模特经纪公司的不足尤为突出的就是没有形成真正的经纪人队伍, 经纪人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 不懂得如何包装和推广自己手下的模特。另外, 经纪公司为了省钱, 将经纪人和活动执行、服装编导集于一身, 而经纪人对自己本身的工作没有侧重点, 这也造成中国模特行业停滞在T型台这一单一的出路, 没有其他途径和业务的局限性。

三、模特经纪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建立优秀的模特资源

开发并建立优秀的模特资源, 对模特进行文化素质的培训, 让模特不仅有外在形象条件以及专业技能条件, 还要有内在文化底蕴, 促使专业化挖掘开发模特资源成为未来模特经纪公司追逐的趋势。

(二) 打造专业化、团队化发展趋势

目前, 各类商业活动在给模特行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竞争力, 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服务经营理念成为当下模特经纪公司的主流, 单一提供模特资源将逐渐被淘汰, 因此, “一站式”的发展趋势是当下模特公司应当率先发展的经营理念。

(三) 培养专业的经纪人队伍

新丝路模特公司的掌门人李小白曾说过:“中国不缺市场, 不缺模特, 缺的是经纪人, 是运作。”中国没有专业的经纪人培训机构, 因此可聘请国外经验丰富的人来讲学, 从而提高经纪人的工作能力, 培养一支专业的经纪人队伍是当下模特经纪公司最重要的事。

(四) 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模特经纪公司应该学会适应市场的变化, 不仅仅只靠服装产业, 要让模特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道路。譬如最近比较火的中国男模张亮, 凭借《爸爸去哪儿》华丽转型, 由一个只在模特圈出名的模特华丽转变为老百姓皆知、社会关注度高的明星, 为他以后的演艺道路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也是他所属的台湾凯渥模特公司的包装策略。

(五) 模特“公寓”的建立, 更方便挖掘全国各地人才

模特来自不同的城市或地区, 不方便管理, 又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费用。而建造一所模特公寓, 不仅可以让异地模特在这里有一个温暖的家, 更容易考虑是否签约, 还易于管理模特。因此, 模特公寓可能会成为未来模特经纪公司所考虑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在中国对于国外时尚界和服装产业越来越多涉足的今天, 从某种意义上讲, 模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促使中国的模特经纪公司应该有一个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模特经纪公司将会把中国的模特资源推向世界。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今模特业的了解和资料查阅, 分析中国大部分模特经纪公司的现状和不足, 以新丝路模特公司为例, 对中国的模特经纪公司进行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模特,经纪人,新丝路

参考文献

[1]郭宁.对我国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教学改革的探讨.2008年.

[2]张舰.模特手册——做个成功的职业模特[M].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5.3.

[3]http://www.nsr.com.cn/index.shtml.

[4]知名模特经纪公司掌门采访稿.

篇4: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保险;营销;对策

在保险市场主体日益增加,保险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营销在保险公司业务的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每家保险公司关注的一个课题。

一、保险公司营销发展的现状

保险营销是伴随着保险商品的产生而出现的,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西方保险营销历史的发展进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20世纪初期保险营销观念的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为保险业“优质服务”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险创新,扩展保险产品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保险品牌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现代保险营销阶段。我国的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保险业营销依然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保险产品观念、以险种的生产和销售为中心的推销观念、通过获取短期利润来实现企业的长期经营的观念。

二、保险公司营销发展的趋势

进入新世纪,保险营销将进一步发展,西方各保险公司每天都在创造新的营销策略和竞争方法,使保险行业营销发展空前。借鉴西方保险营销发展进程,针对我国保险业的现状,我国的保险营销将向新型营销战略转变。保险营销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保险营销将采用全面营销、行业营销、服务营销、应变营销等新型营销战略。对于大型的国有保险公司,由于其机构臃肿、人员繁杂、管理绩效低,其趋势将向内外兼修的“全面营销”战略转型。因此,树立大营销理念,构建大营销格局,不断完善营销管理机制,加强营销团队建设,通过构筑营销文化,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健康、有序的营销管理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创建和谐公司,有效推动保险公司整体业务的发展。

三、保险公司营销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营销管理模式

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将个人代理人的营销管理方式,逐步转换为全员营销的大营销格局,使营销管理完全融入保险营销市场的体系中,不断创新营销管理模式。一是在业务竞争上出台《系统内部业务竞争管理办法》,减少内耗。二是在营销员的业绩管理上制定《营销人员积分管理办法》,按积分的高低评出级别。三是在个人营销员政治待遇的归属上,制定《优秀业务员纳入公司统一管理办法》。四是打破薪酬管理界限,将基层公司编内外员工分系列、按岗位、按业绩的贡献度,计算其薪酬、福利等待遇,真正体现按绩、按劳取酬。五是运用晋升机制,创造营销员职业发展空间。

(二)营造营销发展氛围

科学的管理模式是营销员生存发展的保障,打造良好的内外部工作环境是营销员生存发展的动力。在对外环境的创造上,致力开展全方位的公关、宣传活动,树立优质品牌形象,提升公司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地位。一是加大对外攻关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二是在政府职能部门层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合作和沟通,为业务发展构建和谐的环境。三是在舆论媒体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形式,倡导主流、宣扬正面,树立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四是依法经营,带头遵守保监会的有关规定,主动配合行业协会开展整顿市场,合规经营的一系列检查工作。

(三)加强内部环境建设

在对内的工作环境创造上,加强管控,拓宽销售渠道,服务基层公司和营销人员。努力为营销人员开拓保险服务领域,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创造积极有利的工作条件。实现保险公司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发展目标,关键在企业内部,关键在自己。一是加强作风建设。紧紧围绕营销业务发展这一中心工作,要求机关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贴近基层、贴近客户、贴近营销人员实际需求,提出“重在提请、主动服务”的理念,切实为基层营销人员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上下互动,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提升承保、理赔、财务三个部门运行效率和质量。要求三个部门工作职能要渗透到业务发展、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三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主动参与营销人员的展业、风险评估、保险建议书的设计、承保谈判、协议书的制定等环节的工作,为营销人员开展业务创造一切的技术支持平台。通过改革和创新一系列的管理和服务的举措,努力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服务,为营销人员的售后服务提供坚强的保障。

(四)加强营销渠道建设

俗话说“得渠道者得天下”,提高营销人员人均销售产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要采取多渠道,广代理的发展策略,拓宽营销员的服务领域,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化合作渠道建设。二是建设农村服务渠道,抢占农村保险阵地。三是推进电子商务渠道建设。四是推动交叉互动销售渠道。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保险不仅是一种商品、一种服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保险商品体现了一种兼爱互助的思想,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渗透着人本主义的精神。保险是一种文化,而保险企业则是这种文化的载体,营销团队是保险公司的一个特殊的团队,是保险公司的宝贵财富,除了在完善营销管理模式和营造良好业务发展氛围外,更注重对营销人员的企业文化教育,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精神,将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营销人员的学习、工作、行为规范之中,使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一是加强品牌教育,增强荣誉感。二是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三是坚持晨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四是开展竞赛活动,创办营销专刊,推广先进经验,激发工作热情。五是搭建沟通平台,关心营销员成长。

(作者单位:中国人保财险漳州市分公司)

篇5:柔性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这是因为FMC的投资比FMS少得多而经济效益相接近,更适用于财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国外众多厂家将FMC列为发展之重。

32 发展效率更高的FML

多品种大批量的生产企业如汽车及拖拉机等工厂对FML的需求引起了FMS制造厂的极大关注。采用价格低廉的专用数控机床替代通用的加工中心将是FML的发展趋势。

33 朝多功能方向发展

由单纯加工型FMS进一步开发以焊接、装配、检验及钣材加工乃至铸、锻等制造工序兼具的多种功能FMS。

4 结束语

柔性制造技术是实现未来工厂的新颖概念模式和新的发展趋势,是决定制造企业未来发展前途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届时,智能化机械与人之间将相互融合,柔性地全面协调从接受订货单至生产、销售这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

近年来,柔性制造作为一种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科学“哲理”和工厂自动化的先进模式已为国际上所公认,可以这样认为:柔性制造技术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将以往企业中相互独立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及经营管理等过程,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支撑下,构成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完整而有机的系统,以实现全局动态最优化,总体高效益、高柔性,并进而赢得竞争全胜的智能制造技术。它作为当今世界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为未来机构制造工厂提供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将成为21世纪机构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模式。实现了按端口、MAC地址、应用等来划分虚拟网络,有效地控制了企业内部网络的广播流量和提高了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4 结 论

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有支持TCP/IP的,有遵循OSI标准协议的,每台机器的对应层协议都不同,对哪一层实施连接,需采用相应的网络互联设备。

篇6: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的是用和平方式统一台湾,我们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增进互信,积累共识。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两岸关系的现状

1.两岸政治上的互信

如今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的进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就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达成一致,从而建立了政治上的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高层互动热络,沟通顺畅,极大地确保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更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成为两岸协商的重要渠道,两会协商成果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表现与推动力。两会协商机制进一步深化,体现五大特色:

一、权威性逐步提高。

二、专业程度稳步提升。

三、协商议题拓宽,更加注重民生。

四、过程更趋平和。

五、两岸制度化商谈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多台湾民众的理解与肯定。两岸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层进行沟通,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平台是两岸民众开展交流合作、凝聚亲情友情的新渠道,博鳌论坛、世博会、亚运会、APEC峰会等平台,为两岸高层表达善意诚意、探讨合作事宜提供了重要舞台。两岸协商制度化,是两岸关系正常稳定的最具体表现,是为两岸交流构建基础的重要工程,目前,两岸形成“政党主导、官民结合、多轨并进、多方位沟通”的协商合作机制对两岸增进了解、累积互信、规划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才能克服“台独”势力的干扰于破坏,成功化解两岸之间的一些摩擦和不快。2.两岸经济上的发展

随着绿色通道的开启,作为ECFA的执行和监督机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已全面启动了ECFA的后续协商,稳步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向正常化、自由化方向发展。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增进了两岸经济上的互信、互动继续给台湾的消费经济和旅游业注入巨大的活力。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积极、务实、灵活而有效促进两岸交流的新举措,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提供便利。大陆方面本着为台湾同胞做实实在在事情的精神,不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推动两岸交流深入、持续发展,两岸经济关系在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全国台企联谊会在北京成立“马上办中心”,为台商排忧解难,吸引台商持续扩大对大陆投资。相对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增速放缓或下滑情况,台商投资项目及金额大幅增长,均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3.两岸文教上的合作

长期以来,大陆高度重视文教交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主张两岸同胞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关键是促进两岸同胞共同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马英九当局也表示,“中华民族子孙应接受中华文化教育”,强调两岸加强文教交流是“两岸迈向和平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两岸双方高度重视文教交流,两岸文教交流蓬勃开展,呈现“领域更宽、层级更高、影响深”等特点,对于两岸进一步增进同胞情感、淡化心理隔阂、推动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淡化“文教台独”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岸文化交流内容遍及教育、出版、宗教、民俗、新闻传播、民间艺术,地方特色等各个领域。文化交流的专业性、组织性、机制性不断,如对在大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台湾学生执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并设立台湾学生奖学金,两岸共同成立客家文化研究院、民间法律办公室,共同举办国学论坛、智库论大学校长论坛,共同举办神农文化祭、抗战电影展、简体图书交易会、农博会、妇家山歌大赛、旅博会等。两岸就共同建立”两岸词汇云端资料库”的设想进行沟通。两岸教育双向交流得到深化。4.两岸军事上的探索

两岸适时的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和交流有利于共同采取进一步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的措施。两岸都有建立军事互信的愿望,和平和发展是两岸长期追求的目标,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两岸军事交流主要以两岸退役将领为主,他们以参访、学术研讨会、黄埔校友联谊等方式进行交流。目前两岸退役将领交流互访逐步升温,双方就加强军事文化交流、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共同维护海洋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广泛而又积极的影向。

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大陆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战略机遇期、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是国际格局演变、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繁荣与稳定,促使岛内民意和政治格局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调整,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累积了有利条件。

从目前形势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保持良好势头,为遏制“法理台独”和延长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解和平、平等协商、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主流价值深得两岸同胞的认同。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国共两党赞成和平发展,两岸同胞已经形成强大合力。两岸经济关系在正常化、制度化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正稳步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加速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塑造新远景,并使台湾民众获得实际利益。两岸经贸关系密切,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岛内局势演变进一步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演进。两岸意识形态对抗、武力对抗的程度不断降低,军事冲突的危险性明显下降,两岸经济加速整合,两岸共同利益不断增加,两岸政治和社会互信不断增强,使得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然而积极的因素仍和复杂的变数共存,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明显增强。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大陆对

台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大陆秉持“信心、诚心、耐心、创新”,从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高度,与时俱进调整对台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地推动两岸关系,造福两岸同胞。岛内“遏独促和”的主流民意和力量明显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岛内政局和民意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价值成为岛内主流民意,得到越来越多岛内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尽管两岸关系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两岸关系发展总体上局限于经济、民生、文教层面,两岸政治对话没有实质进展。应该客观看到,受台湾地区领导人、民意代表选举的周期性影响,影响两岸关系的根本性因素没有根本改变,岛内民意走势的复杂性要审慎应对,争取台湾地区的民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我们必须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充分准备。

第一,在转变岛内民意、加强中国认同的过程中,要防止急躁冒进坚定不移地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坚持不懈地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谨慎处理因认同分歧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防止其被“台独”势力所利用。

第二,继续加强对台湾中南部民众交流力度,增强中南部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建立健全惠台政策的规划、评估、反馈、执行机制,加强政策落实,使惠台政策切实及时有效。逐渐消除台湾地区民众对大陆的误解和敌意。

第三,加强两岸文教和社会交流,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塑造两岸共同价值,扭转两岸交流“物质化”倾向。注重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共同价值、共同认知、共同记忆。

第四,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要妥善解决。相对于两岸长期隔绝与紧张对峙,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较快发展势头。不

过,两岸关系改善的时间还不长,和平发展的格局才初步形成,实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最新员工实习转正评语下一篇:公文写作培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