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述职报告

2024-06-02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述职报告(通用9篇)

篇1: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述职报告

三年来,在局党支部、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自己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财政监督工作为主线,围绕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收支绩效、维护财经秩序、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县财监办荣获“20xx至20xx全市财政监督工作先进集体”,我个人获“20xx至20xx全市财政监督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注重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作为一名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我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上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真贯彻和执行上级领导的决定、决策,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原则,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能正确驾驭和应对财政监督检查各项工作。

二、潜心钻研业务,具有虚心、创新、求实协作的优良学风。能够注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学习当代政治思想理论、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并有机的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财政普法和监督检查培训班学习,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法规、财政检查工作程序和业务技能以及计算机及网络的知识,并在全县抗震救灾资金管理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相关培训班授课,为基层干部和广大财会人员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机制,调研和制定的《xx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受到了上级财政监督部门的好评和推广。制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抗震救灾资金等管理办法和《财政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促进了财政管理的规范化。

三、把握主线,突破难点,创新机制,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近三年,财政在支出方式和保障重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自己积极适应工作职能转变,把握财政监督工作主线,重点围强农惠农、社会保障、抗震救灾、扩大内需等涉及民生的热点政策,组织开展各类监督检查,保障财税政策和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是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一次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情况督查和会计信息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查纠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执业服务质量。二是xx以来,先后12次抽调人员,从会计账务管理、资金分配使用、重建维修政策落实、城乡居民住房重建维修验收和考核等不同角度,对乡镇和有关部门执行灾后恢复重建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稽核和检查,确保了救灾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三是20xx年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大检查,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情况、抗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想了全面检查,责成存在财政违规行为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督促缴存非税收入2xx万元,结清往来款项36.5万元,回收职工欠款5.6万元,指导被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四是20xx年6月中旬全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我具体承担县治理办日常工作,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治理措施,组织开展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集中处理、整改建制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全县160个机关事业单位、14个社会团体和3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自查自纠面达到100%。对44个机关事业单位、8个社会会团体和2户国有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查纠“小金库”资金115.46万元。制定出台了《xx关于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意见》,形成了制度、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防治机制。五是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的有效途径,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20xx年选择了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城区三期拆迁改造、东西河道治理、工业集中区建设、金徽大道建设等项目进行绩效监督评价。20xx年,对县直12个部门127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财务进度和财政绩效进行监督评价,为促进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和发挥最大财政绩效起到了一定作用。六是着力抓好机关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财政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和创先争优等专题教育活动,规范了党员基础管理工作,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注重品德修养,做到廉洁奉公,勤政务实。我围绕局党支部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分配给财监办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要求,狠抓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从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和完善财政制度上确保了财政部门的廉洁从政。在日常生活中,我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守局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对人真诚,平时能与同事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我自己带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了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公道正派,不谋私利,也没有经商办企业和参与影响工作的兼职事务,维护了财政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大力宣传财政法律法规,监督财政干部依法理财,抓好源头治理,促进了全县反腐倡廉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三年来,尽管自己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但还存在着许多存有不足。一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起点不高,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财经监督检查执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偷逃骗税行为、单位私设“小金库”和会计信息不实的问题可能还存在,财经秩序尚需继续整顿和规范;三是工作中虽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激情,但由于某些主客观的原因,有时出现急躁情绪,有时因问题考虑不周全,在处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欠妥当,财政源头治理有关制度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和克服,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一是持续抓好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做到政治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坚定,业务上更加精通。二是加大财经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依法理财和财经秩序逐步好转。三是加强财经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源头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加强财监机构队伍建设,提高财政执法水平,更好地为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篇2: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述职报告

一、注重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作为一名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我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上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真贯彻和执行上级领导的决定、决策,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原则,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能正确驾驭和应对财政监督检查各项工作。

二、潜心钻研业务,具有虚心、创新、求实协作的优良学风。能够注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学习当代政治思想理论、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并有机的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财政普法和监督检查培训班学习,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法规、财政检查工作程序和业务技能以及计算机及网络的知识,并在全县抗震救灾资金管理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相关培训班授课,为基层干部和广大财会人员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机制,调研和制定的《xx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受到了上级财政监督部门的好评和推广。制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抗震救灾资金等管理办法和《财政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促进了财政管理的规范化。

三、把握主线,突破难点,创新机制,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近三年,财政在支出方式和保障重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自己积极适应工作职能转变,把握财政监督工作主线,重点围强农惠农、社会保障、抗震救灾、扩大内需等涉及民生的热点政策,组织开展各类监督检查,保障财税政策和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是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一次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情况督查和会计信息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查纠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执业服务质量。二是xx以来,先后12次抽调人员,从会计账务管理、资金分配使用、重建维修政策落实、城乡居民住房重建维修验收和考核等不同角度,对乡镇和有关部门执行灾后恢复重建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稽核和检查,确保了救灾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三是20xx年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大检查,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情况、抗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想了全面检查,责成存在财政违规行为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督促缴存非税收入2xx万元,结清往来款项36.5万元,回收职工欠款5.6万元,指导被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四是20xx年6月中旬全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我具体承担县治理办日常工作,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治理措施,组织开展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集中处理、整改建制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全县160个机关事业单位、14个社会团体和3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自查自纠面达到100%。对44个机关事业单位、8个社会会团体和2户国有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查纠“小金库”资金115.46万元。制定出台了《xx关于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意见》,形成了制度、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防治机制。五是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的有效途径,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20xx年选择了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城区三期拆迁改造、东西河道治理、工业集中区建设、金徽大道建设等项目进行绩效监督评价。20xx年,对县直12个部门127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财务进度和财政绩效进行监督评价,为促进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和发挥最大财政绩效起到了一定作用。六是着力抓好机关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财政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和创先争优等专题教育活动,规范了党员基础管理工作,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注重品德修养,做到廉洁奉公,勤政务实。我围绕局党支部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分配给财监办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要求,狠抓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从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和完善财政制度上确保了财政部门的廉洁从政。在日常生活中,我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守局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对人真诚,平时能与同事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我自己带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了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公道正派,不谋私利,也没有经商办企业和参与影响工作的兼职事务,维护了财政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大力宣传财政法律法规,监督财政干部依法理财,抓好源头治理,促进了全县反腐倡廉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三年来,尽管自己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但还存在着许多存有不足。一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起点不高,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财经监督检查执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偷逃骗税行为、单位私设“小金库”和会计信息不实的问题可能还存在,财经秩序尚需继续整顿和规范;三是工作中虽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激情,但由于某些主客观的原因,有时出现急躁情绪,有时因问题考虑不周全,在处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欠妥当,财政源头治理有关制度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篇3: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述职报告

一、当前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政监督法律体系建设存在漏洞

1. 国家法律层次低 , 地方缺乏一致标准。我国财政监督 检查工作自建国以来几经变革, 从“财政六条”到“财政驻厂员制度”, 从“大检查”到“公共财政框架”, 每一次的发展都与相关法制建设工作相辅相成。近年, 我国财政监督立法工作不断深入,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财政检查工作办法》作为全国范围内的指导性文件, 推动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随后, 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性财政监督检查办法, 但这类办法地域性强、法律层次低, 仅名称就有财政监督条例、监督检查办法、财政监督办法等多种, 形成“各自为政”的杂乱局面。监督检查工作在法律制度上仍存在空白, 国家没有高层次的法律保障、地方缺乏统一规范, 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深入、科学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 赋予的检查手段强制执行力度不够。当前 , 财政监督检查实际工作中所能依据的国家法律主要包括《预算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这些法律针对性强, 对财政监督仅限于肯定其监督权力的原则性规定, 对检查工作全过程不能详细规定, 缺乏系统性的规范制度。同时, 未提及对财政检查人员的激励、保障和保护措施, 也未对执法结果运用提供法律依据, 使检查工作暴露在风险之中, 弱化了财政监督效果。特别是在赋予检查单位强制执法权力方面, 包括《财政检查工作办法》在内的现行法律均未涉及, 这增加了财政监督检查的工作难度, 提高了财政检查风险。

我国财政监督立法工作滞后于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工作的需要, 《财政监督检查条例》尚未发布, 没有一部系统地对财政监督工作进行规定的法律法规, 财政监督缺乏独立完整的法律保障。

(二) 具体工作忽视质量控制和方法体系建设

1. 质量控制体系尚未建立。检查质量是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生命。随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深化和影响的扩大, 对检查单位和检查人员的复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检查风险日益突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在越来越被公众重视的同时, 工作质量也亟待提高。目前,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部门都建立了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 财政部门只有建立起针对检查工作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才能有效抵御检查风险, 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检查目标的顺利实现。

2. 方法体系仍以个人经验积累为主。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高效开展, 必须有一套适应当前我国财政管理改革需要的、规范的财政监督方法体系与之配套, 以达到财政检查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的目标, 满足控制检查风险、保护监督检查人员的实际需要。当前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除了基本方法在《财政检查工作办法》中有所反映外, 具体创新方法仍以检查人员的言传身教作为推广载体, 这些经验在当前检查工作无系统方法体系的情况下是十分宝贵的。然而,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被检查单位在财务核算、内部控制、日常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本质变化, 检查中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出现, 对财政检查的范围、程序和手段造成很大影响。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推广形式己经不能适应急速变化的新环境的要求。 财政监督工作必须顺应发展趋势, 构建起全面、系统、与时俱进的方法体系, 这才是推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根本途径。

二、主要对策

(一) 健全法制建设, 促进依法检查

当前, 我国财政监督检查法制建设要从“立”与“修”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出台《财政监督检查条例》作为法律主干, 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健全财政检查法律体系。二是对现有法规中存在的概念界定不清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进行修正和完善, 消除执法中的现实困难, 明确财政监督的地位、作用、范围、职责、任务, 为财政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一个准确、客观的执法尺度和强制化、规范化的法律保障。

(二) 强化法律手段, 维护检查权威

财政监督检查法律手段作为其他检查手段的载体, 具有基础性、强制性的特征。针对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要有相应的手段予以解决, 保障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特别应保证检查人员对可疑的个人账户进行查询和在证据保全时的强制执行措施。

(三) 关注质量控制, 保证工作效果

财政监督检查质量控制体系是检查单位内部建立的、为保证检查质量和检查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控制工作。它要根据检查工作查前准备、证据收集、底稿编制、出具报告等各 阶段的特点从规范程序、问题认定、违规认定、处罚认定等多角度入手, 将质量控制工作制度化、标准化。

查前质量控制:在检查前, 检查组应当对被查单位财务或项目决算进行分析性复核, 关注异常变动和重要线索, 对可能错报金额和性质做出判断, 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 并按该水平确定初步检查程序。

证据质量控制:只有依据可靠、相关、充分的检查证据, 才能做出合理的检查结论。检查证据的质量由收集方法和分析判断过程决定。证据的可靠性应按照内部证据优于外部证 据、直接证据优于间接证据、书面证据优于口头证据的原则进行评价。对于难以取得充分证据的, 检查人员应当实施追加或者替代的步骤和方法以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将已有证据与检查事项比对, 通过剔除无效、重复、冗余的部分, 使证据足以支持检查结论。同时明确, 检查人员对其收集证据的严重失实, 或者隐匿、篡改、毁弃证据的行为承担责任。检查组长对检查证据不足以支持检查结论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责任。

底稿质量控制: 检查人员应按照底稿要素编制底稿, 并对问题的性质、金额、数量、发生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进行描述。编制人对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检查组组长就底稿描述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可靠进行复核, 并对复核意见负责, 对未能发现工作底稿中严重失实的行为承担责任。确立检查组例会制度在问题认定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所有底稿的形成、更改、撤销必须通过例会由所有人员讨论后执行, 讨论过程在会议记录中详细反映。

报告质量控制:检查组组长主要对报告适用法规是否正确、处理处罚是否适当进行复核, 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四) 提炼方法系统, 提高检查效率

建立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长效机制就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检查系统, 具体规范查阅、观察、函证、盘点、询问等方法的运用范围、方式、程序。同时, 对依赖经验判断的抽样方法和分析性复核工作进行总结、提炼, 把普遍经验标准化、模式化、理论化, 变“经验指导”为“科学指导”, 不断形成新的检查方法, 充实、更新理论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先清.如何建立完善财政监督新机制[J].财政监督, 2004 (10) .

[2]黄霞.试论我国财政监督文化的构建[J].学习周刊, 2005 (9) .

[3]周帆, 何佳倪.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09 (1) .

[4]杜恒, 韩文博, 刘东, 罗飞.行使财政监督检查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 2006 (17) .

篇4: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关键词】财政监督;会计监督;廉政建设

我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在省局、市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局党组的工作部署,我们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职能、依法监督”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突出重点、热点,开展对财政专项资金检查

围绕财政监管中的重点问题,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财政支出监督力度,既要监督资金的安全完整,更要注重资金的绩效监督,使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更紧密结合,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在开展检查过程中,继续探索监督检查的新形式、新方法,综合利用监督检查成果,降低检查成本,提高监督效能。

一是加强对财务、国库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收入对账制度,确保财政收入的完整与安全;二是结合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对重大财政支出资金,如政府采购、社会保障等财政资金从编制、拨付到使用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机制。

二、强化财政系统内部监督

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根据《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规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对包括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在内的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财政部门内部各业务机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资金运行行为的监督检查。把住预算和资金两个关键环节,重点参与部门预算管理,在财政收支计划、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工程项目预算的编制上、及财政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提前介入。此外,还要研究探索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提出改进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措施,全面提升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层次。

三、强化监督结果的运用,进一步拓展财政监督的领域和空间

要实行监督信息公开制度,即不定期或定期公布监督信息,对重大案件实行媒体曝光,对一般案件实行公开制度,这样既可代替催款通知,又能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单位法人和直接责任人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提高违纪成本和风险,建立健全检查结果移交制度,将处理人和处理事相结合,真正起到监督效果和作用。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将检查和调查相结合,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要将检查信息和调查研究相结合,适时转化为有效的管理建议。

四、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监督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是财政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伪造、变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行为,要集中力量,加大会计打假力度。要本着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为加强财政管理服务的宗旨,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行业或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有计划、分阶段全面整顿会计秩序。认真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改进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方式方法,加强经常性的会计监督工作。

五、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

从目前的工作现状看,我们还有许多监督不到位或是空位的地方,所以,在监督理念上,要把“财政监督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财政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确保财政资金合规、安全、有效,建立“预算、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运行机制,根据财政管理的需要和监督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特定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和开展调研工作,要综合运用检查、调查、审核、督促、反馈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改变以往集中性、突击性和临时性的事后检查方式,构建以事前调查审核、事中动态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新机制,构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模式,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做到科学理财、依法行政。紧紧围绕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新机制等问题,就财政监督工作如何融入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构建预算、执行、监督三分离的科学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财政监督水平服务。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水平

要认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以廉政促勤政。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职能,努力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切实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虚心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促进我区财政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财政监督服务财政管理和改革的几点思考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 14 期 王湛.

[2]关于财政监督的有关问题探究 《中国市场》 .2015年 49 期 王雪莹.

[3]新形势下财政监督的思考 《会计师》 2015年 3 期 钱晓明.

篇5:财政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10月,**县财监局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特点,积极开展了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对内监督与对外监督相结合,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监督检查。为维护国家财税法令的统一、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保证财政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着力健全检查制约机制,突出把住“四关”

一是把住“政策关”,在检查实施前,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情在先;二是把住“进点关”,严格按照规定于检查实施前三天下达通知,确保检查的严肃性;三是把住“纪律关”,下达检查通知同时,申明检查纪律,便于被查单位和群众对检查组实施监督;四是把住“程序关”,严格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检查,确保各个环节周密严谨。通过把住“四关”,有力地保障了监督检查依法、依规、依程序进行。

(二)突出监督检查重点,提升检查层次与效能

一是突出以确保民生政策的落实到位为检查重点。按照全县财税检查工作计划,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对惠民实事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和《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县财监局于204-6月份和11月份对全县度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关爱城乡居民特殊群体等8项惠民实事和20、年上半年医疗卫生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通过采取审查账目、现场查看等形式,重点检查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情况、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突出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重点。为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提会计信息质量,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鲁财监[2015]6号)要求,**县财监局对**县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东营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鲁星新天地国际影城、**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五个单位的20度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收支、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及相应处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有的预算单位或企业有这样一些认识,“监督检查是审计和纪检监察的事情,与财政无关”、“财政监督是检查预算单位的,财政自家还查什么查”、“财政的职责就是筹集和分配资金”,这些言论说明对于财政“重分配、轻监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财政监督工作思想认识上还存有误区。

(二)方式方法还不科学

在实务操作中,财政监督工作存在事后监督多,提前介入少;专项检查多,常态监督少;合规性检查多,绩效性检查少;行政事业单位检查多,涉企资金跟踪检查少;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多,反映整改落实问题少等等一些问题。虽然“金财工程”已经启动多年,但相关软件、网络本身就没有财政监督的功能模块和操作系统,造成财政资金运行已实现“信息化”,而财政监督却仍然“手工化”的尴尬局面;财政监督部门与收入征收单位、国库部门、预算单位及财政部门内部也不能实行联网,致使财政监督机构难以及时掌握财政收支动态,监督效率低下,监督效果不理想。

(三)外部关系还未理顺

在政府序列中,除了财政部门,监察、审计、税务部门也承担一定的监督职责,另外,人大、纪检具有更高级别的监督和处理处罚权力。在各部门联合实施的某项监督活动中,财政部门是实施监督的主体之一,也可能是被检查的`对象,亦是其他监督部门运转经费的供给方。部门之间协作关系不顺、监督职能重叠、职责划分不清、处理处罚不统一造成财政监督缺位乏力。

三、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的建议

反腐形势、财政收支压力增大为加强财政监督提出了新要求,涉及财政监督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条例的出台和实施为加强财政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针对前述问题,现提出三点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升财政监督意识

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关键着力点。财政部“六五”普法规划、各级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等工作的开展体现出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和行动逐步升级。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监督宣传,在财政系统内部突出财政监督的重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坚持分配管理与监督检查并重的原则,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加大对预算单位和企业的宣传,“财政资金拨付到哪,财政监督就跟踪到哪”,不断提升财政监督意识。

(二)优化方式方法,提升财政监督效能

财政监督要与其他财政业务紧密融合,覆盖财政预算管理全流程。财政监督要有计划性,监督事项要紧紧围绕财政重点工作以及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决策执行到位。财政监督要加强内控程序设计,保障执法行为的合规性合法性。财政监督要注重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杜绝屡审屡犯。

(三)重构外部关系,提升财政监督效果

篇6: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述职报告

我县共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我县接到文件后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项目资金和补贴资金监管自查工作。

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领导。

成立由财政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基层局业务科长、各乡镇财政所所长为成员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且根据文件精神整理有关财政资金监管文件,按照文件的、主题归类,分别统计以“政府”、“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股室”名义下发的文件。

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范围。

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施监管。

三是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监管。

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面清理预算外收入,按照“乡财县管”相关规定办理收支业务。日常支出按照定额、定项、专项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各类支出标准。对临时性、突发性和大额支出或调整,要经集体研究后方可安排支出。

四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加大对纳入乡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乡财政从项目申报、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报账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公示,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验收决算,并就项目运行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向县财政局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

五是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

明确涉农资金监管工作重点,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各项涉农资金要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各项惠农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以电脑为平台建好各项补助的分类台帐,及时对变更信息进行补充、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六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

完善“村财村用乡镇代管”制度,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全面推进财政资金的正常运转。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自查,发现有很多的资金虽然用于我县农民补贴和项目建设,但是分散在县直各职能科局,监管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不利于统计,原因为县财政拨付其他部门后,其他部门用于基层的补贴和项目建设,有很多资金没有经过乡级财政,乡级无法监管。

针对近几年首次在我县乡镇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我县建议:

第一、建立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第二、针对近几年财政资金项目较多,对每一个项目的公示、信息传递、巡视巡查在正常的工作中注意收集材料。

篇7: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者述职报告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

对本级财政预算实施监督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如何对本街道办事处的财政预算开展监督?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的工作。本文想就街道人大工委开展财政预算监督工作的法律依据、现实作用、我区这项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下一步这项工作如何加强和完善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以利共同探讨。

街道人大工委开展财政预算监督工作是法定的职责,也是现实的要求

《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街道人大工委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通过授权(如我区制定《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暂行规定》),完全可以履行这一法定职责,在这里,监督的不是总预算,而是部门预算,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它的预算是总预算的组成部分,等同于部门预算。

我区的街道办事处大都是由原来的乡(镇)改建制而成立的,原为乡(镇)时,都有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主席团,乡(镇)财政预算的监督工作是不存在问题的。改成街道办事处的建制后,因为不是一级政权,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主席团,所以人大对街道的各项监督很难落到实处,而且我区各街道每年的资金总量少的有几千万,多的约两个亿,当初我区设立街道人大工委的初衷主要就在于此,觉得这么大的资金量必须要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

我区街道人大工委开展财政预算监督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前不久,我区召开街道人大工委例会,交流了对街道财政预算实施监督的作法和经验。近三年来,各街道人大工委对这项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归纳一下主要作法有以下几点:

1.监督的组织形式:各街道做法不一,有的和纪委一道成立五人监督小组;有的是工委牵头,组织部分代表成立小组:也有的是专职人员(含兼职秘书)自行开展活动。

2.年初听取预算编制情况的汇报,这时预算已经批准,主要是了解预算的安排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也有的街道尝试在上一年的编制部门预算阶段提前参与,了解编制方法、编制内容,提出意见,帮助把关。

3.每月审查一次预算收支报表,了解执行进度。也有的是直接去财政所询问情况,或听取负责人汇报。

4.每半年听取一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也有的按季度听取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不少街道人大工委还参加办事处召开的税收分析会,一起分析经济形式,解决征收难点,促进收入任务的完成。

5.与街道内部审计机构的联系,部分街道人大工委利用内审机构的力量,对下属社区(村)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有的是实行“先审计、后入账”制度,有的是实行定期审计制度。

6.每年安排一至两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进行“述职评议”,就其分管工作(含经济责任)向代表汇报履职情况,接受代表评议。

三年来的实践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几点:

1.首先是在街道的干部群众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街道财政预算是有人监督的,管钱、用钱的人有一种约束感;有意见的人有了一个反映的渠道。客观上促进了办事处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2.在预算的编制上,不少街道人大工委在充分听取了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预算收入应包含预算内、外资金、土地补偿资金、其他资金等收入,编制综合预算;在支出的安排上,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问题;“为民办实事”要办实办好;支出要重点保证教育、农业、社会保障等。这些建议都得到重视或被采纳。

3.在预算的执行上,许多街道人大工委力求监督到位,而不是避重就轻、流于形式。如铁心桥街道人大工委重点跟踪监督办事处的非生产性支出,使得该项支出今年1-6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56.4;雨花新村街道人大工委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低保资金发放,定期检查、审核,还定期深入到低保户家中调查、了解,受到各方好评。

由于缺乏规范,缺乏经验,在这项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全区各街道发展不够平衡,还存在许多不足:

1.监督机构和人员不适应监督的要求。各街道人大工委成立初期,只有一至两名专职副主任,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秘书。且大多数都不太熟悉财经工作,专业知识缺乏,对预算监督感到无从下手,2.因

为前款提到的原因,有些街道人大工委这项工作的开展往往流于形式,只限于听听汇报、看看报表,提不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监督难以收到实效。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的确定和较大数额的支出上,街道人大工委的“话语权”份量不够。

3.缺乏一个规范的监督制度。客观上是国家的《监督法》出台滞后,在监督的内容上、监督的方法上、监督的程序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规定,无法使街道财政预算的监督做到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

4.没能很好地借用审计力量。各街道大都设有内审机构,在监督预算执行情况时可以适当地借用审计力量和利用审计成果。

继续实践,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街道人大工委对本级财政预算的监督工作

可以肯定,这项工作的三年实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我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成绩,有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地积极探索,不断地加以完善,不断地加强实践,使街道财政预算的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摆正位置,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街道人大工委是在区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行使各项监督权力的,因此,必须遵从区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围绕党工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监督中,注意协调好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本着“补台不拆台”的原则,出以公心,依法监督。一切从有利于本街道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出发。

2.明确监督主体,集体行使监督权力。今年初,我区人大常委会为各街道人大工委健全了组织,配齐了工委委员(5-6名),这就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可以有相对固定的人员来开展日常监督活动。同时,要注意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可以邀请部分代表列席工委研讨财经工作的会议,或者参加一些专项审查、专项调研,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

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监督本领。街道人大工委成员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同时,都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要熟悉有关的财经法律法规,特别是《预算法》、《会计法》中的有关内容,要对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能熟练掌握;上级人大也要适时举办一些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以提高大家的监督能力。

4.在参与和审查部门预算的编制时,要提前介入。注意把握预算编制是否符合预算制度改革的要求:实施综合预算,推行零基预算,实行细化预算等;是否贯彻了“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以及“量入为出、不搞赤字”的原则等等。细化的部门预算表要逐步做到在人代会期间发给代表审议。

5.在日常的预算执行情况监督中,一是坚持月报审查制度,街道财务部门应按期向街道人大工委报送预算收支月报表,审查中注意表的平衡关系,表与表的衔接关系,当月和当期的执行进度。各款支出有无违反预算安排等;二是每半年听取一次办事处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重点审查收支任务的完成情况,收支数字是否按规定的口径编列(有否预拨、以拨代支等),各项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支出的使用效益,是否按预算支出,专款是否专用,结转资金有否扩大,结余是否真实,预算外资金中的往来款项是否及时清理等;三是对一些重大项目资金的使用和重点领域的支出要实行跟踪监督,每年可选择1-3个项目组织专题调研或专项督查,邀请代表参加,重点是监督审议资金使用效果。

6.预算调整街道本不涉及,但我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加强区级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中规定,“┄┄如部分变更或者调整数占被变更或者调整数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指科目之间调剂),应┄┄经批准后方可调整或变更”。因此,这也是街道人大工委监督的一项内容。关于决算,因为部门预算的执行数和决算数基本一致,所以本文没有提及。

7.合理借用审计力量,协助监督预算执行。对预算执行结果,可以指定街道内审机构进行审计,并向街道人大工委汇报;对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可以要求其作专题审计或审计调查,可以使结论更加准确、详实。

8.在对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述职评议”中,应侧重要求其对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分管工作中的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效果等,向代表如实汇报,接受评议。

9.关于下属社区(村)的财务收支的监督,笔者认为其属于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应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不必作为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重点。

10.期望全国人大的《监督法》尽早出台,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以便有法可依,使街道财政预算的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

限于笔者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难免许多错失疏漏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让我们一起努力实践,共同探索,使街道人大工委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工作得到加强,更加完善。

篇8: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浅析

一、现行财政监督机制存在问题, 呼吁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出台

(一) 当前监督内容和方式仍以直接检查为主, 针对事后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处理, 缺乏事前、事中监督。由于缺乏事前监督, 单位只考虑对自身利益, 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真正针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监督开展的很少, 比如某项资金投入后, 发案率下降没有, 破案率提高没有, 群众安全感增强没有等等没有涉及过。

(二)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2004年, 财政部根据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制定了《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9号文, 明确开展绩效监督是强化财政管理、深化财政监督的迫切需要;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变得日益紧迫, 是财政支出管理的深化与延伸, 也是财政监督检查的重要发展方向。

财政绩效监督是财政部门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绩效为目的, 在有效开展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 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 借助科学的绩效标准和分析方法, 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尤其是其结果进行的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 从而不断优化绩效标准, 落实绩效责任, 实现绩效目标。

二、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意义

为了解决财政监督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绩效监督工作。积极研究如何加强财政绩效监督、认真履行公共财政职能, 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变得越来越紧迫。“审计风暴”揭露的问题大部分都涉及到财政资金, 凸现的大量财政资金效益问题, 让我们认识到加强绩效监督的紧迫性。当前各级财政正在大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三大改革, 同时积极实施财政绩效监督, 将使我们更多的关注其效果如何, 从而使财政三大改革从形式上进一步推向实质, 能有效提升和检验财政管理水平与财政改革成效。

长期以来, 财政监督侧重财务合规性检查, 忽视对绩效的监督, 对资金的分配效果、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产出结果缺乏监督和考核, 存在预算约束软化、项目投资失控、资金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造成大量低效和无效投资。我们急于引入绩效监督思想, 更加敏锐地去监督我们的财政支出状况。

三、绩效监督试点工作现状 (以北京市A区为例)

(一) 2005年以来, A区立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努力探索绩效监督”的宗旨, 借鉴国内先行省市尤其是北京市近年来试点绩效监督检查工作经验基础上, 就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展开了积极的尝试。开始时从全区选择二个项目试点, 到绩效户数逐年递增;并以此进一步推进下一年度财政绩效工作。

2005年选择区文化委员会、北京某学校2个单位开展了绩效监督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不但清楚地反映出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 而且为来年的预算编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监督评价体系。

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着手绩效监督方面的理论学习, 对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概念界定、重点、难点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探索。

(二) A区的财政支出评价还只是停留在具体项目上, 解决项目投资的失控问题。

1、全面的绩效评估应该还包括人员使用效益、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等。

2、在对政府行政成本进行具体绩效监督时, 主要是对政府部门和单位实现及落实年初主要目标与相关经济目标的结果进行绩效监督, 并在此基础上对年度行政成本水平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3、对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整个财政项目的审查, 主要看财政专项资金是否达到了高效率的使用。二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检查有无监管不力、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情况。三是对各财政项目的成本是否合理进行绩效监督, 是否遵循了节约的原则, 以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4、开展政府采购绩效监督。即是否实现货币价值最大化, 财产物资利用是否充分、有效, 以及是否促进了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宏观效益的发挥。

5、日常财政工作要把绩效预算制度、绩效监督评价制度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统一协调起来, A区的公共支出制度的框架才能构建起来。

(三) 当前绩效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项目选择上, 应重点考虑财政投入比例高、效益便于指标化的项目。如果项目资金中财政投入比例偏低, 则不足以说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未投产的一些在建项目, 无法展开资金效益分析;或者指标不明确的项目等, 暂时都不宜作为绩效监督的试点项目。

2、在监督方法上, 从目前的报告来看, 存在着两多两少的现象, “文字说明多、情况介绍多, 数据少、图表少”, 大多数停留在纯文字的说明和叙述, 缺乏指标描述及数据分析。

3、在评价角度上, 目前反映得不够全面, 要么注重社会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 要么只顾经济利益而未兼顾其他。我们开展绩效监督,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始终注意坚持“五个统筹”, 保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当前绩效监督工作的难点分析

(一)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财政监督活动的法律法规, 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只是捎带地做了原则性的要求。

(二) 理论研究刚起步。

我国开展绩效监督刚起步,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绩效预算、绩效评价、绩效审计等的关系尚未完全理清。学术界对绩效监督的标准、评价、原则以及实施主体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市财政系统2004年调研报告第492页:“严格讲, 能够指导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 绩效标准难以建立。

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检查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 绩效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被监督单位或项目绩效高低的尺度。

我国在绩效监督指标体系的建立方面, 相关部门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尝试性地建立并运用了一些绩效指标, 但都不够系统和规范, 也不十分成熟, 对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支出绩效量化指标、测算模型更是稀缺。

(四) 绩效预算未能实施。

近年来, 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取得重大成绩, 实现了综合预算、零基预算, 预算细化水平也明显提高。但目前仍是粗放管理, 如A区一些项目预算仅有金额和方向, 未附具体项目明细、支出明细和工作目标, 导致项目执行单位用款随意性较大, 给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带来诸多障碍。这使得财政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中的无绩效和损失浪费很难避免。

(一) 绩效监督取证困难。实施绩效监督和其他检查工作一样, 必须收集能证实被监督单位经济效益状况的载体, 绩效监督的具体分析评价工作建立在所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才具有说服力。

(二) 监督队伍有待加强。绩效监督工作涉及面广, 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既熟悉财政支出相关法规, 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又要有非常深入地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等相关行业方面的专业知识。我国公务员特有的分类管理制度, 实质上也导致了专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够, 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

五、我国绩效监督工作的试行概况

(一) 广东省在2006年内成立国内首个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而首批数个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也于年内展开。2003年非典过后, 广东省政府拨款建立卫生预警机制, 而这一机制的建立, 就是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发生巨大优势作用的集中体现。广东省成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围绕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开展工作, 确保财政投入产出不再是“糊涂账”。

(二) 2005年, 河北省财政厅选择部分部门和典型项目进行试点, 预计2010年将在全省全面推开。在2004年省级发展性资金预算安排开始引入绩效目标概念;2010年在全省全面推开。

(三) 北京市财政局2004年4月研究制定《北京市财政局开展财政绩效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 并在部分单位中试行了绩效监督。2006年, 北京市财政局加大了绩效考评工作力度, 先后成立绩效评价处和绩效考评中心, 负责绩效考评的组织实施。自从2007年, 绩效考评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

六、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中国财政管理改革的一个长远目标

处于财政绩效监督刚刚起步阶段的我国, 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监督, 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 包括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依据、缺乏相应的绩效预算环境、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储备等问题。

在我国, 随着绩效评价体系的推行, 一些屡屡拿了钱办不好事的人或部门, 不但“要钱”越来越困难, 甚至连官位或整个部门都保不住。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把纳税人的钱用出效益;以及转变政府机关的作风很重要。总之, 开展绩效监督是财政监督的新发展, 是深化财政监督的重要举措, 对财政监督而言,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没有成熟的做法可照搬, 必须不断探索, 惟有不断探索, 才能确保成效。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 理论体系尚不健全, 实践也只是小草刚露尖尖角。现在全面推行财政绩效监督的时机尚不成熟, 如果草率行事只能是拔苗助长。正确理解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含义才能在财政绩效监督改革中少走弯路。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中国财政管理改革的一个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农;中德两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比较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年02期

[2]、刘艺容;曾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必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消费经济;2010年01期

篇9: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财政监督;问题;对策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 127

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综合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体,而全面进入为弥补市场失效的非盈利性的以及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这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思路。我国财政经过编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改革,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重在规范支出的公共财政框架,与其相应的保障措施财政监督如何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财政部门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公共财政框架下做好财政监督工作谈若干思考。

1 财政体制与财政监督的关系问题

第一,财政监督作为财政职能的组成形式,它依附于财政体制。财政监督是财政职能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依附于财政体制,寓于财政管理之中;财政体制越完善,财政监督的重要性就越突出。科学完善的财政体制的要素之一,就是高效率、高质量的财政监督。成熟的财政体制为财政监督提供充分的监督环境和依据,它是财政监督的力量之源,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科学完善的财政体制,需要高效率的财政监督为其保驾护航。财政监督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治理整顿经济秩序,实现宏观调控保驾护航。从监督的内容来看,财政监督作为约束机制,主要对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监督,是财政的自我约束和监督。但从监督的范围看,它又不仅仅局限于财政内容,它是国家通过财政部门运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身资金活动实行的一种广泛而深入的管理行为,是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实施的宏观监控,所以财政监督又是政府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的有效工具。

2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定位问题

第一,加强财政监督是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财政工作主要任务。改革的内容很明确:一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减少财政对应由市场调节的项目和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发展的事业的投资,优化支出结构;二是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并统一由国库直接支付;三是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

第二,财政监督必须服从于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部门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过程,就本质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监督过程。财政监督机构的各项具体监督检查活动,本身也是对财政收支的管理活动。财政监督的这种属性,客观上要求财政监督工作必须彻底改变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堵漏,监督检查和管理相脱离的片面做法,必须善于在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财政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逐步从监督检查型转变为监督管理型。在当前,财务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是财政监督的重要形式,仍需大力强化。

3 当前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政监督偏重微观监督,忽视宏观监督,已与现行的财政职能转变不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主要通过税收来调整,财政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对企业财务收支管得过死的状况应该改变,对企业财务决算的审核要逐步交给中介机构来完成,今后财政监督工作应主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宏观监督。这就要求我们的财政监督的思路、方式、手段也要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以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类型为例,真正属于财务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属于少数,而违纪的实质在于部门、单位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违纪,如:擅自立项收取资金,挪用专项资金等,而对这种行政违纪,再采用经济处罚手段,就难以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第二,财政监督绩效的考核指标弊端严重。长期以来,对财政监督机构的考核指标是以组织收入为主,也就是以入库额多少为评价指标,这样造成了现行财政监督存在着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离。一方面监督机构认为处罚数额越大,监督成效就越突出,从而把查处违纪行为作为财政监督唯一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被查单位感到监督检查只是罚款了事,这就促使被查单位在违纪风险与成本和违纪“收益”之间权衡得失,认为查着了是你的,查不着是我的,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这也是出现边查边犯,屡查屡犯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财政监督立法严重滞后。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继颁布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使财政运行中一些重大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财政立法严重滞后,迄今尚无一部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对财政监督职能、内容和手段等方面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时,至今还是依照国务院1987年颁布的《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和财政部于1998年制发的《财政检查工作规则》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由于没有将财政监督提到足够的立法高度,因而财政监督地位得不到法律保障,在执法上存在着尺度偏松、手段偏软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成效。

4 公共财政框架下,完善财政监督的对策思考

第一,加快财政监督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研究制定《财政监督法》以及完善各项财政、预算、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税法律框架和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把财政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财政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财政监督需要覆盖国家财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因此这各方面和各环节都需要进行财政监督立法。鉴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完善预算监督和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等方面的立法。

第二,监督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事前预警。对项目立项的合理性进行论征。在财政资金使用中,项目前期准备不足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项目工程概预算与实际资金需要差别很大,资金缺口无从解决;有些地方反映拿到资金感到措手不及,来了钱不知道是干什么,来了钱不知道是给谁的。因此,财政监督机构要参与项目立项工作,对项目的论证过程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事中监管。财政工作要一手抓好分钱,一手抓好管钱,两手都不能软。财政部门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督职责,必须睁大监督的眼睛,监督跟着资金走,财政资金分配到什么地方,财政就必须监督到什么地方,建立跟踪监督机制,随时掌握预算单位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三是事后评价。建立资金使用效果或效益评价制度,以利于调整政策,改进工作。

第三,建立灵敏的财政监督信息反馈系统。从财政监督角度,至少应该形成三类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一是基础资料信息系统,用以系统完整地汇集各单位、各部门与财政分配活动相关的各种基础资料,为监督部门预算编制和其他财政监督活动提供基础信息。二是财政预算执行和资金分配使用监测系统,通过与收入征收部门、国库及财政专户、各预算执行单位、资金使用单位及相关银行建立起有效的稽核关系,对财政预算执行和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测,对异常情况提出监督预警,为进一步决策提供线索依据。三是财政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软件开发,计算机联网手段,收集并储存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实行财务数据信息共享,便于财政监督部门运用预测和分析的方法,排列监督重点,查找存在问题,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有针对性地完善有关法律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在法制的规范下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叶青,黎柠.近代财政监督制度与思想[J].财政监督,2012(3).

[2]李霁.国外财政监督一瞥(上)[J].中国监察,2013(14).

[3] 刘新运,苗志昊.论当前新形势下财政监督的与时俱进问题[J].中国市场,2014(11).

上一篇:春天的华尔兹诗歌下一篇:古今读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