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试卷答案

2024-05-08

政治学原理试卷答案(共6篇)

篇1:政治学原理试卷答案

(一)行政管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钢鉴易知录》上。

2.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3.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4.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和维持社会秩序职能。5.我国国家公务员级别分为15级

二、单选题

1~5 BDBDD

6~10 DDABD

三、多选题 ABCE ABCE 3 ACDABE

ABDE

四、简答题

1、简单概括你对行政环境互动性特点的理解?

答:行政环境的互动性包括两层涵义,一是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系统是互动的;二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系统的各个要素也是互相作用、互为环境的。

2、简述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1)调控宏观经济;(2)管理国有资产;(3)提供基础设施服务;(4)监督经济运行;(5)调节社会分配。

3、简述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答: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行政环境制约 和影响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活动;(2)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

4、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中行政组织的功能?

答: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但市场也有失灵之处,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加以弥补。具体内容有:(1)调控宏观经济;(2)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3)限制垄断,促进公平竞争;(4)提供公共产品;(5)保障公证的收入分配。

五、论述题

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关系。答:(1)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关系看,可将行政组织体制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实际上就是对三种体制的正确运用。(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关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社会的需要(主要是经济体制的需要)和国家结构形式。(3)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其行政组织体制基本上采取集权制的形式,行政决策权主要集中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完全的指挥、监督权力,地方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自主权较少。(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要求政府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维持市场秩序和实施各种保障的职能,这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的基本内容。(5)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负责在本地区范围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保护环境。(6)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适度集权和地方政府适度分权,中央与地方主要根据事权的性质合理划分权限,凡宏观经济及全国性事务归中央政府管理,凡地方性事务归地方政府管理。要维持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关系。

(二)政治学原理试卷

一、单选题

1~5 DADBD

6~10 CABCC

二、名词解释 1.政治

答: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利益集团

答: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3.政治参与

答: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4.议行合一

答:议行合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理想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

答:一.人性可以改造。理想主义关于人类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完美主义。一派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不确定的,既可恶也可善,而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人所处的环境;另一派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人性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造。但两派理想主义者都认为人可以通过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相信人类总是在不断进步和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二.战争可以避免。理想主义者认为战争的出现与人类的本性无关,而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人类可以通过教育和改造而逃脱追求权利的欲望,世界各国之间虽有矛盾冲突,但是它们并不是来自人类的本性,因此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三.国家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理想主义者强调,在人类社会和各国家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并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相信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是可以互相和谐一致的。

四.建立国际机构。国际联盟是理想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建立这样一个跨国家的机构,世界和平才能维系和实现。

五.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和平。理想主义者相信国际法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同时国际道德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六.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理想主义者相信依靠国际联盟的力量,凭借提高公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以及发挥学者和政治家的积极性,对违反国际联盟的政府进行制裁和国际舆论的谴责,可以使该国的公众醒悟,推翻反动政府,最终避免战争。

2、简述政府的基本特点?

答:(1)公共性。政府职能涉及到国家大量日常公共事务的处理,根本目的是为所有社会群体和阶层提供普遍的、公平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法定性。政府职能的法定性是指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一国政府职能的边界,使公共行政有法可循。

(3)执行性。政府作为贯彻和执行国家意志的机关,其职能具有明显的执行性。(4)强制性。政府职能的强制性是指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行政相对人不得阻碍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5)动态性。政府职能始终是变化的,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力量对比以及政府与自然界的关系演变。

(6)扩张性。政府职能的扩张性是指随着现代社会中公共事务、公共问题日益增多且日益复杂,公众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并逐渐扩展至社会各层面。

3、简述立法机关的功能?

答:立法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功能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立法功能,即将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以达到“民治”的目的;二是监督功能,即以各种形式的监督对其他政府机构的权力加以制约,由于立法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其权源自下而上来源于人民,是人民主权的直接体现,因此由立法机关对行政权力实施监督,是人民对政府权力进行大众化控制的需要。

4、简述利益集团的主要作用?

答:(1)首先表现在它的这种表达偏爱和见解的作用。人们恭听利益集团领袖的话,是因为他们被认为代表着(根据公认的规范或管理少数积极分子的规则)应当为人听取和考虑的利益。

(2)利益集团发挥着一种研究和参谋的作用。利益集团用分析给直接决策者指出怎样达成规定,成为帮助他的最重要的工具。

(3)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施加压力作用,这使政府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利益集团的压力的影响。

四、论述题

试述全球化及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答: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几乎把所有的国家都纳入到世界经济的运行体系中来。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全球的经济结构、运行方式、发展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国际政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国际政治的主体国家的行为方式、主权观念及世界政治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际经济决定国际政治,国际政治反作用或影响国际经济。按照狭义的国际政治概念:国际政治是指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国家观念包括主权观念及国家运行机制都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及任务和特点都产生发深远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国家主权观念产生冲击。第二,国家权力的分散与弱化。

第三,国家处理国际事务更多地采取合作与协调的方式。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影响。世界政治格局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所形成的结构状态。这种结构状态反映出国家和国家在政治上的相互关系,维持着世界政治体系的稳定。国际政治格局一般包括一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经济全球化时代会导致以下几种变化:

一是决定格局变动的因素发生变化; 二是世界政治格局所面临的任务是不同的; 三是全球化必然导致多极化。

三、全球化时代要求国家处理内政外交的行为方式发生转变

在内政方面,国家对内的管辖权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国家中央政府对内事务的最高政治统治权将不同程度地为地方政府、企业乃至个人所分享。同时,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国家对企业的控制和产业政策的干涉作用将有断减弱。

在对外交往方面,国家应以合作和协调为主。这种合作与协调主要是源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客观上的相互依存,所以在双边和各边交往中应本着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进行,解决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的途径越来越依赖国际组织的仲裁和介入。国际社会也会由于全方位的合作而趋于稳定和成熟。

篇2:政治学原理试卷答案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0.(A)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18分)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按照君主所实际享有的权限,君主制派生出各种具体的形式,主要有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两种。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从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体现;3从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局限于政府决策,政治参与包括公民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相关的公共活动。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即作为统治者必须学好的两门“必修课”;3道家无为而治。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就无为,反之则需“有为”);4墨子“兼爱”、“非攻”,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纵队维持统治,但是缓和矛盾的手段,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

4、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2)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五、论述题(24分)

试述自由主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篇3:试卷分析的统计学原理与软件设计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考试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既可以及时检验和测评老师的教学效果,又可以评价和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考试自身的科学性、规范性是通过试卷分析来检验、证明的,因此试卷分析理应成为教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分析是指应用教育测量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法对某个班级、某门课程的考试结果进行定量研究,对考试从命题到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再计算出试题的平均分、难易度、区分度及各数段分布等情况后,对考试结果做出综合评价[1,2]。试卷分析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测试诊断试题质量,保证试卷具有较高客观性的必要手段。试卷数据经过深层次地分析挖掘,可以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如何做好试卷分析,对监控考试出题质量、判断考生学习能力、正确评估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1 试卷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试卷的数据分析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4,5]: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主要通过成绩样本分布曲线评估考生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试题质量分析,即分析试题的难易度及区分度指标;试卷质量分析,即分析试卷的难易度指标。

1.1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原理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主要包括统计量分析与样本分布。其中,样本分布曲线是评估考生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1) 统计量分析。统计量分析的主要指标是分段统计、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平均成绩。分段统计是试卷分析工作中最常用也是最形象直接的指标。通过分段统计,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考生在这次考试中的答题情况,各分数段的人数和百分比,也可以从中方便地推出该次考试的及格率、不及格率、优秀率等指标。通过最高成绩、最低成绩2个极端指标可以知道试卷出题是否超过了哪个极端。平均成绩则体现了该班级考生在这次考试中的平均答题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班级考生对该试卷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成绩的样本分布。用统计学原理确定学生成绩的分布形态,并将其作为对学生成绩统计分析的重要依据,已成为教育研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对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学生成绩的样本分布应近似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N(μ,σ2)。观察统计历次学生考试成绩的直方图,其分布形态基本分为如图1的4种情形:型1为正态分布,单峰且对称或单峰大体对称。型2属副偏态分布,单峰但峰值向左移。说明难度较大的试题比例偏高,试卷题目偏难。型3属正偏态分布,单峰但峰值向右移。说明难度较小的试题比例偏重,试卷题目偏易。型4大体上可视为一个平台型为代表。表明试卷的命题质量不好,随意性较强,这样的试卷成绩不能很好的测量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样本分布的表达形式通常有3种形式:频率与频数分布,经验分布函数和直方图[6]。其中的直方图提供了分步密度曲线的大致摸样,因此可以作为学生成绩统计分析的有效工具。下面分析频率直方图的原理与画法。

某班级40名学生参加机械制图考试的成绩如表1所示。这里,学生成绩在[45,95]区间变动,把成绩按等级加以归类,共分为6组,组与组相差为10分,称为组距。将成绩归组整理就得到表1~2形式的频率分布表,其中n=40。

对应的频率直方图(如图2所示)为:

(1) 以组距为底,fi/n为高画出频率直方图;

(2) 将频率直方图上各组中点连接成一折线,即为频率多边形;

(3) 由直方图及频率多边形和fi=∫xi´xi´+1p(x)dx = pi = P(xi′ < Xxi +1′)的原理,可粗略给出修匀曲线,即是所要求的分布密度曲线。

频率直方图提供了分布密度的大致摸样,且样本容量n越大,分组越细,就越接近于分布密度曲线下的“曲边梯形”,可为分布密度提供更加准确的形状。可以看出,图2中的频率多边形为单峰且大体对称, 基本符合图1中型1的正态分布,这表明该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学水平是比较好的。

1.2 试题质量分析原理

试卷是由具体的试题组成的,试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试卷的质量,高质量的试题是组成高质量试卷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高质量试题的集合就能组成高质量的试卷,这还应考虑到不同难度和区分度的试题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达到一定难度和区分度要求的试卷[7]。试题质量分析,主要通过计算试卷上每道试题的难易度与区分度指标,从细节上分析试卷的质量与可用性。

(1) 试题难易度分析。

试题难易度是反映学生完成某道试题难易程度的数量指标。难易度指标的计算方法通常以所有考生解答该题的平均值与该题的满分值之比来表示,相应的计算公式通常为:

Ρi=Xi¯Κi=ii(1)

(2) 试题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反映试题对不同水平考生的鉴别能力,是测试学生实际水平区分程度的指标,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区分度指标计算方法参考式(2):

Di=(XΗi¯-XLi¯)/XFi¯(2)

式中:Di为第i道试题区分度,XΗi¯为前1/3学生高分组在第i题上的平均得分;XLi¯为后1/3学生低分组在第i题上的平均得分;XFi¯为第i题的满分值。

(3) 正确把握试题的难易度和区分度。

难易度和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2个重要指标,是决定学生考试成绩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考试必须正确把握试题的难易度和区分度。根据考试教育测量学原理,确定试题难易度等级如表3所示,区分度等级如表4所示。

组卷中首先要保证试题有适当的难易度。编制试卷应尽量选难度适中的试题,并应在保证平均难度接近0.5~0.7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试题难度。其次要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试题区分度对试题的质量有极大影响,试题的分度越高,试题的质量就越好,一般应将试题区分度保持在0.3~0.7为宜。

1.3 试卷质量分析原理

试卷质量分析,主要通过分析试卷的难易度指标,检验试卷是否符合考试要求,评测试卷对于考察的学生来说究竟是偏难还是偏容易,进一步判断试卷的质量与客观性。试卷难易度分析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Ρ=X¯/Κ(3)

式中:P为试卷难易度;X¯为所有考生试卷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一般为100分。根据考试教育测量学原理,确定试卷难易度等级如表5所示。对表1的学生成绩进行计算分析,此试卷的平均分X¯为73.95,满分K为100分,所以试卷难易度P为0.739 5在0.6<P≤0.8范围内,说明该试卷难度适中。

2 试卷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

2.1 试卷分析模块设计

试卷分析软件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有:试卷信息导入模块、成绩数据录入模块、成绩数据分析模块和分析结果存盘打印模块。具体如图3所示。

(1) 试卷信息导入模块。

通过单击试卷树上的某个试卷,从数据库中导入该试卷的试卷编号,及每道试题的试题编号、试题难易、标准分值信息。

(2) 成绩数据录入模块。

按照要求依次输入考生每道试题的得分,及考试班级与授课教师信息。

(3) 成绩数据分析模块。

作为核心的成绩数据分析模块应用统计学理论进行试卷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子模块、试题质量分析子模块和试卷质量分析子模块。其中,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子模块主要用于考生成绩的分段统计与试卷直方图分析,并统计分析考生试卷总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每道试题的平均得分;试题质量分析子模块主要用于计算每道试题的难易度值并进行难易评价,计算每道试题的区分度值并进行区分评价;试卷质量分析子模块主要用于计算试卷的难易度值并进行难易评价,检验试卷是否符合考试要求,评测试卷对于考生来说究竟是偏难还是偏容易。

(4) 分析结果存盘打印模块。

以报表的形式输出试卷分析结果,并将本次考试每道试题的得分保存到数据库,以待历史查询、统计对比。

2.2 基于COM的VC与Matlab混合编程实现直方图绘制

针对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子模块中较难实现的试卷直方图分析,论文探讨一种基于COM组件的VC++6.0与Matlab 7.0接口编程方法。作为设计研究单位和工业界进行高效研究与开发的首选软件工具,Matlab内置了强大、丰富的数据处理与二维、三维图像绘制函数,可以高度灵活的构建用户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与结果的图形化显示。同时,Matlab提供了灵活而强大的接口技术,使得用户可以结合多个软件工具的长处,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混合编程技术,用户可以在VC,VB,Fortran等多种编程语言中调用Matlab的数值计算和数据绘图功能,从而高效构建用户程序,找到针对实际问题的优秀的解决方案,并加强应用程序功能[8]。试卷分析软件的COM组件在Matlab 7.0中编译生成,在VC++6.0中调用,实现VC可视化界面与Matlab频率直方图分析的图形绘制。

(1) 使用Matlab COM编译器创建COM组件

使用M文件编辑器,新建一个myfunc.m函数文件,内容如下:

使用comtool工程管理器,新建一个COM组件工程HTBCOM,类名为HTBCOMclass;将myfunc.m函数文件与sfpin.p程序文件加入到HTBCOM工程,并保存工程;运行COM Object成功编译工程后,运行Package Component打包和发布产生的COM组件,名为HTBCOM_1_0.dll。

(2)在VC++6.0 MFC程序中调用COM组件

第1步,在MFC工程中使用#import导入HTBCOM_1_0.dll。在stdafx.h里,加入下面代码,

#import "HTBCOM_1_0.dll"raw_interfaces_onlyusing namespace HTBCOM;

第2步,调用系统函数CoInitialize(n),初始化COM;

第3步,获得组件接口IHTBCOMclass代码为:

第4步,调用用户函数myfunc,重点是解决好函数参数表的传递问题。

使用OLE/COM Object Viewer对象查看器,查看HTBCOM_1_0.dll提供的接口IHTBCOMclass,函数myfunc是这样定义的:HRESULT myfunc([in] long nargout, [in, out] VARIANT* yy, [in] VARIANT nx, [in] VARIANT filename, [in] VARIANT pathname)。第1个参数nargout是输出变量的个数;第2个参数yy是指向VARIANT对象的指针,它是输出变量;第3~5个参数是VARIANT对象,均是输入变量。调用函数myfunc的关键是处理好VC与Matlab之间参数表的传递问题,解决方案如图4所示。

第5步,调用系统函数CoUninitialize(),收回COM。

3 结 语

应用试卷分析软件处理试卷数据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务管理部门监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科学高效的评估考生学生能力及教学质量。论文从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试题质量分析与试卷质量分析3个方面探讨了试卷分析的统计学原理,描述了统计量分析、频率直方图、区分度、难易度等指标的意义与算法,并设计了科学实用的试卷分析程序软件。论文研究应用了基于COM组件的VC++6.0与Matlab7.0混合编程方法,采用频率直方图直观简便地实现了学生成绩的样本分布。软件经过实例测试,认为能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套试卷的好坏,分析结果能满足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日昌,漆书清.考试的教育测量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GRONLUND N E.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fifth edition[M].NewYork:Mae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1.

[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邬志红,段喜.高校试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63-66.

[5]王曲华.试卷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长春:吉林大学,2006.

[6]王岩.数理统计与Matlab工程数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王建立.面向对象的通用试卷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5.

篇4:政治学原理试卷答案

【关键词】泰勒 试卷 评语

·G423

一、引言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家泰勒在他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第四章里这样写道: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人类行为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分析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总结。只是通过使用一些评估工具,知道约翰·史密斯得了97分,玛丽·琼斯得了64分,并不是一种对改进课程极其有帮助的恰当总结,更加有用的是,是做出了表明优点和缺点的总结,至少按照每一种目标做出的总结,在很多情况下,最好是可以为每种目标打出几个分数,做出几个总结,以便更好地描述这类特定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即使学生在发展成熟的阅读兴趣方面进步较小,知道学生是否在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方面有了进步,有时候很有用的。尽管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不像期望的那样令人满意,知道他们在解读技能方面有了进步,也是有用的,这种表明了特定优点和弱点的分析性总结,在使用评估的结果以改进课程的过程中是很有价值的。 泰勒在这里旨在说明在对学生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时,单一的分数是远远不够体现的,要对学生在试卷上每一种目标的达成进行优缺点总结,这使笔者不禁想到试卷评语。试卷评语正是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评价过程之中,不把分数等级的结果作为学生发展的终结,而且寻求学生个体的迷惑点、闪光点、创造点,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以试卷为媒介,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去看待、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快乐地学习、愉悦地成长、平等地分享。

二、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在各种考试测验中,老师们在批改学生试卷时,几乎总是参照标准答案来改,学生答对了则划上一个“√”,答错了则划上一个“×”,于是很快便算出整张试卷该得多少分,写上一个醒目的分数后,试卷便发给学生了,至于最后统计总分、班级平均分、名次等,只要老师记下每个学生的分数也很快算出来了。整个过程看起来教师在批改试卷时迅速快捷、效率很高,这里我们不禁对其充满了疑惑,学生看到的知识一个个赤裸裸的分数,他们只会简单的互相对比,仅此而已,丝毫没有其他作用,而且我们试问一下,假若A同学在考试中得了90分,B同学得了85分,能直接说明A同学比B同学优秀吗?针对一个同学而言,B同学即便得了85分,他仅凭分数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哪里需要加强吗?

分数不是考试的目的,考试只是一种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业水平的一种评价,一个赤裸裸的分数能说明什么呢?所以显然需要有评语。评语是一种运用描述语言,是根据教育目标对学生行为进行的价值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带有“主观”色彩的质的分析,进而对学生人格各个侧面进行综合性肯定和鼓励。 国内学者对于评语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了。在90年代中期,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掀起学生评价研究的第二次浪潮。1997年,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评价学生只看分数,而且是百分制,差一分都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这很不科学。评价学生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淡化分数;用正面、积极和充满情感的语言给学生写评语,激励学生努力向上。”

三、案例分析

对于试卷评语,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相对不是很多,但是很多一线教师已经有作出过这方面尝试,而且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当前这种方兴未艾的试卷评语基本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针对试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评语。如XX:为什么会在试卷中出现这么多错误,老师分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没有认真审题,不清楚题目要求;2、课堂上主动动脑思考时间太少;3、课外关心时政不够;另一种是鼓励性的评语。如XX,好样的,继续努力!XX: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试卷评语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下一则小案例便足以说明。

五年前的一次毕业生家长会中,一位学生的家長拉着我的手:方老师,你知道我女儿阿波现在为什么思政、社会成绩提高得那么快,而且学习兴趣劲头这么浓。因为我不是班主任,仅是一个学科老师而已,而且还兼着行政工作,说实在的没有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我笑着说,学生明白了各学科在中考中的地位,你们家长也重视之故吧!家长似乎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试卷模样的东西,一看明白了:大概是我在她试卷上的一行评语给了她力量吧!(红波:老师知道你是一个不会让我失望的好学生!)她母亲真是高兴。她说女儿拿到试卷上你送给他的一句话,不知高兴了几天,我们父母也高兴,因为很少有老师会表扬我女儿,她成绩仅是一般,更没有见到象你一样赠言激励她的老师。怪不得家长把这张试卷珍藏得如此,怪不得阿波最近上课很爱回答问题,想不到我的小小举动竟引得了家长、学生如此地关注,如此地渴望,我也因而尝试到了试卷上初写评语的甜头,自此我坚信能尝试下去,会获得更多的收获,而且每当我写下一行,我会以一颗学生的心、家长的心去细细地品位、体味其中的“乐”、“励”、“鞭”。

从以上这个老师的博客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评语的重要作用,当然,案例中只是试卷中评语的一种。

四、结语

评语是教育反馈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告诉学生怎样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告诉学生自己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总之,评语应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出发,督促、改善他们的行为,提出善意的建议,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正如泰勒提出在对学生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时,单一的分数是远远不够体现的,要对学生在试卷上每一种目标的达成进行优缺点总结,通过评语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成长,这也是我们在今后教育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著 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238.

[2]杨维倩.中学班主任评语的分析与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08.

篇5:《化工原理》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0分,单项选择,每题1分)

1.D;

2、B;

3、A;

4、C;

5、D;

6、A;

7、A;

8、B;

9、B;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25分)

1、降低,增大;

2、抛物线,0.5,64;

3、叶轮,泵壳 Re4、不断增大,不变,逐渐减小;

5、热能的不断供给,二次蒸汽的不断排除;

6、380,0.5165,50.657、法定计量单位制,SI,我国指定的若干非SI单位

Cp

8、Pr,Pr,反应流体的物性对对流传热的影响; 

9、加速,等速,等速,流体

三、简答题(20分)(其他略)

7.答:易生垢流体走管内,便于清洗或更换换热管;并流时,有机液体出口温度不会超过50°C,便于控制;而逆流时,有机液体出口温度有可能超过75°C而分解,所以流程(b)最合理。

三、计算题(45分)

3、解:L=3m,ws=1.25kg/s,T1=350K,T2=300K,t1=290K,t2=320K

22i=0.85kw/(m.K), o=1.70kw/(m.K),Cp=1.9kJ/(kg.K)

=45W/m.K

Q= ws Cp(T1-T2)=1.25×1.90(350-300)=118.75kW

11dobdo1252.5103251 Koididmo0.85204522.51.70

Ko=0.486kW/(m2.K)

T1=350K----T2=300K

t2=320K----t1=290K,(350320)(300290)tm18.2K350320ln300290

Q118.75A=13.4m2

Ktm0.48618.2

篇6:微机原理试卷及答案 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8288在8086/8088组成的计算机中的作用是(②)。① 数据缓冲器

② 总线控制器

③ 地址锁存器

④ 提供系统时钟CLK 2.指令 MOV 0283H[BX][SI] , AX中目标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②)。① 寄存器寻址

② 基址变址相对寻址

③ 基址寻址

④ 变址寻址

3.某存储单元的段基址为3806H,段内偏移地址为2A48H,该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为(④)。① 4100H

② 3AA08H

③ 3B008H

④ 3AAA8H 3806 +2A48 =3AAA8H

4.某存储器芯片有地址线13根,数据线8根、该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③)。① 15K×8

② 32K×256

③ 8K×8

④ 32K×8 5.某存储器芯片容量为2K×1bit、若用它组成16K×8bit存储器组,所用芯片数以及用于组内寻址的地址线为(②)。① 32片、11根

② 64片、14根

③ 8片、14根

④ 16片、8根 6.“ADD AX,[BX+8]”的源操作数在当前(②)。① 堆栈段

② 数据段

③ 代码段

④ 程序段 7. DMAC 8237具有(②)。① 八个独立通道

② 四个独立通道

③ 二个独立通道

④ 三个独立通道

DMAC8237A的主要性能:

1、有4个独立的DMA通道,每个通道都充许开放或禁止DMA请求,都可以独立控制自动预置方式。

2、具有三种基本的传输方式:单字节传送、数据块传送、请求传送。

3、具有存储器到存储器的传送功能

4、具有正常时序和压缩时序两种基本时序。

5、8257A级联可扩充任意个DMA通道。

6、有两种优先管理方式:固定优先级和循环优先级。

7、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8.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具有(①)① 两个8位(A口、B口)和两个4位(C口的高、低各4位)并行输入输出端口。② 两个8位(A口、C口)和两个4位(B口的高、低各4位)并行输入输出端口。③ 两个8位(B口、C口)和两个4位(A口的高、低各4位)并行输入输出端口。④ 两个4位(A口、B口)和一个8位(C口)并行输入输出端口。9.8259分别有(③)个 ICW和OCW。① 2, 4

② 4, 2

③ 4, 3

④ 3, 4

8259A有3个操作命令字OCW1-OCW3,4个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4。10.8255A有3种工作方式,能工作与工作方式2的口有(④)。① A口和B口

②B口和C口

③ B口

④A口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数据总线是单向总线。(错)双向总线。

2.RAM是指只读存储器(错)RAM随机访问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 3.CPU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方式有两种: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对)4.8259A具有8级优先权控制,通过级联可扩展至64级优先权控制。(对)5.CPU的发展经历了4代,第三代用的是半导体管。(错)集成电路。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标志寄存器FR中下列标志位的名称以及为0和1时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① CF :(进位标志位;0:无进位

1:有进位); ② IF :(中断允许标志位;0:屏蔽外部的可屏蔽的中断请求;1:允许接受外部的可屏蔽的中断请求);

2.物理地址是指(存储器的实际地址,一个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惟一); 3.微机中的ROM是(只读存储器)。

5.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即:(无条件)、(查询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6.8086/8088从总的说来有(内部)、(外部)两种中断。7.总线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片内总线)、(片总线)、(内总线)、(外总线)。8.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上来说,可分为两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9.8253一个芯片上有(3)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通道,每个通道有(6)种工作方式。10.MOV AX,1234H中源操作数所使用的寻址方式为:(立即数寻址方式),MOV ES,AX源操作数所采用的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方式)。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8086CPU由哪两个独立的工作单元组成?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8086CPU由总线接口单元BIU和执行单元EU组成。其中,BIU负责与存储器接口,即8086CPU与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都是由BIU进行的。EU负责指令的执行 2.微机中的基本计时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有何关系?

答:微机中的基本计时有: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时钟周期或总线周期构成,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由四个时钟周期构成,时钟周期是最小的计时单位,它是微机主频的倒数。

3.8237在系统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述8237工作过程。

答:DMA控制作用,具有DMA请求、响应、传送和结束的管理能力。8237工作过程分四个阶段:

(1)

请求:(2)

响应:(3)

传送:(4)

结束:

4.试述中断处理过程?

答:中断处理过程为:中断请求、中断排队、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中断返回。

五、程序分析题

在数据段中从0500H单元开始存放着100个带符号数(16位),要求把其中的正数传送至1000H开始的存储区;负数传送至1100H开始的存储区。(8分)

XOR

DX,DX MOV

SI,0500H

MOV

DI,1000H

;存正 MOV

BX,1100H

;存负 MOV

CX,100 L1:MOV

AX,[SI] TEST

AX,8000H

JNZ

L2

;负转L2 MOV

[DI],AX INC

DI INC

DI JMP

L3

L2: MOV

[BX],AX INC

BX INC

BX L3: INC

SI INC

SI LOOP L1 HLT

六、应用题(12分)

上一篇:《下雪了!》作文500字下一篇:为了孩子,为了明天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