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教学设计

2024-06-26

九年级历史《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九年级历史《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教学设计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设计人:

使用人:

班级:

学习目标: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

2、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学习重点:

1、赫鲁晓夫的改革。

2、苏联的解体。

学习难点:苏联的解体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收集材料,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的生平。

2、结合小字部分,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及其后果。

3、收集材料,简单介绍戈尔巴乔夫的生平。

4、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和后果。

5、简述“八一九事件”的经过。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⑴、如何认识赫鲁晓夫的改革? ⑵、有的认为,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也有的认为,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四)、系统总结:

赫氏高举改革旗,改革政治和经济。斯大林模式受冲击,各种矛盾因之激。1985戈上台,经政改革高起来。政治体制变化大,国家权利分散啦。“八一九事件”催化剂,苏联不幸终解体。

(五)、巩固训练:

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改革只限于经过领域 B、国际形式的影响

C、苏联忙于同美国争霸 D、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2、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疆域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社会生活的变化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社会主义应不断地进行改革来完善自己C、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4、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以此为标志,苏联上存在了()A、60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5、关内容用直线起来

1953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 1964年 苏联解体 1985年 赫鲁晓夫下台 1991年 斯大林逝世

6、苏联解体的因素有哪些?对我国有何启示?

(六)、当堂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篇2:九年级历史《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教学设计

知识 与能力: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2、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

经 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权力制定计 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 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 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探究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A、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B、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 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篇3:九年级历史《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教学设计

1. 薄弱的农业基础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 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4/5[1], 农村保留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据1905年统计, 30000个大地主占有七千万俄亩土地, 平均占有2300俄亩。而1000多万贫苦农户只有7500万俄亩土地, 平均每户仅有7俄亩[2]。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因为小农经济的发展无法为市场提供更多粮食和原料, 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 不能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充足人力资源。列宁说, 俄国甚至“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3]。保留浓厚封建残余的沙俄帝国积累了众多社会矛盾, 这成为十月革命最为有利的条件, 可是薄弱的经济基础却给苏维埃政权建设带来困难。

另外, 苏联纬度高, 大部分地区冬季严寒干燥, 夏季短促温和, 其中中亚、等地夏季温度高, 在摄氏20C°以上, 占全国面积25%。年平均降水量从西部750毫米向东向北递减至200毫米, 而高加索山脉一带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中亚沙漠地区不足100毫米。主要产粮区有伏尔加河沿岸、北高加索、哈萨克、莫斯科以南的中央黑土区和乌克兰南部。恶劣的自然环境给苏联农业带来极大危害。1941年苏联发生特大旱灾, 粮食严重歉收, 产量下降到二战前41%, 使刚刚经历战争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70年代, 苏联出现5次程度不等的粮食减产均与气候有关。总之,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薄弱的农业基础使苏联农业发展先天不足。

2. 政策与体制的限制

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

追溯苏联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农业政策方面走过一条充满错误的轨迹。十月革命成功后, 苏维埃政权刚建立, 就迎来三年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内部反革命叛乱斗争。此时, 苏联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粮食匮乏, 为了动员一切人力、物力保证前线需要, 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饲料和种子外, 其余必须按照规定价格卖给国家, 不得自由出售。在执行中,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得太多甚至包括口粮。农民为赢得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 到1920年底随着大规模战争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相应收缩直至终止, 可是在“直接过渡”思想支配下, 导致余粮征集范围扩大, 结果引发农民强烈不满, 出现农民暴动。这种不满情绪影响到军队, 爆发喀琅斯塔得水兵叛乱。

2.2 昙花一现的新经济政策

严重政治危机使以列宁为首党和政府认识到问题所在, 列宁坦率承认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4]。于是1921年3月, 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 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标志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 剩余粮食等农产品自己处理。粮食税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减少, 1921-1922年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5]。实行粮食税以后, 1921年苏联农业虽遇灾歉收, 仍征得实物税和通过商品交换办法采购粮食2124亿普特。从1921~1922年到1925~1926年, 动物油增加2倍, 籽棉增加27.5倍, 畜皮增加1倍, 麻类和其他工业原料都有增加[6]。在新经济政策时期, 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 促进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 成效显著。可是苏联并没将这一政策坚持下去, 20年代末宣告结束。

2.3 集体化制约农业发展

1927年底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 引起党内外激烈争论并演变为党内斗争, 这成为苏联农业政策转变的导火索。1927年12月联共 (布) 召开“十五”大, 由此开始农业集体化, 到1937年集体农庄发展到24.37万个,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93%, 播种面积的86%, 耕地面积的99%[7], 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集体化管理体制成为苏联农业发展建设的基本模式。

这一体制建立后, 贯穿苏联历史的始终。从赫鲁晓夫大刀阔斧农业改革, 到勃列日涅夫农业调整, 都没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的窠臼。20世纪80年代, 从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推行集体承包制到戈尔巴乔夫采取集体承包制和私人承包制, 打破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模式, 但是, 改革没有全面推行, 苏联就在政治改革大潮所带来的混乱中解体, 农业发展滞后成为苏联宿命。

苏联农业集体化思想和管理体制, 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实际水平, 违背了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这种体制在高度中央集权制和“左”的思想支配下, 成为僵化的不容批评和更改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末乌克兰等地实行承包到组的做法取得成效, 由于这种制度违背集体化理论遭到批判, 包产到组制度取消, 40年代末兴起的改革被扼杀, 苏联失去纠正错误的机会。

总之, 苏联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农业时好时坏, 劳动生产率不高, 粮食产量不稳, 直到勃列日涅夫时期仍没实现粮食完全自给, 这固然与基础薄弱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关, 但更主要的是苏联农业长期受农业集体化思想和管理体制束缚, 造成苏联农业不能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教训是深刻的。

摘要: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苏联农业发展的因素, 既有农业基础薄弱的因素, 也有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 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农业集体化思想和管理体制是真正束缚苏联农业发展的桎梏。

关键词:小农经济,集体化,体制

参考文献

[1][5][7]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5.198.245.

[2]王荣堂.世界近代史下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86.

[3]列宁.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列宁选集三卷, 1963.550.

[4]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选集4卷, P571.

篇4: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字】历史与社会 教学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当中出现的一门综合性的文科课程,该学科中整合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众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去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策略,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创新,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参照教学参考书列出的教学目标来写,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也有一些教师分不清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存在着疏忽之处。

教学目标就是一次教学活动或者说是一节课内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具体的,能够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教师需要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师生都能够明确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行为的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因为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所有教学目标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提升。

可以说,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以九年级教材第八单元的第一课和第二课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应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课第二框“我国的人口警钟需长鸣”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分析教材图8-8、8-10以及8-11,和相应的统计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特点。可以例举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说明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的诸多压力。通过分析数据和图表,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口忧患意识。

第二课第二框“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各种图文、数据资料,清楚地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学习分析两个以上我国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我国的资源现状,理解我国的资源对策,强化节约资源的意识。

可以说,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指导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起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和七八年级教材不同的是,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材系统性更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利用单元知识结构导图,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体系。

第一,可以在教学当中反复应用知识结构导图。在开始讲解每个单元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浏览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并让学生结合知识结构导图,在头脑当中形成大致的印象,对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有大概的了解,这样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能够有一定的认识。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本单元第一课学习完成之后,让学生再次学习结构导图,巩固第一课的知识,并将第一课和第二课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找到两课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知识框架。等到本单元知识全部学完之后,再让学生对照知识结构导图进行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二,充分發挥课文标题的作用。可以说,《历史与社会》教材当中每一课的标题都是精心思考并设计的,能够体现出每一课的核心内容,因此说,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强调标题,发挥其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的内容。例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中,有一道测试题,大意是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应该如何应对资源危机。在第八单元中,我们学习过开源节流的内容,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一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在讲解这一试题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如果记住了第二课当中的小标题“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那么在答题的时候就会知道如何写。通过这一实例,学生明白标题的重要性,也告诉教师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标题,发挥其作用。

三、创新教学方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当中,每一单元都是由课文和专题探究两部分构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能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进行创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中走出来,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课文的作用就是让学生熟记本课的知识点,而专题探究则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性的内容具有拓展性和综合性,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这两方面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边讲课文边引用专题探究的内容进行说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的专题探究,就需要单独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解探究性内容的时候,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教材,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实际的案例,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结束语:历史与社会的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创新,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丽君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吉林教育,2008年第25期

[2]牛学文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年第12期

[3]梁宏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精加工策略的研究 都市家教月刊,2009年第6期

[4]王维川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研究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第7期

篇5:九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教学反思

静静地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考虑了“我应该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我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当我和教研组长及其他老师交流时,他们提醒我,你没有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让他们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前行,即没有让学生自己从身边的、熟知的知识谈起到引出未知知识,也没有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质疑的时间,所以学生的情绪才一落千丈……大家的话使我更加明确了本课失败点所在。

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己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节不太成功的历史课,让我体会到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时,要真正做到教师、学生的角色换位:如果我是学生我想怎样去学,我想知道哪些问题……而非按教师的预设只考虑自己怎样教、怎样问、学生能答出教师的问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次的偏差,还是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设计中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陷于“老一套”的以教师为主的做法中,这也是今后我应该非常注意改正的地方,即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只挂在口头上。

篇6: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l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l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l 3)农业的相对落后;

l 4)斯大林的逝世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

工业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评价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4.失败的原因

(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

l 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l 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l 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四.启示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六.给中国改革的启示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苏联的控制或照搬苏联的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反对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上一篇: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下一篇:三个践行学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