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2024-06-25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共9篇)

篇1: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写作、口语无一不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反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语文教学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语文该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有人文色彩,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但遗憾的是,多年来,语文竟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教师没有进行恰当的延伸拓展,或者没有将语文融入生活,使其成为枯燥、乏味的满堂灌。

同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时,听课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因为这时候他们觉得语文离自己很近;当学生被要求调动以前积累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因为他们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是有联系的。

但是,现实中的语文课总让学生感到语文离生活很远,教师也不愿联系生活,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容易离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育长期被功利化,让人觉得语文除了为考试升学,别无他用。我认为,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生活,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也是生活。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就是强调了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事实证明,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满堂皆活;离开生活,语文课堂就成了一潭死水。

是的,生活之于语文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如何让二者密切联系呢?我只能结合自己在教学中不成熟的一点认识来阐释。

一、联系生活

语文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如果对生活有所感悟的人,那么他必将能学好语文,另外,教师如果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联系生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爱莲说》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因为澳门不仅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之心。宋代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讲课以前紧密联系澳门回归这一大事,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又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在讲到本文的主题时,我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皇帝”这样的人,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二、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甚至出现偏差。学生常见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往往因其熟视无睹而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在学习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列举了多种云出现的不同天气现象,我布置了一道题:这一周观察云来猜天气,并写出观察日记。许多同学反映,他们认识了好多云,并且也有几次测出了天气状况。

另如在学习《童趣》一文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蚂蚁有几条腿?学生兴致很高,有说四条的,有说六条的,有说八条的,十二条的等等,没有统一结论。于是我让大家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带上放大镜;结果他们统一说出了答案。接着我又让他们继续观察下去,写出一篇观察心得,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兴奋异常的。

三、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的滋味就应该去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许多时候,教师费尽心思,磨破嘴皮子大讲特讲,学生却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也许这时候就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往往能四两拨千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背影》时,学生知道了父亲的形象及其写作的角度。于是在课后,我让一部分学生去反窜角色,由他们去当一天的家长,去照顾父母。结果,这些同学写上周记时都大倒苦水,但同时也懂得了父母亲的艰辛;与此同时,我也让另一部分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如洗脚、梳头、刷碗等。许多学生说,他懂得了什么是亲情。之后,我又让学生举一反三,看如何表现亲情,从什么角度去写。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答案是惊人的一致:以小见大的写法;角度可以是通过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缕白发、一条皱纹等去写。这样的效果让我惊叹,学生在懂得真情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

经过多年的课改,生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联系应自然适度,不可牵强附会,更不可喧宾夺主,以致变成离开教学文本的生活经验交流。

篇2: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新观念的数学告诉人们,人人都必须学有用的数学,数学不应再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她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存在于生活事实之中。鉴于此,我们应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到真实的数学,获得真正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最终服务于生活?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面,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每天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把枯燥的数学课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特别的亲合力,它能一下子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租船”时,我带学生去交游,走到河边时,要租船过河,有26人,每条船能乘4人,算式是26÷4=6(条)„„2(人),可老师租了5条船,这时为什么呢?是老师算错呢?还是„„,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我说:“要想知道为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通过生活化的导入,置学生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淡化了教育痕迹,打通了书本世界和日常生活的隔阂。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策略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我们赢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小闹钟自己把时针旋转几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走动。学生在旋转时候就开始发现问题了,“两个针会一起走的”“分针比时针走得快„„”。对于学生这些发现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课文,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因此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欲望也更加迫切,从而找到1时=60分的单位换算。这样,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策略三:活动与生活牵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 2 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都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刚好有一位挺着大肚子的老师听我上课,我随机应变,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王老师快要生孩子了,六个月后,猜猜王老师的孩子出生几天了?由于不知道会在哪一天生,答案是多样化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四:利用课后训练,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篇3: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一、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的有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说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存在着数学。幼儿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物质的、直观的实体世界发生着接触,也就表明幼儿开始和隐藏在实体的物质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电话号码、楼层、筷子、玩具等都能够让幼儿以感觉的方式直接实现对数学的接触与感受。幼儿和“数”的诸如此类的联系,是幼儿意识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延续幼儿的一生。幼儿教育工作者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观察,必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情境中有趣的能够给幼儿提供观察机会的新的学习材料,使幼儿能够感知到新的学习信息,以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探究数学的需要。比如,为什么球形物体能够向各个方向滚动,而筷子却不能呢?为什么长方形的纸可以卷成圆柱体呢?诸如此类的生活现象能够使幼儿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进行探究的强烈愿望。

二、抓住生活契机,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幼儿抓住生活契机,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游戏化,使数学问题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真正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折长方形、正方形的纸体验图形变化的神奇;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爬楼梯学习“顺数”和“倒数”的认识等等。幼儿有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教育工作者如能巧妙抓住这一契机,一定能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发幼儿探究数学的强烈欲望。

三、参与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鼓励教师为幼儿提供可以操作的科学学习材料。数学学习离不开幼儿的动手操作,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这些自然材料来探究数学,发现数学,从而建构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比如,六一儿童节可以让幼儿排列彩色气球来装饰教室,教师应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将彩色气球按不同的组合进行排列,便会发现:不同的排列组合,彩色气球体现的美各不相同。又比如,在认识球体时,教师为幼儿们提供了沙发、茶几、货架等物体,引导幼儿将提供的这些物体进行移动,要求幼儿能够想出巧妙的办法进行移动。幼儿们会开动脑筋,动手操作,大胆探究。有的幼儿想办法在这些物体的下面装上了方向轮(球体),将这些物体很快地“滚”动起来,很快实现了移动。幼儿们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参与操作实践,唤醒了对球体的感性认识,让幼儿们自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

四、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成功乐趣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更加喜爱数学。比如,在学习“分类”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将各自带来的玩具汽车集中在一张大桌子上,先让幼儿们进行观察,再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玩具汽车进行分类,你准备按怎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是按颜色不同分还是按大小不同分?或者是按汽车车轮的个数来分?幼儿们的分法各不相同,答案精彩纷呈。幼儿在观察玩具汽车、分玩具汽车的过程中获得了数学经验,体验到了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篇4: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1 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1.2 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1.3 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

2.1 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2.2 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实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篇5: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学习语文成了一种负担,出现不爱学、不愿学、甚至不会学的现象。因此,把语文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生活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也才能够真正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呢?我认为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

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其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些偏差。有的课文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从而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历史上许多事例也充分说明在生活中学习的重要性: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没有跨进过大学的门槛,他把社会视作自己的大学,照样写成《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光辉的 篇章,成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由此可见,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凡事留心,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的。

2.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倾听

语文的学习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来获得的。听在这些训练中是放在第一位的。有关资料也表明:人类获得知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听这一渠道。善于倾听,首先要学会静听。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你想成为一个健谈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静听的人。”我们不但要教育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而且要在平时的生活中静心地听广播,听新闻,听别人谈话。在听的过程中,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来描述情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在一次次的倾听中增强自己的语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也是如此。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第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这个例子虽然是一个形象化的笑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却能折射出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两种做法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寻找和创设教育情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自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身体力行地去体验。

4.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表达

学习语文,达到真正理解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适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我们可以用文字表达来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为班级的活动设计串联词;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联欢会设计广告用语、海报;在校运动会上当小记者;在“三八”节、教师节、母亲节给自己的老师、母亲写感谢信。当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表扬与鼓励,成就感就会促使他们对语文越来越感兴趣。平时老师的教育就会在真实具体的互动交际中,变得可以触摸和亲切起来。

篇6: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潘

浦北县六硍中学潘泳梅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1

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今天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数学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

一般来说,中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

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然而,当前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数学教学的这种双重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学校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发展;学校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要求。在国外,中小学数学教学也曾面临过类似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在学校数学教学中,要教会所有学生都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要促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更多的数学。在众多的数学课程方案中,尤为引起关注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学校数学方案。它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供丰富的数学源泉,特别强调数学的应用和提高一般程度的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

“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大众数学的引入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社会,解决日

常生活问题,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必须的数学经验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教师该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大纲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

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讲“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我想,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最好,就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走近道儿。可以画几种走法儿让学生们选,然后问他们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他们会说那条路最近。为什么它最近呢?怎么证明呢?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甚至能很快地举一反三。有学生举这样的例子,一条狗见到前面的骨头总是沿直线向骨头跑去,而不会绕几个圈,或走曲线去吃骨头,除非它是一条疯狗。„„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奥妙。语言要精练,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其他的时间一概要交给学生自己。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

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网络的联系,让我们的工作不再是个人的劳动,它可以让个人的智慧集体化。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从某种角度讲,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数学的追求与技术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其实,现阶段数学总是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数学通过对复杂现象的仿真建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将有助于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利。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

篇7: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节约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2-01-18 09:32:08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节约

设计意图:

原方案注意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但是仔细阅读方案后,我有这样一些看法。首先,方案中所举的生活事例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剩余的牙膏等离孩子的生活实际较远。其次,方案中的活动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得并不充分,达成度不高。在这样的社会性活动中,我认为应该突出以下两点:

一、教育目标和所举的事例应该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应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应是他们能够理解的。比如,用洗手这样的事例帮助幼儿理解“节约”概念,可以促使幼儿对洗手时发生的事情更加关注并学会思考和判断。同样,生活中的节约小窍门也要考虑幼儿能否在生活中真正做到。

二、让节约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孩子们每天都会碰到许多与节约有关的事情,我们应该把这些相关事情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幼儿对节约的理解和运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以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目标:

1.感知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的含义,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2.尝试和同伴合作制作节约提示卡,逐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准备:

1.前期经验:幼儿讨论过生活中水和电的重要作用,知道水和电都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要节约用水用电。2.拍摄四组教学录像:

第一组——活动室里没有人,电灯、空调开着,电表在飞快地转动;幼儿和教师往活动室外走,教师关掉空调和电灯,电表呈静止状态。

第二组——电视机关了,插头也拔掉了,电表呈静止状态;电视机关了,插头未拔,电表仍然在转动。

第三组——一名幼儿洗手,将水龙头开得很大,擦肥皂和搓手时水一直在流淌,洗完手后小水桶里装满了一桶水;另一名幼儿洗手,水量适中,擦肥皂前将水龙头关上,搓手时再将水龙头打开,洗完手小水桶里只有小半桶水。

第四组——一幼儿在接水喝,第一次接小半杯,喝完了再接一点,又喝完;另一名幼儿接了一杯水,喝不下倒进接水桶里,接水桶里已有小半桶水。3.材料:卡片、黑色水笔、透明胶带、剪刀。

过程:

一、师幼共同回忆自己生活中水和电的作用

师:我们前两天讨论过水和电的作用。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水和电会怎样呢?

(幼儿简单交流。)师幼共同小结: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水和电,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二、观看录像,感知与理解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基本含义 1.幼儿交流。

师:你有什么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好方法吗?(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2.教师播放录像,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节约用水、用电的正确方法。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平时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并好好地想一想这其中的对与错。(引导幼儿对比式地观看。)●观看第一组录像。

师:①仔细看看,当空调、电灯都开着的时候,记录用电的电表有什么变化?②我们看到的哪一段是节约用电?节约用电的方法是什么? ●观看第二组录像。

师:①没有人看的时候,两台电视机都关了。这时节约用电了吗?(②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表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幼儿关注插头。)③不用电器的时候,什么方法才是真正的节约呢? ●观看第三组录像。

师:①你认为哪个小朋友是节约用水,哪个小朋友是在浪费水,为什么?②(引导幼儿关注水桶里的水量)哦,同样是洗手,有人用了一桶水,有人只用了小半桶水。③洗手擦肥皂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洗澡。)●观看第四组录像。

师: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喝水的。②谁在节约用水?一天下来,被倒掉的水有多少呢?③喝水时应该怎么做?(一次不要接太多,不够了再接,不能浪费。)3.师幼共同小结,提升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

师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着节约,避免浪费。人不在房间时,要将电灯、空调、电视机都关掉,不用的电器要记得拔掉插头,但这件事有一定的危险性,要请大人做;用水也要节约,水龙头可开小一些,用完后要及时关掉水龙头。

三、制作节约提示卡 1.教师提出倡议。

师:为督促大家节约,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场合有提示节约的卡片,我们也来制作一些这样的节约提示卡吧。想一想,你可以制作什么方面的节约提示卡呢? 2.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设计。

师:小朋友俩俩合作制作节约提示卡,两个人要先一起商量再制作。(幼儿绘制节约提示卡,教师给予有困难的幼儿适当帮助。)3.张贴节约提示卡。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节约提示卡粘贴在适当的位置(如:空调、开关旁,水池上方,茶水桶上等,插座旁的提示卡由教师帮助粘贴)。4.小结。

师:以后,我们看到这些提示卡就知道要注意节约,你节约我节约大家都节约,我们就能生活得更美好。延伸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①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按照节约提示卡的要求做,及时表扬会节约的幼儿。②设立班级“资源箱”,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用于幼儿游戏、区域活动。

篇8: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一、积累丰富多彩的素材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蜜蜂酿蜜和学生作文的道理是相同的, 学生作文内容是否丰富, 关键在于知识面的拓展程度;能否抒发真情, 与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关。因此, 我们认为拓宽学生作文的渠道, 延伸语文学习的外延, 强化对素材的积累, 是学生自由表达感情的基础。

1. 走进生活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 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 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叶老的话揭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程强调, 作文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实现“真”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感情。这样, 学生写起作文就不会空洞, 而是言之有物。

2. 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美好的, 春天天空晴朗, 春风和煦;夏日艳阳高照, 万物茂盛;秋天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冬日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美丽的大自然有许多可写的东西, 只要留心观察, 就会扑面而来。如果稍不留意, 那些可写的东西一不留神就会稍纵即逝。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让他们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最美好的东西, 从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

3. 走进书本

小学生爱读书,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书籍就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 也就成为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适合读哪类书籍,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无论是诗歌、小说, 还是寓言、童话;无论是哲理的, 还是叙事的;也无论是古典的, 还是现代的, 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 他们的视野就越宽阔, 知识面就越广, 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就越多。广泛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二、放飞心灵, 抒写真情

放飞心灵, 就是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重新审视自己, 给学生提供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然而,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条条框框多, 束缚了学生自由的心灵。作文就是让学生智显现慧、表现生命, 作文就是要放飞理想, 展现自我。现在小学生作文成人化的现象相当普遍, 少年儿童的那种童心、童真、童趣在作文中很少见。长此以往, 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妨碍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 教师要使学生在习作中敞开心扉, 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灵, 让每一个孩子都保持童趣, 做到心里所想, 就在笔下自然流淌。要让学生自由抒发情感,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努力消除他们对教师的不信任, 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尽情表达。

三、返璞归真, 自由倾吐

小学生的作文要绘真实之景, 写真实之事, 吐真实之情, 就要使学生身心得到真正的自由, 允许学生自由倾吐、无拘无束, 心之所想, 笔之所至。具体做法:

1. 自主命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命题作文为主, 给学生以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在没有真实素材的基础上凭空想象, 违心地述说着苍白无力的话语。真正精彩纷呈的生活不能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里, 真实的情感不能抒发。我尝试不制定题目, 不提具体要求, 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心, 于是在学生的笔下, 展现的生活多姿多彩。从写作的效果看, 作文中流露的是“孩子气”“童稚语”, 但是有真情, 不是成人化的内容, 学生愿意写、乐于写。实践证明, 自主命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自由倾吐的环境。

2. 自由选材

作文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生活实际, 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作文之所以假、大、空, 主要原因是作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程强调, 要写真人真事, 自由选材、自由表达是写真人真事的基础, 否则就成了空谈。

3. 自然表达

很多小学生虽然有了丰富的生活, 但在表达方面不能放开, 往往受到作文指导书中某些框框的限制。确实, 看一看这些作文指导类的书可以发现其中都是些有关开头、过渡、照应等之类的内容, 详细的内容和条条框框的限制, 使学生写起作文处处受到约束, 无从下笔, 不敢下笔。很多写好了的作文, 往往也是模式化的作文。写小学生的作文, 应该让小学生自然地去表达, 不要过多地考虑章法和技巧等。

篇9: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需要

生活是数学产生的“土壤”,没有生活的需要,就不会产生有价值的数学。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例如,在上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折扣》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同学们,老师的同学暑假期间要来太姥山游玩,一共17人;老师去旅行社问了一下,(同时出示一家旅行社的报价),秦屿一家旅行社“太姥山一日游”的报价是每人188元,优惠方式有两种:A.散客每人九折优惠;B.满9人,免1人费用(188元)。为了使我们的旅游费用最划算,你们能帮老师出主意吗?”听到老师要请学生帮忙,学生都跃跃欲试,在小组内热烈讨论起来。

汇报时各小组针锋相对,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小组1:我是这样安排的:188×17=3196(元),3196-188=3008(元);小组2:这种方法不好,我们的算法更便宜:17×188×90%=2876.4(元),比你的算法节省了不少钱。小组3:我们小组认为只用花2857.6元就可以了。因为满9人免1人费用,即9×188-188=1504(元),剩下8人按散客算,即188×90%×8=1353.6(元),所以只用花1504+1353.6=2857.6(元)。小组4(按捺不住):我们任意找一名散客合伙,满18人可以免2人费用就更便宜了,即18×188-188×2=3008(元),再收这位散客188元,最后费用为3008-188=2820(元)。……这样,将数学与生活融会贯通,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浓厚兴趣,学生才学得活,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二、捕捉生活资源,引发认知冲突

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能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教师要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有效地捕捉生活资源,使之为数学教学服务。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准备了农村孩子非常熟悉的采茶工具——背篓,并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了让这个背篓更牢固一些,我想给背篓的口箍一道铁丝,你知道需要多长的铁丝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他们试探性地提出:“可以用绳子绕背篓口的外沿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也有学生认为:“可以让背篓沿着直线滚一圈,看它一共走了多远,这个长度就是所需要的铁丝的长度。”在肯定学生的表现之后,我让学生分别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在两位同学的演示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样量很麻烦,而且两人得到的数据不一样”。这时教师顺势提出“圆的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它的计算有没有规律呢?”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而迸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操作,认真地推理、归纳,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探索能力。

三、参与生活實践,引导综合运用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了“折扣”的相关知识后出示这么一道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一种微波炉标价480元,实际购买时打九折,如果一次性购买5台以上,可以再优惠5%,现在有6位顾客想合起来买,他们各需付多少钱?使学生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叩开学生“生活经验”的闸门,让学生积累的经验喷涌而出,然后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归纳与提升,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既巩固知识,又发展能力。

四、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自主建构

教学中融入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可以使学习内容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受,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发展。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教师在练习阶段出示了以下信息:100克饼干的钙含量等于2杯牛奶的钙含量。教师提出:“老师从这条信息想到了老师的早餐。老师早餐吃100克饼干和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是600毫克。(教师说明:100克饼干大约等于我们平时吃的16块饼干。)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每杯牛奶的钙含量是多少毫克?每块饼干呢?”

学生们很快就有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生1:我是把16块饼干换成2杯牛奶,加上喝的1杯就是3杯牛奶,钙含量共是600毫克,可以算出一杯牛奶的钙含量是:600÷(2+1)=200(毫克),那么一块饼干的钙含量就是200÷8=25(毫克)。

生2:我是把1杯牛奶换成8块饼干,这样就是24块饼干,钙含量共是600毫克,那么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就是:600÷(16+8)=25(毫克),1杯牛奶的钙含量就是:25×8=200(毫克)。

数学源于生活,但绝不仅仅是个“引子”,应该从生活的“真实”入手,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置身于真实化情境之中的孩子们将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再如苏教版六年级的“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后,课件出示福鼎旅游图并提出问题:(1)从太姥山风景区到牛朗冈海滨度假区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2)在这幅地图上请你量一量太姥山风景区到九鲤溪瀑布景区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风景,既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又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在矛盾冲突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了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

总之,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爱学数学,在不断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鼎市秦屿中

上一篇:大班幼儿园教案下一篇:免费相亲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