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艺流程学习心得

2024-06-28

公路工艺流程学习心得(精选12篇)

篇1:公路工艺流程学习心得

试验工作学习心得

导师带徒是一个非常好的体制,这一个月以来导师王璐璐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通过导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学习,现已初步掌握工作的节奏,基本能完成导师安排的各项任务,感谢王璐璐导师!

由于刚刚从事试验工作,很多工作中的知识和内容都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的把握,在大学里虽然也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试验操作,但毕竟学校资源有限,还是有很多仪器没能亲手操作,再加上大学所学知识繁多,对曾经学习过的内容难免有所遗忘,所幸有导师的倾心指导,才得以完成部分试验的操作。

整个9月份正是项目大干的时候,每天会有各种材料从现场取样回来做试验,来检测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本月中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点内容。

一、混凝土试块的整理、单轴抗压强度的测试及数据结果的处理。根据南非试验规范,在结构物工区进行浇筑时,试验室人员需在浇筑过程中用特制的150*150*150立方体模板进行取样,在不同的时间内总共取样6块,其中3个试块测试其七天强度,3个试块确定其28天强度,在此期间需放入专门的混凝土试块养护池养护。不同的结构物有不同的水泥砂石的配比,也有不同的单轴抗压强度的要求。在本项目中浇筑的结构物有大桥、箱涵、900mm管涵和600mm管涵,抗压强度有15Mpa、20Mpa、25Mpa、30Mpa和35Mpa五种强度设计。在用压力机进行抗压测试时,需将试块较光滑的两个对面放在压力机上,试块也需放在轴心位置,以便最大程度的保证试验的精度。混凝土试验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经常会出现试块缺失和压错的状况,为此我特意做了个每天混凝土的浇筑及取样的记录,提前计算好日期并在测试前校对试块的桩号及总量,达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基本避免了试块的再度缺失。

二、沥青透层洒布量检测。沥青路面的基层需喷洒透层油,赞比亚M-N公路采取沥青:煤油=60:40(体积比)的配比设计,成品油密度为0.919克每立方厘米,洒布完成后洒布率不得低于1升每平方米,为了检测透层油洒布情况,在洒布现场我们使用6个规格为300*300*10的浅盘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检测,洒布完成后称重,再由质量转换成体积,把6个盘的洒布率的平均值作为整体洒布率。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级配碎石基层出现少许裂缝、部分路面遭到破坏、路面没有清扫干净、路面有树叶树枝、现场风力较大等,这些都需要和监理协商,协调。

三、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质检测—马歇尔试验、沥青含量、骨料级配的测定。沥青混凝土从出厂到现场摊铺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在150度以上,在现场摊铺后,分别在路面两侧取样,取样时要将取样区域的材料取尽,以提高试验精度。取样回来后把试样分为两大份,一份用来做马歇尔试验,一份用来检测沥青含量和骨料级配。在做马歇尔试验时要控制沥青混凝土温度在150度到160度之间,并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试验,以防止材料冷却影响试验精度。待三组马歇尔试块冷却后,脱模取出放在60度的温水当中加热,最后测定其强度及流值。另一份放在离心机中,倒入三氯乙烯溶解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充分溶解后通过离心作用排出废液,用另一台离心机把废液中的矿物离心出来,最后将所有残料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完全后筛分,测定级配情况。在这个试验中难点是在做马歇尔试验时称重装料击的时速度一定要快,检测沥青含量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三氯乙烯,以节省成本。试验室的职责就是检测各种材料是否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这一个月中,我学会了很多试验仪器和方法,和监理的沟通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再导师的王璐璐的指导下会不断进步,争取早日胜任试验室工作,为导师和项目分忧。

张金涛

2015年9月30日

篇2:公路工艺流程学习心得

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并努力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路服务设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二、在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要求

1、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轴载质量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

2、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内行驶,不得使用汽车渡船。超过公路或者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运载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的,应当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

篇3:公路工艺流程学习心得

1.学生实践操作进度不统一, 有快有慢

在实践操作课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简要示范自己动手操作, 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强弱不一,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实践课的课堂时间内, 操作进度不统一。有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能提前完成操作内容, 有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则完成不了, 提前完成的学生在剩余时间里就会无事可做, 而动手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在下课后没老师指导, 操作时就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

2.实践操作课对学生的管理要求高, 但难管理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操作课程中要经常用到水、电、火等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也就会相对较高。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用到各种仪器设备, 需要在教室或实验室中各处活动, 而教师在学生中观察学生操作指出问题或给学生示教时, 就会疏于对其他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这就导致了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弱, 不能及时的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3.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操作问题

实践操作教学中一个教师经常需要管理几十个学生, 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等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指导, 在班容量较大的情况下, 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老师经常是在给这个学生进行讲解或者指导的时候就顾及不到其他的同学, 不能做到面面聚到, 使得课堂的管理和指导出现一定的失误或者纰漏, 使学生的错误操作或者其他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指正。

4.实践操作中在某些环节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

实践操作课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 并且每个环节紧密相关, 容不得一丝的分心和懈怠。而有的环节需要等待时间, 如加热、材料反应等情况, 在某些环节甚至会出现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 在等待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有些学生会将注意力转向其他同学或者其他的事情, 从而容易导致实践懈怠的情况, 严重的会影响实践的进行或者导致实践结果的不理想, 有些甚至会需要重新开始实践。在加热或者是其它危险操作进行时如果学生出现了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就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 这既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又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机会, 有时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学生以一定人数 (一般4—6人) 组成小组,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帮助、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强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同一小组内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能力弱的同学, 提前完成的同学可以在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加深对操作的理解和记忆, 不会无事可做, 这在增加自己的信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做的慢的同学可以随时请教快的同学, 不会出现在下课时无人帮助的情况。使同一小组保持同一进度, 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实践的时间, 又能够使学生顺利的完成实践操作,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 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学生相互监督, 小组长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秩序。这样既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使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和管理课堂秩序, 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责任感,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相互监督, 相互学习。统一的安排管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安全系数增加了, 减少了操作时的失误和危险的发生, 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小组同学一起活动能够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安排使用, 同时在学生操作时其他人可以通过观察加深仪器操作的方法记忆, 对操作同学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及时的纠正, 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可以在组内学生出现问题时, 组内首先会讨论解决,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关键问题的记忆, 同时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由老师进行指导解决, 这样就使得教师由指导几十个学生变成了指导几个学习小组, 降低了工作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工作效率。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主动观察各个小组的操作过程, 能主动的发现学生的问题, 并可以及时的对错误的操作进行纠正, 避免了学生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 也摆脱了将时间用在一个一个指导学生而导致的无力主动观察学生在操作中共性问题的困境,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减少了学生操作中错误情况的发生, 还可以有效的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实践操作课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这样既加强了教师对实践操作课堂的掌控, 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也能够使教师更加合理有效的安排教学资源, 避免了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增加了课堂的高效性, 也保证了学生操作的正确率, 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同时, 使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锻炼和指导, 提高了学生的操作速度和操作的正确率。

以上是我在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一些心得, 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自发有效的组成强弱结合的学习小组, 如何降低材料的浪费, 如何避免学生在操作的等待环节分散注意力等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谢谢。

参考文献

[1]张雪明.“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尝试及其实验效果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01) .

篇4:公路路面养护工艺分析

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地质情况,就如何增加省级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建设质量、保证交通安全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研究了省级公路路面养护的工艺及方法。

一、省级公路路面养护的重要性

省级公路的养护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首先,在省级公路养护工作中,人们对公路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服务水平等要充分地了解,优化行车环境。其次,养护省级公路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使大修周期延长,降低成本,可以有效预防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安全隐患。此外,省级公路的养护是保证交通正常运行以及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交通安全事故产生的相应人事纠纷问题。为提高对省级公路养护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应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思想意识,提高对省级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研发先进科学技术并投入省级公路养护工艺中,提高省级公路的质量,保证交通正常运行。

二、省级公路存在的问题

1.施工组织问题

在实际省级公路养护工作中,应做到施工材料的准备、人员进场、基础设施布置和交通维护等工序科学合理,保证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果。此外,应注意及时清理养护工作竣工后的工业垃圾,加快交通运输服务恢复工作进度,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内容施工单位都应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去完成,做到公路养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同时应注重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安全问题,避免出现事故,减少安全隐患。

2.材料问题

沥青混凝土是省级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使用主要材料,其容易受到日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受到阳光的照射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日照量过大时,公路表面温度与省级公路底部温度存在差异,导致公路收缩变形,混合料之间的抗拉强度产生变化,承受重力降低,使得省级公路里面的横向裂缝。此外,昼夜温差以及温度的持续重复作用会导致省级公路路面沥青混土材料产生温度疲劳,进而导致省级公路路面裂缝的产生。

3.路基问题

水泥稳定类的半刚性结构是省级公路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的主要结构。在强度到达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收缩裂缝,此外,省级公路地方路基和桥、涵等构物,如果在后期的沉降过程中,沉降不均匀,也是产生横向裂缝的重要原因,省级公路路面横向裂缝的产生,在后期的时候,会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以及降低省级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难度。

4.纵向裂缝

在省级公路使用的过程中,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具体表现为:在沿轮轨迹带出开始纵向开裂,然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和开裂情况。其中路面上的地基层和基层质量无法达到规定的省级公路施工标准,强度不够,承载力无法保证等是省级公路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在省级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填筑的左右幅材料不同,导致省级公路的路基沉降不均匀,出现纵向裂缝;如果省级公路的路基处于半填半挖的状况,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控制施工方法,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发生不均匀沉降,也会造成省级公路的路面产生纵向裂缝。

5.网状裂缝

汽车超载是我国交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超负荷状态会导致省级公路的路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省级公路路面的裂缝,除了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以外,还包括网状裂缝。而省级公路路面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老化是网状裂缝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因素,省级公路路面会发生粘结力不强的情况,加上车辆荷载,会导致荷载型的网状裂缝。通常网状裂缝形成的原因相对明确单一,在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作中处理相对轻松。

三、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艺及方法

1.微表施工工艺

在对省级公路进行使用时,所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属于对省级公路微表的破坏。例如,常见的微表问题包括渗水、出现轻微裂缝、路面土质松散以及泛油等。为解决相应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特殊的养护工艺是重要手段之一。微表施工工艺与以往传统普通的省级公路养护工艺不同,首先在施工所用材料上就有了很大的创新。改性沥青是微表工艺使用的主要材料,其主要一定比例的骨料乳液、水以及填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专业设备混合而成。将改性后的沥青铺设在路面上,10℃以上是微表施工工艺在厚度为5~10mm时最适合的施工温度。然而省级公路的施工条件具有多变性,对于这些问题微表施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恶劣的作业环境需要通过某些措施已达到适应的效果,例如,养护工作在在雨天或者是雨后进行时,在一定程度上道路养护就会对早期强度进行提高,保证省级公路路面能够快速的成型,再加上更加完善的早期阶段的养护工作,可以顺利完成道路养护工作。除了以上两点,微表施工工艺在机械使用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在以往的省级公路养护工作中,通常采用多种机械设备轮番作业,这样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交通有所阻碍,而微表施工新工艺的整个工作流程中设备要求简单。它作业所使用的材料不需要强力的搅拌,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较快的使路面凝固。通过微表施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难度。

2.纵向裂缝的养护处理

纵向裂缝是省级公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裂缝。在省级公路的路面养护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省级公路地方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对于裂缝中存在的杂质一定要及时地清理,然后再应用开槽灌注的养护处理施工技术,在省级公路路面的裂缝中注入封胶,完成处理。在省级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挖补的施工方式,实现对省级公路路面纵向裂缝的处理和解决以保证省级公路路面结构的基本构造以及质量安全。在省级公路路面的挖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逐层地进行铣刨到位。

3.其他路面养护工艺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艺越来越多,在养护工作中新型材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以GTM沥青混合料的使用为例,其设计方法充分结合了公路行车荷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强度较高,粘附性好。关于GTM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混合料搅拌,科学合理的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混合料的优势。其中沥青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的控制可由沥青加热170℃~185℃、矿料加热180℃~195℃,沥青混合料出厂170℃~185℃,摊铺大于等于165℃开始,碾压大于等于155℃,终压大于等于100℃,沥青混合料废弃大于205℃。

四、结语

篇5:《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学习心得

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公路保护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路保护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我国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确实贯彻落实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我积极认真学习了本《条例》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我有以下粗浅的认识。

《公路保护条例》确立了我国公路安全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为依法开展公路安全保护工作,促进公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出现,新经验也不断总结近几年来国家卓有成效地开展车辆超限治理和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有益的探索了公路安全保护方面的新机制、新举措,进一步使公路安全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随着公路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公路保护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公路街道化、超限运输、占路及毁坏公路设施等影响公路安全、完好、畅通的行为日益严重,与公路相关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路保护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特别是公路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但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仍缺乏系统的、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与处罚手段。车辆超限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容易损坏公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扰乱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同时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公路保护条例》确立了公路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赋予了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实施公路保护的责任和必要的手段。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加强,《公路保护条例》细化和明确《公路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路保护法律制度,使公路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巩固公路安全保护的新经验,为进一步开展公路安全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充分、细致的制度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公路保护条例》主要包括公路线路保护、公路通行、公路养护、法律责任,对车辆行驶公路管理和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主要内容,也明确了公路保护违法行为的种类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公路线路保护规定了公路标志、标线以及非公路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根据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及公路发展的需要,明确了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的划定标准,规定了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等涉路施工行为的审批条件,审批主体和审批程序以及涉路施工作业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大了对公路线路本身的保护力度。针对公路线路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容易损坏路基、威胁公路安全的情况作了相对完善的规定。对从事公路养护作业的单位取得相应资质应当具备的条件,将公路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中修、大修和改建工程并明确了公路养护作业的行为规范,还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公路巡查、检测和评定,确保公路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针对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等,影响公路安全的涉路施工进行了监管,要求建设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险情应对方案,报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同时增加了验收等后续监管制度。

《公路保护条例》的出台有利于公路保护好、利用好,充实和细化公路法所确立的公路安全保护方面的基本制度,为公路安全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公路线路附近划定适当的安全保护范围,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公路桥梁周围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采砂、取土等行为成为危害公路桥梁安全、导致桥梁垮塌的重要原因。条例对此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规定范围内采砂或者擅自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以及修建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设施;禁止利用公路桥梁进行牵拉、吊装等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施工作业;禁止利用公路桥梁搭建设施或者铺设高压电线和输送易燃、易爆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管道等。并落实保障公路安全的措施。

篇6:《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学习心得

2011年3月7日,国务院第593号令公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条例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是继1997年制定颁布公路法之后,我国交通运输立法领域中又一件大事。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我中队组织全中队人员对《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和领会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基本精神和实质。

第一、《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公路保护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颁布施实为加强公路的建设、管理和保护,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对不断提高公路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我们公路事业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共6章77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线路,第三章公路通行,第四章公路养护,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这些规定细化、完善、针对性强,对保障公路桥梁安全、治理车辆超限、规范公路养护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率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和牢固的法律保证。

第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出台不仅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乃至对于社会各界都是一件意义比较重大的事情,《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加大了保护公路基础设施的力度,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提高了通行保障能力。二条例以“硬招”治理车辆违规超限超载运输,有力维护公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大提升公路路网的公共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四、《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是明确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和相关的工作责任。一是《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依照公路法的规定,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已有经验,根据不同情况,在公路线路附近划定适当的安全保护范围,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二是考虑到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等涉路施工行为直接影响到公路、公路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需要加强对有关施工作业活动的监管。条例专门规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事前应向公路管理机构申报,取得许可;事中应按照许可的施工方案作业,并落实保障公路安全的措施;事后应经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等。三是近年来,在公路桥梁周围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采砂、取土等行为成为危害公路桥梁安全、导致桥梁跨塌的重要原因。条例对此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规定范围内采砂或者擅自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以及修建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设施;禁止利用公路桥梁进行牵拉、吊装等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施工作业;禁止利用公路桥梁搭建设施或者铺设高压电线和输送易燃、易爆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管道等。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好处。它的贯彻执行,必将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学习领会《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不仅仅是让它走上街头,更重要的是让它深入人心。

篇7:公路试验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试验工作总结

此次去厅质监局公路试验鉴定检测中心学习是一次非常难的的机会,在为期半个月的学习中,我学习到了许多试验检测的经验,更好的理解了试验规程中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此次学习,我被安排到了沥青室,在沥青室负责人赵建华大姐的带领下,主要做了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动力黏度试验、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沥青溶解度试验、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沥青闪点试验(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沥青腊含量试验(蒸馏法)、沥青密度试验、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乳化沥青微粒离子电荷试验、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试验,学会了沥青试验仪器的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沥青的三大指标,即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是沥青试验的基础。做这些试验时,要注意控制好试验时间,掌握好冷却和保温的时间,试验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将温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降到最低。在做针入度试验时,要严格控制好标准针与试样表面接触距离,在标准针释放5S后,读取贯入深度。做延度试验时,应先将甘油滑石粉隔离剂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低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再将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段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试模中,试验时控制拉伸速率和温度是试验的关键,拉断时应立即记录拉伸的长度,在处理试验数据时应该注意先拉断的长度先记录,依序完成记录。软化点试验前先检查钢珠与试样环是否匹配,软化点不同时采用的介质也不一样,做实验记录时最后的结果取平均值修约到0.5℃。做沥青动力黏度试验时,关键是控制好试验时间和试验温度,注意保持黏度计在试验过程处于垂直状态,在安装黏度计时,如果未能使毛细管垂直,将引起有效高度的变化,从而影响黏度值得测定。沥青薄膜加热试验和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都是测定沥青老化性能的主要试验,在试验时要注意二者试验条件的不同,具体来说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中沥青膜厚度约为3.1mm,试样表面处于静止状态,受热时间较长,而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中沥青膜更薄,只有5-10µm,受热时间较短,更接近沥青混合料拌和时的实际状况。在沥青腊含量试验时,控制好蒸馏的温度及流出速度是试验的关键,当裂解蒸馏温度过高时,初馏以及馏出速度过快,易将杂质带如馏分油中,以至得出的馏出油颜色相对较深,且质量较正常值也较大,由此得出的蜡含量结果也偏大,当裂解蒸馏温度过低时,初馏以及馏出速度过慢,在规定的时间蒸馏不完全,馏出油质量偏小,影响测量结果。沥青闪点试验、沥青溶解度试验、沥青密度试验及化沥青的试验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很多困难,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试验和记录报告。在这次学习中,我充分认识到,在每次试验前,要认真查阅规范,试验后及时完成记录和报告,及时清理试验仪器,多问多做,善于总结,在学习中不断的自我充实。

在这次学习试验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拓宽专业知识面,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二、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由于专业实践时间较少,因此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在工作中,一定要抓住机会,主动积极向老前辈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三、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在工作中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没掌握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牢牢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充分理解概念。

篇8:公路路基施工工艺探讨

1.1 施工准备

1) 路基开工前, 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 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变更设计。2) 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 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 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批准并及时提出开工报告。重要项目, 应编路基施工网络计划。3) 修建生活和工程用房, 解决好通讯、电力和水的供应, 修建供工程使用的临时便道、便桥, 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生活用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

1.2 施工测量

1) 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 横断面检查与补测, 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2) 导线复测.导线复测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或其它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 应进行加密, 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 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3) 中线复测.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 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 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 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 应作断链处理, 相应调整纵坡, 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4) 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 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 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5) 路基施工前, 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 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 应全部补测。6) 路基放样。路基施工前, 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 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极号与路中心填挖高, 用 (+) 表示填方, 用 (-) 表示挖方。

2 施工阶段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生产出成品的阶段, 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 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 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 要抓好下面几个关键环节。

1) 路基施工试验段。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 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 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 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施工方法是否经济, 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 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 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 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 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2) 路基填料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尺度, 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 引入了路床的看法。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定的条件,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 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 也都给出相应的划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划定的最小强度时, 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固质料处置惩罚, 并不划定对别的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 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划定值。3) 质量控制。路基填筑之前的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原地面的质量检验, 检查是否已经清淤、清场, 清淤是否彻底, 有无软土地基, 二是对下层路基的质量检查。4) 加强碾压质量控制。碾压质量控制包括选取合适的压路机吨位、型号、压实遍数、压实方法及压实的均匀性等。城市道路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和要求较高的压实度, 这就要求大吨位的压路机与之相配套。不同种类的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有不同效果。振动碾压砂砾土能得到良好的压实效果, 而振动碾压粘性土能的到最佳压实效果。同一种型号的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也不一样。这就决定对不同土质, 同一压路机碾压采用不同的压实遍数。压实方法对压实效果也有影响, 压实均匀性要求控制被碾压路段的压实度一致, 不致于出现一部分超密, 而另一部分欠密的不均匀现象。填土表面平整性也是影响压实均匀性的因素之一, 因此, 严格控制路基碾压前的填土表面平整性也是很有必要的。5) 工地例会。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 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 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还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去解决, 如何去调整, 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 并组织落实。施工过程也是逐步完善、逐步调整的过程, 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与进度问题要及时解决, 并要通过工地例会进行解决。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 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3 公路路基的施工注意事项

1) 路基施工排水先行。水是形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水有密切关系。地基浸水降低承载力, 填土料过湿, 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 压实困难。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 即使设计未做出具体方案, 承包人也要提出疏导、堵截、隔离等降低地下水位或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的工程措施, 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实施。对于地面水、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盲沟。截断和疏干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路堤填筑过程中每个填层都要设排水路拱, 及时排除地面雨水。较高填方要做临时排水急流槽, 防止雨水冲刷路堤边坡。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要与运营阶段的永久排水相结合, 与路基同步施工。其要点为路基要稳定, 排水应先行, 消除水浸害, 质量有保证。2) 重视路基填前清表碾压。地面表层的种植土含有草根和有机杂质, 时间长容易腐烂, 引起路基沉陷, 所以对填方路段和利用挖方段的原地面要清除表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要全部挖掉, 坑穴填平夯实, 在清理地表后要整平压实。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0%,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 (80cm) 时, 基底压实度不宜小于95%。路堤基底原状土不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时, 要进行换土, 且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 或根据地下水、地质等情况确定深度, 换填水稳性好的材料, 换填土按路堤压实标准压实。其要点为路堤施工先放界, 清除表土至边线, 填穴整平再压实, 路堤稳定不沉陷。

参考文献

[1]林峰.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 2007.

篇9:公路部门党员学习党史心得体会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对全党的一场深刻思想洗礼。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就要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从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行力量,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公路养护工作,确保公路畅通。

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回望百年党史,“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学史明理,思想先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结合我们养路人实际工作,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在平时的工作中,强化日常养护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公路小病害能现场整改的现场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制定整改计划限时整改,同时要好桥梁检测和涵洞的养护效率和质量,确保列养公路的安全畅通。

篇10:公路工艺流程学习心得

“《两棵树》的故事虽小,但意味深长,现实工作中,不难‘原形’,从中我领悟到了的道理,那做人、做事都急于求成,打好基础,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这是近日小河所第六期员工思想教育活动时一名普通职工的发言。

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使员工岗位发展,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长期,小河所创新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员工思想教育长效机制,以“听故事、谈感想”活动为切入点,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激活员工工作热情。

自去年5月份,小河“读故事、谈一次体会、写一篇心得”的共了六期员工思想教育活动,一改以往“说、员工听”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让员工哲理故事,自发的就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做人的品质、做事的能力等发言。

为员工思想教育活动理想,在每次活动前,管理所会近期员工思想和工作上的不良势头,有性的选择公布短小精悍的职业哲理故事,要求员工故事提前发言,让每位员工在员工大会上轮流发言。活动完后,管理所还会将员工的心得汇编成精致的书册,将精彩言论发布在管理所网站上,便于员工间的学习、交流。每一期的故事虽小,但都能让员工心灵和不一样的感受和启发。

篇11:公路部门学习发展观心得体会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公路事业科学跨越发展

公路部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以“推动公路科学发展,全面做好三个服务”为主题,抓住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

一、提高思想认识,在树立科学发展意识上要有新突破 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切实做到“五破五立”。一是破除单纯追求公路建设速度、忽视公路管养和不顾质量效益、资源环境代价的思想,牢固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建养并重的观念。二是破除片面强调公路经济建设,忽视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观念。三是破除狭隘的部门主义、本位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公路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和大公路意识。四是破除“管”字当头、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观念。五是破除片面追求个人政绩、忽视职工利益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

二、解决突出问题,在破除公路科学发展重点问题上要有新进展

一是着力解决公路发展思想不够解放、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二是着力解决公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发展支撑力弱的问题。重点解决 中华文化标志城上马后、曲阜新的国际机场建成后以及济宁区划调整后公路基础设施不配套,与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的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公路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在车辆超限治理、路政管理、公路养护、执纪执法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着力解决行业内个别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不够高、驾驭工作全局、领导科学发展、解决复杂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不强以及个别党员干部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行党纪不严的问题。

三、创新体制机制,在改善公路科学发展的环境上要有新举措

篇12:浅析公路路基施工工艺

作为公路修筑的主体, 路基工程具有以下特点: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设计面广、投资高等。路基工程队工期影响大, 在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 不但工程技术问题多, 施工难度大, 增加工程投资, 而且成为影响全线工期的关键。路基公路质量对公路的质量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路基质量差, 将引起路面沉降变形和破坏, 增加养护维修费用, 影响行车舒适、安全和道路的服务水平。因此, 对路基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必须予以重视, 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1路基施工的基本内容

路基是一种由石修筑而成的土工建筑物, 它的结构形式虽然简单, 但由于是设在地面之上, 暴露于大气中, 会受地形、地质、水文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如果设计、施工不当, 容易产生各种经常性的病害, 导致路面遭到破坏, 影响交通和行车安全, 或耗费大量投资进行修复。同时, 公路建设还与其他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 路基施工还必须妥善处理好于周围环境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系。

2试验路段施工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都要进行试验路段施工。

1) 要根据取土料场的土类和供应范围、沿线地质条件、路基断面形式和工期按排等划分施工段落, 每个段落在正式施工前都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铺筑长度100 m以上的试验路。通过试验路施工, 检验预定的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 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 检验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 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施工方法是否经济。从而确定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 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

2) 对于不良地质地段的特殊路基, 尤其要重视施工试验路, 最好会同设计单位进行。除了取得有关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规格及其组合、优选施工方案等以外, 还要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修正。

3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 即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向上填筑, 每层应平整, 便于各层压实均匀一致。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 先边后中, 先慢后快的原则。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控制压实层厚度

控制压实层厚度对保证路基压实十分必要。在碾压机械一定的情况下, 土层越厚碾压效果越差。不同的层厚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碾压遍数不同。适中的填筑厚度是保证压实度及产生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根据试验, 层厚分别为30 cm和50 cm时, 碾压4~6遍。测得压实度相差3%~4%。一般认为, 用工地常用的18 t~2.5 t光轮和22 t~25 t振动压路机时, 控制压实厚度不超过20 cm, 松铺不大于30 cm, 能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填土的压实质量。

3.2 控制填土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是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由于路基碾压大量采用50 t~60 t重型压路机, 在低含水量碾压时容易达到要求压实度, 但这时路基稳定性却很差, 一旦受水影响, CBR强度迅速降低, 变形增大, 从而使路基失稳, 这就是为什么高含水量条件下压实的高路堤可保持稳定。而干土压实的路基早期易出现下沉、路面干裂, 使用过程中路面平整度迅速变差的主要原因。所以若天然土含水量偏小, 则应先在取土场用10 cm~15 cm洛阳铲打孔, 孔距1.5 m~2.0 m, 深度为预计取土深度, 提前7~10 d灌水焖土, 土的塑指性较高时, 焖水时间较长, 孔距较小, 不可采用先填土再补水方法施工。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水分蒸发, 填土采用快运、快摊、快整平、快碾压、快检测方式施工, 大面积填方应分区段流水作业, 若填土前下层干燥, 应事先洒水湿润。试验证明, 当填土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差在±2%以内时, 碾压效果最好。

3.3 做好压实度检测工作

检测路基填土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压实度。当前施工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灌砂法, 虽然做这项试验检测工作并不复杂, 但其工作量很大, 时间要求紧, 检测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细心按规程操作, 以免做出的数据不准确而失去检验的价值和意义,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里特别要强调以下几点:

1) 标准砂要规则。若标准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标准砂中含有杂质, 则应将标准砂重新烘干、过筛, 放置一段时间, 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稳后再用。每换一次标准砂, 都必须测定标准砂的松方密度, 漏斗中标准砂的数量也要重新进行标定。现场测试时, 标准砂事先准备较多数量, 切勿临时使用未做过标定的标准砂进行试验, 这样会降低试验精度, 不能正确反应路基压实度。

2) 试验时, 宜采用放上基板测定一次表面粗糙消耗的标准砂, 按规定公式计算填坑的砂量, 只有在非常光滑的情况下方可省去此步骤。挖坑时应注意防止试样丢失, 随时将凿出试样放在密封容器内, 以防水分散失;地表面处理要平, 以免影响试验结果的精度。

3) 在挖坑时试坑周壁应竖直, 避免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况。当试坑周壁上大下小时检测得到的密度偏大, 当上小下大时密度偏小, 这样将直接影响压实度的结果进而影响路基的压实质量。

4结语

路基土方填筑施工虽然工艺简单, 但要控制好每一流程又不是件容易的事, 特别是土质、松铺厚度、含水量、碾压遍数和排水。但只要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足够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 抓住关键环节, 控制关键工序, 就能保证填土路基的施工质量。

摘要: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结构造物, 是路面的基础, 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它贯穿公路全线, 与桥梁、隧道相连, 构成公路的整体。文章对公路路基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上一篇:儿科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下一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