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2024-05-14

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共8篇)

篇1: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月~12月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患者300例,采取回顾性地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临床护理的路径方法,对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的一般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间进行为期2个月左右的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分析对其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士接瓶次数以及记录时间都要比对照组低,患者家属对于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89.3%,对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70.1%,其对比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儿科的优质护理,并能够获得家属的认同,提高医院的整体声誉。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儿科优质护理中;应用价值;临床护理路径

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于二胎的政策逐步开放,所以新生儿逐渐增多,就诊的患者也在逐渐的增多。因此,对于提高患者的工作效率和护理的质量在临床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的路径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临床护理路径总论、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以及常用有创操作临床护理路径[1]。在现阶段,我国对于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采取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年11月~2012月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患者500例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其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2年11月~年12月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患者300例,在满足我国对于支气管肺炎的相关标准下对患儿的头痛症状,发热症状,咳嗽症状,呕吐症状,呼吸困难症状以及恶心症状等。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把3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实验组的男患者有100例,女患者有50例,年龄在6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2.45±0.42)岁,患者的病程在0.85~7 d,平均病程为(1.85±0.22)d;对照组的男患者有90例,女患者有60例,年龄在7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2.25±0.31)岁,患者的病程在0.94~8 d,平均病程为(1.95±0.24)d。研究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标准研究,见表1。

1.2方法 对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临床护理的路径方法,对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的一般的护理方式。临床路径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相关临床路径理论的指导下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的知识培训,并且随机抽取培训过关的医护人员成立相关临床路径小组,从而制定出表格以及解决方案;②对临床路径表格的主要内容的编写包括支气管肺炎的教育指导内容和观察内容,并在获得家属的人认可下制定相关家属满意度调查表;③对在临床路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写清楚相关原因,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1.3临床症状具体表现 在本文选取的300例患者中,患者出现头痛症状有60例,发热症状有40例,咳嗽症状有30例,呕吐症状有105例,呼吸困难症状有50例以及恶心症状有15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t检验的计量方法和χ2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检验方法。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在记录时间以及接瓶次数方面进行数据比较,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记录时间以及接瓶次数方面都比较低,患者家属对于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89.3%,对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70.1%,对于临床护理的治理效果取得的成果比较显著,见表3。

三、讨论

一般来说在本院进行临床路径的护理过程中,有面临一些相关的问题,患者有过头疼以及发热、咳嗽等症状发生,针对此现象,临床护理的路径是通过护士对患者的症状的仔细观察和采取相应的照顾模式,将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达到给患者更为优质化的服务。并且针对患者的家属,给其制定了关于患者的症状发生的时间点和相应的.健康保养计划。关于护理的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明显缩短手术后的康复时间,优化了诊疗的方案体现了最佳的诊疗计划和诊治标准,减少了医疗的负担;②可以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并且科学性的去执行,从而实现高效率的临床护理目标;③通过对患者、护理以及医生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临床路径的制定,提高对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重要的保障[2]。

因此,对于做好护理工作的要求首先得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水平,充分发挥临床路径的优势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能力。对于临床路径中的工作内容的表格进行专业的分析与比较,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定标准,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亲切沟通,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提高对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方面,应该积极与家属沟通,就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鲁春英,于蕊,王连荣,等.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20):04.

[2]李利,李明,张保庆,等.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误诊为支气管肺炎伤寒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10(10):17.

篇2: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对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术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可经气管套管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

一 并发症

1、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2、气胸纵膈气肿:

3、出血:

4、脱管:脱管可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加重皮下气肿、气胸及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5、感染:手术切口感染主要由于痰液污染。切口感染最大的危险是大量细菌自感染伤口入侵肺部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或其他耐药菌可能导致严重肺炎造成死亡。

6、拔管困难

7、气管食管瘘:少见

二换药

1、护理人员准备:护理人员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口罩,洗手。

2、换药物品准备:无菌换药弯盘1个,无菌敷料2块(“Y”字形纱布辅料),按需备棉球数个。

3、清理切口:

1)携用物来到病人床前,站与病人右侧

2)揭除污染敷料:用一把镊子取下已被污染的敷料,注意动作要轻柔,对有粘连的切口,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润后轻轻揭去,以免损伤周围组织。

3、清理切口:

3)用另一把镊子夹无菌棉球擦拭(由上至下;有外向内;擦拭范围距切口上至5cm下至10cm)轻轻拭去皮肤及切口的分泌物及痰液,分泌物较多且切口较深时,宜多次擦拭。

4)更换敷料:将新的灭菌敷料放入切口处即气管套管与切口之间(由下向上“Y”字形开口在上,两边重叠,必要时胶布协助固定)注意调节好气管套管固定带的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

5气管与套管管理:保持内套管通畅,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内套管一天消毒2----3次.内套管脱离时间少于30分钟。

4、如切口处皮肤有红肿,可外涂金霉素软膏,然后将“Y”字形纱布气管垫至于气管切开处。注意事项

1、切口换药动作要轻柔。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根据切口的分泌物多少适当的增减换药的次数,一般来说,每日1次,随脏随换。

4、初次气管切开后的1-2天内,床边备好气管切开包,如出现气管套管脱出,应立即报告医生,不得擅自将导管送入。

5、更换体位时注意套管位置,避免牵拉刺激呼吸道或使套管脱出。

6、拔除气管套管后,切口可以用凡士林纱布换药,使其自内向外生长,切口皮肤处可用蝶形胶布固定,数日后切口即可愈合;

篇3: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4月我院共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56例, 女44例;年龄为4个月至8岁, 平均年龄为 (3.5±0.5) 岁;病程为3~9 d, 平均病程 (3.7±0.4) d。观察组中男52例, 女48例;年龄为5个月至9岁, 平均年龄为 (3.5±0.7) 岁;病程为3~8 d, 平均病程为 (3.5±0.5) d。两组患儿的性别、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即刻进行常规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抗炎、补液治疗, 并对其酸碱失衡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进行纠正, 然后均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将4万U的庆大霉素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批号H23022679) 、4 mg的α糜蛋白酶 (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H22026208) 以及2 mg的地塞米松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H13024486) 加入40 m 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雾化治疗, 每次的治疗时间为20 min, 每天3~4次[2,3]。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期间, 两组均使用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药物管理等,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症状 (主要是肺部湿罗音和憋喘) 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2.2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 呼吸困难为3例, 误吸为2例, 呼吸道感染为1例,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 对照组中, 呼吸困难为10例, 误吸为9例, 呼吸道感染为6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雾化超声疗法能够将药物颗粒分散成为微小的雾滴, 因此可以迅速分散到机体的呼吸道, 有效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 但是由于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 治疗中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等因素, 需要加强护理干预[4]。雾化治疗前,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及其家长讲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步骤、预期效果等, 重点为其介绍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以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也有助于调动其配合临床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治疗前, 护理人员需结合患儿年龄特点使用相应含嘴;针对依从性较好的患儿, 护理人员指导其在治疗过程中深吸气, 以优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5]。

由于患儿的年龄特点, 其治疗依从性往往较差, 此外, 由于其对临床治疗缺乏认识和理解, 往往容易产生紧张、焦躁以及恐惧等心理障碍, 不利于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儿进行沟通, 可以借助于游戏等方式拉近与患儿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强其信任感和依从性, 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借助于适当的玩具等分散其注意力, 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6]。治疗中,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自身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重点观察患儿的表情、面色及动作等, 注意患儿是否存在啼哭或烦躁等表现, 以及时发现异常, 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并对症处理[7]。治疗时, 指导患儿取坐位, 适当下移患儿的膈肌, 以使气体交换量得到提高, 同时也便于雾滴在终末细支气管内有效沉降, 此外, 也可有效地降低误吸、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

针对具有自主排痰能力的患儿, 在雾化吸入治疗后, 护理人员应鼓励其进行有效咳嗽, 及时排痰。针对排痰效果较差的患儿, 每次雾化吸入治疗后, 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叩背排痰, 如有必要, 也可使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 但是在吸痰时, 首先要做好患儿的心理工作, 增强其依从性, 其次操作动作要轻柔、准确, 且要确保单次吸痰的时间<15 s, 此外, 吸痰操作的时间间隔不可少于3 min, 以免由于过度吸痰而引发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对患儿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 以消除感染源, 降低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8]。

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清洁以及消毒工作。在每次治疗后, 要及时地对超声雾化器的螺蚊管以及咬口进行全面清洗以及消毒工作, 必须坚持每日清洗雾化罐, 以避免霉菌的产生, 从而可以降低交叉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的发生率。该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 表明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应用全面护理干预, 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并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100例。两组均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期间均使用常规护理干预,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后,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 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应用全面护理干预, 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玉秋, 曲桂香, 周大昕.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5) :57.

[2]孙卓.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15) :30-31.

[3]范益平, 贾睿之.护理干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 2012, 10 (6) :513-514.

[4]纪媛媛.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 2013, 12 (2) :78-79.

[5]乔建红.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 2011, 8 (12) :95-96.

[6]黄英肖, 庞丽.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 2011, 9 (26) :2360

[7]万欣.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2) :177-178

篇4: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35-02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一种常见病,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主要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现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患儿均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患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气促及肺部较固定湿啰音。患儿年龄:1个月-7岁。其中1个月-1岁患儿占总患者数21%,2-3歲患儿占总患者数46%,其他患儿占总患者数33%。其中男55例,女45例。入院后按医嘱给予抗炎治疗,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空气消毒机常规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减少陪患人数,加强饮食指导,加强护理。住院天数最长13天,最短5天,95例痊愈,治愈率95%。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2.1.1 环境 不同病原患儿,收住不同病房,护士定时扫床,定时更换床单,被罩。空气消毒机常规消毒,与患儿接触,注意消毒隔离操作。病室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30min以上。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在18℃-20℃,湿度为55%-65%,病房内禁止吸烟,禁止陪患人数过多,患儿应穿宽松衣服,尿布要及时更换,使患儿感觉舒适,护士各种处置,动作要轻,给小患儿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病情好转。

2.1.2 心理护理 我医院注重小儿心理护理,每天责任护士在病房,与小患儿说话,玩耍,对其家长进行住院指导,家长对小患儿病情担心时,责任护士为她讲解我医院的治疗方案,指导其饮食,运动,体谅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等心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行有效沟通,向家长讲明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取得家属的心理支持。使得我们的医患关系非常的融洽,消除了对医院的恐惧,消除了对医生、护士的恐惧,患儿在温馨的氛围下接受治疗。

2.1.3 饮食 肺炎患儿在患病期间要有足够的水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品。婴儿时期的最好食品是乳制品,指导家属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是天然最好的食品,能增强小儿抵抗力免疫力,有病期间不要断奶。饮食以流食或者半流食为好,如牛奶、稀粥、鸡蛋羹、米汤、面条汤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适当吃些水果如西瓜、梨、苹果、桔子、柑、葡萄等。小儿食欲较差时,可用小勺慢慢地喂养,并将头部抬高,鼓励较大的患儿多喝水,鼓励孩子多喝水。如果食欲不好或呕吐,可以适当增加吃奶次数,菜汁和蔬菜水不要减少,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的水分可以补充发热、吐、泻所消耗的体液,促进代谢物及毒素的排出。

2.1.4 呼吸困难 痰多不易咳出,护士根据病情指导患儿采取相应体位,鼓励患儿将痰咳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轻轻拍打小儿背部或变换体位,以利咳痰。痰不易咳出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加予叩背并指导咳痰。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可防止肺部淤血,可使痰液容易咳出。鼓励患儿多饮水,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气促、发绀患儿及早给氧。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缺氧明显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不超过40%。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缺氧是否改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1.5 发热护理 支气管肺炎患儿常有发热,发热时帮患儿松解衣被,更换汗湿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以免散热困难而出现高热惊厥。体温在38.5℃以上按医生要求予物理降湿或药物降温,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热药或酒精擦浴,用温水擦浴降温。退热处置后30-60min复测体温,高热时须1-2h测量体温一次,做好记录。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高热惊厥或体温骤降。患儿多喝温开水或者静脉补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注意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咳嗽的性质,咽部有无充血、水肿、化脓等情况;面色有无青紫、苍白或发灰;神志及精神状态、肌张力等情况,做好记录。警惕心力衰竭、肺水肿、中毒性肠麻痹、颅内高压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尽早配合医生救治。

2.3 用药的护理 注意服药的注意事项。如口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饮水,抗生素等药物应准时服药,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等。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使用利尿剂后观察呼吸、心率、尿量等;使用祛痰药后痰有无减少,肺部啰音有无减少等。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使用镇静药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应用平喘药注意观察有无精神兴奋、惊厥等,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滴注速度以每分钟20-40滴为宜,有异常停药并通知医生处理。

2.4 出院指导 出院时指导家属,多带小儿参加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多呼吸新鲜空气,锻炼用凉水洗脸,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和与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接种疫苗。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随季节增减衣服。为小儿及其家属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护理等信息及服务,教会家长处理呼吸道感染方法,患儿在疾病早期能得到及时控制。让他们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的重点放在疾病预防上。

3 小 结

小儿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儿疾病护理过程中,较成年人更需要爱心和耐心,除了给予一般护理外,还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患儿发热、用药等护理,各项措施既要适时、全面、仔细,突出重点,提供有效护理,能缩短病程,使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篇5: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导读]观察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摘要】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止咳、氧疗)基础上加用脉冲式微波治疗(每天两次,每次每侧15分钟,疗程为5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微波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能促使症状消退,啰音消失,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微波治疗仪

观察及护理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湿啰音,严重者常可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导致死亡[1]。临床治疗的目的是及时控制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其治疗护理大多采用抗感染、雾化、祛痰、止咳、协助拍背、促进排痰等。2008年我科采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配合正确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5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胸片均为单侧或双侧肺野有斑片状阴影,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将本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均排 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抗感染、退热、止咳、吸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南京产的微波治疗机在背部距离病灶5~7cm做垂直照射治疗,输出方式为脉冲式微波,功率:年龄在2m至2岁选择10~15w,3岁至5岁选择15~20w,时间为每次每侧15分钟,每天2次,5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无微波治疗外,余同治疗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胸片进行观察评价。

1.2.2 效果判定。显效:治疗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明显减轻,气促消失,肺部体征消失,X线胸片示无渗出或渗出基本吸收。有效:治疗3天,体温下降、咳嗽气促减轻,肺部体征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时间>5天,上述症状和体征无改善,X线胸片示两肺渗出无变化。

1.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微波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表1 两组病例效果观察及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无效(例)

总有效率 治疗组

98% 对照组

82% 注:*与对照组比较X2=7.11,P<0.01。

2.2 不良反应,经微波治疗的患儿无一例发生呼吸困难及面色改变,无皮肤烫伤,所有的患儿皆能完成脉冲式微波治疗。护理

3.1 心理护理

微波治疗仪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治疗前向家长及患儿讲解,让他们了解这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措施,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3.2 操作前准备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检查取下患儿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如衣服出现潮湿时,应先更换棉质衣服,以2~3件衣服为宜。

3.3 检查微波治疗仪的性能,确定照射部位,探头固定。遵医嘱确定照射部位为单侧或双侧,进行背部病灶照射。照射探头采用支架固定,婴幼儿选择俯卧位在睡眠时进行,年长儿可采用半坐卧位,要有专人看护,落实安全措施,防止坠床。

3.4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进行照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心率、呼吸体温变化,随时探测微波照射的温度,以温热为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对痰液较多的患儿,应先进行拍背促进排痰,必要时采用负压吸引。

讨论

篇6: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因颅内高压而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口腔、鼻腔、咽部合并损伤出血、舌后坠、呼吸反射减弱等导致呼吸道不畅,造成严重缺氧,甚至窒息死亡。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要,气管切开术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一般是病情极其危重,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气管切开患者感染出现时间高峰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和第7天,预防重在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加强营养支持等。1临床资料

我院神经外科在2014年11月15日-3月15日收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行气管切开术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3-75岁,留置时间1-3个月。成活10例。

2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

2.1重型颅脑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间断呼吸时。2.2颅底骨折合并脑挫裂伤昏迷,脑脊液、血液分泌物有误吸的可能时。2.3脑干损伤出现呼吸困难时。

2.4头颅、面颅严重变形损伤有呼吸道阻塞时。

2.5咽喉部、气管内有分泌物滞留,全身症状逐渐恶化,有高热及呼吸困难时。2.6合并胸腹部、颈髓损伤有呼吸障碍时。3气管切开术的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术能有效地控制呼吸道阻塞对患者造成的多种并发症,有助于对脑水肿、酸中毒、心肌损害的纠正。但是气管切开术后对中枢性和下呼吸道障碍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仍需密切观察。又失去了上呼吸道对空气的滤过、湿润、加温作用以及吸引的机械刺激,对呼吸道粘膜产生一定的损害,加之手术本身有一定的并发生等缺点,因此应严密掌握手术指征,坚持早切开早拔管的原则。4气管切开术后后护理

4.1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做好卫生宣教与心理护理 在气管切开之前要对患者家属讲明气管切开之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应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4.1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湿润,温暖。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60-8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湿润纱布。定期通风,做好空气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2小时。严格限制探视。

4.3体位 术后病人取侧卧位,头向前倾,防止头部过伸引起伤口紧绷和导管压迫气管壁。要经常协助变换体位。

4.4全面监护,密切观察 对气管切开患者特别是昏迷患者,首先要实施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勤于观察患者的唇色、神色、尿管、引流管等,注意体位,头、胸、气管套管在一条线上。并注意有无皮下气肿、套管脱出、术后出血、纵隔气肿、支气管肺炎、气管食管瘘、呼吸停止等合并症,如有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作出处理。

4.4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阻塞,及时吸痰 密切观察和记录呼吸情况,发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套管及呼吸道有无梗阻及压迫,及时吸痰清除套管内分泌物,避免咯出的分泌物再度吸入。

4.3.1吸痰前评估病人痰鸣音位置和性质,决定吸痰管插入深度,吸引器装置一般限于成人40kPa左右,小儿小于40kPa。

4.3.2一次吸痰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3分钟。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痰前后视病情加大氧流量每分钟3~5升,如上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给纯氧,持续2~3分钟,以预防缺氧和低氧血症。

4.3.3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3.4气管切开病人吸痰管粗细不超过内套管直径的1/2,一根吸管只用一次,保持无菌操作,根据病人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吸痰管。

4.3.5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采定时雾化吸入与气管内滴药。不但可以稀释痰液,也可以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同时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一次,叩背时手指并拢向掌心弯曲成空心拳,从肺底到肺尖反复扣击,有利于痰液吸干净。

4.4气管切口的护理 由于痰液分泌物刺激,术后病人颈部切口易感染,应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用2%碘伏消毒皮肤。使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垫能使滞留的痰液易于吸收,一般每日更换气管垫2次,如有分泌物增多或出血多时应及时更换,并保持清洁干燥。4.5湿化呼吸道

4.5.1间歇湿化 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道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歇使用雾化器湿化。

4.5.2持续湿化法 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液体内可酌情加入抗生素。

4.6每日口腔护理 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痰液和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和呼吸道通畅。预防口腔细菌感染和肺部并发症。每日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护理2次。4.7拔管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5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水肿、缺氧,阻碍脑的正常生理机能。因此气管切开后,若不及时清除呼吸道内潴留物、血性液体等会使患者氧供不足,病情进一步加重。气管切开后若护理不当,可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操作熟练,细致观察,及时给予处理,以降低感染死亡率。总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取及时、规范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在救助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篇7: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答:

1。管路与雾化吸入面罩连接来源:

篇8:支气管肺炎病人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中, 男33例, 女27例;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 (2.37±0.63) 岁;病程2~17 d, 平均 (5.74±1.32) d。观察组中, 男30例, 女30例;年龄1~11岁, 平均年龄 (2.45±0.52) 岁;病程2~16 d, 平均 (5.36±1.44) d。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纳入的患儿均经过外周血检查、特异性病原学检查、X线检查得到确诊。排除标准:本次研究排除了重症患儿, 合并器质性疾病的患儿, 合并哮喘、肺发育不良、过敏性鼻炎的患儿, 以及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卫生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儿的各项检查结果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首先成立临床护理业务领导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同时, 在护理人员中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通过多媒体教学、训练员与护理人员互动的形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3]。小组领导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的学习活动, 并鼓励护理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探讨实际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对策。此外, 为检验学习效果, 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通过以上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执行临床护理路径表的能力。将临床路径表发放给患儿家属, 并为其解释表格中的内容, 争取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4]。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住院初期护理。 (1) 在患儿住院治疗的第1天, 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及其家长做自我介绍, 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接待患儿与家属;同时, 护理人员还应向患儿及其家属发放宣传册, 或者为其播放影音资料, 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 (2) 根据医嘱给患儿建立静脉通道, 正确配制药液。 (3) 为保证患儿的呼吸通畅, 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 检查患儿的呼吸情况。 (4) 如果患儿存在排痰困难的情况, 则应定期吸痰, 并给予吸氧。如果患儿为婴幼儿, 那么护理人员应给予其面罩吸氧;如果患儿年龄较大, 则可以给予鼻导管吸氧或者是雾化吸氧。 (5) 如果患儿存在发热的情况, 则首先选择对其进行物理降温, 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 则可以适当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6) 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肝肾功能检查、病毒检查、药敏试验等[5]。 (7)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每小时检查一次患儿的肺部症状、生命体征, 如果发现患儿病情加重或者是病情反复, 则应及时通知医生, 以便及时加以处理[6]。 (8) 饮食干预。给予患儿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以便减轻胃肠负担;同时, 为减少体能消耗, 护理人员应要求患儿多卧床休息, 但是同时也要经常帮助患儿变换体位, 防止分泌物坠积、促进排痰[7]。

(2) 住院中期护理。 (1) 完善患儿的各项检查, 包括外周血检查、特异性病原学检查、X线检查等, 并将检查结果向主治医生报告。 (2) 护理人员事先了解并掌握每种药物的功效、不良反应、禁忌症、药物配伍等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详细地告知患儿家属, 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3) 检查患儿的呼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 为防止呼吸道堵塞, 护理人员每隔4 h给患儿拍背1次, 从而促进痰液排出。 (4) 在患儿服药之后观察其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8]。 (5) 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进展, 预防呼吸衰竭、肺大泡、中毒性脑病、脓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6) 给予患儿流质、半流质食物, 叮嘱患儿及其家属少量多餐, 保证身体水分充足, 禁止患儿食用过甜、过辛辣、过咸的食物。 (7) 安抚患儿的情绪, 防止患儿过度哭闹[9]。

(3) 住院后期护理。 (1) 对患儿实施巩固性治疗方案。 (2) 对患儿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从而了解患儿的治疗进展以及疗效。 (3) 经常给患儿做皮肤及口腔清洁, 使之保持干净无菌[10]。 (4) 检查患儿的体温以及肺部症状,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5) 给予患儿正常食物。 (6)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X胸片。 (7) 叮嘱患儿适当做一些运动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 (8) 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 增强患儿的安全意识。

(4) 出院指导。 (1) 出院之前先让患儿完善各项检查, 如果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则允许患儿出院。 (2) 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并叮嘱患儿多运动锻炼, 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3) 日常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 (4) 平时注意保暖。 (5) 刚出院时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活动, 以防止再次感染或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健康知识评分 (满分100分) 、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 (1.53±1.17) d, 哮鸣音消失时间 (5.46±1.55) d, 发热消失时间 (1.77±0.05) d。对照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 (7.83±2.33) d, 哮鸣音消失时间 (9.15±3.31) d, 发热消失时间 (3.30±0.85) d。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儿健康知识评分、治疗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 (88.48±4.61) 分, 治疗依从率为96.67% (58/60) 。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为 (73.56±5.32) 分, 治疗依从率为66.67% (40/60) 。观察组患儿的健康知识评分、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 (6.12±1.38) d, 住院费用 (2 210.43±314.57) 元。对照组:住院时间 (8.46±2.15) d, 住院费用 (3 064.62±451.73) 元。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较高, 因而在临床中比较常见。随着病情的进展变化, 患儿会逐渐产生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11]。因此, 在临床治疗的同时, 还应对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常规护理手段只能满足患儿的基本需求, 而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以低龄儿童为主, 其治疗依从性较差, 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几乎为空白, 因此, 常规护理已经不适合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这种情况下, 改进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模式, 它在各个科室均有应用。本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儿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儿, 并且健康知识评分、治疗依从率明显更高, 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更短,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更低, 提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 促进症状缓解, 缩短住院时间, 节省住院费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强、跨学科的护理工作模式, 它以时间为横轴, 以具体的护理措施为纵轴, 对患儿的每日护理做了详细的安排;同时, 它规范了护理和诊疗模式, 细分了护理内容, 护理措施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动态性和实用性[12]。因此,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儿能够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 病情的变化能够及时被医生掌握, 治疗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也能够得到消除。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促使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痊愈出院, 患儿的家庭节省了很大一笔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 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可减轻其经济负担,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支气管肺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张荆武.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22 (15) :106-107.

[2]朱慧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6, 20 (8) :168-169.

[3]陈慧.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6, 20 (7) :47-48.

[4]张占勤.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34 (17) :3543-3544.

[5]雷春华.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38 (18) :3741-3742.

[6]任明丽.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22 (19) :144-145.

[7]杨晓慧, 温乐, 尹力平.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8 (2) :205-206.

[8]叶紫.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36 (5) :1194-1195.

[9]魏葳.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18 (19) :257-258.

[10]单淑梅.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21 (28) :222-223.

[11]孙箭飞.儿科细节护理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1 (7) :149-150.

上一篇:大二规划及建议下一篇:演艺公司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