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2024-06-27

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精选7篇)

篇1: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对我国股指期货会计问题的思考

一、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一)对现行财务会计确认的影响

对股指期货的确认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到期日前是否将股指期货所代表的权利或义务作为表内项目中的资产或负债项目加以确认;其次,在财务报告日是否应将股指期货公允价值的变动确认为损益。

在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中,收入、费用(成本)确认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它们也都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为基础,而对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予确认。而股指期货交易则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预先设定的一种标准合约交易。这种契约性交易在于“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无论是套期保值的交易,还是投机套利的交易,其立足点都只在于未来期间合约的平仓交易行为。但按照现行会计要素理论,这种未来终止合约的最终交易却难以确认为会计要素,其资产、负债项目和损益项目也均无法在传统会计中得到确认。

股指期货是一种高收入与高风险并存的交易方式,在合约履行过程中,其价值在不断变化,如果等到履行合约时再确认股指期货所产生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会计信息,整个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有所下降,无法实现“决策有用性”这一会计目标。股指期货开仓交易,虽然形成交易者经济资源的流出,但按规定仅仅是极有限的交易佣金、印花税等能够确切计量的费用,但是,这种费用的支出并不是交易者的目的,交易者的真正目的在于合约开仓时的股票价格指数与合约平仓时的股票价格指数的差额所形成的资本利得。然而就会计实务而言,这种合约的未来平仓交易事项,对企业管理当局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更具重要性和相关性,这就给会计要素确认的理论和实务提出了新的问题。

(二)对现行财务会计计量的影响现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是会计报表,而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但是在充分揭示股指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会计信息方面,这些会计报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的会计报表只记录能够用货币量化的信息,却很难准确估计期货交易未来变化的金额。

2.传统的会计报表有固定的报表格式、填列方式和报表项目,因此,很难反映企业从事的股指期货交易这一特殊的经济业务。

3.传统的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一种以历史成本揭示的账面信息,而不能反映股指期货价格变动下的会计信息。

二、对传统财务会计相关理论与实务的改革

(一)对现行财务会计确认的改革

为了解决股指期货等衍生金融品交易给会计要素确认所带来的难题,使之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有关情况,就必须对现行会计理论中的有关“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进行重新界定。因此,为避免衍生金融工具成为游离于表外的重要项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32号准则中,提出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新的会计要素。金融资产指下列资产:(1)现金;(2)从另一个企业收取现金或另一项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3)在潜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另一个企业交换金融工具的权利;(4)另一个企业的权益工具。金融负债指具有下列合同责任的负债:(1)向另一个企业交付现金或另一项金融资产;(2)在潜在不利的条件下,与另一个企业交换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新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会计要素定义的束缚,充分考虑了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所以,股指期货交易在记录和纳入会计报表过程中,需要通过三个阶段:(1)初始确认。是对股指期货的开仓交易进行确认;(2)后续确认。是在合约持仓期间,如果在财务报告期内,则应对股票指数的变动所导致的潜在资本利得或损失进行确认;(3)终止确认。是在合约平仓时,对股指期货交易进行的确认,即对已列入会计报表的股指期货何时从报表中予以消除的确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提出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的两种情况:一是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给了其它企业,而且其所包含的成本和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二是合同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经得到履行、清偿、撤销或者期满无效。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会14号)规定:“金融资产,指企业持有的现金、权益工具投资、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

合同权利,以及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金融负债,指企业向其他单位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以及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这一规定对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和负债作了必要修正。第21条规定:“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第22条规定:“企业收取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第23条规定:“企业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解除时,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在股指期货交易中,可以遵循这一规定,对于后续确认,可根据企业所在地区的衍生金融交易的状况和企业具体进行股指期货交易的情况,结合重要性原则予以确认。

(二)对现行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

鉴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性和股指期货价值波动的特点,对股指期货交易的会计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公允价值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比传统的历史成本更相关、更易理解的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中提出了“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对于获得一致并相关的信息是必须的”观点。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会[]14号)第24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成本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成本应当计入初始计量金额。”第26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该金融资产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成本:(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计量;(2)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第27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负债,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对其他负债应当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对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公积。因此,我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应按照该规定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三)对现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改革

以上相关分析说明,现行会计报表已难以充分地向现有或潜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关的包括股指期货交易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披露实务亦必须进行创新。

1.改革现有的会计报表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1)改变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标准,变流动性分类为金融性、非金融性分类。

(2)可增编一些专门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报表的附表。根据风险的集中程度详细列明企业所持有的各种金融工具的情况,如金融工具的类别、特征、风险系数、持有目的、账面价值、到期日等以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2.提升会计报表附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地位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金融工具披露,是指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金融工具信息。企业所披露的金融工具信息,应当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影响,并对这些金融工具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分布和存在的不确定性作出评价,并规定了较为具体的披露内容。

表外会计信息的完善和利用将是充分披露会计信息、防范信息风险的发展趋势。因为绝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只能作为表外项目长期存在于附注中,而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及其对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得包含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信息的报表附注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补充说明,而是与报表本身共同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的、主要的内容。因此,在表外附注中要充分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以便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风险信息,使其尽可能减少信息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方法准则探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阎达五。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冯淑萍译)。国际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张永鑫。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标准的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11)。

[5]唐海鸥。推出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学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

3,(3)。

[6]李秀强,赵艳。股指期货及其会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03,(9)。

[7]张国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三大难关[J].会计之友,2003,(7)。

篇2: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股指期货也同其他衍生类金融工具一样,本身具有极大的风险,9月15日,拥有158年辉煌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达到了新一轮的高潮。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经理格罗斯指出,雷曼兄弟的破产将引发金融海啸。截至10月24日,全球主要股指较形成的高点都有较大辐度下挫,其中,上证综指跌幅为71.86%,香港恒生指数跌掉63.84%,日经指数累计下跌60.62%,法国巴黎CAC指数跌幅为48.22%,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46.92%,英国富时100指数下挫42.3%,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也达到40.5%。之所以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为金融海啸,华尔街通过大量创造金融衍生工具,并借此进行高杠杆比率投资,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海啸的爆发,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信用杠杆交易的巨大破坏力。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拥有着高杠杆信用的金融衍生品,其投资可以使利润放大,但同时大大的增加了风险,因此,对于股指期货的风险,监管部门应该予以谨慎对待。对于股指期货中蕴含的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保证金杠杆风险

这种股指期货交易同商品期货交易一样,也是保证金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一方面,它在可能给交易者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可能给交易者带来数倍、数十倍以上交易保证金的损失,损失之大往往出乎交易者的意料。另一方面,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进行的是零和博弈,即如果市场上有人赚了钱,那么必定会有人赔钱。加上杠杆效应,一旦出现预期走势与现实走势呈相反的趋势,那么就会把亏损将放大好几十倍。正是由于股指期货的这种杠杆效应,股票指数的较小变动就会导致股指期货市场的巨幅波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投资者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且股指期货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若一方违约,就有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

由于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非常巨大,一旦发生较大的风险,那么后果将相当严重。美国1929年股灾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18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股价的不断上涨,投机性买主认购通量股票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华尔街为了吸引客户,模仿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极具魅力的交易方式——保证金制度。随着保证金制度的创立,一个隐形的炸弹也悄然埋下。但同时也是由于信用杠杆,促使美国股市的虚假繁荣,据统计,1928年全年,《纽约时报》工业股平均将价格指数上涨了86点,直达331点。纽交所年成交量高达920550032股,大大超过1927年创纪录的576990875股。而由于市场完全失去理性,盲目投资,最终致使股市泡沫破灭,从1929年到1932年,美国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从1929年的最高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41点,成为至今为止史上跌幅最大的股灾。股灾造成了美国股市、银行也整个经济体系危机,形成恶性循环,并且从美国波及到全世界,使人类经历了5000万人失业、上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银行倒闭、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的黑色大萧条。

(二)金融衍生产品共有风险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4年7月27日发表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指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作如下分类:

1、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中的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股票指数发生变动引起股指期货价格剧烈变动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2、法律风险。股指期货法律风险是指股指期货交易中,由于市场参与主体的相关行为(如签订合同、交易对象、税收处理等)与相应的法规发生冲突只是无法获得当初所期待的经济效果甚至蒙受损失的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的是营运风险,即在股指期货交易和结算中,(1)计算机系统故障。(2)个人疏忽操作失误而导致的非系统性风险。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及时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而导致无法顺利建仓和平仓的危险,包括不能对头寸进行冲抵或套期保值的风险。

5、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对手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不履行合约而造成的风险,因此又被称为违约风险。

(三)突发事件引起的风险。

股指期货的价格,不仅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战争、政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不可抗力、国际游资的冲击以及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产生的风险变动,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价格的合理预期,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与其他因素相比,突发事件造成的风险有三个特点:偶然性、非连续性、极大的破坏性。,10月,索罗斯带着他的量子基金登陆了香港岛,这场不可预测的金融风暴使香港付出了承重的代价。8月份香港港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10月16日,索罗斯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大量淡仓,然后买上远期美元,沽空远期港元。10月23日,香港红筹股整整下挫了33.85%。虽然在最终的10月23日的外借港币结算日里,由于香港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将隔夜拆借利率提高到几近300%,港元汇率对美元汇率回到7.74:1的水平,使投机者无功而返,但自10月20日至28日,由于高拆借利率的结果,导致香港股市缩水30%,一共下跌4539点,索罗斯等风险投资家们虽然在汇率市场上亏损,但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大有所获,加上股指期货市场的高杠杆性,使多数投机者大赚一笔。最终导致香港的是股价大跌,楼市缩水,仅长江实业的李嘉诚就损失接近21亿美元。而普通股民有60%以上被套牢,损失惨重。

四、我国股指期货风险防范措施

(一)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1、加强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期货经纪公司作为股指期货交易的中介者,直接面对投资主体,受投资者委托以自己的名义在期货交易所从事交易。同时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行情咨询、资金结算、实物交割等相关的服务。期货经纪公司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正常运行。期货经纪公司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运营,实行严格的自律管理。同时弥补政府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监管的不足,加强对客户的监管,防范法律风险。

2、加强投资者内部风险控制。从风险的最终来源看,股指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者是产生风险的核心要素。在期货交易时,所有的预测都是主观的,而市场的走向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在交易中投资者永远保持理智和客观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价格变动和投资者买卖价格反方向变动时。所以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控制,要做到:(1)加强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相关法律、运行机制、操作手法等的学习。(2)投资者应做好资金管理。掌握好资金投放尺度,合理控制风险。(3)期货投资者每次交易前明确设置好止损,稳重的进行投资。

(二)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模式

从美国、英国、日本三国股指期货市场上的监管来看,它们都制订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如美国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英国的《金融服务法》、日本的《商品交易所法》等,而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立不久,法律机制还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所以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对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方法和措施,使我们今后完善股指期货市场,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再次,就是要在国外期指市场发生重大危机时,总结其监管部门的过失,并通过我国期指市场和国外发达的期指市场的比较,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缺陷,并对一些涉及可能发生重大错误的过失,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并且将重要的内容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体现出来,预防和避免法律上可能发生的纠纷。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进行监管,才能有效控制和防范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以保障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突发风险的管理机制。

股指期货交易杠杆的巨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衍生工具,它的风险程度往往也是很高的,尤其是我国期货市场刚起步不久,相应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也是脆弱的,所以建立一个防范风险的管理机制对我国今后预防系统性风险和突发性风险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对于如何建立预防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所以即便是在国外发达证券市场国家要求的巨大压力下,也要防止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盲目过快。

2、政府部门政府进行适度干预,它主要包括政策指导、制订法令、入市交易和出资救市等,防止市场操纵,预防突发的市场风险。政府也可以建立风险管理基金,以便适时平抑市场突发风险。

3、在实际操作中,合理的引入熔断机制。在面临突发事件面前,适当采用熔断机制可以制止恐慌性抛售,有助于市场理性运行。

参考文献

孙蕾.合作经济与科技[J].合作经济与科技,,1(上).

许鹏伟.透过金融海啸看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院报,2009,23(1).

孙健,白全民.金融史[M].新世界出版社,.

张婷,杜建智.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风险和防范[J].财会金纬,2008(11中).

篇3:对我国股指期货会计问题的探讨

一、股指期货的概述及特点

股指期货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交易标的物的金融期货, 是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成交时约定好的价格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股指期货是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共同产物, 有着鲜明的特征:首先, 它是以股票指数为基础的金融期货, 并非实际存在的金融资产;其次, 股指期货采用现金结算, 而不是实物交割, 这是股指期货与其他期货的本质区别;最后, 股指期货可以卖空, 并且是保证金交易, 有着较高的杠杆效应。

二、股指期货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1、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传统会计理论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产或负债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实际上已经转移;二是该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可以可靠地计量。期货会计主要影响资产和负债两个要素, 在期货交易中, 虽然多数买入期货合约者有权获得一定金额的商品或金融工具, 同时支付款项;卖出期货合约者有义务支付商品或金融工具, 同时收取款项, 但这种权利和义务只有将合约持有到交割日才能履行, 期货合约显然不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和标准, 很难将其纳入财务报表的资产中予以核算。同时, 它只是一种可能的负债, 而且这种负债也许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负债。

2、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现行收入、费用 (成本) 确认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等, 它们也都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为核算基础, 而对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予反映。而股指期货交易则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预先设定的一种标准合约交易。这种契约性交易在于“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 并且股票指数的变化频繁, 未来期间经济利益的流向在时间和数量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按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 不能反映其未实现的损益, 也就不能反映期货交易从签约到交易过程的风险, 这就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因而对股指期货的确认也就无法沿用传统会计理论的标准。

3、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现行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 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一切经济业务和事项的计算均以交易发生时的原始成本作为会计计量的原则。一旦形成, 入账后一般不再变动, 一直到相应的资产已销售、耗用或负债已得到清偿为止。然而, 对于股指期货交易的计量来说, 按“历史成本”计量, 难以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真实变动情况, 股指期货交易的市场价格始终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如果按照开仓时的原始成本一次确认, 这显然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必须真实反映的原则相违背。

4、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会计确认、计量的最终目的是向外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最新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为使用者决策提供相关的全部信息, 但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却存在着以下缺陷: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填列方式及项目, 很难反映企业从事的股指期货交易这一特殊的经济业务。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是一种以历史成本揭示的账面信息, 而不能准确、及时披露股指期货价格变动下的会计信息。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只记录能够用货币量化的信息, 却很难准确估计期货交易未来变化的金额。因此, 会计信息披露实务也必须进行创新。

三、新会计准则下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

1、股指期货交易的会计确认

依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2条》和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条规定:“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 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股指期货交易的确认, 就是其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确认, 应分为初始确认、持有期间确认和终止确认。

(1) 股指期货交易的初始确认。投资者在开仓时 (交易者初次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 应根据合约的实际成交价格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2) 股指期货合约持有期间的确认。即合约持仓阶段的确认, 其公允价值发生变化且该变化能可靠计量时, 则应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动所导致的潜在资本利得或损失进行确认, 即一方面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期货合约价值的变化, 另一方面, 应当根据企业持有期货合约的目的 (分为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两类) , 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套期保值的合约, 其目的是避免被套期项目所面临的风险, 会计上重点反映避险的效果, 其发生的价格变动应归于被套期项目, 在损益表中确认因期货合约引起的浮动盈亏;对于投机套利的合约, 目的是获取利润, 会计上重点反映其获利的情况, 故要将合约市价变化带来的损益当期予以确认。 (3) 股指期货交易的终止确认。新会计准则中第25条规定:“企业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第26条规定:“企业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解除时, 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在股指期货交易中, 对合约进行对冲平仓或实物交割后, 企业即失去合约的权利也不承担合约上的义务, 必须对交易进行终止确认, 将收到的款项加上前期调整项目之和, 与转让的资产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并将合约价值冲销。

2、股指期货交易的会计计量

(1) 股指期货交易的初始计量。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应当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计量金额。”因此在股指期货交易活跃、价格连续的情况下, 其初始计量采用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它的现行市价。 (2) 股指期货交易的后续计量。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2条规定:“企业应当按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第33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因此, 我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应按照该规定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3) 股指期货合约持有期间相关利得和损失的处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 应当按下列原则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应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利润, 进入损益表。

3、股指期货交易的会计核算

(1) 股指期货投机交易的会计核算。第一, 会计科目设置:A、“衍生工具——股指期货交易”, 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衍生金融工具股指期货交易业务中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本科目应按照衍生金融工具类别, 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B、“投资收益———手续费”, 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和股指期货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情况。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本科目主要用于核算股指期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高于或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第二, 股指期货投机交易的主要账务处理。A、企业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 按开仓时的公允价值, 借记“衍生工具—股指期货交易 (成本) ”科目, 按发生的交易费用, 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B、在资产负债表日, 如果股指期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记“衍生工具—股指期货交易 (公允价值变动) ”科目, 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C、股指期货交易终止确认时,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衍生工具—股指期货交易 (成本) ”科目, 两者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衍生工具一股指期货交易 (公允价值变动) ”科目。同时, 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2)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一是会计科目设置。A、“套期工具—股指期货”, 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开展的套期业务中套期工具股指期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B、“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股指期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C、“投资收益”, 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股指期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二是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主要账务处理。A、初始确认时, 企业将已确认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指定为套期工具时, 应按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 借记或贷记“套期工具—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科目, 贷记或借记“衍生工具”等科目。B、在资产负债表日, 如果套期工具股指期货产生收益, 则借记“套期工具一股指期货”科目, 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如果股指期货产生了损失, 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C、当金融资产或负债不再作为套期工具核算时, 应按套期工具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借记或贷记相关科目, 贷记或借记“套期工具一股指期货”科目。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或损失, 应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的时点转出。按转出的金额, 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相关资产或负债等科目。D、终止确认时, 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套期工具一股指期货”科目。

4、股指期货的会计报告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要求, 企业应设置“股指期货合约”科目, 下设“保证金”和“合约价值”明细科目, 用于核算企业交纳的交易保证金和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约价值;设置“股指期货交易清算”科目, 用于核算企业尚未平仓的股指期货合约;设置“股指期货交易损益”科目, 用于核算股指期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同时, “股指期货合约”科目的期末余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项目中, “股指期货交易清算”科目的期末余额反映在流动负债项目中。在利润表中设置“股指期货交易损益”项目, 反映股指期货业务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盈亏, 对于未实现的持仓盈亏要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规模与容量的不断扩大, 股市系统性风险也逐步显露。股指期货的尽快推出, 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回避股市风险的工具, 营造更加健康的投资环境。新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 关于股指期货交易的规定, 填补了我国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的空白, 可以预见, 对股指期货有关会计问题的充分论证和尽快解决, 将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提供良好的会计环境, 同时, 也为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奠定风险控制的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 2006.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篇4: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相关问题研究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期货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专业市场人士通常在投资组合管理策略中使用股指期货以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平均波动幅度是成熟市场国家的2到3倍。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以及QFⅡ下的外资等不断进入证券市场,为保证大资金的安全运作,我国证券市场急需股指期货等有效的避险工具,适时推出交易量巨大的股指期货有利于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和减少股市的泡沫,从而有利于在对商品价格和汇率影响较小的情况下稳定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为此。我们需要对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

一、股指期货市场对股票指数波动性影响

从股指期货与现货股指波动性的大量实证分析结果看。股指期货的存在通常情况下不影

响股指价格的波动。但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引入股票指数期货后,可能会增加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但这种波动性增加可能是良性的。因为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能改善现货市场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股市的有效性。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透明度低的问题,而开展股指期货有利于增加市场的透明度,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加快了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市场信息和经济信息的传播速度,使许多原先可能滞后的信息披露,在期货市场得以迅速公开,同时也使很多信息得到了提前消化,减少了将来一定时期内的未知性,这样,一方面方便了投资者分析预测,另一方面打破了投资机构和大户在消息取得上的优势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庄家的市场操纵,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规模和流动性的影响

通常,股指期货交易将会导致股市资金的分流,对股票现货市场形成冲击。从整体与长期角度看,股指期货的开展只会促进股市交易的活跃与价格合理波动,从而推动股市更加健康发展。在目前我国缺乏股指期货之类对冲工具的情况下,一旦股票指数处于相对低位。场内投资者人人自危,争相出逃,场外投资者持币观望,不敢入市。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有利于吸引场外资金的进入,特别是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外资等大资金的入市。股票市场上资金充裕,股票需求旺盛,必然会推动股票指数,由于吸引了一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推动的态势,使股市走出“熊多牛少”的怪圈。

三、股指期货与股灾的关系

东南亚的金融风波及其它股市风险事件使一些人把股指期货与股灾联系起来,认为股指期货会造成股灾。而实际上,大量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与股灾没有必然联系。造成股灾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家国内出现泡沫经济,经济存在严重隐患所致,东南亚的金融风波及其它股市风险事件与股指期货交易无必然的联系。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后,由于期货价格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反映较现货市场价格更为敏感和超前,故股市风险很有可能首先在期货市场上显示,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心。可见期货市场是危机的信号而不是根源,防止股市风险事件的根本途径是消除经济泡沫与制度完善。由此可见,引入股指期货并不是导致股灾发生的原因,我国引入股指期货并不能必然导致股灾的发生。

四、我国发展股指期货风险控制的建议

股指期货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因此设定有关风险控制(价格稳定)措施尤为重要,我国应重点设计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1、保证金机制。如果保证金水平定得太低,违约风险将会增加。这些违约风险将造成大量强行平仓现象的发生,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但是高额的保证金使使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和持仓量下降。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应制定并及时调整合适的保证金水平以支持股指期货的稳健发展。

2、逐日盯市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是指结算机构在每日闭市之后结算、检查交易者保证金账户余额,使保证金余额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防止负债现象发生的一种结算制度。逐日盯市制度实际上降低了合约的违约风险。

3、涨跌幅限制制度。自1987年10月全球性股灾以后,不少交易所对衍生品合约规定了每日价格涨跌限制,涨跌幅及断路措施有助于信息的传播,交易者将有较多的时间重新思考、评估有关信息。从而可避免恐慌及过度反应,能使市场暂时保持平静。对我国而言,为抑制过度投机,涨跌幅限制不可缺少。

4、限仓制度。限仓制度是交易所为了防止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交易者,及防范操纵市场行为,对会员和客户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的制度。根据不同的目的,限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根据保证金的数量规定持仓限额;(2)对会员的持仓量限制;(3)对客户的持仓量限制。

5、大户报告制度。与限仓制度紧密相关的另一个控制交易风险,防止大户操纵市场行为的制度就是大户报告制度。在交易所建立限仓制度后,若会员或客户持有的头寸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数量时,则必须向交易所申报。

参考文献:

[1]常清,期货市场前沿理论探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3]徐国祥、吴泽智金融指数产品创新及其风险控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叶德磊,我国开设股指期贷交易的理论论证与运作设计,管理世界,2006,5

篇5: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摘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规范的标准将有关信息公开,以利于发行对象了解情况,对投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进而对投资进行决断的一种行为。健全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确保证券市场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健全完善 信息披露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实。比如为了迎合庄家及投资者炒作本公司股票,有意在不同阶段发布一些误导投资者的信息。有的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目的而造假。有的上市公司为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在信息加工处理环节中做手脚,谎报、虚构公司资产、财务状况、操纵盈余获取配股资格,遗漏、隐瞒公司应当公开的有关情况。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首要问题。

2、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

信息披露的当事人应依法充分完整地公开所有法定项目的信息,不得有遗漏和短缺。我国证券法律允许上市公司自行决定是否公开那些与商业秘密有关的重大事件,以保护公司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股东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也强调了上市公司必须披露那些不利于公司股票价格,但有利于投资者做出重新选择的重大事件,比如上市公司涉及诉讼、仲裁事件等等。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过量披露,而对不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3、信息披露不及时

根据有关规定,当上市公司发生可能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应当立即编制重大事件公告,及时向社会披露。据有关统计发现,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诚信档案以来,先后有121家上市公司和768位公司高管遭到交易所的谴责,主要原因集中在信息披露不及时、违规交易以及发布不符实际的业绩预告等。尽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及高管因各种违纪行为而受到证监会的公开谴责或处罚,但依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以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因违规而被公开谴责。

4、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同一项业务通常有几种会计方法可供上市公司选用,致使同类报表数据在各个上市公司之间缺乏可比性。比如石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通过少提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造成净利润虚增1.5亿元。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产生根源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它的完善与否决定着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所占比重较大;责权不清,少数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仍由一个人担任;外部董事难以参与公司决策,不能有效履行董事职责;监事难以发挥监督作用;行政干预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根本无法摆脱政府干预,难以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制度的不健全为不公正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由于会计实践和经济创新行为的层出不穷,实践中经常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情况。我国现行法规中,对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人员的法律责任、如何处罚等规定尚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且以行政手段为主,惩罚的力度不足以对其构成威慑,大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无需承担经济赔偿,客观上对某些企业的信息披露留下了造假空隙。

3、利益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利益驱动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为能够上市、实现筹资最大化,进行财务包装。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股票阶段,我国证监会要求公司连续三年赢利,一些公司不够条件,但为了上市则进行财务包装。二是为取得配股资格进行财务包装。企业上市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利用证券市场融资,上市后的配股是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些不符合配股条件的,就要利用财务包装获得配股资格。三是为了避免“摘牌”而进行财务包装。

4、中介机构的独立、公正、客观性不够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信息披露的审计方,负责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目的在于保证其真实、公允。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和生存的需求,不少注册会计师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其经营业务也日趋复杂。受审计成本和精力所限,注册会计师已无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详细审计,而只能进行抽样审计,也在客观上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

5、证券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自律性机构、交易所在运作过程中很少严格约束会员。此外,证券市场又是多种利益冲突的焦点之一,而中国证监会的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多方插手,也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之一。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危害

1、破坏了证券市场秩序

虚假信息的存在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开原则、公平原则和公正原则,使投资者面对不公正的投资环境。没有了“三公”原则,证券市场秩序也就无从谈起。

2、损害了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有关研究表明,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做得好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都相对高于其他同类公司。相反,信息披露违规甚至恶意造假,则会破坏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并对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质量好坏的依据,是其公布的公开信息,虚假信息必然会使投资者丧失对整个市场的信任,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世界证券市场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广大公众持续的证券投资,就不可能有健康发展的证券市场。要使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就必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虚假信息披露的存在使市场信息导向出现严重的偏差,人为操纵的信息披露使广大投资者造成错误的决策,蒙受大量的经济损失,而为虚假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了发财之路。

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1、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

只有建立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经营者的约束弱化等问题,从而强化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我国目前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二是巩固上市公司清欠成果,建立防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故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查处、惩罚力度;三是强化上市公司敏感信息内部排查、归集、披露机制,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

2、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重视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

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为了从源头上防止上市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对会计数字进行弄虚作假,首先应对会计准则提出高质量的严格要求。要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质量,使会计准则真正具有公认性。在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会计准则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准则的实施比会计准则的制定更重要。要通过加大力度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手段,使会计人员真正了解、熟悉和掌握会计准则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严格按会计准则处理账务。

3、加强中介机构对披露信息的监督作用

要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净化执业环境、提高执业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上市公司应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以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要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每隔几年强制性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免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必须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提供除外部审计外的其他业务,包括管理和会计咨询业务。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执业教育,特别是执业道德教育,以促使注册会计师尽快提高其执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质量。

4、按证券市场的规律办事,加强证券监管

加强证券监管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各种力量提高失信成本。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对上市公司进行以落实诚信责任为重点的巡回检查和专项核查,督促各有关方面切实履行诚信责任。二是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查员制度。由中国证监会及其驻各地派出机构委派信息监查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报、年报、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三是改变多头管理的体制。必须参照国际惯例,对现行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四是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司法实践中要鼓励和支持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这样的弱势群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众所周知,广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任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之上。上市公司的违信行为实质是在透支国家信用。如果上市公司违反诚信的事件不断发生,势必对证券市场产生怀疑,从而动摇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我们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诚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并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保证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 顾晓安、卢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落失真现象的经济博弃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4).

[3] 周林洁、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形成的需求导向[J].当代财经,(6).

篇6: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非营利组织是具有公益性和服务社会性质的组织,是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有许多非营利组织,每年能够获得大量捐款,这也使得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备受关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不真实的披露会直接影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甚至造成非营利组织出现信用危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完善措施,确保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信誉。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情况概述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较长,且往往具有扶危解困、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重要使命。例如:中国红十字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治等相关工作,具有卫生救护、宣传筹资、青少年教育等多项功能,是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非营利组织。据统计,我国约有非营利组织40多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2万个,民间非营利组织1.78万个,基金会1400多个,非营利组织组主要有国有非营利组织、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承担着环境保护、慈善救济、医疗保障等社会任务。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55%)、教育(47%)、社会服务(45%)。非营利组织的本身不具备营利的能力,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公众的捐助和国家的资助。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在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时,一般采取强制性的披露方式,同时媒体、政府和行业等有关部门也承担着一部分信息披露任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业务活动表等内容。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非营利组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捐赠者的资金使用情况。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非营利组织的净收入的关注度不高,主要对非营利组织运用资金所实现的社会服务度与受益者满意度等内容给予一定的关注。此外,现阶段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主要遵循《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暴露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会暴露出非营利组织的一些不足,如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单一,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具体如下。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针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行的法律主要对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对未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法律的约束效果微乎其微。此外,非营利组织的种类型和性质均存在差异,而现行法律法规是将非营利组织归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法律方案编制,因此,也就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适用性较差。

(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单一现阶段,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比较单一,部分非营利组织仅向信息需求者后披露收支情况,即使能披露收支、负债、现金流量等基本信息,但披露内容仍不够全面,也不能有效地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而且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口径也不相同,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存在差异,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三)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不足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需要对整个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与收集,但是在收集与处理过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而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考虑到信息的成本和经济性,从而尽可能的缩减支出,压缩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而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降低势必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进而直接影响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实效,使社会无法得到精准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

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

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提出几下几点的完善措施,旨在促使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针对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能力不强的现状。需要结合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力度,促进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其次,还需要对不同的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制定合理的披露制度。最后,强化未注册的非营利组织的约束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合理披露会计信息内容,促使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加,提升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二)扩大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在当前规定的.业务活动表、资产负债表等披露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并将信息尽可能细化。从而确保信息使用者能够充分了解非营利组织当前的会计信息情况。

(三)强化监督与约束机制非营利组织可与政府、社会等共同建立监督机制,使非营利就组织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实现会计信息的公开透明。此外,还需要充分重视非营利组织受委托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接受委托申请时起,就需要充分了解委托人的相关财务信息,并将提供明确的财务信息作为接受委托的前提。同时委托人往往会向社会所提供的本次委托的相关财务信息,非营利组织就需要将委托人向社会提供的信息与非营利组织自身所统计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公之于众。

(四)强化政府机构的约束力度针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不足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合理的会计信息披露限定规定,例如规定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标、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必须作为披露内容,从而给予非营利组织一定的限制,充分强化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力度,确保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

(五)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资金保障体系收集相关的会计信息并向社会公开披露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经费,然而非营利组织可支配资金有限。因此为提倡非营利组织积极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可由政府部门设置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经费资金,实施专款专用,专门负责开展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工作,促进会计信息的有效开展,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五、结束语

非营利组织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非营利会计信息披露措施,确保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非营利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信誉,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安定。

参考文献:

[1]熊年春。论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完善[J].财政监督,

[2]金俊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基于受托责任观的思考[J].商业会计,

[3]刘谦。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完善对策 [J].现代经济信息,

[4]金俊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构建 [J].中国注册会计师,

篇7: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浅析

资本市场与政治市场都具备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张琦, 2012) 。近年来, 社会公众作为委托人的责任感日渐提升, 理念转变推动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政策环境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等, 均提出对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的要求和完善财务报告制度的路径探讨,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环境正受到重视。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扩大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试点工作开展, 对政府财政收支和债务货币量化信息提出更细致、全面的要求。当前背景下,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瞻性。

二、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

(一) 披露主体与信息使用者分析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主体不完整、信息使用者内涵不明。我国政府会计披露主体主要包括各级基本政府和相应主管部门、事业单位。考虑到“基金核准”“控制基础”和“受托责任”三项原则, 从公共领域会计环境来看, 披露主体有必要增加基金报告主体。事实上, “基金主体”在我国已经显现, 如何归置尚未明确。政府会计信息存在使用者定位狭窄和信息披露偏向性, 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公众重视度不够。《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准则》都有强调财务信息加强内部管理的作用, 造成片面强调管理部门、立法机构等内部或准内部信息使用者需求而忽视社会公众的信息吁求, 致使社会公众与国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 披露形式和内容分析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不统一、规范化欠缺;披露内容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含量, 完整性和精细度欠缺。

目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包括量化报告和解释与阐释, 披露形式问题主要体现在量化报告。我国政府会计总体层面尚未建立统一财务报告制度, 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三大组成部分各自采用自身财务报表;现行预算会计将资产、负债、收入类和支出类统统放在总预算会计的资产负债表下, 报表项目列示不科学;报表项目具体划分不够细致规范, 如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反应政府负债的“借入款”项目涵盖内容笼统, 分类粗放。

政府预决算报告是财务信息的主要依托, 但其未将全部政府性支出纳入预算管理, 制度外资金得不到披露;另外, 政府预决算报告强调为预算管理服务, 不涉及当前预算收支的重要信息往往被遗漏, 如政府债务未来本息偿还负担、隐形债务等。就内容精细度而言, 没有基于一级政府主体的合并报表, 政府部门内部往来结算未能抵消, 披露信息不够准确;政府预决算报告强调总额披露, 财务信息口径宽泛。

(三) 政府会计信息存在供需矛盾

我国公共领域存在信息供求矛盾和供求悖论。当前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在披露目标、主体、内容、形式以及质量特征等多方面存在问题, 信息披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关于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预测政府能力、衡量经济影响和加强内部管理等需求。每年“两会”, 人大代表、立法机构都会提出政府在财务信息披露上的不足, 包括“信息难懂”、“真实性难以甄别”、“条目过粗”等, 表明我国当前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确是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同时, 我国公共领域的财务信息供求现状存在现实悖论 (张琦, 2012) 。政府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丰富信息披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公益性项目债务核算暂行办法》、《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都有完善公共领域信息公开的制度安排。但是, 在抱怨政府会计信息决策作用不强的同时, 社会公众往往表现出“理性无知”, 导致我国出现公共信息供求悖论。

三、现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缺乏完备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设计

高质量政府会计准则的形成, 需要完备的制定机制作为支撑 (潘俊, 陈志斌2013) , 从根本上说需要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法律规范具有权威性, 能够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目标、主体、质量等进行规范, 目前我国缺乏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 政府会计体系改革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重视, 进而影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计的规范性。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始于经济转轨时期, 发展至今呈现出滞后性,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财政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问题突出, 而且预算会计本身存在目标定位单一、财政管理控制效率低下、核算范围狭窄等问题。另外, 我国政府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制度设计层面的重大问题, 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会接受各级财政机关审核, 但审核侧重信息合法合规性, 对信息真实性、公允性关注不够;政府预决算报告由政府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缺乏独立审计机构监督, 这些监督缺陷会助长信息披露惰性, 损害信息披露质量。

(二) 角色与职能定位模糊

公共受托责任中的信息披露需要多种系统共同发挥作用 (张琦, 2007) , 政府信息公开除了会计信息披露系统, 其他信息披露系统也承担了重要责任。事实上, 因为角色定位不清、职能界定不明确, 对于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系统披露边界没有明确认识, 出现过分依赖政府会计信息、信息获取困难都归咎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缺陷等问题;此外, 政府会计职能定位不清, 对解除公共受托责任的信息粗放披露, 不仅使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与其他信息披露系统的功能发生重叠、增加信息披露成本, 也无法发挥政府会计披露诸如货币量化信息的比较优势。

(三) 核算基础存在局限

我国政府会计目前主要采用现金收付制作为核算基础。只核算涉及现金收支的政府活动, 无法反映与现金收付相关的权利与义务变动, 也不能体现收支的配比关系, 难以反映政府运营成果和绩效;其次, 现金收付制不反映政府资产权利、义务变化, 难以对政府资产准确计量, 如在固定资产、资本性项目核算上, 现金收付制不区分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 现金流出就看作经济利益的流出, 但实际上资本性支出项目应当有一个利益流出的分摊过程;另外, 现有核算基础只核算实际发生现金流的财政收支, 对于目前存在支付义务的债务或其它支出, 只要本期没有现金流出即为结余, 对未来明确表明存在现金支出义务的项目, 如政府债务融资、融资利息等不做负债类项目核算披露, 据此披露的信息显然达不到信息使用者关于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

四、改进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 加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建设, 这需要披露层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与监督机制建设齐头并进

披露层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要增强现有规范的法律权威性, 填补法律空缺。我国信息披露依据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应当将现有规范的权威性提升到法律高度, 或是补充信息披露立法。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 存在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披露或模糊披露现象, 如果信息披露涉及国家财务秘密, 应当以法律形式进行明确规定说明, 并补充关于信息使用者保密的法律法规;如果国家机密只是部分信息披露者用以掩盖信息披露惰性的借口, 则更应补充相关法律以杜绝这种现象。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主要体现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目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由于双重领导制度, 审计独立性差;已有政府审计侧重合规性、正确性, 忽视政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质量要求。据此笔者建议, 一是在保留定期政府审计的基础上, 增加不定期审查, 提高不可预见性;二是借鉴国外财务报告监督模式,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签证制度, 明确报告责任。此外,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还可以创新监督方式, 强化媒体监督力量。

(二) 明晰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角色和职能定位

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应当定位为政府基础经济信息系统, 职能界定为解除公共受托责任。对于如何通过明确角色和职能定位来改进信息披露, 本文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决定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政府会计体系被定位为政府基础经济信息系统, 应与其他非会计信息披露系统之间相互协调、补充, 共同解除政府受托责任。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在内的各个信息披露系统都可以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控制信息披露边界, 集中披露优势, 避免信息冗杂造成的披露缺陷。二是对政府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提出更高要求。信息是解除受托责任的基础, 政府会计职能界定为解除公共受托责任, 信息披露体系应该披露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信息决策的信息,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政府会计会提高自身的信息披露标准, 从而减少信息披露问题。

(三) 合理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颁布以来, 权责发生制引入的试点工作已经展开, 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对此笔者建议, 一是不可夸大权责发生制的作用。现金制与应计制具有共生关系 (普雷姆詹德, 1996) , 然而, 理论界对于引入应计制核算基础的功效论调过高, 过分抹杀现金收付制的作用和过分夸大应计制会计基础的作用都是不合理的, 新的核算基础的引入是对现金制的补充而非替代。二是应计制的引入应当是渐进式的。我国目前尚处于应计制引入的初始化阶段, 引入新的核算基础要考虑到制度转换、引入成本、政府会计人员储备和知识结构转换等问题,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融合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基于目前会计环境的考量, 我国政府会计应当以修正的现金收付制为起点,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披露的需要逐步拓宽应计制的适用范围。三是应当进行权责发生制准则建设。政府会计应明确采用权责发生制后政府会计要素将如何确认、计量、披露。积极推行试点工作, 按照汲取试点经验、完善准则制定、全国范围推广的方法论逻辑, 推进应计制引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参考文献

[1]崔婷, 朱久霞.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 2012 (03) .

[2]陈志斌.政府会计要素选择的分析框架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5) .

[3]陈志斌.基于衍生职能界定的政府会计角色定位研究.会计研究, 2014 (01) .

[4]刘佳.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 2014 (09) .

[5]路军伟.制度环境、信息需求与政府财务报告.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5) .

[6]王芳, 张琦.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_国外文献回顾与启示.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5) .

[7]张琦.政府会计改革:系统重构与路径设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8]张琦, 张娟.供求矛盾、信息决策与政府会计改革——兼评我国公共领域的信息悖论.会计研究, 2012 (07) .

上一篇:有关苹果唯美句子下一篇:发电厂运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