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教授信「英文版」

2024-06-28

出国留学教授信「英文版」(共10篇)

篇1:出国留学教授信「英文版」

留学推荐信如何选择推荐人呢?推荐信应该找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且与申请人熟识的人撰写,一般的最佳人选就是申请人的专业课老师、班主任、学校里跟申请人接触较多的比较权威的老师、或者实习公司的领导等等。

推荐人应该了解申请人的学习经历,对于所推荐的内容也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并且推荐人对申请人的评估基准应该在推荐信中表现出来,例如,申请人在教过学生们的排名,或者由推荐人指导后申请人获得的奖项。推荐信的重点应该放在学校评审委员认为最重要的消息,比如如果你申请的专业比较注重实用性或动手能力,那公司的主管可能就比授课老师要有权威一些,但是如果你申请的专业是以学术为主,那么教授对申请人的资格的评估则较具可信力。

出国留学的推荐信在推荐人的选择上,要遵循熟悉、专业两个原则。

①推荐人要熟悉申请人的学习和工作,推荐人要清楚的知道申请人出国留学的动机和学习计划,最好有过比较密切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如果推荐人是外国教授,而该教授和申请人申请的学校又很熟悉,这种推荐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很少有申请人可以找到这样符合条件的推荐人;如果推荐人是跟所申请的学校没什么关系,那么就要找在申请人所申请的专业内很有名的专家,像拥有院士之类头衔的人,经常参加国际交流,这样的推荐信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过找这样的专家写推荐信也是比较难的;所以对于大部分申请人来说,我认为找推荐人还是以找熟人为主,因为一般熟人好说话,相对会比较容易配合你的申请,二是在评审委员看来也是比较合理的。

②推荐人的身份要合理,最好是相关专业的`。如果申请人是一个还在校的学生,那比较好的选择应该就是系主任、专业任课老师、班主任,或者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的见证人作为推荐人;如果申请人已经毕业或者参加工作了,也可以选择你的直接上司,或者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作为推荐人。在我看来没必要找一个和申请人的专业不熟悉,和申请人不熟悉的院士或者大公司总裁之类的人作为你的推荐人。

通过上面对留学推荐信如何选择推荐人信息的解读,相信对于很多计划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学生可以参考上面的信息来提前做好留学推荐信的准备和规划。

篇2:出国留学教授信「英文版」

It is my pleasure to recommend Jane Doe for admission to [name of program] at [name of university]. I ama fifth-year Ph.D.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 came to know Jane when I was her Graduate Student Instructor for Philosophy 111: Ethical Relativism, taught by Professor John Smith. The course comprised [short description of course]. Jane distinguished herself by submitting an exceptionally well researched and interesting project on ethical practices in ancient Greece.

I would rank her in the top 2% of students that I have taught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n respect of her writing ability and research skills.

Overall, Jane is highly intelligent and has good analytical skills.

Her project on ethical practices in ancient Greece demonstrated her ability to come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ical practices of another, very different, culture, and to analyze the consequences of those practices for contemporary ethical theories.

She gave a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discussion of the difficult practice of infanticide, and showed both sensitivity and detachment when discussing its ethical consequences.

篇3:出国留学教授信「英文版」

《中国教师》:近年来, 社会上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增强, 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

高潇怡:留学低龄化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 现在很多的数据都在说明这一问题。什么是低龄化?我认为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毕业之后不在国内读大学以及出国留学者普遍年龄的下移。在2011年《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分析》中, 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 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 24%计划出国继续高中学习, 6%计划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读研究生。这些数据体现了21世纪以来, 留学日益低龄化是中国留学的新特点之一。所以, 我认为低龄化就是年龄的下移, 以前更多的人出国读研, 现在是出国读大学, 读高中, 甚至下移到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的出国受教育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 2005年以来我国中学生去美国读书的数量增长了10倍, 这表明了低龄化出国留学现象的存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认为:一是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 中国家庭在客观上对教育可选择的权利和余地越来越大, 很多家庭有实力和条件让孩子出去;二是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加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些家长对目前的教育质量有不满意的地方, 有些家长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如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或者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学时更好地与国外的环境对接, 为更好地适应提早做准备。所以, 我认为客观上物质条件的成熟和主观上家长需求的转变, 促使他们的判断和对孩子教育的选择发生变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内就业形势的驱使。在我们的年代博士毕业可以在高校工作, 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 这无疑是造成低龄儿童出国留学现象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面提到的客观的经济实力, 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国内就业形势的变化, 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长和孩子观念的转变。很多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家长在理念上对国内教育不完全认同, 他们认为国外教育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即使经济上有一定负担, 也可能选择出国留学的道路。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愿意在教育上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 愿意给孩子选择他们认为的更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这一现象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也有一些家长在送孩子出国时存在着盲目、攀比、从众的心理。一些家长认为大家都在送孩子出国, 自己有条件和实力, 所以也送孩子出国。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对国内外教育和孩子的未来规划进行慎重的考虑, 很多家长甚至没有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我们先抛开出国读书的利弊之争, 孩子在没有任何经验判断和选择的情况下, 从小就出国读书, 很多是家长的主观想法甚至是功利性目标, 这种情况下送孩子出国留学可以说是缺乏判断和了解的举措。还有一些家长是盲目的攀比, 非常理想化地认为出国就是一条黄金大道, 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道路, 有的甚至在经济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借钱也要让孩子出去, 由此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背负很重的经济负担, 出国之后压力很大。所以, 我认为这一事情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中国教师》:有人说低龄留学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中国基础教育总体质量还是普遍认可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高潇怡:出国留学现象在历史上也存在过, 如洋务运动时期就有一些幼童出国学习机械、造船等技艺。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处于弱势的地位, 我们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走向西方的, 所以留学指向教育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至于中国教育质量, 以及怎么看国内与国外的教育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说留学低龄化的一个主要背景就是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有问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确实反射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比如评价问题,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 从幼儿园开始, 个别教育存在机械、刻板、学生负担过重等现实, 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 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完满。然而这些方面的缺失有着客观的原因, 比如我国国土面积较大, 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 优质教育的普及和实现需要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教育的优势, 它也有一些好的地方。比如我的孩子在美国受过一年教育回来之后, 认为在有些知识上, 国内的知识更集中更有体系, 给自己的信息量更大, 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是不错的。

在处理尊重差异、激发兴趣与系统的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方面,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探索。包括美国, 他们近年来也在探索如何在基础教育领域增强知识的逻辑性、递进性和累积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中国教育都是问题, 没有好的地方, 这不客观, 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努力着, 在进行各种改革和尝试。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国情, 比如在班额上, 很多小学班额是40~50人, 美国的班额是20多人, 这是受客观的背景和条件制约的。

从学习和交流的角度来说, 出国本身无可厚非。即使我们中国的教育已经很好了, 我们仍需要出去。某种意义上, 中国的教育好不好跟我们的孩子出去不出去之间存在着联系, 但还存在着出去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出国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享受国外好的教育, 以此来规避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 我认为家长让孩子出国留学有很多的因素要考虑, 比如性价比, 中国的一些家长会投入很多钱到孩子的教育中, 但是孩子毕业后, 从长效来看, 教育投入并没有和教育产出平衡。此外, 我认为让孩子出去留学还有一个教育多元化的问题。从综合的角度考虑, 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应考虑孩子自身的动机和意愿, 有的孩子不愿出去, 家长还是让他们出去, 这就违背了孩子的意愿。

《中国教师》:出国留学低龄化, 意味着孩子很小就要和父母分离, 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挑战, 这对身心尚处于发展期的孩子来说, 带来的弊端有哪些?

高潇怡:低龄化出国留学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挑战, 其中就包括送孩子出国是不是越小越好这一问题。从孩子自身的语言学习、价值观认同出发, 早点出去可能比较容易衔接, 但是在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为每个孩子存在着个体差异, 他们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调试压力的能力各不相同,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 这对孩子身心的适应、人身安全都可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我接触过不少的留学生, 有些是小学生、中学生, 我发现这些孩子在国外的适应情况很多样, 例如有些孩子寄宿在美国的家庭中, 不适应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 文化认同、相处方式不是特别好, 就会有很大压力, 因为他们不仅要适应居住环境, 还要适应学校的环境。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这时期是其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并不成熟, 面对陌生的环境, 不仅在学习上有压力, 地域上的变动和不同文化导致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差异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自身被接纳的程度, 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和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紧密联系。一个人在异国他乡, 加上学习的压力和困难, 就可能产生心理压力问题, 所以有些孩子就会出现焦虑、社交恐惧。我认为要注意如下问题:第一, 在出国问题上,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和想法。第二, 我们要考虑孩子本身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第三, 家长要帮孩子提前做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要随时了解、体察、关注孩子的适应状况, 并给以帮助。

我认为理想的状态是让孩子在前期对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前期让孩子去参加夏令营, 进行短期体验, 以此来检验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 要让他们出国, 家长要多加注意, 前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准备非常必要。此外, 语言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都应该做准备, 因为面对挑战, 准备得越好, 遇到的困难就越小。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敏锐地关注孩子面对的挑战, 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这十分重要。

《中国教师》:出国留学的低龄者们, 没有在国内接受完整的教育,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如果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 可能会出现文化断层现象, 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高潇怡:出国之后接触到的是不同于中国本土的文化, 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文字会慢慢地随着国外教育的熏陶发生改变, 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有些人就会顾虑我们的文化传统会不会丢失, 我认为某种程度上可能有。在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方面, 我认识的一些华人朋友做得就很好, 他们的孩子虽然在美国出生, 在美国生长和接受教育, 但他们却十分注重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孩子在6~7岁之前语言文化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国内的孩子不存在母语的问题, 初高中出国后, 他们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理解能力, 其读过的书, 在出国之前接受的文化, 都对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产生影响。我认为孩子出国后, 可以让孩子同步关注国内的情况, 不放弃中国的一些东西, 比如通过读书、关注国内新闻和发展, 与国内的亲朋好友进行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创造条件, 通过中国的节日, 实现双方的同步, 达到让他们不丢失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也很重要。

文化认同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孩子出国后通过接受不同的文化, 慢慢地对文化有较为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进而通过比较, 形成更适宜的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 孩子会深刻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好的精华, 西方文化中也有值得借鉴的部分, 要把这些文化的精华变为自己的东西, 我认为这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 让孩子出国留学不单单是学习语言和接受教育, 更深层的意义是让其有机会感知不同的、多元的东西, 开阔视野, 形成适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是深层的一种积淀。“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亲身经历的感受在思考问题上会更加深刻, 比如, 对美国的认识, 孩子会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等方面有更深刻的感知, 他们会了解到美国并不是完美的。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对世界文化的接纳, 对多元文化的融合, 他们会形成适合自身的积极的态度, 这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教师》:低龄出国留学反映了国人对教育的需求,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增长。对此, 我们如何给予合理引导?

高潇怡:经济条件的许可使得家长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教育也逐渐地国际化, 这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在这样的条件下, 家长可以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要谨慎, 很多家长认为钱花了, 国外教育是好的, 就给了孩子好的教育了, 这其中可能忽视孩子的主观意愿。家长并没有了解孩子的需求, 并没有考虑他们是否能适应国外的生活, 融入国外的文化, 能不能形成对两种文化的认同和判断, 而这些方面相对文化知识和专业学习更为重要, 也是家长要时刻密切关注的。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性格各异, 学习和适应能力不一样, 所以家长在选择时要慎重, 要基于孩子的生长情况、性格情况, 仔细地考虑出国留学时孩子的意愿, 还要考虑未来的去向、专业的兴趣、家庭经济实力, 进而做出理性的判断。有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 他们能很好地面对和解决冲突, 这对他们来说是机遇, 对将来他们个人的成长、素质的积淀、视野的扩展是好的。对有的孩子来说出国确实是煎熬, 如果家长不能注意到这一问题, 孩子在国外没学到什么东西, 回国后又不适应, 他们未来的发展就会面临困难。

面对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我们还应该思考怎样从深层次角度探讨我国教育质量这个问题。比如, 满足不同孩子的多元化需求, 开展个性化教育, 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减轻孩子的外在负担, 从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角度改进我们教育的模式。在长远目标的规划上, 改进教育的方法, 让孩子更喜欢学习, 更喜欢学校, 更喜欢教师。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上, 怎样着眼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构造, 怎样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本土化为适合我们国家的教育, 来满足社会对多元教育的需求。我认为国内目前有这一趋势, 国内的一些国际学校, 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视野的转变, 进行的尝试, 都说明了改变在进行, 但我认为还须进一步深化。如果我们的教育改变了, 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有理性的判断, 会做出合理选择的。

《中国教师》:有人认为低龄出国留学者增加也与我国高等教育有关, 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还不够, 大学就学率依然较低, 还有待提高。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高潇怡:某种程度上, 国内提供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国内大众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这种供需矛盾是造成低龄化留学的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例, 美国每年招收本土大学生的比例是70%, 在美国读初高中的国际学生有20%, 给其他国际学生的名额有10%,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孩子在美国本地上高中, 上好大学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包括我前面提到的一些孩子弃考, 放弃“独木桥”, 把视野转向国外的高校也是为了在同等的条件下进入更好的大学,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还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问题, 这一矛盾也是造成低龄化留学的因素之一。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率, 17~21岁适龄学生可能达到70%~80%, 一般国家也有30%, 目前我们国家与这样的数据还是有差距的。

另一个问题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高等教育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 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外的大学可以说是“三角形”的结构, 宽进严出。据我所了解, 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 学习任务其实并不轻, 尤其是到了大学以后, 特别是好的大学, 压力确实很大。国外好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他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 在学习年限上有的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反观国内, 相当一部分孩子过早地耗尽了精力和对学习的热情, 他们迫于各种压力把高考作为了人生的终点, 很多家长也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好像是完成了任务。

篇4:出国留学教授信「英文版」

交通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严肃的课题,一个城市的交通水平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比如政府规划、资金投入、产业支持、百姓行为规范等。在史其信教授眼里看来,这些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未来的交通系统中,要想达到真正的智慧,科学技术才是长久有效的手段。

《智慧城市》:2013年1月1日,新的交通法规已经实施,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您作为智慧交通领域的权威人士,对此新规您是如何看的?

史其信:新的交通法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在面临越来越突出的交通安全和拥堵问题,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增机动车1600多万辆,新增驾驶人2000多万人,相当于1991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

由于受车辆增长迅速及遵守交通规则意识不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交通违法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高达80%以上,尚且从数量上和严重性上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均有发展趋势。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员自身遵法守法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新的法规规定,从驾驶员自身遵法守法的意识角度,以及针对那些常规的、容易触犯法规的驾驶行为增加了处罚力度。

之所以从驾驶员涉车、涉驾角度提出新的更加严格的规定,也是为了配合目前各个城市缓解交通拥堵、解决交通安全问题而提出的新举措。

《智慧城市》:您先后提出了“智能交通”和“车联网”的概念,主导了我国智慧交通的发展,那么在整个交通平台中,您认为人、车、路、技术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史其信:“智能交通”是1997年4月我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国际性会议上提出来的,2009年12月在上海又针对“物联网”应用及技术发展提出了“车联网”的概念,这说明了我们国家在人、车、路等几者之间越来越突出技术性的管理问题,也就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交通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管理水平。

提纲中提到的交通新法规以及之前很多城市提出来的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大部分都是从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提出的,但是这些措施带来的近期效果都不是很明显的,所以新法规又从人的管理角度增加了力度,这些说明了我们现在实行的交通法规到现在为止起到的近期效果是比较小的。而“限购”、“限行”等举措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耐之策。

在97年的时候,我国交通管理还仅仅是局限于警察到马路上现场执法的管理方式,但在国际上,如何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交通管理问题已被提上议程,我提出“智能交通”也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愈发突出的交通管理问题寻求突破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案。所以说,从“智能交通”的提出及现在的发展来看,我认为在人、车、路、技术之间还是应更多强调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交通问题,尤其是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应用到交通管理上。

《智慧城市》:史教授您当时之所以提出 “车联网”的概念,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史其信:十几年前我们提出“智能交通”的时候,我就认为ITS管理的终级目标就是车辆,使车辆运行的交通流如何保持其在空间-时间上的动态平衡,从而提升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

从目前来看,“智能交通”提出以后许多城市都展开了相关的建设,取得很大的成效,特别是车牌识别、非现场执法等管理手段,初步解脱了单靠警察马路执法及“车多修路”、“路少限车”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模式。但是当前的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的感知还属于被动的,存在信息不完整和不共享,同时网络功能和监控功能不强大,致使集成化、智能化的程度低。

“车联网”概念是希望车辆本身的信息可以主动报告给我们,所以“车联网”的提出就是希望车辆的管理信息检测手段由被动变主动,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整个路网交通流的实时动态信息,进而动态网络导航和信息服务才能如愿实现。

“车联网”技术方案早在十年前就开始酝酿,主要从RFID技术如何在ITS中的应用角度推进“电子标签”技术应用,但是各种因素的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直到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并将“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纳入国家战略之后,“车联网”才真正纳入到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得以发展。

《智慧城市》: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家关于“车联网”发展的最新情况,以及在未来整个智慧交通系统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史其信:“车联网”的概念提出来以后国家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在国家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中都列进了相关的项目,在“智能交通”、“车联网”领域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前期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将大力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道路运输作为“车联网”落地的突破口,将带动整个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就在广州实施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交通应用来推动整个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必须为“两客一危”车辆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并接入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的监控平台,通过在车上安装终端来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控制。这也可以说明交通运输部在这个层面的实施力度也是比较大的,在此基础上,将来还会延伸到出租车、公共交通车辆以及私家车辆上。

以上是从行业管理部门本身提出来的需求,除此之外,在战略层面上自2010年8月8位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重点建设国家汽车移动物联网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11年汽车移动物联网科技工程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 2012年财政部与工信部“物联网专项”在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等13个支持领域中,智能交通共有18个项目获得支持,其中(国家汽车移动物联网试点网系统研制)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nlc202309012201

国家之所以大力提倡以及支持“车联网”的建设,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车辆的智慧管理,真正地实现交通智能化、智慧化,从而对交通拥堵问题、安全问题、能耗问题及环境问题实现彻底地改观,“不堵车”、“不撞车”及“节能减排”既是我们的追求,也是“车联网”发展可以实现的目标。

《智慧城市》:您怎样看待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以及它发展的理想模式?

史其信:智能交通是国家信息化、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带来的重要应用成果,反过来也是可以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载体,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为此,国家会出台新的体制,以打破目前我国由于体制问题而造成的许多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受限的局面,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技术的发展,提高生产力,还会对国家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的改革带来深远影响,以使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朝着更科学、更合理、更幸福的阶段发展。

党中央“十八大”确立“改善民生”、“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方针,进一步推动以信息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进程,以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行需求。智能交通是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充分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并有效地提供给交通管理者和出行者,已经被证明能够大大提高日常出行的可靠性和效率。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将带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迅猛发展。

我国交通的发展应该由智能化逐步发展过渡到智慧化阶段,但目前来看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等到目前正在推动的“汽车移动物联网”在全国得到普及推广的时候,我们的智能交通管理手段就可以上升到智慧层面。这是由于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智慧建设和规划也要求交通实现同步升级,因为交通是最能够体现智慧城市建设落地和效果的工程,也是未来智慧城市的核心系统之一。

《智慧城市》:通信技术是实现智慧交通的关键因素,对于通信企业来说,智慧交通的发展会对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史其信: 我们目前强调的智能交通都是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又依靠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除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更多的是强调其网络服务功能,可以说网络服既是通信企业面临的主要机遇,也是他们未来的主营业务。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物联网、互联网的高度融合,以及3G、4G风暴,一方面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市场机遇。智慧交通的发展应在M2M 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 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此,通信企业如何整合资源,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关系到企业以后的生存和发展。

《智慧城市》: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展开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对此您是如何看的?

史其信:目前,有许多国内外机构都在展开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给汽车添加智能终端,然后结合位置服务加入导航的技术手段,使得车辆可以在其规定的路径上实现自动驾驶,这种创造性的研究它可以体现我们当前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但要真正达到社会的普片应用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结合我自身的体验来看,现在很多无人驾驶汽车都是在一个封闭的试验场上进行的,所以说要在社会实际的交通环境中能够应用还无法做到真正地无人驾驶。首先是技术方面的限制,由于还缺少相关的测定技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车与路、车与车之间的协同关系还不能达到要求;另外就是一个成本问题,高昂的成本会使老百姓无法承受。

目前以谷歌为代表推出的无人驾驶汽车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我认为主要是谷歌掌握了一些动态导航的技术手段,谷歌从无人驾驶的角度向市场推广导航技术,虽然这些技术完全可以运用到以后的智慧交通领域中,但离真正的无人驾驶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论怎样,无人驾驶技术有助于推进未来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尤其是应用在军事上将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点。

《智慧城市》:对我国未来智慧交通的发展您有怎样的期待的建议?

史其信:智慧交通在以后肯定是我们社会需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了迅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小康社会给老百姓提供什么样的交通而这个目标对交通的要求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更方便、更快捷,不要拥堵,不要撞车,这既是我的个人的期待,也是所有老百姓的共同期待。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更多的遵循老百姓的需求,用技术来改变交通现状,提升交通智慧管理的水平,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发展需要一个大的平台,信息也要实现资源共享。在我的理解看来,智慧交通的发展应该包括三个主要平台:第一个是车路协同管控平台,它类似于现在的交通管理中心,但是模式有质着的区别,在拥有全面车辆数据以及所有路况数据的前提下,通过云计算、模型模拟等对车辆进行智慧管理;第二是远程信息服务平台;第三是车辆的安全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我们可以把谷歌的动态导航技术、辅助驾驶等融入这个平台中。另外,交通的管理问题、拥堵问题、节能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公众服务问题都可以集成在车辆的智能终端上,由三个管理平台协同管理,提供智慧服务。

我们下一步的重点也是要从体制上保障信息资源的共享,从技术上加强系统的集成能力,这就要求社会的各行各业积极配合,同心协力搭建信息共享的大平台、做好信息服务这块大蛋糕,否则是不会有出路的。

篇5:教授留学信

Recommendation Letter

Dear Sir or Madam

I am President of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of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medical schools in China. Having been a teacher of Health Statistics in Miss Marva Han‘s class, I have known her since 1992. Through years‘ contact, I have gaine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her. She has proved herself to be a student of unusual talent and personal charm. Thus I regard it as a personal honor to recommend such a promising young woman to study in your Graduate School.

She was one of the Top 10 students in her home city when entering our university in the year of 1992. But she has never rested on the laurel of her superb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scores. Thanks to her enduring diligence and effective studying habit, she had been a scholarship winner all through the four college years. She was an efficient student, apt to gain the best results within the least time. Her GRE scores can explicitly prove this. What‘s more, her comprehension and analytical abilities had also given me with very deep impression. She could usually bring up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s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by applying a series of logical reasoning methods such a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in her complex reasoning process. All these talents had made her conspicuously outstanding among her peers.

Her graduation thesis Acrilonitrile‘s Toxic Effect on Cytomembrane of Erythrocyte was named First Class Paper by the papers evaluation team for her unique selection of thesis topic, meticulous observations and explicit exposition. Her thesis subject belongs to the domain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which has significant guidance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is prize-winning thesis cost her four months‘ hard work and had well demonstrated her aptitude to be a conscientious researcher. She was always trying her best to keep abreast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her field by all means, for example, she actively attended academic conferences of all sorts such as “Modern Professional Medical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etc, which also had deeply impressed me.

With her solid academic foundation, conscientious studying and research attitude and many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along with her good English communicating ability, she has fully prepared herself to be a qualified applicant for a higher level of study and research of her field. I am confident enough to assert that her personal qualities under your famous teaching and research environment will enable this promising young woman to give this world her best performance.

In the end of my letter, I‘d like to say it‘s an honor to recommend such a promising student to study in your prestigious university, and your positive evaluation would be appreciated.

Yours Sincerely

xxx

扩展阅读:

留学推荐信写作的`内容则应以英文撰写并以黑色笔或利用电脑打字。内容包括:

1、推荐人由下列各方面表达其对申请人的学业能力之看法:

a、以往的学业成就,包含考试成绩

b、目前之表现

c、学术潜力,例如日后考试成绩之推断

2、推荐人应就其所知之申请人能力表现,兴趣及人格给予评论,此应包括

a、英文说写能力

b、分析表达能力

c、个人特质,如进取心、独立性、自我激励、果断力等

d、创造力、想像力

e、可靠性及责任感(请就所了解的程度说明申请人所负责之职务)

f、兴趣之广泛性、包括参与活动和社会组织

g、社交能力和个人关系

3、申请人对所申请之课程的适用性及对选读科系之学习能力

篇6:日本留学教授信

##さんは、中国##大学##学院###学部4年生に在籍しいま。

xxxx年9月から、##学部、3年3組の「##」を担当しきたので、##さんを知りました。##さんは学生たちの中でっと勤勉な学生の一人で。それについは、xxxx‐xxxx年度甲等奨学金、xxxx‐xxxx年度丙等奨学金と‐xxxx年度甲等奨学金を受賞したとからみとれま。さらに、三年生の時、日本語能力検定1級試験に合格し、361点という高得点を取りました。そし##大学におい、全学部の中から勉学健康人柄の三つの面で優れた学生を表彰るという「三好学生」に20人程度の中の一人に見事選れました。##さんは、日本語だけでなく、英語に堪能で、大学英語4級「優秀」証書と大学英語6級合格証書、大学英語口語「b」等証書などを取得しました。のように、言語面での問題はまったくありません。

人物面につきましは、##さんは明るく真面目な性格を持っいま。元気が良く、歌唱力に優れ、学部主催の紅白歌合戦や忘年会などの文芸活動によく参加しいま。また、校内にだわら、社会実践にたびたび参加しいま。xxxx年6月、##省で開かれた日中貿易商談会におい、日本語通訳を担当した経験があり、今年の3月から、日本語通訳者としある出版社でアルバイトをしきました。社会へ対る関心非常に高く、責任感の強い人間で。

また、専門の研究内容についでが、##さんはでに「#####」、「#####」という2編の日本語に関る研究論文を書き上げ、非常に高い研究能力と意欲を示しいま。貴大学には、彼女の希望る##専攻課程が設置されおり、留学先とし最適な環境が整っいると確信しおりま。

以上に述べた理由から、##さんが貴大学に留学るとを推薦いたしま。

#年#月#日

中国##大学 ##学院

篇7:大学教授英文信

she showed her strong interest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often did further discussion with me after the class. in particular, her experimental methods were so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that the experiment done by her was often more intensive than required.

i was much impressed by her because of her quick thinking, serious logic and independence. besides, she was able to sort out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having the ability in debugging of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sincerely

篇8:板教授信英文

i am writing in support of zhang shuai in his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to xuchang xueyuan。 mr。 zhang appears to have great potential as a scholar of history。

during my research visit to nanjing in the summer of , i became acquainted with zhang shuai in the reading room of the second historical archives。 i was impressed by his knowledge and devotion to history, and also by the fact that in all of my experience working in archives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s well as in china, i had not yet met such a researcher at the secondary-school level。

other researchers in nanjing were also favourably impressed by zhang shuai。

a researcher from chongqing and i discussed zhang shuai after reading an article he had contributed to a journal of military affairs。 we agreed that zhang has a good future as a writer and researcher in the chinese history field。 we also found him an interesting conversationalist。

in my observation, historical studies in china are not developing as fast as other areas of scholarship because many young people do not understand the relevance of history in their daily lives。 it is refreshing to consider the exceptional case of zhang shuai。 i sincerely hope that he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ceive the formal training he needs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historian。

please contact me on e-mail if you would like me to make further comments。

with best regards,

emily m。 hill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queen’s university

篇9:出国留学信英文版

Dear Admission Office:

I am writing to strongly recommend Miss/Mr. XXXX for admission into the famou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Through teaching and informal consultation, I had chances to get to know her/him academic potentials and her/him ideals before she/he left for Canada. In my opinion she/he can be reliably graded as one of the best undergraduates here in grade students with majors in our department. Miss/Mr. is apparently a very bright student, with special interests and enjoyment in mathematics especially in passionate and innovative ways of tackling and solving various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Perhaps her/his present mathematics scores in Canada could support my view. She/he has very good observatory skills in experiments and can easily glean essence from complicated concepts, phenomena or conditions. Enthusiastic for novelty and creative thinkings and as evidence for leadership potentials, she can easily influence her/his classmates in both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ough only within not a long period before her/his transfer from this institution to another school in Canada, a brave move toward next stage of personal challenge and fulfilment. I was particularly impressed by Miss/Mr. XXX career goal of aiming for excellence in academic education and achievements in her/his chosen field.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I can be of further assistance.

With best wishes.

Sincerely,

XXXXXXX, Ph.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XXXXXX XXXXX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XXXX, Shanghai 00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86-XXX-XXX XXXX (O) 86-XXX-XXX XXXX (Fax) XXXXXXXX@hotmail.com

出国留学英文推荐信

Prof. Dr. 0000

Center for Fluorescence and Spectroscopy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725 West Lombard Street, Baltimore, Maryland 21201,

USA

(410)706-8409, FAX: (410)706-8408

Dear Prof. Dr. 0000

I take great pleasure in writing this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Dr. 0000 to support his application for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your lab. Dr. 000 is an outstanding graduate student working for the M.S. degree under my supervision. In my contact with him in the University, his creativity and attitude to research work gave me deep impression. He always proposed new ideas on his research and could

resolve problems by himself, I was very satisfied with him. Dr 000 has been working on molecular luminescence research about six years. As I know, most of his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on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in his Masters work, such as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s assays etc. In these fields, Dr. 000 has strong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ability. He has and would be published several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I am often interested in reading his papers in publication and discussing with him. I am very appreciated of his research ability. Dr 0000 also possesses very fine character. He is a devoted research worker. He works on weekends. He is an honest and smart, reliable and responsible person, and is very cooperative too. Based on these qualities, I believe this young man will achieve greater academic success in his future work. Therefore, I strongly support his application, and it would be greatly appreciated if you could give him your favorable considera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if I can answer any additional questions about 00000. My address is as follows:

Professor 00000

University

P. R. China

Your Sincerely

Professor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相关文章推荐:

1.英文版出国留学推荐信模板

2.高中生出国留学校长推荐信

3.中文版出国留学老师推荐信

篇10:出国留学信英文版

Jin Zhengmin is good at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During break time, he always discusses the puzzled problems met in class with the surrounding students and a warm and harmonious class atmosphere is formed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Except his studies, he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chool activities and joins in such activities as Chinese-Kore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etc held in school. He cooperates well with other students and successfully completes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in the association. During Beijing Olympic Games, Jin Zhengmin applied for joining in the Olympics volunteers as reporter of the news center to timely report the Olympic news information and accomplished the task. As such, he got the award of Best Volunteers by the Olympic Games association.

Jin zhengmin like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very much. He has a strong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issues. After graduation from university, Jin zhengmin leaved for Manhattan of America for learning English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chose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etc as his subsidiary courses. He always writes to me. During my cooperation research inHarwardUniversity, he specially wrote to me and talked that he wanted to continue his master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America. At that time, he was preparing for various courses learning before examination. During the three years learning probationary period, Jin Zhengmin made a rapid progress in English. I am very glad about his learning plan and persistent spirit. I would like to actively recommend him. I do hope he can successfully apply for a new university and then be admitted to realize his dream.

上一篇:危险场所作业安全措施下一篇:关于姜伟申请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