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2024-05-27

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精选8篇)

篇1: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摘要: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是国民经济组成中的重要成分,其在市场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繁荣。但是,国有资本投融资公司在进行融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较多的风险,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陷入困境之中,使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损害公司的利益,进而减小公司的融资规模,很多公司的资金在此过程遭到大幅度的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营的困难程度。本文将针对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进行融资的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探索融资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案。

篇2: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的渠道,主要是由外部吸引资金和内部积累资金两个方面组成,在这其中,外部吸引资金是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它是要求企业要向银行进行贷款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例如,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些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大部分都会以外源性的资金吸引为主,其一般会占到该公司资产的65%以上。这是因为在这些地方,金融机构有着非常充足的资金资源,他们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资金,这就使得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更加注重外部资金的引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已经不满足于用自身的资金资源来维持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利用资本经营手段和财务杠杆,来实现公司自身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但是因为融资方面的阻碍,他们又很难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这就是这些公司面对的主要矛盾。然而,按照我国现在经济资金的流通状况来看,以上的公司资金问题并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进行融资手段和渠道非常有限,得不到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得近九成的公司都会面对着资金不足的发展问题。

二、当代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面对着人力资源短缺的挑战

投融资人才资源和人力绩效管理资源的短缺是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一直存在的一个短板,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企业内部历年以来的人才发展策略和行政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首先是我国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不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人才的任用和选拔,并且由于薪酬绩效管理的不够完善,一些市场性和业务性的人才很难被吸引进来,职业经理人的制度的推行也不够彻底。其次,在公司的内部,很多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都没有建立好完备的人才培训体系,其不仅缺少良好的未来规划方案,而且还轻视培训的实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公司优秀人力资源的获得,严重阻碍公司的发展。最后就是大部分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都没有良好的价值激励措施。由于我国大部分的该类企业还处于摸索探索阶段,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一些长期的红利、股权激励措施,不能够良好的落实“按劳分配”价值分配体系,使得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不能很好的引导员工向预期的组织目标进一步的迈进。

(二)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缺乏良好的风险管理手段

据了解,大多数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运营,资金不足一直是该类公司的一个短板,使得公司在现阶段的运营变得十分困难。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现在公司的基础技术水平不高,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也不够丰富,在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类公司的发展。此外,公司的有关部门在风险管理的措施主要采用回避和控制的手段,忽视了对于风险的转移,使得它们对于风险分担问题上存在误区。其次就是有关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作为支持。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国家通过设立相关的法律条例,来进一步的维护公司相关的产权利益。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浙江一带,普遍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不仅仅为这些公司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因素,还使得公司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进而阻碍该类公司的迅速发展。

三、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控制方案探索

(一)深入理解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建立防范体系

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首先需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全面认识风险,提高风险认识,增强风险的价值观念。针对财务管理,建立高效的控制、监督部门,提高参与财务管理的`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有关的制度及管理章程,提高各项工作的衔接程度以及实现效率。建立防范体系。防范体系是公司风险控制中必然建立的体系,这种体系能够随时对公司的运营及发展状态进行监测、评价,按时计算财务风险的临界值,在最佳的时期对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风险情况进行控制。根据杠杆原理,实现财务的负债比率控制,对总体资本的成本进行比较,筛选出成本最小的融资作为最佳效益组合,同时对现金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资金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

(二)全面把握融资环境,设置风险评估及识别方法

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估,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确立明确的资金管理目标,然后需要国有资本投融资公司对融资工作的前、中期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测评和分类。在此过程中,公司要根据风险评估目标及风险控制机构的能力,采取合理的风险评估及识别方法,确保公司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分类,对风险等级、风险趋向等进行精确的定位。

(三)提升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实力

公司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是经营利润,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能力强、效益高的公司,他们通过非外部资金投入的方式就可以进行经济的滚动扩展。可见,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可以有效的扩大资金周转范围,使风险大大降低,保证国有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同时,公司要增强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力度,增强公司主业的强化意识,维持并突破主业能够为公司打下坚实的资本经营基础。

(四)从内部出发,完善各项内控手段以降低融资风险

一套适合公司运营的内控手段可以确保公司的正常经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企业的风险控制及管理也应该达到财务信息真实、经营高效率的状态。所以,笔者认为公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财务部门以及财务运行体制要健全,以保证公司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内部控制手段需要做到严明、公开、公正,在此基础上完善奖罚体制。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使企业的运营科学化、规范化。四、预算管理要做到位,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全面的原则,使公司的监管工作及考核制度有据可依。五、完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内控效率及执行力。六、建立顺应公司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提升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七、完善监督制度的建立以及监督工作的执行工作,促使公司的内控体制不断地完善,最终达到降低融资风险的目的。

(五)从外部引入资金缓解自身资金压力以降低风险

适当的外部资金能够有效的缓解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经济压力,其中笔者所说的外部资金可以来源于境内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也可以是境外资本市场,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给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带来经济模式以及技术上的革新,促进公司的发展。外资的直接利用率随着近些年政府对外资重视程度的增加得到显著的提高,公司应当积极的利用这一机遇,快速的完善自身的引资策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运营体制,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提高各项策略的落实力度。总之,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现状的推动下,投融资平台公司要适当的利用外资的优势,全面提高经济实力,降低融资风险。

四、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一方面使得该行业内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另一方面来促进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结构转型。要想更好的应对公司内外部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还需要在明确自己的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属于自己公司的业务系统。同时,该公司还要重视创新资本的运营模式,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资源,最终达到公司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繁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晓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评估[D].复旦大学,

[2]曾繁振.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及其构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3]段振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篇3: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2008年末以来, 随着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贯彻落实, 商业银行贷款加速增长。截至2009年12月末, 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合计为42.56万亿元, 较2008年末新增10.55万亿元, 增长率为32.98%。据业内人士统计, 自2008年末以来激增的天量银行贷款 (剔除票据) 中, 有大半投向了基础设施行业, 大量银行资金集中涌向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一时之间,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据财政部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估算, 截至2009年底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 其中地方债务总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 约相当于GDP的16.5%, 财政收入的80.2%, 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 且地方负债80%都是通过银行信贷获得的资金。随着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专家质疑, 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责任主体不清晰, 操作程序不规范, 同时, 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 形成多头举债, 一旦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 这些“隐性债务”就必然显性化, 给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甚至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商业银行买单, 这必然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形成显著的潜在压力。

为了探讨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究竟存在着哪些风险以及面对这些风险银行应该如何应对与控制, 本文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 综合考虑平台公司自身的财务经营状况、政府的偿债能力、偿债意愿以及平台公司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来度量其信贷风险状况, 并得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与建议。

二、实证分析

(一) 模型构建

采用Logit方法主要原因是解释变量是二分变量, 即违约/非违约, 所以对二分变量的分析采用非线性函数更符合实际。假设y代表违约与否事件, 由于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P= (yi=1|xi) 与x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常是单调函数, 一个自然的选择便是值域在 (0, 1) 之间有着S形状的曲线, 这个函数形式通常是Logistic分布。

公司信贷违约发生, 其取值为1;公司信贷正常, 其取值为0。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 设Y是一个取值为1或0的两分类随机变量, x1, x2…, xm, 是可能影响Y的确定变量, 通过观测n组观测值 (xi1, xi2, …, xim, Yi) (i=1, 2, …, n) , 则结果变量与影响自变量的对数模型为:

其中:p表示“Y=1”发生的概率, (1-p) 表示“Y=0”发生的概率;模型中参数a是常数项, 表示自变量取值全为0时, βi参数为待估计系数, εi表示随机误差项, p表示“Y=1”发生的概率, (1-p) 表示“Y=0”发生的概率。公式变形得出发生违约的概率如下:

通过Logit模型计算出公司的违约概率大于或等于0.5, 则将公司判定为高风险企业, 否则判定为低风险企业。

(二) 样本来源及变量定义

本文数据来源湖南省某国有商业银行在湖南省范围内的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资料, 以该行从2000-2009年共授信的50家公司做为研究样本, 剔除资料不完整数据, 共取得47家公司为有效样本, 其中正常样本39个, 违约样本8个。

变量的选取上, 基于政府融资平台类客户风险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数据的可取得性、因素的可量化性, 本文从衡量政府财政能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行业盈利模式、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担保措施等四个维度, 选取偿债率、债务收入、区域、公司盈利模式、担保方式、发放金额、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9个变量来度量融资平台贷款的信贷风险状况, 变量的定义及其赋值如表1所示。

(三) 建立模型及其分析

将原始样本数据进行赋值处理后用SPSS16.0软件进行Logistic全变量模型回归分析, 模型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采用Wald来进行系数显著性检验, 由表2可知, 偿债率x1、债务-收入比x2、区域x3、公司盈利模式x4、担保方式x5和净资产收益率x8六个变量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即这六个变量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风险影响显著, 具体分析如下。

变量x1的系数为负, 即偿债率与违约机率呈负相关。偿债率指标本是用来分析、衡量外债规模和一个国家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后来被逐渐延伸至各级政府, 用以反映了各级政府短期的偿债能力。变量x2的系数为负, 即债务-收入比与违约机率呈负相关。债务-收入比率指标反映了政府的长期偿债能力。从理论上讲, 偿债率越低、债务-收入比越低, 表明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 相应的平台公司发生违约的概率应越低。但就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和上文的实证分析来看, 长沙市的偿债率、债务-收入比指标相较大部分地级市、县的指标值要高, 但实际长沙市的财政实力较地级市、县的财政实力更为雄厚。在此可以解释为经济发达的城市, 其财政收入高, 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的步伐越快, 导致政府债务增高, 影响了其偿债能力指标。变量x3的系数为正, 即区域与违约机率呈正相关, 说明区域赋值越大的, 违约的机率越大。因样本量的选取在湖南, 所有平台公司均分别在湖南各市县, 从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及当地政府实力综合考虑, 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 区域经济最为发达, 长沙市政府实力在湖南各市县中也最为雄厚;其次便是各二级城市, 主要集中在株洲、湘潭、岳阳、永州等地;最后是县级区域, 如望城、浏阳等。由上可知, 公司所在城市为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的, 较一级城市更容易发生违约。变量x4的系数为正, 即公司盈利模式与违约机率呈正相关, 说明公司盈利模式赋值越大的, 违约的机率越大。在此, 盈利模式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和公益性三类 (其具体内涵在上文中已介绍) 。盈利模式为公益性 (其赋值为3) 的公司, 容易发生违约。变量x5的系数为正, 即担保方式与违约机率呈正相关, 说明担保方式赋值越大的, 违约的机率越大。担保是对平台公司贷款还款来源的有效保证, 通常被视为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对于平台类公司的贷款, 商业银行一般采取的担保方式有土地 (房产) 抵押、收费权质押、保证担保、财政担保及信用担保。显而易见, 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 信用担保的违约概率最大。变量x8的系数为负, 即净资产收益率与违约机率呈负相关, 说明净资产收益率越高, 违约机率越小。净资产收益率高, 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强, 越不容易违约。

根据表3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构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贷风险评估模型 (由于变量x6的系数接近于0, 于是在构建模型中将其剔除了) 如下:

将经赋值处理后的样本数据带入模型, 即可得出其发生违约的概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可以对样本公司是否违约进行预测, 通过比较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的符合程度, 可以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模型对因变量贷款类别Y的分类预测结果见表3, 可见模型对正常还款的公司分类准确率为97.4%, 只将1家正常还款公司判为违约公司, 对违约公司的分类准确率为87.5%, 只将1家违约公司判为正常还款公司, 总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5.7%, 这个结果相对来说是很好的, 说明该Logistic回归模型在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贷风险上应用的效果理想。

注:临界值为0.5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检验的最佳方法是极大似然估计法, 从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来看, Nagelkerke R Square为0.798, 表示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卡方分布统计量的显著水平为0.991>0.05, 不显著, 表示因变量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说明模型拟合较好。

三、结论与建议

(一) 基本结论

本文采用47家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贷数据, 选取偿债率、债务收入、区域、公司盈利模式、担保方式、发放金额、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9个变量, 构建了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偿债率、债务-收入比、区域、公司盈利模式、担保方式和净资产收益率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贷风险影响显著。模型对正常还款的公司分类准确率为97.4%, , 对违约公司的分类准确率为87.5%, 总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5.4%, 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说明该模型对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贷风险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控制的建议

第一, 面对当前的政策环境及政府融资平台类客户的行业环境, 商业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的整体授信策略应该坚持商业化和差异化原则, 全面客观地分析政府的信用状况及举债能力, 合理确定授信总规模, 同时坚持有保有压, 优化总量内业务结构, 支持优质业务的信贷需求, 及时退出不符合信贷要求的业务。第二, 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意识, 在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另外, 商业银行在衡量政府财政实力、平台公司经营能力及贷款项目的运作与盈利方式等各方面评估第一还款来源的同时, 必须重视第二还款来源, 有效落实担保条件。第三, 加强银行间的合作。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要尽可能采用银团贷款方式, 从而降低单家银行的贷款额度, 避免贷款集中度风险。另一方面各个银行之间应加强沟通和联系, 共同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和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ED/OL].中国金融经济网, 2010-03-12.

[2]、石晓军, 肖远文, 任若恩.Logistic违约率模型的最优样本配比和分界点研究[J].财经研究, 2005 (9) .

[3]、王济川, 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课题组.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 2004 (7) .

篇4: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成立,各省国资委基本到位,年底以前地市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陆续到位。随着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建立,各级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的三项基本权利,即选择经营者、重大决策权、资本收益权也将到位。

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明确要求,国资委不能干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不能做“婆婆加老板”。但是“婆婆”和“老板”的界限在哪里?如何界定维护出资人权利和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界限?已经成为各级国资委面临的难题。

在当前,企业的重大决策风险突出表现为企业的投融资风险,各级国资委对企业的投融资行为管不管,如何管,已经成为当前的矛盾焦点。

二、历史与现状的矛盾

由于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长期以来,一直是企业负责人,尤其是“一把手”决定重大投融资行为,报有关政府部门审批后执行。

一方面,国有企业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问题突出,在“海南房地产热”、“期货热”、“”股票热“中,损失惨重的多数是国有企业,充分暴露了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漏洞;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打着宏观调控、治理”重复建设“的旗子,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行审批。

结果造成一方面国有企业上项目审批手续繁琐,一个项目一年甚至几年批不下来,耽误了不少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决定投融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不平等竞争,束缚了国有企业的手脚。同时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以“五小工厂”为代表的落后生产能力长期淘汰不了。所以,上届政府朱镕基总理多次讲,“实践证明,行政审批制管不住重复建设”。

如果说在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审批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还可以理解,那么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大背景之下,在各级国资委建立之后,有关政府部门继续审批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已经明显不合理。有关政府部门只行使审批权力,不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审批既缺乏的法律依据,又侵犯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合法权利,属于明显的“越位”。

面对政府部门的越权审批,面对不少国有企业乱投资、乱拆借、乱担保,对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现状,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是各级国资委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实际包含三个内容:管不管,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

管不管。长期以来,由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水平低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一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不经科学论证,盲目、随意、甚至出于自身的利益进行重大的投融资,屡屡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教训极为沉痛。特别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在国有企业,许多重大决策失误找不到责任人,没有人为此承担责任。所以,从历史教训和现实情况看,各级国资委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必须管,必须建立健全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尤其是“一把手”重大决策的约束机制,不管绝对不行。

三、“少数人生病,少数人吃药”与“少数人生病,多数人吃药”

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是为了防范风险,避免国有资产损失,使国有经济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束缚国有经济的发展。所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防止国有企业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应该是管住不规范的企业,同时要放开好企业的手脚,实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不能对所有的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实行一种标准。

从实践看,国有企业发生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的重灾区,主要是那些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从规模看,基本是中小企业,从行业看,基本是商贸企业、投资性企业。在内控制度比较完善,尤其是主营业务已经上市,法人治理结构水平较高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盲目投资、决策失误的情况不是很普遍。

例如,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100多家企业,规模有大有小,管理水平差别极大。如果对所有的企业实行一种标准,一视同仁,实际是“少数人生病,多数人吃药”,只有对好企业和坏企业区别对待,分别管理,才能达到“少数人生病,少数人吃药”的效果。

四、如何避免“少数人生病,多数人吃药”,做到“少数人生病,少数人吃药”

从行政部门审批制的经验教训看,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决不能再走审批制的老步子,必须有新思路。特别要注意决策权力主体和决策责任主体的一体化,避免决策权力主体和决策责任主体的脱节,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要做到谁决策,谁负责,出现决策失误,要追究决策者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建议结合董事会试点和完善授权经营制度,从建立对监管企业管理水平和内控制度的评级制度入手,将国资委监管企业按照管理水平分为优、良、中、较差、差五类,分别对应A、B、C、D、E五级。对A、B两级,在企业内控制度完善,管理水平较高,决策程序和责任主体明确的前提下,国资委将重大投融资决策权授予企业董事会。对C级,企业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即将制定的《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对D、E两级,鉴于企业管理水平较差,内控制度不健全,原则上不允许企业进行新的投融资行为。

经过建立评级制度,对不同级次的企业分类对待,使好企业能够放开手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及时决策、科学决策,同时规避风险。使不规范的企业难以乱投资,避免风险。从而达到“少数人生病,少数人吃药”的效果,避免“少数人生病,多数人吃药”。

五、困难与风险

从目前看,国资委建立与完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还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处理的不好,还会带来风险。

有没有能力。首先,国资委的人员多数来自原经贸委、企业工委、财政部、中组部,有企业经历的人员很少。第二,国资委虽然是特设机构,但是使用行政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吸收外部人员进入国资委很困难。第三,目前国资委工作人员收入水平较低,企业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国资委工作。信息不对称。面对几十个行业,180多家企业,国资委的工作人员不可能比企业人员更了解具体投资行为的优势和风险所在。如果企业想上一个项目,总能找出许多理由,国资委的工作人员审核的过程,实际是“业余队员”和“专业队员”的比赛过程。结果往往是“业余队员”赛不过“专业队员”。以上两个原因,容易造成国资委对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行为的审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盲目批”现象与“盲目不批”现象的并存。

决策责任。国资委对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行为的审批过程,也是决策责任沿着审批环节上到国资委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出现决策权力主体和责任主体的脱节,一旦出现投融资决策失误,难以找到责任主体,实际是走了行政审批的老路。

重复审批。目前,在以国家发改委为代表的行政部门仍然坚持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资行为审批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已不堪重负,如果国资委再加上一道“投融资审批”,会不会置国有企业于死地?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条规定,“所出资企业及其投资设立的企业,享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经营自主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除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其所出资企业的企业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其所出资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履行出资人职责。”

篇5: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仇小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级地方政府对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思路不断涌现,目前已经形成了重庆、上海等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参考价值的投融资平台搭建模式,其他城市如广州、杭州也各有特色。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前投融资平台遍地开花,债务规模急剧扩张,而投融资平台自身未建立起足够偿债的收益能力,相关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由此也带来潜在的偿债风险以及政府信用问题。因此,研究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对于助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以武汉市为例,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呈飞跃性增长态势。2009年全市新开工项目2117个,增长31.7%,40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37.5亿元,增长45%。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目前,武汉市已建立起16个市级投融资平台,同时还积极推进区级投融资平台建设,已有12个区建成投融资平台,并开始实质性运作,基本形成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与专业投融资平台、市级投融资平台与区级投融资平台相结合的较为齐全的投融资平台体系。但与全国各主要城市一样,武汉市投融资平台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1、偿债风险较大。2007年,市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9.11%,在全国城投公司中居于首位,债务融资能力严重透支。其他封闭项目融资平台财务结构急剧恶化,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同年,武汉地铁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87.9%,武汉地产集团为80.19%,武汉市经发投为77.4%,武汉经开投78.6%。过高的负债率加上公益性投资性质,使商业银行“望而却步”,导致各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下降,新的项目建设资本金难以保证。同时,巨额债务带来贷款偿还压力的加大,2008年达到49.56亿元,2009年为100亿元左右。

2、债务风险已经威胁到政府信用。虽然投融资平台是独立企业法人主体,债务由其自身承担,但其债务融资基本上依托政府信用,部分融资甚至采取了政府担保的形式,因此高额债务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使得政府信用面临挑战。

2009年,武汉市投融资平台负债1800亿,而当年武汉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316.1亿,即使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全部拿来偿还银行贷款,也要6年才能还清。更何况武汉市财政相当部分还是“吃饭财政”,而地方融资平台负债规模仍在不断膨胀。

二、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投融资平台绩效考核机制,推进企业运营市场化

对投融资平台的绩效考评,不仅仅考核资产规模投资增长量,还应把投资效率、融资完成率、企业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偿债率等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责任状确定目标值,将完成情况与融资平台管理者的个人薪酬、业绩评价紧密挂钩。完善投融资主体内部自主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

(二)放大政府投资资金,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

目前除城建领域外,其他各政府部门管理的资金基本上没有进行放大。建议以这些资金中用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的资金为基础,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将财政性资金中安排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的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注入融资平台,由融资平台按照下达的融资目标和投资计划,组织开展融资、与项目单位签订用款合同并按合同拨付项目资金、按期收回本金或投资收益、偿还融资本息,以实现政府投资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扶植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支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三)完善债务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1、加强投融资平台债务控制。强化银行授信与资产的比例管理,严格规定总资产不超过总授信,实际用信不高于总授信的1/2。

2、健全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必须与财力相匹配,期限尽可能与政府任期相一致。在融资平台严重资不抵债、不能有效清偿的情况下,在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破产的同时,追究投融资平台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3、加强财务监管。对财政投资一定规模以上(如5000万)的较大项目安排财政专管员,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材料价格、结算决算等事项进行签证确认,实施财务全过程监管,切实从资金的投向、项目实施进度、资金到位率和资金投资效益等方面加强跟踪问效。

(四)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提高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

1、明晰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归属。通过清产核资和动态监控,摸清企业主要资产的真实状况,按照收益能力和盘活难度对其进行梳理分类,有的放矢地开展管理工作。

2、提升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能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公司治理机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决策、协调运作的良好治理机制;构建存量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体系,提升资产的运作效益。

3、创新资产运营方式。通过股份制改造,将基础设施资产打包上市,同时将国有股权向国内外投资者转让,实现资产变现用于再投资。推进投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增强资产的流动变现能力。在开辟资产所有权转让渠道的同时,拓展存量资产的经营权转让形式。对于一些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公园、景点等基础设施,允许从事广告、商业网点服务等多种经营,实现项目维护的收支平衡。在盘活资产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向,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有效改善基础设施较低的投资回报和运营效率,提升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

(五)加大政府注资力度,做大、做实投融资平台主体

一是国债注入,将中央政府定期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债、各地方政府每年获得的相应份额,作为资本或股本配给融资平台。二是规费注入,将路桥费、养路费、部分城维费等作为财政转向分别归口注入各平台公司。三是土地储备收益权注入,赋予更多平台公司土地储备职能,将土地增值部分作为对投资集团的资本金注入。四是存量资产注入,将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上百亿元存量资产,比如路桥、隧道、水厂等,划拨给各有关平台公司,成为平台公司的固定资产。五是税收返还,通过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实施施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或税收,作为资本金返还给平台公司。

(六)拓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样化

1、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一是营造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平等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营造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尽可能同等待遇。二是解决价格机制问题。着力推动公共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增强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三是鼓励民间投资。对民营资本进入的程序,以及民营资本进入后在投资补贴、贷款贴息、财税、土地、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待遇进行明确,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的投资建设。

2、积极拓展非经营性项目的资金筹集方式。由于非经营性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一般对社会投资者没有吸引能力,为保障政府投资为主体的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应根据项目的资金需求特点,由单一向银行借贷方式转向多样化的融资方式。

3、推广使用BOT等多种融资方式。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应充分放开投资领域,吸引社会各界直接投资建设;对一些有收费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采用有补贴的BOT及其衍生方式;充分利用国外政府和金融机构优惠贷款,由国有投资公司作为承贷和还贷主体,财政担保方式进行融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方式,综合运用政府的财力、政策支持,搞活资产运作,通过买壳上市、发行企业债券、项目租赁等方式筹措资金。

(七)加强政府部门联动,集聚各方管理合力

篇6: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在实行对外放开,对内革新之后才渐渐建立起来的。随着国外先进的资本运营观念的传进,中国几乎全部的大型企业开始把上市当作自己的运营方向。在持续的摸索与努力下,国内公司业已了解到了资本市场方面的操作方式,亦不再以上市为盲动的目标,虽然这样,因为当下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等原因,国内的上市企业大多有股权融入资本的代价太大的现象,此种现象加大了公司的运营危险。

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构成

国内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入资本的成本,分成显性与隐性两种类型,这里的资本成本,亦即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换种说法就是,其为股权融资所应支付的本钱,为显性成本。[2]一般包含筹集资金的花费及占用资金的花费,前者通常指在融入资金时,企业所应付出的所有花费,如律师费、公证费、广告费、担保费等等。占用资金所发生的费用就是资金占用费,主要包括公司向股东支付的股息和红利。而隐性成本则是指代理成本,如寻租成本、有效市场下讯息不对等成本及机会成本等。此类代价大多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尚在成长之时,市场不健全,相应的制约力度同市场搭配的资源不般配,没有办法起到真切的功用,导致上市企业在融入资金时,没有办法传递真切的讯息,从而出现了一些无法显见的代价。

3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构成中的关键困扰

在上市公司中,影响股权融资资金占用费的是股利支付率,也就是说,股利支付率直低,股权融资成本就越低。实际上,目前中国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多年不分股利,或者是象征性地分红,因此股利支出部分,对上市公司的成本影响不大。这就导致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中,显性成本较低,这也是导致各类公司不顾实际情况,争相上市的根本原因。中国的上市公司显性成本低,但隐性成本却一直高居不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般体现在如下方面。

3.1融资中介成本高

企业上市离不开发股票,然而发股票的环节太多了:申请、谋划、改制、预估、审计、公证、准备文件、股票承销等等。此类环节并非凭借上市企业自身的安排即可实现,而要通过中介代理机构,由其帮助上市企业开展的,直至最后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相关报告。目前中国的中介代理行业很不规范,大部分中介代理机构漫开要价,进而增加了股票发行的代理成本。

3.2寻租成本

寻租又叫竞租,是指在没有从事生产的情况下,为垄断社会资源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经济租)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寻租成本是行政干预导致租金成本产生的结果。[3]因为国内的企业在上市时广泛得到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的权力管控,政府采取强力方式干扰市场,造成公司面临的市场角逐氛围不公平,其结果就是公司正规获取利益的通道不畅。出于收益最佳化考量,企业利用所有的`合乎法律或不合乎法律的措施来确保其垄断位置,此即导致资源价值的丧失。寻租问题在国内上市企业里多次禁止却不见效,当然,此类公司常常要为此支付特别高昂的代价。

4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4.1完善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因为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力量较弱,对那些违反规定操作的公司管制不力,导致它们钻空子,为了角逐利润而采取违反规定的操办措施,进而造成此类管制缺乏秩序。[4]所以,强化上市公司配股、增发新股等举措的市场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改进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业已迫在眉睫。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要构建不同标准的考评系统,全面考评增发新股的上市企业,防范其出于实现配股目的来操弄利润的行为。同时,目前对配股的审批是单一时点控制,这一点应改为全过程监管,对公司配股之后的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跟踪审查。利用此两点限制配股企业对资金的运用,从而提升资金运用成效。

4.2打造有效率的资本市场

任一时间,完善的资本市场均应是上市企业顺利运转及赢利的根基。可是,中国当下的状况是,不管上市企业自身,抑或资本市场氛围,均有不少的不足之处。由于国内有关法律规范不完备,造成市场监督管制方面制度缺失,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整齐划一的监督管制,既耗费了大量的人、物资源,又缺乏明确的目标;其二是监督管制的力量不强,在面临利害冲突时,常常发挥不了监督管理的功用。

5结语

经过上述剖析,能够概括出当下因为国内资本市场不健全,导致上市企业更偏重于通过股权来融入资金,从而导致其过量。即使此类融入资金的方式有助于转变公司的运营方式,却在预防风险上,无法体现其长处,严重的会产生不少问题,进而限制了资本市场的成长与成熟。同一时间,还会让投入资金的人担负了许多本来没有的风险,导致他们的利益在任一时间都会受损。根据当下国内上市企业的此类融入资金的办法来考察,要加大力度开展债券类的融入资金方式,让其同股权融资、内部融资等多种融通资金办法相互使用,提升资本市场成熟度,从不同角度完善策略办法,才可让上市企业加强风险预防意识,树立保证机制。

参考文献

[1]徐伟,顾有宝.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及风险控制[J].会计之友,(10).

[2]于淼.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结构及其风险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3]缪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控制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4]崔文华.我国航运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

篇7:整合国有资产 构建投融资平台

国有资产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履行各项职能、进行社会管理、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物质保证。笔者就进一步推进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建我县发展投融资平台,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谈点个人看法。

一、我县国有资产现状

1、管理模式。我县对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即县财政局作为国有资产“一级管理单位”,负责管政策、管制度,管资产、管收益;对1998年以来改制规范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本着改制一户规范一户股权管理的原则,分别将其国有股权授予“二级管理单位”——垫江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和渝垫国资公司持股管理,同时,根据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实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由财政局派出董事、监事,加强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对至今还没有改制或“政资不分,产权关系不明”的企业,仍然由政府各主管部门管理;其他独立法人的企业为国有资产的“三级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保值增值。乡镇政府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由其自行负责监管;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部由县财政统一调剂作渝垫国资公司的经营资本金。

2、资产存量。截止2007年底,我县国有资产总额达27.2亿元(不包括资源性国有资产),其中: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196000万元,涉及 国有独资企业14户(国有资产总额114000万元)、国有控股企业6户(国有资产总额82000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76000万元。

3、融资情况。截止2007年底,我县有融资平台企业共4户,其中:渝垫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是我县对外唯一政府性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各类建设贷款,融资余额7000万元;土地经营公司注册资金7636万元,承担全县的土地收购、储备、整治、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余额3700万元;宏厚实业公司注册资金3500万元,主要从事园区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和基地建设,融资余额10000万元;交通开发公司资产注册资本11000万元,主要承担境内县、乡道路建设,融资余额3300万元。这些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来自行政机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行政机关首长负责制的议事规则。普遍存在董事会、经理层决策、执行一体化现象;未设监事会,导致内部制衡机制、外部监督机制弱化。

二、我县国有资产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从近几年的运作情况看,也暴露出了管理和改革中的一些弊端和缺陷,有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在凸现。

1、政企不分,管理缺位。国有资产散落部门或企业,多头管理。没有完全按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统一”的管理体制,出资人职责有缺位和越位情况,“管家”与“东家”的身份混为一体,仍然按照原来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即主管部门管经营、管考核,财政部管资产、管收益的多头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一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钱轻物”的理财观念,导致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严重分离脱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过程中由于部门单位家底不清,导致对部门编制的资产购臵计划无法准确审核把关;二是有的单位资产产权模糊,存量失真,核算不实,使部分闲臵资产及其处臵收益长期游离账外失去监管;三是资产转让虽然实行了审批制度,统一纳入了国有产权交易中心,但是资产使用过程中,对外出租还没有严格实行审批制度,没有纳入国有产权交易中心集中统一公开招租。

2、融资困难,发展乏力。我县国有资产总体规模较小,只有27.2亿元(不包括资源性国有资产),如渝垫公司资产总额为24720万元,负债8150万元(其中融资额),资产负债率33%;宏厚实业公司资产总额为19233万元,负债总额14376万元(其中融资额),资产负债率75%;土地经营公司资产总额12372万元,负债4640万元(其中融资额),资产负债率36%。交通开发公司资产总额为32530万元,负债6700万元(其中融资额),资产负债率21%。从这几个公司可以看出,资产总额都较小,且资产质量差、结构不合理、资产负责率偏高,融资额低,特别是宏厚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不利融资。4户平台企业共融资2.4亿元,是江津1户平台企业融资24亿元的十分之一。原因在于部门之间管理条块分割,责权利不相匹配,导致责任单位投融资积极性不高,融资工作效率低,企业融资困难,发展乏力。

3、资金不足,难以偿债。多数企业没有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导致企业本应将经营收入计入单位资产中,但结果没有计入,企业账面上体现不出现金流量,使得公司债务越来越大,资产规模越做越小。多数企业没有稳定的经营收入来源,除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财政性拨款外基本上没有现金流入,自身缺乏偿债能力,偿债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或用新债还旧债。

4、人才匮乏,管理滞后。俗话说:三分经营,七分管理。不论是资本的运作,还是市场监管,不论是企业生产,还是企业销售,它们都离不开管理,特别是懂技术、懂专业的人才管理。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县国有独资公司的负责人都是退居二线的原行政干部,年龄偏大,开拓创新精神不够;企业内部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导致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

三、几点建议

1、统一认识

要注重宣传,加强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国有资产在国家公共资源中的重要地位,要熟悉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克服重视资金、轻视资产,重视资产购臵、轻视资产管理,重视资产数量、轻视资产效益的现象,努力增强全民国资意识,为清产核资、理顺体制、推进归集、完善机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务求实效。

2、理顺体制

通过分析我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借鉴县外其他区县国有资产整合的经验,建议主要从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局、重组成立渝垫国资(集团)公司、成立统一征地办公室三方面着手理顺管理体制。

成立县国有资产管理局。该局隶属县财政局二级局,将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并入其中。该局代表县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结合的原则,行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依法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以便更好地贯彻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发挥好资本结构和资源配臵的职能作用。重组成立渝垫国资(集团)公司。将国有资产经营中心持有的企业国有产(股)权划拨给渝垫国资(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同时对渝垫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进行改制重组,将土地经营公司、宏厚实业公司、交通开发公司作为渝垫国资(集团)公司的子公司。

成立统一征地办公室。土地是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土地资产是非常重要的国有资产。借鉴外地经验,改征地事务所为统一征地办公室,由县政府直接领导,出台《政府统一征地及征地费包干使用的办法》,完善土地储备机制,改进土地的供应方式,政府作为土地资源的代表,在进行土地资源配臵时,不再是简单履行“供地”职能,而是先将土地收回,进行前期开发,达到熟地要求后交付公开出让。加强土地一级市场监管,建立规范、法制、透明的土地经营市场。坚持土地统一管理的原则,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投资项目储备用地必须通过县土地储备领导小组监督、审核和管理,土地的储备和出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将政府通过土地储备中心总体控制收储的土地开发获得的收益注入投融资平台,以各企业项目预算及规划,调配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3、推进归集

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在过去对国有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要建立一支由国资、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核查工作组,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资源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核查,进一步理清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秩序,切实纠正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产权归属,准确弄清全县国有资产、资源家底。对清查核实后的国有资产、资源帐务变动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各单位国有资产账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重组调整,有效整合。根据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分离以及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和有关政策法规,对全县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三大类国有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一是经营性国有资产,除对土地经营公司、宏厚实业公司、交通开发公司的资产纳入渝垫国资(集团)公司整合外,对全县所有国有及国有控(参)股企业的国有产权,也统一纳入渝垫国资(集团)公司持有经营管理;二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将所有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包括教育、卫生系统在内)占有使用的在县城内的房屋土地等资产,在权属关系明晰的情况下全部纳入渝垫国资(集团)公司以增大其资产规模;三是资源性国有资产,将全县的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国有森林资源、大中型水利资源及政府特许经营权(如市政设施广告权、公交线路经营权、出租车号使用权)等政府公共资源性国有资产,能够整合的也通过渝垫国资(集团)公司进行整合,以发挥国有资产的综合功能。

整合现有投资项目资源。将政策性资金(如支农资金等)实行商业化运作,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以有关部门现有投资功能和有关资产组建新型专业化投资机构,使投资体系逐步完善和配套。调整政府与企业的产业准入政策,适当扩大企业的投融资权限。不能把社会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的产出特征,就简单地归到财政投融资范围,而应当发挥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的优势,确保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稳定增长,以腾出资金,发展调整经济。

土地开发公司应将土地使用权转让所涉及的权属证书全部过户至渝垫国资(集团)公司名下,扩大担保范围。

4、完善机制 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机制。建议县政府出台《垫江县推进国有资产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起稳固、统一、高效、规范的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快我县开发建设进程,推动“率先”和“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布局。该方案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体制和机制等内容。为了加强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强化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建议成立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财政局(国资局)、发改委、审计局、监察局和融资平台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作为政府投融资管理的决策层。成立投融资管理中心,作为政府投融资管理的执行层。成立投融资监督委员会,由财政(国资局)、监察、审计部门作为政府投融资管理的监督层,依据职能分工,加强对政府投融资的监管。

实行目标管理制。明确一段时期内国有资产总量稳步增长目标、布局结构调整目标、融资目标、国资监管体系目标等。国有资产管理局应当在加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战略规划及投资项目管理、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企业负责人任命、经营目标考核奖惩、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等监管制度建设的同时,依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的要求,下大力气指导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强化企业重要规章制度及其运行规则的管理;要严把资产经营公司章程关,明确权责关系。要区别不同类型的公司,明确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权限和责任,并分解细化授权权责及奖惩办法,使之真正落实到人。要从监管制度上细化委托代理的法律关系,明确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配臵及议事规则,明确国有产权代表失责追究制度和重大事项监控制度,并且按照《公司法》等法律要求,制定和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运作规则,把权责制度贯穿于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及工作规程之中,建立健全以业绩合同管理为核心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渝垫国资(集团)公司,要面向一般性市场竞争领域,以企业盈利最大化为首要目标,不断增强国有资本的投融资能力,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力和带动力;渝垫国资(集团)公司在资产(资本)营运上,可以通过股权转让、资产臵换、实施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进行再筹资,推进国有企业之间及与县内外其他企业的重组,实现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臵,从而增加信用等级,扩大在金融机构的融资额度,真正做到作为搭建速效融资平台,为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投融资。渝垫国资(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土地经营公司以土地开发为主产业,宏厚实业公司以园区建设为主产业,交通开发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产业,与(集团)公司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和相互独立的法人,实行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各公司作为国有资产资本化管理的运作平台,具体落实县政府发展战略意图,实现国有资产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优化组合。

创新国有资产运营考核评价体系。要进一步深化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和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现行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办法,逐步科学规范的经营效绩评价体系。按照有机统一、分类对待的总要求,准确、客观、科学地对经营者业绩作出评价,在基本财务指标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的考核指标和方法,重视对企业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充分考虑营运机构承担政策性、公益性项目的因素,确保考核评价落到实处。

加大国有资产转让和租借行为的监管力度。全县企业国有产权及其重要资产的转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转让和租借、资源性国有资产(包括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国有森林资源、大中型水利资源、市政设施广告权、广播电视广告权、公交线路经营权、出租车号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和转让行为,全部按照渝府令167号和渝府发[2005]122号文件的规定,纳入重庆市国有产权交易中心及其分支机构,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挂牌、竞价处臵,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转让或租借所形成的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收入管理的规定,及时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由县财政纳入预算统一安排使用。

5、提供人才

篇8: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概念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定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出资设立, 代表各级地方政府筹集资金, 对各地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共事业项目的建设开发进行投融资, 并对项目进行经营管理, 主要以项目建成后所取得的经营收入、收费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等作为其还款来源的企事业法人机构。其主要包括不同类型、不同名称的, 面向不同领域、发挥不同职能的投资公司、开发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 贷款担保面临着现实的法律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承担为地方政府融资功能的媒介, 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向银行贷款为地方政府筹集建设资金。而银行为了防范风险, 通常会要求贷款方提供一定的贷款担保。因此, 为了能够通过融资平台公司顺利获得大量的银行贷款, 地方政府、地方人大或者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通常会出面为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向银行出具各种形式的“担保函”或承诺, 承诺在作为贷款方的融资平台公司无力偿还贷款时, 由地方政府负责还本付息。然而, 我国《担保法》第八条明确确立了禁止政府担保原则, 此后, 国家通过担保法司法解释以及其他的相关通知, 严格限制政府担保行为。因此, 这种还款承诺函并不具备法律上的担保效力, 在法律上属于无效担保, 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 也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存在现实的法律风险。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在偿付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成立的主要功能即是代替地方政府向银行贷款, 筹集建设资金, 其自身往往没有主营业务, 也没有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 其注册资本通常是地方政府在其成立初期以财政资金的形式注入, 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较高, 而利润率较低的情况, 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在贷款时地方政府为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出具了“担保函”或承诺, 一旦出现了融资平台公司无力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 该偿付责任就要由出具担保或承诺的地方政府来承担, 其主要依靠未来的各种财政收入来偿还所担保的贷款本息。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地方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收入才能够代替融资平台公司偿付贷款本息, 但一旦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无法达到预计的水平, 出现大幅度的减少, 则会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代替融资平台公司偿还贷款本息的偿付能力, 导致融资平台公司无法偿还其银行贷款, 而这些无法偿还的贷款最终将形成银行的不良贷款, 导致银行呆账、坏账的增加。而同时这些最终无法偿还的贷款本息也将成为地方政府的巨大债务负担, 可能由此引发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

(三) 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评估风险和贷后管理困难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筹集建设资金、进行银行贷款的媒介, 其本身无任何决定权, 而其所借贷的资金的具体使用及还款来源都是由地方政府决定, 故银行在决定是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时, 主要依靠对其所属的本级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进行的信用评价所决定, 而并不考虑融资平台公司本身的还款能力, 因此银行要想取得正确的信用评价, 以有效地降低风险, 就需要对地方政府具体的财政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还款能力等进行准确的掌握。但实际上, 由于地方政府与银行之间的相对关系, 地方政府并不会像一般的贷款人、担保人那样向银行提供自己详细的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这就导致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使银行无法全面掌握进行信用评价所需的一些重要信息, 只能通过一些不完整、不全面的资料进行信用评价。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通常难以真实且全面的评估地方政府的信用状况及还款能力, 对项目贷款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资金的管控难度较大。

(四) 政企不分, 责任主体模糊

政企分开是企业改革的方向, 但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运作机制上看, 各融资平台公司只是承担为地方政府融资贷款的职能, 通过银行贷到资金后, 并不实际管理和使用资金, 而是立即将所贷资金转入地方政府财政的相关账户, 以供相关项目的建设单位使用, 其只是地方政府进行融资贷款的媒介和手段。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成立情况上看, 其基本上属于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的具体运行和内部的各项管理都受到地方政府的实际控制。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人员通常同时具有双重身份, 其既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 又兼职融资平台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和业务人员, 即“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 本质上政企不分, 责任主体模糊, 缺乏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三、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一) 加快立法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细则,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准确的定位, 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贷款融资的条件、偿还贷款的能力情况以及相关部门对其的监管情况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将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活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和规模, 使相关部门对其的控制监管有法可依, 促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依法规范运行。

(二) 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融资平台类贷款的管理和监督

对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进行检查和清理。当前, 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对自身债务进行清理, 各大商业银行也应响应国家要求, 对现存的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清理。对各项贷款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各个方面的潜在风险。同时,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投向进行检查, 监督资本金是否到位, 所投向的项目建设情况、担保来源的确定等, 重点做好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所贷资金流向的监测工作, 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相关资金账户和资金使用的管理, 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偿还的监督和约束, 以保证所借的款项能够及时偿还收回。

(三) 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 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 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 纷纷成立各种不同定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来为地方政府筹集建设资金, 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为地方政府进行融资的主要渠道即是银行贷款, 渠道的单一使风险过度集中在了银行系统。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 应大力鼓励地方政府进行直接融资, 逐渐降低间接融资比例, 分散风险。其中有效途径之一即是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 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律规定下合理举债, 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直接融资形式来筹集建设资金。从长远来看, 借鉴国际上其他各国的先进经验,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是实行分税制国家的普遍做法, 是化解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必由之路。

(四) 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

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实行政企分开, 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针对目前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政企不分, 管理混乱的情况, 应严格按照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建立和完善融资平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各自的职能分工, 使其真正拥有主营业务收入、资产, 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的市场化, 降低其对地方政府财政的依靠性, 逐步使融资平台公司由事业法人向公司制法人转变, 增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同时, 实行政企分开, 使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公司严格分开, 职责明确。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人不得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部、人员兼任, 消除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行政干预, 对融资平台公司的工作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 不得保留双重身份, 并对其进行职业培训, 提高其资本运作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琳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与化解.《黑河学刊》, [J].2010 (10)

上一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设计下一篇:未来职业规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