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24-04-27

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共11篇)

篇1: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从化市太平镇中心小学2013—2015年校本培训规划

为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适应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适应我校发展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制订2011—2013我校校本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进修学校有关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文件的精神,积极贯彻以人为本和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认真落实自主、互动、共享的校本培训理念;以课程改革为契入点,努力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积极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

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课程改革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并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1、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制度和方法;

2、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校园,使全体教师乐于学习、善于学习,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3、深化教师基本功,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环节入手,有效强化教学常规。

4、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整体功能,打造“专业(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最终实现学习型学校建设。

5、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三、培训原则

在校本培训中,我校将坚持以下原则:

1、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实现研训一体化;

2、全员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四、培训任务

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3年内完成每个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2、骨干培训。制定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

3、青年教师培训。制定青年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青年教师培训措施,制定青年教师考核细则,明确青年教师奖励意见,形成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新教师一年内顺利上课,3 年内胜任教师工作,6年内成为教师骨干。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 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聘任和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5、教研组长培训。加强学科组长培训,确实形成学科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学科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

五、培训内容

1、政策法规、师德: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2、现代教育思想和服务观念;

3、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课程教材教法的把握,《学业评价标准》的理解与运用;

4、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模式);

5、学科教学和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学习和研究;

6、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A、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件制作);

B、网络资料的收集(上网下载);

C、网页的制作;

D、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与研究;

7、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8、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A、加强对青年教师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指导与培训。

B、完善师徒带教体系。在学校安排下,青年教师要拜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师,认真向导师请教,主动请导师指导班主任工作,听课评课和检查教案。

C、进行诸如板书设计、课件制作、教案评比、说课、评课、命题、解题、演讲、案例分析等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比赛,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六、培训途径

1、专家讲座

学校定期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教研员、专家来校讲学,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水平。

2、专题培训

主要围绕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的新动态,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水平为重点来确定专题采取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广大教师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常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实现同伴互助的有效途径,也是以研促训良好载体。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

A、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集体备课组,期初制定好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同组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共同设计教案(既要求资源共享又鼓励教师个性化的设计),共同研讨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教学反思。

B、开展教学案例研讨活动。教研活动做到专题化、微格化,即每次或连续几次围绕一个问题。一方面实施课堂公开教学,通过教者的说课、同行教师的评点引导教师反思、总结。另一方面采用问题解决、学术沙龙的形式,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展开讨论,激活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5、跟班学习

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教师外出跟班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6、组织培训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

7、自我研修

学校支持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参加自学考试或函授,尽快获得大专、本科学历,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建立教师研修激励机制,促进个体学历进修和素质提高研修。

8、课题研究活动

带着课题成长,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抓好课题的规范管理,一是规范管理网络,成立校长室——教导处——课题组管理网络,实行课题组长具体制;二是实现课题的动态管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及时上传课题管理网页),校长室、教导处及时调控、指导课题研究。

9、以研促训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拉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以日常教研为载体拉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10、以会代训

以会代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渠道,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11、以老带新

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一帮一”、结对。

12、校际交流

校际交流活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将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学习他校的先进经验,充实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七、实施步骤

第一步(2013年)分析现状,集思广益,提高认识,制定规划,落实措施,从培训队伍建设、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等入手,建章立制,规范校本培训工作,创设良好氛围。

第二步(2013-2014年)

在第一步基础上,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全体教师综合水平和能力,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培训档案,收集和整理培训成果,初步探索出一些作法和经验,使校本培训成为学校的又一特色。

第三步(2014-2015年)

在一、二步的基础上,完成三年发展规划,深化成果,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师德高的教师队伍,推进学校的持续性发展。

八、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由马竞雄校长为组长、陈智毅、陆冠副校长、由教导处、各学科科长、年级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导处兼任),负责教师培训的日常事务工作。

2、制度、经费保障

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学校制订《校本培训方案》,解决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将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保障开展培训工作必需经费开支。

3、实行激励机制

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范围;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评模“三挂钩”制度,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从化市太平镇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篇2: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工作以中心学校的计划为指导,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宗旨,坚持内涵发展之路,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积极因素,改进教学管理,推进农村课改,努力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

教科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我校把目光锁定在课程改革这一时代教改的主旋律上,树立教科研意识,活跃教科研风气。

(一)业务学习

1、教师的集中学习

期初定好学习计划。每周的业务学习我校安排在周一的例会举行,业务学习的主要形式为:每周安排一个教师说一个发生在教学中的教学案例故事,然后以此引发教师对这一教育故事的讨论;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经典》;组织教师观看讨论远程教育信息网络和鄂州中心教育网络提供的优质课等。

2、教师的个人学习。

(1)学习内容:即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教育教学期刊、各科课程标准。(2)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摘抄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并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字数每学期5000字以上。

3、组织教师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二)重视课题实验管理

实验课题组继续扎实开展研究、实验。校领导身体力行、主持参与研究,课题组的领导、老师重视实验过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对平时实验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应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加以总结,并撰写论文形成报告。

(三)提供展示平台。

1、改进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研实效。(1)校性公开课、观摩研讨课。每次都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作为教者说课、听课老师评课及交流互动的时间,教研整个过程形成材料备查并上传到学校的网站。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互听互评,每学期上一次互听互评课。每两周每个老师听课一节。全学期听课在10节以上。教师每次听课记录,学校校教导均签名确认。二是创造机会有计划地让更多的青年老师走出校门听课,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寻找成长的灵感。

3、组织参加中心学校的“新课程优质课评选活动”。

经学校评选小组精心评比后一致推荐一名老师参评,并获得三等奖。

4、参加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并获得三等奖一名。

5、组织参加中心学校年会论文的评选,并获得推荐送县参评。

(四)、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学期我校加大教学管理力度,继续实践课改新理念、整合好课改理念与教学行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完善检评制度

(1)专项检评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各一次。学校在接受中心校检评时提前做好自评和校评工作。

(2)不定时的检查,将对做得好的给以肯定,做得不到位的给以友情提醒。

2、强化过程管理

(1)、落实备课要求,备好每一堂课。

(2)、做好查课工作,确保开足、开齐上好各科课程。始终坚持:学生、教师、教室、教导处的课表一致;不随意调课。

(3)、深入课堂,随机听课,跟班听课,查备课笔记,看作业、单元试卷批改,听学生意见,及时了解教学基本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中的得与失,真挚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每位老师都针对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反思,明确教学中的得与失,对今后教与学提出改进措施。并撰写教学反思8次以上。

(5)、重视校园局域网建设。不断更新学校教育网页,及时收集、发布信息,使网页真正为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联系和扩大社会影响服务。

(6)、认真做好招生巩生工作。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入学。辍学率严格控制在0.3%以内。

3、加强质量监控(1)、毕业班工作

加强毕业班工作。主持召开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使每位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班风建设,注意教学进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既符合教育要求,又满足广大学生家长的愿望。

(2)、期末考试工作从严从实。

篇3: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合理设置中心教研组及片区

中心教研组的设置原则:一要集中教研资源。每级每科至少有3~4名任课教师,在小学按级段划分:1、2年级为低年级段,3、4年级为中年级段,5、6年级为高年级段。这样,每级段也可以有多名任课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具备了分级段开展教研活动的人力资源。二是教师参加活动的路径不能太远。教师大多分散居住在各村,还有不少教师的工作学校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点,如果参加教研活动的地点再不顺路,势必会造成教师们工作、生活上的不便,有可能影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三是体现传帮带精神,均衡开展教研活动。在农村事实存在着一部分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素质等相对差一些。划分中心教研组时就必须有意照顾这些学校和教师,做到以强带弱,以高带低,共同提高,均衡发展。

以我乡为例,我乡现有2所中学,9所成建制小学,3所教学点。根据教学片区,目前成立了5个中心教研组。2所中学各成立1个中心教研组,但“体音美”学科、“理化生”学科、“政史地”学科因教师少,两校的任课教师分别划为一个学科教研组。小学共划分了3个中心教研组,每个中心教研组主要包含“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教研组,其他学科教研活动附带进行。我乡合计成立5个中心教研组,18个学科教研组,无论开展学科教研,还是级段教研,参与人员都得到了保障。

二、有效管理中心教研组

中心教研组如果没有校长的支持,光靠教研组长的组织,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此,我乡中心学校要求所有校长全力支持中心教研组工作,不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支持,更要放权给教研组长。另外,对于那些消极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校长也要给予必要的教育。这是工作要求。

在我乡,中学2个中心教研组由业务副校长任组长,小学3个中心教研组由业务能力强的小学校长任组长。中心教研组所属的学科教研组长一律由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年轻教师来担任。这是组织机构。

在每个中心教研组,有工作制度和方案,每个学科教研组也制定有符合其学科特点的教研工作方案,包括教研目标、教研计划、教研纪律等内容,既做到了统一要求,又突出了学科特色。这是工作制度。

通过明确工作要求、确定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抓住“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也就是利用校长、中心教研组长引领学科组长、全体教师有效开展教研工作,提升教学水平。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

从活动形式方面分为常规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各个学科教研组分别组建了“qq群”“微信群”“飞信”等网络交流群。根据教研安排,需要常规教研活动,组长就召集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活动;大部分时间,教师们就在网络上开展小型、微型教研活动,效果很好。

从规模方面分为全科教研活动、学科教研活动、级段教研活动。全科教研活动指的是小学或者中学所有任课教师参加的大型教研活动,这样的活动很少,我乡中心校每学年组织一次。而学科教研和级段教研就进行得比较频繁,由各中心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组织活动。

从内容方面分为教材研究、课题研究、特色教学研究。活动结合“新教材培训”“课题申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国培计划”等上级安排或者其他“教学模式探索”进行。

四、中心教研组活动的局限性

1. 集体活动的时间统一存在局限性。由于各校的作息时间和临时工作安排会有差异,这需要中心教研组组长与校长协商解决。

2. 各校的教学特色与模式存在差异会导致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不适应,这需要学科教研组长与学科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方面予以权衡,既要发展特长,又要照顾全局。

3. 由于教育经费不充足,管理又十分严格,开展活动有时需要的经费无法保障,这需要中心教研组长提前与校长沟通,必要时由中心校协调。

4. 在中心教研组工作绩效和考核方面也要制度化。

摘要:集中教研资源,建立符合实际的教研机构——中心教研组,是农村中小学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方式。通过合理设置,健全组织,有效管理,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教师们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4: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初探

关键词:教研模式;创新内容;日常教学;交流学习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小学教育是其他教育的保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需要对小学数学进行校本教研,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创新,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整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

一、改革小学数学的教研模式

传统的教研方式都是分散式的,有时只是形式上的教研,并没有集中教师进行合理的教研工作。在进行教研工作时要改变这样的教研方式,要设立数学教研组,注重对教研组教师的合理调控和指导,并要对数学备课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范。在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就要让所有进行数学授课的老师参与到教研当中,教研组的组长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教研对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让他们更加有效地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如,有的老师在对分数加减法时直接授课,在讲授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通分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教研组长如果发现教师有这样的问题,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通分,再进一步讲授加减法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教研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教学效率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小学数学的教研内容

在以前的教研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走过场”的方式进行,其中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要进行有效的教研,达到教研目的就要对教研的内容进行丰富以及创新。在进行教研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的课题,要组织所有的数学教师一起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所有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探讨。如,对“负数”教学这一课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可能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由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无法很快有效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教学难点的分析,加深教师对这一授课内容的认识,让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三、以日常教学为切入点

进行校本教研的基础资料就是老师日常授课和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要以日常的教学作为切入点,从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困惑,进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如,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观点不太统一,有的老师认为授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比较来进行;有的老师则认为应该是在计算、概括和应用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以这一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为教研的切入点展开教研活动,让参加教研的教师进行探讨,找出最适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的授课过程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

四、以交流学习为途径

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取其精华来与自己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替换和改正,从交流中得到教学经验,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由此可见,交流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对“应用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进行教研。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在解决应用题时,应该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进行,不运用“单位1”或者是设置未知数的方法;而有的老师认为,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设置未知数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时就可以让这些老师进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通过授课过程中对问题的总结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来设计出最好的授课方案。所以说,交流学习是校本教研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对教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校本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授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改革数学教研模式、创新数学教研内容等措施有效地达到教研的目的和教学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博.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2]姚晖.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

篇5: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总结

本学期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研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重点

为了真正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把教研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切实改进教研工作,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为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狠抓学习与交流

针对教师的理论功底还很薄弱的现状,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如下形式进行学习。

1、形式上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培训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2、内容上除学习外,还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刊物,并摘抄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利用教研活动经常组织教师对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法进行交流,共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交流有针对性,时效性,督促教师学习和自觉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事实证明,通过学习,教师各方面素质都有了提高。

4、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推动新课程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

(二)注重听、评课。

以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为宗旨,组织教师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了备课、上课。有效推进道德课堂顺利进行。

1、狠抓集体备课:

①教师集体备课前,必须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做到“四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公开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公开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

②集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备课、听课活动,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负责,分科分组定内容学习、备课,针对比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以做到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加强常规听课

鼓励教师多出精品课,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

3、指导课后评课 指导教师确实,有效地,实事求事地进行评课,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导向性建议。并做好记录,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组织保证,措施到位

为了使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保证,学校领导要主动配合教研组长,督促和指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保证教研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

四、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一学期下来,我们坚持了每周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会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使校本教研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扎西岗中小学

篇6:青口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紧紧遵循县教育局的部署,以“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南宫市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南宫市中小学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方案(试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课程实施发展年”,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专题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讨,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都组织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集中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力求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长补短;举行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享教学经验。做到校校有活动,每周有安排,促进教学研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研讨的重点是如何全面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构建工程,就是要全面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主要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等六个环节。实施“三案·六环

节”教学模式,要经过按步实施、完善巩固和创新升华等三个阶段,涉及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等领域。

“三案”中的“教案”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引导性;“巩固案”中的作业形式要多样,有试题,也有活动任务,还有拓展迁移。“六环节”中的“自学质疑”环节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疑难问题;“交流展示”环节要交流解决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互动探究”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讲点拨”环节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点拨,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矫正反馈”环节要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迁移应用”环节要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三、开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教研实效。

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教研工作,促进互动交流,我校有效利用校园网这一空间资源,展开网络教研。每周的教学研讨课,做课教师都将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后反思公布在校园网上,相关学科教师围绕这一教学展开评课,发表个人见解,提出教学建议,大家各抒已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互动交流,共享智慧,让教师得以博采众长,有效提高教研实效。

篇7: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先导,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主题任务。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切实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二、工作思路

坚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教研思路,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立足课堂,促进教师发展,带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发展。充分利用教研活动这个平台,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研讨活动。组织有效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深度提高。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内容,明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题、任务及要求,进一步

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教研组中开展“创建高效课堂”大讨论活动,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师开

展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活动。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

教学水平。

(二)打造课堂教学特色

认真学习、把握先进的经验精髓和本质,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嫁接、移植、创生,克服水土不服,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倾向;继续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课题,探索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提炼、推广。

积极参加区级研究课、观摩课活动。围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题进行研讨吸收,形成有效的教学风格。

继续积极参加镇教研基地的活动,利用网络平台积极研讨,群策群

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继续开展“情趣与高效并重”为主题的教师评优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上“活”起来,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所有任课教师人人参加评优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听课与评课活动,干部教师

共同参与评价。

本学期重点在集体备课、学生作业改革进行积极尝试,重点进行习题、作业和试卷的研究。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点、考

察点,呈现对应的考试题型,高年级语数和三至六英语科学和品社学科以测试的形式呈现作业,并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为落实堂清和日清,要求课上精讲精练,当堂完成作业,每节课的后十分钟安排“二八式”的清测环节,即,2分钟梳理知识点(明确练习和清测重点),8分钟完成检测性的作业。课下,教师要认真反馈堂清现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反馈,在日清环节务必完成。

(三)加强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认真学习杜郎口经验,有效嫁接、移植、创生;领导与骨干以“同课异构”的形式研究,师傅与徒弟以“同课同构”的形式进行指导,教研组内开展“异课同构”的研究,探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研究课、示范课和评优课等渠道进行推广和交流。在中高年级重点进行基于兴趣激发的自主学习和当堂作业与检测课堂教学模

式的研究。

——结合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开放周,结合个人课题研究情况,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将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和讲座等活动有机整合,开展主题系列研训活动,做到三个结合,即:课堂教学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与专题讲座、与说评课活动相结合,充实活动内容,发挥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是的双重示范作用。

(四)加大对考试及非考试学科的质量监控

以各教研组为主体,加强课标、教材与考试命题的深入研究,做到既符合教学实际,又接近教研室要求,准确把握试题的难易度、科学性、严密性,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大力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着力加强语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的研究,多观看阅读教学录像课、作文指导的研究课。

认真反思上学期质量检测的成绩,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加大薄弱学科的研究与指导,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努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研专题的确立

结合县教研室“高效课堂”的主题,确定我校的教研主题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即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自行获取的知识放给学生,教师应讲的是学生不理解的或是本课的重难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帮扶与激励共施,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冯庄小学2011—2012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安排

周次 活动内容 安排意图 拟定学校教制定合理适用的计划,研计划 1.各组拟定并传达计划 2.教材培训 教材培训交流及通读教材(分组教研)1.研讨主题: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集体教研)2.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分组教

有序开展本学期活动。

根据镇教办室工作计划,确定我学校提高课堂实效的立足点,以此进行研讨、尝试、总结

研)1.青年教师评优课(集体)2.案例交流: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分组教研)学习“国家中为了迎接教师素养大长期教育改赛,学校教研组组织教革和发展规师集体学习。各学科组划纲要”(集进行专项的竞赛活动。体)

通过学习提高教师基本技能,通过竞赛选拔参赛教师。1.深入学习“纲要”并撰写体会(分组教研)

2.组织教师进行“纲要”笔试竞赛(集体)1.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集体)2.教师教学设计竞赛(分组教研)3.学校“三优连评”选拔赛(集体)1.如何说课(集体)2.教师说课竞赛(分组教 研)3.学校“特教”展示课

(集体)1.命题的技巧(集体)2.教师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分组教研)1.期中质量监控及试卷分析(集体)2.质量监控研讨交流(分组教研)1.学校评比:优秀作业和备课展示(集体)

做好常规的教学工作,通过评比展示提高教师的命题备课能力。通过优秀课例展示和研究课,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研讨交流:优化作业内容,提高作业实效(分组教研)1.观摩课:优秀课例展示(集体)

2.“读书快乐”朗读比赛(集体)集体备课:如何设计学生自学的内 容(分组教研)1.拟定复习

合理制定复习计划,依计划(分组据计划进行有效复习,教研)

迎接期末考试。通过模

2.拟定复习

拟测试进行命题研究,课安排(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体)

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评价,为以后改进工作做好铺垫。1.复习课交流展示(分组教研)2.模拟命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与技巧(集体)学校校本教研总结 教师撰写工作总结和学 科总结(分

组教研)期末考试及教学评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设置一览表组名 组长 成员 一二三语数 李文玲 赵燕青 齐玉梅 路秀艳

刘静 宋妍

杨美静 刘文香 李凤玲 刘霞

人数 包年级5

路秀艳

(一)齐玉梅

(二)李文玲

(三)5

杨美静

四五六语数

李云清 付文辉

(五)李凤玲(四)

刘文香

篇8:中小学校本教研剖析

一中小学校本教研低效成因分析

1. 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现代教师不仅是“一桶水”, 更是一湾“活水源”;不仅要教书育人, 还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校本教研, 教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把自己的教学主张写出来, 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 在与同伴交流探讨的基础上, 共同成长。一个好的教研组就是名师的孵化器, 一些好的校本教研活动就是名师成长的助推器。著名教育家叶澜曾经说:“新课程下的教师, 既是创造者, 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 又是研究者;既要改变旧的教育模式, 也要改变自己。”长期以来, 中小学教师一直没有改变“教书匠”的角色定位, 不能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专业成长意识淡薄。许多教师至今仍认为, 教育科研是研究人员的事, 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教师的这种角色定位, 严重地影响了其参加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校本教研主题不明

校本教研的主题应来自于课堂, 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教师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和难题、有探讨价值的热点和焦点进行归类、综合, 上升为校本教研主题, 与同伴进行针对性研究。这样的校本教研能让参与者有所收获, 自然受到教师的欢迎。但现在不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只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 读一些所谓的前沿理论, 传达一下上级的文件或者会议精神, 根本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主题,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不到丝毫的帮助, 相反浪费了教师宝贵的时间, 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时间一长, 教师对这样的教研活动肯定会失去兴趣, 不会积极参与, 即使参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勤。

3. 教研组长能力不强

教研组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阵地, 教研组长是基层的精英。课程改革是否成功, 教研活动是否有效, 往往与学科教研组长的能力有一定关联。教研组长不仅仅是教师中的佼佼者, 也是教研组同行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更是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者。同一所学校中不同学科教研组活动开展成效和学科教研组建设存在很大的差距, 与教研组长的思想观念、教学研究、个人魅力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4.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 国家虽然深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 但在很多地方学生、家长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还是看这所学校中考、高考的升学率。“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 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现象仍然存在。学校把分数看得很重, 教师只好拼命地抓教学, 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 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反而成为老师的额外负担。

二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出路

1. 找准“最近发展区”, 让教研“接地气”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其研究表明, 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 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 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 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 并在此范围内着重用力, 就能加速儿童发展。校本教研也应该找“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研组长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之前精心“备课”, 围绕教学实际选好主题。研教师之所急, 研教学之所需, 研教育之所困, 实现教研服务于教育教学又引领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内容只有“接地气”, 才会“有人气”, 才能吸引广大教师自觉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2. 丰富教研形式, 让教师有收获

有效的校本教研植根于中小学教师文化的土壤。校本教研的开展应该强调针对性, 体现研究性, 具有示范性, 凸显多样性。很多学校在长期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教研形式:开学初的计划讨论;考试前的试题命制和考后分析;平时开展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听课评课;不间断地围绕教育教学开展课题研讨。除此以外, 有些学校还创新了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比如, 开展教师解题能力大赛, 让教师从“指挥官”过渡到“作战者”,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举办学术沙龙, 就教育教学话题展开讨论, 旨在开阔思路, 引导思考;加强校际交流,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请校外的名师和专家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 为教师成长注入“兴奋剂”, 另一方面选派一些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让他们成为校本教研的“领头雁”, 成为激励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鲶鱼”。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形式让教师感觉校本教研不是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越来越觉得校本教研是那么可亲、可近、可为。许多教师沉潜下来, 醉心科研, 乐在其中, 获在其中。

3. 提高组长素质, 让教研有“主心骨”

作为教研组建设的主心骨——教研组长, 自身必须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教研组长不是行政干部, 没有“行政权威”。要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首先组长必须是学科教学的“示范者”, 在教学中能“喊得响、打得出”, 这样才会有校本教研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其次, 组长必须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再次, 组长必须是教师成长的“导航者”, 作为教研组的“掌门人”, 能开展各种活动, 给教师“充电”, 担负起培养教师的重任;最后, 组长还必须是各种关系的“协调者”, 协调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 舒缓身心压力的家园。

4. 建立规章制度, 让教研有保障

我们常说,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毛泽东曾说,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 没有铁的纪律, 什么事也干不成。这里的纪律是指规章制度。要想管理好一个单位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教研活动要想务实高效, 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在长期的校本教研管理实践中, 很多学校建立了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命题阅卷制度、常规检查制度、读书分享制度、师徒带教制度、教研奖励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不仅使广大教师明确了自己在校本教研中的权和责, 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也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 有制可遵, 有据可依, 有度可评, 缓和和避免了教师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当然,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集思广益, 民主协调。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 要人性化, 不要人情化。

篇9: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对未来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要的学科,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快速敏捷的思考问题,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得到创新,从而促使教学效果得到顺利提升。

一、学校校本教研的意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对于学校而言,教学就是其中心以及核心工作,这一情况也就决定了校本教研的作用和地位,校本教研有助于新课程的创新开展,能够促使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强化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实现学校的积极、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学校都将校本开发、管理等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1]彼此间缺乏联系,整体性不强,认识上不到位,使得校本无序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对学校进行积极指导和引导,使学校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将校本教研作为中心环节,将校本教研与校本的开发、管理、培训等相结合,强调学校中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方法

1、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育工作需要由教师推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教研员需要承担这一工作。

选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将事业心强、又热爱教学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并给予他们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使其积极参与到县市活动中,更好地为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教研员的职责:带动学科骨干引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磨练自己各项教育教学技能。成为充满教学智慧,洋溢教学热情,挥洒教学魅力,“享受教育”的现代型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整合能力,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学校要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形成特色的原则,不仅在工作中关心青年教师,更要在生活中关心他们,调动他们的热情,释放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始终成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前沿、最具活跃的群体。促使他们逐步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需要。

2、对教研内容进行优化

坚持科研为龙头,将课题实施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把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教材教法研究中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并引导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在研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预设问题的研究,还要努力寻求解决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校本教研效果,就需要教研员明确研究的课题,充分发挥整个教研工作的辐射作用,确定统一的核心数学课题,使得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教研人员需要每年共同探究确定核心的数学课题,对所有学校的教研活动进行统领,学校的教研组依据这一核心课题制定子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创新学校的备课内容以及形式,这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教研人员需要加强研究,使得以往学校数学备课的形式发生变化,指导教师制定备课记录卡,比如课题内容、课时、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过程、方法、反思、备课组长的审查意见、教研组长的审阅等,[2]明确备课中心的发言人。并组织学校教师进行集中备课,使所有教师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教研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积极改革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将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实现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应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措施强化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提升教师的认识与理论。联系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提高教师对于校本教研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落实校本教研。

教研员,应深入课堂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分析,定期收集学校、教师反馈的意见,并建立专门的文件夹进行储存,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探讨。找到自己和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对问题进行督导,强化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4、深入学校发挥教研员作用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惯势,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都是将简单直接的理论教给学生,并且已经满足当前的教学成绩,[3]对于实践理论研究不足。相比于教师,教研员的教学理论以及科研操作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线的经验,对于学生比较了解,作为教研员应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教师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教研员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结束语:

校本教研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学校教育,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教学研究成果。让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很好的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实现高效的教学水平。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有助于學生创新思维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研员要高度重视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实现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乐平. “阅读·思考·交流·发展”主题校本教研新范式——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寻求[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05:9-11.

篇10: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XX年--2009学年第一学期

以校为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离经验,在多媒体教学上,学校更是大力推广,做课件、用课件,用好课件的思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效果显著。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离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显著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计划方案,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1.我校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师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集中探讨,教学反思,教学论坛,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2.加强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周教研时间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每位教师都会制作多媒体课件,都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把自己制作的或他人优质课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后反思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应用、反思、交流提高融为一体。

3.重视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1)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2)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3)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4)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5)记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4、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课件制作的水平,每学期举行两次优秀课件评比活动——“绿叶杯”教学大赛和校本全员教学拉练活动,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校教师的多媒体课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了满足教师上多媒体课的需求,学校同时开放一个多媒体教室。

随着多媒体课的开展,教师从中体会到这种方式的优点:课堂容量大,教学方式新,表达思想的方式多元化,直接效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每节多媒体课都是一节优质课,课堂质量大大提高。校本教研在包组领导的组织下研究教学中的教法、学法,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听、评课,吸取经验,找出不足,然后修改,为以后讲课打基础。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的校本教研有了方向,思路也清晰了,以学生为本,结合教学理论,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集体教研总结反思教学中的得失,应用于今后的教学中。

5.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进行教师培训。我校曾多次请进修校辅导员来我校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业务理论培训。充分利用校本教研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新课改经验交流等,学校为各科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学校加强检查和督促,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业务水平测试,考试结果记入教师新课改及业务能力档案,并纳入教师全期考评。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

6.强化校本教研管理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教研考评办法,建立开展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本学期,我校加强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重质量,重过程,讲实效,不搞形式。领导组的成员分工明确,校长负责全校的管理工作,教导主任负责组织领导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等。对平时积累的材料和研修的足迹,进行及时归档,健全档案管理。

我校结合实际,购置了相关的图书、音像资料,有大量的优秀课例供教师学习,促进了教师课堂课改的力度

,为校本教研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保证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认真做好每次教研记录,教导处工作人员加强对人员的点名,保证按时出勤,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对出勤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对评课表述课表及时整理,使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改进,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7、加强基本功训练

本学期,我校加强了粉笔字和普通话的训练。每周写一板黑板字,主要写古诗,一则练字,一则加强古诗的积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又通过师生朗读比赛,大力推广普通话。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要继承上学年校本教研中的成功做法,汲取成功经验,不断改进。使集体备课经常化,校本教研制度化。在备课上,采用同科集体办公,集体备课的方法,每一节都要集体研究,把教学中的困惑解决在集体备课中,把教学中疑难问题以表格的形式拿到教研组去研究,通过研究,制订出解决问题办法和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篇11:高平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网络

我校以课程改革机构为依托,在学校内设立三级教研:一级:由校长领导下的教导处实施组织,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二级:全校6个中心教研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执行部门,具体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宏观定向思考研讨。三级:其中语数级分低、中、高,成立6个研究小组。三级教研组织编成了学校教研网络。

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督查并参与经常性的集体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提出问题并帮助解决。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引导教师重视理论思维,学会理性思考教学问题,并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共同体的产生、方法的综合运用等。

二、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考核评价奖励制度。

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选优秀个人和先进教研组,并予以量化。采用逐级自评考核的动态评价方案,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晋升、职务评聘、业务进修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

三、保障机制

1、开展专门的校本培训,帮助教师适应多重角色,使他们不仅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且成为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积极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以此带动全体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让教师拥有自己组织教研活动的权利。每学期初,由各教研组决定并公布自己的计划,每学期语数组活动不少于6次,其他科日活动不少于1次。教师对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讲座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3、活动时间:每周三、四下午第三节至放学后。

4、每年评出教学新秀或学科带头人等。

5、为让教师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在功课安排上体现校本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开设了英语课,一、二年级每周一节,三年级以上每周两节。三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每周两节。另于周一、二、五下午第三节举办兴趣小组,设有英语、舞蹈、美术、腰鼓、军号、数智等。各组教师所上课程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获奖成绩另给以奖励。

四、教研内容与形式

1、日常教研:以研究教材、教学为主要内容。重视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以全员参与、行动跟进、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深化交流、张扬个性、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并聘请专家引领、纠正校本教研实际行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确保校本教研务实、求真、高效。

2、共建教学对子,建立互帮互学的教学体系:一般以年段教师的搭配组合即骨干教师带领较新的教师,较有课改经验的教师带领刚进入课改年段的教师,建立互帮互学的教师对子。主要是共同探讨备课情况,互相听课,共同探讨备课情况,互相听课,共同探索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认识探讨新的课改模式,不断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共同探讨交流对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如何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等等。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以达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班级均衡发展。

3、对外交流,加强校际教研互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学期开展与其他学校或专家对话制度。我校与泉州实验小学、泉州第三实验小学城乡互动已有三年历史,每个学期都开展相关活动。他们两所学校师资雄厚,在交流和互动中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4、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我们认为,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实施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有利于发掘教师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学校规定教师要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期初提出

一、两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学校教导处统一发问题单,组织开展问题交流研讨会,筛选提炼形成话题,根据价值确定研究专题或者立项校本小课题。目的是点燃教师求异思维的火花,增强教师的总是意识和创新意识,加深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凸现教学个性,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5、课题研究:确立校级研究项目,依托我校日常教研活动,根据我校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确立校级研究项目,尝试从问题——话题——专题——校本研究小课题——科学实验课题。我校有2个泉州市级的子课题:“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效引导策略的研究”、“、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请进修学校教研员来校指导;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的途径,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上一篇:执信中学高一年级学期末年级教师会议顺利召开下一篇:表扬员工爱岗敬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