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2024-04-21

山西忻州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共2篇)

篇1:山西忻州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山西忻州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 来源:原创

作者:孙崇文

最后修改时间:2009-09-30 16:10:30 编辑:昱村

审核:王高和|编者按: 在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华诞之际,我们把60年来国家发展变迁用写意的笔法大致勾勒了一番。同时,集中反映60年忻州风雨春秋、沧桑变化中,展示忻州60年的发展与变化的业绩,再现忻州60年文明与进步的轨迹,见证忻州60年坎坷与曲折的经历,为全市人民献上一份回顾过去、借鉴历史、展望未来的精神大餐;同时,也为共和国60岁生日献上一份精美的礼物。

岁月如歌,往事依稀,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整整一个甲子。忻州也和全国一样,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60年波澜壮阔。在这不寻常的60年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人们的心里,写进了历史画卷。

回顾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中国乃至忻州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为忻州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才能凝聚起爱我家乡、建设忻州的强大力量。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

当前,忻州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又要勇于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严峻考验,更要积极有为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今天忻州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在新一任市委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扭住“五个发展”、走出“五条路子”、打好“五个攻坚战”的“三五”工作总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攻坚的精神,努力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50年代:天上飞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

那是一片春回大地、彩霞满天的金色黎明。那是一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的欢乐情景。那是一个百废待兴、重整山河的崭新时代。

如光芒四射的太阳从历史的地平线冉冉升起,新中国诞生了。年轻的共和国以她特有的活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掀起一场又一场兴利除弊、弃旧迎新的运动,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改造旧社会,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生产力大解放,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共和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那个年代的人依然愿意用纯真、热情、兴奋这样的美好字眼来形容火红的50年代。尽管50年代末“左”倾冒进的倾向明显升温,美好的愿望代替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为随后的严重经济困难埋下了“伏笔”,但人们仍然愿意用赞美和怀念的笔触来记述那时候的一切,“天上飞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便是当时人们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憧憬。那一代年轻人把建设、革命和崇高理想这样一些理念与新生共和国的成长和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时的忻州也和全国一样。1948年,忻县境内全部解放。大批青年踊跃参军,大批民工奋勇支前,大批干部离乡南下,开辟新解放区工作;土地改革如火如荼,抗美援朝风起云涌。1951年,忻县区各县响应抗美援朝总会捐献飞机大炮号召,共捐款29321万元(旧币),6247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取缔“一贯道”,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积极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3月,忻县第一个国营机械厂——忻县农具制造厂创建,1952年12月,第一个国营建材企业——忻县砖瓦厂建成投产。1953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改造,到1955年12月,国营和合作社分别占到99%和82%,到1956年底,全区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0年代初,河曲县沙畔村社主任苗二满红认定“沙畔要想富,就得风沙住”,先领小女儿种柠条80亩,继又领青年男女数十人营造固沙林带17条,到1961年,全村共营造成片林4700亩,户均24亩,受到国家林业部奖励,成为山西省林业先进单位。这位发誓“生前造林,死后看树”的老党员,在告别人世时拿出仅有的6元钱,交了最后一次党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60年代:一条大河波浪宽!

那是一个令人既不能忘却又不堪回首的年代。冲动与理智相互碰撞,激情与现实发生冲突。历史的天空电闪雷鸣,风云激荡。大海的航船总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也不会一马平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给全国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困难。那个时期的人们勒紧裤带,努力生产,“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口号充满乐观向上的浪漫情怀;“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更多地被赋予了革命色彩;“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大地从此笼罩了乌云。经历过这十年的人们更不会忘记,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导弹和原子弹试验成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60年代的中国虽然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从小经历过六十年代的忻州人到现在大多已是年过半百,他们常常用“三年困难时期”那种吃不饱、饿肚子的饥荒岁月,教育自己的后代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位时任本区某县县委书记的领导竟也因全家人没粮食吃而偷偷用粮票在一个公社换了一麻袋胡萝卜,被人检举因此还受了处分。连县委书记也饿肚子!今天让后辈人听起来瞠目结舌。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三年调整”后全区工农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326个,工业总产值达到8036万元,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25.93%,其中轻工业占14.56%,重工业占11.37%,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轩岗、石豹沟、阳方口及一批县营煤矿和地区机引农具厂等工矿企业,为忻县地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1965年是大旱之年,但全区粮食总产达到386900吨,比1962年增长16.2%,棉花总产1038.7吨,油料总产10902.7吨,分别比1962年增长2.6倍和1.89倍。

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如暴风骤雨般倾泻下来了…… 60年代中期,中共忻县地委发出《关于学习推广李枝荣在低产区进行科学试验创造大面积高产经验的决定》,称“李枝荣是用科学技术改造晋西北低产面貌的一面旗帜,是广大农村青年学习的好榜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70年代:美酒飘香歌声飞

这是一个由疯狂到觉醒的年代,一个由乱转治、拨乱反正的年代。

七十年代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成功地绕地球运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取得合法席位。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氢弹试验成功,灿型杂交水稻育成和推广……

然而,痛心疾首的是,无情的“运动”,残酷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政治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混乱和倒退,中国人民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那个让人永远不会忘记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震区成千上万家破人亡的巨大灾难,全民上阵,迅速掀起抗震救灾;就在这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相继与世长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十年“**”的梦魇终于结束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伟大转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起点: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 七十年代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一种如梦初醒、一扫阴霾的舒畅感觉,“美酒飘香歌声飞”——一曲《祝酒歌》久久地在中国上空回旋。

七十年代中前期的忻县地区工农业生产徘徊起伏,但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1974年全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会议在忻县地区召开;1975年全国地下虫害防治会议在忻县地区召开;1976年,全国16省、市、区工业学大庆增产节约现场会在忻县地区召开; 1976年,在七一北路兴建体育馆,1977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首次在忻县举行。

随着“文革”结束,忻州的工农业生产开始走向正轨并逐步好转。

七十年代末,忻州一位颇具神秘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新闻媒体披露。他就是一辈子痴迷于植树造林而过着“野人”生活的保德县新畦村的张候拉。他一生爱树,一生栽树,一生护树。他“嗜”树如命,几乎到了成瘾成癖的地步。他干在山上,吃在山上,住在山洞,被媒体报道为“野人张候拉”。七十年前期,全中国正在陷入一片“文攻武卫”、打打杀杀、摧毁一切的弥漫硝烟之中时,他却充耳不闻,避而远之,一头扎进深山野岭,一心一意地种他的树去了。这个时期也是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植树造林的辉煌时期。晚年他把自己一生在九塔岭上栽植的310亩、37.75万株树全部无偿献给国家。为此,保德县将张侯拉事迹记入新编县志,昭示后代子孙;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张侯拉“造林英雄”、“特等劳动模范”、“山西义务植树模范”等光荣称号。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80年代: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这是一个巨人苏醒、万马奔腾的年代。

封闭的大门打开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春江水暖鸭先知,首先尝到甜头的是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数亿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在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重大问题的同时,农民基本告别了缺吃少穿的历史。农村改革高潮之际,城市改革开始起步,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强劲脚步。粮食达到产量高峰,乡镇企业大发展,轻工业生产规模与产量大幅度提高,逐步改变了消费品偏少的状况。世界以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时,中国人也以极快的速度追赶着世界的潮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八十年代的忻州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不再为青黄不接吃不饱肚子而发愁,对于能经常吃上白面已不再是一种奢望,“大年一顿,转眼八月十五又一顿”已成为笑谈和历史。1988年在农村顺利完成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区粮食总产达到了928204吨,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1980年—1985年间,工业总投资42956万元,比“五五”时期增长了91.7%;煤炭外销量成倍增长,出口产品达到10多种。到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4094万元,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62.35%。在新建一批工业企业的基础上,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累计投资5.95亿元,完成技改项目198项。地区钨丝厂成为全国钨钼行业八大厂家之一,原平化工二厂成为全国草酸生产厂家四强之一,地区纺织印染厂、铁合金厂、原平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等企业的产品质量都达到全国先进行列。全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向各种成分转化,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区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基本形成。80年代初,河曲县小五村农民苗混瞒率先以户承包治理本村新尧沟小流域,为根治水土流失,优化生态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全国小流域承包第一人,他的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他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农村百业科学致富模范,1986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他曾受到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90年代:春天的故事

这是一个经济全面转轨,社会发生巨变,人民奔向小康,中国实现战略转移的时代。

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的时代,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高并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历史时期。

九十年代初,随着体制改革不断走向纵深,一些深层次矛盾浮出水面,中国也曾经受了转轨变革的阵痛:物价飞涨曾使多少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腰包里的票子“毛”得不经花,“打破三铁”曾使多少企业陷入亏损、负债以至濒临破产的境地,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大市场曾使多少民族工业面临“腹背受敌”的生存夹缝,贫困悬殊拉大,地区差异加大。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设计”了那场著名的“南巡讲话”,霎时,东方风来满眼春。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中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逐步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其GDP增长之快及强劲势头,令世人瞩目、世界惊叹,也令多少经济预测专家大跌眼镜。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机制、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工业化进程中的新

上世纪九十年代,忻州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财政税收继续增加,城乡市场繁荣,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995年7、8月间,连续十几天的连绵阴雨让“十年九旱”的忻州遭受了猝不及防的洪水肆虐,全区人民在忻州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奋起抗灾,生产自救”凯歌。

与“八五”期末相比,到本世纪初,全区完成GDP年均递增7.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1.4%;工业总产值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增长5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5%。万家寨水利枢纽、原太高速公路、朔黄铁路、滹沱河治理工程、晋西北扶贫公路、宁静铁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建成和即将建成,改善了全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1年,河曲县旧县乡纸房党支部书记李振富被国家体改委授予“中国改革功勋”,1995年,国务院授予其全国劳动模范,荣立一等功。他带领村民在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以煤补农,大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995年全村总产值突破2亿元,上缴税款1 200万元,户均11.5万元,成为全省缴税大户。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21世纪:走进新时代

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全世界人都把目光转向了这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文明古国;都在惊奇地关注着这个大踏步前进的东方巨人。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从此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殷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尤其让世界瞩目的是,2005年,中国第一个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接着又发射了“神州六号”; 2007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飞船——嫦娥一号,并成功进入指定的轨道。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也是一个让国人百感交集、永远不会忘记的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上下总动员,战胜了南方雨雪冰冻;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面对颤抖的大地、破碎的家园、巨大的灾难,中国人民选择了坚强,奉献了爱心,凝聚了力量。当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北京奥运会圣火时,国家体育场“鸟巢”里欢声雷动,无数人热泪盈眶——百年期盼,七年筹备,一朝梦圆;当翟志刚在茫茫太空中挥舞着五星红旗时,电视机前一片沸腾,这个镜头,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并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和力度之大历史罕见,彰显中央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世界。跨入新世纪的忻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跨越发展,加快脱贫、推进小康,全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今年新一任市委领导班子上任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审时度势,迎难而上,不断深化对市情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了扭住“五个发展”、走出“五条路子”、打好“五个攻坚战”的“三五”工作总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攻坚的精神,努力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在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潮中,我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跃升全省前列,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发展景象。抚今追昔,岁月流金。忻州艰苦创业的历史,始终跃动着时代的音符、演绎着奋进的旋律,奏响的是一曲气势恢宏的华彩乐章!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篇2:山西忻州 波澜壮阔60年 风雨兼程铸辉煌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 经济连上台阶, 综合实力由弱到强。内蒙古经济总量1996年登上第一个1000亿元台阶, 用了47年的时间;而从1000亿元上到2000亿元, 用了7年时间;从2000亿元上到7000亿元台阶, 仅仅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如今内蒙古一天创造的财富量, 就相当于1949年一年总量的3倍。1949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为7.08亿元, 到1978年发展到58.04亿元, 28年翻了3番多。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又翻7番以上。去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761.8亿元, 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6位, 比2000年又翻了两番多。按可比价计算, 2008年经济总量比1949年增长233倍, 年均增长9.7%;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2.1%;“十五”以来年均增长17.6%。2002年以来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1位, “七连冠”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省级经济发展史上是未曾出现过的奇迹, 内蒙古首开先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49年为118元, 1978年为317元, 2000年6502元, 2003年超过1万元, 达到10039元, 2008年超过3万元, 达到32214元, 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 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

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 更体现在地方财力上。1949年内蒙古财政收入仅有739万元, 到2008年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达到1107.31亿元, 增长14983倍。财政收入从739万元到100亿元, 用了整整48年的时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 仅仅用了11年的时间。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0元, 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第8位。令人振奋的数字, 印证了内蒙古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迈上新台阶的历史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新中国成立以前内蒙古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 农牧业在经济中占较大份额, 1949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6%, 1978年这一比重下降到32.7%。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08年的11.7∶55.0∶33.3,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各产业内部, 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 林、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2008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2131.3万吨, 创历史最好水平,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和2000年增长9倍、3.3倍和71.6%, 粮食产量居全国第11位, 人均粮食产量1769斤, 仅次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居全国第3位, 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油料产量达117.54万吨,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12.1倍和8.4倍, 油料产量居全国的第9位。2008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0677.22万 (头) 只,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9.1倍和1.6倍。2008年全区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193.99万吨, 比1978年增长8.3倍。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5.9%。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5%, 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

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 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和品牌。“十五”时期自治区工业化由初期进入中期阶段, 2008年工业增加值比1949年增长2020倍, 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41.8个百分点, 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0%以上, 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2008年与1949年相比, 原煤增长1027倍, 发电量增长17800倍, 钢产量比生产初期增长1730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08年, 全区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进入全国第2位, 发电量进入全国第4位。此外, 全区粮食、钢材、化工和建材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 全区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赛飞亚、伊泰、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 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949年至2008年,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03.2倍, 年均增长11.5%, 快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同时, 内蒙古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89.34亿美元, 增长557.4倍, 其中外贸出口由0.1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5.8亿美元, 增长357倍。目前, 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口岸建设得到加强, 过货量成倍增长。全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时期全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25.18亿美元, 比“九五”时期增长4.78倍。2008年, 全区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25家,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6.51亿美元, 超过“十五”时期的总和, 比1984年增长1488倍。2008年, 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468.85亿元, 比2000年增长10倍。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4.93万人次, 增长3倍;入境旅游创汇5.77亿美元, 增长3.6倍。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198.68万人次, 超过了内蒙古的现有人口数, 比2000年增长3.4倍;国内旅游收入429.5亿元, 增长12倍。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草原文化底蕴深厚, 民族特色浓郁, 素有“歌的海洋, 舞的故乡”的美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 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 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 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 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 在不同地域形成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诸多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文明结晶, 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有些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如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碧玉龙) 、草原第一都 (辽上京、中京遗址) 、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等。特别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新中国成立以后, 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艺术得到保护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以来, 吹响了提升地区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向市场进军的号角, 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 全区拥有各类艺术事业机构148个, 艺术表演团体109个;文化馆102个, 公共图书馆113座, 博物馆33个。2008年, 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4.05%和92.72%, 分别比1980年提高40.75个百分点和89.82个百分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 使以草原文化为代表的内蒙古文化事业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草原文化长久的生命力,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共同繁荣, 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地方, 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尊重, 成为内蒙古最和谐的音符。内蒙古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 创造了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精品, 文化品牌的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 先后有多部文化艺术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一批作品荣获“华表奖”、“飞天奖”、“星光奖”等全国大奖。一些文化精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 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 无伴奏合唱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奖, 震撼了国际乐坛;千人马头琴齐奏参加国际性演出, 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经过培育和发展, 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也开始起步, 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 以草原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如今, 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给世界创造着一个个惊奇, 凝聚着内蒙古人民精神的草原文化, 也正在以她独有的魅力, 感动着世界。

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 城乡居民经过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的曲折历程, 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8年的14431元, 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8年的4656元, 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3%, 内蒙古的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分别居第9位和第14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78年的267.7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27.04元, 年均增长13.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08年的3618元, 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 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 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四件”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80年代的“新六件” (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 ;到90年代后期至现在的电脑、汽车、商品房。2008年全区城乡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3和21.5平方米, 分别比1985年提高22平方米和8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私家车拥有量达到8辆。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2008年底,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89.47万人, 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98.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373.7万人, 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194.1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中蒙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7966个, 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4万张, 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62万人, 分别比1949年增长101倍、101倍和13倍。到2008年末, 全区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30.7张, 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 分别比1949年增加29.7张和13人。2008年, 全区有95个旗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覆盖农村牧区人口1434.4万人。全区有198.85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2008年全区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31人, 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151倍和18倍, 其中蒙古族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200人, 分别增长111倍和12.4倍。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逐步进入全国前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张小平勇夺81公斤级男子拳击金牌, 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全区各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使全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工业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乱占土地得到有效遏制, 城市防治污染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57%。

上一篇:it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下一篇:新义务教育法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