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2024-05-17

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通用10篇)

篇1: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在教育发展到今天,简单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培养他们素质的需要.本文从历史课堂教学入手,提出要在课堂中始终贯穿“提问法”这一教学手段,并对如何提问及提问的.侧重点作了进一步分析,保证了提问的实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优化地进行,全面实施对学生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作 者:脱永军 作者单位:庆阳第一中学,甘肃・庆阳,745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3)分类号:G633.5关键词:历史教学 提问 教学手段 素质教育

篇2: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可利用提问,实现这一目标。提问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提问,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

一、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利用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部分知识时,如果教师提问辛亥革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就不会提起学习兴趣,也不会主动思考;而如果教师将问题改为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感到非常有趣,从而主动寻找答案。

二、把握时机

提问时机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效果,因此要想发挥课堂提问的最大作用,教师就要把握时机,恰当提出问题。对此,教师可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提问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学生就会感到突兀,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而如果教师先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讲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从而得出启示国家独立统一是富强的前提。

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思而不得的时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循序渐进,层层剖析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且层层渐进。因此,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一个环节连一个环节,体现出知识的整体结构,呈现出问题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知识的层次性。

此外,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提问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然后提问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暴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后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呢。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四、积极鼓励与评价

教师要妥善处理学生的回答,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正面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

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以正面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篇3: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一、利用问题串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提问应与课题紧密相连,同时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能够和问题产生共鸣,并通过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乐学”的情境。

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对于这一课,很多学生都比较陌生,这是由于当代的高中生没经历过计划经济,而对市场经济概念的认识也极其匮乏。那么,对于这一课的三个核心内容: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是什么促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除了重点渲染背景、概念和意义之外,问题的产生应联系三个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解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以计划经济的概念解读为例,笔者设计了边提问,边解答的问答方式。

1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师生解答:实现共产主义。2共产主义的标志是什么?

师生解答:民主集中、消除阶级、压迫和剥削、集中生产。进而笔者创设假设情境:假设周日集体活动是老师带领大家去树林里采蘑菇,必须要采够100个蘑菇,最后采集到的蘑菇交给老师来统一平均分配。想一想,老师这种分配方法的优点有哪些?缺点在哪里?师生解答:优点是全体劳动,学生之间没有“阶级”,每人都能得到蘑菇;缺点是有人采得多,有人采得少,但最后平均分配,会削弱能力强的人的积极性。3想一想,计划经济和共产主义有哪些相似之处,计划经济具有哪些特点?师生解答:相似之处是集中生产,消除阶级,计划经济的特点是集中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分析:这种提问的方法能够循序渐进,优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同时活跃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讨论,并对“计划经济”的概念认识更深刻。然而,时间分配是一种艺术,教师应把握好课堂问题提问的时间,仅让其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其余时间用在课堂讨论和知识产生方面,如此,则既能够让问题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又能很好地将知识展现出来,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

二、以“问”求解,架构学生与知识的桥梁

在实践中,有效课堂的构建方式多种多样,但要切实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要了解学生错误思路的产生原因,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架构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以“问”求解的核心是解读课题,展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课题的主要内容,并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如“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课,从报刊、电视到互联网,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当前,这一课的历史跨度较大,教学目标也较为多样化。在这一课中,笔者所采用的问题方式是寻找知识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用提问来解决问题。

首先,问题的产生立足于报纸的发展。笔者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前后报刊种类的同时,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前报刊的作用是什么,与新中国建立后报刊的作用存在哪些区别,分别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对于高中生来说,前两个问题并不难解答,关键是第三个问题。因此,小组讨论后,笔者以第三个问题为核心,带领学生们探讨了新中国建立前后报纸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由此,重点知识也随之产生,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并吸收。

其次,问题的产生立足于电视媒体和互联网。提出如下问题:电视和报纸,你更了解哪一种媒体,电视媒体的意义有哪些?互联网影响你的生活了吗?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影响?从意义上来看,三种媒体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打破了信息闭塞的状况,使人们充实了科普知识,开阔了视野,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从教学目标来看,加强学生对于大众传媒的概念认识是重中之重,继而,让学生掌握我国媒体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感受大众传媒对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也是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问题,可有效将这些重点知识展现出来,从而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架构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

篇4: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40-2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提问教学观不适应新课标要求。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旧的思想和教学习惯。教师面对教材的更新,理念的革新,无法准确地把握课堂提问的本质、目的和任务,找不到课堂提问的真正核心,也不能系统完整地把握教材,更不能轻松、准确地驾驭课堂,甚至无法解决学生的知识内化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较为重视,疏于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对学生综合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关注较少,没有真正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作为课堂的重点。

2.教师的课堂提问高耗低效。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往往要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在设计问题和引导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呈现出“高耗低效”的现象。问题训练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课堂提问内容贪多求全,不能突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回答过于死板,只是少数尖子生的表演,不能引导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对问题的指导只注重结果,不重视学生思维探究的过程;把语言阅读训练与历史思维探究训练割裂开来;课堂提问过程只重视过场而不讲究实效,没有真正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利用提问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重视课堂提问思维的训练。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备课时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做到充分了解“学情”,确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目标,提问要难易适中,过易的问题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便能对答,这样虽然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毫无意义,没有对学生注重启发和锻炼;提问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会使学生有畏难情绪,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僵滞”。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提高对课堂问题思考的自觉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单元时,针对中学生的情趣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展示国际时事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注意多元化和层次性,如,“你知道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吗?”“你知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原因吗?”“中国威胁论成立吗?”,从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到学会分析国际政治,能力目标由低到高,让学生能从不同的层次得到能力提高,在多元化目标培养中,以世界政治格局为问题思考脉络,在问题的思考中获得感知,切实增强思维和探究能力。

2.重视课堂提问的实效性。

课堂提问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其实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导,这种引导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生动有趣的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启迪,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指向要明确,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的设计和解决,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例如,在学习《明清之际的活跃的儒家思想》这课时,教师通过对历史教材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主张。再组织学生思考回答“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然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自己和同伴的思考讨论,回答一些有拓展性的问题,如“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们代表的阶级阶层是什么?”“他们是中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吗?”“这种活跃局面出现的根源是什么”“近代戊戌变法的主将梁启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警句自勉。他以忧国忧民的精神,参与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结合史实,查找资料,谈谈顾炎武和梁启超为什么会有同样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跳出本课教材的内容,拓展自己的思维运用所学历史知识(人教版必修一、二的内容)来解决问题。学生们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积累,提高了学习历史迁移和对比的能力。

三、历史教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1.基础性的问题。

(1)直问直答法。根据教材设置简单浅显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教材找到准确的答案,自主完成问题。如“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国民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教材中的探究学习总结中的《本课测评》部分的问题,就是典型的直问直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综合归纳法。让学生通过问题将所学的相关、相似内容综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过程?”“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确立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其纵横交叉,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记忆性与总结性的问题是源自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在课本中可找到,是封闭性问题,难度适中,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此类问题的回答。

2.自主开放性的问题。

自主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求教师关注史学界的研究动态,了解各种观点,以保证问题设计的质量以及思路点拨得恰当、到位。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调查研究来学习历史。如,人教版教材中的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学习延伸》部分即为自主开放性问题。如,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课后《学习延伸》的问题为“根据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服务,比如新闻、娱乐和购物等,组成兴趣小组,分别追踪这些信息对社会和各类人群造成的影响,写出调查报告”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调查、搜索相关信息,既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递进分析法。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应该怎样面对?若你是一家跨国公司的总裁,你将采用哪些策略让你的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样提问,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就一层层理清,有助于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并能够将其与现实相结合加以灵活运用。

篇5: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探索

那么, 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教师学会提问的意义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 提问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 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 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二、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问题

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往里面“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一) 知识性的问题

1. 直观设问法。

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地提问。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2. 综合归纳法。

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 分门别类一一说明, 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 其纵横交叉的特点, 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

(二) 开放性的问题

1. 层层剖析法。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步步深入, 层层发问, 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 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可以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样经过四步设问, 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 于是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 逆向思维法。

从问题的反面发问, 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例如,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讨论, 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 也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当讲到五四运动时, 再向学生提出“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还会爆发吗?”学生就会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3. 对比区别法。

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点, 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这种提问要确定好对比项, 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 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例如, 在对《甲午中日战争》一章进行讲解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这就将“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 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三、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 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 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 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 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 便于学生领会要求; (3) 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进行探究; (4) 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 能够调动、引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篇6: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可利用提问,实现这一目标。提问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提问,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

一、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利用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部分知识时,如果教师提问“辛亥革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就不会提起学习兴趣,也不会主动思考;而如果教师将问题改为“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感到非常有趣,从而主动寻找答案。

二、把握时机

提问时机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效果,因此要想发挥课堂提问的最大作用,教师就要把握时机,恰当提出问题。对此,教师可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提问“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学生就会感到突兀,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而如果教师先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讲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从而得出启示“国家独立统一是富强的前提”。

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思而不得的时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循序渐进,层层剖析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且层层渐进。因此,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一个环节连一个环节,体现出知识的整体结构,呈现出问题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知识的层次性。

此外,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提问“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然后提问“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暴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后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呢”。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四、积极鼓励与评价

教师要妥善处理学生的回答,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正面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

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以正面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篇7: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一、指导精读历史教材,实现学习习惯的自然衔接

1.指导阅读历史教科书

指导阅读历史教科书可通过带读、导读到自主阅读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达到学法指导的目的,为高中阶段的大量阅读储备充足的能源。

(1)第一步骤:带读

所谓“带读”,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主要在七年级刚入学的新生中进行。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对教材进行带读,带读要从课题入手,根据课前提示,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为线索,带着学生逐句、逐段地领读,教会学生如何看地图、识图表,指导学生归纳要点,要求学生在书上的关键字词句、重点、注意点、容易混淆点、不理解之处分别做上各种记号。带读阶段要特别注意关键字词句的寻找,这不仅是阅读速度提高的关键,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只有抓住了关键字词句,才能迅速提炼出有效的历史信息。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不难发现,课题中就有两个关键词:农耕、原始。“农耕”比较好理解,指的是在土地上进行耕作、种植,它意味着有比较固定的工作场所,与人类的定居生活紧密相连。“原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最初的”“最古老的”等意思,它点明了人类“最初的”农耕生活是“最古老的”,是从种植水稻和粟开始的。同时,从这里的“原始”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从目前的研究发现来看,最初从事农耕生产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原始”说明当时的耕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在耕作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加强理解。通过这两个词的带读,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应该就比较到位了。

(2)第二步骤:导读

所谓“导读”,就是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梯度”,并设计好“台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拾级而上去获得问题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答案的得出而自然地实现知识的掌握。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概念———“一国两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指的是什么?”“‘两制’指的是什么?”“一国两制在哪些地区已经得到成功的实践?”“一国两制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问题的解答,让学生明白“一国”是“两制”的基础和前提,“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施的,它为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3)第三步骤:学生自主阅读

经过带读、导读,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阅读方法,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地进行自主阅读了,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就困惑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在分析、判断、比较、综合、归纳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最大限度地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再通过教师的讲授,教学目标就自然地实现了。

2.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

历史地图和图表是初高中历史学习中要大量接触的历史材料,是教科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学习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会阅读历史地图和图表,领会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是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1)识读和运用历史地图

识读历史地图首先要了解地图的名称,它是地图的主题,也是地图的灵魂。历史地图一般都配有图例,识读历史地图的关键步骤就是认识图例,认识图例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用其来指导读图。例如,图1是在学习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时用到的《新航路的开辟》图,图的名称指明了这张地图的主题是讲述历史史实———新航路的开辟。图例用四种箭头来表示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识读地图可以得到四位航海家的相关历史信息。

在识读地图的基础上,运用地图,为做好初高中的衔接,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很多历史问题,如:为什么这些航海家大都从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出发?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行动会给这些国家甚至当时的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解答这些历史问题的同时,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2)识读和运用历史图表

“历史图表”中的“图”是指除了历史地图以外的其他历史图片,“表”是指为归纳某一历史内容或说明某一历史问题而绘制的表格。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图表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在图表中蕴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因此,对历史图表的识读和运用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例如,从图2中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是一个台历造型的建筑,在它的右边一页上部是一个日期,写着“1931,9月小,18,星期五”的字样,日期的下面是几个隐约可见的骷髅和无数的弹痕。左边一页镌刻着几行字,写道:“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通过观察、阅读,再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九·一八事变”,就会想起“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历史图片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另外,对表格的识读和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例如,我在一节课中曾经用表1说明“包产到户”给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带来的变化,内容简洁明了,学生也非常容易理解。

二、推荐泛读历史读物,实现培养人文素养的自然衔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中也规定:“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综合初高中课程标准中的这些规定,进一步说明了初高中历史教学都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

虽然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繁重,但人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同样也说明历史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因此,历史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历史读物,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速其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书籍内容短小精悍,有的篇目还配有插图,初中学生大都喜欢;《辛亥:摇晃的中国》《万历十五年》《大国崛起》《历史深处的误会》等具有一定深度和思维广度的读物则比较适合高中学生来阅读。

三、指导解答历史材料题,实现解题方法的自然衔接

解答历史材料题是材料阅读法最好的运用和检验。材料解析题在中高考历史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不管是初中的材料解析题还是高中的材料问答题,在答题过程中,都必须先过材料阅读这个关,也就是说答题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文字表述、地图、图表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史实联系起来,对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综合、归纳之后进行综合的答题。

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中指出:“学习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的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能是有效的阅读。”为了实现“有效的阅读”,在初中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必须引导他们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认真精读材料,找准关键词或图表中的核心信息。

(2)迅速确定相关的历史史实。

(3)马上回顾相关历史史实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

(4)看清题目要求。例如,题目要求“根据材料”,那答案一般就可以在材料中找到,若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那就不能仅仅依靠材料阅读了,还必须要用到这一历史史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的那些内容了。

(5)按点作答,把阅读的成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历史史料充实课堂,让完成历史材料阅读题成为初中学生的“必修课”,养成良好的习惯,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解题方法的自然衔接。

方法的习得、习惯的养成、高素质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坚韧不拔的探索与实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促进初高中教学衔接而进行的这些有益的搜索,还需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希望能取得进一步的收获。

摘要:“指导精读历史教材,实现学习习惯的自然衔接”“推荐泛读历史读物,实现人文素养培养的自然衔接”“指导解答历史材料题,实现解题方法的自然衔接”,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材料阅读法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

篇8: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1.快速阅读。

所谓快速阅读,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快速阅读的关键在于抓住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或核心语句,这些句子要么是对原因的说明,要么是对影响和作用的说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快速找到这些核心语句,并正确把握这些句子,这对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段首或段尾内容,因为通常情况下,段首内容一般是关于历史事件背景、起因等方面的讲解,而段尾内容则是有关重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就当前我国历史教材的实际编排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段尾描述的都是历史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对于《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文章最后就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注意对文章段首与段尾的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2.精读与略读。

在教学中,精读与略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所谓精读,就是从头到尾进行细读,反复阅读文章中的一些重点段落和语句,以及较难理解的内容,提取出重要信息,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标重点,逐句逐字地体味与钻研。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需要精读是由教师来确定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将需要精读的内容告知学生,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重点。通常情况下,在历史教材中,每一个专题的导语、每节课的课前提示,以及每一段的段首与段尾部分等都是学生必须要精读的内容。略读则是将文章中一些次要或者不重要的内容略去,旨在掌握文章主旨以及要点的阅读方式。在略读时,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相应的略读方法外,还要给学生指明略读的内容。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知识链接、问题补充、资料卡片等一般都为略读部分。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精读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略读辛亥革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次要事件。又如,在“民族工业发展”这部分内容中,关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规模、特点等情况的内容为补充说明,可略读。

3.设问阅读。

设问阅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历史事件创设不同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地将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引入课堂,并提出问题,如“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9: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法的运作

一、启发式提问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节内容时, 我先出示了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的一段话:“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 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 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 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 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 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 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然后, 我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就促使学生开始主动学习新知识,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疏导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疏导式提问变得容易些,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例如, 在讲解《一国两制》时, 我们就需要采用疏导式提问。在教学时, 我提出问题:“大家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吗?这两个地方离开我们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我们国家是什么制度?我们要想把她们收回到自己的怀抱,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一国两制制度的提出一开始是针对她们提出的吗?如果不是, 我们怎样理解这个一国两制?它是否适应香港和澳门呢?”通过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很容易地就明白了“一国两制”,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层次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是指教师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同“层次”的问题组, 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根究底, 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1. 根据同一个历史事件的内部联系设计提问层次问题

例如, 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时, 我先出示了三段材料,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讨论, 学生总结出三种原因, 即阶级矛盾的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宗教的影响。接着, 我让学生思考根本原因。学生陷入困惑, 于是我设计了层次问题, 让学生轻松学习。我先提问:“为什么我们会受到西方宗教的影响?”学生回答说:“因为我们受到了侵略。”我又提问:“为什么我们会被侵略?”学生回答说:“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接着问:“清政府与百姓关系如何?”学生回答说:“他们严重镇压百姓, 搜刮他们, 激化矛盾, 百姓苦不堪言。”我追问:“那外国入侵之后呢?”学生说:“矛盾更加激化。”最后, 我问:“那现在你觉得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样, 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还做到了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2. 从不同历史事件的联系设计提问层次问题

例如, 在讲《日本明治维新》时, 我先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明治维新”这一问题。接着, 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再进一步, 我让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最后, 我提问学生:“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这样, 对同一史实通过层次性提问可引导学生多方思维, 既让学生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根据历史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态度的变化设计层次问题

例如, 在讲解抗日战争时, 我让学生思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本质是反共反人民的, 可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同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的主张。这是为什么?”然后, 我分层设问: (1) “九·一八”事变后, 蒋介石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2) 西安事变后, 蒋介石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3) “七·七”事变后, 蒋介石对日本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4) “八·一三”事变后, 蒋介石对中共和日本政策或态度如何?为什么?在学生回答上述四个问题的基础上, 我启发学生概括出答案: (1) 根本原因是为保住自己的独裁统治。 (2) 迫于英、美的压力, 尤其是美国不愿看到日本独占中国。 (3) 迫于国民党内部抗日派的压力。 (4) 中共以大局为重, 不计前仇, 极力争取。最后, 我点拨:蒋介石的政策是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主次变化而变化, 但维护其独裁统治则是根本出发点。通过这样设疑, 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 而且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比较式提问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 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 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是为了达到深化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时, 我让学生比较美国和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点。这样的学习, 不仅让学生能更加理解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 而且能学以致用。

五、材料式提问

采用这种提问方式, 不仅能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强信号刺激, 使之专注投入, 积极思维,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官思维能力。例如, 在讲解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时, 我给学生展示了很多文字介绍以及一些图表, 使得学生深刻感受到希腊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是直接民主, 为以后的民主提供了典范。

六、图片式提问

图片能直接传输到学生的脑海里, 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思维, 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直观思维是指人在解决问题时, 不经过逐步的分析和推理, 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或猜想的思维方式。例如, 在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时, 我给学生展示了很多图片。如在导入本节课时, 我就给学生展示了“英国国旗下降, 中国国旗上升;葡萄牙国旗下降, 中国国旗上升”的图片。然后, 我提问:“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它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这样就直接导入了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问题, 也使学生快速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综上所述, 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 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因此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 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 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结构,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唐殿强.新编创新能力教程.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6.

篇10: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探索

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首先要学会向学生提问。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预设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往里面“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其纵横交叉,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

记忆性与总结性的问题是源自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在课本中可找到,是封闭性问题,难度不大,可让学习不大好的学生多多回答。

开放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求教师关注史学界的研究动态,了解各种观点,以保证问题设计的质量以及思路点拨的恰当、到位。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面对民族危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这样提问,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就一层层理清,有助于对重点问题的掌握。又如: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样经过四步设问,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因而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从问题的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例如:讲完戊戌变法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戊戌变法能不能成功?”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的不同看法。通过设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总结时,不要求唯一答案,只要有理有据就行。在对《甲午中日战争》一章进行讲解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大家:“《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这就将“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问,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就可改问“为什么戊戌变法在历史发展中有必然性”。前者属复习性提问,缺乏启发性;后者则可诱导学生思维,带有启发性。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探索解疑的方法,是进行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目标不仅是预设的,更是在人性化的课堂中生成的。为此,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师生多元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提问方法都是围绕着对历史的看法,是开放性问题,历史课本中无现成答案,必须在大范围、多章节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经过深入思索才能整理出来的问题;或是教材只提供了资料而没有结论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帮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加以体会与理解,难度较大,但它远比知识性问题有价值,更应该引进教师的重视。

上一篇:上学期体育特长生训练工作总结下一篇:“网络驿站”宿舍文化建设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