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天气谚语

2024-04-24

农事天气谚语(精选6篇)

篇1:农事天气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篇2:农事天气谚语

冬暖大棚膜罩好,种植黄瓜西红柿。

青贮秸秆继续搞,牲畜配种机莫失。

养鱼饵料不能减,莲藕采收推上市。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麦出七,豆(春)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

豆三(夏)麦六菜(秋菜)一宿。

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秋分收春豆。

豆收旁秸麦收齐。

荞麦四个一十八,七十二天就归家。

青十八,红十八,白十八,黑十八,七十二天收回家。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秋分棉花白茫茫。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秋分收稻子

秋分收稻子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早谷晚麦,十年九害。

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

早黍晚麦不归家,种麦“早”字要狠抓。

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

适时早播老经验,适时晚播也增产,看种看地又看天,“适时”二字要把关。

肥少旱田,适早保险;肥足能灌,酌情播晚。

过早温高苗猛窜,病重虫咬苗难全;过晚很难保穗足,管理再好难高产。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淤种秋分,沙种寒。

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

阳坡麦子,阴坡谷子。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要吃面,泥里拌。

要吃馍,泥里拖。

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篇3:天气谚语:民间“天气晴雨表”

人生活在大气之中,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人类适宜生存的气象要素范围是有限的,当气象要素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身体的不适、情绪波动,进而诱发疾病,促使旧病复发等。

天气民谚指导健康管理

早在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观察天气与健康的关系了。我国《黄帝内经·素问》就阐述了天气、气候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如书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界阴阳四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一些研究表明,气温过高或过低可以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例如,大家都知道夏季当气温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如果身体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发生中暑。气温过低,可以造成冻伤,支气管炎的发病指数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在最冷月份发病最多。天气民谚中,有许多是预报温度变化的,如“奇热必有奇寒”是指入冬以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袭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如果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天气民谚教会我们初步识冷暖,让我们对温度变化易引起的疾病能够提早预防。

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民谚中有“天气闷热不舒服,有雨不过午”的说法,即下雨前空气中水汽增大,气温湿热,人体中的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发,因而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空气湿度的大小,也直接影响人体各种生理机能。从民谚“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可知,不同风向的风会对当地的空气湿度产生不同影响。空气湿度大,流脑发生率低;但相对湿度过高,人体会缺乏自控力,感到烦躁不安;干燥空气使鼻腔、气管黏膜脱水,弹性下降,容易出现鼻腔流血。

《金匮要略》说:“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说明风对人类健康也具有二重性,当然此处的风并非单一指气象意义上的风。有研究表明,死亡高峰时段多与风速高峰时段有关。

天气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天气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和异常行为。例如,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资料表明,连阴雨天气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古语说“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影响工作效率。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各地流传的天气民谚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随处可见天气谚语。

例如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黄色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六、七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

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描述气候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则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意思是说,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

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

民谚预测天气也有局限

分散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天气谚语,其中绝大多数均有深刻的科学道理。例如“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的道理是:久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少,形成大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出现大雾,说明有外来暖湿空气向本地输送,天气将转阴雨;久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多,但因云层覆盖,地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不会剧烈下降,也不容易出现大雾;如果出现大雾,说明天空云层消失,天气将转晴好。又如预报近日晴天的天气谚语“早要天穿顶,暮要四脚悬”的科学道理为:晴天的夜间在地面可凝成低雾,但不可能成云,故第二天早上“天穿顶”——无云,这是天气晴好的保证;晴天午后还可生成一些云彩,但地平线附近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如产生在本地,不久会消失,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晴好的征兆。

其他天气谚语也大都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它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气象科学的摇篮。由于它既能预测天气又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因而在我国已流传了数千年,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使用,并得到补充和发展。在气象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它对气象预报工作,仍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但这种来自民间经验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用天气谚语预测天气实际上是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过于主观,缺乏定量数据;其次,这种预测通常只能对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做短期的预测,很难做到对一个天气变化整个周期的预测,即使有推测也不一定准确。如山东省气象局曾通过对比分析1977~200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与次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济南20时地面观测资料,对天气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不一定雪打灯,而八月十五与正月十五都能看到月亮的现象出现较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地方的看天经验,仅适合于当地或本地区,视野局限在头顶上的一块天地,看不出天气系统的移动,更不能了解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如台风在离我国几千公里以外的洋面上形成、发展,台风何时形成?沿什么路径移动?将从何处登陆影响我国?这些用天气谚语是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报和判断的。

现代气象学指出:世界风云变幻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局部起决定作用的,而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大气综合运动、互相影响的结果,只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或者说根据天气谚语,是无法知道距离遥远的地方正在出现和将要出现什么祥的天气的。另外,用天气谚语预测当地天气,也只能得出定性的结果、无法得到定量的结果。

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来自民间的丰富多彩的天气谚语仍然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我们如果能熟识这份来自民间的“天气晴雨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的天气气象预报,就能够更好的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长久保持身心健康。

(摘自《大众健康》)

篇4:经典农事谚语精选

2、麦前蹲苗,麦口浇花。

3、秧好一半谷,种好一半收。

4、栽桑栽桐,子孙不穷。

5、稻不收,怨埂低;麦不收,怨种稀。

6、推车不用教,全靠摇。

7、羊圈摇钱树,猪圈聚宝盆。

8、麦子播成行,远望一堵墙。

9、豆子播上大雨下,不管黑白快套耙。

10、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11、做田不做角,边做会边缩。

12、夏作秋,没得收。

13、一代栽树,辈辈幸福。

14、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15、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6、身好谷穗大,母胖儿子肥。

17、风雨一阵,棉长一寸。

18、吃辣葱,炕洞壅。

19、荒山变绿山,不愁吃和穿。

20、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

21、豆勒脖,一个豆粒打不着。

22、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23、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24、晚秋作物继续管,随熟随收不能迟。

25、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26、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27、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28、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29、浅播豆,半边露。

篇5:经典农事谚语精选

2、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3、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4、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5、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6、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7、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8、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9、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10、雨夹雪,下不歇。

11、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12、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13、北风上了东,越刮越稀松。

14、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15、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16、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17、麦浇苗,谷浇穗。

18、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19、锄板响,庄稼长。

20、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2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2、雷打秋,冬半收。

23、水荒头,旱荒尾。

24、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25、过了中秋节,一夜冷一夜。

26、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27、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28、谷雨天,忙种烟。

29、清明热得早,早稻必须好。

30、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31、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

32、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

33、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34、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篇6:农事谚语

1、早烧(指云)有雨,晚烧晴。

2、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3、小暑收大麦,大暑收小麦。

4、老鹰叫水缸阴,如要不信拔艾根。

5、高粱尿尿,雨要来到。

6、腰酸腿困疮疤痒,大雨就到一半晌。

7、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8、黄鼠堵洞口,下雨没多久。

9、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10、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11、冬寒夏涝,春寒夏雨长。

12、日晕阴,月晕风。

13、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14、麦怕清明连夜雨。

15、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16、蚂蚁搬家猪叼柴,燕子扑地大雨来。

17、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8、正月二月雪长流,五月六月渴死牛。

19、寒露百草枯,霜降见麦茬。

20、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21、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22、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23、鸡鸣山戴帽,农民睡大觉。

24、重阳无雨盼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25、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26、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27、农事节令春分麦人土。

28、灶烟不起,必定下雨。

29、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30、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31、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32、入伏不点豆,点豆收不够。

33、老鹰高空盘旋叫,转阴降雨先预报。

34、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5、小署大暑,灌死老鼠。

36、水缸发潮,阴雨就到。

37、蚂蚁搬家,蛇溜道,老牛大叫雨就到。

38、雷阵雨,三后晌。

39、春雷响,万物长。

40、厕所翻缸,雨水要降。

41、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2、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3、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44、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45、天气热如蒸,不雨就是风。

46、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47、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48、鸡发愁,高尖叫,夏雨冬雪要来到。

49、处署不出头,割下喂老牛。

50、茄子翻秧,雨不过晌。

51、蛤蟆早叫晴,晚叫阴,半夜叫,不到明(雨)。

52、立夏耩河弯。夏至不种高山黍。

53、谷雨前后,安瓜点豆。

54、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55、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56、麻雀滚土洗个澡,下雨日子远不了。

57、夏雨少,秋霜早。

58、小满高粱芒种谷,夏至靡黍不用说。

59、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60、东虹忽雷西虹雨,南虹过来发大水。

61、早晨起风黑了住,半夜起风刮倒树。

62、头伏萝卜、末伏菜,中伏撒荞麦。

63、六月六见谷秀。()

64、三天东南风,不用问天宫。

65、腊月雪多,来年雨多,腊月雪少,来年雨少。

66、有钱难买五月早,六月连雨吃饱饭。

67、立秋见稻穗。

68、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

69、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

70、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71、狗晒肚皮,雨到没急。

72、早上起了雾,晌午晒破肚。

73、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74、处暑下雨烂谷箩。

75、早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76、天上扫帚云,三天雨淋淋。

77、烟不出门,阴雨来临。

78、日落西山黄,来日风要狂。

79、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

80、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81、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82、榆钱黄,种地忙。

83、夏至东风潮,麦子水里涝。

84、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85、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86、日落云里边,雨在半夜间。

87、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88、冷生雨,热生风。单耳风,双耳阴。

89、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雨就到。

90、天早雨淋山,天涝雨淋川。

上一篇:树党员形象,为创先争优添彩下一篇:啤酒节上的领导致辞(政府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