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训练总结

2024-04-11

农事训练总结(通用12篇)

篇1:农事训练总结

农 事 训 练 总 结 报 告

班级:姓名:学号:

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不知不觉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现总结如下:

一、农学概论(黑体小四)

宋体小四

二、玉米栽培

宋体小四

三、水稻栽培

宋体小四

四、农田有害生物调查

宋体小四

五、甘蔗栽培

宋体小四

六、总结汇报

宋体小四

。。。。。。。。

经过五天的农事学习,我深深的感到农业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

篇2:农事训练总结

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不知不觉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现总结如下:

一、农学概论(黑体小四)

对实习的好奇与向往,让我一天都处在无比的兴奋中。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着不同的农作物,农机,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状况,这些将我带到了一个我从未来到过的领域。同时老师都还对华农对祖国农业所做的贡献,以及其研究成果有所提及,让我从心底为我是一名华农人而感到自豪。

二、玉米栽培

阴雨天,这周的主旋律,在田地中听老师讲授玉米这一重要的农作物,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让我感触良多。对不同的品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其由来发展,以及目前玉米产业的状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穿插讲解的豆类植物也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当然理论总归是空洞的,实践操作或许更加能够引起我们的求知欲.当随着老师的节奏一步步开始操作,望着同学们那专注的眼神,真真觉得我们会收获很多。但时令的局限,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育苗,从平整土地,筛土,播种,盖土到封膜。整个流程充斥着同学与老师的问答声,是那样的和谐是那样的美好。原以为玉米栽培就这样会落下帷幕。但第二天的玉米品尝真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香脆的玉米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享受,而当我知道刚刚我们所尝到的玉米竟然是华农自产的时候,身为华农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水稻栽培

锄头,铁锹,喷壶我们的装备。扛着这些便踏上了我们的征程。其实说心里话,水稻的旱育秧与玉米育种是那样的相似,平整土地,铺上塑料育种板,将我们预先筛好的土壤,均匀的铺在上面,洒水,播种,盖土,洒水,封膜整个过程,真的与玉米栽培是那样的雷同。同样的一饱口福似乎必不可少似的,一种种香喷喷的大米,给我们鉴赏,那感觉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阵阵香气铺面,米粒颗颗香甜,让我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四、农田有害生物调查

农学院前的大草坪,就是我们此次实习的活动基地。备好必要的工具,我们便踏上了属于我们的战场,老师真的有如百科全书般对各种的草类都如数家珍,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古人有叶落知秋,今老师能通过叶而辨草种,随机取样这一科学方法,也被我们巧妙的运用到了杂草调查中,分组合作,不甘人后,又让我们加深了团队合作的意识,最终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以及组员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的完成了杂草的调查!在做完了这些后,我们又有幸,使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的农田害虫进行细致的观察,满足了我们极大的好奇心!

五、甘蔗栽培

一场不逢时的雨,将一切节奏都打乱。本以为能够亲手种下属于我们的甘蔗,但老天似乎并不给机会于我们。在老师讲授完甘蔗的发展,起源,分布,地域种植情况后!我们拿着锄头,化肥来到田地准备要大展身手时,一场不大不小的雨,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最终只能无功而返,无论如何,淡淡的失落总归少不了!

六、总结汇报

篇3:农事训练总结

传承华农精神,践行农事训练

一周如茶似火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已悄然结束,带着不舍的心情在教三做完了农事训练的一周总结。不舍的是老师教会我许多的知识,未能进一步进行丰富及加强学习和老师那课堂上精彩的教学内容,这让我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但是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将继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更加深层次的探讨知识。

为什么开设农事技能通识训练呢?我校作为全国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以农为主体,为了促进非农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非农学生的视野、拉近非农学生与农业科学的距离,学校立足农业科学传统优势,借助农业科学强大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一名农业院校的学生,即使农业不是我们的必修课修课,可是了解基本的农业知识还是有必要的。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和爱校意识。事实上,学校的这一开设成果斐然,非农科学生通过本周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层次认识农科,认识学校的丰厚底蕴,更加为学校的丰硕科研成果和惊人的教学成就感到深深的自豪,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实践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自我的能力,也为今后走上社会工作增加了一份坚实的基础。

首先,刚刚得知课程安排时,我还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工科的学生要大老远跑到动科院楼去学习不是本专业的知识,而且,是每天都要去,作为一名每天只有一节课的我感到不解,但是当我到达崭新的院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经过一周的学习,更从动科老师那敬业的态度可以看出,动科一定是个出人才的学院!真的,这几天动科老师们上课那种认真负责、热心谦和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本专业的热爱,让我们很敬佩,仿佛在上专业课一样。我们还了解到,华农与一些农事企业有很深的合作,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并得到了广泛好评,这也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这也让我深感华农的强大,而我作为一名华农学子的自豪,学校和合作公司互惠互利,也为我们即将毕业的本科学生多一个选择。

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我们系统的学习了了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动物养殖、桑技术应用与文化、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观赏鱼和牛的养殖技术、动物血型鉴定和遗传等课程。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试验操作,让我印象更为深刻,受益匪浅。农事训练的不同课程给我展现了农业科学领域不同的魅力,使我在惊叹之余,又多学了一点知识,多了一点对农业科学的理解。

第一节课我们在动物科学学院院楼学习家禽的品种和鉴赏,老师在课上介绍人家禽以及关于家禽饲养和分类知识,我们认识的很多种鸡,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习性等等。这一节课让我对家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家禽。有的鸡的鸡冠是白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而鸡的身体颜色有的十分艳丽,各式各种的鸡犹如国际选美的名模似的,一张张幻灯片,犹如一位位登台的选手,争先斗艳,让人不禁眼花缭乱。在鸡的世界中感受鸡美。老师的精彩解说更是让我们收获良多,见识到鸡中世界的丰富知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鸡的文化。也对家禽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午,我们学习了蚕的养殖和抽丝技能的学习,老师说,今天的这一节课会让我们学习蚕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四年的知识都学到手,我感觉顿时有种大饼砸在头上的感觉。当然,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大了,但是,这堂课的确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对于一个非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领域知识,我感到自己对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老师在课上介绍了蚕学的发展概况和学校发展的历史,以及蚕学的就业和市场需求,我深深的感到了华农蚕学的大好发展势头及在蚕学领域的潜力。而且结合蚕的生命周期成长,讲解抽丝原理和方法以及该实验的目的和应用的前景,我们结合了老师的讲解,再动手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在实践中对蚕学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丰富了其内涵。

关于金鱼的品种与鉴赏一课,我仿佛在海的世界中遨游,见识各种金鱼,金鱼的种类,首先来说说金鱼的由来,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是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类。金鱼易于饲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形态优美。我们也对金鱼的养殖抱着浓厚的兴趣,课堂请教老师各种金鱼养殖的注意事项和互相探讨。金鱼的观赏价值真的很高。

接着,我们学习了动物血型的鉴定和遗传,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中,结合自己的动手实验,测定了自己的血型,学习了动物血型的测定原理及其意义和遗传的特性及显隐性基因在遗传的不同表现,这节课,我们同样收获很多。

第三天,我们进行宠物鉴赏的学习以及鲜蛋的构造和品质的鉴定的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狗的世界中走了一遭,见识了各种狗,从农村随处可见的大野狗到国际上名贵的狗,认识了狗的习性和它的观赏价值。下午的鲜蛋的构造和品质的鉴定一课,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鸡蛋的专业知识,虽然老师只是抛砖引玉,从浅而入,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知识点,能让我们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小小的一颗鸡蛋,或许平时在我们眼中,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孵出雏鸡,就是被人们当作食物。殊不知,这其中也蕴藏着许多奥妙。看似光滑无痕的鸡蛋壳,其实上面布满的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气孔;一头大一头尖的外部构造也有其特殊原因;新鲜鸡蛋和变质鸡蛋有什么明显差异„„这些问题,老师都一一仔细耐心地为我们解答。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肉用型鸡蛋,它的大小形状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一般都要淘汰,否则不利于孵化。同样的,蛋壳的厚度,蛋的质量也对于孵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要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照蛋实验,蛋黄阴影深的,气室较大的鸡蛋便没有那么新鲜。老师的讲解结束之后,终于到了我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小组几个人齐心协力,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称重、测量纵径横径、照蛋实验、测量蛋壳厚度、记录数据„„几个人凑在一起激烈地争论该如何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进行读数。这节课,我重温了高中物理的仪器的使用,收获最大的是,以后买鸡蛋再也不用担心,不用摇一摇,只要手机照一照就好了。

第四天,我们学习关于猪的的内容和畜牧草食动物牛、羊、兔等,我们主要学习猪的养殖和发育,老师栩栩如生的给我们讲解了猪的妊娠以及猪的出生的注意,人工授精等方法,都是猪的接种下一代的方法。课后,老师还带我们去看看刚出生的小猪,长得真可爱,观看的猪场,以及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关于牛的一节课,我们见识了各种奶牛,有中国黑白花奶牛,又称中国荷斯坦牛、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等等,各式各样的,而且,来见识了奶牛挤奶的流程和草食动物的市场价值和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和今后的发展的前景。

不知不觉到了最后一天,上了桑技术应用与文化课,老师首先用图文并茂的PPT介绍了桑的知识,包括桑树的生长习性、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桑叶的应用及与桑蚕密切相关的丝绸文化(丝绸之路),可以说,桑文化是中华文明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凝结着华夏子孙的智慧。介绍了许多桑树的品种以及养蚕的一些相关知识:养蚕讲究通风,对湿度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蚕种催青、小蚕饲养、大蚕饲养、眠期处理、上蔟采茧,这一系列过程都有相关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看似简单的养蚕居然还藏着这么多讲究与学问。养蚕业为农民提供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有许多利用价值,例如桑基鱼塘,蚕沙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一举多得。

篇4: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总结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与农业科学的距离,学校在我们为我们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设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学校在农业科学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并且在农业科学中强大的教学资源,这样为我们能够进行农事训练课程提供了先天条件。根据学校的安排,上个星期我上了农事训练课程。农事训练课程分为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桑技术应用与文化、牛养殖技术与技能训练、蚕养殖与缫丝技术、观赏鱼养殖技术、动物养殖(录像)、动员大会与课程概述这几大课程。其中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观赏鱼养殖技术这个课程没有上。

在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农事训练课程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的。首先:我来自农村,各种农活我什么没有做过,我难道对农活还不够了解吗?还要进行训练吗?其次:作为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脱离农村,走向城市,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在农村受苦受累。但是通过一个星期的农事训练课程之后,我发现我错了,错得离谱。自己先前的想法太过于局限和天真了,现在是科技时代,一切都与科技离不开关系!

第一天早上,我们进行了动员大会与课程概述这个课程:在课程上,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体验了农业科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农业科学的奇妙与力量。这个课程在课室里进行的,主要通过老师讲解、资料展示等方式普及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此课程由本校动物科学学院的老师给我们讲解。在课堂上,他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开设农事训练课程的初衷、筹备农事训练课程的过程以及农事训练课程的正式实施。接着,他又从动物科学学院的角度给我们接受了此次农事训练的时间安排与内容安排。在介绍完与农事训练课程相关的信息之后,他又从多个角度给我们介绍动物科学学院的相关概况。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动物科学学院的历史沿革、学院奖学金、学生规模、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深化了我对动物科学学院的认识。其中,动物科学学院在科研成果方面值得一提。在这一方面上,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院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举办企业班、创业班,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风格,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老师还以图片、数据、视频等形式向我们展示动物科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家禽的养殖、猪的行为习性、牛的种群与外形特征,这些平时难以关注到的生产活动,都在老师细致生动的讲解中有所领悟。我们每天下午都是在看关于课程的录像,让你先了解后动手。

星期二是蚕养殖与缫丝技术这门课程。我们主要做缫丝剥茧和真丝鉴定这两个实验,并介绍了桑树。老师介绍了养蚕的一些相关知识,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看着像是千丝万丝缠绕而成的蚕茧,居然从头到尾只是一根丝,未曾断过,普通蚕丝伸展开来居然可达1500米。在养蚕方面,养蚕讲究通风,对湿度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蚕种催青、小蚕饲养、大蚕饲养、眠期处理、上蔟采茧,这一系列过程都有相关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在做缫丝剥茧时,我们用原始的缫丝方法,就是讲蚕茧浸在热盘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框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原理就利用水、蒸汽、热能及某些化学助剂等作用,促使茧丝外围的丝胶适当膨胀和溶解,以减少茧丝之间的胶着力,从而使缫丝时茧丝能连续不断地顺序理解。燃烧法真丝鉴定的原理是:蚕丝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味,难以续燃,会自熄。灰烬易碎、脆、蓬松、黑色。人造丝燃烧时有烧纸夹化学味。续燃极快。灰烬除无光泽者均无味。棉纶燃烧时有极弱的甜味,不直接燃烧或续燃慢,灰烬硬园。在星期三早上,我们开始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这门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鸡蛋的专业知识,虽然老师只是抛砖引玉,从浅而入,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知识点,能让我们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小小的一颗鸡蛋,或许平时在我们眼中,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孵出雏鸡,就是被人们当作食物。殊不知,这其中也蕴藏着许多奥妙。看似光滑无痕的鸡蛋壳,其实上面布满的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气孔;一头大一头尖的外部构造也有其特殊原因;新鲜鸡蛋和变质鸡蛋有什么明显差异……这些问题,老师都一一仔细耐心地为我们解答。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肉用型鸡蛋,它的大小形状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一般都要淘汰,否则不利于孵化。同样的,蛋壳的厚度,蛋的质量也对于孵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要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照蛋实验,蛋黄阴影深的,气室较大的鸡蛋便没有那么新鲜。老师的讲解结束之后,终于到了我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小组几个人齐心协力,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称重、测量纵径横径、照蛋实验、测量蛋壳厚度、记录数据……几个人凑在一起激烈地争论该如何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进行读数。

星期四早上,我老师介绍了许多桑树的品种和文化,还带我们到桑园参观桑树,优良桑苗是桑园丰产的基础。繁育桑苗可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是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有嫁接、扦插和压条等。用种子培育成的桑苗叫实生苗,成长后的桑树称实生桑或野桑。浙江称草桑,在广东称荆桑。桑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很易自然杂交。因此,实生桑的生活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大,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木质坚韧,木材优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比无性繁殖的苗木强。但实生桑往往性状不一,绝大多数叶形小,叶肉薄,花椹多,侧枝多。实生桑的桑苗大多作为嫁接用的砧木,少量用于直接定植,培育成乔木桑。桑树通过嫁接方法,繁育出来的苗木称嫁接桑。桑树嫁接是把植株的枝或芽,移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它们愈合为一株共同生长发育的新个体。用于嫁接的枝条或芽称为接穗或接芽,被接植株的枝、干或根称为砧木。生产上以优良桑树品种的枝条或芽作接穗,一般实生桑作砧木。嫁接桑的优点是,既能保持嫁接良种桑的优良性状,又能借助实生桑发达的根系,增强植株的生命力。所以,嫁接法在繁育良种桑苗、更换品种、老树复壮更新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此外,还有用不同遗传基础的桑树品种杂交产生的杂交桑。由于遗传性状互补,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抗旱抗病,发芽早,成熟快,叶片较大,在珠江流域有利于增加养蚕批次,提高蚕茧产量。桑苗按照本性自然生长,只采叶不加人工修剪的是乔木桑,它的叶形小,产量低,叶质差,不能适应蚕桑生产的需要。但因乔木桑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所以分布面广。又因其木质具有轻便、坚韧、耐用的优点,北方地区的农村常用来制作农具和生活用具。

星期五早上,我们最后的一门课是牛养殖技术与技能训练。进过一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华农的奶牛场。我们所去到的农业科研基地就是一个奶牛生产基地。在奶牛生产基地,我们首先参观了奶牛生产基地的整体环境、生产设备和上百头奶牛。奶牛生产基地建立在一个小山丘上,四周绿草环绕,景色怡人,具有田园气息。整个奶牛生产基地有两个奶牛圈养区域、一个牧草种植区域、一套现代化的挤奶设备,一个奶牛饲料发酵场所和若干个员工生活场所。其次,最令我们难忘的是:老师亲自示范挤奶的过程,并且告诉学生学生可以自己尝试挤奶,学生立刻激动和兴奋起来!有几个男生忍不住激动立刻进入按照老师指示排队动手!老师还奶牛所属的品种、行为习性、生命周期、产奶周期、饲养方法等相关的知识。我真实地体验到奶牛生产的环境、了解了奶牛的外貌、习性,增进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篇5: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

我校作为全国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以农为主体,与农相关联的专业自然不会少。很多专业或研究项目甚至成了我校的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为了促进非农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非农学生的视野、拉近非农学生与农业科学的距离,学校立足农业科学传统优势,借助农业科学强大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一名农业院校的学生,即使农业不是我们的必修课修课,可是了解基本的农业知识还是有必要的。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和爱校意识。

当初看到课表上为期一周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说实话,当时心里更多的是疑惑和不解,作为一个工科专业的学生,似乎和农业知识没有什么交集处。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这项课程理解成为“华农特色”了。但是,通过一个星期的农事训练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体验了农业科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农业科学的奇妙与力量。

围绕着农事训练主题,我们分别上了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动物养殖、桑技术应用与文化、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观赏鱼和牛的养殖技术、动物血型鉴定和遗传等课程。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试验操作,让我印象更为深刻,受益匪浅。不同课程给我展现了农业科学领域不同的魅力,使我在惊叹之余,又多学了一点知识,多了一点对农业科学的理解。

在桑蚕技术课上,老师介绍了许多桑树的品种以及养蚕的一些相关知识:养蚕讲究通风,对湿度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蚕种催青、小蚕饲养、大蚕饲养、眠期处理、上蔟采茧,这一系列过程都有相关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我们还参观了学校北门外的桑蚕基地,我看到了不同的桑叶,品尝了有点酸涩的桑果;在实验室里,我们还尝试了自己抽丝。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看着像是千丝万丝缠绕而成的蚕茧,居然从头到尾只是一根丝,未曾断过,普通蚕丝伸展开来居然可达1500米,这让我不由惊叹造物主的神奇之处,小小的一只蚕,却能创造如此“奇迹”。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看似简单的养蚕居然还藏着这么多讲究与学问。养蚕业为农民提供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有许多利用价值,例如桑基鱼塘,蚕沙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一举多得。

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课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节课,也是收获最多的一节课。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鸡蛋的专业知识,虽然老师只是抛砖引

玉,从浅而入,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知识点,能让我们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小小的一颗鸡蛋,或许平时在我们眼中,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孵出雏鸡,就是被人们当作食物。殊不知,这其中也蕴藏着许多奥妙。看似光滑无痕的鸡蛋壳,其实上面布满的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气孔;一头大一头尖的外部构造也有其特殊原因;新鲜鸡蛋和变质鸡蛋有什么明显差异„„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肉用型鸡蛋,它的大小形状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一般都要淘汰,否则不利于孵化。同样的,蛋壳的厚度,蛋的质量也对于孵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要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照蛋实验,用照蛋器在暗室内照视鸡蛋的大端,可看出气室的大小,蛋黄的完整情况,蛋黄的沉浮及转动速度,从中了解蛋的新鲜程度:蛋黄阴影深的,气室较大的鸡蛋便没有那么新鲜。

老师的讲解结束之后,终于到了我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小组几个人齐心协力,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称重、测量纵径横径、照蛋实验、测量蛋壳厚度、记录数据„„几个人凑在一起激烈地争论该如何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进行读数,这种感觉让我仿佛回到了高中的物理实验课,这是大学以来难得的别样体验。在交出小组的实验报告的那一刻,心底竟升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我们用两个下午的时间观看了一系列动物养殖的录像,一开始觉得索然无味,但是当认真看的时候,便有种增长见识的感觉,对于陌生的领域,我们有了大致的了解,看着看着,也觉得新鲜有趣起来。猪是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性情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猪的嗅觉很灵敏,对气味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凭借对外激素化学信息的灵敏嗅觉嗅觉,保持群体之间,公母之间,母仔之间的密切联系,依靠嗅觉寻找食物,微量营养元素和主处等。猪的听觉灵敏,可以鉴别声音的强弱,音调,节律等。猪的视觉差,视力范围小,对光的强度,颜色和物体的形状分别能力较差,对动态的人,物分别能力较强。猪有合群性,习惯于群居生活,群体内个体间能够建立良好的群体次序,当合群并圈后,在一段时期内会发生咬斗现象,主要表现在抢吃,抢喝,抢占卧位等方面。当群体次序建立后个体间能够和睦相处。猪喜欢清洁干燥的环境,有吃食,睡觉,排泄三点定位的习惯。母猪产仔前有衔草作窝的行为,产仔后能够自动舔食仔猪身上的黏液。母猪每次哺乳前先将仔猪拱看,而后前腿跪下,再服卧,最后交替侧卧,目的是减少压死仔猪的机会,并有利于仔猪吃奶。母猪在仔猪哺乳期,护仔性强,如有敌害侵入,母猪立即进攻护卫仔猪。当看到肉狗肉猫养殖的视频时,我的心里有一丝的不舒服。狗是人类的朋友和帮手,从几万年前就开始为人类服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感,能明白人类的行为和语言。我坚决拒绝吃狗肉,虽然明知道狗肉能吃,甚至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

中都将其当成补药般大加推崇。我从心理上和良心上难以接受去吃这种有灵性、对人类百般依赖的物种的肉,就像吃熊猫肉或海豚肉一样的感觉。毕竟,我们接触狗的机会如此之多,耳闻目睹无数与人类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以及舍身救人的可歌可泣故事。猫也几乎和狗有着同样的情形和地位,这也就是很多人反对吃猫的原因。反对吃狗吃猫并不是绝对的,毕竟吃不吃,在没有法律限制前是别人的自由,所能限制的,不过是道德上层面上的。

在观赏鱼养殖技术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金鱼像茶叶、长城、陶瓷那样,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是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类。金鱼易于饲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形态优美。金鱼能美化环境,很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老师还告诉我们,养金鱼切忌密度过大,否则金鱼容易缺氧而死;投喂不能太多太频繁:不需要每天换水,不要一次性换掉所有的水,而是用细管吸走缸底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

农事训练的最后一天,我们搭乘学校的大巴车驱车一个多小时去到了学校位于增城的农业科研基地。奶牛生产基地建立在一个小山丘上,四周绿草环绕,景色怡人,具有田园气息。我们与奶牛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还看到了“新鲜出炉”的犊牛。我们所看见的牛是中国黑白花奶牛,又称中国荷斯坦牛,是由国外引进的纯种荷斯坦长期与各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选育而成,是我国的最主要奶牛品种。中国黑白花奶牛体质细致结实,结构匀称,毛色为黑白相间,花片分明,额部有白斑,腹下、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帚呈白色。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经验丰富的基地工作人员挑选了一头健壮的奶牛为我们示范挤奶,还鼓励同学体验挤奶的乐趣。在良好的气氛和活跃的互动中,我了解到了养殖奶牛的环境、奶牛的外貌和习性,增进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篇6:收看农事早知道总结

自本栏目开播以来,我镇共组织收看34次,收看人数4万余人次,收看时长78小时。月25日至12月4日,大马镇党建办组织开展了一次《农事早知道》直播栏目问卷调查,主要是由各村大学生村干部负责组织本村里的问卷调查,然后报镇党建办汇总。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

我**程办对各村下发了关于组织收看《农事早知道》视频直播节目的通知,对此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凡是有村官的村,大学生村官为主要责任人;没有大学生村官的`村,由工作区人员负责落实;对收看时间和内容进行了明确要求;要求各收看点认真做好笔记,保证收看时间,收看后,要求各站点要进行集中讨论和交流,并把讨论情况经各村汇总后上报**程办。在中午、下午两个播放时段,组织专人抽查相关村的收看情况,对不组织收看、不及时上报结果的村进行批评教育,并在全镇通报。通过认真组织,各村基本都能按要求组织收看,保证了收视率。

《农事早知道》栏目为群众捕捉市场最新信息搭建了平台。在花卉苗木种植方面,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瞿湾村的党员群众,通过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播放学习活动,了解了最新的市场信息,采用集约化种植模式,引进新品种,种植紫叶稠李,亩均效益8000元以上。

《农事早知道》栏目及时解决了群众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模式,《农事早知道》开办了系列专家讲座,对农民群众开展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技术服务,解决各个生产环节中遇到的难题。大马镇花木种植时间久,面积大,花木种植业为群众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为更好地为花农提供服务,我镇科学合理地安排,积极组织群众收看学习栏目播出的有关花木种植的节目。西葛村支部书记张新德带领5户花农,大力发展复叶槭扦插小苗,亩均收益3万多元,引导群众尽快走上了致富路。

篇7:农事训练总结

农事稍间有作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架犁架犁唤春农,布谷布谷督岁功。

黄云压檐风日美,绿针插水雾雨蒙。

年丰远近笑语乐,浦涨纵横舟楫通。

东家筑室窗户绿,西舍迎妇花扇红。

我方祭灶彻豚酒,盘箸亦复呼邻翁。

客归我起何所作,孝经论语教儿童。

篇8:秋分的农事谚语

冬暖大棚膜罩好,种植黄瓜西红柿。

青贮秸秆继续搞,牲畜配种机莫失。

养鱼饵料不能减,莲藕采收推上市。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麦出七,豆(春)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

豆三(夏)麦六菜(秋菜)一宿。

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秋分收春豆。

豆收旁秸麦收齐。

荞麦四个一十八,七十二天就归家。

青十八,红十八,白十八,黑十八,七十二天收回家。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秋分棉花白茫茫。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秋分收稻子

秋分收稻子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早谷晚麦,十年九害。

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

早黍晚麦不归家,种麦“早”字要狠抓。

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

适时早播老经验,适时晚播也增产,看种看地又看天,“适时”二字要把关。

肥少旱田,适早保险;肥足能灌,酌情播晚。

过早温高苗猛窜,病重虫咬苗难全;过晚很难保穗足,管理再好难高产。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淤种秋分,沙种寒。

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

阳坡麦子,阴坡谷子。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要吃面,泥里拌。

要吃馍,泥里拖。

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篇9:水稻生产农事记录

时间:2月

生长阶段:备种→播种

农事活动:

上、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备足稻种、肥料、地膜、农药等农用物质,选好、培肥、整平、整细育秧苗床。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米以下地区旬末开始播种。

管理目标:选用良种,做好合格苗床,适时播种。

时间:3月

生长阶段:播种→苗期

农事活动:

上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米以下地区旬末播种结束,400~600米地区开始播种。进入苗床管理。

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600米地区旬末播种结束,600米以上地区开始播种。进入苗床管理。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600米以上地区旬中播种结束。进入苗床管理。管理目标:防止烂种死苗,防鼠、除草,培育壮秧。

技术要点:

二、三月农事活动中关键技术是:

1、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杂交良种,每亩大田备足种子1.5公斤。

2、备足物质。按栽1亩大田,需壮秧剂1公斤、地膜12~15米要求备足物质(抛秧每亩还应备足561孔塑料软盘35~40个)。

3、培肥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粘砂适中、管理方便的菜园地或旱田作苗床地,按栽1亩大田需12~15平方米的苗床备足床地,整平整细培肥苗床。抛秧应在播种前30天,按每40个软盘备足80公斤过筛的中壤菜园土作营养土。

4、适时早播。抢“暖尾冷头”播干种子。旱育秧播前每12~15平方米苗床用1公斤壮秧剂均匀撒施并翻欠整平,泼足底水,均匀播种,喷湿盖种土,起拱盖双膜。旱育秧播种盖土后,亩用20%丁苄100~15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杂草。抛秧播种时,先将软盘摆入泼湿的苗床上,然后将1公斤壮秧剂均匀混入60公斤营养土并装入40个盘内,再播种;播后细土盖种,清水喷湿,起拱盖双膜。苗床四周投放毒饵防治鼠害。

5、苗床管理:1~2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25℃,1叶平展后揭走内膜,3叶期后白天揭膜炼苗,晚上盖膜护苗;床土不发白不喷水,齐苗后让床土水份逐渐散失。秧苗2叶1心时用移栽灵1支兑水15公斤喷施秧苗,防止青、黄枯死苗。寒潮期间不能施用化肥。

时间:4月

生长阶段:移栽→分蘖

农事活动:

上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米以下地区冬水田开始栽秧。

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600米地区冬水田开始栽秧。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冬水田开始栽秧。

管理目标:及时返青,促进分蘖,防治杂草、病虫。

技术要点:

四月农事活动中关键技术是:

1、施足底肥。栽秧前,抢时犁耙本田,每亩本田施用高效复合肥(氮=

15、五氧化二磷=

15、氧化钾=15)40-50公斤(或者碳铵40~50公斤、过磷酸钙35~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作底肥。

2、适栽叶龄。抛秧最适抛栽叶龄为3~4叶;旱育秧最适栽插叶龄为小苗3~4叶,中苗4~5叶,大苗5~6叶。

3、栽抛规格:旱育秧宽窄行条栽,宽行40~50厘米,窄行23厘米,退窝15~17厘米,亩栽1.2~1.4万窝。抛秧要增加10%的窝数,分次分厢定量均匀抛撒。

4、加强田管:一是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二是抛秧3天后下田匀密补稀;三是栽、抛秧后7~10天,亩用53%苯苄40~50克加15公斤湿沙撒施除草;四是小春田等肥力差的田块,返青后亩用5-7公斤尿素作追肥。发生叶稻瘟的田块,亩用20%富士一号乳剂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时间:5月

生长阶段:移栽→分蘖

农事活动:

上旬主要农事活动是:全县冬水田栽插结束。抢收抢栽油菜田。

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抢收抢栽小麦田。进入栽后田间管理。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25日前全县水稻栽插结束。海拔400米以下地区防止坐蔸。管理目标:促进分蘖,防治杂草、叶稻瘟和一代螟虫。

技术要点:

五月农事活动中关键技术是:

1、促进分蘖。加强小春田、迟栽田水肥管理,促进分蘖。

2、苗足晒田。月末对苗足的早栽田、大肥田进行排水晒(露)田控苗。

3、防治杂草。亩用53%苯苄45克加15公斤湿沙拌匀后撒施防治杂草。

4、防治病虫。亩用20%富士一号乳剂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叶稻瘟。下旬,亩用3.6%杀虫双颗粒剂1公斤撒施或18%杀虫双水剂200~300毫升或45.8%绿色稻保5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一代螟虫。

时间:6月

生长阶段:拔节→孕穗

农事活动:

上、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防止坐蔸,晒(露)田控苗壮杆。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防治病虫。旬末适当深(蓄)水防伏旱。

管理目标:控苗壮蘖,促进幼穗分化,控制病虫为害。

技术要点:

六月农事活动中关键技术是:

1、防止坐蔸。深脚冷浸坐蔸田要排水露田和增施草木灰;因缺素造成的坐蔸,每亩本田用硫酸锌1.5~2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混湿细土15公斤均匀撒施。

2、蓄水防旱。下旬加高加宽田缺,抢蓄伏前雨,适当深蓄防伏旱。

3、防治病虫。亩用10%吡虫啉(必啉)10~2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赤斑黑沫

蝉和稻飞虱。亩用20%富士一号乳剂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叶稻瘟。亩用20%井冈霉素25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

时间:7月

生长阶段:抽穗→灌浆

农事活动:

上、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防治病虫,巧施穗粒肥。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再生稻地区施用促芽肥。

管理目标:防治稻飞虱、二代螟虫、纵卷叶螟,预防穗颈瘟,防止早衰。技术要点:

七月农事活动中关键技术是:

1、防治病虫。破口期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喷雾预防穗颈瘟。亩用10%吡虫啉(必啉)10~20克喷雾防治稻飞虱。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300毫升喷雾防治纵卷叶螟、二代螟虫。

2、巧施粒肥。齐穗前15~17天对肥力低或苗架差的稻田,亩施3~5公斤尿素加3-5公氯化钾作穗粒肥。

3、施促芽肥。再生稻地区头季稻齐穗后15天左右及时追施促芽肥,一般亩施15~20公斤尿素加1~2公斤磷酸二氢钾作促芽肥。

时间:8月

生长阶段:灌浆→成熟

农事活动:防治病虫,适时收获。再生稻地区追施发苗肥。

管理目标:头季稻活熟到老,再生稻早发苗多发苗发壮苗。

技术要点:

八月农事活动中关键技术是:

1、防治病虫。再生稻地区下旬防治三代螟虫,有水田亩用3.6%杀虫双颗粒剂1公斤撒施,无水田用18%杀虫双水剂200~300毫升喷雾。

篇10:经典农事谚语精选

2、麦前蹲苗,麦口浇花。

3、秧好一半谷,种好一半收。

4、栽桑栽桐,子孙不穷。

5、稻不收,怨埂低;麦不收,怨种稀。

6、推车不用教,全靠摇。

7、羊圈摇钱树,猪圈聚宝盆。

8、麦子播成行,远望一堵墙。

9、豆子播上大雨下,不管黑白快套耙。

10、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11、做田不做角,边做会边缩。

12、夏作秋,没得收。

13、一代栽树,辈辈幸福。

14、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15、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6、身好谷穗大,母胖儿子肥。

17、风雨一阵,棉长一寸。

18、吃辣葱,炕洞壅。

19、荒山变绿山,不愁吃和穿。

20、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

21、豆勒脖,一个豆粒打不着。

22、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23、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24、晚秋作物继续管,随熟随收不能迟。

25、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26、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27、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28、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29、浅播豆,半边露。

篇11:经典农事谚语精选

2、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3、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4、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5、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6、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7、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8、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9、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10、雨夹雪,下不歇。

11、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12、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13、北风上了东,越刮越稀松。

14、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15、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16、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17、麦浇苗,谷浇穗。

18、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19、锄板响,庄稼长。

20、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2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2、雷打秋,冬半收。

23、水荒头,旱荒尾。

24、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25、过了中秋节,一夜冷一夜。

26、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27、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28、谷雨天,忙种烟。

29、清明热得早,早稻必须好。

30、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31、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

32、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

33、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34、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篇12:小满农事农谚

干热风,风热干,要有条件三个三(湿度低于30%,气温高于30℃,风速大于3米/秒)。

热干风,风干热,三管齐下就是祸。

树木成了林,沙窝不起尘,能防干热风,小麦高产稳。

提纯复壮,单打单放。

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串种技术严,苗子难保全,株距难掌握,割麦不方便。

串种时间要把关,低产麦田早,丰产麦田晚,一般麦收前十天。

割前一日串,玉米也增产。

麦前就把玉米套,麦后遇雨抗芽涝。

麦后才把玉米耩,大雨来临就够呛。

麦后才把玉米播,遇上暴雨就啰嗦。

串得早,收得早,下茬小麦种得早。

种得晚,收得晚,玉米小麦都减产。

小满花,不归家。

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

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

小满不见苗,庚桃无,伏桃少。

麦前不锄不长苗,麦后不锄不长桃。

麦前不锄地,麦后草来欺。

麦前锄上三遍地,麦后雨多沉住气。

麦前治住蜜,过麦沉着气。

堵门蜜,治仔细,日后再治沉住气。

治蚜晚,棉叶卷,即使治下也减产。

麦前不治蚜,麦后棉“烫发”。

防治地老虎,喷药撒毒土。

现蕾一开始,陆续把杈擗。

早发棉田要擗杈,过麦再擗杈一拃。

杈子擗得早,养分跑不了。

根据苗子强和弱,是否追肥要斟酌。

有粪串粪苗儿壮,无粪空串好保墒。

弱苗要追肥,重施有机肥。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苗期不壮,越长越黄。

苗子长得壮,桃多有希望。

早追长根,晚追长身。

施肥早,就主动;苗期追,蕾期用;蕾期追,供花铃。

地蛋勤摘花,挖时拿车拉。

麦前把炕换,砸碎堆田边。

苹果梨子早疏果,免得日后舍不得。

果树怕大风。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好蚕不吃小满叶。

小满见新茧。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

蚕老不宜留,留下断丝头。

牲口管理要认真,怀孕母畜最要紧。

若要母畜把胎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蜜蜂采粉把粉传,粮棉瓜果菜都增产。

蜜蜂分有三类型,蜂王、雄蜂和工蜂。

蜂王、雄蜂司生殖,工蜂昼夜忙做工。

工蜂累,工蜂忙,采粉蜜,轮站岗,喂小蜂,造王浆。

晴暖无风天,寻找粉蜜源。

发现粉蜜源,回巢舞翩翩,群蜂得信息,蜂拥齐参战。

蜂找蜜源,平地五千(米),升高一千,在此范围,奔波往返。

四月、五月花源广,放蜂酿蜜好时光。

放蜂地点,认真挑选,蜜源中心,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切忌火烟,不能积水,离人畜远,臭气农药,不能沾边。

受螫痛难忍,迅速拔螫针,氨水来点涂,效果挺灵敏。

冬季管理重保温,还要严防鼬鼠损。

小满过后温度升,时时注意防鱼病。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节到小满,亲鱼催产。

昼夜守鱼塘,情况了指掌,发现新问题,处理不过晌。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小麦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麦收寒天。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麦到小满日夜黄。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水稻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麦黄栽稻(中稻),稻黄种麦。

麦到小满,稻(早稻)到立秋。

其他农作物

小满玉米芒种黍。

小满芝麻芒种黍。

小满黍子芒种麻。

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

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辣椒栽花,茄子栽芽。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西瓜怕热雨,麦子怕热风。

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事训练总结】相关文章: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04-10

农事早知道总结04-19

水稻农事记录05-24

节气农事谚语04-20

农事天气谚语04-24

春分农事谚语05-28

农事生产记录范文05-30

水稻农事记录范文05-31

农事操作生产记录07-11

农事操作生产记录04-27

上一篇:反欺凌反暴力活动总结下一篇:教师个人假期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