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2024-04-28

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精选13篇)

篇1: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鸭蛋和鸡蛋》》这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优秀教案《鸭蛋和鸡蛋》!

【活动目标】

1、了解鸡蛋和鸭蛋的主要外部特征,学习仔细观察。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鸡蛋、鸭蛋每人一个,鸡蛋、鸭蛋头饰;

经验准备:认识了基本形状并能说出。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拣蛋。

师:这是什么?(出示蛋)那边是蛋宝宝的家,我们去拣一个你喜欢的蛋,好吗?

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地在各地拣蛋,把拣来的蛋放在一个地方,幼儿回到位置上去看看、摸摸、找找你拣的是什么蛋?

二、观察自己拣的蛋。

1、看看自己的蛋是什么形状?

2、摸摸是什么感觉?

3、看看是什么颜色?

小朋友们你们的蛋长什么样子?让幼儿用现有的经验说一说,“小朋友,看看你拣的蛋是什么形状的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是圆的、椭圆的等。

教师小结:是一头尖一点一头圆点的椭圆形。又问:“在摸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啊?”孩子们回答:“是滑滑的!”这时可以引导词汇:光滑。又问:“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回答:“有点红

”“有点白”。

三、比较两种蛋的不同。

接着,我让幼儿们比比两种蛋有何不同,提问:“诶,刚刚小朋友说的颜色都不一样,为什么呀?我们来比比两个蛋的颜色一样吗?”幼儿观察,与旁人对比,举手说:“不一样,他的蛋白一点,我的蛋有点红!”再比比大小一样吗?

引出重要的提问:“孩子们,猜猜他们是同一个妈妈生的吗?”幼儿随意猜测。有的说:不是。有的说:我知道一个是鸡蛋,接着出示鸡和鸭的图片,出示蛋宝宝哭的声音,“是谁在哭呀?听。”让幼儿说说并猜一猜蛋宝宝们为什么会哭?猜猜,然后揭示出“原来蛋宝宝要找妈妈”。

四、游戏:找妈妈

老师模仿鸡妈妈叫:“呀!我的宝宝不见了!”模仿鸭妈妈叫:“呀!我的宝宝也不见了!”让幼儿猜,并请幼儿分类:“请小朋友们帮鸡妈妈和鸭妈妈找宝宝,好吗?”发挥小班幼儿的爱心,来帮助鸡妈妈鸭妈妈来找他们的宝宝。

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鸡蛋和鸭蛋拿上分类。过程中老师给与提示:模仿鸡妈妈说:“我的蛋宝宝是小点的,有点红的!大家帮我看看对吗?”请幼儿帮忙检查。

老师模仿鸭妈妈说:“我的宝宝大点的,有点白!小朋友帮我看看对吗?”请幼儿检查。幼儿区分了鸡蛋和鸭蛋后,请他们继续找。鸡妈妈和鸭妈妈一起说:“我还有的宝宝在哪里呀?”引导幼儿们把鸡蛋和鸭蛋都分别分类分好。

最后教师总结:鸡蛋和鸭蛋不一样,他们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鸡蛋是小一点的,蛋壳有点红红的,鸭蛋是大一些的,蛋壳是白白的。

五、吃蛋(学会剥,观察蛋里有什么?)

小朋友可真聪明,鸡妈妈和鸭妈妈都很开心,你们帮他们找到了它们的宝宝,他们请你们吃鸡蛋和鸭蛋。

老师顺便教会有正确地剥蛋的方法:敲一敲,滚一滚,拨一拨。你们把蛋宝宝的“衣服”剥开,像老师一样。教给幼儿剥鸡蛋的方法,剥完后,看看发现是什么颜色?再咬开,又发现什么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告诉我:“里面是白色的,咬开后是黄色的。”“哦,哪位小朋友知道白色的是什么?里面黄色的又是什么呢?”引导幼儿接触“蛋黄和蛋白”两个名词。吃完让幼儿交流分享品尝鸡蛋和鸭蛋的感受。

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都学会了如何分辨鸡蛋宝宝和鸭蛋宝宝,那回家后就请小朋友跟爸爸妈妈说一说鸡蛋和鸭蛋有什么不同吧。

【评价与反思】

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有意让幼儿充分经历探究,发现过程,学会分析思考,自主积累经验。活动由浅入深,幼儿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对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幼儿,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再探索的欲望。对于一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幼儿,也鼓励点燃他们的自信心。这跟幼儿平常的生活中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课中知识的培养,在平时也要多讲,多让他们观察、分析,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掌握任何本领。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鸭蛋和鸡蛋》这篇文章共5233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水果品尝会》含反思》:小班教案《水果品尝会》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与同伴一起品尝水果的乐趣,在分享中认识新的水果种类,感知水果不同的颜色、外形、果肉喝味道,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水果品尝会》含反思教案吧。

《小班教案《橙子和橘子》》:小班教案《橙子和橘子》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探索的欲望,能主动观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较出它们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橙子和橘子》教案吧。

篇2: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鸡蛋和鸭蛋的主要外部特征,学习仔细观察。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鸡蛋、鸭蛋每人一个,鸡蛋、鸭蛋头饰

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了基本形状并能说出。

活动过程

1、游戏:拣蛋

老师:这是什么?(出示蛋)那边是蛋宝宝的家,我们去拣一个你喜欢的蛋,好吗?

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地在各地拣蛋,把拣来的蛋放在一个地方,幼儿回到位置上去看看、摸摸、找找你拣的是什么蛋?

2、观察自己拣的蛋

(1)看看自己的蛋是什么形状?

(2)摸摸是什么感觉?

(3)看看是什么颜色?

小朋友们你们的蛋长什么样子?让幼儿用现有的经验说一说,“小朋友,看看你拣的蛋是什么形状的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是圆的、椭圆的等。老师小结:是一头尖一点一头圆点的椭圆行。又问:“在摸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啊?”孩子们回答:“是滑滑的!”这时可以引导词汇:光滑。又问:“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回答:“有点红”“有点白”

3、比较两种蛋的不同

接着,我让幼儿们比比两种蛋有何不同,提问:“诶~刚刚小朋友说的颜色都不一样,为什么呀?我们来比比两个蛋的颜色一样吗?”幼儿观察,与旁人对比,举手说:“不一样,他的蛋白一点,我的蛋有点红!”再比比大小一样吗?

引出重要的提问:“孩子们,猜猜他们是同一个妈妈生的吗?”幼儿随意猜测。有的说:不是。有的说:我知道一个是鸡蛋。接着出示鸡和鸭的图片,出示蛋宝宝哭的声音,“是谁在哭呀?听。”让幼儿说说并猜一猜蛋宝宝们为什么会哭?猜猜,然后揭示出“原来蛋宝宝要找妈妈”。

4、游戏:找妈妈

老师模仿鸡妈妈叫:“呀!我的宝宝不见了!”模仿鸭妈妈叫:“呀!我的宝宝也不见了!”让幼儿猜,并请幼儿分类:“请小朋友们帮鸡妈妈和鸭妈妈找宝宝,好吗?”发挥小班幼儿的爱心,来帮助鸡妈妈鸭妈妈来找他们的宝宝。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鸡蛋和鸭蛋拿上分类。过程中老师给与提示:模仿鸡妈妈说:“我的蛋宝宝是小点的,有点红的!大家帮我看看对吗?”请幼儿帮忙检查。老师模仿鸭妈妈说:“我的宝宝大点的,有点白!小朋友帮我看看对吗?”请幼儿检查。幼儿区分了鸡蛋和鸭蛋后,请他们继续找。鸡妈妈和鸭妈妈一起说:“我还有的宝宝在哪里呀?”引导幼儿们把鸡蛋和鸭蛋都分别分类分好。

最后教师总结:鸡蛋和鸭蛋不一样,他们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鸡蛋是小一点的,蛋壳有点红红的,鸭蛋是大一些的,蛋壳是白白的。

5、吃蛋(学会剥,观察蛋里有什么?)

小朋友可真聪明,鸡妈妈和鸭妈妈都很开心,你们帮他们找到了它们的宝宝,他们请你们吃鸡蛋和鸭蛋。老师顺便教会有正确地剥蛋的方法:敲一敲,滚一滚,拨一拨。你们把蛋宝宝的“衣服”剥开,像老师一样。教给幼儿剥鸡蛋的方法,剥完后,看看发现是什么颜色?再咬开,又发现什么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告诉我:“里面是白色的,咬开后是黄色的。”“哦,哪位小朋友知道白色的是什么?里面黄色的又是什么呢?”引导幼儿接触蛋黄和蛋白两个名词。吃完让幼儿交流分享品尝鸡蛋和鸭蛋的感受。

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都学会了给鸡蛋宝宝和鸭蛋宝宝找妈妈,那回家后就请小朋友跟爸爸妈妈说一说鸡蛋和鸭蛋有什么不同吧。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有意让幼儿充分经历探究,发现过程,学会分析思考,自主积累经验。活动由浅入深,幼儿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对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幼儿,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再探索的欲望。对于一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幼儿,也鼓励点燃他们的自信心。这跟幼儿平常的生活中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课中知识的培养,在平时也要多讲,多让他们观察、分析,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掌握任何本领。

篇3: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鸡蛋 (产蛋6~8天) 、鸭蛋 (产蛋10~15天) 、鹌鹑蛋 (产蛋8~12天) 各10只 (购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农贸市场) ;96孔板 (Costar公司) ;HDL-C试剂盒、LDL-C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Synergy2多功能酶标仪 (Bio Tek公司) 。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

设鸡蛋组、鸭蛋组和鹌鹑蛋组三个实验组, 每组设10个样品, 分离蛋清和蛋黄, 称取三种禽蛋中蛋清、蛋黄、去壳总蛋的重量并记录。

1.2.2 实验测定。

按照HDL-C和LDL-C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用酶标仪进行比色 (λ=500nm) 。

1.2.3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 并用SPSS 17.0处理,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鸡蛋、鸭蛋和鹌鹑蛋HDL-C含量

鸡蛋、鸭蛋和鹌鹑蛋三组的蛋清、蛋黄和全蛋的HDL-C含量, 见表1。三组中的蛋黄HDL-C均显著高于蛋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蛋清HDL-C含量:鹌鹑蛋>鸭蛋>鸡蛋, 鸡蛋组与鸭蛋组、鸭蛋组与鹌鹑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鸡蛋组与鹌鹑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蛋黄HDL-C含量:鸡蛋>鹌鹑蛋>鸭蛋, 鸡蛋组与鹌鹑蛋组、鸭蛋组与鹌鹑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鸡蛋组与鸭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全蛋HDL-C含量:鸡蛋>鹌鹑蛋>鸭蛋, 鸡蛋组与鹌鹑蛋组、鸭蛋组与鹌鹑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鸡蛋组与鸭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鸡蛋、鸭蛋和鹌鹑蛋LDL-C含量

鸡蛋、鸭蛋和鹌鹑蛋的蛋清、蛋黄和全蛋的LDL-C含量, 见表2。三组中的蛋黄LDL-C均显著高于蛋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蛋清、蛋黄和总蛋中LDL-C含量均为:鸡蛋>鹌鹑蛋>鸭蛋, 且鸭蛋组与鹌鹑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鸡蛋组与鸭蛋组、鸡蛋组与鹌鹑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禽蛋的蛋清所含HDL-C较低, 而蛋黄的HDL-C含量较高, 两者相差100倍以上, 鸡蛋蛋清与蛋黄的HDL-C含量相差甚至高达五百多倍;三种禽蛋的蛋清所含LDL-C较低, 而蛋黄的LDL-C含量较高, 两者相差约10倍。三种禽蛋间比较, 鸡蛋蛋黄和总蛋中的HDL-C和LDL-C均显著高于鸭蛋或鹌鹑蛋。禽蛋作为营养最完善的天然营养品之一, 其营养丰富、价格低廉, 适用于各个消费阶层的人们。本研究表明禽蛋内含一定量的HDL-C和LDL-C, 虽说HDL-C是脂质的清道夫, 具有抗氧化等作用, 但禽蛋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因为在进食禽蛋类摄取HDL-C的同时, 也会摄取有害胆固醇LDL-C, 过多的LDL-C会造成肝、肾的负担, 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本文报道了鸡蛋、鸭蛋和鹌鹑蛋中蛋清、蛋黄和总蛋中的HDL-C和LDL-C含量, 有利于禽蛋类营养膳食谱的完善, 以及禽蛋有关产品的加工和开发。

参考文献

[1]程瑛琨, 鄂晨光, 刘明石, 等.鸡蛋、乌鸡蛋、鹌鹑蛋营养成分的测定比较[J].饲料工业, 2005, 26 (7) :10-11.

[2]王桂明.解读鸡蛋胆固醇的认识误区[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 (3) :55-57.

[3]Wolff E, Vergnes MF, Portugal H, et al.Cholesterol-absorber sta-tus modifies the LDL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 of a Mediter-ranean-type diet in adults with moderat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J Nutr, 2011, 141 (10) :1791-1798.

篇4: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游戏目的:

训练幼儿平衡能力及单脚跳的能力,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力量。

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游戏玩法:

幼儿集合到一起,各伸出一只脚,脚后跟着地,一边念儿歌。儿歌一念完,大家一起单脚跳,脚先落地者,停止游戏,其他幼儿继续。当停止游戏的幼儿超过一半或者超过规定的时间,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跳时必须是单脚跳,中途落地或者换脚就算输。

建议:

在宽敞的地方可多人同时游戏。

儿歌《鸡蛋壳鸭蛋壳》

大白鸡下白蛋,没有鸡窝怎么办?

跟狗走狗咬他,跟驴走驴踢他,鸡蛋壳鸭蛋壳,谁先落地谁下课,哎呦呦!哎呦呦!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5: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真好吃”时,我们组织幼儿开展“食物分享日”活动,当幼儿正津津有味地互相品尝着食物时,有个孩子拿着一个鸡蛋在桌子上不停地转,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好奇,我想,可以由此生成此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以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索精神,因为考虑到此活动有一定难度,因此活动的开展我请进了部分家长。

活动目标:

1.通过旋转、晃动、放到水中等途径,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探索的结果。

3.感受与爸爸、妈妈一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邀请几位家长。

2.每张桌上放有玻璃缸一个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盆,盆里放着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一支笔,一张纸。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鸡蛋,有生的,有熟的,可我分不出来,你们能想想办法帮我分出来吗?

孩子们想到了好多办法,有的说,打开看看就行了。有的说可以转转,有的说可以用手晃一晃。我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办法的,幼儿纷纷说,是爸爸、妈妈告诉的,有的说,是从电视上看到的,也有的说,我自己发现的。

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当孩子回答问题时,我便做了如下记录:我询问家长,有什么其它好办法。有一位家长说:可以放到水里,生鸡蛋会浮起来,熟鸡蛋会沉下去。是不是这样呢?我没有做任何结论,而是鼓励大家通过试验寻找答案。

师: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想了这么多办法,那你们就都去试试,看看,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你用了什么办法,你就跟爸爸、妈妈商量着一起画下来。

(小班幼儿做记录的能力较差,因此将教师的示范放在前,第三栏,让家长与幼儿实验完以后自己画上,还可以画上其它方法。)

二、试一试,画一画。

孩子们与家长开始操作,有的在转,有的在晃,有的也在放在水里看,家长和孩子边尝试边商量着做记录。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引导幼儿将实验结果和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

(许多幼儿不停地运用各种方法尝试,有的还闻一闻,打开看一看,真实的触摸、验证与记录,让幼儿初步明白了任何结论的得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三、讲一讲,尝一尝。

师: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两个鸡蛋放在水里都会沉下去。

师:它们俩个在水里一样吗?

幼:不一样,一个全躺下了,另一个歪着。

(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家长也为此感慨万千,没想到成人想当然的问题,竟与事实如此不符,这对幼儿而言,是培养探究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开端,不仅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也明白,凡事要用事实来说话的道理;对家长而言,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感受到了幼儿教育的严谨性与重要性。)

师:小朋友今天很棒!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有关“蛋”的秘密还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再一起找一找,看一看。“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小朋友,今天我们打开了这么多鸡蛋,放在幼儿园会坏掉的,怎么办呀?

幼儿七嘴八舌地想办法,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在幼儿园炒,大家一起吃。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工具,一会儿,一大盘香气四溢的“葱炒鸡蛋”便把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涨,孩子们吃着有包含有自己劳动成果的饭菜开心极了。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感到,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动手动脑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多创设此种机会与条件,努力去挖掘。

教学反思:

活动中的问题简练到位,易于幼儿理解,每环节的小结严谨科学。教师的介入适时适度,体现了幼儿学科学的后续探究性和发展性。

篇6: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抛鸡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鸡蛋碰撞在软硬不同物体上的不同结果。

3、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活动。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盆、毛巾、海绵垫、沙堆、棉花、小石块、积木、鸡蛋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两个盆,一个盆底垫上了软软的毛巾。桌上有什么?两个盆一样吗?

2、出示两个鸡蛋:如果把鸡蛋丢在盆里会怎么样?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鸡蛋壳怎么会一个破了,一个没有破?”幼儿感知两个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结果。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个鸡蛋,在周围环境中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活动。

(三)讨论、扩展经验

1、鸡蛋丢在石头上怎么就会破了?

2、我们小朋友吃鸡蛋时怎么吃呀?

3、还有什么东西碰在硬的上面会碎呢?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篇7:鸡蛋和鸭蛋哪个更有营养!

首先,鸭蛋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鸡蛋是一样的,每500克鸡蛋或鸭蛋中蛋白质差不多都是45~70克,有时鸭蛋反而比鸡蛋多些。

其次脂肪的含量鸭蛋中不但不比鸡蛋少,反而超过了鸡蛋,每500克鸡蛋中大概有脂肪65克,而500克鸭蛋中的脂肪可以超过70克。至于鸭蛋中各种矿物质的总量更超过鸡蛋很多,特别是身体中迫切需要的铁和钙在鸭蛋中更是丰富。

鸭蛋中几种重要的维生素,一般来说都和鸡蛋差不多,而且维生素b2,在鸭蛋中要比鸡蛋中多1/5以上。维生素b2是一种很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如果多吃鸭蛋就比吃鸡蛋得到的更多。

中医认为,鸭蛋味甘,性凉,有大补虚劳、滋阴养血的功效。对水肿胀满,阴虚失眠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外用可以治疗疮毒。只是鸭蛋吃起来有些腥气,所以,很多人不太爱吃。极其有道理。

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也相当丰富,含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维生素D等,每100克全蛋含有12.7克蛋白质,1克鸡蛋蛋白质比1克肉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得多,而蛋白质(特别是像鸡蛋蛋白质这样的优质蛋白质)在维护皮肤光泽、弹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鸭蛋也含有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D、钙、钾、铁、磷等营养物质,有滋阴、清肺、丰肌、泽肤等作用。

篇8:小班科学《小鸡和小鸭》教案

碧波实验小学幼儿园 顾仁洁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观察,感知小鸡和小鸭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习性。

2、会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小鸡和小鸭的不同。认识新词:脚蹼。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鸡和小鸭》课件一个

2、经验准备:见过小鸡和小鸭

活动过程:

一、有鸡蛋的孵化,引出主题,激发幼儿观察兴趣 T: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 S1:鸡蛋。S2:蛋。

T:这是两只蛋,你们知道这两只蛋是一种动物的蛋吗? S:不是。

T:那它们分别是谁的蛋呢?

(引导幼儿观察蛋的颜色来分辨出黄色的蛋是鸡蛋,白色的蛋是鸭蛋。)

T:是不是小朋友们说的那样呢?咦!好像我听到破壳的声音了,看看是谁先出来了? S:小鸡。

T:哦,原来黄色的蛋里藏的真的是小鸡,那白色的蛋里呢,我们把它请出来好吗?1、2、3…..S:是小鸭。

(通过验证,认识鸡蛋和鸭蛋)

二、积极探索,感知小鸡和小鸭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习性。

1、感知小鸡和小鸭的主要外形特征(1)初步感知,自由观察

T:小鸡和小鸭它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鸡是怎么样的?小鸭又是怎么样的? S1:嘴巴不一样,小鸡嘴巴尖尖的,小鸭嘴巴扁扁的。S2:脚不一样,小鸡的脚是分开的,小鸭的脚是连着的。S3:走路不一样,小鸡走路快快的,小鸭走路一摇一摆的。S4:叫声不一样,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嘎。…………..(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发言,表扬语言完整,找到不同不一样的幼儿。)

(2)深入探索,按序观察

T:还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那我们一起从头开始找一找,看有什么漏掉的地方。(言语及动作引导,帮助幼儿学习从头到尾的顺序观察探索小鸡和小鸭的主要外形特征,完成第一张表格。)

2、感知小鸡和小鸭的习性

T:小鸡和小鸭肚子饿了,想到外面去找食吃,他们回去哪里找呢? S:小鸡去草地,小鸭去池塘。T:它们吃的一样吗? S:不一样。

T:它们都吃什么? S1:小鸡吃毛毛虫。S2:小鸭吃小鱼。……….T:先来帮小鸡找一找草地上的食物吧,都有些什么呢? S:大米、青菜、毛毛虫。

T:哦!原来小鸡吃的食物有大米、青菜、毛毛虫。那小鸭呢,我们也来找一找。S:小鱼和小虾。

T:我们一起说一说小鸭吃的食物是什么。S:小鸭吃的食物有小鱼和小虾。

T:好,我来考考你们,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吃的是什么了。(根据幼儿的回答操作课件)

T:你们真厉害,都知道了,表扬表扬自己吧!

三、结束活动

T:小鸡和小鸭吃的好饱呀,该是时候回家了,我们学着小鸡和小鸭走路的样子一起回教室吧!

篇9:小班科学教案《瓶子和盖子》

活动目标:知道瓶子是由瓶身和瓶盖两部分组成 了解瓶盖的种类(有螺纹、无螺纹),能根据瓶口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

知道瓶盖的作用,养成用完东西及时盖上瓶盖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并且动手尝试选择合适的瓶盖 活动难点:如何为瓶子选择瓶盖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各种瓶子 环境准备:4个幼儿一组共4组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的兴趣

1、指导语:兔子妈妈要带着小兔子们去旅游,他们准备了好多有用的东西,有矿泉水、酸奶、八宝粥、护肤品、洗衣液、感冒药等等。可是一不小心,兔子妈妈把这些东西的瓶子和瓶盖全都弄乱了,这可怎么办?如果瓶子没了瓶盖会怎么样?

2、幼儿讨论瓶盖的作用(瓶子里的东西会洒出来、会腐烂,不卫生)

3、师:“我们一起帮兔子妈妈为每个瓶子找到合适的瓶盖好吗?” 教师出示各种瓶子和瓶盖:“这就是兔子妈妈的瓶子和瓶盖,我们一起帮帮她吧

(二)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根据某种特性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盖子

让幼儿动手操作,每个幼儿选择一个瓶子通过观察、尝试为瓶子盖上合适的瓶盖

(三)启发幼儿如何为瓶子找到合适的瓶盖

教师每桌发四个瓶子(两个有螺纹,两个无螺纹)请幼儿观察这些瓶口和瓶盖一样吗?(让幼儿用手摸一摸瓶盖口和瓶口)每个幼儿拿一个瓶子观察瓶口和瓶盖有什么特点?启发幼儿回答是用什么方法把盖子盖上的?(看大小、形状;有螺纹的转一圈,拧一拧;无螺纹的用点力,按一按)

(四)鼓励幼儿把瓶盖盖紧,用完瓶子要及时盖上瓶盖

(五)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把瓶子放在活动区让幼儿动手操作

活动反思:

首先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科学活动《瓶子和盖子》,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启发幼儿仔细观察选择物体,从而锻炼幼儿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我所带的年龄班是小班,我觉得这些“瓶瓶罐罐”比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一定的趣味性。这个活动既满足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又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的活动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知道瓶子是由瓶身和瓶盖两部分组成。

2、技能目标:了解瓶盖的种类(有螺纹、无螺纹),能根据瓶口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

3、情感目标:知道瓶盖的作用,养成用完东西及时盖上瓶盖的好习惯。这三个目标相辅相成,既包括感知方面的,又包括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最终目标基本实现,但是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盖子还是过于难了。原因就是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

活动过程中有些幼儿不能为瓶子找到合适的盖子,我就启发他们仔细观察,动手试一试,最终引导他们成功的盖上了盖子。我还对幼儿进行了分组,4个幼儿一组,共分为四组。每组分别发两个有螺纹盖子的瓶子和两个没有螺纹盖子的瓶子,但是最后我发现这种分配方式并不突出。改进方法就是一组发螺纹的,一组发没有螺纹的,这样幼儿就很容易区分出两种盖子的不同。

篇10:小班科学区分泥土和石头教案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活动内容:

一、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区分。

二、做泥团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三、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区分(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区分(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篇11:小班科学鸡蛋和鸭蛋教案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活动内容:

一、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做泥团

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三、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篇12:小班教案《鸡蛋》

1、 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2、 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的思想品质。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小兔、小狗、小鸭、小鸡图片各一个,海洋球若干,大篮子一个,“地球欢迎你”音乐,“我爱圈圈圈”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准备部分

师:今天天气真好!农场的阿姨说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农场里面做客,你们想去吗?

师:现在就让我们坐上小汽车出发吧!(听音乐,带领幼儿依次参观小兔、小狗、小鸭、小鸡的家)

二、 基本部分

1、 幼儿练习听指令朝指定方向跑

(1)师:农场里面的小动物可真多呀!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带幼儿一起回顾一下它们各自的家,如,“这是小兔的家”…)现在你都能记住它们的家在哪里了吗?

(2)出示铃鼓,幼儿练习听指令朝指定方向跑。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铃鼓)我的铃鼓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啦!铃鼓敲敲敲,小朋友就快快跑出去,铃鼓摇摇摇,小朋友就快快跑回我的身边来。

师:你们能先在原地跑给我看看,自己都是怎么跑的?

师:小朋友们,看我是怎么跑的,双手握拳抬高,双臂前后摆动,小脚抬高蹬地,跑。

师:现在一起听铃鼓说,铃鼓问“小兔小兔在哪里?”小朋友们答“小兔小兔在那里!”我敲铃鼓,小朋友跑到小兔那里去,跟小兔打声招呼,听到我摇铃鼓再跑回我的身边。(重复游戏,再分别去小狗,小鸭和小鸡的家里)

2、 游戏“拾鸡蛋”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来给自己鼓鼓掌!

师:鸡妈妈有好多好多的蛋宝宝,农场的阿姨都快忙不过来了。你们愿意帮助阿姨拾鸡蛋吗?

(1)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师:这回,铃鼓还带了它的好伙伴“儿歌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学本领。你们听,“农场阿姨顶呱呱,养的母鸡肥又大,下的鸡蛋多又多,我帮阿姨拾鸡蛋”(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

师:现在你们都认识了这位儿歌宝宝,让我们和它们一起学本领吧!我们一起念儿歌(…)听我的铃鼓,铃鼓敲敲,小朋友们就朝鸡妈妈的家里跑去,捡起一个蛋宝宝,铃鼓摇摇,小朋友们就快快把蛋宝宝送回我的篮子里。(师示范)

(2)幼儿个别游戏

师:我想先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试,谁想来?(请4、5名幼儿)

(3) 幼儿集体游戏

师: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4) 重复游戏

师:鸡妈妈的蛋宝宝可真多呀,你们瞧还有好多对不对!你愿意再去帮阿姨拾一次鸡蛋吗?

(5) 游戏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好多蛋宝宝都安全的送到了我这里,你们都是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我真棒!

三、 放松部分

师:现在再跟我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把蛋宝宝们送给农场的阿姨吧!(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篇13:小班教案《鸡蛋》

1、探索发现鸡蛋的特征及构成。

2、观察比较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同。

3、了解鸡蛋的多种做法,知道鸡蛋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玻璃杯、生熟鸡蛋若干、大小盘子若干、煎蛋锅、电磁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鸡蛋,感知鸡蛋的外部特征

1、师幼谈话

(1)孩子们,看,这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鸡蛋宝宝做游戏。

(2)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感知

师:现在我请大家来摸一摸生鸡蛋,是什么感觉的!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你摸的生鸡蛋是什么感觉?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这是一枚鸡蛋,像鸡蛋这样的形状我们称为卵形,生鸡蛋摸起来硬硬的,滑滑的。

二、引导操作,探索鸡蛋的内部组成

1、师幼互动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看见了什么?

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枚打开的生鸡蛋,请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

师: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2、教师小结

师:生鸡蛋的最外面是蛋壳,里面是蛋清和蛋黄,它的蛋清和蛋黄是软软的、稀稀的,摸起来黏黏的有点沾手。

三、比较认知,发现鸡蛋的生熟不同

1、出示熟鸡蛋

师:快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枚熟鸡蛋,看一看它和生鸡蛋一样吗?

2、幼儿操作

师:在桌子上有一些这样的鸡蛋,请你们一人拿一个,摸一摸它和生鸡蛋一样吗?请你试着把鸡蛋剥开,大圆朝下使劲的磕一下,捏一捏,注意将剥下的鸡蛋皮放到桌面的大盘子里,然后将剥好的鸡蛋放到小盘子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3、引导观察

师:现在请将剥好的鸡蛋拿在手里,看一看蛋清变成了什么样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我们轻轻地把蛋清剥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小结

师: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外形是一样的,都是卵形,摸起来硬硬的,但是它们的里面不一样,生鸡蛋的蛋清是透明的,蛋清和蛋黄都是稀稀的,熟鸡蛋的蛋清是白颜色的,摸起来软软的,蛋黄变成了黄色的小球。生鸡蛋是怎样变成熟鸡蛋的呢?

四、烹饪加工,观看鸡蛋生变熟过程

1、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厨师阿姨,她要为我们现场演示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先和阿姨打声招呼吧!

2、观看交流

3、教师小结

师:刚刚厨师阿姨为我们演示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的过程,生鸡蛋放到锅里能够流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蛋清由透明的变成了白色的,蛋黄变成了浅黄色的,不再流动。

五、交流分享,议议鸡蛋的不同吃法

1、教师提问

师:你们都知道鸡蛋可以做成什么?

2、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鸡蛋可以煮着吃;炒着吃;还可以做成鸡蛋饼、鸡蛋羹、鸡蛋汤、炒鸡蛋等等。

六、梳理总结,知道鸡蛋有益于健康

师:孩子们!鸡蛋是很有营养的食物,它对我们的身体非常的有好处,我们每天要吃一个鸡蛋,让我们的身体长得壮壮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鸡蛋的味道吧!好啦!请随着音乐和我一起会活动室休息一会吧!

上一篇:作文我的生命感动600字下一篇:家庭和健康的经典成功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