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瀑布抒情散文

2024-06-26

时光的瀑布抒情散文(精选9篇)

篇1:时光的瀑布抒情散文

上班的途中,黄蝶翻飞,仔细瞧,发现道路两旁黄桷树的黄叶,正簌簌地往下掉。黄叶儿得了自由身,随风起舞,最后,为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

黄叶落尽,黄桷树抽出了鹅黄色的嫩叶,一番日晒雨淋之后,叶子你追我赶,长成了一片绿油油的大树叶。树在一年一轮回中,演驿着自己的青春,似乎永远不会老去。

孩子坐在桌前写作业。现在的她已经超过书桌好高了,想起小时候的她,额头常常给桌边磕着。时间飞快,小学都快要毕业了。

早上起床换衣裳,她找了一件去年才买的裙子穿在身上,怎么看怎么别扭。“妈妈,裙子怎么这么短呀?”去年穿着很合身,现在裙边缩到了膝盖以上,原来的长袖现在成了七分袖。女儿垂头丧气地说:“我挺喜欢这件裙子的,现在穿不了!”

“长得快,是好事!”我安慰她道。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我似乎并没有时间的流动。

前段时间去看了外公。耄耋老人,还差五年就过百年的生日了。外公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身形消瘦,老年斑布满脸庞。他慈祥的笑却从来没有变过。他还那么关心我,询问工作,询问生活,一如当年,仿佛我还是个小孩子。曾经那个年轻而健壮的男人,在每个周末里牵着我去他家,给我好吃的,好喝的。现在,外公没有了外婆,一个人在在屋里慢吞吞地走着,随时都有倒下的风险。风烛残年,忽然觉得这个词好残忍。

岁月,静悄悄地,带走了外公的年华。

没事的时候,母亲最爱到处走走逛逛。虽然她一辈子也去过多少地方。但凡我一说出去玩,她总是第一个赞成并积极响应。我爱带着母亲和孩子,在近郊四处走走。爬爬山,看看河。

一个周末,我们去了很远的地方爬山,回来之后,母亲满脸疲惫,“怎么这么累呀!并没有走多远呀!”第二日,她的同学又组织出游,她摆着手说:“不去了,不去了!昨天玩得太累了!”

我忆起以前出去游玩,从未听母亲喊过累。母亲说:“岁月不饶人啊!”是呀,母亲曾经最为骄傲的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现在纷纷倒戈了。

小时候,母牵着我过马路,还不忘叮嘱我:“过马路要左右看!”现在,过马路时,我会拉起了母亲的手,为她挡住滚滚车流,也不忘说一句:“小心一点哦!”

岁月无情,我长大了,母亲却一天天地老了。

上有老,下有小,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午夜梦回时,我睁开眼睛,看着身边熟睡的爱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原来,青春,已经离我好远了。我有了孩子,有了老公,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任性爱闹的小姑娘了。我收起了性格的棱角,挽起了自己的鬓发,将自己的梦想收藏,安心地做一个妻子和母亲。就算爱人时常不在家,我不会再在电话里嚷嚷着说,孩子又不听话了。时间教会了我,我也已经成长。

岁月是静止的吗?你今天看到的黄桷树葱葱笼笼,到明年的这个时间里,依然还那个样子。一年一轮回里,当小树长成大树之后,除了年轮的增长之外,你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变化。

而人生,却不一样。岁月匆匆走,带走了太多。而走的最快的,都是我们最珍视的东西。

篇2:时光的瀑布抒情散文

(一)

每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都会有一种情怀梦。小时候,我喜欢看西游记,于是就有了西游梦。幻想着自己就是那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火眼金睛,降妖伏魔。

这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想象,大多与现实无关。但我的小学同桌却是个例外。那时他弄来个葫芦,每天爱不释手,即便上课也拿岀来倒腾几下,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要将其没收。当时也不知他从哪儿来这么大勇气,只见他将葫芦缓缓举过头顶,打开葫芦盖,直呼老师其名,大叫一声,收。后来,可想而知,被叫了家长。

到了青春期,我就不再喜欢打打杀杀的孙悟空了,反而喜欢木讷迂腐的唐僧,准确的说,是羡慕,羡慕唐僧的女人缘。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投怀送抱。想象着如果我是唐僧,我不会如此无情。在漫漫取经路上,有点风花雪月,相信佛祖也会体谅的。毕竟我没对悟空说,为师寂寞,去给我抓七八个女妖来玩玩。

隔壁邻居小曹的西游梦,就显得比较牵强了。他每天吃着酷爱的红烧肉,啃着油腻的猪肘子,既不岀门又不锻炼,窝在家里不是上网就是睡觉。逢人就瞎嚷着自己是齐天大圣美猴王孙悟空。看着他发福的体态,我打趣地说,你过着八戒的生活,却想要猴哥的身材,做梦去吧。

后来还怀揣过很多很多梦,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直到前几年,我心中都还有一个狂野的硬汉梦。对我来说,我心中的硬汉不是施瓦辛格之类的肌肉男,而是杰森斯坦森。在电影敢死队里,他穿着黑色的夹克,骑着硬朗的摩托,载着前女友,海扁了对其暴力有加的现任男友。在撂翻了一群地痞流氓后,他穿过日光浮涌的`篮球场,坏坏地看着惊喜和后悔交织的昔日情人。如此这般,我便又在心中埋下了狂野的摩托车情怀梦,有朝一日,我一定也得穿着黑色夹克,骑着哈雷,带着妻儿,越过一望无际的草原,穿过金子般耀眼的沙漠,驶向童话里的世界……

其实,在人生中有这样那样千奇百怪的梦,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它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在成长过程中不再单调、寂寞和空虚。

(二)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很有文艺范。迷濛的眼神,略带忧伤的气质,时刻透露着浓浓的书生气。当然,这只是自我感觉。眼神迷濛,那是因为在照镜子时眼晴不愿睁得太大看得太清楚,毕竟人到中年,难免有些哀伤。每每这样,老婆都摇摇头,讥讽道,豆角大个眼睛,装什么逼。

不过,这眼晴小,能怪我吗?既然从外形上打造文艺范行不通,那么就只能从内在气质下手了。文艺范都热爱文学,那我就学着鼓捣几篇心灵鸡汤,书写几段唯美的文字,用最便捷的方式发在朋友圈里,顺便再晒一晒还较工整的字迹。原以为这样就有文艺范了,可结果依然惹来老婆的嘲笑,会写几个字,就当自己是诗人,我还会哼几首歌,那我不是成了歌星了。你呀,文艺范没有,倒是有厨师范。崩溃宛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戳我心,扎得深不可测,血流不止。我知道我胖,但真胖出了新高地?我出于好奇,对着镜子好生打量了自己一番,这画面要是再配顶厨师帽,活脱脱一重量级厨师呀。

俗话说,相由心生。难道藏于我内心深处的喜好是厨艺,不是文艺?命运弄人!我也只能认命。一个好男人,要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我挽起袖子,老婆亲自弯腰为我系上围裙,大步跨入厨房。执铲为笔,铺锅如纸,以油当墨,泼墨挥毫,大显身手。煎两个鸡蛋,铺几匹菜藤,两个黄鹂鸣翠柳。烧一盘豆腐,洒数粒葱花,一行白鹭上青天。原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简单而平凡的食材也是如此诗情画意。盛上饭桌,老婆品尝后,唇齿留香,意犹未尽。

此时,我才明白,什么文艺范,厨师范,不过虚名而已,过眼云烟。男人得有男人范,为家庭,为自己所爱的人,得有所担当。既使是一块普通的豆腐,它也可以白似玉而贵如金。

(三)

我做了这么多年音像店的生意,许多顾客都会说,别给我推荐烂片。其实,在烂片如鲜花怒放的我国,要想躲开烂片的袭击,的确不可能。

只要一看电视剧,烂片就岀现。宫廷剧烂片,每个人都讲一口标准的现代对白,穿着历史上从未岀现过的古装,要么在花园里或月亮下谈情说爱,要么为争某个男人斗得你死我活。

谍战烂片,悬念在第一集就能分晓谁是卧底,谁是大反派,让你油然而生智力优越感。更可笑的是,明明现代人,却身怀神功,飞檐走壁,手撕日本,硬把军事题材拍成了武侠神剧。

山寨偶像剧烂片,人人都说一口嗲声嗲气的港台普通话,剧情里一定有高富帅的王子,他一定有个阴险狡诈的现任女友,也一定会莫名其妙地爱上另一个土得掉渣的灰姑娘,最终在咆哮与痛苦中,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也有别岀心裁的导演,在皆大欢喜的结尾处,飞来横祸,不是男主角就是女主角,身患绝症,活生生地把喜剧拍成了悲剧。

还有家庭剧烂片,讨厌的苦瓜脸婆婆,千方百计要折磨倒霉的苦瓜脸媳妇,夹在中间的则是懦弱的苦瓜脸老公……最后苦瓜们冰释前嫌,握手言欢。

篇3: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语文教师将选文的内容处理为教学内容, 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 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常常观察到语文教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出现偏差。与此同时, 学术界对于这一难题的研究意识还很薄弱, 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文献资料更显单薄, 多为单篇课文内容的研究探讨, 没有形成系统的类的研究。综合以上三点缘由,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点探讨。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下面分别做讨论:

一.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借景抒情类散文往往借助对景物的描写, 升华出作者本我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一种体悟与感慨。这类散文一般让学生主体反复诵读, 潜心体会文本, 以文为桥梁,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

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 这篇文章中, 作者与读者亲密的交流, 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 诉说自己真切的感受。全篇都弥漫着亲切感和亲和力, 仿佛是将读者视为老朋友来同他们介绍“济南的冬天”这一新朋友。首先, 教师自己要反复的读, 部分重点片段最好反复吟诵、回味, 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心得、读出了体会, 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的心驰神往, 于无形之中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以何种路径来处理一篇教材对教师而言更是一个严格的考验与测试。

其次, 不动笔墨不读书, 精读的过程中也要用笔勾勾划划出引起自身共鸣或者是比较深得人心的句子, 为进一步的鉴赏做准备。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阅读过程中注意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一段无论从修辞上还是从语言上或者是从作者所蕴含的感情上都是会引起大多数学生重视的, 因而就可以勾勾划划并在旁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或是批注。

第三, 进入鉴赏阶段,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 这里教师一定不能急于给出示范, 应当由学生自己去阅读领会, 理清文脉。接着便是整体探究作者行文特色也就是文章的语言特点。就《济南的冬天》而言, 其一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老舍先生在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大量采用拟人手法, 亲切而自然。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 说“小山仿佛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等等, 这里把小山说的仿佛就像是一个慈祥老祖母。其二就是在描写之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富于变化, 使人产生美的联想, 第三段写山间雪景, 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 仿佛展开了一幅色泽明艳的水彩画, 接着第四段文字转而显得简约清淡, 透露出水墨画的淡雅韵致。只有精读才能发现并体会这种妙处。

第四, 精读之余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迁移演练。一方面学生要结合文中经典语句, 采用旁批的方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另一方面, 迁移到写作, 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后期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写一段文字, 可以侧重于评析, 谈一谈鉴赏心得, 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 也可以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的一些内容进行仿写或者改写, 比如, 采用拟人手法, 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河中倒影着的长长柳影等, 借鉴课文的笔法, 结合阅读的感受, 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

二.因物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往往以对某一物体的细致的刻画描写来抒发作者因为这一物件而引发或是产生的独特的本我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定是与这一物件息息相关的, 以它为点, 因它而发。这类散文并不普遍, 由于必修一中没有涉及, 这里就列举较典型的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对这类教材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钻研文本的方法, 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细致体会作者如何借助这一物来抒情的。

第一, 紧扣教材, 让学生多读。这里的读有两层含义, 一是朗读, 一是阅读。状物类文章大都以散文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些语言如诗一般, 给人以美的享受, 若能沉浸于其中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文字的美来, 相信也是一件美事。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而文章又很长, 不可能面面俱到, 注重引导学生美文美读, 就需要在教材处理时注意取舍, 在重点段落的朗读上加强指导, 以便朗读落到实处。体现在《白杨礼赞》这一篇目上就是对文中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的反复吟读,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杆, 笔直的枝……”经过阅读就能领略到作者对白杨树不平凡的感情。

第二, 挖掘教材, 让学生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处, 精心设计,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把握说话的机会。《白杨礼赞》文中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那么就要给学生机会通过阅读课文说出白杨树为什么不平凡, 它的不平凡又表现在那些方面,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第三, 利用教材, 让学生会写。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一就是习作能力的培养。而教材是极好的范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 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领悟写作方法, 以教促写再以写促教, 形成一个教学写作的良性循环。如《白杨礼赞》一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用到了象征, 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 那是象征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练习学会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作。

三.以事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常常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这一件事的独到的感受, 不同于记叙文单一的叙事性, 以事抒情类散文是借助记叙下这件事而重在抒发自己的看法。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即是一篇以事抒情的散文, 作者借助移民头一个月的无聊经历, 回忆在故乡时的种种, 重在抒发作者“很想念家里”“惦念亲人”的感情。对于这一类散文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知人论“事”的处理方法。这里以《我心归去》为例。

第一, 以记叙文的方式细致阅读课文,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文中体现就是, 结果是“我心归去”, 阅读过程中就是要找出这个起因和经过, 为什么要“归去”, 归哪里去。经过阅读我们知道, 因为作者移民法国, 在那儿的一个月让他觉得百般无聊, 思及故乡的种种好以及亲人的挂牵, 让他产生了“我心归去”这样的感叹。

第二, 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有助于理解这一事件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甚至与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导入新课之后教师要对作者有个大致的介绍:韩少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 2002年2月, 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作者在浪漫的法国是受到礼遇的, 那么为什么待了仅仅一个月就“我心归去”了。由此让学生找到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比如“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很想念家里”等等, 这样教师就自然的将学生由事件的叙述带到了重点的作者感情的抒发上。

第三, 教材本身的说明的运用, 在必修一的这一专题中主要体现在对话栏的充分利用上。文章第一小节在作者对他在法国居住地的描述结束后, 对话栏即说明“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 为下文作铺垫”, 教师通过提醒学生重视对话栏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参与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更好的理解散文教材所表现的另类的情感。

因此, 在了解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的前提下分别探索这三类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有利于更系统细致的进行教学, 有利于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针对散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探讨。

篇4:抒情散文中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使用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胡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然而,当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打开这篇悼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风度潇洒、满怀柔情的青年,正用他那神奇的彩笔勾画出一个情意缠绵、凄婉低回的境界,以柔和轻盈的旋律吟唱着对康橋对生活如痴如梦般的依恋,为了不破坏这和谐统一,他“悄悄地”“轻轻地”离开,竟连一片云彩也舍不得带走!这是徐志摩生前为我们创造的意境,一个飘逸幽邃的境界。作者还没有抒写一个字,但作者内心的那种惨痛欲绝之情已跃然诗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篇5:飞逝的时光的抒情散文

望着窗外炎炎烈日,空荡的心仿佛悬在半空,随时都可能有掉下来的危险,我找不到丝毫的安全感。我亦知晓,许多的时间早已在静默中溜走,没有机会去把握抑或是不想去把握。

有些东西应该早已懂得,但却永远无法做到;明明很在乎却装着无所谓的样子,错过了就失去了,后悔了,但又能怎样?就像命中注定的一样,硬生生的被扯走了。我们一路狂奔,翻山越岭,总以为前方有我们需要的东西,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早已在旅途中渐行渐远了。

匆匆的时光容易把一个人丢在岁月里,往往很多人站在原地以为还回得去。熟知有些东西已经被时光偷走了。时光拉扯我们一路狂奔,在时针和分针相互追逐的时候,我们亦在努力奋斗,而结果总是我们变得累累伤痕,些许失望,一瓶酒的力度足以让我们变得郁郁寡欢,放任自己,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也许这就是我们已经破碎的青春吧?

心中的她早已不知去向,一个人躲在宿舍里,从来都不想去管他谁爱上谁,谁有被谁伤了心,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有时在想,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在生命进入二十岁年龄的时候,还找不到应有的那分镇定,成熟更像是一个十分耳熟的词语,但都似乎和我挂不上钩。她曾经能给我动力,而今她却不在了,我该怎么办?一个人的生活总是那么寂寥,那么凄凉。

大学生活也不过如此,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无非是那份纯真的友谊罢了。校园里仅有的下课铃声也变得如此脆弱,下课的时候再也没有了曾经的活跃气氛,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时常怀念高中生活,那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给人补充养分,那些时光透明的犹如你清澈的瞳孔。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去翻开床头那本相册了,我怕我不争气的眼泪会一倾而下。

这个国庆来的犹如火山爆发,那么快却又那么惊人,想好的计划往往没来得及实行就已经过去了。有的人早已逃离校园,或回家或去旅行,只剩一群可怜的人仍然留在宿舍喝西北风,我就是这类人无地可去,无法可施;就这样静静的等待时光从指缝中悄然离去,任它到任何地方,快乐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

孤独是时常有的,像空中的风筝,即使在人看来他永远美的,但它始终是一个人,再美也难免有孤独的时候,那根绳子始终牵引着他,让他无法逃离,尽管再多的挣扎依旧是无法摆脱束缚的,或许只能听天由命了。逝去的青春纵使失去了,如果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无非是那些破烂不堪的记忆罢了,青春碎了依然是青春。

自习室里总是很安静,安静得就像一片墓地,虽然有人走动却也是小心翼翼的。几个人,几本书,那翻书发出来的声音总是那么的清脆,又是那么刺耳。我的心情始终很乱,面对课本,却再也找不回往日学习的热情了。时光带走了我们,我们却也忘记带走了一些东西,忘记带走一份学习的热情,终于把它们都丢在了原地了,;但时光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成果,犹如成长。

篇6:握不住的时光,如水抒情散文

那时候,你大概是是爱我的吧。那天晚上我记得,柔柔的月光洒满大地,凌晨的时候,我忽然头疼似裂。一颗颗豆大的汗水从我的额头上淌下来。你心疼的看着我,慌了手脚,一时间竟然忘记了打急救电话。过了几分钟,你突然推门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原地痛苦的呻吟。好半天的功夫,你才回来,身后,是你当医生的表哥。表哥看了看我,转身对僵在一旁的你说,赶紧拿一条湿毛巾来。

你好像得了什么救命的稻草一样,一阵风就出去了,你很快就拿来了一天湿毛巾,表哥又说,快去打急救电话。你猛然间惊醒,掏出手机,打了急救电话。你说,那一夜,你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你说,我们是并蒂的莲。没有同生,但是同死也是不错的呀。我泪眼婆娑的看着你说,不,你要好好的活着,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要照样活蹦乱跳的,因为不远处有一双眼睛始终看着你。

握不住的时光,如水,从指间滑落。

后来,你大概是不爱我了吧?我记得,那天晚上,你很晚才回家,回家的时候,你醉醺醺的。回家之后,你开始破口大骂。你说,我已经不漂亮了;你说,我已经不温柔了;你说,我做的饭也不可口了;你说,你已经很累了;你说,你心里好苦啊;你说,可不可以放你走……我看着你痛苦的表情,一瞬间无言以对。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一直在问我自己,我们之间到底是怎么了?我记得,曾经我们是那么相爱。我们相约好了要共赴永远的。是你说的,你要给我幸福。

背对你的时候,我泪如雨下。

握不住的时光,如水,从指间滑落。

那天以后,我再也没有见你。你苦苦的哀求过我,可是我已经不能再见你了。想你的时候,我告诉我自己,你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过好久好久才能回来。说这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平静,没有任何波澜。事实上,从那以后,我的心再也漾不起一丁点的涟漪。

握不住的时光,如水,而你我是那随波逐流的浮萍,荡啊荡啊的,终有一天,丢了彼此。

篇7:时光清浅的抒情散文

天气预报说杭州这两日有雪,很冷,风刺骨。这些岁月的风声曾经悠悠婉转,温顺细腻,一直吹啊吹,多少年了从没脱落,节令循环着更换颜色,然,心里的那些岁月一生不变。苍老的是容颜,固存的依然还留,且成一道恒久的风景。

每当思绪在晚风中飘扬,每当深夜人静,把这些难忘的回想写在唯美的文字里,想起即是温婉,放下就是缅怀。把一份淡淡的记挂拜托明月成全,再重温一次当初的邂逅与离别。离人不遇,祝福送上,亦是盛夏晚晴天。是要把这时光好好收藏的`,因为这时光的印痕里留下太多悲喜,是要把这时光精心珍藏的,因为能够许以一世安详,是要是把这流光细细珍藏的,因为过往的纸笺永不泛黄。

带着这流光,带着对将来的憧憬向往,虔诚于佛台前双手合十。在流年的渡口,吟唱起许久未曾聆听的老歌,是否,岁月不老,我们不散?是否,岁月依旧,我们如初?一切终抵不过时光,其实有时想想,时间不急不缓,非常适宜。任你曾经怎样,最后终究会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终究会让你遇到那个对的人。

在这世间行走一趟,没有人会纤尘不染,但可用如尘的素心,便能穿行在人海之中,便能走过喧嚣红尘。放低自己于尘埃,并非是为了某日的华丽转身,更多是为了时时能够触摸岁月的安暖。就在无意识间,那些清浅的流光,也会摇曳着旧日的念想,那些过往的事情,温婉着彼此的记忆。时光清浅,避开尘世纷争,在素简的流年里让心安宁。一支香烟,一杯浓茶,一本泛黄的旧书,或者聆听一首老歌,都是日子构筑的惬意。就这样凭仍世间如何纷扰,就这样淡然年华老去,轻抚这些细软的时光,轻拈这时光中点点滴滴的柔情,随心几笔,在字里行间留下岁月走过的痕迹。

于烟圈飘散中,于浓茶变淡中,于旧书无味中,于老歌反复循环中,看见日复一日,看见年复一年,看见岁月在记忆里轻轻地长袖挥舞,挥舞着最初的童真,挥舞着少年的懵懂,挥舞着泪水打湿的青春,挥舞着人到中年的不惑,那些情怀那些彷徨,以及生命的盛景!

篇8:韩愈散文的明道与抒情

一、“文以明道”的阐释

《原道》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是儒学复兴的宣言书, 系统地阐述了他所提倡的儒道的基本内容, 韩愈自称“约六经之旨”《上宰相书》, 但是他却推陈出新, 富有独创性。清人刘开“夫退之起八代之衰, 非尽扫八代而去之也, 但取其粗而汰其精, 化其腐而出其奇。其实八代之美, 退之未尝不备有也”。他认为只有把文章写好, 摈去陈言、文从字顺、气盛言宜、辞事相称, 才能更好的明道。《原道》文章第一段开宗明义,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博爱”一词出自《孝经》, 借来作为仁的定义, 涵义很广, 但也有它涵盖不了的部分。如孔子《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可见仁不仅是指爱, 还得得好恶之正。接下来“行而宜之之谓义”又是据《中庸》而来, 弥补上面的缺陷。接着两句由仁义出发, 谓之为道, 意象明确。而“无待于外”是韩愈对《庄子》文章的一点融化。虽然韩愈的上述论断是源自经典, 但却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富有新意。这开头四句是全文的总纲, 韩愈在这里告诉我们先圣先王的教导, 是人人必须遵守的, 强调“圣人之道”。在上者 (皇帝、大臣) 遵先圣、先王之道, 是所谓“相生养之道”, 是必须以民为本, 施爱于民。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 在各自分工的行业做好自己的工作, 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互济互利、互相帮助, 充分体现了韩愈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政治观点, 可见其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所谓“原道”就是探讨道的本原, 韩愈在《原道》中又云:“斯道也, 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 不得其传焉’”。道之源的揭出, 也就形成了韩愈的道统思想。

《原道》影响巨大深远不仅在于作者的思路精密、透辟, 还在于其态度真诚。并且对佛老的抨击, 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其语言准确精练, 长句、短句配合, 整句散句相间, 读来琅琅上口。

《师说》也包含其明道倾向。《师说》仅31句话的短文, 有19处论“道”。韩愈以先秦两汉的古道为准则, 竭力倡导儒家的道统观念, 开篇便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韩愈“障百川而东之, 挽狂澜于既倒”, 抨击社会积习, 力排世俗讥议, 提出了崭新的师道思想。他主张“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意思是说不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 也不论年长还是年少, 只要谁掌握了道理, 那就拜谁为师。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功, 如是而已”;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圣人无长师”。韩愈强调, 教师的三大使命中, 传“道”居首位, 但韩愈遗憾地指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不惑也难矣”。文章层层深入, 借用古今、幼长、下层艺人与上层官僚等多方面的对比, 如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而齿学于师”等, 先立后破, 对比鲜明来阐述其思想, 文中可见韩愈的勇力胆魄及其对流俗的冲击力量。

韩愈在《论佛骨表》这一篇章中也是从儒家道统出发, 以大量历史事实与现实状况作为例证, 指出佛教不过是“夷狄之一法”, “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与中国传统的“先王之道”相违背, 最后请求将佛骨“投诸水火, 永绝根本”。韩愈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秩序, 需要指出《论佛骨表》对佛教的批判主要是一种政治批判, 从事实上揭露佛教的危害, 并不是对佛教神学的哲学批判, 对于打破人们的宗教迷信有其积极作用。

二、抒情鲜明突出

韩愈散文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积极的“文以明道”的古文理论, 还体现在其有强烈的抒情特征、个性鲜明的散文特色。读韩愈的散文, 会感到一股股迎面扑来的情感浪潮, 会感到令人心悸魄动的鲜活灵魂体验和生命力。

韩愈有明确的理论主张, 有“不平则鸣”说。我们看《送孟东野序》, 文中韩愈指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其皆有弗平者乎!”所谓“不平”, 主要指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我们看文章来自现实生活对韩愈的感发而造成其思想感情的郁积, 而其指出“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 则阐述了作家的生平遭际和他的创作的关系问题, 从文中我们看到作者围绕这一观点从自然界推论到人事, 由上古谈论到当代, 多方取譬, 由远及近, 由浅入深, 反复论证, 文笔纵横恣肆, 那种穷愁哀怨者“鸣其不幸”的倾向鲜明、醒目, 从中我们也看出韩愈横决奔放的气魄, 鲜明地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也正如其《伯夷颂》中伯夷“士之特立独行, 适于义而已, 不顾人之是非, 皆豪杰之士, 信道等而自知明者也”。与其说伯夷, 不如说是作者自己鲜明的写照, 体现出韩愈有“不平则鸣”, 勇于向世俗挑战, 也敢于坚持到底的性格特征, 从而将其抒情个性鲜明、性格“特立独行”展现于我们面前。

韩愈抒情之所以如大江大河澎湃流转、气势壮大, 不仅是源于韩愈本身那种自信心, 也源于韩愈极力提倡宣扬的儒学的力量, 尽管儒学的发展也经历了波折, 由盛到衰, 又由衰转盛, 但韩愈却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而使其文章纵横恣肆, 富于论辩色彩, 鲜明生动。如其《论佛骨表》, 文中写道:“今无故取朽秽之物, 亲临观之, 巫祝不先, 桃茢不用, 群臣不言其非, 御史不举其失, 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 投诸水火, 永绝根本”。这是就唐宪宗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大内奉养一事而上的谏表, 当满朝上下如痴如醉, 奉佛骨如神明之际, 韩愈敢于直斥佛骨为“朽秽之物”, 并对宪宗亲临观之的行为表示耻之, 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量啊!他正是从儒家道统出发, 使文章呈现出鲜明的针对性、强烈的战斗性和持之以恒、无所畏惧的奋斗精神, 使文字更具强大的气势,

其他如《原道》、《师说》诸文所论, 也都莫不具有无可辩驳的气势与力量。《原道》批判佛教“弃而群臣、去而父子, 禁而相生养之道, 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我们知道, 吃饭穿衣、忠孝观念在当时都是天经地义的, 就是现在不谈“忠”, 但吃饭穿衣与讲求孝道都是很重要的, 佛教徒们也必须依赖于现实生产生活, 这本身也是违背佛教教义的。

韩愈是一位善辩之士, 而善辩源于他的胆壮气盛, 源于那种“特立独行”、“信道笃而自鸣”的个性, 于是其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 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使其散文形成了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感情激烈、抒情个性鲜明的特点。

韩愈以儒学道统为根本, 吸收了别家之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入时代新的思维, 并呈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使得其文章血肉丰满, 富有生气。也正因为韩文具有这种特色, 加之其独立的人格力量, 使得这一历史人物牢记于后人的心中。

摘要:韩愈创作出许多典范型的散文作品, 并有其明确的理论主张“修其辞以明其道”。韩愈的典范型散文《原道》、《师说》、《论佛骨表》、《送孟东野序》等充分体现了明道与抒情的关系。

关键词:韩愈,散文,明道,抒情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韩愈.韩昌黎文集[M].马其昶,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篇9: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

[关键词]抒情散文美感实现自然美情感美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18

美感实现,是我自创的词语,意思是使美感得以实现或使之(我、物)具有美感;或者说使之美起来。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感受文中之美 。

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至少需要两种因素——人与文本的积极参与。人本因素中作者人本与读者人本缺一不可;相应的,文本因素中也包含作者文本与读者文本。就是说,抒情散文作家、作品及读者之间,其美感实现有着各自的自身实现与相互实现,因此,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在抒情散文的美感的自身实现中,作品对象是外因,作家对象是内因,在其相互实现中,作家、作品是外因,读者是内因。从《荷塘月色》文本写作解读的美感实现观之,可略见一斑。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剖析课文。

一、文本写作呈现的美的基本形态

《荷塘月色》有如下三方面的丰富性:1.如诗如画的自然美;2.一波三折的情感美;3.行云流水的形式美。现作如下评述:

(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自然物作为人与人类生活的象征而呈现一种象征美,这是自然美的高层次。这种象征美是由于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与一定社会内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式结构而形成的,且主要是以其所表现的社会内容而具有审美含义。如梅兰竹菊之与君子、大地之与母亲、太阳之与希望等,都是自然物的象征美的表现。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认为写景散文就应当是“画”,是“以文学作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哲学”。

《荷塘月色》选取荷、月两个为历代中国骚人墨客所吟咏不休、渲染无穷的自然物为中心意象。其象征意味和审美意义中,蕴含了先人的精髓,同时,更重要的是,也吸纳了朱自清的所有才华、心血、情韵与一生遭际。在荷、月意象中,寄寓了他全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他挥洒着工笔与写意双重驰骋的自由。他以比喻、想象的形式铺写月夜的荷月、荷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淡雅、美丽、柔和、恬静、朦胧的图景,更抒发了寂寞、苦闷与不平静的情思。写月光下的荷叶荷花,由静态而动态地写出其形、色、味等全方位感受;写月色则是由光而景,由上而下地多视点观照。

(二)“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朱自清深谙这一修辞原则,他在描写客观景物,抒发思想感情时,善于结合具体的题旨情境,选择最恰当的不可移易的动词,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使描写的事物形象可感,生动逼真。

朱自清主张在散文中要渗透情感,其作品无不体现这一主张。面对社会、人生,他以血写血,以泪写泪,笔触透达了生活之本质、生命之本质。他“处处不忘记自然与社会”,即使是“写到了风花雪月,好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以抒怀抱”。他记秦淮河歌、染荷塘月、感亡妇恩、念父亲情、写春天意,无不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饱含“激情寓志”之声——或寄托政治忧愤,或指点社会疮痍,或暗示对光明的追求。所以在他的散文画面中,总是别有一番画外情韵和滋味。

《荷塘月色》写成正是1927年7月,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之时。作者“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办法”。因此,该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幽静淡雅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希望解脱精神苦闷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他“动情辞发”,开篇直入主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继而以“自由人”的心境“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此一句,引出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的超然出世之美。但在这沉醉之中,蝉声与蛙声,却打破了他超然的境界,他重坠现实深渊,烦恼再起且益难排遣。文章之末以采莲的江南旧俗一合,文章境界大开。历史与现实、北方与南方、物与我、我与人至此都连成一片。

(三)“形生势成,始末相承。”

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勾画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幽深静谧的“荷塘”,自然与情感美的碰撞、融合,产生了味之无极、绵绵如织的佳构,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借助于语言表现出来的,作家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锤炼,以最准确的文字反映事物的形态。散文是文学中最讲究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说,散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杰出的散文家都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

朱自清就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一旦经过他笔炉的加工,也会变得鲜活起来。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些自然景物经过他语言的修饰润色之后所具有的形象美感,为读者提供了诗的情怀与空间。

二、文本画面的美感实现

朱自清曾在评论孙福熙的文章时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不但文中有画,画中还有诗,诗中还有哲学。”其实这个评价用在他自己的散文中,也是十分恰当的。如同画家是善调丹青的高手,朱自清是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他的散文充满着诗情画意,读它,不仅是听悦耳的歌,简直是欣赏美丽的图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不单描绘静态或动态景物,而且还融进了人物的活动,既显得朴素自然,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三、文本解读的美感实现

有人说:“散文是心灵的歌。”的确,散文是作家从心灵深处奏出的最强音,它能表现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跳动着作家情感的音符。我们读一篇优美的散文,简直就是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有一种声情并茂的音乐美。他像演奏家善于调整琴弦那样,善于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因而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匀齐和谐的诗意,读他的散文,仿佛沐浴在清澈的山泉,通体舒畅。郁达夫曾这样评论他的散文,说它“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如果说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意象是显性的,作家是隐性的,那么,在文本解读中,作家与文本均是隐性的,处显性地位的是读者。

“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在解读过程中,作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解读过程使读者成为作家。每位读者得以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选择、丰富作家经验,在文本的解读中获得共鸣。

《荷塘月色》的选材,“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叙写情文并茂,为读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反之,“这一千个”也用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同样,一千位读者之于《荷塘月色》不啻一千遍地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 《荷塘月色》。这是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共同讨论,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从而达到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散文阅读教学的美感效应[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2]陈家富.试论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J].考试·教研版,2012(6).

上一篇:教育随笔学会吃饭下一篇:组织生活会议记录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