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思考

2024-07-03

公益性思考(精选6篇)

篇1:公益性思考

对我州扩大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思考

开发公益性岗位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援助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公益性岗位是指由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投资开发,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岗位。具体范围包括:公共安全保卫、公共卫生保洁、公共环境绿化、公用设施维护、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等社区管理服务岗位、其他公益性劳动岗位。

我州从2008年以来,采取有力措施,以开发就业岗位为目标,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以落实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为手段,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增加就业再就业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再就业的质量,在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的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帮助地震后农村受灾严重人员及“4050”就业困难人员,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

一、我州公益性岗位开发的基本情况

1、两年来公益性岗位开发的数量

5.12汶川大地震后,州政府迅速出台了《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灾区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的实施意见》,阿坝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据此制定了《阿坝州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启动了扩大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两年来全州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4146个,其中:2008年开发43000个,2009 年开发11146个。

2、岗位设置

2008年,我州的公益性岗位主要集中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卫生防疫、环境清理、物质搬运、伤员看护、治安维护、后勤服务、城镇废墟清理、基层

劳动保障协理、险情监测、公共环境绿化管理、灾区自然文化遗产及地震遗址保护、乡村基础设施临时管护等十三类岗位。年底又将基层司法调解员纳入公益性岗位。2009年根据工作需要增设社会管理岗位,如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协警员、交通协管员、民政低保协管员和社区治安联防协管员等;社区公益性岗位,在街道、社区开发的保洁、保绿及社会化服务等;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保障及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如在机关事业单位担任收发、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

3、开发方式

首先,通过州县政府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根据需要开发出就业岗位,然后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和“先特困,后困难”的原则,优先录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持《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就业确有困难并失业1年以上的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困难家庭的人员、残疾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农村受灾严重且家庭困难人员。

4、用于公益性岗位开发的资金使用情况

自2008年以来全州共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各项社会保险补贴为 6506.05万元,其中:2008年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各项社会保险补贴 3472.48万元;2009年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各项社会保险补贴3033.57万元。

5、对扩大就业产生的效应

开发公益性岗位是完善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就业援助的有效途径。我州开发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开展,对缓解我州十分突出的就业供需矛盾、稳定和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2008年全州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3147户,其中在灾后公益性岗位安置解决3147人。

二、在公益性岗位开发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关于公益性岗位政策执行期限的问题

一是我州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是在遭遇“5.12”特大地震后启动的,很多岗位的设置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如卫生防疫、伤员看护、废墟清理、险情监测、乡村基础设施临时管护岗位等,按政策规定执行期限为三个月时间,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二是我州开发公益性岗位工作起步较晚,在关于公益性岗位政策执行期限上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如2008年针对灾后恢复重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有部分岗位由于没有继续保留的必要,已按当时出台的三个月期限执行后取消了该岗位设置。而有些岗位由于具体实际需要,到现在仍然保留,但在执行期限上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当快到期限时才临时决定延长一定时间。

(二)再就业资金总量小,公益性岗位开发投入不足

两年来全州共安排再就业资金13462.93万元,其中:2008年安排5368.93万元,2009年安排8094万元。由于再就业资金总量小,所以在公益性岗位开发中的投入就不是很足。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主要由再就业资金中进行支出(再就业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及贴息、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补贴、劳动力市场建设等)。

(三)享受公益性岗位政策的对象范围太窄

按照现行政策,能够享受岗位补贴的对象主要为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即“4050”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就业困难的人员、残疾下岗失业人员,这就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开发公益性岗位上的积极性不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开展此项工作有一定难度。

(四)公益性岗位管理欠规范

当前在公益性岗位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管理原则不清,管理主体模糊。公益性岗位由政府部门统一招聘,直接分派到各相关单位或街道社区,人事、工资等管理与各单位、街道社区脱钩,造成用人单位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奖惩机制。除了考勤制度外,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和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竞争机制,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公益性岗位有统一的工资发放标准,无论工作成绩如何待遇都一样,存在着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

(五)待遇偏低。从2008年至今我州所有公益性岗位一直执行每月不高于550元的工资标准。应该说,这一工资标准偏低,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目前,大部分人员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低水平消费支出,生活处于贫困线。

三、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制度

2009年底全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190人,其中“4050”人员2753人。他们年龄偏高,技能单一,就业困难,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能力,在市场经营中又缺乏创业能力。只有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对他们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生活和就业问题,这也是各级政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安居乐业是大事,为人民群众谋实事的具体体现。我州应加大再就业资金中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比重。

(二)建立健全开发公益性岗位工作的体制机制

由于我州开发公益性岗位工作启动较晚,目前此项工作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为了帮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应尽快建立健全公益性

岗位开发的体制机制。通过机制体制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扩大就业困难对象范围,如将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纳入援助范围;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拓宽公益性岗位的范围和规模;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力争使就业困难人员都能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

(三)固定并延长公益性岗位的政策执行期限。公益性岗位不应该是一个权宜之计的举措,而应该成为较长时期内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稳定的政策。我州应尽快制定公益性岗位执行期限政策,对现有履职尽责的公益性岗位从业者,应续签合同,因为他们一旦被解聘,再就业将更加困难。

(四)加大资金投入,开发并稳定公益性岗位。“就业乃民生之本”,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向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民生领域倾斜,积极筹措就业再就业配套资金,为公益性岗位提供经费保障。

(五)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下岗失业人员是就业再就业的弱势群体,素质低、缺资金、缺技能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因此,要在了解下岗失业人员及失地无业农民就业意向、报酬要求等基本情况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此类人员素质和劳动技能,为他们实现就业打好基础。

(六)适当提高岗位补贴标准。政府相关部门应本着“改善民生、和谐发展,改革成果与人民共享”的要旨,根据公益性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及工作量,适当提高岗位补贴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我州的最低工资标准。

(七)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政府监管、市场运作、能进能出、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更好地服务社会公益事业。严格上岗条件,完善竞争上岗的程序及应聘者的公示制度,坚持阳光操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真正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公益性岗位。

篇2:公益性思考

对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思考

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含义和由来,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推行公益性服务面临的.难题和可实行的策略,指出了公共图书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公益性服务为主的发展方向.

作 者:陈玉荣 CHEN Yu-rong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北省武汉市,430068 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 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 年,卷(期):2009 22(4) 分类号:G250 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公益性服务  

篇3: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思考与建议

1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公立医院是由政府出资举办,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是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 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公立医院具有的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宗旨的本质属性, 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在医疗机构的具体实现。作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 公立医院理应成为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实践者, 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犹如经济学理论中的公共产品, 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主要解决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权益问题。公立医院公益性不仅要体现在对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 医学教育、基层卫生人员指导和培训, 抗震救灾、“问题奶粉”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的社会责任承担上, 更要体现在承担保障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上, 尤其是困难弱势人群的医疗救治。公立医院公益性应涵盖服务可及、服务适宜和服务具有较好的质量和效率三个层次[1]。

2 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主要成因

2.1 政府责任缺失, 财政投入不足

在计划经济时代,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 由政府财政提供经费拨款。20世纪80年代初, 国家为了减轻财政压力, 把公立医院作为差额预算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 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成了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主要依靠医疗业务收入、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维持运行。而财政补助明显不足, 只占医院收入的5%左右。就绍兴市来说, 2008年全市28家市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仅占医院总收入8.05%, 其中市本级6家的医院财政补助比例为6.38%。“以药补医”的生存机制导致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 政府筹资比例在卫生总费用中比例也急剧下降。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980年的143.2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9 843.3亿元, 增长了68倍, 同期政府和社会投入比例由78.8%下降到50.7%, 个人支出由21.2%增加到49.3%, 公立医院次均门急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分别增长78倍和115倍[2], 大大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到2007年分别增长39倍、30倍的幅度[3]。加上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2.2 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 政府监管不力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公立医院按行政区划、行业、部门设置, 形成了部门所有, 条块分割的格局, 导致卫生资源配置失衡, 大约80%集中在城市, 集中在大医院。而其中公立医院比例很高, 统计显示, 我国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96.00%, 社会办医院仅占4.00%[4], 难以形成竞争制约机制。客观上造成了某些高级别公立医院在技术、规模上的垄断。在放开搞活、鼓励创收政策引导下, 医院逐利行为不断增强, 医疗费用成倍增长。行政管理部门疏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更加剧了医疗机构和医生不规范行为的发展。有的卫生行政部门在考核医疗机构领导业绩往往将经济收入作为一项主要指标。政府对公立医院管理调控错位、越位, 依法行政力度不够, 加上行政管理能力和经济能力的限制, 难以实现资源的高效使用。

2.3 公立医院管理不规范, 运行机制出轨

由于补偿机制不合理和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只能以靠创收来维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公立医院片面引入企业经营理念, 盲目照搬企业竞争模式和获利最大化原则, 却忽略了公立医院本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出现了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倾向, 公益性质越来越淡化。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大多将创收与科室甚至个人收入挂钩。在利益趋动下, 创收逐步演变为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主导行为。不少医生利用信息不对称, 诱导患者不合理消费, 提供过度服务。有的甚至违反职业道德, 把患者当成了“摇钱树”, 开大处方、开高档药、滥用检查、乱收费等问题屡禁不止。拒收、拒治付不起医疗费患者的现象也有发生, 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3 恢复和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决定公立医院不以其自身或其成员的利益为主要的追求目标, 而是追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节约医疗支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社会目标。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 是群众享有平等医疗权和健康权的重要保障, 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也是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的客观基础。

3.1 恢复和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是保障群众“病有所医”, 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健康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当前,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之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固然有其复杂的体制性、机制性原因, 也有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缺失或弱化的因素。因此, 只有加快卫生改革发展, 恢复和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才能缓解或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改善民生,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3.2 恢复和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是履行其社会责任, 保障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和骨干力量, 肩负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在过去的卫生改革中,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倾向, 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公众享有医疗保健的权益, 淡化了医疗机构对公众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满足公众健康需求, 维护和增进全民健康, 是公立医院的主要责任, 这一定位使之具有显著的公众性、公益性和外部性特征。因此, 恢复和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不仅是群众享有平等医疗权和健康权的重要保障, 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3 恢复和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是改善医患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时有发生, 对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制度层面的, 也有认识层面的;有社会的原因, 也有医患方面的原因, 等等。但医院公益性的弱化或缺失, 对经济利益的热衷与追求, 致使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 转换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回归和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控制和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增进群众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 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对策建议

公立医院公益性是其所处宏观环境和微观行为的集中反映[5]。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 本质上就是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医院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坚持公益性, 调动积极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十字方针”[6]。因此, 必须针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原因, 结合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政府主导, 强化政府责任,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进行制度创新设计和再造, 建立职责明确、权责一致、治理规范、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4.1 要明确公立医院的角色和功能定位

要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就必须明确公立医院的角色和功能定位, 最好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确定和保障。明确公立医院作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是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 承担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 实现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职能。公立医院构成了国家医疗安全网络, 承担着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承担支撑和托底职能。有利于纠正市场失灵, 达到政府调控医疗服务市场的目的。医院要认真完成卫生下乡支农、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组派救灾医疗队等政府指令性任务, 主动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 积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治任务,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普及防病知识, 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7]。

4.2 要构建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

以政府为主导, 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善、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政府要出台实质性优惠扶持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打破一种现实的垄断, 适度降低公立医院比重, 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达到既解决政府财力不足问题, 又能较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的双重效果。积极实施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节省医疗费用。

4.3 要完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

公立医院承担着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 没有政府的投入, 公益性是很难保证的。要制定并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 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维修、重点学科建设以及执行政府指令任务等方面的投入, 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凡是规划范围内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经费需要政府为主予以安排。公立医院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 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执行政府指令任务的经费, 包括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对困难弱势群体和“无主病人”的救治等经费, 财政应给予保证;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 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补助, 以补贴政策性亏损。有条件的可逐步推行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管理, 彻底告别“以药养医”、“以械养医”困境。

4.4 要强化对公立医院的监管

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实行由政府和社会群众代表参加的董事会或医院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可行的制度安排。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职能。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要推行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 降低药品、耗材的虚高定价。要对医院业务收入总量、增长幅度进行控制, 采取强制措施限制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例。改革完善医院评价和工作考核体系, 重点要突出公益性指标和群众满意度。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 维护公平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环境。加快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规范, 使之成为医院诊疗活动的指导原则, 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要建立医疗服务供求沟通的信息平台, 完善信息公示制度, 拓宽社会监督渠道, 保障群众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4.5 公立医院要完善规范运行机制

公立医院要深化内部改革, 加强内涵建设和内部管理, 建立有责任、有保障、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技术、合理的价格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提高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 (1) 坚持“五个适宜”的办院原则, 即适宜的区域规模、适宜的技术服务、适宜的收费价格、适宜的运行成本、适宜的激励约束, 保证公立医院沿着规模适宜、公益性强、竞争有序、群众满意的轨道健康发展[8]。用适宜人力、技术以及基本药物, 去满足人们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实现医疗服务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2) 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处理好国家、医院、职工和患者的利益关系。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或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处理好基本服务和特需服务的关系。在保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开展特需服务。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落实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公益性工作。坚持人道主义救治。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服务价格, 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对医疗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控制、调节和引导作用。 (3)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 激发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狠刹行业不正之风, 使医务人员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维护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良好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厉传琳, 鄂琼, 田丹, 等.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内涵界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652-653.

[2]卫生部.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S].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200809/37759.htm.

[3]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f30n/t20081031-402513470.htm.

[4]张明月.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27 (12) :8-11.

[5]陈英耀, 厉传琳, 鄂琼, 等.改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政策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649-651.

[6]陈竺.医改是“五个齿轮”咬合联动的工程[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3582/200903/39516.htm.

[7]朱士俊, 刘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编制医院十五发展规划[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1:1-5.

篇4:公益性思考

【摘要】公立医院公益性就是医疗服务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适宜性及可行性问题,实现公益性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应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等方面入手,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构建基本而有保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关键词】公立医院;公益性;路径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ublic welfare of public hospitals

Liu Dong-wei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hat Public hospital keep onpublic welfare,for maintenance people's existence right, development righ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t'seconomy .Now, we should perfect the public financ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model,improve Medical staff's enthusiasm, etc. to fulfill public hospital' s public welfare.

【Keywords】Public hospital public welfare problem2009年4月6日,国家新医改方案公布,回归公益性是新医改的一大亮点,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试点改革要以体现公益性为目标,让人人享有国家卫生事业的成果。公益性是医改的一条主线,涵盖医改的方方面面,其中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的问题尤其关键,明确公立医院公益性相关问题,是推进公立医院试点工作及改革的当务之急,关乎医改成败。

1公立医院及其公益性

1.1《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第一条指出:“医院是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公立医院是由政府主办的,向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组织。政府主导、从事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是医院公益性的主要内容,即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这是公立医疗机构体现其公益性的最基本特征,公立医院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维护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供适合社会公众需要的卫生服务,提供的服务应产生较好的健康结局,即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效率。

1.2内涵与外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要解决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适宜性及可行性问题,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应该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社会责任。公益性主要集中在:减免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免费体检,下乡义诊,免费送药,抢救治疗“三无”病人;承担承担国家卫生福利项目,公共卫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

2公益性的阶段特征与重要意义

2.1现实要求与特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可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去体现,一定与社会发展、区域卫生资源及群众的健康需求密切相关。现阶段卫生事业公益性的特点,一是须与公共财政支付能力和个人医疗消费水平相适应,具有初级性、基本性。二是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公益性内容不尽相同,具有差异性和不均衡性。三是公益性的标准、外延是动态变化、与时俱进的。这些公益性特征,应成为制定和实施整体统一、局部差异医改举措的重要理论依据。

2.2实现公益性的重要性: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承担公共卫生、科研教学、医疗抢险和医疗救助等等社会责任。坚持公益性是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的性质。卫生事业公益性是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和战略决策,具有统一性、法制性、权威性、强制性,绝非部门行业的自主选择和愿意。

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社会公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公立医院改革以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目标,人民群众的健康诉求是医改的动力和目标,公立医院是政府主导的卫生事业,应该为社会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卫生服务,实现病有所医的目标,保障人力资源、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以保障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思考

3.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是根本保证:在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过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政府应通过制定卫生政策,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对医疗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对医疗收费价格进行动态管制等多种手段,完成卫生事业公益性的社会职能。在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对医疗市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依法管理及刚性管理。

3.1.1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补偿机制:目前政府对医院直接的财政补贴不到医院收入的10%。在卫生费用中的钱大多投向公立医院,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村医院又投入不足,致使三级医疗卫生发展过多、过剩,而一级、二级医疗发展滞后。近年来,公立医院为了相互争夺市场,争相开设特需服务,其诊疗费用虽大大超出了普通门诊的标准,但是来就诊的患者还是应接不暇。事实说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不是高端医疗的盛行,而是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不到位。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必须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国家财政要承担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费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补助公立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支出。

3.1.2完善医疗服务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落实药事服务费、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财政投入和改革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等多种补偿措施,使医疗服务成本能够得到合理分担与补偿。设立药事服务费和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都属于通过服务收费的途径实现公立医院的合理补偿。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药事服务费如何设立和医疗服务价格如何适当调整,使之达到既能补偿医疗服务成本,又能合理分流病人的作用,还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各类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医疗服务收费结构进行细致的测算。

医改意见提出了“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机制”。这是完全不同于政府定价的一种利益相关方谈判协商定价的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其具体操作办法是由来自政府部门、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医师工会、雇主工会和雇员工会等机构的代表组成专门的委员会,就医疗费用支付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谈判和协商达成社会医疗保险对医院的支付价格。它的实行有利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支付,有利于逐步达到对医疗服务的合理定价。上述改革措施的落实,不仅将有利于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保证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还将有利于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目标。

3.2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重要保障:医务人员是维护医院公益性的主力军。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公立医院改革都不能回避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如何保障和调动医务人员执业的积极性问题。由于医疗服务产品的提供是通过人对人的服务过程完成的,如果公立医院改革不能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合法利益,最终损害的将是患者的利益。公立医院改革要慎重考虑医务人员的合理合法利益,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实现医院公益性,维护全体国民利益的根本目的。坚守公益性,必须调动医院内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医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效益,公立医院才有维护其公益性的有效载体及实现途径。

当前、可以从改革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义务人员劳动报酬等方面,拉开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高技术人才

倾斜,充分承认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同时,应建立健全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劳动贡献进行绩效工资分配,使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紧密挂钩;完善多点执业等办法提高医务人员的流动性,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探索医生执业方式的改革。此外,为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国家还需要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职称晋升、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使其在基层能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业务专长有用武之地。通过改革使长年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医务人员受到鼓舞。同时,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落实补偿政策,是恢复医务人员尊严、缓解医患之间紧张关系、从根本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3.3完善经营管理模式是重要措施

3.3.1正确处理市场化与公益性的关系:新医改方案出台前,医改一直在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徘徊、挣扎和博弈,其重要原因是没有摆脱认识上的误区和行动上的怪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公立医院的医疗活动是需要成本的经济活动,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虽然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但是,目前公立医院的发展依然是以自我发展为主、政府投入有限。卫生事业公益性的物质基础和水平取决于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公立医院应该明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及医疗市场监管不到位,与市场机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公益性和市场化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途径和手段,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公立医院去市场化,是指在经营管理目标上,不再以经济效益作为追求目标,而是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效益。但是具体的经验运转措施上,仍可借助市场的力量,比如在人才引进、技术创先、服务质量上,应该大力提倡适度竞争,让不适合百姓需要,没有需求市场的人员、项目自动淘汰。因此,坚持公益性,不应一味的排除市场化,公立医院应借助市场化的力量,来改善人才竞争、培养模式,建立良好行风,切实为人民群众提高安全、便捷、高效、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3.3.2完善、落实管办分开、政企分开:良好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是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保证。医院管理包括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外部管理是解决公立医院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关系问题;内部管理是解决公立医院的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的安排问题。使公立医院在规范制度的约束下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共职能,合理行使经营管理自主权。

可以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厘清作为政策制定者、所有者、筹资者、监管者角色的政府各个部门具体职责,同时完善相关监督、激励机制;明确公立医院的决策权、承担的公共职能、正当利益和具体的公共问责。通过规范经营管理自主权来调整政府和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权责关系;探索独立法人地位的实现途径,在法律框架下对公立医院进一步放权。内部管理则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规范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岗位职责、考核评价和问责奖惩等管理制度,提高公立医院院长的薪酬水平,推进公立医院院长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调动公立医院管理者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月.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经济,2008,12(12):8

[2]罗建忠,于润吉.公益性回归遭遇价值失衡[J].医院院长论坛,2009,(3):35

[3]李卫平,黄二丹.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公立医院改革的两个关键点[J].卫生经济研究,2009,(5):5~7

[4]李文敏,方鹏骞.公益性的实现途径:从医疗服务市场购买公益[J].医学与社会,2009,22(6):12~13

篇5:公益性思考

近年来,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向普通高校毕业生转移,一大批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和具备一定基本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从对就业期盼的迷茫中步入到服务基层的群体中,正在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中央颁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 [2002]12号)以来,各地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明显的成效和一些宝贵的经验。自2003年以来,***人社系统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在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11年底,全市公益性岗位7000余人,其中仅2011年全市就招聘公益性大学生600余人,较好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政策的积极落实,使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人员在基层得到了磨练,既缓解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笔者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毕业生的作用,围绕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了一些探索,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公益性岗位开发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情况 实践中,公益性岗位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

开发的方式:主要是以地方政府因事、因岗和临时性工作需要进行开发、补充;实践中也有公益事业的需求和就业压力等原因促使有关部门先期自主开发,然后待政策出台后,对接政策补充完善。同时还有社会自主参与开发,一批先富起来的劳

动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暂时性地解决了失业人员就业和地方政府临时性困难,对失业人员采取的阶段式补贴方式进行社会自主投入开发。

开发的范围: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公益性岗位开发的范围比较广泛,有劳动协理员、远教管理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居邮递员、农村护林防火员、治安巡逻员、公用设施维护员、保洁保绿员、助老助残员、村道养护工等,粗略统计在25种类型以上,设置非常宽泛。

工作履职及其作用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履职情况及其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何,是检验决策部署、政策扶持和实践探索是否顺应大众之需、政府之难、个人之愿的重要标准。从近年来开发的情况来看,一大批参加公益性岗位的就业人员无论在理想、信念、工作热情方面,还是在珍惜机会、分忧解难、主动参与基层各方面都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较好地履行分内的工作职责,其发挥的作用在很多时候不逊于国家在职人员。

大学生就业及我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状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就业制度、就业观念等多重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地方各级各部门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员从事基层服务。我市基层工作业务量大,正式在编人员有限,招收公益性大学生从事基层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又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的各项工作;同时也为立志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公益性人员提供了锻炼机会。2011年,国家在启动内需、加大低收入群体收入给予了很多政策。例如,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我市为配合国家方针政策,在2011年招聘了6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益性工作,有效的促进了民生保障工作的推进。

高校毕业生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我市基层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在实际的操作中任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地方把用来解决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为解决某些单位用人的精美大餐,存在开发的岗位依照工作而定、依人而定的现象。

二是岗位开发后与同职待遇不平等,造成 “同工不同酬”的矛盾:

首先是现实中无法用新开发岗位完全取代原在岗人员,无论是工作分配,还是福利待遇都有所差别,容易带来不必要争执和心理反差。其次开发后的岗位往往带有照顾性的待遇发放和公益性的工作环境,容易产生 “坐享”或 “敷衍”现象。开发后的岗位只解决了岗位和基本待遇问题,而对事业的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尚不明朗。再次实践中对基层公益性岗位作用的发挥大多是多面性的、综合性的,不可能专门从事某一项工作。最后在村级组织中从事公益性岗位的大学生,虽然基本待遇不高,但现实中又比在同一村级从事更多繁杂事务的其他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高出一些。为了缓和这个矛盾,在国家大力提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背景下,有必要缩小大学生公益性岗位与其他公益性岗位以及公益性岗位与正式在编人员待遇上的差距

三是评价体系和绩效机制不健全,在现实中往往会产生 “顾此失彼”或 “左右为难”的状况:

一是对于公益性岗位评价客观上一般用 “快与慢”、“好与孬”、“优与差”等运行评价,看出勤情况、以及人际关系状况等方式。对于多位思维、统筹考虑、行为方法等,尚无发掘式分析手段和科学性判断,在理论支撑方面的现实依据不足,一些地方甚至还没建立相应的开发和管理制度。二是在如何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方面仍需作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现实中,评价简单量化、考核细化程度不够、激励保障不力等现象仍客观存在。三是存在管理手段松散的现象。鉴于待遇、岗位性质等原因,由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客观存在局限性和交叉性。一方面基层公益性岗位由地方组织负责监督管理,人社部门单纯对人员进行管理显得单调无力;另一方面基层公益性岗位本身具备综合性,其很多工作由本单位负责安排、督促和管理,其调控、监督方式大多由地方党组织负责,出现了管理部门的人为交叉现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关于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的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基层公益性岗位开发,应该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考核评价规范性规章和进入退出机制;注重统筹原则,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

首先,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已经开发出来的公益性岗位特点,结合各个单位与岗位的实际,将公益性岗位进行整合,发挥整体工作效益;二是将不能归口管理的岗位采取属地原则整合到相应的村(居)委会,在实现自身价值取向方面指明方向。三是在管理方面归顺到一个部门,避免交叉管理现象。

其次,建立考核评价规范性规章和进入退出机制,不断丰富和充实开发内涵。一是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状况,进一步完善履职奖惩、择优延续奖励、先进推荐、招考加分、创业扶持等机制,不断拓宽考核激励方式,激发工作激情。二是探索现行招录公职人员的模式,能否考虑在这一群体中一并探索实施,使人员素质和岗位相适应。三是建立考核奖励基金。建立调节区域间、单位之间平衡机制,尽力调整 “同工不同酬”的矛盾。

篇6:公益之诉的法律思考

1一、现象与问题

首先请读者与我共同关注自1995年发展至今的“王海现象”此潮彼落的衍变以及轰动一时的“奇女子”王英诉全国白酒案的始末。

1995年自王海决定进京打假以来,这一路可谓风云变幻、忧喜参半。起初两年由于有关方面的积极表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即使与此同时,甚至法律界仍对购假索赔提出诸多质疑,王海却似乎渐入诉无不胜的佳境。1997年形势有了转机,王海等对水货手机的索赔一一败诉,在此之后甚至同一法院对同一原告、同一标的物、同一诉讼理由作出截然不同的判决,2人们将这一判决紊乱的局面谓之为“东边日出西边雨”。在这期间凸显和争议主要包括:⒈王海的购假索赔行为是否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法》第49条,3王海出于非消费的目的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他是否属消法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⒉王海打假是否属维护公益的行为,不可否认其所获私利不少,如何对其行为进行道德评价;⒊王海打假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等等。

在新千年之际,公众又将目光投向王英的白酒标鉴案。此案中“奇女子”王英经过长期的取证及对法律条文的研习,信心十足地对富平春酒厂未在标鉴上标注警示或危害成分,使其丈夫对酒产生病理依赖性而死亡的后果提起赔偿诉讼,并鲜明地提出为消费者权益而奋斗。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天平导向王英一方时,法院仍以白酒生产企业不违反“《饮料酒标鉴标准》为由作出王英败诉的判决。然而判决之后的各种争议十分值得沉思,贺卫方先生提出“王英的遭遇和处境虽令人同情,但一味在司法领域斗争,只能使代价越来越高昂,命题的选择是在立法领域寻求改进,……”4笔者同意贺先生提出的在立法领域寻求改进的理性选择,但笔者认为公众对于此案的舆论导向并非仅仅出自于对弱势个体的同情,恐怕更重要的出乎于对公益的司法保护的关注,寄希望于王英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给侵犯公益者以沉重一击。

客观地说,王海、王英们为消费者权益所作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虽然所引发的有关法律适用、法律解释、法律与道德评价尚无定论。就王海购假索赔案,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和人士已呼吁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或由全国人大对消法作出修改和补充;而王英"白酒标鉴案"的合理选择是:在立法领域寻求改进,即说服人大代表和由他们组成的立法机关,修改目前的法律。5以上情形表明我国司法领域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制度保障方面仍处于滞后状态。

本文尝试引入公益之诉的讨论,对其渊源与发展作概要介绍,并希望通过对公益之诉的经济分析为这一新型诉讼制度的建立作一抛砖引玉的序言。

二、公益之诉的渊源及以展

公益之诉起源于罗马法,是相对于私益之诉而言的。吴文翰先生曾论及:“古代罗马法学家把法分为公法和私 法,诉讼也被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公诉’是对有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查,‘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案件的审查。但这种区分和近代 ‘公诉’和‘私诉’并非同一的概念,按今日所谓的‘公诉’是由代表国家的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直接向法院提起的诉讼。罗马法则以涉及国家和政府的诉讼为‘公诉’,涉及私人利害关系的为‘私诉’,凡个人受到不法的侵害致使个人的权利遭受损失的,纵然是刑事诉讼,也只能是私诉。”由此分析6罗马法的诉讼种类时,可知其诉讼制度是相应于公法、私法的划分而建立的,将其分为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吴先生说:“以私人资格发生的诉讼,以保护私人权益为目的的,叫私益诉讼;以保护公益为目的的,就叫做公益诉讼。”7另周楠先生对此曾信得过重要的论述:“前者(私益诉讼)乃保护个人所有权益的诉讼仅特定人可提;后者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凡市民均可提起。”8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古罗马的公益之诉至少包含两点”

1、公益之诉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

2、凡市民均可提起公益之诉,无论其自身利益是否受损。

周楠先生还对公益之诉存在的原因作出阐释:“现代法关于公共利益的保护,由公务员代表国家履行之。罗马当时的政权机构远没有近代这样健全和周密,仅依靠官吏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利益是不够的,故授权市民代表社会集体直接起诉,以补救其不足。“可见,公益之诉的产生是与维护公共利益力量不足相联系的,当公共权力机构不足以维护社会公益时,市民据法律授权能够起诉违反公益的行为。

国外的公益之诉发展到今天已日趋完善,尤以美国为甚,谷口安平先生曾就此谈到:“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纠纷,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提交给法院要求得到解决。这样的现象首先大量发生于美国。……(这样一种)新型诉讼被区别于所谓‘纠纷解决模式’的一般民事诉讼,而被称之为‘行为调查模式’或‘公共诉讼’、‘制度改革诉讼’等,其特征简单说来就是涉及到大量利害关系者的公共政策问题发生争议并要求法院对此作出法律判断……”9在美国当代诉讼中,《反欺骗政府法》、《反垄断法》及环境保护法中的公民诉讼都是这样一种新型的诉讼方式,即以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为目的而扩大诉讼功能,尤其以公民诉讼为甚,在这种诉讼机制下,“公民被视为‘私人检察官’与政府的职能相对应而存在”10,公民据法律对违法排放污染者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联邦环保局提起诉讼,要求尉排污者消除污染,赔偿遭受污染损害公民的损失;敦促联邦环保局和各州执行其法定义务,加强环境管理。

我们一旦转入公益之诉的讨论,就发现一直以来囿于私益之诉,我们对个案的分析已陷入了困境。在私益诉讼下,我们一方面为王海们的义兴趣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对王海是否适用消法心存疑虑;一方面我们认为“王英的遭遇和处境令人同情”,另一方面我们又表示王英据现行法律制度无法获得赔偿。或许在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作情理与法律的较量,更应看到的是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对于法律活动来说,也许重要的不是承

认权利,而在于如何恰当地配制权利,并因此给予恰当的救济。1

1三、公益之诉的经济分析

1、公益之诉:保护公益的有效资源配置方式

经济分析法学的核心思想是:效率,即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并假设人在其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最大化者,对于法律活动与法律制度而言,都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化,因而波斯纳认为诉讼判决的终极问题是,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才能使效率最大化。通常情况下,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基本方式:但在市场决定成本高于法律决定成本时,这一问题就给法律制度来解决了。说市场让位于法律程序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条件是:资源的法律配置成本低于市场配置的成本。

通过本文一、二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侵犯公益的违法者而言,其经济或社会地位都属于处优势一方,而受害一方一般人数众多,从这一点讨论是不易于市场配置的,一则侵权者的优势地位往往使其在与对方进行协商的时候居于主导地位,垄断交易价格,由此造成双方当事人想独占尽可能多的利润而引起高额的交易成本是一种社会浪费: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被侵权者中存在一部分“搭便车”的想法,即比如个别消费者认为总存在其他利益受损更严重的人,让这部分人先去参与交涉,视其协商结果再考虑如何行事。这样的情况下的交易成本往往很高,我们知道,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尤其当它超过交易价值时,交易就不会发生了;因为理智的当事人会因放弃交易而获得更多效益。这时的社会损失就不等同于交易成本,而等于被放弃的交易的价值。

可见,对于这样一种侵犯公益的行为,市场并非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于是人们求诸于——法律程序,或者说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法律程序成为一种更完美的财富分配机制,12法律制度下,侵权者往往凭其优势地位,对其侵权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须付出机会成本,或者其所支付的违法机会成本低于他从不法行为中所获取的利润,那么自利的侵权者会认为侵权公益的行为能使其效益最大化,实际上,我们的法律制度也正是鼓励他这公做的。因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公益之诉能够提供保护公益的有效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效益最大化。

2、公益之诉实现诉讼的规模经济1

3事实上,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纠纷都通过法定诉讼程序加以解决,有理智的潜在原告通常不会提起诉讼是在为样五种情形下:即某类案件的预期判决价值低于审判的费用——这样的成本比较方法同样适合于公益之诉。

在此我们首先假设某项争议价值为2000元,如果法院判决原告胜诉的几率为50%,那么原告对该诉讼的预期价值为1000元(2000*50%=1000元)。若原告预期的审判费用为750元,那么原告因其可获预期收益为250元而认为是有效率的,并采用了诉讼的途径。显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形,即原告预期诉讼成本(假设为1200元)可能高于预期判决价值,则原告因为参与诉讼将损失200元而不再起诉。由此可见潜在原告是否提起诉讼取决于预期诉讼成本。

然而,对于侵犯公益的案件来说对于单个利益受侵犯者而言,其诉讼成本往往高于其预期价值。波斯纳在其《法律的经济分析》中所提及的集团诉讼公益诉讼的形式之一,书中假设牙刷制造商们已合谋实行价格垄断,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因此受到利益损害。累计成本可能是巨大的;而每个消费者所受的损失可能只有几分钱。这样以来,就单个消费者而言,提起诉讼的预期成本远远高于预期判决价值,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放弃诉讼请示,但是如果将这些权利请示聚合成一个集团诉讼,集团诉讼的标的是足以支付诉讼成本的1

4在公益诉讼中正是“通过若干小的权利请示聚合成一个足以使诉讼成本合理大的权利请示的方法--换句话说,即以实现诉讼的规模经济。”15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发觉王海购假索赔过程中大批量进假货索赔,并非是在“聚合权利请求”,而是提高预期诉讼价值的行为,使之超乎于相应较少的诉讼成本,使其效益最大化。

3、公益之诉的诉讼运行成本分析

法律成本指的是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环节中,法律系统为实现权利与义务配置所耗费的费用,如何合理地利用法律资源,法律成本,实现法律的高效率,是我们法律运行过程中重点讨论的问题。

在探讨公益诉讼成本时,我们不得不谈及错误的司法判决的影响。在此假设某一公益诉讼的预期成本是100元,而潜在加害人避免事故的成本是90元(此时受害人避免事故的成本高于100元,否则诉讼程序不可能开始),这种情况下侵权人会花费90元避免事故的发生而避免在诉讼判决结果的赔偿(100元)。但是,我们还要考虑的另一种情况是,司法机关出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错误判决导致的侵权人预期事故成本的降低,当侵权人预期事故成本过低,甚至低于其避免事故的费用时,此时侵权事故就不能够防止,其必然造成社会损失。

本文在此对错误判决成本的讨论,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公益诉讼的关注。法律主体在行使权利或改造义务的过程中,类似于市场中的消费者--自利的消费者,他们关注的是法律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因而不良的法律机制可能使侵权者放纵自己的加豁行为,从而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四、结语

长期以来,在我们社会中一直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并且总以国个的利益作为公益,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利益不过是普通的市场主体的利益;相反,市场中消费者的整体利益才是社会公益。16而在我们目前的诉讼机制下,对于权利配置的判决结果往往与权利的主体联系在一起,因而具有不科学性。

另外,谈及王海的“不经济诉讼”。笔者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王海等在消示颁布后才举旗打假索赔,正是因为消法为其提供了“有利可乘”的制度模式,基于消法所承诺的“伪劣商品的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一倍”,王海等才得以聚合诉讼价值而获准。对于王海的获得是否属不当得利(是否可以认为其侵占了消费者公益的一部分呢?),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但是笔者认为西方的集团诉讼制度似乎是什得借鉴的,即实际原告在获得赔偿后向集团每个成员支付其相应赔偿金。

至此,读者会发现本文并未给两个安全一个明确的解答。笔者认为重要的并不是对单

个案件中的法律主体权利义务作一个分配,更重要的是呼吁法律能为我们提供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为维护公共利益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注释:

1、作者单位:汤琼,西北政法学院;

刘涛,西北政法学院,现于山东大学任教;

刘辉,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法院。

2、韩志红、阮大强著:《新型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10页。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4、《南方周末》2000年8月10日第9版,《王英为什么败诉》,贺卫方。

5、《南方周末》2000年8月10日第9版,《王英为什么败诉》,贺卫方。

6、周楠、吴文翰、谢邦宇编著:《罗马法》350页,群众出版社,1983。

7、周楠、吴文翰、谢邦宇编著:《罗马法》354页,群众出版社,1983。

8、周楠、吴文翰、谢邦宇编著:《罗马法原理》887页,商务印书馆,1996。

9、(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宗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19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0、陶红英:《美国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制度》60页,载《法学评论》,1990(6)。

11、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182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2、(美)波其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下),66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3、事实上,笔者认为无论市场或法律程序,都是一种对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机制。

14、(美)波其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下),74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5、(美)波其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下),74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6、杨宗科著:《法律机制论》,6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杨先生认为:共同需要和公共利益,才能形成“公益”。

上一篇:初中七年级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下一篇:商务英语专业应聘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