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2024-06-28

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精选11篇)

篇1: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2.1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组成

数字电视的组成主要包括信源编码、复用技术、信道编码与调制、传输信道、接受装置等。信源编码是通过数字处理方式,实现信号形式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声音、图像等都是常见的需要转换的信号。信号转换完毕后,需要借助复用技术以数据包的形式,将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处理、整合,通过传输数据包形成相应的节目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真现象造成数据流误差,通过信道编码与调制可以对编码进行核对和修正,还可以以基带数据为基础,自高频波段生成频带信号。确保编码准确无误后,便可以通过传输信号完成信号传输,常用的信号通道主要包括HFC、卫星、数字干线、无线等几种。最后,使用数字机顶盒将信号进行再次转换后,便可以将从接受到的信号中获取相关信息,将其以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呈现在显示屏上[2]。

2.2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关键技术

多媒体开发库技术(SDL)和数字点数传输技术是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SDL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并将数据包信息内容以矩形高速流的形式展现出来。SDL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中,既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又可以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增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准确性,在协议数据单元、网络协议、数据包交换协议方面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并且,SDL还可以针对突发性错误做出迅速反应,保证信号传输前后的一致性。在数字点数传输方面,实现方式主要有HFC网络传输和AM—VSB频分复用两种,可以以频率作为依据,根据信号形成相应类型的节目。为了实现数字信号传输的顺利完成,使其符合HFC网络传输要求,在传输之前要对其进行编码和调制处理,这样还可以实现信号分路传输,避免信号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现象。在高频载波中应用HFC网络传输技术,可以用光纤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种方式完成信号传输,有效的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结语

将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中,既是有线电视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满足人们对有线电视功能需求及服务质量日渐提高的必要措施。经过近些年的实践应用,数字电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欢迎,有线电视重新焕发了活力,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发挥了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数字电视部分技术尚不成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所以仍需要加大对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董德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8):55—56。

[2]李宝军。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2):6—7。

篇2: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摘要:对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实践进行全面分析,明确问题根源,构建针对性应对策略,实现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与广电领域的深入融合。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广电;应用;实践

对于社会生活而言,电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科技的推动下,数字技术与卫星技术在广电领域得以应用与发展,数字电视技术成为当前电视行业重要的技术形式。依托这一技术,可以强化对电视制作与传播质量的提升。但是,基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技术的不完善性,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应用中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积极改善,以便其能更好地发挥优势,提升传播质量,满足新时期社会对电视信息的需求。

1地面数字电视在广电领域中应用

数字电视技术是当前电视行业比较先进的技术模式,能够在广播电视塔以及电视信号接收设备的支持下,实现传播电视节目的目的,提高传播质量及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电视节目的整体需求。发射电线是数字电视传播的核心设备,可以强化信号的传递与转播。对于数字电视传播工作而言,发射天线是核心设备。发射天线通过编码以及相关处理,实现数字电视信号长距离传播的目的,最终抵达电视用户。基于此,在推广和应用数字电视传播的过程中,要重视发射天线建设,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有效传播。发射地点以制高点为标准,力求传播质量的增强及传播范围的扩大。对于数字电视及传播工作,发射地点十分关键,尤其对信号传播质量影响较大,事关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目前发射地点通常选择制高点,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周围环境与相关设施产生的干扰与不良影响,切实提升传播质量、扩大传播范围,对数字电视整体服务水平影响较大。

2地面数字电视在广电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2.1技术设备管理与运用水平不高

在当前的数字电视传播与应用中,技术设备自身存在不完善性,很难满足数字电视在工程模式与传播方式方面的要求。另外,在技术应用中,芯片技术及终端接收技术都亟待改进,以期更好地满足电视传播的实际需求。一旦忽视技术设备管理的加强,就很难适应新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环境,就会对数字电视跨越式发展产生阻碍,无法在根本上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2.2数字电视设备与仪器的应用缺

乏权威标准与规范立足当前数字电视传播应用,涉及大量设备与仪器,涵盖接收传播芯、发射天线以及接收色板等。但是,鉴于数字电视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很多仪器与设备缺乏权威的国家标准,使得很多设备在使用中很难找到有利的依据,继而诱发使用问题,给传播质量埋下隐患,不利于数字电视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数字电视设备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十分关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合理标准,强化对设备与仪器产品的有效规范。

2.3系统检测与维护设备匮乏

为了维护数字电视传播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科学与完善的传播管理系统不可或缺。因此,要强化对数字电视技术系统、传播系统以及操作系统的全方位检测。但是当前具备这一功能的检测设备与检测系统处于空白状态,不利于对系统问题的检测与处理,无法实现系统高效运行,阻碍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与使用。

3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水平的提升策略

3.1合理选择发射天线

为了最大化发挥数字电视的应用效果,需要重视发射天线的选择,重点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分析发射天线的水平极化,另外是其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强化的是数字信号传播的范围,垂直极化能够在保证信号传播强度的同时,提升适应性。

3.2合理确定发射地点

数字电视信号传播质量与发射天线场地的位置息息相关,因此,要做好场地设置与选择工作,将制高点作为目标,同时,综合考虑地形与地域因素。具体讲,反射地的选择要避免出现电视信号死角,同时,又要保证数字电视建设的经济原则。

3.3准确设置发射频率

发射频率的选择需要以数字电视信号传播实际情况为依据,一般情况下,频率设置在550~700Hz之间,这一范围的频率能够有效保障传播范围与传播质量。在设置过程中,要将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考虑其中,以便进行有效调整。

4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广电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成为整个行业的关键性技术,为整个电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提高了传播质量。因此,要重视探讨地面数字电视在广电领域应用情况的分析,明确发展中的不足,积极探求针对性策略,实现地面数字电视与广电行业的高效融合,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建华.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24.

篇3: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1 超宽带技术介绍与分析

1.1 超宽带技术概述

超宽带技术一般是指宽带占用带的宽度大于中心频率的25%, 或者是宽度在500MHz的一种新型无线发展技术, 以此技术为基础宽带能够形成较高的信息传输速度。相比于普通的信号传输方式来说, 超宽带技术在传输过程中不受载波的限制, 并且脉冲信号是自动产生的, 这样, 通过对脉冲信号的调整, 最后形成的脉冲信号波形只有几兆赫兹, 这是传统模式的宽带是根本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 超宽带技术应用在有线数字电视中还有很多优点, 对于传统的数字电视来说, 超宽带技术具有较大的频谱宽度, 这样就会减少功率的过度消耗。同时, 超宽带技术的隐蔽性非常高, 有一定的安全系数。除此之外, 超宽带技术还填补了传统数字电视较低多晶分辨率的不足, 因为它不仅有很高的分辨率, 而且还有着强大的系统容量, 能够同时存储更多的信息与资源。因此, 宽带技术以其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1.2 超宽带技术的特点

在传输过程中, 超宽带技术实现了最小化占用宽带的频率, 从而使得传输效率得到了最大化。除了在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超宽带技术还被应用于雷达和遥感等高科技领域, 也就是说, 超宽带技术不仅仅受到了军事等领域的高度关注, 同时还在商业和通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因为它的传输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传输模式来说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无数的实践证明, 超宽带技术具有以下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和优势:第一, 超宽带技术可以与其他宽带系统公用频带, 而不需要设立专门的传输通道;第二, 超宽带技术不仅能够在最短的距离内进行传输, 而且还能够在不影响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实现多用户之间的传输;第三, 超宽带技术在应用的时候功率消耗可以降到最低, 相对于其他的传输技术来讲, 所消耗的功率是最小的;第四, 超宽带技术在设置时都很隐蔽, 这样就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度;第五, 相对于其他技术, 超宽带技术在信息存储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优势, 它不仅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 而且还能够快速准确的对信息进行处理。

2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中超宽带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超宽带信号在有线电视中的传输

当前, 在有线电视中通常采取双向传输的方法, 其主要途径为空间分割、时间分割和频率分割, 而最常用的是频率分割。通常, 频带资源按照一下几种方法来分配, 上行频带为5~45MHz, 传送模拟电视信号的频带为45~55MHz, 数字电视信号或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频带为550~750MHz, 而750~1000MHz则可以改造为上行频带。然而, VOD和HDTV需要占用相当大的宽带和网络资源, 因为它要求较高的码率和数据量,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户数量与数据资源之间的矛盾。

综上可以看出, 超宽带技术可以有效的调解用户数与资源数量之间的矛盾。因为, 在传输过程中, 超宽带技术能够一最低的功率来进行信号甚至是图像的传输。超宽带技术在传输信号数据时其功率仅仅类似与噪声, 这样, 就会大大减少对于工作在统一频率的无线电设备的干扰。除此之外, 超宽带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同轴电缆中, 尤其是目前在模拟电视尚未淘汰的CATV系统中, 利用超宽带技术进行传输, 可以很少甚至是不占用频道资源, 因为在应用超宽第技术使能够容纳数量相当大的并发点播用户, 并且只要是在封闭的电缆中, 就完全不需要担心会干扰到其他的无线电设备。

超宽带脉冲的形状和幅度会受到有线电视网络固有频率损耗特性的影响, 因此, 在将超宽带数据输入有线电视网络时必须提前进行补偿, 如图1所示, 经过补偿后的信号更容易通过混合光纤系统, 而超宽带的伪随机性则会使其功率谱的密度抵御HFC系统的噪声电平, 这并不会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

目前, 超宽带技术已经能够达到提升承载NTSC、SECAM和PAL电视信号网络容量的1倍以上, 通常传输速率为100Mbit/s。一般而言, CATV/HFCS网络中传输信号的过程为, 在送达频道调制器之前, 数据会先被分为音频、视频和数据流, 之后频道调制器会将每一路信号与射频混频并分配给多个混合器, 然后混合器会将这些信号合并为一个信号, 而额外的视频数据流将会与普通节目混合后发送至光纤发送器, 同时, 将混合信号中的各种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信号并传送至客户端。在客户端, 混合信号将会被调制成相应的音频和视频数据, 这一过程必须克服长距离信号衰减对超宽带信号的影响。

超宽带脉冲的持续时间和发送功率通常是可以变化的, 因为, 不同的调制技术会使脉冲和信号功率电平变得不同, 但是只要保证各个信号的共存和脉冲的可靠性就可以。超宽带技术可以使数据流信号扩展到50MHz到1GHz的频段范围,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任何频率的信号能量可以明显低于该频段所处的噪声电平。数字CATV或HFCS网络通常使用的最大频率为870MHz, 但是此时系统还有1GHz左右的宽带, 这就使得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发送更多的信号数据, 进而保证了信号在超宽带用户接受设备中数字化、发送和接收过程中脉冲的完整性。

2.2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超宽带无线个人局域网

无线个人局域网是近年来出新的一个新概念, 它的核心是用高速无线互联技术来代替现有的有线互联技术, 使得个人信息终端更加的智能化。而在组建个人化的办公或者家用网络信息时, 超宽带技术就成为了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现有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可以同时为无线个人局域网和多媒体数据传输业务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保障。

无线个人局域网可以实现便携式电器与通信设备的短距离互联, 但是它的覆盖范围一般比较小, 半径只有10m左右, 它具有一定的优点, 例如能够为多媒体服务提供具有Qo S支持的特别连接;更加便于加入和离开现有的网络;可以有效地节省电池功率;制造成本低廉, 复杂性不高;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包括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和音频。将超宽带技术应用到无线数字电视系统中之后, 不仅能够给无线个人局域网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 而且还能够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之间的互联, 并且由于超宽带技术的无线个人局域网覆盖率较小, 保密性好, 能够有效保障有线电视网络的安全性。

3 结束语

总之, 将超宽带技术应用到有线数字电视中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获得极大的便利。通过对超宽带技术的利用可以在不干扰其他无线电设备的情况下来保证电视节目信号的稳定传输, 从整体上提高电视通信的效率。除此之外, 超宽带技术具有不占用频道资源的特点,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进行并发用户的开发, 并且综合现有网络资源的接受特点来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从而不仅可以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 还可以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参考文献

[1]高远齐.UWB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 2010 (07) .

[2]干运仙, 景来丰.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超宽带技术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 2012.

篇4: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数字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高度普及,现代社会走入了数字时代。广播电视行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更优质的节目服务、更稳定的频谱利用率、更好的画面效果。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已经成了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电视已经逐渐被数字电视所取代,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是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实践研究意义重大。

1地面数字电视技术

数字电视技术概念,于一九八二年在美国被提出,并在一九八三年正式应用在广播电电视行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革,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了世界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全面普及了数字电视,并停播传统的地面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从字面的理解就可以看出,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传送、接收全过程都采用的是数字信号技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是数字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和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的补充,辅助其他广播电视系统协调实现最大范围受众覆盖。地面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目标是,为受众提供高清、高质、丰富的广播电视服务。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特点是投资少、维护省、建设快、绿色环保、节目多、抗干扰、覆盖率高、安全性好、功率省、业务多。首先,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相比传统有线系统来说,不仅节省了光纤的铺设费用,更节约了发端与收端的建设费用,相比传统电视系统整体建设费用下降百分之六十左右。其次,在维护方面,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无需穿墙施工,无需建设光线,因此维护十分容易,维护费用比传统电视技术节约百分之七十左右。最后,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强大的信道编码及信道恢复功能,有着很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大大的保障了信号传输效果。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广泛推广是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手段。

2广播电视行业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研究

2.1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选择

发射天线的目的是对抗电磁波的空间辐射,发射天线也是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发射和辐射的主要装置。地面数字信号的电磁波由发射天线发出,所以天线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在应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时,必须着重考虑发射天线的选择,并给予高度重视,以保障能够为受众提供优质的广播电视服务。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选择应优先考虑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垂直极化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适应性好。水平极化是强化信号覆盖范围和提高信号质量的关键。

2.2发射电场强度的确定

发射电场强度直接关系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能量与载噪比,电场强度至关重要,不论是现代数字电视技术还是传统虚拟信号技术都必须做好发射电场强度的确定。想要覆盖率高,性能好,电场强度就必须要高。另外,与传统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还需要考虑到载噪比问题,确定电场强度是提升数字信号质量的关键。

2.3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选址

为了保障覆盖率、信号质量,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选址应尽量选择高处,如:高山或高层建筑物之上,建设时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应面对覆盖区域,这样才能保障信号的覆盖面积,避免信号覆盖死角。但高处易受到天气和雷雨影响,必须做好防雷措施,避免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数到干扰。另一方面,在选址时应考虑其他发射天线信号范围,避免信号重叠造,如果重可能会出现信号相互干扰的现象,影响整个信号的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选址至关重要。

2.4发射频率的确定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强与弱、好与坏和信号发射频率密切相关。现今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采用的多为LDMOS功放模块,为了保障最大动态范围,工作频率段应用UHF频段。这种技术相比传统的FFT传输效果要好。传统的FFT不仅传输效果差,对数据处理效果也不明显,并且信号处理传输时间较长。UHF不仅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信号高度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与传统广播电视技术相比优势十分明显。不久的将来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便能够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核心技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使广播电视内容更加丰富,使用户得到了全新的体验。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陈鹏.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策略[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 袁正光.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06(19):17-28.

[3] 李旭东.数字革命: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广播电视发展对策[J].湖北科学院,20014,4(18):67-68.

篇5:数字电视的技术分析论文

一、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

相较模拟电视而言,数字电视技术优势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第一,现有模拟电视的频道宽带是8MHz,通常情况下,只能对一套模拟性电视节目进行传送。但是,数字技术的传送性能是模拟电视的八倍之多,能够将1~8套节目通过一个频道进行传送。第二,数字电视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强,不仅如此,其清晰度和音频效果都有了很大提升。相较传统的模拟电视,在覆盖半径一样的情况下,数字电视的功率要高出一个级别。第三,能够移动接收各类数据增值业务是数字电视的一个显著优势,同时还具备加密和解密以及加扰和解扰的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通信隐秘性。第四,系统所采用的中间件技术,使得交互式应用得以实现,其能够与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相连接。第五,模拟电视原有的各种视频格式都被数字电视保存下来了,只需一个机顶盒,用户便能享受各类数字电视节目,这大大减轻了用户的经济负担。

二、数字电视实现困境

就目前而言,尽管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但不能否认的是,要真正实现数字电视的全覆盖,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电视台设备的更换难度大、节目制作成本偏高、技术实施难度较大以及数字电视标准不确定等都是制约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些问题。

三、数字电视实现技术

(一)GPS

在单频网的建设中,GPS是最必不可少的系统设备,无论在任何地点,GPS都能够为其提供1PPS的参考时间信息和10MHz的系统时钟。虽然通过SDH网络和其他方式也能够得到这些,但是相较而言,GPS更加快捷,性能也更好。如果能够与天上的GPS卫星同步,其所获得的信号将会更加高稳,甚至可达到1E-11。就如何选择GPS信号机而言,一定要谨记以下几点:第一,当前,不少商家都宣称自己所售卖的GPS信号接收机具备自动切换的功能,即便是不能与天上的GPS卫星信号同步,也能够自动切换至内部的振荡器。这里有一点需要引起广大用户的注意,就是某些型号的GPS信号接收机会采用硬切换方式进行切换,进而导致了系统的重新同步。第二,GPS内部所配置晶体的型号决定了其价格高低,要想系统的性能更好,就应当尽可能地选购性能较高的内置双重恒温晶体。第三,GPS天线安装的位置也非常关键,必须保障天线周围的通畅性,不能有任何大的障碍物存在。电视输出信号和天线直接相关,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越强越多,电视输出信号也就越好。

(二)单频网

单频网主要指不同发射台在同一频段、同一区域以及同一时间内发出的相同的信号。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对指定的服务区域的可靠性覆盖。传统模拟电视所使用的是多频网方式,即MFN,这一方式与单频网的最大区别是,频率的重用必须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所以,相邻的发射台之间,只能通过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播放,进而避免相互间形成一定的干扰。通常情况下,在使用MFN方式时,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所覆盖的区域就比较大,其所占用的宽带也是几个频道的占用量,因而造成了大量频谱资源的`消耗。广播电视中单频网概念的引进,是电视技术数字化的必然结果,单频网应用的可能性是建立在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数字调制技术的利用之上的。相较于传统多频网,单频网最明显、最直接的一个优势就是其频谱效率的大大提升。由于能够使用相同的频率,于是在同一个服务区域内,采用了数字电视技术的同一个频道就能够传送很多套电视节目,如此一来,便能节省更多频率资源。与此同时,多个电台同时进行发射还带来一定的分集效果,大大增强其接收可靠性,进而增大其所接受节目的覆盖率。另外,还需要不断对发射网络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此降低总功耗,并减轻其对附近其他网络所造成的干扰。

(三)复用系统

如果单单从发送端的信息流向看,数字电视复用系统主要是将诸如音频或者视频等编码器所送来的数据比特流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被复合成为单路穿行比特流,再将其送给信道编码和调制,而接收端的这一过程刚好与其相反。欧洲、美国和日本所使用的HDTV复用系统传输标准都是MPEG-2。

(四)信道编解码和调制解调

通过调制,能够将被传输的信号放至载波或者脉冲串之上,以此做好相应的发射准备,进而提高传输频带利用率。通常情况下,数字电视所采用的调制方式都是多进制的。DQPSK(差动四相相移键调控制)、CQ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调制)VSB(残留边带调制以及QAM(正交振幅调制)等都是常用的多进制体制方式。

四、结语

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显而易见,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可能在电视领域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其技术优势终将取代传统的模拟电视,当然,不可否认,在某些局部小范围内,传统模拟技术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一定市场。总而言之,数字电视的出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实现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汉婴,龚晓鸣.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最新进展[J].中国有线电视,(02):127-129.

[2]施锦亮.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08):205-206.

篇6: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近年来,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光节点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广电网络总体规划,以便按部就班地完成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工作。在推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与改造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提前的调查工作,降低后期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确保整个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必须要保证有线电视信号的稳定性

有线电视信号的稳定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线缆分配、技术要求、信号源距离等。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同一有线电视信号源所分配的连接用户数量也在不断上涨,直接加剧了光节点的信号传输负荷。在这种情况下,有线电视信号的就很容易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从而降低信号使用质量。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工作入手:一方面是更改光节点的设置位置,使其尽可能地趋向于信号源,提高单个光节点的控制量;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光节点数量,降低同一光节点的信号输出量,进而减轻信号传输压力,提升其稳定性。

1.3必须保证市区电力的充分供应

篇7:地面数字电视监测技术分析论文

根据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的技术特点,主要通过发射机监测系统、射频监测系统、码流监测系统、音视频监测系统实现对整个播出环节的安全防护。发射机监测系统中,在遵循发射机厂家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发射机通讯接口,采集发射机技术指标和运行数据;射频监测系统主要进行DTMB解调、载波监测等工作;码流监测系统按照TR101-290的标准对TS流进行监测;音视频监测系统主要完成信号源及空收节目的监测、存储。

2主要技术特点

2.1发射机监测系统

发射机监测系统是整个地面数字电视监测系统的核心,它担负着发射设备、辅助设备的数据采集工作,实时进行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的上报,接收并执行远程监管平台下发的查询、配置指令,完成播出信号质量、测试指标的汇总回传。发射机的核心设备是激励器,按照GD/J067-2015《基于卫星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在发射机监测系统中增加了对激励器及单频网适配器技术指标的监测。

2.1.1.激励器监测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标配主备激励器,两路卫星信号源分别输入主备激励器,激励器具备自动判断信源并进行切换的功能。单频网状态下,当输入码流丢失或错误时,激励器可根据要求设置射频输出关断功能,异常状态消除后,激励器自动恢复到正常单频网组网工作状态。当输入码流的SIP丢失时,激励器转入多频网工作模式,保持调制输出,从而避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大范围停播,提高了安全播出的可靠性。针对激励器技术上的新特点,对激励器的功率、主备激励器工作状态、单频网工作模式进行监测,是整个发射机监测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1.2.单频网监测项目及报警条件

单频网是此次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对单频网技术指标的监测有别于传统的发射系统监测。单频网组网时,对码流输入、外参考时钟有效性、射频本振、温度告警、单频网状态、发射机输出射频指标等规定了相应的报警条件,系统发现有触发报警条件的情况后实时进行报警。

2.2射频系统监测

系统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DTMB信道指标的监测,主要包括:射频信号锁定状态、载波电平、调制误差比MER、误码率BER、误差向量幅度、载噪比等参数的测量和查询。射频系统监测能够对电平为40dBμV~100dBμV的射频信号(48MHz~870MHz频率范围)进行接收解调,支持对多种QAM调制方式的监测。系统能够按照远程指令执行射频指标监测任务,并将结果回传中心系统或区域节点。

2.3码流监测系统

为加强对中央电视节目版权的保护,覆盖工程对卫星链路传输的TS码流采用加扰加密措施防止非法接收,即前端AVS+编码器输出的多路TS码流首先送入加扰复用器进行加扰加密和复用,形成加扰加密的TS码流并送入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与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相比,地面数字电视的监测需要增加码流监测的内容,在对电视节目监测时,有些码流方面的错误值班人员用肉眼无法识别和判断,借助码流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节目码流异常,通过查找原因,排除隐患,减少对节目播出的影响。码流监测系统能够对ASI信号码流结构和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可以实现码流带宽分析功能,包括整个TS流总码率的最小值、最大值、有效值、当前值、TS流中每路节目的码率和所占带宽的比率、PSI/SI中每个PES的码率、空包率和其它数据的码率。码流监测系统还能够进行质量异态报警,按照TR101290技术规范,进行一、二、三级的错误监测。

2.4音视频监测系统

在整个地面数字电视监测中,音视频监测是最为直观有效的监测手段,更符合发射台值班人员对播出节目进行监测的习惯。音视频监测系统除提供信源节目和空收节目的多画面监测外,还能对节目异态进行报警,并实现节目存储。其主要组成如下:

2.41.信号源音视频监测

DTMB信号源主要采用卫星传输,卫星接收机输出的ASITS码流送入发射机,发射机激励器具备对两路码流的手动和自动切换功能。在进行信号源音视频监测时,需要在卫星接收机与发射机激励器之间加装ASITS无源码流分配器,如图1所示,分配后的一路码流送入激励器,另一路码流经转码后在液晶监视器上进行监测。

2.42.空收节目音视频监测

在地面数字电视监测系统中,值班人员通过空收节目的监测可直观了解播出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播出异常并进行报警,缩短故障时间。在这一环节,首先需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和解调,解调后输出的传输流为清流,直接发送给监测模块以硬件方式进行高速处理转码,对传输流数据包进行TCP/UDP的IP封装,实现TSoverIP的网络传输。

2.4.3.音视频节目监听监看及报警,主、备信号源码流与空收解调后的码流送入TSoverIP设备,进行IP封装,经千兆交换机后,送入AVS+转码及视音频处理器,最终输出的音视频节目在监视器上实时显示。视音频处理器将每路信号的数据流通过网络传送到远程监测端,进行存储和调用。基于IP封装的信号源及空收节目的音视频节目可以在监视器上任意组合进行全面监视,也可将一个节目画面独立监视,能够监听节目的伴音音频。一旦出现视音频丢失,视频图像质量变差(黑屏,静帧等)的情况系统自动报警并在监视器上显示报警的视频图像,同时扬声器输出伴音音频。出现视音频黑场、静帧、静音、彩条、无伴音等故障时,系统进行声光报警和提示框弹出提示,将报警信息记录至数据库,报警查询信息与异态录像信息可以实现联动查询。系统支持异态录像和下载功能,支持远程调用,异态节目内容保存一年以上。

3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之处

面数字电视的监测工作处于初期阶段,具体的技术应用有待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充实和完善监测技术手段,使之更加切合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发射特点。

1.技术标准统一

目前,全国各地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作开始起步,各级广播电视监测部门及相关的厂家也在研究地面数字电视的监测技术,初期可能会有不同的技术方案,特别是数据接口标准可能会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监测技术研究和监测方案制定时,应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数据接口的一致性,从而达到监测数据共享的目的,更好的为覆盖工作服务。

2.通讯网络建设

此次承担覆盖任务的发射台大部分处于海拔较高的山顶,位置偏僻,通信网络基础条件较差,严重影响远程监测能力,严重影响数据共享。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应当积极探索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通讯的能力,如在光缆、微波等未通达的台站,充分利用4G网络、远距离WIFI通讯等方式实现监测数据的回传。

3.CDR监测技术展望

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数字音频广播相关研究及推广应用,全国各地开始建设包括CDR在内的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并正式提供数字音频广播业务。为此,应在现有模拟广播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部署相应的数字音频广播网络及信号监测设备,构建统一的数字音频广播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对中央台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和网络覆盖效果、信号质量和播出内容等的实时监测。

4结束语

篇8: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1 高清电视特点

顾名思义, 高清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清晰, 声音逼真, 其显示分辨率, 从720×576提升到1920×1080。除此之外, 高清电视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16:9的大屏幕播映方式

相比于标清电视的4:3宽高比, 标准的高清电视节目均采用16:9的宽屏播出, 使视频画面具有更强的逼真性和感染力, 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2) 高质量高保真音频效果

通过与用户家中的家庭影院相配合, 输出身临其境的杜比5.1环绕声, 可以最大限度的与高清晰度的画面相配合, 达到较好的视听享受, 如同身临其境。

(3) 传输过程中图像质量无劣化

由于采用的全数字信号处理, 使得在传输过程中图像质量没有任何形式的劣化, 在用户家中观众能够欣赏到和演播室一样清晰的画面质量。

2 高清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

高清电视 (HDTV—Hign Definition Television) , 采用的是数字信号传输方式, 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 是数字电视DTV中最高标准的一种, 它规定了对应设备视频至少具备720p或1080i扫描分辨率, 屏幕宽高比为16:9, 音频格式为杜比数字格式5.1声道, 同时能兼容接收其它较低格式的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重放。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主流的高清电视有清晰度等级不同的图像三种显示格式, 分别是720P (1280×720P) 、1080/60i/50i (1920×1080i) 、1080/24p/25p/30p (1920×1080p) (p:逐行扫描;i:隔行扫描) , 其清晰度依次递增。其中, 1080P目前仅在演播室中存在, 支持1080P的编码器和接收机芯片还未正式商用。在传输领域, 主流的高清视频的编码格式既可以是MPEG-2的, 也可以是H.264 AVC的。

在电视台领域, 节目的制作已经先于有线数字电视实现的高清的制作、编辑和存储, 目前, 全国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节目实现的全高清的制作, 中国中央电视台, 将于2013年实现全部频道的高清制作。

那么高清的节目是如何从演播室到用户家中的电视上呢?

首先, 高清演播室或者室外通过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 经过电视台的编辑等处理, 形成了一个高达1.5Gbps或者3Gbps的高清HD-SDI信号, 这种信号如果不经过压缩时无法传输到用户家中的;而且HD-SDI的数字图像时无法在用户家中的液晶电视上直接显示的, 其次, HD-SDI信号需要经过一种叫做编码器的设备进行编码压缩, 以便适合在卫星或者有线网络中传输, 编码器分为MPEG-2编码器和H.264编码器。目前国际上各个上星卫视的节目多采用H264的编码格式, 每套节目带宽在6-10Mbps之间, 而我国目前的高清电视节目均为MPEG-2的编码格式, 每套节目带宽在18-22Mbps之间。

H264编码器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案, 一种是基于FPGA和DSP方式的解决方案, 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是对市场发展响应速度快, 可以提供8bit和10bit的编码方式, 缺点是研发难度大, 硬件成本高;另外一种是基于ASIC芯片, 主要有Ambarella公司的A2、A3平台, Thomson公司的专用芯片, 优点是效率高、编码质量好, 缺点是受限制于芯片公司、更新速度慢、加入新功能困难。TI公司的达芬奇或者喜马拉雅系列DSP等, 特点是成本低、算法难度适中。

完成编码后, TS传输流就可以在卫星以及有线网络中进行无损的传输和处理了。以CCTV高清为例, 节目从中央电视台送到卫星上以后, 各个地市的有线电视台通过一台数字卫星接收机, 将信号接收下来, 然后将TS传输流送到各个地方的有线前端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复用、加扰、EPG插入、QAM调制、放大、分配等, 最后, 通过同轴电缆送到用户家中。

在用户端, 除了一台支持高清的机顶盒之外, 还需要一个支持高分辨率的电视, 这样用户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演播室水准的高清电视图像了。

3 高清电视在有线网络中的处理

由于采用的全数字的格式, 高清电视在有线网络中的处理就相对简单了, 一般来说数字电视高清节目目前是通过两种方式从节目提供商到有线运营商的, 一种是通过卫星覆盖的方式, 另外一种是通过SDH地面传输的方式。

经过编码的高清节目, 以传输流的格式被有线前端接收, 然后通过有线前端对节目进行复用, 加扰, EPG插入以及VOD等系统进行时移和点播。然后通过QAM调制器送到有线网络HFC中, 到达用户家中。

目前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播出的高清节目格式, 一种是央视高清及各省卫视高清采用的MPEG-2编码格式;另一种是欧洲足球频道、香港翡翠高清、香港亚洲高清频道等采用的H.264编码格式。对于省台卫视的高清节目, 每个QAM频点可以放置2套, 对于H.264格式的高清节目, 每个QAM频点可以放置3-4套。

4 转码技术

随着高清节目的进一步增加以及VOD等业务的开展, 有线电视的频点资源会变得越来越紧张, 由于传统的MPEG-2高清节目占用带宽大, 频谱利用率低, 因此, 一种将MPEG-2格式的高清电视节目转换成占用带宽低的H.264高清节目技术——转码技术应运而生。

由于MPEG-2是以图像的每一帧为编码单位, 而H.264可以是面向对象的编码方式, 由于图像编码时宏块单位大小的不同, 使得从MPEG-2的码流直接转换成H.264的码流非常困难, 目前市场上,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

(1) 通过ASIC芯片完全解码再编码

这种方式下, 转码设备支持将MPEG-2的传输流在设备内部还原成基带 (Y, Cr, Cb) 信号, 再将图像在给定的码率和分辨率下进行重新H.264编码。这种方式下, 可以得到非常高质量的图像以及非常低的延时模式, 成本和技术难度也是非常高。代表产品为目前主流的H.264高清编码器。

(2) 通过码流控制, 即所谓的码率压缩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 原始的MPEG-2传输流经过解析和部分解码, 还原成图像、条、宏块以及量化的DCT系数, 然后通过重新改变量化系数, 并插入H.264的部分元素, 使得图像码率得以降低, 这种方式, 成本很低, 但是在高比例码率压缩和图像变换非常剧烈时, 往往质量不能得到认同, 这种转码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有限的伪转码方式, 更多用在MPEG-2的码流压缩上, 这种方式成本相对低廉, 但是转码质量有限。

(3) 基于Intel CPU和软件的转码

随着Intel CPU的主频原来越快, 以及多媒体质量的丰富, 采用了Intel构架的平台, 可以利用Intel CPU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 通过Windows系统或者Linux系统提供的应用软件, 进行转码, 这种转码将图像还原图像, 然后重新利用H.264编码规则对图像进行处理, 进行编码压缩, 达到转码的功能。这种技术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而且成本低廉, 还有除了支持MPEG-2到H.264的转码外, 还支持H.264到MPEG-2的反向转码, 在IPTV和有线前端使用非常广泛。代表产品有Envivio C4编码器, 以及TAG MCT系列编码器。

5 中山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播出及传输

目前我台在线播出9套高清节目, 该系统由信源接收监测、复用加扰调制、终端机顶盒接收等三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

高清信源接收系统接收的高清节目主要有三个来源:卫星信号、省SDH网络、本地自办。

通过卫星接收机接收的高清节目有“CCTV高清综合、CCTV-1高清、华诚高清电影、北京卫视高清、湖南卫视高清、东方卫视高清、江苏卫视高清”等7套。这七套节目直接利用MPEG-2的传输流DTA方式送至复用器, 而欧洲足球高清、香港翡翠高清等考虑到广告插播的需要, 进行了重新编码, 采用的是H.264编码格式, 分辨率均为1920×1080i。

通过省S D H传输网络接收的有“广东卫视高清”频道, 采用的格式为MPEG-2编码方式。

自办的“高清测试”频道是通过大洋系统的收录、采集等系统实现的。经过大洋系统的非编、转码成H.264格式或MPEG-2编码格式的节目源, 上载到思迁推流系统, 由思迁系统采用IP方式传输到下一级系统中播出。目前由于H.264在存储空间和播出带宽的优势, 我们的“高清测试”采用的H.264格式的播出。

如图2所示, 在自办高清节目链路中,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素材的非编打包, 我台采用大洋高清非编系统对高清节目素材收录、打包、输出。高清节目打包一般有两种——MPEG2-IBP格式和H.264格式, 其中前者为传统的打包方式, 码率可设置为15-20Mb/s, 后者为后期主流的打包方式, 码率可设置为1-10Mb/s, 能更好的提高存储效率、节约带宽资源。

其他格式高清节目素材, 如网络高清节目、硬盘录制的高清节目、家用高清摄像机制作的高清节目等, 目前采用H.264的格式或通过格式变换后进行播出。

在设备选用上, 我们采用了哈雷的H.264的高清编码器以及TAG MCT系列转码器, 进行处理, 其中编码器完成节目的重新编码, MCT转码器完成节目在H.264和MPEG-2之间按要求互转。

高清频道的传输采用D V B-C标准, 鉴于高清频道占用带宽较大 (一般MPEG-2编码格式为18M左右, H.264编码格式为6-10M左右) , 目前采用1个模拟频点传输2套MPEG-2编码或3套H.264编码的高清频道, 其传输指标严格遵照国家相关传输标准执行。

6 高清电视的终端解析

高清电视机顶盒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Set Top Box) 用于接收高清数字电视信号, 能够解码、输出1920×1080i/50Hz或更高图像格式的视频信号, 并将高质量的视、音频信号输出给高清电视机进行显示, 同时兼容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信号, 并能解码, 输出多声道声音信号。

由于高清节目都是经过编码、复用、调制后传输的, 因此用户接收高清节目就必须配置专业的数字高清机顶盒, 以对接收到的高清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 如果用户想获得较好的视听体验, 推荐配置全高清电视机, 只有同时具备高清节目、高清机顶盒和高清电视机才能获得最好的视听享受。

目前我们的高清机顶盒可以通过HDMI、高清色差分量及模拟视音频三联线三种方式同电视机连接, 推荐优先选择HDMI线进行连接。

7 结束语

中山数字电视高清频道自2009年9月28日开播以来, 已为部分用户提供了较好的视听体验, 满足了用户对高品质电视的需求, 随后我们也期望进一步丰富高清频道, 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董鸣.高清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23期.

篇9: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技术维护分析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维护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7(b)-0000-00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有效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线数字电视的普及使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进一步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面临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如何对有数字电视网络技术予以改进和完善,切实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2.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概述

2.1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构成

一般来说,有线数字电视网路主要是由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中心机房以及机顶盒三部分组成。其中,HFC网络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运维的主体,其主要用来对电视信号进行传输,有效实现电视信号从中心机房向机顶盒的传输。当前,国内主要运用的是是环—星—树拓扑结构。该种结构具有接口统一、组网灵活、节点少、网络质量好、兼容性强、设备智能化高、故障发生频率低等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结构也具有网络结构复杂、运维难度大、安全性低等劣势。

2.2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从模拟电视朝着数字电视过渡是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的趋势。随着“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取得良好成果,截止2015年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已经得以完全普及。就目前来说,网络技术维护问题对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其中,在环—星—树拓扑结构中,选择光缆线路十分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光缆线路越短,对网络维护以及电视节目的传输就越有利。所以,应采取合理措施,尽量实现对各个光缆节点以及干线的合理布设。具体来说,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提升电视网络建设投资的利用率,大大提升项目工程境界效益;二是有利于信号传输,增强电视节目效果,为促进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技术内容

3.1电缆分配网络放大器工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载噪比和放大器工作主要是对信号电平调节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因传输信号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环—星—树拓扑结构,导致电平会随着电网耗损而逐步降低,一旦电平值低于相应标准,就会对电视信号的传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电视出现马赛克或者无信号的情况出现。为确保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使用放大器拉升电平。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主要使用550MHz的宽带作为信号传输网络宽带。通常情况下,交扰调制比会随着放大器输出电平的下降而上升,且放大器台数会对干线上总交扰调制产生直接影响。

3.2前端电平调整技术

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主要包含数字和模拟两种信号类型,且二者对电平的要求各不相同。其中,模拟信号会随着电平信号的降低而逐步下降,使节目出现雪花或者网纹等现象,电视节目勉强可以收看;而数字信号则会随着电视信号的下降而出现中断情况,导致电视出现马赛克或者无信号的情况出现,导致电视节目无法收看。所以,在对前端电平予以调整的过程中,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兼容性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二者具有不同的标准,这就意味着电平调制需要分开进行。其中,模拟电视宽带频率大约为8MHz,而数字电视宽带频率集中在-3.5~+3.5MHz之间,这就要在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其宽带频率予以科学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模拟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4.1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常见故障

4.1.1室内布线故障

在使用有线数字电视之前,需要在神内布设线路,这也是有线数字电视出现故障次数比较多环节,线路布设不合理或者分配器设置不科学均会对导致信号信号不正常的情况出现,对有线数字电视造成严重影响。

4.1.2数字电视图像形成故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数字电视图像形成出现故障非常常见,导致这类故障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电平信号问题、电视自身原因、放大器或者分支分配器受损等。

4.1.3网络系统故障

在有线数字电视使用过程中,有线数字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线数字系统经常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比如接头生锈引发系统故障,进而导致电频频段出现偏低的情况,引发传输信号中断或者信号传输断断续续的情况出现,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4.2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维护策略

4.2.1合理进行室内布线

在室内布线过程中,应结合室内具体情况进行,布线接头处更应谨慎处理,使得室内布线不受其他线路的影响,为确保布线的连接性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对分配器予以合理设置,尽可能降低室内布线故障的发生频率,有效提升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维护水平,确保电视节目的正常收看。

4.2.2对设备予以合理设备

信号无法正常传输或者传输不稳定是导致有线数字电视图形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导致这方面出现故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放大器或者分支分配器的损坏等。所以,在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为放大器及分支分配器的完好性予以高度管制,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设备予以合理选择,尽可能选择那些阻抗能够相互匹配的分支分配器及线性好、频带宽的放大器,在确保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质量的同时,还能将其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升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4.2.3加大对系统的检查力度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故障屡见不鲜,对人们收看电视节目产生严重影响,而部分电缆接头问题是导致这些故障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有线数字电视使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系统的检查工作,且对有线数字系统电缆接头操作予以高度重视,为保证电缆接线头的良好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大提升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5.结语

总而言之,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管理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这就给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21世纪,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为更好地完成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运维和管理,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此外,我们还需要以足够的耐心、严谨的态度投入工作,加强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巡检,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大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切实提升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曾迪.浅谈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4):233-234.

[2]刘玲玲.对数字电视网络公司商业运营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96-97.

篇10: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

摘要:有线电视光缆网络传输技术具有损耗少、传输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在提高画面质量、丰富有线电视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光缆网络传输中也会出现多种故障问题,包括熔接不当、熔接记录不准、供电问题、光设备接头接触不良、外部破坏等。维修人员应开展深入的故障分析,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并注重日常维护管理,从而确保有线电视的正常接收。

关键词:有线电视;光缆;网络传输技术;维护;管理

有线电视在国内的应用已有多年时间,传输技术不断发展,随着光缆网络传输技术的广泛使用,有线电视播放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无论是传输速度还是画面清晰度都较原先实现了飞跃。但光缆网络传输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积极开展日常的维护管理至关重要。

篇11: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概况分析论文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电视发射机的标准包括:美国制定的ATSC标准,日本制定的ISDB-T标准以及欧洲制定的DVB-T标准。美国制定的ATSC标准选用的是8VSB编码调制技术,主要特点是单载波调制,传输过程中码率固定,传输的覆盖率比较高。ISDB-T标准和DVB-T标准均采用COFDM调制技术,主要特点是多载波调制,可以消除多径反射,用于移动接收。以上三种标准的视频编码均选用MPEG-2标准[1],但是音频编码有所差异,美国以AC-3为标准,日本以AAC为标准,DVB以MPEG-2为标准。

1.2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机型

现在国内外主要采用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机型有:感应输出管的I.O.T发射机,采用双向四极管的单电子管发射机,以及全固态发射机[1]。其中,采用双向四极管的.单电子管发射机在效率、输出能力,线性等方面都优于双极管型的发射机。I.O.T发射机的特点是线性较好,非线性校正也较容易实现,效率高,主要用于高功率电视发射机。全固态发射机的主要特点是寿命长,可靠性与可维护性高,但是目前价格较高,效率较低而且线性较差。但是,中功率的全固态发射机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主要部件及特点

2.1激励器

激励器的主要功能是对视频,音频进行编码并对数字信号进行预校正。它是发射机最重要的部分。目前,研发激励器所适用的中频率预校正电路是我国在发射机领域的研究重点。中频率预校正电路越来越趋向使用自适应校正技术。自适应校正技术就是令发射机在没有人工控制的前提下,在刚开机启动的几分钟内迅速自动调整到性能最佳状态。激励器数字化将使操作简单,调试维护方便,便于集中控制。

2.2功率放大器

功放电源处于功放模块内部,以保障良好的工作电平,避免电源故障的发生。功率放大器必须具有很高的功率效益。这要求功率放大器具备线性高,动态范围宽的特点。功率放大器一般使用 LDMOS技术。采用LDMOS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在相同的输出功率下所需的器件最少。LDMOS技术能使发射机在反射功率较高的环境下工作,而且对LDMOS设备无损坏。同时,LDMOS技术也具备很高的温度性能,可以有效避免热量耗散带来的影响。

2.3冷却系统

发射机冷却系统一般有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液冷系统采用防冻液或者乙醇和水混合物作为防冻剂,它的传导速率远远大于风的传导速率。风冷系统价格较低,但是由于空气质量的原因,过滤材料中极易沉淀灰尘。冷却系统还能降低运行噪音,改善机房环境。

2.4微机控制,远程遥控与自我诊断系统

微处理器能够实时监控发射机的运行情况,并能为发射机的各个重要组件提供有用的信息。远程遥控系统可以使客户通过网络监控设备。自我诊断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较为轻松检测到发生故障的部位,从而是维修难度大大降低。

3衡量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指平均功率及其变化值。发射机的射频频谱特性,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射机射频的邻频道重叠部分相互影响而失真,一般要求控制在±4.3MHz;2)射频在频谱有效带宽范围内的波动情况及波动范围,一般要求控制在±8MHz;3)发射机射频的相邻频道可能会相互抑制;4)发射机射频可能产生二次谐波等。若采用8VSB传输模式,则必须测试有效带宽范围内的信杂比。若采用COFDM传输模式,则必须测试RS在解码前在降低的噪声分贝数。频率的稳定度和相位噪声容限。电视发射机必须规定其所适用的电视制式、工作有效带宽、调制方式、工作频道等。发射机需要标明输入码流,一般指MPEG-2TS流的输入接口形式,中频的中心频率,中频的电平及接口形式等。

4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发展前景

数字电视发射器将面向自动化,全固态化方向发展。由于发射机逐步向大功率的方向发展,但是调速管和四级管等器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且阻碍大功率发射机的进展,而全固态发射机从理论上讲其输出可以任意增加,因此全固态发射机比其他发射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竞争力;全固态发射机由于设计冗余,可靠性极高,可以实现自动开关机及远程遥控等功能,发射台也不再需要工人值班。日本,欧美等国家几年前就已经实现发射台的无人值班。目前各大发射机厂家普遍选用单片机控制,并且配有自动监控与自动控制功能。目前,数字电视发射机的自动化功能也越趋完善。目前,中国大部分发射台建在高山顶部,条件很恶劣,为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发展全固态发射机将是发射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数字电视发射机具有设备稳定,低耗能,传输质量高,维修维护操作简单等优势。故发射机性能工作稳定性高,可靠性好,故障低、效率高、小型化、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也将是数字电视发射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5我国数字电视发射机存在的问题

5.1我国发射机制式不统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开发研制开始于。目前中国发射机制式主要有清华大学的多载波技术 DMB-T 制系统(数字多媒体广播)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着手研发的单载波技术ADTB-T系统(高级数字电视地面广播)。[2]DMB-T系统是基于日本和欧洲技术基础上开发研究的多载波技术。ADTB-T系统是上海交通大学在美国的ATSC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单载波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研究人员都期待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出台,希望自己的制式被采用。

5.2发射机传输信号的安全性

中国的广播电视对人们的思想,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联系党和人民关系的纽带,是党和政府政策公开的喉舌。因此必须防止不法分子,邪教阻止等的破坏。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必须加强安全性措施。除了才用CA(条件接收)外,还应该研究在发射机的合适位置添加智能模块,以实现对信号源的物理加密[3]。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非法信号侵入,保证正常的信号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数字电视必将取代模拟电视。中国数字电视事业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网络业、计算机业、微电子业、广播电视等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数字发射机也将成为电视发射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杜百川. 数字电视. 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技术,(56).

[2] 李栋,余兆明. 地面广播传输中的多载波调制方案. 电视技术, (18).

上一篇:员工调薪申请流程下一篇:社区主任茶话会优秀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