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发展现状分析

2024-06-16

有线电视发展现状分析(精选十篇)

有线电视发展现状分析 篇1

1 有线电视的起源

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等传输渠道将人们所需要的电视节目信号和数据传输到千家万户的网络传输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 有线电视网络的应用都十分广泛, 但其最早是成型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 居住在公寓中的人们共用一个信号接收天线, 并在各家各户中都设置了分机设备, 共享节目的传输。后来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 其覆盖的网络范围也不断扩大, 直至覆盖到整个城区。最初的有线电视网络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 导致其收费相对较高, 普及率则相对较低。但近年来, 我国电视技术系统日趋完善, 使得更多的人群在收费较为低廉的条件下就可以享受有线电视网络所带来的便利, 是该行业发展的一大突破, 也促进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普及。

2 有线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在首都的北京饭店安装有线电视仅仅是出于外宾接待的需要, 在此之前, 我国对于该项技术领域还处于空白阶段, 在北京饭店装设的系统是第一次尝试, 而且只能接收到两个频道, 至此之后, 我国才陆续在此领域进行开发和研究, 并相继在各大宾馆和企业范围内进行推广。直至今日, 有限电视网络已经遍布全国, 并且深入了寻常百姓家,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将会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网络, 它将把现有的电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融合到一起, 发展成为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数据、话音、图像、传真以及其他各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承载的多媒体综合业务, 同时还将与其他各种业务实现智能化的无缝连接。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无疑是未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它能够将网络的传输带宽扩展到750MHZ以上, 在远距离的双向传输方面运用先进的ATM技术以及IP数字传输技术, 更高程度上保证了信号的质量, 增强了网络运行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网络传输容量也大大提高。

3.1 有线电视网络将更加注重交互式运行模式

现阶段我国数字电视网络将处于其发展史上的第四阶段, 即交互式网络传输模式。该项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有线电视网络在技术上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传输速度更快, 传输容量更高, 且信号也更为稳定, 不易出现中断现象。同时, 它还解决了远距离传输困难的问题, 光线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性能。更为特别的是, 该项技术可以实现双向信号传输, 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 另外, 还具有新型的节目点播和预约功能, 使其发展更具人性化。

3.1.1 要重点解决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现象。在有限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信号不稳, 频道间信号相互干扰的情况, 影响节目的收视效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系统中放大器出现了信号输出问题或系统电平差过大, 因此, 可以通过降低电平差, 调整放大器指标等方法来解决此种问题。另外, 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过程中, 要选择优质的传输部件, 尽量避免该种现象的发生。

3.1.2 网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线电视网络管理要实现分层次管理模式, 这由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首先, 要加强对于网络内部核心系统的调试和管理, 完善其内部功能, 降低其网络运行中出现误差的概率;其次, 要进行各层级之间的传输方式管理, 保证传输的连续性, 避免发生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再次, 是系统与终端接收设备的连接和调试, 不同的网络层次负责不同的中断设备功能;最后, 要进行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管理, 运营商要在满足运营条件的情况下, 对用户开通有限电视网络端口, 并及时与用户进行协调和联系。

3.2 新型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特点

3.2.1 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技术能够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进行量化, 并且重新编码转换为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信号, 然后再对新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在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既能够保证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 还能够让电视设备获得更多模拟技术时代所不具有的新功能, 由于数字化电视能够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数字化传送, 这就使得有线电视将提供更大的屏幕, 更清晰的画面以及更加优质的立体音响效果, 这些无疑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电视网络生活的需要。

3.2.2 技术趋于智能化。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数字化上, 还将体现在网络化与综合化当中。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将带动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最终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全数字化, 这将是一种凭借IP+DWDM的信号传送模式, 它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各种多媒体信息服务, 带人民大众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3.2.3 技术网络化发展。为了适应未来有线电视更高的技术要求, 需要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双向改造, 通过宽带传送网络的建立使得孤立的双向有线电视系统很好的联系到一起, 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传输体系。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就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走向网络化的重要标志。有线电视技术的网络化进程是以HFC结构为基础, 同时还将融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 这样能够保证有线电视网络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信息传输以及处理能力。

3.2.4 综合化发展。未来, 借助数字有线电视多媒体平台和CMTS+Cable Modem组合来实现综合业务无疑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旋律。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还将开展多种辅助性的业务服务, 比如: (1) 电子政府 (为政府部门提供上网服务) ; (2) 电子商务 (为国内外企业、银行对顾客提供商务服务; (3) 电子社区 (为建立智能化信息社区服务) 等。

4 结束语

有线电视网络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接收模式, 更加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给了人们更多的节目选择。有线电视网络可以接收到更多数量的频道, 所涵盖的播放内容也更为面面俱到, 能够满足不同收视群体的观看需要, 但同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因此, 技术研发人员还需要不懈努力, 进一步改进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将朝着更为智能化和科技化趋势发展, 同时也更加符合人们的互动需求, 对其光明的发展前景拭目以待。

摘要: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的家庭电视节目接收技术, 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区域和发展速度都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与传统的电视节目接收技术相比, 有线电视以其独特的优势占领了行业先机, 成为了家家户户所必不可少的接收装置之一。有线电视的发展在近些年来尤为明显, 这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 为此, 文章将对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分析, 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使大家能够对有线电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发展历程,前景展望,技术特点

参考文献

[1]宋秀跃, 骆振江.关于有线电视传输工程常用技术的思考[J].民营科技, 2009 (7) .

[2]陈贵康.对有线电视系统组成及传输技术的简要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 .

[3]秦元强.关于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10 (12) .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发展分析论文 篇2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需要用户支持,还需要不断进行自身改革与发展。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不仅能够满足用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为自身增加了经济效益,在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的同时提升了APRU值,尽量减少各种管理和维护的成本消耗,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如今,用户需求量越来越多,需求种类也越来越多,网络管理过程中必须设计应用各种拓展业务或销售,尽可能多了解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定位信息,这样才能留住用户,保持用户使用量,从而提高社会竞争力和业务服务能力[2]。目前的电视网络已经陈旧,容易发生故障,并且维修费用高,网络结构不合理,网络宽带比较低,对于一些新的业务无法适应,因而双向网络改造能够满足用户的交互业务需要。

2.2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清播放画质和多媒体互动成为大多数人的需求,有限广播电视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稳住有线电视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线电视的发展与改革是必然趋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与发展正在进行,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电视网络成本比较高,并且不稳定,有线电视增值业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现有线电视双向网络传播。

2.3企业经营的需要

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和驱动下,经营者要实现电视企业的继续发展,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其单一的服务类型必然被社会所淘汰,随之而来的是精细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业务类型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符合数字化社会的需求,这种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方式、支持运营的系统以及各个服务之间具有强大的.内在联系,它们彼此互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并支持彼此的工作,拥有强大的合作能力。因此,相比较传统的发展模式,要实现广播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可以选用精细化的运营模式,经营者不仅可以增加电视服务业务,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信息传播带来的经济效益。

3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在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过程中,由于政策、资金等问题,其改造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有线电视网络一般还是单向的,针对此现象,要充分认识到影响其改造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寻找到解决策略。

3.1非对称性网络结构的限制

有线电视采用的非对称网络结构由于它的上行通道宽带比较少,在传输速度方面比较慢,当有大量用户浏览时,因为上行通道宽带问题可能会影响数据传输速度,用户在下载内容时需要很长的等待时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商的绩效水平,甚至造成大量损失,因而有线电视的非对称性网络结构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

3.2TCP内容传输数量有限

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首先由发送端发行数据包信息,接收端收到信息后会向发送端发送一个ACK数据包,由此表明接收端已经接收到了信息。发送端在收到信息之后,会把剩余的信心包向外发送出去,而在发送端没有收到ACK包的情况下,剩余信息就会滞留,发送时间被延迟,因而就造成宽带的使用率降低,TCP传输的内容数量就会受到限制[3]。

3.3信息包发生碰撞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中,网络由CM以CS作为中介向CMTS发出请求信息,并得到相关数据,由于有线电视网络中上行通道宽带比较少,CS的存在数量受到限制,当大量的CM在同一时间内向CS发送数据信息时,由于没有足够的频率段发送请求,就会造成上行通道宽带堵塞,导致信息包发生碰撞。

4发展现状

当前电视艺术创作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电视艺术;电视技术;现状

目前,电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电视技术发展的同时使得电视艺术创作逐渐发展起来。电视艺术创作主要的传播手段是指电子技术,并且其传播方式是指声画造型,通过艺术的审美思维将客观世界表现出来。电视艺术创作是种屏幕艺术形态,并且电视艺术的内容主要是指多种多样的电视节目,通过电视节目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将艺术美感表现出来。

一、电视艺术创作的演变

由于电视是一个技术媒体,因此电视得以存在的前提就是技术,并且技术对电视节目的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形态的形式得到了创新。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创新,是电视行业的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一)电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节目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新闻节目,并且新闻节目的形式主要采用了影像新闻、口播新闻以及实况转播等形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由于缺乏相关的记录以及编辑图象的电子设备,从而使得电视节目变得单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视艺术创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开始出现了新闻、电视专题、电视晚会以及电视剧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些电视创作人员开始不断的积累相关的经验,从而能够为后来的综艺节目、纪录片、访谈节目以及评论节目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涌现出新颖的节目类型,并且随着电视观念的不断转变,原有的节目形式也在不断更新,比如:新闻直播、新闻访谈、新闻评论、消息类新闻、连续报道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ENG、DSNG等设备的广泛使用,这就使得直播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节目形态,中国电视人开始不断深化有关直播的认识。然而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将焦点放在人们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比如《实话实说》、《东方之子》,每一台都有属于本台的访谈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充分利用了电视技术手段,通过声音与画面结合为一体的电视语言来对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社会重大问题发表相关意见的节目形态。新闻评论节目具有属于自身的特性,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艺术创作形态的重构

目前,随着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此时电视节目形态变得多样化,并且电视艺术创作的形态开始重构。通过不断创新电视节目形态可以体现时代的特征。在各种不同节目中电视新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此时就会出现了节目形态的融合,最终能够构建出许多新的节目形态。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这一节目中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在电视节目中,主要是通过短信、电话以及场外求助等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场内观众与场外观众的互动。

(三)电视艺术创作的专业化

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对电视节目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电视节目形态开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电视节目形态开始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电视节目形态的专业化在电视节目的专业频道中体现出来。一些编导开始策划一些专业化的服务节目,从而获得一些受众者的欢迎。比如:中央电视台第五套就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频道,在这个频道主要介绍了一些运动员、相关的赛事。专题节目的不断出现,不仅可以增加节目的信息量,而且使得转播节目的专业性得到提高。

二、电视艺术创作的演进

近几年来,随着数码技术以及电脑图形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促使电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电视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得电视艺术的词汇得以封堵,最终为电视艺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电视艺术创作开始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给电视节目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通过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要促使电视艺术创作的演进,从而使得电视艺术创作拥有广阔的市场。

三、电视艺术创作的改进

在电视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这就使得电视艺术得到简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电视节目的制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在电视广告以及节目片头等影视节目中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从而使得电视艺术创作变得更加简化。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艺术创作的手段逐渐被拓宽。目前,字幕机的出现使得电视画面的内容得以丰富,并且通过文字以及图形可以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除此之外还包括了电子特技机以及高速摄像机等,从而使得镜头语言的表达手段得以丰富。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视艺术的创作题材得以丰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电视艺术创作题材涌现出来。比如:电影《终结者》、《黑客帝国》以及《金刚》等相关的作品。一些电视艺术创作的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主要抓住当前受众者的心理,开始创作出符合大众心理的电视节目。比如《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等,从而能够挖掘出各种各样的人才。

四、结语

近几年,电视节目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电视节目要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使得电视节目的竞争实力得到提高。在电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从而不断丰富电视艺术创作的内容。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电视人才,这就要求电视艺术创作者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并且要具备艺术创新以及人文素养的相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J].声屏世界,2010(08):90-92

[2]张寅生,沈秋云.数字电视与中国的电视数字化的进程[J].电视技术;2010(02):56-58

[3]刘洪才,邸世杰等.广播电影电视科技发展历程回顾文选[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09):23-25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分析 篇4

1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有线电视技术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在宾西法尼亚州的一个山区小城, 由于电视信号很差, 人们难以收看, 一个叫约翰·华生的人在得到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 在山上架设了电视信号接收天线, 通过同轴电缆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至各个用户, 这便是最早的公共天线系统。后来这种收视技术逐步运用到城镇, 与此同时, 共用天线系统开始增加自办节目频道, 还扩大了信号覆盖范围。70年代开始, 随着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 电视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八九十年代开始, 随着社会信息化节奏明显加快,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全新时期。

2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

以1974年北京饭店的第一个共用天线系统为起点, 八十年代城市网开始发展, 90年代以后, 我国有线电视迅速发展, 每年都保持以千万户的级别进行增长。目前, 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已经覆盖了包括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在内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3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将会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网络, 它将把现有的电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融合到一起, 发展成为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数据、话音、图像、传真以及其他各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承载的多媒体综合业务, 同时还将与其他各种业务实现智能化的无缝连接。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无疑是未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它能够将网络的传输带宽扩展到750MHZ以上, 在远距离的双向传输方面运用先进的ATM技术以及IP数字传输技术, 更高程度上保证了信号的质量, 增强了网络运行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网络传输容量也大大提高。

3.1 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很好的实现从光纤到终端放大器的无中继信号传输, 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光节点, 使得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技术指标更加可靠;通过对同轴电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 提升了网络的带宽, 促使网络交互功能的实现, 最终实现网络双向传输。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在满足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 还能传送以数据信号为主的交互式视频点播业务、网络通信以及其他一些增值业务, 极大的满足了广大用户的实际需求, 推动了有线电视网络事业的发展。

3.1.1 实现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需要解决的回传噪声和干扰问题

网络回传噪声主要起源于用户终端, 因此要采用匹配性能好、隔离度高的网络终端。除光纤外, 所有网络均要采用屏蔽系数比较高的铝管电缆或者多层屏蔽电缆。电缆的接头适合选用驻波较好的多节式接头, 而且网络中的光工作站、宽频带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必须配备有符合国家规定的频率分割滤波器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

3.1.2 交互式有线电视的网络管理

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运行的是双向传输设备, 因此, 需要对业务用户进行网络管理。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的四个层次:一是管理和用户相关的商务运营系统的业务;二是网络管理, 核心是集成网络管理系统;三是单元管理, 即管理各个单元层;四是网络单元层, 即对各个不同的网络设备进行系统管理。四个层次通过标准接口以及通信协议规程有机协调运作构成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系统。当然, 网络管理层的构成也要根据网络器材、发展以及业务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这样才能够使网络传输的效率处于最佳状态。

3.2 未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四大特点

3.2.1 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已经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因此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也将朝这一方向发展。数字化技术能够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进行量化, 并且重新编码转换为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信号, 然后再对新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在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既能够保证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 还能够让电视设备获得更多模拟技术时代所不具有的新功能, 由于数字化电视能够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数字化传送, 这就使得有线电视将提供更大的屏幕, 更清晰的画面以及更加优质的立体音响效果, 这些无疑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电视网络生活的需要。未来,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还将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 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更好发展。

3.2.2 技术趋于智能化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数字化上, 还将体现在网络化与综合化当中。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将带动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最终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全数字化, 这将是一种凭借IP+DWDM的信号传送模式, 它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各种多媒体信息服务, 带人民大众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3.2.3 技术网络化发展

目前, 通过通信卫星, 我们已经能够把一个个孤立的有线电视系统连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效率相对也比较高的电视广播覆盖系统。为了适应未来有线电视更高的技术要求, 需要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双向改造, 通过宽带传送网络的建立使得孤立的双向有线电视系统很好的联系到一起, 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传输体系。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就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走向网络化的重要标志。有线电视技术的网络化进程是以HFC结构为基础, 同时还将融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 这样能够保证有线电视网络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信息传输以及处理能力。

3.2.4 综合化发展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不能仅仅局限于给大众生活提供各种综合信息服务, 它必须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 即需要建立一个集数据、语音、视频图像等于一体的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 这样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未来, 借助数字有线电视多媒体平台和CMTS+Cable Modem组合来实现综合业务无疑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旋律。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还将开展多种辅助性的业务服务, 比如: (1) 电子政府 (为政府部门提供上网服务) ; (2) 电子商务 (为国内外企业、银行对顾客提供商务服务; (3) 电子社区 (为建立智能化信息社区服务) 等。

4 总结

电视是当今人民大众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对于广大的农村人们来说, 电视是他们获取新闻、时事政治等消息的重要途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为确保未来有线电视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生活更高的需求,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 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秀跃, 骆振江.关于有线电视传输工程常用技术的思考[J].民营科技, 2009年07期.

[2]赵问道, 黄如星.交互式有线电视系统树形同轴电缆网络双向通信控制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年4月.

[3]陈贵康.对有线电视系统组成及传输技术的简要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2月.

[4]张力.噪声干扰下NGB接入网上行信道性能与智能诊断研究[J].天津大学, 2012年5月.

[5]张挺科.基于EPON+EoC构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 2012年11月.

[6]秦元强.关于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10年12月.

[7]于明远, 于海涛, 解贵星, 王海涛.农村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络双向化宜采用低频段[J].中国有线电视, 2011年2月.

有线电视发展现状分析 篇5

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文艺在多样化的道路上继续深化发展,运行机制更趋多元,在个性化、娱乐化、时尚化成为主要创作潮流的同时,贴近社会发展现实、反映人民生活主体地位、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的作品不断问世。在电视剧创作领域,现实题材剧数量持续攀升,继2006年60%的比例之后,2007年现实题材剧数量进一步攀升至388部10394集,占到该年度电视剧年生产总量的70%以上。这些剧作或以琐事中的脉脉温情为主导,或以平凡年代中的真诚成长为主题,或以喜见乐闻的乡间趣事为内容,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关切、体察和对平凡人生的默默礼敬。以《士兵突击》、《戈壁母亲》、《金婚》、《闯关东》、《恰同学少年》、《喜耕田的故事》等剧作为代表,中国电视剧在秉承三贴近创作原则、弘扬时代主旋律精神的指导方针下,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讲究时代传播艺术的特色渐次加强。在多维探索、深入挖掘中,以人性与情感的真实为基础来架构故事,以形象和题材的丰满来表达思想,将平民故事、时代图景和家国情感融合对接。这种创作思路上的改变和表现理念上的成熟,不但彰显着中国电视艺术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也表明着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在表情达意功能上对传统宣教观窠臼的时代性突破与创新。

作为中国电视文艺节目中占据最大比重的电视剧创作,所显示出来的宣传理念的进步,以及在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秩序中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再次表明了电视文艺节目在创作中直面现实、关注现实的重要性。在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的宣传中,回避矛盾刻意拔高或贬低某种理念的做法,已经远远不再能适应今天电视受众的审美需要和接受心理。在受众文化层次和鉴别心理都不断提高的新情势下,只有不断提高节目本身的艺术水平,持续强化作品的精品意识,才能最终留住受众,才能最终达到价值普及和文化聚合的传播功能。新世纪之初的《抉择》、《省委书记》、《至高利益》、《民工》、《大法官》、《任长霞》等电视剧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巨大的社会轰动效应,就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对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做了不回避、不隐讳地真实展现和深刻剖析,也恰恰由于这个原因,它们也同时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充分理解和丰厚的收视回报。这些作品让观众明白物欲横流、投诉无门、腐败丑恶的现象并不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流,而只是时代洪流中局促逼仄的一角,对善良、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张扬,任何时候都不会因为它们的阻遏而停止。在这样的作品中,真诚的正视、勇敢地面对不但不会带来人们信心的失落,反而会起到纠偏立正、凝聚人心的文化价值观建构功能。这也是中国电视文艺创作者和管理者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过程中,所长期积累并形成的宝贵经验之一:凡是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的优秀电视文艺作品,无不在蕴涵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气质的同时,饱含着生活的真诚情感和直面现实的道德勇气。这既是电视文艺作品“移情塑性”本质力量的展示,也是树立、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文化体现。

近年来,中国电视文艺专题片在现阶段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频道专业化

跨入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领域呈现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电视文艺的生产和需求在客观上要求做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加之有线电视的广泛普及,电视频道的增容和扩张也随之而来。以中央台为例,目前它有12个频道,涉及到文艺内容的就有四个:3套(综艺频道)、6套(电影频道)、8套(影视剧频道)、11套(戏曲频道)。在收视率和广告经营方面,较早成立的6套、3套、8套三个专业化频道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益,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强。受众若想了解娱乐动态,听歌、看相声小品,或者看一部经典大片,一部感人的电视连续剧,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按动手中的摇控器,锁定相关的频道。这或许就是专业化频道带来百姓最直观、最实在的好处。

(二)栏目品牌化

目前中国电视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栏目是专业化频道的支柱。优质的品牌会带给栏目优异的效益。据调查,从2001年初到5月份,全国53个电视台,有60%有创建品牌的计划,有的已经开始打造品牌,同时中央台的品牌效应调查显示,2001年,共312个栏目,知名品牌占10%左右,但是央视当年50亿的广告收入,90%左右是依靠它们。在央视综艺频道,《同一首歌》、《周末喜相逢》、《艺术人生》牢牢占据着收视排行榜的前三名。成为央视综艺节目的品牌栏目。

(三)节目赛事化

综艺节目晚会化的趋势早已有之。在春节晚会的影响下,央视每年还推出春节歌舞晚会、春节戏曲晚会。另外有影响的还有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等在春节期间亮相。但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却更多地呈现出赛事化的特征。每周一期固定栏目《挑战主持人》不再多说,单从2002年举办的赛事来说,就有青年歌手大奖赛、模特大赛、电视舞蹈大赛、戏曲大赛、全国相声大赛等。此外,以赛事颁奖形式出现的也不少:CCTV—MTV音乐盛典、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鹰电视节等。

各种电视赛事通常采用在全国选拔参赛者,考试内容主要有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两项,进入决赛后进行现场直播,评委现场打分亮分,外加场外观众提问、评委做答等环节组成。这种紧张激烈、悬念迭生、精彩纷呈、真实性极强的大奖赛在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丰富我们日常电视荧屏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了文艺知识,提高了更多观众的欣赏水平。

(四)竞争白热化

在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对黑龙江省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中,投入资金不菲的省台文艺频道一直落在市台娱乐频道的后面,原因之一就是在外购节目方面,市台占据了上风。娱乐频道原外购节目主要来源于目前在国内娱乐界最具影响力的北京光线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是北京光线打败了省文艺频道。

通过这个鲜活的事例,一方面我们看到了电视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通过北京光线等民营资金介入中国电视文艺界,也让我们看到了竞争带来的活力。这种竞争也必将带来一种体制上的创新。

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发展分析 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围绕超清晰映像呈现、二极管缩小,电视屏幕离子化,信号接收强度调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进行解决分析,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集合国外先进技术于一身成功的发展出了现今的电视技术领域,但是在2012年初,全面的信息化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产生了对碰,2013年信息化网络完全横扫广播电视成为我国家庭主导,2014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广播电视市场占有从过去的96%一路跌至37%,现今只能锁定中老年观众,2015年最新一轮的普查结果表示,电视广播市场占有率同比去年缩水3%,可以说这一主导媒体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因此剖析他的技术成果,并分析其竟来的发展方向,对其有着重要意义。

一、广播电视新技术应用

固体化发射技术的引进。我国的信号覆盖主要技术手段有广播电视的发射、调频以及短波这些发射体统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有着体型庞大、耗能高、设各老旧、工作效率低以及小力便进行维护维修等缺陷,所以对于广播电视系统的维护工作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其工作量繁重,而且发生故障风险的几率大,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维护与检测是广播电视节日播出的最终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全而的解决这种安全隐患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随着科技的小断进步,广播电视引进了固体化设各技术,其具有高效节能低维护的优点,全国各地的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台都纷纷引进了这一技术这项技术的引进小但缩小了机房的占地空间,较低了耗能,而且其高技术含量与可靠性也使广播电视的播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动力

电视广播系统向数字化与多功能化的演变。有传统信号广播向数字音频广播(DAB)过度,而电视则过度向高清电视和DVH,综合来讲就是由模拟信号向数字化的过渡与转型在这个过渡期中,监控系统、播放系统、传输系统等将进行全而的数字现代化建设,而数字化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也将进化成为短时高效的数字压缩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也使传输信道成为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渠道,多通道的信息传输技术随着传输容量的递增、传输内容的扩大,而被广泛应用,在信息数字化的科技发展大趋势带动卜,广播电视技术中的图像、传输技术、信息技术等都迅速发展崛起,广播电视的功能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

国际卫星电视技术的发展。在80年代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卫星电视技术开始从C波段到Ku波段的过渡,从大口径集体接收到小口径卫星直播接收,由公众广播改革为收费电视体制,由于HDTV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卫星电视广播从模拟标准清晰度向数字高清晰电视过渡的中间阶段

二、广播电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多元发展。这一方面我国发展最好的就是乐视TV,乐视TV是由乐视公司开发,针对现代互联网时代进行的一次大胆的创新改革,是我国本土唯一一家将广播电视技术,做到国际IPO的公司,因此其成功的现今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乐视在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改良的过程中,就最大程度的集合了智能化多元发展这一策略,乐视公司认为,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它生命的尽头,先进的技术无非是在此提升电视的质量与品质,并不能将其从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当中解救出来,因此想要在此提升电视广播技术,再次让电视广播成为主流媒体,就要改变电视广播的模式,从多元化角度出发,从围绕智能化信息化角度出发,将电视广播技术于信息化互联网结合,做到网络同步观影无障,因此乐视公司在新一代的乐视电视技术当中参入了电子信息化技术,加入了游戏元素,加入了互动元素,成功融合了平板电脑以及电视机的优点,并提出多维立体影像构思,以及无触感红外线控制等先进的技术理念,将电视技术真正的推向了多元、趣味、智能、信息化的领域,反观长虹、TOC、佳能等国际知名品牌,依然停留在超越自身电视技术极限,呈现高清晰影响这一层次,发展本身受到了局限,因此近年来在技术市场当中屡屡败北,这是发展模式带来的硬伤。

符合信息化发展的专一领域发展。电视广播技术领域囊括方向过广,有些公司在困在传统的模式当中,虽然做到了针对专一领域发展,如长虹电视的稳定、佳能电视的成像等等这些都是单一领域当中的极致,但是这并不是符合信息化技術发展的领域,因此这些品牌现在在的市场竞争中往往输给一些互联网公司做出的电视品牌,并非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水平超越了以往的大牌公司,而是他们设计的理念全部贴切互联网,如广播技术当中“喜马拉雅”重新奠定了广播收听,依托互联网将所有的听众都变成了广播人,只要你的段子新鲜、口齿清晰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广播,即使没有扎实的广播功底,也可以凭借诙谐幽默的广播手段进行广播,它抓住的就是人们都可以成为广播人的这样的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在这一领域当中做到极致,2015年上半年统计,喜马拉雅的用户已经超过2.3亿,这就是新理念带来的新革新。再比如百度影音在2013年推出的升级版“百度盒子”就是针对院线大片进行的升级改良,只是时时刻刻能够让用户搜索到最新的院线电影,就得到了热卖,而其配套产品可以适应任何的电视方面的厂商,这就将用户心态以及互联网理念进行了成功的融合。而其他软件方面百度影音并没有超出现有的广播电视技术范围,其热卖的原因就是符合时代发展复合信息化理念。

三、结语

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发展潮流,想要在这一领域当中做到最好已经不能单纯的比拼技术,重点在于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网络,对用户的心态进行把握衡量,如此才能使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新的升华。同时才能反方向的带动这一技术持续创新。

参考文献:

[1]尹贻林.电视广播技术的应用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刘伊生.电视广播技术基础理论与发展方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李慧明.电视广播技术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有线电视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篇7

有线电视 (CATV) 从世界范围来看, 有线电视的产业化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 已有近40年的时间。随着各国对有线电视政府规制的逐渐放开以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 有线电视完成了由纯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的蜕变, 由政府控制走向企业化经营, 有线电视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 其经济属性也逐步得到肯定, 据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称, 全球有线电视、DSL (数字用户专线) 和光纤固定线路宽带用户总数在2013年增长了6%, 超过了6.654亿人, 这其中全球有线电视宽带市场的用户总数增加了近7%, 达到1.61亿人。中国有线电视的网络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线电视网, 成为国家基础信息网络之一, 截至2014年2月底,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6426.3万户, 有线数字化程度约为73.33% (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为2.24亿户, 数据来源于国家广电总局) , 我国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已步入中后期。《2013广电蓝皮书》数据显示, 2012年有线电视产业总收入660.98亿元, 同比增长17.24%, 广告收入和有线网络收入占比较2011年均有所下降, 其他收入占比提高, 收入结构有所改善。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带来的行业技术革新、三网融合深入推进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外界环境变化下, 单纯依靠政府支撑来推动今后有线电视产业化发展是不够的, 构建符合行业特性和市场规律的“自主创新、联合共赢”的行业发展模式成为必然, 而这需要对目前的产业现状进行深入与全面的把握, 本文主要就产业特性、市场格局、用户需求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产业特性发生改变

有线电视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技术的更迭使有线电视的技术平台、业务流程、服务模式、管理运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引入, 对有线电视的发展周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图1所示, 数字技术的革新使有线电视产业重新焕发了活力, 但技术更迭的加速也加快了产业的生命周期, 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逐步完成, 用户规模趋于稳定, 但核心业务缺乏创新, 仅仅通过传输内容的数字化很难保障有线电视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以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给有线数字电视带来了巨大冲击, 因此必须要通过内容、技术、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升级才能有效延缓产业衰退, 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 有线电视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也在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 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 电信网、互联网具备了承载视音频节目传输与服务的能力, 有线电视也不再成为城市家庭用户享受视听节目服务的唯一方式, 伴随着有线电视的产品可替代性增强, 政府必然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提升, 此时有线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逐渐减弱。从目前来看, 三网融合虽然还面临许多困难, 如不同行业、不同网络之间的利益冲突, 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的兼容问题, 以及接入网的技术问题, 但从长远来看, 关联产业的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未来有线电视网必将成为具备电信网、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性, 能够提供包括视音频在内的综合数据信息服务的新型宽带数据网络, 而这种网络又会具有完全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规模效益特征, 它是对有线电视产业自然垄断特征的否定之否定, 是有线电视产业未来发展的高级形态。

2.市场格局日趋复杂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广电行业、电信行业的产业边界日趋模糊, 有线电视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制造企业通过OTT的业务模式和智能终端的普及, 突破了原有行业壁垒, 以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迅速崛起, 并逐渐重塑着视听产业的市场格局。

1) 在内容制作与集成领域

内容制作商、内容集成商、固网运营商横向合作和纵深拓展更为多元, 随着视听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内容集成的平台化建设成为趋势;另一方面以乐视、奇艺为代表互联网视音频服务企业, 纷纷开展面向电视屏幕的业务拓展, 通过创建自有频道, 汇聚原创和正版内容弥补自身内容短板。

2) 在网络建设与发展领域

广电、电信等传统固网运营商都在以三网融合为契机, 大力强化、健壮自身的网络的智能化、宽带化;互联网的大型企业开始向基础的宽带网络建设领域渗透, 谷歌2012年7月在堪萨斯城推出了超高速宽带服务Google Fiber, 从而成为该地区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有线电视提供商, 而我国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开始通过合作或投资等方式尝试进入;实体网络运营商与虚拟OTT运营商在激烈的竞争进程中也开始探索合作发展的道路, 以奈飞公司 (Netfl ix) 为代表的流媒体服务企业, 已开始向美国有线康卡斯特 (Comcast) 支付费用, 奈飞公司的内容发布网络将直接对接到康卡斯特的宽带网络上, 以提高康卡斯特宽带用户访问奈飞的速度。微软、脸书 (Facebook) 和谷歌等公司也开始向宽带商付费, 以加快用户访问速度。

3) 在视听终端领域

随着家庭无线宽带的发展, 以机顶盒、数字电视机、计算机为代表的“大屏”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小屏”的家庭多屏生态初步建立, 在苹果模式的启发下, 以乐视、360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有品牌的电视一体机或智能机顶盒, 而以海信、海尔、康佳等为代表的传统电视厂家也纷纷开发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 这些企业都在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建立在电视屏幕上内容生态和应用生态。

4) 在用户消费领域

在传统广播式的直播方式基础上, 各个参与主体都在致力于互动点播、智能搜索、网络社交、电子商务等多元化综合信息业务的提供。

3.用户需求日益多样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收入显著增长,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人们的文化生活与信息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以数字媒介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娱乐和信息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具有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二是人们思想文化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 人们对于媒介的认识和行为已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接受, 而是希望参与到媒介的信息传播中, 交流互动、分享经验、表达意愿;三是以群体传播为主要形式的社交媒体成为潮流, 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方式多屏化、移动化、碎片化。传统有线电视单向的、广播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个性化、分众化的需求。

如图3所示, 有线电视基本业务承载着其作为传统大众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 实现文化知识的传播、社会风气的引领、价值观念的倡导、社会公正的维护、娱乐需求的满足, 提供均等化的社会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通过市场化, 开拓新兴业务,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现实实践中, 虽然有线电视在数字化的进程中实现了基本业务和创新业务的分类, 但并未真正实现其公共性与市场性协调统一。笔者认为针对目前的技术趋势用户特性, 今后有线电视的用户需求必然是包含视音频在内的多元化的信息数据服务, 应该通过激发创新业务的市场活力, 有效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以此扩大收入来源, 又为均等化的社会服务提供了保障, 实现产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2我国有线电视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 有线电视产业已经完成了产业主体的企业化改造和经营体制的市场化, 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 有线电视的转型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 但在产业资源整合利用、升级改造的资金投入、创新业务的效益挖掘、制度性约束等方面等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主要体现在:

1.产业资源整合利用方面

全国有线网络在物理上是一张完整的传输网络, 虽然大部分区域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区域性整合, 但总体来说我国有线电视网仍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 产权复杂, 缺乏统一的、严格的标准和网络规范, 无法满足全程全网的运营要求, 跨区域的业务联合难以实现, 同时用户分散、规模弱小所对应的就是综合业务平台、内容分发平台、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业务平台的分散建设以及平台运维管理与业务推广普及的成本增加,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互联网接入服务是有线电视创新业务模式后普遍提供的融合性业务之一, 然而我国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分别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移动互联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掌握, 由此导致互联网出口带宽成本居高不下, 宽带业务资源能力受限, 新业务的用户开拓和维护的难度进一步提高。

2.升级改造的资金投入方面

多元化、个性化、多屏化的用户需求对有线电视网络在技术和功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各地有线运营商都面临着对原有网络进行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和更新换代。一般来讲一个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 有着35个频道, 能够服务一个5万入口的小镇、渗透率是53%、每英里路经75个家庭的有线电视系统, 每个用户的建造成本在600~1200美元之间。而对于适应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双向化、智能化的有线网络建设成本将会更高。截至2009年度全国有线网络总资产约1408亿元, 据专家预测将单向、模拟改造为双向数字化从而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的改造, 还将投入近2000亿元, 这其中还不包括智能高清机顶盒置换、大规模的业务宣传和营销推广成本。作为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有线电视来说, 其准社会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通过产业内部的内源性收入积累为后续升级改造提供资金难以实现, 在政府持续投资有限、社会资本进入受到严格规制的情况下, 有线电视企业的运营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将日益明显。

3.创新业务的效益挖掘方面

中国有线电视由于发展之初主要目的在于广播电视的普及, 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品与服务的理念, 用户每月支付的十几元费用到底属于维护费还是收视费, 它应包含哪些具体产品和服务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有线电视在进入数字化阶段之后, 产品服务形式更加多样, 业务形态的丰富化必然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机动灵活的销售策略与定价机制, 否则将会阻碍产业发展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技术是手段, 网络是基础, 在兼顾公共性视听服务的同时, 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来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并从中获得巨大收益才是有线电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美国有线电视代表康卡斯特公司为例, 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电视节目服务、互联网服务和电话服务的融合业务, 2012年其电话服务费44.95美元/每月, 互联网服务42.95美元/每月, 收入总额为626亿美元, 每月每户ARPU值141.24美元, 从横向来看, 电信企业也正在或已经由语音通信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型为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 不断向着综合信息服务商的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主要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在多业务经营和创新的业务的效益挖掘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4.制度性约束方面

有线电视的制度性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正式制度性约束, 它表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宏观性约束, 主要涉及产权制度、内容审查制度、四级办制度、产业管制政策等。中国有线电视的产业化改革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的正式制度对有线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虽然有线电视产业的内部因素对于产业发展有一定影响, 但最核心的还是取决于政府对待有线电视产业化问题上的认识程度与改革的决心。正式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逐步的多重博弈的过程, 因此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有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二是非正式制度性约束, 非正式制度包括意识观念、风俗习惯等内容, 这些因素通过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来间接的影响和制约行业发展。在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 制约其发展的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基于有线电视政宣功能的过度规制、四级办的管理模式对有线电视网络主体地位的微妙影响、人们长期形成的以低廉价格获取视听节目服务的收视习惯对有线电视赢利能力的制约、长期的自然垄断格局下形成的经营服务与发展理念的局限等方面, 这些非正式制度在潜意识层次对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实践起着持久而重要的影响, 甚至在正式制度障碍已经消除的情况下, 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力仍将继续存在。

3有线电视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网络的整合与升级

加强有线电视基础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建设是有线电视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宽带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为家庭提供包含视频服务在内的综合信息数据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 有线电视业务承载能力、网络传输速度、系统处理速度等物理能力的提高, 是视频内容传输质量和稳定性的保障, 也是其他信息增值服务和融合业务开展的基础。通过基础网络升级, 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畅的访问体验, 从而加强与OTT运营商等第三方在利润分配中的有利地位。升级改造后的有线电视网络骨千网和接入网可以作为今后“物联网”、“智慧城市”的核心承载网络, 充分发挥其国家基础信息网络的作用。另一方面, 网络资源整合对有线电视行业竞争力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 也应成为有线电视行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省广电网在初步完成了省网整合, 但其网络体量和覆盖用户相对电信、移动来说仍不具备竞争力。有线电视产业有着明显网络经济效益特征, 接入网络的主体越多, 网络的价值也就越高。因此有线电视行业的网络发展战略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实现全国网络资源的整合运营, 以此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率, 进而使有线网络的整体价值得到提高, 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实现也才能成为可能。随着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成立, 将为全国范围内有线电视行业网络资源的整合运营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2.以资本推动纵向整合与横向联合

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企业开始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获取资金, 这种方式促进了有线电视产业的区域性的进步, 但对有线电视的全国化的资源整合来说难度加大。由于行政规制无法打破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目前在升级转型和资源整合的发展瓶颈, 因此更加需要有良好的融资机制的作为支撑, 这就需要有线电视企业建立现代资本运作的观念, 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心态利用金融资本, 提高业务、财务的透明度, 建立清晰的发展规划和盈利模式, 以适应资本市场的规则和需求。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 尽可能地利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 在降低融资成本、控制资本风险的同时有效解决资金需求, 为数字化转型和企业规模与实力的扩张奠定基础。一是通过资本实现纵向整合。目前我国有线电视行业已经完成的转企改制和“一省一网”工作为业内整合奠定了基础。有线电视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交叉持股、共同投资、资产入股等方式, 形成利益共同体, 使各类资源的跨区域协同运作成为可能, 有效提升市场议价能力, 使有线电视企业提供的信息化服务的价值得到提升。二是通过资本实现横向联合。通过与通信产业、信息产业、制造产业等其他行业间的资本合作来带动行业合作, 提升有线电视跨行业、跨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 同时也可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 购买行关联产业中专业领域的中小型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股权, 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多环节参与, 从而加强对市场把握能力。通过上述两个方向的资本运作, 有线电视企业能够有效地扩大经营领域和资源整合范围, 外部交易内部化, 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能使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突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 实现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同步增值。

3.推动多元化的品牌业务体系建设

从发展趋势来看, 三网融合的持续推进, 有线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的基础功能将趋于一致。因此有线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依托广电行业固有的内容优势, 逐步向多元化、品牌化的综合信息数据服务体系迈进。一是整合传统内容资源, 深入挖掘内容价值。有线运营商要加大内容资源、特别是高清、优质内容资源的储备数量, 同时向内容生产环节渗透, 有效降低版权采购成本, 增加独家内容的占有率, 加强内容价值的深度开发与专业化运营, 同时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 引导内容管理和运营的精细化, 提高内容资源利用率。二是实现多元化业务的开发与品牌化建设。加大视音频的增值业务开发, 在保持既有的VOD、回看录制等增值业务的基础上, 开发适应家庭的本地化、移动化、多屏化视听需求的业务形态;通过自主创新和资源引入, 积极向医疗健康、社交沟通、游戏娱乐、在线购物等多元化业务方向拓展;塑造有线电视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体系, 培养用户忠诚度和潜在的业务渗透率, 提升“后三网融合”时代宽带数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服务体系的优化完善。优质的服务是客户开发和维护的重要手段。一方面, 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通过制定客户服务标准的方式将每项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要求具体化。另一方面, 通过呼叫中心、网上营业厅等多样化的服务手段来提高用户享受服务的便利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13)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2]胡涛.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分析 篇8

1 有线数字电视的覆盖面将会越来越广

由于我国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数字化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给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以有力的支持, 对扩大有线数字电视的覆盖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 数字化技术的成熟, 使得有线数字电视成为可能。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使有线数字电视的覆盖面更广。

其次, 数字化技术的普及, 降低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应用成本。

数字化技术的普及, 使得有线数字电视在应用成本上大幅降低, 解决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成本问题, 使得有线数字电视民用化成为了可能。

再次, 数字化技术的成熟, 解决了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数字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 不但克服了应用成本问题, 在与有线电视结合中也提高了有线电视的技术的发展质量, 对满足有线电视发展需要和解决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2 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数量将会持续增长

基于用户对电视信号传输速度以及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以其独有的优点将会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 成为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最终选择。结合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登记信息, 未来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数量将会持续增长。

首先, 有线数字电视的登记用户将会持续增加。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普及, 有线数字电视的覆盖面将会越来越广, 在有线数字电视技术覆盖下的使用用户, 将会更多的选择有线数字电视, 其登记用户将会逐渐增多。

其次, 有线数字电视的升级用户会越来越多。

随着传统有线电视技术向数字化技术升级, 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有线数字电视作为家庭的首选, 这部分升级用户的数量较为客观, 推动了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增长。

再次, 有线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培育将取得积极效果。

对于一些尚未安装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 在得知了有线数字电视的优点之后, 将会从潜在用户变成直接的使用用户, 使潜在用户的培育效果得到展现。

3 有线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得以保持

基于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由于与网络技术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和信号清晰度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由于有线数字电视实现了与网络技术的融合,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优势将得以保持。

首先,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会与网络技术一起升级, 互动电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由于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合在了一起, 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也会进行不断的升级, 其技术优势将会有具体的体现。基于这一技术优势, 互动电视成为一种的新的发展方向, 对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产生了必然的推动。

其次,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将实现三网融合, 业务开展力度更大。

基于对用户的依存度,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注重用户的观看感受, 将会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并且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 有线数字电视将会电话网络和电脑网络融合在一起, 形成三位一体的电视网络, 对提高业务量和推动业务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将会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在发展中, 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为了有效解决技术瓶颈问题, 有线数字电视将会处于一种持续升级和不断改善服务的过程, 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有线数字电视作为一种高效的电视信号传输手段, 以其较快的传输速率和较高的传输质量, 有效的取代了原有的有线电视技术, 成为了当前有线电视领域中最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基于对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了解, 以及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实际, 由于技术特点突出, 并且符合相关的政策导向和技术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 有线数字电视将会得到大面积推广, 将会提高有线电视领域的技术升级速度, 满足有线电视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灵建.有线电视发展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6) :155-156.

[2]李诚.数字化+网络化:有线电视发展新趋势[J].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2) :44-46.

[3]朱正言.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与政府管制构建探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5.

[4]曹健, 王长生.数字移动电视发展中的机遇与风险[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5 (7) :32-33.

[5]姜波涌, 韦恩敏.从电信的业务转型看有线电视的机遇与挑战[J].广播电视信息, 2015 (3) :53-55.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分析 篇9

1 电视谈话节目的内涵

要明确谈话节目内涵,首先要说清楚何为“谈话”。《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谈话的,两个人或许多人在一起说话或用谈话的形式发表的意见(多为政治性的)。谈话这样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的语言被长期忽视了。当谈话被捡拾回来,大大方方地走上电视荧屏之后,中国观众感受到了它的魅力,纷纷觉得原来电视还可以这样做。电视谈话节目,以谈话为主要内容,必须要有至少有三个(或者以上)主体参加,参与者围绕共同话题展开讨论,话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电视谈话节目以电视为载体,通过视听双通道把纯粹属于人际传播的活动变成了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特质的活动。

2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要浏览大量的信息,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将世界各地的新闻传送给受众,一件新闻可能刚发生,就已经被传播到互联网上,我们即使坐在家中,也可以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新闻。这是信息社会的便捷性,这种便捷性也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选题虽然是社会热点,但是由于报选题、文案写作、节目录制等因素,等到播出的时候,这个热点话题可能已经被其他网络媒体或电视新闻报道过多次,新闻谈话类节目也很难再有出彩的观点进行陈述。即使是新闻直播节目,在时效性方面也会弱于互联网络。

自从1996年《实话实说》播出并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后,各级电视台便开始模仿制作谈话节目,谈话因素渗透了中国电视界中的其他新闻节目。而大量复制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国许多电视台也纷纷上马谈话节目,令人目不暇接。这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同质化的话题使得观众无法获得更多有用信息,他们不会对重复的新闻产生更多兴趣。这也让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面临着模式化的瓶颈。

3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发展的策略讨论

3.1 要保证节目主持人的质量

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的灵魂所在,特别是在新闻谈话类节目中,基本上所有的谈话都需要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最活跃、最生动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因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前台”位置,在大众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大众传播人际化、拟态化和人格化的特点和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传播影响力。主持人是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主持人的出现还原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在观众与电视之间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互动关系。新闻谈话类节目对于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很高,需要主持人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控场应变能力,既可以简洁明了的介绍所需讨论的新闻热点事件,又要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清晰的认识,既要引导嘉宾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又要学会聆听,在嘉宾离题的时候还要可以将话题拉回来;同时,在现场嘉宾发生激烈争执的时候,可以不偏不倚地进行调解。所以,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在选择主持的时候,必须做好严格的把关,因为一个好的主持人可以让观众对他所主持的节目产生好感。主持人自身的个性风格包括他的学历背景、年龄、语言表达、认识层面的深度等等。他所主持的新闻谈话类节目既要凸显自身特色和人格魅力,让观众产生依赖,更要融合进节目,成为节目的品牌甚至是王牌。

3.2 话题的选择要新颖

在话题的选择上我国目前的谈话类节目,注重的是教育和指导,选题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谈论的问题也大多集中在不太敏感的社会问题上,导致谈话类节目缺乏真实性,另外参与者和观众不敢说真话已经成为事实。

好的话题是谈话节目成功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着不足。这与国情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人们生活水平刚刚达到小康,大多数老百姓的视线还停留在衣食住行、利益分配等物质层面,很少提升到精神层面。这导致目前很多谈话节目为迎合观众,多选择民生类话题。其次,社会民主化程度较过去有所进步,但仍存在着很多“禁区”。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舆论环境也将变得宽松。因此,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进一步拓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广度方面,不仅社会生活等偏“软”的话题继续得到关注,而且政治、经济、文化等偏“硬”的话题也会较多地涉及,敏感话题、边缘话题也不再是禁忌。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会越来越激烈,主流观念之外,也希望能听到更多的声音。

3.3 创建强大的评论员队伍

新闻谈话类节目的嘉宾一般是一到两个,多是与话题相关的社会名人、权威专家等,或是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知情者。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组成要素很多,但是出彩的嘉宾、犀利到位的点评绝对可以让观众眼前一亮,嘉宾的选择不仅可以从专业人士中进行选择,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也可以培养自己的专业评论员一个强大的评论员队伍,他们每个人不同的阅历和独特的视角都会给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带来新意,让观众对节目充满期待,这些优秀的评论员和优秀的主持人在一起,提供了各种视角和观点,这也是打造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必要条件。另外,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社会舆论力量越来越强大,普通百姓有了各种各样的渠道来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去进行讨论、发表看法,他们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互动留言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建议和要求。和以前单一的主持人—嘉宾的交流模式相比,这样的互动模式交互性更强,引入观众的不同意见,让他们从传受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创造更加多元化的言论空间。

4 结束语

谈话节目非常能体现电视的本质,虽然目前遭遇发展瓶颈,但前景依然广阔、光明。电视工作者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收视率。要追求收视率但不能唯收视率。新闻单位要转变主持人选拔和使用的惯性思维,大胆启用有能力、有个性、有魅力的主持人。要从制度上真正确立主持人的中心地位。话题的选择上也要新颖独特,要做到真实,摒弃有意作假的观念和做法,努力营造不损害真实性的谈话情境。顺应时代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步,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同步,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将再创辉煌。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节目也呈现出了多样性。谈话类的节目开始活跃于电视荧屏,它在引人注目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社会文化的心理需求。谈话类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组成,以受众关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来展开沟通和对话的节目。文章通过对我国谈话节目发展现状的分析,对谈话类节目以后的发展做了讨论。

关键词: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希艳.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7):229

[2]汤赛男.浅谈电视谈话节目的新特征[J].新闻传播,2013(1).

[3]李又安.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语体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7):100.

电视购物的现状分析 篇10

关键词:电视购物,特点,问题,未来发展

1电视购物的发展

1.1概述

电视购物是以电视台的专门购物频道为平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地以直播或录播的方式播出商品信息,以“教买不叫卖”的理念来播出节目,将信息性、娱乐性与知识性结合在一起,寓购于乐,提供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享受与多样性选择的一种家庭购物方式。

目前,电视频道可以通过电视+电话(短信)+直邮目录等多种方式满足用户的购买需求,并可同时开办网站从事电子商务,向互联网扩张。2015年度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年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电视购物总销售额399亿元,同比攀升13%。另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版)》统计,在美国、韩国、日本这些电视购物起步较早的国家,电视购物行业销售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2%;而在中国,以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万亿计算,该值不足1%。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2电视购物的起源及发展

从1982年开始,全世界第一家电视购物公司HSN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业,标志着电视购物这种新型购物形态诞生。1992年,我国的珠江电视台率先推出电视购物节目,电视购物的形式随之走入了中国消费者的视线。1996年,第一个专业的购物频道北京BTV开播,此举为电视购物节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央视宣布开播“CCTV中视购物”频道,标志着央视正式进军现代电视购物领域。同年,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全国连锁的电视购物频道“快乐购物频道”开播,重点覆盖广州、青岛、杭州、南京、东莞、广西等已经完成数字电视平移的省市,组建了全国性的购物网络。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电视购物行业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尤其在近几年,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专业频道的开设,新一代的家庭购物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电视直销节目,中国的电视购物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2电视购物的特点

电视购物可分为欧美和亚洲两种模式:欧美模式的特点是商品奇货可居,95%的产品在商店里找不到;而亚洲模式的特点是商品具有百货商品的性质,在商店里也可以买到。

2.1短期赢利最大化

电视购物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挣钱、赢利,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购物广告一播出,资金就会迅速回笼,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效益最大化。它采用货到付款或款到付货的支付模式,不存在拖款、欠账。这样不仅使电视购物企业的资金加快周转,还能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现最大化的赢利。

2.2商品独特品种多,成为吸引客户眼球的关键

目前,各电视购物频道所销品牌的商品种类繁多,绝大多数的厂家选择了自我创新,所销售的商品大多是由厂家专门设计和制作的,独特而新颖。从各类日用百货到珠宝首饰应有尽有,独具风格,不断地吸引观众购买。但是这些商品却很少进驻超市或者商店,大多为直销模式的商品,主要通过电视购物实现。

2.3电视购物具有巧妙的定价策略、快捷方便的购物模式

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新的商业零售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购物模式。在节目里,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通过现场主持人详细的解说、模特的专业演绎,了解商品的特点、功效。节目中还经常设有抽奖、限时优惠等活动,观众可通过拨打现场电话进行订购、参与。这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强烈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当消费者看中商品后,只需要拔打订购电话,就会有专人送货上门,节省了购物的时间和精力。

2.4专业的购物频道深得消费者信赖

电视购物从最早的购物短片演变成了现在的专业购物频道。这些电视购物频道都是由国家广电部门,或地方电视台及一些集团企业所投资创建。从购进商品、制作节目到宣传播出,都是全程监管。因此,相比那些单独的电视购物短片,电视购物频道更加具有公信度和影响力。

3我国电视购物出现的问题

2015年11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发布《电视购物服务测评报告》,并针对测评结果给予了点评。据中消协介绍,他们的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2015年7~10月间,开展了对全国33家卫视购物栏目和12家专业购物频道的电视购物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卫生、安全、功能等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售后服务中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不兑现、购物发票及清单等票据严重缺失、个人信息难保全;虚假、夸张宣传问题严重。

3.1夸大其词的传播、售后无法保证

由于电视购物看不见实物,一些商家使用极端化、绝对化语言、叫卖式夸张语调宣传商品,消费者看到后极易“冲动购买”。正因为商家明确承诺了“免费试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所以当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产品功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然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这时候商家往往对消费者的退换货要求以各种理由推诿,最终不了了之。

3.2虚假广告、节目内容违规、良莠不齐的商品广告充斥着电视购物

2015年上半年,中消协针对保健品、化妆品、服装家纺、家用电器、珠宝、净化产品、助听器等类型中的118款中低价位产品进行了样品采购,并委托专业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测试。测试17款样品的部分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虚假电视购物广告产品类别也由医药保健品向手机、电脑、珠宝首饰、收藏品等中高档商品转移。一些电视购物广告甚至还打出了“限时免费送”、“公益献爱心”等商业欺诈广告行骗。为谋取高的收视率,一些广告内容还涉及低俗。国家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自2006年8月1日起,暂停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的电视购物广告,这一举措既是要打击电视购物违规现象,也是期望能够净化市场,使之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3无价格比对,利润空间大

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低成本、高盈利的运作模式很具有吸引力。由于在电视购物中推广的商品都是与厂家独家代理,市场上也无任何价格比对,售价都由卖方定制。所以很多商家为谋取短期暴利,赢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把售价定在超过出厂价10~20倍左右,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3.4媒体监管不到位

一些电视媒体,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对医疗器械、药品保健等广告往往放松审查标准,只要给钱就播出,使得违法广告的空间越来越大。据统计,地市以下电视台广告的违法率达到75%以上,其中医药广告比重最大,好一点的地市电视台,医药广告收入占电视台广告总体收入的20%至30%,而中西部地市电视台该比例可能高达70%至80%。近两年,在强力打击违法医疗广告的政策下,电视荧屏上卖假药的广告明显减少,但夸大其词的医药广告却有所增多,一些电视台的应对方法是停播医药广告,改播“收藏”、“致富”等专题广告,以减少损失。

在互联网购物的巨大冲击下,电视购物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已成为电视购物亟待解决的问题。

4未来电视购物的发展建议

据《2015年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电视购物行业2015年利润113亿元,创造16.6Terrestrial Digital Television万个就业,售出商品5918万件,服务近两亿家庭。即使行业保持上升趋势,但电视购物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0.1%。相对而言,美国是10%,日本是12%,特别是日本,电视购物是继大型商场、减价超市之后的“第三势力”,是区别于补充渠道的主流渠道之一。针对如何促进电视购物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重视商品质量,开办具有特色的购物节目

电视购物的核心优势主要是高质量的播出内容。电视购物企业依托对媒体的理解和敏锐,凭借对虚拟零售的理解和经验积累,不断推出具有多元化、新颖独特的商品,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目光,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内容生产是电视购物的核心竞争力,商品不能只注重利润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广告节目应更注重在产品的竞争优势、质量、功能上做文章,维护品牌节目的权威性,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

4.2加强各级监管,完善售后服务模式

电视购物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信任危机。电视购物平台大多具有接线部门,但是售后却不完善,因为产品多于售后服务团队。只有做到服务全面周到、送货快捷方便、完善售后服务、退货体系,做出可信又可行的承诺,才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电视媒体作为广告信息的传播者,首先要承担起“严判员”的责任,对每一个电视购物广告都要进行层层审核,一定要强化电视购物宣传信息的自我审查机制,努力塑造公正客观的权威n媒体形象。

4.3电视购物节目应该有明确的受众群体

根据不同时段的收视族群,将节目分成不同时段,出售不同商品。例如:白天老年人群体居多,因此就应该以养生保健、健身器械、家用小电器等商品为主;17点以后的黄金时段,收视群扩张至全家,可以居家用品、家具或一些儿童用品为主,增加不同阶段的观众对电视购物节目的关注度。

4.4一主多元,实现差异化竞合

电视购物的侧重点应集中在差异化经营,大力发展移动端渠道及大数据战略。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移动APP、央视节目、网上商城等全网无缝对接,积极发展“电视+电脑+手机”三屏融合的购物模式,推动新渠道变革,大力发展新媒体、社交电商、汽车电商和跨境电商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多渠道、多通路、多终端扩张。

5结束语

上一篇: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下一篇:泛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