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2024-06-25

《论语十二章》(共8篇)

篇1:《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教案

2.孔子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四、作品概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m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五、创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课文分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诬罔,受欺。“殆”,危险。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同“叛”,指离经叛道。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一点也不,绝对没有。“意”,臆测,“必”武断,“固”,固执拘泥,“我”,唯我独是。“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空空如也”,我本来什么都不知道。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认为学习是增加自身学问,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尺度,更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者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的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多学而识之”即博闻强志。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自亦有异文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字字禽,一说孔子的学生。“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闻”,教诲。“趋”,小步快走。此章为对话体,是孔子弟子陈亢和孔子之子孔鲤的一段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礼等古典文化的倡导和推崇,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无论是对待弟子还是自己的儿子,都是一视同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现出孔子深厚的道德境界和修养。 子曰:“小人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启发。“观”观察。“群”,合群。“怨”,讽怨。“迩”,近。此章孔子指出了学诗的重要性,认为《诗》的作用很大,可以“兴”、“观”、“群”、“怨”等等,指出《诗》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对君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3.课文难点讨论 讨论《论语》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

篇2:《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教学用时】三课时

【预习作业】诵读课文,生字注音,依据注释,【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

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检查预习,扫除语言障碍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4.朗读、背诵。

第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多次;省:反省;为:替、帮;谋考虑事情;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讨论思想品德修养。4.朗读、背诵。

第三则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详解

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拓展:“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4.朗读、背诵。【作业布置】 复习、背诵前三则。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默写《论语》第一、二、三则

二、初读第四至第八则,扫除语言障碍

罔(wǎng)

殆(dài)

箪:(dān)

曲肱(gōng)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三、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第四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故:学过的知识;

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4.朗读、背诵。

第五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4.朗读、背诵。

第六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雍也》)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3)乐:乐于学。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干粮,一瓢凉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换了别人一定不堪忍受这种贫困忧苦的生活,但是颜回啊,从来不知因此而改变自己好学乐善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此章孔子回环曲折,一说两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4.朗读、背诵。

第七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知:懂得、了解;

好:喜欢;

乐:以„„为乐。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4.朗读、背诵。

第八则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饭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拓展:饭蔬饮水: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4.朗读、背诵。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默写《论语》第四至第八则

二、初读第九至第十二则,扫除语言障碍 博学而笃(dú)志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三、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第九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人:几个人;

善者:优点;

从:跟随;

不善者:缺点。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4.朗读、背诵。

第十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斯:这;

舍:舍弃。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在河流的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立志“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这里必须明确,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

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4.朗读、背诵。

第十一则

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却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4.朗读、背诵。

第十二则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博:广也。

笃:厚也。

志有两种解释:一,志同识,记忆在心;二,志向。在此,基于取其后者。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干扰,“仁”就在这当中了。”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修德进学的门径:学欲广博,志欲坚定,外问于人,内思于心。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4.朗读、背诵。

四、分类整理归纳

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蔬饮水 2.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篇3:浅析《论语十二章》中的治学之道

关键词:《论语》,治学之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现存20篇,492章,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材选录了《论语》中的十二则语录,主要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本文就从《〈论语〉十二章》中所谈到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浅析孔子的治学之道。

一、自主学习

孔子的博学多识,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身的勤奋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此处的“时习”,理解为“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此处的“温故”理解为“温习旧知识”。可见孔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复习巩固”这一环节。复习巩固不但能强化固有知识,同时还能促成知识的更新。量的积累必然产生质的飞跃。

孔子在践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还深刻认识到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使自主学习行之有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教师不能代替的。独立思考是自主学习的体现。一个只学习不思考的人,很容易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最终学无所得。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的人,那么他所做的学问也仅仅是搭建的空中楼阁。主动、独立、自控的学习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孔子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亦说乎”。

二、合作学习

学海无涯,一个人的学识犹如沧海一粟,孔子并非闭门造车之徒,他深谙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他把学习看作是一个交往性,互动性的过程,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与讨论,有利于交流心得,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开拓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因此他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志同道合的人不惜从远方来拜访孔子,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便有了切磋学问、砥砺思想的风气。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可见,同学问的相互交流,既是才能和学识的互补,又是智慧和创造力的递增。因此孔子才会赞叹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探究性学习

孔子与他人互教互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思想的交流必然会砥砺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孔子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其中“择”字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学之道十分的严谨。对于知识他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选择”。孔子主张汲取别人好的方面加以学习,对于别人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对古代汉语的发展具有贡献作用。实质上,《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对学生进行古代汉语教学的课堂实录。“《论语》就是孔子门下弟子听课与日常发问的笔记,或是孔子言行的记录。”

《论语》为我们再现了春秋时期孔子教学的真实情貌,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开创私人讲学的第一人。《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希望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在情操修养,立身处事,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地引导,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坚定的价值观和乐善好学的品格和气度。当然也想借这些短小精炼的小短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论语》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一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学习孔子为社会改革而努力的行为,感受了他那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请学生列举与孔子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谈论作为一位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谈论日常生活中求知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如何看待时间流逝等话题,再过渡到课文时,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深受启发。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相当广泛,两者联系,尤其是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钩,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

四、小结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种治学之道并非始于今日,可以溯源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论语》以其隽永的语言,跨越时间的长河,至今焕发着勃勃生机,为莘莘学子指引了治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仇汝芸,李传信.论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J].城市建设,2010(8).

[2]计莱.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语文研究性学习漫谈[J].职业,2008(15).

篇4:浅析《论语十二章》中的治学之道

【关键词】《论语》;治学之道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现存20篇,492章,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材选录了《论语》中的十二则语录,主要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本文就从《〈论语〉十二章》中所谈到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浅析孔子的治学之道。

一、自主学习

孔子的博学多识,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身的勤奋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此处的“时习”,理解为“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此处的“温故”理解为“温习旧知识”。可见孔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复习巩固”这一环节。复习巩固不但能强化固有知识,同时还能促成知识的更新。量的积累必然产生质的飞跃。

孔子在践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还深刻認识到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使自主学习行之有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教师不能代替的。独立思考是自主学习的体现。一个只学习不思考的人,很容易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最终学无所得。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的人,那么他所做的学问也仅仅是搭建的空中楼阁。主动、独立、自控的学习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孔子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亦说乎”。

二、合作学习

学海无涯,一个人的学识犹如沧海一粟,孔子并非闭门造车之徒,他深谙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他把学习看作是一个交往性,互动性的过程,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与讨论,有利于交流心得,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开拓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因此他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志同道合的人不惜从远方来拜访孔子,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便有了切磋学问、砥砺思想的风气。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可见,同学问的相互交流,既是才能和学识的互补,又是智慧和创造力的递增。因此孔子才会赞叹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探究性学习

孔子与他人互教互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思想的交流必然会砥砺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孔子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其中“择”字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学之道十分的严谨。对于知识他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选择”。孔子主张汲取别人好的方面加以学习,对于别人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对古代汉语的发展具有贡献作用。实质上,《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对学生进行古代汉语教学的课堂实录。“《论语》就是孔子门下弟子听课与日常发问的笔记,或是孔子言行的记录。”

《论语》为我们再现了春秋时期孔子教学的真实情貌,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开创私人讲学的第一人。《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希望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在情操修养,立身处事,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地引导,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坚定的价值观和乐善好学的品格和气度。当然也想借这些短小精炼的小短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论语》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一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学习孔子为社会改革而努力的行为,感受了他那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请学生列举与孔子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谈论作为一位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谈论日常生活中求知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如何看待时间流逝等话题,再过渡到课文时,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深受启发。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相当广泛,两者联系,尤其是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钩,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

四、小结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种治学之道并非始于今日,可以溯源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论语》以其隽永的语言,跨越时间的长河,至今焕发着勃勃生机,为莘莘学子指引了治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仇汝芸,李传信.论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J].城市建设,2010(8).

[2] 计莱.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语文研究性学习漫谈[J].职业,2008(15).

[3]周利雅.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1(7).

篇5:《论语》十二章教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篇6:《论语十二章》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2.扫清文字障碍,能流利朗诵课文及背诵。

3.参照注释,抓住关键字词从而把握文章内容。4.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领悟《论语》深刻的内涵。【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2.结合具体的语录,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一.读儒家经典

1.介绍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72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轻松听一听: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3.大胆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合作译一译: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三省 愠 说 罔 殆 信 传 矩 十有五 堪 饭疏食饮水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论儒家经典

1.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参考:第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做人。“学”是认知过程,“习”则是巩固提高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学有所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是谈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

第二则讲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后面用了一个冒号,表示它是总领后面的内容。“三省吾身”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第三则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在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云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2.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

谈品德修养的有:第一则、第三则、第六则、第八则、第九则、第十则。3.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问题。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则,说说你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结束语:

篇7:《论语十二章》教案

一、字词句解析

二、孔子的仁学思想与教育理念

三、语言特点 【思考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试作归纳。2.《论语》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

一、作品简介 1.孔子其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 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梁纥老而征在少,时人谓之野合。祷于尼丘,得孔子,故名丘,字 仲尼。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几任小官。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终不再仕。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作“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对孔子进行追封追谥,诸如“尼父”、“褒成宣尼父”、“文圣尼父”、“先师尼父”、“先圣”、“宣父”、“文宣王”、“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等。2.《论语》其书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自汉代以来,注解《论语》之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比较重要的古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等。何谓“ 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此可知,“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并且,“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那么,“论纂”又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云:“论,议也。”议,即商议、讨论。商议、讨论,显然非一人之事,而且商议、讨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有所定论。所以,以本义,“论”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那么,班固所谓“论纂”,就是通过大家共同商议论定而纂集;“论语”,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的语录”,或者“经过讨论的语录”之义。也就是说,“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二、孔子的仁学观念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学为其核心,以“仁”释 “礼”,强调复礼归仁。那么,孔子之仁学的要义何在呢?孔子是如何论“仁”的呢? 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附“论语词典”的统计,“仁”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论述是《颜渊》篇的一段对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此段对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了孔子仁学最重要的三个层面,即仁之内涵,为仁之方,仁与礼之关系。下面联系其他篇目的相关论述,分别简析之。

1、“仁”之基本内涵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可见,孔子之“仁”,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是涵蕴、孕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一言以蔽之,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孔颖达疏:“仁谓仁爱相亲偶也。言行仁之法,在于亲偶。欲亲偶疏人,先亲己亲,然后比亲及疏,故云‘亲亲为大’。”《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从人二。”段玉裁注引上文郑注并曰:“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 李泽厚说:仁,“乃是以亲子情(孝慈)为主轴,辐射开来却具有神圣性质的爱的人际心理的概括总称”。(《说巫史传统》,见《己卯五说》)吴展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说:“孔子发现礼的根本是仁,而以其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仁字所讲的就是我们的一颗心,是人与人乃至人与万物相接触时,自然发生的温情厚意”;“当人对万物有一番温情厚意时,是人心最感平安、喜悦、光明与充实的状态”。(《寻找核心价值:儒学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见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

2、“仁”与“礼”之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释“礼”归“仁”,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力图吧“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化作主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3、“为仁之方”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可见,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主要就是“忠恕”之道。“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乃至万物,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待人待物,从而成己又成物。这不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吗?能如此,不就是一个“仁者”了吗?

三、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有言:“孔子崛兴,以一平民,而把以前相传的贵族教育开始转移到平民社会来,开出此下平民讲学之风。后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乾转坤一伟人。”“《论语》一书,竟体是一种教育思想。读其书,当如听孔子之耳提面命,乃为真切。”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 1.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要而言之,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 关 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② 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③ 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 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④ 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2.为学之道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②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学而》。③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④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提出了“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所谓“古之学者 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四、课文解析(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词语匡补】 ●温故而知新: 温,温习。旧所闻昔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温故而知新,温习就有知识而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可以为师: 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非属心得,既非能学,即非能教。然心得亦非凭空自创,乃从旧闻中开悟新知,使内外新旧融会成一,如是始可谓之学。若仅温故不能知新,则必有学绝道丧之忧矣。故惟温故而能知新,始能胜任为师。【参考译文】 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做老师了。” 【本章大旨】 本章强调新故合一,教学合一。一方面,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 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孔子强调,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若仅务于记诵稗贩,不能开新,即不足以任教。“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词语匡补】 ●罔:迷惘。只向外面学,不反之己心,自加精思,则必迷惘无所得。●殆:危殆。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危殆不安。【参考译文】 孔子说:“仅向外面学,不知用思想,终于迷惘了。仅知用思想,不向外面学,那又危殆了。”(也可译为:“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本章大旨】 本章强调学与思当交修并进、互相结合(而不能偏废)。仅学不思,将失去了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朱熹《论语集注》曰:“不求诸心,故昬(按:同‘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词语匡补】 ●孔文子:卫大夫,名圉(yǔ)。文,其谥。《左传》载其人私德有秽,子贡疑其何以得谥为文,故问。【参考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 【本章大旨】 本章是孔子解释孔文子谥号之涵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是对孔文子的评价,同时也是孔子自己治学态度之写照。“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词语匡补】 ●博学于文: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义。●约之以礼:礼,犹体。躬行实践,凡修身、齐家、从政、求学一切实务皆是。约,要。博学之,当约使归己,归于实践,见之行事。●弗畔:畔,通“叛”,背离,指离经叛道。君子能博约并进,礼文兼修,自可不背于道。【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一切的人文上博学,又能归纳到一己当前的实践上,该可于大道没有背离了!”(以上为钱穆《论语新解》之看法。“约之以礼”之“礼”,一说礼节、礼仪,亦通。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本章大旨】 本章意在说明“文”与“礼”、“博”与“约”兼修并进之于施行大道的重要性。就学言之谓之文,自践履言之谓之礼,其实则一。惟学欲博而践履则贵约,赤非先博文,再约礼,二者齐头并进,正相成,非相矫。此乃孔门教学定法。(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就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失掉它。” 【本章大旨】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朱熹《论语集注》曰:“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参考译 文】 孔子断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本章大旨】 本章乃孔子弟子记孔子平日处事立行之态度。“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词语匡补】 ●空空如也:或说:孔子自言无知。或说:此指鄙夫来问者,言此鄙夫心中空空。就文理,后说为是。或说:空空,即悾悾,诚悫(què)貌。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有所疑,即非空空。然此鄙夫心中只有疑,并无知,则仍是空空,两义可兼说。●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如叩门,使门内人闻声开门。又如叩钟使自鸣。孔子转叩问此鄙夫,使其心自知开悟。两端者,凡事必有两端,孔子就此鄙夫所疑之事之两端叩而问之。竭,尽。于此两端,穷竭叩问,使鄙夫来问者,对其本所怀疑之事之两端均有开悟,则所疑全体皆获通晓,更无 可疑。然此非孔子先自存有一番知识,专待此鄙夫之问。孔子仅就其所疑而叩之,使自开悟,故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正为此鄙夫心悾悾如,诚悫有疑,又自承无知,故能循孔子之叩而逐步自有所开悟。若使此鄙夫胸有成见,不诚不悫,别怀他肠而来问难,则孔子虽善叩,此鄙夫必抱持己见,深团固拒,不能有所开悟矣。故孔子虽善教,此鄙夫亦善学。孔子之善教,正因其自认无知。此鄙夫之善学,亦正因其心空空诚悫求问。盖问者心虚,而答者亦心虚,故使答者能转居于叩问之地位,而问者转居于开悟对答之地位。而此所疑之事,乃跃然明显,不明显于孔子之口,乃明显于此鄙夫来问者之心头。【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个庄稼汉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 【本章大旨】 本章乃记孔子教诲他人之态度与方法,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言学问求知,必心虚始能有得,此其一。学问有所得,必由其心自有开悟,此其二。学日进,心日虚,得一知,必知更多为我所不知者。孔子曰:“我有知乎哉?无知也。”此非谦辞,正乃圣人心虚德盛之征,此其三。另外,孔子“叩其两端”之求知与思想方法,也值得注意,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8)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参考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本章大旨】 本章旨在倡导“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朱熹《论语集注》曰:“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也。”孔子认为学习是增加自身学问,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尺度,更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者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的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荀子·劝学》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9)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词语匡补】 ●多学而识:识(zhì),记。孔子常教弟子博学于文,弟子遂疑孔子当是多学而记识在心者,故孔子试以此为问。●然,非与:与,同“欤”。子贡初答曰然,随即自疑,因复问。●一以贯之:贯,穿。一以贯之,如孔子言诗,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言礼,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又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此等皆所谓一以贯之。惟诗礼之上,犹有贯通此诗礼者。多学,即犹言下学。一贯,则上达矣。上达自下学来,一贯自多学来。非多学,则无可贯。如云:“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是其多学。又曰:“文不在兹乎”(《子罕》),则又一以贯之矣。故求一贯,须先多学。多学当求一贯,不当专务多学而识,亦不当于多学外别求一贯。【参考译文】 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随又说)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 【本章大旨】 本章强调学当一以贯之。本章一以贯之,与孔之告曾子章“一以贯之”(《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两章之字所指微不同。告曾子是吾道一以贯之,之指道。本章告子贡多学一以贯之,之指学。然道与学仍当一以贯之。道之所得本于学,学之所求即在道。学者当由此两章再深求孔子一贯之义始得。(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本章大旨】 本章是说学习对于修养的重要性,也是在进一步阐发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劝学》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钱穆《论语新解》曰:“人必生于群,必于群中而始成其为人。故学非一人之学,道非一人之道,亦必于群而始有学有道也。群亦非一日之群,自远古以来,久有此群,久有此人矣。故人必学于人,尤必学于古之人,始获知道。学如日,静居而独思则如火。舍学而思,譬犹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可以小见,不可以大知。故君子贵乎乐群而敬学,不贵离群而独思。”(1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词语匡补】 ●陈亢:亢,读作gāng。●异闻:闻,教诲。与众不同的教诲。●不学《诗》,无以言:《诗》有比 兴,答对酬酢。人若不学《诗》,无以与人言语。●不学礼,无以立: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闻斯二者:伯鱼言只当父独立时,闻斯学《诗》学礼之二者。●问一得三:问有异闻乎而得闻此三事。●君子之远其子:孔子教伯鱼,无异于教他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远谓无私厚,不偏爱。【参考译文】 陈亢问伯鱼道:“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些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对道:“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立在堂上,我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曾学过《诗》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诗》,便不懂如何讲话。’我退后便学诗。又一次,我父亲又独立在堂上,我又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学过礼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礼,便不懂如何立身。’我退后便学礼。我私下只听到这两番教诲。” 陈亢退下大喜,说:“我这次问一事,听得了三事。其一是该学《诗》,其二是该 学礼,其三便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本章大旨】 本章是陈亢和孔子之子孔鲤的一段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礼等古典文化的倡导和推崇,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无论是对待弟子还是自己的儿子,都是一视同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现出孔子深厚的道德境界和修养。(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词语匡补】 ●可以兴,可以观:“兴”,朱熹《论语集注》曰:“感发志意”;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朱熹《论语集注》曰:“考见得失”;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观风俗之盛衰”。诗尚比兴,即就眼前事物指点陈述,而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之志趣,感动人之情意,故曰可以观,可以兴。兴者兴起,即激发感动义。盖学于诗,则知观于天地万物,闾巷琐细,莫非可以兴起人之高尚情志。●可以群,可以怨:“群”,朱熹《论语集注》曰:“和而不流”;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群居相切磋”。“怨”,朱熹《论语集注》曰:“怨而不怒”;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怨刺上政”。诗之教,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故学于诗,通可以群,穷可以怨。事父事君,最群道之大者。忠臣孝子有时不能无怨,惟学于诗者可以怨,虽怨而不失其性情之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尚比兴,多就眼前事物,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故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诗教本于性情,不徒务于多识。【参考译文】 孔子说:“后生们,为何没有人学《诗》呀?学《诗》,可以感发兴起你自己,可以懂得如何博观风俗天地,可以懂得如何合群相处,可以懂得如何讽刺政治、批评社会、抒发怨情。近处讲,懂得如何事奉父母。远处讲,懂得如何事奉君上。小言之,也可使你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本章大旨】 本章旨在强调《诗》之重要作用。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指出了学《诗》的重要性,认为《诗》的作用重大,可以“兴”、“观”、“群”、“怨”等等。朱熹《论语集注》曰:“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

五、《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1.语录体散文 语录体散文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文字隽永,言近旨远,辞约意丰。《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散文以及后世《世说新语》之类的轶事小说,乃至禅宗和宋明理学的《语录》。2.文学色彩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研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子曰:“君子,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 而竭焉。” 3.子曰:“,今之学者为人。”

二、翻译题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篇8:《论语十二章》

评价理论自发展起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迄今为止, 我国的学者不仅将评价理论的理论框架陆续介绍到中国, 而且将评价理论广泛应用于分析各种语篇, 比如书评语篇、广告语篇、学术论文语篇、新闻报刊语篇、文学语篇等, 及翻译和英语教学的实践当中。

小说《飘》已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过, 比如从文学、哲学、政治等角度进行大量的研究, 但是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类, 所有这些研究都未脱离文学角度研究的范畴, 而本文作者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出发, 运用评价系统中的态度子系统对其第六十二章的态度资源作出评价和分析。

1 态度系统概述

态度系统是对人的情感、行为以及事物的价值作出评价, 包含三个语义域:情感系统, 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 (Martin&White, 2008:35)

1.1 情感系统

情感系统是态度系统的核心内容, 属于心理学范畴, 是作者/讲话者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的反应和感受。 (单慧芳, 丁素萍, 2006:14) 一般而言, 情感评价有积极情感评价和消极情感评价, 直接情感评价和隐含情感评价的区分。

Martin按情感内容分类, 将情感分为:有/无意愿, 幸福/不幸福, 安全/不安全, 满意/不满意四类。 (Martin&White, 2008:51)

1.2 判断系统

判断系统属于伦理学范畴, 是评价者根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 (单慧芳, 丁素萍, 2006:14) 可分为“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社会评判是从“规范”、“才干”和“韧性”三方面对人的个性和行为作出评判, 社会约束是从“诚实”和“妥当”两方面对人的个性和行为作出评判。

1.3 鉴赏系统

鉴赏系统属于美学范畴, 是评价者对事物的价值, 不仅包括人类创造的事物而且包括自然现象的价值作出的评价。一般而言, 鉴赏是从对“事物的反应”、“该物的构成”、“该物的价值”三个角度入手对事物作出评价。

2 语料来源

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一生仅有的一部作品, 被认为是美国通俗小说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该小说基于美国内战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特的爱情为主线描述了她在战争影响下的一系列成长变化。小说《飘》在1936年第一次印刷出版时就以一年两百万的畅销量成为出版界的佳话。但是, 美国文学界却因为它与传统纯文学背道而驰而一直保持沉默, 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 伴随着文学革命的发生, 小说《飘》才渐渐地成为学者们的研究中心。

小说第六十二章是描写女主人公斯嘉丽特爱情的一个转折点。作者在该章节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描述了斯嘉丽特在好友媚兰妮死后复杂的心情, 有着丰富的态度资源, 因此在本论文中, 作者将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其作出评价和分析。

3 情感资源分析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情感系统阐释了人的感情, 评价者对情感的评价有积极评价也有消极评价。当作者/讲话者感到高兴/幸福时, 倾向于使用积极词汇来表达其内心的感情, 而感到不高兴/不幸福时, 倾向于使用消极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本文将从情感系统的四个次范畴:有/无意愿, 幸福/不幸福, 安全/不安全, 满意/不满意对所选语料进行评价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 作者将用符号“+”表示肯定, “-”表示否定。比如“+inclination”表示有意愿, “-inclination”表示无意愿, 以此类推。

3.1“情感:意愿”分析

有/无意愿指人们做某事的意愿或倾向。在小说第六十二章中, 有大量的语句是关于“情感:意愿”描写的。比如:

1) “I mustn't (affect:-inclination) cry in front of them", she thought.I mustn't (affect:-inclination) break now or they'll (affect:+inclination) begin crying too, and then the darkies will (affect:+in⁃clination) begin screaming and we'll (affect:+inclination) and go mad.I must (affect:+inclination) pull myself together.There's so much I'll (affect:+inclination) have to do.”

这段话出自斯嘉丽特在媚兰妮去世后拒绝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的一段心理描写。斯嘉丽特连用两个表示强烈否定意义的情态动词“mustn't”, 从句子表面上看她没有要哭的意愿, 并不意味着她不伤心, 恰恰相反, 她通过使用否定词汇来极力压制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感, 因为她要在所有人面前表示出自己的坚强, 从而表达了斯嘉丽特坚强理智的一面, 也间接表达了她内心因媚兰妮的死而极其悲痛的消极情感态度;接着斯嘉丽特连用三个表示肯定意义的情态动词“will”直接表达大家因媚兰妮的逝世而伤心的消极情感态度;最后斯嘉丽特分别用两个表示肯定意义的情态动词“must”和“will”来表达自己极力想要振作起来的强烈意愿, 进一步表明她遇事坚强理智的性格特点。

2) “I will (affect:+inclination) tell him everything, "she thought, "he will understand.He's always understood.I'll (affect:+inclination) tell him what a fool I've been and how much I love him and I'll (affect:+inclination) make up it to him.”

这段话中, 斯嘉丽特连用三个表示肯定意义的情态动词“will”, 表达自己将要回家告诉瑞特她自己以前没看清爱情的愚蠢行为和现在她意识到自己爱他以及要报答他对她的爱的意愿, 这种积极的肯定的意愿表明斯嘉丽特从媚兰妮的死中醒悟过来, 明白了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瑞特, 进一步说明斯嘉丽特对瑞特的积极情感态度。

3.2“情感:幸福”分析

幸福/不幸福指人们内心是否感到高兴或快乐。在本章节中作者运用大量的语言来描写斯嘉丽特在媚兰妮去世后的情感态度, 以此来说明斯嘉丽特内心是否“幸福”。比如:

1) “I mustn’t cry (affect:+happiness) in front of them, ”she thought.“I mustn’t break (affect:+happiness) now or they’ll begin crying (affect:-happiness) too, and then the darkies will begin screaming and we’ll all go mad.

从这段心理描写中我们可看出尽管斯嘉丽特连用两个否定词汇“mustn’t”来否定“cry”和“break”,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心里感到开心, 相反她在极力压制自己内心真正的悲伤的情感, 而接下来的动词“cry”直接表达大家内心伤心的消极情绪, 从而表明大家因媚兰妮的死而内心悲痛的消极情感态度, 即内心“不幸福”。

2) “I love (affect:+happiness) him, ”she thought and, as al⁃ways, she accepted the truth with little wonder, as a child accepting a gift.“I don’t know how long I’ve loved (affect:+happiness) him but it’s true.

She had to lose them all to realize that she loved (affect:+hap⁃piness) Rhett—loved (affect:+happiness) him because he was strong and unscrupulous, passionate and earthy, like herself.

这几段话描写的是斯嘉丽特从媚兰妮的死中意识到真正爱自己的人是瑞特, 而自己一直以来爱的人也是瑞特。作者用动词“love”直接表达斯嘉丽特爱瑞特的积极情感态度, 说明此刻斯嘉丽特因自己爱瑞特而感到“幸福”。

3.3“情感:安全”分析

安全/不安全指周围环境是否使自己内心平和。本章中,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来描写斯嘉丽特对环境作出的情感反应。比如:

1) ...All that mattered in the world had gone out of it, life was in ruins and panic (affect:-security) howled through her heart like a cold wind.The horror (affect:-security) that was in the mist and was the mist laid hands upon her.And she began to run. (affect:-se⁃curity) As she had run (affect:-security) a hundred times in dreams, she ran now, flying blindly she knew not where, driven by a name⁃less dread, (affect:-security) seeking in the gray mist for the safety that lay somewhere.

在这段描写中, 作者运用大量的消极词汇“panic”, “hor⁃ror”, “nameless dread”直接形容斯嘉丽特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也运用动词“race”, “run”间接表明斯嘉丽特内心恐惧而心跳加速, 不断地想逃离噩梦。因为媚兰妮的去世使斯嘉丽特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唯一可值得信赖的伙伴, 因此斯嘉丽特现在内心感到“不安全”。

2) She was not afraid of (affect:+security) the darkness or the fog and she knew with a singing in her heart that she would never fear (affect:+security) them again.No matter what mists might curl around her in the future, she knew her refuge.She started briskly up (affect:+security) the street toward home and the blocks seemed very long.Far, far too long.She caught up her skirts to her knees and began to run lightly (affect:+security) .But this time she was not running from fear (affect:+security) .She was running because Rhett’s arms were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

在这段描写中, 否定词汇“not afraid of”, “would never fear”, “not running from fear”直接表达斯嘉丽特内心不再害怕恐惧和黑暗, 而副词“briskly”意为“活泼地, 轻快地”, “light⁃ly”意为“欢乐地, 愉快地”, 间接说明此刻斯嘉丽特心情愉悦。因为现在她看到家的灯光, 意识到家中的瑞特能给予她安全, 因此现在她内心因瑞特而感到“安全”, 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中, 回到瑞特身边。

3.4“情感:满意”分析

满意/不满意指自己在活动中取得的成就感或挫败感。经过分析, 作者发现本章中仅有少量的句子是描写“情感:满意”的, 比如:

1) I’m sorry, I was cross. (affect:-satisfaction)

2) She could not endure (affect:-satisfaction) the tears of the one, the silent condemnation of the other.

3) I have been so mean (affect:-satisfaction) to him.

第一句话中“cross”意为“生气的”, 这是斯嘉丽特对大家因媚兰妮的死而不知所措的行为发怒后的道歉, 说明斯嘉丽特对大家软弱无主见的行为以及自己易怒的脾气“不满”, 第二句话中“not endure”意味“难以忍受”, 说明斯嘉丽特对皮特一直哭的行为和米德医生对她谴责的行为“不满”, 第三句话中的“mean”意为“脾气极坏的”, 说明斯嘉丽特对自己以前对瑞特脾气不好的行为而“不满”。

4 判断资源分析

判断系统解释了评价者对人的品性和行为的态度, 也有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之区分。上文中, 作者已提到判断系统是从“规范”, “才干”, “韧性”, “诚实”和“妥当”五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分析, 笔者发现在本章节中作者对“态度:判断”资源的描写很少。尽管数量有限, 但在揭露斯嘉丽特的情感态度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判断资源中, 作者都是在用语言来对人物的能力或才干作出评判, 而对其他四个方面的评判并没有涉及。比如:

1) “How silly (judgement:-capacity) , ”she thought uneasily.

2) “Ashelly’s not only the stupidly (judgement:-capicity) blind person.....

3) “I’ll tell him what a fool (judgement:-capicity) I have been...

在这几句话中, 无论是“silly”, “stupidly”还是“fool”都是形容一个人愚蠢, 斯嘉丽特用这三个同等意义的消极词汇来描写自己和艾西里当初的“愚蠢”行为, 表明他们彼此当初都没能力认清各自真正爱的人是谁, 表达了斯嘉丽特对自己和艾希里当初盲目相爱的否定态度。

5 鉴赏资源分析

鉴赏系统解释了评价主体对事物的态度, 也有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的区分。在上文中, 笔者已提到鉴赏是从对“事物的反应”、“该物的构成”、“该物的价值”三个角度入手对事物作出评价。经分析, 笔者发现在本章节中作者主要从“对事物的反应”这个角度作出评价, 其余角度并没有涉及。比如下面这段话:

The world was wrapped in a thick mist (appreciation:-reac⁃tion) faintly chill mist (appreciation:-reaction) that bore on it breath the smell of the dying year (appreciation:-reaction) .All th houses across the street were dark (appreciation:-reaction) excep one, and the light from a lamp in the window, falling into the street struggled feebly with the fog, golden (appreciation:+reaction) parti cles floating in its rays.It was as if the whole world were enveloped in an unmoving (appreciation:-reaction) blanket of gray smoke (ap preciation:-reaction) .And the whole world was still (apprecia tion:-reaction) .

在这段环境描写中, 作者几乎用的是消极词汇来描写围绕在斯嘉丽特周围的环境, 表明斯嘉丽特现在对周围环境的消极情感态度, 揭示了她内心因为媚兰妮的去世而害怕, 作者仅用“golden”这一积极词汇描写斯嘉丽特对家中的灯光作出的积极反应, 说明斯嘉丽特对家的积极情感态度。

6 结束语

本文将小说《飘》的第六十二章置于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中进行评价和分析。介于篇幅有限, 本文未对文章中出现的例句一一进行分析。经分析, 笔者发现在这一章中情感和鉴赏资源运用比较多, 而且在叙事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消极词汇来表明主人公斯嘉丽特因媚兰妮的去世而伤心害怕的消极情感态度, 而运用积极情感词汇表明斯嘉丽特现在意识到自己爱瑞特的积极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Martin J R, White P R 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2008:23-51.

[2]裴继虹.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文化探索, 2014 (14) :91-92.

[3]单慧芳, 丁素萍.用评价理论分析童话《丑小鸭》[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 2006, 14 (3) :14-17.

[4]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mold, 1994:79-87.

[5]Martin.J R, Rose D.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Bloomsbury Academic, 2007:15-43.

[6]付晓丽, 付天军.英语文学语篇的级差系统分析——以《呼啸山庄》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2 (3) :115-119.

[7]王雅丽, 管淑红.小说叙事的评价研究——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异乡》为例[J].外语语外语教学, 2006 (12) :9-12.

上一篇:第14章习题图文下一篇:最美中国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