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4-06-21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通用11篇)

篇1: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范氏之亡也

①,百姓有得钟

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③;以锤

④毁之,钟况然

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

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

(7)也!

篇2: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掩耳盗铃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掩耳盗铃故事

“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选自《答江德功书》寓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寓意

篇3: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816年, 斯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 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指出, “翻译只有两种方法, 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 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 就是译者不打扰读者, 让作者靠拢读者, ”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学者影响颇深。之后, 韦努蒂将斯莱尔马赫的第一种方法称之为“异化法”, 将第二种方法称之为“归化法”。他在《翻译再思》一书中称他十分欣赏布朗绍的名言, 并以突出的位置将它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翻译是纯粹的差异游戏, 翻译总是涉及差异, 也掩盖差异, 同时又偶尔显露差异, 甚至经常突出差异, 这样翻译本身就是差异的活命化身。”[1]而奈达提出的归化理论则认为:翻译的理想是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 为读者着想, 替读者扫清语言文化障碍。[2]自此, 翻译界对于这两种翻译策略就开始争论不休。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两种翻译策略进行比较研究, 并且提出:在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下, 如果异化法和归化法都难以使译文准确表达并且保留原文的韵味, 可以使用注释法。

2 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比较分析异化法与归化法

2.1 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众所周知,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化为语言提供语境支持,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一部翻译作品能否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相互沟通和理解, 不仅取决于译者对原作语言的理解, 更取决于他对原作语言负载的文化因素的理解和传达。[3]由于不同地区文化风俗迥异, 语言之间存在交流障碍, 无形中都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在中国有一个很著名的洗涤用品品牌“芳芳”, 其英文名直接音译为“Fangfang“。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 ”芳芳“代表”花容月貌的女子“, 但是在英语环境中”Fangfang“则理解为”a snake’s poison tooth (蛇的毒牙) “或者“a long, sharp tooth of a dog (狗长而锋利的牙齿) ”, 中英文联想截然不同, 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影响, 也是翻译的难题。所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不能忽视文化因素的潜在力量。

2.2 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比较分析异化法与归化法

文化差异是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消除文化差异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译者在翻译时就会考虑是让译文更贴近使用语读者还是更贴近目的语读者, 这就产生了异化法与归化法。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翻译都要严格地区分归化法与异化法, 有些句子采用哪种方法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例如:David's girlfriend is as beautiful as Helen.[4]这句话可以译成“大卫的女朋友像海伦一样美丽。”或者“大卫的女朋友美若西施”。对于中国读者来说, 如果没有读过特洛伊的故事, 也许不知道海伦是谁, 但是通过beautiful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卫的女朋友很漂亮。

然而, 在有些译文中, 采取异化法还是归化法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且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比较一下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斯的两种译本。对于“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霍克斯的译本是“Some garden, where, before the frosts, was planted;The glory of autumn, being our destination.”杨先生的译本是”Who has planted this flower before the frost under the moonlight?Where springs this autumn glory by balustrade and fence?”霍克斯采用了更容易让英语读者接受的归化的译法, “栏外篱边”成了“some garden”, ”霜前“成了”before the frosts“, 这种翻译破坏了原文中的意境美和意象美, 外国读者也无法感受到秋天凄清萧索的情境。而杨先生的译文, 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让英语读者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霜前“”月下“”栏外“等意象, 充分地表现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 杨先生采用的异化法更胜一筹。[5]

然而异化法适用于所有的译文吗?先看一个例子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这个短语取自《伊索寓言》中杀鹅取金蛋的故事。但是在中文环境中, 人们很少接触鹅, 因此也很少有与鹅有关的成语或习语。源语中“鹅”与“金蛋”的文化意象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因此在译成汉语时, 将“鸡”的意象取代“鹅”, 译成”杀鸡取卵“, 这样更容易使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如果硬采用异化翻译外来语, 带有不必要的异国情调, 不符合目的也内部发展变化的规律, 是对目的语的偏离。[6]所以采用归化法能够拉近与目的语读者的距离,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通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异化法和归化法的比较分析发现, 很难界定二者孰优孰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的受众群体、传播媒介和译本所要产生的功效。只有这样, 才可以做到有的放失, 不会出现不搭调的尴尬局面。

2.3 注释法的桥梁作用

异化法和归化法是一对相互对立的翻译策略, 似乎很难兼容。但是笔者认为, 当归化法和异化法无法取舍且两种翻译策略都无法完美地翻译某一文本时, 注释法就会发挥桥梁作用。注释法是一种补偿性的翻译方法, 它可以使异化法和归化法找到一个平衡点。[7]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探究注释法发现:它可以使不明确的信息明晰化;增加文章的生动性;为译文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 使读者了解到相关的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且以英译中和中译英的例子进行分析研究。

“It brings one to the 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how and by what standards are films selected these days?“此句的难题在于翻译“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是直接把他译成“64000美元的问题”还是”最关键的问题“?不管是哪种译法, 中国读者都不能完全明白这个词的意思。这时候就可以采用注释法, 对译文进行如下翻译:“现在到了最关键的问题:如何筛选电影, 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question源于二战时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举办的一种有奖问答活动, 奖金数从1-2-4-8-16-32-64的数目递增, 最难的一题如果答对了, 就可以获得64美元的最高奖。最难解决的问题称作the sixty-four dollar question了。后来, 这种节目越做越大, 奖金也增加到了64000美元)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加上词语的来历, 大部分中国读者都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此句将“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译成”最关键的问题“, 符合中国读者的思维习惯。在注释中解释了这个名词在西方文化中的来历和背景, 从而让读者能够在中西文化间建立一种联系, 也能使同化与异化两种策略达到平衡状态。在翻译中对存在文化差异的词采用注释法, 有利于为读者提供了文化背景, 在中西文化中搭建了一座桥梁, 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再以中译英的例子进行剖析。“我们结束了吃大锅饭的时代“可译为”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ate from the same pot.” (It is a misguided kind of economic equalitarianism.Under this equalitarianism, among units or individuals those who work hard and those loaf are treated similarly.) 如果没有添加注释,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没有经历过中国的大锅饭时代会对”the same pot”产生困惑。但是通过注释法, 读者会明白“大锅饭”意味着人不分工作的性质、效率和努力程度, 都享受同等待遇。这样, 人们就会在中西文化间建立联系, 然后产生共鸣, 这就是注释法的桥梁作用。

注释法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应该注意注释法使用的场合和频率。如果一篇几百字的译文, 注释的内容就占了一多半, 不免显得冗长。所以我们应该正确使用注释法, 使其功效达到最大化。

3 结束语

翻译的本质目的是沟通, 不管是采用异化法还是归化法, 都是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因此, 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两种方法的优劣, 而是应该在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审视这两种翻译策略, 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策略, 争取能够既让目的语读者读懂译文, 又能够对源语国家的文化起到宣传作用。同时, 当异化法与归化法都无法完美地表达原文的意思时, 使用注释法是一种权衡之计。注释法有利于在两种语言文化间搭建一座桥梁, 更好地展现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 真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摘要: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不同的语言, 更好地传达信息, 在翻译界有两种意见:异化法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和归化法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以凡努蒂 (Venuti) 为代表的异化派和以奈达 (Nida) 为代表的归化派就产生了关于异化法与归化法优劣性的论争。该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究这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 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初探注释法在翻译中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异化法与归化法,注释法

参考文献

[1]罗选民.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J].外语学刊, 2004 (1) :102-103.

[2]Nida E A, Taber C R.the theory of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Man chester:St.Jerome, 1969.

[3]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4]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严金波.同化顺应归化异化的认知基础[J].商业文化, 2010 (7) :144-145.

[6]高凤江.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选择的理性和习性原则[J].语言与翻译 (汉文) , 2005 (4) :56-57.

篇4: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注释的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多版教材出现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考证对勘的方法,以《四部丛刊》《十三经注疏》等作为版本校对的主要依据,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选文注释方面的校对工作。在选文校勘的基础上,具体采取比较的方法比较选文校对前后的优、缺点,指出教材中文言文选文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  语文必修教材  文言文注释  校对  商榷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精心编排的课程资源。文言文选文作为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对语文教材以及通过教材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历几次漫长的发展改革之后,现行的苏教版普通语文教科书(必修)一共五册,在课文的选编上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比起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选文也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

一、当注不注

例1 喻 必修四·4·《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 “喻”字没有注释,但在一般参考书中将“喻”理解为“比喻、打比方”。

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喻”字在先秦时绝无比喻的意思。“喻”和“谕”古是一字。《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甫疏:“喻,晓也。”

综上所述,“喻”是指把事情说明白。在这里,孟子是想用打仗的事例来把梁惠王心中的疑问说明白。

例2 泉 必修三·93·《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课文对“泉源”的“泉”字没有注释,这样就很容易误解为“泉源”就是“泉水的源头”。

其实,“泉源”“根本”属对文,都是复语。“泉”也是“源”的意思,本当作“渊”,因避高祖李渊的讳而改。“泉源”,即“渊源”,二字并列同义。[1](P221)

例3 慕 必修一·85·《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课文没有对“慕”字进行解释,而多数教材辅导大多把它解释为“爱慕”“倾慕”。

而事实上从前后文来看,整段文字的感情色彩是“悲伤”的。考证一下发现“慕”确有“悲伤”的意思。如:沈括《登台王秋月》:“居人临此笑此歌,别客对之伤且慕。”刘孝仪《行过康王故第苑》:“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后两者的“慕”字,都是“悲”“伤”之义。

综上所述,联系《赤壁赋》这一段的感情色彩,这里的“慕”字解释为“悲”更恰当些。

例4 用 必修一·36·《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课文没有对“用”进行注释。

而较多的参考书对“用心一也”的解释是“(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高中《语文》第二册)或者“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这样的话,就把“用”字当做动词“使用”来翻译,但实际上将“用”当做连词“因为”来讲更好些。

今按,《辞海》:用,犹以也。《古书虚字集释》:用,以也。《孟子·万章篇》:“用下敬上”。“用”犹“而”也。《墨子·节用篇》:“死者既丧,生者毋久丧用哀。”《广释词》:“用,犹以,以犹困,故用亦犹困。”

这也就是说,“用”和“以”可以互训。“用”和“以”一样,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例如《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无礼,并且分心倾向楚国。”这里“以”就是“因为”的意思。《史记·外戚世家》:“平阳公曰:‘用无子故废耳。”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平阳公说:‘因为(陈氏)没有儿子,所以被废黜。”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用”和“以”可以互训。

综上所述,在《劝学》中,“用”在这里可以译成“因为、由于”。

例5 分、崩、离 必修四·4·《季氏将伐颛臾》:“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将伐颛臾》:“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课文没有对“分、崩、离”进行注释。

今按,《四部丛刊·论语·何晏集解》:“孔安国曰: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也。”

例6 五亩之宅 必修四·5·《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对“五亩之宅”没有进行注释。

今按:《四部丛刊·孟子》中引赵岐注:“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各入保城二亩半,故为五亩也。树桑墙下,古者年五十乃衣帛矣。”

例7 竟 必修三·37·《指南录后序》:“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

《指南录后序》:“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课文对“竟使遇哨”的注解为:“假使碰上敌人的哨兵”。这个注解对“使”进行了解释,但没有对“竟”解释。

今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竟”有以下几个义项:①完毕,终了。例如:王充《论衡·正说》:“义穷理竟,文辞备足。”②究竟,终究。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③从头至尾。曹操《善哉行》:“轻舟竟川。”④竟然,居然。《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⑤边境,国境。《商君书·徕民》:“竟内不失须臾之时。”⑥追究。《汉书·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那么在这六个义项中,符合《指南录后序》中的语境的义项,只有 “从头至尾”这个义项,而且这个义项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并不多见。因此,课文有必要将“竟”注解出来。endprint

例8 毋从俱死 必修三·104·《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毋从俱死”,课文没有注释。

今按,王念孙《读书杂志·读,<史记>志》“毋从俱死”:“从,当作徒。项伯以张良不去,则徒与沛公俱死,故曰:‘毋从俱死也。《汉书·高祖记》作‘毋特俱死,苏林曰:‘特,但也。师古曰:‘但,空也。空死而无成名也。但、徒一声之转,其义一也。隶书从字作徒,形与徒相似,故徒误为从。”

综上所述,“毋从俱死”的意思为“别空与沛公一起死”。

例9 那堪 必修四·67·《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课文没有对“那堪”进行注释,在一般的教辅中,“那堪”被解释为“不堪”。

今按,《诗词曲语辞汇释》:“那堪”,“兼之”的意思。这个解释和教辅所解释的“不堪”意思上就有所差异了。把“兼之”的意思放在整首词里面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兼在冷落清秋节”,这样词中所要表达的离别之苦就更加合情合理,而同时读者也更能够体会这种离别之苦了。

例10 危 必修三·95·《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深思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深思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课文对“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一句的解释为:“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冲,谦虚。牧,约束,修养。”这个解释对“危”没有作单独解释,在整句话的翻译中将其解释为“险”。这样的解释不妥当。联系上下文来看,“念高危”和下文的“俱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壅蔽”等应该是并举,这些短语的结构都为动宾结构,而动词所带的宾语又是同义的,“满”“溢”都为“满”的意思。

今按,《说文》:“满,盈溢也。溢,器满也。”“盘”,意为娱乐;“游”,意为游逸。因此,“盘”“逸”二字同义。“懈、怠”,《说文》解释为“懈,怠也”。因此,“懈、怠”二字词义相同。“壅”“蔽”,《广雅·释诂二》中这样解释:“壅,障也。” “障”就是阻断的意思;“蔽”,蒙蔽。因此,“壅”、“蔽”二字词义相近。按照这样的结构,“念高危”中“高”和“危”二字的词义也相近或相同。“危”在这个语境中就是“高”的意思。“危”有“高”的意思,我们还可以在李白《夜宿山寺》一诗中得到印证。该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中的“危楼”解释为“高楼,这里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例11 征 必修五·95·《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课文没有对“而”进行注释。一般的教辅将“而”作为一个表示并列的连词来处理。其实,“而”可以作为通假字来讲,和“耐”相通,意思为“能,才能,能力”。前面几句“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都是主谓宾结构的短语,因此“而征一国”的“而”应为名词性质的词,因此,将之翻译为“才能,能力”更妥当些。

例12 暂 必修四·63·《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课文没有对“暂”进行注释。一般的教辅将这个“暂”解释为“暂时、渐渐”。但是,“暂”除了“暂时、渐渐”这个今义之外,还有“忽然、突然”的意思。[2](P193)

二、有注但不确切,孤立解释

例13 趣 必修五·96·《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其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其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课文注释说:“趣舍万殊:意思各有各的爱好。趣,通‘取。舍,舍弃。”

今按,《汉书·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颜师古注:“趣,谓志趣也。”联系课文上下语境,此处的“趣舍”应是爱好、志向之义,而并非“取舍”之义。

例14 必 必修三·99·《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文没有对“必”进行注释。而样“必”很容易被误以为“一定,实在”的意思。其实,这里应该将“必”解释为“倘若,假使”。因为这句话是在强秦的威逼下,赵国商议对策时,蔺相如说假如实在没有合适的使者人选的话,蔺相如愿意去。“必”作“假使,果真”之义可以从大型工具书中找到例证。

今按,《辞海》这样解释“必”:“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果真,假使。”[3](P258)并且还用杜甫《丹青引》“将军尽善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作例证。《词源》注为:“必,如果。”[4](P594)同样也举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作为例证。

综上所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中的“必”应该解释为“果真、如果、假使、倘若”比较恰当些。

例15 得 必修二·70·10·《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课文注释“此言得之”为“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endprint

如果把“得”解释为“适宜、得当、正确”,那就是形容词,不应该带“之”作其宾语。既然认为“之”是“指上面说的道理”,即“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语,那“得”就应该解释为动词,否则不合语法。其实“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将“得”翻译为“说中”“说出”等。[5](P6)

例16 去来 必修四·63·27·《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课文注释说:“去来,去了以后。来,语气助词,无义。”这条注释有误。“去来”,应该和“妻子”“兄弟”等词一样,都属于偏义复词。在此句中,“去来”偏重“去”字。词句意思是说琵琶女的丈夫“买茶去”后,琵琶女乘船离开江口来到江心,一个人独守空船。

例17 思 必修四·62·15·《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注释说:“思,思绪,名词,这里指愁思。”其实,“思”就是“愁”,用不着特别去说明“这里是愁思”。此句“声声思”的意思为“一声声的哀愁”。郭在贻先生也曾作如此解释。[6](P23-24)

例18 行李 必修三·94·3·《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课文对“行李”的注解是:“也作‘行理,外交使节。”“行李”,除了官方的使节的意思之外,还包括行走于路上的行人。

今按,《十三经注疏》中:“正义曰:襄八年传云一介行李。杜云:行李,行人也。昭十三年传云行理之命。杜云:行理使人。李、理字异,为注则同,都不解理字。周语行理以节逆之。贾逵云:理,吏也,小行人也。孔晁注国语:其本亦作‘李字。注云:行李,行人之官也。然则两字通用。本多作‘理训之,为吏,故为‘行人,使人也。”按照这一注释,“行李”,除了官方的使节的意思之外,也还应该包括行走于路上的行人。而且,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沟通,除了外交使节的相互往来,也还应该有两国平民百姓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

例19 填 必修四·4·15·《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教材中对“填然”的注解为“填,象声词。鼓,击鼓。”

今按,《四部丛刊》中则解释地较为具体:“填,鼓音也,出兵以鼓进,以金退。”

例20 览 必修三·54·5·《离骚(节选)》:“皇览揆余初度兮。”

《离骚(节选)》:“皇览揆余初度兮。”课文对“览”的注释为“观察”。这样的话整句意为“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我的父亲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这样的翻译也可以。但是如果把“览”解释为“鉴”的话就更合适了,“鉴于我初生的时节,我的父亲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今按,《楚辞补注》:“览,观也。一作鉴。五臣曰:我父鉴度我初生之法度。”[7](P4)

例21  灵 均 必修三·54·6·《离骚(节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节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课文注为“灵,好,善。均,平。”这个解释太泛,太过笼统。

今按,《楚辞补注》,除了“灵,好,善。均,平。”这一解释外,还补注为“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8](P4)

例22 凭 必修二·76·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课文注释为“有谁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今按,“凭”的意思,和这首词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几个义项:

《古汉语常用字典》:①靠着。《尚书·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②依靠,依据。《南史·梁武帝纪》:“凭险作守,兵食兼资。”

在“凭”的众多义项中,没有“有”这个义项。而联系《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来看,将“凭”解释为“靠着”比较好。廉颇英勇无比,胸怀抱负,老当益壮。但是赵王却不信任他,最终他被奸人所害。在这样环境下,要靠谁启用英才啊?所以,在这里,辛弃疾以廉颇来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想为国效力而不得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

例23 息 必修五·93·15·《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课文将“去以六月息者也”解释为:“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止息于南冥。”这里,将“息”解释为“休息”是不正确的。

今按,《说文·心部》:“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息”的本义就是“喘息”。例如《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

《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者也”用的应该是“息”的本义,六月的气息,就是指六月的大风。“去以六月息者也”下面一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按王力先生《古代汉语》:“野马,指春日野外泽中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所以叫野马。”“野马、尘埃的动荡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9](P380-381)联系上下文,对比“野马”和“尘埃”这些小的事物,鲲鹏这样的大事物也要“以六月之息”,即依靠六月的大风。

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只为:“息,气息。这里指六月的大风。”

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在中学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功能[10](P6),它是广大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它使我们的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1-5册)共收录了34篇文言文。那么,面对教材中有异议的文言文注释,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最好呢?endprint

(一) 加强科学研究,做到“深究、咀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一种“恢复原生态”的态度。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这就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深究、咀嚼”的态度,通过对古人语言系统、思想系统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把握,尽可能地还原文言字、词的原生态。因此,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文言文选文的质量,我们应该多借鉴古汉语、文学专家,语文教育行家们在古汉语方面的研究成果。诸如王力、饶杰腾、蒋传一等专家学者,他们以不同的文言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对文言文常用词进行了精密统计和系统研究。他们对古汉语语言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对广大师生认知和准确把握文言文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采用训诂学的方法,考订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的真实价值,而且创通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对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

(二)增强版本选择意识,做到“择善本,归原本”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部分入选的文言文,在版本的选择、注释和对勘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增强版本的选择意识,在细致地版本校对的基础上,择善本而选,选择合适的版本注释。

这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且经常查对原文,也有利于增强教与学的效果。

总之,在对待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异文现象时,我们应该做一个勤劳的“浣衣妇”,像一个有洁癖嗜好的老太婆,将衣服洗了又洗,将有异议的文言文进行反复地咀嚼和探究。

注释:

[1]黄灵庚,张继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4][宋]张炎:《词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李运富:《中学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

[6]郭在贻:《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8][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版。

[9]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

[3]高峰.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教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例析[J].文教资料,2004.

[4]王永明,张彦红.编好教材,用活教材,以大面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新语文学习,2012,(04).

篇5:论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作者:孔子 出处:《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篇6:文言文《山市》的翻译及注释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注释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奂山 :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孙公子禹年 :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然数年恒不一见 :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 数年,许多年。恒,经常。

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

饮:喝酒。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念:想。

禅院 :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碧瓦飞甍: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

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未几 :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高垣睥睨 :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连亘 :连绵不断。

居然城郭 :竟然变成一座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中有楼若者 :其中有的像楼。

堂若者 :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坊若者 :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以:用。

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一片迷茫。

依稀 :隐隐约约。

既而:不久。

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

危楼 :高楼。危,高。

直接:连接。

霄汉 :云霄与天河。

窗扉 :窗户。

皆:都。

洞开 :敞开

裁如星点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

黯然缥缈 :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

而:然后。

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或:有的人。

凭 :靠着。

不一状 :形态不一。

逾时 :过了一会儿。

倏忽 :突然。

遂 :终于。

人烟市肆 :人家和集市。市肆,集市。肆,店铺。

孤 :孤零零。

耸 :耸立。

惊疑 :惊奇,疑惑。

碧 :青绿色。

同人:同业朋友。

然:但是。

数:几。

明(出自文中“则明渐少”):光亮。

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

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篇7:周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周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注释

1.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2.为……所:被……认为。

3.患:认为是祸害。后文的是担心的.意思。

4.又:另外

5.并:一起。

6.暴犯:侵害。

7.三横(hèng):三害。横:祸害。

8,尤剧:更加厉害。

9 .或说(shùi):有的人劝说。或:有的人

10.冀:希望

11.蛟或浮或没:或,有时。

12.始:才

13.为:当作

14.更:轮番。

15.改励:改过自勉。

16.蹉跎(cuō tuó):年岁已大。

17.二陆:指陆机,陆云。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18.平原:指陆机,字士衡,世称陆平原。

19.清河:指陆云,字士龙,世称陆清河。

20.患:祸害。

21.修改:修,提高修养;改,改正错误。

22.贵:意动用法,以……为贵,认为……是宝贵的。

23.朝闻夕死:早上听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

24.之: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

25.皆:都。

26.彰:显露。

27.竟:最终。

28.朝:在早上

29.夕:在晚上

30.没:沉没

31.谓:认为

32.俱:一起

阅读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并皆暴犯百姓/触风雨,犯寒暑

B.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乃入吴寻二陆/寻向所志

D.为乡里所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2分)

答:

(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3分)

答:

4.周处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A(A侵害/冒着B有的人 C寻找D祸害、灾祸)

2.(3分)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每处1分)

3.(5分)(1)(2分)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关键词“谓”“剧”)

(2)(3分)再说(况且),人总是担心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关键词“患”“彰”,宾语前置句“志之不立”)

篇8: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刍议

一.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疑惑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 文言文注释中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了语文教学效果, 阻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在常识方面存在漏洞。例如《隆中对》一篇, 对文章背景的注释中, 指出记述了从220年到280年间的历史事实, 但实际上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事件并不仅限于220到280年这60年时间, 这就是历史常识上的不严谨。

二是注释的准确性存在质疑。例如在《马说》这篇文章中, 对“策之不以其道”中“策”字的注释, 教材中是“用鞭子打”。但很明显, 这里将“用鞭子打”带入到文章当中其意义并不通顺, 这就说明将“策”翻译成“用鞭子打”是错误的, 应该将其引申意义注释出来, 即“驱使”或是“驾驭”, 这样文章就能通顺进行翻译, 让学生能够更为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三是教材注释存在回避性问题, 有的字词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释义, 导致学生在答题或是翻译句子时出现错误。例如, 《桃花源记》中对“豁然开朗”一词的注释是“由幽暗狭窄突然变开阔明亮的样子”, 但对于“豁然”一词, 课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注释来, 而在解题或是考试过程中, 却会出现对“豁然”一词字义的考察, 由于课文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注释, 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豁然”的真正意义, 导致在回答问题时出现多种答案, 这就是课文注释的回避性造成的。

二.面对文言文注释问题的对策

古人云,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 要让学生在吸吮书本的芳香、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吸取营养时, 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针对文言文注释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方法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教材的编写上, 编写人员应该更加严谨, 深入研究文言文原著。编写人员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 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文章中每个字词的解释都要经过多方查阅, 明确文章中各个字词的含义, 决不可得过且过。对于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注释问题, 编写人员应该向专业人士求助, 或是查阅文言文方面的词典, 以保证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同时, 在编写注释时, 编写人员还应该预测到可能会出现争议的地方, 并对其进行明确, 以减少争议的产生, 保证注释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 对于注释中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持有怀疑精神, 并且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 对于注释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积极反映, 并且积极探讨注释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更要以严谨的教学素养, 学会对教材进行再拓展与运用, 使教材真正成为适合本地学校、教师与自己学生更易看得懂、学得通的好书, 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目的。

篇9: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注释问题;训诂

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亟待提高,这是当今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呼声,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文言文教学。学好文言文,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而要求学生学好文言文,首先要注解好文言文,讲授好文言文。

对文言文词语和翻译的教学,我们基本上都采用教科书上或教参上的说法或理解,但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存在诸多的问题。同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很少教学生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或是理解文言词义的方法。

1 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

1.1 词义辨析方面:

(1)关键词义含混带过

教材的注解,只介绍其然,不介绍所以然。

如《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教材下的注释,对这一句翻译为:“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这里,对“让”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谦让”。事实上,把“让”理解为“谦让”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让,相责让”,以言辞相责备。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以及《汉书·苏武传》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顾左右而惊”。这些句子中的“让”,都解释为“用言辞相责备”的意思。

(2)语境义误代基本义

有的文言文篇目词义的注解不是很细腻,把语境义当基本义教给学生。

如《察今》中“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循表而夜涉”文下注为:顺着标记在夜里渡水。这里,对“涉”也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渡水”。《说文》注“涉”,徒行厉水也。在甲骨文中,“涉”指两个脚趾一前一后,徒步涉水。所以,“涉”的基本义应理解为“徒步涉水”,课文的注释不是很细腻,很清楚。

(3)某种意义孤立存在。

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文下注:临,面对。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临,监临。俯下身子,面对盛水的器皿照镜子。这种用法,古书中很多。比如《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皇疏“临谓以高视下也”。《左传·昭公六年》疏:临谓位居其上,俯临其下。

其实,学文言文的词义与学外语有相似之处,某种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他的地方会有相似的解释。新课标也要求中学生有一定的文言鉴赏能力。我们认为必须在真正准确读懂字词的基础上才能鉴赏。像“执策而临之”的“临”由“俯下身子看”,引申为“居高临下”,就非常传神地把千里马的悲哀刻画出来了。

1.2 语法判断方面

对词类活用的判断,教材中往往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文下注:朱亥拿出袖子里笼着的铁锤,一锤子打死晋鄙。此处把“椎”注为“一椎子”,不准确,此处的“椎”,应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用铁锤。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作作状语的例子很多,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中的“兄”;“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中的“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中的“犬”,这些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可解释为“像……一样”。

2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准确理解文言文应沿循训诂的研究精神,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考证字句在语境中的准确解释。

所谓训诂,按照黄侃先生的说法,就是“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具体地说,就是用现代语解释古语。训诂方法除了常用的形训、音训外,义训。这里主要说一说义训。义训,就是直陈词义,而不借助于音和形。(周大璞《训诂学要略》)四川大学张永言也认为,形训、声训以外的训释字(词)义的方式都属于义训。义训的依据主要有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1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

如《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中的“税”,应该解释为“脱”。依据的是:郭注,西汉杨雄《方言》:“税,舍车也。”“税犹脱也。”

读文言文,有时碰到选择义项的问题,要找到唯一的正确的解释。

如《左传·文三》“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此处的“封”,《左传》杜预注:封,埋藏之。东汉贾逵说:封,识之。两种义项,都可以说得通。但在这个语境中,只能取其一。刘文淇《疏证》引朱骏声说:崤败在僖三十三年四月,封尸在文三年。阅三载之久,岂尚有可以埋藏之尸?唯表识其地而已。可见此处的“封”,可解释为“立碑作标记”。

2.2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2.1观境为训

观境为训也叫“据文定义”,即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义的准确含义。所谓语言环境,指一个词所在的上下文(本句、邻句、全篇等),乃至整部著作、整个时代的著作、整个历史时期的语言运用情况。

(1)根据“连文”、“复语”探求词义。

如《史记·乐毅列传》中“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顾:本义“回头”;反,返回。

王念孙《读书杂志》中“顾反者,还反也。

《韩子·外储说左篇》中“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都是同样的用法。

(2)根据“对文”探求词义。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词或反义词。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的解释。

如“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法言》)中“殚”“尽”对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穷”“达”对文。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课本注:“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根据对文,“翔”“集”是两个词,从而推断“游”“泳”也应该是两个词。《说文·水部》曰:“泳,潜行水中”;《玉篇·水部》曰:“游,浮也。”所以,“锦鳞游泳”的正确解释应为“漂亮的鱼儿,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

像上面的例子,可以在文言文的骈文或者诗词的对仗中找出许多。

2.2.2比较互证

比较互证,即通过排比、归纳用法类似的语言材料,比较分析它们在用法上的异同,来获得对某些疑难词语的解释。

《诗经·邶风·终风》每章的首句依次是:“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毛传》曰:“终日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也。”王念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这个结论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出的,如《诗经·邶风·燕燕》中“终温且惠” ,《诗经·邶风·北门》中的“终窭且贫”,《诗经·小雅·伐木》中的“终和且平” ,《诗经·小雅·正月》中的“终其永怀,又窘阴雨”。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迷信参考书,跟着注释走,应沿循训诂学的研究精神,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考证字词在语境中的准确解释,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教之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真正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篇10:张咏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文言文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③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④不足尔。”及⑤准出陕⑥,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⑦供帐,大为具待⑧。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⑨曰:“《霍光传》⑩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宋史·寇准传》

2、翻译

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知陕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当张咏将要离开时,寇准亲自送张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临别赠言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

3、注释

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

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③谓:对……说。

④学术:学问。

⑤及:等到。

⑥出陕:出任陕州知州。

⑦严:敬重。

⑧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具,备办。待,接待。

⑨徐:慢慢地。

篇11: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兰亭集序文言文原文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兰亭集序文言文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4、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

7、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奔驰,敞开。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晤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

3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

32、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或取诸怀抱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 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一世

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如: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如: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句式】

古汉语句式:

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于+宾语 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ⅰ【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ⅱ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况修短随化,寿命长 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 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七)之

(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取”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像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上一篇:个人安保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影《奇迹男孩》800字高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