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工作标准

2024-06-26

市场部工作标准(共8篇)

篇1:市场部工作标准

市场部文员岗位工作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碧翠湖度假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文员的岗位资格要求、工作职责与权限、工作内容、检查与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碧翠湖度假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文员岗位工作,是考核该岗位的参照标准之一。2 资格要求

2.1 年龄30周岁以下,要求有相关文员文书类工作经验,有一定文字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强。2.2 文科类大专以上学历。

2.3 品貌端正、身体健康、热情大方;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公文写作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熟悉办公室电脑自动化操作,能保守岗位工作机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强。3 职责

负责市场部的文件文档归档保管工作,保证公司公文及信息及时上传下达。4 工作内容与要求

4.1 负责部门文档管理类工作,部门文件流转。

4.2 统计部门员工考勤,编制月度考勤表并提交人力资源部。4.3 负责部门请示报告编号管理、打印存档工作。4.4 负责部门合同审核、申报、存档工作。

4.5 负责部门员工人事信息收集完善、人事合同续签统计归档工作。4.6 配合党工团妇委做好信息传递等相关工作。

4.7 配合人力资源部做好部门员工节假日排班、用餐统计工作、会议活动人员抽调安排等工作。4.8 负责部门员工车辆通行、停车等相关证件申报、更换、制作工作。4.9 负责本部门物料领用登记统计工作。4.10 负责本部门车辆调度事宜。

4.11 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申报、验收、维护及日常管理工作。4.12 其它后勤管理类工作。5 检查与考核

具体可参照《全员绩效考核方案》执行。6 报告与记录

篇2:市场部工作标准

一、目的作用

1.1可作为市场部开展工作的规范依据。

1.2可作为公司领导考核市场部工作业绩的衡量依据。1.3可作为市场部人员工作中相互监督与协作配合的依据。

二、管理归口

总经理是市场部的上级直接领导。市场部的工作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三、工作职责

1、采购计划的编制

负责根据生产、设备及检验等各部室物品需求计划,编制与之相配套的采购计划,并组织具体的实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市场。

2、物资市场

2.1负责原辅材料、标准件、包装材料、备品、备件、办公用品、检验用品及燃料等的采购市场工作。

2.2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掌握物资市场情况。

2.3及时采购物资采购计划中提出的各类物资,做到既要价格合理,又要保证质量。

2.4负责各类采购合同的签订与管理、落实工作,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2.5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物资市场制度,按照采购原则进行采购作业,根据生产安排做好物资市场的进度控制,实现物流的优化管理。

3、采购物资的入库与结算

3.1负责办理购进物资的到货后的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3.2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退货。

4、供货单位的质量审核

4.1参加对供货单位进行生产体系的审核工作。

4.2加强物资市场档案的管理,做好物资信息情报的工作,建立起牢固可靠的物资市场网络,并不断开辟和优化物资市场渠道。4.3负责制订物资采购工作各项管理制度。

4.4建立可靠的物资市场基地,会同生产部等有关部门做好市场商评估、优化选择、关系处理等工作。使之按时、按质、按量进行物资市场。

5、负责企业外委托加工的出入库业务。

6、与企业内各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处理好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物流管理需求协调平衡的事项和突发问题。

7、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职责权限

4.1对于未经批准的计划有权拒绝市场。4.2有权要求仓库保管员提供报库存表。4.3采购权

4.3.1食堂用具的采购权。

4.3.2办公用品、用具及劳动保护用品、工装的采购权。4.3.3卫生用品、用具的采购权。

4.3.4公司内备品、备件、生产用品用具及维修用料的采购权。4.3.5检验用品及用具的采购权。4.3.6企业用燃料的采购权

五、工作标准

5.1坚决执行总经理下达的各项工作指令,并且圆满地完成。

5.2根据生产需求计划和物资库存情况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地采购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物资保障。5.3严格执行企业采购制度,遵守企业制定的采购原则,采购作业及市场渠道的建立等方面的工作均符合企业规定要求。

5.4与其他部门能够很好地沟通和协作配合,对生产任务的临时调整变动,均能较好地与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5.5根据各部门需注计划,实行定期订购和定量订购方式,达到最小限度地占用流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6日常工作管理有条理,整洁,工作秩序好、效率高。5.7与其他部门在工作上能较好地沟通和协作配合。

六、采购部工作流程

1、采购部主要负责生产性物料及办公用品、生产相关辅助用品、检验用品的采购工作及外委加工工作。

2、依据生产管理部下达的生产物料采购计划、各部门提交的物品使用计划及库存报表,采购部分解采购计划,报生产管理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主管经理审批确认后,分解下达采购计划给各相关采购员。采购员依据生产部下发的物料质量标准及采购计划进行比价后,确定供货商进行采购。

3、物料到货时业务员通知仓库保管员进行初检,确认数量,入库后,将入库单第三联由仓库保管员保存,第二联送交财务,第一联存根。

篇3:做好标准宣贯工作规范行业市场

大家早上好!我代表标准管理单位对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低温辐射电热膜》标准主要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厨房卫生间研究所、北京都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经过两年多时间编制完成, 2011年1月1号将正式实施。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 主编单位以及全体编制组成员做了大量的工作,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我代表标准管理单位向参与标准编制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也感谢各位业界的朋友专家的支持和关心。

电热膜采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低温辐射电热膜采暖是我们目前使用的采暖的方式之一。在电力比较充足的条件下, 是集中供热无法覆盖的地区, 一些独栋建筑, 农村的住宅采暖的重要的选项之一。电热膜供暖技术具有热量调节比较准确、容易, 控制比较方便, 计量准确、便于管理等特点, 所以在有条件的地区, 电热膜采暖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采暖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长远来看, 电热膜采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电热膜采暖作为一项新型采暖技术除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之外, 另一个关键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低温辐射电热膜》标准的制定是这项技术推广的基础, 也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这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提高电热膜产品质量、规范市场、保障安全、促进应用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项标准发布之后, 我们希望主编单位要进一步做好标准宣传贯彻的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标准, 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提高技术人员、生产企业对这项标准的了解和掌握, 使标准真正成为指导产品生产的依据, 成为保障产品安全的准则。主编单位还要进一步搜集各方面的意见, 电热膜的采暖技术在不断进步, 要不断吸取经验, 完善标准。

篇4:市场部工作标准

据了解,“标准工作组”将根据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制定IT服务基础标准、业务标准、服务模式标准、应用标准,将涉及到IT运维、IT服务管理、IT治理、IT外包等领域。而“标准工作组”的管理,将采用由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组成的“总体组”、由业内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以及由从事信息技术服务相关领域工作的产学研用各方代表组成的“专业组”的三层管理模式。以专业组研究起草、总体组论证审核的方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指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成立的首个标准化技术组织,是大部制下新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的首次实践,充分体现了“部门联合、司局联手、部省联动”的工作方针。

而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赵小凡则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强调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还指出,标准化工作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需求调研分析,采用产学研联合攻关机制,充分调动产业上下游各方的积极性。

作为我国标准化促进工作的主题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表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是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加快推进该领域的相关工作。

篇5:市场部工作标准

2.负责组织编制本项目质量计划;

3.主持履约期合同评审和项目部投标承包工程的合同评审;

4.负责项目部投标承包合同的签订;

5.负责组织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6.负责落实质量安全奖惩制度;

7.负责审批项目部重大环境、典型示范工程方案;

篇6:市场导游部讲解员工作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导游部讲解员、讲解员领班、讲解员主管、VIP讲解员、VIP讲解员组长、VIP讲解员副组长的岗位资格要求、工作职责和权限、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导游部讲解员、讲解员领班、讲解员主管、VIP讲解员、VIP讲解员组长、VIP讲解员副组长岗位工作。2 讲解员岗位资格要求 2.1 基本要求

2.1.1年龄要求:30周岁以下。2.1.2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要求。

2.1.3学历要求:旅游或景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2.2 能力要求 2.2.1基本素质:

2.2.1.1品貌端正,开朗活泼,认真负责,身体健康;

2.2.1.2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有耐心;服务意识与沟通能力较强。2.2.1.3掌握讲解方面的专业知识。2.2.2专业资格要求:无。3 工作职责 3.1 职责

3.1.1 负责做好景区讲解服务。3.1.2 及时上报带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2 工作联系 3.2.1隶属于市场部。3.2.2直接上级:讲解员领班。3.2.3直接下级:无。

3.2.4内部联系:客服部客服人员,车船部驾驶员。3.2.5外部联系:无。4 工作内容与要求

a)统一着装,保持服装整洁、化淡装、胸挂服务牌。b)熟知景区内各景点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c)使用普通话服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说粗话、脏话和服务禁语。待客热情,服务周到,举止文明,态度和蔼。杜绝和游客打闹事件的发生。

d)根据游客的需求合理安排好导游线路,根据既定线路带团,适时介绍各景点的背景,突出景区的生态性及文化内涵。

e)虚心听取游客的批评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f)完成上级管理层交办的其它工作。5 检查与考核

具体参照《导游部管理制度》 6 讲解员领班岗位资格要求 6.1 基本要求

2.1.1年龄要求:25周岁-30周岁。2.1.2工作经验: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1.3学历要求:旅游或景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6.2 能力要求 2.2.1基本素质:

2.2.1.1开朗活泼、亲切细心,有进取心;

2.2.1.2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2.2.1.3掌握讲解方面的专业知识。2.2.1.4 简单掌握office程序的使用。2.2.2专业资格要求:无。7 工作职责 7.1 职责

负责协助部门主管做好导游的日常管理。

7.2 工作联系 3.2.1隶属于市场部。3.2.2直接上级:导游部主管。3.2.3直接下级:导游部讲解员。3.2.4内部联系:各部门领班。3.2.5外部联系:无。8 工作内容与要求

g)统一着装,保持服装整洁、化淡装、胸挂服务牌。

h)熟知景区内各景点知识,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i)使用普通话服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说粗话、脏话和服务禁语。待客热情,服务周到,举止文明,态度和蔼。杜绝和游客打闹事件的发生。

j)做好讲解员和部门主管之间的桥梁作用,及时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k)及时传达上级下达的指令、决议, 完成上级管理层交办的其它工作。l)协助部门主管做好导游的日常管理。

m)虚心听取游客的批评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n)做好日常的出航出团统计,并协助主管做好工作计划及考勤 9 检查与考核

具体参照《导游部管理制度》 10 讲解员主管岗位资格要求 10.1 基本要求

10.1.1 年龄要求:25周岁-35周岁。10.1.2 工作经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10.1.3 学历要求:旅游或景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10.2 能力要求

10.2.1 基本素质:

10.2.1.1 品貌端正,言行得体,身体健康,开朗活泼、亲切耐心; 10.2.1.2 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10.2.1.3 掌握管理与培训方面的知识;

10.2.1.4 了解旅游服务行业规则,熟知公司运营操作流程,保障部门日常营运。10.2.2 专业资格要求:无 工作职责 11.1 职责

做好讲解员的日常管理。11.2 工作联系

11.2.1 隶属于市场部。

11.2.2 直接上级:导游部副经理。

11.2.3 直接下级:导游部讲解员领班、计调领班 11.2.4 内部联系:各部门主管。11.2.5 外部联系:无。工作内容与要求

o)认真做好讲解员的日常管理。

p)负责做好导游人员的内部培训和大赛工作,提高导游人员的讲解水平。q)统计导游人员的出团次数及创收情况。

r)收集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理上报。s)收集游客的反馈意见,并整理上报。t)完成上级管理层交办的其它工作。检查与考核

具体参照《导游部管理制度》 14 VIP讲解员岗位资格要求 14.1 基本要求

2.1.1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下。2.1.2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要求。

2.1.3学历要求:旅游或景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14.2 能力要求 2.2.1基本素质:

2.2.1.1形象气质佳,开朗活泼,认真负责,身体健康;

2.2.1.2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有耐心;服务意识与沟通能力较强。

2.2.1.3掌握讲解方面的专业知识。2.2.2专业资格要求:无。15 工作职责 15.1 职责

15.1.1 负责做好景区讲解服务,特别是高端宾客的接待工作。15.1.2 及时上报带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5.1.3 做好培训工作

15.2 工作联系 3.2.1隶属于市场部。

3.2.2直接上级:接待组副组长。3.2.3直接下级:无。

3.2.4内部联系:客服部客服人员,车船部驾驶员。3.2.5外部联系:无。16 工作内容与要求

u)统一着装,保持服装整洁、化淡装、胸挂服务牌。v)熟知景区内各景点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w)使用普通话服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说粗话、脏话和服务禁语。待客热情,服务周到,举止文明,态度和蔼。杜绝和游客打闹事件的发生。

x)根据游客的需求合理安排好导游线路,根据既定线路带团,适时介绍各景点的由来及背景,突出景区的生态性及文化内涵。

y)虚心听取游客的批评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z)做好各小组内部培训工作

aa)完成上级管理层交办的其它工作。17 检查与考核

具体参照《导游部管理制度》 18 VIP讲解员组长岗位资格要求 18.1 基本要求

18.1.1 年龄要求:25周岁-40周岁。18.1.2 工作经验: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18.1.3 学历要求:旅游或景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18.2 能力要求

18.2.1 基本素质:

1.1.1.1 形象气质佳,开朗活泼,认真负责,身体健康; 1.1.1.2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原则性,有主见;

1.1.1.3 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和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1.1.1.4 熟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讲解员培训实际操作能力。

18.2.2 专业资格要求:无

18.3 工作职责 18.4 职责

bb)做好VIP接待、VIP讲解员的管理工作,协助部门好讲解员培养工作 cc)负责做好景区讲解服务,特别是高端宾客的接待工作。dd)及时上报带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ee)做好培训工作

18.5 工作联系

18.5.1 隶属于市场部。

18.5.2 直接上级:导游部副经理。

18.5.3 直接下级:导游部VIP接待组副组长。18.5.4 内部联系:客服人员、电瓶车船驾驶员。18.5.5 外部联系:无。工作内容与要求

ff)确保圆满完成每一次接待工作,善于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讲解工作,累积接待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提高业务水平。遵守公司、部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表率工作。gg)平时多与部门同事交流工作心得,耐心解答同事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特别关注接待组组员和高级讲解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其思想动态,多与其进行思想交流和工作交流,注重接待组和高级讲解员队伍的建设,增加团队的凝聚力,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

hh)关注景区动态和新资讯,第一时间与部门同事分享。注重资料的搜集,做好每次培训和培训监督。

ii)必要时,做好景区对外宣传和推荐,帮助树立景区形象。jj)做好每个月接待组与高级讲解员的排班工作。19.1 完成上级管理层交办的其它工作。检查与考核

具体参照《导游部管理制度》 2 岗位资格要求 2.1基本要求

2.1.1 年龄要求:25周岁-40周岁。2.1.2 工作经验: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1.3 学历要求:旅游或景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2.2能力要求 2.1.4 基本素质:

2.1.4.1 形象气质佳,开朗活泼,认真负责,身体健康; 2.1.4.2 具备较强的责任性和原则性,有主见;

2.1.4.3 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和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2.1.4.4 熟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讲解员培训实际操作能力。2.1.5 专业资格要求:无 3 工作职责 3.1 职责

做好VIP接待工作,协助接待组组长做好VIP讲解员的管理工作 3.2 工作联系 3.2.1 隶属于市场部。

3.2.2 直接上级:导游部VIP接待组组长。3.2.3 直接下级:导游部VIP接待组组员。3.2.4 内部联系:客服人员、电瓶车船驾驶员。3.2.5 外部联系:无。4 工作内容与要求

a)确保圆满完成每一次接待工作,善于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讲解工作,累积接待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提高业务水平。遵守公司、部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表率工作。b)平时多与部门同事交流工作心得,耐心解答同事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特别关注接待组组员和高级讲解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其思想动态,多与其进行思想交流和工作交流,注重接待组和高级讲解员队伍的建设,增加团队的凝聚力,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

c)关注景区动态和新资讯,第一时间与部门同事分享。注重资料的搜集,做好每次培训和培训监督。

d)必要时,做好景区对外宣传和推荐,帮助树立景区形象。e)协助VIP接待组组长对接待组组员的管理。f)完成上级管理层交办的其它工作。5 检查与考核

篇7:市场部工作标准

根据《江宁区综合城市管理标准化工作方案》要求和街道办综合城市管理标准化会议精神,为有序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农贸市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特制定管理标准化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以《江宁区综合城市管理标准会工作方案》为指导思想,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对照验收细则,实现市场管理标准化。

组织领导

市场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市场主任张正佳任组长,主要负责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统筹指挥;汤培富任副组长,负责协调人员带队完成攻坚破难任务;其他人员任组员管理划分区域和配合联合行动。

工作目标

严格执行市场管理标准,实现农贸市场标准化管理,与街道管理协调一致。

实施方案

一、统筹准备阶段(3月1日—3月31日)

(一)统一思想、动员职工。传达上级关于推进综合城市管理标准化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梳理农贸市场受领具体任务啊,强调城市管理标准化促进市场升级的重要性。

(二)定岗定责、强化领导。针对推进综合管理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为达到长效管理目标,市场对所有职工重新定岗定责,进一步细化工作区域,二、深入管理阶段(4月1日—5月30日)

(一)摸排梳理、详细措施。农贸市场对所管辖的销售种类40余种的180户经商户进行建档,重新核对商户基本信息,确保与工商所、食安办互联信息。对执照不全或过期、超经营范围营业、商品不合格等问题突击检查并存档。对市场及周边地区所属设施、设备进行清查点验登记台账,归定管理员。

(二)专项整治、攻坚克难。凸出门面管理、食品安全、设施维修三大难啃“骨头”。约谈涉及商户,力争各个击破,签订管理规定,强制限定整改期限。

三、考核测评阶段(6月1日—6月30 日)

市场成立考核小组,由市场主任牵头、经营户和群众代表参与,对各岗位员工履职绩效进行全方位考核。收集并整理考核信息,对差、乱、脏提出整改要求,进一步完善整体工作实现长效机制管理。

篇8:市场部工作标准

4.4国内外标准化战略对比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跨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向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出现了“标准化战略热”,有关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国家纷纷制定了标准化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要求标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2)要求标准符合国际规则;3)要求标准适应产业国际竞争的需要;4)要求标准满足消费者价值观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有序发展,需要作保障,21世纪是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引导国际市场的时代。下面对国内外标准化战略作一简要介绍。

4.4.1国外标准化战略概要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化战略

ISO战略将标准化运作理念确定为:价值、合作、优化,并提出两点要求:1)ISO标准必须反映市场需求,提高市场适应性。吸引民间企业、消费者、残疾人、环保人员等参与标准化活动,切实加强标准制定过程的管理;2)提高ISO的国际影响。根据ISO与欧洲标准化组织之间的协议制定国际标准时,要最大限度确保标准的透明度、开放性、公平性,使标准能够切实反映区域和各国的情况。

(2)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化战略

IEC标准化战略主要有4点:1)IEC标准要反映市场需求,提高IEC标准的市场适应性;2)促使各国标准和技术法规最大限度地采用IEC标准;3)向各国企业最高领导宣传利用IEC标准的好处,使各国认识到IEC是一个国际性的公平的组织,消除“区域性组织”的偏见;4)提高制定标准的效率,缩短制定标准的周期。

(3)欧洲标准化战略

欧盟(EU)的战略核心是:建立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对国际标准化产生更大的影响。要求有:(1)建立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扩大欧洲标准化体系的参加国(制定战略时有19个国家,现已发展到25个国家);(2)要继续为欧洲标准化活动提供财政支持。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提供的资金占CEN收入的49%;(3)欧盟各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化提案要协调一致。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的战略核心是:积极制定国际标准。要求:(1)支持欧洲单一市场的形成;(2)加强欧洲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3)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形成欧洲统一地位;(4)重申与ISO、IEC签订的“维也纳协定”“德累斯顿协定”的重要性。

(4)美国标准化战略

美国的标准化战略目的是加大美国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推进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提高美国的竞争力,给美国带来安全、健康及优美的环境。其战略核心为:1)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以使国际标准反映美国技术;2)承担更多的ISO、IEC秘书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标准化。

(5)日本标准化战略

其战略核心是: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产业界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建立适应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技术标准体系。并要求:1)确保标准的市场适应性,提高制定标准的效率;2)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3)标准化政策和研究开发政策的协调发展。重点领域为: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消费者和弱势群体的保护、制造技术和产业基础技术等。

4.4.2我国标准化发展趋势及战略

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是:有效利用市场、科技、产业、贸易等多种手段打造具有市场性和一定竞争力的“中国标准”,努力提升“中国标准”的地位,充分发挥“中国标准”的作用:1)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体系;2)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适用的重要技术标准;3)使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力量。

战略任务主要为:1)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高效、透明的标准化运行机制;2)实现标准、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有机结合,构建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合格评定程序为手段、以技术法规为依据的标准体制;3)促进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使具有科技和国际市场优势的“中国标准”形成国际标准。用科技领先的“中国标准”带动我国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的发展;4)形成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有重点地分析我国的优势、特色领域,分析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技术标准的需求,研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的领域和方向,通过这些技术标准的形成,对我国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5)主导制定反映中国技术、国家利益的国际标准,通过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重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使中国产品、技术和服务等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实施策略主要有3个:1)技术标准体制转型策略;2)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策略;3)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策略。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制造业、环境保护、农业等4个方面。主要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培养人才、建立多方筹集资金机制、优化手段等措施来达到目标。

4.4.3国际标准化战略的对比分析

美国标准化具有市场主导、政府干预较少的特征。美国政府在其国家标准化战略中提出,应对标准化模式进行调整,加大政府对标准化活动的协调和管理,增强同欧盟及其他国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竞争,扩大美国的技术影响,为美国赢得更多的出口机会。

欧盟在政府对标准化的战略干预下,通过加强对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影响,确立了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领先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明显优势,并因此获得了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日本标准化与研发一体化的标准化战略,适应了目前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对标准化时效性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加快研发的商业化。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美国标准化中的市场主导模式,难以满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特别是全球数字经济中,获取战略性贸易收益对国家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然而,标准化战略在获得短期收益的同时,同战略性贸易政策一样,存在着资源配置扭曲的风险。标准化的市场导向更符合技术创新对标准化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活动的自由主义,是美国在“熊彼特式技术创新”领先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因此,战略性标准化政策收益实际上是以“熊彼特垄断创新利润”的减损为代价的,美国的国家标准化模式调整也有可能得不偿失。而日本标准化与研发一体化的作法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效仿。

5标准化活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现在我们开始对标准展开经济学分析。既然是经济学分析,那么有两个前提需要假定:1)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可以作出让自己效益最大化的选择;2)由成本——效益原则导致的价格机制,亦即市场机制具有强制性。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套概念体系,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标准”进行微观经济学研究。

5.1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与相关的制度安排

(1)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标准同法律一样属于上层建筑。在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实施,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实施,均由政府来提供,标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因此标准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虽然西方国家除了国家标准外,其行业标准主要以协会标准的形式出现,但这主要是因为体制不同的缘故: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既然都是市场经济。因此,对标准属性的分析即标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并无本质的区别,而ISO、IEC以及欧盟等国际及地区标准化组织采取的会员制都是以国家为代表,就更实证了这一点。这种公共物品特性主要体现在:(1)标准为交易各方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使用标准的交易方越多,交易范围越大、交易频率越高,标准的外溢效用也就越大;(2)使用标准的成本主要是购买标准文本和复印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导致的不可避免地在标准化活动中“搭便车”现象的出现;(3)由于市场、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等这类事物的存在,诸如标准这类稀缺物品在市场经济中就不可能免费存在了;(4)单个企业受限于其视角和公信力的缺失,其能力和信誉均不足以支撑标准化活动。

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分析,为国家管理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即标准化工作需要由公共机构牵头并由政府进行补贴,以保证标准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性并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2)相关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标准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分工导致的专业操作需要进行衔接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生产厂商或者上下游企业合作制定标准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所以除企业需要按标准生产外,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厂商间的契约规定。因此,有些国家将规范的标准化活动作为反垄断的一种例外。但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在标准的起草过程中,编制组成员单位特别是负责起草单位对标准可能的主导甚至扭曲,将导致标准化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并使标准偏离最优技术选择。起草单位通过影响标准化获得竞争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是如果将标准化完全市场化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在实践中也的确存在厂商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进行“合作”,以限制某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行为。这是一种市场失灵。这些问题甚至在ISO投票过程中都存在。所以政府除了对标准需要进行补贴外,还需要对标准进行适度的干预,以维护标准的中立性。

由于政府往往缺乏指导标准化工作所必要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同时在干预标准化时也难以摆脱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标准化也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政府干预标准化存在一定界限。

那么,如何来体现标准的定位和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呢?办法应该是政府从宏观层面对标准化工作进行管理和调控,但只承担有限责任。主要手段有:标准化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组织机构的设立、标准的分类和级别划分、确定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托、代理制等。

而在具体的标准化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市场失灵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研究标准在市场经济中、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在企业与市场双重机制中以及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中的运行规律,发挥各行业部门(协会)、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和企业的作用,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先进的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来解决。5.2标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标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归国家所有,须由国家统一立项、编号、颁布和实施。但国家是“建筑在一个虚构的主体基础之上:国家是一种可以和个人分开的东西”,而实际中标准的使用者是市场中的交易双方。因此,我们需要将标准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来考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标准一旦由政府批准和发布后,其效用(正的或负的)将都会加强。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诸如商誉、信用、安全和流动性等无形的财富或效用。直接通过技术手段对这些产品和服务进行度量和界定已经远远不够,但标准化可以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的度量是对对象的自然属性进行的绝对度量,需求的度量是对对象的使用效用进行的相对度量。一个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对一种或一组使用效用的需求,但是衡量这样一些效用的成本很高。比如说,在买水果时,你对橘子的需求是特定的口味和含汁量(甜、水多),这是判定你买不买的效用标准。但要知道橘子是否符合效用标准,必须要咬一口。这个需要成本(虽然不是很大),所以在交易时一般根据经验,由大小、重量、外观等指标来进行判定。而对于其他产品,比如说有色金属材料,其效用标准就是能够满足诸如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从军用到民用的各个领域中最终产品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的要求。但在市场中,上下游企业间是以产品的化学成分、状态、规格、物化性能、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包装标志等各种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测试性、运输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性能指标来进行衡量和交易的。对这些性能指标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统一的规定,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技术标准,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法律可援引的文件。如果我们用最终产品比如说汽车(其中的龙骨、轮毂、电器元件、传感器等都用到有色金属材料)的效用标准(如方便、省油、安全等)来衡量有色金属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那成本就太大了。因此,可以说,这些技术标准就是各种各样效用标准的替代和量化。

符合各种技术标准的零部件经过设计和组装,形成了最终的产品,同时拥有了该产品的商标、品牌、信誉等,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这时,市场机制通过技术标准把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的度量、界定问题量化了,大大降低了最终产品的判定费用成本。因此,标准是市场机制中的接合器和稳定剂。

这是标准对经济的正效用。

上述分析基于一个假定的前提,即标准是给定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的最优技术选择。然而,市场机制往往是以“事后”方式对技术进行选择并形成“市场标准”的。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由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以及法定的标准制修订程序和标准的本质要求的协调一致原则所要求的必须存在的也必须有的制修订周期(一般为2~3年),存在标准被“锁定”在劣质技术上的风险。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可以而且需要制定一些前瞻性标准。但同样的,在有意识地以“事先”的方式制定的“指导性标准”或“指南”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局限和利益集团的扭曲等原因,专业标准化机构也有可能难以确保标准是最优技术选择的结果。这时将出现所谓“劣币逐良币”的现象。

这是标准对经济的负效用。

因此,还应该对标准化进行技术选择的机理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标准化选择最优技术的条件和途径。在这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化的原则,就需要一系列的微观制度以及各方认可的中间人来执行。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保证标准的公开公正公平性是必不可少的。

5.3标准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交易费用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有了标准,就能规范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和服务,使其符合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能效等要求,降低了度量、界定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同时由于标准中所包含的技术指标和大量的规格、性能、质量、交货准备等信息,还能降低市场交易中合同签订的关于产品规格、质量、性能等的信息搜寻成本;通过实行统一而严格的以标准为依据的合格评定、市场准入和产品认证制度,能够降低明确和保障产权的费用;通过发现标准的起草单位、参编单位和验证单位(方法标准),就能发现相对来说更值得信任的生产、检验和交易的对象;有了标准对产品和服务的分类和定级,就可以降低确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分类和定级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有了标准,对交易双方来说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谈判基础、参照的指标、判断的依据以及发生纠纷时仲裁的准则,可以大大降低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督促契约严格履行等方面的费用。

因此,有了标准,就能够减少市场交易的不确定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交易双方的寻租空间,并能够节省双方交易的时间,提高交易双方的效率函数,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品。

5.4标准在企业和市场双重机制中的作用

正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对标准进行定位研究一样,在此我们应用亚当·史密提出的“劳动分工促进生产”这一经济学基本命题对标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同样不会影响本文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分工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但也产生了协调成本。因此,分工生产力命题只有在分工收益大于协调成本的条件下才成立。毫无疑问,市场交易是分工协调的主要手段。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企业和市场机制一样,两者均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是同质的分工协调成本,企业边界的变动是分工协调成本变动的结果”。

那么标准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呢?

首先在企业内部,标准通过明确的技术指标、工艺要求、检验方法、组批、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的要求,衔接了相互独立的专业化操作,在满足同样质量、环保、节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产品的批量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协调和配置的成本;由于产品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产品生产流程的设计就有了技术基础和基本支撑,降低了产品设计的成本;企业家可以根据标准中包含的关于产品和服务的等各项具体指标对生产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样有利于管理成本的降低;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方法标准等)中所包含的大量技术信息有利于企业员工更快速地掌握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又节省了学习的时间和企业培训的成本。标准作为判断正确与错误的依据,还减少了不断重新“试错”的成本。

其次在市场中,由于有了标准化和生产许可认证的要求,任何产品必须按标准进行生产,关于产品的适用范围、预定用途、规格、特性等的信息就可以通过标准获得,这样标准就具备了市场交易信号的功能。同时,标准作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技术选择和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法律可援引的文件,它还给了市场交易中的产品和服务一种法律上的支撑和保证,提升了交易信心。而一旦交易双方发生争执和纠纷时,又能够给仲裁机构提供一个裁决的解释和依据。因此,它又有助于降低合同执行的道德风险和治理成本。故此,在市场机制中,在企业内部协调成本给定的情况下,标准化的发展可以使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零部件的外购,调整企业的边界,将生产集中在最有专业优势的领域,或者向上下游扩展进行纵向一体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分工,更有效地调整和配置市场中的有限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5.5标准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方面的作用

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人们不断反思已有制度的缺陷并加以修正,以期为人类的生活构建一个稳定的空间。在正式制度中,人们运用理性来把握未来,非正式制度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原发性规则。现在的趋势和现实情况是,尽可能地将非正式制度转化为正式的制度,以使人们更有规则可循。

但是将非正式制度的民俗“习惯”转化为正式的法律规范,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相对较长的过程。而往往被我们忽视的、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在这其中有大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秩序和规定。在法律和民俗“习惯”之间,标准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对那些有可能由民俗“习惯”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产品和服务,起到了一个“缓冲地带”的作用,这个“缓冲地带”的体现就是强制性标准或“技术法规”。这是一方面。其二,我们根据常识就可以得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已有的但在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大部分所需要的秩序和规定均处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这是一个巨大的范围,是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中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可能转化为正式的法律法规的。标准作为“柔性规则”就十分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大量的技术标准。

同时,相对于正式制度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来说,无疑,标准的制修订,其可操作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更强,更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及时地对标准进行修订,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时效,更能有效地实现制度的创新和变迁,而且也符合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渐进”的这样一个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标准这个制度的“中间地带”,如同社会的稳定需要一个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一样,会而且应该越来越壮大。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至今的一个多世纪来,其标准数量的迅猛增加以及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数量的迅猛增加,就实证的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标准是实施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最好的一个载体。

5.6附论标准与创新的关系

一项发明创造只有在其得以实施,进行生产,为市场接受,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时才能称为创新。技术创新的目的是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成熟技术逐渐成为一个标准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说标准是对前人技术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并将其制度化。如前所述,“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这是创新,或者说是前人的创新对现有标准的影响。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自然过程。

而现在标准已经作为一种常态的制度安排,且数量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考察的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们先分析一下标准的形成过程。标准化中“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的原则”要求,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不仅应该考虑到生产厂家的意见,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上下游的意见。因此,标准化的过程可以被看作一个技术多样性不断产生和约束的过程,一个不断获取市场需求的信息并根据市场竞争的“试错”结果,完成对最优技术的选择过程,同时还是将“分散在个人手中的分立知识”整合为普遍接受的技术选择的过程。

因此,标准化为新的技术进步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出发点:1)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因为标准中包含的技术信息可以有效地节约个别企业的积累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研究活动。2)指明了技术创新的方向。标准对产品或服务属性的详细要求,限制了技术创新的方向。这种限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适当限制可以使一种新技术更快实现规模效益,缩短新技术完善和成熟的时间,最终使消费者受益。3)启动了技术创新中的“用中学”机制,刺激设计创新。标准的一致性通常表现为系统产品中组件之间的标准化界面。“开放的标准化界面能够促进竞争者在界面的‘任何一边’进行创新,设计最优化的产品系统所需的特定组件,打开设计空间,推进技术进步”。

但也有不利的方面:1)因为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对标准化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的本质决定了标准化活动的原则,标准化活动的原则决定了标准制修订的过程,但同时也会对技术成果转换成标准的时效性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公众受益于新技术成果带来的好处具有了一定的滞后性;2)如前所述,市场选择技术标准的“事后”性可能导致标准锁定在“劣质”技术上,而对此后的技术创新产生误导;3)标准界面可能的“过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科研活动,从而产生一部分机会成本。

因此在考虑标准与创新的关系时应着重于两点:一是标准的时效性问题,应跟上创新的速度,故特殊情况时可考虑用“加权多数”原则代替“协商一致”原则。二是标准对创新的制约问题,应根据信息条件的改善及时对标准进行调整,以免标准锁定在“劣质”技术上。

5.7附论标准与专利的关系

显然,促进公共利益是制定标准的初衷。而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因此鼓励创新是专利权的初衷。

但专利权的确认其目标应该仍是让这些发明创造最终服务于整个社会,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社会福利。专利权期限的设定就说明了这一点。长期来看,平衡专利权人的权益、专利实施人的权益以及公共利益的问题,通过法律形式对专利权的确认已经得到解决。因此,专利同标准一样,可以自成体系。而早期的标准化组织也确实尽可能的避免将专利技术带入标准中。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由于新兴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巨大,专利对标准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间竞争加剧,使得技术标准的内容由原来的普通规范向包含一定的专利技术方向发展。技术标准的制定迫切需要专利技术的加入,但同时也产生了专利的私有性和标准的公用性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问题。专利开始影响标准化组织的管理理念,并出现了技术标准和专利“联营”的模式。现在标准化组织中已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通过向标准使用者单独或“一揽子”许可标准技术,为技术的拥有人创造收益,也为技术的使用人提供便利,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

传统专利经济学在技术创新成本和专利垄断权收益的均衡分析中,就如何解决创新激励、反垄断和促进人类进步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总结出了诺德豪斯均衡理论。但由于传统专利经济学没有考虑标准化的情况,因此如果专利技术成为标准的核心技术,专利搭乘标准的便车,厂商将获得非标准化条件下更多的生产者剩余,诺德豪斯均衡将被打破。这一方面加剧了专利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竞争厂商在标准草案投票中达成一致。标准化条件下专利保护的分析,为100多年来专利经济学研究关于是否需要专利制度的争论增加了新的内容。

因此,考虑标准与专利问题的关键应是降低标准化条件下的专利保护程度,防止两者结合而极易形成的垄断。专利制度同反垄断一样,是政府干预的传统领域。而标准化与专利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政府干预标准化的一个原因。(未完待续)

上一篇:ts16949过程审核条例下一篇:自我介绍怎么写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