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效

2024-06-27

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效(共10篇)

篇1: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效

学习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项活动,而学习成绩好不好,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学习态度|孔子是如何教导学生学习的

孔子认为,求学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要诚实的对待学习,知道的不要隐藏,假装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知道强装知道。如果不知道假装知道,老师就以为你知道了,你就失去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老师、家长和其他小朋友就会帮助、引导小朋友们去寻找答案,自己的好奇心也会驱使自己寻找答案。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其次,学习要积极主动。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力求明白而未能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对他举出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我就不再教他了。说的是学习时要主动,当你力求搞明白一个问题时,就会有动力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老师再加以点拨,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学习要勤奋。老师都喜欢学习勤奋的孩子,孔子也不例外。孔子本人特别勤奋,用起功来常常忘了吃饭。对于勤奋好学的颜回、子贡等人,孔子赞赏有加;对于懒惰的弟子,孔子也会加以批评。有一次,宰大白天睡觉,孔子很生气,说腐烂的木头没法雕刻,粪土的墙壁没法粉刷,对于宰我还能责备什么呢?孔子说出这么严重的话实在是很生气了,在《论语》中很少见到孔子这么生气,说这么重的话。在孔子看来,学习最不能懒惰。学习要勤奋,勤奋做什么呢?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倦怠。因此,学习的时候既要勤奋读书,又要勤于思考。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态度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人生命运,同样,在学生时代,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则直接决定他的学习成绩。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专家曾做过的一个有趣的实验。被试者包括3组学生和3组白鼠。

专家告诉第一组的学生:“你们非常幸运,你们将训练一组聪明的白鼠,这些白鼠已经经过智力训练且非常聪明了。”

专家又告诉第二组的学生:“你们的白鼠是一般的白鼠,不很聪明,也不太笨。它们最终将走出迷宫,但不能对它们有过高的期望,因为它们仅有一般能力和智力,所以它们的成绩也仅为一般。”

最后,专家告诉第三组的学生说:“这些白鼠确实很笨,如果它们走到了迷宫的终点,也纯属偶然。它们是名副其实的白痴,自然它们的成绩也将很不理想。”

后来学生们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验。结果表明,白鼠的成绩,第一组最好,第二组中等,第三组最差。有趣的是,所有作为被试的白鼠实际上都是从一般白鼠中随机取样并随机分组的。实验之初,3组白鼠在智力上并无显著差异。那么为何会产生如此不同的实验结果呢?显然是由于实施实验的3组学生对白鼠具有不同的态度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实验结果。简而言之,由于学生对白鼠具有不同的偏见,便产生了不同的态度,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它们。正是由于不同的对待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学生们虽不懂白鼠的语言,但白鼠却“懂得”人对它的态度,可见态度是一种通用的语言。

上述实验后来又在以学生为对象的实验中得到证实。该实验是由两位水平相当的教师分别给两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位教师被告知:“你很幸运,你的学生天资聪颖。然而,值得提醒的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试图捉弄你。他们中有的人很懒,并将要求少布置作业。别听他们的话,只要你给他们布置作业,他们就能完成。你也不必担心题目太难,如果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倾注着真诚的爱,他们将可能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另一位教师则被告知:“你的学生智力一般,他们既不太聪明也不太笨,他们具有一般的智商和能力。所以我们期待着一般的结果。”

在该学年底,实验结果表明,“聪明”组学生比“一般”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整整领先了一年。其实在被试中根本没有所谓“聪明”的学生,两组被试的全都是一般学生,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同,导致了对他们的期望态度也不同,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其中一位教师把这些一般的学生看做天才儿童,因而就作为天才儿童来施教,并期望他们像天才儿童一样出色地完成作业。正是这种特殊的对待方式,使得一般学生有了突出的进步。

通过这个实验,相信你对心态的神奇作用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与成功,你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学生时代,我们想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只要我们认定目标,不断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一个人心里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除非天生智障,否则其智力程度都相差不远,为什么有的同学书读得好,有的同学书读得差?就是因为学习态度不一样。让我们时刻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读好书,相信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相信我们今天的每一分努力,明天都会得到加倍的奖赏,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把书读好。

——选自《为你自己读书》

篇2: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效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可是针对学习上的问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老师都比学生还着急。就像太监比皇帝还急一样。可是干着急不如帮他们想点办法。学习就像吃饭上厕所一样,必需自己亲力亲为,是不能代工的。

可是也有些学生的学习问题家长和老师就很放心。同样是学习,在不同的个体中,肯定有些要素是必然相同的,比如说,知识的获得过程,肯定是相同的,因此这不是造成学生成绩差异的原因。造成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态度不同。

下面就有三个问题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什么是态度

二、态度是怎样形成的三,怎样让学生端正态度。我首先来讲一下什么是态度,从大的方面说,态度是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行为上的集中体现(即行为倾向)。说通俗一点,就是人总喜欢做自认为有用的有趣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认识到学习非常有用且用处大于除学习以外的事情,并能预见学习好的可观前景,在这里我敢保证他能时时刻刻都非常认真,起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即使在学习上犯了错,贪玩了,自己会自发的去调整,对外力的监督依赖很小。如果一个学生压根就认为学习无用,还自以为是的认为不读书也能干这干那,心里面还放着某某是文盲还能暴富的例子,那么他读书就动力就难以十足,对外力的监督依赖很大,说不定监督还不起作用,惩罚往往力度又不够。

其次,讲一下态度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都这么大了,这个问题就显得复杂很多。在这里我只能简单的谈几点。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的形成,第一:主要来自父母对知识的认知和认同程度,父母的文化底蕴,对知识的应用和追求,对人才的尊重程度和心中的文化榜样。例如有些父母心中总是得意的想着,我一

个小学都没有读毕业的人,不也有大把硕士生和博士生给我打工么?仔细想一下,他的子女对学问的认同度能高吗?同样一个事实,换种想法试一下,如果家长这样想:如果我是博士生,看哪个员工还敢在我面前这么牛。那就对其子女的引导和影响绝对就不同了。第二: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周边的环境、各种媒体和朋友对其的价值取向也会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中,有些负面影响相当有诱惑力,在青少年朋友还没有能力进行区分的时候,需要老师和家长加以引导。特别是家长要更多的加以关注。第三:对于学生所做的一切和造成的一切,要及时的给予有效的评价,好的要鼓励表杨,做错的,不好的,要批评惩罚。但要慎用好的物质引诱或以必须生活物质相迫,这样做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后,我讲一下怎样端正学习的学习态度,这里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不到位之处,敬请各位家长补充。第一,有些学生的态度很好,心里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能主动完成作业,偶尔贪玩,不必小题大做,必要时批评一下就够了,但也不能太放心了,该管的还是要管,保持和老师有效的沟通。第二,有些学生,有时认真,有时不认真,成绩时高时低,伴有偏科的现象。此种学生怕辛苦,怕麻烦,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做的不够坚持。对监督依赖大,有效的惩罚对其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偶尔的鼓励和表扬会让他信心百倍,但不能经常,老师和家长要多帮他找不足的地方。第三,就是基础不好,成绩在班上比较靠后的学生。此类学生最缺乏的是信心。如果在班上实在是跟不上,必须要借助外力帮其辅导,由易到难,慢慢提升,在追赶学习的同时还要帮其树立自信。多鼓励对其有作用,但是原则性的是非还是要跟他讲明,虽然不一定是批评。在她自己都知道错的情况下,批评是对他人格的认同,不理不睬会让他觉得自己很另类,很弱势。第四种,就是学习成绩后进,认为学习无用或者反正

篇3: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效

随着21世纪的潮流趋势,服务学习已为先进国家或地区实践公民社会的新工具,我国的台湾地区亦不例外。自2000年起,台湾地区的各大学校院相继推动服务学习课程,进行服务学习活动,尤其于2007年台湾地区为落实服务学习教育,特制定大专院校服务学习方案,鼓励各校开设服务学习课程。根据许多研究指出(Abes,Jackson,Jones,2002;Banerjee,Hausafus,2007;Mckay,Rozee,2004),推动服务学习课程,可能面临许多障碍,例如:教学方法落后、学生态度欠积极、资源稀少等。目前台湾地区各大学开设服务学习课程方式主要表现:有的将其融入专业或通识课程,有的则要求大一学生全部必修,且为毕业条件。然而,此举衍生了许多问题,包括学校准备不周全、课程设计不良,以及服务机构之性质、督导人员风格与地点远近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学习上的困扰(孙台鼎、胡忆蓓,2006;黄玉,2009)。诚然,学校推动服务学习立意虽佳,但立场较为主观,使得学生学习的质量不佳,造成学习反效果(张雪梅、陈金贵,2008)。综上所述,不论是属于个人态度或障碍问题等,皆可能与学习成效有关。因此,本文的研究动机主要在于了解台湾地区南部大学生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阻碍因素及学习成效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提供相关建议与后续研究参考。

2 文献与假说

2.1 服务学习

关于服务学习概念,学者的见解甚多,其中以Jacoby的解释最具深意。他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结合经验的教育模式,透过有计划安排的社会活动与结构化的课程反思,以完成被服务者的目标需求,并促进服务者的学习与发展。反思与互惠是服务学习的2个中心因素。它同时强调服务与学习两者同等重要,将两者加以结合后,所产生的效果甚于服务或学习任何一方,故服务与学习者相辅相成。就学理而言,服务学习理论强调与小区结合的学习,正如Dewey所主张的,以及Kolb的经验学习论一般,学生透过服务与反思活动,将概念内化后,进而得到学习与成长。可见,服务学习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帮助学生个人多方面成长,同时亦促进其学术知能与社会能力的发展。

2.2 研究构面

Myers (1993)综合多位学者观点,将参与态度视为个人信念、情感及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对某人或某事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程度。本文认为,参与态度定义为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投入程度。态度的组成成分依据心理学辞典(Reber,2003)被划分为认知、情感、评价及意动4种。本研究衡量现况及相关文献,将服务学习参与态度构面分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意、参与意向3个层面。其次,Jackson,Dunn (1988)认为,阻碍系指任何抑制参与活动、妨碍参与新的活动,或降低活动需求,例如:持续性、愉快感及参与质量等因素,皆可视为阻碍因素。本文认为服务学习阻碍因素为一切限制学生参与服务学习的成因,或减少个人参与服务学习的欲望,降低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满足的因素。Crawford,Godbey (1987)将阻碍因素分为个人内在阻碍、人际间阻碍以及结构性阻碍3种。个人内在阻碍与个人心态、人格特质有关,例如挫折、信仰、自我能力的认知等;人际间阻碍来自人际互动与人格特质间关系所产生的结果,例如个人无法找到同伴一起参与活动等;结构性阻碍因素是指活动参与的中介因素,例如交通、活动设施等。本研究依据文献及目前现况,将服务学习阻碍因素量表分为内在、互动及外在3个层面。学习成效系指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一段期间后,在某种形式的评量上的表现。根据相关研究指出,衡量学习成效的指标主要以影响服务者个人的成长因素居多,例如:个人心智成长、自我实现、公民参与态度、自我反省、人际关系、应变能力及是否负责及主动等。本文认为,学习成效可以解释为个人对于完成服务学习工作的一种能力及成就的知觉判断,亦即学生在参与服务学习课程活动所达成的成果。对于学习成效的组成因素,本文根据学生参与服务学习的状况,以及相关文献的概念,将其分为自我学习、自我表现及自我满足3个层面。

2.3 构面间关联性

由于目前国内外少有探讨学生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阻碍因素及学习成效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参考其他研究领域进行验证。

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李法琳(2002)研究我国台湾省大台北地区大专院校服务性社团结果显示,志愿服务参与动机与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且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吴坤良(2006)研究社教职工的参与动机、服务学习、参与程度与自我效能关系发现,参与动机、服务学习与自我效能之间皆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服务学习参与态度愈佳,则其服务学习成效会愈好。基于以上的论述,本文提出假设:①大学生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之间呈正向的互动关系。根据游宗益(2007)研究小学生参与课余社团活动动机、阻碍因素及学习成效之关系发现,课余社团参与阻碍愈高,其学习成效就会愈低。廖健顺(2008)开展针对台湾地区综合高中学生体育选修之动机、阻碍因素及学习满意度之研究发现,选修阻碍因素愈高,其学习满意度就愈低。②大学生服务学习的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之间呈负向的互动关系。根据田瑞良(2003)的研究发现,社团活动参与态度及阻碍因素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赖溢宏(2004)研究我国台湾省彰化地区高中职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动机及阻碍因素之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存在。③大学生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与阻碍因素之间呈负向的互动关系。

3 研究方法

3.1 受试者

本研究样本选取,首先筛选台湾地区某一学年度南部大学院校已开设服务学习课程之学校,抽样对象为修习服务学习有关的通识或专业课程者,取样数量除考虑均衡分布之外,同时兼顾施测之可行性因素,预试对象为以完成服务学习课程反思活动者为主,最后选取台湾地区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3所学校。每校抽取50位,共发出150份,回收138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29份,回收率达86%。本研究为避免重复抽样,凡预试已受试者则不重复施测;样本选取公立及私立各2所学校,每校分配120份问卷,共发出480份问卷,回收432份问卷,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根据有效样本392份数据统计分析如下:性别,女性236人(60.2%)、男性156人(39.8%);就读年级,大一117人(28.9%)、大二93人(23.7%)、大三150人(38.3%)及大四32人(8.2%);学校属性,公立192人(49%)、私立200人(51%);社团经验,“有”329人(83.9%)、“无”63人(16.1%);志工经验:“有”300人(76.5%)、“无”92人(23.5%)。

3.2 测量变项

本研究问卷设计系依相关文献及实施现况,编制为大学生与服务学习活动问卷调查工具,问卷内容除基本资料(性别、就读年级、学校属性、有无社团经验、有无志工经验等)外,量表内容包含参与态度、阻碍因素及学习成效3个。问卷题分布为:参与态度表18题,阻碍因素量表18题,学习成效量表19题。量表题目计分,采Likert式五点尺度衡量(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得分愈高,表示知觉感受愈高;反之,得分愈低,则表知觉感受愈低。本研究量表衡量工具,系参考Eyler,Giles (1999)的服务学习认知及成就量表的概念外,参与态度量表参考杨惠婷(2004)的概念,分为认知、情感及行动3个层面。该量表主要测量学生对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情形,量表信度为0.873。而本研究的量表内涵分为参与认知(对态度对象的理解与看法)、参与情意(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感觉)和参与意向(对态度对象所采取的行动)3个成分;其次,阻碍因素量表参考Crawford,Codbey (1987)提出的概念,该量表分为内在阻碍、人际阻碍、结构阻碍3种,量表信度为0.892。本研究依研究需求将阻碍因素量表分为内在阻碍、互动阻碍及外在阻碍3个因素,作为测量学生对服务学习阻碍的感受程度;最后,学习成效量表系参考陈盈方(2007)提出的概念,该量表系将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后的职能成效分为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团队合作3种能力,量表信度0.937。本研究为了解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后个人成长的实际感受,将构面分为自我满足、自我学习及自我表现3个层面探讨。

量表信效度分析,首先以项目分析来检查量表题目的适切性,采极端值检核法之CR值大于3,以及同构型考验法(相关分析)之r值大于0.3作为鉴定指标。分析结果,参与态度量表题目第3、4、6及9等题,以及阻碍因素量表第4、7、11及12等题,未符合检定,故予以删除,而学习成效量表题目皆符合标准。最后,参与态度量表保留14题,阻碍因素量表保留14题,学习成效量表全部保留。因素分析,本研究系以KMO值的大小来判断因素分析的适切性,依主成分分析法萃取因素,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构面,再以最大变异法进行直交转轴,因素负荷量未达0.45以上者予以删除。

参与态度量表(见表1)共抽取出3个因素,命名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意及参与意向等,其内含的题目:①参与认知。包括我知道服务学习课程,能培养我的服务,反省思考活动在于增进服务学习课程的学习效果,能培养个人关心社会的情怀,目的在于提升我对服务环境的认识。②参与情意。包括参与服务学习,使我喜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我喜欢与同学一起分享彼此的经验,使我乐于与他人合作,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③参与意向。包括参与服务学习,可以前往小区服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可以自己动手做而非一个旁观者,可以应用所学于服务场所,可以培养我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可以强化我对小区的认同感,每一次服务之后我会主动填写服务日志。此量表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3.54%。

阻碍因素量表(见表1),共抽取出3个因素,命名为内在阻碍、互动阻碍及外在阻碍,其内含之题目:①内在阻碍。包括我没有意愿参加服务学习活动,我认为服务学习活动缺乏多元选择性,我对服务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我觉得我无法在服务学习中发挥所长,我觉得我对服务学习的相关知能不足。②互动阻碍。包括参与服务学习时,我不善于表达我的想法,我无法融入被服务的团体,让我感觉不自在,我因太害羞以至于无法和服务对象沟通,我无法轻松地面对服务对象。③外在阻碍。包括参与服务学习活动,会影响我打工时间,会影响我的课业,我所服务的机构交通不便,需要额外花钱让我感到困扰。此量表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4.57%。

学习成效量表(见表1),共抽取3个因素,其中有第4及12题因素负荷量未达标准,第9、13及15题因落在其他因素内,故进行第二次因素分析,结果抽取3个因素,命名为自我满足、自我学习与自我表现等。其内含之题目:①自我满足。包括参与服务学习后,让自己感到生命更有意义,让我感到助人的快乐,让我获得更多的体验,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让我的心灵更充实,让我产生成就感。②自我学习。包括我从服务学习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时间、地点等),学会自我反省的能力,学会如何与陌生人互动,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③自我表现。包括参与服务学习后,我发现自己对社会及学校有所贡献,我发现自己更有意愿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我觉得自己在服务机构的表现受到肯定。此量表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8.11%。综合因素分析研究显示,3个分量表具有良好的构念效度。

另外,量表之信度分析:①参与态度量表:参与认知.77,参与情意.83,参与意向78,整体信度.91;②阻碍因素量表:内在阻碍.77,互动阻碍.81,外在阻碍.76,整体信度为.87;③学习成效量表:自我满足镇.91,自我学习.83,自我表现.81,整体信度.93。综上信度分析,显示各量表之整体及各分层面皆具有好之信。

4 结果与讨论

典型相关分析的取舍标准:典型相关系数平方大于0.1,且p值小于0.5,达到显著水平之要求。另外,根据Cohen,Cohen,West,Aiken (2003)的标准,变项能被解释的变异量百分比(典型相关重叠部分)在6%以下者,其间的关系属微弱相关;若在16%以上则属强度相关。以下就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进行说明。

4.1 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之互动关系

依典型相关分析参与态度3个预测变项(参与认知、参与情意、参与意向),以及学习成效3个效标变项(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满足),分析结果显示,仅第一对判别式达显著水平(p<.001),其典型相关系数ρ为.670 (p<.001),具有中度相关水平,其特征值能解释的变异量为98.91%。可见,参与态度3个预测变项,主要通过一对典型因素影响学习成效3个效标变项。其次,就解释量来看(见表2),预测变项(参与态度)的典型因素(χ1)可以解释效标变项(学习成效)典型因素(η1)总变异量的45.1%,而预测变项的第一对典型因素(χ1)对预测变项具有80.43%的解释力,效标变项的第一对典型因素(η1)又可以解释效标变项总变异量的80.12%,预测变项与效标变项的重迭指数为35.99%,代表参与态度透过此对典型因素(χ1与η1)可以解释学习成效总变异量的35.97%。

在典型结构系数方面,经过分析,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预测变项之组别中,参与态度与此对典型因素(χ1)中关系密切者有参与认知、参与情意及参与意向层面,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837、-0.893、-0.957,而准则变项之组别中,学习成效与此对典型因素(η1)关系密切者有自我学习、自我表现及自我满足层面,因素负荷量为-0.925、-0.868、-0.891。可见,典型结构系数之绝对值皆大于0.4,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参与服务学习之认知、情意及意向的态度愈佳,则对自我学习、自我表现及自我满足之学习成效会愈好(p2=0.451,F=29.50***)。所以,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的各层面互动关系相当密切。其中,参与态度典型因素中关系较密切者,以参与意向层面的解释力较高(-0.957),而学习成效关系密切者,则以自我学习层面的解释力较高(-0.925)。

综上研究结果(见表2),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对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典型相关,即参与态度对学习成效各层面呈现正相关,相关程度具有高相关水平。这说明了大学生对服务学习的参与认知愈正向,其产生的参与情意愈丰富,所表现的参与态度意向愈积极,将会加深参与服务学习的热诚,使得学习成效提升。因此,本研究假设一为:大学生服务学习之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之间呈正向的互动关系,验证结果成立。

4.2 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之互动关系

依典型相关分析阻碍因素3个预测变项(内在阻碍、互动阻碍及外在阻碍),以及学习成效3个效标变项(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满足),分析结果显示,仅第一对判别式达显著水平(p<.001)。代表阻碍因素主要通过第一对典型相关因素影响学习成效,其典型相关系数p为0.522 (p<.001),具有中上相关程度,其特征值能解释的变异量为98.72%。阻碍因素3个预测变项,主要通过一对典型因素影响学习成效3个效标变项。其次,就解释量来看(见表3),预测变项(阻碍因素)的典型因素(χ1)可以有效说明效标变项(学习成效)典型因素(η1)总变异量的27.2%,由此显示两者相互的解释变异量达27.2%,而预测变项的第一对典型因素(η1)对预测变项具有68.77%的解释力,效标变项的第一对典型因素(η1)又可以解释效标变项总变异量的80.74%,预测变项与效标变项的重迭指数为21.98%,代表阻碍因素透过此对典型因素(χ1与η1)可以解释学习成效总变异量的21.98%。

注:*表示典型相关系数大于0.5,显示其为重要变量;***p<.001。

注:*表示典型相关系数大于0.5,显示其为重要变量;***p<.001。

在典型结构系数方面,通过分析,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在预测变项之组别中,阻碍因素与此对典型因素(χ1)中关系密切者有内在阻碍、互动阻碍及外在阻碍层面,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839、-0.888、-0.756,而准则变项之组别中,学习成效与此对典型因素(η1)关系密切者有自我学习、自我表现及自我满足层面,因素负荷量为-0.885、-0.903、0.908。可见,此对典型结构系数之绝对值皆大于0.4,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服务学习的内在阻碍、互动阻碍及外在阻碍因素愈低,则其对自我学习、自我表现及自我满足之学习成效愈高(ρ2=0.272,F=14.79***)。所以,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的各层面互动关系相当密切。其中,阻碍因素典型因素中关系较密切者,以互动阻碍层面的解释力较高(-0.888),而学习成效关系密切者,则以自我满足层面的解释力较高(-0.908)。

综上研究结果(见表3),服务学习的阻碍因素对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典型相关,即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各层面呈现负相关,相关程度具有高相关水平。这说明了大学生在服务学习的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间存有显著的互动关系。因此,本研究假设二为:大学生服务学习之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之间呈负向的互动关系,验证结果成立。

4.3 参与态度与阻碍因素之互动关系

依典型相关分析参与态度3个预测变项,以及阻碍因素3个效标变项,分析结果显示,仅得出一对判别式达到显著水平(p<.001)。代表参与态度主要是通过第一对典型相关因素影响阻碍因素,其典型相关系数ρ为0.54 (p<.001),具有中上相关程度,其特征值能解释的变异量为97.88%。可见,参与态度3个预测变项,主要通过一对典型因素影响阻碍因素3个效标变项。其次,在解释量方面(见表4),预测变项(参与态度)的典型因素(χ1)可以有效说明效标变项(阻碍因素)典型因素(η1)总变异量的27.8%,由此显示两者相互的解释变异量达27.8%,而预测变项的第一对典型因素(η1)对预测变项具有75.29%的解释力,效标变项的第一对典型因素(η1)可解释效标变项总变异量的60.08%,预测变项与效标变项的重迭指数为17.44%,代表参与态度透过此对典型因素(χ1与η1)可以解释阻碍因素总变异量的17.44%。

注:*表示典型相关系数大于0.5,显示其为重要变量;***p<.001。

在典型结构系数方面,通过分析,参与态度与阻碍因素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存在。在预测变项之组别中,参与态度与此对典型因素(χ1)中关系密切者有参与认知、参与情意及参与意向变项,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795、-0.805、-0.989,而准则变项之组别中,阻碍因素与此对典型因素(η1)关系密切者有内在阻碍、互动阻碍及外在阻碍层面,因素负荷量为-0.867、-0.879、0.701。可见,此对典型因素系数之绝对值皆大于0.4,说明了大学生对服务学习的认知、情意及意向的参与态度表现愈佳,则在内在阻碍、互动阻碍与外在阻碍的阻碍因素会愈低(ρ2=0.278,F=14.12***)。所以,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的各层面互动关系相当密切。其中,在参与态度典型因素中关系较密切者,以参与意向层面的解释力较高(-0.989),而阻碍因素关系密切者,则以互动阻碍层面的解释力较高(-0.879)。

综上研究结果(见表4),服务学习参与态度对阻碍因素有显著的典型相关,即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各层面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程度具有高相关水平。此代表在大学生对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与阻碍因素确实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因此,本研究假设三为:大学生服务学习之参与态度与阻碍因素之间呈负向的互动关系,验证结果成立。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实证调查方式,将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归纳为以下几点结论:①大学院校服务学习的参与态度、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之因素分析大致与本研究之构面设计相似,而各构面信度分析结果良好。②就各构面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言,根据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参与态度与学习成效各分层面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可见,大学生服务学习参与态度愈好,则所产生的学习成效愈高。其次,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各分层面间具有显著的负向互动关系。可见,大学生服务学习的阻碍因素愈强,则所产生的学习成效愈低。③参与态度与阻碍因素各分层面间具有显著的负向互动关系。可见,大学生服务学习参与态度不佳,则所产生的阻碍因素愈强。

综合本研究结果,参与态度、阻碍因素与学习成效各构面彼此之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影响关系。

5.2 建议

首先,学校方面,大学生对于服务学习阻碍因素的感受愈低,则服务学习的学习成效表现愈高,两者产生负向的互动关系。此结果说明了互动阻碍为阻碍因素的主要典型因素。因此,若能借由学校与小区机构建起伙伴关系,让学生在参与服务学习活动中,强化其对小区的认同,如此的服务学习活动,必能创造学校、学生及小区三者共赢的新气象。其次,学生方面,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态与学习成效具有正向的互动关系,故大学生若能参与服务学习活动,对于探索自我、了解个人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大学生应对自己大学生涯的学习有所计划,除了学习正式课程之外,也应投入能够培养个人兴趣与多元能力的课程或活动。因此,大学生应主动积极参与服务学习活动,多方面发展以提升学习成效。最后,教育主管机关方面,学生在服务学习参与态度的表现愈佳,则服务学习的学习成效愈高。由于目前大学院校推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仍存有不少的问题,包括大学主管的心态、专责单位的不确定、服务时地的配合度、受服务机构的意愿及参与者的个人心态等问题,因此建议教育主管机关应加强追踪,并且定期访视各大学推动服务学习的成果,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

5.3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

篇4: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效

一、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学习的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行为动机分外在和内在两种,对学生而言,其内在动机指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活动或学习者自身,无需施加外力的影响。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在心理因素是诱发内部动机的主要成分。外部动机指学习者在除学习活动以外的客观因素激发下而产生的学习动力。表扬、奖赏、评分、竞赛等是教育上常用的诱因。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这两种动机都是不可或缺的。倘若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积极向上的动机,良好的学习结果就根本不可能产生。如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树立稳固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联,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或动机不明确的话,那他在学习上就不会获得很好的结果。

二、情感态度影响学生的意志力

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学生认知事物、学习知识所抱的情感可能各有不同,以至于他们在学习上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不断地大胆实践,一方面,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是参与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语言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持之以恒地坚持实践,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力,自觉地克服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

三、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情感是人的发展极其重要的方面。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不仅有助于他们学好课程,而且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要求:对于学生的情感关怀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门课程都应尽可能结合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

1.把情感教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让课堂人性化,把学生情感化,是可以通过日常教学来实现的。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要设法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例如:课前、课后互相问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向学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给学生一种信赖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格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数学教学过程中例题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实际,情感导向健康、积极、向上。

2.把情感教育融入教材的讲授中

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充满了人文思想,体现了寓素质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的编写理念。教师要尽力去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勇敢机智、坚忍不拔、在险境中求生存的顽强精神。为形成健康而有意义的人生观树立了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视学习为生活的需要,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能掌握数学语言,而且能学会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往

3.用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回答考试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是就问题而回答问题,同时要让他们去回答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教材许多话题凸显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价值观,设置对立的观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情景话题,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德智双优的学生。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人文素养

教材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和未来,关注当代社会问题,使他们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改造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问的关系和谐,学生才能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个性品格,学生怎样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此外,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进一步形成热爱祖国文化的意识。

篇5: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

群星实验小学五(5)班程佳慧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这本书讲了态度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有好的态度才能有好的学习成绩。

这本书分为十二章,每章有三小节。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第五章和第十章。

第一章的主题是‘‘兴趣是学习的通行证’’。这三节使我知道了兴趣不仅是学习的通行证,也是学习的老师,只要对学习有了兴趣,再枯燥的学习内容在你眼中也会很简单。

第五章的主题是‘‘勇敢面对困难’’。我在这三节中明白了只要不怕困难,在学习的生活中不给自己找借口,巧妙的将‘‘绝路’’变成‘‘大道’’,就会觉得困难并不是跨不过的坎,我们不能克服困难是因为我们心里有道坎。当发现困难只是纸老虎时,我们就不会害怕了。我们捅破了纸老虎后就会发现,原来困难是如此不堪一击!

第十章的主题是‘‘感恩的心最珍贵’’。这一章使我懂得了我们要感谢老师教给我们许多知识,感谢老师用所有心血呵护我们;也要感谢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感谢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关爱;还要感谢 同学与朋友平时对我们真诚的帮助,感谢他们对自己指点出的不对的地方。还要记住他们的好。

篇6:关于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

把学习看成一种兴趣就会主动学,就会学得快乐。这是为了充实自己,为了掌握知识,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学,而不会是单单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有的同学就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越学成绩越差,越考成绩越滑坡,这就是学习态度上出了问题造成的恶果。正像张博扬同学所说的,学习本身是一种吸取前人的经验和启发自己智慧的活动。当然这个定义可能有点哲学化了,但就核心来说我就认为学习还不是一种负担、我起码不像很多人那样抱着功力的态度,要怎么怎么样。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人有什么错,我只是说或许我跟他们大不一样吧,我的成绩只是中上或者比较优秀,我从来没有拿过第一。也正如陈心之同学所说的,我平时自己学习其他东西是学校以外的,我比较有兴趣的。我觉得高考不是靠最后一年,对我们来说高考不是突击出来的,反正我没有觉得是多大的负担。学习就是使自己能够变得充实,当然还是增强自己的实力。

一个人把学习看成一种兴趣就会学得好、学得透,就会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就会使自己的学习实力得到增强,从而有雄厚的学习实力。我研究高考得出的规律是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是高考成功的基础;考生心态调节状况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高考成功简单可概括为八个字,就是高考成功=实力+心态。为什么这些同学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比不是那样刻苦,当然也是用功的,但是他们学得相对比较轻松,而且无论竞赛还是考试成绩非常好,高考成绩也相当突出,能考上北大、清华呢?就因为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了高考成功的硬件,所以不怕考,而且越考越好。

篇7:学习态度往往决定你的学习成绩

一、调整生活习惯。

暑假里,同学们熬夜看电视、玩电脑、一觉睡到自然醒,开学前两天才突击写作业……但是,开学了,大家要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就餐时间、学习时间等。逐渐调整到正常的状态,更要减少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要不开学后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早上醒来晚,迟到不说,课堂上会犯困、走神等。 赶快使“猫头鹰”型的学生调整为“百灵鸟”型,尽早开始调整生活习惯,在学校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消除“开学焦虑症”。

开学了,有的同学还留恋在暑假无忧无虑的生活之中,一想起上学,心里多少有点不乐意,难免会出现开学焦虑症状;有的孩子是寒假作业没有做完,担心受批评;有的孩子是在寒假里作息时间完全打乱了、饮食也没有了规律等,想到上学,就会难受。 建议孩子们这两天逐渐调节生活规律,回忆上学期曾经学过的知识,适当预习本期所学内容,逐步适应开学环境,也可以多加强和爸爸妈妈的交流,帮助其消除“开学焦虑症”,使其迅速回到学校生活中来。

三、准备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要早早做好准备,可以准备:书包、笔、练习本、作图工具等,千万不能在开学后再匆匆忙忙、丢三落四的采购。 更谨防开学第一天,和家长们拥挤在文具店,还常常遗漏些许学习用品。还应仔细检查和整理寒假作业,开学当天就能从容地交上作业,不会出现落了作业题目没有做或者丢掉作业本的情况了。更要准备好入学通知书,记得检查通知书是否填写完整,还有哪些需要做的事情忘记做了,开学前还来得及完成。 准备开学的“行当”,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开学氛围。

四、制定目标和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每个孩子都希望在新学期里有好的表现。假期开学前,制定切实可行目标和学习计划,能起到激励作用。计划制定好了,还要在新学期内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五、专家建议。

交几个知心朋友: 朋友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到一个新环境朋友更重要。把自己面临的问题、压力与朋友交流,或许他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其实你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或朋友已经给了你很好的启发。 调整好心态:一旦你遭遇了学习适应不良的困扰,怨天尤人是于事无补的。这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当重要。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你只看消极的一面,路会越来越窄;如果你挖掘出事物积极的方面,并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改善学习方法 :由过去教师督促变成自己主动。这就需要在学习方法上有大的调整。做好预习工作,知道听课的重点,对老师讲的开头、结尾、强调的部分,要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好课堂笔记,课后进行必要的整理,积极思考,善于质疑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端正学习态度: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学习;要知道自己学习环境来之不易,才能不轻言放弃。端正的学习态度来自于强烈的自我认同。只有认同我对学习是需要的,我学习好是有意义的,才能对学习形成一个稳定的良好的态度。其实,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不可缺少的灵丹妙药。

六、主动学习摸索方法。 第一,学会预习争主动。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尤其是自学不能够弄懂的知识,更要注意老师的分析与推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预习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课文中关键知识点、知识结构可圈可点,可作些笔记,这不但能够加深学习的印象,而且能够为以后的学习积累资料,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预习的时间和科目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基础薄弱的学科应坚持课前预习,这样,在听课时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争取学习主动。 第二,学会听课保效率。听课时间是同学们学习的主要时间。听课效率高,当堂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就多,同学们就有可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做练习时往往能够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可是部分同学听课时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是自以为弄懂了,分神;二是一遇到难点听不懂,就情绪紧张、烦躁不安;三是不注意听老师的分析,和老师一起思考,只顾埋头记笔记。 这些都应改正。同学们应做到上课保持集中注意力,与老师一同思考,注意和老师交流,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适当地对一些重点内容作些简要笔记,课后再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第三,学会复习保巩固。复习是巩固知识的良好途径。 部分同学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课堂听讲,课后做练习的简单模式上,没有讲求科学的复习方法。复习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整理课堂笔记,阅读教材,背诵重要内容,做练习,与老师、同学相互讨论某些问题,归纳知识体系,重点突破某个知识点等都是复习的形式。每个同学都可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科学系统的复习。

七、主动与同学交流。

篇8: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效

学习态度虽是一个长期积累固化的过程, 但却是可以改变的。下面, 就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表现出的消极学习态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希望能引起同行重视, 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我是女生我不行

一般的社会观点认为, 计算机是男孩子的领域。这个观点从认识论的角度造成了女孩子学习信息技术的消极态度。同时,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也不自然地鼓励男生自己解决问题, 对女生倾向于详细的帮助。从情感上来说, 男生更喜欢信息技术这种实践性强的技术性学科, 而女生往往不是很喜欢。男生通常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原因, 而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女生通常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 而成功归因于运气等。从行为表现来说, 男生更愿意表现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和技巧, 而女生更倾向于隐蔽自己计算机技能, 以避免失败。

因此, 在和学生的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要更多地树立女性计算机领袖的形象, 多做正面的案例宣传。如现在IT行业也有很多的女强人, HP公司的总裁兼CEO梅格·惠特曼 (Meg Whitman) 就是一个例子, 又如信息学奥赛取得一流高校保送资格的女生, 这种身边的例子更有说服力。同时注意, 给予女生更多的表现机会, 在课堂上多观察和发现女生的亮点, 并给于及时的表扬、激励和展示, 树立她们的信心。

●我的基础差我很笨

积极自信地学习可以让人放开手脚、大胆去实践,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悲观胆怯会使人丧失自信、畏手畏脚, 从而失去锻炼的机会, 造成差距越来越大。这时, 学生往往会把责任归结为自己的基础差, 或者说自己很笨, 这一点对于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尤其明显。经常听到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说, 别人都会了我不好意思问。

所以, 一是要经常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帮助他们克服畏惧思想。二是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科基础和素质能力的差异性, 设计合理的教学起点, 注重教学方法和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处理, 关注每一位学生, 注重个别辅导和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三是对于基础薄弱或者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 加强在方法上的指导, 多类比、举一反三, 让他们学会总结和思考, 慢慢地提升能力, 树立自信。四是要因材施教, 经常开展分层教学, 让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五是尽量提供一些额外的计算机使用机会给这些学生, 如中午或周末, 让他们加强练习、熟能生巧。

●老师讲什么我就练什么

同样是在学习, 积极主动与被动盲目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 主动学习并不是指学习的时间长、自觉地去学习、学习的时候不用家长和教师督促, 而是指在学习知识的时候, 积极地去思考、批判性地去学习, 主动地找出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或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态度往往能更深刻地认识、理解问题, 培养一种严谨的态度, 追求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而不是漫无目的、不求甚解、不经深思地盲从, 更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学生往往缺少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但是,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一味地进行着“演示+操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整个课堂就是“超级模仿秀”, 教师讲解演示, 学生模仿操作, 再不行就手把手地教,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思维被扼杀, 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所以, 从这一点来说, 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 也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地学、自主地学、批判地学、怀疑地学、创新地学。

●老师讲的我都会

谦虚至关重要, 学习更是如此。真正想学本领的人越学困惑越多、需要学习的内容越多, 他们懂得虚心向别人学习, 善于发现别人的所知所能、优点长处。骄傲自大的情绪和态度, 迟早会给学习和工作带来失败。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出现两种学生, 一种是埋头睡觉提不起学习精神的, 另一种是教师讲什么, 他们都感觉会了, 喜欢不断插嘴的。真的是“老师讲的我都会了”吗?有时确实是这种情况, 有时却是“满瓶不动半瓶摇”, 我们要区别对待。对于第一种情况, 我们要考虑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狭窄的, 有些学生接触得早, 或者家长教过、自己看过学过, 提前掌握了很正常。我们要表扬和肯定他们, 甚至让他们当“助教”, 帮助其他学生, 同时, 因材施教, 采用一些分层教学, 或者单独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第二种情况, 我们要进行个别教育, 有时故意提一些问题“为难”他们, 让他们谦虚地学, 同时不要影响他人的学习。

●现在学的都没用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还有一种声音, 说中学学的这些知识都没用。如VB程序设计, 以后大学或者工作时不用这种编程语言。又如现在教材上学的Windows XP, 将来都用Windows8了。甚至有人认为不学理工科, 就不需要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和观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具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并形成继续发展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某项特长的愿望;形成从环境中敏锐地捕捉信息的意识, 并对信息的价值做出恰当的判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过程, 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安全维护常识, 能够主动防范或抵制不良信息行为, 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责任感。这些丰富的目标都是体现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 是一个慢慢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 不能说哪门学科、哪个知识、哪个内容是没用的。所以, 信息技术教师平时要多与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沟通与交流, 改变他们的错误观点。

篇9: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态度。所谓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学习态度由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识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所学课程的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它反映着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它是学习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学生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对学习的喜欢或厌恶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学习做出某种反应。一般说来,学习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的调节作用,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学习态度对学习挫折的耐受力的提高作用。

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的调节作用。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的调节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对此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他们以两组美国南部的白人大学生为被试者,第一组平时所表现的态度是反对种族歧视,反对黑白人分校。第二组为种族歧视者,主张黑白人分校。实验过程是,让被试者朗读十一篇反对黑白人分校为主题的文章。然后请被试者将所读过文章的内容尽力完整地写出来。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即学习材料与自己的态度一致者,成绩明显优于第二组。由此可见,态度具有某种过滤的作用。

学习态度调节学习行为,还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反应上。当学生在学习态度与教学环境上保持一致时,就积极努力地学习。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对学习环境(如教师、学校等)产生不良态度时,则会回避学习环境并产生不利于学习的不良行为,如逃学、反抗等。

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已被许多实验研究所证明。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近些年来曾对小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

学习态度对学习挫折的耐受力的提高作用。所谓耐受力,是指一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能摆脱其困扰而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个体能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例如,一个认为学习很有意义、喜爱学习的学生,当他(她)在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阻力,即遇到挫折时,耐受力就高,表现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相反,一个认为读书无用、对学习本来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遭受失败时,耐受力就低,往往表现出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

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家长,教师,教学过程和社会风气等。

家长。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态度总会受到社会上他人的态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态度的形成要受到他人态度的影响。如一个孩子对艺术或体育活动的态度,常常受其父母对艺术或体育活动态度的影响;二是个人固有的态度也可因他人态度的影响而加强或减弱,抑制或改变。例如 ,通过学习雷锋等先进人物的活动,也可能使人们旧有的人生态度发生根本变化。就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来说,首先受其家长态度的影响。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子女的学习态度。那些关心子女的学习进展情况的家长,促进了孩子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相反,在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很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教师。学生的学习态度,除受其家长影响外,更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因而他们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 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的那门功课,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情境等,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许多研究表明,以不同教学形式和各种课堂活动情境下呈现出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或改变其学习态度。

社会风气。青少年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除主要受家长、教师、教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念等正处于形成过程中,所以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容易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态度有三个途径: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创造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正确的认识观。通过谈话法,座谈法或者班级活动等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因此,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学习的种种错误认识。

创造学习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育实践表明,有些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是由于他们学习中因多次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多次消极情绪体验积累的结果。

要转变上述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正确对待他们:当他们学习上受挫,考试成绩不佳时,切忌进行谴责和奚落,以防止其消极情绪体验的产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失败的原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信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除上面所说的认识与情绪原因外,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因此,教师改革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必要途径之一。

篇10:态度、方法决定学习成绩

新闻午报2006-12-20 10:43:0

3读者来信我的孩子原来在小学时成绩尚可,但读初中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我虽尽心地教育,但是效果不大。作为家长,我应该怎么办呢?

上海长宁区李雅芬校长回答造成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方面加以分析。

一、学习态度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鲁迅先生在学习上倡导“不怕慢,不怕落后,不怕失败”的“三不怕”精神,这种精神应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化和社会要求三位一体形成合力达成。培养这种精神的教育方法是,要激发学生内在成长的欲望,在充分鼓励点滴进步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家长要细微地关注学生学习态度上的微小进步,如能自觉地安排学习时间,作业能按时完成,练习卷能书写整洁等,家长要充分鼓励,及时表扬。考试后要与孩子谈心,共同分析原因。当孩子有了进步,家长应启发其设定新的学习目标,夺取新的成功。

二、好的学习习惯助人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受挫。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不仅仅要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学习习惯分两类: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所谓思维习惯,指学习的目标、动机、爱好、毅力、信心等;而行为习惯则指学习过程中一些具体的行为,如具有主动安排学习计划的习惯,认真复习、预习、总结、归纳知识的习惯,阅读习惯,书写表达习惯,按时完成各种作业的习惯等。很多学生天资并不很聪明,但他们的学习习惯好,以勤补拙,也能获得优异成绩。家长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可以从小处抓起,如是否有健康的作息时间,是否抓紧时间认真完成作业,是否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等。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时整理生活、学习用具,惜时守信,不迷恋电子游戏等。

上一篇:伸出援助之手作文300字下一篇:面试作自我介绍的两点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