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的周记

2024-06-30

关于新闻的周记(精选6篇)

篇1:关于新闻的周记

史家小学2月23号有两名老师上了区课,她们分别是孔老师和海老师。先说孔老师吧,海老师的不说了,因为我是孔老师班的。

从开学第一周的周三,孔老师就说要上区课了。然后天天讲桂林山水,孔老师还给很多班试讲了,就为了区课。孔老师说会有200多名教委会来。

开始入场了,我们万分紧张。开始了,同学们一起举手,可好了。

退场了,我们班淘气的孙德伦说了句下课了,真丢人啊!我们感觉真丢人!

后来,有的同学跟家长说来了1-2个市长,和改100多次稿。孔老师笑死了!真高兴啊!

哈哈。

篇2:关于新闻的周记

瞧瞧!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干什么?看看他们手中有的拿报纸,有的拿着打印的资料,还有的捧着手抄的本子。没错,同学们正在小组交流昨晚搜集的新闻稿子,每人交流一则新闻,比比谁的新闻稿最有意义,发言最自然大方、清楚响亮!

热火朝天的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举行了班级“小小新闻发布会”。在陈佳佳得体精彩的主持下,每位代表的表现可圈可点。有的声音洪亮似铜钟;有的仪态大方,信手拈来;有的自信泰然,都能和少儿频道优秀新闻主播相媲美了。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最近发生的矾山娱乐设施倒塌事故,林金豪、周晓洁、朱安琪和陈莉莎的新闻内容虽然都是同一个主题,但是他们却另辟蹊径,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不重复却同样精彩地展现了自我风采,分享了学习成果。获得底下的观众们一致好评!

篇3:关于新闻的周记

每个学生都希望教师在自己的周记本上写几句评语,但是千篇一律、毫无美感的评语学生确实不爱看,它本应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似乎失效了。而心语不同,它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用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周记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学生不仅爱看,而且“百读不厌”。心语的内容可以是:

一、热情赞扬,满足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必成大器!”这是一位小学教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所写的一篇作文上的总批,夸饰褒扬溢于题外。我想,教师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激发学生信心,调动写作热情,遵循着“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教学之道。因此,只要学生写出了优秀的周记或此次周记有长足进步,甚至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我都会毫不吝啬、不遗余力地送上自己的赞美之词。“此句甚佳”“此词甚棒”“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总之,正面肯定其取得的点滴进步,肯定其可贵之处,再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心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战果”,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写周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追求更高写作境界的信念。

二、抚慰情感,关怀学生稚嫩的心灵世界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是对作文与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初中学生正值有诸多困惑的青春期,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例如,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那个一年级刚学汉字就知道不少生字的我哪去了?那个二年级因为一个组词错误考试拿了99.5分而郁闷几天的我呢?那个三年级努力为班级男生挣回一丝“颜面”拿下唯一一个男生‘三好学生’的我呢?那个五年级英语总是数一数二,偶尔屈居第二而想不通的要强的我呢?什么时候我沦落到了差生的行列……”面对学生心底里发出的阵阵呐喊,我深深为之动容,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老师始终认为你很聪明,演讲时声音高亢洪亮,动作铿锵有力,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而你最大的问题是不勤奋,心存侥幸,不踏实。过去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现在你该如何来证明自己呢?”当学生看到我的评语时,眼中有隐隐的泪光在闪烁。自此,他总是愿意在周记中倾吐心声,上课也很专注,人也变得自信了。用爱心写心语岂不比贫乏的说教有意义得多?

三、真诚回应,培育学生健康的情感心理

学生的周记里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怪异或偏激的东西,对此,教师不能熟视无睹,置之不理,该批评的还是得批评。训骂、责打是一种批评;入情入理地去说服,指出其不足也是种批评。前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或变得胆小起来,从而导致他们幼小的心离教师越来越疏远。所以,前者尽量不要使用。

例如,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看人真的不能看表面,有些人会笑里藏刀。而那些平常看起来柔弱的人,实际上心里都会挂着一把刀,等到你发现她那把刀时,你也就死定了。”这种偏激的见解让我担忧,我在她的周记本上这样写道:“本文也许是一时气愤所作,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和同学交往,怎能交到知心的朋友?老师送你一首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心儿憧憬着未来,现在却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逝去了的,将重新变为可爱。”

四、满怀期待,激发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

学生写周记大多信手拈来,这样的半成品毛病自然多。我不会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而是怀着一颗期待的心,相信学生会进步,用征询意见式的语句暗示学生:老师期待你用行动来回答。

例如:“字是人的脸,这次周记书写有明显进步,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副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学生能够感受教师的用心良苦,这显然比简单的一句“错别字太多”效果要好多了。学生不仅修改了错别字,在以后的周记中错字也逐渐减少了。

五、坚持写“下水”周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

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刘国正先生呼吁教师写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实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我认为写“下水”文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是心与心的对话,它可以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教师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威信。有部分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之一就是不信任教师,认为你只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我绞尽脑汁写的作文,你红笔一挥就大段大段地删去或者这也不是那也欠佳,你到底懂没懂我的意思呢?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做只会“动口”的理论上的“讲说家”,而不会“动手”的实践上的“运用者”。所以,这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写周记,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学生看到老师写的周记,感觉非常亲切。他们对我的周记也进行了批注,并提出了建议。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不知不觉又多了许多。教师写周记不仅有利于研究自己、改变自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写周记的习惯,让他们懂得写周记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作文素材很好的积累方式。

六、引经据典,激励学生的心志

评语写多了,难免会出现程式化的倾向。这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突破思维定势,做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学生写出优美而意境深远的文章时,不妨用恰如其分的、典雅的古诗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赞其文笔清新俊逸,别具风格;对语言纯真自然的可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对自己下了苦功夫而未收到预期效果,一度很苦恼的学生,可写这样的心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来坚其意志;对接近一流水准却难于突破的学生,可以“何时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激励其奋进。因材施语带有更多情感化、个性化的色彩,既有诊断作用,又有激励作用。

七、教学相长,共享心语的快乐

篇4:关于新闻的周记

随着对“纸包子”事件的后续处理,不难看出政府和新闻部门对于这次事件的重视,以及对假新闻的严厉打击,这些针对这一假新闻事件的处理不应该成为日后新闻工作者只敢报喜不敢报忧的理由,笔者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一篇题目为《严打假新闻 宽容错新闻》的文章,文中提出:“我们在喊新闻打假时,应弄清‘虚假新闻’和‘出错新闻’之间的区别。我们不能将出错或失实新闻划入假新闻行列。尽管有时候它们的危害与假新闻一样大,但它们仍有本质的区别。新闻造假是蓄意造谣惑众,无中生有,误导社会,是一种欺骗罪行。而新闻失真或出现错误大多数时候是技术问题或责任心问题,它不是有意造谣,无中生有,它是过错不是罪。我们都同意这样一句话: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同样,媒体不是神,没有哪一家媒体敢保证自己的报道不会出现一点错误,因此,新闻报道出现错误是再所难免,是可以原谅的。而新闻造假却是不允许的,是不可原谅的。新闻因错可以道歉、更正,但新闻造假不是道歉可以解决的,必须绳之以法。”“目前,各地都在新闻打假,对此我一百个同意,但有一个担心,一些人会不会将新闻打‘假’的外延无限扩大,由此来对媒体求全责备。当媒体被要求不允许出‘错’时,它可能就会在怕‘错’中失去勇敢求‘真’的精神。”

在我国是否应该如同上文作者所说的“严打假新闻,宽容错新闻”,如何严打,如何宽容,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界定区分假新闻和错新闻,这引起了笔者对于打击假新闻这一问题的再思考。

关于假新闻的定义和其形成原因

所谓假新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严格定义,但是作为与新闻真实相对的假新闻,笔者认为即为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新闻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并且带有普遍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几乎有媒体报道,就伴随着新闻失实。可见这一顽症的存在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根据人大教材《新闻写作教程》对于其形成原因的概括,主要包括:

1、体制性失实,是指某种价值观对于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造成的失实。

2、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经济利益对于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造成的失实。

3、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这是从媒体和报道者自身的主观原因与新闻失实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其中,故意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道报道的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的成分,但是却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非故意失实,也称为业务性失实,指的是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可见,无论是假新闻,还是错新闻,都应该归结为与新闻真实相对的新闻失实,而上文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应该指的是从新闻失实的主观方面来对新闻失实进行区分,从而区别对待。可见,如果上文作者的观点可行,那么在现实中,新闻报道者的主观因素就成为了区分的关键。

故意新闻失实的原因

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故意新闻失实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激烈的报业竞争。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提高报纸发行量,刊登有炒作价值的新闻。这些新闻多是“追求轰动效应”之作,多是“争奇猎怪”之作。而另外一些报纸看到竞争对手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或者手段后获取了巨大经济收益,便又纷纷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致达到一种泛滥的地步。因此,有意无意的误传、炒作假新闻现象时有发生。

对受众的迎合。一些报纸为了能够让更多读者来关注自己,或者使自己的传播达到更好的效果,记者、编辑必然会按照受众的文化水平、喜好来选择相关内容。受众的文化素质、动机和需求,对于报纸的品位和风格有着相当大的反作用。那些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屡屡出现,就是因为这类新闻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从一个方面促成了假新闻的泛滥。

网络的宽容与开放。网络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优势,正在逐渐取得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优势,借助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大,上网阅读新闻将成为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对于点击率的看重,导致了虚假的新闻四处可见。网上新闻信息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可一些报纸的记者、编辑为了省力和偷懒,过分依赖网络,很多稿子不经核实,从网上直接搬过来就上版。

新闻造假的轻而易举。假新闻屡禁不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新闻太容易造假。任意取个名字(还会煞有介事地宣称这是化名),随意给当事人安排一个籍贯、年龄、职业、长相,再胡乱编造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搞个深度报道,请某位子虚乌有的专家、学者谈谈对此事的反应和看法,或者搞个跟踪报道,随便说说这事儿最后是怎样解决的,还可以对这事儿进行“认真的剖析”和“严肃的思考”等。我国的新闻制度对于匿名并没有明确的限定,不像美国明确地规定了在新闻报道中只有某几类特定的人群可以匿名,所以导致了编新闻十分容易,而核实新闻则较为困难的现象。

这些原因导致的故意失实对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的破坏可能比非故意失实更为严重,但是新闻真实不仅包括事实真实,还要求本质真实。本质真实指新闻要全面反映情况,要对事物的内部矛盾、性质做科学的揭示,涉及到新闻的深层因果关系、意义价值等本质内容。童兵教授在其《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是这样定义的:“不仅新闻传播的某一个事实、新闻媒介上的报道是真实的,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要完全一致。”另有学者认为,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其连续报道要反映整个现实真实。可见,不能将错新闻排除于假新闻之外,错新闻应该为非故意失实,同样是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本文的观点

笔者认为,尽管两者都属于新闻失实,但是区别对待也有其道理所在,因为

如果真如专家所倡议的,中国新闻界应建立一个“逐出行业”的制度,取消新闻造假者今后在任何一家媒体就业的职业资格,制定假新闻惩罚办法,对刊发假新闻并造成严重后果及恶劣影响的媒体给予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达到提高媒体整体素质的目的。

但是正是因为制造假新闻要承担民事乃至刑事法律责任,通过法律来解决,那么很容易在一些情况下,新闻报道者将成为永远的被告。在我国,新闻从业者进行舆论监督时,由于种种的原因,并不容易掌握确切的资料和信息,大多数不是媒体有意造假,而是媒体或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或因采访不全面,或因为用词不当,或因为细节不准确等原因造成新闻部分失实。所以,如果再不对新闻失实的故意和非故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对待,那么就等于给一些被批评和监督对象提供不应有的“法律支持”,使得一些被批评或被监督对象将媒体的这些“无意过错”放大为“新闻造假”,从而造成中国的媒体永远处于被告的尴尬局面,这对媒体是不公平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媒体的舆论监督能力。

在《严打假新闻 宽容错新闻》一文中,作者提了一个区别对待的例子:“举两个例子供参考:一起是亵渎《古兰经》报道。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承认有关古巴关塔那摩美国海军基地亵渎《古兰经》的报道是不准确的,他们‘对报道中任何不准确之处表示歉意,并向由此事引发的骚乱受害者和受到牵连的美国士兵表示同情’。因为这个报道属于错误报道。因此,媒体只要公开道歉和承认错误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承担‘假新闻的罪名’。”

“但造假新闻就不一样了。2004年,美国销售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主编凯伦·尤尔根森于当年4月20日突然宣布辞职,原因是该报著名记者杰克·凯利卷入伪造和欺骗丑闻,在此之前2003年,《纽约时报》双雄也卸任,原因是一名年轻记者在《纽约时报》刊登的多篇新闻报道中做假,丑闻曝光后将近一个月仍未平息,致使《纽约时报》这家美国最具影响力报纸的主编豪厄尔·雷恩斯和高级编辑杰拉尔德·博伊德5日同时宣布辞职。《今日美国》主编和《纽约时报》双雄所以要辞职,是因为他们的报纸出现了造假新闻。不是道歉就可以解决的。”

笔者认为,对于故意的新闻失实的严厉惩罚甚至是法律制裁,对于非故意失实,各新闻媒体可以借鉴《北京青年报》的一次做法。2003年6月30日,《北京青年报》A叠第二版出现一个加框的小栏目“本报更正”,对该报6月28日和29日消息中出现的差错提出更正,并为此向读者致歉。同时,该栏目还告诉读者与之联系的E-mail地址。这个不起眼的栏目,至少反映了该报的编者又新添了一份新闻工作的职业意识,令人感到欣慰。7月1日,该报发表消息《性骚扰案起诉理由与性无关》,纠正了此前北京众媒体炒作的“北京性骚扰第一案”报道的差误(应是名誉权案),以更正和对读者道歉等方式进行弥补。当然,这决不是纵容非故意过失,因为非故意过失对于媒体形象的伤害也是十分严重的。但是对于非故意失实的认定,应该有严格明晰的规定,不能使非故意失实成了造假者免责的借口。对于具体如何从主观角度进行认定,这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较为复杂的程序,笔者建议采用主张免责者举证的规定,即由被认定的主观造假者举出自己是非故意失实的证据,负举证责任,如果不能举证,则应该承担故意失实的责任和惩罚。

(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研究生)

篇5:新闻专业的实习周记

每一次的会议,都会有汇报工作这一项。其实大家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也是最好的学习时机。这都是他们的实践成果,都是用行动来证明的。每一次的会议都是一堂生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能让我学习到他们是怎么做事的,在工作中是如何克服那些困难的。学习他们的工作和思维模式。虽然这有点虚,但是确实是这样,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学习才能我们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的模式。

在学校的时候,理论的东西学习得比较多,对于真正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应该在实践中解决。在公司,有早间会议。每一个人回顾昨天做过的事情,也知晓今天所要完成的任务。今日事今日毕。

篇6:新闻实习周记

记得我在报社第一篇见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的致富之路”的标题。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单单一个“嗅”字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

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语、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刚开始,我专找新闻标题醒目的动词来抄。抄了30多个后,觉得这似乎不是办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师讲如何写新闻小标题时,用了一个词——拎。动词不也是拎出来的吗?我认为,关键不是用了什么一句话、一个标题用了什么动词,而是拎出来的那个过程,如果我学不会在构思文章时去思考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动词,那么即便抄上一万个词、一万遍词,也不能在实际写作中做得最好,那样的结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写的时候脑袋会有很多动词,随便都能选上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好的那个。拎,或许是一种语感。

于是,我开始再看一遍《老人与海》。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说实话,要不是这篇小说短我还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两天时间看完《达芬奇密码》,而且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并且能牢牢地记住故事很多细节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几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与海》非常吃力,很想跳过去,就像看新闻报道时不停地跳过那些数字、人物名字,直接看标题和首末两句话。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几页我才知道原来圣地亚哥是在同鲨鱼搏斗而不是潜水艇。但是,就是这么一篇简短的小说,我却不能将之复述出来,哪怕让我只用几百字概括。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是我太不习惯的了,我能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个人只能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来,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谁害死谁”。我不能记得海明威写的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或许当时我能看见,但是过后就如云烟消散,那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级别太低。后来有次和几个同来实习的中文系同学谈到这这部小说,她们也称看不懂、看不下去。

上一篇:专科《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下一篇:宴请礼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