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访谈的新闻稿

2024-05-26

关于访谈的新闻稿(精选6篇)

篇1:关于访谈的新闻稿

优秀青年员工话青春、述成长

5月9日晚,XXX公司工会和团支部联合举办了“奉献青春 点亮人生”的优秀青年访谈活动,寻企业优秀青年,找身边学习榜样。参访的6名优秀青年员工围绕活动主题,通过讲述自身的成长故事,激发员工学习、创新意识,促进员工团结拼搏、刻苦专研的精神。

此次访谈内容通过围绕优秀青年员工的岗位实际,注重各自的突出特点,结合自身的工作实例,谈学习、谈生活、谈工作、谈成长。

青年员工1认为,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是以下三个因数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和谐的企业环境是员工得以进步和成长的前提;

二、员工的进步和成长离不开团结协作和相互帮忙;

三、只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反复总结才能成长和进步。一个很务实、勤学习、爱思考并善于总结的年轻人1,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好学上进、自主创新。

当外表文质彬彬,却能顶着烈日与大山为伴,爬杆登塔,视十年如一日的线路班班长被问及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时,他说,一要了解工作特征,掌握事物特性;二要将工作当作事业做。

曾有过骄傲、自豪与荣耀,也有过沮丧、困惑和茫然的军嫂说,工作、学习、生活是相辅相成的,紧张、充实、多彩共同勾勒了人生进步的岁月。

同为电厂值班长的青年员工XXX、XXX、XXX,当谈到在工作中如何应对困难和压力时,他们认为,不畏艰难,将压力化为动力,多问、多思、多干。

电厂副厂长,自2004年以劳务派遣身份到XXX公司以来,曾有过坎坷,也有过荣誉。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是他认真、执着、敬业的精神融化了他消极的思想,铸就了今天的成功。

坦诚、直率的电厂值班长XXX,拥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用责任、奉献、执行共同谱写了她奋斗的青春。

短短5年的工作时间,却能荣获从XXX公司到XXX公司的四份荣誉的XXX,其实背后付出了很多大家看不到的汗水和努力,与他平时工作中形成的严律己、勤思考、多动手是分不开的。

虽然每个青年员工都有各自的梦想,拥有不同的青春和历程,但是通过此次访谈活动,却能换起员工的思考,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2:试析电视新闻访谈的差异元素

1 访谈话题

访谈话题即电视新闻访谈选题。对一期节目来说, 选择一个好的访谈话题就意味着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因此, 要根据节目的定位, 选择既可以激发访谈者的积极性, 又能调动观众兴趣的访谈话题。

1.1 新闻话题应有意义

在当今信息社会, 人们对新闻资讯的追求仍是电视传媒首要考虑的问题。每当新闻事件或现象发生时, 人们首先需要了解事实和现象的真相, 弄清其来龙去脉, 对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其次, 还希望听到各方面的相关说法, 对事件做出详尽的分析与判断。电视新闻访谈要选择这些备受观注的社会热点、社会焦点事件和现象做为新闻话题。

1.2 新闻话题应有意味

新闻话题应该能够引起观众普遍的兴趣。那些个别的或者偶然的新闻事件或现象通常不应该成为访谈的话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诸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有意味的话题十分丰富, 但只有那些对多数人的生活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事件或现象, 才有可能成为访谈的新闻话题。

1.3 新闻话题应有思辨性

新闻话题应该是多元思维后的结果, 一旦失去了多元性, 节目的存在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一定要能够讨论起来, 有话说, 而且围绕这一话题能够产生出不同的观点, 而且在具体讨论的时候一定不能搞一言堂。”[1]

1.4 新闻话题应有前瞻性

一个新闻事件或现象之所以要讨论, 是因为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充分, 希望了解其可能的发展走向。

2 访谈者

电视新闻访谈的访谈者元素可进一步分析如下两个子元素:

2.1 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是在电子媒体中, 以个体行为出现, 代表着传媒群体出现, 代表着传媒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地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 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2]对于电视新闻访谈而言, 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元素, “主持人若不得力, 节目的档次、品位就会被拖下来;反过来, 主持人得力, 就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档次和品位”。[3]许多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是以主持人的人名字命名的, 如《一丹话题》、《小崔说事》和《小崔会客》等。在节目里, 主持人的名字反复多次出现, 以强化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因为主持人实际上是节目的商标, 主持人的风格往往就是一个新闻访谈栏目的独特品格。

电视新闻访谈的主持人承担着四种角色:首先是采访者, 要通过采访打开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话匣子”, 使访谈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其次是谈话者, 要在做好采访提问的情况下, 积极参与新闻话题的讨论;第三是组织者, 要主导节目和和引导话题, 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第四是传播者, 要起到作为节目乃至媒体品牌形象代表的作用。

在实际的操作中, 采访者、谈话者、组织者和传播者是四位一体的。这种角色如何才能充分地协调好和使用好, 而且没有痕迹, 平稳流畅地转换, 对电视新闻访谈的的主持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 有影响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大都是国内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有内涵、有人缘、有特点、有口才”[4]名牌主持人。而作为优秀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主持人, 除上述特点外, 还要具备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养。

首先, 要客观, 控制个人情绪, 避免狭隘社会观念对情绪的影响, 避免日常生活中特殊经历对情绪的影响, 避免节目进行时突发状况对情绪的影响。

其次, 要严谨, 保证用词准确。由于新闻话题的敏感性, 主持人一旦发生了口误, 很有可能就是无可挽回的, 甚至被观众视为缺乏基本的常识和起码的素养。

第三, 要恰当、把握访谈分寸, 保持一个既严肃又活泼、既平实又真诚、既亲近又礼貌的访谈分寸, 对于每一位新闻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来说, 都是必须遵循的,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访谈对象的心情, 更涉及到新闻的公正和严肃。

2.2 嘉宾

在电视新闻访谈中, 嘉宾往往是争夺观众眼球的焦点人物。嘉宾可分为来到演播室现场的嘉宾和演播室现场连线电子屏幕上的的嘉宾两类, 他们的地位举足轻重, 是节目的主要谈话者, 从受传双方的关系来说, 在录制现场人际传播的情境中, 嘉宾既是传者, 又是受者;而针对场外观众, 嘉宾与主持人一样是传者, 如果说, 主持人的作用主要是交代和引导新闻话题, 那么新闻话题的展开、深入和升华则主要是由嘉宾完成的。

作为主要谈话者, 嘉宾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电视新闻访谈的质量, 因此,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嘉宾是否有“谈资”;

二是嘉宾是否有“谈品”;

三是嘉宾是否有“谈技”。

3 演播室

电视新闻访谈的演播室大致可分为设置在电视台内部的专业演播室和设置在普通的客厅、书房甚至户外等其他场所的临时演播室两种。演播室场地一般分为主景区和观众区:主景区是主持人与嘉宾访谈的区域, 是现场的中心;观众区是现场观众所处的区域。演播室环境的设计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一致:重大的时政话题, 演播室宜简捷明朗;深刻的经济话题, 演播室宜朴实大方;轻松的社会话题, 演播室宜动感活泼。

演播室元素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如下三个子元素:

3.1 音乐

有些电视新闻访谈在演播室里面设置一个小型的乐队组合。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情感及心理状态, 电视新闻访谈中加入与主题气氛相关的的音乐可以很好地调节现场气氛。

作为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乐队要参与节目整体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 电视新闻访谈的音乐, 只是一个小小的点缀, 应该节制, 不能肆意地介入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的访谈。否则, 就有喧宾夺主的矫情之嫌。

3.2 大屏幕

大屏幕的功能不仅在演播室新闻话题进行过程中, 如果需要的话, 可以播放与话题相关的新闻短片等影像资料。对于观众而言, 也是一个对画面外的空间延伸与拓展, 是演播室之外“过去”时空的塑造, 与演播室“现在”的时空自然地出入交错, 让演播室的观众将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领域, 进入广阔的遐想空间。同时, 也调节现场的访谈视角。而且单一的演播室空间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3.3 道具

电视新闻访谈中的道具包括演播室中的装饰道具、大道具、小道具和随身道具。

这些道具都可以成为营道演播室访谈氛围和调动嘉宾谈话情绪的环境元素、辅助元素。如演播室中地图有助于嘉宾给观众形象地讲述曾经行为的情境的危险与复杂, 写字板上的题目可以使给嘉宾设置的提问变得更加清晰。

摘要:从访谈话题、访谈者和访谈演播室三方面分析电视新闻访谈的差异元素。

关键词:电视新闻访谈,差异元素,访谈话题,访谈者,演播室

参考文献

[1]郝朴宁.话语空间——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00.

[2]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7.

[3]蔡帼芬.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168.

篇3:美国周末新闻访谈争夺战

的《福克斯周日新闻》,成为四大电视网争夺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王牌节目。

美国四大电视网的周末新闻访谈节目中,以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品牌栏目《会见新闻界》,创立时间最早,它创办于1947年9月。福克斯电视台的《福克斯周日新闻》创立时间最晚,它创办于1996年。由于创办时间的不同,背后新闻理念的不同,四大电视网的新闻访谈节目形成了各自特色的节目内容和形式。

《会见新闻界》是美国四大电视网中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周末新闻访谈节目。在四大电视网中,《会见新闻界》近10年收视率稳居第一。

现主持人提姆·拉瑟特主持节目风格干脆直接,从不拖泥带水。他经常直接引用被采访者前后矛盾的话质问对方,丝毫不留情面。提姆·拉瑟特早年参加民主党,但作为主持人却态度宽容,中立公平。提姆·拉瑟特主持的《会见新闻界》节目连续261周保持四大电视网的周末新闻访谈节目冠军,创造了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奇迹。

《会见新闻界》栏目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邀请政界、军界首脑人物或社会知名人士就国际国内问题发表谈话。到场的包括一位嘉宾、一位主持人和四位参与讨论的人士,参与讨论的多是电视网和报社的记者,嘉宾则多是政界要人。嘉宾和主持人同坐一张桌子旁,参与讨论的人坐在对面。

《面对国家》创办于1954年9月,是一个传统形式的以新闻人物为主体构成的“提问+回答”模式的半小时新闻访谈节目。节目由一位嘉宾主持人(由电视网或其他媒体新闻记者、专栏作家或政客担任)和三位参与讨论的记者组成,四人围坐在咖啡桌旁。该节目的意义在于通过记者或主持人在节目中对领袖或政府决策人的采访,对时事进行剖析。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面对国家》一度曾经非常辉煌。标志是1959年,该节目将美国冷战对手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邀请到它的直播室,成为冷战时代的大新闻。上个世纪80年代,美女记者雷斯利·斯塔尔担任主持人,斯塔尔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网(CBS)白宫首席特派员,她锋芒毕露,曾惹得老布什总统火冒三丈。在四大周末访谈节目中,《面对国家》的收视率排第二位。

为应对《会见新闻界》的挑战,1981年,美国广播公司ABC创办了品牌栏目《本周》。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由ABC著名新闻制片人鲁恩·阿利奇从NBC挖来的戴维·布林克利。戴维·布林克利曾是全国广播公司名牌新闻栏目《亨特利-布林克利报道》的主持人。

1996年布林克利退休后,《本周》收视率开始下滑。随后《本周》栏目由著名新闻记者唐纳德森和罗伯茨联袂主持,但收视率依旧低迷。2002年,《本周》栏目由年轻的记者乔治·斯蒂芬诺帕洛斯担任主持。

乔治·斯蒂芬诺帕洛斯接手《本周》栏目后,大幅变更直播室的布局和灯光,引进触摸屏电脑和壁挂电视,弄得时尚花哨,意在吸引年轻观众。但由于只注重形式,而没有在如何吸引观众、提高节目内容上真正下功夫,再加上近几年《本周》频繁更换主持人,收视率仍然跌到第三。

福克斯电视台的《周日新闻》创建于1996年,在四大电视网的周末新闻访谈节目中,创立时间最短,收视率也排名最后。

1996-2003年期间,《周日新闻》节目主持人是现任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托尼·斯诺。其后,该节目由美国著名政治记者克里斯·华莱士主持。

《周日新闻》节目编排是:节目前半部分,主要由主持人采访上周的新闻人物。节目后半部,主持人克里斯·华莱士邀请四名专家,四个记者分左右两派,两个保守派,两个自由派,双方观点鲜明对立,唇枪舌剑斗得酣畅,非常吸引观众。

美国四大电视网的周末新闻访谈节目是一个重要政治新闻总结性深度采访节目。由于四大新闻访谈节目背后各自独特的新闻理念,因此吸引了美国大批的电视观众,成为美国四大电视网争夺观众、提高收视率的试金石节目,它们在美国电视媒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四大新闻访谈节目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首先,四大新闻访谈节目的对话是高层的。对话的对象主要是美国地位显赫的政客。如美国历任总统和总统竞选人;内阁中的国务卿,国防部长,国家安全顾问,白宫总管和幕僚;国会中的两党领袖和重要委员会的主席;联合国组织的要人。而观众群体也是在美国社会当中具有一定地位的阶层。如:银行家、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等。

其次,四大电视网的周末新闻访谈节目都是响当当的高品质新闻对话节目,而且都是靠节目的品牌和优秀主持人立足的。它们十分重视主持人形象包装和明星主持人的使用。如四大电视网雷斯利·斯塔尔、克里斯·华莱士、唐纳德森、戴维·布林克利等主持人,他们大都曾是新闻记者,都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历,是美国大部分观众认可的明星主持人。

此外,四大新闻访谈节目形式基本相似。节目往往是前半小时主持人质问政客,后半小时几个记者圆桌开侃。尽管四大电视网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背景和风格差别很大。但他们依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的规定,敢对那些在美国政坛上呼风唤雨的人们不留情面,无情批驳。尽管这些社会显要和权贵经常被问的下不来台,但仍然有很多爱出风头的人受利益驱使,以参与这些新闻访谈节目为荣。

篇4:刍议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挖掘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方向是否正确, 直接决定了媒体的影响力, 也会影响电视媒体的公信力。而电视新闻编辑和新闻记者是否能够有效配合, 会决定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内容是否有深度。

通常情况下, 新闻大致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普通人身上发生的不普通的事, 第二类是不普通的人身边发生的普通的事, 第三类是不普通的人身上发生的不普通的事。“人”和“事”是新闻的两个主要构成因素, 这两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只要具有不平凡性、典型性、显著性, 则可成为新闻。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挖掘新闻深度有两种可行的方式, 一种是从事出发, 一种是从人出发。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挖掘有两个侧重点, 一个是以事件为中心, 努力挖掘与此相关的内容, 另一个是以人为中心, 努力挖掘与此相关的内容。但是, 这里的事件和人物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应该相辅相成。新闻事件中因为有了人物的出现, 会更具震撼力。因为某一新闻人物的出现, 而引发了某一新闻事件, 新闻内容则会显得更具说服力, 也会显得更有价值。

例如, 山西电视台有一档新闻访谈节目叫《行风实大家谈》, 这一档新闻节目是以事件为中心来反映新闻事实的。这一档新闻节目主要是通过记者进行走访调查, 努力去发掘存在普通民众中的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通过电视媒介当众提出, 然后找相关人员或部门当场解决, 这些问题涉及到普通民众与政府的关系, 也涉及到民众与企业或商家的关系。可见, 这一档新闻访谈节目具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故事性。兰州电视台有一档电视节目叫《民情民生访谈》, 在《民情民生》栏目的《城区限狗该不该》节目中, 记者对与此事件相关的人物都进行了采访, 包括养狗的人、不养狗的人以及一些行政管理执法人员, 通过调查, 我们了解到了养狗的人和不养狗的人的不同看法, 也了解到了行政执法人员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这一档新闻访谈节目向我们展示了新闻事件的特殊性和人物的主观性, 揭示了新闻人物是如何造就新闻事件的。

二、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挖掘

1. 运用背景材料

电视访谈节目话题的内容要依靠事实来反映, 背景材料在突出新闻话题内容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可以增加新闻的故事性。根据背景材料对新闻话题的影响程度, 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关事件背景材料, 二是有关人物的背景材料。事件背景材料就是要向更深层次挖掘与新闻内容有关的情况, 人物背景材料是要充分展示人物的独特经历以及人物的性格。

例如, 《民情民生访谈》新闻节目中的《城区限狗该不该》, 其新闻访谈的重点是讨论城区限狗令是否应该被推行。而有一档新闻节目叫《兰州往事》, 其曾经播出过一个内容叫《城市养狗人》, 其新闻节目的重点则是访谈相关人物的生活经历、背景等, 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真正能够体现新闻节目宗旨、突出新闻节目话题的内容的背景材料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访谈现场挖掘的不同角度的事实和不同内容的信息, 从而使这些事实通过新闻节目被揭示出来, 不同程度地揭露了造成这一事件的社会原因, 而且深层次地分析了此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

2. 与众不同的提问方式

新闻访谈节目的主要形式是主持人对嘉宾的访谈。通常情况下, 是将几个特邀嘉宾作为新闻访谈的对象, 而且这一人物访谈的过程是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进行, 通常不会受到外界的打扰。而针对事件的访谈, 其新闻访谈环境会随着事件的变化情况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其访谈嘉宾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 新闻访谈节目《城区限狗该不该》中, 接受采访的人包括城市养狗的人、专业养狗的人员、反对养狗的人以及一些行政管理人员, 这些人被集中安排在演播大厅参与访谈活动。而新闻访谈节目《城市养狗人》中, 记者除了对某养狗人进行了采访以外, 也采访了他的家人、邻居、朋友等, 而且随着采访对象的变换, 采访环境也会随之变换。

为了使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内容能够被挖掘得更深, 主持人就需要恰当地选择提问方法。通常情况下, 主持人选择的提问方法则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他们会向受访者不断提出疑问, 以使新闻话题的内容被挖得更深。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新闻访谈中, 主持人会接二连三地向受访者发问, 从而使得访谈的内容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3. 巧妙的叙事结构

新闻访谈节目内容的结构安排得合理得当, 会有助于话题内容的挖掘。例如, 访谈节目《城市养狗人》采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 以养狗人的经历为新闻访谈的重点, 然后以此为中心循序渐进地将新闻话题的内容展开, 从而使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一步步加深。

摘要:我国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发展势头迅猛, 要想赢得更多的观众, 就需要对访谈节目话题的内容不断挖掘。本文首先对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 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新闻访谈节目话题的挖掘。

关键词: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话题,挖掘

参考文献

[1]蔡志伟, 笪小东.试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 (06)

[2]余国平.论电视新闻在传播市场上的定位[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9 (02)

篇5:关于访谈的新闻稿

1“讲好”故事,做有温度的新闻

一是要选择好“嘉宾”。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正成为一种新的传播走向。要“讲好”故事首先要选好嘉宾,好嘉宾的标准一是有新闻价值,二是有故事。讲老百姓的温暖故事是无锡台《每周话题》坚持选择的方向,眼睛向下看,进基层进社区,贴近生活。节目的嘉宾中虽然有全国著名的新闻人物,但是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如社区禁毒社工,身残志坚的残疾姑娘,热心公益的农民等,这些普通人的凡人小事有时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某些特征。一次采访中,社区居民给节目推荐了一位嘉宾,虽然只是一位普通市民,但是他几十年悉心照顾养父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为此我们做了一期节目《最美无锡人系列---祝家父子》,旨在弘扬孝老爱亲美德,倡导和谐文明社会风尚。

二是要设置好“悬念”。“讲好”故事首先考虑受众心理,以受众为中心,寻找讲述角度和切入点。以“中国好人”苏大伟为例,节目紧紧抓住主要矛盾,设置“悬念”,铺展故事。苏大伟是无锡洛社镇一位普通桃农,除了种桃、种田,十几年一直坚持义务献血,献血总量达三万多毫升,这么多鲜血足以将他体内的血液更换两遍。

节目一开场就站在观众角度发问:“一个普通农民为什么一直坚持义务献血?献了这么多血对他身体有影响吗?他坚持义务献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吸引受众进入故事。

“有一天,村上老老少少不少人都在往苏大伟家跑,苏大伟家是在办什么喜事吗?”通过主持人和苏大伟一问一答,“悬念”解开,原来苏大伟在家里自费办起了义务献血宣传展览。节目层层设问,步步递进,苏大伟淳朴、善良、热心公益的形象跃然荧屏。

三是要展示矛盾冲突。要使新闻故事好听好看,就要展示出人物在相对立的人或者事情面前,在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逆境面前是如何化解的:“形成--发展--矛盾冲突(高潮)--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矛盾冲突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里,故事紧紧围绕禁毒社工和她的帮教对象关于“吸与禁”的矛盾冲突展开,被“呛声”-被拒绝-剁手指-找工作-改变-戒毒,使故事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情节在“颠簸”前进,使节目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2 用好细节,做有深度的新闻

电视新闻的细节是指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中最具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能给观众长久地回味和深刻印象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细节可以是一个特写、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特殊意义的物件。电视新闻中的细节运用的好,就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使新闻人物更丰满、新闻事件更生动,使新闻报道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获得2014年江苏省政府新闻二等奖的《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以“老照片”特写镜头为开头,首先交代了这张珍贵照片的由来,然后镜头专项的是两位老友在照片前相隔40年的握手,问候、交谈,花白的头发,淡淡的泪光,威廉额头亮晶晶的汗珠,郑凤仙激动的表情的画面,感人的现场胜过一切言语,富有感染力的细节,一下子把人带入美好、温暖的回忆中去。

除了新闻人物、场景的特写镜头,还有那些能揭示新闻主题、看起来细小却耐人寻味的声画信息、小的或者不经意的表现,这些“细小的事件”往往能够以小见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视新闻“彩虹奖”《难忘“援非抗疟”的那段日子》这一作品深入挖掘细节,讲述其它新闻媒体没有报道过的细节,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第一个细节是胡锦涛主席与高琪亲切握手的照片;第二个细节是高琪在实验室专注工作的场景;第三个细节是高琪讲述弱智儿子走失的细节。看起来是件小事,但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当高琪说他见到走失四天的孩子又脏又饿,像个流浪儿一样的时候,甚至连“爸爸”都不会喊的时候,他的脸部表情是那么难过、自责,一忍再忍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子情深,让人深深动容。

同样,在《访中国深潜第一人——叶聪》节目里,我们镜头捕捉到“蛟龙号”在神秘莫测的5000米海底所遭遇的种种惊险,以及叶聪给家人发邮件报平安这两个细节,让观众感受到叶聪胆大心细、刚柔相济的独特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 创新手段,做有力度的新闻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手段越是独特、生动,其刺激力就越大,新闻的影响力就越大,传播效果就越好。

形式创新,改变以往“主持人+嘉宾”面对面访谈的单一节目形式,大胆尝试不同的访谈方式。例如《二泉月无锡情》采访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时,我们把采访地点就设在二泉广场阿炳故居门口,在那里闵慧芬回忆了自己5岁时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时的情形,说到动情处,闵慧芬老师头微微扬起,双眼眺望远方,仿佛熟悉的琴声就在耳畔响起,情真意切,情境交融,感人心魄。

采访创新,尝试各种不同的采访形式,比如体验式采访,让主持人参与新闻,体验生活,让新闻回归现场。《看大师做二胡》就采用这种创新形式,让主持人亲自动手,跟着大师学做二胡,整档节目生动、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表达创新,在节目中加入高科技和一些创新新元素,如精彩的短片,3D、flash动画、二维动漫等,来升华主题,展示人物形象。例如《妙笔丹青故乡情》访谈嘉宾是美籍上海女画家颜正安,颜正安身上故事出彩点很多,节目抓住画家身上最醒目的“亮点”,展示了颜正安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生动的访谈加精彩的短片组成一档精彩纷呈的优秀访谈节目,获得了2010年电视新闻彩虹奖二等奖。

摘要: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闻事实的主要节目样态之一。这类节目以新闻事件为出发点,用镜头和画面聚焦新闻人物,通过访谈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来引导受众深度理解和把握新闻内涵,是新闻消息类报道的延伸和拓展。要做好这类节目,要在讲好故事、用好细节、创新手段上下功夫。

篇6:关于访谈的新闻稿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批评,新闻框架,新闻语言,批评语言学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的重要职责。舆论本身并没有实际的行为能力, 而舆论监督的客观效果就是进行公开报道之后因公众的传播而产生的社会共鸣对监督对象造成精神上、道德上的压力。[1]传播学创始人拉斯维尔很早便提出了大众传播所具有的社会监视功能, 在我国则逐步发展为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新闻批评是新闻媒介实现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新闻批评通过公开的报道事实、树立典型、批评越轨、及时褒贬、设置议题、组织讨论等手段, 一方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广泛的道德风尚教育, 引导人们按照法律、规章、制度的要求从事社会活动, 另一方面, 对各种落后、阴暗、消极、腐败现象进行公开的揭露和谴责。[2]《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是我国新闻媒介践行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构建舆论监督、揭露社会问题并积极组织新闻批评报道的典范。

《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正是开播, 它的开播对于我国电视新闻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焦点访谈》是一档日播型新闻评论类电视栏目, 17年来《焦点访谈》始终坚持以“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为选题标准, 以“用事实说话”为栏目宗旨。《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我国的新闻评论类电视栏目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仅以央视为例, 1993年5月, 《东方时空》的问世象征着我国新闻评论改革的正式起步, 《焦点访谈》成为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向“专业化”发展的“行业尖兵”。而《新闻调查》的出现则代表着我国电视业内深度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锐力量”, 它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深刻的社会思考以及专业化的新闻实践在社会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均做了大量的关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批评性报道, 但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关注视角和叙事策略。进而经过长期的新闻实践, 形成了各自特点鲜明的叙事框架。加拿大社会学家高夫曼 (Goffman, 1974) 在文化社会学范畴内提出的框架理论可以看成是我们定义社会文化类型、定义大众传播类型的重要依据,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 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再如我国也有研究者对框架形成了这样的观点, 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呈现事物的架构, 经过对事物的选择和加工, 凸显特定内涵, 表达某种思想, 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3]政治传播学家Gamson认为, “媒体框架是构成特定的新闻意义而被组织起来的思考样式 (idea) , 用于提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问题所在”。[4]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发展模式正逐步的构建着自己独有的新闻叙事框架, 而最终这种叙事框架的形成旨在构建一种大众审视社会问题, 并且形成某种观念塑造的思考模式, 即人们对媒介现实的认同。作者认为在批评性报道中《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各自不同的批评叙事框架分别为观众构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观察视角。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语言则成为了新闻叙事框架的物质载体。有学者认为, “语言有助于发展概念化思考, 并为表达思想、传播文化以及对付抽象概念提供了一种手段”。[5]为了分析这两种新闻叙事框架的本质特征, 我们需要对特定新闻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有学者提出“新闻语言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 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6], 因此我们在进行内容分析时可以运用语言批评学的相关方法针对特定新闻事件的新闻叙事话语进行具体分析操作。语言批评学的核心观点有语言本体论和语言功能论两个方面。批评语言学家Roger Fow le r在《Language in the Ne w s》中提到了语言本体分析法, 他认为“语言结构在任何方面, 包括文本, 句法, 词汇, 语义, 语音等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义”。[7]而Halliday则是功能论的主要理论创建者, 他将语言功能分为:客观世界观念化功能、人际交流功能和文本功能。

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3月30日在《焦点访谈》播出的《黑哨的代价》专题节目和同日在《新闻调查》播出的《黑哨内幕》专题节目为分析依据, 并以栏目官方网站公布的原始节目稿件为分析对象。由于以上两个新闻节目是针对同一社会事件进行的不同角度解读, 因此在对其进行文本分析时具有可操作性。针对相同或相似新闻事件进行具体分析, 能够定义统一的分析维度以体现分析的合理性, 所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客观。

黑哨是指足球运动中的裁判违反公平性原则的一种行为。一般指裁判员收受贿赂或受人指使违背公平、公正执法的裁判原则, 在比赛中通过有意的误判、错判、漏判等个人行为来主导比赛结果。2011年3月30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1+1》以及《法治在线》均以“黑哨”为核心话题, 对原中国足球裁判员陆俊、黄俊杰、周伟新收受贿赂, 操纵比赛的事实进行了大量密集型批评报道。

以下我们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在当日围绕“黑哨”进行批评报道使所使用的新闻语言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分析

宏观分析则主要说明叙事文体的整体结构。通过对叙事文本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在新闻叙事中所展示的不同视角。

(一) 新闻标题分析

《焦点访谈》在对这则批评性报道进行整体描述时使用的标题为“黑哨的代价”, 从“代价”这一词中可以看出《焦点访谈》在组织新闻报道时更倾向于事件后果的呈现与反思, 同时能够体现其鲜明的社会警示意义。而《新闻调查》则用“黑哨内幕”进行新闻报道的总体描述, “内幕”一词可以看出《新闻调查》在新闻话语的组织建构中更倾向于纵向的深入性挖掘, 从而帮助观众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

(二) 新闻导语分析

新闻导语的写作在平面新闻叙事中意义重大, 一个精彩的导语会给新闻报道增色不少。不少读者通过快速阅读新闻导语进而决定他是否愿意读完此后的新闻细节阐释。《路透社记者手册》 (麦克道尔, 1992) 曾这样描述:“这是任何新闻报道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值得花费时间。导语的20或30个字成就或毁掉整个新闻报道”。[8]下面我们来看看《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在关于“黑哨”的报道中体现出各自怎样的导语写作特色。《焦点访谈》中的开篇导语这样写到:喜欢足球的观众对这些名字不会感到陌生, 他们是:陆俊、黄俊杰、周伟新。他们是曾经活跃在绿茵场上的国际级裁判, 甚至还有着金哨、银哨的头衔, 今天, 随着媒体的报道, 这几个名字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这一次引起热议的, 是历年来足球场上发生的与他们有关的几起悬案, 以及这些悬案背后令人吃惊的真相。而《新闻调查》之中的开篇导语是这样写的:这一次中国足坛的“打假扫黑反赌”行动, 其实是从中国警方收到的一纸红色通缉令开始的。

不难发现《焦点访谈》的新闻导语设计属于新闻叙事结构中典型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本结构。[9]而这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结构方式正是体现媒介观点的一种隐性手段。《焦点访谈》在节目一开始就以较为详实具体的新闻陈述告诉观众本期节目的核心事件, 正如它的名称“焦点访谈”那样, 通过节目的开篇叙述首先告诉观众“焦点”在哪里。这种导语写作可以更为有效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事实陈述, 对所要讲述的事件核心内容进行介绍, 以便于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焦点访谈》的节目时长仅为13分钟, 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某一新闻事件清晰且全面地呈现给观众, 需要节目策划者的苦心经营。而这种“全知型”导语的设计为后面的深入陈述与评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可谓争分夺秒。而《新闻调查》的导语是以较为宏大、抽象的概念阐释引出节目话题, 同时又恰当地为之后的事件述评设下悬念与铺垫, 突出“调查”的特点, 事实真相需要通过之后的大量调查采访得以呈现。“黑哨内幕”的核心事件终于在对开篇“一纸红色通缉令”的解密, 即辽宁广原足球俱乐部担任总经理兼领队王鑫因在新加坡操纵比赛被通缉以及此后一大批涉及“假、赌、黑”的人员被相继逮捕的相关叙述之后给予事实陈述。更多的事件细节与媒介观点阐释则是通过新闻导语之后的尽40分钟时间进行详实的叙述。

(三) 新闻整体写作风格分析

《焦点访谈》的叙事结构清晰明了, 通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 《焦点访谈》围绕段落标题“金哨”的“最高境界”、“关照”毁掉前程、“官哨”成就“最牛裁判”以及“金钱致命诱惑”进行新闻叙事。而前三个标题实则是对新闻核心当事人陆俊、周伟新、黄俊杰三位原中国足球顶尖裁判在“黑哨”大幕遮盖之下各自所扮演角色的抽象概括。这三个标题也正是媒介观点的一种显性呈现, 而对陆俊、周伟新、黄俊杰三人更为详实深入的事实陈述与观点评论则是通过编导将其分别安排在与之相对应的三个标题版块中进行。最后通过“金钱致命诱惑”这一章节对本期新闻节目所形成的总体观点行进总结概括。在本期《焦点访谈》的结尾, 主持人敬一丹对节目内容作了如下概括:“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 足球比赛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胜负总在最后一刻才见分晓, 这也是足球的魅力所在。而在那些黑哨和腐败官员的眼中, 足球的确是圆的, 金钱和权力可以让一切成为可能。为什么官哨、钱哨和赌哨屡屡出现?为什么多年查处却难以杜绝?足坛不正之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查处黑哨也不能仅限于个案, 足球场上的腐败是不是也应该从球场之外找找根源”。而在《新闻调查》中没有明确可见的段落标识, 相关事件的各种细节以及新闻观点陈述在新闻叙事中交错呈现。

二、微观层面分析

(一) 确立分析维度

本文通过以《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围绕“黑哨”事件进行批评报道的具体新闻稿本为事实依据, 构建分析维度并进行相关指标的量化对比分析。新闻叙事从构成形式上说主要由“新闻解说”和“当事人言论”共同组建, 因此本文在微观层面将新闻叙事文本进行“新闻解说”和“当事人言论”的拆解, 并分为下述三项主要分析维度:

·《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之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的解说文本, 有关核心事件的关键语汇

·《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之中针对新闻事件总体评价所使用的关键语汇

·《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中新闻当事人言论中的关键语汇

(二) 确立分析单位并构建分析指标

根据批评语言学家Roger Fowler在《Language in the Ne w s》中提到的语言本体分析法中的相关定义, 我们以语言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即词汇及短语为分析单位进行框架构建。根据相关框架理论, 我们以“细节性陈述”和“观点性陈述”两个分析指标进行新闻语言的分析。

基于分析维度的构建, 我们将需要分析的新闻文本依据“细节性陈述”和“观点性陈述”两项分析指标并以词或短语为分析单位进行样本抽取 (样本计数单位:个) 。以下为抽取结果:

(三) 表格分析

1. 通过测量《焦点访谈》之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的解说文本, 有关核心事件的关键描述”和《新闻调查》之中与之相对应的分析维度在相应指标上的表现, 我们能够发现上述两个新闻栏目在“观点性陈述”方面均强于“细节性陈述”述如表1、2所示。于此同时《新闻调查》中体现出的“观点性陈述”总体水平为73.33%, 而《焦点访谈》之中的“观点性陈述”总体水平为63.49%。《新闻调查》表现出比《焦点访谈》拥有更为丰富的观点概括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通过统计显示《焦点访谈》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进行解说的“细节性陈述”总体水平为36.51%, 而在《新闻调查》中, “细节性陈述”总体水平为26.67%。由此能够发现, 在以“《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之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的解说文本, 有关核心事件的关键语汇”为分析维度进行的“细节性陈述”指标测量中《焦点访谈》要优于《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每期节目时长为13分钟, 其在解说词方面拥有更多的关于新闻事件的细节陈述。

2. 通过以“《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中新闻当事人言论中的关键语汇”为分析维度进行分析统计发现, 《新闻调查》中新闻当事人的“细节性陈述”总体水平为60.25%, 而《焦点访谈》则是31.1%, 因此能够证明陆俊、周伟新、黄俊杰三位新闻当事人在《新闻调查》中向记者说出了更多的在“黑哨”内幕下的各种细节事件。周伟新曾在2004年10月2日,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4轮, 沈阳金德对北京现代中参与执法。北京现代因不公判罚最终上演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罢赛第一案。周伟新在《新闻调查》中向记者详细描述了当时比赛的整个过程, 而针对同样事件, 《焦点访谈》只是在解说词中进行了简要叙述。再例如周伟新还在《新闻调查》中向记者表示在澳门2007年曼联巡回赛的比赛中, 他曾和参与此次比赛执法的黄俊杰联手赌球并赢取赌资20万元港币的详细经过。而关于周伟新、黄俊杰参与赌球的事实陈述在《焦点访谈》的新闻解说以及记者与当事人的谈话内容中均未涉及。通过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已经能够对《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的新闻叙事框架进行梳理总结。

三、结论

基于以上对《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分别以“黑哨的代价”、“黑哨内幕”为核心话题进行的新闻批评从语言批评学角度对其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新闻批评框架实证调查研究, 对以上两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批评框架方面的实质性差异进行概括总结, 并由此形成基本观点。

《焦点访谈》在组织媒介话语进行批评性报道时通常是以体现媒介观点为主进行新闻叙事框架构建, 即观点性叙事框架构建。在这种框架之下, 新闻话语主要体现为一种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观点性的阐释, 进而通过长期的观点构建完成媒介观点的社会化, 即构建媒介现实。《新闻调查》在组织媒介话语时是以新闻事实的细节构建为叙事框架, 即细节性叙事框架构建。通过细节性叙事框架的构建, 《新闻调查》能够展示较为完善的事件原貌, 并且能够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媒介思考。新闻批评报道若想让受众对某一事件或社会问题有更为客观的理性认识, 新闻叙事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细节支撑, 进而用细节去支撑观点阐释。因此, 观点性叙事框架和细节性叙事框架也就分别成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在新闻批评中所使用的基本叙事框架。

参考文献

[1]郭镇之, 展江.守望社会电视暗访的边界线[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48.

[2]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87.

[3]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十一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 2010 (9) :19.

[4]Gamson, w.A.“, News as Framing”, American BehavioralScientist, 1989, 33-2, 157.

[5]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7版.蔡骐,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72.

[6]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7:228.

[7]Roger Fowler, 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press, London:Routledge, 1991:67.

[8]史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M].禹建强, 王海, 译.新华出版社, 2003:156.

上一篇:政治教研组教研计划下一篇:包含“行”字和“远”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