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塔想到的

2024-04-16

从乌塔想到的(精选8篇)

篇1:从乌塔想到的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乌塔十四岁就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我被乌塔勇敢、独立、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乌塔家人的做法点赞。

我已经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了,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想一个人出去旅游那是想也别想的事儿。在家里,我不做任何家务,无论是整理房间,还是洗碗,擦桌子,都是妈妈一个人承包,我只是学习的“功臣。”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当我想帮爸爸妈妈做点什么,总是被妈妈婉言拒绝。

我也想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孩,和乌塔一样去远行。

今年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妈妈给我报了滑雪冬令营活动。妈妈怕我一个人不能自理;滑雪很危险,担心我的安全;妈妈担心的问题数也数不完。而我心里也有点害怕:“我能行吗?”

而乌塔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从现在开始我就要查找如何穿戴滑雪器具;滑雪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何防守保暖……是乌塔给了我信心。

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我也要从这次滑雪中真正的感受到它的艰辛、快乐。

我也想让妈妈早点放手,让我变成窗外自由飞翔的小鸟。

篇2:从乌塔想到的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小姑娘,自己一个人游欧洲,并且在出游前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游,把玩的时间来挣旅费。这是在我们身上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也不敢想象一个人出门旅游是什么情景。因为爸爸妈妈连我上学放学都要接送,更不会让我一个人出门旅游。平时我花的钱都是向父母要的,从来不知道节省。

乌塔一个人出门旅游不是父母不爱她,而是父母对她独立处理事情很放心,乌塔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然后再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而我在平日里,一旦发生生么事情,先想到问爸爸妈妈怎么办?从来没有自己想一想应该怎么做。

篇3:从娃娃抓起想到的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符合客观的规律;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合乎体育生理的逻辑。但是, 如果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正如邓公说了一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什么都是生产力一样, 就令人吃惊了———叫“娃娃”们到街上去抓错别字, 是因为“童言无忌”;让“娃娃”们去给成年人监考抓作弊, 或还因为他们的心灵“尚未受到污染”;但消防设施也要“娃娃”们去查, 安全生产也“从娃娃抓起”, “劝廉”的责任也要“娃娃”们来担, 直到某些地方, 连优生优育都提出了“从娃娃抓起”的口号, 人们不禁要问, 大人们干什么去了?“娃娃”们是不是太累了呢?

有人戏言, 当今是一个“从娃娃抓起”的时代, 你还真不能把它当做笑话。这不, 继“廉洁从娃娃抓起”、“孝顺从娃娃抓起”之后, 又有了“慈善从娃娃抓起”———

2011年11月8日, 中华慈善总会发布消息称要与教育部门合作, 制定慈善教育计划, 慈善将有望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估中。中华慈善总会还计划在四川、甘肃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学捐赠111万余册《慈善读本》, 并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

慈善需要从娃娃抓起, 但不能以一种捆绑的方式来实现, 将其列入学生素质评估, 显然就是“捆绑”。再者, 慈善理念的认知与作为, 虽有联系, 却不完全同步, 有人对慈善理念认知很透彻, 可在利益的诱惑下, 慈善不作为、乱作为也是很有可能的。更何况慈善本身更要遵循自愿的原则, 这是底线, 不容撼动, 你可以呼吁, 但你不可以强迫。遗憾的是, 对这些孩子, 中华慈善总会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才有了和教育部门的合作, 才有了进入学生素质评估的设想, 也才有了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的痴心妄想。在恶劣的慈善环境下, 强行播种的慈善种子只可能开出伪善的花朵。

爱护环境, 珍惜资源, 安全防火, 全民健身, 计划生育, 尊师重教, 慈善公益, 统统从娃娃抓起。以上种种似乎都很正确, 但娃娃的巴掌才有多大?他们抓得起这么多沉重的东西吗?世界上的事, 到了“凡是”, 总会出毛病, “从娃娃抓起”也是如此。学校教育的价值坐标体系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但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教育似乎可以解决人的一切问题, 或者认为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在教育上寻根求源。由此, 必然导致两种怪现象时常发生:一是教育责任边界的模糊化和无限化, 学校无奈地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 有时甚至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些机构的替罪羊;二是一些权力部门从自身工作需要出发, 开展一系列的“××进校园”活动, 这些活动与学校因有的课程体系无法融合, 反而干扰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人们将目光紧紧盯住教育, 过度夸大学校和老师的作用, 往往忽略另一个基本事实: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仅仅通过接受学校教育完成。

篇4:由《乌塔》一课所想到的

那天,我要讲授的《乌塔》一课是略读课文。按照惯例,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预习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即,乌塔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具体表现在哪里?上课时,我说谁愿意把你预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平时爱发言的七八个同学们交流起来,有的说,乌塔年龄和我们相仿,她热爱生活,胆识过人,勇于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真让人敬仰。也有人说我很羡慕乌塔,她有理解和支持她的开明的父母……”听了他们的议论,我忍不住加入了他们的交流中。我说乌塔的自主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令我敬佩,至今我还不敢独自游欧洲呢!同学们,你们和乌塔相比怎样?为什么她能独自游欧洲,你们到现在书包还让爸爸背?到目前为止,你们独自最远到过哪里?独自做过哪些事?正是这几句不经意的话,全班学生打开了话匣子。张某同学说,我独自哪儿也没去过,上公园有爸爸妈妈领,上学有爷爷、奶奶接送,就是在楼下玩,他们也不放心。牛某同学说:“我独自做过最大的事,就是在楼下的小卖部里打酱油,我也想向乌塔那样,可我们没有那样的环境呀,爸爸妈妈不让呀!”何某同学说:“我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多次要求父母同意我独自上学、放学,可爸爸、妈妈就是不答应。他们说现在社会多乱呀,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多猖狂啊,你一个小孩怎么对付得了他们?”我说:“哪有那么多的犯罪分子?”他却说:“电视上、报纸上不是天天报道吗?万一遇上了怎么办?听父母这样说,我也不反对他们接送了。”姚某同学说:“乌塔之所以有那样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我认为是他们国家的大环境和教育共同发挥的作用。德国人普遍自信、执著,她们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而且亲朋好友也会全力以赴支持。而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国民素质也不高,小孩独自出门风险很大,要么受到不公正待遇,要么遇到坏人被拐卖,有哪个父母能放心地让孩子独自出远门呢?再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没给我们留太多的成长空间。每天上学既要完成学校作业,又要完成家长布置的练琴的作业。老师,我们哪有按自己体验和认识世界的机会呀。老师,我们能力不强,不能全怪我们,你们大人也得反省反省。”柴某同学说:“老师您的孩子十一、二岁时,让她独自出过远门吗?”她的一句话问得我瞠目结舌,一时语塞答不上来。“因为我的孩子上高中了也没让她动手洗过自己的衣服,她的独立能力一点也不强。正因为如此,我才强烈希望你们努力向乌塔学习,好好地锻炼自己。”“同学们,听你们刚才的讨论,我感觉你们认为乌塔这样的人在你们中间不可能产生,是吗?”“老师放心,我们会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他们七嘴八舌地又谈论起来……

这是一节有趣的课,这节课上他们思绪飞扬,话如泉涌,让我深感意外。为什么会如此呢?我苦思冥想认为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找准了课文与学生生活的交点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时,我紧紧围绕这一意图不断地寻找突破口。最后,我决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交流阅读感受上,从学生的交流中随机寻找突破口。正如我预料的那样,突破口被找到了,那就是:“乌塔为什么能那么自立自强独自游欧洲,你们却不能?”因此,而引发了学生心灵深处话语洪流的喷发。

二、做到了平等与学生对话,真诚与学生沟通

整个授课过程我始终面带微笑,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放下了老师的架子,蹲下来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打消了顾虑,畅所欲言。试想,当学生谈到他羡慕乌塔,因为乌塔有开明的父母,有自由的社会生长环境时,我反问他,你的父母难道不开明吗?你们生长的环境不好吗?他还能兴致勃勃地谈他的感受吗?一定不能。所以,他们童真流露,是因为我做到了平等、真诚地与他们对话沟通。

三、解开了束缚他们的绳索

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上,我给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氛围,让他们入情入境,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有缺憾的观点,我也不武断地加以否定,而是进行巧妙的分析和引导,让他们自己发现不足,加以修正。

四、我选对了角色,当好了配角

平时上课,我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把学生当成了台下的观众。上课时只顾兴致勃勃地完成角色任务,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根本不顾学生的反应和感受,很难与全班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这一课我明白了,教师要当好配角,真正还课堂于学生,才是明智之举。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说,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改则殆。做教师的就得在不断思考中成长。

篇5:从《乌塔》想到的

而外国的父母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像乌塔,旅游费都是自己赚的,两者之间太不一样了。

我觉得乌塔说的“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的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看电视、看书认识的世界不够完美,要身临其境才能发现世界真正的美。

我想对中国的孩子说:“挣开溺爱的怀抱,做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雄鹰吧!”我也要对中国的父母说:“放手吧,给我们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我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像她那样独立生活。

篇6:从《乌塔》想到的-

我从《乌塔》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要学乌塔那样独立,我要向她学习,独立完成自己的心愿。

可是天底下的母亲太爱自己的孩子了,那里都不让去,要到哪里去家长们都会把你跟着一步都不会离开,就连上学爷爷或奶奶都会把你送到校门口。甚至放学都要到学校门口等候你,还帮你把书包背回家。

我们中国的母亲和爷爷或奶奶都非常的爱我们,就连去朋友家都不让去,给朋友或同学过生日都不行,家长们是怕我们被坏人骗走。所以我想对家长们说:“你们应该让我们有一个自己独立的.一个胆儿,不然成天呆在家里,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让做。在家里要是有一天大人们出去了,要好几天才回来而我又啥都做不来,谁来照顾我啊?不可能不吃饭啊,还有等到了中学或大学的话,什么都做不来,那人生下来有什么用吗?”

篇7:从乌塔想到的

当我读到“说话间,她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她告诉我“……你要到超级市场去买。”的时候,我就看见了一位热情、活泼,生活经验很丰富的小女孩。要是换作我,决不会与她一样,与别人交往,生怕别人会“吃了我”这种感觉。

我继续往下读:“哟,这么长的路程,我有点惊讶……不到400马克。”我又看见一位勇敢、有恒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决对还没有去欧洲就会紧张的要命,何况我们中国小孩从来都是娇生惯养,一个人去的话,自己不怕,可爸爸妈妈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长的陪同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乌塔这个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强,而且十分孝顺家人,关心家人,有责任感,乌塔在我的印象中记忆犹新,我还要再读一遍!

篇8:从高斯求和想到的

1+100=2+99=3+98=…=49+52=50+51.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 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 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 ×50=5050.

试想一下, 可否用类似方法计算1+2+3+……+101=?

一、高斯求和的引申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1+101=2+99+3+98=…=50+52.这样51就被“剩下”了.且有:

由于51恰好位于1~101的中间, 所以, 1+2+3+…+101=中间数×项数.那么, 这两个公式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可否将其推广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呢?

二、用高斯求和理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从上面的两个求和公式中, 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应该分项数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即有下面的定理成立:

定理若{a}为等差数列, Sn为其前n项和, 则有:

证明: (1) 验证n为偶数时公式成立

(2) 验证n为奇数时公式成立

为了方便记忆这两个定理, 根据定理的形式, 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定理命名为“偶数抱对奇数取中”.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例子来看看这两个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三、“偶数抱对, 奇数取中”的应用

例1.已知数列{an}满足2an=2an-1+1 (n≥2且n∈N*) , 且a1=1/2Sn为其前n项和, 求S10=?

例2.已知等差数列{an}中, 若前15项的和为S15=90, 则a4+a8+a12=?

解:S15=90圯15a8=90圯a8=6, 又因a4+a8+a12=3a8, 故a4+a8+a12=18

四、小结

以上便是与这两个定理有关的题型, 希望通过这三个例子抛砖引玉, 引起大家对这个定理的重视.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 也希望同学们对教材中涉及的公式定理等要活学活用, 要有怀疑精神, 洞察它背后隐含的规律, 从而在做题中逐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摘要:在高中数学学习中, 数列题目常由于公式较多、计算繁琐而令人望而生畏。即便是大家都熟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对涉及它们的很多题目也是无从下手抑或事倍功半.从高斯求和出发, 经过推理得出等差数列求和的另一种公式——偶数抱对、奇数取中, 并通过举例使大家看到这两个公式的奇妙作用.

上一篇:好书引领我成长作文下一篇:校招宣传片拍摄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