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集自序散文

2024-06-26

张爱玲小说集自序散文(精选4篇)

篇1:张爱玲小说集自序散文

张爱玲小说集自序散文

我写的《传奇》与《流言》两种集子,曾经有人在香港印过,那是盗印的。此外我也还见到两本小说,作者的名字和我完全相同,看着觉得很诧异。其实说来惭愧,我写的东西实在是很少。《传奇》出版后,在一九四七年又添上几篇新的,把我所有的短篇小说都收在里面,成为《传奇增订本》。这次出版的,也就是根据那本“增订本”,不过书名和封面都换过了。

内容我自己看看,实在有些惶傀,但是我总认为这些故事本身是值得一写的,可惜被我写坏了。这里的故事,从某一个角度看来,可以说是传奇,其实像这一类的`事也多得很。我希望读者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说不定会联想到他自己认识的人,或是见到听到的事情。不记得是不是《论语》上有这样两句话:“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这两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明白了一件事的内情,与一个人内心的曲折,我们也都“哀矜而勿喜”吧。

篇2:张爱玲小说集自序散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序言的文体知识

2、汲取信息,明确《呐喊》创作的缘由及《呐喊》的创作经过。

3、学习鲁迅反抗绝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呐喊》中的作品做大致观照。

二、重难点及学法引导:

重点: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个别句子的理解。难点:作者的社会观和创作态度的理解 学法引导:

1、课前预习。(作业:序言两大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呐喊”;我眼中的鲁迅)

2、理解文意时,结合鲁迅小说、散文、杂文,鲁迅研究的相关评论等加以说明

3、课后阅读鲁迅作品及读本中的相关内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简要谈序

自序: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他序: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

代序: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 特点: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浓厚

2、鲁迅作品简介 作品集简况: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集》《华盖集》等 《呐喊》所收作品: 《狂人日记》《孔已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3、导入课文

五四小诗: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我们习惯于将鲁迅称之为“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试着把鲁迅当作一个朋友,不关注他辉煌的结果,只来看看过程,关注他在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复杂万端的心态、情绪,他的焦躁、感伤、痛苦、孤独以及更重要地鲁迅怎样从这内心的炼狱中挣扎出来,找到正确的道路,成为“反抗绝望的战士”。鲁迅一生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而《〈呐喊〉自序》正是提供了一个窥视鲁迅内在世界的难得机会,一条鲁迅精神发展的明晰线索。

4、分析课文

正如同学们所说第一段讲了《呐喊》的来由:梦中不能忘却的一部分,我们看看鲁迅年轻时代做了什么样的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首先是父亲的病故以及“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家庭变故,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与“侮辱”,敏感的鲁迅由此而“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惨伤的记忆。这一段童年体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及日后创作。或许我们能从《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片段看到鲁迅的心。“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色,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在街头听到她的话,还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它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澡、淘米。”鲁迅不也正是默默地从一倍高的柜台上典当,从一倍高的柜台上拿药,默默地忍受着人们的评论与侮辱。

鲁迅于“绝望”中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寻一个怎样的梦? 直到接触了与传统文化异质的西方文化,才形成一个“美满的梦”,燃起了新的“希望”:用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科学救国”梦几乎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起点。梦想实现了吗?

在异国所感受到的落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幻灯”案件,再一次将他推入“绝望”的深渊,麻木地鉴赏他人(同胞)痛苦的场面给鲁迅的心灵如此巨大的不可弥合的伤害,使他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药》:“没有多久,只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鲁迅对“救治病人的疾苦“绝望后,下一步做了什么?

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又做起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结果怎样? 也许,《新生》的夭折,特别是社会对启蒙者的呐喊“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的“无反应”对鲁迅心灵的打击才是真正致命的。如鲁迅在其他作品中写到:“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是火;是弹琴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琴,才会是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然而,在中国,却是什么也没有,“一切新思想,新的文字,新的语言,在中国人这里,都不会了解,不会同情,不会感应”。所说的、所写的如“一箭之入大海,溅不起一丝水花”。由此而产生的“绝望感”是极其深刻的: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双重绝望必然导致对“启蒙”本身的彻底绝望。鲁迅由此而感受到无端的悲哀,与毒蛇般纠缠灵魂的寂寞,成为一种潜在的痛苦记忆深藏在鲁迅心灵深处。他用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回到国民中去,回到历史中去,如《野草》中写到“从我的后院可以看见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以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

鲁迅从此就永远寂寞下去了吗?他作为“反抗绝望的战士”之路从此结束了吗? 学生课后讨论。第二课时

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鲁迅最初态度并不积极,是可以理解的。毫无疑问,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绝望是属于鲁迅自己的。鲁迅称之为“确信”。“确信”这个词儿可不是随便用的。意思是说,鲁迅对“铁屋子万难破毁”这一认识是从不怀疑,一以贯之的。1925年,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还谈到:“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但鲁迅又确实提起笔来,投入了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主将之一,这是怎么一回事?——促成鲁迅做出与前述“绝望”思想不同的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人所谓可有。”是什么意思? 这里存在一个双重的否定(与怀疑):首先,是由经验而产生的“确信”既对“启蒙者”的绝望,对“希望”(以及“启蒙本身”)的否定(与怀疑),然而,又由于对自我经验的有限性的怀疑(如鲁迅在《自选集自序》里所说“我所见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进而对自己的“绝望”(对“希望”的怀疑与否定)产生怀疑(与否定),进而产生(对“启蒙”)的“希望”。这就是鲁迅一再引述的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与许广平的信中也说过“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该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不自卫。”

《野草•过客》:有一天,遇见一位老人、一个女骇。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过客问:“前方是什么?”小女骇回答说:“前面是花园”。老人回答说:“前面不过是坟”。过客则表示,尽管明知道前面是坟,奋斗没有好结果,但仍然要往前走,他觉得前面有一种“声音”一直在呼唤着自己。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历史使命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抗绝望的战士。

作者最终呐喊了,作者又究竟在为谁在呐喊?

为别人:麻木的众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正在作着好梦的青年

“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这类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我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至今有时还在寻求,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鲁迅无论在用笔战斗还是在剖析自己时,眼前都浮动着革命下一代的形象,耳边都响彻着被压迫人民的呼声。他从不把思想的改造和写作看作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把它们与人民解放斗争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这样我们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听将令”,又为什么说“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

鲁迅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时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这就是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听命(忠实)于自己的生活(生命)体验与艺术感受,写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如前所分析。鲁迅真实的生命体验正是他心灵深出那些“太黑暗、太冷酷”的感受,但鲁迅一则出于“替别人”着想,一则出于对自己的感受的怀疑。总是在作品里有意“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光明”。一面要让真正属于自己的黑暗感受在作品中真实流露,一面又要加以限制、保留,甚至“不恤用了曲笔”。前者是“心”的自然非理性的流露,后者是“智”的理性的有意为之。课外阅读《呐喊》,以本篇自序为钥匙解读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感悟。板书设计:绝望世态炎凉 ↓

梦洋务、西医救国 ↓

绝望“幻灯”事件 ↓

梦文艺救国 ↓

绝望《新生》流产

篇3:张爱玲小说集自序散文

关键词:文化的“犯冲”,自卑,自负,歇斯底里

张爱玲《传奇》小说集中的故事大抵写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 此时的张爱玲因战火的原因粉碎了她的蓝色的英国梦, 中断了香港求学生涯。这些变故成全了她对人心世事认知的早熟, 也把她变得一无所有, 她只好回到上海, 卖文为生。获得了极大成功, 她的华丽的笔调和苍凉的姿态被市民所喜爱, 她的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姿态被同行所惊异。因为张爱玲—她本身就是遗少的女儿, 所以她对于自己所描写的洋场和遗少社会的种种异乎常态的现象抱有丝怀念和眷恋。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许被张爱玲蛊惑, 也许身陷其中。而内在心理的形成与外在环境息息相关。体现在作品中, 主观心理与客观环境纠葛成的一条主线, 所展开的就是小说的脉络及时代背景的变迁, 当然, 小说中虚构的角色带有作者心理的烙印, 然而作者本人世界观的形成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时代背景的印记。当作者心理与时代背景的变迁相冲突时, 作品中人物心理也随之转变。爱玲所处的时代, 正值中西文化交融相汇, 既她所谓的“文化的‘犯冲’”, 她的作品中现实环境给予人物心理的冲击也相对复杂而多样。因此, 从人物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于深入发掘作品的创作内涵, 深刻地理解爱玲小说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有着重要价值。

犯冲的色彩, 苍凉的基调, 荒诞的生活, 传奇的故事, 变态的人物——这, 就是张爱玲在她的《传奇》小说集中所构建的特殊世界。这些作品既转化了诸如《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手法, 又成功的借鉴了西方文学的一些描写手段。小说设置于遗少和洋场社会这一沉重呆滞, 潮湿发霉的历史氛围下, 讲述中外文化在租界洋场这一特殊境地上浊流相汇的情形, 而生就诸如金钱婚姻, 高等调情, 通奸姘居等种种怪胎。在这种糟粕文化毒害下的人物的心理多少都有些问题。或极度自卑, 或极度自负, 或双重性格, 或歇斯底里。总结起来, 《传奇》小说集中的人物的心理大抵可以分成三种:

一、自卑性心理

此类心理有不同的起因, 而结果都是在自卑的道路下越陷越深, 最后走向自毁的道路, 自我堕落来报复他人, 苟且求生。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 由于自卑而渴望被爱, 所以愿意给予, 然而她给予的对象是不可能带给她回报的, 所以在这种付出中心理逐渐堕落, 走向自毁的道路。如《金锁记》中的姜长安因为自卑, 被动的以苍凉的手势来结束自己的追求, 成全自尊。《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孟烟鹂以自我贬低的自卑姿态来成元文化作用下的艺术形式。在京剧艺术当中, 至少集合了文学、舞蹈、武术和美术等艺术的精华和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京剧发展的越来越完善, 京剧艺术上的唱词创作上的简洁深刻, 表演的精彩绝伦, 脸谱的勾画斑斓多彩, 都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我认为京剧的发展离不开上述几方面的精华支撑, 同时京剧艺术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文学、美术、武术, 舞蹈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文化、艺术之间的联系作用和影响, 会促进各种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相辅相成, 也推动了我国文化的蓬就自尊和得到别人的认同。

二、自负型心理

“征服生活”是此类心理的主要表现, 在意识中将自我视为道德楷模, 并力图去实现、完善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 同时, 出于对这种自我克制的补偿心理, 认为他“应该”拥有“众人所羡慕的一切”, 对他们而言不应该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如《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 心理缺失的补偿者。童年的不如意导致风流病, 最终在香港沦陷的心理补偿下回到定式的婚姻社会中。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可谓最典型的自负型人物, 需要外在的肯定来补偿他的“自我牺牲”和对真实自我的压抑的双重性格。如《第二炉香》中的罗杰在自负的情节中隐藏着强烈的自卑。

三、歇斯底里性心理

由于欲望的不能满足, 而以异于常人的方法进行发泄, 近乎疯狂与病态。爱玲笔下唯一的这类人物就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曹七巧的心理起因来自于“要强”, 因出身低微嫁给残废的丈夫, 在显赫的家族中备受轻视嘲笑, 这种“要强”的心理日积月累, 最后以歇斯底里的精神上的畸形态表现出来, 不分亲疏地无情恶劣对待他人。嫉妒他人的优点或幸福, 当这种嫉妒破坏了她的自负、引发更强烈的自卑时, 产生攻击与仇视对方的强烈心理, 必欲“破”之而后快, 直至毁灭掉身边所有的人……

无论自负, 自卑, 歇斯底里, 最后的命数都是一定的, 大抵不会按照个人的意愿所生活, 或者说他们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文化的“犯冲”的背景下, 该如何生活。内在心理的形成与外在环境息息相关。外在的环境深刻的影响着人物的心理, “在个别的情况中, 不仅象征着时代背景的姜公馆和姚公馆是七巧等人的铁闺阁, 其他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公馆、《倾城之恋》中的白公馆, 亦不免成为有关女性人物收集、演绎和释放各种情态的中心场所。吊诡的是, 这些现象的导因, 主要都源于外在整体社会的运作, 而借婚姻、家庭移植到她们内在文化—心理层面。”在时代背景的变迁, 小说中虚构的角色的心理亦随着作者意识的变化而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建军.《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爱玲卷》[M].北京:蓝天出版社, 2003.

[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于青.《论<传奇>》[J]当代作家评论, 1994, (3) :

[4]姜飞.《感性的归途-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篇4:余光中散文自序

第一是抒情。这样的散文也就是所谓抒情文或小品文,正是散文的大宗。情之为物,充溢天地之间,文学的世界正是有情的世界。也正因如此,用散文来抒情,似乎人人都会,但是真正的抒情高手,或奔放,或含蓄,却不常见。一般的抒情文病在空洞和露骨,沦为滥情,许多情书、祭文、日记等等也在此列。直接抒情,不但失之露骨,而且予人无端说愁的空洞之感。真正的抒情高手往往寓情于叙事、写景、状物之中,才显得自然。

第二是说理。这样的散文也就是所谓议论文。但是和正式的学术论文不尽相同,因为它说理之余,还有感情、感性,也讲究声调和词藻。韩愈的《杂说四》,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苏轼的《留侯论》,都是说理的散文,但都气势贯串,声调铿锵,形象鲜活,情绪饱满,绝非硬邦邦冷冰冰的抽象说理。每次读《过秦论》,到了篇末的“然秦以区区之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长问,竞用斩钉截铁的短答断然煞住,真令人要拍案诧叹,情绪久不能平。精警的议论文不能无情。

第三是表意。这种散文既不是要抒情,也不是要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的那份情趣、理趣、意趣,而出现在笔下的,不是鞭辟入里的人情世故,便是匪夷所思的巧念妙想。表意的散文展示的正是敏锐的观察力和活泼的想象力,也就是一个健康的心灵发乎自然的好奇心。“家居不可无娱乐。卫生麻将大概是一些太太的天下。说它卫生也不无道理,至少上肢运动频数,近似蛙式游泳。”这种雅舍小品笔法,既无柔情、激情要抒,也没有不吐不快的议论要发,却富于生活的谐趣,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也能动人。到了末句,更从观察进入想象,最有英国小品的味道。

第四是叙事。这样的散文又叫做叙事文,短则记叙个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或是某一特殊事件之来龙去脉,路转峰回;长则追溯自己的或朋友的生平,成为传记的一章一节,或是一个时代特具的面貌,成为历史的注脚,也就是所谓的回忆录之类。叙事文所需要的是记忆力和观察力,如能再具一点反省力和想象力,当能赋文章以洞见和波澜,而跳出流水账的平铺直叙。组织力(或称条理)也许不太重要,因为事情的发展原有时序可循,不过有时为求波澜生动,光影分明,不免倒叙、插叙,或是举重遗轻,仍然需要剪裁一番的。

第五是写景。所谓“景”不一定指狭义的风景。现代的景,可以指大自然的景色,也可以指大都市小村镇的各种视觉经验。高速公路上的千车竞驶,挖土机的巨铲挥螯,林荫道的街灯如练,港口的千桅成林……无一非景。一位散文家的视觉经验如果还限于田园风光,未免太狭窄也太保守了。同时,广义的景也不应限于视觉:街上的市声,陌上的万籁,也是一种景。景存在于空间,同时也依附于时间,所以春秋代序、朝夕轮回,也都是景。景有地域性:江南的山水不同于美国的山水,热带的云异于寒带的云。大部分的游记都不动人,因为作者不会写景。景有静有动,即使是静景,也要把它写动,才算能手。“两山排闼送青来”,正是化静为动。“鬓云欲度香腮雪”也是如此。只会用形容词的人,其实不解写景。形容词是排列的,动词才交流。

第六是状物。物聚而成景,写景而不及物,是不可能的。状物的散文却把兴趣专注于独特之某物,无论话题如何变化,总不离开该物。此地所谓的物,可以指有生物,譬如草木虫鱼之类,也可以指无生物,譬如笔墨纸砚之属,甚至可以指人类的种种动态,譬如弹琴、唱歌、开会、赛车。也许有人会说,写开会的散文应该归于叙事之列。我的回答是:如果一篇散文描写某次开会的经过情形,当然是叙事,但是如果一篇散文谈论的只是开会这种社会制度或生活现象,或是天南地北东鳞西爪的开会趣闻,便不能算是叙事了。状物的文章需要丰富的见闻,甚至带点专业的知识,不是初摇文笔略解抒情的生手所能掌握的。足智博闻的老手,谈论一件事情,一样东西,常会联想到古人或时人对此的隽言妙语,行家的行话,或是自己的亲切体验,真正是左右逢源。这是散文家独有的本领,诗人和小说家争他不过。

我把散文的功能分为上述六项,只是为了讨论的方便,并不是认为真有一种散文纯属抒情而不涉其他五项,或是另有一种散文全然叙事,别无他用。实际上,一篇散文往往兼有好几种功能,只是有所偏重而已。例如叙事文中,常带写景,写景文中,不妨状物,而无论是叙事、写景、或状物,都可以曲达抒情之功。抒情文中,也未必不能稍发议论,略表意趣。反之,说理文也可以说得理直气壮,像梁启超那样,笔锋常带感情。

上一篇:放松身心的好词好句下一篇:新生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