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模拟题

2024-07-04

地籍测量模拟题(通用8篇)

篇1:地籍测量模拟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03课程考试

《地籍测量》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宗地:界址线所封闭,具有独立使用权或几个使用者共有权的自然地块称为宗地,是地

籍调查的基本的单位。

2.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指地籍调查中对于权属调查的土地(或地块)的具体位置,权属

界线(界址点线)面积和利用现状等的测绘工作。

3.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宗

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4.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

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项目用地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5.变更地籍测量:土地登记之后,凡土地的权属发生变更,或改变批准的主要用途和地

类,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的土地测量称为变更地籍测量。

6.界址点坐标解析法测量:野外采集角度和距离而解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解析法解算所的原始数据,可用于直接展绘地籍图,同时,利用这些界址点的坐标,可计算宗地面积。

7.宗地草图:描述宗地的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而在现场绘制的概略比例尺的地籍图件。

二.填空题

1.初始权属调查是调查人员对(县及县以上)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

面现场调查, 以核实宗地的权属 , 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正方形宗地的边长的图上距离为14.27cm,则该宗地的实

地面积为(81453.16)平方米。

3.一般情况下,城镇的繁华区段(1:500)比例尺即可,其他地区(1:1000~1:2000)

为宜。对于村庄居民点的地籍图中用于分户宅基地建房的非农业用地,依照《规程》,可选用较大比例尺,如(1:2000或更大)。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1:2000)。

4.某建设项目用地有六个界址点,其坐标依次为:J1(0,1),J2(1,1),J3(2,2),J

4(2,4),J5(1,4),J6(0,2),坐标单位为米,则该项目的用地的总面积是(4.5m2)。

5.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我们又

称为(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10)厘米。

7.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作业人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作业队专检)、(省级验

收)的三检一验制,环节衔接,交接手续完备。

8.地籍按照其发展阶段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9.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初始权属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第1页(共5页)

10.10-4号宗地与6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6—1)。如10-4号宗地与21号宗地合并,则编号

为(10—5),后该合并后的宗地再次分割为5块宗地,则新分割出的宗地中第5块宗地编号为(10-10)。

11.已知多边形ABCDE的各顶点坐标为:Xa=100.00,Ya=100.00;Xb=310.37,Yb=3.65;

Xc=394.25,Yc=185.67;Xd=313.95,Yd=412.83;Xe=75.88, Ye=300.18,长度单位为米,其面积(85234.25m2)。

12.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5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量,则A到P的长度为(64.46m)。

13.城镇地籍图的分幅常采用正方型分幅,即图幅边长为(50CM*50CM)或(40CM*50CM),图幅编号为(左下角的(X,Y)值)。

14.(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三.简答题

1.地籍测量基本特性是什么?并进行简要的说明。

(1)测量内容特殊:一般仅测量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的平面位置。高程一般不予要求,但对于乡村及广义地籍测量除外。

(2)地籍图的比例尺较大:主要取决于土地的价值与数量。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城市中的繁华区,比例尺较大。

(3)法律性:因为地籍测量的结果具有法律性,其测定的要素必须与土地管理部门,权属单位配合,经过指界并确认无纠纷后方可以测量。一旦测定,具有法律效力。

(4)现势性:因为土地权属的法律性,经济性,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地籍图应该具有准确性,现势性。

2.权属调查中的确界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是?

权属调查,尤其是界址调查是所有地籍调查工作的核心与基础,并且实际调查中存在着权属界址纠纷。所以,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弄清情况,以权源为主,同时考虑实际的土地使用情况,反复协商,以期有一个合理的结果。因此,确界时应:

(1)调查中对于土地的来源应有充分的了解,有足够的相关材料,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维护法律(如《土地法》《宪法》)法规的严肃性,应该结合确权,严肃查处侵占,乱占,多占土地等的违法行为;

(3)尊重历史事实,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确权,而不是“悬而不决”;

(4)充分考虑提高土地利用,使用效益;

(5)严格依照《规程》技术要求,确保确权的工作质量,减少人为的误差。

3.土地分割的主要方法有那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分割中对于界址点号、宗地编号如何处理?

答:土地分割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是根据分割的目的或变更的原因分为直接分割、间接计算分割。直接分割用于规则图形或以某一地物可直接利用部分界址点进行分割。计算分割则先精确的计算出应分割的面积,然后从地籍图上设计分割的位置,并实地放样测量核实并改正。无论何种分割后增加的界址点号为了不与其他点号混淆,可从地籍图中最大的点号依次按循序编排;宗地好则在原宗地号的基础上,顺次采用支号的形式,如宗地1分割为1-1和1-2。

4.常见的量算方法主要包括那几类?量算的主要程序是?量算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常见的量算方法包括解析法、图解法、部分解析法:即解析、图解法的综合。量算的程序可分为三步,即控制面积量算;碎步量算;汇总统计。各步中,均应及时进行校核,及面积平差,保证各级面积与上级控制面积吻合,防止差错。

5.什么是初始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步骤分为?

答:初始地籍调查是以土地的权属调查为主,对调查区内部全部土地进行的第一次调查,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源及其位置,界址,数量,面积,用途等的基本情况开展的调查。其成果经使用者及相临使用者的认可,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土地登记、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

初始地籍调查内容包括:产权调查(含调查土地的权源、权属、使用情况)、地籍测量(含确界、测界)两部分。

调查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实地调查、外业测量、内业工作。

6.选择导线点应注意那些事项?导线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选点要选在视野开阔、土质坚实、易架设和操作仪器处;相邻导线点能相互通视,边长大致相等;地势尽量平坦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和选点、水平角观测、高程观测。

7.简述解析法界址点测量的主要方法,并选择其中一种用图形表示具体说明操作过程。

答:野外采集角度和距离而解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为解析法。常用的解析法测量方法包括: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条件法(直角坐标法);内外分点法;方向距离交会法;延长线法;延长线交会法;几何解算等。

以极坐标法为例,施测过程如下:在已知点上安置仪器,观测已知方向至界址点的水平角,并量取测站与界址点的距离,通过计算求地界址点坐标。图略。

8.什么是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提示:可从图、表、册几大类出发,详细说明)

地籍调查成果资料是地籍调查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等一系列成果的总称,主要包括:

(1)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2)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包含概述、权属调查的技术总结、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的技术总结、质量检查结果分析、经验教训的总结、建议。

(3)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以工作组织、计划、经费为主。

(4)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地籍调查表等

(5)地籍测量成果:地籍控制测量资料;地籍碎部资料;分宗、分幅地籍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面积量算计算成果;宗地面积汇总统计成果。

四.综合题

1.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有什么异同?请从测量用途、内容、作业过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答:地形测量是测量自然地理属性,描述地貌,真实的反映地表形态的工作。地籍测量是为了提供有关土地权属位置、权属等信息的测量。两者的差别表现如下:

用途不同:地形测量是为了提供工程设计,公路,地质勘探等的工程用图、编绘专题图、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图或者底图,建立国家地理基础信息库,提供测绘信息查询。地籍测量是为不动产管理、税收、土地有偿转让、处理房地产民事纠纷的等提供依据,为编制土地利用图、城镇规划图、建立国家土地信息库提供基础信息,也为房地产转让,贷款,抵押,税收提供查询。

测量内容的不同:地籍测量除了测绘某些主要的地物、地貌符号等与地形图表示的相同外,还应该包括地籍要素。

作业过程不同:较之地形图测量必须的控制、碎步测量外,地籍图测绘前应该有地籍权属调查,最终还应该进行面积量算。

2.对某段距离进行了次同精度测量其结果为:115.42m;115.40m;115.41m;115.42m; 115.42m;115.39m。试求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及观测中误差。

解:算术平均值:

x[L]115.42115.40115.41115.42115.42115.39=n6

=115.41m

观测值中误差为:

m

==

=±0.013m

答:以上距离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为115.41m,观测中误差为±0.013m。

3.某大型农场地处平原,面积100平方公里,土地类型单一,宗地形状规则。该农场主要种植冬小麦,每年七月份收割。现准备进行本区土地初始地籍测量工作,获取基本地籍图。请你设计一套方案,从而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本地区的最佳测量成果。要求:

(1)计划的总时间不超过半年,同时考虑季节问题;

(2)结果保证足够的精度;

(3)适当考虑测量成本问题。

(4)描述自己的工作流程,包含主要使用的仪器,测量的方法。

(5)总结自己选用的方法的优、缺点。

(1)说明本区工作背景特点及GPS的优势,提出GPS为主要测量方法;

(2)说明GPS控制设计、选点埋石、控制测量、RTK测量宗地边界的主要过程;

(3)说明选择合适的季节,同时减少其他因素干扰;

(4)针对GPS在部分地区因信号不好,说明改进方法,如采用全站仪补测。

(5)综合说明经济效益等问题。

篇2:地籍测量模拟题

深度探讨变更地籍调查及地籍测量的方法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变更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变更地籍调查的实施流程,尤其着重探讨了变更地籍测量的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5)分类号:P2关键词:城镇 变更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 权属调查

篇3:地籍测量模拟题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 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 借助仪器, 以科学方法, 在一定区域内, 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 并计算其面积, 绘制地籍图, 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地籍测量的方法:按设备手段不同, 分为普通测量法 (地面法) 、航测法和综合法;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 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 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在地籍测量区内, 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 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 , 地籍细部测量 (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 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 并按确定比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 , 地籍原图绘制, 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 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 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 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 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 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 以求得较高程度的自动化。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有着密切联系, 但也存在着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遵循规定的法律程序, 根据有关政策, 利用行政手段, 确定界址点和权属界线的行政性工作;后者则主要是将地籍要素按一定比例尺和图示汇于图上的技术性工作。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完善的地籍测量成果对彻底查清土地利用现状, 加强产权产籍管理、城乡规划管理, 保护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地籍测量工作涉及面广, 权属调查制约因素太多, 使得该项工作开展起来效率甚低。主要原因是地籍调查工作人力消耗大, 时间长, 测量工作被动。也正是受这一因素制约, 使得许多城市地籍测量工作得不到开展。因此, 寻求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籍测量模式, 对开展地籍测量工作意义重大。

1 地籍调查

对于已基本完成土地初始登记,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籍台帐的城市, 地籍测量时实施一种“准地籍调查” (由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籍调查, 为了表达方便本文定义为“准地籍调查”) 是一种有效的探索。其基本思路是:测量时地籍调查工作不做全面展开, 实地调查只是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于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 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 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等。其他内容如权利人、用地类别、用地性质、宗地界址线权属确认等, 全部以土地初始发证的地籍台帐为准。“准地籍调查”遗留的权属确认等问题留待土地变更 (或土地证年审) 时逐个解决。变更测量时, 持依地籍台帐测量的宗地图到现场确权定界。由于土地变更 (或土地证年审) 有权利人主动配合和协调, 到现场指界定线、签名等, 测量人员具有很大主动性, 地籍调查的确权等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从根本上解决了地籍测量的瓶颈问题。

2 地籍测量

2.1 地籍控制测量

“准地籍测量”有许多工作有待于以后日常土地变更测量时逐步完成。因此地籍控制测量除了充分达到国家地籍测量规范的技术指标外, 还要充分考虑日常变更测量的需要。变更测量时, 有一些宗地界址点也许与准地籍测量一样, 无须进行变更测量, “准地籍测量”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也许, 有一些宗地需要测量变更的某几个界址点或全部界址点, 这就要求“准地籍测量”布设控制点时应考虑永久性控制点密度要大, 保存时间要长, 以保证“准地籍测量”和日后变更测量的精度均匀一致。其做法是基本控制点全部采用机械加工好的ф16×100mm不锈钢标芯, 主干图根及次干图根导线点采用机械加工好的ф12×100mm不锈钢标芯, 用旋转风钻钻孔把标芯镶嵌到水泥地面上。1:500比例尺地形地籍测量, 城镇密集区永久性控制点的密度应达到每平方公里200个, 控制点观测的各项技术指标均以国家地籍测量规范为准。这样, 为以后变更测量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2 地籍测量

地籍要素测量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准地籍调查”成果, 于野外以全数字化测量方式测量行政界线、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地类界及其它与权属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线状地物等。地籍三要素测量应遵循以下原则:a.地籍要素点必须按界址点精度施测;b.实地有明显地物对应的界址点, 必须以极坐标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因通视条件所限, 无法直接测量的界址点, 用距离交会法解析其坐标;c.考虑到日常地籍变更测量的可能性, 对可能成为界址点的建筑物、构筑物主要特征点、道路边线等以界址点精度施测;d.其它地形要素, 按数字化地形测量要求施测。

3 地籍图编绘

野外数字化测量成图后, 在编绘好的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编辑地籍图。地籍图编辑以宗地为单元逐宗、逐片编辑, 形成宗地线划图, 街道线划图、街坊线划图、调查区界线划图等, 不同类的数据应在不同的数据层。

地籍要素图的编辑步骤:

a.先在地形图上根据“准地籍调查”成果对每宗地的界址点进行连线;b.根据绘好的界址线注记地类及宗地号;c.划分街道界、街坊界和调查区界并注记;d.根据地籍台帐输入宗地属性;e.生成界址点符号及输出界址点坐标数据;f.地籍图图面整饰。

由于“准地籍测量”成果需要以后逐步完善, 因此其成果是动态更新的, 所以各宗地图和界址点成果可以不输出打印装订。

4 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基于这种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成果需要一个动态更新、逐步完善的过程。成果以传统的图表展示已很难适应。因此, 应用Gl S技术来管理地籍测量信息已是大势所趋。有人在实践中运用MGE地理信息基础平台, 开发出一套能满足地籍信息管理需要的系统, 效果很好,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目前, 我国已有的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软件几乎都不是直接建立在GIS平台上。为使地形、地籍测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能与Gl S软件进行数据交换, 必须要建立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软件和GIS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标准。交换的文件宜采用ASCll码文件格式。对地籍要素交换的文件, 可分为宗地检索数据文件、宗地权属数据文件、界址点检索数据文件、界址点数据文件、行政区界数据文件、调查区界等数据文件。

“准地籍测量”方法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籍测量模式。它有效地回避了地籍测量的瓶颈问题, 测量的量化指标达到了国家地籍测量精度。实践证明。“准地籍测量”有约70%的宗地成果与实际确权一致, 对短期内不能按国家规范实施地籍测量的城市, 实施“准地籍测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经。它对开展土地证年审、土地变更测量等工作赢得了时间和主动权, 对产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论述了准地籍测量的概念和操作, 对短期内不能按国家规范实施地籍测量的城市, 实施“准地籍测量”, 对开展土地证年审、土地变更测量等赢得了时间和主动权, 对产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篇4:浅谈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

【关键词】地籍测量;地形测量;权属调查;地籍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254-01

要想合理的管理土地资源就要建立完善的地籍信息系统,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量作为地籍系统的前期工作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籍测量时要开展野外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工作、检验地籍产品质量以及数据录入等工作。这些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地籍信息系统的准确性,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这项工作的管理。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地籍测量的具体含义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地籍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主要依据是地籍调查,主要手段是测量技术。在测量过程中要获得精确的土地位置、土地大小、权属界址点坐标以及地籍图等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土地管理部门和国家经济建设部门的工作需要。要想更好的进行地籍管理,不仅要进行全面的土地权属调查,还要采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测量,要对每宗土地的位置、形状、权属界线以及地类等问题进行明确的调查,还要合理的计算土地的面积,绘制完善的地籍图,这样在登记土地时才能为其提供全面、专业的信息。地籍测量工作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在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分级布网、逐层控制的原则,保证工作做到先整体后局部。

二、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1、在调查完地块的权属以后,依据调查得出的结果明确地块边界,然后依据要求设置界址点标志。2、设置完界址点标志之后,按照要求测量地籍要素。3、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地块的区划、地类、权属以及地形四要素的点、线、面、以及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具体特点

与专业的测量相比地籍测量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最根本的差异就是在地籍测量中土地以及土地上的附着物的权利都是测量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1)通过地籍测量可以为土地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加可靠、精确的参考信息。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政府行为测绘工作,地籍测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我国进行地籍测量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的土地,使我国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確保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可以为地籍测量提供一个较为权威的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工作主要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它具有勘验取证的特征。在进行地籍测量时,主要就是利用各种测量技术和手段对土地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验证,从而为土地产权的登记工作、变更工作等提供必要的、准确的证明。

(3)在进行地籍测量时相关的技术标准一定要符合相应的土地法律规定。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都是目前测绘技术以及测绘方法的结合,比如数字测量技术、普通测量技术、面积测算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等。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形式要看土地管理和房产管理对数据、图形等的具体要求。

(4)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必须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在进行地籍测量时无论是组织还是具体的实施过程都是很严密的,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与调查人员之间要形成紧密的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四、地形测量和地籍测量之间的区别。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具体指的就是进行地形图的测绘,也就是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物的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再在地形图上标记成各种符号和注记。一般我们都会采用航空摄影的方式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但是一些面积较小的地区还要依靠平板仪进行。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一种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以地籍调查为依据的,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方式。通过地籍测量可以明确的了解各类土地的具体方位、大小、权属界址点坐标等问题,这样就可以为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测量出每宗土地的位置、形状等,并且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土地的面积,编制地籍图。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篇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问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等高线问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箱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精度。与地形图相比,地籍图更加的精确。如果要制作地形图就要分析地籍图,如果要制作地籍图就要认真的分析地形图。

4.应用软件。目前进行的城镇地籍测量及入库工作,所用工作软件基本上为MapGIS系统,地籍测量为了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而均使用各自的测量成图模块。这些测量成图模块均为我国的研发人员自行开发,与国外很多专业成图软件或在国外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成图系统相比,在功能与实用性上差距很大。如果只是进行地形测量,在所使用软件方面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成图,或者继续使用原软件,或者将原格式(MapGl8或瑞得图形格式)转为其他成图软件格式。由于国产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也将增加一些工作量。

七、结束语

篇5:新建 地籍测量

2008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8号《土地调查条例》

2009年6月17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发《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作业流程

资料准备--> 街坊划分--> 分析权源资料--> 确权定界--> 界址边长勘丈--> 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地籍调查表等--> 签字盖章-<检查合格>-->提交下各工序调查方法

3.1 地籍编号

宗地地籍编号统一采用三级编号,即:街道(镇)---街坊---宗地。

淮城镇(100)---街坊号(XXX)---宗地号(XXX),城东乡(203)---街坊号(XXX)---宗地号(XXX);街坊号由测区统一提供。宗地号,在街坊内按“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弓”字形顺序分别从“0001”号开始流水编号。

界址点编号,以宗地为单位,依次对各界指点用1,2,3…连续统一编号,同一宗地内不得出现重号。

3.2 准备工作

在开始调查前,应做好充分的 准备工作,这是权属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分析,联络员联系,相关表格领取等。

收集准备好本街坊相关图件及电子数据等资料,如地形图,正射影像图,本街道、街坊的相关代码编号等。

确权工作主要包括:人员的联系及安排,通知书的发放,调查表格的填写,权源资料的收集及确认,界址的调查,界标的设置及标示,界址线长度的勘丈,权利人签章等。准备调查所需的各项工具,包括钢尺、油漆、界标模具、纸、笔等。

调查表格以宗地为单位,根据类型每宗地领取一套。

3.3 权属调查

3.3.1 调查表发放

在外业确权工作开展前,向土地使用者发放调查表格,主要包括:指界通知书及回执,指界委托书,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单位),地籍调查户主身份证明书(个人),土地登记申请书。同时向土地 使用者说明各项表格应如何填写,并约定现场确权的时间及需准备的材料等。

(1)土地使用者是单位的,指界通知书上应盖公章,各项应要填写完整。

(2)当用地单位法人代表或个人住宅用地户主或共用宗地的使用者共同不能到 现场指办时,还应出具委托人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备查。

(3)如是共用宗时,各土地使用者应分别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

3.3.2 现场确权调查

3.3.2.1 调查内容

主要是核实地籍调查表中土地使用者、指界人身份、委托人身份、土地坐落、权属性质、他项权利、土地用途、使用权类型、界址位置和宗地四至等内容。调查的重点是权属状况和界址点的认定。

3.3.2.2 权源资料收集

调查工作开展前,要收集土地使用者各权源资料复印件,填写土地收件单,并要求土地使用者签字盖章。

①、土地权属证件、资料类:

a.有关部门批准用地的文件及图件(如村民宅基地建设用地许可证);

b.有关部门批发的有关土地接管、转让文件等。

②、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类:

a.赠与、继承、分割等有效证件;

b.经有权部门批准接管的有关文件。

③、其他有关文件类:

a.管理部门的裁判书;

b.法院判决书;

c.有权部门的调解协议书;

凡划拨土地使用权有转让、出租、抵押房地产行为或因要机构调整企业兼并、联营、联建、房屋买卖等转移土地使用权的,要出具主管部门的批件、协议、契约等证书。

3.3.2.3 界址调查

(1).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的确定<略>

(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界线的确定

①、农户宅基地原则上按权源材料定界,与权源比有变化的宗地可参考实际使用范围以硬界(墙壁、围墙等)定界,在调查表中应注出本宗合法面积与实际面积。无权源的以实际使用范围设宗调查但不确权。

②、其他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界线的确定,有权源材料的按权源材料定界,无权源材料的按实际使用面积定界。

(3).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的确定

由权利人现场指界确定。

(4).几种情况的处理

对出让土地的单位按权源材料确权。

①、针对权源材料宗地面积大,而实地使用宗地面积小的情况处理如下:

a.按权源材料确权,不影响周围其他实宗面积的按权源材料定界;

b.按权源材料确权,与其他实宗有重叠的,重叠部分要调查重叠原因,两边权源都没有题,按实际使用范围定界,退让部分的面积,由周边可调剂得地方(主要指国有土地虚宗范围)补充,但要保持原宗地的形状和面积不变;

c.按权源材料确权与四周实宗重叠有无法调剂的,按实际使用范围调查,不确权,要逐宗弄清具体情况,汇总后报相关部门(国土所和国土分局)处理。

②、针对权源材料宗地面积小,而实地使用宗地面积大的情况处理如下:

a.在原宗基础上扩用且扩用无权源材料的,扩用部分是暂时性的,不调查不确权,只按地形图测绘,作为固定永久建设用地,要求另设宗调查、不确权;

b.属于小宗大用,包括翻建扩用的,无法按权源材料设宗的,按实际使用现状调查,在调查表说明栏中注明本宗实际面积和土地发证面积,并注明原因。

对划拨土地的单位宗地确权可操作意见:

a.按权源材料确权时,与周围实宗没有矛盾的按权源材料定界;

b.按权源材料确权时,与周围实宗有重叠的按实际使用范围定界;

c.既不能按权源材料定界又无法按实际范围确权的报请国土局处理;

d.征少用多的情况按出让土地情形处理。

3.3.2.4 界标设置

位于固定地物上的界址点原则上用红漆喷涂(多主要使用),喷涂位置应高出地面在50-100cm,界标设置要求位置准确、埋设稳固、符号鲜明美观。

3.3.2.5 宗地边长丈量

①、丈量内容:包括界址变长丈量、界址边上不同地物分段长度丈量,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相关距离丈量、宗地内主要建筑物边长丈量以及组成推算坐标条件和检核条件的距离丈量。②、丈量方法和要求:

A.采用经鉴定过的钢尺丈量二次,数据以米为单位,读至厘米。

B.每条界址边原则上应直接丈量;当两界址点之间无法直接丈量时,可采用分段丈量或间接丈量;当界址边长超过200米或丈量十分困难无法保证勘丈精度时,也可不直接丈量,待后采用坐标反算边长。

C.丈量时应量取一定的相关距离(界址点至相邻固定地物拐点的直线距离),丈量的数量及其相应固定地物拐点的选择以能方便可靠地恢复界址点的位置为原则。

D.丈量结果记录在边长勘丈记录表中或相应草图上,两次丈量较差50米内不超过20mm+3根号下L(L为边长,以米为单位),50米以上不超过10cm。若超限应重新勘丈。

E.丈量的同时,应根据宗地的实际情况在实地绘出宗地丈量略图,填写有关勘丈边长。丈量略图是绘制宗地草图的基础,也是地籍勘丈“解析法”作业的基础。因此,取得一份绘制清晰、数据正确的略图是整个城镇土地调查中的重要环节。

F.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的边长不丈。

3.3.2.6 界址确权

1、调查勘丈完成后,按要求填写地籍调查表并要求各土地使用者确权,本宗及邻宗均在各表格相应位置要求签字盖章。

2、违约、缺席或虽出席指界但拒不签字确权者,应将所确界线情况连同《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一并送交缺席者。如有争议,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所确界线自行生效。

3.3.3 其他情况处理

1、如遇以下几种情况:

①、经过多次调查均无法联系到土地使用者;

②、土地使用者之间有矛盾争议经有关部门或人员协调仍公章无法开展权属调查的; ③、有阻扰土地权属调查公章开展的;

④、按规程要求执行后仍拒绝签字盖章和提供权源材料的;

上述情况在不能确权的前提下,能设宗调查的尽量调查。

2、调查过程中如有发现违章建筑用地,可设宗调查,但不确权,同时因做好记录,并填写土地权属调查违章用地记录表,以街坊为单位提交调查单位。调查表格填写

4.1 地籍资料目录清单

填写土地使用者姓名、宗地地籍号、相关材料件数、页数。

4.2 收件单存根

填写使用者姓名、土地坐落、收件人(签章)、使用者(签章),填写所收集的件数和页数。

4.3 土地登记申请书

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封面(编号填写最终地籍号)、申请人姓名、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单位性质、主管部门、权属性质、使用期限、土地坐落以及要求申请人签字盖章。共用宗应分别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

4.4 身份证明书、委托书

由户主、联络员或调查员逐项填写,户主签章要求户主签字,不会写的要按手印或盖章。户

主以身份证为依据。

4.5 指界通知书

是单位的签字要盖公章。

4.6 法人资质证明书

法人代表要求身份证复印件,有指界委托的委托人要求身份证复印件,注意单位盖章。

4.7 边长勘丈表

注意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的填写。勘丈数据与地籍测量数据较差应符合技术要求,如超限,应检查后纠正。

4.8 地籍调查表

城镇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各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用碳素墨水填写,字迹清楚整洁,文字通顺简明,填写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和字上改字,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划改不得超过两处,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

宗地草图绘制要求:

(1).以“宗地丈量略图”为依据,表示本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点号,各个宗地界址点号从西北角开始顺时针按“①”、“②”……编号。一切注记均应为实地勘丈记录,间接量距不予注记。本宗地号、相邻宗地号在适当位置填写,门牌号应注记在相应的位置上(与实地本宗地大门朝向保持一致),并在号外加“()”,本宗地及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应注全称,相邻宗地的宗地界址短线应绘出,每条界址线总长注记在线外,分段边长注记在线内。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宗地号、土地使用者名称、门牌号均需填写,草图中一般按门牌号、使用者名称、宗地号南北分布填写,宗地号为正式宗地号。

(2).注记过密或界址点相邻较近的部位,可将该部位移位放大,保证宗地图的清晰完整。数字注记应字头朝北、朝西,名称注记字头朝北,以便于阅读。

(3).界址点用0.8mm直径的实心点表示。

(4).草图中四至相关描述于宗地四至中保持一致。

4.9 宅基地证明书

是集体土地的每宗需填写宅基地证明书,并到当地村委会确认签章。

4.10 档案袋

应填写土地使用者名称,坐落;街道、街坊、宗地填写对应的地籍号,对袋中所用材料进行统计,并填写资料的件数与页数。

4.11 其他注意事项

1.收集的各项权源材料复印件加盖“原件已核”字样印章。

2.调查过程中不明确地方先用铅笔填写。

3.地籍调查表的说明栏中应记录在调查过程中无法完成确权的各种问题,如无法联系权利人,拒绝签章,各证件权源资料与实际户主不一致等。用铅笔记录。同时在“土地权属调查记录表”也需要记录。资料汇总检查

实习小结:

篇6:地籍测量

2:地籍图、地形图的区别联系。差别:服务对象与用途、表示内容、作业过程。

3:土地面积量算方法和成果处理。2种,一种是解析法面积测算,在实地直接量测有关边、角元素进行解析面积计算,一种是图解法,从图上直接量取面积。成果处理:1面积量算中底图变形的影响2土地面积平差3土地面积量算精度要求

4界址点的测量方法:1解析法2图解法3测算法4航测法5全站仪,GPS-RTK自动获取法

5土地权属调查确认方式:1文件确认2管用确认3协商确认4仲裁确认

6什么是土地的勘测定界:对采用,划拨,使用等方式提供的使用地建设项目,实际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限,调绘土地利用现状,并计算出使用面积以供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批的测绘工作。什么是勘界测绘:勘定行政区域内的测绘工作,是在确定界限实际走向后,在实地埋设界桩点位,测绘边界地形图,在地形图上表述边界线的走向。

7地籍控制测量网点设定要求:1精度要求2密度要求3控制网几本精度的初步估算。

8精度分为三等,一级界址点对于相邻基本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二级界址点对于相邻基本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1m,三级界址点对于相邻基本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25m。大中城市用一二级,其他三级。

9各种房屋面积概念:1建筑占地面积(基底面积),房屋底层外墙外围水平面积。2建筑面积,房屋外墙勒脚以上各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3使用面积,房屋户内全部可以使用面积空间。4共有面积,各产权主共同拥有的建筑面积。5产权面积,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6总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和不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之和。7成套房屋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套内阳台面积组成。8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9套内墙体面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围护、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站的面积。10套内阳台建筑面积,阳台外围与房屋墙体之间水平投影面积房产图分类:包括房产分幅平面图、房产分丘平面图、房产分层分户平面图、房产测量草图。比例尺:城镇建设一般用1:500,也可1:1000,分丘比例可选1:100到1;1000,分户图一般1:200。分幅:包括行政境界、丘界线、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房屋要素及房产编号、地形要素。

11地籍图界址点编号方法:1按宗地编号、2按图幅统一编号、3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

12房屋用地产权性质:国有、集体。房屋产权性质:国有、集体、私有。

13变更地籍调查动态遥感检测方法:1多源数据的选取2数据预处理3变化信息提取及变化类型确定4外业核查5变化信息后处理6检测精度评定。

14用cass生产宗地草图步骤:

1:数据通信:数据文件格式、在cass中进行数据通信、用专门的软件进行数据通信。

2:内业展点:定显示区、展野外点点号、展野外测点点位、切换展点注记。

3:图形绘制:地籍参数设置、绘制权属界线、复合线转换成权属界线、以权属信息文件生成权属界线。

4:宗地图编绘:用地籍图生成宗地图、宗地图的编辑修改。

篇7:地籍测量知识

2、地籍调查: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基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3、宗地: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共有面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5、地籍测量: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查清其类型、利用状况,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

1、简述地籍测量的特点。(8分)答: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时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③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④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⑤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⑥地籍测量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⑦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⑧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

4、日常地籍测量的内容具体包括哪些?(7分)【答】:其主要内容包括界桩放点测量、制作宗地图和房产证书附图、房屋调查、建设工程验线、竣工验收测量等。具体内容如下:1土地出让中的界桩放点和制作宗地图;2房地产登记发证中的地籍测量工作;3房屋预售调查和房改中的房屋调查;4工程定位验线测量;5竣工验收测量;6征地拆迁中的界址测量和房屋调查。六:地籍功能:⑴ 地理性功能;⑵ 经济功能;⑶ 产权保护功能;⑷ 土地利用管理功能;⑸ 决策功能;⑹ 管理功能。

七:地籍调查内容:⑴ 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⑵ 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⑶ 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①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②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③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④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质量;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状况。

1、土地权属(名解)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2、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⑴ 文件确认;⑵ 惯用确认;⑶ 协商确认;⑷ 仲裁确认。

3、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主要按下述文件确认:⑴ 单位用地红线图;⑵ 房地产使用权;⑶ 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⑷ 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⑸ 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⑹ 城市住宅地确权的文件。

5、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在地面上确定一个地块实体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同类属性”的含义。它可以是权利的,或生态的,或经济的,或利用类别的,等等。

6、宗地(必考)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根据地块的含义,宗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①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为准 ②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 ③确之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之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

1、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宗地,房产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丘。

2、初始地籍调查时, 调查人员应将每一宗地勾绘到工作用图上, 并对街道或地籍街坊按 从西往东,自北向南 顺序统一预编宗地号。

3、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0.5 毫米。

4、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是 70 年。

5、地籍测量是服务于 土地管理、房产管理与开发的一种专业测量工作,是 测量技术 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

6、地籍细部测量是在 权属调查 和 地籍控制测量 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

7、地籍的核心是 土地权属,地籍按地籍工作的目标和发展阶段分为 产权地籍、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

8、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元的称为 独立宗,一个地块属于几个产权单元时称为 组合宗。

9、宗地图的编绘中界址点用 1.0 mm直径的圆圈表示,界址线粗 0.3 mm表示。

10、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是: 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要求、测量方法。

11、土地面积量算的过程一般为 三 级量算两级 控制。12、20—3宗地与30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20-4。

13、分户图采用的比例尺一般为 1:200。

14、土地面积量算的总原则是符合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的原则。

15、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为: 按文件或协议分摊、按比例分摊、按功能分摊。

16、变更界址测量包括更改界址和不更改界址两种测量。在工作程序上可分两步进行,一是界址点、线的检查 ;二是进行变更测量。地籍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宗地籍号及其所在图幅号,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所有制性质及其主管部门,法人代表及其户主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委托代理人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界址调查记录,宗地草图,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地籍勘丈记事,地籍调查结果审核。

2勘界测绘的内容:a界桩的埋设和测定b边界线的标绘c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绘制d边界线走向和界桩位置的说明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限详图集编纂和制印。1.地籍图――按照特殊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上的图形。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

2.我国地籍图的比例系列:a城镇地区: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1:1000。b农村地区:1:5000,1:1万,1:2.5万,1:5万。基本比:1:1万 3.地籍图的内容:1.地籍要素:a界址 b地籍要素编号 c土地坐落 d土地权属主名称 2.地物要素 3.数学要素4.农村居民地地籍图一般采用:1:1000或1:2000 1.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2.地籍变更内容主要是宗地信息的变更,包括:A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 B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A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情况:a征用集体土地b城市改造拆迁c划拨,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d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e宗地的边界因冲积作用或泛滥而发生的变化等。f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宗地分割和合并。B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情况:a转移、抵押、继承、交换、回收土地使用权。b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c宗地内地物、地貌的变更等。d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面积。e土地权力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级别的变更。f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g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3.地籍变更申请一般有两种情况:a间接来自社会的请求b国土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申请。

1、现代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包括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的土地信息系统。

3、宗地: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共有面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1、面积量算法及其精度?

解析法 膜片法 利用成图软件量算法 数字求积仪量算面积

膜片法(格网法 格点法平行法)其精度较低 其余的方法精度都较高

2、与地形图相比地籍图特点?

地籍图上可以很好了解到本图上所有的权属主,各种地类信息,还有各种明确的信息(界址点)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3、地籍测量结束后需上交哪些材料?

地籍图 宗地图 各个宗地图界址点的坐标成果

各个宗地的面积(建筑物的结构等)方面的统计表 应该还有一些没有确切标注的界限(各个规范下得不确定)应该明确标注 一边成果验收部门的明确

4、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相比不同之处?

地籍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宗地的各种权属性,包括界址点 界址线 界标 以及各个宗地的权属信息和利用信息,其目的也不同于地形测量,它是为了把各个地块的所有信息表示出来,来服务于人们,而地形测量只是对地容地貌所表现。

5、城镇地籍测量坐标系建立应考虑因素?如不具备联测则考虑和国家控制网联测的两种情况?

(1)用控制网中的某一点坐标作为原点坐标某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原点坐标(2)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涌图解法量取坐标或以明显地物作为原点坐标(3)假设原点的坐标和一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方位角。

应以投影变形值小于2.5cm/km为原则,建立坐标系和控制网点,并与国家网联测。面积小于25km2的城镇可不经投影直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与国家网联测。

6、变更测量时无需改变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有哪些? 转移、抵押、继承、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宗地内地物、地貌的改变等。如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扩建、修缮。

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这通常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

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即县市区、街道(地籍区)、街坊(地籍子区)、乡镇等边界和名称的变动。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

7、简述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调查与测量中的应用?

(1)GPS-RTK动态地籍测量使其精度更高更快。

(2)航空摄影测量也使我们对地籍测量的各个方面有所突破

(3)各种先进的仪器(电子测距仪 全站仪等)都使测量工作更快,也使测量精度提高。

8、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方法?

(1)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的界线确定

(2)若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有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3)将现场调查结果及违约的缺席指界通知书送到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需在15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并付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者,则前两条生效。

(4)指界人认界后,无任何正当理由,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可参照缺席指界的有关规定处理。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原则

事实求是 全面调查 一查多用 运用科学的方法 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 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 10 地籍图成图方法有哪些?

模拟法测图 数字化测图 模拟法测图(草图 编码)

11、城镇土地定级的工作程序?

(1)确定定级因素及其权重值(2)土地定级单元的划分(3)土地定级因素分值的计算(数学模型)(4)初步划分土地等级(5)等差收益测算(检验 如不合理重新调查 初步划分)(6)级别边界落实 成果整理 验收 最终要编制土地等级图 要进行面积量算 成果验收、归档 名词解释

宗地: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图斑:地块具有利用类别上同一性。地块:可辨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填空

1、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 界址点 界标

2、土地权属确权方式包括 文件确认 惯用确认 协商确认 仲裁确认

3、宗地编号中第1、2含义 省级代码 第9、10含义 街坊 行政村编码 第11、12、13位表示 宗地序号

4、土地性状指标包括土地的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地籍的概念 多用途地籍的概念;地籍调查的概念;

地籍,地是土地,籍是登记基本状况及隶属关系的簿册。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册。如同设立户籍一样,为了掌握有关土地状况的资料,土地也必须建立地籍(包括地籍簿与地籍图)。多用途地籍的概念:多用途地籍,亦称现代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一步发展,其目的不仅是为课税或产权登记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土地利用和保护,为全面、科学地管理土地提供信息和基础资料。

地籍调查的概念: 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它既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技术工作。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界址调查。

2、地籍按不同类型的分类; 依据地籍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区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依据地籍的特点和任务不同,分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按所记载的对象分类:城镇地籍、农村地籍。按表现形式分类:常规地籍、数字地籍、宗地的概念、独立宗、组合宗、共用宗;界址类型;

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共用宗地: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同一宗土地,且相互之间的界线难以划清称为共用宗地。

独立宗地:只有唯一的土地使用者单独使用的界线清楚的土地称为独立宗地。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界标 组合宗: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的,或分为一宗地,称组合宗。

4、土地所有权定义及分类;土地权属的概念;宗地草图定义及相关内容;

• 土地所有权定义及分类;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具体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物的占有、支配、使用的权利。

• 宗地草图定义及相关内容;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草编记录。在进行权属调查时,调查员填写并核实所需要调查的各项内容,实地确定了界址点位置并对其埋设了标志后,现场草编绘制宗地草图。• ①宗地草图记录的内容

本宗地号和门牌号,权属主名称和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权属主名称;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序号及界址线,宗地内地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地物等; 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

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长方位所必须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概略指北针和比例尺、丈量者、丈量日期。②宗地草图的特征 它是宗地的原始描述;

图上数据是实量的,精度高;

所绘宗地草图是近似的,相邻宗地草图不能拼接; ③宗地草图的作用

它是地籍资料中的原始资料;

配合地籍调查表,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了初始信息; 可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5、土地使用权定义;

土地使用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加以利用并从土地上获得合法收益的权利。

6、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原则和体系;地块概念;

体系:(1)土地利用分类体系;(2)土地资源/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3)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地块是地质构造三重基本概念之一,是具有一定综合结构形态、属于一定构造体系的地质块体。

7、各种类型土地使用年限(住宅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8、地籍控制测量及分类、特点、技术要求;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区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或越级布网)的原则。

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可采用三角网(锁)、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进行实测。施测的地籍基本控制网点分为一、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进行实测。施测的地籍图根控制网点分为一、二级。

9、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要素;地形图的概念及相关要素;

地籍图:指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特定符号把地籍要素、地物要素等绘制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是地籍测量的重要成果之一。

• 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数字地籍图的绘制主要包括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图等。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

10、宗地图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 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关系、相邻宗地编号的分宗地籍图,用来作为该宗土地产权证书和地籍档案的附图。宗地图中包括:(1)所在图幅号、地籍区(街道)、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2)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变长。(3)临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分隔示意线。(4)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5)宗地内的建筑屋、构筑屋等附着屋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屋。(6)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址点坐标、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时间、测点(放桩)日期、制图日期。(7)指北方向和比例尺。(8)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求检查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

11、变更地籍调查及测量概念、特点、内容等。变更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内容:控制点利用及检查恢复界址点方案、新增界址点放样元素计算方法、新增界址点放样方案、界址点测量方案、宗地内部地物地类测量方案、面积计算方法、宗地图绘制方法、地籍图修编及地籍测量成果变更方案。

•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 ①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 ②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

• ③变更同步,手续连续。进行了变更测量后,与本宗地有关的表、卡、册、证、图均需进行变更。

• ④任务紧急。使用者提出变更申请后,需立即进行变更调查与测量,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内容:

①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 • 征用集体土地。• 城市改造拆迁。

• 划拨、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宗地分割转让和整宗土地转让。• 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 宗地的边界因冲积作用或泛滥而发生的变化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宗地分割和合并。• ②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

• 转移、抵押、继承、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 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

• 宗地内地物、地貌的改变等。如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扩建、修缮。

• 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这通常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 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

• 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即县市区、街道(地籍区)、街坊(地籍子区)、乡镇等边界和名称的变动。

• 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

1.土地权属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

2.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

3.土地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4.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变现为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5.土地权属确认方式: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仲裁确认。6.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界标。

7.文件确认包括:单位用地红线图、房地产使用证、文件使用合同书以及协议书和换地书、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

8.界址点: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9.界标:指界址点上设置的标志。

10.在调查土地权属来源时,应注意土地来源正门材料上的土地使用者与申请书上的土地使用者的一致性。

11.对农村,完整的土地划分就是××省、××县(县级市)、××乡(镇)、××行政村、××宗地(地块)、××图斑。对城镇,完整的土地划分就是××省、××市、××区、××街道、××街坊、××宗地(地块)。其他编号方法,前6位即省、地市、县/区的代码,第7、8位表示街道/镇/乡代码,9、10位表示街坊/行政村,后3位表示宗地序号/图斑。12.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特征:(1)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2)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3)“同类属性”既可以是某一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13.组合宗: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的,或分为一宗地,称组合宗。

14.争议地:有争议的土地,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地块。间隙地: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主的空置土地。飞地: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15.地籍编号统一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从001开始顺序编号。16.地籍调查核心: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核心:界址调查。

17.宗地草图: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草编记录。18.宗地图的特性:(1)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地籍资料的一部分(2)图中数据都是实量得到,精度高而且可靠(3)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4)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5)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理

19.我国运用较多的土地分类体系,大致三种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指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包括概查、详查。

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外业工作包括调绘前的准备工作、室内判读、外业调绘和补测、航片整饰与接边等

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工作包括航片转绘、面积量算、成果整理等内容。23.房屋共有面积分摊原则:按文件分摊或协议分摊,按比例分摊、按功能分摊。24.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类调查。

25.农村土地调查分为:准备阶段,权属调查阶段,外业阶段,内页阶段,成果检查验收核查阶段。

26.地类调查: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物、地物补测。27.地类调查采用调绘法。分为综合调绘法、全野外调绘法。

28.全野外调绘法是二次调查地类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和结合的调绘方法。

29.核实调查应采用远看近判的方法。

30.土地性状指标:指土地的一些可度量或可测定的属性。包括土地自然属性合土地社会经济属性。

31.土地地貌调查包括地貌类型、坡度、坡向、绝对高度、相对高度。32.农业气候调查的主要内容位;光照强度、热量、水分等。

33.土地自然属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土壤调查、农业气候调查、植被调查。

34.土地社会经济属性调查: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土地利用水平、地段形态特征。

35.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因素法、样地法、修正法。

36.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指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以土地质量状况为具体工作对象,并且必须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性状调查为基础。

37.城镇土地等别反映城镇土地之间的质量差异。级别反映城镇内部间的土地质量差异。一般规定大城市5-10级,中等城市4-7级,小城市以下3-5级。

38.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区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39.常用的土地面积量算方法有: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维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40.地籍控制点是进行地籍测量和测绘地籍图的依据。

41.测区内如有已知的国家高等级控制点可考虑联测,如无,则采用测区独立坐标系。42.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城镇建城区100-200米布设二级地籍控制。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米布设二级地籍控制。城镇郊区400-500米布设一级地籍控制。

43.点之记就是用图文和文字描述控制点位与四周地形和地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点位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文件。

44.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或越级布网)的原则。45.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可采用三角网(锁)、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进行实测。施测的地籍基本控制网点分为一、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46.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进行实测。施测的地籍图根控制网点分为一、二级。

47.城镇地籍测量和土地资源调查应使用北京坐标系,农村地区地籍测量精度要求较低,则可在现有的国家各等级的大地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地籍控制网点。

48.在一些小城镇可能没有控制网点则应以投影变形值小于2.5cm/km为原则,建立坐标系和控制网点,并与国家网联测。面积小于25km2的城镇可不经投影直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与国家网联测。

49.起始子午面与椭球表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地面点沿法线方向至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高,用h表示。地面点的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称为大地纬度,用B表示。过地面点P的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的夹角称为大地经度。用L表示。过椭球中心与短轴相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50.地籍测量坐标系有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51.地籍测量主要选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以高斯投影为基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52.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利用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二级导线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图根控制测量。53.地籍图:指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特定符号把地籍要素、地物要素等绘制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是地籍测量的重要成果之一。54.地籍图分类可分为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图。55.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

56.数字地籍图的绘制主要包括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图等。57.地籍图精度包括绘制精度和基本精度。

58.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对角线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59.界址点用1mm直径的圆圈表示,界址线粗0.3mm,用红色和黑色表示。

60.恢复界址点位置的资料和数据一般有:界址点坐标、宗地草图界址点的点之记、地籍图、宗地图等。其恢复的放样方法一般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61.界址点精度依据:测区大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

62.宗地变更可分为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及新增宗地的变更。63.变更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内容:控制点利用及检查恢复界址点方案、新增界址点放样元素计算方法、新增界址点放样方案、界址点测量方案、宗地内部地物地类测量方案、面积计算方法、宗地图绘制方法、地籍图修编及地籍测量成果变更方案。64.变更地籍调查包括变更权属调查和变更地籍测量。

65.地籍变更申请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间接来自于社会的申请,二是来自于国土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申请。66.界址点坐标用解析法测量。新增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应采用解析法。67.新增宗地的地籍变更应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68.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加支号顺序排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最小的宗地号加支号表示。

69.地籍资料的变更包括:地籍编号的变更、界址点号的变更、宗地草图的变更、地籍调查表的变更、地籍图的变更、宗地图的变更、宗地面积的变更、界址点坐标的处理、面积汇总表变更。

1、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2、摄影测量按距离远近分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地面摄影测量与遥感)、(近景摄影测量与遥感)、(显微摄影测量与遥感)。

3、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法)、(解析法)、(数据法)。

4、全数字化摄影测量一般分为(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

5、摄影测量时按(小孔成像原理)进行的。

6、地形图是(正射投影图)。

7、摄影机分类:(普通摄影机)、(航空摄影机)、(近景摄影机)。

8、航向重叠度要求在(60%)以上,旁向重叠要求在(24%)以上。

9、内方位元素有(3)个,外方位元素有(6)个

10、航摄像片时地面景物的(中心投影),地图则是地面景物的(正射投影)。

11、常用的立体观察方式有(立体镜式)、(叠映式)、(双目观测光路式)。

12、相对定向元素是描述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的元素。

13、相对元素分为连续(相对定向元素)和(单独相对定向元素)。

14、决对定向包括 7 元素。

15、航测立体测图的方法有三种:(模拟法立体测图)、(解析法立体测图)、(数字化测图)。

1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采用的方法有:(航带法三角测量)、(独立模型法三角测量)、(光束法三角测量)。

17、航空摄影满足的基本要求有:(航摄像片倾角)、(航摄比例尺)、(像片重叠度)、(航线弯曲)、(航迹角)、(像片旋角)。

18、像点位移包括:(像片倾斜引起的位移)、(地形起伏引起的位移)。

19、相对定向的目的是恢复两张像片得相对位置和姿态,达到(同名相对对对相交)、(建立相对立体模型)。20、重叠影像方式观察立体的方法:(互补色法)、(光闸阀)、(偏振光法)。

二、判断。

1、遥感及摄影测量乃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否认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对)

2、摄影机的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对)

3、光圈号数k是以1/2为公比成等比数列排列,标刻在物镜外框的。(错)

4、航空摄影机主距约等于摄影机物镜的焦距。(对)

5、测图的高程测定与行高无关。(错)

6、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错)

7、内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其中四个是直线元素,两个是角元素。(错)

8、等比线上无像点位移。(对)

9、确定方向余弦的目的是为了把像空间坐标转化为像空间辅助坐标。(对)

10、连续相对定向式摄影基线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的。(错)

三、选择。

1、下列对物镜光圈的描述错误的是(D、调节物镜曝光时间)

2、地形图是(A、正射)投影图。

3、解析法相对定向原理说法错误的是(D、与绝对定向有紧密联系)

4、关于控制点的数量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至少需要八个方程来解算)

5、若一个立体相对中有四个平高控制点和n个待求点,则共需解求(12+3n)个未知点,误差方程个数为(B、12+3n)

6、解析法处理立体相对不包括(C、空间坐标系与像空间坐标系的转换)

7、方向余弦的确定于下列哪个角无关(B、航片倾角)

8、人造立体视觉不符合哪个条件(D、只能观察远景,不能观察近景)

9、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比例尺为(C、1:500万——1:5万)

10、关于摄影测量行高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常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小)

11、关于航空摄影的基本要求说法正确的是(B、规定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

12、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说法错误的是(C、地面坐标系原点位于像主点)

13、关于共线及共线方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共线方程是把投影中心与相应物点联系的方程)

14、把像点坐标转化为地面坐标方法正确的是(D)A、空间后方交会与相对定向B、空间前方交会与绝对定C、空间后方交会与绝对定向D、以上说法均错误

15、像点坐标系误差改正不包括(B、温差改正)

16、关于单独相对相对定向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C、单独相对必求定向元素为6个)

17、关于生理视差说法正确的是(C、当生理视差为0时,两个物体同远近)

18、航摄相片区别与地形图的关键是投影方法不同表现在(D)A、像片倾斜和地面起伏引起影像变形B、各处比例尺不一致C、相关方位发生变化D、以上说法均正确

篇8:地籍细部测量方法

1确定成图软件系统

一般常用南方CASS成图系统,CASS的图形数据可转化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要求的数据格式。图形分层需严格按照CASS的要求。

2界址点基本精度要求(见表1)

3地籍图基本精度要求(见表2)

4对界址点采用全解析法的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1)对测站能直接观测到的且距离在150 m以内的界址点、地物点,可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测量。

对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类界址点)原则上需要在图根导线点以上等级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且距离不超过150 m;对街坊内部界址点(二类界址点)大部分必须在图根导线点以上等级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

(2)在无法施测附合导线的地方,采用支导线法施测界址点和地物点,水平角半测回,垂直角半测回,测距2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小于10 mm),图根点至界址点不宜超过3条边。

(3)对隐蔽地方的少量无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根据已测出坐标的界址点或地物点,通过钢尺量取栓距,采用距离交会及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出坐标。

(4)界址点观测、计算:水平角观测半测回,对中误差不大于3 mm。当测距棱镜零位置不能与界址点位重合时,应增加距离以改正。定向边宜长于测定边,定向边检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之差不应大于30 mm,多于3个方向应归零,垂直角观测半测回用于改平。

(5)重要地物点坐标的采集按二级界址点的要求执行。同步测绘界址点、地物点。

5主要地籍元素的表示

按照调查资料依次注记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地类号、权属单位名称、门牌号码等地籍元素;门牌号注记在与实地相应的位置;过密连号可跳注,共用宗地只注记一个最大单位名称,并根据宗地草图表示出各自独立使用和共同使用部分的界线;界址边长短于图上0.3 mm时只表示一个点(对界址点均应编坐标册和面积量算表),界址边长短于图上0.8 mm,不绘界址线,界址点圆圈符号重叠部分不绘出。界址点号连号时不跳记。地籍图地物和地籍要素关系要协调合理,线状地物与界址线重合影响图面清晰时可不表示。例如,围墙中线与界址线重合时,围墙符号可不绘,围墙符号一侧边线与界址线重合时,则用界址线代替围墙符号一侧边线;与界址边相邻的房屋边线不宜综合;虚宗边线按新土地分类要求绘出。共用宗地内各自独立使用和共同使用的范围用地类界“…”表示。

6境界及街坊界线

境界表示至街道级。街坊界线按自然地物界线由内业在地籍图上采集。

7地物要素测量

7.1建筑物、构筑物测量

(1)测量实地面积≥6 m2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和占地情况。

(2)固定的永久性建筑物要测绘其占地状况,在建筑物右上角用分数形式标注层数和结构,分子为层数,分母为建筑物结构代码(见表3)。同一栋建筑物层数不同的应分别标注。层高低于2.2 m的不作为一层。

(3)实地占地面积大于6 m2的台阶、有柱雨篷、花坛、花池等应表示,不落地、不封闭的阳台、雨篷不表示。封闭、不落地的阳台应表示(阳台用实线表示,阳台与房屋连接部分用虚线表示)。

(4)建筑物外围小于50 cm×50 cm的装饰性细部(如墙面外砖柱)可舍去。

(5)室外扶梯、楼梯等允许包括在建筑内,不落地的可舍去。

(6)建筑群内井式建筑中大于6m2的天井或院子须表示。

(7)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不表示。

(8)城墙及垣栅应表示。

7.2道路测量

(1)道路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为界。道牙石线是界址线的要表示,不是界址线的酌情表示。

(2)道路中间、两旁的小绿地、小花池、花坛、树木可不表示。

(3)道路附属物、里程碑、指路牌不表示。

(4)桥梁(立交桥)、大型涵洞、隧道用相应符号表示,且须符合投影原理。

(5)地下道路、架空道路用相应符号表示。

7.3水系测量

(1)将河流、湖泊、坑塘等水域,以堤、岸为界绘出,有界址线的标明界址线和界址点。

(2)河流中线为界址线时,按实际河流中心标绘:当河道变迁时,界址线随之变迁。

7.4地貌测量

(1)地籍图上不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2)空地面积较大的应测量一定数量的高程点。

7.5土壤植被测量

(1)公园及各宗地外大面积绿化地、街心花园、城乡结合部的农田、园地等用土壤、植被符号表示。

(2)宗地内的绿地、花坛、零星植被可不表示。

7.6其他

(1)一般电力线不表示,但35kV以上高压线及塔位应表示。

(2)通信线、架空管线一般不表示,但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时应表示。

(3)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但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的大面积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应表示。

(4)宗地内部的次要道路、水塔、花坛、纪念碑及与权属界址无关的围墙可不表示,危险品仓库、保密车间应注记。

(5)农贸市场内的摊位、临时售货棚不表示。

8土地利用情况

闲置土地、空闲土地、低效使用土地、批而未供土地、供而未用土地按宗地调查,需要表示时,可分别以x、k、d、p、g字母在土地利用情况图上标注在地类编码之后。

9注记

(1)注记主要包括地理名称调注、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居民地名称和市区内的主要街、巷、路名均以权属调查资料或实地调注为准。当居民地较大或跨图幅时可分别注记。

(2)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一院多单位时,应选择产权单位注出,名称较长可简略注出。机关、企事业单位隶属部分(省、市、区)可省注,但应防止重名。

(3)居民地外的大面积非建设用地应注记权属单位名称。

(4)街道名称应注记方向。当街道方向与南图廓线交角大于45°时,注记字向与街道方向平行;交角小于45°时,注记字向与街道方向垂直。

(5)图内各种注记的规格、字体、字列、方向、字距均以《图式》符号执行,不得互相压盖,保证各种符号的完整性。图廓角的纵横坐标注记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前二位和小数后二位,其余坐标方格线不注记。

(6) 1:500城镇地籍图上,街道街坊注记用绿色,界址点、线用红色,街坊线为蓝色,其他均为黑色。

(7)图廓整饰按《图式》要求执行。

10图形编辑和面积量算

10.1图形编辑

(1) 1:500地籍图编辑以街坊为单元。将全野外采集的地籍要素坐标、界址点坐标由CASS软件提供的坐标展点功能编辑处理。利用地籍调查表中宗地界址点的连接关系生成宗地,在完成对地籍要素编辑并通过街坊面积量算后,形成以解析数据为基础的街坊地籍图,生成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完成街坊内宗地面积汇总统计和街道面积统计。

(2)进行图形编辑时应捕捉实测细部点,运用软件的解算功能和绘制地物功能,编辑绘制街坊地籍图。为保证地籍数据精度,用多余条件检查。

(3)编辑宗地图时,利用地籍调查表中宗地界址点连接关系表,直接生成宗地图并编辑。

(4)利用CASS软件完成以街坊为单位的面积量算、汇总。以道路、河流等地物中心线为街坊范围线,将宗地与宗地间空地块按用途划分成虚宗,建立虚宗界址点和街坊边界点的关系连接表,进行面积平差。

(5)街坊图编辑结束后,要按元素系统整体审阅其协调性。应同时审阅相关系统元素符号配置的合理性,还要检查相邻街坊之间图形拼接。

(6)作业时,要定时备份且应实现异地备份,防止数据丢失而造成损失。

(7)输出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将完整街坊地籍图数据通过切割生成宗地图。对宗地图作适当编辑后,输出宗地图。宗地图比例尺分母,根据纸张大小通常取50的整数倍,个别特殊情况亦可人工选择。根据CASS系统提供的基本分幅地籍图生成功能,自动裁剪生成1:500比例尺50×50地籍图并输出。

10.2面积汇总统计

在完成街坊面积量算后,按街坊对宗地进行面积汇总统计,街坊汇总统计结束后,进行以街道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统计。输出资料有:

(1)以街坊为单位的界址点坐标册。

(2)街坊宗地面积汇总表。

(3)街道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按新地类统计)。

参考文献

[1]GJJ—99,城市测量规范[S].

[2]CH 5003—1994,地籍图图式[S].

上一篇:我崇敬的名人作文下一篇:房产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