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问题

2024-06-10

地籍测量问题(精选十篇)

地籍测量问题 篇1

1、地籍测量的界定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 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地籍测量应根据“测量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的原则, 除能为土地管理和土地税收提供测量保障外, 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 提供服务。

2、地籍测量的主要功能

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功能:

(1) 为不动产的位置、面积、质量和权属境界提供几何或数字资料, 并建立在全国统一的坐标系内, 这属于地理性功能;

(2) 为不动产的权属、租赁和利用现状提供资料, 经一定的法律程序颁发证件后, 则地籍测量的成果资料即具有法律效力, 这属于法律性功能;

(3) 为不动产的评价、分等定级、征税、有偿转让等提供资料, 这属于税收或经济性功能。

(4) 为区域规划、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和古迹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 这属于社会性功能, 也就是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性功能。

3、地籍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1) 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 测定测区内地表面的图形及其上覆盖物的几何位置:

(3) 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坐标值和权属范围的面积值;

(4) 调查不动产 (土地、房产) 的权属资料, 权属位置及拥有的土地编号, 土地利用现状, 不动产类别、等级以及税收等有关的地籍要素;

(5) 进行地籍测量的动态监测, 及时地对地籍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变更测量, 包括地籍图的重测、修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 以保证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正确性与现时性;

(6) 根据国土整治、开发与规划的要求, 所进行的有关地籍测绘的工作。

二、地籍测绘的基本方法

1、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 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1) 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

在一些大城市中, 一般己经建立城市控制网, 并且己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己不能满足要求, 有些控制点被破坏, 为此, 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己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对于边长小于8~1okht的二、三、四等基本控制网和一、二级地籍控制网的GPS基线向量, 都可以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应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 精度可达到1~2cm左右, 完全可以满足地籍控制测量的需要, 可以大幅缩短观测时间和成倍提高经济效益。建立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控制网时, 应与己有的控制点进行联测, 联测的控制点最少不能少于2个。

(2) 利用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的办法

凡符合1985年发布的《城市测绘规范》要求的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和一、二级城市控制网点都可作为地籍基本控制网。对已布设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而未布设一、二级控制网的地区, 可以其为基础, 加密一级或二级地籍控制网。对己布设有一级城市控制网的地区, 可以其为基础, 加密二级地籍控制网。在利用己有控制成果时, 应对所利用的成果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和检查。在检查与使用过程中, 如发现有过大误差则应进行分析, 对有问题的点 (存在粗差、点位移动等) , 则应避而不用。

2、地籍碎部测量 (1) 白纸成图法

白纸成图法包括大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 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 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由于平板仪测量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野外实测坐标数据, 而只能得到图解资料, 因而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 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2) 摄影侧量方法

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 它是按航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点位坐标。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 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 采用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 而用航测法绘制地籍图, 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3) GPS测量方法

GPS作为一种当前最先进的定位工具正成为地籍信息十分重要的数据采集工具。近几年来, GIS型GPS接收机用于采集地面上的位置数据及详细的属性信息正日益发展。利用GPS采集数据时, 数据字典带有属性和特征项, 特征项反映了被测点的特征。如Tree表示树, 是孤立点, 不与其他任何点相连;Road表示道路, 则带有Road的点要连起来。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地籍测量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地籍测量问题 篇2

深度探讨变更地籍调查及地籍测量的方法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变更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变更地籍调查的实施流程,尤其着重探讨了变更地籍测量的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5)分类号:P2关键词:城镇 变更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 权属调查

浅谈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 篇3

【关键词】地籍测量;地形测量;权属调查;地籍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254-01

要想合理的管理土地资源就要建立完善的地籍信息系统,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量作为地籍系统的前期工作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籍测量时要开展野外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工作、检验地籍产品质量以及数据录入等工作。这些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地籍信息系统的准确性,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这项工作的管理。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地籍测量的具体含义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地籍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主要依据是地籍调查,主要手段是测量技术。在测量过程中要获得精确的土地位置、土地大小、权属界址点坐标以及地籍图等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土地管理部门和国家经济建设部门的工作需要。要想更好的进行地籍管理,不仅要进行全面的土地权属调查,还要采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测量,要对每宗土地的位置、形状、权属界线以及地类等问题进行明确的调查,还要合理的计算土地的面积,绘制完善的地籍图,这样在登记土地时才能为其提供全面、专业的信息。地籍测量工作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在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分级布网、逐层控制的原则,保证工作做到先整体后局部。

二、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1、在调查完地块的权属以后,依据调查得出的结果明确地块边界,然后依据要求设置界址点标志。2、设置完界址点标志之后,按照要求测量地籍要素。3、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地块的区划、地类、权属以及地形四要素的点、线、面、以及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具体特点

与专业的测量相比地籍测量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最根本的差异就是在地籍测量中土地以及土地上的附着物的权利都是测量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1)通过地籍测量可以为土地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加可靠、精确的参考信息。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政府行为测绘工作,地籍测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我国进行地籍测量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的土地,使我国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確保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可以为地籍测量提供一个较为权威的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工作主要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它具有勘验取证的特征。在进行地籍测量时,主要就是利用各种测量技术和手段对土地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验证,从而为土地产权的登记工作、变更工作等提供必要的、准确的证明。

(3)在进行地籍测量时相关的技术标准一定要符合相应的土地法律规定。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都是目前测绘技术以及测绘方法的结合,比如数字测量技术、普通测量技术、面积测算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等。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形式要看土地管理和房产管理对数据、图形等的具体要求。

(4)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必须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在进行地籍测量时无论是组织还是具体的实施过程都是很严密的,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与调查人员之间要形成紧密的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四、地形测量和地籍测量之间的区别。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具体指的就是进行地形图的测绘,也就是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物的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再在地形图上标记成各种符号和注记。一般我们都会采用航空摄影的方式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但是一些面积较小的地区还要依靠平板仪进行。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一种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以地籍调查为依据的,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方式。通过地籍测量可以明确的了解各类土地的具体方位、大小、权属界址点坐标等问题,这样就可以为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测量出每宗土地的位置、形状等,并且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土地的面积,编制地籍图。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篇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问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等高线问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箱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精度。与地形图相比,地籍图更加的精确。如果要制作地形图就要分析地籍图,如果要制作地籍图就要认真的分析地形图。

4.应用软件。目前进行的城镇地籍测量及入库工作,所用工作软件基本上为MapGIS系统,地籍测量为了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而均使用各自的测量成图模块。这些测量成图模块均为我国的研发人员自行开发,与国外很多专业成图软件或在国外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成图系统相比,在功能与实用性上差距很大。如果只是进行地形测量,在所使用软件方面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成图,或者继续使用原软件,或者将原格式(MapGl8或瑞得图形格式)转为其他成图软件格式。由于国产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也将增加一些工作量。

七、结束语

关于地籍测量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4

1地籍测量概述

1.1地籍测量的含义。在地籍测量工作中, 主要以地籍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及地籍图等作为主要架构。进一步对国家备案的土地的位置、质量和数量进行调查和核实, 综合统计和评价土地使用现状。通过地籍测量, 将其所取得了数据结果利用表格及图册的方式输入到国家土地档案管理部门。

1.2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在地籍测量工作中, 其测量的内容主要是以土地资源为核心, 其具体测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在地籍测量中, 将所需要测量区域内的地域按地籍调查数据进行划分, 给土地分权。

1.2.2按照土地的性质、面积和状态进行地籍测量, 按照测量所得数据来对了土地进行分析、管理和整治。

1.2.3在地籍测量工作中, 还包括道路、街道和巷道, 相对于其他测量工作来讲, 道路的测量更为繁琐, 因此道路、居住和商用建筑有明显的分界线, 再加之道路两侧具有较多的公共设施, 需要对这些存在的建筑物进行准确的测量。

1.2.4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在地籍测量中还需要对城市绿色进行测量, 同时农村的家用菜地和农用田也包括在地籍测量内容中。

2地籍测量的技术路线

2.1在具体地籍测量工作中, 需要地籍测量工作人员要对权属调查地的土地发展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和勘察调研, 这样能够对地籍测量工作中存在的误差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科学合理分配地籍测量的工作任务, 避免土地测量人员在测量工作中存在重复测量的问题。

2.2在地籍测量工作中需要选择测量技术, 可以选用自主开发的测量软件, 这对于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测量工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对于地籍测量人员需要及时将地籍测量工作的数据分析结果与调研的数据结果及时存入进计算机信息平台, 而且地籍测量人员还需要对地籍测量的数据结果进行有效的处理。

2.4而且为了相关工作者能够方便查阅资料, 则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沟通信息平台, 并进一步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检索系统。

2.5在地籍测量工作中, 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要求来进行调查和测量工作, 从而有效的确保工程进度及测量成果的质量。

3地籍测量的方法

3.1控制测量法。地籍测量中采用控制测量法是通常情况下都是根据不同土地的精度要求进行。而且具体地籍测量控制工作中, 城朵根据地籍测量方工作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科学选点、埋石和野外观察, 在控制测量中, 具体勘测过程中可以根据GPS定位系统进行, 这能够有效的提高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界址点坐标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地籍勘测过程中国界址点和土地的测定点之间, 加设控制网加密一、二级导线, 然后在根据当前高科学技术GPS定位系统的优势与特点, 来实现地籍测量。界址点坐标地籍测量法不仅具备更强的测量准确性, 还具备较强的工作效率。目前, 据有关调查得知:界址点坐标地籍测量法主要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法, 地籍测量工作人员在进行GPS-RTK方法时, 要最大程度的保障监测点没有检核条件, 一个界址点需要认真测定二次。与此同时, 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在采用界址点坐标地籍测量法时,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在进行静态模式测量时, 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换地籍测量点, 每两个检测点的观测时间要超过15min;第二, 地籍测量的检测点一定要注意布置均匀, 来不断保障地籍测量的数据结果的全面性。

3.3碎部测量法。在地籍测量方法中, 有一种方法称为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该方法主要流程为:在地籍测量的土地的检测点a处上架社测量仪器, 并对监测点a与下个检测点b进行系统的定向连线, 以此类推, 最终实现全面性土地调研的方法。

3.4白纸成图法。所谓的白纸成图法, 其需要的主要设备有太平板仪、小平板仪、经纬仪以及白纸。其主要是利用数学专业中的图解成图法, 在测量地点采用经纬仪、太平板仪以及小平板仪互相配合的测量方式, 然后将土地的最初模型成图在白纸上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测量方法中所使用的平板仪不能够精确的为测量人员提供野外实测坐标, 因此该方法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只能事单单的图解一些常数而已。其伴随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 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3.5摄影测量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蝗安航测量摄像片与测制底图的方法来不断实现土地勘测中的界址点坐标。尤其是在界址点坐标过多与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况下, 其完全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方式, 进行界址点坐标的勘测工作, 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地籍测量, 有效的实现了勘测成本的节约, 而且勘测精准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6 GPS实时动态测量。近年来GPS得到了较愉快的发展, 在地籍测量中应用GPS, 通过在各个地区设立固定的基准站, 并将基准站所观测到数据通过GPS设备进行了定位捕捉。但在利用GPS进行地籍测量过程中, 由于会受到天气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对测量的精准度进行计算时需要将误差考虑进去。

结束语

地籍测量是在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下进行, 以国家所属土地权属作为地籍测量的核心, 采用测量、勘察和调研的方式对土地的位置进行核实, 调查土地的质量和数量, 并进一步对土地使用现状进行综合统计和评价, 地籍测量的数据结果作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地籍测量工作, 能够将我国地籍信息的具体状态更清晰的表达出来, 确保实现土地的合理控制、管理和分析, 对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地籍测量的成果, 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及城市规划等项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现科.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科技传播, 2012, 3:11, 10.

[2]王宝祥.地籍测量方法[J].国家测绘局, 2012, 4:28, 29.

地籍测量论文 篇5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2013年月3日至2013年5月10日,我到山西家豪测绘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期间被安排的工作岗位为地籍公司成员。通过实习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从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测量人员必备的科学严谨的精神。强化了对大学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实际工程中将理论于实践工作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自身素质能力,同时也通过实习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为毕业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1、公司简历

山西家豪测绘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系国家乙级专业测绘机构,现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工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日照测量、市政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变形(沉降)观测、形变测量、竣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各项服务。

公司实力雄厚,专家队伍中拥有工程测量、航测、房产测绘、采煤等各种技术人员,并建有完善的电脑网络系统,所有人员中有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工程师20人、技术员20人。公司现设备有S82T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4台,2秒级精度以上全站仪6台(其中索佳0.5秒级全站仪3台)、S3级水准仪5台(其中S05级精度电子水准仪3台)、测距仪13台,A1幅面以上绘图仪1台;并具有较先进的绘图、出图等电脑处理及制图处理仪器;使用的主要软件有南方CASS绘图软件、OUTOCAD2002、SUNSHINE2.1等多种软件。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过电力输电线路测量、管道测量、航测像控点测量、矿山井上下对照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房产面积测量、房屋受损测量、采光鉴定等多种测量业务,近年来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完成了部分大型测量项目,如:石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沿线所涉及的房产拆迁测量、太原西南环铁路枢纽沿线所涉及的房产拆迁测量、朔州市朔城区北邢家河改造工程拆迁测量等项目,尤其是接受人民法院委托,完成了多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鉴定、日照采光鉴定、地质灾害测量鉴定案件,并获得委托方、当事人及相关主管单位一致好评。

由于四月中旬全省会有一个地籍宅基地测量比赛,所以我们的工程六月初才开,我们实习的两个月主要是以教学加实践操作来完成。公司为我们这一批新员工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主要通过有经验的人士为我们讲解和带领我们亲自操作仪器,为了工程项目开始后能够有更加丰富的经验,我们都很认真的学习每一堂课程。

我们的项目主要是宅基地和两权发证,所以我们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我们通过测量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测量方面的知识。

2、实习目的和意义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完了所有的理论知识之后,到生产实践中进行再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期间的最后的一次实践活动,是毕业前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 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程度的一次全面检查,也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的检验,是毕业生在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练兵。因此,开展好顶岗实习活动,不仅能是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也是对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改革,是对学校和课堂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地基础。同时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所经历的工作,让学生自己知道该向那个方向发展,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并且学生实习中所遇到的工作问题也能成为学校将来改革的方向。

3、地籍测量 3.1、简介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3.2测量方法 按设备手段不同

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 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

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

3.3、测量内容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区内,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并按确定比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地籍基本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区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以求得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遵循规定的法律程序,根据有关政策,利用行政手段,确定界址点和权属界线的行政性工作;后者则主要是将地籍要素按一定比例尺和图示汇于图上的技术性工作。3.4、测量原则

(1)不宜重复建立测量组织。各省、市、区都有雄厚的测绘队伍,应合理组织,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可以完成此任务,不必另起炉灶。(何况个别单位还在窝工)。

(2)有关部门应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地籍测量工作,任何一个单位(哪怕是在当地是最大的测绘单位)是不可能承包这样大的系统工程的。据闻北京市曾初步规划要五、六百人得干五、六年才能完成。因此必须联合作战。

(3)组织联合作占要认真研究五个步骤:(1)调查了解本地区可以承担此任务的测量力量;(2)调查各单位可以抽调出脱产搞地籍测量人数(尤其是质量——人的素质);(3)这批人要经过统一培训,学习统一的地籍测量规范,并经一段实习,考核合格者,发上岗证书。(4)建立队伍后按经济承包责任制签订协议书。(5)每件成果,成品均按全面质量管理办法统一验收,保证按期保质的完成地籍测量任务。

3.5、测量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在国外,地籍测量被称作为官方测绘。在我国,历次地籍测量都是由朝廷或政府下令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保证政府对土地的税收并兼有保护个人土地产权。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由地籍的历史和地籍测量的历史可知,测绘技术一直是地籍技术的基础技术之一,地籍测量技术不但为土地的税收和产权保护提供精确、可靠并能被法律事实接受的数据,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对完整的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地籍测量成果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或其他相关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5)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测量的观点,又要反映土地法律的要求,它不仅表达人与地物、地貌的关系和地物与地貌之间的联系,而且同时反映和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以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各种关系。

(6)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而土地管理要求地籍资料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因此必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所以地籍测量工作比一般基础测绘工作更具有经常性的一面,且不 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可能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地籍测量工作始终贯穿于建立、变更、终止土地利用和权利关系的动态变化之中,并且是维持地籍资料现势性的主要技术之一。

(7)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8)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4、宅基地 4.1、概述

宅基地,是指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一般而言住宅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公民的私财,可以继承、转让和买卖。宅基地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财产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映,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公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所以不得转让、出租或抵押。

4.2、历史起源

(1)宅基地问题是怎么来的一般而言,住宅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公民的私财,可以继承、转让和买卖。“宅基地”则是一个“中国特色”问题。

(2)经过“土改”,建立了农民私人所有的土地制度,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领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权证书》。

(3)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私有,但由集体统一经营,农民的宅基地则依然由农民保留所有权和处分权。

(4)经过“人民公社”运动,确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宅基地也归集体所有,农民只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并且不能出租、买卖等。

(5)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仅允许宅基地使用权人出租、出卖地上建筑物。可见宅基地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财产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映。

4.3、法律规定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体内流转,迟早会沦丧根据《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产,只是一种使用权,所有权归村集体。宅基地不能买卖,但可以继承或者转让——只能在本村集体内流转。

2、由于中国实行城乡二元体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农转非”。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旦把户口转走,就失去了对老家宅基地的继承权,又不能买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宅”变成村集体的资产。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3、由于农村户口与土地的对应关系,有些人不愿意“农转非”,甚至有些公务员想方设法“非转农”,但这些毕竟是少数,“进城”才是大势所趋。因此从具体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关法规不变,宅基地注定会失去。

4.4、相应措施

(1)2010年5月底,国土部的9个调研组,对现有24个增减挂钩试点省份进行了快速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试点要求指标“三年归还”,到2009年底第一批试点周转指标应已全部归还。但第一批试点仅拆旧复垦5.58万亩,约占下达周转指标的80%。[2]

(2)当前的挂钩试点中,还存在地方在批准试点之外擅自开展挂钩,以及违反规定跨县域调剂使用周转指标等问题,增减挂钩后的土地级差收益,要返还,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在增减挂钩指标的使用上,存在一定漏洞,本末倒置,导致地方政府以获得建设用地指标为唯一目的,“这样的漏洞必须堵住”,2008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其中国办关注到一些地方利用增减挂钩试点,擅自扩大建设用地。

(4)下一步周转指标将被作为各省用地计划指标的一种,纳入各地用地计划统一管理。各地再也不能将周转指标作为“天上掉的馅饼”,温家宝总理曾说,“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这是温家宝2007年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所说的一句话。

(5)对于各地圈走农民宅基地、大拆民居的做法,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今年两会时就疾呼要“急刹车”,在今后的“十二五”期间,如何在保障农民利益前提下,真正城乡统筹发展,将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5、两权发证 5.1、概述

两权发证即农村集体土地确权 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 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 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 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 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 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 利用地,不得遗漏。

5.2、目的与意义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法律确定的农民集体 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的重要财产权,确权登记发证的目的是为了依法确认土地权属、界线、范围、用途和面积,维积,维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通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可以依法保护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有效规范农村住宅 建设,防止乱占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对推 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 稳定,依法落实征地搬迁补偿安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6、RTK仪器操作流程

6.1、手簿主程序的打开

双击手簿桌面的 “HI-RTK Road”、“HI-RTK.exe”,打开手簿程序。6.2、新建项目:通常情况,每做一个工程都需要新建一个项目。

a.点击【项目】→【新建】→ 输入项目名 →【√】

软件桌面 项目信息

b.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坐标系统】 设置坐标系统参数,(如下图)椭球 投影

“坐标系”: 选择国家,输入坐标系统名称,格式为“国家--xxxx”,源椭球一般为WGS-84,当地椭球为国家-80 “投影”: 选择投影方法,输入投影参数。选择高斯三度带,输入中央子午线。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椭球转换”:无。

“平面转换”:无。“高程拟合”:无。“保存”: 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好的参数。

注:记得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否则坐标系统参数设置无效。

6.3、GPS和基准站主机连接

【GPS】→连接【GPS】,检查仪器型号、连接方式、端口、波特率,点击【连接】,点击【搜索】出现机号后,选择机号,点击【连接】,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的机号。

蓝牙连接注意事项:

a.连接之前先在“配置”→“手簿选择”→选择手簿类型;(一般不要修改选择默认)

b.手簿与GPS主机距离最好在10m内;

c.选择串口连接时,周围30m内无第三个蓝牙设备开启(包括同类手簿、GPS主机都不能打开);

6.4、设置基准站

a.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点击【基准站设置】。b.点击【平滑】,平滑完成后点击右上角【√】。(如下图)

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基准站位置平滑采集基准站坐标

c.点击【数据链】,选择数据链类型,输入相关参数。(以网络为例如下:用中海达服务器传输数据作业时,需设置的参数(如左下图),选择内置网络时,其中分组号和小组号可变动,分组号为七位数,小组好为小于255的三位数,用电台作业时则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选择电台频道)

基准站数据链 基准站其它设置 d.点击【其他】,(如右上图),选择差分模式,电文格式 点击【天线高】,选择天线类型,a手簿与基准站GPS主机的连接。

6.5、GPS和移动站主机连接

a.连接手簿与移动站GPS主机:(使用UHF电台时,将差分天线与移动站GPS主机连接好;使用GPRS时,不需要差分天线)打开移动站GPS主机电源,调节好仪器工作模式,等待移动站锁定卫星。按左上角下拉菜单→【连接GPS】,将手簿与移动站GPS主机连接。当手簿与GPS主机连接正常时,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的机号,连接方法和基准站类似。

b.移动站设置:使用菜单【移动站设置】,弹出的“设置移动站”对话框。在【数据链】界面,选择、输入的参数和基准站一致,(如果连接CORS的用户,则在网络选项,选择CORS,输入CORS的IP、端口号,点击右方的“设置”按钮,输入源列表名称、用户名、密码)。

点击【其他】界面,选择、输入和基准站一样的参数,修改移动站天线高(如果是CORS用户,则选中“发送GGA”,选择发送间隔,通常为1秒)

按右下角【确定】按钮, 软件提示移动站设置成功,点击右上角按钮【X】,回退到软件主界面。

6.6、采集控制点源坐标

点击主界面上的【测量】按钮,进入碎步测量界面,查看屏幕上方的解状态,在GPS达到固定解后,在需要采集点的控制点上,对中、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整平GPS天线,点击右下角的“小旗子”或依次点击手簿键盘上的“F2”键,保存坐标可以。

弹出“设置记录点属性”对话框,输入“点名”和“天线高”,下一点采集时,点名序号会自动累加,而天线高与上一点保持相同,确认,此点坐标将存入记录点坐标库中。在至少两个已知控制点上保存两个已知点的源坐标到记录点库。

参数计算

用于计算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常用的“四参数+高程拟合”为例介绍。

选择参数“计算类型”,如果使用“转换参数+高程拟合”请选择“高程拟合模型”。【加点】:添加点的源坐标和目标坐标,源坐标可手工输入或从GPS、点库、图上获取,目标点可手工输入,或从点库中获取,输入后点击【保存】。添加两对坐标后,点击解算,然后保存。

使用四参数时:尺度参数一般都非常接近1,约为1.000x或0.999

7、全站仪、水准仪器操作规程

7.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顺利的进行测量工作,确保人员和仪器的安全;为了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适用于本项目所有水准仪、全站仪的操作。7.2、引用标准:使用说明书

7.3、水准仪进行水准标高测量时,应按以下操作规程使用:(1)整平

先将三脚架两只铁脚踩入土中,观测者操纵三脚架的一条腿前、后、左、右移动,直到圆水准气泡基本居中时,固定这条腿不动,然后调节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完全居中(仪器内设自动安平)。

(2)瞄准

先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的成像清晰,然后放松固定螺旋,用望远镜筒外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粗略地进行物镜对光,当在望远镜内看到水准尺像时,即将固定螺旋固定,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尺的一侧。

(3)读数

读数时要按由小到大的方向,应先用十字丝横丝估读出毫米数,然后再读米、分米、厘米数。

7.4、进行水准标高测量前注意事项:

(1)检查水准仪及配套工具是否带齐,包括测量尺、脚架、水准点标高资料等。(2)架设时,应先把脚架螺旋旋紧,在地面上踩紧脚架。对水准仪进行精平调整,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对后视水准点后进行标高测量。

(3)在标高测量时,须转点搬移过程中,应检查好仪器的螺旋是否拧紧,防止掉损仪器。

7.5、全站仪进行测量或控制点放样测量时,应按以下操作规程使用:(1)架设仪器

1使三脚架的中心与测点近似于同一铅垂线上,踏紧三脚架使之牢固地支撑于地面上,并使顶面近似水平。

2用一只手握住仪器,另一只手旋紧中心螺旋,使仪器牢固地置于三脚架上。3转动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对中器使分划板十字丝与测点看上去最清楚,调节脚螺旋使测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激光对中器直接利用激光点对中点)。

(2)整平仪器

1先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观察圆水准气泡偏离中心的方向,反复调节三脚架的长短,使气泡居中。

2使照准部水准泡居中,松开水平制动钮,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器平行于两脚螺旋的连线,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将照准部旋转90°,再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旋准照准部向任意方向,检查气泡是否保持居中,如果没居中,则按上述步骤重复进行整平。

3仪器的倾斜可以用数字或图形形式进行仪器的精确整平,开机进入转换模式后,显示窗内以图形形式显示圆水准器,利用脚螺旋使横轴、竖轴倾角为零。

(3)观测

仪器整平后,进入测量或放样测量模式后,便可以进行测量。进行控制点放样测量的注意事项:

1检查工具物品带齐,包括棱镜、电池、对讲机、脚架、控制点设计坐标、放样测量坐标等。

2到达现场后,架设好后视基镜,测站点全站仪的架设,注意全站仪的精密度,细心操作。先对点、粗平、精平,反复对点精平直到仪器的水准管水泡任一方向都居中。

3架设好仪器后,注意现场的气压、气温数据的输入,以修正全站仪的测量精度。4测量过程中,转点测量时,须重新装入仪器箱搬运。7.6、注意事项

(1)避免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这样操作会损伤您的眼睛,也会损坏仪器的内 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部器件。

(2)所以仪器有固定螺旋在固定情况下,严禁用手直接转动仪器只能用微调螺旋进行调整.(3)每个微调都应轻轻转动,避免因用力过大造成微动螺旋松动而影响测量精度。(4)在观测过程中,手切勿按扶在架腿上;

7.7、保养及维护

(1)保持镜片、光学镜头的清洁,不要用手直接触碰,以免引起观测不准等问题;(2)每次使用完仪器,应擦试干净,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3)全站仪使用后装箱时要注意打开水平制动,将仪器按照固定的形状规格进行装箱,装箱时轻拿轻放。平时不要将仪器倒放或坐在仪器箱上。不让仪器淋雨见水。充电时用原机专配的充电器进行充电,一般充到绿灯亮时就表示充满了。

7.8、如不遵照操作规定操作,造成人身受伤和仪器的损害的自己负责。8.1测量仪器要有专人负责操作,其他人员严禁动用仪器。

8、宗地图

(一)概述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宗地权属界线、界址点位置、宗地内建筑物位置与性质,与相邻宗地的关系等。

宗地图定义为:描述宗地空间位置关系的地图。(宗地:parcel Of land,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二)主要内容

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关系、相邻宗地编号的分宗地籍图,用来作为该宗土地产权证书和地籍档案的附图。宗地图中包括:

(1)图幅号、地籍号、坐落

(2)单位名称、宗地号、地类号和占地面积

单位名称、宗地号、地类号和占地面积标注在宗地图的中部。例如,某宗地的使用权属第六中学,宗地号为7,地类号为44(按城镇土地分类44为教育单位),占地面积1 165.6㎡。

(3)界址点、点号、界址线和界址边长

界址点以直径0.8mm的小圆圈表示,包含与邻宗地公用的界址点,从宗地左上角沿顺时针方向以1开始顺序编号,连接各界址点形成界址线,两相邻界址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界址边长。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4)宗地内建筑物和构筑物

若宗地内有房屋和围墙,应注明房屋和围墙的边长。

(5)邻宗地宗地号及界址线

应在宗地图中画出与本宗地有共同界址点的邻宗地界址线,并在邻宗地范围内注明它的宗地号。

(6)相邻道路、街巷及名称

宗地图中应画出与该宗地相邻的道路及街巷,并注明道路和街巷的名称。此外,宗地图中还应标出指北针方向,注明所选比例,还应有绘图员和审核员的签名以及宗地图的绘制日期。宗地图要求必须按比例真实绘制,比例尺一般为l:500或大于1:500,通常采用32开、16开、8开大小的图纸。

宗地图的空间集合构成地籍图。

9、宗地草图

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的位置和界址点、线与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纪录。

宗地草图的特点是现场绘制、图形近似、不依比例尺、实地丈量界址边长和相关距离等。

宗地草图是地籍资料中的原始记录,宗地草图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宗地草图可配合地籍调查表,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重要信息; 宗地草图是检核地籍图中个宗地的几何关系、保证地籍图质量的重要图件。土地权属调查时,调查人员应现场绘制宗地草图。

10、实习总结

10.1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在进行水准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之前,对闭合水准路线和测区进行了勘察,做了预先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施工者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特别以水准测量为例,在施测前的下午,全组成员沿着老师所规定的水准路线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路段,选取了作为测段终点的固定点,并对每个测段中的测站数进行了估计。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10.2测量员所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实习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担任着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

10.3有关数字的的技巧:在具体操作前,很多时候都觉得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中的数据计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经过老师的指导,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有关数字方面的技巧:在水准测量的时候,对于前后视距累计差这一项限差,记录员在每一站读数完毕后应该立即计算得出,这样在下一站的时候就可以有意对其进行调节;在碎部测图中,记录员将实测距离换算成1:500上的距离时,可以直接乘以0.002,简化了计算;在获得碎部点高程时,可以预先调节觇牌高度,使得碎部点高程直接由一常数加上全站仪上VD读数即可得到。

10.4因充分利用多人检核这一工具来避免在计算和测量之中的错误,从而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次数。

首先,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 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 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 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 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 13 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

在实习过程中,我在经理的带领同事的帮助下学会了很多实际的东西,如word、excel办公软件;cass软件画图;ArcGis软件绘制宗地草图,宗地权属图,宗地权属界线图;超图软件数据库;做资料;全站仪操作,RTK操作,水准仪操作等;

经过实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此次学校安排实习,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习实践知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感受社会。我很高兴能来到山西家豪测绘有限公司地籍公司,也很荣幸能接触到这么些优秀的领导同事,是他们给了我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在实践中使自己能够充分的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虽然在实习的开始过程中碰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更使得自己明确了自身的不足,更应该好好学习,踏实工作,积极面对每一次新的机遇。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徜徉于实事当中,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我想,之所以思想上会有这么大的转变,这与实习中的成长与收获是分不开的。这一次的实习是锻炼与考验,它是一个学习、思考、工作的过程。它将是我以后真正迈进社会的大门,进入工作岗位的一块基石,有了它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我相信我会更自信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地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目录

1、公司简历„„„„„„„„„„„„„„„„„„„„„„„„„„„„„1

2、实习目的和意义„„„„„„„„„„„„„„„„„„„„„„„„„„1

3、地籍测量„„„„„„„„„„„„„„„„„„„„„„„„„„„„„2

4、宅基地„„„„„„„„„„„„„„„„„„„„„„„„„„„„„„4

5、两权发证„„„„„„„„„„„„„„„„„„„„„„„„„„„„„5

6、RTK仪器操作流程„„„„„„„„„„„„„„„„„„„„„„„„„6

7、全站仪、水准仪器操作规程„„„„„„„„„„„„„„„„„„„„„9

8、宗地图„„„„„„„„„„„„„„„„„„„„„„„„„„„„„„11

9、宗地草图„„„„„„„„„„„„„„„„„„„„„„„„„„„„„12

浅谈地籍的测量 篇6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是进行土地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它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主要由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部分组成。

二、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地籍测量所绘制的地籍图件有地籍图、宗地图和宗地草图。一般来说,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控制点、必要的地形要素(如道路、水系等)、全部地籍要素(如房屋、界线、界址点等)和文字、数字注记。地籍测量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的测绘原则进行,方能得到精确、合格的地籍成果。

三、地籍测量的任务与作用其内容应该是

(1)调查不动产的权属资料、权属位置及拥有土地的编号、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质量等级以及与税收有关的地籍要素;

(2)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点;

(3)测定行政区划境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坐标值和权属范围的面积;

(4)测定测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形及其上覆盖物的几何位置和面积;

(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及时对原地籍成果进行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正确性与现实性;

(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绘工作地籍测量通常要求精确测定土地与地面附着物的平面位置,对高程要求可以放宽或不做要求。

四、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测制地籍图之需,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

1.地籍控制网基本要求

地籍控制网是为开展地籍细部测量以及日常地籍测量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城镇地籍控制网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使地籍测量能充分利用国家控制点的成果。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地籍控制网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采用任意坐标系时,起算数据应在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图解获取。

2.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地籍控制网应能长期使用,因此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的范围应覆盖中长期的城市规划区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 GPS 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控制点间勿需通视等优势,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 GPS 网形式布设,采用 GPS 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导线网、边角网、三角网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能保证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5cm 。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时,必须先制定技术设计方案,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加密控制网的布设

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计划,可分期、分片布设,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GPS 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 GPS 网形式布设,布设导线网时,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当复合导线长度超过《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 , 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 0.7倍。由于目前全站仪和 GPS 接收机的广泛应用, GPS 网和地面控制网计算平差软件的功能增强,因此,加密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不再分级,计算时应整体平差。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密度。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 km 2 不少于 10 点。

4.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

为满足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基本控制(首级网和加密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的直接供测图及测量界址点使用的控制网称为地籍图根控制网。

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 相比 ,地籍图根控制网有下述特点:

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当时的测图比例尺决定,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格相差很大。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测量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要求,与地籍图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

地形测会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因此,埋点时原则上设临时性标志。而地籍图根控制点不仅要为当前的地籍细部测量服务,同时还要为日常地籍管理(各种变更地籍测量、土地有偿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等)服务,因此地籍图根控制点原则上应埋设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标志。地籍图根控制点在内业处理时,应有示意图、点之记描述。

五、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方式

在城镇建成区,通常采用导线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为减少图根控制点的二次扩展,应优先布设导线网,以一个或几个街区为单位,布设一级地籍图根导线网,然后采用二级复合导线或导线网加密。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地籍图根三角网。

六、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

(1)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 1/3 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 13cm ,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2)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 10m 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

(3)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 22cm,而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 1/5 000 ,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 1/3 000 。

七、地籍平面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布设方法主要是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和边角混合网。三角网是把控制点按三角形的形式连接起来,测定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以及部分边长,通过计算,得出控制点的坐标。三边网网形结构和三角网相同,只是测定三角形的所有边长,计算各内角,得到控制点的坐标。导线网是把控制点连成一系列折线,或构成相连接的多边形,测定各边的边长和相邻边的夹角,计算导线控制点的坐标。边角混合网是指在一个网中,包含有多种网形式(包括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这种布网形式很灵活,但对控制网平差软件的性能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1]潘正风,杨正尧,程效军,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

地籍测量问题 篇7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 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 借助仪器, 以科学方法, 在一定区域内, 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 并计算其面积, 绘制地籍图, 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地籍测量的方法:按设备手段不同, 分为普通测量法 (地面法) 、航测法和综合法;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 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 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在地籍测量区内, 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 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 , 地籍细部测量 (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 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 并按确定比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 , 地籍原图绘制, 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 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 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 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 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 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 以求得较高程度的自动化。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有着密切联系, 但也存在着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遵循规定的法律程序, 根据有关政策, 利用行政手段, 确定界址点和权属界线的行政性工作;后者则主要是将地籍要素按一定比例尺和图示汇于图上的技术性工作。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完善的地籍测量成果对彻底查清土地利用现状, 加强产权产籍管理、城乡规划管理, 保护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地籍测量工作涉及面广, 权属调查制约因素太多, 使得该项工作开展起来效率甚低。主要原因是地籍调查工作人力消耗大, 时间长, 测量工作被动。也正是受这一因素制约, 使得许多城市地籍测量工作得不到开展。因此, 寻求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籍测量模式, 对开展地籍测量工作意义重大。

1 地籍调查

对于已基本完成土地初始登记,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籍台帐的城市, 地籍测量时实施一种“准地籍调查” (由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籍调查, 为了表达方便本文定义为“准地籍调查”) 是一种有效的探索。其基本思路是:测量时地籍调查工作不做全面展开, 实地调查只是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于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 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 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等。其他内容如权利人、用地类别、用地性质、宗地界址线权属确认等, 全部以土地初始发证的地籍台帐为准。“准地籍调查”遗留的权属确认等问题留待土地变更 (或土地证年审) 时逐个解决。变更测量时, 持依地籍台帐测量的宗地图到现场确权定界。由于土地变更 (或土地证年审) 有权利人主动配合和协调, 到现场指界定线、签名等, 测量人员具有很大主动性, 地籍调查的确权等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从根本上解决了地籍测量的瓶颈问题。

2 地籍测量

2.1 地籍控制测量

“准地籍测量”有许多工作有待于以后日常土地变更测量时逐步完成。因此地籍控制测量除了充分达到国家地籍测量规范的技术指标外, 还要充分考虑日常变更测量的需要。变更测量时, 有一些宗地界址点也许与准地籍测量一样, 无须进行变更测量, “准地籍测量”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也许, 有一些宗地需要测量变更的某几个界址点或全部界址点, 这就要求“准地籍测量”布设控制点时应考虑永久性控制点密度要大, 保存时间要长, 以保证“准地籍测量”和日后变更测量的精度均匀一致。其做法是基本控制点全部采用机械加工好的ф16×100mm不锈钢标芯, 主干图根及次干图根导线点采用机械加工好的ф12×100mm不锈钢标芯, 用旋转风钻钻孔把标芯镶嵌到水泥地面上。1:500比例尺地形地籍测量, 城镇密集区永久性控制点的密度应达到每平方公里200个, 控制点观测的各项技术指标均以国家地籍测量规范为准。这样, 为以后变更测量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2 地籍测量

地籍要素测量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准地籍调查”成果, 于野外以全数字化测量方式测量行政界线、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地类界及其它与权属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线状地物等。地籍三要素测量应遵循以下原则:a.地籍要素点必须按界址点精度施测;b.实地有明显地物对应的界址点, 必须以极坐标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因通视条件所限, 无法直接测量的界址点, 用距离交会法解析其坐标;c.考虑到日常地籍变更测量的可能性, 对可能成为界址点的建筑物、构筑物主要特征点、道路边线等以界址点精度施测;d.其它地形要素, 按数字化地形测量要求施测。

3 地籍图编绘

野外数字化测量成图后, 在编绘好的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编辑地籍图。地籍图编辑以宗地为单元逐宗、逐片编辑, 形成宗地线划图, 街道线划图、街坊线划图、调查区界线划图等, 不同类的数据应在不同的数据层。

地籍要素图的编辑步骤:

a.先在地形图上根据“准地籍调查”成果对每宗地的界址点进行连线;b.根据绘好的界址线注记地类及宗地号;c.划分街道界、街坊界和调查区界并注记;d.根据地籍台帐输入宗地属性;e.生成界址点符号及输出界址点坐标数据;f.地籍图图面整饰。

由于“准地籍测量”成果需要以后逐步完善, 因此其成果是动态更新的, 所以各宗地图和界址点成果可以不输出打印装订。

4 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基于这种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成果需要一个动态更新、逐步完善的过程。成果以传统的图表展示已很难适应。因此, 应用Gl S技术来管理地籍测量信息已是大势所趋。有人在实践中运用MGE地理信息基础平台, 开发出一套能满足地籍信息管理需要的系统, 效果很好,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目前, 我国已有的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软件几乎都不是直接建立在GIS平台上。为使地形、地籍测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能与Gl S软件进行数据交换, 必须要建立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软件和GIS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标准。交换的文件宜采用ASCll码文件格式。对地籍要素交换的文件, 可分为宗地检索数据文件、宗地权属数据文件、界址点检索数据文件、界址点数据文件、行政区界数据文件、调查区界等数据文件。

“准地籍测量”方法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籍测量模式。它有效地回避了地籍测量的瓶颈问题, 测量的量化指标达到了国家地籍测量精度。实践证明。“准地籍测量”有约70%的宗地成果与实际确权一致, 对短期内不能按国家规范实施地籍测量的城市, 实施“准地籍测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经。它对开展土地证年审、土地变更测量等工作赢得了时间和主动权, 对产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论述了准地籍测量的概念和操作, 对短期内不能按国家规范实施地籍测量的城市, 实施“准地籍测量”, 对开展土地证年审、土地变更测量等赢得了时间和主动权, 对产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地籍细部测量方法 篇8

1确定成图软件系统

一般常用南方CASS成图系统,CASS的图形数据可转化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要求的数据格式。图形分层需严格按照CASS的要求。

2界址点基本精度要求(见表1)

3地籍图基本精度要求(见表2)

4对界址点采用全解析法的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1)对测站能直接观测到的且距离在150 m以内的界址点、地物点,可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测量。

对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类界址点)原则上需要在图根导线点以上等级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且距离不超过150 m;对街坊内部界址点(二类界址点)大部分必须在图根导线点以上等级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

(2)在无法施测附合导线的地方,采用支导线法施测界址点和地物点,水平角半测回,垂直角半测回,测距2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小于10 mm),图根点至界址点不宜超过3条边。

(3)对隐蔽地方的少量无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根据已测出坐标的界址点或地物点,通过钢尺量取栓距,采用距离交会及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出坐标。

(4)界址点观测、计算:水平角观测半测回,对中误差不大于3 mm。当测距棱镜零位置不能与界址点位重合时,应增加距离以改正。定向边宜长于测定边,定向边检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之差不应大于30 mm,多于3个方向应归零,垂直角观测半测回用于改平。

(5)重要地物点坐标的采集按二级界址点的要求执行。同步测绘界址点、地物点。

5主要地籍元素的表示

按照调查资料依次注记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地类号、权属单位名称、门牌号码等地籍元素;门牌号注记在与实地相应的位置;过密连号可跳注,共用宗地只注记一个最大单位名称,并根据宗地草图表示出各自独立使用和共同使用部分的界线;界址边长短于图上0.3 mm时只表示一个点(对界址点均应编坐标册和面积量算表),界址边长短于图上0.8 mm,不绘界址线,界址点圆圈符号重叠部分不绘出。界址点号连号时不跳记。地籍图地物和地籍要素关系要协调合理,线状地物与界址线重合影响图面清晰时可不表示。例如,围墙中线与界址线重合时,围墙符号可不绘,围墙符号一侧边线与界址线重合时,则用界址线代替围墙符号一侧边线;与界址边相邻的房屋边线不宜综合;虚宗边线按新土地分类要求绘出。共用宗地内各自独立使用和共同使用的范围用地类界“…”表示。

6境界及街坊界线

境界表示至街道级。街坊界线按自然地物界线由内业在地籍图上采集。

7地物要素测量

7.1建筑物、构筑物测量

(1)测量实地面积≥6 m2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和占地情况。

(2)固定的永久性建筑物要测绘其占地状况,在建筑物右上角用分数形式标注层数和结构,分子为层数,分母为建筑物结构代码(见表3)。同一栋建筑物层数不同的应分别标注。层高低于2.2 m的不作为一层。

(3)实地占地面积大于6 m2的台阶、有柱雨篷、花坛、花池等应表示,不落地、不封闭的阳台、雨篷不表示。封闭、不落地的阳台应表示(阳台用实线表示,阳台与房屋连接部分用虚线表示)。

(4)建筑物外围小于50 cm×50 cm的装饰性细部(如墙面外砖柱)可舍去。

(5)室外扶梯、楼梯等允许包括在建筑内,不落地的可舍去。

(6)建筑群内井式建筑中大于6m2的天井或院子须表示。

(7)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不表示。

(8)城墙及垣栅应表示。

7.2道路测量

(1)道路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为界。道牙石线是界址线的要表示,不是界址线的酌情表示。

(2)道路中间、两旁的小绿地、小花池、花坛、树木可不表示。

(3)道路附属物、里程碑、指路牌不表示。

(4)桥梁(立交桥)、大型涵洞、隧道用相应符号表示,且须符合投影原理。

(5)地下道路、架空道路用相应符号表示。

7.3水系测量

(1)将河流、湖泊、坑塘等水域,以堤、岸为界绘出,有界址线的标明界址线和界址点。

(2)河流中线为界址线时,按实际河流中心标绘:当河道变迁时,界址线随之变迁。

7.4地貌测量

(1)地籍图上不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2)空地面积较大的应测量一定数量的高程点。

7.5土壤植被测量

(1)公园及各宗地外大面积绿化地、街心花园、城乡结合部的农田、园地等用土壤、植被符号表示。

(2)宗地内的绿地、花坛、零星植被可不表示。

7.6其他

(1)一般电力线不表示,但35kV以上高压线及塔位应表示。

(2)通信线、架空管线一般不表示,但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时应表示。

(3)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但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的大面积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应表示。

(4)宗地内部的次要道路、水塔、花坛、纪念碑及与权属界址无关的围墙可不表示,危险品仓库、保密车间应注记。

(5)农贸市场内的摊位、临时售货棚不表示。

8土地利用情况

闲置土地、空闲土地、低效使用土地、批而未供土地、供而未用土地按宗地调查,需要表示时,可分别以x、k、d、p、g字母在土地利用情况图上标注在地类编码之后。

9注记

(1)注记主要包括地理名称调注、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居民地名称和市区内的主要街、巷、路名均以权属调查资料或实地调注为准。当居民地较大或跨图幅时可分别注记。

(2)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一院多单位时,应选择产权单位注出,名称较长可简略注出。机关、企事业单位隶属部分(省、市、区)可省注,但应防止重名。

(3)居民地外的大面积非建设用地应注记权属单位名称。

(4)街道名称应注记方向。当街道方向与南图廓线交角大于45°时,注记字向与街道方向平行;交角小于45°时,注记字向与街道方向垂直。

(5)图内各种注记的规格、字体、字列、方向、字距均以《图式》符号执行,不得互相压盖,保证各种符号的完整性。图廓角的纵横坐标注记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前二位和小数后二位,其余坐标方格线不注记。

(6) 1:500城镇地籍图上,街道街坊注记用绿色,界址点、线用红色,街坊线为蓝色,其他均为黑色。

(7)图廓整饰按《图式》要求执行。

10图形编辑和面积量算

10.1图形编辑

(1) 1:500地籍图编辑以街坊为单元。将全野外采集的地籍要素坐标、界址点坐标由CASS软件提供的坐标展点功能编辑处理。利用地籍调查表中宗地界址点的连接关系生成宗地,在完成对地籍要素编辑并通过街坊面积量算后,形成以解析数据为基础的街坊地籍图,生成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完成街坊内宗地面积汇总统计和街道面积统计。

(2)进行图形编辑时应捕捉实测细部点,运用软件的解算功能和绘制地物功能,编辑绘制街坊地籍图。为保证地籍数据精度,用多余条件检查。

(3)编辑宗地图时,利用地籍调查表中宗地界址点连接关系表,直接生成宗地图并编辑。

(4)利用CASS软件完成以街坊为单位的面积量算、汇总。以道路、河流等地物中心线为街坊范围线,将宗地与宗地间空地块按用途划分成虚宗,建立虚宗界址点和街坊边界点的关系连接表,进行面积平差。

(5)街坊图编辑结束后,要按元素系统整体审阅其协调性。应同时审阅相关系统元素符号配置的合理性,还要检查相邻街坊之间图形拼接。

(6)作业时,要定时备份且应实现异地备份,防止数据丢失而造成损失。

(7)输出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将完整街坊地籍图数据通过切割生成宗地图。对宗地图作适当编辑后,输出宗地图。宗地图比例尺分母,根据纸张大小通常取50的整数倍,个别特殊情况亦可人工选择。根据CASS系统提供的基本分幅地籍图生成功能,自动裁剪生成1:500比例尺50×50地籍图并输出。

10.2面积汇总统计

在完成街坊面积量算后,按街坊对宗地进行面积汇总统计,街坊汇总统计结束后,进行以街道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统计。输出资料有:

(1)以街坊为单位的界址点坐标册。

(2)街坊宗地面积汇总表。

(3)街道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按新地类统计)。

参考文献

[1]GJJ—99,城市测量规范[S].

[2]CH 5003—1994,地籍图图式[S].

浅析数字地籍测量技术 篇9

1数字地籍测量系统概述

在当前数字地籍测量系统中, 其主要以计算机作为数字地籍测量系统的核算, 通过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来对野外数据进行采集, 并利用数据记录器进行记录。 而且功能齐全的全站型电子测速仪能够与计算机进行直接连接, 完成数据的传输任务, 当与便携式计算机和掌上电脑进行连接时, 能够现场成图。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作为三维坐测量系统, 主要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计算和数据存储单元等几部分组成, 能够自动对测量结果进行显示, 并能够与外围设备进行信息交换, 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器,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确保了测量和处理过程电子化和一体化的实现。 作为数字地籍测量系统中的输出设备, 绘图仪和打印机具有不可或缺性, 同时还包括图像、文字扫描仪、磁带机等。

数字地籍测量软件作为数字地籍测量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其具有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处理、管理及输出等功能, 而且数字地籍测量软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能够直观、简洁的对数据进行表示和编辑, 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便利。

2数字地籍测量采集模式

2.1全站仪+ 电子记录簿+ 测图软件

在这种采集模式化中, 主要是依赖于全站仪来实现对各种野外地籍要素的数据进行实地测量, 然后通过数据采集软件来将采取措到的数据实时传输给电子手簿, 再经过预处理, 然后按照相应的格式在数据文件中进行存储, 并进行草图的绘制, 通过测图软件使其编辑成图。 这种测量模式在早期应用较为广泛, 在具体应用中容易掌握, 但在草图绘制过程中容易出错。

2.2全站仪+ 便携式计算机+ 测图软件

这种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 通过全站仪对全部地籍要素数据进行实地采集, 然后利用通信电缆将数据传输到便携式计算机中, 利用数字处理软件来对全部地籍要素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对地籍要素符号和图形的测量结果进行显示。 在数据库中对原始采集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都会有所记录, 并现场成图。 这种模式更为直观, 不仅速度快而且效率也较讥, 但经济性较差, 而且便携式计算机在野外的适应性较差。

2.3全站仪+ 掌上电脑+ 测图软件

利用这种模式时其作业方式与上一种基本相同, 但相对于便携式计算机来讲, 掌上电脑价格低廉, 而且在操作上更为简便, 能够在现场成图, 具有速度快及效率高的特点, 在数字地籍测量中应用较为广泛, 并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4 GPS- RTK接收机+ 测图软件

利用GPS- RTK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的数据, 经过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 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 同时配绘草图, 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 GPS- RTK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数据采集设备, 在平坦地区, 一个控制点可测量几十平方公里甚至几百平方公里;在复杂地区, 控制点相对于其他模式也较少, 因此测量效率较高。 其缺点为必须绘制测量草图, 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

2.5 GPS- RTK接收机+ 全站仪+ 掌上电脑+ 测图软件

一是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测量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经过野外测量工作中, 整个过程中的记录、解算、成图、绘图等都是在自动的模式进行的, 并且能够向用图者提供可以处理的数字地图, 方便快捷。 在较强的自动化背景下, 大大的提高了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降低了错误的频率, 并且绘制的地图精确、美观、规范。

二是精度高。 模拟测图方法的比例尺精度决定了图的最高精度, 图的质量除点位精度外, 往往与图的手工绘制有关, 因此, 测量仪器的高精度和测量方法的精确性都无法消除手工绘制对地籍图精度的影响。 数字地籍测量在记录、存储、处理成图的全过程中, 观测值是自动传输的, 数字地籍图毫无损失地体现外业测量精度。

三是显示性强。 数字地籍测量中地籍管理人员只需将数字地籍图中变更的部分输入计算机, 经过数据处理即可对原有的数字地籍图和相关的信息作相应的更新, 保证了地籍图的现势性。

四是整体性强。 数字地籍测量在测区内部不受图幅限制, 作业小组的任务可按照河流、道路的自然分界来划分, 也可按街道或街坊来划分, 当测区整体控制网建立后, 就可以在整个测区内的任何位置进行实测和分组作业。 其成果可靠性强, 精度均匀, 减少了常规测量接边的问题。

3数字地籍测量的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数字地籍测量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数字地籍测量中数据类型涉及面广, 信息编码复杂, 其数据采集方式和通信方式形式多样, 坐标系统往往不一致, 这对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是不利的, 因而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统一格式, 统一坐标, 形成结构合理、调用方便的分类数据文件, 是数字地籍测量软件中不可缺少的功能组成部分。 数据处理软件通常由数据预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组成。

4数字地籍的图形输出

在数字地籍测量中, 图形输出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各种测量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形成图形数据文件, 并为图形输出模块使用, 从而实现图形截幅、绘图比例尺确定、图式符号注记及图廓整饰等功能。

结束语

随着当前各种高科技应用速度的加快, 在地籍测量中引进各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 通过实施数字化地籍测量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对测绘水平和速度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当前我国土地资源较为匮乏, 为了能够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 需要依据我国土地政策和相关法律来对土地进行不同属性的测量、登记和测绘, 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地籍测量中, 需要以地籍调查的结果和数据作为重要的依据, 同时需要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有效的实现对土地关键点和交叉点进行控制, 从而对土地的相关属性进行确定, 并进行地籍图的绘制。

关键词:数字地籍测量,采集模式,软硬件,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参考文献

[1]史磊.全站仪在数字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 2014 (12) .

[2]尹暇.浅谈数字地籍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 2014 (5) .

浅析地籍图数字化与地籍测量的关系 篇10

为了加快城镇地籍图更新步伐, 及时建立图数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保持地籍图的现势性, 对原有手工测量图进行数字化将是近期各地籍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加快, 城市面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故原有手工测地籍图在使用与管理中均极为不便, 故进行数字化地籍变更测量也已成为必然。而进行地籍变更测量与地籍图数字化则是建立在地籍管理图形库的基础上。

2 地籍图数字化

地籍图数字化采用扫描数字矢量化方式进行, 即以原有聚酯薄膜二底图作为信息源, 用A3幅面平台式扫描仪每幅 (50cm×50cm) 分六块扫描, 获取位图文件, 在RDscan光栅矢量化系统中进行图纸变形改正、扫描机械误差改正、拼接矢量化底图及屏幕跟踪数据采集;在RDMSS4.5数字化测图系统中进行图形编辑、文字注记;最后由绘图仪输出图件进行检查, 其具体工艺流程及要求如下:2.1工作底图检查, 检查原有聚醋薄膜图, 看其是否干净整洁, 线划、注记是否清晰;用坐标尺对其内图廓边、对角线、公里网进行检查, 其精度应满足图廓点位误差≤0.15mm;图廓边长误差≤0.02mm图廓对角线误差≤0.03mm;公里网点误差≤0.2mm。图上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物等地籍要素表示应清楚正确。2.2建立测区信息、数据目录进入RDMS4.5系统, 根据地籍图分幅接洽表建立测区信息和图幅分幅信息。2.3扫描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5.0中用扫描仪对经检查合格的聚酯薄膜图进行扫描。扫描所获得的图像应予以检查, 观其是否干净整洁、线划是否清晰, 尤其是校正、定位处 (内图廓及十字丝) 更应清晰;若符合要求, 以图幅名加块号和扩展名予以命名 (扩展名为.bmp) 。2.4校正、定位与拼接进入RDscan光栅矢量化系统, 选择校正图纸子菜单, 调取扫描所获得的位图文件 (严格按块号) 依次进行校正定位, 定位守保存定位成果, 直至一幅图的所有块都校正定位完毕;选择“拼接底图”子菜单, 按提示调用校正定位后的各块文件拼接成矢量化工作底图。2.5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在用屏幕跟踪方式逐幅以街坊为单位进行。图幅跟踪的次序为从西到东由南向北;每一幅图内的街坊跟踪先后顺序应遵循从左至右, 从上到下原则。地籍各要素数据以街坊为单位采集, 详细过程及要求如下:a.进入Rdscan扫描矢量化系统中, 调取已拼接好的工作底图文件dib, 并打开即将跟踪的已有街坊文件, 若该街坊文件为首次跟踪, 则选择取消键。b.设置参数、线型。对于一般规则的面状地物, 可选择手动跟踪、直线连接;而对于道路、河流、等高线等线状地物则可选择半自动跟踪, 线型设置为曲线连接。c.利用系统中的点增加、点删除、反向连接、继续跟踪、选择图块等各项功能, 在工作窗口中对所要跟踪的街坊内的各地籍、地形要素逐一在微机上进行跟踪。当一个街坊跟踪完毕后, 应到观察窗中将图形放大, 逐一进行检查, 消除遗漏、跳线及结点不重合等现象。d.退出RDscan系统, 按提示保存矢量化成果。e.进入RDMS4.5数字测图系统, 选择“由交换文件生成RDM图形”子菜单, 打开跟踪后所保存的图块文件 (图幅名.EBF) 系统会自动生成“未命名.RDM”图形文件;选择“另存为”子菜单, 根据所跟踪街坊的区号和街坊号, 即以“*区*街坊”给“未命名.RDM”图形文件命名、保存;选择“RDM到交换文件”菜单, 将RDM图形文件转换成交换文件。 (注:此时一定要在对话框中选择点号重排项, 否则会因点号重复而导致图块丢失的现象) 为慎重起见 (以避免将图形文件另存时将另外的街坊文件替换) 可再次选择“由交换文件生成RDM图形”子菜单, 调取转换后的交换文件“*区*街坊.EBF“, 生成”未命名。RDM”图形文件, 若所生成的图形与所跟踪的一致, 说明操作无误。可选择“另存为”子菜单, 以“*区*街坊.EBF”命名保存并取代原有同名文件, (此时计算机会提示是否要取代原有同名文件, 可选择“是”) 然后退出RDMS4.5系统。2.6删除交换文件进入资源管理器, 删除由矢量化跟踪所获得的图幅名.EBP等五个交换文件。2.7跟踪下一个街坊进入RDscan系统, 跟踪下一个街坊, 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该幅的所有街坊跟踪完毕, 方可进入资源管理器将已经完成跟踪的工作底图文件删除。以上即为一幅图的数据采集全过程, 重复这一过程, 完成其它图幅的数据采集工作。2.8文字注记及编辑。文字注记及编辑工作, 应在所有图幅数据采集工作完成之后, 以街坊为单位进行文字注记及编辑工作, 文字注记及编辑工作应分区从小街坊号至大坊街号有序进行。利用RDMS4.5系统的各种编辑功能, 进行楼层、结构、宗地号、地类号、单位名称、道路及河流名等注记和编辑工作, 注记和编辑工作完成后, 应仔细检查, 消除遗漏和错误注记现象。2.9生成、输出地籍检查图, 在RDMS4.5系统中选择”由交换文件生成图形对照蓝图, 选择该图幅中所含待坊的街坊交换文件 (*区*街坊.EBF) 并打开, 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分幅地籍图, 生成地籍图后应由绘图仪输出。图件输出后应与聚醋薄膜图套合检查, 其精度要求如下:相对聚酶薄膜底图, 点状要素平面位移中误差应小于0.25mm.线状、面状地物平面位移中误差应小于0.3mm;接边误差不大于扫描输入方式的平面位移中误差的22倍, 若有超限者应查明原因, 在街坊图中予以修改, 修正后应将图形文件转换成交换文件格式, 取代原有同名文件。

3 地籍变更测量

变更地籍测量采用全解析法按街坊分区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文件将以区号加街坊号或变更区中的主要单位名称命名。数据采集之前, 应对地籍变更区进行实地踏勘, 了解变更区范围的大小, 原有控制点的保存状况, 若控制点破坏较大应补测控制点。控制点补测, 采用附合导线形式布设。水平角、垂直角、距离观测采用全站仪一测回测定, 采用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 平差后, 控制点点位误差相对起算点应小于5cm。变更地籍测量数据采集应充分利用原有控制点, 利用原有控制点时应对其进行检查, 其相邻通视点采用全站仪进行边长检测, 实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较差的边长相对误差应小于1/3000, 固定角观测值与坐标反算方位值之差应小于40"。变更地籍测量数据采集时, 应检测部分未变更的相邻宗地的界址点、地物点坐标, 其成果与原有坐标相比应小于±2 2m, 即一级界址点为小于土0.14m, 二级界址点为小于0.21m, 否则应查明原因, 予以纠正。变更地籍区数据采集完毕后, 应输入计算机, 在RDMS4.5系统中编辑成现状图, 输出1∶500现状图并在现状图上进行地籍权属调查, 调查人员必须按规程进行调查工作。调查工作完成后, 应在现状图上标明界址点、宗地号、界址线、地类号等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在计算机的现状图上补充各地籍要素, 完成文字注记和编辑工作。工作完成后应严格对照权属调查成果进行检查, 消除遗漏和错误。

4 数化成果与变更地籍测绘成果合并

4.1在RDMS4.5系统中根据变更地籍测量成果所在的区号街坊号打开通过数字化所获得的街坊图形文件, 将已发生变更的部分作概略删除;4.2选择“RDM图形”子菜单, 打开对应的变更地籍测绘街坊图形文件, 系统将把两个图形合并;4.3图形合并后, 将其转换成交换文件 (点号必须重排) , 并由交换后的图块文件生成RDM图形, 此时方可在新生成的图形上进行编辑工作, 将已变更而未删除的部分彻底删除, 检查统计变更地籍测量数据采集时所作的检查点坐标与数化成果坐标的较差, 一级界址点其较差应小于土0.14m, 二级界址点其较差应小于土0.21m, 符合要求者以变更地籍测绘成果作最终成果。不符合要求者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检查确认无误后, 选择“另存为”子菜单, 以“*区*街坊”命名保存, 选择“RDM到交换文件”子菜单, 将命名后的RDM图形转换成交换文件 (合并后街坊交换文件成果) 。4.4为避免在编辑过程中使用删除、撤消等功能时所造成的点号重复情况, 应再次选择“由交换文件生成RDM图形”子菜单, 打开合并后的街坊交换文件生成“未命名.

RDM”图形, 并另存为以原街坊图形文件名命名的街坊图形文件。至此街坊的数字化成果与变更地籍测量成果合并完毕, 所有编辑工作完成。

参考文献

[1]沙占友.数字化测量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杜威哲学下一篇:自走式果园开沟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