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灯光小学作文

2024-07-06

多一点灯光小学作文(共14篇)

篇1:多一点灯光小学作文

小时候,我和妈妈一起睡,枕着母亲特有的香气,我安然入梦,梦里,别提有多甜美了。可是,我长大了,如今我得一个人睡了。但是我从小怕黑,无奈之下只能开着床头的小夜灯入睡。

那是三年级的一个夜晚,我做完作业,带着一身的困倦洗漱完毕。啊,终于可以睡觉了!我按照惯例打开小夜灯,说了声“晚安”,便将脑袋埋进被窝里,躲避夜的黑暗与沉寂。

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梦乡。梦里有洁白柔软的云房子;有荡漾在天边的月亮船;还有闪烁在高深莫测夜空的星星……一切都那么静谧美好。突然,我梦见了妈妈,梦里闻到了那缕缕属于妈妈的香气。我习惯性地翻过身,想投入妈妈的怀抱,不料却扑了个空。我睁开蒙眬的双眼,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轻轻柔柔地笼罩着我,一切都那么幽静。但我的心里却十分烦乱,想睡又睡不着。正当我辗转反侧时,耳边突然响起了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是妈妈!她蹑手蹑脚地靠近我,给我把被子盖盖好,发现我没睡,便打开灯,用梳子梳着我的头,直到我又一次睡着了。月光下,我迷迷糊糊地看见,妈妈那困倦的背影。

妈妈的爱如同深夜的那一片灯光,照亮儿女的心灵,那爱朴实无华,却是洁白纯净的。真爱无痕,挚爱无声。母爱的伟大,体现在生活中每个细节。

篇2:多一点灯光小学作文

我们走到了情人坝,热闹的人群安静了下来。人们三三两两地踱着步,等待着那灯光秀的开始。涌动的海面也平静了下来,似乎都在等待一会儿的表演——《和风海上来》。随着灯光点亮的一瞬间,人群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海浪也开始击打岸边,好像也在鼓掌。这美景惊艳无比,给予我们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让人印象深刻,用流连忘返形容已经不足以代表现场感受到的震撼。林立的高楼大厦上不断变化的图案形成了最迷人的风景。我举起相机,拍下了这难忘的美景。

绚丽的灯光,不同主题的变幻,在蓝蓝的、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海洋的衬托下,变得异常美丽,如梦如幻、如歌如诗。观看者无不欢呼、陶醉……如果不来现场,这美景一定难以描述。那灯光,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变出一条鱼,一会儿变成中国国旗……灯光和大海、天空组成了宏伟的景色,壮观极了。精彩的表演将整个海岸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我也禁不住欢呼起来。

篇3:多一点灯光小学作文

一、现状分析

浙江省慈溪市开发小学是一所流动子女学校,大多数孩子的家长来自农村,文化偏低,每天忙碌为生活而奔波。这样就苦了这群孩子,家长很少有时间带孩子去旅游,也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 孩子生活的空间很窄,所以导致每次的周记,大多数学生这周写去公园,下周还是去公园。思维被牢牢地锁住。

记得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要求用一件具体事例反映一个人物的优秀品质。结果我班百分之四十的同学都写《让座》,有的给老爷爷让座, 有的给老奶奶让座,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讲评时,我说每天哪有那么多的老爷爷老奶奶等着你让座呀!

还有一次,写《第一次家务劳动》, 班上很多孩子写的作文雷同,都写杀鱼。我一看交上来的作文,你杀鱼,他杀鱼, 反正大家都杀鱼。后来我打听到,他们是看了同一篇例文。面对这样的现状, 我们就要努力地去扭转,把这群孩子的视野打开,引导他们怎样去写不同题材的作文,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妙笔生花。

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手段

1. 重积累,拓展课外阅读

学生除阅读课本中的文章,还应广泛发展课外阅读。天文地理、中外名家名著、凡人琐事、童话故事等书籍,学生从中获得间接的素材。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词句,同时我让学生做好“采蜜本”的摘录,在写作时自然能有选择地、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文中。通过阅读学生间接地观察体验生活,发表自己对人、事、社会的一些简单的看法,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积累词汇和语句的同时,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就逐渐渗透于学生的思维中,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作文的写作能力。

2. 感悟生活,融入真情实感

我平时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全班同学利用多媒体看电影。学生在感受曲折或快乐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他们受到教育并如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比如在看《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时,我不时地观察学生的表情,倪萍在影片中主演了一个贫困山区的老师,在极度缺水、极度贫穷的落后山区,孩子只要一听打雷了,每个人迅速拿起各种工具站在操场接雨水,可是有一次雷声过后雨却没下,孩子们特别失望……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十分热爱他们的大脚老师,最后大脚老师为了改变山区的教育, 为了改变山区的贫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看过电影以后,我及时加以指导, 孩子们的观后感就写得非常好。

记得在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时候,伴随着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我眼泪也在眼圈里直打转,要不是学生在,我也一定以泪洗面地观看这场电影, 我身边的班长任怡倩和花妮是一边擦眼泪,一边看完了这部电影,实在太感人了,我不敢去看班上的其他学生,因为我也不想让他们看到我的眼泪,我努力地扭转身子,面向多媒体,这种母子情深的屏幕再现,深深地打动着我,打动着孩子们。一篇篇出色的观后感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记得2013年春天学校开展的“放飞梦想,蓝翔启智”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春游。回来以后,我看到了很多孩子的日记中,主要都在写吃零食的过程,而忽略了对班级的集体活动项目的描写。回到班级里,我又把当时拍下的照片和录像片段回放给他们看,然后我对他们说,我们有“纸飞机比赛”,有游戏“丢手绢”,还在广场上集体表演了手语《感恩的心》,引导他们把笔墨重点放在对活动过程的描写上,可以选一个项目写详细,吃吃喝喝部分可以略写。再收上来的日记,我看到的比第一次写作质量真的提高了不少。

偶尔一次,看到三楼走廊上的一块展板,上面有“鸡蛋,我主沉浮!”这样的一段科学小常识,我突发奇想,这个科学小实验我去领学生做一做,为他们增长知识,提供写作素材,同时指导他们实验类的作文写法。于是放学前, 我让几个学生明天分别带食盐、玻璃杯或小鱼缸,还有生鸡蛋。学生有点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天中午,正好到了小记者社团活动时间,我就让学生动手亲自来做这个实验,观察鸡蛋从水底怎样慢慢浮上来的。同学们都非常好奇,兴趣十足。结果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们一边加盐一边搅拌,一会儿那个鸡蛋像个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浮起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叫:“老师浮起来啦!老师浮起来啦!”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沸腾了……(批改中我说是鸡蛋浮起来了, 老师没浮起来,呵呵写得真生动,比喻句用得很恰当,不错 !)

通过学生亲手制作,亲身实践参与,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质量非常高。没有假话、空话,很有说服力、有真情。

这么多年来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从中也深深地感悟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来自于生活,教师要在作文教学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生活,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键是让学生发现并走进生活的大门,抓住所见所闻,深入思考。此外,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空间也很广阔,各种节日的各种活动等,都是学生练笔的好素材。

3. 改出靓丽作文来

叶圣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作文写好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自己改,然后同桌互改互评,最后是老师批改,正所谓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放开手让学生写出真实而有个性的作文,学生每次最期盼看到老师给自己作文的评语,老师正好利用这个平台做好与学生作文及心理的交流,及时发现亮点及不足。

好作文同时也是夸出来的,作文评价是一种赏识、一种激励,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作文评价中,老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对学生的作文哪怕是一处写得漂亮的地方,我们都要予以夸赞, 学生的自信心会更强,从而更热爱习作。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是一项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只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走进作文,再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作文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的作文才会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多姿多彩,学生的作文也不再是千篇一律,不再为作文而绞尽脑汁地编造抄袭,而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让我们的学生从“习作”走向“喜作”。

摘要:作文源于生活,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就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我们要让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篇4:谈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尝试

一、遵循规律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敢想敢说的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可以尽情地编故事。虽然结构有些不合理,内容也很幼稚,但富有童趣、富有个性。这些孩子好玩、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组词、造句,把他们领入观察、思考、发现、成功、喜悦的良好心境,再从模仿到创造,从说话到写话。

1、重视字词积累

学生刚接触汉字,是通过色彩明亮的插图,象形文字的引导,使他们一下子感觉到汉字的力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发他们根据字意,结合生活实际练习组词,这是他们特别喜欢的事情。例在教学“水”字时,他们的组词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清水、自来水、水壶、泉水、喝水、溪水、河水,还有人组了“青山绿水”、“山清水秀”,此时我便称赞:“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美丽极了!”再以地大物博、风景秀丽来赞美祖国,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江山的向往之情,对于老师给予的赏识是他们强大的内动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2、注重好句运用

句子是作文的基础,是表达主题的单位。句子教学便是打好作文基础的关键一步。

二年级的教材中,编入了很多造句练习。教师可以通过造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用掌握的知识去表达。造句练习是先凭借课文内容,理解掌握词语的意思用法,然后跳出课文,迁移运用,由仿到写,形成能力。比如:学生用“一边...一边...”仿写句子。他们很快写出:菜园里,一边种着青菜,一边种着黄瓜。这块磁铁,一边是红色的,一边是蓝色的。然后我告诉他们这个词还可以这样用: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学生茅塞顿开,接着造出了形形色色的好句。例:爸爸一边喝啤酒,一边看足球比赛。鸟儿在天空中一边唱歌,一边飞翔。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造句的内容角度也就随之丰富起来。

3、加强片段教学

在对字、词、句的学习和理解之后,便是向段篇过渡的好时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编排的听话说话、看图写话练习,要求学生看得仔细、听得认真、说得明白,有步骤地写作。不仅要让学生做好每一篇习作,而且要积累说话、写话的方法。作文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学习,还应与课外阅读、学习紧密联系。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展示他们的成功也很重要。如:《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因为这是一首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背出来。这时,让他们学会知识的迁移,联系生活想想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语言,再根据课文中的句式来仿说。经过讨论,一首首小诗在学生的口中“诞生”了:

燕子飞得低低,

暴风雨就要来拉!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枫叶红红,

美丽的秋天随风而来,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

老师加以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并把这些小诗刊登在自己班级的黑板报上,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写作时就如鱼得水。

二、源自生活选择素材

1、趣味性

午休時,我发现同学们拿着一些童话书在传阅,有《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拇指姑娘》等。我想这不是指导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吗?于是我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交流会,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童话人物,为什么?然后写一篇关于童话人物的作文。

批阅了孩子们生动的文章,想到他们神采飞扬的交流情景,我想:对于孩子们的文化活动应该丰富多彩。只要正确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并使之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不是更好?

2、探究性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在读写实践中独立思考,提高质疑能力。结合探究型学习练习写作,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性写作。如:《骆驼和羊》一文中为了“高好还是矮好?”这个问题而争论。课后,学生们为身材高和矮有些啥利弊,适合哪些工作而讨论,这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可以去请教家长,翻阅书籍,网上查询,收集资料,然后写一篇小作文。这种实践,把知识探究和写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拓展性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富有个性。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会想象出很多不同的情景。

例:我教《狼和小羊》一文时,让学生续编故事第二年又有一只小羊遇到了这只狼,它是怎么对付这只狼的呢?这下可热闹了,有的说:小羊大叫,救命啊!它的同伴听见了,忙跑过来,一起用尖尖的角刺那只狼,狼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说得特别有趣,她说:你要吃我呀!你这样扑过来多累呀!这样吧!你张大嘴巴,我自己把头伸过来让你吃,不过你的眼睛绿莹莹的,我害怕。你把它闭起来好吗?狼信以为真,两眼一闭,张大嘴巴。小羊转身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往狼嘴里一塞。狼因为太馋了,所以想也没想就咬了下去,咯嘣一声,牙都崩断了,满口鲜血,疼得它嗷嗷直叫。小羊呢?乘机早溜了。

这样让学生大胆拓展,有所创新,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就能乐此不疲。由于经常这样不断地训练,学生说话时变得连贯又动听,而且语气也是惟妙惟肖,说话的逻辑推理性就越来越强了。

三、多练多写挖掘潜能

一个学生的聪明与否,不能只看他的成绩好坏。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潜能,只不过所拥有的量各不相同,因此表现各有特色。

其实,写作不单单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其他智能也能得到挖掘和开发。从习作《未来的我》中,我发现了他们的兴趣所在。于是安排他们参加出黑板报、领操、自编自导小品《狼和小羊》等活动,挖掘了学生的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节假日期间,有亲戚朋友来走亲访友,以此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客人来了》,既发展了语言智能,同时培养了人际关系智能。但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智能,便可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篇5:灯光小学作文

那天,在我下了课,我突发奇想,没有收起练习册,想在回家的路上再看一会儿。

九月的秋天是真的冷啊,在等车的过程中,我把手往袖子里缩了缩,车来了但是车厢里的灯却没有打开,我叹了口气,车里的路线显示屏发出的蓝光和手机发出的弱光是为数不多的光亮,我叹了口气,心想:没关系,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也是一种考验嘛,灯光照在我的练习册上,练习册上映出了五彩斑斓的光,过了几十秒,车厢里的灯打开了,大概是站在车门口的我被司机师傅在监控里看到了吧,我想抬起头给司机师傅一个感激的微笑,但我突然意识到我戴了口罩,只好作罢。过了许久,车里负责安保的叔叔对我说:“开车了,有空座可以坐!”我抬头看了一下,发现车里站着的只有我和他了,我用心中的洪荒之力说了一声谢谢,边挑了一个最近的座位坐下了,我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景,这夜景真美呀,路路灯在道路两旁,天上的月亮发出洁白的月光,星星在闪呀闪,一切是那么的宁静,突然出现了几只雀鸭,打破了空中的宁静,好像在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就像我一样。

篇6:灯光小学作文

那天放学,下着大雪,我回到家,脱下鞋,发现脚被冻得通红,已经没有了知觉。于是,我便求外婆帮我缝一双棉鞋。外婆爽快的答应了。

外婆在询问别人缝棉鞋的方法后,便买了最好的布料、鞋垫。只见外婆心灵手巧地拿起针线,一针一针、细心地缝着。我心里想:太好了,很快就有棉鞋穿了,不用冻脚了。

外婆除了烧饭、洗衣服,一有空闲的时间,便给我缝棉鞋。那天晚上,雪下的很大。我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正香,忽然,我被一声巨响吵醒了,我坐起来,揉揉眼睛,忽然发现门外好像有灯光。我走出了房门,来到客厅。发现在柔和的灯光下,外婆在为我缝着棉鞋。她一针一线地缝,缝地很密,生怕会透进去一丝的寒风,而在她的身边,放着已经缝好的一只。在这柔和的灯光下,我看得很清楚,外婆的脸很慈祥。我的眼眶顿时已溢出泪水,我跑进了房间,泪如泉涌。

篇7:小学作文:灯光

月亮渐渐西坠,月光柔和的照在老师窗前,好象在告诉老师,夜很深了,该休息了。

我从梦中醒来,揉揉睡得迷迷糊糊的眼睛,老师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此时此刻张老师一定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或备她明天的课。她白天劳累,晚上还要这样苦干,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我们能顺利的上中学,将来报效祖国。你看张老师手中紧紧地握着笔,在灯光的陪伴下,为我们批改作业。她在作业本上写着,画着。她有时眉头紧皱,有时又微笑的点着头。作业本上,一个个鲜红的钩与叉,把纸都映红了。是啊,那是老师的心血,怎么能不红呢?,老师把自己的心血都放在了我们身上,白天,同学们陪她度过,晚上,还是那明亮的灯光陪着她啊。每天深夜,如果没有灯光,老师又怎能为我们批改作业呢?在灯光的照耀下,老师不知疲倦的工作。她那双眸子里不能看到困倦,看到的是知识的流淌。

篇8:多一点灯光小学作文

一、让学生明确何为作文

语文学什么?学表达!表达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表达,再一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文。“作文就是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围绕着一个主题书写在本子上而已。”何为作文?我这样告诉学生,学生听了不但对“作文”的概念明确掌握,而且对“写作文”这件事不会感到那么神奇、那么可怕了。

二、让学生知道作文该写些什么

“没东西写”或“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学生怕写作文最主要的原因。作文该写些什么?写自己或亲眼目睹或亲耳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呗!

不过,想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学会观察了,学生方可有“或亲眼看到或亲耳所闻或亲身经历”等可写的材料。怎样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去感受呗!尤其重要的是,所有身体器官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都需经大脑的过滤与思考。也只有这样,方能将观察到的事物深深地印记在脑海里,以备作文时“顺手拈来”。

观察什么?身边的每一个事物、每一件事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身边到处都是作文的好题材。就拿刚才我收到的那个邮包作为例证吧:那个邮包,如果不是你的,你就只能当它一个邮包,一个普普通通的邮包——除此之外,你便什么也看不到了;如果是你的,你就可以打开看邮包里面是什么——如果邮包里是一本书:对于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来说,他就只能将这本书视为一本普普通通的书甚至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物件,或将之扔在一边或随手将之搁到什么架上,再也不闻不问;对于一个爱看书的读者而言,他就会感到如获至宝,他会马上打开书页认真地看起来,看到生动有趣之处会埋头强记,看到深奥之语言会举首思索……直至将该书的内容彻底消化——这还不够,还会怀揣感恩之情,发自内心感恩作者,感恩给他寄书的朋友。如果是他自己购买的,他也会感恩自己,为自己能买到这样一本好书感到非常值得。

三、让学生明白作文该怎样写

有东西可写了,接下来就要考虑该怎样写的问题。如何将所观察的内容写出来?不难啊!在写之前确定一个写作文的“序”即可。“顺序”无非“时间”“空间”和“事情发展”等几个。但“总分总”也得时刻把握,并灵活运用。其实,“拟作文提纲”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前,草拟一个作文的“序”。这可是作文之前势必要完成的一道工序!这样可以避免作文时东拉西扯,甚至跑题。

四、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也不难”

什么是好作文?你写出来的作文具有可读性和思想性,就是好作文。

做到这两点也不难!平时学习用功一点,多积累一些词语、佳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看一些经典书多背一些名句、经典片段;其次,在平时观察事物的时候,多思多悟。通过思考感觉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的过程,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灵感”,你把这件具有“灵感”的“事件”及时记录下来,就是一篇能给读者受到启迪的好作文。

拿我写的具有“灵感”的几篇小文来说吧:一次,我骑着电瓶车在一个岔路口遇到一骑摩托车的,我抢先慢行——有意让他先行,却换来了他停车让我先行的结局。晚上,我赶紧写了篇《“让人”其实“让己”》[1]的文章,第二天就在《今日开化》报上刊登了。

有件事过去6年了。那些年,我在学校反复规劝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不要天天接、送孩子放学、上学,可家长就是不听劝。一天夜晚,突然下了一夜的大雪,路面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这样的雪路别提车子不能骑,就连大人步行都有些困难了。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不敢轻易呆在家里。可就在这一天,一位离校较远的同学(也是天天有爷爷接、送的孩子),征得家长同意,穿上高筒雨靴,约了邻居一同学一起步行来到学校。当天,我就抓住了这个题材,辅导来校上学的这位同学以《这场大雪扶我长大》[2]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后来在《衢州教育》上发表。

篇9: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方法,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

教育家叶老曾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花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吸新鲜空气,向佛面清风,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比如,在教“我是大自然的一员”作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好笔和本子来到野外,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投入感情,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

二、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捕捉写作素材

农村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优越条件,在写建议书的习作中,我带领学生来到据说昔日河水清澈透底、岸边鲜花锦簇,村西头的一条家乡河,让学生观察河的现状,看到浑浊的河水上漂浮着几条翻白的小鱼,河旁倒着几棵大树,岸边随处可见的食品袋垃圾等。学生们有感而发不由自主的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它过去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怎样才能知道这些事啊,有的学生建议采访一下周边居民,还有的学生说回家问一问爷爷和街坊年岁比较大的人,那么怎样治理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情绪高涨。激发了学生表达欲望,写起作文也就能言之有物笔下生辉了。

三、作文命题贴近生活,选择能写的作文

例如学校开学初,都进行锄草劳动,学生对锄草劳动并不陌生,却难以将这项活动写具体、写好,往往写成“我们认真的锄”:“使劲地拔”:“一会儿就锄了一大片”这样空泛的文章。此时如果老师空讲怎样写具体,学生写起来还肯定是有困难的。为了知道学生写好、写具体,于是在锄草劳动前,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平时自己是怎样锄草的,在锄草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同学说:“有一种俗称‘拽倒驴的草,根扎得很深,有时,一个同学是根本拔不掉的,要几个人合伙拔。”我顺势启发:“你们用力拔它却拔不出来,好像在跟人们怎么样,这时你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劳动时再认真体会一下。”通过课前点拨并组织学生参与锄草活动,学生写出了十分真实具体的文章。如有个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我用了全身的力气,拔那棵‘拽倒驴只拽掉了几片叶子,而它的根却纹丝不动,好像在跟我作对,这下可把我给气坏了,心想:我非把你拔下来不可。于是,我叫来小亮和小明,我们三个一齐用力,嘴上喊着:“一、二、三”,那棵“拽倒驴”被我们拔了下来,我由于用力过猛,弄了个四脚朝天,把屁股墩的生疼。在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精心指导、点拨。

四、注重平时积累,多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二)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内容广泛,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就让学生有一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做完一次大扫除、课堂上的精彩片段等,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通过平时的课外阅读来积累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视。想成为妙手,农村的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积累,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

总之,让学生多亲近自然,多接触社会,还要多读书读好书,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语言的积累,想方设法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让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同样会获得倒秋天的收获。

篇10:灯光小学作文

时光是一把刀,雕刻我的容颜,我的心,刀刀深刻,刀刀刻骨,如果不疼痛,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走过,如果世界已经走过,你还停留在原地,那么,你这尊雕塑是刀丢弃的废品。

疼痛时刻提醒你,你活着,并且真实的存在着。真真切切的。

一直仰望,我以为一直保持这个姿势,一直等待,就可以等到自己的幸福。然而,我发现,幸福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人快乐,也让人堕落,在不知不觉间遗忘了疼痛的感觉,沉浸在梦里,找不到实在的路。飘在云端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安定,安宁么?问问自己的心,答案却是无助。

所以,停止仰望吧,一个姿势保持太久,会僵硬,会麻木的。

所以,开始认真的看向前方吧,眼前的一切才是真实的存在的,没有什么东西比你脚下的路更为明了。

认真的,看着灯光,柔和的,暖暖的,或是刺目的,灼伤的,无所谓喜与悲,只要认真的去走就可以了。你不能要求明天怎样,你只能做好今天的这样。

认真的,真的认真的,去完成你的每一目标。

沉默的沉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品质,自己的所有的缺点,都沉淀下来,只有沉淀才能睿智的走下一步路。

篇11:灯光小学作文

那时我还小,才一年级。

每次吃完晚饭,我总是拍拍小肚子,大叫一声:“哈哈,我吃饱啦!“便匆匆跑上楼顶。

我在楼顶上蹦蹦跳跳,须臾,爸爸妈妈也跟了上来。爸爸左手提着水桶,右手握着勺子,为他心爱的花草树木浇水,嘴里还哼着小曲,悠哉悠哉。

我和妈妈则拖下拖鞋,坐在地板上,谈天谈地,无所不谈-----

“最近学习怎样了?”

“还可以吧,和同学玩很快乐。”

“你看那边的晚霞!”

“是啊,好漂亮!”

夜幕悄悄降临,天空布满繁星,一弯明月悬在空中,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四周显得十分安详,柔和的灯光透过灯罩,散发出微弱的光芒,撒在我们灿烂的笑容上,是那么的温馨呀!

篇12:灯光小学作文

嫩小的童心总是好奇的,我总是想去钓鱼,临近寒冬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家乡河边钓鱼。坐了好久,一直没鱼上钩、不行,我得去远点的地方试试,我想给爸爸一个惊喜,于是没跟他说便溜了。

灿烂的日光余辉照红了片片飞云,天色渐晚了。

我全神地盯着竿头下的水面,全然没注意时间。

天泛黑了,我已经不怎么能看清了。不好,我这才意识到我回不了家了。

我飞奔着住刚才爸爸件的地方跑,不过没有跑到一半,天就全黑了。

我想试图摸黑走回家,但周围就是河,稍有不慎就有跌河的风险,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因为周围一簇光也没有。

我想大声呼唤让父母知道我的位置,他们一定在到处寻找我。但恐惧的心理使我一直哭个不停。

水哗哗地流着,在这么寂静凄凉的荒野,显得更加神秘骇人、耳边总响起几声鸟鸣,我的心像被索环吊着。气氛让我心惊胆战。

突然,远处的田地里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妈妈,妈妈!爸爸!”我立即停止了哭泣,满怀希望地喊道。

他们走到我这边,真的是爸爸,他用手电照着我,灯光映在脸上十分温暖。爸爸关心地说“终于找到你了,你跑哪去了,没受伤吧,让我看看”

篇13:多一点灯光小学作文

关键词:细观察,多阅读,多借鉴,常练笔,多表扬,教方法

作文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梦寐以求的。可现在的学生, 一上作文课, 就眉头紧皱, 做痛苦状。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没有形成良好的作文能力。为此, 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以下是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粗浅看法和尝试。

细观察, 积累素材。

所谓观察, 就是用眼睛去看, 要远“观”近察, 事事留心, 时时注意, 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 一天, 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 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 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 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去认识, 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 他花了一年左右时间, 每天外出观察, 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 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在多年的教学中, 常听一些学生说:“我就怕作文, 一拿起笔来就头疼, 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作文虽然也交上来, 但仔细一看, 生搬硬套的多, 甚至瞎编一些内容, 空洞无物, 脱离实际。为什么会造成作文难写呢?总的来说, 就是缺少观察, 没有真实感, 因此无从下笔。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 首先要学会观察。我在教《草虫的村落》一课时指出, 作为课文主体的“草虫的村落”, 这里的“角色”很多:有英勇归来的黑甲虫;有熙熙攘攘往来的黑甲虫村民;有好像南国少女的小圆虫;有庞然大物蜥蜴;有一群作为音乐演奏者的黑甲虫;还有负责气象观测的、忙于建筑设计的各种分工不同的虫子……为什么作者会写得那么清楚?那么传神呢?主要是作者善于细致观察, 内心有独特感受。所以, 我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 非常重视观察, 重视写真实内容。因此, 每个星期的作文课, 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走出课堂, 进行实地写作, 有时在校园里观察植物, 有时进行体验活动, 还有时走出校门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经过这样的训练,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积累了丰富的题材, 写出了真实内容, 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多阅读, 以读促写。

在教学中, 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 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 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 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 很少看书读报, 写作的知识贫乏, 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 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 感到无话可说, 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头, 敷衍几句, 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洞, 不知所云, 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

写作的源头是现实生活。小学生涉世不深, 不具有高度的概括、提炼能力, 像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 或者“以一个为基础, 合成其它”的创作方法, 学生是难以掌握的所以。必须先要有模仿与借鉴, 要模仿必须先阅读, 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以读促写。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书读多了,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 才胸有成竹, 得心应手。

多借鉴, 领会方法。

叶圣陶曾经指出:“课文无非是例子, 也是习作的例子, 读范文指导作文, 习作文效法范文, 评作文对照范文, 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这说明课本中的文章除给学生学习外, 还是学生仿写文章的例子。因为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作者锤炼而成的, 是学生阅读的范文, 也是学生习作的范文。所以在讲授课文时, 教师除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外, 还要善于归纳课文中的写作特点, 指导学生弄清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样, 在作文指导时, 教师便可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来写作, 学以致用。

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 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 有法可循, 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又收到明显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 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 逐步培养写作兴趣, 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写下去, 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刚开始的机械模仿, 也应加强表扬和肯定, 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 成为一代风范, 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

常练笔, 养成习惯。

古语有云:“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这句话说明人要学好某样东西, 必须多练, 这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样, 学生要写出好文章, 也离不开多写多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作文任务外, 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多写日记、周记和小练笔的习惯, 并正确引导学生把自己每天所亲身经历的, 或看到的、听到的事情, 用恰当的书面语言记录下来。相信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做法, 学生的语言表达就会熟能生巧, 作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文章也会越写越好。

多表扬, 以励促写。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无论写得怎样, 都要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毕竟都有其闪光点, 有好的一面。在表扬之后, 委婉指出不足之处, 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 这样才能增强自信, 提高写作兴趣, 乐于多读多写。在作文中, 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太好, 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也要给予表扬和赞美, 让其产生写作兴趣, 能够勤读多练。如果教师在评讲学生的作文时, 批评得多, 表扬得少, 那无形中像泼了一盆冷水, 使之对写作的热情顷刻间消失, 失去自信, 增加了畏惧感, 对提高写作水平更加不利。

教方法, 提高能力。

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靓丽的标题。目前小学高段有很多是写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要求在以话题内容为范围的前提下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吸引人的亮点。要使文章靓丽新颖, 可采用以下方法:

⑴引用式。用直接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语等做文章标题。如:《众人划桨开大船》、《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比彩虹》、《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这类文章题目,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⑵修辞式。即用修辞方法来拟题目。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 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 有感染力。例如:《我要听花开的声音》、《蜗牛的住宅》等。

⑶幽默式。有些记叙文内容风趣、语言诙谐、格调轻松, 这时可以相应地写一些幽默式的标题, 以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从而获得读者的第一青睐。如《六·7班趣谈》、《闲人王东》等。

⑷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 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 可使文章新颖独特, 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等。

如何使文章富有文采。

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 还要有文采, 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⑴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 恰当地使用诗词佳句、文章妙语, 可提高文章的品味, 增添文学情趣。

⑵将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入文。生活中, 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都很富有生活情趣, 我们把它灵活地引进作文中, 可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 新颖独特。

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作文中,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变枯燥为生机, 使苍白的文字披上绚丽的色彩, 使语言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令人耳目一新。

⑷善于捕捉心中的感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悟, 幸福也罢, 痛苦也罢,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悟, 其实也是写出好文章的情感源泉, 如果能善于捕捉它们, 那么, 情文并茂的文章将出自你的笔下。

凤头展彩, 豹尾余响。

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元代著名散文家乔梦符提出作文之法不外乎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这就是说, 文章的开篇要俏丽, 先声夺人, 而结尾应醒目有力, 余味无穷。

怎样开头才是凤头呢?

⑴开头简洁精悍, 切入主题。这种作文方法入题快, 气势强, 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

⑵巧设悬念, 引人入胜。开篇巧设悬念, 会使文章曲折跌宕, 容易调动读者阅读全文的胃口。

⑶抒情开篇, 真情感人。开篇就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出来, 使语言抒情色彩浓。

怎样结尾才是豹尾呢?

⑴结尾要扣题。这样会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全面又明确的认识。

⑵结尾要含蓄, 耐人寻味。峰回路转的风景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 委婉含蓄的语言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 令人思考。如:又一阵风吹过, 那片不肯落的叶终于还是落了, 这也是必然吧!然而,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善用创新出美文。

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 才有鲜活的生命力。作文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立意上创新。写文章要有独特的见解, 别人浅见我深见, 让人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立意深刻而有教育意义, 才能给人以启迪。

⑵形式上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 如书信、日记、寓言、童话、诗歌、散文等, 说明文可采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 使文章生动;记叙文可用拟小标题的形式等, 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选材运用与众不同的形式。

⑶语言上创新。鲜活的语言可以为文章注入新内涵, 使读者产生新感觉, 触发新感悟。

篇14:我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60-01

一、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主动性都是一个新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意义非凡,同时也是推动是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其次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已有两位同学在学习报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两位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第三个做法是: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其次教师的备课要有创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问题都作好预估,就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处理好各种问题,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也需要教师的备课工作要有新意、有创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备课要有创意也就是说作文备课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即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实现作文教学的有序、高效进行。

三、再者作文指导教学要从点滴抓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影响重大,但是素材的积累又是一个长远的工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引导学生不断的积累写作素材,这些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十分重要。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提高认识。平时,如果我们很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等等……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平时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节目,或者在生活中见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时记下来,每天利用晨会和午会时间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讲讲“所见所闻”,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另外教师要注重作文的评价

小学时期的学生情感发展不健全,对于学习往往没有一个自己的独立认识,往往会通过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身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就显得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项目,对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综合表达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需要教师们认真对待,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进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新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初探.湖南教育:综合版,2002(04).

上一篇:美术听课评语汇总下一篇:2018年秋初一英语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