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4-06-29

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通用10篇)

篇1: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数学本身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发挥数学思维的优势,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己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紧迫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意味着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也是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日常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是通过如下途径来培养的。

一、兴趣――创新的灵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充分挖掘数学的内在美感因素,唤起学习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教师要善于展现数学美,让学生在对数学美的欣赏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般可在提出数学问题时,展示它的新颖、奇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思维美和方法美,促使他们自觉地去研究它;在把知识加以整理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和谐统一和简洁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可以品尝到知识结构的美妙。

2、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括,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

二、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由于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是创造力的重要测量指标,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的提问可以直接激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发散性提问就是提出问题的结果不是唯一的,问题解决的手段和联系的内容是多方面,使学生产生尽可能的想法。在发散性提问的推动下,学生能展开多向的思维活动,以获取多方信息,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敢于突破常规大胆提出新颖的见解,教学中适当增加发散性提问,对培养发散思维,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进而培养创新思维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

2、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形式

多向求解之所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是因为它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局限于单一角度,不受一种思路的束缚。为了问题的解决,要求寻找多样化的方式,谋求多种可能性,开拓学生求新的思路。由此可见,教学时要多注意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鼓励“标新立异”。

3、一题多变,激活发散性思维的又一形式

采用一题多变,引导学生思维,克服静止、孤立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向广处联想,向纵深发展,不断变换条件和结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层层深化,从一道题抓一类题,从特殊问题抓一般问题,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目的。

由于思维的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在变式教学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再创造、再发现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开拓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开放型问题的训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主要并不在于其直接的应用,而是其对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价值和潜在的对发展智力的影响。

开放型问题表现为条件不完备或不固定,开放型题按开放的要素分为条件开放型、推理开放题与结论开放题等不同类型。开放型问题要求学生能动态地分析可能的条件与面临的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求主体参加问题的建构与引申,因而要解决它就不仅需要逻辑思维.还常常需要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积极参与。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思想,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揭示数学思维过程中,在发散性、直觉性思维等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强化问题解决和应用意识,就一定能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篇2: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民众镇浪网小学 谢会全

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过去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到主体意识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地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包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 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坐客车的感受,再提出客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就把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 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例:完成下列计算:1+3=?

1+3+5=?

1+3+5+7=?

1+3+5+7+9=?

┅ ┅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求新求异,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特殊的功能。

1、鼓励多元的解题思路。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找多样性答案。因此,训练发散性思维,能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必须树立一个思想,就是只要学生动脑思考,不论结果是否正确,都应鼓励,不必统一思路。例如简算:25×24,可以25×4×6,也可以25×8×3,还可以(25×4)×(24÷4)„„学生是有创新潜能的,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当众说出不同的见解,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完全会说出多种思路。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更强烈。

2、设计答案不是唯一的开放题。有些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对这种题,不同的学生常常会找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泛的创造时间和空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中得到激发和提高。如在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下面一组信息,要求学生选择其中条件或自己补上适当条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再解答出来:张大伯今年收芦柑35吨,其中一级果占。每千克一级果可卖1.70元,其余每千克可卖1.10元。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了不同的答案,有的编成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同学们各抒已见,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真正做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

篇3: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立足于以下三点。

1. 抓好“双基”教学, 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和必备条件。

任何创新都必须有一定的本领, 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有牢固的基础和扎实的技能, 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越多, 基础掌握得越好, 技能越熟练, 就越有可能形成创新意识。因此, 教学中只有抓好“双基”教学不断巩固学生学习的基础, 丰富学生的知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法, 才有可能成功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否则,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将成为空谈。再者, 我们的教学应当面向多数的学生, 教学的设计要使得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这样的教学才能算是成功的。

例如:在学完《数轴》一节后复习有理数的比较大小中, 以前我一般会提问:“怎样运用数轴比较-4与-7的大小呢?”后来我进行了改进, 删去了“运用数轴”, 这样条件更为宽松, 学生可有不同方法选择, 给了学生更广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出:用“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来进行比较, 还有一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更有创意的方法:“-4比0小4, -7比0小7, 因而-4比-7大。”这个问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是个难题, 又紧紧围绕课本基础知识, 多数的学生都能回答, 达到了复习知识的目的, 而且学生在对旧知识充分理解后又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创新, 得到课本中没有的新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学会数学知识运用, 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 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掌握广泛的有关知识, 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一节的引入中, 我提出问题:“怎样测量一座七层楼的高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回答出下列几种方法: (1) 从楼顶垂下一根长线到楼底, 再量出这条长线的长; (2) 量出其中一层楼的高度再乘以7; (3) 测出离楼底某距离的一点对楼顶的仰角用解直角三角形计算求得; (4) 用一条足够长的皮尺直接量出楼高……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 通过思维的纵横发散, 知识串联, 能举一反三, 通过一题多解能使学生找到对问题的新设想、新思路, 不拘泥于旧方案, 不固执己见, 从解法的对比中可得出优劣, 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很有益。在回答讨论中, 学生积极踊跃, 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创新运用,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要面对大多数学生,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敢于标新立异, 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 树立学生的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氛围, 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应当压抑, 这样才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 我们应当尽力提供机会, 发扬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勇于探索, 用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方法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发展学生的内在动机,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能悦纳自我, 勇于自我实现, 相信自己能行。为此, 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改变评价学生成功的标准。在平时教学中, 应当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 有意创造“跳一跳, 够得着”的机会, 使学生增强信心, 产生动力, 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看得懂, 都能去积极思考, 并能有所收获, 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 敢于发言, 在教师的鼓励下勇于创新, 要让课堂体现出数学教学是为了所有学生, 这种引导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教学对树立学生的信心是非常有益的, 而信心是学生积极进行创新的重要条件。

比如, 例如在讲授直线概念时,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 并一直延伸到黑板边缘, 学生颇感惊讶, 纷纷问:老师画这么长做什么?教师做出直线继续向前延伸的手势, 接着讲:“这直线笔直伸向前方, 穿过教室的墙, 前面的南山, 一直伸向天空、宇宙……”学生顿时恍然大悟, 兴趣倍增, 深刻地理解了直线的概念。又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课时, 教师先用三四分钟时间, 利用放缩尺画了一个小孩的头像, 学生顿时满腹狐疑:“我们的数学老师不是图画教师, 怎能够用这么简单的工具画出这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画?”老师抓住学生这心情兴奋、思维萌动、注意力集中、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了激发和培养。对学生来讲贴近生活实际, 问题解决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出自己的方法, 而且发挥了他们的想象,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克服单纯追求理论学习而轻视联系实际的不良倾向, 善于把数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地解题。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性的思维方法。对不同的回答, 教师应都给予分析表扬, 鼓励学生用不同角度, 不同方法解题,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而不应对学生所用方法予以否定,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最后由学生比较、讨论、评价各种解法的优劣, 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气, 树立学生的信心。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必须重点对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数学在本质上属于思维科学,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的产物, 而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因此,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离不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善于诱导,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常常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机会, 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中进行探索, 学会去发现新结论, 使学生完成由旧知识中再发现新知识的过程, 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提高创造能力, 达到渐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目的。

例如, 在教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中, 我充分利用“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一种特殊情况”, 引导学生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中通过类比, 由两者不同点“对应边相等”与“对应边成比例”之中思考探索得出关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再逐个证明。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由旧知识中用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得出新知识, 体验了知识的创新过程和数学知识的探索中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 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 教师会常常总结某类题目的解法, 让学生解题时有“法”可循, 但决不能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要常利用机会打破学生已形成的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维。

例如, 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般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困难的, 顺题深入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顺次连接梯形各边中点;2.矩形各边中点;3.菱形各边中点;4.正方形各边中点;5.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6.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这样逐步精心设问, 使学生思维逐渐活跃, 思路豁然开阔, 心情愉悦地掌握了知识, 并从中找出了规律。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了锻炼, 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 并对解题的方法进行了创新。

3. 加强对发散思维的培养, 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教材内容, 面向多数学生, 通过一题多解, 一图多变等种种变式, 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 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等, 提高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

4. 引导学生进行逆反设想, 培养逆反思维, 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逆反设想, 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 多角度思考问题,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培养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 在《圆的内接四边形》一节的教学引入中, 让学生思考:“四边形是否都有外接圆?”学生得出:不一定。再让学生反向设想:“有外接圆的四边形应满足什么条件?”从而由学生探索提出本节定理。在此过程中, 学生通过反向设想, 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索, 成功进行了知识的创新, 锻炼了创造性思维。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有重大的转变, 施行开放式教学。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应当只是标新立异, 教师在教学中, 也不能仅偏向于让学生做一些难题上的探索, 应当在教学思想上有重大的转变, 强调思想的开放性, 彻底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 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探索、讨论, 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 在上《整式》一节中, 讲完单项式并做了课本练习之后, 巩固练习中我加入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举一个系数为-2, 次数为3的单项式。这看是一道很容易的题目, 却是一个答案不唯一的举例开放题。开始多数学生不能开放性地思考问题, 被“要有唯一的答案”这种封闭式的思维束缚着。我调动了能写出来的学生, 让把他们得出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很快大部分学生理解了题目, 并跳出了封闭的思维方式, 写出了许多与已有答案不同的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对单项式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巩固, 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后来, 在讲完多项式后我布置了作业时, 用了类似的一道题:“写出一个最高次项系数为2, 常数项为-3的三次三项式。”有了上一次的基础, 这题作业学生基本上完成得不错。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在课本中教材例题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具体而明确的, 结论较为直接,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得到自己解答为前提, 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有很多的例题可通过进一步引导或改进, 及时加以联想, 使学生积极参与新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索, 只有教师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 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中, 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有甲乙两工程队, 甲队有272人, 乙队有196人, 如果要求甲队人数是乙队的3倍, 问需要从甲队调多少人到乙队?”学生依照一贯方法解题如下:

解:设应甲队调x人到乙队。

解得x=-79

此时学生多数无法继续, 提出要讲评, 我经思考进行了以下讲评:用同样的方法解题到x=-79后, 停下来, 让学生思考“-79”是否有实际的意义, 很多学生用一般的思考方法很快回答:-79没有实际意义。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整个题目, 再次思考答案是否真的没有实际意义, 这时, 一些学生经过思考并把所得的结果回到原题中验证后, 回答:可根据《正数与负数》中原来学过的知识, 把“由甲队调-79人到乙队”看作“由乙队调79人到甲队”许多学生也由此从中得到醒悟, 跳出了原来固有的思维方式。这个题目对当时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说, “-79”不符合实际意义, 是一个条件不完整的题目, 但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完成了一次知识的创新运用, 把在“正数与负数”中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题中。由此也可看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若教师没有创新的意识, 让思维限制在课本的知识和方法, 将题目中的“需要从甲队调多少人到乙队”改为“需要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 则不能充分而有创意地利用题目的不完备性去引导学生, 便浪费了一个促使学生创新的好机会, 而学生仅仅做了一个一般性的题目而已。

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必须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

重视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 如果只注重结论而忽视过程的现象, 就会使学生看不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将被歪曲甚至取消了, 那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要使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 启迪学生的智慧, 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重视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 鼓励学生大胆地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创新。

比如, 在讲授有理数的加法新课中, 我让学生思考解决:“ (-2) +3=7”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讨论交流后, 得出了以下解法: (1) 等于-5, 因为2加3等于5, 而第一个数为负因数而符号定为负; (2) 等于1, 因为比-2大3的数是1; (3) 等于1, 若原欠款为2元, 现收入3元还了欠款, 则剩l元; (4) 等于1, 因为记向东为正, 先向西2米, 再向东3米, 结果为向东l米; (5) 等于1, 因为 (-2) +3=[ (-2) +2]+1=0+1=1。其中-2与2是互为相反数, 相互抵消得0。在这些解法中, 方法 (1) 虽不合理, 但学生能积极思考, 并用了知识的迁移, 我也进行了表扬并加以分析;方法 (2) 综合了前面学习的知识, 进行了创新的运用;方法 (3) 和方法 (4) , 学生通过建模, 也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创新, 得到解法;方法 (5) 虽互为相反数相加得零, 尚没有学过, 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有新意地运用在这里, 也得到了我的肯定。若在教学中不注重思维过程的教学, 没有让学生去探索研究, 而是告诉学生结果或教师依照本方法教给学生, 也就不可能发挥学生的想象,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 不可能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总之, 我认为创新思维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的核心。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应是我们今后初中数学教与学的着力点。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从实践中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敢于标新立异, 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 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必须重点对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要有重大的转变, 施行开放式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胡庆彪, 张莫宙的数学素质教育观.福建教育.

[2]王秋.谈数学课创新能力的培养.二十一世纪论谈.

篇4:谈数学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新课程标准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的获得,创新能力与思维的提升,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很重要。在小学阶段,教学大都以游戏教学的模式为主,老师一般都很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而会有所忽视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例如,老师在教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数苹果,数积木这样的游戏策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而初中的数学教学模式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思考之后再获得知识,引导学生去思维,培养学生爱思考的意识。例如,老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x+2y=7,x+y=3的时候,学生在初次遇到的时候肯定会一头雾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既然一元二次的我们不会解,但是一元一次的肯定学过啊,大家是不是可以转换成一元一次的方程来求解呢?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这个方程组利用代入法或者消元法转换成一元一次的方程来求解。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精心设置课堂诱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的要求是条理清楚,学生上课有激情,明确这堂课要学什么、学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怎么学,而不是老师决定这节课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怎么讲。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悟,老师每在讲一个环节的时候,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说我这节内容要学到什么,我打算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学,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结果让学生自己学习,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自己学习完之后对学生获得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学生不太懂的地方采取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内部消化。这种完全由学生做主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课堂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老师在讲授小学数学“约分”的概念时,就可以完全让学生做主,什么是约分,为什么要约分,约分之后公式有没有简单化,在讲授初中分式的概念时有了小学的基础,教学也会简单很多。

三、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与小学数学相同的是,初中数学教学也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不同的是小学数形结合的方法更加明了清晰,而初中的数形结合模式难度更大,更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主要运用在对于图形的求周长、面积上面,利用图形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什么是周长,周长的公式应该是什么,什么是面积,面积的公式又该是什么。而在初中数形结合上更多是如果我把一个正方形去掉一个角,那么它的周长应该怎么算,它的面积应该怎么算,而且在初中的时候更多是立体几何,老师可以把一个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直接摆到学生面前,然后问学生,如果从这儿把这一块切下来,它的体积应该怎么算呢?借助这种数形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根据图形来联想到体积的运算,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帮助作用。

四、重视学法指导,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加强学生指导,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古人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只告诉学生这个题的答案是什么,那么下次学生遇到了还是不会做,如果告诉学生这个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把解题的方法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进行推理思维,然后能够解决后期的类似问题,这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有效果,而单纯告诉学生答案的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毫无作用。例如,老师在列方程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告诉学生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少,学生只记住了这道题,如果老师告诉了学生怎么来求解方程组,那么学生在遇到其他方程组求解的时候,开动自己的脑筋想方法,很容易就能把问题解决掉。

数学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发散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这些前提,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哪种方法更有效更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去研究、发现了。

参考文献:

李道珍.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

篇5: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刘柱红

(遵义县虾子镇南坪中学563125)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培养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实施素质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比一般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数学教学要标新立异,改变观念,注重能力培养。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求异情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多变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开发智能,提高数学素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往往会发现新的方法新的规律或新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从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多种优良的思维品质,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探索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根据情境,大胆猜想,或由因索果,或执果寻因,或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总之,这类问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较高,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

例1.解方程(x-1)(x + 2)= 70 该题的一般解法是把方程化为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除此之外应激发学生去思考有无更巧更妙的解法?诱导学生去发现x+2与x-1的关系:它们的差是3,且x+2>x-1,故可把70分解成差为3的两个因数,从而求解。

解:原方程化为(x-1)(x+2)=7×10 =-10×(-7)∵ x+2 >x–1 ∴ x+2 =10 或 x+2 =-7 ∴ x1 =8,x2 =-9。

题目的新颖解法来源于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以及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因此,教师应从开发智能、培养能力这一目标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平时教学中注意总结解题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拓思路,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徐利治教授曾指出:详细说来,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能力,可用如下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 = 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思维的发散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中,不受一定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多角度、多层次去猜想、延伸、开拓,是一种不定势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具有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变,一题多串,一题多用,一题多解(证),一空多填,一图多画等训练,都能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1.如图,在△ABC中,∠ACB = 90°,CD⊥AB,由上述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

此题求解的范围、想象的空间是广阔的,思维是开放的。让学生在求解过程中求新、求速度、求最佳,通过不断思考,互相启 发,多数学生能找出7~10个结论,然后

教师诱导学生从边、角、相似及三角函数关系等方面归纳出至少 15种结论:

⑴.∠BCD=∠A,∠ACD=∠B,∠ADC=∠BDC=∠ACB.⑵.AC2+BC2=AB2,AD2+CD2=AC2,BD2+CD2=BC2.(勾股定理)⑶.AC2=AD·AB,BC2=BD·AB,CD2=AD·DB.⑷.AC·BC=AB·CD,⑸.△ABC∽△ACD∽△CBD.⑹.SinA = cosB, tgA = ctgB, sin2A + cos2A = 1, tgA·ctgA = 1.这类题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发散性,通过训练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类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匹配,需要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审视,恰当运用数学知识去发挥、探索、推断,从而得到多个结果。此类题往往称为“开放型”试题。开放型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和做法,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是今后出题的一种趋势。

三.创新多变,探索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指在同一问题中,敢于质疑,产生各种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形式,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本人教授“§2.7平行线的性质”一节时深有感触,一道例题最初是这样设计的:

例.如图已知a // b , c // d , ∠1 = 115。⑴ 求∠2与∠3的度数。

⑵ 从计算你能得到∠1与∠2是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并得到∠1=∠2。我正要向下讲解,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发 言:“老师,不用知道∠1=115°也能得 出∠1=∠2。”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他

回答了我正要讲而未讲的问题,我让他讲述了推理的过程,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又借题发挥,随之改为:

已知:a//b , c//d 求证: ∠1=∠2

让学生写出证明,并回答各自不同的证法。随后又变化如下: 变式1:已知a//b , ∠1=∠2 , 求证:c//d。变式2:已知c//d,∠1=∠2 , 求证:a//b。变式3:已知a//b, 问∠1=∠2吗?(展开讨论)

这样,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初学几何者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选择恰当的常规的和非常规的问题,作为施教的载体。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问题外,最好能创造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把课本的题目在条件、结论在逻辑上互动,而是把课本题进行改造,成为情境题、开放题、应用题。并加以积累,不断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通过启导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中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篇6: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思维.中学语文的.薄弱在农村,培养创新思维的责任在教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讲究主次分明、发挥课堂作用、开展适当活动.

作 者:李爱成 作者单位:盐城市亭湖区民生中学,江苏,盐城,224051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篇7: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作文改称为习作,取消了以往大部份都是命题作文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作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作文就是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一种书面语言形式,要有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说、想说、愿说,说真话、抒真情。那么,如何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从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呢?

一、观察生活,培养创造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因势利导,力求做到:

1、多阅读

语文课本的句篇佳作常令学生手不释卷,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去鉴赏品味,让他们针对具体篇什畅所欲言,或谈写作手法,或谈遣词造句。丰富知识,增加积累。如学习了“初识鲁迅”这组教材,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关于鲁迅的文章,了解鲁迅,走近鲁迅。学习了“父母之爱”为专题的一组课文,可让学生阅读反映父母之爱的文章,如苏霍

姆林斯基的《睿智的父母之爱》《傅雷家书》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升华对父母的深挚感情。学生不仅读名家巨著,也读短小精美的散文,培养阅读能力,增强语感。另外,教师可创立书香班级,创设阅读情境,在班级开展“捐一看多”读书活动,让学生利用自习时间博览群书,写读书笔记,精选阅读储备。老师要大声地读给学生听,与学生热烈地谈论书,让学生各抒己见,号召学生家中储备好书,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中,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写作方法,提高了文化素养,开创了新的习作思路。

2、善观察

古人云:“事事留心皆学问”,这说明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是形成新思维的前提。“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外貌、心理也会有细微差别,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就是与众不同的文章。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如:观察老师手中点燃的一根火柴,展开想象;出示一幅漫画,让学生自己去描述,去提炼观点;让学生亲临一个场面,写一段场面描写。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自然会有话可说。教师还可以带学生们走出课堂,到附近的山上去看看枯黄的落叶、清澈的河水、苍翠的松柏,到校园周围观察自己平时熟视无睹的事物,学生只要以满腔热情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写作中就会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通情而达理。

3、勤实践

教师要力求作文的新颖,就要想办法不断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如假期让学生自办手抄小报,动手剪纸,做小制作,搞小发明,把班级的花拿回家管理,喂养小兔,炒菜做饭……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动手中提高能力,既增加了生活阅历,又丰富了写作的素材。如让学生写主题日记,给出一定的内容和时间,让学生持续地去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主题对象,每天及时把观察到的记下来,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把这一内容的日记整理出来,认真修改后就成了一篇文章。如学习描写动物的一组课文,开课的同时,老师就布置学生去观察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物,每天坚持观察,坚持记录。当这单元学完了,学生对自己的观察对象也了解得比较全面了,这时让学生去修改自己的日记并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自然水到渠成。为了保证观察和记录的实效性,教师每天要对学生的日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和粗线条的指导。

二、激发情趣 引发创新欲望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有趣的素材,设计有趣的情境,将有助于激发创作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学中,除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外,还可以紧扣教学训练项目,大胆设计一些新颖有趣、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情景,解决习作难的问题。如我在一次习作教学时,先用电教媒体播放一段婉转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境。开始,随着悠扬的乐曲,自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突然音乐陡转变化,仿佛自然界中发生了一场恶战。听完音乐之后,全班同学自由发挥,畅谈自己的想象;接着小组讨论,每人练说,然后全班交流再下笔成文。正因为这种习作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情境生动,寓玩、乐、笑于一体,因此,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能畅所欲言,达到预期目的。以趣引入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轻松作文,还会插上想像的双翼,打开思维,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完成作文。

三、鼓励求异,塑造创造灵魂。

求异也是创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教师要针对作文教学中的疑点、难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争论,既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如一位同学在习作《我心目中的孙悟空》中说:“孙悟空的本领并不大,每次遇到危险,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化险为夷。”这可与众不同。我在作文评赏课中,专门为这篇作文中孙悟空的形象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评议。有的说孙悟空就是本领大,他大闹天宫没人挡得住;有的说孙悟空之所以请别人帮助,只不过是想让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同学们各抒已见,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小议“班门弄斧”》一题时,经过教师一番点拨引导,有的学生认为“为人必须谦虚,班门切忌弄斧”;有的则认为“在日新月异的年代,每个人都应该创新,班门偏敢弄斧”;还有的提出“作为一个年轻人在班门要先学斧,再弄斧”。面对学生的种种意见,教师只有及时给予指导、总结,才能使学生思路开阔,立意增多,写作时才会感到得心应手。

四、激发想象,启迪创造思维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创新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要有意识地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心灵不断涌现创新的浪花。

1、敢幻想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创作灵感,把无意的感念引导到有意的创作上来,凭借某一个词、句、段或某一景物,某一感受进行扩散思维,展开想象,形成“词语麻辣串”。利用“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根据词语,串写出一段话,甚至编写一个故事。好的作文题目如同开启心扉的一把钥匙,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奇特的想象,从而使他们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我到火星去做客》《假如我是……》。让学生想象成文。

2、补空白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教师应

抓住课文中的“艺术空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想象写文,把不具体变为具体,把无声变为有声。还可根据情节发展进行续写,如《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跃跃欲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在临终时说的一句话:“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比较典型的人物语言空白。授课时可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联系上下展开想象,把母亲要告诉儿子的话说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篇8: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注重思维诱导, 培养思维探索性

良好的思维习惯, 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维和独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 注重思维诱导, 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把结果教给学生, 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1. 注重提问的设计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

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的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而且还会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

在解题时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通过交流讨论获得判定或方法。题目做完之后最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消化理解, 并整理学习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使学生把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结构中去。

3. 鼓励大胆质疑、释疑。

培养学生敢于思维的习惯。老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设疑提问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学生经思考回答的问题正确的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回答不完善的不应马上否定, 而应让学生再想一想, 把问题回答得更完善或更准确, 以充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之养成敢于思维的习惯。

二、严密叙述推理, 培养思维的正确性

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是以概念的正确理解为基础, 其次依赖于掌握、应用定理和公式进行推理、论证和演算。因而在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同时, 能正确表述 (包括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 并用它们进行严密的推理, 做到步步有据是正确思维的前提, 如果没有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思维将处于混乱状态。

三、克服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在解题时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 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 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 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 注重多角度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 (a+b-7) 2+ (a-b+6) 2, 求 (a2+b2) + (a+b) 2的值, 我们可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1. (a+b-7) 2+ (a-b+6) 2=0 2. (a2+b2) + (a+b) 2经过分析后发现由1得:a+b=7;ab=-6, 由2得: (a2+b2) + (a+b) 2= (a+b) (a-b) + (a+b) 2, 由1、2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 这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运用。

2. 类比与联想。

如:由三角形内角与四边形内角和的类比可联想到N边形的内角和;又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 从而使学生了解积和商之间的变化关系。

3. 归纳和演绎。

如公式 (a+b) 2=a2+2ab+b2是从一些面积计算中归纳出来的。当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时, 也就是演绎, 只要掌握了这两种方法, 并有效的结合起来, 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 由一般解决特殊,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四、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

篇9: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124中学 张炳艳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思维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摆在了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情感知识能力等多角度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以下是在教学当中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鼓励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

创新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并加以引伸和推进,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例如:在复习因式分解一节中,我留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对(2x+3y-3)(2x+3y+4)-8进行因式分解,如果按常规解法,去括号、化简整理都难以奏效,但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前两个多项式的乘积,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如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问题将迎刃而解。可设2x+3y=m,则原式变形为(m-3)(m+4)-8,因式分解后,可得(m+5)(m-4),因此,最后的结果为(2x+3y-3)(2x+3y+4)-8=(2x+3y+5)(2x+3y-4)。

在启发和诱导下,一部分同学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同时,在此过程中,渗透了“换元”的数学思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传统的授课方式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几乎得不到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保证每节课能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担任的是一个“设计师”的角色,即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好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加以解答。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营造创新思维的空间。例如,组织课外数学兴趣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布置一些课题,供学生讨论解决。也可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即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教学中,选择一些多种解法的题目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以此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学生探索与认识数学世界,让思维在多向展开的过程充分发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巩固,从而闪烁出创新的火花。

在总复习中,我出过这样一道例题:如图

在梯形ABCD中,AD∥BC,E为AB的中点

DE平分∠ADC,∠AED+∠BEC=90°

求证:AD+BC=DC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独立完成,并思考是否有其它的方法,而后进行小组间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并总结三种证明方法:

(1)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或延长CE交DA的延长线)于点F,通过三角形全等证得。

(2)在DC上截取DM=AD,通过三角形全等证明BC=CM而证得。

(3)过点E作EN∥BC(或取DC的中点N,连结EN),利用梯形的中位线,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结论。

采用一题多解时应注意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以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同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解题的方法,并注意找出同一问题存在各种解法的条件与原因,挖掘其内在的规律。

2、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即在保持题目本质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使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发生变化,组成一个新的题。

数学习题是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中,這就要求学生解题时要善于随机应变,灵活而敏捷地做出判断。教师通过一题多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好方法。对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促进学生变通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变试训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初中九年级上册练习题,如图:

O是△ABC的内切圆,与AB、BC、CA分别切于点D、E、F,∠DOE=120°,∠EOF=150°,求△ABC的三个内角度数。

学生解答完后,我将条件改变:

如果上述条件不变,再给出△ABC

中任意一条边的长度,你能求出内切圆

的半径吗?通过一题多变,能使学生的思维自觉地从一个过程转换为另一个过程,逐步形成题中角度与长度间自由往返调节的变通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一题多答

主要有:一是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由于条件的不定性,使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答案。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从本质出发去思考表达或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方法。这种以知识点为中心的一题多答,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

例如,如图,给出五个等量关系:①AD=BC;②AC=BD;③CE=DE;④∠D=∠C;⑤∠DAB=∠CBA,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三个中的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只需写出一种情况),并加以证明。

四、适当设置疑问,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可处处设疑,启发式教学就是

要求教师能提供一定的情境,激发思维的

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引导

学生对感知到的有关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找出其原因和规律,让他们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提高创新的能力。如让学生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尽可能多的结论,在让学生分析,观察图形的同时,就可恰当的设疑:

①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②有几个相等的角?③都有哪些线段成比例?④有无相似的三角形?

篇10: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各年级是螺旋上升的,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到了高年级的学习,老师除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同时,也应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容易灵活地掌握知识。

一、融会贯通,敢于创新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数学教学要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回忆,运用辐合求同思维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得出规律,达到获得知识板块有助理解和迁移创新的目的。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反馈、反思,迁移等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到,能掌握整数计算的各运算定律,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合理的计算,尽量使用简便算法。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在教学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可以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这里,就算是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中遇到能够使用简便的方法,也提倡学生大胆的运用。如教学“圆环”面积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在计算的时候发现:外圆的面积是“π (外),内圆的面积是π (内),这样得到的式子是:π -π ,我启发学生观察式子的特征,跟我们以前所的哪一个知识有关,能不能使计算简便一些。学生通过讨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得到“π×( - )”,这可以减少了学生在计算中多次使用圆周率的麻烦,既能使计算简便,也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乘法的运算定律复习了一遍。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只有这样“授之以渔”,学生的思维才会达到辩证的水平,对一些似是而非、易于混淆的问题才不致于简单地作出非此即彼的是非选择,而是在对立统一中寻求确切的解答;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大有发展。

二、打破常规,创新思维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转变过去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这样一来,不但扼杀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积极性,对学生以后智力的发展也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发展思维能力,允许在解题过程出现多种解法,鼓励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于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思维定势会严重地妨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只有突破定势,才能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高年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要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这就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可不按常规的步骤去解答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灵活运用,大胆尝试,选用不同的解答方法。如第十一册的教材中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一件工程甲单独做要8小时完成,现在由其他人先做这项工程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由甲完成,还需要多少小时?”按照刚学完的“工程问题”的解答规律,根据问题可以想出用剩下的工作总量÷甲的工作效率,即“(1- )÷ ”,但通过画线段图分析,让学生观察讨论可以得到“一项工程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由甲完成的是这项工程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他完成全工程所需的8小时的三分之二,即“8×(1- )”,这样一来计算简便了不少。

上一篇:初二生自我介绍600字下一篇:小学生环保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