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4-05-26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精选11篇)

篇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变化(1)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新的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在引入新的知识时,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识来源,让学生知道要学新的知识是由于要解决新的问题的缘故,例如在引入有理数时,课本从温度,海拔高度,表示相反方向等多个角度,立体化地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有利于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向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方向发展。(2)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同样在新的教材中,课本亦相当重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几何教材中,就有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几何中立体图形的初步概念的实验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中亦有类似的题目,如,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只要动手比划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这对促进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二)近年中考的命题有哪些变化

(1)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近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考试,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因此,在试卷上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应用性,开放性与创新意识,试题新颖,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例如广东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一分钟,再付0.4元;“神州行”不用缴月基础费,每通话一分钟付话费0.6元。若一个月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X和Y元。

①写出两种通讯方式的函数关系式。

②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③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200元,则应选择哪种方式较合算?(2)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获得知识考查

近年的中考中,亦出现了不少的题目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例如,①请同学们在已知三角形中截取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②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A、B两村庄,如果要在河边建一供水站,应如何选址才最节省通水管?这些问题,都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运用这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我们在备考时就要有的放矢,从着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入手,为此,我们应该注重提问的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的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如下进行:A、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研究几何图形的经验得到课题,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命题,最后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B、在证明命题时,首先引导学生对四个命题的证明顺序进行研究。尽管四个命题都可以运用定义去证明,但教材编排的证明顺序仍然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生活中就近上车的道理。C、在辅助线引入上应把精力放在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消除学生在添辅助线问题上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学好几何。D、定理证明研究之后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学习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把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中去,接着进行应用研究、练习。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小结。尽管可能各人的收获、体会不完全相同,但通过讨论和交流总可以受到相互启发。

以上可以看出在设计上注重了结论的探求过程和方法的思考过程的研究,由于学生亲自参加于知识的产生过程,由此对知识产生有一种亲近感,由此而陶冶出来的基本态度和思维能力则可以长久地保持并对变化的情况有广泛的适应性。

篇2: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的自然科学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殊性,结合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需要我们教师发挥正确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氛围,为学生提供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激励学生经常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思考问题,并尝试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断开拓思路,摆脱常规性的思维定势,才能开发创新的潜能,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作 者:许烈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浙江渚暨,3118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2关键词:科学教学 创新思维

篇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巧用多媒体, 诱发创新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 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 由于其课堂容量小, 一节课下来, 学生所得并不多, 年复一年, 形式照旧, 枯燥单一, 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这便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以运用多媒体传递给学生, 这种接近人的联想思维方式, 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网络中, 学生不但可以查阅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而且可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张扬自己的个性。比如, 笔者在讲解散文时, 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图画, 这样既能让学生感悟到山美、水美、意境美、语言美, 又能体会到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还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 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了, 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 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 就会主动把兴趣从网络游戏拉回到求知探索的阵营中。由此看来, 网络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给学生插上了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翅膀, 让他们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知行合一, 触发创新意识

读演结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 是学生口、手、眼、耳、脑并举, 触发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例如, 在教授小说《皇帝的新装》时, 笔者让一名学生读课文, 另一名表演, 其余同学评价谈体会。要求朗读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变换句式和语调, 但感情要投入;表演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夸张性地进行表演, 但要进入角色。这样人人有事干, 个个有兴趣, 事事肯动脑。既触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培养了各种能力。

三、鼓励质疑, 点燃创新欲望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 笔者始终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自由合作交流, 大胆质疑。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只要言之成理, 能自圆其说, 哪怕只是一点有价值的火花, 笔者都给予肯定与鼓励。这样学生的创新欲望被点燃了, 从此以后, 课堂上参与思考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新意。现在, 在课堂上学生能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也能自己解决问题, 而且还会出现许多新的超前想法。没有了师道尊严, 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教师的大问小问, 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 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 教师轻松了, 效率提高了, 学生的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

四、合作互动, 激活创作灵感

在语文教学中, 笔者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 通过师生合作, 激励学生多疑、多思、多发现、多合作、多探讨。如, 在教授《人生》时, 有一个学生提出:“课文中说:‘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 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我觉得难理解, 好像矛盾?”我还没有允许发言, 有同学就站起来说:“老师, 我能回答这个问题。作者的意思很明确, 人生就根本没有那样的高度!只要有生命, 追求就不会停止, 因为追求是比生命更永恒的一颗钻石。比如爱因斯坦, 他创造的奇迹, 在其他人眼中是到了顶峰, 但我想在爱因斯坦自己看来他还有另一个高度。”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不但认识有高度, 而且有理有据。这就是平时师生合作交流带来的益处, 它把学生的创新灵感激活了, 因而, 学生的思维更严密、深刻、灵活。

篇4: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32-01

语文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摇篮,作为农村初中来说,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知识面窄得多,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爱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肯定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可激发学生情感,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起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创造性探索新知的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课堂教学中,语文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采用设情境、讲故事、找答案、发异议、定方向等办法,引起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使他们认真细致地思考。

二、创新教学方法,以生为本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由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最值得提倡的“启发——创新”式教学。

1、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创新,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角色来读,这样,他们往往获得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项学习活动中去。让读成为发现、创新的方法,读成为承载感情的载体,读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

2、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必须设法多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而组织课堂讨论,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好的语文课,应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应让学生品个够,议个透。在议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根据,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议论品评活动中自己去鉴别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会运用语言。对于学生思考后所发表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创新成功的乐趣。

3、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多为“君子动口不动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以往上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练习常常被搁至课尾,拖到课外,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要把“练”纳入课堂,做到“君子动口有动手”。作文课要让学生动笔,在课上完成作文,阅读课也让学生动手写一写,读、说、写相结合,才能既加深理解,又有利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训练。课堂上动手练的时机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练的设计,仿写一段话、扩写或续写故事等均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本,拓宽知识面。语文教学如果局限于教材之内势必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削弱学生创造力的根基。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本,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甚至向其他学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空间,引向纷繁复杂的社会,让他们创新性地主动学习。

三、鼓励大胆质疑,注重求异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就应当学会提出学习中的疑问。“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

语文课上,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学应体现学生的自主发问,激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种种提问,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选择,自主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决不多讲,学生感兴趣并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学生自学有困难的,要及时组织讨论解答。

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在课堂中开发创新思维也是尤为重要的。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作为农村的学生来说,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不受教师的影响。

四、利用学生生活体验,注重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上有许多涉及农村题材的文章,我们要善于抓住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

篇5: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的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并做有针对性的创新思维训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着重强调思维的角度,它能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受阻时不断地转换思维角度,破除消极思维定势,用创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创新就是改变,或者根本性地改变。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的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并做有针对性的创新思维训练。初中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渗透了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好思维方法,就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培养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师把握住和应用好物理思维方法教学,就等于教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物理世界大门的金钥匙.一、在阅读教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教八上物理课本102页有这样一段话:“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我在讲课时,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电源内部电流应该怎样流?这是逆向思维的训练,既然有外部当然要想一想内部。同样在学磁场时提出:在磁体内部磁感线方向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教师要关注课本上有限的文字,挖掘思维训练的资源。八下7页研究了串联电池组电压,很少有学生主动探究干电池并联使用问题,我又引导学生提出电池并联的问题。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在这打破常规看似荒唐的想法中诞生的。

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用电压表测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实验后,我提出,如果电压表量程不够用,该怎么办?学生们很快提出了用几个电阻串联,分别测这几个电阻的电压再相加得到总的电压。我肯定了这一方法,进一步提出没有电阻只有几块电压表,鼓励学生探讨其它方法。有的学生提出了能不能把两块电压表串联的设想。我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最终学生发现了用电压表串联测高电压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运用发散思维方法使学生们有了创新,得到了新的测电压的方法。学生们意犹未尽,还提出了用电流表并联测大电流的设想。这是联想思维的具体体现,做到了知识、技能的迁移,培养了创造力。

三、在习题讲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一中考题:在透镜前放一近视眼镜,屏上缩小的像变模糊了,怎样移动光屏,像才能重新清晰?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原理,学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果。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我演示了这一实验,当把一学生的近视镜放在透镜前时发现屏上仍有一清晰的像,只是在像的周围出现了一个大的光斑,学生们很是惊讶。怎样去解释?通过观察有的学生提出近视镜片是一窄条,不能把凸透镜全部挡住,因而其它部分仍能成完整的像。怎样验证?换一个大眼镜是学生的定势思维,可班里根本就没有这种眼镜。换一个小透镜吧,也没有。经过讨论和实验最后得出方法:在凸透镜前挡一个纸片,在纸片上打一个比眼镜片稍小的孔。清晰的像消失了,只有一个模糊的光斑。我有意堵住学生思维的路子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使其另僻蹊径。

另外,一题多解也是训练发散思维很有实效的方法。多种方法测电阻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能在习题讲解中也不失时机地引入实验,相信会给学生更多直观的感性积累,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在小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我重点抓的是小制作。小孔成像器采用了书上的方法统一选择了八宝粥罐,半透明的塑料膜。成品出来效果良莠不齐。我指导学生列举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法。首先解决看不清像这个问题,经过对比、讨论和实践,学生们认识到膜太透、屏周围的光太亮以致看不清像。最后选定毛玻璃作屏,并在屏这一端接了一截纸管。成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我又指导学生希望成像器具备哪些新功能。学生提出能调节像的大小,增加照明功能使成像器能看清暗处的物体,给成象器增加一个支架等。我又提出怎样方便改变孔的大小、形状和个数的问题。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具备照明功能,可方便调节的抽拉式圆筒成像器最终诞生了。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在培育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例如: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传授这一定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侧重于传授从试验模型观察到逻辑假设验证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再讲“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过程中,落脚在教给学生物理实验,观察上的创新思维反证法等。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讲究教学方法的启发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以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

创新就是改变,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多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为中华民族赢得二十一世纪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6:浅谈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广大的农村乡镇小学,习作差一些的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绝大多数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很难有内容具体、生动,说真话、抒真情,有童真童趣,有创意的习作。长此以往,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运用不但能让学生走出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的困境,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而将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别具一格。从中展示社会变革、人类的进步、事物的新生,开拓人们的视野,点燃智慧的火花,这是我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

当然,要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笔者以为,在习作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树立“我要写”的意识,把不愿作文的被动心理变为主动心理,作文才能创出新意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有强烈的开放意识,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依据教材,激发创新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思维训练。就是让学生用大语文观的眼睛去观察、去想象、去品味课内语文教育资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中大多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有许多好的构段、构篇方式,是学写习作很好的典范,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课文的读写因素,从具体的读写训练点进行练笔,做到读写结合,一举两得。例如:《东方之珠》一文,第五自然段,教师可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总分结构,以“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这种训练,为布局谋篇打好基础。又如:课文《第八次》中布鲁斯带领军队七战七败,在这种情况下,他偶尔发现了一只结网的蜘蛛也是在第八次才成功的,于是他深受启发,也要干第八次。这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如果,布鲁斯看到的蜘蛛在第八次结网中失败了,他会怎么做?学生通过想象,突出主题。还如:教《掌声》一课,当我讲到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说完我随即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把她那感人的一段描述下来。这种补空白的训练既调动学生习作的热情,又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读写结合不游离于课文之外,使它成为阅读教材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仿写中,既能积累知识,又能深刻理解文章句段的意思,还能欣赏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大家写得高兴,想得奇妙,大多数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

二、体味生活,拓展观察视野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习作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时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让学生充实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小能人”。叶圣陶老先生强调:“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溪流自然活泼不息,学生在习作中就不至于因无米下锅而断炊了。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鲜活的现实生活,放眼天地宇宙,山水花木,飞禽走兽及生活中的人和事,目之所及,无一不是积累习作素材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日益繁难的环境问题,有些现象和问题人们至今还不得其解。教学时,以此为内容,让学生奇思妙想,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当然对其可行性并不作具体要求。如看到母亲河水被不断污染,大家心情很不好受,都想为母亲河出点力。针对这一情况,我除要求大家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好母亲河。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一些保护母亲河的方法,大家积极想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专吃垃圾废物的机器鱼,让它吃进垃圾,吐出鱼食。”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堵污草,只要有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这种草就会在那里旺盛地生长,直到把排污口堵得严严实实,不让污水流入河里。”还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长手的树,把这种树种到河边,当有人向河里倾倒垃圾时,它就会伸出手来,把它牢牢拉住。”大家各抒己见,谈得非常热烈。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以《保护母亲河畅想》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学生写作情绪明显高涨,写作欲望强烈,连一些平日怕写作文、凑满字数了事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写了五六百字,出现了不少有新意的文章。大多数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这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

三、创编童话,释放想象空间

《新课程标准》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想象思维是创新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作文教学也一样,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环境。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因此,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勤于思、善于想、敢于闯。只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内因作用,去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勇于竞争。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放开胆子写作。

如:我在教学生续写作文《狐狸和乌鸦》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自展开想象,再各小组选派代表戴头饰上前表演。“演员们”都纷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抓住狐狸和乌鸦的不同神态、语言、动作,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逐渐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道理。最后大家根据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任凭学生自由翱翔,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作文方式之一。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有的同学表现出客观叙述的倾向;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有的不大喜欢用修饰语;有的则喜欢用词的华丽……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创设情境,引导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很明显,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愿望,掌握技巧,促进学生尽情地倾吐,说自己想说的话,文章才会生动、真实、感人。如:我在教完《第一朵杏花》这篇文章后,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组表演“购物讲价”的活动,学生们有的做顾客,有的做营业员,相互讨价还价,表演得栩栩如生。这样的练习形式,学生们喜闻乐见,也顺从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适合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从而达到了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在平时,我还注意让学生多观察周围的环境,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写“创意”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7: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郭桥杨岔学校杨建国

写作本质是创造,是一种独创性很强的精神劳动,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依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力求从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观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想,激励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1、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让他们情绪饱满地参与生活一一劳动、参观、采访、竞赛、主持班会„„当学生在创造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学校生活也馈赠他写作的灵感。同样,在家庭、社会,纷繁多彩的场景也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这时若能及时捕捉灵感,那么写作兴趣就自然来到了身边。为庆祝元旦,学生们刻苦排练,获得一等奖时;为希望工程捐款,感受失学儿童贫困生活时;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时,班会课上“主持人”、“小演员”纷呈自己的才能,获得好评时„„情感的冲动,引发表达的欲望,写作时也兴趣盎然。

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要做有心人,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留意周围的人和事,努力从生活的现象里抓住本质,找到足以表现生活本质的材料。表现时代的最强音,发人未发之音。再说老师、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材料库,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持续进行观察,让学生透过学校现象看社会本质,品味人生艰辛,领悟生活哲理,搜集积累许多各具特性,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指导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经常互相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材料库。

2、扩大阅读,丰富知识。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神,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爱因斯坦这样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现实生活中也正是因为有了想象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有了想象,学生思路就开阔,头脑就灵活,语言就丰富。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留有余地,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故事并未到此结束,而是另一个

故事的开端。教师可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完故事情节,进行思维训练。

如讲完《穷人》一文后,我布置了续写《西蒙的孩子有了新家》。让学生去思考西蒙的孩子命运究竟如何。批改时发现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烘托了一个主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他们依然纯朴善良,宁可自己苦些累些,也要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通过续写,既让学生感悟到做人的准则,也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憎恨。

2、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把以表象形式储存起来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组合、再创造。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材料,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思维训练。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想象过去的生活,可以想象现在生活背景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也可以想象未来的生活,这样借助想象、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的创新思维,以超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挖掘新的主题,写出好的文章。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长。如编写童话迎合了儿童的幻想,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去塑造故事的主人公,构思有趣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几个看起来互不相干的词语揉合在一段话中,这是在生活基础上进一步的创造,使课内所学和课外知识融会贯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三、求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1、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约束,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如《为“王婆”辩屈》(源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卫生所不卫生》等。

2、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对于启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克服消极思维完成的影响。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地产生新思路。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显现学生的作文个性。要善于引导学生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就选材而言,逆向思维就是一个好方法。如写借物抒情的作文时,总是有学生以《小草》甘于平凡,不争名利,就是歌颂它生命力顽强,进而由草及人,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但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有位学生从批语的角度来写小草凭借貌似庄稼,妄图鱼目混珠,与庄稼混在一起争肥争水,威胁农作物的生长,进而联想到社会上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制假现象就很有新意。还有位同学写小草凭借它绿色的屏障来掩藏青蛇青虫等弊病,揭露与此类似的社会关系网,保护伞等。反映人们对其的憎恶之情。这样写会让人耳目一新,写出了新意。

篇8: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善于生疑,勇于质疑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 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学生思维,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疑” 是探求新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 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文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段导语:“过去有人说, 希腊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会催人泪下,但孔乙己的悲剧呢?人们读后眼泪却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受到内心的刺痛,可以说是往内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其含蓄深沉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可以获得答案。”这样一段导语,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目的单一,但导向明确,富有启发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发挥想象,探求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二、 跳出框架,另辟蹊径

目前的语文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只是已有的知识, 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而不敢对权威性的结论持怀疑批判的态度,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所以必须改革这种教学方式, 着力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对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改变了惯有的思维模式,而且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在学生学完了《扁鹊见蔡桓公》后进行多角度立意作文,大多数学生能从五六个角度立意。学生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一个问题、一种事物换一个角度, 往往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能使他们的思维更缜密、更灵活,从而锻炼其创新能力。

三、展开想象,补说续写

想象是根据大脑里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进而建立新表象的过程,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过程。想象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实为虚, 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有创意的亮点。在教学《蜡烛》一课时,笔者提到作者并没有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她的举动去开展合理的想象,这样学生就能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文章的局部情节,培养学生想象力。改变了文章的局部情节,那么之后的原有情节就不再成立了,这就要求学生在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生活、 知识、体验等,创造性地想象合乎原文主旨的故事来。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如果让于勒变成富翁, 那么“船上相遇”又会变成怎样一番情景呢?让学生根据原文进行改写这一情节,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适时延伸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 进而加速他们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

四、勤于观察,迁移拓展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 我们要留心生活,勤于观察,这样世间万事万物的表象就会引发人一连串的联想,而这种联想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勤于观察,悉心感知能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从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他们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 并且与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要多指导他们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例如实物、图片、影片……与作文有关的景物, 如花鸟虫鱼、风霜雨雪、人情风俗…… 并且善于将观察到的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让学生观察一片落叶,抓住它的颜色、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进行写作,这就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观察训练。科学家在通过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在《旅鼠之谜》一文中,给我们揭示了旅鼠的三大奥秘。其实除了旅鼠以外,其他的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学习了本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段文字,说明一下某种动物奇异的现象以及原因。

篇9: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自幼学习母语,就是通过眼看、耳听和身体的触摸来进行的,所学的语言都与实际生活的情境紧密相连。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类似儿童学习母语的认识过程,这样有助于加速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从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节的感染。在教学中,我注意用实物演示情境、生活展现情境、图画再现情境以及表演体会情境等,把学生带入所学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

如在教初一课本74课关于去商店买东西的对话之后,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柜台,柜台上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学生身临其境,挑选几位同学,分别扮演营业员和购物者,指导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鼓励他们在对话和神态要符合语言的交际性,并让他们示范表演、对话,然后再组织全班同学参与这项情景的对话活动,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巧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问、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教学初三英语教材时,我常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第54课,在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我巧设问题:Do you like Father Christmas?Why?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in China? Why? Spring Festival is just like Christmas Day,isn't it? Is it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Why do you think so? ……这样,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开联想,回答:Yes,because he always gives us some beautiful presents.I like Spring Festival best.Because we can have a good time. Yes,it is.Yes,I think so.Because to give can make people happy.众说纷纷,异彩纷呈。想象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其思维呈现了多元态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体现。

三、开展活动课程,拓展创新思维

活动课的开展是为了弥补在教学中存在的客观局限性,使学生通过活动课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活动课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演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活动课没有固定的模式,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各种游戏活动、英语晚会、书写比赛、朗诵比赛、表演小品等等。

在复习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时,我指定一个学生在教室里离他座位一定距离的地方演示一个动作。“Go to the door and open it.”这个学生被要求说出一路上他每步正做的事,如:“I'm getting up.I am walking to the side of the room.I'm passing the teacher's desk.I'm getting close to the door.”等等。再请两位同学做一件事,那么他们所说的应该是:“We are getting up.We are walking to the side of the room”等。就这样一组一组进行下去,学生会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理解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并且能随意说出相关的句子。这样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创新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又如举行单词接力赛时,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写上四个相同的词,每个参加者根据上个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自己接词的第一个字母,如写出pencil一词,四个队就可以写出:

1.pencil——lamp——pen——neck——kite

2.pencil——like——eat——though——hole

3.pencil——lose——ear——read——day

4.pencil——leg——geat——teacher

每队人数相等,每人只写一词,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哪个队写的词最多而正确者则获胜。在这种竞赛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争先恐后,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在紧张、快乐的气氛中记住了许多单词。

四、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假如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那么将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只有处在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评价中,我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我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了几种方式进行评价:1.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我没有马上说“No,You are wrong.”而是说“Please think it over.”并示意其坐下。对于作业中的错误,我也不单纯地划个“×”了事,而是在错误的下面划条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再考虑考虑。2.分层次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我设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面对差生,往往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篇10: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书法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书法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课题。本文试图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些初步的探讨。

创新思维是各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就发散思维而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它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征。所谓流畅是指智力活动迅速、敏捷,能在短时间内发表较多的概念。所谓变通是指思考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受定势的局限,能产生超常的构思和概念;所谓独特是指以新观念,新角度反映事物,表现超常的见解,它代表了发散思维的本质。流畅、变通和独特三者相互联系。培养发散思维应从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入手,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就聚合思维而言,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集起来,向着同一方面得出一个共同的思维。它是一种利用已有的知识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培养聚合思维主要是培养抽象,分析和概括能力。笔者认为,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应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入手。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夯实创新思维的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阶梯,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基础,更是创新思维的沃土。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努力实现。在传授新知识中,学生是第一次接受新内容,教师要抓住此时学生赶新鲜的时机,让学生通过感官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充分理解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在理解的过程中掌握、记忆,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进行复习课教学时,教师要将一单元、一章节的知识点一一点出,并将这些知识点用内外联系的方法建立网络,使学生产生联想,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书写训练是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提高能力的综合型课,通过训练,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可以提高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兴趣具备倾向性,没有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没有创新思维。因此,教学中必须加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转移和发展,其次要对不同类型的儿童采取相应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这是两条基本原则,也是写字教学的前提和要求。英国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提出,对美的把握既不是由理性能力完成的,也不是靠一种低于理性认识的感情认识完成的,而是靠一种“趣味”能力完成的。爱美是人的天性,学生爱美更具备一种不自觉性。兴趣与求知欲望是一种潜在力量的内在动机,它存在于学生的心理底层。

如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致,教师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地进行耐心诱导和说教,切不可急于求成。此外,还可将羲之爱鹅,张旭观剑、米蒂拜石等历史故事以生动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类型,即被动型和主动型。对于被动型的学生要采取多看多写多练的硬性教学,以保持和发展他们已经得到的一点兴趣。而对主动型的学生要采取启发、指点为主的教学方法,并适当地教给一些书法理论。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即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充分反映书法的博大精深和奥妙艺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润物细无声”——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提供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条件

氛围环境是事物产生、发展的条件和土壤。因此,营造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思维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提高,使学生产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逐步形成思维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临摹课是学生提高书写水平的主要方法,也是写字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的基本途径。每种笔画的写法就是一种思路,就是思维的一个方向。学书者一般为先摹后临,由于学生书写水平的差异,因此,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利用这一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利用汉字结体的共性和书写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从而提高聚合思维能力。欣赏课是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为目的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通过观察、鉴赏,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临写水平,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陶治其思想情操,提高思想素质。可以利用对比欣赏以及联想迁移方法的可选择性培养发散思维,利用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方法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

四、“宝剑锋从磨砺出”——开展丰富多彩的写字实践活动,锤炼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性能力

实践活动是人的认识事物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丰富多彩的写字实践活动是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的必然途径。观察书展、欣赏作品、搞书法比赛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活动。观察书展、欣赏作品等是实际问题的具体化,搞写字比赛是思维的深化过程,是检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能力的过程。通过搞写字比赛,可以从多个角度去领悟作品的形式、章法,可以使思维更具体、更形象,可以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集联集句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学习书法的方法,可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书法的兴趣。集字成句、集句成联,这样有意识地临写比从头到尾,泛泛临写效果好的多,因为这样更集中,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用心、用眼、集中思想意识去自觉接受碑帖的范字。在一本字帖中集联集句多了,也就逐渐扩大到全碑、全帖,由少到多全部掌握,这样不仅集中地对范字进行个个击破,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文学方面的能力,全方位地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

丰富多彩的写字实践活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锤炼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篇1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了,“新”、“异”的东西太少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目中创新种子的萌发。因此,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应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适时点拨,让学生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总之一句话,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这样,学生的个性品质及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培养。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探求解决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具有独特性,能够克服一般思维定势,用新、异的方式处理问题。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求异思维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们创造力的重要指标,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在当今住处量成倍增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扬需要实现的目的。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能力打破盲目顺从,迷信课本,被动地学,被动的回答问题的局面,应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学生思维面往独特性方向发展。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忽视求异思维训练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更新观念,转变方法,加强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如回答一些灵活的题目或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只要学生思维正确,答案不求统一,可百花齐放。如我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不少学生把课文分成三段,但也有学生分成四段的,因此他们认为把交待池水为中心显出不同色彩的原因第四自然段也可拿出来单独分段,通过对比,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知道只要分的合理,就是正确的,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再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标新立异,从不同角度讲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假如你在场,能用别的方法救出掉在水缸里的小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有的学生说,用水桶把缸里的水舀出来;有的说,这种办法太慢,等水舀完了,孩子可能被淹死了;有的说,把木棒放在水缸里,让小孩去抓,然后我们再拉出小孩子;还有的说,大伙一齐用力把水缸推倒,小孩就会很快地被救上来。可见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包含着可贵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二、引导创新思维的多向性

创新思维是多向性的,它对任何问题都善于从多种方向进行思考,即人从“纵”“横”“逆”三个方面来思考问题。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贮存信息,更要让他们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并变量输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个性不同的学生,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因此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各有千秋。如我在教《跳水》一课时,抓住“所有的人全默默地看着他,等着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一句话,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讲讲“默默”一词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一位学生说:“‘默默’就是不说话,不出声,这里指人们一声不响地看着孩子,等待着悲剧的发生。”应该说这位学生已准确地理解了“默默”一词,但我并没有忙于评论,而是启发性地说:“谁能联系上下文,说出不同的意见?”于是又有学生说:“‘默默’一词,与上文‘全都吓呆了’相呼应,是对吓呆的具体描绘。”这是从“纵”的方面来分析的。还有的学生说:“人们预感到悲剧马上要发生,心情沉重,因而默默无言”这是从“横”的方面来分析的。这时还有学生站起来说到:“这里的‘默默’表示众人束手无策,从而反衬出船长的果断、机智,说明船长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逆”的方面来分析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就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言,这些回答无疑是有创新意义的。

三、要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

创新思维的多元性,也就是它的多维度,指主体思维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对学生所提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思考,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可以为某些创新提供契机。多角度的思考,带给学生的是新异的刺激性,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就会在大脑皮质的相应的感受区域、想象区域、判断区域、贮存区域等引起优势兴奋中心。从而为一些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重要条件。例如在教《麻雀》一文中写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花流水在猎狗面前。”一个“落”字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这时我启发学生问道:“这儿为什么用‘落’而不用‘飞’呢?”一位学生答道:“‘落’比‘飞’要快、猛,说明老麻雀心急如焚,一心想拯救小麻雀的焦急心理,而‘飞’就显得有点悠闲了。”这是从心情上来说的。另一位同学答道:“‘落’字写出了老麻雀疾飞下来时的勇敢、果断、坚定。‘飞’字给人的感觉是飘忽忽的,没有这种味道。”这是从态度上来说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老麻雀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使学生对“落”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体会的入木三分。学生的智慧之花竞相绽放,产生了许多新的发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要促进创新思维的开放性

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思维过程,它善于广泛地吸收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事物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取新东西,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再造想象又是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对某一篇课文进行阅读时,往往总在寻求统一的认识,而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思维的开放性,这无疑会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的提问设计、问题点拨,应当特别具有培养再造想象的功能,应当充分显示创新思维的开放性之优势。如我在教《赤壁之战》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曹操生性多疑,为何黄盖的一封假信,就让曹操深信不疑了呢?想象一下,黄盖信上会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黄盖可能会写:‘曹将军您有八十万大军,周瑜才三万,这不是明摆着周瑜死路一条吗!’”有的学生说:“黄盖会写:‘周瑜是一个一意孤行的暴君,我可不愿替这个莽夫去送死,我情愿效忠曹将军您!’”又有学生说:“黄盖会写:‘曹将军如果肯收留我,后天早晨我趁着浓雾,带着数十只大船和粮草,来投奔曹将军。’”我继续启发道:“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从不同的角度想象了黄盖的聪明机智。再请同学们想一下,曹操收到黄盖的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一位学生说:“曹操会手摸着胡须,哈哈大笑说:‘赤壁很快就是我的了!’”第二位学生说:“曹操会对手下人说:‘黄盖有自知之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第三位学生说:“曹操会大摆酒宴,等着为黄盖接风。”这里,教师凭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再造黄盖的聪明机智与曹操的骄傲轻敌之形象,开放性地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深化了学生对两个历史人物的进一步认识。这种再生想象,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创新性思维的因素,在备课中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从而使其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综合材料下一篇:文职类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