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思品教案1

2024-06-28

五下思品教案1(共4篇)

篇1:五下思品教案1

第一单元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

1、学会欣赏、赞美别人,为别人的成功而喝彩(P3);知道嫉妒人的危害。

2、记住待人处世的“黄金法则”———孔子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P5)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内在含义,诵读第9页的小结语:帮助他人,惠及自我;奉献他人,心生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生活的道路上,常给他人温暖的话语,多给他人前进的力量。只要我们付出爱心,我们就能为自己的人生添香。

4、懂得男女同学彼此间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男女同学各有优势,要互相尊重。

5、《诗经》中的四句诗,理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的意思。(P15)

6、诵读第16页《友谊之歌》,会讲述千古传颂的名人友情故事《管鲍之交》。(P16)

7、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对待朋友要真诚、真情、真心。搜集一些友情发言。(P19)

8、懂得如何妥善解决朋友间有磨擦和矛盾,规劝朋友改正缺点,懂得对朋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学会说“不”。

9、诵读“友情名言”:朋友之间并非总是风和日丽,有时也会有淋雨飘雪、骤然降温的日子„„一旦有了友情危机,需要我们坦然相对,用忠诚去修复,用原则去护理。只有妥善解决朋友间的矛盾,规劝朋友改正缺点,对朋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学会说“不”,朋友间的友谊才得以巩固、发展,友谊之树才会赏青。(P20、21、22)

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哪些地区?(北部、西部、西北、西南及东北等边疆地区)

2、了解我国的5个少民族自治区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新疆维吾尔区——维吾尔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藏族自治区——藏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

3、知道汉族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的灿烂文化、饮食习惯、传统节日各有哪些特点?(汉族的四大发明、四大名著、汉字、书法、汉语„„ ;大米、面粉为主;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

4、知道部分少数民族的名称。(至少能记住5——10个)

5、记住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之最。(如P26“中华民族之最”)

6、知道我拉各民族的杰出人物的故事。(如P29)

7、知道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及礼仪习俗,学会欣赏少数民族的文化。(P30――35)

8、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食品、住房、交通工具的特点。(P36——40)

9、会讲述历史故事“昭君出塞”、“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彝海结盟”,知道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繁荣昌盛。(P41——43)

10、了解孔繁森、郭晶晶等人物的动人故事,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从自己延身边的小事做起。(P44——46)

11、读读第44页《宪法》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等的论述,记住名言“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国心合力——乌兹别克族谚语”。(P44——46)

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1、了解《火烧圆明园》《中国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国人不能忘记的屈辱,感受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P48——50)

2、知道林则徐、邓世昌、詹天佑、谭嗣同等爱国人士的抗争事例,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感受伟人的远大志向,弘扬民族精4神。(P51——5)

3、了解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等革命故事,体会孙中山为实现革命抱负所付出的努力。(P55——57)

4、了解“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国,平均地权”,了解“孙中山与植树节”,了解秋瑾、黄兴、宋教仁等仁人志士的故事。(P55——57)

5、了解《中共一大上海旧址》《浙江嘉兴南湖渡船》,了解中共 “一大”13位代表,背诵毛泽哀诗词《沁园春·雪》(节选),知道每年的7月1日是党的生日。(P58——59)

6、知道“井冈山”是我国的革命圣地,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了解“朱德的扁担”等革命故事。(P60——61)

7、了解红军长征经过了哪11个省,背诵第62页第二自然段。(P62)

8、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了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会宁会师楼)。(P62――63)

9、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P65――66)

10、“在每年的9月18日,全国许多大城市都要拉响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什么?

11、记住:日本右翼份子歪曲历史、篡改历史的教科书。(P67)

12、了解“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敌后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P68――69)

13、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创作的,这首歌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解国际友人“白求恩”的故事,了解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P69――70)

14、记住: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

15、了解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的内涵。(诵读第72页“小资料”)体会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P74)

16、了解“开国大典”(第75页第一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诵读75页“中华魂”。

17、介绍几位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烈士及诗歌。(P76)

第四单元日益富强的祖国

1、背诵解放初期新中国的“第一”:1956年第一台汔车下线; 1963年世界第一例断肢再植;1965年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颁布实施,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国际儿童节;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新中国第一次组队参加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1953年开始为儿童接种卡介苗;1954年《宪法》颁布;

1955年发现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第一次汉字改革,第一套广播体操;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1958年 北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节目,第一枚火箭升空;9月20日,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北京一号”制成;1959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诞生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获得第25届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船造于大连地下造水厂;1960年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成于浙江新安江水电站;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知道中国于1992年正式加入世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P79)

3、了解故事“孟泰仓库”,了解修建“青藏公路”的艰苦,知道1954年12月,青藏公路全线贯通。说说为什么把“建国初期的那段日子”称做“激情燃烧的岁月”?(P80――81)

4、知道小岗村那份的珍贵“契约”是什么?(家庭联产承包制)它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P82――83)

5、知道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知道深圳的城市标志是市政府门前的“拓荒牛”,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除了5个经济特区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还有15个对外开放城市。

6、知道歌曲《春天的故事》,歌中那位老人就是邓小平爷爷,歌中提到的那个圈就是当今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深圳,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7、我国政府为什么决定进行西部开发?(P86)我国西部开发范围包括哪12个省、市、自治区?(P86“小资料”)

8、我国西部开发中重大的基础建设项目是什么?(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气东输路线中,从东到西,输气管道经过了哪引起省份?(上海、江苏、安微、河南、陕西、宁厦、甘肃、新疆)

9、记住一些标志社会进步的词汇。(P89――90)介绍身边发生的许多变化。

10、知道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行政区成立,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动态紫荆花红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为五星莲花绿旗。知道《七子之歌》。

11、知道“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在“中英谈判”中的英明决策。

12、知道 “神州”五号、六号、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知道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P95)

13、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P97)。你能说几首爱国歌曲的名称吗?(如,中国人,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大中国)

1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谁说的?(P98)

15、介绍几位爱国人士。(如,华罗庚,钱学森)

篇2:五下思品教案1

教学内容:走上黄土高坡 P37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能力目标: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幻灯片。2.《中国政区图》。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走上黄土高坡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歌曲《黄土高坡》

2.提出问题:你知道这首歌中所说的“黄土高坡”在哪里吗?“黄土高坡”是什么样子?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呢?

我们能从歌词中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板书歌词中反映西部地区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词语:黄土高坡、大风、四季风、西北风、东南风、窑洞、牛、黄河。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上黄土高原,看个究竟。

二、新授

1.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地图。

说明:图中区就是黄土高原,人们又称黄土高坡。

看看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

黄土高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经听说过或去过的?(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

2.小结:“黄土高坡”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境内,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人们把这里叫做黄土高原。

3.质疑: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探讨交流。阅读“资料卡”。

教师图示讲解:高原西部为贺兰山、东部位太行山、南部为秦岭,只有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连,且高原北部为沙漠和戈壁,这里常年盛行西北风,沙子和黄土就随风而至。经过上百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4.黄土高原什么样?

联系生活经验:谁去过或在电视中、图片中见过黄土高原?说一说黄土高原什么样?师生语言描述。

播放黄土高原图片。

提问:黄土高原为什么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5.学生齐读38页教材

三、教师小结:

黄土高原的变迁,使昔日的荒沟变成样,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 2.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新授

1.提出问题: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人们是怎么生产和生活的呢? 2.阅读教材第38页至40页图文。

3.说一说,人是怎样适应环境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梯田、挖窑洞、打井、穿老羊皮袄、戴羊肚毛巾,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1)生产方面: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放牧。(2)生活方面:开凿窑洞;打井取水;扎白毛巾。4.小结。

三、拓展延伸。水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关系 1.播放影片《美丽的大脚》 2.思考:影片中的片段说明了什么 3.学生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影片反映了黄土高原缺水的事实。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外拓展

学生收集人类与环境密切关系的相关资料,在班上相互交流。

8.登上世界屋脊

教学内容:登上世界屋脊 P41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能力目标: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1.青藏高原环境和藏民生活短片和幻灯.2.《中国地图》.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教学过程:

活动

一、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1.指导学生识图

出示:《中国地形图》。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青藏高原。观察比较: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观察:教材第41页地图。

观察青藏高原范围:青藏高原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2.小结:在我国的西南部优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青藏高原,主要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境内。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总面积约250平方米,相当于我国领土总面积1/4,这里不仅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所以被称为“世界屋脊”。

活动

二、登上“世界屋脊”-----欣赏青藏高原自然风光 1.提出问题:这么高的地方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登上“世界屋脊”,看个究竟。2.播放:青藏高原自然风光的幻灯片。

3.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至第42页的山水风光图。4.阅读教材第41页地图。

在地图上找到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山脉和河流。

5.小结:这里有神秘的雪山,圣洁的水,碧蓝的天,灿烂的阳光和未受污染的耕地、大气和草原,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块“净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登上“世界屋脊”-----领略青藏高原气候

教学目标: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过程

活动一:登上“世界屋脊”-----领略青藏高原气候

1.提出问题:青藏高原海拔这么高,高原的气候和平原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2.阅读教材第43页,教师讲解。气温低。

说明:地势越高的地方,气候就寒冷,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就降低6摄氏度,所以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典型的气候特征。牦牛和青稞是适应这种高寒气候的特有物种。

空气稀薄、日照强。

说明: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日照时数多,所以这里又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方。

看教材第43页“布达拉宫”图,讲解“日光城”。活动二:走近藏民的生活

1.提出问题:在青藏高原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你知道藏民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吗?了解一些有关藏民生活的情况吗?

2.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5页图文。3.说一说:藏族人民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生产方面:牧业为主;种植耐寒农作物----青稞。

生活方面:藏袍服饰特点;住毡房;吃糌粑;礼节(哈达)。活动三:探究学习---藏族的独特风俗 1.学生在组内交流资料。了解藏民的风俗习惯

2.讨论:藏族的独特风俗和青藏高原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教师小结:青藏高原生活的人们皮肤上出现了“高粱红”,她是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人们长期在高原环境中形成的。

五、课外拓展

自主探究藏民的独特风俗。

9.走进东北黑土地

教学内容:走进东北黑土地 P46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

能力目标: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教学准备: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图片。2.《中国地下图》

3.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物产。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国最北的地方--东北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过程:

活动

一、我国最北的地方

1.出示:《中国政区图》教学挂图。

找一找:中国的东北部是指哪里?东北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2.观察教材插图《东北地区》图。

找一找:东北平原、大小安岭和长白山。

小结: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北地区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是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在大山的环抱中,有一块广阔的平原,叫东北平原,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最北的地方是什么样?和我国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有谁去过东北?东北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描述东北。(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地描述一下对东北的印象。)

活动

二、这里的土地真肥沃 1.播放:东北黑土地风光。2.阅读教材第47页图文。

(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说明黑土地的肥沃。)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 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阅读教材,教师讲解:黑土地形成的原因。

小结:东北平原在开发以前,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野草。千百年来,野草不断地生长、枯死、腐烂,变成天然肥料,使这里的泥土变成了非常肥沃的黑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东北大森林和气候

教学目标:了解东北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

能力目标: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教学过程:

活动一:、这里的森林真茂密

引言: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到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古松参天,幼林茁壮。有些地方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人们把这里的森林叫做“东北林海”。1.阅读教材第48页图文。2.播放:东北林海风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树种多是针叶和小阔叶林,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森林树种有什么不同?

联系生活经验或自然常识,比较认识东北林海的树种和热带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差别。大兴安岭以兴安岭落叶、阔叶树较多。

说明:树种与气候的关系。

这里冬季漫长而寒冷,9月中、下旬就有霜,第二年4、5月霜期才结束,冬季长达七八个月,7、8月份平原地区才进入夏天。所以林区生长耐寒的树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都广为分布。这里树木生长慢,木材坚固耐用。

4.森林宝库。

引言:东北林海是一座大宝库,看看宝库里还有什么宝贝? 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插图。介绍自己了解的东北物产。活动

二、这里的冬天真寒冷。

1.提出问题:你去过东北吗?那里有多冷?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是怎样适应这种气候生活的?

2.阅读教材第50页至51页内容,教师讲解。

(通过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文化活动方面说明东北人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衣:厚厚的棉衣、羽绒服、雪地靴、棉帽、棉手套,“全副武装”,捂得严严实实。

食:吃易于储存的萝卜、大白菜、马铃薯等蔬菜,还可以腌渍酸菜;现在通过建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还可以通过火车从南方运送新鲜的时令蔬菜;吃冰糖葫芦。

住:住火炕;城市有暖气。

行:除了乘车,还有狗(马)拉雪橇。

玩:冰雕、雪雕、滑雪、滑冰、打冰猴、堆雪人等游戏。

3.如果你不是东北人,冬季要去东北,应该做哪些准备?(多穿衣,注意保暖。)

4.如果你是东北人,你有朋友要在冬季来你家做客,向他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东北的冰灯艺术

1.播放课件:东北的冰灯艺术让人们赏心悦目 2.小组交流观后感受 3.观看冰灯个工艺过程

4.教师可以教学生自己动手仿照冰灯个工艺过程制作冰花 活动二:探究---东北孩子的游戏 1.播放课件:东北孩子的游戏 2.观看了解东北孩子玩的游戏。

3.说说东北孩子玩的游戏与其它地区孩子的游戏有什么不同? 4.思考:这里的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活动三:了解我国冰上 运动的历史 1.播放课件:我国冰上 运动 2.交流资料,说说你知道的冰上运动 活动三:珍稀动物的保护 学习课文 1.了解东北的物产

2.了解东北的物中及生存状况 3.了解东北的珍稀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

10.享受热带风光

教学内容:

10、享受热带风光 P5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

能力目标: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准备:

1.海南或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短片或幻灯。2.《中国地区图》。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四季常青的地方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教学过程:

活动

一、享受热带风光

1.阅读教材第53页至第54页图文。

2.播放:反映海南或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短片。3.联系实际:有同学去过海南或西双版纳吗?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内容

海南之旅:去过的季节;对气温的感受;对阳光的感受;对四季常青的椰林的感受;有哪些热带水果?口感和家乡的水果有什么不同?

西双版纳之旅:

描述热带雨林景观特点;热带动植物与东北(或自己家乡)的区别。活动

二、识图

1.出示:《中国政区图》。

找一找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找到北回归线,看看北回归线以南还有哪些地区? 2.讲解:热带的范围及形成原因。

三、探究环境与人生活的关系

提出问题:你在热带地区发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什么有关系?

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闻,并分析上述问题。(如,一年种植三季水稻;人们戴斗笠劳动等。)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热带地区发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过程:

活动

一、探究热带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1.学习课文55页

2.说说热带地区的气温,农作物的生产特点? 3.说说热带地区的水果生产特点?

4.说说热带地区的人们出门或劳作时是怎么的?

5.提出问题:你的家乡的生产和生活与热带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什么有关系?

活动二:小组学习探究祖国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生活

引言:我国领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除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四个地区外。你还想知道我国其他哪些地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区,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吧!

1.交流讨论。

2.分学习小组,选出要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渠道。3.分配任务,落实责任。4.小组成员分头搜集信息。

5.小组内交流分享,加工整理信息、整理学习汇报材料。6.交流发表会。

7.小组活动评价(自评、组员互评和其他小组评价结合)。

篇3:五下思品教案1

PEP小学英语五下Recycle 1教案

Recycle 1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对1―3单元重要知识点的提炼和拓展,以特殊疑问句When do you…?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When is your birthday?等为线索,整合季节、月份、序数词及动词短语等语言材料,使各部分知识互为联系,相互依托。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每单元目标要求的内容,但有部分难点还需强化,如:月份与序数词的搭配使用;动词短语的正确使用;语篇写作等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听懂表述一天中的活动及活动时间的短语和句子。如:I get up at 3:30 in the morning.并能制作或填写作息时间表。 (2)能够用英语描述我国四季的特征以及本人对四季的喜好及原因。 (3)能够用“When is Edison’s birthday?”或“When is Spring Festival?”句型对中外名人的生日或中西方重要节日所在的月份、日期进行询问或调查。 (4)能够听懂并完成Listen and number部分的排列顺序。 (5)能听懂、会唱歌曲“Song of the Seasons”。 2.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1-3单元A、B部分Let’s learn中的四会单词和Read and write中的四会句子。 (2)能够认读Read and answer中的单词和句子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3)能够模仿Read and answer中的短文谈论并仿写四季特征和最喜爱的季节及原因。 (4)能够听懂并会吟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的良好生活习惯。 (2)学习策略: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文化目标:了解不同国家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以及部分中外名人、中外节日的相关知识。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内容:Ask and answer Listen and write 2.教学目标: a.复习有关一天中的活动及活动时间的短语和句子。 b.填写或制作作息时间表。 c.培养合理安排时间及热爱劳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时的重点是复习一天中的活动及活动时间的短语和句子。 2.本课时的难点是综合运用第一单元的中心语言,对一天中的活动进行有条理地表达。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Ask and answer 部分两张活动时间表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第一单元的动词短语卡片。 3.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4.准备本课时的录音带。 四、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 (1)全班吟唱第一单元第二页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 (2)教师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A部分Let’s do 的录音,师生一起做TPR活动。 (3)音乐停止时,教师继续做几个动作来表示第一的动词短语,如:get up, go to school, climb mountians等,请学生来猜。学生每猜出一个,教师即于学生一起拼读该短语。 2.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Ask and answer (1)Free talk T: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do morning exercises/have lunch/…? S: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7:30a.m./… 教师把学生回答的时间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动词短语下面。 (2)教师将全班分成四大组进行“连锁问答”游戏。四个组同时进行,教师计时。声音最响亮、口齿最清晰、耗时最短的组获胜。 (3)教师出示本部分两张表格的挂图,示范一两次后请学生分别扮演Zhang Peng 和 Amy 进行Pair work。 Listen and write (1)T: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s: She’s a… T: Here’s a very kind mother, she gets up at 3:30a.m. every day and works in the street. Can you guess what she does? Ss: …/A cleaner. T: Yes, and what about her day?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timetable. (2)教师放Listen and write 部分的录音,学生静听一遍,听第二遍时填写Timetable . (3)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mother? Ss: She’s great!/… T: Yes, we should love our mother. 3.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配套练习。 (2)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五、板书设计: Recycle 1 go to school 7:30a.m. do morning exercises 8:10a.m. …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内容:Read and answer Write and say Let’s sing 2.教学目标: a.综合复习第二单元关于四季特征及相应活动的语言知识。 b.能够读懂Read and answer 部分的小短文,回答文后问题,并能模仿短文进行语篇写作。 c.能够在Write and say 部分用英语表达最喜欢的`季节及在该季节的着装、进行的活动和该季节的天气特征等内容。 d.会唱歌曲“Song of the season”。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描述四季特征和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2.难点:仿照Read and anser 中的语篇写作小短文。 三、课前准备 1.教师本课时录音带,四季谜语卡。 2.教师准备有关四季风光、气候及人们相应的活动的图片。 3.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准备一段演说稿,可同时准备辅助演讲的物品。 四、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 (1)Enjoy a song:Song of the season (2)Let’s chant(P.14)。 2.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Write and say (1)Guessing game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四季谜语卡,上面的内容为: a.It’s warm, flowers are blooming. People often wear coat, children can fly kites. What is it? b.It’s hot, fruit is growing. Women often wear skirts, children can swim. What is it? c.It’s cool, leaves are falling. People often wear sweater, children start their school. What is it? d.It’s cold, snow is falling. People often wear scarf, children can make a snowman. What is it? 教师请四位学生上台随意抽取其中一张,读给全班同学听,第一个猜出者给予小贴纸奖励。 (2)T: Hello , boys and girls.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T: Why? S: Because it’s…I can… (3)学生翻开学生用书第40页,进行Pair work,展开问答并填写表格。 (4)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对全班学生的favourite season 进行调查,并记录人数。 Read and answer (1) T: Seasons in our country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anada. What do they like in Canada? Please read and answer these questions. Q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Q2: What can Mike do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Q3: Which season does Mike like best? (2)教师朗读短文,学生仔细听并努力记忆,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翻开学生用书自行朗读课文,教师板书重要的句子。 (3)结合板书和挂图,学生模仿短文对四季特征进行描述。教师与一两名学生示范后全班展开Group work,再由各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演讲。 (4)学生演讲过程中如果说出有创意的句子,教师及时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在短文写作时选用。 3.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配套练习。 五、板书设计: Recycle 1 Q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Q2: What can Mike do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Q3: Which season does Mike like best?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内容:Listen and number Let’s chant Let’s find out 2.教学目标: a.复习第三单元具体日期的表达法。 b.复习重点句型:When is …’s birthday / Children’s Day ? It’s in June . 等。 c.能够说出中外重要节日及部分中外名人的生日所在月份或所在季节。 d.能够吟唱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 e.能够听懂Listen and number中的短文并完成排序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月份和日期的询问和表达。 1.难点:问答中外重要节日及部分中外名人的生日所在月份或所在季节。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节日及部分中外名人的图片。 2.教师课前依照Let’s find out 2的配图画好春、夏、秋、冬四个方框。 3.本课时录音带。 四、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 (1)Sing a song: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P.24) (2)Ask and answer T: Hello , boys and girls.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T: Why? S: Because it’s…I can… 2.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Let’s chant (1)教师播放该部分的歌谣,学生听一遍后跟唱。 (2)教师出示带有各个月份特征的单词卡片。学生看图说出各月份并一起拼读其缩写形式。 (3)Chain game S1: When is the pig’s birthday? S2: It’s in January. When is the tiger’s birthday? S3: It’s in June… Let’s find out 1 (1)教师出示中外名人的图片。 T: Who’s this man/woman? S: He’s/She’s… (2)说说名人们的事迹。 T: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man. S: He’s Luxun. He’s from China… (3)T: When is Luxun’s birthday? S: It’s on Sept. 25th… Let’s find out 2 (1)T: When is Children’s Day? S: It’s on June 1st… (2)教师用图片或资料片展示各节日的画面,学生作笔记。 3.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完成两个Let’s find out的表格填写。 (2)学生完成Listen and number的排序练习。 (3)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配套练习。

篇4:五下思品教案1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五下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创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创新教案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昼、耘、供、稚”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晓”;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绩麻、稚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6、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要度过幸福的童年,童年那纯真、幼稚的岁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身处童年的我们,身上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儿时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通过学习,了解发生在古代儿童身上的趣事。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要求借助拼音学会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昼、耘”的读音。指导读准多音字“供”([ gōng ]作动词时,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应、供给(jǐ)、供求、供需、供销、提供、供不应求。[ góng ]奉献:供养、供献、供奉、供佛、供职;祭祀用的东西:供桌、供品、供果、上供;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招供、口供、供状、供认、供词。)在诗中读四声。

3、把古诗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记下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补充和订正。

2、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

(2)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3)童孙未解供耕织,(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

(4)也傍桑阴学种瓜。(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4、教师范读全诗,全班学生齐读。

四、想象诗境,领悟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反映的画面。

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诗句情境的变化,也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评议,播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

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流,派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7、练习背诵并试着进行默写。

五、了解作者,积累古诗。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3、全班交流,积累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导入新诗的学习。

(1)小组交流总结《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学习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领悟感情)

(3)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试着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稚子弄冰》。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稚子弄冰》。要求借助拼音学会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稚、钲、磬”的读音。

(3)把古诗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记下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补充和订正。

(2)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块脱下。)

②彩丝穿取当银钲。(把冰穿上彩线提在手中,当作钲。)

③敲成玉磬穿林响,(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

④忽作玻璃碎地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却忽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4)教师范读全诗,全班学生齐读。

4、想象诗境,领悟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中呈现的画面。

(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诗中描绘的情境的转变,也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评议,播放《稚子弄冰》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

(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流,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5、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6、练习背诵。

7、了解作者,积累古诗。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有《诚斋集》行世。

(3)全班交流,积累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七、拓展活动。

1、课外搜集并朗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把自己搜集的古诗分享给同学们。

2、搜集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背诵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文中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稚子弄冰》,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1、自由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读准:漪)

3、采用多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古诗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在文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1)陂(bēi):池岸。

(2)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3)浸:淹没。

(4)寒漪(yī):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的波纹。

(5)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6)腔:曲调。

(7)信口:随口。

(8)归去:回去。

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引导交流,感知古诗大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朗读品味古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反映的画面。

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学生表情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加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评议,播放《村晚》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

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流,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6、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练习背诵。

五、交流古诗,朗读品味。

1、谈话激趣:都说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世界,他们眼中的生活是另一种生活,简单快乐、奇妙而多彩。有时候,活累了的大人们也希望自己重新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正是用一颗被唤醒的童心,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率真而轻快的作品。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的最喜欢的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分享给大家。

2、交流分享。

(1)《小儿垂钓》里的孩子是一个让路人保持安静,不要乱**问,一心想要钓鱼的顽童。但我们却一定可以从他眼里看到神采奕奕的好奇与渴望,甚至可以看到鱼儿上钩之前那绷着小脸的静静忍耐,待目的达到,可能紧接着就是一声欢呼,一脸欢欣。那是孩子毫不作假的快乐。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这里的儿童和所有的儿童一样,也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不懂得一个风尘仆仆的人怀着怎样热切的归心,对人世沧桑又有着怎样的感慨。他们可能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的人,可能拍着手跟在他身后想瞧瞧他有什么奇特。当然,他们也问出了一个面对陌生人时很寻常的问题——你从哪里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杨万里笔下,有很多清新自然的作品,无论是描写荷花的那些名作,还是这类刻画童趣闲情的诗,都有几分盎然的生机与美妙。这样一首关于初夏午后的诗作,即有入口之味,又有入眼之景,还有入梦之幽,亦有入心之闲。在现在这个时节读起来,是否也会带给我们一份别样的诗意呢?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活泼可爱的孩子带给了诗人最本真的欢喜与生动,也带给了我们读者最富于朝气的鲜活。那么,如果拥有闲暇时间,你是否也想找个空旷的地方去放放风筝呢?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碧绿的湖面上,小娃撑船荡水痕;偷采莲,几分率真失大意。因为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他大摇大摆地划着船回去,所以一个长长的镜头呈现出来——浮萍一道开。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牧童、黄牛、歌声、蝉鸣,让我们看到田园的风光,也让我们听到自然的回响。而

且诗中,既有林间放牧的怡然自得,还有意欲捕蝉的紧张安静,一个活脱脱的可爱小牧童形象就这样来到我们眼前。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而唐诗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唐诗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读唐诗,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下一篇:农产品的电商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