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

2024-04-08

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精选6篇)

篇1: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

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

前年,我只身闯荡深圳,当我得知一家企业内刊招聘记者,当即携作品集赶了过去。

到现场一看,仅有的一个岗位,竞争者竟达125人!而且其间又不乏学历、资历、年龄、口才诸方面胜过自己者。见此阵势,我本欲打退堂鼓,可又一想既然来了,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便耐着性子坐下来。

面试的人太多,而且主考官正是该公司的老总,我又被安排在后面,看着应聘者一个接一个面色沉重地走出考场,我已预感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必须采取独特的面试方式打动老总才能出奇制胜。

这时候,在会客室里坐等的几位应聘者开始闲聊。其中有这么几句牢骚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小小内刊还拿不下来?一个面试还搞这么复杂!”“肯定要当面出题让应聘者动笔,不怕它,都带了作品集来,还说明不了问题?”

我心里一动,当即赶往楼下的打字店,以“求贤若渴”为题写下一篇现场短新闻,

回到会客室时,正好轮到自己出场了。

面试的内容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神色已略显疲惫的老总既没提业务,也不问应聘者经历,而是要我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如何当好内刊记者。我当即递上刚打印完的那篇短新闻稿说自己的角度就是“敏锐”。

我成了应聘人员中百里挑一的幸运儿。老总说:“其实正确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动不如行动,只有你当时把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先做在了前面。”

篇2: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

小时候,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影电视,每每看到上流社会名媛优雅地弹钢琴。那高雅的局面,总会令我幻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坐在琴凳上呀,那时的我,弹钢琴的欲望便在心里悄悄地萌芽了。

然而好事多磨,我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弹钢琴而是先选择了电子琴,经过了这七年的努力,我终于能把电子琴结业了。这时,弹钢琴的心动在我心里大胆地含苞欲放,我在初一的那一年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

在第一节课上,我碰到了多年以来的梦想,在接触到琴键的那一瞬间,我身上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仿佛又回到了七年前的自己,因为有电子琴的坚实的基本功打基础,我进步的非常快。两年后,我已经能够弹奏八级的曲子,初二的暑假,我步入了考级的殿堂,在主考官面前,我已忘记了紧张忧虑,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曲子的演绎之中,流畅的琴声如泉水叮咚小溪潺潺般流入我心田,静谧的空气中仿佛一切都已停止,剩下的只有琴声,这考级的五分钟进行的非常顺利,错音很少,我骄傲的迈出了钢琴考级的大门

篇3: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

一、让学生“心动”起来

1.“做”魅力教师———“心动”的前提。

教师自身的魅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兴趣恰恰是学好语言的前提和关键。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最实际的动力之一, 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 扮演好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 教师得体的着装, 亲切的表情, 赏识的目光, 儒雅的风度能吸引学生;渊博的知识, 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又增添了自身的魅力;课堂上对学生耐心细致, 循循善诱, 以敬业、诚恳的态度去教育学生、以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学生, 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学生“活”起来, 这些因素一经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 他们很快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 喜欢你的教学, 从而喜欢这门学科。

2.“建”和谐关系———“心动”的保障。

教学中不难发现这一普遍现象,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者、控制者, 这一现象成了干扰师生互动成效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缺乏了教师亲和力的课堂, 学习气氛会相对沉闷, 学生参与意识差, 师生、生生互动少, 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除了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外, 还应成为学生的朋友, 让学生不再“仰视”教师, 不再畏惧教师。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 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 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尊重和爱护学生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关注和赏识学生才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同时也应客观地面对学生的过失或错误。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微的心理变化, 并及时与他们沟通或分享,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共同来维系。

3.“创”魅力课堂————“心动”的关键。

英语课堂是一个说多于思考、当堂练习多于课后练习、集体/小组合作 (pai r wor k;gr oup wor k) 多于各自为阵的场所, 突出了其独特的特点————沟通、互动和娱乐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灵活, 教学设计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在授课中所组织的各项活动, 如课前导入、游戏、情景会话、口语练习、小组讨论等各个环节都需经过精心设计, 既要符合教学要求, 又要关注学生实际状况, 活动设计目的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促使他们在操练中、交流中、讨论 (辩论) 中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究, 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二、让学生“行动”起来

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课堂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笔者认为, 英语课堂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 A———Act i ve (活跃的) 。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其主体性发挥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真实的、生动的情境,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口、动脑、动手, “动”的过程既是学生亲身参与的过程, 也是创新实践的过程, 通过“动”的训练, 来培养学生勤说、勤思、勤练。

首先, 教师要布置好课前预习, 这一环节不容忽视, 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不难发现, 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 而预习恰恰是一种学习策略, 有效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切入新的知识点, 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多演、多辩、多思、多做。做好预习仅仅是开始, 一节成功的英语课要有好的开始, 更要有精彩丰富的中间部分, 课堂教学环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知识交流的过程, 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互动的重要体现。为此,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其内在信息, 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 (Role-play) 、竞赛、小组合作讨论、辩论、调查 (Make a sur vey) 、采访 (I nt er vi ew) 、头脑风暴 (Brai nst ormi ng) 等多种方式, 鼓励学生在课堂多演、多辩、多思、多做。正如一句话说的:I hear, I f orget.I see, I remember.I do, I under st and. (听过会忘, 看过记得牢, 做过才理解。)

(1) 演。

笔者在教完七 (上) St art er和Uni t 1~3单元后, 将六个单元中所有口语都设置到一个完整的场景中, 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口语进行交际。教师在此环节中只扮演旁白的角色, 用简单的英语介绍每一个场景:Mary是一名exchange st udent (交换生) , 才到英国不久。场景一:早上, 在上学的路上遇见了同学Ti na. (引出口语Good morning!How are you?Let’s go!等) .场景二:在校门口她们遇见了Ti na的朋友Sally, Ti na引荐朋友 (引出介绍语This is…Nice to meet you!等) 。场景三:到教室后, Mary发现有人将铅笔盒 (penci l case) 落在她课桌上, 于是寻找物品的主人 (引出Excuse me, …is this your pencil case?Sorry, It isn’t.I think it’s hers/his.Yes, it is.Here you are.Thank you!等) 。场景四:英语课的时间到了, Mi ss Green要求Ti na介绍自己 (引出My first name is…My family is…My telephone number is…, My address is…等) 。每一个场景可安排2~3名学生进行表演, 学生积极活跃,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成功地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八 (下) 第三单元, 让学生扮演记者现场采访并报导What were you doi ng when t he UFO l anded?同学们在运用Iwas wai t i ng f or a bus/l i st eni ng t o an MP3/…目标语言的同时还表现出惊讶、兴奋、恐慌等, 可谓惟妙惟肖, 自然地学会了过去进行时的运用。

(2) 辩。

教师可以就每一单元的中心话题让学生展开分组辩论, 阐述自己的观点, 辩论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集体合作能力, 也能使个人情感得以释放。如:教完九年级Uni t 15, 关于动物是否应关在动物园里话题后, 笔者将话题进行了改动, 改为:学校的小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 但也给校园环境带来了麻烦, 组织学生就“Should t he school be al l owed t o have a smal l super mar ket?”展开辩论, 学生分为正反两方, 学生可自由发挥, 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舌战, 通过辩论, 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教育学生要辩证地去看待事物或人, 因为Not hi ng/Nobody i s per f ect.

(3) 思。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在思考中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学会思考。教师可设置问题, 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而不是停留在简单机械地回答教师所提问题的层面上。

2. B———Br ave (大胆的) 。

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笔试成绩不错, 作业质量也很好, 却害怕或羞于回答问题, 朗读时不愿或不敢读出声音, 怕说错、怕读错被同学笑话, 结果让英语成了“无声”的语言, 无法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英语课又成了“你讲我听”的老一套。作为教师, 我们应多关注这个“弱势群体”, 留意他们的性格特点, 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 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小组、对子活动中来, 在其完成某项活动后, 及时给予评价, 要善于鼓励, 勤于表扬, 一次小小的鼓励也许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动力.如:“Well done!”“You are so gr eat!”“I t hi nk you wi l l be bet t er.”“You see, you have made a great pr ogr ess.”经常使用一句话鼓励学生———“Don’t be shy, j ust try.”让学生逐渐抛弃自卑心理, 找回自信心, 让学生从“怕说”转变为“敢说、愿说、乐说”。

3. C———Cr eat i ve (创造性的) 。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学习语言的过程成为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提高文化意识并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

(1) 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某个话题, 学生应迅速在大脑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汇总、归纳、整合再输出。如九年级第15单元, 教师可设置问题:Why some ani mal s ar e endanger ed?学生会很快给出各种答案, 如:1.People ki ll t hem f or t hei r meat/bone/ski n/t eet h.2.Ther e i s not enough f ood f or t hem t o eat.3.They have no pl ace t o l i ve.4.Thei r habi t at i s pol l ut ed…再问:What shoul d we do?学生思考并回答。接着问:My next quest i on i s…?学生马上答出:How t o pr ot ect t he endanger ed animal s?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作答, 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一话题或材料自己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可以由易到难, 从一般疑问句到特殊疑问句, 从表层的问题到深层的问题, 层层深入。

(2) 生活————创造的源泉, 教师引导学生去参与生活, 感悟生活, 在生活中扩大视野, 增进积累, 激活思考, 发展能力, 让学习英语的过程充满生气和活力, 让学生养成时时学英语、处处学英语的好习惯。

(1) 用英语充实生活。

课堂上坚持用英语思维, 用英语交流, 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及所订报刊的相关听力材料, 如学生订阅的《英语学习辅导报》《英语测试报》等, 背诵一定量的课本阅读材料, 收看英语短片, 阅读英文报刊、杂志, 写英语周记等, 学生可以多渠道地从生活中获取英语知识, 积累知识, 积累是创造的前提。

(2) 用英语丰富生活。

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小型且有趣的英语活动:以个人形式开展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小故事或小幽默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英语智力竞赛等比赛。以小组形式可以开展英语板报设计比赛、班容班貌布置比赛 (如:张贴英语标语、设计英语天地展示墙等) 、英语短剧、课本剧改编表演等。无论是个人参与还是小组参与都要求学生精心准备, 准备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 成果的展示是知识输出的过程。丰富的英语生活使课内外教学相得益彰, 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地向课外延伸。

(3) 用英语快乐生活。

快乐会减轻压力, 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富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课前快乐地准备, 课中快乐地学习, 课后快乐地生活, 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是必不可少的。减少繁重机械的抄写类作业,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置不同梯度的作业, 如有的题目优等生必做, 中等生选做, 稍差生不做。增加趣味性的作业, 如“教师节”, “母亲节”, “新年”等来临之际, 让学生用“Happy Teacher’s Day”, “Happy Mot her’s Day”, “Happy New Year”送去对老师、母亲、亲人和朋友的祝福, 或自制卡片, 或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学会感恩。补充搜集性的作业;布置学生搜集、摘录身边的英语广告、说明书、告示语、有关景点的英语介绍、英语名言警句等, 这类作业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及搜集、整理能力, 为下一步运用知识打好基础。

只有让学生从“心动”到“行动”, 我们的英语教学才会实现互动;有了互动, 课堂才会精彩, 师生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要使课堂焕发生命色彩,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有效英语课堂。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 轻轻松松提高英语素质。

篇4:心动不如行动

小红一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可上学期,小红就像是变了个人,行为懒散,班级工作无心打理,整天无精打采,上学迟到,上课打瞌睡、走神,有时甚至连作业都不交。看到这一切,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思虑再三,我决定去家访。

一进她的房间,我就什么都明白了。小小的房间成了刘谦的天地:墙上、床上、桌子上,到处都是刘谦的海报、贴画和魔术书。父母告诉我,自从看过春节联欢晚会上明星魔术师刘谦的表演后,小红就如痴如醉地迷上了刘谦,刘谦的明星档案她能倒背如流,每天搜集刘谦的信息,密切关注刘谦的行踪,时刻模仿刘谦的动作。刘谦在她的心目中是完美无缺的偶像,谁要是敢说刘谦不好,那就是跟她过不去。父母对她劝说多次都无济于事。我心里暗暗惊讶,真是一个十足的追星族!

家访回来后,我多次找小红谈心,我对她的追星行为给予某种程度的肯定,我告诉她,她对刘谦的崇拜是源于刘谦对魔术的专注和专业精神,她的追星行为恰恰是对成功的向往;我开导她,作为五年级的小学生,她应该努力学习、快乐生活,追星不应是她生活的全部;我告诉她,只要把握好尺度,不陷入疯狂状态,这就是一种正常的行为。我渐渐地发现,小红表面上似乎有所收敛,但背地里依然我行我素,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模仿起刘谦的魔术,洋洋自得;为买到偶像的资料,她每天放学要多走一段路去书店,风雨无阻。如何“对付”她?我决定换个思路。

终于,机会来了。班干部就要改选了,我不再和她谈追星的事,精心布置干部改选。几天后,班干部改选投票结果公布了,一贯备受同学拥戴的她,这次居然榜上无名,这个结果令她吃了一惊,自尊心强的她黯然泪下。我不露声色,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放学后,我把她留下来,让她谈谈对这次班干部改选的看法,她还没开口,眼圈就红了。我有意地问:“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吧?”她点了点头。“那你就给刘谦写封信吧,告诉他你的苦闷以及你对他的崇拜,之后把那封信抄写十遍,然后挑选字迹最好的那份寄给他。”听我这么一说,她的眼里闪过一道光亮,笑着对我说:“好主意,谢谢老师!”那天,小红一进家门就忙开了……第二天一早,她来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好烦,我不写了!”她拿出一摞信纸放到我的面前,抱怨说:“太烦了,我昨天写完后,一边修改一边抄写,抄了好几遍,我都不满意。为了尽善尽美,我咬着牙坚持到第八遍时,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烦死了,真没劲!”看着满腹郁闷的小红,我故意惊讶地说:“怎么,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了?你对刘谦的崇拜就这么不堪一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来你真的没学到他的精神。”听了我的话,她沉默不语。

“看看,为什么这封信写得这么乱?”我拿起她写的第一封信问。

“因为我可以重新抄写呀。”

“是啊,信可以重新抄写,但时间不会重头再来,难道不应该惜时如金吗?”

听完我的话,她陷入了沉思。看得出,她头脑中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我乘胜追击,让她叙述刘谦成名之前是怎样刻苦学习魔术的,她说着说着就停住了。 “怎么不说了?”我目不转睛地望着她,把一张纸条递给她。纸条上写着这样一段话:“球棋歌影诸多星,半晌一时数不清。闪亮之前吃过苦,成名以后未曾停。专心致志倾全力,循序渐进持之恒。心动还须重行动,否则徒有慕星名。”放学后,我发现办公桌上有小红留下的一张纸条:“老师,谢谢您,我醒了,我要把刘谦刻苦学习魔术的精神用到学习中去!”以后的日子里,那个老师喜欢、同学们拥戴的小红又回来了。看着她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欣慰极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为以赤裸裸的形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个年龄段从本性上是不愿意被他人教育的。”像小红这样的学生,从小在赞赏和表扬声中长大,从没有品尝过失败的滋味,自我感觉良好,不愿意接受家长的劝阻、老师的说教,甚至有抵触心理。因此,只有让她“经历风雨”,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让她在失败中逐渐反省,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方能取得效果。

小学生追星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平均年龄越来越小,个中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寻找“理想自我”的替代者。他们不再满足于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的教诲,开始尝试独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角色,对丰富、快乐的生活充满憧憬。他们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其实,偶像崇拜是少年儿童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其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这些追星行为,而应当结合学生认识水平和实际的心理状态积极引导,使学生了解明星成功背后的努力和拼搏,帮助学生构建积极正确的崇拜心理。

【胡六林,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责任编辑/苗 培

篇5:心动不如行动作文

就如一位女生所看中一件很漂亮的珠宝就想买,她心动了,但是她不能够行动,去买它,但是她何尝不想呢?于是他对自己发誓一盯要买到它,于是她省吃俭用,在大城市里打拼了20多年,终于她的梦想实现了,她终于买到了这件珠宝,。也许这对常人来看简直就是无可理喻,可是在她来说,她说到了,更做到了。因为她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过了,努力过了,付出过了。所以他成功了。但是在我看来,心动与行动,说到与做到一件事,不一定要一定成功,就象,你面对一道巨大的城墙,你明知有90%的不可能,但是你还是在10%的可能下,努力,即使你不能翻过它,也无所谓了,因为现在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努力过的过程。

也许,在你的心动,与说到的冲动,与那些事而迫不及待的心情就回永的变为你的奋斗的能量与动力。

篇6:心动不如行动作文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梦,每当我们满心憧憬未来向往着心中的美梦时,都会心潮澎湃。然后我要告诉你――心动不如行动。

行动基于你心中有梦。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因心怀明星梦,从小热爱表演并且不断寻求机会展演,最终以一头靓丽黑发频繁出现在荧屏上;数学家笛卡尔热爱解析几何,求学时期用所有业余时间研究几何,最终成为第一个将解析几何与辩证相结合的人。奥黛丽赫本与笛卡尔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成功,而这何尝不是机遇与他们心中那份狂热的梦?只有心中怀揣热衷的梦想才有加倍的行动!

行动是执着追求。物理学家法拉第热衷于对电磁的研究,而当他向世人展示他的前所未有成果时有人讥讽他“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呢?”他却淡淡回答“您认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是的,正是这新生的“婴儿”却改变了整个时代!而这何尝不是因为法拉第的执着追求呢?追逐梦想的路上遍满荆棘阻挡你前进,但我要告诉你――不要放弃。没有足够可怕的风雨哪来绚丽夺目的彩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相关文章:

面试考官05-09

面试考官培训06-16

考官命题思路范文05-28

雅思考官口语秘籍07-25

主考官导语范文05-22

考官面试技巧范文05-29

考官面试经验(有实例)04-12

主考官面试导语04-15

雅思大作文考官范文04-28

考倒考官的秘诀05-01

上一篇:桓台秦妈火锅店开业主持词下一篇:某网上银行系统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