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2024-05-21

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共8篇)

篇1: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江苏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于20xx年12月2日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xx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面是条例详细内容。

江苏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鉴定人、鉴定机构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 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以及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第四条 司法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第五条 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鉴定人应当独立进行鉴定,对鉴定意见负责。

鉴定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设立该鉴定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保障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开展司法鉴定活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第六条 省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省从事本条例第三条规定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工作,对司法鉴定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本辖区内的司法鉴定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侦查机关因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司法鉴定行业发展,鼓励鉴定机构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司法鉴定的能力和公信力,适应诉讼活动需要。

第八条 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可以依法组建或者参加司法鉴定行业协会。

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在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依照协会章程开展活动,对会员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执业技能等自律管理,处理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协助解决司法鉴定程序规则和技术规范适用等方面的纠纷,依法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登记及名册管理

第九条 申请从事本条例第三条规定司法鉴定业务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编入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未经登记的,不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第十条 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品行良好,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三)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第十一条 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一)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二)受过开除公职处分;

(三)被司法行政机关撤销司法鉴定人登记;

(四)拟执业的鉴定机构受到停业处罚,处罚期未满;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二)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执业场所;

(三)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四)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

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涉及相关行业特殊资质要求的,申请人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第十三条 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向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提交申请材料;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材料,由拟申请执业的鉴定机构提交。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在七日内报省司法行政部门。

省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审核申请材料,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向个人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颁发《司法鉴定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登记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省司法行政部门进行审核时,可以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评审所需时间不计入审核期限。

第十四条 《司法鉴定人执业证》、《司法鉴定许可证》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在届满三十日前提出延续申请。提出申请的条件和程序按照本条例有关登记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执行;其他登记事项的申请变更,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注销其《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或者《司法鉴定许可证》:

(一)申请终止执业;

(二)登记事项发生变化,不符合登记条件;

(三)被撤销登记;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鉴定人执业应当参加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的培训。

鉴定人应当在一个鉴定机构执业,其执业范围不得超越执业机构的业务登记范围。

第十八条 省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告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

省司法行政部门通过政务网站向社会及时发布鉴定人和鉴定机构鉴定资质、认证认可、能力验证、仪器设备、执业处罚、限制执业和继续教育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 司法鉴定活动

第十九条 诉讼活动中对本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内的事项有争议,需要司法鉴定的,委托人应当选择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中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第二十条 鉴定机构统一受理鉴定委托。

鉴定机构收到委托文书后,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在七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接受委托,并告知委托人。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应当接受委托。委托鉴定事项不明确、材料不充分或者有缺陷可能影响鉴定的,应当书面要求委托人确认和补充;委托人拒绝确认、不补充或者补充不齐全的,可以不接受委托。

第二十一条 委托人委托鉴定时,应当向鉴定机构出具委托书,或者与鉴定机构签订委托鉴定协议书,明确鉴定对象、鉴定要求、鉴定目的、鉴定标准、鉴定时限、送鉴材料、费用支付标准和方式等事项。鉴定事项已由其他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的,委托人应当向鉴定机构说明。

委托人不得就同一鉴定事项同时委托两个以上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机构不得接受委托:

(一)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业务范围、技术条件或者鉴定能力;

(二)委托人提供的材料不具备鉴定条件;

(三)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

(四)鉴定机构与委托鉴定事项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客观、公正鉴定;

(五)明知委托人已就同一鉴定事项委托其他鉴定机构鉴定,且鉴定意见尚未出具;

(六)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 委托人应当对所提供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鉴定机构应当对鉴定材料进行检查,鉴定材料在鉴定过程中可能损坏或者无法完整退还的,应当向委托人书面说明。

第二十四条 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查阅与鉴定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二)经委托人同意,可以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当事人、证人、勘验人等相关人员;

(三)进行鉴定所必需的检验、检查和模拟实验;

(四)鉴定意见不一致时,保留不同意见;

(五)获得合法报酬;

(六)拒绝接受不合法、不具备鉴定条件或者超出其登记的执业类别的鉴定委托;

(七)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事项无关的问题;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五条 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在规定或者约定的时限内完成鉴定,并对鉴定意见负责;

(二)依法回避;

(三)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四)遵守司法鉴定程序规则以及相关鉴定技术规范;

(五)妥善保管鉴定材料;

(六)采用笔记、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

(七)依法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有关的问题;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六条 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鉴定人是委托鉴定事项涉及案件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鉴定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委托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有利害关系;

(三)鉴定人在与委托鉴定事项有关的案件中担任侦查人员、检察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

(四)可能影响鉴定公正性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委托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明示或者暗示鉴定人、鉴定机构作出某种特定倾向的司法鉴定意见。

第二十八条 鉴定机构接受当事人递交的材料,应当征得委托人的同意。

第二十九条 鉴定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鉴定机构负责人

同意,可以延长鉴定时间;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进行补充鉴定:

(一)原委托鉴定事项有遗漏;

(二)委托人就原委托鉴定事项提供新的鉴定材料;

(三)需要补充鉴定的其他情形。

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一般应当由原鉴定人进行。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机构可以终止鉴定:

(一)发现鉴定事项存在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不得接受委托的情形;

(二)被鉴定人不予配合,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

(三)拒绝缴纳鉴定费用;

(四)因不可抗力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

(五)司法鉴定协议书约定终止鉴定的其他情形。

终止鉴定的,鉴定机构应当书面告知委托人,说明理由,退还鉴定材料并按照约定退还鉴定费用。

第三十二条 鉴定机构完成鉴定后,应当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并载明鉴定的依据、过程、方法。司法鉴定意见书由鉴定人签名,加盖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专用章。

第三十三条 司法鉴定意见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机构应当进行补正:

(一)图像、谱图、表格不清晰;

(二)签名、印章或者编号不符合制作要求;

(三)文字表达有瑕疵或者错别字。

补正应当在原司法鉴定意见书上进行,由至少一名鉴定人在补正处签名。必要时,可以出具补正书。

对司法鉴定意见书进行补正,不得改变司法鉴定意见的原意。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应当向办案机关提出。

办案机关认为需要重新鉴定的,应当委托原鉴定机构以外的其他鉴定机构进行;因特殊原因,办案机关也可以委托原鉴定机构进行,原鉴定机构应当另行指定鉴定人。接受重新鉴定委托的鉴定机构的资质条件应当不低于原鉴定机构。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将通知书送达鉴定人,为鉴定人出庭设置鉴定人席,保障鉴定人的执业权利和人身安全。鉴定人因出庭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由人民法院按照相关人员的费用标准代为收取并支付给鉴定机构。

第三十六条 司法鉴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援助受援人交纳司法鉴定费有困难的,鉴定机构应当缓收、减收或者免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省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能力建设、质量管理、执业评价、教育培训等制度,完善司法鉴定争议解决机制。

第三十八条 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鉴定人和鉴定机构执业状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司法鉴定监督检查计划,确定监督检查的重点、方式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九条 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执业、档案、收费、财务、投诉处理等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鉴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组织、支持本机构鉴定人参加教育培训。

第四十条 鉴定机构应当对本机构鉴定人进行年度执业评价,并向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提交鉴定人执业评价结果和本机构年度执业情况报告。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司法行政部门。

第四十一条 案件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鉴定人、鉴定机构的下列行为,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门投诉:

(一)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从事司法鉴定活动;

(二)违反司法鉴定程序规则和技术规范;

(三)因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

(四)鉴定机构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司法鉴定委托;

(五)鉴定人经人民法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

(六)鉴定人故意作出虚假鉴定;

(七)违反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二条 投诉事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一)投诉事项已经司法行政部门处理,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案,没有新的事实和证据;

(二)对人民法院采信或者不予采信鉴定意见有异议;

(三)仅对鉴定意见有异议;

(四)对司法鉴定程序规则、司法鉴定技术规范有异议;

(五)投诉事项不属于违反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涉及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登记的投诉,由省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处理;其他投诉事项由被投诉人所在地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处理。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审查投诉材料,对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并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受理,并在六十日内将处理结果书面答复投诉人。

第四十四条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会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及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应当将鉴定人出庭作证和鉴定意见的采信等情况向司法行政部门反馈。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登记、超出登记业务范围,或者《司法鉴定许可证》《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有效期届满仍从事本条例第三条规定司法鉴定业务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司法鉴定活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

(一)登记事项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

(二)出租、出借《司法鉴定许可证》;

(三)指派未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人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四)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或者约定的时限内完成鉴定;

(五)违反司法鉴定程序规则和技术规范,造成后果;

(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其他财物;

(七)违反保密和回避规定;

(八)支付回扣、介绍费,诋毁其他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进行虚假宣传;

(九)在司法行政部门处理投诉过程中拒绝接受调查、配合或者提供虚假材料;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一)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

(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登记;

(三)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由省司法行政部门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鉴定机构指使鉴定人作虚假鉴定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撤销登记。

第四十九条 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鉴定机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所在的鉴定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鉴定人追偿。

第五十条 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司法鉴定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登记,或者出具虚假鉴定、指使鉴定人作虚假鉴定受到行政处罚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将其列入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按照本条例登记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在诉讼活动之外开展鉴定活动的,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在诉讼活动中从事本条例第三条规定之外司法鉴定业务的,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范围和办法由省司法行政部门会同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诉讼活动的需要确定。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篇2: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滨海、库塘等湿地。

第四条 湿地保护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湿地保护机制。湿地保护管理经费和湿地生态补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负总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保护考核制度,将湿地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湿地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修复湿地或者因地制宜利用采矿塌陷地、低洼废弃地等建设湿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成立湿地保护委员会,组织、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省湿地保护委员会由省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文化等有关部门组成,日常工作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承担。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成立湿地保护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具体负责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水利、海洋与渔业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具体负责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的湿地保护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规划、旅游等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依法做好湿地保护相关工作。

湿地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地区的湿地负有保护责任,应当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对破坏湿地的行为及时劝阻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湿地管理单位负责湿地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湿地保护规划,保护和管理湿地内野生生物等自然资源,管理湿地内的科研、教学、参观、考察和生态旅游等活动。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成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由湿地保护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对编制湿地保护规划、拟制湿地名录、划定湿地范围、制定湿地保护方案、评估湿地资源,以及其他涉及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活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提高湿地保护水平。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以志愿服务、捐赠等多种形式参与湿地保护活动。对在湿地保护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名录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省湿地保护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湿地保护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湿地保护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应当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公布规划草案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湿地保护规划应当明确湿地保护的目标任务、总体布局、保护重点、保障措施和保护投入等内容。

湿地保护规划应当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红线规划、水资源规划等相衔接。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湿地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依照规划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湿地保护规划,组织对退化和遭破坏的湿地进行科学评估,指导并督促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栖息地营造、植被恢复、水源补充、退耕(垦)还湿、污染治理、生物防控等措施进行修复。

第十六条 湿地实行名录管理。湿地名录应当明确湿地的名称、类型、保护级别、保护范围、主管部门、管理单位等内容。

第十七条 湿地实行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湿地分为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市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并由湿地名录予以确定。

第十八条 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及其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及其调整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经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论证,由林业主管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市级重要湿地名录及其调整,由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一般湿地名录及其调整,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湿地名录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列为省级重要湿地:

(一)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湿地;

(二)湿地生态系统在本省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的湿地;

(三)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珍稀、濒危物种分布的湿地;

(四)珍贵、濒危鱼类洄游所在地的湿地;

(五)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湿地;

(六)省级和省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

(七)其他需要列入的重要湿地。

未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重要湿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市级重要湿地:

(一)面积一百公顷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

(二)宽度十米以上、长度十千米以上的河流湿地;

(三)面积五百公顷以上的滨海湿地;

(四)其他需要列入的重要湿地。

未被认定为市级以上重要湿地的,可以认定为一般湿地;八公顷以上的湿地,应当认定为一般湿地。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重要湿地应当设置保护界标,界标上注明湿地名称、保护级别、范围等内容。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者擅自改变湿地保护界标。

第三章 保护方式

第二十一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实行湿地生态红线制度。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划定湿地生态红线,确保湿地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市级重要湿地的核心区域应当纳入湿地生态红线范围。

湿地生态红线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方式加强湿地保护。

第二十三条 具备自然保护区设立条件的湿地,应当依法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四条 生态特征典型、自然景观独特,适宜开展生态展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湿地,可以设立湿地公园。

设立湿地公园应当编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湿地公园建设应当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或者污染湿地。

第二十五条 湿地公园实行分区管理,可以根据湿地的主要功能,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等。

湿地保育区除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恢复重建区仅可以开展培育和恢复湿地的相关活动。宣教展示区可以开展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的活动。合理利用区可以开展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生态旅游等活动。

第二十六条 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湿地公园和省、市级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省级湿地公园的设立,由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作出决定,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省、市级湿地公园的设立、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 对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功能明显,尚不适宜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湿地,可以因地制宜,设立湿地保护小区。

需要设立湿地保护小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 不适宜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湿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湿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持湿地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

第二十九条 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禁止在重要湿地内从事下列行为:

(一)开(围)垦、填埋湿地;

(二)挖砂、取土、开矿、挖塘、烧荒;

(三)引进外来物种或者放生动物;

(四)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鱼类洄游通道;

(五)猎捕野生动物、捡拾鸟卵或者采集野生植物,采用灭绝性方式捕捞鱼类或者其他水生生物;

(六)取用或者截断湿地水源;

(七)倾倒、堆放固体废弃物、排放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八)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

第四章 合理利用

第三十条 在全面保护、面积不减、不损害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湿地资源可以进行合理利用。

利用湿地资源从事生态旅游、科普教育、农业生产经营等活动,应当符合湿地保护规划。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湿地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湿地合理利用提供保障。

第三十二条 纳入湿地生态红线范围的湿地,禁止占用、征收或者改变用途。

因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征收湿地生态红线范围以外的湿地或者改变用途的,用地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交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案。国土资源、水利、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应当根据湿地保护级别征求相应林业主管部门意见。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湿地生态红线和湿地保护规划,在十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意见;没有出具意见的,视为同意。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应当作为有关部门办理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

经批准占用、征收湿地的,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案恢复或者重建湿地。

第三十三条 因依法批准的建设项目施工确需临时占用湿地的,用地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交湿地临时占用方案,明确湿地占用范围、期限、用途、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使用期满后的恢复方案等。国土资源、水利、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在办理湿地临时占用相关手续时,应当根据湿地保护级别征求相应林业主管部门意见。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意见;没有出具意见的,视为同意。

临时占用湿地的期限不超过二年。临时占用湿地期限届满后,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湿地恢复方案及时恢复湿地。

因防洪抢险等突发事件需要占用湿地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林业、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建立湿地执法协作机制,依法查处破坏、侵占湿地的违法行为。

鼓励单位和个人检举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公开举报电话。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湿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

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省级重要湿地调查评估每五年进行一次,调查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查结果由省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对湿地进行动态监测,发现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湿地污染等情况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修复。

有关部门应当将动态监测数据汇交林业主管部门,实现湿地监测信息互通共享。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发布湿地面积、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湿地状况的监测结果。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生态补水协调机制,保障湿地生态用水。对因水资源缺乏导致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应当通过工程和技术措施补水,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第三十八条 因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湿地污染的,有关单位、个人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林业、环境保护、水利、海洋与渔业等相关部门以及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地方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危害。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湿地保护规划恢复或者建设湿地造成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或者因承担湿地保护责任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补偿。

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条 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造成湿地生态特征退化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综合治理,采取退耕、补水、禁捕、限捕、生态移民、封闭轮休等措施,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破坏或者擅自改变湿地保护界标的,由界标所在县(市、区)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擅自进行开(围)垦湿地、挖砂、取土、开矿、烧荒、捕捞等活动的,其他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处罚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其他法律、法规未规定处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占用或者改变湿地用途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处以非法占用或者改变用途湿地每平方米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临时占用湿地期限届满后,用地单位未按照湿地恢复方案及时恢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逾期未恢复的,处以未恢复湿地每平方米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湿地保护范围内违法审批建设项目的;

(二)未编制和实施湿地保护规划的;

(三)未依法采取湿地保护措施的;

(四)发现违反湿地保护规定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五)对违法造成湿地严重污染制止不力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国际重要湿地管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篇3:《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修订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与其他省份旅游法规的比较分析

(一) 立法名称

地方旅游法规的名称源于定位不同, 有的省份以管理为主, 促进为辅, 有的省份以促进为主, 管理为辅, 主要有“旅游管理条例”、“旅游业管理办法”、“旅游条例”、“旅游业管理条例”、“旅游业条例”几种, 江苏省采用“旅游管理条例”。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 行政管理色彩较浓, 多数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法规以“旅游管理条例”命名。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 体现政府职能转变, 许多省份近年来对名称进行修改, 将“旅游管理条例”改为“旅游条例”。

(二) 立法内容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共有七章:总则,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经营, 旅游者权利与义务,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和附则。其他省市的旅游法规在编排顺序上, 除总则外, 大多也将旅游业的促进发展、开发保护、规划保障编在首位, 将旅游经营规范及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置于中间, 将旅游安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置于最后。这样的编排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实体到程序的立法思想。

各地对旅游业的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 有的省份单独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发展与促进”、“旅游规划”设为一章;有的省份则将“旅游规划”置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一章, 如广东省、云南省、山东省、海南省。江苏单独设置“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一章。山西省和浙江省将“旅游保障”专门设为一章。

关于旅游经营与管理、旅游权益保护方面, 各地方规定明确, 包括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旅游经营管理。《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以上内容做了详细规定。《上海市旅游条例》还对旅游线路经营者、旅游集散站、网络旅游经营者分别做了规定;《四川省旅游条例》将旅行社、导游、景区景点、旅游客运、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场所、其它 (旅游营业性演出活动、旅游娱乐、网络旅游经营者) 分别设节对“旅游经营”做出系统规定。

此外, 部分省份还专门设置了“旅游安全”一章,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北京市、福建省、湖南省。“旅游安全”应该引起立法者的注意, 它的设立反映了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本”的思想理念在旅游立法中的体现。

二、《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缺陷分析

(一) 立法理念滞后

无论从名称, 还是从立法体系, 都不难看出我省的旅游立法理念以管理理念为主, 行政管理色彩较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旅游立法应以促进理念与保护理念为主, 尤其应加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保障旅游消费者权益的力度不够, 内容多是调整纵向关系, 即政府主管机构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调整横向关系即调整旅游者、旅游组织者、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法条明显不足, 这样使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某些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 立法技术偏失

在章节编排顺序上, 江苏省将旅游产业的促进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放在首位, 而后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间的特殊权利义务置于文本中间, 再最后是监管管理、法律责任和实施时间等。这样的立法体系没有摆脱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立法理念, 也没有与时俱进的反映旅游促进与发展的新意。

部分条文的架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条文架构例如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 从立法目的中不难看出, 我省把旅游资源的保护放在首位, 但旅游法已将旅游资源的保护从立法宗旨中删除, 并且将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足见当下旅游法律调整的转变。为了符合上位法的立法宗旨, 我们应当调整原有立法目的的条文架构。

(三) 立法范围狭窄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在立法范围上过于狭窄, 例如旅游者的权利义务规定过于简单, 旅游行业标准缺少细化, 行业协会权威没有建立, 旅游安全的重视不够等等。

旅游者的权利义务规定过于笼统。旅游服务合同是调整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之间权利义务的关键, 我国旅游法已将其单独列章, 不难看出旅游服务合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旅游法规的修改应当高瞻远瞩, 结合地方实际, 增加旅游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

旅游安全的重视不够。旅游法单设旅游安全一章, 规定了政府的旅游安全保障体制, 旅游安全风险提示、检测、评估, 旅游突发事件应对, 旅游经营者的安全警示义务等。而现行《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对于旅游安全方面的规定仅限于第三章旅游经营的第十八条至第二十条, 内容远远不够。因此,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修订应当完善旅游安全的规定。

此外, 国民带薪旅游休假的规定、法律责任条款的完善, 行业标准的细化等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修订对策

(一) 立法理念的转换

1. 以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

无论是政策还是法规, 制定者的价值取向是其精神和灵魂所在, 它直接决定了政策与法规的品质和内涵。

旅游法规对待旅游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 决定是否体现了一个社会对于人的生存、人的价值的理解, 因此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在修订中应当以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 将保障旅游权利作为江苏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和源泉,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反对义务本位或权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根据这一价值取向派生出来的原则, 应当起到总领和明确方向的作用, 同时明确制度的内容、思路、框架和重点。

具体来说, 在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修订中, 内容上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将各旅游主体给予同等的保护, 权利额度与义务额度相适应;体例上应当将保护旅游者的权益置于分则第一位, 这也是我国旅游法所遵循的价值取向;法律责任上, 应当轻重适当, 不设定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不相适应的, 过重的行政法律责任;立法技术上, 要重权利而轻义务和责任规定, 注重权利的实现。

2. 以促进发展为指导思想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可见江苏省地方旅游立法正在从旅游管理法向旅游促进法过渡, 纵向和横向的旅游法律关系调整均衡, 体现的是管理与促进并重的立法指导思想和政府角色模式。

因此, 江苏省政府部门在旅游产业中的位置需要重新定位, 即应当以促进为主, 管理为辅作为定位模式, 这是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理念基础, 也是保证《江苏省政府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关于促进江苏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二) 立法技术的创新

在名称上,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 体现政府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 应当对名称进行修改, 将“旅游管理条例”改为“旅游条例”。在章节排序上, 应当与时俱进, 体现《旅游法》的立法精髓, 符合江苏的地方需要, 将原有排序修改为:总则、旅游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经营与服务、诚信经营与文明旅游、旅游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在部分条文的表述上, 应当进一步斟酌修改, 例如《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总则第一条, 旅游法已将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为了符合上位法的立法宗旨, 我们应当调整条文的表述, 将其修改为:为了保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

(三) 立法范围的完善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在立法范围上应当建立旅游行业协会权威, 重视旅游安全, 设立旅游促进与发展政策, 完善法律责任等等。

建立旅游行业协会权威。应当充分发挥旅游行业组织的作用, 允许旅游行业组织在旅游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制定行业经营服务规范, 加强行业监督自律, 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以及组织或参与质量等级评定, 依法引导会员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并且为会员提供市场信息发布、旅游市场拓展、产品宣传推介、行业培训交流等服务。

设立旅游促进与发展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投融资发展、旅游产品体系、乡村旅游发展与规划、乡村旅游经营、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旅游形象推广与旅游营销宣传、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电子商务建设、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假日旅游预报、旅游人才培养与社会保障、旅游志愿者服务体系、旅游标准化管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等。

重视旅游安全。我国旅游法规定了政府的旅游安全保障体制, 旅游安全风险提示、检测、评估, 旅游突发事件应对, 旅游经营者的安全警示义务等。《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要加强健全旅游安全机制, 落实旅游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有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景区设施和旅游餐饮的安全检查, 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旅游责任险统保工作, 形成新的旅游保险赔付和保障机制。因此, 修订《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应当增加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旅游安全警示制度的规定。

完善法律责任。应当进一步明确违反《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法律责任, 增加污染景区环境的责任, 违反导游、领队、驾驶员服务规范的责任, 未将自制格式合同备案的责任, 委托代理未备案的责任, 违反质量等级制度的责任, 未按照规定租用车辆、船舶的责任, 国家工作人员违规的责任等。

摘要:完善地方旅游法规是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实施的关键要素,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修订完善已迫在眉睫, 文章对《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其他省份旅游法规的现状进行了辨析, 并结合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 针对《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的修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旅游法实施,完善《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修订建议

参考文献

[1]李畅, 于朝东.我国各地旅游法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05) .

[2]韩玉灵.当前我国旅游立法亟需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11) .

[3]杨晓红, 杨国良.从理念到制度——我国旅游法研究综述[J].河北法学, 2012 (01) .

篇4: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一、着眼于巩固发展理论和实践成果,切实提高价格改革的前瞻性

《条例》共8章64条,分别为总则、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的定价行为、价格调控、价格服务、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其中有10条的表述或内涵与《若干意见》最新要求保持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地位不动摇。《若干意见》明确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并在主要目标中明确政府定价的范围。《条例》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作为首要立法宗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依法调整缩小政府定价的范围,第二十二条规定除重要的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商品和服务,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商品和服务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外,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2015年7月经过省政府审核同意、国家发改委审定,江苏省在全国第4家公开发布地方定价目录,政府定价项目缩减幅度近六成,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二是保障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共同发力。《条例》立法宗旨中鲜明指出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一方面对于经营者实施价格行为的权利进行明确,经营者可以自主制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可以投诉、举报、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行为以及对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提出调整建议等等,以让“无形之手”充分施展。另一方面根据《若干意见》中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更好服务宏观调控的要求,对政府定价行为进行更严格的规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和法治轨道上运行,让“有形之手”更加精准发力,如第二十六条规定在政府实行定价行为过程中,应当依法履行价格或者成本调查、听取社会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将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的比例由“五分之二”提高到“二分之一”;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措施,稳定价格总水平。

三是贯穿改革创新与监管服务两大主题。《条例》按照《若干意见》提出“坚持放管结合”的基本原则,对进一步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完善价格社会监管体系提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如针对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相对封闭区域内商品和服务价格,规定可建立商品和服务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商场、展销会、网络销售平台提供摊位、展位等承担下价格方面的义务和责任;针对市场业态变化及监管需要,细化了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监管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对互联网等新型销售业态价格行为的监管条款;提出对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制定价格行为规则,以合理引导和规范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行为。同时秉承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的理念,在执法方式上明确针对不同经营者、不同时间段可采取函告、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提醒告诫经营者等,预防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通过推进价格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经营者价格信用档案,完善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动建立行业价格行为规范以及自我约束机制,营造诚实守信价格环境。

二、着眼于对价格职能全方位的探索和思考,全面提升价格管理体制的系统性

制定和实施《条例》的进程,也是不断深化价格改革、创新价格管理体制机制的进程,将在价格调控手段,建立科学、民主定價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价格公共服务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为构建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调控机制、价格监管机制、价格服务机制和价格保障机制等“五个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一是将价格宣传、监测、成本、认定等公共服务职能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条例》专设“价格服务”一章,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价格主管部门开展价格服务的权责及义务。要求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价格服务制度,完善价格新闻发布机制,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和消费者理性消费;应当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提供价格政策咨询;应当调查和监测涉及民生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向社会公布价格信息,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应当加强宏观形势和价格走势价格信息公布,为政府制定有关价格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应当建立健全价格行政调解机制,调解价格矛盾、处理价格争议;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价格认定、价格鉴证活动的监督管理。

二是对部分价格行为法律责任以地方性立法予以明确。继续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规范,并吸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最新成果,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收费公示、年度报告、收费评估等制度,并对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了设定及明确罚则,为今后做好清费减负,维护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在结合价格管理实际,参考《民办教育促进法》、《价格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增加关于价格备案的规定。明确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的,以及出现社会集中反映的价格问题的,省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实行价格备案制度,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并明确不按规定进行价格备案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是进一步厘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价格主管部门的条块职责。《条例》中共有44条涉及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价格主管部门职责的表述,对政府及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行为进行更为明确的规范,确保责任主体明确清晰,提高《条例》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和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依法设立价格调节基金,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等;此外,在33个条款中对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予以明确,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首次纳入地方性立法,此举为价格主管部门下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具体措施,保障落实省人民政府先行先试的价格政策;应当加强对相对封闭区域内经营者和管理单位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督管理;应当建立价格监测和成本调查制度等等。

三、着眼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一要严格执法。《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既赋予了价格主管部门对市场价格进行监管的权力,同时也对其行政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一方面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透明、不严格、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严格规范公权力的运行程序;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处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坚决维护法律和政策的严肃性,避免为了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随意乱开口子,乱表态,甚至无原则的迁就,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二要文明执法。当前价格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形势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事业的开拓以及群众的期待,都对价格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问题,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规范执法言行,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不搞粗暴执法。尤其是要完善执法程序,坚持执法程序规范严密、公开,就能最大程度获得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执法瑕疵而授人以柄,重点要围绕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对具体环节和程序作出明确规范,切实堵塞执法漏洞。

篇5: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第五十一条 钢铁、火电、建材等企业和港口码头、建设工地的物料堆放场所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地面硬化,并采取密闭、围挡、遮盖、喷淋、绿化、设置防风抑尘网等措施。物料装卸可以密闭作业的应当密闭,避免作业起尘。大型煤场、物料堆放场所应当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

物料堆放场所出口应当硬化地面并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施工单位和物料堆放场所经营管理者应当及时清扫和冲洗出口处道路,路面不得有明显可见泥土、物料印迹。

第五十二条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施工扬尘的污染防治责任,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委托监理单位负责方案的监督实施。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建设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规定,建立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在施工工地设置密闭围挡,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第五十三条 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拆除施工单位应当配备防尘抑尘设备,对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控制负责。拆除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时应当设置围挡,采取持续加压喷淋等措施,抑制扬尘产生。需爆破作业的,应当在爆破作业区外围洒水喷湿。

气象预报风速达到五级以上时,应当停止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爆破或者拆除作业。

拆除工程完毕后不能在七日内开工建设的,应当对裸土地面进行覆盖、绿化或者铺装。

第五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清洗作业方式,按照作业规范要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适时增加作业频次,提高作业质量。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修复破损路面,防止土壤裸露。

第五十五条 公共绿地、绿化带等各类绿地的管理维护单位负责绿化养护扬尘污染防治。

新建的公共绿地、绿化带内的裸土应当覆盖,树池、花坛、绿化带等覆土不得高于边沿。绿化施工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第五十六条 矿山开采应当做到边开采、边治理,及时修复生态环境。废石、废渣、泥土等应当堆放到专门存放地,并采取围挡、设置防尘网或者防尘布等防尘措施;施工便道应当进行硬化并做到无明显积尘。

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以及停止开采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整修被损坏的道路和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断面,恢复植被,并按照规定处置矿山开采废弃物,整治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防止扬尘污染。

第五十七条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建设专用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规范处置行为,减少二次扬尘。

运输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抛撒滴漏,造成扬尘污染。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运输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的监管,规范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处置作业,依法查处抛撒滴漏行为。

篇6: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7月29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篇7: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国家对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三条 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四条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由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物业管理。

第三十五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第三十六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管理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与业主委员会办理物业验收手续。

业主委员会应当向物业管理企业移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

第三十八条 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

第三十九条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物业管理用房和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交还给业主委员会。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业主大会选聘了新的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应当做好交接工作。

第四十条 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专项服务业务委托给专业性服务企业,但不得将该区域内的.全部物业管理一并委托给他人。

第四十一条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第四十二条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物业服务收费的监督。

第四十四条 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根据业主的委托提供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服务项目,服务报酬由双方约定。

第四十五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

物业管理企业接受委托代收前款费用的,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第四十六条 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物业装饰装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物业管理企业的报告后,应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处理。

第四十七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管理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业管理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八条 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由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业主公约的有关规定。

物业使用人违反本条例和业主公约的规定,有关业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

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不得改变用途。

业主依法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应当在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后告知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应当提请业主大会讨论决定同意后,由业主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十一条 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

因维修物业或者公共利益,业主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同意;物业管理企业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的同意。

业主、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临时占用、挖掘的道路、场地,在约定期限内恢复原状。

第五十二条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

前款规定的单位因维修、养护等需要,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及时恢复原状。

第五十三条 业主需要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管理企业。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

第五十四条 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与单幢住宅楼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

专项维修资金属业主所有,专项用于物业保修期满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专项维修资金收取、使用、管理的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 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管理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业主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第五十六条 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时,责任人应当及时维修养护,有关业主应当给予配合。

责任人不履行维修养护义务的,经业主大会同意,可以由物业管理企业维修养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未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或者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不移交有关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关资料的,对建设单位、物业管理企业予以通报,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物业管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罚,并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物业管理企业聘用未取得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将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部物业管理一并委托给他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委托合同价款30%以上5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委托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追回挪用的专项维修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挪用数额2倍以下的罚款;物业管理企业挪用专项维修资金,情节严重的,并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不按照规定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管理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按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一)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

(二)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损害业主共同利益的;

(三)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

个人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八条 业主以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名义,从事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篇8: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 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 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等活动, 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 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加大财政投入, 将宣传教育、隐患治理、检验检查、事故处理等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提升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其所属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具体负责农业机械的登记、技术检验、操作证件核发、安全检查、事故处理、报废认定等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 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 明确承担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人员, 按照规定职责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销售和维修

第六条鼓励和支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

第七条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技术地方标准体系。

第八条在组织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时, 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需要推广的农业机械做好安全鉴定, 安全鉴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实施。

第九条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控制体系, 按照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在农业机械危险部位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对产品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 应当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标注安全警示标志。产品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销售。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建立产品出厂记录制度, 出厂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十条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查验产品合格证等证明文件或者认证标志。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向购买者当面交验、试机, 介绍产品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开具销售发票, 提供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 销售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十一条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销售服务体系, 保证零配件供应, 依法履行修理、更换、退货义务。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因农业机械或者零配件质量问题给使用者、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 应当依法赔偿。

第十二条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发现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 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 生产者应当及时召回, 销售者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协助生产者召回。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发现农业机械可能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的, 应当及时通知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调查处理, 并通报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对实施召回的缺陷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修正或者补充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缺陷。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送缺陷农业机械 的费用。

对不召回缺陷农业机械的, 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责令生产者召回, 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销售者停止销售;拒不召回的, 由省质量监督部门发布农业机械安全警示公告。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 扶持综合性、区域性农业机械维修中心建设, 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机械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业机械维修服务。

第十四条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经营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 取得相应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 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和维修质量保证期的规定, 在核准的维修等级范围内开展业务, 保证维修质量;发现维修的农业机械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 应当告知送修人。

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填写维修记录, 维修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三章使用

第十五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前, 其所有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 (市、区) 、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对无挂车手扶式拖拉机,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可以主动进行实地登记, 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予以配合。

教练、考试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安全技术检验由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六条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应当在指定位置悬挂牌照, 保持清晰、完整, 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应当依法办理拖拉机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安装反光标识, 其挂车车厢后部应当喷涂放大的牌号。

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证书、牌照不得转借、涂改、伪造和变造。

第十七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实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 对农业机械加强安全检查,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办法由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安全检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检验为每年一次, 逾期未参加安全检验的, 由登记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通知其所有人参加安全检验。连续三年未参加安全检验的, 由登记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公告注销其证书、牌照。

第十八条禁止改装、拆卸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禁止使用失效的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第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由财政给予农业机械保险费补贴等措施, 支持发展农业机械保险。

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所有人、经营者或者操作人员依法成立农业机械安全互助组织, 完善救助机制, 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第二十条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条件的, 应当停止使用, 予以报废。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业机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 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报废农业机械给予财政补贴。具体办法由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

第四章操作人员

第二十二条申请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人员, 经过培训后, 应当经住所地县 (市、区) 、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考试合格, 领取操作证件。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教练员、考试员的农业机械操作证件核发, 由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三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证件有效期为六年;有效期满, 操作人员可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续展。未满十八周岁的, 不得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人员年满七十周岁的, 原发证机关应当注销其操作证件。

第二十四条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作业前, 应当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查验;作业时, 应当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五条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人员和其他农业机械技术人员, 可以参加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机构专业岗位培训, 申请职业技能鉴定, 获取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公布专业岗位的具体范围。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人员和其他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拖拉机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与其培训活动相适应的场地、设备、人员、规章制度等条件, 取得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颁发的驾驶培训资格证书, 方可从事相关培训活动。

第二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支持、指导基层和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水平。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信息平台, 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 为农业机械从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安全监督检查,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的协作机制。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登记、检验以及有关操作证件发放的信息,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提供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交通违法信息, 实行信息共享。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不予通过安全检验。

第三十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在安全监督检查和安全检验中发现事故隐患的, 应当告知其所有人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三十一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 应当佩戴统一标志, 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提高安全监督管理能力, 配备相应执法装备。从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事故勘查处理、应急救援的车辆应当在车身喷涂统一标识。

第三十二条上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指导。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公布举报、投诉电话,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农业机械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调解处理。但是, 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拖拉机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 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四条农业机械事故应当由两名以上农业机械事故处理人员处理;无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元以下的农业机械事故, 可以由一名农业机械事故处理人员处理。

第三十五条发生农业机械事故后企图逃逸、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拒不停止作业或者转移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可以扣押有关农业机械以及证书、牌照、操作证件, 并当场出具凭证, 告知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接受处理。

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完毕或者农业机械事故肇事方提供担保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退还扣押的农业机械以及证书、牌照、操作证件。

当事人逾期不接受处理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扣押的农业机械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发生农业机械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的, 应当及时组织救治。

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符合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使用规定的,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通知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人垫付所受理的事故受害人的抢救费用, 协助救助基金管理人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农业机械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符合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使用规定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通知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人垫付所受理的事故受害人的抢救费用, 协助救助基金管理人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 未按照规定保存维修记录的, 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 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 转借、涂改、伪造、变造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证书、牌照的, 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收缴转借、涂改、伪造、变造的证书、牌照, 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批评教育, 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改装、拆卸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或者使用失效的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 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所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 是指对人身财产安全可能造成损害的农业机械, 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微耕机等。

上一篇:能量专题练习题下一篇:xx市委书记的离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