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就业促进办法

2024-04-27

江苏省就业促进办法(精选6篇)

篇1:江苏省就业促进办法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

省政府令第53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 53 号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已于2008年12月29日经省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2月1日起施行。

长 罗志军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政府促进就业以及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劳动者就业、就业服务与管理等与促进就业有关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行就业歧视。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失业调控,努力减少失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落实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度,分解落实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目标任务,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主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促进就业的情况,接受其监督。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就业工作重大问题的研究、统筹和协调,组织对全省促进就业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检查。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相应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促进就业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和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

第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促进就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就业调控

第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促进就业体系,加快形成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服务。

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以及调整经济结构时,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内容或者目标因素。

第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提供土地、资金及政策扶持的建设项目,应当将就业岗位变化作为确定重大投资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因素予以统筹兼顾。

需要政府审批或者核准的生产经营性项目的投资人申请立项时,项目申请报告中应当包括项目建成后就业岗位预测内容。立项批准后,项目投资人应当将就业岗位预测情况提供给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企业因土地征用而直接受益的,应当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

被征地农民享受有关就业扶持政策和免费就业服务所需的资金,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当地的土地有偿收益中,按每个被征地农民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安排划出,与就业专项资金统一使用,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在同级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创业扶持,以及公共就业服务扶持等。

第十三条 省级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各地就业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助,并重点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具体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对因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就业的行业、企业,以及失业问题突出的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及时采取专项政策措施,保持就业稳定。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对外出就业人员开展信息引导、就业服务和转移就业培训。

第十六条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裁减人员周期计算办法以及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形的界定标准。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的,应当依法制定裁减人员方案,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被用人单位裁减的人员未能就业的,应当及时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统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统计结果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统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提供调查统计所需要的情况。

第三章 就业援助

第十八条 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作为就业困难人员对其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

(二)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的;

(三)特困职工家庭的;

(四)残疾的;

(五)城镇家庭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户的;

(六)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

(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

(八)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

第十九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登记制度,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退出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实现当年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零就业家庭有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的,应当采取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优先确保其就业。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登记失业人员中就业困难人员的情况,合理确定公益性岗位范围,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力度。

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实际招用的人数,给予岗位补贴。补贴后的公益性岗位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岗位补贴的具体标准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

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岗位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

第二十二条 公益性岗位和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按照实际招用的人数,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第二十三条 对公益性岗位和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照其为所招用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对单位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贴,个人应缴纳部分仍由个人负担;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的,按照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给予不低于1/

2、不高于2/3的社会保险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就业困难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

第四章 创业扶持

第二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面向社会征集创业项目,组建创业项目资源库,向创业者广泛推介。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的开业指导,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咨询、跟踪扶持等服务。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创业培训,提高全民创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鼓励和推动担保机构对经信用社区推荐,参加创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完成创业计划书并经专家论证通过,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借款人,降低反担保门槛或者取消反担保。

第二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并多渠道筹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工作,采取低价或者免费租赁等方式提供经营场地,为失业人员创业提供帮助。

第二十七条

符合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均可按照规定程序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个人小额贷款额度一般最高为5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个人申请小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给予50%的贴息。

对当年吸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条件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根据实际吸纳人数,按照每人不超过10万元,最高总额不超过200万元的标准发放贷款。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提供担保。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小额贷款担保资金。

第二十八条 在领失业保险金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初次自主创业,经营1年以上且正常申报纳税的,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第二十九条

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五章 就业服务与管理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明确服务职责和范围,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其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在行政村设立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或者信息员,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站。

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组成部分,负责为残疾劳动者提供相关就业服务。

第三十二条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依据政府确定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职能和工作目标任务,根据工作需要 6

申请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培训基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等经费,依法编制经费预算。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依法接受捐赠和资助。

第三十三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三十四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下列服务: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咨询;

(二)职业供求、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职业培训等信息发布;

(三)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四)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五)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

(六)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第三十五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提供相关服务。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劳动者免费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登记证应当注明可享受的扶持政策。劳动者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应当一并在登记证上予以注明。

登记证的样式,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规定。

登记失业人员凭登记证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如实提供登记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

就业和失业登记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七条 登记失业人员应当定期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报告就业失业状况,参加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排的就业服务活动。

登记失业人员无正当理由三次拒绝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的,视为无就业愿望,不再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六章 人力资源市场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市场的贯通,尽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求职、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等行为。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信息联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共享,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第四十条

劳动者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可凭本人身份证件,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或者直接联系用人单位等渠道求职。

劳动者求职时,应当如实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或者用人单位提供个人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知识技能、工作经历、就业现状等情况,并出示相关证明。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二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不少于20万元的开办资金(其中备用金不少于10万元);

(二)有不少于4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经营服务场所;

(三)有4名以上具备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或者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合格的职业中介专职工作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十三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职业中介许可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经批准获得职业中介资格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持职业中介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经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进行审验,审验不合格的,应当督促其改正。具体审验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四条 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职业中介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等;建立服务台账,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等情况,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免费职业介绍等公益性就业服务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贴,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五条 职业中介机构应当为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鼓励职业中介机构建立行业自治组织,实行行业自律。

第七章 职业教育与培训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劳动预备制度,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3至12个月的预备制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家庭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扶困助学力度,帮助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就业见习制度,提高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就业见习期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见习期间,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发给见习生一定的生活费,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八条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在职工工资总额的2.5%范围以内据实列支。职工教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 9

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当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失业人员特点实施再就业培训,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的,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初次技能鉴定(限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第五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其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部分职业(工种)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获证奖励。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第五十一条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组织失业残疾人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残疾人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术培训补贴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给予必要的专项经费支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政府津贴制度。

第五十三条

设区的市及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大型重点企业和职业教育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整合资源,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的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企业未按照规定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或者侵占、挪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所涉金额的1至5倍予以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第五十五条

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促进就业工作职责的;

(二)拒不实施政府有关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和措施的;

(三)对投诉举报故意推诿、拖延或者对侵犯劳动者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虚报促进就业考核指标或者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五)不积极落实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在合理期限内对符合条件的各类创业人员和小企业不提供小额贷款信贷扶持的;

(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其他行为的。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失业人员,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均失业家庭、单亲失业家庭等。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所指被征地农民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因土地征用后失去承包土地、依法需要进行补偿安置的人员。

第五十九条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2月1日起施行。

篇2:江苏省就业促进办法

供稿部门:人保局

资料来源: 浏览量:619 字号:〖大 中 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招用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招用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进行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要求的本地常住户籍劳动者,以及进入本地就业的非本地户籍人员,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统称用人单位。

第三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县级以上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受市、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委托,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以及有条件的社区(村)劳动保障站可以按照职能具体经办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本省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负责残疾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以及社区(村)劳动保障站、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统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

第四条全省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证制度。《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的载体,是记载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等的合法凭证,在全省范围内通用。

第二章就业登记

第五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或者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的,应当到当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就业登记包括用人单位用工登记、退工登记和劳动者申报就业登记。

第六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办理用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个人信息、就业类型、就业时间、订立劳动合同等情况。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办理退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时间、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

第七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签定劳动合同,并于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用工登记手续。同时提供以下备案材料。

(一)用工(退工)人员登记表(附表1);

(二)职工录用花名册(附表2);

(三)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

(四)用人单位与被录用人员签定的劳动合同文本;

(五)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用人单位初次办理用工登记,应当首先办理用工主体资格登记手续,填写《劳动用工单位资料登记表》(附表3),同时须提供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等原始材料。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分立,或因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投资人、经营地址等劳动用工主体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应当在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到经办用人单位登记手续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劳动用工主体变更登记手续。

第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应当于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15日内,到受理其用工登记手续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退工登记手续,同时需提供以下备案材料:

(一)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二)用工(退工)人员登记表;

(三)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

(四)劳动者档案;

(五)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于办理退工登记手续的同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及时将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和《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交给劳动者,并书面告知劳动者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事宜。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提供的登记备案材料信息齐全准确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即时受理并限时办结。用人单位提供的登记备案材料不齐全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用人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凭已办理登记备案的《用工(退工)人员登记表》及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提供的有关材料,到相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劳动者办理参加和停止缴纳社会保险手续。

第十四条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的,应当由本人在就业后30日内,持相关证明材料到街道、乡镇或有条件的社区(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申报就业登记。具体材料由市劳动保障部门规定。

第三章失业登记

第十五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本地户籍人员,可到户籍所在地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现处于无业状态,失业前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可以到常住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第十六条失业登记的范围包括下列人员:

(一)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

(二)从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

(三)个体工商户业主、私营企业和民办非企业业主停产、破产停止经营的;

(四)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规定条件的;

(五)农村低收入家庭有转移就业要求的本地农村户籍劳动力;

(六)军人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以及随军家属未安置就业的;

(七)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

(八)非本地户籍人员在本省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后失业的;

(九)其他符合失业登记的情况。

第十七条本地户籍人员进行失业登记时,应由本人如实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附表4),并提供居民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及以下材料:

(一)学校毕(肄)业没有就业经历的,凭户口簿、毕业证书或学校毕(肄)业证明;

(二)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凭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三)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或民办非企业的停业人员,凭工商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停业证明;

(四)复员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未安置就业的,凭安置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或证件;

(五)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教的,凭司法(公安)部门证明或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证明;

(六)经相关部门确认的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证明;

(七)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符合省、市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失业人员,在失业登记时可向户籍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并按规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经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审核公示,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确认,确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具体证明材料和审核认定程序由市级劳动保障部门规定。

第十九条非本地户籍人员进行失业登记时,应由本人如实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并提供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及居住证明、《就业失业登记证》及十七条规定的相关材料。

第二十条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受理失业登记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有关情况和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给予办理登记。

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在办理登记后,应当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中记载失业登记情况,并在相应栏目上加盖失业登记专用章。

第二十一条已办理失业登记的人员,统称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失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一)被用人单位录用的;

(二)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

(三)已从事有稳定收入的劳动,并且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四)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入学、服兵役、移居省外或境外的;

(七)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八)终止就业要求或拒绝公共就业服务的;

(九)自登记失业之日起连续6个月未与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联系的;

(十)非本地户籍登记失业人员暂住登记有效期满,超过60天未续期的;

(十一)户籍发生跨省迁移的登记失业人员;

(十二)已进行就业登记的其他人员;

(十三)其他符合注销条件的人员。

第二十二条本省户籍登记失业人员在省内迁移户籍的,凭户口簿到原户籍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开具失业登记转移证明,并持失业登记转移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到户籍迁入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变更手续。失业人员个人档案由原户籍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于开具转移证明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移交至户籍迁入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

第二十三条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健全和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逐步建立失业调查统计制度,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

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做好辖区内失业人员登记工作,完善台帐管理,定期进行跟踪服务,掌握登记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愿意、就业状况等情况,准确、及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对农村登记失业人员和非本地户籍登记失业人员,以补充资料的方式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统计报表上报,暂不纳入现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统计。被征地农民失业登记按有关规定实行专项统计。

第四章失业人员档案管理

第二十四条登记失业人员档案由失业登记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按规定保管。

第二十五条初次登记失业的人员,应当在进行失业登记的同时,将个人档案从原档案托管单位转移至失业登记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进行保管。

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失业人员,其个人档案按照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由用人单位转移至办理退工登记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进行保管。

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招用登记失业人员后,应当于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后30日内,凭《就业失业登记证》、用人单位调档函及提档人居民身份证,到档案托管单位提取登记失业人员个人档案。

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或者到其他不具备档案保管条件的用人单位就业的,其个人档案可委托就业登记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保管。

第五章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

第二十七条《就业失业登记证》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制作,免费发放。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填发。

第二十八条《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全省统一的编号制度。编号由两个识别码和本人身份证号码组成。第一个为地区识别码,用于区分登记地区,分别为A(南京)、B(无锡)、C(徐州)、D(常州)、E(苏州)、F(南通)、G(连云港)、H(淮安)、J(盐城)、K(扬州)、L(镇江)、M(泰州)、N(宿迁)。第二个为人员类别识别码,用于区分劳动者来源,分别为:本地城镇C,本地农村N,外地户籍人员W。

城市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的证号按城镇人员编排,规划区外被征地农民证号按农村人员编排。

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填发《就业失业登记证》时,应当在领证人员身份证号前加注识别码,形成完整有效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编号。

《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编号是劳动者在省内就业失业登记管理的唯一号码。

第二十九条《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基本情况记载;

(二)就业和失业登记情况记载;

(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情况记载;

(四)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情况记载;

(五)推荐就业情况记载;

(六)享受就业扶持政策情况记载;

(七)检验记录;

(八)其他需要记载的事项。

第三十条本地户籍的劳动者初次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当首先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并向户籍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申领。

非本地户籍人员初次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属于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的,由用人单位办理用工登记手续时,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申领;属于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的,由劳动者在办理申报就业登记手续时,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申领。

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受理后,应当于15个工作日内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

第三十一条《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实名登记,仅限本人使用。按照第十八条规定程序确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在填发《就业失业登记证》时必须注明困难人员的类别,并加盖认定单位章。就业困难人员类别发生变化时,应按规定重新审核并及时记载情况。

登记失业人员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规定的失业保险待遇。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后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国家、省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就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二条劳动者在失业、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期间,《就业失业登记证》由其本人保管。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就业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由用人单位保管。

《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当妥善保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享受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时,应当出具享受人本人的《就业失业登记证》。

第三十三条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移居境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的,其《就业失业登记证》自动作废。

第三十四条登记失业人员发生第二十二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同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转移手续,由本人到迁出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注销手续后,到迁入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第三十五条《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检验制度,对不符合检验要求或不参加检验的,注销失业登记。检验的具体程序和要求,由县级以上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规定。

第三十六条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及时将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信息实行与计算机数据库同步记载,动态管理。同时要建立《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台帐,及时更新、动态维护,确保台帐记录与计算机数据库数据一致。

第三十七条《就业失业登记证》基本信息记载内容须经打印机打印生效。《就业失业登记证》严禁伪造、涂改、撕页。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通过伪造《就业失业登记证》骗取国家税费或补贴资金,情节较轻的责令退回相应资金;情节较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被涂改、撕页的,原证件失效,劳动者须按规定程序重新申请《就业失业登记证》。

第三十八条《就业失业登记证》严禁出借、出租、转让,失业人员出借、出租、转让《就业失业登记证》给他人使用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的,注消其失业登记;用人单位违法使用、借用、租用、冒名使用《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的,取消用人单位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的权利。违法所得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第三十七至第三十八条行为并经确认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将相关情况记录到计算机系统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登记信息和劳动者个人信息中备案。

第四十条《就业失业登记证》毁损、遗失的,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书面说明原因,并凭登报声明,按规定重新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第四十一条省建立就业和失业管理数据交换库,对各市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和备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准确记录和及时更新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和享受政策情况的数据,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就业,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以各种方式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非本地户籍人员,是指在本地居住,失业前在本地被用人单位招用满6个月且参加社会保险,或以从事个体经营、灵活就业形式在本地连续就业满6个月,并进行了就业登记的非本地户籍人员。

本办法所称本地是指县(市)、区范围内。

第四十三条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完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高信息化程度和网络运行速度,加强数据库更新与日常维护,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办理就业失业登记手续、查询就业和失业登记相关信息。

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整改,并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五条各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篇3:江苏省就业促进办法

从理论上来看,适度的就业流动可以提高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而增进就业质量(Jovanovic,1979)。但中国农民工过高的就业流动性却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微观层面上,频繁更换工作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保险的参与,工资水平的提升都将产生明显的阻碍(谢勇,2008);从宏观层面来看,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以及市民化进程的推进,而较为稳定的就业是上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已有的文献大都认为农民工就业流动性较高,并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的社会、经济影响,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欠深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适的数据。显然,对农民工就业流动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对其就业史进行详细的调查,数据采集的难度较大(白南生、李靖,2008)。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生于1980年及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由于和第一代农民工在成长经历、文化素质、生活方式、行为逻辑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的就业流动行为可能与第一代农民工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很少。

本课题组于2011年1—2月开展了“江苏省农民工就业流动与就业稳定性专项调查”,对农民工的就业史进行了详细的回溯式调查,并选择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其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以及与第一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就业流动的范围、求职途径的动态变化、就业流动的原因以及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概念界定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笔者组织的“江苏省农民工就业流动与就业稳定性专项调查”,该调查于2011年1—2月在江苏省内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南京、苏州、无锡和扬州等4个城市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722份,其中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样本496份,占总体的68.7%,但由于少数样本存在着一定的数据缺失现象,因此样本数量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在本次调查中,男性农民工的比例为64.4%,明显高于女性,新生代和第一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2.97岁和39.38岁。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41年,接近高中毕业水平,明显优于第一代农民工的8.92年;掌握各类职业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达到了34.69%,高出第一代农民工11.23个百分点。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小时工资水平为10.16元,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52.88%,上述两项指标与第一代农民工大体相当。而建筑安装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仍然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领域。

(二)概念界定

就业流动是本文的核心概念,也被称做工作变动,是指劳动者改变工作单位(雇主)的行为,是劳动力市场中的普遍现象(Ours,1990)。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转型当中,我们在预调查时发现部分农民工从事某一份工作的时间过于短暂,有时仅有一、两天。此时,农民工与雇主之间基本不存在工资报酬的支付行为,甚至连工作内容也未具体商定。因此,本文认为雇佣双方并未建立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所以不能将这种情况确定为“从事过一份工作”。考虑到这一现象,通过借鉴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1年和2005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的相关做法,本课题组在问卷设计中将农民工“从事过一份工作”定义为“持续时间不低于一个月,并且获得了相应的工资收入”,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行为。

二、就业流动的总体情况

根据上述定义,本文分别计算了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次数(见表1)。

总体来看,60.25%的农民工在进城以后均有过更换工作的经历,平均更换了1.053次工作。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次数略高于平均水平,达到1.087次,超出第一代农民工0.11次。此外,从未更换过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为37.30%,明显低于第一代农民工的47.35%,但更换过1次、2次、3次、4次以及5次以上工作的比例均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一般认为,更换工作的次数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存在着密切关系(Zenou,2008)。表2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进城务工时间为4.59年,大体相当于第一代农民工的1/3。为了剔除进城务工时间的影响,本文计算了农民工更换工作的频率(见表2)。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很高,而新生代农民工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频率为0.357,大约2.8年更换一次工作;而第一代农民工则为0.211,接近5年才更换一次工作。

为了更准确的测度中国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水平,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ILO,2012),本文还计算了农民工的现职持续时间、最长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及上述指标与进城务工时间的比例(见表2)。可以看出:无论采取何种测量指标,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流动性均很高,稳定性较低,并且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总体来看,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就业环境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生于1980年(甚至1990年)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因此本文认为,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流动性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三、就业行为的变化

就业流动主要是指劳动者更换工作单位的过程,本部分将从就业的地域、工作搜寻途径等两个方面出发,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一)就业地域的变化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过程中,其就业的地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

在第一份工作中,到外省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为57.17%,在本县 (市) 就业的比例约占16.09%。但从第二份工作开始,农民工的省外就业比例明显上升,第三份工作在本省以外的样本比例高达86.40%,而在本县 (市) 的比例大幅降至2.40%,并且在本省其他地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对于第四份及以上工作而言,上述情况却出现了明显的逆转,此时省内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上升至13.33%,省外就业的比例降至60%,几乎又回到了第一份工作时的水平。

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进城务工之初,由于信息不完善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省内甚至本县(市)范围内就业。但随着各种信息的不断完善,对城市工作、生活的逐步适应,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向省外流动,就业的范围不断扩大;而对于一些变更工作比较频繁的农民工而言,可能在就业、城市融入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于是又选择了回流,从而在整体上导致了农民工的就业地域出现了先扩大、后缩小的现象。

(二)工作搜寻途径的变化

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搜寻途径变化来看,“老家的亲友”和“进城后的朋友”均属于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范畴,即非正式的工作搜寻途径;而其他一些方式则属于市场化的、正式的工作搜寻途径,而“自行求职”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从表3可见,社会关系网络始终是新生代农民工重要的工作搜寻方式。51.92%的被访者通过各种亲友介绍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从第二份工作开始,通过这一方式获取工作的农民工比例尽管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在46%左右,仍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就业流动中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在进城务工之初,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以老家的亲戚朋友为主,因此也主要依赖这部分群体提供就业帮助,表现为41.41%的被访者通过老家的亲友介绍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随着进城务工时间的延长,社会交往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民工逐渐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自家乡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在逐渐下降。因此从第二份工作开始,进城后的朋友在农民工工作搜寻中的作用就开始逐渐超过了老家的亲戚朋友。

“自行求职”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作用逐渐上升。大约34.95%的被访者通过这一方式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从第二份工作开始,该比例上升至45%左右,并基本保持稳定。随着城镇就业时间的增长,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化因素在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也随之上升。但职业中介、政府介绍等方式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始终未能起到主要作用。

四、就业流动的动因

本部分主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原因及变化规律(见表4),笔者统计了农民工历次离职的主要原因,其中前四位的原因明显属于主动离职行为,包括“工资太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太累”和“没有新鲜感”。而其他原因基本属于被动离职,主要包括“单位停产、破产”“生病、家中有事”“被解雇”和“工程、项目结束”。

从表4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行为以主动离职为主。在农民工的第一次就业流动中,最重要的离职原因是“工资太低”,比例达到了44.65%,而基于“工作环境差”“工作太累”和“没有新鲜感”等其他主动性原因离职的农民工比例也分别达到了21.07%、29.87%和16.04%。但在各种被动性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生病、家中有事”,也仅为7.55%。

在第二次、第三次以上的就业流动中。尽管具体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各种主动性原因离职的受访者比例仍然大幅度领先于被动性原因,并且“工资太低”始终是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最重要原因。

已有的许多文献均已发现,农民工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不利地位。本文上述研究清晰的显示: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更换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希望提高工资水平、降低劳动强度以及改善工作环境。因此可以认为,就业流动是新生代农民工追求更高就业质量的“用脚投票”行为。

注: 本问题为多选题, 因此各选项的比例之和可能超过100%。

五、就业质量的变化

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本文将从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障等4个方面出发,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的变化。

在表5中,笔者计算了受访者每一份工作的小时工资、周工作时间、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与率。从中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不仅没有随着就业流动而上升,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

从工资水平来看,受访者前三份工作的小时工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对于第四份及以后工作而言,小时工资又开始下降。一般来说,就业流动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比较复杂,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在积极的层面上,就业流动可以增进劳动者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另一方面,就业流动不利于劳动者专用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因此对工资水平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显示,对于适度的就业流动而言(如三次以内),积极效应会超过消极作用,从而就业流动与小时工资正相关。但过于频繁的更换工作无疑将对工资水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如果就业流动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对于劳动时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影响却基本是负面的。随着新生代农民工不断更换工作,其周工作时间出现了上升的趋势,由第一份工作的58.70小时增加至第四份及以上工作的63.73小时。而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与率也同时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是从第四份及以上工作开始,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这表明,不稳定的劳动关系难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当劳动权益。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使用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动因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水平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低。其流动范围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家乡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就业质量,但其就业质量却没有随着就业流动得到有效的改善,甚至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过高的就业流动性不仅制约了这一群体就业质量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国家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城乡统筹等宏观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特提出以下两点政策建议。

首先,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资收入,改善就业环境。因此,降低这一群体就业流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在于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提高其就业质量。例如加大农民工劳动合同的执法检查力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的参与率;加强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合理制定并有效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依法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规范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尽量减少超时劳动现象的发生。

其次,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尽管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多次更换工作,但是就业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议价能力不足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这一。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强化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的组织作用,不仅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尊重农民工自身的意愿,而且还要注意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多开展技术等级较高的技能培训。

摘要:本文使用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动因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低,并且流动地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家乡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就业质量,但其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与率等指标并没有随着就业流动而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篇4: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系数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总量增长迅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总量上来看,2013年江苏省的GDP是1978年的21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7.14%,江苏省作为引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军,承接着国家对产业转移以及技术的进步重要需求,应该加强产业升级与价值链的提高,就目前而且,江苏省的劳动力总量与质量还存在一定的缺口。传统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业转换困难。因此,如何解决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发展下去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重要保障。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同时伴随的还有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了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三次产业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库兹涅茨法则”: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工业部门生产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劳动力会不断向第二产业转移。郭克莎(1999)通过对国内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在GDP的比重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发现,在仍然以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如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中国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并预测了产业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李仲生(2003)在研究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发现: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度的时候出现了硬着陆,即第二产业的技术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第三产业已经开始了低效率发展。段敏方、徐凤辉(2011)认为促进就业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并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路。刘玉成、童光荣(2013)认为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为人口规模、人均GDP和工资结构,并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全国产业结构变迁和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如何解决江苏在调整就业结构的综合影响下,经过“十二五”之后,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和调整,且基本符合工业化演进规律。

为了准确分析目前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对称及相关程度,并且与配第—克拉克定理进行对比,即劳动力的分布是否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最终转向第三产业,我们采用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来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经计算(限于篇幅,数据没有列出,如有需要请联系本人):1978年-1992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较大,以一、二产业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及1985年之后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大幅转移至第二产业。

(一)1993年—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且整体上绝对值较大。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这说明江苏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虽然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年下降,但与产值下降的速度不匹配。而整体绝对值较大,表明江苏省第一产业生产率还有待提高。

(二)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都为正值,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第二产业偏离度为正并且存在下降的趋势,说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小于产值比重,即第二产业具有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三)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且波动较一、二产业大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在呈现下降趋势后,于2008年出现反弹,结构偏离系数偏离了向均衡状态趋近的轨迹,说明了江苏第三产业虽然在吸收劳动力规模的速度上发展很快,但是却出现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大量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这就要求第三产业内部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自身效率和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

四、产业结构调整下,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来看,只有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就业人数分布不合理。从2013年数据来看,在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分布的就业人口最多,而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拥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并与现代经济发展关联密切的特点,却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排在最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江苏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途径还是较传统单一的。

(三)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存在,加之地区之间人员流动性不足等原因,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的矛盾。

五、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一致性。要使两者协调发展,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结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的扩大。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推进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应该视劳动力素质与技术水平、资本、自然资源等因素同等重要,因为劳动者的质量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第二产业在价值链分配中的地位

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与制造业内部进行优化,增加创新在产品中的运用,努力摆脱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提升產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第三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在传统服务业发展相对饱和,而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应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使其人员分布更加合理有效。其次,从政策上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三产业进入门槛与成本,让不同的市场主体公平有效的竞争,为第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David Deaton,Peter Nolna.“The Nature of Unemployment under technicalProgress,in Perek L.Boswohrt(eds)” The Employment Conseuqence ofTechnological Change,The Macmilland press,1983.

[2]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黄涛、陈良馄、王丽艳,中国行业吸纳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经济科学[J],2002(1).

[4]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J],2003(4).

[5]马斌,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

[6]金乃丽、徐盈之,江苏省各行业就业吸收能力的投入产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5).

篇5:江苏省就业促进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江苏省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办发[2006]18号)精神,为切实加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以下简称省级见习基地),专指省人事厅批准设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第三条省级见习基地是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载体,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起示范作用。主要任务是:为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江苏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促进供需见面,实现尽快就业。

第四条省级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体现公益、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见习基地自主申报、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省人事厅在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设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制定全省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的设立、管理、考核、监督检查;

(三)负责组织省级见习基地公益性就业见习供需交流活动;

(四)负责进入省级见习基地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见习人员)见习资格的审核和《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合格证明》的发放;

(五)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的经费管理;

(六)负责省人事厅授权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六条各市、县(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根据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协助做好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的相关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协助做好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的管理、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负责受理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的设立申报和资格审核工作;

(三)负责做好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见习岗位、见习报名人员资格审核和汇总、上报工作;

(四)负责组织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和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参加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公益性就业见习供需交流活动;

(五)负责为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见习人员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

(六)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委托的其他工作。第七条省级见习基地担负就业见习的具体工作,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按照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下达的就业见习计划,接受见习人员报名,制定见习方案,确定指导老师,组织开展见习和就业培训活动,落实各项见习措施;

(二)负责见习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见习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三)负责对见习情况进行考核,出具见习考核意见,协助发放《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合格证明》;

(四)负责推荐、安排见习合格的人员就业;

(五)负责根据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的意见,及时对见习方案、相关见习措施进行整改。

第八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协助做好本校未就业江苏籍毕业生进入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相关工作。

第三章省级见习基地的设立与调整

第九条省级见习基地的设置应当符合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需要,根据省级见习基地建设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第十条设立省级见习基地的用人单位原则上应为企事业单位,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一定规模、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积极性;

(二)能持续提供相当数量、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岗位,能为见习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三)具有对见习人员进行见习指导的师资力量和专业人员;

(四)能够按照要求对就业见习进行有效管理。

直属单位较多的主管部门,根据需要也可申报设立省级见习基地。第十一条设立省级见习基地,由拟设基地用人单位向所在市、县(市)人事部门提出申请,经所在省辖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审核合格后,报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批。省直各有关单位、驻苏部属企事业单位、省人事厅联系的民营企业直接向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申报。

第十二条申请设立省级见习基地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申报表》;

(二)单位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或主管部门批文)(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三)单位简介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需求信息;

(四)高校毕业生见习指导师资队伍情况说明;

(五)健全可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方案。

第十三条审批合格的,由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与其签定协议后正式挂牌运行。省级见习基地挂牌期限为3年,3年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继续挂牌。

第十四条省级见习基地在挂牌期限内因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不再具备基地设立条件的,由单位提出申请或经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评估认定后中止协议,取消省级见习基地资格。

第四章就业见习人员的招收与组织

第十五条见习人员报名条件:

(一)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江苏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二)身体健康,品行优良,无违纪违法记录。第十六条见习人员招收原则:

(一)就近见习原则。已回原籍(生源所在地)的高校毕业生原则上在所在地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

(二)特困生优先原则。经各级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家庭毕业生或民政部门认定的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毕业生以及有其他特殊困难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就业见习;

(三)专业、岗位对口原则。根据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原则上优先安排到对口岗位就业见习;

(四)双向选择、择优安排原则。省级见习基地与报名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交流活动等形式进行双向选择,择优招收;

(五)一次见习原则。已参加省、市、县人事部门组织的就业见习活动并取得相关合格证明的高校毕业生,不再安排进入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

第十七条省级见习基地每年集中安排1—2期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具体就业见习人数由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共同商定。

第十八条省级见习基地分别于每年5月、11月底前填写《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信息统计表》(从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下载),经所在市、县(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审核后,由所在地省辖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统一汇总、上报。

第十九条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统一编制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计划,明确各基地就业见习岗位、招收人数、见习人员报名时间和要求、就业见习供需见面交流活动举办地点等事项,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分别于每年6月、1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各市、县(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应根据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下达的就业见习计划,认真组织开展本地区、本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相关工作。

第二十一条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通过下列方式报名参加就业见习:

(一)直接向省级见习基地报名,报名时填写《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报名表》(从下载),同时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身份证、户籍证明、学历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

(二)参加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公益性就业见习供需交流活动,携带相关材料向省级见习基地(或代办报名手续的所在市、县(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报名。

(三)报名人数较多的高校,可由学校组织集中向省级见习基地报名。

(四)通过就业见习供需交流活动仍未落实人员的见习岗位,由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汇总后二次集中公布,高校毕业生可根据二次集中公布的见习岗位需求信息直接向省级见习基地报名,由省级见习基地确定见习人员并按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省级见习基地通过双向选择初步确定见习人员,并将初定人员名单及相关材料报经市、县(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审核、调整,由省辖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统一汇总、上报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批。

第二十三条经核准参加就业见习的人员应与省级见习基地签订《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从下载),协议书一式四份,见习人员、省级见习基地、所在地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各执一份。

第二十四条省级见习基地应认真组织好见习人员就业见习的各项工作,明确上岗时间、安排指导老师、组织岗前培训,有条件的见习基地应为住宿有困难的见习人员免费提供住宿。

第五章见习期管理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应加强对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见习工作的管理、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二十六条见习人员上岗一周内,省级见习基地应建立见习人员花名册和数据库(从下载数据库格式),并将花名册、数据库和相关材料报所在地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审核,由所在地省辖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统一汇报、上报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作为发放见习人员见习经费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省级见习基地应明确相应部门和专人具体负责就业见习管理工作,制定见习管理方案,委派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

作为见习指导老师。见习期间,应及时了解见习人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加强安全、健康管理,尽可能帮助见习人员解决困难;应对见习人员加强考核,对表现优秀的见习人员,可以给予表彰和适当奖励。

第二十八条见习期内原则上不得变更见习岗位。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由省级见习基地和见习人员双方协商后以书面形式确定。因病或已落实工作等原因不能继续从事见习岗位工作的,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相关证明、省级见习基地签署意见,由所在地省辖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审核并报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批同意后,中止见习协议,不再享受见习人员待遇。

第二十九条见习人员应遵守见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见习期间见习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见习基地报经所在地省辖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审核、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批同意后,可与其中止见习协议。

(一)无故旷工连续3天或累计旷工5天以上的;

(二)不遵守见习纪律且教育无效的;

(三)见习期间有主观重大过失给见习基地造成严重损失的。第三十条见习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第三十一条见习期满或见习期内已落实工作单位的见习人员,应及时填写《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考核表》(从下载)并报省级见习基地,经审核同意后办理相关交接手续。

第三十二条省级见习基地应根据见习人员见习期间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见习成效等情况,及时对见习人员进行考评、签署见习考核意见,报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核后,颁发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合格证明》,作为用人单位优先聘(录)用见习合格人员的依据之一。

第三十三条省级见习基地应优先聘(录)用在本基地见习合格的人员。见习人员被省级见习基地设立单位正式聘(录)用的,单位应为见习人员补交见习期间的社会保险,见习期合并计算工龄。

第三十四条见习人员见习期满后自主择业的,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其就业,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章经费管理

第三十五条见习经费即见习人员见习期间生活补贴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用。

第三十六条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根据当年财政安排的资金额度,制定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计划,列入计划内的见习人员每人每月发放500 元见习生活补贴,并为每人每月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三十七条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为每位见习人员办理见习生活补贴专用银行卡,指定保险公司为见习人员代办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省级见习基地于每月25日前将见习人员数据库报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核,相关费用由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统一划拨。

第三十八条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应配合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做好见习经费管理工作。

第三十九条省级见习基地指导老师补贴等其他有关费用由各单位负责。第七章就业见习工作检查评估

第四十条建立就业见习工作检查评估机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加强对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工作的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区就业见习工作组织和基地建设、岗位条件、制度执行、师资队伍、见习实效和经费管理等情况。

第四十一条对评为优秀省级见习基地,优秀指导老师和就业见习工作优秀组织奖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对评估为不合格的省级见习基地取消省级见习基地资格。

第八章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全面合作

第四十二条各地应以建立省级见习基地为纽带,进一步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合作与联系。

第四十三条鼓励省级见习基地优先吸纳引进相关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人才,支持相关高校优先为设立省级见习基地的用人单位培训人才。同时,双方在建立高

校毕业生实习基地、科研成果转化、组织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第九章附则

篇6:高新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都高新区内的用人单位和户籍在本区内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

第三条成都高新区的就业工作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

第四条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履行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第五条坚持改善和优化创业环境和条件,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再就业扶持对象的创业活动,给予扶持。

鼓励劳务型、就业型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

鼓励劳动者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

第六条加大投入,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训练,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素质与能力。

鼓励属于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行业、规模在100人以上,能提供见

习职业(工种)相应培训条件并有服务社会意愿的企业,申请认定为“成都高新区青年就业见习培训基地”,开展3-6个月的见习培训,高新区管委会根据培训难度和岗位技术含量发放培训补助;凡本辖区从大中专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或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6-25周岁未就业的居民,均可提出申请参加见习培训,由高新区管委会向学员提供相当于失业保险金标准的生活补助和见习保险。

高新区内持《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证》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参加成都高新区再就业定点机构组织的免费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者,根据课时安排按每人每天6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参加高新区再就业定点机构承担专业(工种)以外的培训,取得职业等级证书者可按不超过每人800元的标准核报70%的培训费用。

第七条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并鼓励各类人才中介、职业介绍机构为区内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可按中介成功1人补贴100元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第八条发放就业补贴,鼓励高新区内用人单位更多地招用本区域内的劳动者。

将国家再就业扶持政策中的岗位补贴延伸至所有用人单位,凡招用本辖区持《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证》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的,每招用1名人员给予用人单位500元的就业奖励。

第九条承担高新区财政投资项目的企业,有义务做好本区域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招用本区域居民的比例不得低于30%。代表高新区管委会对政府项目进行投资、营运的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十条进一步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通过社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

社会公益性岗位主要指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岗位(包括收发、门卫、打字、保洁、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岗位)和由各级财政出资形成的就业岗位(公共物业管理、社区治安协管员、城市管理协管员、环卫清扫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等社会化服务岗位)。

社会公益性岗位由劳动保障部门掌握和调控,重点用于安置高新区内持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证》的“4050”(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列各项扶持政策所需资金,符合国家、省、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从促进再就业资金中支出;其余补助资金由高新区财政支出。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暂定执行三年,若遇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调整,从其规定。

上一篇:求职简历上的禁忌话题下一篇:正大软件实岗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