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

2024-06-06

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共11篇)

篇1: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休闲农业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享受。近几年,休闲农业已逐步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我国武陵山区不断发挥自身的农业和旅游业优势,全面发展各种生态旅游项目,并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以武陵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为根本,深入探讨该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武陵;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武陵山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普遍落后

当今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及山区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无法真正满足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休闲农业的主要配套设备十分简陋,卫生与安全问题不能得到保障,无法给消费者带来良好舒适的旅游环境;休闲农业地区的外部设施也较为落后,例如水、电、道路交通等服务等级低,缺乏系统的公共卫生管理,停车场地及设施也没有办法满足游客的需要,所以很难吸引消费者。

1.2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武陵山区的休闲农业主要以“农家乐”为主,并以个体商户或者企业投资为主体,而农村政府相对来说所投入的资金比重很少。农民自己所拥有的资金十分有限,所以导致在建设公共设施时缺乏相应的资金。

1.3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武陵山区的休闲农业分布较为散乱,缺乏统一性和合理性,所开发的项目大体一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说明该地区还没有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无法对经营者进行直接管理与指导,再加上农业部门、旅游部门等其他有关部门在管理上缺乏沟通和协调。

篇2: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养生服务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休闲养生服务产业向人们提供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养生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县拥有天然、天生、天养的“山、水、林”等!大生态资源,加快发展我县休闲养生服务业,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休闲养生的需求,而且对促进我县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根据今年县工作安排,对全县主要休闲养生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优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大手笔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区,以¥¥¥、上举@@、@@卧佛山等!大景区为重点,打造“休闲胜地、生态慢城”,全县生态休闲旅游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融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山水观光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初见端倪。从产业链上分析,我县发展休闲养生服务产业有四大优势,加快发展,大有可为。

(一)资源有优势。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生产力,更是一种特色环境,生态好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来这里休闲、养生,享受氧吧。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山青水绿,-1-

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粤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县森林覆盖率率为75.54%,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是名副其实的休闲胜地、生态慢城。特别是山区的地理环境适合许多中药材的生长和中药活性成分的积累,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地道药材品种繁多,有灵芝、金钱草、溪黄草、仙人草、南板兰根、鸡血藤等,是“广东凉茶”药材生产基地和“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二)旅游有品牌。山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程旼文化、红色文化、大佛文化“!大文化”和世界客家文化始祖地、中央苏区红色港湾、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大品牌”;**文化旅游节、红叶节等节会文化浓厚,其中**文化旅游节荣获“十大最具影响力广东县域节庆”称号。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中国丹霞地貌盆景”著称,是第二届广东自驾游最优景点;粤东名胜@@山,状似仰天卧佛,号称“世界第一天然大佛”,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还有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景区、??温泉等旅游资源,现在的山区是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正在倾力打造的¥¥¥景区、上举@@景区、@@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大景区项目加快推进,如广东第一高空栈道、百丈礤瀑布、大佛寺等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平观光旅游,山区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

(三)美食有特色。山区的娘酒鸡香嫩可口,红闷猪肉肥而

不腻;焖狗肉风味独特,有除湿、固肾、健身之功效;醋溜鱼味道鲜美、清香可口;山区黄粄评为客家特色小吃,黄灿灿、香嫩嫩;红菌豆腐渣鲜美可口。还有客家娘酒、@@酒、八尺米酒等价廉物美。山区美食的独特品牌,不仅让人家到我们这里享受新鲜的空气,还可享受原生态的客家美食。

(四)区位在改善。从本省来说,山区是粤东北偏远地区,是闽粤赣的边缘地。但换个视角,从融入海西的角度,那就是桥头堡、先行地,是海西区、珠三角地区的交接地。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高速的规划建设,??铁路途经山区并设站,国省县道的升级改造,!大景区旅游公路的建成,山区“对外快速联通、对内全面畅通、景区快速回环”的旅游交通网络正逐步形成,交通区位优势将逐步凸显出来。

二、发展短板

我县休闲养生服务产业虽有发展基础和潜力,但许多问题仍然制约着进一步发展:一是休闲生态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县域内景点众多,但总体比较零散,上规模、带动作用强、休闲养生内涵丰富的核心旅游区相对缺乏。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受“八山一水一分田”特殊地理条件的影响,城市框架有待拉开,人流物流资金流不足,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不上,酒店、餐饮、娱乐、购物、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对休闲养生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较大制约。三是资金人才缺乏。投资渠

道有待拓宽,受山区条件制约,区域招商引资困难较大,同时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总体影响公共服务行业发展。在发展生态旅游中,最基础的导游队伍人才缺乏,现有的导游素质不高,服务理念不强,文化水平较低。景点管理较为混乱。四是土地要素制约明显。受区域地形地貌影响,可供大规模开发的平整地块较少。

三、发展建议

依托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做好“山奇水秀”特色文章,打造以休闲养生服务产业为核心,集养生旅游、养生医疗、养生产品加工等为一体的养生产业体系,用两年时间夯实基础,五年时间形成龙头产业,十年时间形成品牌,形成养身、养心、养颜、养老以及宜游、宜居、宜商、宜文的休闲养生目的地,推动大文化旅游、带动大产业发展,打响“何必舍近求远,休闲就到山区”品牌。

(一)打造精致休闲“慢城”。根据我县城小乡大的状况,以打造“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城市”为目标,统筹城乡,致力精致休闲山水县城建设,创优宜居环境,使城市净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让臵身城市的人们如臵身于充满江南水乡气息的花园中,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舒服、舒心、幸福。按照国际“慢城”标准,大旅游思路,规划建设县城“慢生活”步行街区,区内应包含特色购物、酒吧、书吧、茶馆、特色小吃等各种休闲养生业态,极力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慢生活”意境。

(二)提升乡村体验游。针对我县旅游资源分布散、规模小的特点,采取“泛景区”的开发思路,打包整合本县及周边地区得天独厚的奇山秀水,发掘本县独具特色的大佛文化、程旼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以生态为体,文化为魂,依托天然、天生、天养的“山、水、林”!大生态资源,创新构建“农家乐+景区”、“生态区+文化”、“**园+游购”和“水乡农家”、“休闲绿谷”、“红豆酒庄”等乡村休闲旅游新模式,做到村村是景区,处处是景点,人人是景观,让游客在欣赏中参与、参与中品味、品味中休闲、休闲中享受慢生活。

(三)兴建休闲养生度假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合作伙伴在¥¥¥、@@@@景区兴建生态养生主题酒店,在热水温泉、@@温泉景区兴建温泉养生酒店,使景在房中、房在景中,景因客家建筑而显灵性,客家建筑因景而凸显优美;把客家乡村风情客栈作为旅游配套设施和沿途风景来打造,继续建设集饮食、观光、住宿等于一体的客家乡村风情驿站,把风格各异的旅游驿站打造成我县生态旅游线路上的新亮点。

(四)开发中药保健基地。一方面,我县的北部几个镇是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覆盖率达到91%,有“南粤绿色心脏”之誉,是三省交界处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区,可在保护的前提下,引进一批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保健疗养等健康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北部国际中药保健养生基地,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造保护性开发的生态休闲、保健养生的健康产业示范点。另一方面,重点依托佛博园、南药基地和飞龙**产业园,规划建设集“旅游

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生态保护、礼佛拜佛、水体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万亩休闲养生基地,大力开发礼佛养生、南药养生、休闲保健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加快推进大佛寺后续工程、南药植物科普基地、养生康复楼、药膳馆、中医药推拿保健中心等项目建设,实现养生保健与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

篇3:武陵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1.1 基础设施普遍落后

当今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及山区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无法真正满足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休闲农业的主要配套设备十分简陋,卫生与安全问题不能得到保障,无法给消费者带来良好舒适的旅游环境;休闲农业地区的外部设施也较为落后,例如水、电、道路交通等服务等级低,缺乏系统的公共卫生管理,停车场地及设施也没有办法满足游客的需要,所以很难吸引消费者。

1.2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武陵山区的休闲农业主要以“农家乐”为主,并以个体商户或者企业投资为主体,而农村政府相对来说所投入的资金比重很少。农民自己所拥有的资金十分有限,所以导致在建设公共设施时缺乏相应的资金。

1.3 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武陵山区的休闲农业分布较为散乱,缺乏统一性和合理性,所开发的项目大体一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说明该地区还没有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无法对经营者进行直接管理与指导,再加上农业部门、旅游部门等其他有关部门在管理上缺乏沟通和协调。

2 武陵山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2.1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近几年,武陵山区的乡村旅游正处在市场的发展阶段,“农家乐”旅游依然属于微利经营,发展本地区的休闲旅游项目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所以,政府要提高对休闲农业发展的认识,把休闲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发挥休闲旅游农业在农村扩大内需、缓解农民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大政府对休闲农业发展扶持力度,在税收政策上实行减免措施,在国家许可的情况下为经营者提供最大的优惠。在证照管理上,“农家乐”的经营者只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及健康证这3个证件,制定统一收费标准,而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也要考虑“农家乐”的实际状况,给与其相应的费用减免。

2.2 加强规范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对其的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制,全面发挥旅游、文化、交通等各个部门的作用,统筹安排,协调管理。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标准,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项目审批开始,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防止出现强行拉客等各种不文明的竞争行为,让山区休闲旅游可以健康、有序的进行。

2.3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武陵山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必备条件。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其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把区域性基础设施当作投资的重中之重,要做好交通、环境、安全等各种保障设施,同时规范住宿、饮食、卫生等建设标准的要求,全面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从而使休闲农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还要实行投资的多元化,各银行也要积极把休闲农业的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一项重点内容。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来吸引外资的投入。不断进行招商引资,运用现代社会的服务理念,把农家乐和休闲度假设施充分结合在一起,建设出具有高层次的山区休闲旅游。

2.4 创新各种名品名牌

武陵山区可以通过休闲农业示范点的评定,打造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休闲、娱乐等高品质的休闲农业经典。要注重挖掘武陵地区的各种文化教育,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文化内涵。以“农家乐”休闲项目为根本,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把休闲农业建设成为更加人性化、绿色化的一种体验式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摘要:休闲农业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享受。近几年,休闲农业已逐步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我国武陵山区不断发挥自身的农业和旅游业优势,全面发展各种生态旅游项目,并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以武陵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为根本,深入探讨该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武陵,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余胜伟.休闲农业的现实意义及其推进思路——兼论湖北休闲农业的发展[R].2011.

[2]恩施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恩施自治州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R].2011.

篇4: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地发展,我国的休闲渔业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目前,我国休闲渔业正朝着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前提下,以“渔、景、食”和自然田园风光为基础,再有效结合休闲、旅游、文化、度假、娱乐和餐饮为发展模式。从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必要性进行阐述,同时进行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 休闲渔业;产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4;F32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它主要依据内陆水域条件、渔业生产环境的特点、渔村的人文环境和人们对水产美味佳肴的喜爱、人们欣赏各种水产动植物等条件。把这些独特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供人们游玩、欣赏,最终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

1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各地悄然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休闲、观赏渔业,且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虽然休闲、观赏渔业才刚刚兴起,它仅占有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但是它的出现带动了其他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休闲、观赏渔业为城乡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路子,缓解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它是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具有独特之处,其他渔业行业是无法取代的,其正加速成为当前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观赏渔业产业的发展会推动渔业经济的发展,也将成为渔业产业发展的关注点[1]。

2 休闲渔业发展的必要性

2.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具备很多独特的江河湖库、漫长的黄金海岸以及独特的海洋奇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的渔业资源中有700多种自然分布的淡水鱼,有5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此外,我国还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水库。这些独特的资源为发展内陆休闲渔业奠定了基础。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730多个岛屿,其中距离陆缘18.5 km以内的近岸有成百上千的无人小岛且有待开发。优越的岛屿自然条件,为我国建造人工鱼礁、发展栽培渔业、养护渔业资源提供了条件[2]。

2.2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休闲的需求

当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不断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济基础,休闲渔业由此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

2.3 有利益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退,急需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具备起步较易、成效快,易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能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等特点,它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2.3.1 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些位于江河湖海之滨的传统的海水和淡水捕捞渔业生产基地,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选取一些比较有开发价值的渔区和海岛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当地渔村的发展,提高当地渔民的经济收入,便利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2.3.2 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发展休闲渔业能有效利用渔业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能有效地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传授海洋知识等结合起来,可有效地实现第一、二、三產业的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

2.3.3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收入、益于身心健康

发展休闲渔业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经济收入,也能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休闲渔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环境为基础。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去休闲渔业旅游基地游玩能使人们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

3 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坚持以“护渔业生态环境,发展渔业生产力,优化渔区产业结构,繁荣渔区经济,美化渔村环境”为原则,合理地利用各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构建不同模式的休闲渔业[3]。

3.1 发展“渔家乐”模式

发展“渔家乐”的模式,有效利用渔区、渔港、渔船、渔业设施、村舍条件及专业渔民的技能,让游客在参观海岛风景的同时还能直接参与“赶海”,让游客体验渔民的生活。游客能和渔民一起进行张网、流网、拖虾、笼捕、海钓等近海传统的捕捞。游客既能参观海岛风景又能亲身体验海岛渔民的生活,在休闲度假中去感受大自然,感受渔民的生活。

3.2 发展“农家乐”模式

发展“农家乐”的模式,需要人为进行创设,利用具备相当规模的专业海水养殖网箱和海、淡水养殖池塘养殖各种海、淡水鱼类。此外,还需建立一些服务的设施,如餐饮、娱乐、旅馆、交通、钓具、饵料供应和技术服务等以提供旅游者。此外,还需建设人工鱼礁、垂钓场所。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再人为创建一些娱乐设施,形成独特的休闲渔业农家乐模式,不断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3 发展“旅游观光”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除了“渔家乐”模式和“农家乐”模式之外,还有“旅游观光”模式。基于我国具备丰富的海洋渔业、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海岛风光,可以创设海上旅游、海钓基地。有效地利用渔港、浅海、岛礁的海洋自然生态资源,有效地把旅游观光和品尝海鲜风味活动结合起来,设立一些海上旅游观光项目,如海上游览、海上捕鱼、海上垂钓、海底观光、海岛海景观光、海上运动和潮间带采集等。

总之,发展休闲渔业能拉动渔业经济的发展,能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要使休闲渔业获得长远的发展,还需要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为此,休闲渔业管理部门需对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渔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高度的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相信未来休闲渔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休闲渔业将会给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将会带动更多的渔民致富。

参考文献

[1]平瑛.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趋势和突破重点[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

[2]江明方.当前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5(1).

[3]陈明宝,柴寿升.休闲渔业资源价值与管理[J].发展研究,2010(2).

篇5: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模式探讨

当前,中小河流治理已成为中央关心、人民期盼的重要民生工程,成为水利的重点工作之一。山区河流坡陡流急,洪水冲刷能力强,水土流失和因灾损失严重。以往人们注重河段防洪和水资源开发,忽视山区河流生态系统建设与维护,不从根本上整治水患,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只有认清河流在防洪、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用新的治水思路、先进的理念来规划设计,才能高效推进当前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泰顺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流域面积在200km以上的中小河流有司前溪、洪口溪、三插溪和仕阳溪4条,控制县域面积达15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山区中小河流受地形影响,河床峻陡,源短湍急,洪水涨落迅速,对两岸村镇和农田危害极大,以此造成的损失一直是我县灾害的重点。“十一五”以来,我县对流经人口密集区的河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在防洪保安和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局部挡墙式的治理存在褚多不足,未能从根本上防治较大河洪灾害。因此,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必须探寻一种适用于自身的科学治理模式。

一、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流治理任务艰巨。山区中小河流分布范围广,洪水峰高量大,暴雨后一般2-5小时即出现洪峰,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泰顺由于各河流上游缺乏较大洪水拦蓄调节作用的控制性工程,中、下游未建较高标准的防洪堤,且河道淤积严重,90%的河段行洪能力为5-10年一遇,有些河段甚至达不到5年一遇,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二)缺乏系统规划治理。一是县内需治理的河道长,缺少资金,使河道治理缺乏系统性。二是河道治理多偏于防洪功能,而其它功能被严重忽视。以往多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建设了一些临时防洪工程,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防洪问题突出,许多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仍处于未设防的自然状态。

(三)管理薄弱,河流功能衰减。西部山区的仙居溪、察溪、横溪等河流,流域内岩石裸露,堤防单薄,加之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采砂、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较多,洪水来时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而南部的东溪、仕阳溪等河流沿岸群众在河道内耕种、弃渣堆土现象严重,造

2成河道萎缩严重,一遇大雨,极易发生洪灾。且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增加,两岸村庄生活污水、垃圾直排河道的情况相当突出,河道生态破坏严重。

(四)长期投入不足是中小河流治理的瓶颈。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面广投入大,由于群众投劳减少,加之我县属山区欠发达县,中央、省对水利项目采取的是补助政策,地方财力无力配套投入,给山区项目包装、资金争取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影响河流治理项目推进积极性。且我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短缺、年龄老化现象普遍存在,难以适应大建设的需要。

二、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模式探讨

(一)当前河流治理的误区

1、河流认知上的主要误区:山区河流防洪排水和取水功能成为河流治理唯一目的,舍弃河流其他功能;山区多系贫困或欠发达地区,河流水资源被作为经济商品严重透支开发,水空间被挤占;河道被当作纳污排污通道,忽视水陆生态循环作用。

2、河流治理工作存在误区

①防洪与兴利不能有机结合。一些中小型河道整治,为蓄水兴利或景观效益进行节节拦蓄,尤其是山区水电开发梯级建设浆砌石坝,河床淤积,坝前库容迅速衰减,严重影响河道行洪,且破坏河流连续性,导致水生态失衡。

②对天然河道进行裁弯取直。虽便于村镇建设规划和排水,但河道变形调蓄能力降低,加快洪峰叠加,不利于河床和堤岸安全,增加下游防洪压力,破坏了水陆连续性和各类水生物栖息繁衍的空间,湿地逐渐消失,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③采用浆砌或砼挡墙硬化平整河床河岸。虽利于行洪,却破坏河道生态功能,造成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水生物无法依存,加剧污染,切断地表水和地下水沟通,增加洪灾总体风险。

④束窄河道加高河堤。受两岸已建民居或已垒护田堤限制,采取加高河堤的方式解决,形成高大的人工筑体,变成单纯的防洪工程。

⑤城镇建设用地挤占河道。城镇建设将部分河道改为暗涵封盖甚至直接填埋,带来生态破坏和防洪排涝隐患。

⑥堤岸建设工程措施单一。工程粗直线化破坏自然和文化景观,河流失去生态廊道和绿色休闲空间的功能。

(二)生态治理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改善水环境要求日益增强,必须加快转变认识误区,重新认知河流,探讨新的治理模式,抛弃防洪和资源开发的固化意识,营造资源、生态、景观等多功能河流,还河于自然,服务于社会,实现人、水、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为此,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治河要求,结合泰顺山区实际,提出“流域统筹、重点防护、生态优先、兼顾风貌”的治理思路,在治理形式上坚持工程水利与生态水利有机结合的原则,采取了多项措施。具体如下:

1、全局规划,有机融合中小河流治理规划不能局限在河道范围内,而以河流流域综合考量,将区域内气象水文、地质、水资源和人口、产业、经济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结合“生态县”和“美丽乡村”等主题,统筹协调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改造、农村河沟整治等项目布置,强化规划蓝线运用,保护河流生态用地,退还被占用滩地,逐步恢复河流健康。要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实施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在满足河流的防洪安全和资源功能的前提下,强调河流的自然、生态和舒适性。遇山体段及满足防洪要求的公路段,原则上不采取措施,保持原貌,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及当地环境的影响。在适宜节点建造亲水平台,休闲设施,活动空间等,更多的实现了水利建设与山区城镇建设、环境整治、人文休闲、交通物流等相融合,即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

2、修复河流

由于山区河流中上游截流水资源利用,尤其小水电梯级开发致使中下游部分河道基流难以满足自身生态用水需求,甚至某些河段经常干涸。为保障河道水源,必须多渠道开源,要求电站保证下泄生态流量,还要充分利用区间水资源、再生水资源提供补充。首先应拆除废旧的坝堰,改跌水为缓坡,改全隔断坝堰为橡胶坝、翻板坝等可控拦水物,恢复河道连续性。其次要遵循“宜弯则弯,宜宽则宽”的思想,用蜿蜒、曲缓代替直线,因势导流,回复自然河态。再者要营造多样水域空间,后撤堤线,清除底泥,改良急流浅滩、深潭、湿地等多样水环境,为多种水生物提供生存空间,重建河流生态系统。

3、防止水土流失

山区河流大都河道陡、切割深,洪水来势迅猛,泥沙含量大,易对下游治理工程造成淤积和水毁。中小河流治理应与上游小流域治理相结合,对上游山丘区采取退耕还林、封沙植草等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修建谷坊、沉沙池等以减少泥沙入河,利用水保工程削减洪峰流量,减低冲刷强度。

4、控制水环境污染

治河先治污,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最大因素,必须有效控制污染源,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防止农田面源污染,建设两岸植物缓冲带,有条件的可营造小型人工湿地,恢复河流水体自净能力。

5、建设生态岸滩。岸滩是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流的水陆边界。护坡堤防尽量采用柔性材料,利于水土渗透交互,使工程措施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既能满足河道防洪要求,又不影响“堤身”植物种植和利用。生态护岸水下部分宜采用抛石、石笼等,为各类水生动物创造适宜栖息繁衍的环境,水上部分宜在柔性垫层上种植草本植物,利用浙南本地水杨梅、青砾等植物固滩效果显著的特性,既可达到防洪目的,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6、注重景观效果,结合景观学建设绿色廊道,与山区植被、村镇绿化带、田园作物交错融合,形成多级生态河岸,满足民众亲近河流的需求,以安全性、开放性、舒适性为原则,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历史风貌。如泰顺泗溪上的缓坡仿古碇步、橡胶坝已成了廊桥文化园的两道独特风景线,将河流整治与泗溪镇生态景观轴、城镇交通复合轴建设有机结合,形成贯穿镇区的连续水面,提高了泗溪镇品位。

三、山区中小河流治理保障措施

(一)加大项目的推进与前期工作力度。要加强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的贯彻实施,充实调整中小河流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完成时限、工作责任等,建立健全中小河流治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中小河流治理投资强度大,安排建设内容多,前期工作是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必须认真抓好。首先要确保前期工作投入。其次要加强前期工作组织,择优选择有实力、资质高的勘测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编制工作。

(二)抓好建设管理。抓好项目法人组建、招投标、项目管理、项目验收等

各个环节工作,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及时竣工验收。同时,加快制定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后管护制度,明确建后管护责任、管护主体、管护经费等。要建立河道综合治理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新的水土流失,减少污水入河,加大无序采砂整治力度,大力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项目建设。要针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的特点,积极创新建管模式,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三)强化监督检查。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要在开工前、竣工后公示,县水利局应组织力量全过程跟踪监督、检查和指导项目实施,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进治理建设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出台的《中小河流治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在项目全过程贯穿绩效管理,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抓手,实行绩效评价结果的报告和公开制度,既为决策服务,又增强政策的社会公信力。

(四)加强协调。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必须加强协调,同心协力,广开门路,多渠道筹资,积极争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受益单位自筹,社会集资,群众投劳等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保障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所需资金。要针对项目特点,建立健全新形势下政策处理机制,充分调动乡镇、村干部群众参与河流治理的积极性。

四、结语

篇6:休闲农业的七种模式

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有关领导介绍,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从这四个发展阶段看,休闲农业发展正在经历五个重大转变。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从休闲功能上看,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从空间布局上看,由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从经营规模上看,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根据专家调研总结,目前,休闲农业大体有7种模式29种类型:

1、田园农业休闲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

2、民俗风情休闲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休闲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日庆典、民间歌舞等休闲活动,增加农业休闲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

3、农家乐休闲模式。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休闲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休闲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5、休闲度假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等等,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6、科普教育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

7、回归自然休闲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谧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主要类型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

篇7: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

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吴舰航1,2(1.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2.哈尔滨市农业信息中心,哈尔滨 150021)

摘 要:目前,哈尔滨市休闲农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机遇使休闲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大的市场潜力。阐述了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等几方面内容,并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篇8: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1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在我国各地悄然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休闲、观赏渔业, 且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虽然休闲、观赏渔业才刚刚兴起, 它仅占有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 但是它的出现带动了其他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如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休闲、观赏渔业为城乡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路子, 缓解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 具有独特之处, 其他渔业行业是无法取代的, 其正加速成为当前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观赏渔业产业的发展会推动渔业经济的发展, 也将成为渔业产业发展的关注点[1]。

2 休闲渔业发展的必要性

2.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具备很多独特的江河湖库、漫长的黄金海岸以及独特的海洋奇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的渔业资源中有700多种自然分布的淡水鱼, 有5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此外, 我国还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水库。这些独特的资源为发展内陆休闲渔业奠定了基础。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拥有730多个岛屿, 其中距离陆缘18.5 km以内的近岸有成百上千的无人小岛且有待开发。优越的岛屿自然条件, 为我国建造人工鱼礁、发展栽培渔业、养护渔业资源提供了条件[2]。

2.2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休闲的需求

当前,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 不断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济基础, 休闲渔业由此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

2.3 有利益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退, 急需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具备起步较易、成效快, 易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能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等特点, 它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2.3.1 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些位于江河湖海之滨的传统的海水和淡水捕捞渔业生产基地, 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 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 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选取一些比较有开发价值的渔区和海岛发展休闲渔业, 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能带动当地渔村的发展, 提高当地渔民的经济收入, 便利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 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2.3.2 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发展休闲渔业能有效利用渔业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 能有效地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传授海洋知识等结合起来, 可有效地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结合, 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

2.3.3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收入、益于身心健康

发展休闲渔业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经济收入, 也能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休闲渔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环境为基础。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人们去休闲渔业旅游基地游玩能使人们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

3 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坚持以“护渔业生态环境, 发展渔业生产力, 优化渔区产业结构, 繁荣渔区经济, 美化渔村环境”为原则, 合理地利用各地特有的自然资源, 构建不同模式的休闲渔业[3]。

3.1 发展“渔家乐”模式

发展“渔家乐”的模式, 有效利用渔区、渔港、渔船、渔业设施、村舍条件及专业渔民的技能, 让游客在参观海岛风景的同时还能直接参与“赶海”, 让游客体验渔民的生活。游客能和渔民一起进行张网、流网、拖虾、笼捕、海钓等近海传统的捕捞。游客既能参观海岛风景又能亲身体验海岛渔民的生活, 在休闲度假中去感受大自然, 感受渔民的生活。

3.2 发展“农家乐”模式

发展“农家乐”的模式, 需要人为进行创设, 利用具备相当规模的专业海水养殖网箱和海、淡水养殖池塘养殖各种海、淡水鱼类。此外, 还需建立一些服务的设施, 如餐饮、娱乐、旅馆、交通、钓具、饵料供应和技术服务等以提供旅游者。此外, 还需建设人工鱼礁、垂钓场所。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再人为创建一些娱乐设施, 形成独特的休闲渔业农家乐模式, 不断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3 发展“旅游观光”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除了“渔家乐”模式和“农家乐”模式之外, 还有“旅游观光”模式。基于我国具备丰富的海洋渔业、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海岛风光, 可以创设海上旅游、海钓基地。有效地利用渔港、浅海、岛礁的海洋自然生态资源, 有效地把旅游观光和品尝海鲜风味活动结合起来, 设立一些海上旅游观光项目, 如海上游览、海上捕鱼、海上垂钓、海底观光、海岛海景观光、海上运动和潮间带采集等。

总之, 发展休闲渔业能拉动渔业经济的发展, 能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 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 要使休闲渔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还需要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为此, 休闲渔业管理部门需对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升渔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具备高度的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相信未来休闲渔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休闲渔业将会给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将会带动更多的渔民致富。

参考文献

[1]平瑛.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趋势和突破重点[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

[2]江明方.当前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 2005 (1) .

篇9:对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团体旅游;休闲旅游;休闲性

我国的旅游事业经历从起步开创、改革振兴到全面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旅游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空前繁荣。2007年,时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的弗朗加利先生指出,在今后几年当中,中国会超过美国、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1]。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旅游接待大国和排名第四的客源输出国[2]。目前我国正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过渡,在此背景下,本文拟结合方兴未艾的休闲旅游,结合作为我国目前主要旅游方式的团体旅游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于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休闲旅游是未来发展趋势

休闲,作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直以来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而作为一种产业去研究和开发,则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并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十几年来,在我国,休闲作为一种产业,从学者到政府都对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开发。2010年12月,国家旅游局在珠海召开的全国休闲工作会议上对休闲做出了定义: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开展的观光度假、康体娱乐、求知益智、愉悦身心等活动,以及为上述活动提供服务、生产和保障的相关业态与产业[3]。随后各地逐步开始引导和推动国民休闲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在国民休闲产业的发展上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推出了“国民休闲汇”等一系列推动国民休闲活动发展的举措,旨在使全省旅游业逐步由原来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到休闲经济发展模式的轨道上来。

而对于休闲与旅游的关系,在学术界也形成了几大类不同的看法。刘德谦先生认为,休闲包括异地休闲和本地休闲,旅游包括闲暇类旅游和非闲暇类旅游,休闲与旅游的重叠部分即为异地休闲也即闲暇类旅游。李仲广先生则认为,从本质上讲,旅游与休闲没有任何区别,旅游是那些发生在异地的休闲,即旅游是休闲的一部分。而李文明则认为旅游休闲化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必由之路,即旅游与休闲相互渗透乃至结合[4]。尽管上述看法有着较大的差别,但都可以体现出一点,即休闲与旅游有着紧密的联系,休闲中应重视旅游;旅游,特别是非商务性旅游应着力体现休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人们在观光的同时更多会去追求一种愉悦和放松,因此,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类型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休闲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类型,这种旅游模式不管以什么形式表现,使旅游者通过旅游能够得到身心自在、闲适达观的休养,则应是休闲旅游体现的主要价值。

二、我国目前的团体旅游模式及其不足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形式也逐渐丰富多样。但作为传统旅游模式的团体旅游仍是我国旅游方式的主体,我国团体旅游模式在饱受诟病中不断地调整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模式,如图1所示:游客和旅行社购买标准旅游产品,旅行社委托或安排导游协助游客完成标准旅游产品的消费。

随着旅行社管理的加强、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旅游产品的优化和游客对这一形式的被动性适应,我国原来较为凸显的团体旅游模式问题逐渐淡化,但因为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旅行社、游客、导游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休闲旅游大发展的前提下,团体旅游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休闲旅游的要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如下:

(一)导游人员导购化

随着旅游市场的放开,我国旅游业,特别是旅行社业经历了一个粗放式的发展过程,大大小小的旅行社遍地开花,甚至一部传真、一部电话即可经营旅行社业务。这就直接导致了旅行社业的恶性竞争,并逐渐形成了导游人员与旅行社的权责利的分离。随着导游人员的猛增,僧多粥少的现象明显加剧,导游人员从旅行社获取旅游业务委托只能拿到较少的导服费,甚至导游需要通过向旅行社交人头费的方式获取“优质”旅游团的委托业务。为了保证团队旅游的顺利进行,导游人员还需要为司机及其他同行人员等支付一定的报酬。这就必然导致导游竭尽所能,从游客手中赚取相应的资费;在我国小费制度及小费文化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导游只能努力推销各类“赢利产品”,通过加点、购物等方式从游客手中赚取相应的收入,从而使导游逐渐导购化,也很难保证游客得到较好的休闲。

(二)跟团旅游疲累化

形成跟团旅游疲累化的原因,一是旅行社限于成本的控制等原因,经常会将行程安排得过于紧凑,如山东全线七日游,会有大部分时间在车上度过。二是导游为获取一定的收益,经常会在原有行程基础上增加诸多的新景点和购物店等,使得行程更加紧张。三是跟团旅游往往要求团员的高度同步化,限制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显然与休闲旅游相去甚远。尽管部分旅行社也推出了“纯玩团”等,但效果并不明显。

(三)旅游景点观光化

受传统旅游模式和以往国民旅游需求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景区在规划和建设上都将重点放在景点本身上,努力开发景点的“观光”价值,较少关注甚至忽视景区的“休闲”价值。景区运营的市场化,也使得经营者更加注重能够带来直接利益的“观光”价值开发。缺乏良好的宏观规划和先进的休闲意识的引领,导致众多景点的重复性、同质化建设。这使得我国的大部分景点都停留在重观光、轻休闲的低层次建设水平上。此外,大部分地区将旅游收入着眼于景区的门票收入和景区内消费上,缺乏大旅游的概念,这也限制了休闲旅游的发展,部分地方也开始尝试做出改变,如济南市大明湖新区的免费开放,初步估计,免费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大大超过原来老区的门票收入。

nlc202309040303

(四)付出回报脱节化

从理论上讲,在图1所示的团体旅游模式中,游客参加团体旅游,利益关系主体应为游客(旅游产品购买者)和旅行社(旅游产品提供者),即游客为享受旅游产品向旅行社支付对等的费用,旅行社协助游客完成旅游产品的消费并收取对等的费用,至于交通、导服、景区、住宿、餐饮等一切关系和费用都由旅行社这一主体安排和支付。在这一模式下,游客向旅行社支付费用并消费对等的旅游产品,旅行社提供旅游产品并收取对等的由游客直接支付的费用,付出与回报较好地结合起来。而实际的运作中,付出与回报却存在较大的脱节,特别是游客、旅行社、导游、司机等的付出与回报存在着明显的脱节。上述利益相关者较为常见的支付系统如图2所示:

在该支付系统中,首先,游客向旅行社支付的旅游费往往是较低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消费能力较高的所谓的“优质”团,旅游费往往低于旅行社所提供的标准旅游产品的成本,即旅游费与旅游产品成本存在脱节。第二,导游接受旅行社的委托进行带团,向旅行社获取导服费等报酬,导游根据旅行社要求进行导游服务。实际运行中,导服费往往是很少的,有时甚至为负值,因为,导游要向旅行社交人头费等。有时导游也会从游客处获取一些小费,但在中国的小费制度很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一部分往往会少到可忽略不计。这就产生了导游提供导游服务与获取的导服费脱节的状况。第三,旅游车司机从旅行社获取交通费,但经常只是基础的交通成本。这导致司机的辛苦付出与旅行社支付的交通费脱节。为调整上述种种权责利互相脱节的态势,各方利益相关者只能采取其它措施,如旅行社向导游收取人头费,导游向游客推销计划外景区、购物店和商品而获取回佣,司机向导游收取回佣中的分成。这样势必直接导致团体旅游中各种矛盾的产生。

三、解决团体旅游与休闲旅游差距的对策

从上述团体旅游所体现的问题显然可以看出,它与休闲旅游所追求的身心自由、闲适达观等相去甚远。究其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相关者利益分配机制的畸形和先进旅游理念引领的缺乏上,基于此,拟提出如下解决方案,以期缩小团体旅游与休闲旅游存在的差距,为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建立和完善旅行社优胜劣汰机制

近几十年,我国旅行社业经历了一个粗放式的发展,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旅行社的准入条件设置较低,管理上较为混乱,产生了大量旅行社和旅游组织者,进而导致了旅行社业的恶性竞争,价格竞争尤为突出。近几年,部分地方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限制旅行社的过度增加,但力度较小,很难较快地整合和增强各旅行社的实力,不能较好地遏制恶性竞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应尽快加强和规范旅行社准入、淘汰机制,将旅行社数量控制到较为合理的范围。这将会有效地增强旅行社的整体服务实力,为加强和规范旅行社管理,完善团体旅游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行富有激励效果的导游分级制度

《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中对导游人员建立了等级考核制度,并将导游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等级。但自实施以来,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较少有导游人员为提升等级付出相应的努力。因此,应建立起更具激励和引导作用的导游分级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并将导游人员的等级与补贴、工作权限挂钩,这样将会对提升导游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改善团体旅游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重视和加强导游权益的保护

尽管现在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通过导游提供服务的团体旅游模式仍会是旅游方式的主体,因此,导游的工作对旅游休闲性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导游曾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而现在的导游人员几乎成了无基本工资、无基本福利保障、无社会地位的“三无人员”。导游人员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心理健康状况等不容乐观,而且导游人员流失率高,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加入。导游权利的立法缺失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虽然现行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办法》等对导游的人身权、代表旅行社履行职务权等都制定了相应条款,但显然不足以为导游权益提供足够的保护,这也导致了导游的安全保障、劳动报酬、人格尊严、社会保险等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创造出满意的服务,因此,通过立法等加强对导游权益的保护,提高导游工作的满意度成为必然。

(四)引领和创造健康、休闲的团体旅游新模式

各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对引领和影响社会对导游工作的理解和休闲意识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各类宣传中,对导游工作的宣传较少,且多以负面批评为主,这也导致了社会对导游工作的误解,极大地影响了团体旅游的发展。在这个旅游大发展的环境下,政府、媒体等应加大对旅游工作,特别是导游工作的正面宣传,引领和创造健康的团体旅游模式。当前,休闲旅游还是一个较新颖的概念,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休闲旅游将会成为旅游的主体,团体旅游也将逐渐由以观光为主向以休闲为主转变。在这一条件下,人们休闲意识的加强将决定着休闲旅游的发展速度,因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媒体应加大对休闲旅游的宣传,助力休闲旅游的发展。

(五)鼓励和加强休闲产品的开发

受传统旅游模式和人们消费能力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传统旅游目的地在建设均以观光作为主要卖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加强,人们对休闲的要求将更加明晰和强烈。近几年,各地逐渐开始重视休闲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旅游产品还是以观光为主,因此,应鼓励和加强休闲产品的开发,将旅游产品从以观光为主逐渐过渡到以休闲为主上来,为休闲旅游新模式的建立创造条件。此外,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往往受季节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这也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发展。

(六)促进各类假期的科学规划

我国休假制度的不断调整,人们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我国假期的相对一致性导致出现明显的旅游扎堆现象,如到“十一”等较长假期,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著名景区人满为患,各旅游景区及相关行业都超负荷运转,游客几乎是人贴人,甚至上厕所都要排队,这严重地削弱了团体旅游的休闲性,大大降低了旅游的质量。基于此,国家可以出台措施,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不同的休假制度,在保证不缩减休假天数的同时,在假期安排上给各行业一定的自由度,以期在总体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假期结构,从而使团体旅游达到相对的平稳,使各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数量保持相对的稳定,这将会有效地提升团体旅游的休闲性。

四、结束语

尽管现在的团体旅游模式与国家所倡导的休闲旅游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国家对旅游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们旅游消费意识的转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旅游主模式的团体旅游将不断得到改善,健康、休闲的团体旅游新模式将成为中国旅游的新主体。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网站[EB/OL].www.gxta.gov.cn,[2007-7].

[2]唐志国.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37.

[3]山东省旅游局.国民休闲读本[Z].中国: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2011:4.

[4]山东省旅游局.国民休闲读本[Z].中国: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2011:8-9.

篇10: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

创新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都市田园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投资商在进行休闲农业项目投资规划时,也希望自己的项目具有都市田园的气息,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什么是都市田园?

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这好似一把双刃剑,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耕地问题。由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耕地保护的政策,坚持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这种形势下,处于城市周边地区的乡、镇、村落等应该如何发展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都市田园的提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都市田园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养殖区域,并在区域中融入休闲、娱乐等元素,同时打造出景观性较强的田园风光以吸引受众,既能顺应城市化的发展,也可满足都市人休闲旅游需求。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在重庆市建设与发展特色小城镇座谈会上,提出“推进城乡统筹,打造都市田园”。随着城乡统筹步伐加快,静观镇正成为重庆主城都市圈中生态环境最优、区位条件最好、产业特色最强、人居环境最靓的都市田园。黑龙江宾县在《宾县总体旅游规划》中提出高起点、高标准打造“都市田园、北国山水”特色品牌,推动宾县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成都市田园度假胜地,同时也是落实哈尔滨市建设“哈东新城”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之一。宾县区位优势突出,乡村田园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都市田园型旅游目的地。

都市田园解决什么问题?

都市田园这种创新性的休闲农业模式十分适合在大城市周边推广。首先它对解决当前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既可满足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的心理,也能带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其次它也是发展休闲旅游度假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客源基础庞大,区位优势明显,短期旅游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强;第三,它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在拓展城市功能的同时,保留了农业景观,促进区域农业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国际蓝调庄园项目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核心设计人员精心打造的一座都市田园。整个项目以种植蓝莓为主线,提出“蓝色浪漫”的休闲文化创意,突破传统手法,根植于农业特色水果种植,成功的将休闲娱乐功能融入农业生产中,并使其与传统农家乐旅游区别开来,不失为一次从一般农业到都市田园式农业庄园的革命!

篇11: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

(一)都市农业定义及功能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提出来的。但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从而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体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通常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三生功能”,即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将这三项基本功能表述为:a、经济功能即生产性功能,主要指产品上满足都市市民的消费需求,通过为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收入。b、社会功能即生活性功能,主要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以及观光、休闲等场所的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c、生态功能,主要指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和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概念、与旅游农业的关系及作用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在都市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开发都市农业的各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不仅使都市旅游的开发趋向丰富与新颖,而且通过旅游开发为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从而日益成为旅游业与农业不可缺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也构成了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渐趋成熟。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中国,都市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但随着经济的进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近几年也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市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在观光农业、市民农业、庄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北京明确要把京郊农业建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其中体闲观光为一大功能;深圳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观光农业旅游已初步建立规模市场;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观光农庄,庄园经济正在兴起。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是由于它有以下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高产高效的目标

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农业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城郊型农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一直被认为是个弱质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就要求农业改变面貌,实现转轨变型,向二、三产业延伸,扩大经营范围,提高附加值。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以旅游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2、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已成为“柏油沙漠”、“水泥丛林”的所在,城市生活空间越变越狭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气质量越来越差,各种污染使得城市居民更加向往乡村恬静悠闲的自然环境,则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

3、有利于城乡相融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是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城乡的差异,而产生乡村向城市、城市向农村互动的文化交流特征。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这种城乡间文化、环境的强烈反差,使得旅游业向郊区农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一)缺乏有序管理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集都市农业与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产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农业和旅游业。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游客素质均未真正到位,特别是小型的农园情况比较突出,经营效果还不理想,例如市民农园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盈余分配、权力义务分担等问题尚未理顺。而且管理者缺乏专业训练,往往懂农业的不热悉旅游业,反之亦然。在全局上由于缺乏对这类项目的发展给予科学引导和严格的控制,使得区域资源缺乏整合、产业同构竞争、布局无序混乱,这不仅影响项目本身开发的经济效益,也未能充分发挥此类旅游项目应有的综合功能和效应,不利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和环境,隐藏并极易引发城市资源和环境危机,危及城市化向现代化、高层次健康持续发展。

(二)特色不浓,品牌不强

现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品牌项目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项目内涵浅薄,缺乏个性和深度,缺乏科学的策划和创意。②项目规模偏小,产业链短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生产,而且各区域间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未有形成更大品牌和规模效应。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往往是当地的农民,当他们意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可以作为“摇钱树”时,便按自己的理解或者干脆照搬别人的模式,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阵,这些投资者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此外,各项目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未有从形成区域整体形象和旅游网络建设的高度上提升吸引力和扩大辐射范围,实施品牌营销,因而项目也就失去竞争优势,难于持续发展。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但目前大部分农家乐、田间采摘和田间美食等项目,未能充分发掘当地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并使之有机融入产品之中,很多项目没有鲜明的文化主题,立意和层次都不高。此外,由于开发速度过快,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项目的开发,把市民农业园搞得与人造乐园雷同,有的项目甚至搞成“小而全”的大杂烩。在城乡融和,文化碰撞中,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更大,城市化倾向明显。

(四)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以观光农园、森林公园、旅游农庄这三种类型为主,其中,许多旅游项目未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现代化等多种功能资源和优势条件开发旅游产品,项目的科技含量低,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农业旅游水平,农业旅游季节性瓶顶也未能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初衷。

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一)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1、观光型农业旅游

观光型农业旅游是目前发展较成熟的旅游方式,它是发展精耕细作、集约经营、高产新奇的现代农业旅游形式,具有观光、食用、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在发展传统型农业旅游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高科技园区及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增加观光型农业旅游的新品种。

2、参与型农业旅游

参与型农业旅游可重点发展市民农庄。这种方式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它是以开发商集中开发,经营管理为主。游客可购买庄园内相应果林、园地或某种作物,自己耕作。最大特点是可以实行社会多渠道、小规模融资,将旅游者纳入旅游投资开发和管理的责任人范围,从而吸引投资,并有利于提高游客重游率。

3、体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观光向体闲度假转换的阶段,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4、设施农业旅游

设施农业旅游是指工厂化的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像工业在车间生产那样,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为保障,避开气候、季节的影响,能够稳产高产。这类旅游项目既符合城市用地紧张、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实际,又可做到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可主要开展观光、科普、购物等旅游活动。

5、青少年农学游

城市青少年缺乏农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已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重视。农业旅游是寓教于乐的较好方式。青少年农学游可以使青少年在感受田园风光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耕作的方式,增加他们相应的农业知识,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6、农业博物馆旅游

农业博物馆旅游是指选择和集中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生活、典故、古村落等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和农业景观材料,采用现代手法加以集中展示,供游客参观、考察、学习、研究,可集中办一个大型综合性农业博物馆,也可以依托相关特色农园或典型古村落配套专项农业旅游博物馆。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建议

1、以农为本,树立大旅游观念

农业旅游涉及农民扶贫和增收问题,因此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必须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观光农业已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以农为本是投入少、回收快、返贫率低的旅游扶贫和增收之路。此外,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加之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需要各行业的合作与协调,所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要树立大旅游意识,加强行业合作。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旅游中,要加强对都市农业用地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城市的污染直接破坏了都市农业的生态环境;城市的无序扩张,更是占用了城区和郊区宝贵的农业用地,而这恰恰又是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因此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必须针对都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树立生态观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好其中的水源、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防止城市建设对耕地的无序占用,建立良性循环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顺利进行与健康发展。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

规划是指导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绝对不能削弱政府的主导地位,搞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还是要靠政府的规划和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力量,尽快做好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摸清资源家底,结合城市发展,合理交排布局,划定保护和开发区域,明确开发的重点和主题,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践,改变盲目开发、随意布局、竞争无序的混乱状况,树立把农业旅游新兴产业变成新型产业的观念,科学运用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一体化理念,使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地衔接。

4、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城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淳朴的乡情民俗。所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要重点突出文化的乡土性和景观的乡野化。在进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贵的地方性特色农业文化内涵,突出农业高科技,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高科技、户外农业生态风景与室内农业博览园、农业生产与深加工、农业生态文明与城市工业文明在城市独特地域上有机地融合,要充分依托城市的各种优势,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实现综合效益。

5、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开发中要注意突出专业化、个性化、精品化,不要搞小而全的“大杂烩”,要形成区域内部项目优势互补的产品结构,从地域上、主题上、文化上整合景观群组,打造更大品牌,实施品牌营销,以整体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培养复合型人才

上一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升学模拟试题下一篇:班委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