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7模式、29类型

2024-05-27

休闲农业:7模式、29类型(精选5篇)

篇1:休闲农业:7模式、29类型

【项目】休闲农业:7模式、29类型

(so:传统种植业的确挣钱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牺牲了工业项目留下的田园风光,很多近郊的未开发资源,只要应用得当,还是能增加不少机会的。这一点,农民富了,市县也可以形成一个模式。以下是29种选择,不妨对号入座,或者另辟蹊径。)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29种类型: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

1)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观光园。

2)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3)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4)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

1)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2)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

3)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

4)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3、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

1)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如四川成都龙泉驿红砂村农家乐、湖南益阳花乡农家乐。

2)民俗文化农家乐。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如贵州郎德上塞的民俗风情农家乐。

3)民居型农家乐。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广西阳朔特色民居农家乐。

4)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如四川成都碑县农科村农家乐。

5)食宿接待农家乐。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如江西景德镇的农家旅馆、四川成都乡林酒店。

6)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

1)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福建闽南土楼。

2)民族村寨游。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如云南瑞丽傣族自然村、红河哈尼族民俗村。

3)古镇建筑游。利用古镇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铺、古寺庙、园林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浙江南浔、安徽徽州镇。

4)新村风貌游。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北京韩村河、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

1)休闲度假村。以山水、森林、温泉为依托,以齐全、高档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旅游。如广东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2)休闲农庄。以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农业产品、优惠的餐饮和住宿,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旅游。如湖北武汉谦森岛庄园。

3)乡村酒店。以餐饮、住宿为主,配合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如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乡村酒店。

6、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

1)农业科技教育基地。是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作景点,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教材,向农业工作者和中、小学生进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如北京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陕西杨凌全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园。

2)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利用当地农业园区的资源环境,现代农业设施、业经营活动、农业生产过程、优质农产品等,开展农业观光、参与体验,DIY教育活动。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

3)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利用当地农业种植、畜牧、饲养、农耕文化、农业技术等,让中、小学生参与休闲农业活动,接受农业技术知识的教育。

4)农业博览园。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农业文化进行展示,让游客参观。如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农业博览园。

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主要类型有:①森林公园;②湿地公园;③水上乐园;④露宿营地;⑤自然保护区。

篇2:休闲农业:7模式、29类型

1.乡村花园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追求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地域性强的乡村花园开始出现。清境小瑞士花园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台14甲公路清境农场旁,海拔大约有1800公尺,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景色优美如画,兼具北欧风光,因此又有“台湾小瑞土”及“雾上桃源”之美名。清境小瑞士花园的年平均温为摄氏15-23℃左右,舒适宜人的气候成为人门避暑的胜地,园区内种植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美丽又新奇。而区内的设施如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悠然地徒步其间犹如置身在欧洲。园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欧式花园、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贩卖部、露天咖啡广场等,提供另一种休闲享受。

2.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文化、民俗,让人们深度感受到独特的民风、民俗,于优雅宁静中体验乡村生活。优雅的环境、朴素的民风民情、优美的风景和朴实亲切的主人,使乡村民宿成为世界各地自主旅游者的最爱。台湾乡村民宿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是南投县清境地区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目前清境地区民宿通过策略联盟经营的方式,成立了清境观光发展促进会,共同进行营销活动推广,在对外事务的利益争取、地区发展的规范、地区的资源分配与协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则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把原先的台湾冶金矿区,从炼金厂、古烟道、废矿坑、战俘遗迹甚至是天皇寓所进行合理规划开发,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前来到访的游客。

3.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以便利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以增长游客时间,寓教于乐,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台湾的观光农园最初形成于1980年,苗粟大湖,彰化田尾菜地开始经营的观光果园、观光花市。到1998年,观光农园发展结果为北部区域有55处观光农园,占全台湾地区的55.56%;中部区域有21处,占21.21%;东部区域有12处,占12.12%;南部区域有11处,占11.11%。目前,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各式各样的观光农园因开放时间不同分布全年不同季节,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享受观光、休闲、摘果、赏花的田园之乐。

4.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台湾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性者,农场原以生产蔬菜、茶或其他农作物为主,且具有生产杂异化的特性,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童玩活动、自然教室、农庄民宿、乡土民俗活动等。休闲农场是由数个农民或多个农民团体联合兴办的,规模比观光农园要大,面积一般在50公顷以上,经营的项目比较多元化。在台湾对于观光农园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观光农园也可以休闲体验,休闲农场也可以观光游览,大多数农园、农场都同时兼具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功能。

5.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之场所、教案和解说员。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有昆虫如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等活生生的教材。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台一教育休闲农场于1991年成立,起初主要是以提供农民各类蔬菜、花卉的种苗培育为主,近年来致力于推广地方的产业观光,开始积极转型。在场区规划设置多项深具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如押花生活馆、DIY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浪漫花屋、可爱动物区、渡假木屋、景观花桥、各类植物生态标本区等。这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的观光景点。在这里规划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馆及甲虫生态馆,利用园区内原有的多种蜜源植物来培育各种蝴蝶,利用香菇废弃物等营造出甲虫的生态空间,为游客提供认识昆虫生态的地方,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园区。

6.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以自给为目的,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体验田园生活。1989年,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并于1990年辅导北投区设立第一家市民农园,从而成为台湾第一家市民农园。到1998年底,台湾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这些市民农园的设置,以都市近郊、水源充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车程在半小时最为理想。与观光农园相对,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他园区形态发展好。

7.休闲牧场

休闲牧场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我们考察的初鹿牧场地处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内,场区占地约54公顷,为全省坡地集中牧场之最。休闲牧场内宽广辽阔,乳牛及乳制品是主要的经营目标,以奶牛饲养,品尝自产牛奶、奶酪、牛肉,并以其秀美的牧场景观吸引游人。2004年,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300万人民币,效益很是可观。牧场划分为露营区、产品贩卖部、菠萝园、茶园、槟榔园、枇杷园和竹林等区域,是适合露营度假的好去处。

二、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

1.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开发农业功能

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农业面临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的竞争,以及国际农产品的冲击,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农民收益少,台湾农业发展面临衰退、萎缩。针对这一挑战,台湾采取了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于是就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

2.研究与规划并举

台湾农业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的联系。另外,台湾相关部门机构在做好休闲农业规划,包括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的同时,根据休闲农业产业需求,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2005年台湾休闲农业的研究主题分别为服务人员人格特质、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经营模式研究;园艺治疗活动对于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台中县新社乡休闲农园规划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养生农业园区建置模式研究等。

3.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

虽然台湾的休闲农业园区已达1102家,但经过农委会筹建的只有206家。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营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社区参与、观光资源等8项进行评证。台湾农委会为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人们正确选择优质的休闲农场,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按照“2005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并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评选的对象为经农委会核准设置登记或准予筹设且实际经营之休闲农场。评选内容包括:①农场资源;②农场设施及活动配置图;③整体经营方向;④服务及体验活动;⑤餐饮服务;⑥住宿服务。

4.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游憩地的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的思维,朝向精致农业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community(社区)的理念,而不只是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

三、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启示

首先,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

其次,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大陆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

篇3: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刍议

1 休闲农业的涵义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没有固定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把乡村旅游描述为旅游者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设施农业等各类资源, 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 为民众提供观光、休闲, 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型态, 是农业功能拓展的新领域, 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

2 重要作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作用和意义巨大, 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之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各具特色的自然条件, 孕育了各地浓郁厚重的乡土文化、绚丽多姿的农业和农村风情, 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资源。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双休日、节假日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私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快速增长大大延伸了出行范围, 加上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大家对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休闲旅游方式, 适应了人们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走进乡村、亲近农业、享受田园风光的人越来越多, 农业和农村的休闲观光功能日益彰显。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 200亿元, 带动1 500万农民受益。截至2010年底, 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 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 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

3 发展模式

农业休闲旅游成了富裕起来的城里人周末短途休闲出游的好去处, 成为农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旅游经济的新亮点, 风光无限、潜力无限。农业旅游经济是一个发展空间广泛、发展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 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

3.1 休闲农场模式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提供民众休闲, 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休闲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特点主要有自然性、体验性、休闲性、产业性等。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迅速, 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大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首先, 农业企业化, 以策略联盟方式整合农民团体及相关专业化团队, 创造结盟的效益并推升传统农业组织迈向企业化经营形态, 促进休闲农业者组成休闲产业联盟, 共同投入成立旅游公司, 整合资源, 活跃休闲农业市场。其次, 经营规模化, 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化、销售服务专业化等。第三, 生产生态化, 农业生产有机栽培, 环境管理有机生态, 公共设施生态环保。第四, 生活体验化, 农业和农场以服务为台, 以农产品为道具, 环绕消费者, 创造出换取消费者一段难忘的体验或回忆的经济活动, 创造出让都市人热爱农村、分享农村文化、体验田园乐趣、寻找到与农家共同追求自然美好的生态富裕生活。

根据台湾休闲农场的经验, 可以按照休闲农场的分类为果园采摘农场、蔬菜采收农场、牧场体验园、生态体验农场、农作体验园、市民农场、住宿农场、林场体验园、渔场体验园、野生动植保育园等。

休闲农场经营的成功除其自身所具备的具有吸引力的资源以外, 充裕的资金、良好的通达性、经营者自身高度的经营意愿及管理才能、完善的服务和有创意、多元化、有趣、有深度且有计划的体验活动也是成功的主要方面。另外, 文化体验是休闲农业永续发展的动力。

3.2 家庭式农场承包模式

休闲农业其实早几年就已经兴起了, 不过以前主要是规模较大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高科技农业园的建设一般都是以当地政府或企业投资开发建设的大型农业科研项目, 其管理模式基本上以统一的研发、生产、旅游为主。而当前的休闲农业采取了公司或个人与村级政府合作开发的新形势, 20~30年为期限, 长期承包农村土地建设休闲农业园区, 并根据地方特色分块建设小园区, 把小园区打造成家庭式农场, 再由社会各阶层人士来分租承包, 园区管理者为承包人提供种植或养殖指导。这种由休闲农业转变而来的新型模式, 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还可以避免面广、线长, 结构单一的缺陷。根据承包者身份的不同, 可以将这种承包方式分为旅游者承包模式和当地居民承包模式。

3.3 农业园区模式

农业园区模式即“园区化发展、集群化经营、功能化开发、职业化建设”的链式驱动发展模式。这种园区化发展模式与土地的结合更加紧密, 介入产业发展的程度更深, 产业的扩张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强, 是一种实体型、复合型、紧密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业园区的兴起, 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促进了农业向优势产业、优势园区的集聚, 发展壮大了园区经济, 大大改变了原有的农业产业布局。例如, 无锡市以农业园区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引入到乡村后的发展典范。在实践中, 无锡探索并形成了充实和丰富了“新苏南模式”的内涵, 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新路。

农业园区模式是农旅走廊模式形成的基础。以农业园区模式为点, 以乡村旅游为线, 依据合理的规划标准, 将点、线结合, 可南北纵跨, 也可东西横跨, 形成动静结合的农业旅游走廊。这种农旅走廊可以从始至终向游客讲述着同一个主题故事, 也可一步一景, 汇聚不同农业特色。这种模式是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 忽略地域的界限, 全国一盘棋, 让农业园区这些棋子相互串联, 形成一副崭新的乡村旅游农业地形图。农旅走廊的发展模式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蓝图。

4 结语

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产业这两个不同的新兴行业,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走到了一起。虽然我国的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 还是滞后的, 但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自己的国情, 组建例如农旅合作社这样的第三方组织, 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 提升旅行社、农业产业及当地农民的表决职能, 在尊重当地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 让“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这样的美好乡村画面不再是设想, 我国的农业经济也一定会更创新高。

参考文献

[1]方忠权, 郭艺贤.法国的乡村旅游及其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 2008, 7 (3) :31-36.

[2]巫亚东.现代农业发展的“无锡现象[”J].现代农业, 2009 (1) :24-29.

[3]吴必虎, 伍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 2007, 21 (3) :10-13.

[4]肖晓, 刘娜.浅议乡村旅游的开发[J].理论与改革, 2004 (3) .

[5]袁志清.现代农业新模式的发展[J].南方农村, 2008 (6) :18-22.

[6]郑颖.休闲农业-旅游与现代农业结合的典范[J].营销2008 (2) :30-39.

[7]于红.现代农业的新特点[J].三农视点, 2006 (5) :6-13.

[8]赵一名.关注休闲农业中的土地流转[EB10L]http/:/www.crr.gov.cn.

篇4:休闲农业的7种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1)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观光园。

(2)园林观光游

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3)农业科技游

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4)务农体验游

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如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2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农耕文化游

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2)民俗文化游

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

(3)乡土文化游

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

(4)民族文化游

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3 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1)農业观光农家乐

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如四川成都龙泉驿红砂村农家乐、湖南益阳花乡农家乐。

(2)民俗文化农家乐

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如贵州郎德上塞的民俗风情农家乐。

(3)民居型农家乐

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广西阳朔特色民居农家乐。

(4)休闲娱乐农家乐

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如四川成都碑县农科村农家乐。

(5)食宿接待农家乐

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如江西景德镇的农家旅馆、四川成都乡林酒店。

(6)农事参与农家乐

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4 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1)古民居和古宅院游

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福建闽南土楼。

(2)民族村寨游

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如云南瑞丽傣族自然村、红河哈尼族民俗村。

(3)古镇建筑游

利用古镇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铺、古寺庙、园林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浙江南浔、安徽徽州镇。

(4)新村风貌游

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北京韩村河、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

5 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1)休闲度假村

以山水、森林、温泉为依托,以齐全、高档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旅游。如广东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2)休闲农庄

以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农业产品、优惠的餐饮和住宿,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旅游。如湖北武汉谦森岛庄园。

(3)乡村酒店

以餐饮、住宿为主,配合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如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乡村酒店。

6 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1)农业科技教育基地

是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作景点,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教材,向农业工作者和中、小学生进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如北京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陕西杨凌全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园。

(2)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

利用当地农业园区的资源环境,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优质农产品等,开展农业观光、参与体验、DIY教育活动。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

(3)少儿教育农业基地

利用当地农业种植、畜牧、饲养、农耕文化、农业技术等,让中、小学生参与休闲农业活动,接受农业技术知识的教育。

(4)农业博览园

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农业文化进行展示,让游客参观。如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农业博览园。

7 回归自然旅游模式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1)森林公园

(2)湿地公园

(3)水上乐园

(4)露宿营地

(5)自然保护区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e308b50102w9bj.html,2015-10-26)

篇5:休闲农业:7模式、29类型

在德国,度假并不只是住宾馆的房、吃餐厅的饭,而是希望能像在家一样的平常生活,因此,德国的农场更多的考虑是否有装备齐全的厨房、周围环境是否贴近大自然,是否能够让孩子体验农场生活(图1)。

最受欢迎的是巴伐利亚的农场,田园美景、巴伐利亚国王留下的童话般的宫殿和城堡、传统的骑士表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

1.1 借鉴之处:

设在户外的项目更能体现农场的味道:一块农家花园,里面长着各种蔬菜和草药;一片坡地,放养着壮实的奶牛;一个空中阁楼,里面是蜂房;一座铺着铺盖卷儿的棚子是牧人的栖息地……带上孩子尽享天伦之乐。

2 欧洲乡野农庄型

欧洲国家休闲农业发展最早,并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形态,在这之中,民宿农庄、度假农庄尤为典型。这种形态的旅游或以度假为主的民宿农庄、露营农场、或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场饭店开展,也有以适应欧洲居民习俗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農场和狩猎农场等形式发展起来。例如在法国、奥地利、英国农村,将旅游住宿附加球场、赛马场、钓鱼场、园林等设施,休闲旅游者需求(图2)。

2.1 借鉴之处:

增加休闲农业的参与性项目,欧洲国家这种休闲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由赛马、高尔夫球、钓鱼等实际参与性活动的催生而形成的,可见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其参与性项目的重要性,民俗、露营、美食品尝等进行当地特色化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

3 澳洲葡萄酒庄园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适中、价格实惠著称。

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地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图3)。

3.1 借鉴之处:

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而来,这是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4 法国鲜花主题型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

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几乎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生长,因此,不仅可以让游客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各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另外,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图4)。

4.1 借鉴之处:

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鲜花主题型的普罗旺斯带动了一系列产品的销售。

5 韩国周末农场型

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为“周末农场”和“观光农园”,以江原道旌善郡大酱村为例:大酱村首先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胜地由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利用当地原生材料采用韩国传统手艺制作养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酱,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学,还可以让游客亲临原初生活状态下的大酱村,同时节省资本、传承民俗文化特色。

此外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还特别准备了以三千个大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绿茶冥想体验,赤脚漫步树林及美昧健康的大酱拌饭,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就地取材、地域特色浓郁的同时满足了修身养性的市场需求,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客源(图5)。

5.1 借鉴之处:

以“奇”为突破口,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是创意的奇特,配合这样的理念,开展三千个大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是实践的奇特,再者,将韩国泡菜、大酱拌饭为核心招牌突出乡土气息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

6 日本生态交流型

相对于欧美,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的亚洲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却极其迅速。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杂志和报纸在当今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需要高涨的背景下人气非常旺盛,因此生态交流型的乡村旅游在该地区受到欢迎。

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大王山葵农场,该农场以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梦》拍摄地点而闻名日本全国,每年吸引约120万访客旅游。这种以农场为依托,以媒体传播为宣传手段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图6)。

6.1 借鉴之处:

宣传手段,通过影视作品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升品牌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传乡村旅游目的地,更重要的是提示休闲农业经营者宣传促销的重要性。

7 南非依托当地资源型

在南非奥茨霍恩郊区有很多很受欢迎的鸵鸟农庄,而奥茨霍恩是全世界有名的鸵鸟之都。游客们到了奥茨霍恩参观鸵鸟农场是不可错过的精彩节目。在奥茨霍恩周边,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鸵鸟农场,汽车沿着公路走过时,游客们看到的不是成群的牛羊,取而代之的是黑色、褐色的鸵鸟,这是南非独有的田园景色,这也是奥茨霍恩郊区的特色型农庄。

(摘自http://mt.sohu.com/20160810/n463568131.shtml,2016-08-10)

上一篇:面试自我介绍优秀范文下一篇:祝福妈妈妇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