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2024-06-25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精选8篇)

篇1: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为大家分享七年级下册英语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会不同工作的英文表达方式。

2.了解同学父母的工作。

3.学会简单的介绍自己将来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汇:teacher, nurse, engineer, manager, airhostess, lawyer, doctor, clerk, reporter, police

重点句型:1.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he is a teacher.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n engineer.

2.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at does she want to be? She wants to be a singer.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Step One Warming activity

Have some free talks.Ask students these

questions: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Do you love your family?

Where’s your home?

Step Two Presentation

Show the picture of Pan Changjiang’s family. They are a happy family,learn the word “actor”.Actor is a job,do you know other jobs?

Show the PPT, learn other new words ,policeman,policewoman,doctor,nurse,waiter

Reporter,hospital ,bank clerk and so on.

Do 1a as quickly as you can. Check the answers.

Step Three New drills

T: I’m a teacher. (Ask one student What do you do?) Help the student answer I’m a student. Then ask several students.

T: What do you do?

S1: I’m a student.

(Point to another boy)

T: What does he do?

S1: He is a student.

T: What do you do?(Ask a girl)

S2:I’m a student.

(Point to this girl,ask another student)

T:What does she do?

S3:She is a student.

T: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4:She is a farmer.

T: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S4:He is a worker.

Ask some S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pen your books,do 1b.Play the tape.

Step 4 Task 1

Make a survey and report about your group.

Name Mother’s job Father’s job

Step 5 Task 2

Play a guessing game.

Step 6 Exercises

1.I want to be a d_____ like Hua Tuo.

2.My sister is a nurse,she works in a

h_______.

3.Cheng Long is a famous a____,Gong Li is a

famous a_______.

4.The two boys want to be __________(policeman)

when they grow up.

5.--What ___ you ___(do)? --I am a teacher.

6.He is a shop assistant.(划线提问)

____ ____ he ____?

Step 7 Summary and Homework

Make a survey ,ask your parents or three of your friends using the question” What do you want to be?” and fill in the chart.

课后小结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简单,所以在各个任务环节的难度梯度不是很明显。这样没有为能力较强的同学提供战线的机会,而且本单元涉及的.单词较多,学生不能完全的熟练掌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大的突破。

本堂课重点学习了有关职业的词汇和如何询问他人从事的职业,课堂效果较好,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并运用,较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课后习题

1.I want to be a d_____ like Hua Tuo.

2.My sister is a nurse,she works in a h_______.

3.Cheng Long is a famous a____,Gong Li is a famous a_______.

4.The two boys want to be __________(policeman) when they grow up.

5.--What ___ you ___(do)? --I am a teacher.

6.He is a shop assistant.(划线提问)

____ ____ he ____?

板书

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Section A(1a---1c)

1. policeman (policemen) 6. --What do you do?

policewoman(policewomen) --I am a…..

2. doctor ---What does he do?

3. shop --He is a …..

shop assistant ---What does she do?

4. waiter ---She is a…..

waitress

5. actor

actress

篇2: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Unit 6Iamwatching TV

Section A(1a-1c)

篇3: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关键词:三生,三生课堂,英语教学

明德中学 “三生”理念 ( 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 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引进的。其主旨是减负增效, 打造高效课堂。“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首席专家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 高扬生命的价值, 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1生活教育即从生活中学习, 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态教育是指教育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等各因素应该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所谓英语 “三生课堂”, 是指让英语课堂 “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三生课堂”要求老师关注学生个体的 “生命、生活、生态”, 创设优质高效课堂。要打造英语 “三生课堂”教师应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让教学结果自然生成,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笔者以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为例, 分析如何有效实现英语 “三生课堂”。

1. 让学生自主, 打造生命化课堂

英语 “三生课堂”以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为本,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 把自主性还给学生, 让每一朵花都能绽放。要营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英语课堂氛围, 教师在设置教学环节时要难度适宜, 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才是适合学生的, 否则将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让课堂沉闷无聊。以记英语单词为例, 很多学生畏难不愿记单词, 为此笔者将每单元单词按10个一组分配, 每天记10个, 大大降低了难度, 第二天课前笔者将花5分钟时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口头抽查单词记忆情况。每个学生抽查一个单词, 全对的小组可以加分。因为第一天回家抄写并默写了这10个单词, 第二天他们通常都很有信心来回答单词。学生们总是抢着预约第二天的单词抽查名单。再比如默写单词, 笔者先前一次默写一个单元, 学生得满分者甚少, 后来笔者把一个单元分两次默写, 全对者比先前多了, 学生也更喜欢默单词了。所以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 布置难度适宜的练习, 这样效果或许更好。

2. 教育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使学习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 “生活即教育,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 这要求我们备课时不是从教材、教参出发, 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课堂以生活为本。在讲授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时, 笔者就先搜集了部分学生家庭附近的建筑物, 在课堂活动 “ A guessing game”中, 选择一些学生上讲台来, 其他学生猜测 “Is there a/an…near your home?”, 因为这些建筑物来自学生身边, 所以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他们想知道自己同学家附近有些什么建筑物, 而那些上台的学生也很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家旁边有何种建筑物。再比如在讲授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时, 笔者预先搜集了学生家长的一些照片并设置了一个孩子用英语描述自己父母的长相的环节, 再出其不意地放出孩子们父母的照片, 家长的参与让孩子对本堂课印象十分深刻。当笔者问孩子们: “Do you love your mother / father?” 和 “I think your mother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your father is the most handsome man” 时, 孩子们都给予了肯定回答。这样的环节取材于孩子们的生活, 同时还渗透着浓浓的亲情教育。

3. 小组合作, 人人参与, 教师巧设问题, 打造生态化的课堂

英语 “三生课堂”强调小组合作, 共同参与。生态化英语课堂强调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 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和谐发展。教师着眼于学生整体, 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自然生成。以Unit 4 Don’t eat in class为例, 这个单元重点是谈论规则, 笔者设置了一个环节, 小组合作为本班制定班规, 同时选出最酷班规。孩子们分组合作, 讨论热烈。最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小组制定的班规。再比如英语写作, 传统写作模式中老师把题目给定, 对题目做点简单分析, 让学生独立完成, 结果是一些学生总觉得无话可写。笔者的做法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作文, 采取合作学习模式, 大家集思广益, 共同探讨完成作文。在这种模式下, 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带领下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或多或少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小组合作形式写出文章, 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批改作文, 最后老师总结。随着合作机会的增多, 学生们的互帮互助意识增强了, 团队感也增强了。写作变得有趣味性了。要打造生态化课堂, 作为课堂组织者, 引领者的老师也要善于设置问题。

“三生”英语课堂要求老师以培养学生将来的生存能力为目标更加用心地去备课, 让自己的课堂符合基本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 不能破坏学生自然的生长过程, 让每一朵花都自然地开放。

参考文献

[1]汤罗英.明德三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5

[2]许韶歆.创建三生课堂提高教学效益[J]基础教育参考2012.08

[3]汪小红, 刘忠政.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 (11)

篇4: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关键词:教材;七年级英语;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教材简介

《新目标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 个,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总的来说,这个长度对于一个学期的教学是合适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 省去了期中和期末的复习单元总结。在目录中,每一个单元中包括了题目、主题、功能、结构、目的语、单词、复习点这几部分。附录包括课文知识点、磁带录音 语音知识、语法、词汇与表达、单词index、名字列表、不规则动词变化表。每一单元都只有3页,分为A部分和B部分,各部分占一页要介绍基础性的语言知识,例如单词、句型、语法,而 B部分主要进行巩固和运用。在这两部分中,都比较好地结合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但 A部分更注重听和说,B部分注重读和写。在 B部分结束之后,就会有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测,这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或总结,另外一方面则是带有一点拔高性质的要求。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教材特点

(一)图文并茂。

当打开教材时,你会被里面生动而又有趣、诙谐而又美的图片吸引,几乎每一页中都有插画,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爱上英语,拥有好的学习动机,是大有裨益的。

(二) 实用性强。

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取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年龄、生活经历,习惯都有密切的联系, 例如: Unit 1:Can you play the guitar?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Unit 6:I am watching TV.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等。这些话题来自生活,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懂,也有话说,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用到,所以说实用性很强。

然而它的优点其实也隐藏着缺点,譬如说,中国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们还没有机会摸到吉他,没有电视机看,没有出过大山,这些因素又造成了这套教材在地区选择上的局限性。这也是对中国教育提出的高要求,让每一个小孩受到同等的教育是很紧迫的。

三、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用探究,共同提高。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去冬期末考试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

“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枯燥的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现今的英语教学。

3、加强交际用语教学。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语言功能项目时,要尽量避免格式化,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应变能力。

4、此书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且每一单元设计有4-5个pair/group work,学生每一堂课都有充分的练习时间,以此来强化新单词以及新的语法结构。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分辨能力,组织能力等。笔者所实习的育才中学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做得非常好,教师不仅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好,而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如教unit 3 动物这一单元,就注重深入要爱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在unit 4职业这一方面,则强调应注重男女平等,并不是所有nurse都是女性,也并非所有警察都为男性等等。这一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5、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篇5: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内容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Goforit七年级上册中第八单元“Whenisyourbirthday?”。单元的核心话题是谈论日期,课文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我们要学习序数词的构成以及运用序数词表示日期的方法;学会运用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日期;学习名词所有格(‘s所有格)的构成和使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部分主要是围绕核心话题时设计安排了许多听、说、读、写的任务活动,来不断丰富巩固这一话题的词汇及习惯短语。我将灵活运用这些活动,并将其中的一些活动进行变化或整合。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单元总体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所学目标语言;学会日期(年、月、日)的表达法;在互动的交流中理解生日更多的含义并学会谈论自己、同学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学会自己安排作息时间。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总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我按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三方面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细化:

1、认知目标

1.语音: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2.词汇:掌握1----12月份的表达,序数词1----31的表达,

speechcontest,party,schooltrip,SchoolDay,

arefestival,music,etc.

3.日常交际用语:-Whenisyourbirthday?

-Mybirthdayis…

-Howoldareyou?

-I’m…

4.话题:Talkaboutdate.

2、能力目标

在连惯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快速反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新句型来谈论年龄和日期。

3、德育目标

热爱生命,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

三、学生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询问和谈论日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交际活动,使学生掌握日期的表达法,正确使用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对日期进行询问。在学习日期的表达法时要先学习序数词的构成,学生在以前的课程里已经学习了基数词,对于两种数词之间的区别一定会令学生感到头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构成规律,总结特殊变化,对比强化记忆。

引导学生采用Role-playing&Comparing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的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师-生,生-生,小组的练习过程中,学会表达日期。同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语言,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在这一课中,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设计一些实际操作演示的活动,教唱生日歌,月份歌,让学生自己带日历,问同学生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教学策略

《新目标英语》中的具体语言目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Tasks来实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种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与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机的结合。教学的实质是交际,为此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法:

1、提问引入法通过提问,集体,分组,分行回答,或学生逐个回答的形式开展教学,检查和巩固新旧知识。

2、交际功能法通过集体,分组,两人,个人操练等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

教学模式和教师特色

针对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五步教学法:第一步:热身--激活旧知识,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第二步:呈现--呈现新内容,感知旧内容;第三步:操练--用多种方式操练新知识;第四步:巩固--通过游戏,听力练习和笔头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巩固新知识。第五步:应用--布置任务性活动,让学生在用中学,在乐中学,学了就用。同时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扮演自身作为“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所以本课时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融合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课时确定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使用。

难点:学习序数词的构成和日期的表达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TheFirstPeriod

Teachingaims:

1.Learnnewwords:animals—tiger,koalabear,elephant,dolphin,panda,lion,penguin,giraffedescriptionwords—cute,fun,smart.

2.Listenandcheck(√)theanimals.

3.Practicetheconversation:describeanimals

Teachingmethods:

listenandsay,readandwrite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Presentation(1a)

Step3Pairwork(1c)

Practicetheconversationsusingthedescriptionwords.

A:Let’sseethelions.

B:Whydoyouwanttoseethelions?

A:Becausethey’recute.

Step4Consolidation

Freetalk

Askstudentstopresenttheirconversationstotheclass.

Step5Summary

Wordsandconversations

Step6Homework

Rememberthewordsandconversations.

教后一得:

篇6: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学生用书(Student’s Book 2)

Module 2 Spring Festival

Unit 1We’re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Teaching Planning

课题内容:(1)本模块的话题是“节日”。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描述节日的表达方式,同时加强学生对中外节日的理解与认识。通过使用现在进行时,对该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能够谈论或写出对该节日的介绍。并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节日的庆祝方式。

(2)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中教师应随时随地地以课本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素材组织教学过程和内容。

Ⅰ、Teaching goals

1.Make an introduction of the Spring Festival

2.New words :festivalreadycleancooklearnmealdragonlanternsweepfloorhelp

New phrases: Spring Festivalget ready fordragon danceclean the housesweep the floormake lanternscook the mealat work

3.Grammar focus: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and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sentences

Ⅱ、Ability goals

1.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onversation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2.Enable students to recognize phrases and short answers

3.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with given information and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festival preparations

Ⅲ、Emotional goals

1.Enable students to be willing to know festivals of different places, and be happy to take part in some English practice activities.2.By doing so, students’ 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will be developed and improved.3.Cultiv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exotic culture and their passion for life tradions.All these will ,to a certain extent,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omestic culture.4.Student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English activities ,going through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which enable them to establish correct language learning value in new environment.Ⅳ、Important points

1.Learn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

2.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sentences in the textbook by reading

3.Having a good command of the structure and usage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Difficult poin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usage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and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Ⅵ、Teaching aids and methods

Teaching aids: color picturestape-recordermoney in red envelopehand-outblackboard

Teaching method: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Ⅶ、Teaching procedures

1.Lead-in(Pre-task)

(1)Greeting

(2)Recall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last lesson.(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重述现在进行时的含义)由下面的例子引入:

T: what are we doing now?

S: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2.While-task

Step 1:

Show the students the money in the red envelope.This is lucky money.When can we get lucky money? Yes, we can get lucky money in the Spring Festival.Teach students the new phrase :Spring Festival.Step 2:

You know people are very busy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And what do people often do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Present the title of this lesson: We’re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Teach students the new phrase: get ready fornew word: ready

Step 3

Show students some color pictures and say :Look at these pictures.From the pictures , we can see people are very busy.What are they doing? Who can tell me? You can speak in Chinese.Several students stand up to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Teach students’ new words and phrases :cleancookmeallantern

dragonsweepfloor

sweep the floorcook the mealclean the housedragon dancemake lanterns

So, people in the pictures are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Step 4:

Look and say.Look at the pictures again and say what they are doing.They are…..They are….They are…..(Practice V-ing 句型)

Step 5:

T: Can you do these things in the pictures?Ask two or thre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举例子)

If you cannot do these things, you must learn to do them.Teach students the new word :

learn.So , if you can do these things ,you can help your parents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Teach students the new word: help

And your parents will be very happy.Maybe your parents will give you some lucky money.Step 6:

1.Match and check.2.Listen and reading on page 8.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People are getting ready for it.There is a dialogue among Lingling Betty and Tony.(1)Listen to the tape.(2)Work in group of 3.T: At first, you should say :I am Lingling,I am Betty ,I am Tony.Are you clear? Ask the three groups to act out the dialogue.And then ask students which group is best.Give the best group a small present.Step 7:

1.Complete part 3..T: Are the boys making lanterns?

S: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再举几个例子练习,让两个学生为一组反复操练现在进行时的简短回答,通过反复

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最终掌握)。

2.Complete part 4.Ask two students as a group to practice.There are six groups in all.Ⅷ:Homework

篇7: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

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1】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2、判断:

()①(a-2b)2= a2-2ab+b

2()②(2m+n)2= 2m2+4mn+n2

()③(-n-3m)2= n2-6mn+9m2

()④(5a+0.2b)2= 25a2+5ab+0.4b2

()⑤(5a-0.2b)2= 5a2-5ab+0.04b2

()⑥(-a-2b)2=(a+2b)2

()⑦(2a-4b)2=(4a-2b)2

()⑧(-5m+n)2=(-n+5m)23、小试牛刀

①(x+y)2 =______________;②(-y-x)2 =_______________;

③(2x+3)2 =_____________;④(3a-2)2 =_______________;

⑤(2x+3y)2 =____________;⑥(4x-5y)2 =______________;

⑦(0.5m+n)2 =___________;⑧(a-0.6b)2 =_____________.〈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P36习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2】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负整数

负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篇8: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一、“学·导·用”教学模式介绍

“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从最初的模式设计,到实践研究,然后调整模式,再实践探讨,再调整,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初中英语“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它包括前置先学、合作共学、释疑导学、运用活学这四环节。

前置先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前置学习单”对新课先进行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新课的整个轮廓,找出新课的重点,及时发现疑难点,为课堂上合作共学做好前期准备。前置学习单的设计应遵循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学习单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学习内容,材料不宜过多或者太具体,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前置学习单一般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合作共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兵教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决问题,这也是该模式的一大优势。合作共学的前提是要分好班级4人小组,并对小组长和其他成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组长的指令要明确,共学什么,“兵”要教什么,这些都要培训到位。比如说学生自学了新单词,那么合作共学时针对自己不会读的单词进行交流,上课就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在交流讨论中,开展互学、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他人的同时也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学会评价自己,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释疑导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自学、共学后剩下的疑难问题。它包括评价展示、探究解疑和精讲归纳等环节。学生走到台前,教师退居幕后,当学生的发言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巧妙“插话”,当点则点,引导学生朝主题方向发言;当学生的发言讲不到点子上时,教师要接过学生的话题,当讲则讲,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诠释,并及时进行相应的练习,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运用活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消化,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对话朗读大比拼,对话表演,课本剧表演,课文复述、改编、续写等。

二、“学·导·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下面以一节县级研讨课(教学内容为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6Topic 3Section C“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为例,简述“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并运用新单词和词组,了解常见的交通规则、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和懂得珍爱生命。

1. 课前

教师要编写好前置学习单。本课的前置学习单为:

A.音标挑战。

请认真拼读课本P129和P130中出现在P47和P48的18个新单词。若有不会读的单词,请在单词左边注上问号。

(这一设计的依据是:音标拼读是七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这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

B.英语大阅读。

①独立朗读Section C 1a课文并标好行数,用红笔在课文中圈出新单词并在其正下方写上汉语意思。

②朗读1a,根据1a内容试着完成1b。

③翻译1a并运用P112的课文注释、同步整合方案等,用红笔找出课文中的短语并标上三角号,找出句型和情态动词并画上横线,想一想在情态动词后面的动词有什么特点,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这一设计抓住简单原则,学生都能完成,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2. 课中

首先是激趣导入。教师在课堂中先播放交通事故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做。他们会得出结论:We should obey the traffic rules.接着,教师向全班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上课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有学习方向。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后面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去探索。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边谈论图片边呈现有关新单词,即在语境中教学单词。教完单词后让学生多读几遍单词,对单词音形义同时接触。T:Can you pronounce all the new words?Now sit face to face and pronounce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ronunciation.If you can’t,please turn to your team.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共学。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针对还不会读的单词进行对学群学。所有学生必须起立,按照A→D、B→C这样的对学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巡视。学完后的小组同学坐下。随后教师任意抽查若干小组展示,读错的单词让其他组帮忙纠正。然后再次进行全班合作共学。在这一环节,教师借助图片教学,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紧接着教师将话题转回到原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上。T:Boys and girls,the words we learnt just now are all about traffic.To keep safe,what should we do?What shouldn’t we do?Please discuss the things we should do or we shouldn’t do in groups,then write down your results of your discussion on your exercise books.这一环节既抓住了根本,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再教学P48的3、4就很顺畅。再次通过小组合作共学,学生很快地学会了祈使句的肯定及否定形式,也为阅读课文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做好了铺垫。然后请若干小组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组同学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其他组同学及时评价。

随后,教师让学生走进阅读天地。默读完课文后,判断句子的正误。6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并出示答案,学生们核对答案并就课文内容和1b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展示交流时可以向其他组求助,这又是一次合作共学。通过多次合作共学,学生掌握了情态动词的用法及文中的重要句型。

最后,让学生完成本课最后一项任务,即小组根据图片讨论P47的2中短语的意思:a ticket for speeding,a ticket for drunk-driving,a ticket for parking in the wrong place,a ticket for making a wrong turn.组内讨论之后,让全班学生群策群力快速讨论出最好的翻译。结果学生将以上短语翻译成:超速罚单、酒驾罚单、乱停乱放罚单、随意拐弯罚单。这次合作共学不仅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不偏离任务的中心,而且学生还在无意识中把a ticket for的用法掌握了。课堂上最后10分钟让学生消化本节课内容,先在本组内每人就“How to keep safe on the street”进行发言,然后当堂在作业本上写下来。

3. 课后

在下课的最后一分钟,教师给学生下一课Unit 6Topic 3Section D的前置学习单。

A.单词闯关。

请认真拼读本话题单词,若还有不会读的单词,请在单词左边注上问号。熟记单词并准备在课堂上抢答。

B.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复习P48的3、4,并写出肯定祈使句3句、否定祈使句2句。

②复习Section A和Section B中问路的几种情况。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这是我们“学·导·用”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我感受、自我发现、自我内化、自我超越,成为学习、生活、成长的主人。

三、“学·导·用”教学模式的反思

近3年来,我们通过听专家讲座、看课改专著和外出学习,实验教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定期召开研讨活动,通过上课、研讨、再上课、再研讨等形式,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上课技能得到空前的提升。不少实验教师应邀到四川、广东等省上研讨课,受到与会教师、当地教育局领导和郭思乐教授的好评。实验班级的学生面貌大大改观,课堂上学生变得积极向上,非常自信大方,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学生小组合作思维活跃,语言流畅,大部分学生成绩优秀。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相比,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都高出了许多。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课堂氛围不够生动,学生兴趣调动不够;教师还是讲得太多,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教师较多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小组有假合作学习的现象。这些是我们今后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书戴崇画牛》教学设计下一篇:保持班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