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2024-06-26

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8篇)

篇1: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现在的学生实在太难教,他们条件好,个性强,脾气大,想训几句怕他闹,想动两下怕他告,不知道怎样把握分寸。

五(2)班有位男生数学学得很好,其它功课也不错,还正在学习古筝,人很傲气。那位学生在课堂上不尊重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跟老师很好地配合,总说是妈妈的意见。我很生气,要求他妈妈到学校来见老师。

有一天,学生家长让孩子的语文老师转交给我一封信,信中同时附上一张报纸,并指定阅读文章《浅谈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的作用》。他的孩子已经先把文章看了,家长还希望能和老师面谈。

看了信和文章,我的触动很大。我找了这位学生谈话,他表示理解老师的辛苦,从此以后改正不良的行为,后来他真的表现好多了,我也在课堂上表扬了他。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家长是我们的教育同盟,我非感谢这位家长。文章作者的教育箴言:先做学生的朋友,后做学生的父母,再做学生的老师。我想: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音乐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自己。那么音乐教师既要活泼大方,又要有慈母般的体贴与关爱,还要有慈父般的隐忍和大度。如果与孩子们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

篇2: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春雨蒙蒙地下》是小学第十册第一单元中的歌曲,教学目标要求学生:1、能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2、能用沙球创设意境为歌曲进行伴奏。本节课的难点是: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由于我们的学生平时喜欢大声唱歌,“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和效果呢?”这是我课前反复思索的问题。

上课铃声响了,在同学们的课前静息中,我一改常态,深情并茂地朗诵起歌曲歌词,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和我一起吟诵起来,兴致极高。这时,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体会这首歌的内容和意境。于是我再继续巧设问“春雨是怎样的下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春雨是细无声地下、蒙蒙地下!”,这时我抓住“蒙蒙”一词,紧紧地引入课题。紧接着我让同学们用象声词来模仿春雨“唰唰唰唰”地声音,然后再列举出大雨“哗啦啦”的声音与之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巩固歌曲中春雨的唱法,最后我推出新型的师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我边弹伴奏边有感情地演唱歌词,学生接唱春雨唰唰唰唰的声音。”利用音乐弥漫性的特点和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即让学生熟悉了音乐,又轻松地让学生掌握了轻声模唱的习惯。继而我要求学生记住并用这种感觉歌唱全曲,以此来表现春雨蒙蒙地下的感觉。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演唱得非常地轻、非常地齐、非常地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轻松地解决了本课地难点。

课后心得:通过这节课地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的教学思想。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勇于思考、探索,创新性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地教学效果。

篇3:对小学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一、片面重视唱歌技能教学,音乐“含金量”明显不足

当前的小学音乐课,特别是欣赏课存在着“一多四少”现象:教师对音乐知识、音乐理论讲授的多,学生用心思考的少,深刻感悟的少,激发想象的少,情感体验的少。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积累音乐作品少,感悟音乐内涵肤浅,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些教师把音乐课当做纯粹的唱歌课,把欣赏教学当成了听歌教学,使得学生兴趣索然,唱歌时有口无心,欣赏时稀里糊涂,根本谈不上用心感悟,用情体验。也有的教师把音乐课等同于音乐技能课,过于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用训练音乐专业学生的方法来训练小学生,使得音乐课机械呆板,乏味枯燥,氛围沉闷。如此强化技能训练,在表面上或在短期效应上会使一些学生有一些收获。但从长期效应这个层面来审视这种技能训练,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学生会因此而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动力。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音乐教学有悖于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质特性,也曲解了音乐教育的基本目的。

二、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不足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教学同样不例外。然而在有些音乐课中,教师把学生当成接受音乐知识的容器,学生自始至终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如此的音乐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更无法使学生喜欢音乐课了。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在“教”字上下功夫,使“教”有特色,“教”有创见,“教”显高效。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一些音乐教师在构思设计教案及教学的整个过程时,考虑最多的是自己如何讲授,怎样教学,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学生如何学好音乐知识,感悟音乐的内涵,体验音乐的魅力。有的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自己如何讲,怎样做都考虑得面面俱到,而唯独忽视了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教学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没有将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主体作用作为教学的重要策略。音乐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就音乐的本质而言,音乐学习是一个复杂化多样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需要他们自主创新地参与其中,用听觉、视觉、运动觉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体验和感悟音乐。只有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音乐教学,才是高效的。

三、音乐教材滞后于形势发展,教学资源丰富发展不足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之本。因此丰富和发展小学音乐教材是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音乐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音乐教材从编写到使用有一个很长的周期,而如果要对教材作出修订,那么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快捷、社会高速发展和经济迅猛增长的时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因此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然而,我们的音乐教材的更新与变化却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这不但成为学生接受新知、拓展视野的瓶颈,而且还会使学生对音乐渐渐失去兴趣。

现实教学中,音乐教师对教科书的虔诚几乎是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而执行起来更是不折不扣。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和迷信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对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资源不敢触及。至于在管理层面上对音乐教学的督查、考核、评估都是以教科书为准绳。音乐教学忠实于教材无可非议,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资源,而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以及音乐对学生所产生的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为什么有的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有较大的差异。音乐有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审美。然而一提到音乐的审美教育,有人就必定要把音乐教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音乐教材必须处处体现德育,纯粹将音乐教材当成了附庸。音乐教育首要的是其教育的功能,以音乐知识武装学生,以音乐内涵引导学生,以音乐精神塑造学生,以音乐作品鼓舞学生,这是音乐教学的宗旨。然而,有的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强化音乐的思想教育功能,而忽视和削弱了美育的本体意义。我们从音乐教学和情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经典音乐,可以这样认为,一首好的歌,一首好的曲子,只要大家喜欢听、喜欢唱、喜欢欣赏,觉得有艺术的美,而且有魅力,能震撼人,烂熟于心,那么这首歌或曲子自然就是听众心中的名歌、名曲。《梁祝》、《春江花月夜》、《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都是音乐中的精品,都是公众认可的名曲。

篇4: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 反思 ;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45-01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学的学习热情不高,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于是我通过对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及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讲究音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去思考和实施教学内容,但这样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换位思考。所以在课堂教学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让内容贴近实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实际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审美需求,考虑学生的学力水平,充分地把现有教材中的内容重组或调整,利用生活中学生能认知或接触到的实际例子,把教材中枯燥的内容融入生活情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鸡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思教学目标

整个社会从21世纪初就在提倡“以人为本”,那么在教学当中也是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的需求、爱好、能力、基础和兴趣都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应结合实际,教师应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和能力,根据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实际情况,认真把握好课程标准,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设计《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1.欣赏,目的是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简单的感受到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进而想象对应的音乐形象。2.编故事,通过创作编写故事,给学生强烈的画面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二次表演,通过前面的欣赏和创作的故事后,学生的脑海中都有了大概的画面感,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具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学生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课堂上,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賞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反思。

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来实施教学

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小学生的学习依赖心理强,这就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时刻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来实施教学。尽可能的让他们主动去理解节奏、感受旋律的不同和美感,主动的掌握知识要点。多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能多一些换位思考,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教学,拒绝填鸭式教学,拒绝完成任务式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四、围绕主体,多反思多学习多创新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反思性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因材施教。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方面若要做好反思性教学,则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这个主体,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出发,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反思不是闭门造车,反思也不是单纯的面壁思过,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教学,需要更好的总结,向优秀的同仁学习,在教学中多创新,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比如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这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应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是不是在教学的设计与过程中哪个环节有特色,让学生感兴趣?”“下次如何做得更好?”等等,从中提炼方法和技巧,总结出规律和经验,进一步指导教学。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这次会失败?”“是不是在教学设计不合理,还是教学方法不恰当?”“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有哪位同仁在这一课教得很好,值得学习?”等等,从中吸取教训,向教学优秀的同仁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永辉.小学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王霞.谈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性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4)

[3]刘玉玲.也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反思[J],小学时代(教师),2011(02)

[4]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5]邹爱民,马东等编译.《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6]李维主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

篇5: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研究设想 研究专题:感受与体验──实施审美教育的关键环节 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堂,它首先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这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宗旨。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人类自我教育的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对《苗家儿童庆丰收》一课的教学做了以下研究设想: 1.在感受中实施审美 感受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又是听觉的艺术,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活动之中。因此,本课从一开始剪辑的苗族山歌、芦签独奏曲,到后面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磁带范唱等环节,都是让孩子们从听中充分感受苗族音乐特有的音韵美。此外,通过播放精选的VCD课程资源,把苗族音乐、舞蹈中的精彩画面和苗族人文风情展示给学生,让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其从看中得以充分感受,学生在这艺术的氛围和感受中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此外,通过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了审美情感,发展了审美想象,深化了审美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在体验中实施审美 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它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在歌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学唱、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充分体验音乐的旋律美。学生只有“动”起来、“舞”起来,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课还组织学生进行了苗族歌舞的集体表演。在演唱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已去体验歌曲,让学生用充满活力的情感来伴随他们的认识过程,在互动中焕发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参与合作的能力。 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记录着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与生活习俗。它是让人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一个窗口。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懂得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而《苗家儿童庆丰收》这首歌曲又恰好是咱们贵州本土的苗族歌舞曲,因此,学生们就能从本课的学习中初步感受到贵州苗族歌曲的风格特点,体验到苗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苗族儿童的生活情趣。从此,我们也悄悄地把热爱民族音乐的种子,播入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教学法设计 课题:苗家儿童庆丰收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苗家儿童庆丰收》的演唱,感受贵州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苗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苗族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简单的苗族舞蹈,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促进其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在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苗族歌舞的表演。 教具:多媒体课件,堂鼓、录音磁带、电子琴等。

★ 说课稿设计

★ 庆国庆70周年儿童合唱团口号

★ 《称赞》说课稿设计参考

★ 景阳冈说课稿设计

★ 《台灯设计》说课稿

★ 丰收的反义词

★ 深秋丰收诗句

★ 秋游丰收作文

★ 作文感悟丰收

篇6:音乐课《粤桂飘香》优秀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介绍广东与广西的地方音乐,还有两首特色歌曲的学习。这个单元我设计了两个课时,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有几个方面还需要多多改进。

本单元我将刘三姐唱山歌这个内容作为了重头戏,也特意收集了很多有关广西山歌与刘三姐的资料,整个内容用课件贯通,同学们通过视觉上对广西的了解,开始对产生山歌有了兴趣。接着再通过看刘三姐唱山歌的视频,就对山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学唱上就容易了很多,但是唱好有是一回事了。

《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主要是音调太高,跟谱唱音高上有点困难,只能是老师采取降调唱的方式来让学生跟唱。这就影响了这个的歌唱效果,孩子们现在也是处于变声期,只要是以轻声清唱为主,这首歌欢快活泼,又属于原生态的歌曲,学生的情绪高涨,唱起来就喜欢喊唱了,在歌曲上做太多的.声音处理学生有觉得太呆板。六年级的歌唱教学还真的是个不容易,不能忽视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还需要多向其他的老师请教,多钻研。

通过这一课给学生观看课外的有关资料的视频,发现大家都看的很认真,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内容的影响,这一点以后还是要多多的坚持,高年级的学生对音乐课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还是要做到备课到位,多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上好一堂课还在于常规中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特别是欣赏课要求学生能够静心的听赏,用心去感受音乐情绪,体会音乐的内涵。对于高年级的欣赏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要更加的全面,能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吸收也是不容易的。教本上的欣赏制作也较简单,学生看多了动漫,对教材中简单的动画欣赏让孩子们得不到视觉上的满足,也影响了听赏的情景,老师在欣赏课中要费不少心思去充实欣赏课的内容,这一点我要好好的做好准备工作,为以后的欣赏课堂增加丰富的色彩让孩子们喜欢上听赏,喜欢上音乐课。

篇7:优秀音乐教学反思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为数不少的流行歌曲在艺术,精神意义各方面都不敢恭维,不适合青少年来欣赏,会从一个侧面影响他们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是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更应该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更恰当的说是将流行音乐元素引进课堂。因为传媒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无处不在。周围的大环境决定了学生在任何一个场所都有可能接触到流行音乐,因此与其让学生不辨善恶的听,唱,还不如让他们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有选择的去欣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元素,就应该让学生接触。这也符合现今多元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鉴别流行音乐,让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或许这样的正面引导会取得比回避或者强行制止更好的效果。

因此,当学三,四年级的课程中出现了民歌《浏阳河》,《紫竹调》这两课时,我就试着将流行元素引入其中,因为这些孩子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音乐剧,舞剧,歌剧等艺术表演形式,所以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更是不陌生了。 首先我通过欣赏,讲解,引导他们理解摇滚,R&B,Rap等音乐风格是怎样一种形式,风格,演唱特点以后,我试着让他们大胆的去设想怎样将这些风格融入到演唱中去,确定演唱的风格。让他们将这些设想运用到演唱中去。创编出了流行元素的《又唱浏阳河》,《新唱紫竹调》——摇滚版和蓝调版,效果与他们的积极性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在课后他们还积极地跟我交流他们的想法:比如说想要用其他风格继续进行改编,或是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是否也能改编成民歌的版本来演唱,有的甚至提出说我们以后所学的歌曲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改编吧……

原本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想要来啊做一些流行音乐的.普及,因为他们毕竟还只是三,四年级的孩子,但是经过课堂教学与课后交流我才发现他们知道的流行音乐元素绝不像我们教师平时所知道的那样少,或者是压根不感兴趣。至此之后,引发了他们很多的后续讨论以及与我的交流,不仅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喜好以及音乐学习的内在修为,更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

篇8: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教育观念落后, 音乐课程不受重视。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小学音乐课程往往不受重视,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教学资源缺乏, 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 音乐课程往往被主课占用, 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注重智育而忽略美育, 导致与音乐教育相关的政策不能有效落实, 造成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地位不平等。

2.音乐教学师资缺乏, 教师音乐素质偏低。目前,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还严重缺乏, 虽然很多小学都设置了音乐课程, 但是音乐教师一般就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 这就导致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很多音乐教师因为教学氛围和待遇等问题, 很难钻研教学工作,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音乐教学相关设施贫乏。很多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教授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处于“教师教, 学生唱”的简单模式中, 导致音乐课堂枯燥乏味, 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且, 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相关设施都比较贫乏, 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钢琴、脚踏风琴、功放音箱、多媒体等, 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理论基础——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 人类的智能只有八种: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可以实现教育学的最优化。教师需要对教学所涉及的所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建构, 比如说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各种资源, 因地制宜开展音乐教学;还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善于通过科学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

1.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地位, 正确对待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 首先要正确认识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加大对音乐教学的资金投入, 改善学校音乐教学的相关设施, 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小学音乐教师, 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重视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重视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方面, 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教学领导要重视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扩充和建设, 应定期派遣小学音乐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 帮助提高他们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以身作则, 热爱教育事业, 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3.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 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加强互动式教学,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体会音乐知识的内涵, 丰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教歌曲《大鹿》时, 可以用故事导入情境, 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以图画再现情境, 把歌曲内容形象化;在教歌曲《龟兔赛跑》时, 可以用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 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唱《玩具兵进行曲》时, 可以用律动表演体现情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来表现歌曲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在教唱《可爱的羊群》时, 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让歌声更加动听;在教唱《到小熊家里去》时, 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入情境, 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构建有效教学模式,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 要完善研究机制并组建研究共同体, 构建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范式, 建设一线音乐教师骨干队伍,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 要确立好课的评价标准, 改变优课评比的方法, 完善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考核方案, 定期开展主题性的教研活动, 等等。

篇9: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过去,我与其他一些老师一样,音乐课只是一味地在讲,根本没有留意到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反复在想,究竟谁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为了配合老师吗?经过课标的深入学习,我明白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能是主导作用。因此在音乐课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再把知识点设计成小坡度、多台阶,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树下,跳一跳就能摘到“知识的果实”,然后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级一级地登上去,在不知不觉中尝试到探究的乐趣、失败的苦恼,最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积极打造精品课堂

在自己的音乐课教学中,经常不免出现随意、离散、低效的现象,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无论从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还是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看,都需要达到课堂整体结构的最优化——经济而高效。也就是说,最关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和精品课例。打造精品课堂也是每位教师一直以来潜心研究的课题,虽然着力点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丰富音乐课堂。在唱歌教学中,我利用上网查寻,让学生了解词曲作者与歌曲的创作背景,并有机会欣赏一首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和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习歌曲的动力;或播放歌曲的MTV,让学生领略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的魅力,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及感情。在欣赏教学中,我制作简单的课件将所要欣赏的歌曲与画面串联在一起,同学们即有了听觉的享受,又有了视觉的感受,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欣赏课以单调、枯燥的听觉为主的教学方法,使每一堂音乐课都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三、大力提倡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是愉快教育的中心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及创造进取和成功的条件,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学习,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竭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并且真正从音乐中得到审美、愉悦、陶冶、净化的教育作用。“愉快教学”应是不拘形式和千姿百态的。

篇10:音乐优秀的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发展

完整的人,相对的是片面的人、畸形的人、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完整的人的发展包括个人与“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上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有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自觉地朝向这个教学的终极目标――完整的人的发展,并且使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都能作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来最大限度地促使自我发展――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怀想着这个大目标。

其次,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单纯是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在博大、温暖的精神氛围中自由地跳荡,而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想象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

简单地重复正确的结论,并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概念或原理。如果刺激单调,教学方式单一,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心理疲劳,进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如果真正的学习没有发生,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织与重新解释,这就包括先前经验的激活、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信息的搜集、选择与加工,最后形成开放性的认知框架――概念系统和命题网络。“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我们既可以把森林理解为“上位概念”,把树木理解为“下位概念”,也可以把“见森林”理解为智力生活的背景和整体把握,把“见树木”理解为细处摄神和结合个体经验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认识事物的整体观是必要的。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通过典型例子精湛地表达了他的整体观:“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都改变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在教学中应该将学习的内容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并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网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深入细节、解剖麻雀,又需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布鲁纳认为,儿童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衡量教与学有效性的标准,是看儿童动作的、映像的和符号的认知结构是否有序地得到发展。这些观点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第四,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学生有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因为,只有展示自我才有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发现自我,才能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认识自我,进而才有发展自我。个体的潜能和资质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突现并丰富和发展出来的。

学习远远不只存在于认知活动中,也广泛存在于交往活动与审美活动之中。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建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或深化,情感的丰富和体验的深刻,技能的形成或巩固,认知策略的高级发展和完善。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尽管不露行迹的个人魅力的展示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要创造氛围与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深度的参与,从而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并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第五,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进行学习

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问题解决所依据的原理和所必需的材料。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即能够与学生的已有的经验产生冲突;问题必须是具有理智的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作出尝试性解答的。

教学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空间,以便对学生的理智能力构成挑战;教师应该自觉地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结论提出理性的怀疑的习惯,并基于证据来形成解释。

第六,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

篇11: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1、感受游戏音乐的变化,学唱游戏歌曲。

2、学会两人一组模仿袋鼠,随音乐合拍地向前蹦跳。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袋鼠和大灰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沉重和轻快的音乐入场。

二、教师将游戏情节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三、反复感受游戏音乐。

1、欣赏第一遍后,让幼儿猜猜游戏名称。

2、再次欣赏时,引导幼儿听辨:这首曲子有几段?哪段表现袋鼠?哪段表现大灰狼?为什么?

3、启发幼儿随音乐分别用拍手和跺脚的声音姿势来表现袋鼠和大灰狼的不同音乐节奏。

四、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模仿动作。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袋鼠或大灰狼听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篇12: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树叶》。

2.尝试按歌曲节拍的特点、速度、力度和情感,富有表现力地演唱。

3.尝试用动作表演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叶子从树上飘落的情景。

2.红、黄、绿三种树叶和相应的筐子,树叶头饰。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模仿树叶飘动

1.幼儿戴上树叶头饰,在《树叶》的乐曲声中,模仿随风飘散的叶子“飘”进教室。

2.教师引导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表现出树叶飘来飘去的感觉。

重点:教师注意鼓励幼儿做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动作。

二、学习歌词,体会歌词中树叶飘落的优美情景

1.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欣赏散文诗《我是一片树叶》,熟悉歌词。

2.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诵歌词。

三、学习歌曲《树叶》

1.教师带领幼儿分段学习歌曲。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在句与句之间提气、换气。

2.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歌表演,巩固所学歌曲。提问:“你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

重点:启发幼儿思考用怎样的声音演唱“秋风吹落我呀,飘呀飘呀飘”。

四、游戏:送小树叶回家

请幼儿一人选一片树叶,边唱边模仿树叶飘落的姿态飞来飞去,当歌曲结束时,将手中的树叶按颜色送到对应的筐中。

活动建议

利用学习的歌曲在表演区进行歌表演或玩律动游戏。

附歌曲:《树叶》

1=C 2/42 3 4 ︱3 2 1 ︱5 6 5 6 ︱ 5 — ︱5 6 5 4 ︱

我 是 一 片 树 叶,一 片 树 叶。秋风 吹 落1 ︱2 3 2 3 ︱ 2 — ︱1 2 3 4︱3 2 1 ︱

我 呀,飘呀 飘呀 飘。一 片 一片 树 叶,6 6 ︱6 —︱5 6 5 4 ︱3 1 ︱2 4 3 2 ︱ 1 — ‖

吹在 一 起,变成 许多 树 叶,许 多 树 叶。

教学反思

树叶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孩子对于飘落的树叶也比较的感兴趣,有时会捡上几片玩弄一番。《树叶》从内容的选择、导入的手段、展示的方式等方面来看,还是比较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孩子至始至终都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

篇13:关于一节小学音乐课的课后反思

一、抓住课堂的第一秒

从孩子们进教室的第一秒开始, 就要给孩子们传达一个信号:音乐课要开始啦!

一开始, 课是这样设计的。孩子们到门口后, 发出“叮咚”的暗号, 然后, 我再开门, 让孩子门进教室。但是, 待我熟悉班级后, 我发现自己竟然忘了把这个暗号告诉他们。怎么办好呢?

等孩子们到了教室门口时, 我来到虚掩的门后, 说:“孩子们, 请按门铃。”“叮咚”“叮铃铃铃”“布谷布谷”……各种各样的门铃被“按”响。我微笑着把门打开, 孩子们就在《音乐小屋》的伴奏音乐声中走进了教室, 我们的音乐课就在这快乐的师生互动中开始了。

确实, 孩子们自然流露的答案才是最美、最丰富、最富童心的。如果一开始我给他们规定好门铃声, 那课堂不是成了做秀?孩子们生命的灵性不是被我扼杀?孩子们童真的想象不是没法在课堂上挥洒?

我庆幸自己巧妙地抓住了课堂的第一秒, 让音乐课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音乐游戏要富有音乐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在一般情况下, 当学生学会了一首新歌后, 教师都要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演唱, 我的《音乐小屋》当然也不例外。还是用最传统的方式分男、女生唱一唱, 集体唱一唱, 抽生唱一唱吗?我大胆尝试了将“音乐游戏、歌词创编、舞蹈创编”于一体的综合形式来巩固歌曲的演唱。

待孩子们学会歌曲后,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走进欢乐吧”的情境:“孩子们, 听, 谁也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了?”说着, 我唱了起来:“嘎嘎嘎嘎, 打开小门, 嘎嘎嘎嘎, 推开小窗。”孩子们欢快地说:“是小鸭子。”于是我和孩子们学着小鸭子摇摇摆摆, 学着小青蛙蹦蹦跳跳, 让他们感受到, 将门铃的“叮咚”声, 改成动物的叫声, 再配上动物的动作, 就变成了小动物的《音乐小屋》。

接下去, 我再让孩子们分组找自己喜欢的动物, 学它的声音, 模仿它的动作, 一首首新歌就这样诞生了。有的小组将门铃声换成了小狗的“汪汪”声;还有的小组将门铃声换成了小羊的“咩咩”声;有的小组将门铃声换成了小鸡的“叽叽”声……小狗在欢唱, 小羊在舞蹈, 小鸡在玩耍———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音乐的天堂。我高兴地感受到学生们童心在飞扬, 智慧在闪光, 创新意识在激荡。

三、教师语言要富有音乐的美感

那天在上课时, 课件突然出了点故障。在“走进快乐厨房”的环节中, 我准备了一段视频, 是由厨房里锅碗瓢盆敲击发出的一段很好听、很有新意、很富生活情趣的打击乐。但是由于那个电脑中播放器版本太低, 播出时只有声音, 未呈现图像。于是, 我这样连接了我的教学环节:“真遗憾啊!精彩的画面没有呈现给大家, 但幸运的是, 这给了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孩子们纷纷将自己听到的音乐用语言表述, 简短而直接, 话语中不失兴奋与好奇。我趁热打铁:“今天呀, 我把快乐厨房搬来了。”说着, 我掀掉了那块蓝色印花布, 酒瓶、锅子、铲子、调羹、饭盒都呈现在大家面前。我即兴创编并演奏了一段《厨房进行曲》, 我发现孩子们的双眸闪闪亮, 我感觉到孩子们的心滚滚烫。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寻着好听的声音, 探究着怎样敲击、怎样合作才能让音乐更美妙。一排排整齐的小凳子也由孩子们自发地围成了一个个圈, 他们围在一起研究着、享受着身边的音乐。

虽然, 孩子们的演奏不能用精彩来形容, 但是, 从他们的微笑中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憧憬, 那些敲敲打打的身姿涌现出他们生命的灵动。很高兴, 我就这样, 把“音乐来自生活, 音乐就在身边”的信息, 悄无声息地传递给了孩子们。

四、小乐器的巧妙使用为课堂锦上添花

在学唱歌曲时, 有几句难点句的演唱, 需要我们用打击乐器为歌词伴奏, 使节奏更明朗。但是, 用什么乐器比较适合呢?上课前一天, 李校长在教给我几个音乐课的成功锦囊时, 给了我一个灵感, 很快地解决了我的问题。李校长提到, 老师手上随意系戴一个小铃铛, 到用时, 轻轻一拍, 节奏、音乐就像高山上的流水一样自然流淌出来了。但遗憾的是, 我准备的几个小铃铛太灵活了, 当我弹琴、舞蹈时, 就会震动发声, 可能会成为课堂的噪音。于是, 我就思考着换用另一件打击乐器。最后, 我选择了在胸前配戴的一条挂饰, 那是条从海南买来的, 用椰子壳雕制的挂饰。我觉得它与春天的环境很和谐, 而且, 坚硬的椰子壳制成的花朵与叶子敲击, 发出的声音既清脆又响亮, 自然为我这堂课锦上添花了。

是啊, 只要我们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断搏击, 我们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好的、符合中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为我国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从一节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与总结, 在课堂的气氛、教学方式上作了些归纳, 望对小学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篇14: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音乐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主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中我们追求个性体验、注重音乐创新、进行小组合作等一次又一次尝试,都是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快乐、陶冶情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交流,可以激发音乐兴趣,更能学、会学、想学。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互助协作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可是由于音乐课堂存在差异,那些执教中蜻蜓点水式的合作学习的“过场”,让原本该是课堂中的一道道风景,沦落成毫无分量的“标签”。

二、案例描述

前段时间,我校音乐老师参加了一个音乐教学观摩活动,授课教师执教的课题是《五月的夜晚》,从导入到新授,可谓是煞费苦心,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再加上学生美妙的歌喉,把五月美丽的夜晚完全呈现在听课老师的面前。到这里为止,我们都认为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音乐课,可正当我们陶醉其中时,老师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合作交流,请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创编,把五月的夜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在合作交流时学生能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并能积极讨论,众说纷纭,可在十分钟后的现场表演中,很多学生却还是不知所措,都说不行、不会,而且对这一活动表现得不是很感兴趣;有的小组也创编了比较精彩的节目,但都是一些“优等生”的“独角戏”;还有部分学生有兴趣,也创编出了节目,但节目质量不高,对“五月的夜晚”这一主题表现得不明确;更有甚者,把这个合作学习当成精神放松的“休闲时光”,七嘴八舌地聊起天来。他们真的合作了

吗?结果可想而知,合作学习在这里显得空洞而无效。

三、反思

1.合作需要务实

“教师的教要致力于教师的导”,如果在平时就缺少小组合作的必要训练,对于小组的人员分配、小组中角色的任务分配、如何进行倾听、如何交流等都缺少一些实效性的指导,那么,在课堂上即使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也并不会利用这些机会。思维从禁锢的囚笼里出来仅仅只是自由,而不是自主,更不用奢谈体验和创新了。从这节课看来,学生因为平时很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性不强,成了新课标下老师的不务实的“道具”。从合作的开始到轰轰烈烈地结束,学生并没有产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体验及共鸣,同时因为缺乏合作的兴趣和动机,所以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合作而合作。

2.合作应该平等

在音乐课上,许多时候都是那些所谓的优等生在表演,而大部分学生只是陪衬,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关注谁?就如上个案例中,表演得好的只是寥寥几个优等生,我们是为了让优等生好好配合老师热热闹闹地把课“演完”,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创作,进行生生间的合作,发展其想象力,提高其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其音乐表现的自信等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到底有没有机会真正地参与。合作学习强调在个人学习目标基础上的小组群体目标,强调群体内的互助与合作,并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合作过程中,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让他们带着自主的思维、自主的见解走进合作小组,并以极大的热情探究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取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3.合作也需点拨

教师应该给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只有当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后,他们才会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无尽的学习能量。在教学中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合作学习”的机制并付诸实施,使每个学生会合作、会交流、会探究、会表现,那么学生就会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自主展开合作,可以适当地加以点拨,做好学生的“参谋”,而不是“管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扭转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和小组长说了算的局面,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教师只要坚持这样做,就能实现这种效果:组内学生对音乐的见解、个性、思维方式相互影响,每个组员越来越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合作、探究的兴趣愈来愈浓厚。相反,如果教师撒手不管,小组合作过程不仅容易偏离中心,还会出现与音乐主题无关的现象,既浪费了时间,又丢失了合作的本质。

4.合作更需引导

篇15: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这学期的二年级音乐课本上有一课是《童话故事》。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小红帽》,我知道孩子对这一课肯定很感兴趣,于是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上课时我先戴了一顶红色手工制作的帽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老师今天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啊?他们看到我戴了个帽子煞是喜欢。

我说了几句 :“那好,让我们跟老师跳一段帽子舞吧。“学生们立刻假装拿起手中的”小红帽“跟着老师象模象样地跳起舞来。

律动之后,我让学生放下手中的帽子,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 等她说完了我就让孩子们观看了动画片《小红帽》。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盯上了大屏幕。

观看过后,我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

在接下来为歌曲《小红帽》编排音乐剧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设计故事的三个结尾,并分组限时表演。第一组不仅表演的很精彩,而且时间也恰到好处。但到了第二组上台表演时,却出现了严重超时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就会使其他小组失去表演的机会。但是,又必须是不露痕迹的暗示学生。于是,我运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之二:未完待续法。我轻轻地走上讲台,找准一个悬念点,对大家说:”这组同学表演的是一个电视连续剧的《小红帽》,他们表演的很棒,如果想知道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看下回分解。在下节课的开头,我们再让他们把下集演完。“这样一来,时间就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紧接着,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着帽子,谁就得表演一个音乐节目。学生们欢快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快到本节课的尾声了,我正在把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时,我突然看见有一位学生正低着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发现那位学生正在画”小红帽“,而且画得栩栩如生。但是这个时候画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我又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三:顺水推舟法。我拿起他的画,来到讲台上。对全班同学说:”x x同学正在为我们班今天纪律表现最好的`同学作画,现在他准备亲自把画送给他。“这种一箭双雕的办法,不仅让学生们明白上课的纪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让课上作画者懂得自己错了。而且还很好的顾及了他的颜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帽子舞出教室。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上学生反应的变化莫测。有时候常会出乎老师的预料。这时恰当地运用一下课堂急救小贴士,就能让课堂充满活力,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好奇、好动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学生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沸腾起来。特别是像音乐这样的美感和动感很强的科目,需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课堂。因此,课堂秩序就更难调控。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力引导入”正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带上道具进教室。学生的好玩天性立刻被激发出来, 帽子放下了,但到了自编音乐剧环节,又出现了学生表演超时的问题,教师及时运用学生熟知的播放连续剧方法(未完待续法),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激活了他们的探知欲望。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期待。

此后,我再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到游戏中去,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

篇16: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喷泉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能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大胆地合作,尝试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

2、感受音乐喷泉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

观看音乐喷泉的视频,了解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

了解各种小乐器的特性,并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小乐器。

2、教玩具:

截取音乐“动物狂欢节”

小乐器:小铃、三角铁、圆舞板、沙球、铃鼓、串铃、锣、鼓、钹。

活动过程:

一、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

1、你见过音乐喷泉吗?谁来用你的动作表演一下音乐喷泉是怎样的?

重点指导:知道喷泉有高低、起伏、旋转等各种姿态。

2、教师一边哼唱音乐,一边随音乐舞动。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3、讨论喷泉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喷泉与音乐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

4、小结:

1)当轻柔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慢而优美;

2)当强烈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快而激烈;

二、音乐喷泉的双重美

(一)理解音乐:动物狂欢节

1、完整欣赏音乐第一遍。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音乐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优美的、欢快的、热闹的)。

2、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思索用什么样的动作可以分别表现这三种不同的感觉,请个别幼儿示范。

(二)音乐喷泉的视觉美

1、自由组合成6人一组,围在一起协商:怎样用好看的动作表现喷泉随着音乐跳起舞来?(有音乐背景)

重点指导:教师个别指导小组,了解各组的队形以及动作组合。

2、每一组分别上前表演最满意的一段音乐喷泉。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组幼儿用了不同的队形以及动作表现音乐喷泉。

3、小结:我们可以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用身体表现出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让人们看了觉得音乐喷泉是美丽的。

(三)音乐喷泉的听觉美

1、出示乐器若干,自由选择一种乐器。

2、讨论与音乐相匹配的乐器。

重点指导:

1)前面的音乐适合与哪几种乐器做朋友?为什么?

2)中间的音乐适合与哪几种乐器做朋友?为什么?

3)后面的音乐适合与哪几种乐器做朋友?为什么?

3、根据乐器分组,教师指挥,幼儿常使用乐器表现音乐喷泉的高低起伏。

重点指导:根据所选乐器分组,引导幼儿看老师指挥为音乐喷泉配乐。

4、教师指挥,幼儿合作表现音乐喷泉。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合作,根据音乐完整地表现音乐喷泉。

5、小结:我们还可以用各种美妙的声音来表现音乐喷泉的姿态,让人们听了觉得音乐喷泉是美丽的。

教学反思:

选材取自于孩子们常见的喷泉,幼儿都熟悉,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有生活经验的基础,又有探索的空间,孩子们很感兴趣。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音乐喷泉》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585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蚂蚁搬豆》含反思》:大班教案《蚂蚁搬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熟悉歌曲后能找到与歌词内容相符的图片并排序,熟悉并会唱《蚂蚁搬豆》这首歌曲,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豆子的基本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蚂蚁搬豆》含反思教案吧。

篇17: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并掌握儿歌内容。

2,通过学习,懂得谦让分享,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谦让与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准备足够孩子人手一个的水果。

2,孩子争抢玩具大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展示图片,引发讨论。

观察图片,讨论图片上的孩子们在干嘛?

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2,学习儿歌。

老师朗诵儿歌,孩子认真听。

回答问题,儿歌中说的什么意思?

儿歌中的小朋友和图片中的小朋友谁做的`好?

你会向谁学习?

跟读儿歌,掌握儿歌内容。

3,表演儿歌,玩游戏。

做游戏,孩子们将凳子摆成一排,表演儿歌内容。表演结束孩子们亲亲抱抱。

4,分发水果,巩固儿歌内容。

请个别幼儿为小朋友分发水果,边发边念儿歌。

孩子在分发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让孩子坐好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吃水果的乐趣。

5,小结。

我们以后在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谦让,不争不抢,好的东西不仅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更要懂得和爷爷奶奶爸妈分享。

儿歌:

排排坐吃果果,

幼儿园里朋友多,

你一个,我一个,

小华没来留一个

教学反思

篇18:小学音乐课优秀教学反思

关键词:农村小学,顶岗实习,走教,一专多能

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伴随着经济规模的壮大, 我国的教育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小孩上学有了保障。但是, 在进步的同时, 我们看到农村小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依然落后, 与城市相比, 不管是设备还是师资, 都有很大差距。以笔者就读的小学为例, 八十年代初, 该所小学有2名师范学校全日制毕业的教师,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 该所小学反而没有师范学校全日制毕业的教师!这样的例子很多, 可见, 农村小学与城市相比, 距离是在拉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小学生的数量非常庞大, 以河源市为例, 全市有小学生2 7 0 3 9 7人, 其中就读城市小学的有3 8 0 6 2人, 占总数的1 4.1%, 在农村小学就读的有2 3 2 3 5人, 占总数的8 5.9%, 再来看阳江市, 全市有小学生184517人, 其中就读城市小学的有3 9 0 4 9人, 占总数的2 1.2%, 在农村小学就读的有1 4 5 4 6 8人, 占总数的7 8.8%。我国最新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因此, 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 都应该来关注农村小学的教育!

由于农村小学教育水平整体落后, 音乐教育的形势就更加严峻了, 由于没有能教音乐的教师, 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 简直用不上, 成了多余的音乐教育理念, 新的音乐课本也基本派不上用场。针对这种情况, 有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作了调查, 并提一些出对策, 但调查的结果往往是埋怨政府或者学校, 提出的解决措施也缺乏高度。

本文基于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作出反思, 并提出对策, 旨在音乐教育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反思一:我们培育的小学音乐教师怎么成了语文或者数学教师?

说到小学音乐教育, 很多人会说, 小学缺乏专业教师。其实, 中等师范学校培养了不少的音乐教师, 但他们毕业后, 很多并没有从事音乐教育。以广东老隆师范9 4届音乐班毕业生为例, 该班有6 5位学生, 2 0 0 8年他们开同学会统计, 担任专职音乐教师的只有8人, 兼有音乐课的1 3人, 其他的都在从事跟音乐无关的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笔者于2 0 0 9、2 0 1 0年带队到农村实习, 有机会实地了解音乐教育环境。2 0 0 9年带队到紫金黄塘中心小学实习, 该所小学有5 0 0多学生, 有2名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 全校每周有2 0多节音乐课, 然而, 这2名教师并没有成为专职音乐教师。他们的课程大部分是语文或数学课, 兼上几节音乐课。针对这种状况, 笔者向该小学的校长了解原因, 原来, 他们的教师编制是按班级配的, 即一个班配1.3个教师, 在这种情况下, 不管什么专业毕业的教师, 首先得把语文, 数学课分完, 最后才考虑其他科的教学任务。由此看来, 农村小学的编制比例不改变, 大专院校分专业培养的努力将是瞎折腾, 农村小学在使用教师时根本不是对号入座。

学音乐课变成唱歌课, 笔者刚踏上工作岗位时, 也认为唱歌课太简单, 和城市小学音乐课相差甚远。经过多次调研和探讨, 得出的结论是:唱歌课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上课模式。其实, 当今世界上影响较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柯达伊教学法, 就是以集体唱歌为主要教学形式, 柯达伊教学法产生的背景是:作为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柯达伊看到国家经济落后, 人民生活贫困, 教育水平较低。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 要使学生学习音乐, 只有通过不需要什么设备的歌唱, 这就促使柯达伊确认只通过声乐训练的形式来进行音乐教育的原则。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不管在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都还很落后, 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举个例子, 近年来, 乡镇中心小学配置了电脑室, 然而, 电脑室却成了摆设, 原因说起来很简单, 就是电脑室用电比较多, 而学校办公经费有限, 学校供不起。电费都供不起, 就更别指望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了。因此, 柯达伊立足现实的教育模式非常适合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那么现在的关键是, 学生应该唱些什么歌, 以什么样的歌唱形式来进行。

反思三:小学生为什么不太喜欢唱课本的歌曲

时下, 很多学生喜欢音乐, 特别是流行音乐, 但不喜欢音乐课, 小学生也是如此, 这是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原因大致有几点, 一是流行歌曲反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或思想较接近, 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二是流行歌曲节奏普遍比较明快, 比较张扬, 符合学生的个性。三是旋律接近说话, 比较好唱。四是流行歌曲的制作注重专业化和商业化, 推广强调网络化, 很容易吸引学生。相反, 我们的音乐课在以上几方面都没有优势。就拿革命歌曲来说, 我们认为是优秀的歌曲, 但由于学生学角度来看, 学生还缺少有关革命的表象, 还不能进行很好的想像。如果上课有比较形象生动的课件, 可能会帮助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 如果单靠老师范唱, 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

看来, 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 应该多从教的方面找原因。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 音乐的教育思想和教材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农村小学的落后, 新的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教材在农村小学很难发挥作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出路在何方?有什么对策?笔者认为, 要改变农村目前的音乐教育状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专层次的师范专业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

据调查, 已经退出师范教育历史舞台的中等师范教育模式, 在培养小学教师方面, 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 中等师范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各科知识、技能全面发展, 强调培养多面手, 在小学岗位上, 能胜任各科的教学, 因此, 在中师教育阶段, 所有有课程一样重要, 包括音乐, 美术, 体育等, 任何一科不及格, 均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更重要的是, 音乐, 美术, 体育课不会走过场, 不仅开足三年 (有些学校, 到了第三学年美术、音乐选修) , 而且要求严格, 每周安排2-3次课外视唱训练, 中师毕业生除极个别外, 大部分都能准确地唱谱, 有些还学会弹简单的歌曲伴奏, 这种毕业生到了农村小学, 就是绝对的主力, 不仅能教好语文, 数学, 还能上好音乐课。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的居住分散, 乡村小学人数有限, 100多人甚至不足1 0 0人的小学占了多数, 这种状况, 根本就不可能配专职的音乐教师, 因此, 一专多能, 能胜任各科教学的全科型教师是农村小学的希望, 也是音乐教育的希望。资料表明, 发达的国家, 如英国的小学音乐教育通常也由非专业人士任教, 但评级结果却非常高。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要

当地的师范院校举办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 笔者认为教育局这一措施非常必要, 应该坚持, 并努力把这种培训班办好。现在的问题是这样培训的班的效果不是很好, 原因很多, 但主要有一下几点:

1. 培训的目的, 要求不明确。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要求?包括对培训对象的要求, 培训的文件往往没有具体规定定, 因此, 小学校长会随便派出老师参加培训, 应付教育局, 比如, 2 0 0 9年河源市市教育局曾委托我院举办小学音乐教师暑假培训班, 该培训班有4 0人, 有8人是我院或兄弟院校毕业的学生, 如果说他们需要提高的话, 那就应该到更高一级的培训班去。有5人超过4 6岁, 举办一次培训班不容易, 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让培训的成果开更多的花, 结更多的果。

2. 培训的课程过多。

暑假培训的时间本来就很短, 但开设的课程, 一般会包括弹, 唱, 跳, 视唱等, 要知道, 我们培训的是在职教师, 他们会根据自身的专长和学校的需要, 有选择的进行学习, 不可能面面俱到。

3. 培训内容的缺乏实用性。

很多授课老师对这种短期培训缺乏经验, 又没有根据小学的需要认真备课, 写出培训方案, 有些老师就把针对全日制学生上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纳, 这样, 学员很可能觉得上课内容与自身的水平或实际需要有距离, 从而出现应付式的学习现象。

因此, 要把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办成功, 必须要做到:

1.目的明确, 要求具体。每次培训, 应该有明确的培训目的和要求下发到有关小学, 笔者认为, 这种面对农村小学的短期培训班, 培训的目的, 主要是提高非音乐专业毕业而现在又在上音乐课的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

2.联系实际, 内容实用。短期培训时间有限, 应该开设小学音乐课最需要的内容, 前面所述, 唱歌是农村小学音乐课的基本形式, 那就应该把培养他们两方面的能力, 即视唱能力和唱歌能力, 当然还要学点音乐教学法。视唱以小学的歌曲为主。

3.专题培训。比如鼓号队培训、少儿舞蹈编导培训, 这主要针对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据调查, 农村小学在鼓号队训练、少儿舞编导方面的师资几乎是零, 但实际上有些校长还是期望在元旦、六一等节日有这方面的表演。有些较大的村小也有这方面的设备和需要, 如紫金县黄塘腊石第二小学, 在我们的实习生离校时, 还组织鼓号队欢送, 场面十分感人。

三、充分发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促进农村小学音乐的发展。

农村小学的音乐师资问题,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可采取下面两种进行弥补:

1. 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

即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小学实习。顶岗实习其实是个系统工程。首先, 高校要重视此项工作, 实习前要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需要, 组织练兵, 即“校内综合实训”, 要求学生认真钻研小学教材, 设计教学方法, 准备好教学内容等, 其次, 要派出教师进行指导和跟踪, 学生虽然经过练兵但实际情况会比设想的复杂得多, 比如小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等, 派出指导老师, 一方面是指导自己的学生解决问题, 另一方能使高校老师对农村小学的教学情况和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更加了解, 有利今后的实习指导工作。再次, 要与小学沟通, 安排教学时间。顶岗实习不可能象在编教师一样, 从开学初上到学期结束, 为了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的时间, 实习期间可要求学校增加音乐课的周课时量, 小学都有一定的自习课, 这完全可以做到。

2. 采用“走教”的形式。

近年来, 很多镇中心小学都有了专职的音乐教师, 由于现在村村通了公路, 村之间的交通时间大为缩短。因此“中心”不仅要发挥“中心”的优势, 还要发挥“带头”作用, 音乐专业老师要帮扶附近的村小, 兼上附近村小的音乐课, 即“走教”。笔者就这个问题和一个中心小学的校长探讨过, 我提出以“走教”的形式解决村小的音乐师资问题, 他认为不可行, 主要是老师觉得经常这样走, 不方便, 我再提出, 可不可以分时段排课, 比如1-9周在甲村, 1 0-1 8周在乙村, 当然, 这涉及经费问题, 该校长觉得这是个办法, 可先期试点。

四、现阶段农村小学, 需要农村版的音乐教材。

新版的音乐教材, 有器乐实践这一内容, 但在农村小学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还有歌曲的数量问题, 据调查, 农村小学不可能一学期学唱十多首歌曲, 另外欣赏方面, 很多小学的录音机有限, 一般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 没几年, 也坏了, 要更新, 经费有限很难落实, 农村小学的欣赏部分也是很难完成的。为了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到实处, 应该以现在教材为基础, 编写一套适合农村小学使用的教材。

编写时要注意:

1. 教学任务不宜多, 就歌曲来说, 每学期有5-6首

即可, 目的不是要学生学很多新歌, 而是要学生唱歌, 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美。

2. 歌曲的形象生动, 易唱, 易记, 现在音乐课本有

些歌曲看起来, 结构短小, 音域不宽, 节奏也简单, 但不好唱, 不容易上口, 小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去唱。

3. 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内容要有规划, 比如低年级以齐唱为主, 高年级可唱些简单的轮唱、合唱等。

4. 基本的音高和节奏训练要有一定的量。

现在,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但这个审美并不是简单的唱唱, 听听了事, 假如基本的音高和音长概念都没有, 又谈何美?今年, 笔者带队在东源船塘李田学校实习, 期间, 为了“六一”节日, 我主动组织排练齐唱《歌声与微笑》。排练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根本没有音高节奏概念, 到了“明天明天这歌声, ……”这段, 学生就会失去音高方向, 张口就来, 不管歌谱中的音高。既然是教育, 就应该让学生实实在在练点基本功, 其实, 音乐的美无处不在, 组织得好, 唱音阶也是一种美, 学生也乐意唱。不要因为新的课程极准, 产生纠往过正的现象。

5. 把歌曲制V C D, 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助于把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调动起来, 不仅提高学生唱歌的兴趣, 更提高了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结论

我国农村小学数量非常大, 每所小学配音乐专业教师是不现实的, 其实小学音乐师资并不一定要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来承担。要提高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水平, 应该以培养多能一专的师范生为切入点, 通过在职培训等途径, 解决农村小学的音乐师资问题。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 应遵循简单、实用、可行的原则。在新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影响下, 农村小学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此背景下, 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势必会迎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谢嘉辛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音乐教育的国际对话[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上一篇:2024-2025学年度上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4最新修改人教版)下一篇:水痘的预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