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2024-05-10

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精选6篇)

篇1: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探析情境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摘 要:

关键词: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课中一直沿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死板、单调、成人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突出表现为喜欢上体育课的小学生正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因而,急需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学、乐学。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有在“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时才会“辛苦”地去试用情境教学,因为大家都觉得情境教学比较麻烦,其实不然,只要有的放矢相对就会简单、易行。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体育情境,如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愉悦学生的身心,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

如上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师生共同参与其乐无穷;上课伊始,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谁能跟着我一起做”,或“看看谁的反应快”等游戏,调动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力求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调整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意念放松等。

二、创设音乐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直感式的体验,儿童很容易就从音乐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激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音乐的语言是微妙和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旷神怡。教学中,运用欢快的乐曲可以活跃情绪,运用激昂的乐曲可以振奋精神,运用优美的乐曲可以调节情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音乐,创设情境。笔者在教《武术》时,创设了“精武馆”的情境,在全体小徒弟跟着师傅学武时,播放《中国功夫》、《笑傲江湖》、《醉拳》等背景音乐,小徒弟们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练得很卖力,音乐愉悦了他们的身心,消除了他们的疲劳。在《自编韵律操》的教学中,笔者选用《健康歌》、《嘻唰唰》等节奏明快的音乐,调动全身的运动细胞,使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忘记了练习的疲劳,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学氛围活泼欢乐,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创设故事情境,提高人文体育成效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理解、分析、接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利用情境,为学生创设出思想教育的乐园。引导学生从模仿逐步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上来。如走、跑等练习,笔者设计了“解放军叔叔抗洪救灾”的故事情境,在跑的途中有山,有水、有河、有独木桥等等,让学生在模仿解放军叔叔不怕困难,奋勇前冲,舍己救人的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既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又锻炼了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饶的精神。

四、精择创境素材,提高陶情冶性效果

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陶情冶性”。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不言而喻,而题材的选择也是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只要能激趣、陶情、冶性、怡人。如下:

1、影视题材。

上个世纪末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可谓老少皆宜,儿童对“小燕子”的崇拜让众多商家嗅到了商机,后来各种 “格格”题材的广告充斥荧屏说明了商人的敏锐视觉。同样,优秀的流行影视题材也可以运用在情境教学中,当然,流行影视并不一定都适合儿童,老师就教学的时候注意适当的引导。

2、动漫题材。

动漫是儿童的最爱,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熟悉的动漫英雄,或是奥特曼,或是天线宝宝,或是小公主。因此,笔者认为,动漫题材的加入更贴近儿童的心灵世界,更易和儿童进行沟通,同时也能活跃课堂的气氛。

3、生活题材。

每个儿童都是在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关怀下成长,他们正是体会、学习亲情的时候,同时也是外在世界在内心世界的投射时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能让学生体会帮助长辈做事情带来的成就感,实践做勤奋孩子带来的自我心理满足和自我认同。

. . . . . .

五、把握创境时机,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把握创境时机。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各环节中,创设出相应的情境,避免“牵强附会”,让情境教学合理化、科学化、协调化,以达激活学生学习热情之功效。

六、依据教学要求,提高创境教学实效

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的事情。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提高创境教学实效。

1、创设故事情境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要注重考虑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术动作。

2、创设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紧密配合。要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情境导入的时机,把握情境导入的节奏,逐步展开和延伸情境。

3、创设良好的教学场境,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规划教学场地,创设美观,新颖的氛围,以激发兴趣和热情。

4、创设情境要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符合。不要跨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致学生无所适从。

5、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将德育渗透到课堂中。例如,根据在泉州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农运会”,课堂上就可以创设与农运有关的趣味体育活动,让学生体会“粒粒皆辛苦”,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6、情境创设要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情境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创设情境的方法也很多。小学体育教学中借鉴情境教育教学的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应从教学目的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的不同要求,设置最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形象思维的空间舞台,使学生真正快乐起来。让情境教学成为体育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2: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对象,其核心任务是大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技术技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抓住学生“乐”的心理特点,以学生原本生活为起点,利用能一些生活情景,把学到的运用于生活中,是教学活动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快乐语言生活回归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的呼唤也越来越高,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学校教育。当今社会、学校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各中、小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解不够全面,一意孤行的重德、智育,追求升学率,忽视体、美等教育的发展。特别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带来许多学生体质比较差,符合体质健康标准A级的人很少,不及格的人也很多是由于体育教学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采用传统的授受模式或放羊式教学使得课堂学习枯燥、乏味以及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后,教师开始意识到教学方法的不当,开始探索新的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开始从以学生身体发展为着眼点,一切从启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运动体验与参与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为今后的终生体育学习打好基础。本人主要阐述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展,这是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矛盾的。本文拟对体育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以及利用这一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学生运动体验与参与、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和需求。

21世纪的航船已经起航,新千年的大门已经敞开,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信奉特征:一是教条化、二是模式化、三是单一化,已经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割裂开了,课堂生活没有实现,无法感受真切的课堂生命活力,无法领会学习的生命意义,而体育课堂教学的回归,强调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

1、情境教学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乐学”为宗旨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和里维森等人在《心理纲要》一书中将情绪分为6大类,而第一类是原始情绪,其中快乐被认为人的最基本或最原始情绪。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情感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更重要的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情境教学是针对小学的低中年级的学生,符合学生生理、情绪等特点。所谓情境教学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爱体育的良好情操。运用情境教学能使教学过程和内容情景化,学生、教师均以不同角色置身于情景之中,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1.1情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体育课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始终把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曾经一位大学教授在上体育教育学时,提出一个问题:“上体育课是指什么啊”当时,所有学生都愣住了,不止如何回答。也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冒出一个“玩”。这时,教授笑了。那么情境教学是如何使学生的玩与教师的教相兼融的,依据是什么呢?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杂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集分结合,课间穿插等。这样既然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是小年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德望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力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是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1.2怎样诱发学生爱学、乐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改实施以来,教师总是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困惑?如果采用放羊是教学,老师既轻松而学生又开心,但是学生的体育技能则一无所知、符合体制健康标准的要求,则会差之千里。因此怎样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语言既要生动形象又要有目的,趣有内容,而且要赞赏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语言是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简洁、明快、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科学设计,巧妙应用,对营造活泼,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体育运动中。例如,跳远练习中跑如风驰电掣,腾空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等充分展示了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和趣味,诱导学生投入极大兴趣,以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其次,教师应使赞赏性的语言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美国的教育学家曾说过“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可以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心理体验。时间证明,在愉悦的情绪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诲,如果真正的乐曲赞赏学生,学生身上的优点会是无穷无尽的,他们青春亮丽、活泼可爱;他们有进取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性格内向的可赞赏他是一名有能力有特长的好学生;成绩不好的可赞赏他肯努力、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哪怕学生有了错误,只要教师我们有一颗赞赏学生的心,批评学生也能做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二、课堂内容新颖,开发课程资源。在新课标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强调重视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组织。课堂上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他们不愿意每天跑步练习,每节课的篮球云求,他们需要新颖具有创新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择呢?在《学校体育学》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有以下四方面:

①教学内容应提教育价值

②体育教学内容应突出基础性

③体育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④体育教学具有条件适应性。

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贴近学生生活,把握学生的已有经验,超越科学世界以及竞技世界的舒服,关注生活世界。杜威关于课程与经验的基本命题:教育即生活,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的生活。例如: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用边做边说完成:武术鹰爪与故事、童话结合,将枯燥、单调的练习同如知识性、趣味性,这样便显得新颖。

由于农村小学底子薄弱,注重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加上体育器材少的可怜,课堂教学常常要求学生自由活动,从而使学生基本身体素质降低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学校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四组,要求大家互相帮助绕乡村田埂跑一圈,最后看哪组最先全部到达,从教学中可以看到一小队虽然最后到达重点,但是看到了队员之间互相鼓励、帮助。比如在路途中,队员轮流拉着哪个胖女生跑,大家纷纷呼喊:加油,加油┅┅这堂课以贴近学生生活虽然不具有新颖的内容,但是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

2.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情景教学能使教学过程和内容情景化,学生、教师均以不同角色置身于情景之中,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所谓情景教学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爱体育的良好情操。

2.1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

2.1.1运用直观的图形创设情景

利用现代媒体如:电影、录象、投影、幻灯片、图片及体现情景效果的体育教具、设备或其他器材、玩具等做道具,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进入“情景”.正如:《体育与健康》第五册“蹲踞式跳远”这一教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跳跃能力,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全程助跑蹲踞式跳远的方法,如果一味要求学生拼命助跑、踏跳,学生会厌烦,厌倦,因此,我首先在课前制作好图片,主要是途中助跑、踏跳时起跳腿落地过渡和起跳时身体腾空以及落地两腿前伸的动作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能更清楚的明白动作的`正确方法,从而避免麻木模仿,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本节课教学效果,是课堂更有活力。

2.1.2运用实物模仿动作创设情景

即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等比如:蛙跳、兔子跳、象行、老虎行及人物的举止形态,走、跑、跳等活动,在模仿中达到身体由相对静止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静止过渡的目的,达到提高身体运动技能技巧,增强学生体质,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提高运动兴趣。比如:上课刚开始,组织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接着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开始情景设计不仅是体育课从一般机械、枯燥的课堂常规(整队、报数、检查人数等)向以学生自主体验转变,而且促成全体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的形成。

2.2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中手段

2.2.1运用故事情节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如在一个深秋的傍晚,霞光撒面了西边的山头……,将来学生带到某种情景中,从而是学生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精力更加专著、集中。

例如:学习立定跳远,教师可以抛开原本教条化的教学方式,利用语言描绘,让学生进入氛围中俗话称为入戏,陶醉于这种氛围中。而所谓的本领就是蹲踞式跳远,这样进行教学效果会大增,通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是课堂气愤更加活跃。

2.2.2运用动作模仿进行教学

即把各种角色,通过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达到入景动情,寓教于学的目的。

例如:《体育与健康》第七册“自然地形跑”这一教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耐力跑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中要求学生能持续跑3000米,如果麻木的命令学生机械的跑,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精神陶冶效果肯定都会有成效,学生甚至会产生畏难心理。我在教学时采用学习红军精神,模拟红军进行长征的联系形式,并在跑的路途中设置了“战壕”“雪山”等障碍,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肩负革命重担,完成伟大创举的教学情景之中,果然学生沉静在模仿红军长征的已经之中,不止不觉的就跑完了全程,结束时又放出“打靶归来”的乐曲,让学生自编舞蹈,师生同唱同舞,完全是一种“三军”胜利会师的欢乐场景,学生的体能训练,精神陶冶达到了最佳的锻炼。

2.2.3运用游戏情节进行教学

有情节的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教师通过带领学做游戏,当“演员”引导其进入角色,身临其境,在劳动模拟,军事演习,动物嬉戏等活动中都可以进行,而且效果很好。正如:在教学生“综合障碍接力”时,学生非常喜欢趣味性强。并且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如果一味的教如何跨,如何爬,如何钻等动作,学生就会决得乏味,枯燥。因此,我可以利用有情节的游戏“军事演习”来进行教学,首先零用录音机创造炮火连天的战争氛围,接着通过语言渲染,是学生身临其境于中,然后讲解示范如何通过一些障碍物如跨栏、平衡木、小山羊等器材,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军事演习,争夺堡垒,争夺胜利。在这种激励、紧张的气氛环境中,学生都会努力,认真的进行游戏,从而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在新体育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符合教学规律和课改精神,关键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情感需要,情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目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技术技能的获得,但是要通过学生自身活动。因此,情境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但从学生基本的情绪活动“乐”中培养出一种自身自觉地追求实现自己目标的愉快感,而且从重视学生个性的完善发展启发学生主动地高高兴兴地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觉地学习,学得进去,学好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柳巧平。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浙江教育。

2.新课程教学法(《小学体育与健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扬州教育学院潘明

篇3:情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计“情境”的时机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一种催人奋发的力量, 但运用情境教学必须掌握适当的时机, 做到恰到好处。在课堂开始阶段, 我会设计“情境”, 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和合理的场景布置感染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我以教材为主体并加以拓展延伸, 把教学内容由单一运动变成多样化的运动。如在课的一开始, 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我国的阅兵式吗?”并且引导学生在队列练习中, 积极模仿解放军的形象, 这样既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又能起到集中注意力、启发兴趣和活跃情绪的作用。

二、设计“情境”的优点

体育课上运用情境教学, 使学生不是单纯模仿教师的动作去做、去练, 而是要动脑筋去思考、去想象, 在锻炼身体、增强运动技能的同时增长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能陶冶情操, 有利于进行美育, 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能使枯燥的教材、单调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学得愉快, 练得高兴, 寓教于乐;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德育教育, 避免体育教育“说教式”的传统方法, 使学生在活动、锻炼、玩乐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情境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 情境教学要渗透德育。

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在体育课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中获得深刻的进步和成长。例如, 中长跑过程中出现“极点”是培养意志品质的最好时机;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 又可以增进团结与友爱的美德;球类活动有利于培养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以及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和服从裁判的意识。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小结, 表扬课堂中的优秀表现、优秀个人, 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学习目的、好奇心理、兴趣爱好、欲望要求、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都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因素。创新是学生主体性的升华, 是主体性价值的最高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浪花, 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探索欲,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情境教学设计类型

1. 游戏竞赛型。

游戏是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练习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采用“龟兔赛跑”、“打击侵略者”等游戏进行教学。这种加入适宜竞赛内容的游戏教学方式,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在比赛的激烈性与趣味性中体验到乐趣, 锻炼行动能力与身体素质。

2. 模仿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情境来创编故事, 通过情境模仿来组织教学。在上“团身前滚翻”一课中, 我设计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一是以游动物园为主题进行设计, 在导入部分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动物游乐园中, 想象、模仿在游乐园中看到的各种动物的姿态, 引出刺猬在地上打滚的动作, 从而导入“团身前滚翻”教学内容;二是让学生自由模仿“老鼠偷油”的过程, 然后选择部分学生表演, 评出最佳模仿者, 再引出课题。这样的虚拟情境使教学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的情绪被激活、积极性被调动,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3. 知识型。

这种主题一般选择关于科技、文学的知识性课文或一些引人入胜的科学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笑话等作为情境材料, 突出知识性和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有效调动学生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例如, 在体育活动中, 可创造性地利用“三国演义”这一历史典故组织教学。将学生平均分成3个队, 命名为“魏”、“蜀”、“吴”, 分别以一路纵队站在圆圈外, 第一个同学站在线上, 每队指派一人为首领, 分别扮演曹操、刘备、孙权坐镇指挥。游戏开始, 每队派出一员战将上阵, 在圆圈内奔跑, 规定“魏将捉蜀将”、“蜀将捉吴将”、“吴将捉魏将”, 注意在捉对方的同时要避免被第三人捉到。如果有一人被捉住, 则被捉之人到对方国家当俘虏, 第一轮结束。接着进行第二轮, 看最后哪一队被全部消灭。这样, 学生在演绎历史典故的趣味活动中既锻炼了速度、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又增长了知识。

4. 音乐伴奏型。

篇4: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心理想象和身体运动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进行人为地假设和想象,变成形象的有情有景的,有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使学生虽身在课堂,却仿佛入景入情,趣味倍增,加速理解掌握技术。该教学方式一扫"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其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的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体验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索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而体育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情趣,从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对人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形成师生互动和共鸣,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常用情景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的运用

(一)创设合作探究情境

在一些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促使学生被动地去“主动”思考,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沿着教师指出的确定前提出发,经过合乎规定的学习过程,再得出确定的结论,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或教师设置一些特定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产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去发现问题。如在教直道快速跑时,先让学生回想在数学课中所学到的直线知识,再设计直线和非直线的两种路线,让学生发现两种路线距离的长短和消耗体力大小,使学生从中悟出直道跑时路线一定要跑得直的道理。

(三)创设困难磨练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和提高要求,加大困难度等方法,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勇敢顽强、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但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反而造成某些过于自信的人不愿直面挫折,不敢接受失败的心理,这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潜心锻炼,或许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创设评价情境

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外在和内在的评价情境,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如在进行排球教学活动时,针对某个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进行评价时,让同班同学参与评价(外在评价),通过多元化参与式评价,可以查明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智力活动与实际活动方面的进步,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实际学习结果;也可以学生本人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内在评价),来分析取得成绩的主观因素。通过内外评价,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

三、体育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事项

创设教学情境固然重要,但是要创设出好的适合学生的情景,否则会起到副作用。那么在情景创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景创设要注重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他们的长身体的需要、学生的个人的兴趣和运动的动机、学生逐渐增强的独立意识等,要尽量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的运动项目,而不能随便的玩玩或做简单的游戏,尽量不要选择枯燥、单调的体育运动项目,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球类或竞争性较强的运动项目等等。

(二)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置适宜的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手段、一种教学形式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我们体育教师是要通过情境教学来达到更好教学目的,就要求情景教学的创设必须围绕体育教学的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和教学目的。

(三)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性质来确定设置教学情境

课前,体育教师需考虑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宜创设情境,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而不能一味地为“情境”而设置“情境”,以免适得其反。在体育教学中确实要用创设情境,应把难度大的动作技术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边学习边巩固,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动作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来设计

要根据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和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安排游戏或练习作为情境。学生在刚学习技术动作时,动作技能正处于“泛化阶段”。因而需在动作较为熟练时,进行情境化教学,则可以巩固技术动作,大大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意在巩固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样的情境才能更有实效性,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體育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创设情境的方法

创设适宜的体育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语言创设法、问题创设法、故事创设法、形象创设法、竞赛创设法、场景创设法、角色创设法、音乐创设法、谜语创设法等,体育教师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相互渗透,相互组合,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使得创设的情境起到放收自如,活而有序,严而不拘,新意叠起的效果,同时又能融激趣、练身、益智、恰情于一体,不断地使学生产生欣赏——向往——思维——操作的心理与行为的连锁反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体育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尽可能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

体育运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如现实中的“警察与小偷”转变为游戏中的“警察与小偷”,利用地震需要逃生的技能来引导学生增强体质等等,这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情境在情感上很容易引起学生共情,也就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5: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情境教学强调以情感活动统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育人以情”,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把德育、智育、美育融汇于情境之中,从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情境教学在情感领域的创造性探索,成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学生素质发展中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动脑与动手等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为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做出了可贵贡献。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在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一个好老师不只会传授知识,更应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为学生创设最佳历史教学情境。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影音、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滋有味的表演,大胆合理的猜想、竞争激烈的比赛,形式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快乐的事情,从而愿意走进历史。例如在讲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节时,提出问题:”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那就是唐朝大臣同皇帝讲话是坐着,宋朝大臣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大臣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样的教学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善于提出问题,营造教学情境

情境只是一种辅助的功能,重要的是把历史问题融入到情境中,而问题要富有挑战性,要关注的思考,给他们提供探索历史奥秘的机会,例如:讲到抗日战争时期,如果国共两党不合作抗战?不实行全民族抗战政策?中国历史会怎样?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新知识。学生要经过思考或者动脑动手收集材料再和其他同学交流,才能得到答案,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效果。

三、历史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生动展现历史情境

长期以来,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课上教给学生的内容往往是枯燥、抽象、教条的,这就不能不令学生”犯晕”。这就难免会使人形成”总觉得那尚已作古皆成尘土了,一大堆朝代名、人名、地名、制度等都已与己无关了”的印象,换言之,历史课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以往仅仅以历史上的大人物为主的做法,注意摘取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与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生活化的历史事例加经说明,对那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介绍,要尽量通过一些平凡事来还原其有血有肉的生动个性,特别要关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贯通,真正做到|”通古知今”,这样我们的历史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感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感受到历史不断向他们传送来的”生命的气息”,激发学生学好历史的愿望,例如:比较评价哥伦布和郑和,谁是最伟大航海家?老师营造民主氛围,指导学生比较、讨论、交流,并给予适当点拨、讲解,这可以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满足并发展学生对两个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深入了解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并得出不同结论的方法,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磁撞出一些新鲜而奇妙的思想火花。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不同其他学科,许多历史信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都是可以通过大量鲜活的图片或多媒体、影音再现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选择和利用这些资料,可以使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例如讲述南京大屠杀时,利用多媒体,在阴郁的背景中,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幅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老百姓的图片,此时,老师不用讲解什么,这些图片已经真切地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会很自然地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创设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传授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让文本上的”历史”变得鲜活。

五、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实际中去,体会历史情境

我们都知道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学习的历史,就是过去的时光。古往今来,多少人梦想能漫游于历史长河中去亲历、去体验,然而都做不到。而一位老师却帮助学生组成了穿越历史时空的旅行社,带领同学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去探访那时异彩纷呈的艺术就成。第一站:教师扮演王羲之,让学生一起考察、研究王羲之以及他的书法艺术,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第二站:一名学生扮演顾恺之,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引领学生感受顾恺之的画,还让学生亲自做一幅画,带给学生切身的感受。

六、课堂实施情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以“情”感染学生。历史教学的重要教育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认真钻研琢磨,利用情境教学“入情入境”去寻找自己感情与历史感情的契合点、突破口,把握住历史的情感命脉。让学生进入情境,使其随着历史人物的感情变化而变化,从而进入角色,感情上达到共鸣。学生有了感情的积累,就会有表达感情的欲望,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出情感真挚、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在写作中受到自我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2.以“趣”吸引学生

怎样才能使课堂产生吸引学生的巨大魅力,那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或独特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教师必须以有趣的教学设计、思路及语言去吸引学生,使课堂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3、以“美”陶冶学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以美育人,处理好教材与审美教育的关系,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用课文中美好的人物形象、事物景象和教师生动的语言陶冶学生情操,鉴别事物的美好与丑恶,在心灵深处培育起高品味的审美感。

4、以“智”启发学生。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历史的艺术殿堂。在教学中就要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让学生有读书权、思考权以及发言权。过去,教师总是担心讲不深、讲不透,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实际上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教师对课文的心得体会。但许多教师的教学又完全是按教参的分析进行,使丰富的历史教学走进封闭僵化的死胡同。

篇6: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中的运用

“情境”是中国古代文化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这是有情之境,和谐之境。这一概念用于课堂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教育目的是以情感的激发与调动为核心,让师生与教材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从而达到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心理需求入手,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情景教学呢?

一、以情激情,创设氛围

没有情感的教学,可以说是没有活力的教学,没有生命力的教学,就更谈不上是教学的艺术,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传递的情感不仅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还有教学内容的情感。教学过程是情感的发展过程,人的情感总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教师情感应自然而真诚,可以通过幽默、多彩、温情的语言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产生一种亲近感,听课轻松愉快,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本人的情感因素来感化学生,从而调动师生一起学、一起想、一起爱、一起恨,人人思想感情上引起振动,产生共鸣,使学生接受知识陶冶精神情操升华思想。如我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课题为《爱的冲突》,教师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与儿子的“爱的冲突”,并给同学们朗读了儿子考上研究生后给母亲的一封深情的感谢信。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从而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能体谅、理解父母,这样,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兹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诗句的深层内涵。学生就会从心灵深处发出;天底下,父母的关爱,是无私的,不需任何回报的,唯一的,最伟大的爱,教育效果水到渠成。

二、故事激趣,创设氛围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意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是这样,初中学生也不例外,老师一提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用渴望的目光盯着你。其实,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故事、事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事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如:在上《我和父母》一文时,我以故事为切入点,给学生讲述几个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强化“爱”的情感体验。当我讲到最后一个故事:我的一位女同学,在离县城一百余公里的边远乡工作,生孩子时,由于经济困难,离医院又远,在家里降生,出现了难产,结果在生死挣扎中,保住了孩子,丢了自己的生命,现在这位男孩已经高中毕业考取了某省师范大学了。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人人感动得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深切地感受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此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谈对父母的感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是学生自己的经历,很多学生讲述了父母关心自己的故事,非常感人。这就达到了学生愿意听、乐意学的效果。

三、引入漫画,创设氛围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漫画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漫画题材内容来源于冬小麦,服务于生活,漫画以其形象、生动、夸张、幽默、辛辣的形式表达出深刻的寓意,其知识容量超过了文字叙述,并能把复杂的关系简明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理解,激发情思,发出笑声,陶冶情操。在讲授坚强意志的表现时,我将两幅漫画《龟兔赛跑》、《挖井》投上屏幕。同学们对此都笑着讨论开了。通过这两幅漫画引出了只要能坚持到底,就会取得成功,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一事无成。这样,同学们在笑声中得到启示,明白了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角色扮演,创设氛围

角色扮演是通过模访教学内容的角色行为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如我讲到“认识新同学”时,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扬别人,喜欢或讨厌别人的情景。我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时,让一个学生表演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另一位助理也重复表演他的行为,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学生通过他人的表现认识问题,反省,认识自我。如我让一个同学上台表演乱扔垃圾,台下的同学在笑声中就认识到完善自我,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角色扮演生动有趣,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还可以促进班级内思想感情的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五、利用游戏,创设氛围

一位心理专家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源泉。”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给人以快乐,从中受到教育。如:在上《人生多彩》一文时,我采用了撕生命游戏,我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能活99岁,用一张0—99刻度的纸条来代替你99年的生命岁月,把你已经走过的人生撕下来放在桌上,好好想想你希望自己什么时候事业有成,找到那个年龄,把以后的人生也撕下来的在桌上,那么你手上的就是你现在到成功用来奋斗,用来创造自己美好价值的人生时间了。但是,你不能不吃不睡,所以至少还要撕掉手中1/3的时间,然后把你手上的和已撕掉的进行比较,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1、此时当你拿着剩下的生命时光时,你有何感想?

2、从此刻开始,你有何打算?从而在游戏中让学生意识到生命如此的短暂,让学生珍爱生命,感悟人生。

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是规律可循的,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来灵活运用,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故事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来到这里旅游。但在它未经开垦以前,这里不过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偏僻的地方,这儿的人从小到大都从未走出过沙漠。据说,这里的人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因为他们无论怎样尝试都走不出去。

有一个叫肯?莱文的人听说这个奇怪的说法,他来到这里向这里的人打听原因,问了许多人,得到的答案都一样:从这里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会转回到出发的地方。真的有这么的事?肯?莱文决定亲自尝试一下,他做了一个试验,从比赛尔村出发往北走,结果用了三天半的时间走了出来。但是比赛尔人为什么都那样说呢?肯?莱文怎么也想不通,最后他雇了一个比赛尔当地人,让他带路,看看究竟是因为什么、他们带了足够食用半个月的食物和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莱文什么也不说,跟着那个当地人身后?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400公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走回了比赛尔。不过这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赛尔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极星,他们只是按照自己所想的前进?

在试验结束后,肯?莱文告诉当地人: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背面那颗星星走,就一定能走出沙漠。当地人照着这些话去做,果然走到了大漠边上。从此,当地人奉肯?莱文为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有中央。铜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人生感言:

上一篇:2023年三年级下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感动行动 800作文